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评课稿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评课稿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评课稿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评课稿一、引言《荷花》是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中的一篇散文,通过描绘荷花的生长过程和美丽形态,传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美的追求。

本评课稿旨在对《荷花》这篇散文进行细致的评析,分析文章的结构、语言表达,以及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文本结构分析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具体如下: 1. 引言句:通过一句简洁的话语,引导读者进入主题,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2.荷花的成长:对荷花的成长过程进行描写,包括出水、筑圈、苔裹、初露头角等环节。

3. 荷花的美丽:描写荷花的形态和色彩,包括清澈的水中倒影、艳丽的花瓣、葱翠的荷叶等。

4. 对自然的赞美:通过对荷花的描写,表达对自然的赞美之情,以及对美的追求。

三、语言表达分析1.修辞手法:文章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例如,文章中用“月亮弯弯,像一片银盘”来比喻荷花在池塘中的倒影,引发读者的联想和共鸣。

2.感官描写:作者细致入微地描写了荷花的色彩、气味、触感等感官细节,使读者通过文字感受到荷花的美丽和清新。

3.词语运用:文章中运用了大量精心选择的形容词和动词,营造了画面感,使读者能够形象地想象和感受到荷花的存在。

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荷花》这篇散文适合用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按照以下要点进行教学:1.感知与体验:通过多媒体展示荷花的图片、录音等,让学生感知和体验荷花的美丽。

引导学生用自己熟悉的感官词语描述荷花,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情感升华:通过引导学生聆听描绘荷花的旋律般的语言,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美感和情感。

引导学生从中体会到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3.文本分析: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分析,理解文章的结构和语言表达。

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作者要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描写荷花?这样的描写方式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感受和启示?4.写作练习: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写一篇以荷花为主题的小作文。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评课稿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评课稿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评课稿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评课稿篇一: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评课稿《荷花》一课是小学语文第六册的一篇传统的讲读课文,可以说这堂课整体来看是成功的,体现了教者的设计意图。

一、贴近新课程,较好地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者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主体参与、和谐发展”的教学氛围,教者用“作者从哪几方面写荷花好,是怎样具体写荷花美好的?”这一个大问题统领全文。

引导学生读书自悟,给了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的时间,在学生探究汇报的过程中老师相机知道了修辞方法如何排比、比喻等。

引导学生重点理解了“冒”字为什么用的好?换一个词行不行和“如果把眼前的一大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大的了不起。

”用这些词句的理解和感悟,对学生进行了语文能力的培养,受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阅读贯穿全文引导学生感受美、体验美。

《小学语文课标》指出,“只有多读,才能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只形成独立阅读能力。

”而多读中又特别强调了朗读。

《荷花》一课是一篇语言优美生动,富有想象力的文章,同时也是一篇非常适合朗读的文章。

同此,教者根据教材自身的特点多次引导学生读自己喜欢自己的语句,在教师相机引导时又再次引导学生去读,在课文结束后,双配乐齐读。

在这一次又一次的读文过程中,学生逐步感悟到文章的含义。

感到荷花的美,体会到语言的生动和优美,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三、引导搜索、拓展延伸了语文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课标》提出“努力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标。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看出学生查找了很多有关荷花的诗、文。

教师在教学中抓住“省略号”,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想下去,从开始想像蜻蜓、小鱼会说什么。

到后来想象还有哪些什么呢?这种想象能力的训练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是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设计。

四、多媒体的恰当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教师善于运用多媒体手段,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三年级下册语文《荷花》听课反思评课稿

三年级下册语文《荷花》听课反思评课稿

三年级下册语文《荷花》听课反思评课稿《荷花》听课感想裘锦秋实验学校二年级语文教研组(重北)荷花开了,有的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露出嫩黄的小莲蓬,我被荷花的清香幽美陶醉了……《荷花》这篇课文是一篇写景的美文,所以,课堂上教师尽量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氛围,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愉悦地学习课文。

一、创设情景,让学生感受荷花之美教学前,教师先播放音乐,而后随着乐声声情并茂地介绍荷花,让学生感受到在微风吹拂下轻轻摇曳的荷花,了解荷花的色彩清丽、婀娜多姿,一开始就把学生带入了课文,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兴趣,创设了乐学的氛围。

教学中,教师又充分利用直观效应:荷叶挨挨挤挤,像一个个圆盘;白荷花的几片花瓣展开了,有的还露出了花骨朵儿。

随着教师的简笔勾勒,荷叶的美姿渐渐展露出来,大家喜欢荷叶的情景也演绎出来,伴随着柔和的音乐,娓娓动听的朗读,孩子们专注地观察着,发展思维,体验情感。

二、加强朗读,让学生感受文本之美这篇文章十分优美,充满着童趣。

让学生在接触文本的过程中,逐步感受文字之美,是教师的教学目的之一。

在自学思考“这是怎样的荷花”时,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的荷花。

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联系原有的知识,说出了一连串的四字词语。

学生在积累词语的同时,进一步明白运用这样的词语,能使表达更生动。

接着,教师请学生用喜欢的语气读读有关的句子。

学生在朗读时,有意识地强调了荷叶挨挨挤挤的,读出了荷花之美。

荷花给大家带来了快乐,作者喜欢荷花的心情通过文字表现出来。

整堂课上,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自由读、师生合作读、个别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围绕各种姿态的荷花,让学生感受到荷花之美,作者对荷叶的喜爱之情,并在朗读中自然流露。

孩子们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不断感受到朗读的乐趣,在读中获得思想启迪和美的享受。

三、发挥想象,让学生感受画面之美课堂教学进入尾声之时,教师让学生说说“如果你是荷花,你听到了什么?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学生的兴致一下子又浓厚起来。

三年级语文《荷花》评课稿

三年级语文《荷花》评课稿

郭老师追求的目标是让学生在情境中品读语言,欣赏语言。

一上课,郭老师先通过多媒体与语文教学的整合,给学生欣赏了荷花美景,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郭老师请学生自由读课文,并再选择喜欢的句子读,不仅让学生领略到荷花的美,更让学生领略到语言的美,使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荷花》一课是小学语文第六册的一篇传统的讲读课文,可以说这堂课整体来看是成功的,表达了教者的设计意图。

三、引导搜索、拓展延伸了语文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课标》提出“努力开放
而有活力的语文课标。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可以看出,教师引导学生积累了很多有关荷花的诗、文。

教师在教学中抓住“省略号〞,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想下去,从
开始想像蜻蜓、小鱼会说什么。

到后来想象还有哪些什么呢?这种想象能力的训练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是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设计。

四、多媒体的恰当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教师善于运用多媒体手段,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在学生整体感知的时候,出现了荷花的配乐画面、在学生读文过程中屡次出现荷花的画面。

在结尾学生在读体会全文时,又参加了优美动听的音乐,把学生带入了美妙的境界。

五、教学中学路清楚,学生学有所获。

全体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自主、积极、主动的活动。

耳听、眼看、口读、脑想、手写,“全频道〞运作,“多功能〞协调,“立体式〞展开。

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以新的课程标准为指导,树立“大语文观〞的全新教学
观念,巧妙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结构、改革阅读教学,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实现知识与能力、智育与美育的巧妙融合。

《荷花》教师评课稿

《荷花》教师评课稿

《荷花》教师评课稿《荷花》这篇课文以“我”的感觉力为线索,写出了荷花的美。

怎样引导学生经过课文的阅读来欣赏这种美呢有位教师的授课活动是值得效法的。

她先指导学生理清了课文记述的次序:闻荷花——看荷花——赞荷花——变荷花——看荷花。

接着,指导学生理解“看荷花”这节课文是怎样写出荷花的美的。

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的学生说:“这荷花开放的姿势各不一样样。

有的将开,有的半开,有的全开。

真美 ! ”有的学生说:“荷花的颜色也很美,那碧绿的叶子,洁白的花,嫩黄的莲蓬,太漂亮了。

”还有的学生说:“荷叶‘挨挨挤挤’的,荷花在叶子间‘冒’出来,花骨朵‘饱胀’得马上要‘破碎’似的。

这所有显得那样活力蓬勃,美极了! ”尔后,经过范读,引导学生把在“看荷花”这节课文中感觉到的荷花的姿势美、颜色美、动向美,充分到“赞荷花”这节课文中去,再要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这部分课文,这样,学生在读到“看看这一朵,很美 ; 看看那一朵,也很美”的时候,那赞美之情就溢于言表,把这一池花读“活”了。

最后,这位教师启迪学生想象,化为课文中的“我”,化为池中的一朵荷花,身历其境,一阵风吹来怎么样,风停了又怎么样,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晨遨游怎么快乐,小鱼告诉我昨夜做的是什么美梦。

有的学生说:“我变成一朵全开的荷花,向四周一看,忧如兄弟姐妹都欢聚在这里,我们穿的是雪白的衣裳、碧绿的裙子,漂亮极了。

一阵风吹来,我们都身不由己地摇动衣衫,颤动裙子,跳起优美的舞来。

”有的学生说:“一只蜻蜓轻快地飞到我身旁,快乐地对我说:‘荷花姐姐,我一清晨就闻到你们的清香,看到你们美好的舞蹈。

在你们身旁遨游,真快乐 ! ’”听了这一节课,我想:这篇教材的授课重点、难点是引导学生张开想象,以达到审美的目的。

但这位教师在授课中并没有在“变荷花”这节课文上花很大功夫,学生为什么都能张开这样丰富的想象呢我回首整个授课过程,悟出了这么几点:1.丰富的想象必定以鲜亮的表象为前提。

这位教师之所以在“看荷花”一节的授课上花很多的精力,是为了让学生对荷花的美有所感知,进而在他们的脑海里留下鲜亮的表象。

小学语文评课稿:《荷花》评课

小学语文评课稿:《荷花》评课

小学语文评课稿:《荷花》评课如何评课和如何写评课稿?是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让我们来看看小学语文《荷花》评课稿吧。

《荷花》第一课时一、书写荷的笔顺。

二、描写荷花的诗句三、跟着清香追寻,学习第二段。

1、范读前三个自然段。

2、默读第二段。

找出描写荷花美丽的词语、句子。

A 挨挨挤挤。

联想生活中的场景,公交车、节假日的景点。

B 碧绿的大圆盘。

简笔画。

C 冒。

替换四、小结低年级学生阅读课文的拦路虎是生字,所以要突出生字教学。

中年级学生阅读课文的拦路虎是不理解的词语,所以中年级要特别重视词义的教学。

这篇文章值得玩味的词语比较多:挨挨挤挤、冒等等,不仅要明白字面意思,还要领会用词的妙处,所以词义教学的任务很重。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课主要不是学习课文内容的,而是学习课文的表达形式的。

执教老师使用联系实际、勾勒形象画面、替换等方法理解词语,这是非常好的,但要注意不能孤立地学习词语,也不能完全脱离课文的语境,在理解之后要返回到课文里,可以促进对文本思想内容的理解,也可以更加准确地理解词义。

理解词语之后再把词语放回文本中,进行朗读指导。

也就是:教学指向语言学习,但语言学习要在语境中完成。

还有对理解词语方法的提炼和指导,最好能提供情境,鼓励学生把好的词语用到自己的语言中去,在表达时能积极主动用到新学到的词语。

词语教学经历:理解-----积累-------运用-------提升情感的环节。

《荷花》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二、范读三、学习第四段1、自己读第四自然段2、朗读指导:轻重,理解“翩翩起舞”3、男女分读,蜻蜓、小鱼4、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引入,想象蜻蜓干什么,小鱼干什么?5、句式练习:——告诉我——6、把自己想象成菊花——告诉我——7、体会“忘记了”四、如果你是小动物……能有意识地体现“阅读与表达并重”,这个基础应该是“理解与运用并重”,这指向了语文教学的两大目的:一是语言的理解,二是语言的运用。

理解是为了更好地运用,运用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公开课点评稿《荷花》

公开课点评稿《荷花》

公开课点评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荷花》课堂教学:胡卫平尊敬的各位领导、辛勤的园丁们大家好:今天,我与你们一起聆听了李晓老师的《荷花》一颗,现在,我针对这一课谈谈我的认识,我认为本节课有以下特色:一、文本的选择,凸显了“大语文观”的理念。

每次听李老师上课,总让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因为总有亮点和新颖之处。

《荷花》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

今天,李老师却将其引入二年级的课堂,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创新之举。

“创新”是课改对我们的总要求,而文本的超越,也正体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大语文观”的教学理念。

二、以生为主,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李老师通过精心的设计、睿智生动的语言、亲切温婉的教态,为学生创设出了一个“主体参与,和谐发展”的学习氛围,而自己始终以“导”的身份,点拨、引导学生,如:你看到了?你发现了?你体会到了?……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并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将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到了实处。

三、以读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只有多读,才能有较丰富的积累,才能形成良好的语感和独立阅读能力。

”《荷花》是一篇文质兼美、很适合阅读的文章。

在教学中,李老师以“读”为线索,通过引导学生自读、默读、在读中抓住重点词语情感读,引读、诵读等,在读中思,读中悟,体会荷花之美后,再升华到美读,以读促思,以读传情。

如,对“冒”字的换词练习(通过引导学生辨析冒、钻、长、等来引导学生体会出“冒”写出了“荷花非常努力,不愿待在泥水中,想快点儿出来展示自己的美的迫切、激动。

兴奋之情。

”还如:老师问,“此时此刻,假如你是一朵荷花,你想说什么?”……适时的点拨在激活学生想象力的同时,又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

在课堂上,不但孩子们被那些美丽多姿的荷花所吸引而兴趣盎然的走进叶圣陶的《荷花》美文中,作为一位听课者,我也深深地陶醉于李老师所营造的荷园美景之中,而这一切又得归功于现代化信息技术即多媒体在课堂上的合理运用。

荷花评课稿

荷花评课稿

荷花评课稿荷花之美:课堂内外的绽放今天来评一评这堂关于荷花的课,就像在花园里闲逛,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

这堂课刚开始的时候,老师拿着一幅荷花图走进教室,就像带着一把神秘的钥匙,要开启一扇通往荷花世界的大门。

老师笑着问同学们:“你们看,这荷花美不美呀?”同学们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七嘴八舌地喊着:“美!”那声音,差点把教室的屋顶给掀翻了。

这就像我小时候,邻居大叔拿着一把糖在我们一群小孩面前晃悠,问我们想不想吃,大家那兴奋劲儿,都快蹦起来了。

接着,老师开始讲荷花的生长环境。

老师说荷花一般长在池塘里,淤泥就是它的家。

这让我想起有一次我去乡下的奶奶家,看到村头的那个大池塘。

池塘里的水有点浑浊,上面还飘着一些浮萍。

我当时就在想,这么脏的水里能长出啥好东西来呢?可当我看到那一朵朵荷花从绿叶中冒出来的时候,我才知道自己错了。

就像这堂课上的同学们,一开始可能也在疑惑,这么脏的淤泥怎么能孕育出那么美的荷花呢?老师像是看穿了大家的心思,详细地解释说,荷花的根茎在淤泥里能吸收营养,而且它还有特殊的本领,不让淤泥沾染自己。

这可真神奇,就像一个人在乱糟糟的环境里,还能保持自己的干净整洁,不被同化。

说到荷花的形态,老师在黑板上画了起来。

先画了一个大大的荷叶,那荷叶像一把绿色的大伞。

老师说荷叶是圆形的,边缘还有一些波浪似的起伏。

我就想起我有一次去公园划船,船划到一片荷花丛旁边,我伸手就能摸到荷叶。

荷叶上还有一些小水珠,像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在荷叶上滚来滚去,我用手指轻轻一碰,水珠就滑落下去了,荷叶上却一点水痕都没有,这是不是就是传说中的“荷叶效应”呢?老师还画了荷花的花瓣,有白色的,有粉色的,一层一层的,像小姑娘的裙摆。

我不禁想起我参加一个婚礼的时候,看到新娘的婚纱,那层层叠叠的纱裙,就像盛开的荷花一样美丽动人。

老师又讲了荷花的花蕊,黄色的花蕊就像一个个小太阳,在花朵的中心散发着光芒。

这让我想到我家院子里种的向日葵,也是黄色的花蕊,不过向日葵的花蕊要大得多,但是它们都有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课堂教学评析-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课堂教学评析-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课堂教学评析-【教学目标】1.通过对话互动,引学生观赏美丽的荷花,并品读课文,体会大自然的美好,培养热爱大自然、尊敬劳动人民的情感。

2.倡导认真背诵课文,品赏诗画,培养语言积累习惯。

3.营造自主氛围,张扬学生个性,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和交流,进行模仿迁移。

【教学过程】(课前欣赏:荷花图片、荷花池景象课件。

)师:同学们一定都很喜欢荷花吧!现在老师先领大家到荷花池边看看、听听。

同学们在观察时可以边看边说,把你的感受自由告诉同学们。

[点评:课前有意识收集图片资料,制作有关课件,引学生预先观赏,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一、说景引入,萌发情感1.就课前情境谈话引入。

师:大家都看得入神了吧,是不是都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呢?谁能把你的感受与发现告诉大家,让大家分享呢?生1:我觉得荷花很美丽,就像亭亭玉立的少女。

生2:荷叶喜欢热闹,它们挤挤挨挨的;而且爱漂亮,用珍珠般的水珠来打扮自己……生3:有的荷花绽开了笑脸;有的像害羞的小姑娘,含苞欲放……生4:……师:同学们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经过认真观察都有新的发现。

叶圣陶先生也是由于仔细观察才会写出《荷花》这一优美文章,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跟随叶老先生一起去详细观赏荷花。

2.板书:荷花(师:带着你对荷花喜爱的感受读一下课题。

)[点评:以景激情,自然揭题导入。

通过交流看荷花的感受,激学生认真观察,表达对荷花的喜爱情感,体现个性。

教者还用导游者的引语,诱学生走入文本,情趣相济。

]二、解读品析,体会情感(一)自主赏析二三段,感悟重点语句1.学生自由选读、品析第二段。

师:叶老看到的荷花是怎样的呢?还是让我们先来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吧!请同学们自己再读读,哪些句子写出了荷花的美,就用笔画出来,然后自己读几遍。

生:(勾画,朗读。

)师:同学们把你认为最美的句子读给同桌听,把你心中的感受说给同桌听。

生:(积极互动交流,互读课文,互说感受)师:(指名说)把你的感受说给更多人听,并读读最能表现荷花美的句子。

《荷花》优秀评课稿

《荷花》优秀评课稿

《荷花》评课稿在研修的时候,看到浙江师范大学郑教授在点评课例时曾经说到:小学语文学习的基本方式就是朗读:通过朗读理解内容——知道所达之意;通过朗读体验情感——知道所表之情;通过朗读想象画面和场景,获得享受;并且要通过朗读感受语言之美,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情;通过朗读揣摩语用之妙,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

我觉得孙老师的这堂课以读为本,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显著的特色。

在整体感知环节,教师采用了自由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初知文章大意。

在阅读感悟环节,教师组织学生在自读、指名读、看图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中读出荷花的姿态美,读出荷花的颜色美。

想象朗读的方法,丰富了学习形式,发展了语感。

视频中,学生朗读的非常棒。

不管是个人朗读还是集体朗读,都能很快地入情入境,并且绘声绘色地朗读出来。

这离不开老师平时的训练指导。

这样学习下去,孩子们的语文素养怎能不提高?孙老师以读为本,很好地落实了朗读的目标。

个人认为,如果老师在设计第一个目标的时候能增加积累优美语言文字的目标,学生让当堂积累文中优美的句段,可能会更好地落实课标中“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目标。

如果说有感情的朗读是本文的一大特色的话,那教师渗透方法,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文章的语用之妙则是另一大特色。

在词语理解方面,教师渗透了多种理解词语的方法,比如在理解“挨挨挤挤”一词时,老师运用了结合上下文、图片、生活理解的方法,在理解“冒”字时,采用了换词体会,做动作理解的方法,切实落实了课标中关于“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的课标要求。

在阅读方法方面,抓住事物特点,展开想象来描写景物是本文的表达上的特色,教师在具体的段落指导中循循引出,授之以渔。

例如,在体会荷花的姿态美这一部分时,让学生探究“荷塘里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那为什么要单单写花骨朵儿、初绽和怒放这三种姿态呢?以此引领学生领悟选择最有代表性、印象最深的来写,这叫抓特点,可谓设计巧妙,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点。

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评课记录

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评课记录

《荷花》评课记录《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

课文写“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并展开想象,赞美了荷花的美丽,再现了如诗如画的大自然美景。

在观听了张老师的这节课后,我觉得有几点值得我们学习。

一、用谜语导入:“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

”如此激趣导入新课,学生的听觉、思维、想象,“多频道”运作,情绪一下于被调动起来了。

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的课堂基调。

二、在扫清了文字障碍,建立了“框架结构”的认识之后,帮助学生理清课文记叙的顺序:闻荷花----看荷花----赞荷花----变荷花----看荷花。

在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上,张老师注重让学生学会讨论。

当前课堂教学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便是信息量的传输吞吐非常活跃。

如果说“讲述”是信息的单向传递,那么“谈话”也不过是信息的双向传输,而“讨论”却是信息多向、立体的传输。

教师在确定教学方法后,组织讨论的艺术,起着十分重要的主导作用。

因为通过讨论,可让学生在自主的情况下学懂课文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

进而从读学写,水到渠成,训练技能,形成学力。

让学生讨论的问题当然是典型问题了。

如,讨论写荷花为什么先写荷叶?讨论的目的是启发学生懂得花如此娇艳动人,离不开绿叶的衬托,正因为有荷叶的“挨挨挤挤”、“碧绿”、“大”、“圆”,才有千姿百态,生机蓬勃的荷花。

作者写花前对荷叶的描述,埋着伏笔,这正是作者布局谋篇的匠心所在。

讨论“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因为作者被眼前这池荷花陶醉了,觉得荷花有的像……,有的像……,有的像……,所以当它是一幅活的画。

三、张老师善于启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化为课文中的“我”,化为池中的一朵荷花,身临其境,一阵风吹来怎么样,风停了又怎么样,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怎么快乐,小鱼告诉我昨夜做的是什么好梦。

最后,教师通过总结,对一堂课的教学进行梳理,提纲挈领,抓住重点,储存信息,巩固记忆知识。

【精编范文】人教版小学语文评课稿-word范文模板 (6页)

【精编范文】人教版小学语文评课稿-word范文模板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人教版小学语文评课稿篇一: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评课稿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评课稿《荷花》一课是小学语文第六册的一篇传统的讲读课文,可以说这堂课整体来看是成功的,体现了教者的设计意图。

一、贴近新课程,较好地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者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主体参与、和谐发展”的教学氛围,教者用“作者从哪几方面写荷花好,是怎样具体写荷花美好的?”这一个大问题统领全文。

引导学生读书自悟,给了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的时间,在学生探究汇报的过程中老师相机知道了修辞方法如何排比、比喻等。

引导学生重点理解了“冒”字为什么用的好?换一个词行不行和“如果把眼前的一大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大的了不起。

”用这些词句的理解和感悟,对学生进行了语文能力的培养,受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阅读贯穿全文引导学生感受美、体验美。

《小学语文课标》指出,“只有多读,才能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只形成独立阅读能力。

”而多读中又特别强调了朗读。

《荷花》一课是一篇语言优美生动,富有想象力的文章,同时也是一篇非常适合朗读的文章。

同此,教者根据教材自身的特点多次引导学生读自己喜欢自己的语句,在教师相机引导时又再次引导学生去读,在课文结束后,双配乐齐读。

在这一次又一次的读文过程中,学生逐步感悟到文章的含义。

感到荷花的美,体会到语言的生动和优美,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三、引导搜索、拓展延伸了语文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课标》提出“努力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标。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看出学生查找了很多有关荷花的诗、文。

教师在教学中抓住“省略号”,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想下去,从开始想像蜻蜓、小鱼会说什么。

到后来想象还有哪些什么呢?这种想象能力的训练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是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评课稿
《荷花》一课是小学语文第六册的一篇传统的讲读课文,可以说这堂课整体来看是成功的,体现了教者的设计意图。

一、贴近新课程,较好地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者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主体参与、和谐发展”的教学氛围,教者用“作者从哪几方面写荷花好,是怎样具体写荷花美好的?”这一个大问题统领全文。

引导学生读书自悟,给了比较充分的自主探究的时间,在学生探究汇报的过程中老师相机知道了修辞方法如何排比、比喻等。

引导学生重点理解了“冒”字为什么用的好?换一个词行不行和“如果把眼前的一大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大的了不起。

”用这些词句的理解和感悟,对学生进行了语文能力的培养,受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阅读贯穿全文引导学生感受美、体验美。

《小学语文课标》指出,“只有多读,才能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只形成独立阅读能力。

”而多读中又特别强调了朗读。

《荷花》一课是一篇语言优美生动,富有想象力的文章,同时也是一篇非常适合朗读的文章。

同此,教者根据教材自身的特点多次引导学生读自己喜欢自己的语句,在教师相机引导时又再次引导学生去读,在课文结束后,双配乐齐读。

在这一次又一次的读文过程中,学生逐步感悟到文章的含义。

感到荷花的美,体会到语言的生动和优美,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三、引导搜索、拓展延伸了语文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课标》提出“努力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标。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看出学生查找了很多有关荷花的诗、文。

教师在教学中抓住“省略号”,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想下去,从开始想像蜻蜓、小鱼会说什么。

到后来想象还有哪些什么呢?这种想象能力的训练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是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设计。

四、多媒体的恰当运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教师善于运用多媒体手段,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在学生整体感知的时候,出现了荷花的配乐画面、在学生读文过程中多次出现荷花的画面。

在结尾学生在读体会全文时,又加入了优美动听的音乐,把学生带入了美妙的境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