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工程课程设计样本

合集下载

车辆工程教案模板范文

车辆工程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车辆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掌握车辆工程的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

3. 熟悉车辆工程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4. 培养学生对车辆工程学科的兴趣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1. 车辆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 车辆工程的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

教学难点:1. 车辆工程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2. 学生对车辆工程学科的兴趣和求知欲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学PPT课件2. 教学视频资料3. 教学案例4. 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车辆工程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车辆工程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2. 提问:同学们对车辆工程有什么了解?车辆工程有哪些研究领域?二、新课讲授1. 车辆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教师讲解车辆工程的基本概念,包括车辆的定义、车辆工程的研究对象等。

- 介绍车辆工程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马车、自行车到现代汽车、轨道交通等。

2. 车辆工程的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 教师列举车辆工程的主要研究领域,如汽车工程、轨道交通工程、船舶工程等。

- 介绍各个研究领域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一个车辆工程领域的实际案例,如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等。

2.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探讨车辆工程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四、课堂讨论1. 教师提出与车辆工程相关的问题,如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自动驾驶技术的挑战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车辆工程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2. 学生反思自己对车辆工程的了解,提出进一步学习的方向。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主动性。

2. 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和数量。

3. 期末考试:学生对车辆工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车辆制造厂、汽车展览等,让学生亲身体验车辆工程的应用。

2. 邀请车辆工程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车辆工程专业课课程设计

车辆工程专业课课程设计

车辆工程专业课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车辆工程基本原理,理解汽车各系统的结构与功能;2. 学会运用专业软件进行车辆性能仿真分析;3. 了解国内外车辆工程领域的发展趋势及新技术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车辆工程实际问题;2.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熟练操作各类车辆工程实验设备;3.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项目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对车辆工程的热爱和敬业精神,树立正确的专业观念;2. 树立安全意识,遵守实验操作规程,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3. 提高环保意识,关注新能源汽车及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车辆工程专业知识,培养其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具备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从事车辆工程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环保意识和敬业精神,使其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的优秀专业人才。

二、教学内容1. 车辆工程基本原理:包括汽车构造、各系统工作原理、车辆动力学等,对应教材第一章至第三章;- 汽车构造:发动机、底盘、车身、电器设备等;- 各系统工作原理:传动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等;- 车辆动力学:车辆行驶性能、操控稳定性等。

2. 车辆性能仿真分析:运用专业软件进行仿真实验,对应教材第四章;- 介绍仿真软件:ADMAS、MATLAB/Simulink等;- 案例分析:车辆行驶稳定性、制动性能等。

3. 车辆工程实践:动手实践操作,包括实验设备使用、实验项目实施等,对应教材第五章;- 实验设备:发动机试验台、制动试验台等;- 实验项目:发动机性能测试、制动性能测试等。

4. 新技术应用与产业发展:了解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新技术,对应教材第六章;- 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等;- 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技术、车联网技术等。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本课程共计32课时,教学内容按以上四个方面进行组织。

车辆工程教案模板

车辆工程教案模板

车辆工程教案模板教案标题:车辆工程教案模板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为车辆工程领域的教育教学提供一个模板,以帮助教师设计和组织相关课程。

通过此教案模板,教师可以清晰地规划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教学目标:1. 了解车辆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车辆工程相关的实践技能和方法;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5.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道德观念。

教学内容:1. 车辆工程概述a. 车辆工程的定义和发展历程b. 车辆工程的相关领域和应用c. 车辆工程的重要性和挑战2. 车辆工程基础知识a. 汽车结构和组成部分b. 汽车动力系统和传动系统c. 汽车悬挂系统和制动系统d.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和安全系统3. 车辆工程实践技能a. 汽车维修和保养技巧b. 汽车故障诊断和排除方法c. 汽车性能测试和调整技术d. 汽车改装和设计原理教学方法:1. 授课法:通过讲解、示范和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车辆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2. 实践法:通过实验、实训和项目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案例法:引入实际案例和行业经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评估方式:1. 学习笔记和作业:要求学生认真记录学习过程和理解的重点,完成相关的作业和练习。

2. 实验报告和项目成果:评估学生在实践环节中的表现和成果,包括实验报告、项目设计和实施情况。

3. 考试和测验:通过定期考试和测验,检验学生对车辆工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水平。

4. 课堂表现和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表达能力和合作态度。

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适合车辆工程课程的教材,包括教科书、参考书和实践指导书等。

2. 多媒体资料: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和动画等多媒体资料,以辅助教学和提升学习效果。

车辆工程教案设计模板及范文

车辆工程教案设计模板及范文

一、课程名称二、授课对象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列举知识点)(2)了解……(列举知识点)2. 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列举技能)(2)提高学生……(列举技能)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列举内容)的兴趣(2)培养学生……(列举品质)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列举重点内容)(2)……(列举重点内容)2. 教学难点:(1)……(列举难点内容)(2)……(列举难点内容)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案例分析法3. 小组讨论法4. 实践操作法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提出问题:……(列举问题)(2)激发兴趣:……(列举内容)2. 讲授新课(1)讲解……(列举知识点)(2)举例说明……(列举案例)3. 案例分析(1)展示案例:……(列举案例)(2)引导学生分析:……(列举问题)4. 小组讨论(1)分组:……(列举分组方式)(2)讨论问题:……(列举讨论问题)5. 实践操作(1)讲解操作步骤:……(列举步骤)(2)学生操作:……(列举操作内容)6. 总结归纳(1)回顾知识点:……(列举知识点)(2)强调重点与难点:……(列举重点与难点)7. 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习题:……(列举习题)(2)思考问题:……(列举问题)教案范文:一、课程名称:汽车发动机原理二、授课对象:车辆工程专业大三学生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

(2)了解汽车发动机的类型、发展历程和新技术。

2. 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汽车发动机故障的能力。

(2)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汽车发动机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汽车发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

(2)汽车发动机的类型、发展历程和新技术。

2. 教学难点:(1)汽车发动机的燃烧过程和排放控制。

车辆工程教案设计方案范文

车辆工程教案设计方案范文

车辆工程教案设计方案范文教学目标:1. 了解车辆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2. 掌握车辆设计、制造和维护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与安排:第一章车辆工程概述1.1 车辆工程的定义与发展历史1.2 车辆工程的基本原理与应用1.3 车辆工程的相关领域与前沿科技1.4 实例分析:不同类型车辆的设计与功能第二章车辆设计原理2.1 车辆结构与材料2.2 汽车动力系统设计2.3 车辆电子与软件系统设计2.4 实例分析:不同类型车辆的设计案例第三章车辆制造工艺3.1 车辆制造的基本流程与工艺3.2 车辆制造的设备与技术3.3 车辆制造的质量与检测3.4 实例分析:汽车生产线的工艺流程第四章车辆维护与维修4.1 车辆故障诊断与排除4.2 车辆维护保养知识4.3 车辆事故与应急处理4.4 实例分析:常见车辆故障的处理方法教学方法:1. 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通过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实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车辆工程的相关知识;2. 实践操作课程,通过车辆设计、制造和维护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 团队合作项目,组织学生分组开展车辆工程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评价方式:1. 平时考核,包括课堂讨论、实验操作等;2. 作业考核,包括实验报告、设计方案等;3. 期末考核,包括笔试、实际操作等。

教材:主要教材:1. 《车辆工程概论》,作者:XXX;2. 《汽车设计与制造技术》,作者:XXX;3. 《车辆维修与保养技术》,作者:XXX。

辅助教材:1. 《车辆工程实践指导》,作者:XXX;2. 《车辆工程案例分析》,作者:XXX。

教学资源:1. 实验室设备:汽车模型、维修工具等;2. 实践项目资源:校外实训基地、车辆工程企业合作等;3. 课程资料:相关课程PPT、案例分析等。

总结: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学生能够系统地了解车辆工程的相关知识,掌握基本的车辆设计、制造和维护原理与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车辆工程教案设计模板范文

车辆工程教案设计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车辆工程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研究方向。

(2)掌握车辆的结构、性能及运行原理。

(3)熟悉车辆设计、制造、检测和维护的基本方法。

2. 能力目标:(1)具备车辆设计、制造、检测和维护的基本技能。

(2)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车辆工程专业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车辆工程概述2. 车辆的结构与性能3. 车辆的运行原理4. 车辆设计5. 车辆制造6. 车辆检测7. 车辆维护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车辆工程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2)引导学生关注车辆工程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

2. 讲授新课(1)车辆工程概述:介绍车辆工程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研究方向。

(2)车辆的结构与性能:讲解车辆的基本结构、性能指标及其影响因素。

(3)车辆的运行原理:分析车辆的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制动系统等关键部件的工作原理。

(4)车辆设计:阐述车辆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及注意事项。

(5)车辆制造:介绍车辆制造的基本工艺、设备和质量控制。

(6)车辆检测:讲解车辆检测的方法、设备和技术要求。

(7)车辆维护:阐述车辆维护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注意事项。

3. 案例分析(1)选择典型车辆工程案例,分析其设计、制造、检测和维护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2)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4. 实践环节(1)组织学生进行车辆设计、制造、检测和维护的实践活动。

(2)要求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实践任务。

5. 总结与反思(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车辆工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和进度。

3. 实践活动: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包括设计、制造、检测和维护等环节。

车辆工程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车辆工程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车辆工程授课班级:XX级XX班授课教师:XX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车辆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车辆工程的发展趋势。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车辆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车辆设计、制造、试验与分析方法;3. 车辆工程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1. 复杂车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2. 车辆工程创新方法的掌握。

教学内容:一、引言1. 车辆工程的基本概念;2. 车辆工程的发展历程;3. 车辆工程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二、车辆设计1. 车辆设计的基本原则;2. 车辆设计的方法与流程;3. 车辆造型设计。

三、车辆制造1. 车辆制造工艺;2. 车辆制造设备;3. 车辆装配工艺。

四、车辆试验与分析1. 车辆试验的目的与内容;2. 车辆试验方法;3. 车辆试验数据分析。

五、车辆工程发展趋势1. 新能源汽车;2. 自动驾驶技术;3. 车联网技术。

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实例引入车辆工程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介绍车辆工程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其重要性。

二、讲授1. 按照教学内容,系统讲解车辆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车辆设计、制造、试验与分析方法;3. 针对车辆工程发展趋势,进行深入探讨。

三、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针对课程内容提出问题;2.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解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实践1. 安排学生进行车辆设计、制造、试验与分析等实践活动;2.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践任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总结1. 对课程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2. 强调车辆工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2. 学生在讨论和实践中的表现;3. 学生对车辆工程的认识和兴趣。

车辆工程教案模板范文

车辆工程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车辆工程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和应用领域。

2. 培养学生对车辆工程学科的兴趣,激发其学习热情。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车辆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2. 车辆工程的研究内容。

教学难点:1. 车辆工程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2. 车辆工程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车辆工程吗?2. 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自由发言。

二、新课讲授1. 车辆工程的基本概念:车辆工程是一门研究汽车、摩托车、电动车等交通工具的设计、制造、使用、维修和管理的工程学科。

2. 车辆工程的研究内容:a. 车辆设计:包括车辆总体设计、车身设计、底盘设计、发动机设计等。

b. 车辆制造:包括材料选择、加工工艺、装配工艺等。

c. 车辆使用:包括驾驶技巧、保养维修等。

d. 车辆管理:包括车辆注册、保险、检验等。

三、案例分析1. 以我国新能源汽车为例,分析车辆工程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2. 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车辆工程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车辆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车辆工程的发展现状。

第二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车辆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那么车辆工程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有哪些呢?2. 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自由发言。

二、新课讲授1. 车辆工程的研究方法:a. 理论研究: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和实验验证等方法,研究车辆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b. 实验研究:通过模拟实验、台架实验和道路实验等方法,研究车辆工程的实际应用。

c. 案例分析: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总结车辆工程的经验和教训。

2. 车辆工程的应用领域:a. 汽车行业:包括汽车设计、制造、销售、维修等环节。

b. 交通运输:包括道路、桥梁、隧道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交通运输管理。

大学车辆工程课程设计

大学车辆工程课程设计

大学车辆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车辆工程基本理论知识,包括车辆结构、原理及其设计方法;2. 了解现代车辆工程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新技术;3. 理解并掌握车辆动力学、汽车性能评价及优化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CAD软件进行车辆零部件的设计与绘制;2. 掌握车辆性能测试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能够针对特定需求,提出合理的车辆设计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车辆工程领域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在设计过程中注重节能与环保。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在掌握车辆工程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提高实际设计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具备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熟练掌握车辆工程基本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2. 能够运用现代设计工具进行车辆零部件设计和绘制;3. 具备分析和解决车辆性能问题的能力;4. 提高对车辆工程领域的认识,关注行业发展动态;5.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培养良好的沟通与表达能力;6. 树立环保意识,注重节能与环保在设计中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车辆工程概述:介绍车辆工程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教材章节:第一章 车辆工程概述2. 车辆结构与原理:详细讲解车辆各系统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包括发动机、底盘、车身等;教材章节:第二章 车辆结构与原理3. 车辆设计方法:学习车辆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流程,包括CAD软件的应用;教材章节:第三章 车辆设计方法4. 车辆动力学:分析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动力学现象,探讨车辆稳定性和操控性;教材章节:第四章 车辆动力学5. 汽车性能评价与优化:介绍汽车性能评价指标,学习性能优化方法及策略;教材章节:第五章 汽车性能评价与优化6. 现代车辆工程技术:探讨现代车辆工程领域的新技术,如电动汽车、自动驾驶等;教材章节:第六章 现代车辆工程技术7. 车辆设计实践: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车辆设计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教材章节:第七章 车辆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本课程共计16周,每周2学时,具体安排如下:1-4周:车辆工程概述、车辆结构与原理;5-8周:车辆设计方法、车辆动力学;9-12周:汽车性能评价与优化、现代车辆工程技术;13-16周:车辆设计实践。

车辆工程校本课程设计

车辆工程校本课程设计

车辆工程校本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车辆工程基本概念,理解汽车构造、工作原理及主要性能参数。

2. 使学生了解车辆设计的基本流程,掌握CAD软件在车辆工程中的应用。

3. 引导学生了解新能源汽车的类型、原理及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简单车辆零件设计的实际操作能力。

2. 提高学生分析车辆性能、诊断故障的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升项目执行和沟通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车辆工程的兴趣,培养主动学习和探究的精神。

2. 培养学生关注环保、节能,树立社会责任感,了解新能源汽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工程伦理在车辆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校本课程,以实践性、项目驱动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高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数学和工程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运用项目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车辆工程基本概念:汽车构造、工作原理、性能参数(对应教材第一章)- 引导学生理解汽车的各个系统及其相互关系。

- 分析汽车性能指标,如动力性、经济性、制动性等。

2. 车辆设计基本流程与CAD软件应用(对应教材第二章)- 介绍车辆设计的基本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概念设计、详细设计等。

- 教授CAD软件的基本操作,运用软件进行车辆零件设计。

3. 新能源汽车类型、原理与发展趋势(对应教材第三章)- 介绍新能源汽车的分类,如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

- 分析新能源汽车的工作原理、关键技术及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4. 车辆工程实践项目(结合教材内容进行项目设计)- 设计简单的车辆零件,运用CAD软件进行绘制。

北科大车辆工程课程设计

北科大车辆工程课程设计

北科大车辆工程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车辆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培养学生对车辆工程领域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车辆工程的基本知识,包括车辆的结构、原理、设计方法等。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车辆工程的设计和分析,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车辆工程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培养对车辆工程领域的热爱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车辆工程的基本概念、车辆的结构与原理、车辆的设计与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章:车辆工程概述,介绍车辆工程的定义、发展历程和现状。

2.第二章:车辆结构与原理,讲解车辆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第三章:车辆设计与分析,学习车辆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4.第四章:车辆工程实践,分析实际车辆工程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车辆工程的基本知识。

2.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车辆工程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进行车辆实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车辆的结构和原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车辆工程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充足的实验设备,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实验中来,提高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参与讨论的情况等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通过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来评估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车辆工程教学设计方案范文

车辆工程教学设计方案范文

车辆工程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而对于车辆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汽车制造和维修的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设计一门全面系统的车辆工程课程势在必行。

车辆工程教学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广泛。

学生需要掌握汽车制造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工艺技术,以及汽车维修和性能优化的方法和技巧。

因此,教学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些方面,使得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车辆工程的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 掌握汽车结构、原理和工艺技术的基本知识(2) 理解汽车发动机、变速器、底盘、车身等各部件的工作原理(3) 了解汽车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制动系统、悬挂系统等的设计和优化原理2. 能力目标(1) 能够进行汽车的基本维修和故障排除(2) 能够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车辆工程的设计和仿真(3) 能够进行汽车性能测试和优化3. 情感态度目标(1) 培养学生对汽车工程的兴趣和热情(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3)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三、教学内容1. 汽车结构和原理(1) 汽车的基本结构和组成(2) 汽车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3) 汽车传动系统的结构和原理(4) 汽车底盘和车身的结构和工艺技术2. 汽车维修和故障排除(1) 汽车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2) 汽车基本维护和保养(3) 汽车电气和电子系统的维修与故障排除3. 汽车性能测试和优化(1) 汽车性能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汽车性能优化的原理和技巧(3) 汽车动力系统、传动系统、制动系统等的设计和优化原理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汽车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让学生对汽车工程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2. 实验实践安排实践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进行汽车维修、性能测试和优化等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计算机仿真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汽车工程的设计和仿真,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辅助工程的技能。

车辆工程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车辆工程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车辆工程授课教师:[教师姓名]授课班级:[班级名称]授课时间:[具体日期]至[具体日期]课时安排:[总课时数]课时教学目标:1. 理解车辆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理论;2. 掌握车辆设计、制造、测试等方面的基本技能;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4. 使学生了解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增强职业素养。

教学内容:一、绪论1. 车辆工程的基本概念;2. 车辆工程的发展历程;3. 车辆工程的研究领域和方向。

二、车辆设计基础1. 车辆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 车辆设计的基本流程;3. 车辆设计的计算机辅助技术。

三、车辆制造工艺1. 车辆制造的工艺流程;2. 车辆制造的加工方法;3. 车辆制造的自动化技术。

四、车辆测试与质量保证1. 车辆测试的基本方法和标准;2. 车辆质量保证体系;3. 车辆安全性能测试。

五、汽车电子技术1. 汽车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趋势;2. 车载电子设备的设计与制造;3. 车辆电子控制系统的应用。

六、新能源汽车技术1.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背景和意义;2.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3. 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和储能技术。

七、车辆工程实践1. 车辆工程实践项目介绍;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项目;3. 实践项目总结与展示。

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问题;3.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4. 实践教学:安排学生参与实践项目,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5. 多媒体教学:利用PPT、视频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考勤、提问、讨论等;2. 作业完成情况:按时完成作业,质量达标;3. 实践项目:实践项目完成质量、团队协作能力;4. 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进度安排:第1-2周:绪论、车辆设计基础第3-4周:车辆制造工艺、车辆测试与质量保证第5-6周:汽车电子技术第7-8周:新能源汽车技术第9-10周:车辆工程实践第11-12周:总结、复习备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进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车辆工程教案设计模板范文

车辆工程教案设计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车辆工程基础二、授课班级XX年级XX班三、授课时间第X周星期X 下午第X节四、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车辆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2)掌握车辆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3)熟悉汽车发动机、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等主要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车辆工程领域的兴趣和热情。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责任感。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车辆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汽车发动机、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等主要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教学难点:(1)汽车发动机工作原理的讲解。

(2)汽车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等部件的相互配合和协调工作。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车辆工程是什么吗?2. 引导学生思考,简要介绍车辆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二)新课讲解1. 车辆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讲解车辆的基本组成部分,如车身、底盘、动力系统、电器系统等。

- 分析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2. 汽车发动机- 讲解汽车发动机的类型、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 分析发动机的主要部件,如气缸、活塞、曲轴、凸轮轴等。

3. 传动系统- 讲解传动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 分析传动系统的主要部件,如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差速器等。

4. 行驶系统- 讲解行驶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 分析行驶系统的主要部件,如轮胎、悬挂系统、转向系统等。

5. 转向系统- 讲解转向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 分析转向系统的主要部件,如转向器、转向拉杆、转向节等。

6. 制动系统- 讲解制动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 分析制动系统的主要部件,如制动器、制动踏板、液压系统等。

(三)课堂练习1. 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分组讨论,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车辆工程教案设计模板

车辆工程教案设计模板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车辆工程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

- 掌握车辆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

- 熟悉车辆工程的主要研究领域和发展趋势。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提高学生进行车辆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

- 增强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车辆工程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程伦理意识。

教学内容:1. 车辆工程概述- 车辆工程的概念及研究对象- 车辆工程的发展历程- 车辆工程的研究领域2. 车辆动力学基础- 车辆运动学分析- 车辆动力学基本方程- 车辆的稳定性和操纵性3. 车辆设计基础- 车辆设计的基本原则- 车辆设计的基本流程- 车辆设计的主要方法和工具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出问题:什么是车辆工程?车辆工程的研究对象有哪些?2. 引导学生思考:车辆工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3. 介绍课程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车辆工程的基本概念、研究领域和发展趋势。

二、讲授新课1. 车辆工程概述- 讲解车辆工程的概念及研究对象- 介绍车辆工程的发展历程- 分析车辆工程的研究领域2. 车辆动力学基础- 介绍车辆运动学分析的基本方法- 讲解车辆动力学基本方程- 分析车辆稳定性和操纵性的影响因素3. 车辆设计基础- 讲解车辆设计的基本原则- 介绍车辆设计的基本流程- 介绍车辆设计的主要方法和工具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讨论: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车辆工程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展示:每组选取一个案例,进行车辆动力学分析和设计。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 强调重点和难点3. 布置课后作业:阅读相关资料,了解车辆工程的发展趋势。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课堂练习:根据学生的课堂练习表现,评价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车辆工程知识的掌握情况。

车辆工程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车辆工程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一、课程名称车辆工程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汽车的基本原理、构造和性能;(2)了解汽车制造、维修、运营等方面的基本知识;(3)熟悉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2)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内容1. 汽车概述(1)汽车的发展历程;(2)汽车的分类及特点;(3)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2. 汽车构造与原理(1)发动机;(2)传动系统;(3)行驶系统;(4)转向系统;(5)制动系统;(6)车身及电气系统。

3. 汽车制造与维修(1)汽车制造工艺;(2)汽车维修技术;(3)汽车检测与诊断。

4. 汽车运营与管理(1)汽车运输市场;(2)汽车销售与售后服务;(3)汽车租赁与维修服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针对理论教学内容,采用讲授法,使学生对汽车工程的基本知识和原理有全面了解。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技能。

4. 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汽车概述2. 第2-4周:汽车构造与原理(发动机、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车身及电气系统)3. 第5-7周:汽车制造与维修4. 第8-10周:汽车运营与管理5. 第11周:课程总结与复习六、考核方式1.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60%,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2. 平时作业:占总成绩的20%,包括课堂讨论、实验报告等;3. 实验操作:占总成绩的20%,包括实验报告和实验考核。

七、教学资源1. 教材:《车辆工程》;2. 教学课件;3. 实验指导书;4. 汽车工程相关书籍、期刊、网络资源等。

车辆工程教学设计方案范文

车辆工程教学设计方案范文

车辆工程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项目背景车辆工程是现代工程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目前,车辆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在汽车制造、汽车后市场维修、汽车租赁等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就业机会。

因此,设计一份能够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车辆工程教学设计方案非常重要。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车辆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开发技术及其应用,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的、有实际意义的培训和教育。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将掌握以下能力:•理解车辆工程的基础知识•掌握汽车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熟悉各种发动机的优缺点•掌握汽车行驶安全相关的知识教学内容第一部分:车辆基础知识本部分将介绍汽车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包括发动机、传动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方式将采用PPT讲解和模型演示,为学生提供一个深入理解汽车构造和工作原理的机会。

第二部分:汽车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本部分将介绍汽车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分类。

教学方式将采用课件讲解和模型演示,并通过实验室实践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种发动机的优缺点。

第三部分:汽车行驶安全知识本部分将介绍汽车行驶安全相关的知识,包括汽车安全性能测试、安全驾驶、行车安全监控等方面的内容。

教学方式将通过实例演示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汽车行驶安全的重要性和应对措施。

课程教学设备•实验室:用于进行汽车发动机的实验室实践•PPT:用于课件讲解•模型:用于模型演示•安全驾驶培训场地:用于汽车行驶安全的实践操作课程评估本课程将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评估:•期末考试:占总成绩50%•实验报告:占总成绩30%•课堂作业:占总成绩20%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汽车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开发技术及其应用。

通过教学方式的多样性和实践操作的丰富性,学生将真正掌握相关技能,并在未来就业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车辆工程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车辆工程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车辆工程教学设计方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理论水平:学生能够理解汽车工程的基本知识,包括汽车结构、工作原理、性能参数、维护保养等方面。

2. 技能水平:学生掌握汽车工程中的设计、制造、实验等技术,能够独立进行汽车相关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3. 创新能力:学生能够独立思考解决汽车工程中的问题,并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汽车工程基础知识:汽车结构、车辆动力传动系统、车辆悬挂系统、车辆制动系统、车辆转向系统等。

2. 汽车工程设计:汽车设计原理、汽车设计流程、汽车设计软件应用。

3. 汽车工程制造:汽车制造工艺、汽车工程材料、汽车加工技术。

4. 汽车工程实验:汽车性能测试实验、汽车故障诊断实验、汽车安全性能实验。

三、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展示等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

2.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汽车设计、制造、实验等方面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技能和创新能力。

3.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汽车工程实践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四、教学过程1. 第一阶段:汽车工程基础知识教学第一周:汽车结构和工作原理- 讲解汽车结构和各个部件的工作原理- 展示不同类型汽车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学习相关实用技能:汽车识别、常见故障诊断第二周:车辆动力传动系统- 讲解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的原理和构成- 观看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的工作视频- 实地考察不同类型车辆的动力传动系统结构第三周:车辆悬挂系统- 介绍车辆悬挂系统的原理和种类- 实践操作:拆装车辆悬挂系统部件- 现场观摩不同类型车辆的悬挂系统2. 第二阶段:汽车工程设计与制造教学第四周:汽车设计原理- 介绍汽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要求- 学习汽车设计软件的使用方法- 进行小组设计项目:设计一款小型电动汽车第五周:汽车制造工艺- 讲解汽车制造过程中的常见工艺和技术- 实践操作:学习汽车制造相关设备的使用- 参观汽车制造厂,了解汽车制造的整个流程第六周:汽车制造材料- 学习汽车制造中常用的材料种类和性能- 实验项目: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实验- 讨论汽车材料选择的原则与方法3. 第三阶段:汽车工程实验教学第七周:汽车性能测试实验- 学习汽车动力性能测试的方法和步骤- 实验项目:汽车加速性能测试- 学习汽车性能参数的测试和分析方法第八周:汽车故障诊断实验- 学习汽车常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 实验项目:常见汽车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实地考察车辆维修站,观察汽车故障诊断的实际操作第九周:汽车安全性能实验- 学习汽车安全性能测试的标准和程序- 实验项目:汽车刹车距离测试- 分析汽车安全性能测试结果,讨论安全性能的影响因素五、教学评价1. 日常考核:包括课堂提问、作业、实验报告等形式,以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掌握情况。

车辆工程教案设计模板及范文

车辆工程教案设计模板及范文

#### 教案设计模板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2. 学科类别:3. 学时安排: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5. 教学内容:6. 教学方法:7. 教学工具与资源:8. 教学评价方式:二、教学过程1. 导入- 导入方式:- 导入内容:- 导入目的:2. 新课讲授- 讲授内容:1. 知识点一:2. 知识点二:3. 知识点三:- 讲授方法:- 讲授重点与难点:3. 案例分析- 案例选择:- 案例分析步骤: - 案例分析目的:4. 实践操作- 实践内容:- 实践步骤:- 实践目的:5. 课堂讨论- 讨论主题:- 讨论方式:- 讨论目的:6. 总结与反思- 总结内容:- 反思内容:- 反思目的:三、课后作业1. 作业内容:2. 作业要求:3. 作业提交时间:#### 范文示例课程名称:车辆发动机原理学科类别:车辆工程学时安排: 2学时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主要结构及工作过程。

- 能力目标:掌握发动机性能评价方法,具备分析发动机性能的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对车辆工程领域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发动机的分类与工作原理2. 发动机的主要结构及工作过程3. 发动机性能评价方法教学方法- 讲授法- 案例分析法- 课堂讨论法教学工具与资源- 多媒体课件- 发动机实物或模型- 相关教材与参考资料教学评价方式- 课堂表现- 课后作业- 案例分析报告教学过程1. 导入- 导入方式:通过展示发动机实物或模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导入内容:介绍发动机在交通工具中的重要性。

- 导入目的: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新课讲授- 讲授内容:发动机的分类与工作原理、主要结构及工作过程。

- 讲授方法:多媒体课件展示,结合实物或模型讲解。

- 讲授重点与难点:发动机工作原理、主要结构及性能评价方法。

3. 案例分析- 案例选择:某型汽车发动机。

车辆工程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车辆工程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车辆工程教案设计方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车辆工程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巧,掌握车辆工程相关的基础理论,能够借助专业工具和设备对车辆进行维修和处理,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
1.车辆工程概论
2.车辆传动系统
3.车身和底盘设计
4.车辆电子控制系统
5.车辆维修和保养
三、教学方法
1.讲授及演示
2.实验操作
3.团队合作
四、教学重点
1.车辆传动系统的设计和维修
2.车辆电子控制系统的应用和调试
五、教学难点
1.车辆传动系统的故障诊断和解决
2.车辆电子控制系统的软件编写和调试
六、参考教材
1.《汽车原理与维修》
2.《汽车电子控制技术》
七、教学进度
时间教学内容
第一周车辆工程概论
第二周车辆传动系统
第三周车身和底盘设计
第四周车辆电子控制系统
第五周车辆维修和保养
八、教学评估
1.考勤及课堂表现:占60%
2.实验成绩:占40%
九、教学要求
1.学生应提前预习教材,认真听课并及时完成教学内容的作业;
2.学生应积极参与实验操作,并注意安全事项;
3.学生应注重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教师应及时进行教学评估并给出具体建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科专业课程设计题目新能源汽车动力与驱动系统总体设计学院: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专业: 车辆工程学号:学生姓名: 杨曼华指引教师: 郑安文日期: .01摘要日益严重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对汽车工业发展提出了极为严峻挑战。

为了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以使用电能电动机作为驱动设备电动汽车能真正实现“零污染”,现已成为各国汽车研发一种重点。

纯电动汽车是指运用动力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机提供电能,驱动电机运转,从而推动车辆迈进。

而在电动汽车研究众多技术选型中,依托轮边驱动电动汽车逐渐成为一种新颖电动汽车选型方向。

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双电机独立驱动桥,该方案采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作为动力源,两台永磁直流无刷电机作为驱动装置,依托两套减速齿轮组分别进行减速,用短半轴带动车轮旋转。

在系统构型设计基本上,进行了涉及电动机、电池在内动力系统参数匹配。

核心词:纯电动汽车;锂离子;双电机系统AbstractIncreasingly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nergy crisis put forward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uto industry is extremely severe challenges. In order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industry,to use the power of the motor as driving device of the electric car can truly realize "zero pollution",has become a national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a key.So-called pure electric vehicles is the use of power battery as energy storage power source,through the battery power to the motor,drive motor running,pushing forward vehicle. In the electric car research,technology selection,depending on the round edge drive electric cars gradually become a new direction of the electric car type selection.This paper designs a new type of double motor drive axle independently,the scheme adopts the lithium ion power battery as a power source,two permanent magnet brushless dc motor as drive device,rely on two sets of gear group respectively for slowing down,with a short half shaft drives the wheels. On the basis of the system configuration design,the power system parameters,including electric motors,batteries,matching.Key words:Electric vehicles;Li+;Dual motor system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设计任务 (Ⅲ)1 绪论 (1)1.1 电动汽车发展背景 (1)1.2 电动汽车发呈现状与趋势 (1)2 总体方案设计 (2)2.1 电池选取 (2)2.2 电动机性能分析与选取 (3)2.3 驱动系统布置形式 (5)3 动力系统参数设计 (9)3.1 整车参数 (9)3.2 电动机参数匹配与选取 (9)3.3 电池参数匹配与选取 (11)3.4 电池组数目拟定 (11)3.5 减速比拟定 (12)3.6 动力性分析 (12)4 有关性能校核 (14)小结 (15)参照文献 (16)设计任务1.动力和驱动系统总体方案拟定。

依照课程设计子题目和设计规定,对既有动力与驱动系统方案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并拟定最后布置方案,画出布置方案草图。

2.对动力和驱动系统进行匹配设计。

依照设计规定及给定设计参数,对电动机、电池、发动机或发电机等核心部件进行比较选型,并计算拟定相应额定功率、最小工作电压、最大工作电压、动力电池模块数量及容量。

驱动系统中有传动变速装置,还需对挡位数、传动比进行选取和计算。

3.有关性能校核。

依照所选动力装置特性,对整车动力性和续驶里程进行校核计算,画出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等动力学特性图。

4.设计阐明书撰写。

按照毕业设计规范,完毕设计阐明书撰写。

子题目及设计参数1.纯电动汽车动力与驱动系统总体设计2.燃料电池汽车动力与驱动系统总体设计3.串联混合动力汽车动力与驱动系统总体设计4.并联混合动力汽车动力与驱动系统总体设计5.混联混合动力汽车动力与驱动系统总体设计1绪论1.1 电动汽车发展背景世界上最早浮现汽车事实上就是电动汽车,比老式内燃机汽车早了整整半个世纪,只但是那时蓄电池还是不可充电。

电动汽车是以电池为动力来源,相对于老式内燃机汽车对环境以及噪声污染要小诸多,并且尚有助于节约燃油,缓和全球石油危机。

并且,电动汽车采用制动时,能量可以实现回收是其最大特点。

如今,电动汽车大体被划提成:纯电动与混合动力以及燃料电池。

在经济高速发展以及能源问题日益突出当今社会,电动汽车已不再是一种简朴交通运送工具,而是一种社会责任与价值理念产物。

同步,电动汽车也是技术规定较高科技产品,它代表了全球汽车行业发展最新科技成果。

全世界范畴内政府机构与公司,在提高电动汽车研发能力方面已经达到共识。

在国内电动汽车初期发展阶段,只有公司自主研发行为,没有形成市场合力,再者由于技术限制以及资金问题,使得电动汽车研发未能持续发展。

随着国内以及国际石油危机到来,国内也曾浮现过电动汽车研发高潮期,并获得某些研究成果,但最后还是未能实现量产。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国内将电动汽车列出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重点攻关电动汽车核心技术。

然后又将其列入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项目,重要针对电动汽车产业化有关技术、实验、法规等内容进行进一步研究。

1.2电动汽车发呈现状与趋势国内将电动汽车列为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筹划(863)重大专项项目之一,以期改进国家能源安全状况和都市污染严重现状,保证汽车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十五”期间国内“三纵三横”发展布局,其中“三纵”是指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三横”涉及动力蓄电池技术、驱动电机技术、控制系统技术。

“十五”期间由整车公司领头,高校和零部件供应商积极配合,产、学、研相结合,自主研发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汽车,并积极推动电动汽车商品化、产业化进程,特别是在纯电动汽车方面成就尤为令人瞩目,在CAN总线分布式控制、高压电安全管理单元集成、一体化电动动力总成模块设计等方面都获得了突破性进展。

电动汽车是将来汽车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最佳选取,但这种代替过程必然是漫长而艰辛。

近期来看,考虑到电池成本、技术可靠性等方面影响因素,混合动力汽车是较好过渡产品,可以同步满足节能环保和消费市场规定:但从中长期来看,一旦动力电池和有关控制技术获得突破,纯电动车、燃料电池车将会是实现低能耗、零排放最优选取。

2总体方案设计纯电动汽车整车动力性、经济性在很大限度上取决于动力系统零部件选型和参数匹配。

电池和电机是纯电动汽车核心部件,对于传动系统参数影响很大;反过来,传动系统拟定后来也会对电池和电机选取形成边界条件。

电机功率太大会导致效率损失;电机功率太小会影响车辆爬坡、加速等性能。

电池组太多会导致载荷偏重、布置困难,对能量管理系统规定也会偏高;电池组太小也许会无法满足电机大功率运营需求,从而减少车辆性能,电池组长期超负荷工作也会减少使用寿命。

2.1电池选取电动汽车市场化研究核心就是其续驶里程,而电动汽车能源系统是其续驶里程重要保证,也是其决定性因素。

电动汽车重要能量来源便是蓄电池,因而蓄电池与否最优将最后影响到整车经济性为此,电动汽车蓄电池应当具备三个方面规定:一、在制造方面,要使用寿命尽量长,成本控制要低。

二、在使用方面,要具备较高能量与功率密度,充电要尽量快,放电要深,对工作环境限制较少(环境温度范畴宽)。

三、在维护及回收运用方面,要维修以便、可回收性好。

同步,还得考虑到回收与维修成本。

蓄电池是电动汽车车动力来源,是能源系统主线。

因而,其质量优劣将会制约电动汽车性能,进而影响其行车里程。

当前,市场上比较常用、应用比较广泛电池为铅-酸(Lead-Acid)蓄电池、镍-氢(Ni-MH)蓄电池以及锂离子(Li-Ion)蓄电池。

本文在查阅有关资料基本上,对在国内使用较广泛几种蓄电池其重要性能指标做了比较整顿,详细如下表2.1所示。

表2.1 电池性能参数对比(1)铅-酸蓄电池铅酸蓄电池由于发展较早,其生产工艺已经相称成熟,产品质量也相对较高。

加之铅分布较广、价格相对低廉,比较经济实用。

因而,在电动汽车电池技术相对还不成熟初始阶段被大量应用,是电动自行车重要动力源。

但随着技术革新,铅酸电池各方面缺陷也越来越明显:一方面,铅酸蓄电池质量和体积较大,使得电动汽车自身质量变大,可运用空间变小,加大了能量自身损耗;另一方面,铅酸蓄电池运用率受外界影响大,持续工作效率低;再次,铅酸蓄电池在使用后,受自身条件限制,回收运用难度较大。

(2)镍-氢蓄电池镍氢蓄电池具备很高比能量,这样可觉得电动汽车提供充分动力,用于满足其多工况规定。

同步,无重度污染,绿色环保也是其一大优势。

在使用方面,镍氢蓄电池使用寿命比其她蓄电池明显长诸多,充放电性能也比较突出,发展前景较大。

同步,镍氢蓄电池由于成本较高现阶段大规模生产难度较大,但由于其在能量和寿命两方面优势,应当会成为国内此后一段时期开发重要产品。

当前在国内已有某些镍氢蓄电池用在微小型车上了。

(3)锂离子蓄电池锂离子蓄电池不但具备能量存储量大、质量轻、效率高、功率大等长处,还具备寿命较长、无污染、对使用环境以及温度范畴规定不高。

唯一缺陷就是发热量大,制导致本高,需要在开始阶段高投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