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应用实例--路灯自动控制电路实例

传感器应用实例--路灯自动控制电路实例
传感器应用实例--路灯自动控制电路实例

路灯自动控制电路

路灯自动控制电路

路灯自动控制亮熄 指导老师:秦老师 日期;2015.7.1 应用电子技术行业分析(李福祥) 1、应用电子技术多样化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培养掌握电子仪器测量技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应用技术、微电子组装(SMT)技术,具有电子产品生产过程管理、质量检测及设备维护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面向现代电子技术行业,适应高科技电子产品和设备的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和管理第一线需要,培养具有现代电子技术专业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可从事现代电子产品开发、生产管理、设备维护、电子工艺与质量管理、技术支持、工程施工、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工作的高技能专业人才。 2、应用电子专业就业前景 本专业毕业生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能面向企、事业单位就业,能从事企业的电子产品设计与新产品开发,从事企业设备的安装、调试、检测、运行和维修,从事现代企业管理及产品营销。据调查,现阶段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人才的需要量十分巨大,“电子信息工程”的专业,对缓解当前该类人才的供需矛盾是非常必要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已经成为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的热点。电子信息产业是一项新兴的高科技产业,被称为朝阳产业。根据信息产业部分析,“十五”期间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预计电子信息产业

仍将以高于经济增速两倍左右的速度快速发展,产业前景十分广阔。未来的发展重点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等产业。 3、应用电子技术行业分析 随着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电子产品的大众化。应用电子技术也迎来好的发展,应用电子技术未来几年也会跟随电子产品的发展而变得热门。 选择方案 单片机控制电路 路灯由光敏电阻和单片机两部分控制。光敏电阻能实现路灯夜间自动点亮,白天自动关闭功能。单片机能实现时钟显示功能和定时功能。这样便能在规定时间内对路灯进行开关和降耗的控制,即有故障保护,保证了夜间照明。路灯点亮时产生反馈信号到单片机,由单片机实现计时显示。

路灯控制器课程设计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20 16 - 20 17学年第一学期第18周—19周 题目《路灯控制器》 内容及要求 ①设计一个路灯控制自动照明的电路 ②当日照光亮到一定程度时使灯自动熄灭,而日照光暗到一定程度时又能自 动点亮。开启和关断的日照光照度根据用户进行调节。 ③设计计时电路,用数码管显示路灯当前一次的连续开启时间。 ④设计计数显示电路,统计路灯的开启次数。 进度安排 1、查资料,确定方案(三 天) 2、方案设计(天) 3、仿真调试 (二 天) 4、硬件实现与调试 (三 天) 5 、 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并答辩(天)学生姓名:

目录 前言 (3) 一选题背景 (4) 1.1 设计要求 (4) 1.2 指导思想 (4) 二方案论证 (5) 2.1 方案说明 (5) 2.2 方案原理 (5) 三电路的设计与分析 (6) 3 . 1 电路原理框图. (6) 3.2单元电路的设计与分析. (6) 四. 电路的调试与分析 (13) 4.1调试使用的仪器. (13) 4.2 电路的调试 (13) 五.总结 (15) 5.1 设计体会 (15) 5.2 改进提高 (15) 六. 附录及参考文献 (16) 6.1 附录1 元器件清单. (16) 6.2 附录2 电路的原理图. (16)

6.3 附录3 实物图 (17) 6.4 参考文献 (18) 、八、- 前言 在现代城市中,效率意识日益突出,人们希望不需要人力资源的浪费,希望使效率合理使用最大化。因此,自动路灯控制器是实现无人管理自动开关的重要设计。本课程设计的任务就是设计一个路灯控制器。鼓励学生在熟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与实际应用相联系,提出自己的方案,完善设计。

各种温度传感器分类及其原理.

各种温度传感器分类及其原理

各种温度传感器分类及其原理 温度传感器是检测温度的器件,其种类最多,应用最广,发展最快。众所周知,日常使用的材料及电子元件大部分特性都随温度而变化,在此我们暂时介绍最常用的热电阻和热电偶两类产品。 1.热电偶的工作原理 当有两种不同的导体和半导体A和B 组成一个回路,其两端相互连接时,只要两结点处的温度不同,一端温度为T,称为工作端或热端,另一端温度为TO,称为自由端(也称参考端或冷端,则回路中就有电流产生,如图2-1(a所示,即回路中存在的电动势称为热电动势。这种由于温度不同而产生电动势的现象称为塞贝克效应。 与塞贝克有关的效应有两个:其一,当有电流流过两个不同导体的连接处时,此处便吸收或放出热量(取决于电流的方向, 称为珀尔帖效应;其二,当有电流流过存在温度梯度的导体时,导体吸收或放出热量(取决 于电流相对于温度梯度的方向,称为汤姆逊效应。两种不同导体或半导体的组合称为热电偶。热电偶的热电势EAB(T,T0 是由接触电势和温差电势合成的。接触电势是指两种不同 的导体或半导体在接触处产生的电势,此电势与两种导体或半导体的性质及在接触点的温度有关。 温差电势是指同一导体或半导体在温度不同的两端产生的电势, 此电势只与导体或半导体的性质和两端的温度有关,而与导体的长度、截面大小、沿其长度方向的温度分布无关。 无论接触电势或温差电势都是由于集中于接触处端点的电子数不同而产生的电势:热电偶测量的热电势是二者的合成。当回路断开时,在断开处a,b 之间便有一电动势差△ V,其极性和大小与回路中的热电势一致,如图 2-1(b所示。并规定在冷端,当电流由A流向B时,称A为正极,B 为负极。实验表明,当△ V很小时,△ V与厶T成正比关系。定义△ V对厶T 的微分热电势为热电势率,又称塞贝克系数。

现代城市道路路灯自动控制电路设计

设计题目: 城市路灯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设计 学生姓名赵冬 学号 2 5 专业班级通信工程1042

摘要 随着城市市政建设的发展,传统的路灯控制与维护手段以远远不能适用城市现代化发展的速度。城市市政建设日新月异,宽阔的街道,各种各样的路灯给城市带来了光明的同时也增添了城市的魅力。但是由于道路路灯众多,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已经和快速的现代化的城市健设不相适应。本文将介绍用小器件模拟现实物品。设计个简单的基于光电传感器控制继电器的路灯控制系统,阐述系统控制的原理。 关键词:光电传感器;继电器;路灯控制

目录 第一章光控电路原理 (4) 1.1概述 (4) 1.2 电路原理 (5) 第二章控制电路 (6) 第三章元件的选型 (8) 3. 1光敏电阻选型 (8) 3.2 继电器选型 (9) 3.3 接触器选型 (11) 参考文献: (14)

第一章光控电路原理 1.1概述 1.1.1 设计要求 设计一个路灯自动控制开关电路,用光敏传感器实现自控,能在天黑时自动点亮路灯,天亮后又自动关灯。控制电路用电池供电,熄灯后电路耗电小。 (1).利用光敏电阻作为光敏传感器,555作为滞后比较器来设计电路。 (2).当光线强到一定程度时,555的输出发生跳变,当光线暗到一定程度时,555 的输出也要发生跳变。 1.1.2设计的作用、目的 自动控制开关路灯电路,用光敏传感器实现自控,能在天黑时自动点亮路灯,天亮后又自动关灯。 通过自动控制路灯电路有效的节约了能源,减少了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1.2 电路原理 该光控路灯电路由光控触发器电路、开关电路、电源电路和控制电路组成。 图1.2.1 光控触发器电路由光敏电阻RG、电位器Rp、电容C3、C4、电阻R3和时基电路IC555组成 开关电路由晶闸管VT、电阻R2等组成 电源电路由降压电容C1、电阻R1、稳压二极管VS。整流二极管VD和滤波电容组成,交流220v电压经c1降压、vs稳压VD整流及c2滤波后产生8.5v直流电压供给VCC. 在白天(自然光照正常时),光敏电阻受光照射而呈低阻状态,IC6脚和2脚电压大于2VCC/3,IC的3脚输出低电平,VL不发光,晶闸管Q处于截止状态继电器不工作。 在夜晚或在白天光照不足时RG因感光量减少,甚至无光照时,RG的阻值开始变大,使IC2、6脚电压开始下降,当两脚的电压降至VCC/3时,IC内部翻转,其3脚由低电平转换为高电平,使VL导通发光,使Q受触发导通继电器线圈得电工作。 R1、R2、R3分别选用1/2、1/4、1/8的碳膜电阻。RG选用MG44型硫化镐光敏电阻,RP选用小型电位器。C2、C4均选用耐压为16V的铝电解电容;C3选用独石电容C1选用耐压值大于450的涤纶电容。VD选用IN5408型硅整流二极管,VS选用1/2W、9V的稳压二极管;VL选用φ5mm的发光二极管;Q选用3A、400V 的双向晶闸管。

温度传感器的常见分类 温度传感器应用大全

温度传感器的常见分类温度传感器应用大全 温度传感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同时它也是使用范围最广,数量最多的传感器。关于它你了解多少呢?本文主要介绍的就是各种温度传感器的分类及其原理,温度传感器的应用电路。 温度传感器从17世纪温度传感器首次应用以来,依次诞生了接触式温度传感器,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集成温度传感器,近年来在智能温度传感器在半导体技术,材料技术等新技术的支持下,温度传感器发展迅速,由于智能温度传感器的软件和硬件的合理配合既可以大大增强传感器的功能、提高传感器的精度,又可以使温度传感器的结构更为简单和紧凑,使用也更加方便。 1、热电偶传感器: 两种不同导体或半导体的组合称为热电偶。热电势EAB(T,T0)是由接触电势和温差电势合成的,接触电势是指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在接触处产生的电势,此电势与两种导体或半导体的性质及在接触点的温度有关,当有两种不同的导体和半导体A和B组成一个回路,其相互连接时,只要两结点处的温度不同,一端温度为T,称为工作端,另一端温度为TO,称为自由端,则回路中就有电流产生,即回路中存在的电动势称为热电动势,这种由于温度不同而产生电动势的现象称为塞贝克效应。 2、热敏电阻传感器: 热敏电阻是敏感元件的一类,热敏电阻的电阻值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与一般的固定电阻不同,属于可变电阻的一类,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元器件中,不同于电阻温度计使用纯金属,在热敏电阻器中使用的材料通常是陶瓷或聚合物,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在温度越高时电阻值越大,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在温度越高时电阻值越低,它们同属于半导体器件,热敏电阻通常在有限的温度范围内实现较高的精度,通常是-90℃?130℃。 3、模拟温度传感器: HTG3515CH是一款电压输出型温度传感器,输出电流1~3.6V,精度为±3%RH,0~100%RH相对湿度范围,工作温度范围-40~110℃,5s响应时间,0±1%RH迟滞,是一个带

学会绘制路灯控制电路图

学会绘制二期总变院内路灯控制电路图 前言 作为维修电工在维修电路时而没有电路图就会给维修作业带来困难,这样就要求电工应有按照实物绘制电路图的能力。 一、实物绘制电路图应有的基本知识 1、 所绘制电路的作用; 2、 认识电器元件:结构、原理、电压等级; 3、 熟悉电器元件绘图符号; 4、 熟悉电气绘图标准要求; 二、实际绘图 1、所绘制电路的作用:路灯控制一般分为—— 1) 断路器控制; 2) 接触器按钮控制; 3) 接触器自动控制: A. 光控; B. 时控; 4) 接触器手动/自动控制; 二期总变院内路灯控制就为“接触器手动/自 动控制”,其接触器手动即为接触器按钮控制,而自动控制为光控。 2、认识电器元件:结构、原理、电压等级; 二期总变院内路灯控制箱 按钮 指示灯 切换开关 按钮 指示灯 切换开关

熔断器中间继电器主断路器接触器 端子排 馈出断路器 零线端子排 地线端子排 从实际电路可以看出该控制箱分为主回路和控制回路。 主回路 主断路器为电源侧开关,该断路器分开时该控制箱内处于停电状态;主断路器下侧连接接触器,接触器输出到四个并联的馈出断路器,馈出断路器有三个连接了馈出电缆,另一个为备用,未接线。接触器线圈电压为交流220V。按电气接线原理说主断路器与接触器串联,同时与四个并联的馈出断路器串联,如下图: 控制回路

器线圈电压为交流220V 。 3、 电器元件绘图符号 4、 电气绘图标准要求:查看相关资料。 5、 通过线号可确定元器件端子的连接对应关系,同时参考典型接线图绘制草图: 6、 在对照实际电路核对草图以修改错误点,最后整理成正式电路图: 指示灯

自动控制路灯设计

HEFEI UNIVERSITY 路灯自动控制开关电路 设计报告 系别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系 专业 09 级自动化 班级班 指导老师 组员

路灯自动控制开关电路的设计 设计一个路灯自动控制开关电路,用光敏传感器实现自控,能在天黑时自动点亮路灯,天亮后又自动关灯。控制电路用电池供电,熄灯后电路耗电小。 简要具体实现:当傍晚光照强度渐弱或清晨光照强度渐强来控制路灯的通或断开。主要利用光敏电阻作为光敏传感器,555作为滞后比较器来设计电路,当光线强到一定程度时,555的输出发生跳变,当光线暗到一定程度时,555 的输出也要发生跳变。 一.设计的作用 自动控制开关路灯电路,用光敏传感器实现自控,能在天黑时自动点亮路灯,天亮后又自动关灯,通过自动控制路灯电路有效的节约了能源,更重要的是减少了人力和物力的浪费。 二.设计的具体实现 1. 系统概述 设计思想就是通过光敏电阻遇光改变阻值从而影响端电压的特性,利用555定时器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来控制继电器的关断与闭合,使路灯亮灭。 施密特触发器是一种整形电路,它能将边沿变化缓慢的电压波形整形为边沿陡峭的矩形脉冲。与普通触发器相比,它有以下特点: (1)具有两个稳定的状态,但没有记忆作用,输出状态需要相应的输入电压来维持。 (2)属于电平触发,能对变化缓慢的输入信号作出响应,只要输入信号达到某一额定值,输出即发生翻转。 (3)具有回差特性,电路对从低电平上升和从高电平下降的输入信号具有不同的阈值电压,这种回差特性使其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 利用555定时器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当在白天时,输出产生高电平,继电器触点断开,路灯不亮;当在黑夜时,输出产生低电平,继电器触点闭合,路灯亮。 工作原理:当白天有光照射的情况下,光敏电阻呈低阻状态,2处于低电平,使触发器的输出端输出高电平,继电器断开路灯不亮,控制指示灯LED2亮。当黑夜无光照射的情况下,光敏电阻呈高阻状态,2处处于高电平,使触发器的输出端输出低电平,继电器得电,触点闭合,路灯亮,控制指示灯LED1亮。 2.单元电路设计与分析 仿光电路就是按照光敏电阻有光或无光时,呈现低阻或高阻状态设计的,它采用两个电阻分压来实现。电子开关就是利用三极管正偏饱和导通和截止状态来设计的。555定时器是一种将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的功能巧妙结合在一起的多用途单片集成电路。施密特触发器是一种整形电路,它能将边沿变化缓慢的电压波形整形为边沿陡峭的矩形脉冲。与普通触发器相比,它有以下特点。具有两个稳定的状态,但没有记忆作用,输出状态需要相应的输入电压来维持。属于电平

路灯自动控制开关电路的设计

路灯自动控制开关电路的 设计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路灯自动控制开关电路的设计 一、实验要求 可以根据光照的强度自动控制路灯的通、断。当傍晚光照强度渐弱或者清晨光照强度渐强来控制路灯的通或者断以及其灯的强度。 二、实验目的 1.了解自动调光台灯电路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让我们学会更好的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 三、实验原理 ·············调光台灯电路及工作原理电路图············· 功能实现:当环境光照弱,它发光亮度就增大;环境光照强,发光亮度就减暗。 当开关S拨向位置2时,它是一个普通调光台灯。RP、C和氖泡 N组成张弛振荡器,用来产生脉冲触发可控硅VS。一般氖泡辉光导通电压为60-80V,

当C充电到辉光电压时,N辉光导通,VS被触发导通。调节RP能改变C充电速率,从而能改变VS导通角,达到调光的目的。R2、R3构成分压器通过VD5也向C充电,改变R2、R3分压也能改变VS导通角,使灯的亮度发生变化。 当S拨向位置1时,光敏电阻RG取代R3,当周围光线较弱时,RG呈现高电阻,VD5右端电位升高,电容C充电速率加快,振荡频率变高,VS导通角增大,电灯两端电压升高、亮度增大。当周围光线增强时,RG电阻变小,与上述相反,电灯两端电压变低,高度减小。四、实验步骤 调试时,将RP调到阻值为零位置,S置于位置2,用万用表测电灯两端交流电应在200V以上,如低于200V可略减小R1或增大R3阻值,使之达到要求。光敏电阻RG应安装在台灯底座侧面台灯光线不能直接照射的地方,用来感受周围环境照度。调光台灯的灯泡宜用40W的白炽灯。调整好的电路即可投入使用;S拨向2为普通调光台灯,调RP可选择适当的高密度;S拨向1为自动台灯,先调RP选择好适当亮度,如环境照度变暗时,台灯亮度会逐渐变亮,增大照度。 五、实验实物

各种温度传感器分类及其原理.

各种温度传感器分类及其原理.

各种温度传感器分类及其原理 温度传感器是检测温度的器件,其种类最多,应用最广,发展最快。众所周知,日常使用的材料及电子元件大部分特性都随温度而变化, 在此我们暂时介绍最常用的热电阻和热电偶两类产品。 1.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 当有两种不同的导体和半导体 A 和 B 组成一个回路,其两端相互连接时,只要两结点处的温度不同,一端温度为 T ,称为工作端或热端,另一端温度为 TO ,称为自由端 (也称参考端 或冷端,则回路中就有电流产生,如图 2-1(a所示,即回路中存在的电动势称为热电 动势。这种由于温度不同而产生电动势的现象称为塞贝克效应。 与塞贝克有关的效应有两个:其一, 当有电流流过两个不同导体的连接处时, 此处便吸收或放出热量 (取决于电流的方向 , 称为珀尔帖效应;其二,当有电流流过存在温度梯度的导体时,导体吸收或放出热量(取决 于电流相对于温度梯度的方向 ,称为汤姆逊效应。两种不同导体或半导体的组合称为热电偶。热电偶的热电势 EAB(T, T0 是由接触电势和温差电势合成的。接触电势是指两种不同 的导体或半导体在接触处产生的电势, 此电势与两种导体或半导体的性质及在接触点的温度有关。 温差电势是指同一导体或半导体在温度不同的两端产生的电势, 此电势只与导体或半导体的性质和两端的温度有关, 而与导体的长度、截面大小、沿其长度方向的温度分布无关。 无论接触电势或温差电势都是由于集中于接触处端点的电子数不同而产生的电势, 热电偶测量的热电势是二者的合成。当回路断开时,在断开处 a , b 之间便有一电动势差△ V ,其极性和大小与回路中的热电势一致,如图 2-1(b所示。并规定在冷端,当电流由 A 流向 B 时, 称 A 为正极, B 为负极。实验表明,当△ V 很小时,△ V 与△ T 成正比关系。定义△ V 对△ T

路灯控制器电路设计

模拟、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路灯控制器设计 院(系):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网络工程

目录 1.选题背景 (1) 1.1设计要求 (1) 1.2指导思想 (1) 2.方案论证 (1) 2.1方案说明 (1) 2.2方案原理 (1) 3.电路的设计和分析 (1) 3.1电路的原理框图 (1) 3.2单元电路的设计与分析 (2) 4.电路的调试与分析 (8) 4.1调试使用的仪器 (8) 4.2电路的调试 (8) 5.总结 (8) 5.1设计体会 (8) 5.2改进提高 (8) 附录1元器件清单 (8) 附录2电路的原理图 (9) 附录3实物图 (11) 参考文献 (12)

1 选题背景 1.1设计要求 1.2.1当日照光亮到一定程度时使灯自动熄灭,而日照光暗到一定程度时又能自动点 亮。开启和关断的日照光照度根据用户要求进行调节,可选用一个白炽灯或发光 二极管作光源。 1.2.2设计计时电路,用数码管显示路灯当前一次的连续开启时间。 1.2.3设计计数显示电路,统计路灯的开启次数。 1.2指导思想 本设计采用74LS160、74HC04、74LS08、74LS12、CD4511、555等芯片来完成路灯亮暗控制与所需要的数字逻辑显示功能(在七段数码管上按规律显示特定的数字)。本设计具有逻辑清晰、设计巧妙等特点,能很好的符合课程设计的要求。 2 方案论证 2.1方案说明 本设计主要是通过光敏电阻通过对外界的光线的强弱的感应来控制555的高低电平输出,从而控制路灯的开或关(在本设计中,为方便起见,一律用开关模拟光敏电阻,下面提到的光敏电阻也一样)。为了使计时与计数电路同步启动,555的输出接计时电路的使能端,计数电路的脉冲端。脉冲的产生是用555接成一个频率为1HZ的多谐振荡器,用CD4511驱动共阴极的七段数码管做显示电路。 2.2方案原理 当光照减弱时,光敏电阻阻值增大,555的2、6端口出现低电平,当它到达一定值时,3口出现高电平,且大于2/3VCC,路灯亮。反之,当光照增强到一定时,光敏电阻阻值减小,3口出现低电平,小于1/3VCC,路灯熄灭。为了避免外部干扰所带来的错误反应(例如来往的车灯给光敏电阻带来的短暂激励),我们利用电容充电带来的时间延迟来解决问题。经以上论证,方案可行。 3 电路的设计与分析 3.1电路的原理框图

光控路灯自动控制器电路图

光控路灯自动控制器电路图: 路灯自动控制器,是天黑自动开灯、天亮自动关灯的装置,能节约劳力、电力和延长灯泡寿命,能 自动根据天气晴或阴来推后或提前开灯时间。适用于工矿、街道、航标等外部照明控制,亦适合电力供应紧张地区的家属照明在天亮后自动关断电源,以节约生活用电。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接通220v交流电源,电容C4两端将获得十12v直流电压。天黑时.光敏电阻RG呈高阻,三极管VTl、v1.2均截止。继电器KMl未通电,KMl的触点2—3闭合。交流继电器KM2 路灯自动控制器,是天黑自动开灯、天亮自动关灯的装置,能节约劳力、电力和延长灯泡寿命,能自动根据天气晴或阴来推后或提前开灯时间。适用于工矿、街道、航标等外部照明控制,亦适合电力供应紧张地区的家属照明在天亮后自动关断电源,以节约生活用电。 工作原理如图所示。接通220v交流电源,电容C4两端将获得十12v直流电压。天黑时.光敏电阻RG呈高阻,三极管VTl、v1.2均截止。继电器KMl未通电,KMl的触点2—3闭合。交流继电器KM2通电工作.KM2的触点l—2、4—5闭合,发光二极管vD3显示$情号指示,照明灯H自动燃亮。天亮时,RG呈低阻,VT1获基极电流而导通,其射松输出高电位使vT2饱和导通。 kMl动作,KMl的触点2—3断开,KM2断电而释放,KM2的触点2-3闭合,4-5断开,vD3将显示绿色信号指示,路灯H自动熄灭。 其中,电阻R1,电容c1起延时作用,以防止夜间闪电干扰而导致电路误下作。R2为限流电阻。电阻R3、电位器RP为vTl的偏置电阻,调节P可改变vTl、vT2的导通电压。二极管vDl为保护二极管。电容c2用于消除继电器KMl的吸合及释放可能产生的抖动现象。电阻R5、电容c3为消火花电路。二极管vD2、电容c4为半波电流。

各种温度传感器分类及其原理.

各种温度传感器分类及其原理 温度传感器是检测温度的器件,其种类最多,应用最广,发展最快。众所周知,日常使用的材料及电子元件大部分特性都随温度而变化, 在此我们暂时介绍最常用的热电阻和热电偶两类产品。 1.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 当有两种不同的导体和半导体 A 和 B 组成一个回路,其两端相互连接时,只要两结点处的温度不同,一端温度为 T ,称为工作端或热端,另一端温度为 TO ,称为自由端 (也称参考端或冷端,则回路中就有电流产生,如图 2-1(a所示,即回路中存在的电动势称为热电动势。这种由于温度不同而产生电动势的现象称为塞贝克效应。与塞贝克有关的效应有两个:其一, 当有电流流过两个不同导体的连接处时, 此处便吸收或放出热量 (取决于电流的方向 , 称为珀尔帖效应;其二,当有电流流过存在温度梯度的导体时,导体吸收或放出热量 (取决于电流相对于温度梯度的方向 ,称为汤姆逊效应。两种不同导体或半导体的组合称为热电偶。热电偶的热电势 EAB(T, T0 是由接触电势和温差电势合成的。接触电势是指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在接触处产生的电势, 此电势与两种导体或半导体的性质及在接触点的温度有关。温差电势是指同一导体或半导体在温度不同的两端产生的电势, 此电势只与导体或半导体的性质和两端的温度有关, 而与导体的长度、截面大小、沿其长度方向的温度分布无关。无论接触电势或温差电势都是由于集中于接触处端点的电子数不同而产生的电势, 热电偶测量的热电势是二者的合成。当回路断开时,在断开处 a , b 之间便有一电动势差△ V ,其极性和大小与回路中的热电势一致,如图 2-1(b所示。并规定在冷端,当电流由 A 流向 B 时, 称 A 为正极, B 为负极。实验表明,当△ V 很小时,△ V 与△ T 成正比关系。定义△ V 对△ T 的微分热电势为热电势率, 又称塞贝克系数。塞贝克系数的符号和大小取决于组成热电偶的两种导体的热电特性和结点的温度差。 2. 热电偶的种类

一文深度了解光纤传感器的应用场景

一文深度了解光纤传感器的应用场景 文| 传感器技术(WW_CGQJS)光纤传感器与测量技术是当今传感器技术领域新的发展引应用,其测量用的光纤传感器有很多种类,有很多种工作方式。国内市场上光纤传感器应用主要在以下四种:光纤陀螺、光纤光栅传感器、光纤电流传感器和光纤水听器。下面对这四种产品分别介绍一下。光纤传感器应用种类一、光纤陀螺。 光纤陀螺按原理可分为干涉型、谐振型和布里渊型,这是三代光纤陀螺的代表。第一代干涉型光纤陀螺,目前该项技术已经成熟,适合进行批量生产和商品化;第二代谐振型光纤陀螺,暂时还处于实验室研究向实用化推进的发展阶段;第三代布里渊型,它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 光纤陀螺结构根据所采用的光学元件有三种实现方法:小型分立元件系统、全光纤系统和集成光学元件系统。目前分立光学元件技术已经基本退出,全光纤系统用在开环低精度、低成本的光纤陀螺中,集成光学器件陀螺由于其工艺简单、总体重复性好、成本低,所以在高精度光纤陀螺很受欢迎,是其主要实现方法。 二、光纤光栅传感器 目前国内外传感器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光纤布拉格光栅传感器。传统光纤传感器基本上可分为两种类型:光强型和干

涉型。光强型传感器的缺点在于光源不稳定,而且光纤损耗和探测器容易老化;干涉型传感器由于要求两路干涉光的光强同等,所以需要固定参考点而导致应用不方便。 目前开发的以光纤布拉格光栅为主的光纤光栅传感器可以避免出现上面两种情况,其传感信号为波长调制、复用能力强。在建筑健康检测、冲击检测、形状控制和振动阻尼检测等应用中,光纤光栅传感器是最理想的灵敏元件。光纤光栅传感器在地球动力学、航天器、电力工业和化学传感中有广泛的应用。三、光纤电流传感器 电力工业的迅猛发展带动电力传输系统容量不断增加,运行电压等级也越来越高,电流也越来越大,这样测量起来就非常困难,这就显现出光纤电流传感器的优点了。在电力系统中,传统的用来测量电流的传感器是以电磁感应为基础,这就存在以下缺点:它容易爆炸以至引起灾难性事故;大故障电流会造成铁芯磁饱和;铁芯发生共振效应;频率响应慢;测量精度低;信号易受干扰;体积重量大、价格昂贵等等,已经很难满足新一代数字电力网的发展需要。这个时候光纤电流传感器应运而生。 四、光纤水听器 光纤水听器主要用来测量水下声信号,它通过高灵敏度的光纤相干检测,将水声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通过光纤传至信号处理系统进行识别。与传统水听器相比,光纤水听器具有

SDRC直流路灯控制器说明书

■常见故障现象及处理方法: 在出现下列现象时,请按照下述方法进行检查: 注:本公司保留变动的权利,恕不通知。 +-+-+- 光电池蓄电池负载

■系统说明: 本控制器专为太阳能直流供电系统、太阳能直流路灯系统设计,并使用了专用电脑芯片的智能化控制器。采用一键式轻触开关,完成所有操作及设置。具有短路、过载、独特的防反接保护,充满、过放自动关断、恢复等全功能保护措施,详细的充电指示、蓄电池状态、负载及各种故障指示。本控制器通过电脑芯片对蓄电池的端电压、放电电流、环境温度等涉及蓄电池容量的参数进行采样,通过专用控制模型计算,实现符合蓄电池特性的放电率、温度补偿修正的高效、高准确率控制,并采了用高效PWM蓄电池的充电模式,保证蓄电池工作在最佳的状态,大大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具有多种工作模式、输出模式选择,满足用户各种需要。 ■安装及使用: 1.控制器的固定要牢靠,安装孔如图示: 外形尺寸:140 X 90.5(mm) 安装孔尺寸:133.5 X 70(mm) 2.导线的准备:建议使用多股铜芯绝缘导线。先确定导线长度,在保证安装位置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连线长度,以减少电损耗。按照不大于4A/mm2的电流密度选择铜导线截面积,将控制器一侧的接线头剥去5mm的绝缘。 3.先连接控制器上蓄电池的接线端子,再将另外的端头连至蓄电池上,注意+,—极,不要反接。如果连接正确,指示灯(2)应亮,可按按键来检查。否则,需检查连接对否。如发生反接,不会烧保险及损坏控制器任何部件。保险丝只作为控制器本身内部电路损坏短路的最终保护。 4.连接光电池导线,先连接控制器上光电池的接线端子,再将另外的端头连至光电池上,注意+,—极,不要反接,如果有阳光,充电指示灯应亮。否则,需检查连接对否。 5、负载连接,将负载的连线接入控制器上的负载输出端,注意+,—极,不要反接,以免烧 坏用电器。 6、接光电池和负载的导线应该如图所示在端子下方留一个弧度防止雨水沿导线进入控制器。■使用说明: 充电及超压指示:当系统连接正常,且有阳光照射到光电池板时,充电指示灯(1)为绿色常亮,表示系统充电电路正常;当充电指示灯(1)出现绿色快速闪烁时,说明系统过电压,处理见故障处理内容;充电过程使用了PWM方式,如果发生过过放动作,充电先要达到提升充电电压,并保持10分钟,而后降到直充电压,保持10分钟,以活激蓄电池,避免硫化结晶,最后降到浮充电压,并保持浮充电压。如果没有发生过放,将不会有提升充电方式,以防蓄电池失水。这些自动控制过程将使蓄电池达到最佳充电效果并保证或延长其使用寿命。 蓄电池状态指示:蓄电池电压在正常范围时,状态指示灯(2)为绿色常亮;充满后状态指示灯为绿色慢闪;当电池电压降低到欠压时状态指示灯变成橙黄色;当蓄电池电压继续降低到过放电压时,状态指示灯(2)变为红色,此时控制器将自动关闭输出,提醒用户及时补充电能。当电池电压恢复到正常工作范围内时,将自动使能输出开通动作,状态指示灯(2)变为绿色;负载指示:当负载开通时,负载指示灯(3)常亮。如果负载电流超过了控制器1.25倍的额定电流60秒时,或负载电流超过了控制器1.5倍的额定电流5秒时,指示灯(3)为红色慢闪,表示过载,控制器将关闭输出。当负载或负载侧出现短路故障时,控制器将立即关闭输出,指示灯(3)快闪。出现上述现象时,用户应当仔细检查负载连接情况,断开有故障的负载后,按一次按键,30秒后恢复正常工作,或等到第二天可以正常工作。 ■工作模式设置: 设置方法:按下开关设置按钮持续5秒,模式(MODE)显示数字LED闪烁,松开按钮,每按一次转换一个数字,直到LED显示的数字对上用户从表中所选用的模式对应的数字即停止按键,等到LED数字不闪烁即完成设置。每按一次按钮,LED数字点亮,可观察到设置的值。 纯光控:当没有阳光时,光强降到启动点,控制器延时10分钟确认启动信号后,开通负载,负载开始工作;当有阳光时,光强升到启动点,控制器延时10分钟确认关闭输出信号后关闭输出,负载停止工作。 光控+延时方式:启动过程同前。当负载工作到设定的时间就关闭负载,时间设定见下表。通用控制器方式:此方式仅取消光控、时控功能、输出延时以及相关的功能,保留其它所有功能,作为一般的通用控制器使用。 调试方式:用于系统调试使用,与纯光控模式相同,只取消了判断光信号控制输出的10min 延时,保留其它所有功能。有光信号即接通负载,无光信号即关断负载,方便安装调试时检查系统安装的正确性。 输出模式说明:在LED数码管显示模式设置值时,如果显示数字不带有小数点即“0”至“7”时,输出为纯直流DC输出。如果数字带小数点即“0.”至“7.”时,输出为1HZ频闪输出,可直接驱动LED发光管作为负载为1HZ的闪烁显示,或驱动纯阻性负载工作在1HZ;禁止感性或容性负载适用此输出模式。 ■工作模式设置表: 70 133.5

路灯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

学号: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路灯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 系部名称:电气工程系 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指导老师:史振江 完成日期:2014年12月26日

课程设计评定表 姓名郑依依学号4存档号 系别电气工程系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 动化 班级工1303班课程设计题目路灯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 指导教师评语: 签名:年月日 1.课程设计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2.答辩成绩: 答辩小组组长签名: 年月日 3.综合成绩: 备注: 1.“课程设计成绩”一项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设计过程的表现及课程设计说明书评 定,满分100分。 2.“答辩成绩”一项由指导老师根据答辩情况评定,满分100分。 3.“综合成绩”=“课程设计成绩”*80%+“答辩成绩”*20%。

摘要 本设计制作的路灯控制器,它由光信号控制电路、路灯驱动电路、振荡脉冲产生电路、计数译码电路和数码显示器组成。主要实现当处于暗环境下(晚上)能够自动开灯,当处于亮环境下(白天)能够自动关灯;能自动记录“路灯”的开灯次数(用1位数码管显示);能记录“路灯”开灯时间。通过用Multisim10画电路原理图和用Multisim10仿真和理论分析设计出路灯模拟控制的蓝本。本设计具有逻辑清晰、设计巧妙等特点,能很好的符合课程设计的要求。 关键词:数码管译码器计数器 目录 第一章引言 (5) 第二章设计任务及目的 (5) 工1303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2 (5) 第三章电路设计总方案及原理框图 (6) 3.1电路设计总方案 (6) 3.2电路原理框图 (6) 第四章单元电路图及设计方案 (6) 4.1开关控制电路设计总方案 (6) 4.2开关控制电路所用器件功能介绍 (7) 4.2.1 555定时器 (7) 4.2.2 由555定时器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 (7) 4.3开关控制电路电路图 (8) 如图4.4所示为路灯开关控制电路。 (8) 4.4开关次数记录显示电路设计总方案 (9) 4.5开关次数记录显示电路所用器件功能介绍 (10) 4.5.1 计数器 (10) 4.5.2译码器 (10) 4.6开关次数记录显示电路图 (11) 4.7开启时间数码显示器设计总方案 (12) 4.8开启时间数码显示器电路图 (12) 4.9 由 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 (13) 4.10 由 555定时器构成的多谐振荡器电路图 (14) 第五章仿真软件Multism10介绍 (16) 第六章电路仿真 (16) 6.1总电路图 (16) 6.2电路仿真结果 (17) 如图6.2 (17) 第七章元件清单表 (18) 第八章总结 (19) 第九章参考文献 (19)

太阳能路灯控制器使用说明书

七、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太阳能智能充电控制器 使用说明书 一、主要特点 1.使用微处理器和专用控制算法,实现了智能控制。 2.两种负载工作模式:纯光控、常开模式,负载亮灭时间可调。 3.具有放电率修正控制,不同放电率具有不同的终止电压,符合蓄电池固有特性。 4.科学的蓄电池管理方式,当出现过放时,对蓄电池进行提升电压充电,进行一次补偿维 护,正常使用时,使用直充充电和浮充结合的充电方式,增强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同时具有高精度温度补偿,使充电控制更加精确。 5.参数设置具有掉电保存功能,即系统模式和控制参数等重要数据均保存在芯片内部,掉 电后不丢失,使调节更加方便,系统工作更可靠。 6.充电回路采用双MOS串联式控制回路,使回路电压损失较使用二极管的电路降低近一半, 充电采用PWM模糊控制,使充电效率大幅提高,用电时间大大增加。 7.LED直观显示太阳能电池、蓄电池和负载的状态,数码管显示调节参数,让用户实时了 解系统运行状况,并且具有丰富的参数设置,用户可以根据不同使用环境设置相应的工作模式。 8.具有过充、过放、过载保护以及独特电子短路保护与防反接保护,所有保护均不损害任 何部件,不烧保险;具有TVS防雷保护,无跳线设计,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耐用性。 9.所有控制全部采用工业级芯片和精密元器件,能在寒冷、高温、潮湿环境正常运行。同 时使用晶振定时控制,使定时控制更加精确。 10.使用了数字LED显示及设置,一键式操作即可完成所有设置,使用方便直观。 二、系统说明: 本控制器专为太阳能直流供电系统、太阳能直流路灯系统、小型太阳能电站系统设计,使用专用电脑芯片实现了智能化控制,所有芯片均采用工业级别,可以在恶劣的环境下使用。对于具有12V/24V自动识别功能的型号,当控制器初次上电时,系统会进行电压识别,当数码管显示“0”时,表示12V系统,若显示“1”则表示24V系统。同时系统具有短路、过载、和独特的防反接保护,充满、过放自动关断、恢复等全功能保护措施,详细的充电指示、蓄电池状态、负载及各种故障指示。本控制器通过电脑芯片对蓄电池电压、光电池电压、放电电流、环境温度等参数进行采样,通过专用控制模型计算,实现符合蓄电池特性的放电率、温度补偿修正的高准确控制,并采用了智能高效的PWM模糊充电方式对蓄电池进行充电,

模拟路灯控制系统完整版(附硬件图及源c程序)

模拟路灯控制系统 专业: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二〇一一年六月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个模拟路灯控制系统的应用方案,用以实现模拟路灯的智能控制。本方案以宏晶公司的MCU芯片STC12C5410AD为核心,加以简单的外围电路,实现了模拟路灯控制系统所要求的全部技术内容。STC单片机在最近几年应用越来越广泛,因其抗干扰能力强、稳定性好,性价比高,因此是低成本路灯控制解决方案的首选。该控制系统除了选用廉价的单片机芯片,还采用了廉价的红外对射传感器,大大降低了系统成本。整个系统的电路简单,结构紧凑,电源驱动仅采用变压器与三端稳压器相结合,附加少许滤波电容便实现了稳定的电源输出。经过多次测试,证实该系统能长时间稳定工作,完全满足设计要求指标。 关键词:模拟控制;LED照明;单片机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simulation control system application scheme street, to simulate the street lamp of intelligent control. This plan to macro crystal company MCU, STC12C5410AD as the core, to chip the periphery of the simple circuit, realize the simulation street lamp control system all of the requested technology content. STC SCM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more wide application, because of its strong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 good stability, high performance/price ratio, and so is the low cost street lamp control solutions of choice. The control system in addition to choose cheap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chip, also adopted the cheap infrared mutual illuminate sensor, and greatly reduce the cost of system. The whole system of the circuit is simple, compact structure, power drive only used three transformer and the regulator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a few additional filter capacitance will realize the stable power output. After many test, and confirm that the system can work stably for a long time, fully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index. Keywords: Simulate controlling; LED lighting;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常用温度传感器的对比分析及选择

常用温度传感器的对比分析及选择 大致的要点: 1.温度传感器概述:应用领域,重要性; 2.四种主要的温度传感器类型的横向比较 3.热电偶传感器 4.热电阻传感器 5.热敏电阻传感器 6.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以及典型产品举例 7.温度传感器的正确选择及应用 在各种各样的测量技术中,温度的测量可能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因为任何的应用领域,掌握温度的确切数值,了解温度与实际状态之间的差异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就以测量为例,在力的测量,压力,流量,位置及电平高低等测量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通常都会要求对温度进行监视,如压力或力的测量,往往是使用惠斯登电阻电桥,但组成电桥的电阻随温度变化引起的误差,往往会大大超过待测力引起的电阻值变化,如不对温度进行监控并据此校正测量结果,则测量完全不可能进行或者毫无效果。其他参数测量也有类似问题,可以说,各种的物理量都是温度的函数,要得到精确的测定结果,必须针对温度的变化,作出精确的校正。本文就是帮助读者针对特定的用途,选择最为合适的温度传感器,并进行精确的温度测量。 工业上常用的温度传感器有四类:即热电偶、热电阻RTD、热敏电阻及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每一类温度传感器有自己独特的温度测量范围,有自己适用的温度环境;没有一种温度传感器可以通用于所有的用途:热电偶的可测温度范围最宽,而热电阻的测量线性度最优,热敏电阻的测量精度最高。表1是四类传感器的各自独特的性能特性及相互比较。表2是四类传感器的典型应用领域。

热电偶--通用而经济 热电偶由二根不同的金属线材,将它们一端焊接在一起构成,如图1所示;参考端温度(也称冷补偿端)用来消除铁-铜相联及康铜-铜联接端所贡献的误差;而两种不同金属的焊接端放置于需要测量温度的目标上。 两种材料这样联接后会在未焊接的一端产生一个电压,电压数值是所有联接端温度的函数,热电偶无需电压或电流激励。实际应用时,如果试图提供电压或电流激励反而会将误差引进系统。 鉴于热电偶的电压产生于两种不同线材的开路端,其与外界的接口似乎可通过直接测量两导线之间的电压实现;如果热电偶的的两端头不是联接至另外金属,通常是铜,那末事情真会简单至此。 但热电偶需与另外一种金属联接这一事实,实际上又建立了新的一对热电偶,在系统中引入了极大的误差,消除此误差的唯一办法是检测参考端的温度(参见图1),以硬件或硬件-软件相结合的方式将这一联接所贡献的误差减掉,纯硬件消除技术由于线性化校正的因素,比软件-硬件相结合技术受限制更大。一般情况下,参考端温度的精确检测用热电阻RTD,热敏电阻或是集成电路温度传感器进行。原则上说,热电偶可由任意的两种不同金属构建而成,但在实践中,构成热电偶的两种金属组合已经标准化,因为标准组合的线性度及所产生的电压与温度的关系更趋理想。 表3与图2是常用的热电偶E,J,T,K,N,S,B R的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