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知识点
新版鲁科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 知识点梳理
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一节元素与物质分类知识点1元素与物质的关系1.根据元素组成对物质分类2.游离态与化合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时,称为元素的游离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时,称为元素的化合态。
3.“价-类”二维图主要表明氢化物、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类别的物质知识点2物质的分类与物质的性质1.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1)酸性氧化物.(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如:SO2、SO3、CO2、Mn2O7)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酸性氧化物。
CO2、SO3等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多数酸性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酸。
①酸性氧化物都能跟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②大多数酸性氧化物能跟水化合生成酸(SiO2除外)③大多数酸性氧化物都可由非金属与O2化合生成点燃例如:①2NaOH + CO2 === Na2CO3 + H2O ②CO2 + H2O === H2CO3③C + O2CO2(2)碱性氧化物.(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如:CaO、MgO、CuO、Fe2O3)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碱性氧化物。
CaO、Fe2O3等大多数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3)两性氧化物.既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又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叫两性氧化物。
如Al2O3。
例:1.酸性氧化物也叫酸酐,下列化合物中,属于硝酸的酸酐的是( )A.N2O3B.N2O4C.NO2D.N2O52.CO2、NO、H2O三者同属于下列的( )A.酸性物质B.碱性物质C.氧化物D.非金属元素3.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1)二氧化硫与水反应(2)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3)生石灰与水反应(4)用盐酸除铁锈(5)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例:用七种方法制取MgCl2Ⅰ.Mg + Cl2 ==== MgCl2①Ⅱ.MgO + HCl ==== MgCl2 + H2O ②Ⅲ.Mg(OH)2 +2HCl ==== MgCl2 +2H2O ④Ⅳ.MgCO3+2HCl === MgCl2 +H2O+CO2↑⑥Ⅴ.MgSO4 + BaCl2 === MgCl2 + BaSO4↓⑦Ⅵ.Mg + CuCl2 ==== MgCl2 + Cu ⑧Ⅶ.Mg + 2HCl ==== MgCl2 + H2↑⑨例:试用五种方法制备ZnCl2知识点3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1.分散系.一种(或者多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形成的混合物,叫分散系。
章末知识回顾(第二章)——鲁科化学必修1
章末知识回顾(第二章)——鲁科版必修1 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作者:史学强Email:suifengpiaoguo@20011年3月15日▲章末知识回顾【网络图表】【知识归纳】1 基础知识(1)物质的分类①按物质是否由同种物质(分子)组成,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②按组成物质的元素的种类把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③化合物的分类方法很多,如按化合物的性质分类,又把化合物分为酸、碱、盐、氧化物等;若按化合物在水溶液或在融化状态下是否导电,则可以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若按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则分为氧化剂和还原剂。
④按混合物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可将混合物分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等。
根据研究的需要,我们可以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
例如:(2)化学反应的分类①根据反应形式分: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②根据反应中电子得失分: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③根据反应中化学粒子特征分:分子反应和离子反应等。
(3)胶体①本质特征:胶体粒子粒度在1nm~100nm之间。
②重要性质:丁达尔现象、电泳、聚沉。
③胶体的提纯与精制:渗析。
(4)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1:写、改、删、查;方法2:写、断、写、查。
注意事项:①合事实:离子反应要符合客观事实,不可臆造产物及反应。
第 1 页共3 页版权声明:此文档为本人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形式转载!Email联系:suifengpiaoguo@ Blog网址:/shixueqiang版权声明 Email②式正确:化学式与离子符号使用正确合理。
③号实际:“↑”“↓”等符号符合实际。
④两守恒:两边原子数、电荷数必须守恒(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要相等)。
⑤明类型:依据离子反应原理,分清类型,总结方法技巧。
⑥检查细:结合书写离子方程式过程中易出现的错误,细心检查。
(5)氧化还原反应:①特征:化合价升降;②实质:电子的转移。
元素与物质世界知识点梳理
元素与物质世界知识点梳理
概述:
元素是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单位,通过化学反应可以与其他元素结合形成不同的物质。
了解元素的性质和特点,对于理解物质世界的组成和变化过程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元素与物质世界相关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一、元素的定义和分类
1. 元素的定义:
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序数(即核外电子层数)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它具有一些特定的化学性质。
元素由于其不可再分性质,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
2. 元素的分类:
元素根据原子核中质子数的不同,可以分为不同的元素。
根据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功能不同,元素又可以分为金属、非金属和类金属元素。
二、元素的性质与特点
1. 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是元素所固有的与物质相关的性质,包括颜色、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
这些性质是用来描述元素在外部条件下的表现。
2. 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是指元素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的性质。
例如,元素与氧气反应形成氧化物,与酸反应产生盐和水等。
化学性质可以用来
区分不同的元素和判断其化学活性。
三、元素的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1.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一种对元素进行分类和排列的方式,将相似性质的元素放在同一垂直列上。
通过周期表,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元素的
性质和周期性规律。
2. 元素周期律:。
鲁科版化学必修一第二章《元素和物质世界》知识点
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复习知识点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1、元素与物质的关系(1)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2)每一种元素都能自身组成单质,绝大多数元素与其他种类的元素可组成化合物,相同的几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化合物,如CO和CO2、H2O和H2O2等。
2、元素的存在形态(1)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如金属铁中的铁元素。
(2)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如Fe2O3中的铁元素。
3、元素的化合价(1)一种元素可以有多种化合价,金属元素只有0价和正化合价,非金属元素可以有0价、正价或负价。
(2)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0。
二、物质的分类1、物质分类的依据Al)3/S、Cl2、He、Ar)H2CO3、H3PO4)3、NH3.H2O)2CO3物质32、SO3、CO22O、CaO、BeO不成盐氧化物 CO、NO过氧化物 Na2O2、H2O2NaCl溶液、CuSO4溶液)悬浊液(如:泥水、石灰浆)乳浊液(如:油水、油漆)胶体(如:烟云雾、三角洲、Fe(OH)3胶体、淀粉溶液、有机玻璃、烟水晶等)【相关定义】(1)酸性氧化物:能和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判断酸性氧化物时,看面相,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例外的见注意部分)(2)碱性氧化物:能和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判断碱性氧化物时,也看面相,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属于碱性氧化物,例外的见注意部分)(3)两性氧化物:既能和酸又能和碱反应的氧化物。
(记住Al2O3这个例子)(4)不成盐氧化物:不能与酸或碱反应生成相应价态的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不成盐氧化物。
(记住CO、NO、NO2这几个例子)(5)过氧化物:含有过氧根O22-的化合物。
(记住H2O2、Na2O2这两个例子)(6)酸式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除金属离子(或NH4+)外,还有氢离子,阴离子全部为酸根离子的盐。
(7)碱式盐: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除酸根离子外还有氢氧根离子,阳离子全部为金属离子(或NH4+)的盐。
鲁科版化学必修1第第二章知识概要
第二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1、物质均由元素组成 ,元素以游离态或化合态存在于物质之中。
2、 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化合物。
3、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以不同的种类和不同的方式组合成种类繁多的物质。
二、物质的分类三、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1、根据分散质粒度大小分为溶液、浊液、胶体。
2、胶体的性质(1)丁达尔现象: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观察到明亮的光区。
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散射形成的。
可用于区分溶液与胶体。
(2)电泳:胶体中的分散质微粒在直流电的作用下产生定向移动的现象叫电泳 (3)聚沉:分散质聚集成较大的微粒,在重力作用下形成沉淀。
加热、搅拌、加可溶性盐等均可引起聚沉。
有重要的应用,例如制豆腐。
100nm1nm分散质粒度3、三种分散系的比较四、电解质1、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称为电解质。
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2、非电解质:在上述两种情况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称为非电解质。
蔗糖、乙醇都是非电解质。
五、电离方程式如:HCl=H++Cl- NaOH=Na++OH- NaCl=Na++Cl-在水分子作用下或受热时,晶体中被束缚着的离子解离为可自由移动的离子,这个过程就叫做电离。
电离与通电与否无关。
六、离子方程式1、基本原则:①要符合反应事实,没参加反应的离子及不是难溶物、难电离物(水)易挥发物(气体)不应当出现在离子方程式中;②要符合质量守恒定律;③要符合电荷守恒原则。
2、基本步骤:⑴写出化学方程式 AgNO3+KCl=AgCl↓+KNO3⑵改写化学方程式 Ag+ + NO3-+ K++ Cl-=AgCl↓+ K+ + NO3-⑶写出离子方程式 Ag+ +Cl-=AgCl↓3、判断离子能否共存离子间不发生化学反应(不生成沉淀、气体、难电离的物质)就可以大量共存① Ca2+ Na+ CO32- NO3- (×)② Ba2+ Na+ SO42- NO3- (×)③ H+ K+ Cl- OH- (×)④ H+ K+ CO32- SO42- (×)⑤ Na+ K+ CO32- OH- (√)七、1、氧化还原反应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3、化合价升高、被氧化、还原剂、显还原性 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氧化剂、显氧化性4、含有最高价态的元素的物质具有氧化性; 含有最低价态的元素的物质具有还原性;含有中间价态的元素的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第二讲--元素与物质世界.doc
第二讲元素与物质世界知识点详解知识点1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1 物质的分类①按物质是否由同种物质(分子)组成,将物质分为和。
②按组成物质的元素的种类把纯净物分为和。
③化合物的分类方法很多,如按化合物的性质分类,又把化合物分为、、、、等。
④按混合物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可将混合物分类,分为、和等;若按化合物在水溶液或在融化状态下是否导电,则可以分为和;若按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表现,则分为和。
根据研究的需要,我们可以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
【例题1】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A.一定是纯净物B.一定是一种单质C.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D.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一定不是化合物1-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种元素可以形成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单质B.单质种类比元素种类多C.只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D.只含碳元素的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只能生成一种物质【例题2】下图以横坐标表示加入物质的质量,纵坐标表示溶液的pH变化。
试分析哪个图像与哪项实验可能相对应?将其标号填在所列实验后面的括号内。
(每个括号只能填一个标号)(1)向稀硫酸中逐滴加稀氢氧化钠溶液()(2)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水稀释()(3)向水中不断通二氧化碳()(4)向水中加熟石灰()知识点2 胶体1.分散系定义:2.胶体的性质(1)丁达尔效应(3)胶体的聚沉(4)电泳现象3.胶体的净化——渗析【辨析·比较】【例题1】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胶体微粒特有的运动方式,可以据此把胶体和溶液、悬浊液区分开来B.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发生丁达尔现象C.用渗析的方法净化胶体时,使用半透膜只能让小分子和离子通过D.胶体微粒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吸附阳离子或阴离子,故在电场作用下会产生电泳现象1-1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B.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光亮的通路D.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氨水出现红褐色沉淀1-2 某胶体遇盐卤(MgCl2·6H2O)或石膏水溶液易发生聚沉,而遇食盐水或Na2SO4溶液不易发生聚沉。
元素与物质世界归纳总结
高一化学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归纳总结一、不同氧化物间的相互关系二、氧化物与水反应,碱受热分解CaO+H2O==Ca(OH)2CuO+H2O---×(若对应的碱为可溶,则氧化物(Na2O、K2O、BaO、CaO)能与水反应;否则不能反应) Cu(OH)2CuO+H2O NaOH×(反之,难溶性的碱受热会分解;可溶性的碱受热不分解)同样:硅酸(H2SiO3)为不溶SiO2+ H2O---×H2SiO3 SiO2+H2O三、物质的分类四、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写、拆、删、查1、强酸:HCl、H2SO4、HNO3等; 强碱:KOH、NaOH、Ba(OH)2、Ca(OH)2等)2、溶解性表的归纳:酸类常见都可溶,只有硅酸是难溶。
碱类多数都难溶,钾钠钡钙皆可溶。
盐类溶解看类别,钾钠铵硝都可溶。
氯盐不溶氯化银,硫酸不溶硫酸钡。
只有碳酸硬骨头,钾钠铵外都不溶。
离子使用的试剂及相应操作反应现象Cl-加入AgNO3溶液,再加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且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SO42-加入稀盐酸,再加入BaCl2溶液加入稀盐酸不产生沉淀,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CO32-先加入CaCl2溶液,再加入盐酸最后将产生的气体澄清石灰水加入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向沉淀中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HCO3-先加入CaCl2溶液,再加入盐酸最后将产生的气体澄清石灰水加入CaCl2溶液,不能产生白色沉淀。
再向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Fe2+①新制的氯水+KSCN溶液②NaOH溶液①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呈红色;再滴加新制的氯水,溶液出现红色②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3+①KSCN溶液②NaOH溶液①生成红色溶液②生成红褐色沉淀六、氧化还原反应1、概念化合价升高→失e- → 被氧化→氧化反应→氧化产物→ 还原剂→ 还原性化合价降低→得e-→ 被还原→还原反应→还原产物→ 氧化剂→ 氧化性记忆:升--失--氧--还原剂降--得--还--氧化剂2、熟记氧化性、还原性强弱表氧化性:KMnO4>Cl2>HNO3(浓)>H2SO4(浓)>Br2>Fe3+>I2 >H2SO4(稀)>S还原性:Mn2+ <Cl- <NO2 <SO2 <Br- <Fe2+ <I- <SO2(+4价) <S2-(-2价)H2SO3、SO32-H2S3、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4、表示方法:双线桥法、单线桥法5、配平失1e-×2 ×5KMnO4+ HCl== KCl+ MnCl2+ Cl2↑+ H2O得5e-×1×26、计算:电子守恒:n1a1b1= n2a2b2例:2molKMnO4与足量浓盐酸反应,能产生多少物质的量的Cl2?电子守恒:2×1×5=n2×2×1 n2=5mol。
(超级整合)上课实用鲁科必修1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复习课件
第 2节
电解质
例: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② ④⑤ ⑧ ⑩ ;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③ ⑨ ; 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⑤ ;能导电的是 ① ⑦ ⑧ 。
①金属铜 ②固态NaCl ③CO2 ④纯H2SO4
⑤纯CH3COOH
⑥酒精水溶液
⑦KOH水溶液
⑩ BaSO4固体
⑧熔融状态的KNO3 ⑨葡萄糖
第 2节
第2节 电解质 练习:已知在水溶液中 NaHSO4=Na+ +H+ +SO42据此判断NaHSO4属于哪类物质? Cu2(OH)2CO3 呢? NaHSO4在水溶液中电离时虽然产生了H+, 但是阳离子中还有Na+,不全部是H+,不符合酸 的定义。它应该属于盐类。 Cu2(OH)2CO3属于盐。 拓展:NaHCO3在水溶液中电离 NaHCO3=Na+ +HCO3-
子作定向移动。(
)
第2节 电解质 例:下列关于电解质、非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 A、氯气溶于水得氯水,该溶液能导电,因此氯 气是电解质 B、CaCO3饱和溶液导电能力很弱,所以CaCO3 是弱电解质 C、HF的水溶液中既有H+、F-,又有大量的HF 分子,因此HF是弱电解质 D、CO2的水溶液能导电,故CO2是电解质
第 2节
1、分类方法
电解质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二、化学反应的分类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 物的类别和反应前 后物质种类的多少
复分解反应
化学 反应
根据反应中是否 有离子参加 根据反应中是否 有电子转移
离子反应
分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第 2节
电解质
二、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离子反应及方程式
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知识点
混合物I 浊液 k 乳浊液(如:油水、油漆)胶体(如:烟云雾、三角洲、Fe (OH )3胶体、淀粉溶液、有机玻璃、烟(1)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2 )每一种元素都能自身组成单质,绝大多数元素与其他种类的元素可组成化合物(判断酸性氧化物时,看面相,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例外的见注意部(判断碱性氧化物时,也看面相,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属于碱性氧化物,例外的见注意部两性氧化物:既能和酸又能和碱反应的氧化物。
(记住A|2Q 这个例子)过氧化物:含有过氧根 Q 2-的化合物。
(记住HQ 、NaO 这两个例子) 酸式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除金属离子(或NH4+外,还有氢离子,阴离子全(2)酸性氧化物大多数是非金属氧化物,但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如: CO NO 不成盐氧化物,NQ 属于成盐氧化物但不属于酸性氧化物非金属 金属+非金属=盐(或金属氧化物)(化合反应)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复习知识点溶液(如:NaCI 溶液、CuSO4溶液)第1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悬浊液(如:泥水、石灰浆)氧化物两性氧化物 Al2O3、BeO2、根据物质类别研究物质性质 不成盐氧化物 CO 、NO(1)金属单质通性 、元素与物质的关系1、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水晶等)【相关定义】相同的几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化合物,如 CO 和 CO 、fO 和 HO 等。
(1)酸性氧化物:能和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2、元素的存在形态(1)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如金属铁中的铁元素。
分)(2)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如Fe aQ 中的铁元素。
(2)碱性氧化物:能和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3、元素的化合价(1) 一种元素可以有多种化合价,金属元素只有0价和正化合价,非金属元素可以有 0分)价、正价或负价。
(2)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0。
不成盐氧化物:不能与酸或碱反应生成相应价态的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不成盐氧化二、物质的分类物。
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7)、为了除去蛋白质溶胶中混有的少量 )、 的食盐,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的食盐,应该采用的方法是(C) A、蒸馏 、 C、渗析 、 B、过滤 、 D、分液 、
二、化学反应的分类
1 、分类方法 分类方法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 和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⑴丁达尔现象 定义: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 定义: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能在胶体
中形成一条明亮的“光路”。 中形成一条明亮的“光路”
原因: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散射 光散射。 原因: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散射。 应用:区别溶液和胶体。 应用:区别溶液和胶体。
⑵电泳:胶体中的分散质微粒在直流电的作用
离子反应 化学反应 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 分子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 非氧化还原反应
2.离子反应
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 (1)定义 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 )定义: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 ):生成难溶物 (2)发生条件(复分解类型):生成难溶物、 )发生条件(复分解类型):生成难溶物、 生成难电离物、生成挥发性物质。 生成难电离物、生成挥发性物质。 (3)表示方法 )表示方法——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定义: 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 离 写:写出化学方程式 书 子 写 方 : 溶 电离的物质 写成离子 式 方 程 法 : 参加反应的离子 式 : 特 示 点 表示一类的反应 化学反应的实质 方程式 子 电
)
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D A. 小苏打溶液与稀硫酸混合 CO32- + 2H + =CO2 ↑ +H2O B. 大理石溶液与醋酸 CaCO3 + 2H+ =Ca2+ +CO2 ↑ +H2O C. 硫酸亚铁溶液与过氧化氢溶液混合 Fe2+ +2H2O2 +4H+ = Fe3+ + 4H2O D. 氨水与醋酸溶液反应 NH3·H2O + CH3COOH = CH3COO-+ NH4+ +H2O
高二化学 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高二化学第2章元素与物质世界元素与物质的分类课标解读1、了解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2、了解物质分类的方法及对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关系的探究。
知识再现1、元素与物质的关系:是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物质都是由组成的.2、110多种元素为什么组成上千万种不同的物质:①每一种元素都能自身组成物质------ ,且一些单质又有,例:;②一种元素可以与其它元素组成物质-------- ;③相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化合物,例:;④分子组成完全相同的化合物,也可形成不同的物质,例:。
3.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纯净物混合物组成和结构固定不固定熔沸点一定不定性质保持一种物质的性质保持原有物质的性质4.物质分类的方法:可以根据研究需要从多种角度进行分类:①根据有无固定组成分为;②根据元素组成分为;③根据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能否导电分为;④根据分散物质颗粒大小,将混合物分为;⑤根据是否含碳元素,将化合物分为;⑥根据化学键类型,将化合物分为;⑦根据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表现,将反应物分为。
5.用箭头表示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关系:6.物质的分类:盐酸性氧化物金属非金属碱性氧化物碱酸典题解悟 例题:1.经分析,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此物质( ) A :一定是单质 B :一定是纯净物C :一定是混合物D :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解析:只含一种元素,则一定是单质,不是化合物。
由单质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例:O 2、 O 3 ;也可能是纯净物,例:H 2 选:D变型:下列物质中肯定为纯净物的是( )A :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B :只由一种原子构成的物质物质纯净物混合物无机物单质化合物有机物烃烃的衍生物金属非金属(包括稀有气体)均一混合物 如: 空气 溶液 不均一混合物 如:浊液烷烯炔 芳香烃 醇醛 羧酸 酮 酚 酯酸性氧化物 例 碱性氧化物 例 两性氧化物 例不成盐性氧化物 例 据酸根(含氧酸.无氧酸)据H +数(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 据强弱分(强酸、中强酸、弱酸)据OH ---数(一元碱、二元碱等)据溶解性(可溶性碱、微溶性碱、难溶性碱) 据强弱分(强碱、弱碱、两性氢氧化物)氧化物酸碱盐据阳离子分(钾盐、钠盐等)据组成分(正盐、酸式盐、碱式盐、复式盐) 据酸根分(盐酸盐、硝酸盐等)据形成盐的酸碱性分(强酸弱碱盐、强碱弱酸盐等)C:只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D:只由一种元素的阳离子与另一种元子的阴离子构成的物质答案:C例2.请利用分类法把下列几种物质进行分类,并画出图示:CaCl2 Ca(NO3)2 KNO3 K2SO4 KCl解析:以上几种物质均为盐 , 根据盐的分类方法:CaCl2 钾盐Ca(NO3 )2钙盐KNO3硫酸盐K2SO4硝酸盐KCl 盐酸盐夯实基础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农夫山泉水瓶上的部分说明文字,列出了该饮用水的理化指标。
高一化学教案-鲁科版化学2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复习提
高一第二章复习提纲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知识梳理]:一、物质的分类1、物质分类的方法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可以得到不同的结果。
例如:根据物质的溶解性可将物质分为、、。
根据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否导电,将化合物分为、。
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将物质如下分类:稀有气体单质如:Na、Mg、Hg如:H2、O2纯净物有机化合物物质氧化物无机化合物酸碱盐2、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之间的相互关系(1)非金属:①、能与H2化合生成气态氢化物。
如:氮气与氢气化合:;氯气与氢气化合:。
②、能与O2化合生成氧化物。
如:碳在氧气中燃烧:;硫磺在氧气中燃烧:;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反应:。
③、能与金属化合生成无氧酸盐等。
如:铁粉和硫粉共热:;铁丝在氯气中燃烧:;镁条在氮气中燃烧:。
④、非金属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
如:向NaBr溶液中滴加氯水:;向NaI溶液中滴加溴水:,向NaI溶液中滴加氯水:;向氢硫酸溶液中滴加氯水:;硫化氢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
⑤、有的能与水反应。
如:氯气与水反应:;氟气与水反应:。
⑥、有的能与强碱溶液反应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2)金属;①、大多数金属能与氧气化合生成金属氧化物,如:。
②、较活泼的金属能与酸(硝酸、浓硫酸除外)反应生成盐和H2。
如:。
③、能与盐发生置换反应。
如:铁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
④、很活泼的金属能与水反应,如:钠与水反应:。
(3)碱性氧化物:①、能与酸性氧化物化合生成盐。
如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②、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
如:生石灰溶于水:。
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如:氧化铜粉末溶于稀盐酸:(离子方程式)。
(4)酸性氧化物:①、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含氧酸。
如:二氧化硫和水反应:。
②、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如: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离子方程式)。
(5)碱:①、与酸中和生成盐和水。
如:氢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离子方程式)。
氢氧化钡溶液和稀硫酸反应:(离子方程式)。
第二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第一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1、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由110多种元素组成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
元素由两种形态存在:游离态和化合态。
说明物质与化合价的关系。
2、物质的分类:分类方法许多(1)物质: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混合物(浊液;胶体、溶液等)说明:由同种元素形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纯净物不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
(2)单质(金属;非金属)说明一些金属的分类。
化合物: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氧化剂、还原剂;氢化物、氧化物、酸、碱、盐等;问碳化硅呢?氢化钠呢?化合物:无机化合物(不包括所有无机物);有机化合物(有机物)。
(3)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等;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
成盐氧化物、不成盐氧化物。
(4)酸:含氧酸、无氧酸;强氧化性酸、非氧化性酸;高沸点酸、挥发性酸;不稳定性酸(5)盐:正盐、酸式盐、碱式盐;络盐;复盐等。
(6)有机物的分类。
有些不能以名称分类:纯碱不是碱;石炭酸不是酸;水银不是银;3、初中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转化关系。
4、胶体。
分散质的微粒粒度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
(1)丁达尔现象: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观察到明亮的光区。
是胶体中分散质微粒对可见光散射而形成的。
用于胶体和溶液的鉴别。
介绍胶体的种类。
(2)电泳:胶粒在外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的现象称为电泳。
说明常见胶体微粒..所带的电荷的规律(特别说明AgI胶体)。
胶体稳定的主要次要原因。
(3)聚沉:胶体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称为聚沉。
加热;加入电解质;加入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解释原因)(4)布朗运动(5)渗析物理操作。
比较胶体、溶液、浊液。
(6)胶体的制备。
(叙述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第二节电解质一、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1、复习强、弱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2、练习电离方程式的书写:例:NaOH、Ba(OH)2、H2SO4、HCl、Na2O2、BaCO3、NaHCO3、NaHSO4(分溶液和熔融)CH3COOH、NH3·H2O、H2O、H2CO3、Al(OH)3、Fe(OH)3、HOOC–COOH3、强弱电解质与结构的关系:强电解质: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及部分含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如强碱、盐、离子型氧化物和强酸等(见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弱电解质:部分具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见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非电解质: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自身都不能电离的共价化合物:CO2、SO2、NH3等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大纲要求以水、氨水、醋酸为例)1、概念:和化学平衡比较说明电离平衡的特征;说明强度都很弱。
〖2021年整理〗《元素与物质世界》知识总结
第二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的知识概要第一节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1、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是含有相同核电荷数或质子数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是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元素在物质中一般以两种形态存在:一种是游离态(单质),另一种是化合态(化合物)。
§2、物质的分类§3、胶体 (分散质粒度大于1 nm 小于100nm )分散系:由一种或几种物质以粒子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体系叫做分散系。
溶液、胶体、浊液都属于分散系。
物质混合物溶液:分散质粒度小于1 nm胶体:分散质粒度大于 1 nm 小于100 nm 浊液:分散质粒度大于100 nm纯净物单质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稀有气体有机化合物无机氧化物:由氧元素与其他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
酸: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都是H +的化合物。
碱: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都是OH -的化合物 盐: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都是金属离子(铵根离子),分散系分散质:被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分散剂:粒子分散在其中的物质第二节电解质一、电解质注意:电解质是本身在溶于水或熔融状态能导电,有些物质虽然溶于水后也能导电,但是已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如:CO2、SO2、NH3等溶于水后形成H2CO3、H2SO3、NH3·H2O,虽然能导电,但并不是CO2、SO2、NH3本身能导电。
二、电解质的电离电离: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
电离可用电离方程式表示:(书写电离方程式时注意事项)Na2SO4===2Na+ + SO42-1、左边是化学式,右边为离子式。
2、满足质量守恒与电荷守恒。
3、有原子团的不能拆离4、完全电离的物质用“==”连接。
强电解质一般有:强酸(H2SO4、HCl、HNO3等)强碱(NaOH、KOH、Ba(OH)2、Ca(OH)2等)所有盐都为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一般有:弱酸(H2CO3、CH3COOH (乙酸)、HClO、H2S等)弱碱(NH3·H2O)注:弱电解质电离时使用可逆符号()二、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反应的实质反应实质:是离子间的反应。
元素与物质世界
元素与物质世界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复习目标】×1. 了解物质简单分类法的意义2. 理解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区别3. 了解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掌握酸、碱、盐电离方程式的书写4. 掌握常见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5.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能判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6. 掌握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重点、难点】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1. 物质都是由组成的,单质是,化合物是。
元素在物质中以两种形态存在,即和。
2. 物质可分为和。
混合物可分为,和。
按照元素的组成和性质,纯净物通常可以分为,,。
根据在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化合物可分为,。
根据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表现,可将反应物分为和。
是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都是碱性氧化物,例如Na2O2、MnO2是金属氧化物,但不是碱性氧化物。
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都是酸性氧化物,例如CO、NO、NO2是非金属氧化物,但不是酸性氧化物。
3.之间的反应通常是复分解反应。
4. 光束照射胶体时,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效应。
借助此现象可以用来区分胶体和溶液。
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胶体微粒在分散剂里作定向运动的现象,叫做。
它说明胶体的微粒带有。
能使胶体聚沉的三种方法、、。
5. 利用分离胶体中能够的杂质分子或离子,提纯,精制胶体的操作称为。
只有浊液中的微粒不能通过滤纸,只有溶液中的微粒能通过半透膜。
(滤纸的孔隙比半透膜大)。
其他和胶体有关的现象:土壤,水泥,三角洲,有机玻璃,墨水6. 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反应方程式7. 电离是。
电解质是。
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电解质一定能够导电,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
非电解质不导电,但不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非电解质。
判断一种物质属于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时,先排除混合物(溶液)和单质。
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思考:①盐酸、NaCl溶液都能够导电,它们都是电解质吗?②为什么氯化钠晶体不导电,但是氯化钠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③SO3、CO2、SO2、NH3溶与水都能够导电,它们都是电解质吗?叫做强电解质,包括强酸(HCl、H2SO4、HNO3、HBr、HI)、强碱〔KOH、NaOH、Ba(OH)2、Ca(OH)2〕、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元素与物质世界》复习知识点第1节元素与物质的分类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1、元素与物质的关系(1)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
(2)每一种元素都能自身组成单质,绝大多数元素与其他种类的元素可组成化合物,相同的几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化合物,如CO和CO2、H2O和H2O2等。
2、元素的存在形态(1)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如金属铁中的铁元素。
(2)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如Fe2O3中的铁元素。
3、元素的化合价(1)一种元素可以有多种化合价,金属元素只有0价和正化合价,非金属元素可以有0价、正价或负价。
(2)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0。
二、物质的分类1、物质分类的依据Al)3/S、Cl2、He、Ar)H2CO3、H3PO4)3、NH3.H2O)2CO3物质32、SO3、CO22O、CaO、BeO不成盐氧化物 CO、NO过氧化物 Na2O2、H2O2NaCl溶液、CuSO4溶液)悬浊液(如:泥水、石灰浆)乳浊液(如:油水、油漆)胶体(如:烟云雾、三角洲、Fe(OH)3胶体、淀粉溶液、有机玻璃、烟水晶等)【相关定义】(1)酸性氧化物:能和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判断酸性氧化物时,看面相,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例外的见注意部分)(2)碱性氧化物:能和酸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判断碱性氧化物时,也看面相,大多数金属氧化物属于碱性氧化物,例外的见注意部分)(3)两性氧化物:既能和酸又能和碱反应的氧化物。
(记住Al2O3这个例子)(4)不成盐氧化物:不能与酸或碱反应生成相应价态的盐和水的氧化物叫做不成盐氧化物。
(记住CO、NO、NO2这几个例子)(5)过氧化物:含有过氧根O22-的化合物。
(记住H2O2、Na2O2这两个例子)(6)酸式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除金属离子(或NH4+)外,还有氢离子,阴离子全部为酸根离子的盐。
(7)碱式盐: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除酸根离子外还有氢氧根离子,阳离子全部为金属离子(或NH4+)的盐。
(8)正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只有金属离子(或NH4+),阴离子只有酸根离子的盐。
注意:本部分,做题技巧为记反例。
如:(1)碱性氧化物全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碱性氧化物。
如:Mn2O7酸性氧化物、Al2O3两性氧化物、Na2O2过氧化物(2)酸性氧化物大多数是非金属氧化物,但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如:CO、NO不成盐氧化物,NO2属于成盐氧化物但不属于酸性氧化物2、根据物质类别研究物质性质(1)金属单质通性非金属金属+非金属=盐(或金属氧化物)(化合反应)金属酸活泼金属+酸=盐+H2↑(置换反应,金属的活动性要在H之前)3条盐金属1+盐1=金属2+盐2(置换反应,要求金属1活动性在金属2前)(2)非金属单质通性非金属非金属+非金属=非金属化合物(化合反应)非金属金属非金属+金属=金属化合物(化合反应)(3)酸通性碱酸+碱=盐+H2O (中和反应)碱性氧化物酸+碱性氧化物=盐+H2O (复分解反应)酸活泼金属酸+活泼金属=盐+H2↑ (置换反应)5条盐酸1+盐1=酸2+盐2 (复分解反应)指示剂酸+指示剂会变色(如:石蕊遇酸变红,酚酞遇酸不变色)(4)碱通性酸碱+酸=盐+H2O (中和反应)酸性氧化物碱+酸性氧化物=盐+H2O (复分解反应)4条盐碱1+盐1=碱2+盐2 (复分解反应)指示剂碱+指示剂会变色(如:石蕊遇碱变蓝,酚酞遇碱变红)(5)盐通性酸盐1+酸1=盐2+酸2 (复分解反应)盐碱盐1+碱1=盐2+碱2 (复分解反应)4条盐盐1+盐2=盐3+盐4 (复分解反应)金属盐1+ 金属1 =盐2+金属2 (置换反应要求金属1的活动性比金属2强)(6)酸性氧化物通性碱酸性氧化物+碱=盐+H2O(复分解反应)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盐(化合反应)3条 H2O 酸性氧化物+H2O=酸(化合反应)(7)碱性氧化物通性酸碱性氧化物+酸=盐+H2O(复分解反应)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盐(化合反应)3条 H2O 碱性氧化物+H2O=碱(化合反应)三、一种重要的混合物——胶体混合物分为:溶液、胶体、浊液(三者本质区别为:分散之微粒直径大小)1、胶体分类(1)按分散剂状态分气溶胶(如:烟、云、雾、清晨或傍晚的光束)固溶胶(如:有色玻璃、烟水晶等)液溶胶(如:Fe(OH)3胶体、淀粉溶液、硅酸胶体等)(2)按分散质的构成微粒分粒子胶体:多个微粒的集合体(如:Fe(OH)3胶体)分子胶体:一个大分子的直径就在1nm~100nm之间(如: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2、胶体的性质(1)丁达尔现象定义:当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观察到明亮的通路。
产生原因:胶粒对可见光发生光的散射。
应用:鉴别溶液和胶体;清晨的光束或傍晚的霞光也属于丁达尔现象。
(2)聚沉(仅用于液溶胶)定义:使胶体微粒聚集成较大的微粒,在重力作用下形成沉淀析出。
方法:入可溶性酸、碱、盐加入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加热或搅拌应用:向豆浆中加入CaSO4,使蛋白质聚沉,制得豆腐。
(3)电泳定义: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胶体中的微粒发生定向移动的现象。
应用:高压除尘,电泳电镀等。
【注意】不是所有的胶体都能发生电泳,如淀粉胶体中的胶粒不带点,不能发生电泳(4)渗析定义:用半透膜把胶体中的小分子或离子分离除去的方法叫渗析。
原理: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中的小分子或离子能透过半透膜。
应用:膜分离,提纯、精制胶体3、制备原理:FeCl3 + 3H2O =加热= Fe(OH)3(胶体) + 3HCl制备方法:用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1 mol·L-1 FeCl3溶液,加热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
【注意】不能搅拌;加热时间不能过长,当溶液中出现红褐色时停止加热。
都是防止聚沉。
三种混合物的区别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悬浊液乳浊液分散质粒子大小<1nm 1nm ~ 100nm >100nm分散质粒子结构分子、离子大量分子的集合体或大分子大量分子聚集成的固体小颗粒大量分子聚集成的液体小液滴特点均一、透明多数均一、透明、较稳定不均一、不透明、久置沉淀不均一、不透明久置分层稳定性稳定较稳定不稳定能否透过滤纸能能不能能否透过半透膜能不能不能实例食盐水、蔗糖溶液Fe(OH)3胶体、淀粉溶液泥水、石灰乳油漆第2节电解质一、电解质及其电离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电解质定义:在水溶液中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5种主要类别:酸、碱、盐、金属氧化物、H2O(2)非电解质定义: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3种主要类别:大部分的有机物(例外如:醋酸属于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NH3 2、电解质的电离(1)电离实质: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2)电离定义: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融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3)酸、碱、盐定义及电离条件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酸只有溶于水时发生电离(即能导电),晶体或熔融态时都以分子形式存在,不导电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强碱在溶于水或熔融时均能发生电离(即能导电),固体状态虽然以离子形态存在,但由于静电作用,不能自由移动,不导电盐: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盐在溶于水或熔融时均能发生电离(即能导电),固体状态虽然以离子形态存在,但由于静电作用,不能自由移动,不导电(4)电离方程式定义:表示电解质发生电离的方程式(注意:强电解质中间用“=”,弱电解质中间用“”)硫酸:H2SO4=2H++SO42-醋酸:CH3COOH CH3COO- + H+氢氧化钾:KOH=K++OH-氢氧化钙:Ca(OH)2=Ca2++2OH-氢氧化钡:Ba(OH)2=Ba2++2OH-氢氧化铝:Al(OH)3Al3++3OH-一水合氨:NH3.H2O NH4++OH-氯化钡:BaCl2=Ba2++2Cl-硫酸铁:Fe2(SO4)3=2Fe3++3SO42-碳酸氢钙:Ca(HCO3)2=Ca2++2HCO3-硫酸氢钾:KHSO4=K++H++SO42-水:H2O H++OH-(5)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①强电解质定义: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电解质4种主要类别:强酸(6大强酸 HCl、H2SO4、HNO3、HClO4、HBr、HI)、强碱(4大强碱:KOH、Ca(OH)2、NaOH、Ba(OH)2)、大部分盐(除了(CH3COO)2Pb、HgCl2等属于弱电解质)②弱电解质定义:在水溶液中只有部分电离的电解质3种主要类别:弱酸(如:CH3COOH、H2CO3、H2SO3等)、弱碱(如:NH3.H2O、Al(OH)3、Fe(OH)3等)、H2O【跟踪训练】下列物质中(1)NaCl晶体 (2)BaSO4 (3)熔融K2SO4 (4)Na2CO3溶液 (5)CH3COONH4(6)CH3COOH (7)液态氯化氢 (8)盐酸 (9)硫酸 (10)NaOH溶液 (11) NH3 . H2O (12)Al(OH)3 (13)Ca(OH)2 (14)酒精 ( 15)蔗糖 (16)CO2 (17)CaO (18) 铁 (19)石墨 (20)汞(Hg) (21) 水 (22)Cl2请将序号分别填入下面的横线处其中能导电的物质有:(3) (4) (8) (10) (18) (19) (20)(21)属于电解质的是:(1) (2) (3) (5) (6) (7) (9) (11) (12) (13) (17) (21)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14) (15) (16)属于强电解质的是:(1) (2) (3) (5) (7) (9) (13) (17)属于弱电解质的是:(6) (11) (12) (21)【习题小结】导电的物质有2类:1、金属单质和石墨2、溶于水或熔融态的电解质判断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做题步骤:1、排除单质和混合物2、看分类电解质5类:酸、碱、盐、某些金属氧化物、H2O非电解质3类:大部分有机物(醋酸属于电解质)、非金属氧化物、NH3强电解质4类:强酸(H2SO4、HNO3、HCl、HClO4、HBr、HI)、强碱(KOH、Ca(OH2、NaOH、Ba(OH)2)大部分的盐((CH3COO)2Pb、HgCl2等除外)、某些金属氧化物弱电解质3类:弱酸(如:CH3COOH、H2CO3等弱碱(如Al(OH)3、NH3.H2O等)、H2O【拓展延伸】影响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的因素:1、离子浓度(如:同T、P下,100mol/LHCl比1mol/LHCl导电能力强)2、离子所带电荷数(如同T、P下,1mol/LH2SO4比1mol/LHCl导电能力强)注:导电能力强弱与是否为强电解质没有直接关系(如同T、P下,100mol/LCH3COOH可能比0.01mol/LHCl导电能力强)二、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1、离子反应定义:在溶液中有离子参加的化学反应注意:固体+固体,固体+气体,气体+气体,浓H2SO4+固体或气体等都不能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常见类型:水溶液中的1)复分解反应2)置换反应3)某些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1)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即沉淀)如:BaSO4、CaCO3、AgCl等(2)生成易挥发性物质(即气体)如:H2、CO2等(3)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即弱电解质)如:CH3COOH、NH3.H2O、H2O等离子反应发生的实质:使溶液中的离子浓度降低2、离子方程式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的符号,来表示离子反应的式子(反应前后无变化的离子不写入其中)书写步骤:一写——写出化学方程式;注意方程式的配平问题二拆——将可溶性强电解质拆成离子;可溶性强电解质:即强酸、强碱、可溶性盐三删——删去不参与反应的离子和能约去的系数;四查——电荷守恒,原子守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