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几种配制草履虫培养液的材料

合集下载

【七年级生物实验】实验探究04 观察草履虫(原卷版)

【七年级生物实验】实验探究04  观察草履虫(原卷版)

实验探究04 观察草履虫【实验探究】 观察草履虫【目的要求】 观察草履虫的外形及运动。

【材料用具】 草履虫培养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滴管,放大镜,少许棉花纤维。

【方法步骤】1.取材 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培养液,放在载玻片上,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草履虫。

2.盖片 盖上盖玻片3.观察用低倍..镜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和运动。

【实验探究】 草履虫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提出问题】 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吗? 、【作出假设】 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 【制定和实施计划】实验步骤①在甲、乙两块清洁干燥的载玻片的两侧分别滴加一滴草履虫培养液,用解剖针将两滴培养液连通起来,再在两块载玻片的右侧放入一小粒食盐和滴加一滴牛肉汁(如下图),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运动。

【实验现象】甲载成片中的草履由往右侧..(肉汁方向)移动,乙载玻片中的草履由往左侧..(放食盐的另侧)移动。

【实验结论】 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01实验梳理 02实验点拨 03典例分析 04对点训练 05真题感悟【典例01】下列草履虫观察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制作草履虫临时装片时,应吸取表层的培养液进行观察 B .观察时,为了限制草履虫的运动,可以在液滴上放少许棉花纤维 C .为了看清草履虫体表上的纤毛,需要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大,使光线变强 D .在培养液一侧放盐粒,发现草履虫逃离,说明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典例02】为了观察草履虫的结构特点,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红色染色剂对酵母菌进行染色,再用染色后的酵母菌饲喂草履虫,并制作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

如图是小组成员实验的相关图片。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制作草履虫临时装片时,兴趣小组同学吸取了表层培养液,这是因为这一部分培养液氧气含量较多,便于草履虫利用 进行气体交换。

(2)如图甲所示,小组成员观察到草履虫体内某结构被染成了红色(箭头所指结构),该结构最可能是 。

草履虫糖盐水实验报告

草履虫糖盐水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观察草履虫在不同糖盐水浓度环境下的运动和行为变化。

2. 探讨糖盐水浓度对草履虫生存的影响。

3. 了解草履虫对渗透压的调节能力。

二、实验材料1. 草履虫:从自然环境中采集,经过培养纯化。

2. 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3. 0.5%、1%、2%、3%、5%的糖盐水溶液。

4. 蒸馏水。

三、实验步骤1. 将草履虫培养液滴加在载玻片上,用盖玻片覆盖。

2. 将载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和运动。

3. 分别将0.5%、1%、2%、3%、5%的糖盐水溶液滴加在载玻片上,用盖玻片覆盖。

4. 观察草履虫在糖盐水溶液中的运动和行为变化。

5. 记录草履虫在不同糖盐水溶液中的运动速度、方向和频率。

6. 将草履虫培养液滴加在载玻片上,用盖玻片覆盖。

7. 将载玻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和运动。

8. 将蒸馏水滴加在载玻片上,用盖玻片覆盖。

9. 观察草履虫在蒸馏水中的运动和行为变化。

10. 记录草履虫在蒸馏水中的运动速度、方向和频率。

四、实验结果1. 草履虫在0.5%的糖盐水溶液中运动速度较快,方向无明显变化。

2. 草履虫在1%的糖盐水溶液中运动速度有所减慢,方向发生改变。

3. 草履虫在2%的糖盐水溶液中运动速度明显减慢,方向发生改变,部分草履虫开始聚集在一起。

4. 草履虫在3%的糖盐水溶液中运动速度极慢,方向发生改变,部分草履虫死亡。

5. 草履虫在5%的糖盐水溶液中几乎无法运动,部分草履虫死亡。

6. 草履虫在蒸馏水中运动速度较快,方向无明显变化。

五、实验结论1. 草履虫对糖盐水浓度有一定的适应性,但适应范围有限。

2. 糖盐水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草履虫的生存产生不利影响。

3. 草履虫对渗透压的调节能力有限,当外界环境渗透压变化较大时,草履虫难以适应。

4. 糖盐水浓度对草履虫的形态和运动有显著影响。

六、实验讨论1. 本实验结果表明,草履虫对糖盐水浓度有一定的适应性,但适应范围有限。

这可能是因为草履虫体内存在一定的渗透调节机制,但其调节能力有限。

草履虫(洄水)的培养

草履虫(洄水)的培养

草履虫(洄水)的培养草履虫是原生动物的重要代表,也是初学动物学最先接触的动物。

以草履虫为代表的纤毛虫在水质净化及监测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本实验主要是介绍草履虫的纯化和多种培养方法,并通过观察,掌握原生动物的基本特征,进而更好地理解有关原生动物的其他知识。

一、实验准备(一)材料:干稻草、旧稻草垫子、干玉米雄花穗、干荷叶、小麦粒、离芭叶、干酵母、动物内脏(肝、胰、甲状腺等)、蛋黄、牛肉汁(50g 牛肉、 100 g水,煮熟)。

(二)用品:显微镜、放大镜、电炉、恒温培养箱、载玻片、盖玻片、滴管、微吸管、解剖针、烧杯、培养皿、凹玻璃片、纱布、吸水纸、大头针、琼胶、质量分数为3%的甲基纤维素溶液、碘液、葡萄糖、氯化钠、质量分数为1%的洋红溶液、质量分数为0.1%的中性红溶液。

(三)采集和培养:1.采集:选取多处进行采集。

凡是有机物含量丰富的污水,均可采250~500 mL水样,当场用放大镜检查。

水样镜检,凡呈乳白色,个体较大,圆柱状,一端稍圆一端稍尖的动物,就是草履虫。

如果多次检查均未发现草履虫,水样可弃之,另选别处采集。

水样取回,经显微镜检查,凡含有草履虫的水样,要在离水样瓶10~20cm处,放置一盏灯,经以24 h照明,使草履虫向水的上层聚集。

2.培养液制备:制备方法较多,可根据教学实际进行选用。

(1)稻草培养液干稻草10g,剪成3Cm长,放人烧杯,加水1000 m1,煮沸10~15 min,放凉,补足失去水分。

在1000 mL水面处划一刻度线,便于日后失水再补。

(2)玉米雄花穗培养液干玉米雄花穗15 g,剪成3Cm长,加水1000 m1,煮沸10~15 min。

(3)荷叶培养液干荷叶50 g,适当撕碎,加水1000 mL,煮沸15~20 min。

(4)麦粒培养液小麦粒100颗,加水1000 mL,煮沸10~15 min。

(5)离芭、稻草混合培养液离芭叶25 g,加水500 m1,煮沸5 min,补足失去的水分后,再加稻草培养液500 m1。

草履虫实验报告

草履虫实验报告

一·实验课题名称草履虫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逻辑斯谛增长测定二·文献综述列出参考文献)(,,,,雌它只有一个细胞构成草履虫是一种身体很小圆筒形的原生动物是单细胞动物国雄同体喜生活在有机物丰富的池塘水沟洼地等尤喜生活于细菌丰富的水中【、。

】、。

,1,,,,张会对草履虫培养和观察方面已有一定研究内一些学者对草履虫的研究颇多其中候勇芳等对几种常用草履虫培养和观察方法进行了整理并作了一定改进郭祖宝介绍了几种配制草履虫培养液的材料还有学者对草履虫的逻辑斯,【】【】。

32谛增长方程参数进行了测定【】。

4因为环境是有限的生物本身也是有限的所以大多数种群的“j”字型生长都是暂时,,,,,。

,,代密度很低资源丰富的情况下的资源缺乏一般仅发生在早期阶段而随着密度增大谢产物积累等环境压力势必会影响到种群的增长率r使r值降低。

,,,:与密度有关的种群连续增长模型比与密度无关的种群连续增长模型增加了两点假设有一个环境容纳量通常以k表示当nt=k时种群为零增长即dn/dt=0.(,)(,,),21增长率随密度上升而降低的变化是按比例的每一个体利用空间为1/k,。

n个体利用n/k空间剩余空间为1-n/k按此两点假设种群增长曲线是“s”型。

,,。

:?型曲线有两个特点“s”曲线渐近于k值即平衡密度。

,。

曲线上升是平滑的?产生“s”型曲线的最简单数学模型是生态学发展史中著名的逻辑斯蒂方程逻辑斯蒂曲线常划分为5个时期由于种群个体数很少密,:。

,开始期(1)度增长缓慢随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逐渐加快当个体数达到饱,,;,;转折期(2)加速期(3)和密度一半即k的一半密度增长最快个体数超过k/2以后密度增长逐,;,,,减速期(4)渐变慢;(5)种群个体数达到k值而饱和。

,【】饱和期5,。

本次开放性实验我们也对草履虫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逻辑斯谛增长进行了测定:参考文献朱艳芳朱力力草履虫的培养研究【,】】【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1672—j17177(2010)04—0044—05张会芳刘军英郑发科几种常用草履虫培养和,【】,,候勇2观察方法及改进【】,2009四川动物1000—j7083(2009)03—0450—02【】【】生物学郭祖宝介绍几种配制草履虫培养液的材料j3教学2010第9期,,35卷【】张燕胡丹王健实验草履虫时滞型逻辑斯谛增长方程参4数的测定【】2010,12j娄安如孙儒泳李庆芬基础生态学【【】,,】,高牛翠娟m5等教育出版社2007,12.三·实验目的和要求理解环境对种群增长的限制作用。

草履虫的三种培养方法

草履虫的三种培养方法

草履虫的三种培养方法草履虫是一种常见的单细胞生物,其培养方法有三种:液体培养、固体培养和半固体培养。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三种方法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液体培养1. 准备好草履虫的培养基,可以使用普通的液态营养琼脂或特制的草履虫培养基。

2. 在无菌条件下,将草履虫接种到培养基中。

可以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数量和活性。

3. 将接种好的培养基放置在恒温振荡器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一般为25℃-28℃。

4. 每隔一段时间观察草履虫数量和活性,并根据需要添加新的营养物质。

5. 当草履虫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进行分离或移植到其他容器中进行扩展培养。

注意事项:1. 培养基要无菌,并且保证营养成分完整、均衡;2. 接种时要注意避免污染;3. 培养过程中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草履虫死亡。

二、固体培养1. 准备好草履虫的培养基,可以使用普通的琼脂或特制的草履虫培养基。

2. 在无菌条件下,将草履虫接种到培养基表面。

3. 将接种好的培养基放置在恒温箱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一般为25℃-28℃。

4. 每隔一段时间观察草履虫数量和活性,并根据需要添加新的营养物质。

5. 当草履虫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进行分离或移植到其他容器中进行扩展培养。

注意事项:1. 培养基要无菌,并且保证营养成分完整、均衡;2. 接种时要注意避免污染;3. 培养过程中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草履虫死亡;4. 固体培养需要使用无菌环境和工具。

三、半固体培养1. 准备好草履虫的培养基,可以使用特制的半固体培养基。

2. 在无菌条件下,将草履虫接种到半固体培养基中。

3. 将接种好的半固体培养基放置在恒温箱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一般为25℃-28℃。

4. 每隔一段时间观察草履虫数量和活性,并根据需要添加新的营养物质。

5. 当草履虫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以进行分离或移植到其他容器中进行扩展培养。

注意事项:1. 培养基要无菌,并且保证营养成分完整、均衡;2. 接种时要注意避免污染;3. 半固体培养需要使用无菌环境和工具。

草履虫生物实验报告

草履虫生物实验报告

草履虫生物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对草履虫的观察和研究,了解单细胞生物的基本特性,包括应激性、趋利避害等,并探索草履虫在环境适应和生存策略方面的机制。

二、实验材料1、草履虫培养液2、显微镜3、镊子4、计时器5、实验玻璃板6、糖、盐、牛肉膏等营养成分7、温度计8、无菌水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玻璃板:将实验玻璃板擦拭干净,放置在实验台上。

2、取草履虫培养液:使用无菌技术,用镊子夹取一小块草履虫培养液,放置在实验玻璃板上。

3、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可以看到草履虫呈圆饼状,周身透明,具有一个明显的细胞核和一个伸缩泡。

4、进行应激性实验:在草履虫培养液的一侧加入一定量的糖溶液,另一侧加入一定量的盐溶液。

观察草履虫对不同刺激的反应,记录其移动方向和速度。

5、进行趋利避害实验:在草履虫培养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牛肉膏,观察草履虫的移动方向和速度。

随后在培养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无菌水,观察草履虫的反应。

6、测量温度对草履虫生长的影响:在实验玻璃板的一侧加入一定量的热水,另一侧加入一定量的冰水,测量不同温度下草履虫的活性。

7、数据记录和分析:对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详细记录,包括草履虫的移动方向、速度、反应时间等。

分析实验结果,探讨草履虫的应激性、趋利避害等行为特征及其环境适应策略。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应激性实验结果:在加入糖溶液和盐溶液后,草履虫分别向两侧移动,表现出明显的应激性。

其中,向糖溶液移动的草履虫数量较多,说明草履虫对糖溶液表现出趋利性。

而向盐溶液移动的草履虫数量较少,说明草履虫对盐溶液表现出避害性。

这表明草履虫具有感受外界刺激并作出反应的能力。

2、趋利避害实验结果:在加入牛肉膏后,大部分草履虫开始向培养液中移动,避免接触牛肉膏。

当加入无菌水后,草履虫逐渐恢复活动,开始在培养液中自由移动。

这说明草履虫能够感知并避开有害物质,寻找适合的生长环境。

这种趋利避害的行为是单细胞生物适应环境的重要策略之一。

草履虫的培养--综合性实验报告

草履虫的培养--综合性实验报告

综合性实验报告--草履虫的培养一、实验器材:1、材料:各地采集的水样、稻草、小麦、牛奶、蒸馏水。

2、仪器:锥形瓶、滴管、纱布、广口瓶、烧杯、水浴锅、载玻片、毛细管、解剖镜、显微镜。

二、实验过程:(一)采集水样实验的第一步是到水沟、池塘采集草履虫。

采集的方法是到水质没有被化学药品污染的水沟、池塘岸边,选择枯枝落叶较多的地方,用广口瓶沿水面采集池水,这样才能采集到较多的草履虫。

在采集水样之前,我们开了个会,将实验人员进行了简单的分组,也把采集地点定了下来,我与邓梦负责从学校里面的大小水塘里采集。

我们首先找了几个矿泉水瓶子,然后分头采集水样。

我按照上述的方法从图书馆前面的小水池里采了一些水样,然后又到睿智楼后面的池塘里、汇学楼旁边的水池里、图书馆后面的水塘里分别采了一些。

为了方便区分,在把水样采集完毕之后,我们将盛装水样的瓶子进行了编号,然后拿到实验室进行汇总。

到了实验室之后,组长用白纸做了几个小箱子,我们将每组采集到的水样放进小箱子里面,然后放在了窗子边,给了草履虫一个温暖、明亮、阳光又不直射的环境,使瓶子中的草履虫能够迅速繁殖。

过了几天之后,组长召集我们开了一次会,他告诉我们说我们采集到的水样里面没有找到草履虫!后来我们决定重新去采集水样。

但是这一次采集水样是分配给了其他的组员。

我们得任务是去寻找配制培养液的材料。

(二)配制培养液实验的第二个环节是配制培养液。

在此之前我们了解到草履虫的主要食物是细菌,为了给予草履虫食物,我们必须配制含有大量细菌的培养液:稻草培养液、小麦培养液、牛奶培养液。

在配制培养液之前,我们需要先去找材料。

我与另外三个组员到了柏枝营后面的超市寻找小麦与稻草。

我们在超市的二楼看见了一堆废弃的稻草。

我们问过主人之后,主人同意将稻草给我们。

拿到稻草之后,我们决定去找小麦。

可是绕完整个超市我们都没有发现卖小麦的地方,后来我们去到小区里面一家门口挂着许多玉米的家里问了他们,得到的答案还是没有。

草履虫实验

草履虫实验

草履虫实验引言草履虫(Paramecium)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属于纤毛虫门。

它在生物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尤其在实验室中进行观察和研究。

本文将介绍草履虫实验的相关内容,包括实验材料和方法、观察和记录以及实验的含义和应用。

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草履虫培养液:准备适宜的草履虫培养液作为实验基质。

•显微镜:用于观察和放大草履虫。

•培养皿:用于放置草履虫培养液。

•移液器:用于移动草履虫。

方法1.准备草履虫培养液:按照草履虫的生长要求配制适宜的培养液,可以采用麦氏盐液或其他适宜的培养液。

2.建立草履虫培养环境:将草履虫培养液倒入培养皿中,使其覆盖底部。

避免光照过强和温度过高。

3.添加草履虫:使用移液器将适量的草履虫加入培养皿中,避免草履虫数量过多。

4.观察和记录:使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运动、形态等特征,并记录实验观察结果。

5.实验控制:在实验中进行适当的对照组,例如对照组添加特定的药物或改变培养液条件,以观察对草履虫生长和行为的影响。

观察和记录在草履虫实验中,观察和记录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观察点和记录内容:1.运动方式:观察草履虫的运动方式,例如是否蠕动或游动,并记录其速度、方向等。

2.形态特征:注意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特征,如大小、形状等,并描述并记录特征。

3.分裂繁殖:观察草履虫进行有性或无性的分裂繁殖过程,并记录相关细节。

4.反应和刺激:注意观察草履虫对于外界刺激的反应,如光线、温度变化等,并记录相关情况。

5.饮食行为:观察草履虫对于食物的接受和进食行为,并记录相关细节。

实验的意义和应用草履虫实验在生物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生物学教学:草履虫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学实验材料,可以用于教学实验,帮助学生理解细胞结构和功能等基础生物学知识。

2.细胞运动研究:草履虫的运动方式和机制是细胞运动研究的重要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细胞运动的原理。

3.药物毒性评估:草履虫实验可以用于评估药物对生物体的毒性和副作用,帮助药物研发和安全性评估。

草履虫实验报告

草履虫实验报告

一·实验课题名称草履虫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逻辑斯谛增长测定二·文献综述(列出参考文献)草履虫是一种身体很小,圆筒形的原生动物,它只有一个细胞构成,是单细胞动物,雌雄同体。

喜生活在有机物丰富的池塘、水沟、洼地等,尤喜生活于细菌丰富的水中【1】。

国内一些学者对草履虫的研究颇多,其中,对草履虫培养和观察方面已有一定研究,候勇,张会芳等对几种常用草履虫培养和观察方法进行了整理并作了一定改进【2】。

郭祖宝介绍了几种配制草履虫培养液的材料【3】,还有学者对草履虫的逻辑斯谛增长方程参数进行了测定【4】。

因为环境是有限的,生物本身也是有限的,所以大多数种群的“j”字型生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生在早期阶段,密度很低,资源丰富的情况下。

而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积累等,环境压力势必会影响到种群的增长率r,使r值降低。

与密度有关的种群连续增长模型,比与密度无关的种群连续增长模型增加了两点假设:(1)有一个环境容纳量,通常以k表示,当nt=k时,种群为零增长,即dn/dt=0.(2)增长率随密度上升而降低的变化是按比例的。

每一个体利用空间为1/k,n个体利用n/k空间,剩余空间为1- n/k。

按此两点假设,种群增长曲线是“s”型。

“s”型曲线有两个特点:曲线渐近于k值,即平衡密度。

曲线上升是平滑的。

产生“s”型曲线的最简单数学模型是生态学发展史中著名的逻辑斯蒂方程。

逻辑斯蒂曲线常划分为5个时期:(1)开始期,由于种群个体数很少,密度增长缓慢;(2)加速期,随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逐渐加快;(3)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即k的一半,密度增长最快;(4)减速期,个体数超过k/2以后,密度增长逐渐变慢;(5)【5】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k值而饱和。

本次开放性实验,我们也对草履虫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逻辑斯谛增长进行了测定。

参考文献:【1】朱艳芳,朱力力草履虫的培养研究【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 1672—7177(2010)04—0044—05【2】候勇,张会芳,刘军英,郑发科几种常用草履虫培养和观察方法及改进【j】四川动物 2009,1000—7083(2009)03—0450—02【3】郭祖宝介绍几种配制草履虫培养液的材料【j】生物学教学 2010,第9期,35卷【4】张燕胡丹王健实验草履虫时滞型逻辑斯谛增长方程参数的测定【j】2010,12【5】牛翠娟,娄安如,孙儒泳,李庆芬基础生态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12三·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增长方式,理解环境对种群增长的限制作用。

[观察草履虫的实验报告]草履虫实验报告

[观察草履虫的实验报告]草履虫实验报告

[观察草履虫的实验报告]草履虫实验报告【--个人简历表格】一·实验课题名称草履虫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逻辑斯谛增长测定二·文献综述(列出参考文献)草履虫是一种身体很小,圆筒形的原生动物,它只有一个细胞构成,是单细胞动物,雌雄同体。

喜生活在有机物丰富的池塘、水沟、洼地等,尤喜生活于细菌丰富的水中【1】。

国内一些学者对草履虫的研究颇多,其中,对草履虫培养和观察方面已有一定研究,候勇,张会芳等对几种常用草履虫培养和观察方法进行了整理并作了一定改进【2】。

郭祖宝介绍了几种配制草履虫培养液的材料【3】,还有学者对草履虫的逻辑斯谛增长方程参数进行了测定【4】。

因为环境是有限的,生物本身也是有限的,所以大多数种群的“J”字型生长都是暂时的,一般仅发生在早期阶段,密度很低,资源丰富的情况下。

而随着密度增大,资源缺乏,代谢产物积累等,环境压力势必会影响到种群的增长率r,使r 值降低。

与密度有关的种群连续增长模型,比与密度无关的种群连续增长模型增加了两点假设:(1)有一个环境容纳量,通常以K表示,当Nt=K时,种群为零增长,即dN/dt=0.(2)增长率随密度上升而降低的变化是按比例的。

每一个体利用空间为1/K,N个体利用N/K空间,剩余空间为1- N/K。

按此两点假设,种群增长曲线是“S”型。

“S”型曲线有两个特点:?曲线渐近于K值,即平衡密度。

?曲线上升是平滑的。

产生“S”型曲线的最简单数学模型是生态学发展史中著名的逻辑斯蒂方程。

逻辑斯蒂曲线常划分为5个时期:(1)开始期,由于种群个体数很少,密度增长缓慢;(2)加速期,随个体数增加,密度增长逐渐加快;(3)转折期,当个体数达到饱和密度一半,即K的一半,密度增长最快;(4)减速期,个体数超过K/2以后,密度增长逐渐变慢;(5)【5】饱和期,种群个体数达到K值而饱和。

本次开放性实验,我们也对草履虫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逻辑斯谛增长进行了测定。

参考文献:【1】朱艳芳,朱力力草履虫的培养研究【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1672—7177(2010)04—0044—05【2】候勇,张会芳,刘军英,郑发科几种常用草履虫培养和观察方法及改进【J】四川动物2009,1000—7083(2009)03—0450—02【3】郭祖宝介绍几种配制草履虫培养液的材料【J】生物学教学2010,第9期,35卷【4】张燕胡丹王健实验草履虫时滞型逻辑斯谛增长方程参数的测定【J】2010,12【5】牛翠娟,娄安如,孙儒泳,李庆芬基础生态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文库网2007,12三·实验目的和要求1.了解种群在有限环境中的增长方式,理解环境对种群增长的限制作用。

草履虫培养实验报告

草履虫培养实验报告

培养草履虫实验目的:分别用配置的5种培养液培养草履虫,以探索培养草履虫适宜的条件实验材料:烧杯、试管、解剖针、电池、载玻片、显微镜、血球计数板。

实验内容:分为草履虫的采集、纯化、培养等几部分。

1、草履虫的采集1.1 水温较高时草履虫的采集在气候温暖的季节,可以到水沟、池塘采集草履虫。

在采集时要选择枯枝落叶多的地方,用清洁的试管、小广口瓶或小烧杯沿水面采集池水。

向光观察,如果发现其中有针尖大小的小白点在游动,则可能是草履虫;或者在比较肥沃、水不太流动、沟水较浅、淤泥黑色的污水沟、河沟或池塘里。

用器皿轻轻刮取泥表乳白色的薄膜。

连同少许的水放于瓶中。

即可采集到草履虫。

1.2 水温较低时草履虫的采集一般认为采集草履虫都在夏季进行。

但有人认为夏季水温高,适宜草履虫生活,草履虫在水中活动频繁,不易采集。

冬天水温低,草履虫不会自由流动,而且缩成一团沉于水底,这时采集可以防止以上不利条件。

采集时可以用小铁锤在冰层上打开一个小洞,由于冰下压强大于冰上压强,使水向上喷,水下球状的草履虫包囊(草履虫在低温等不适环境中便形成包囊)也随水喷出,这时用清洁的试管、小广口瓶或小烧杯采集水样则很容易得到球状的草履虫。

采集回来以后放在20℃左右的环境下培养。

2、草履虫的纯化牛肉汁、电场分离纯化培养法: 草履虫对牛肉汁的敏感性很强,但单纯的使用牛肉汁,分离速度较慢;草履虫在电场中有向阴极的应激性,即当直流电通过其培养液时,草履虫会向阴极快速游动,其安全电压为4~ 12伏。

在牛肉汁和电极的双重刺激下,分离会快速有效地进行。

具体操作如下:取新鲜牛肉50 g,加水1000 mL,煮沸1 h后,以纱布过滤,取上清液,放凉备用,即为牛肉汁。

分离时取载玻片平放于解剖镜的载物台上,用微吸管吸取牛肉汁一滴滴于载玻片一端,吸取待分离的培养液一滴,滴于载玻片另一端,两滴间距2 cm左右。

用解剖针从肉汁一端划一条引渡线到含有草履虫的水滴上。

设置6伏直流电(采用干电池较好),负极放于牛肉汁上正极放于待分离液中,如图8所示。

动物学综合实验报告草履虫

动物学综合实验报告草履虫
2)实验流程
草履虫的培养:
草履虫的采集——培养液的制备——培养——分离、纯化——草履虫的保存
不同pH培养液对草履虫的影响:
不同pH培养液的配置——培养草履虫——对不同pH培养液下的草履虫进行计数——缩小pH梯度培养草履虫——对草履虫进行观察计数——制表、分析结果
3)装置示意图
4、实验方法、步骤及现象
5、保存
在所剩培养液的容器上加盖一张洁净且较厚的纸,天长日久,培养液会逐渐干涸,只剩下干稻草。实验前,只要在容器内加注适量凉开水搅拌一下,浸一天后,用这种浸渍液作接种材料,放入预制的新培
养液中,在25~30摄氏度的环境中培养,3~5天后即有新的草履虫出现。但由于我们的实验时间跨度并不是很长,但又需要在一段时间内使用草履虫做实验,于是我们选择简单地不断不定期地向含草履虫的水样液中加入新制培养液。
出“一”字或倒的“U”字,镜检所写各点内的虫数,把各点内的虫数相加即为10微升内的总数.然后再计算出1毫升培养液中草履虫的个数。
3、缩小pH梯度
在数天观察后,得出草履虫最多的培养液pH范围,缩小pH梯度,使pH梯度之间的差为1,用盐酸和NaOH溶液调节培养基到相应pH值,pH值的测定用pH试纸和标准比色卡进行对比。每个pH梯度设置3个重复组,在每瓶培养液中接种含草履虫的水样10毫升,放在25度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从第2天开始每隔24 h每瓶取样一次进行计数。最后,根据草履虫数目确定最适合草履虫生活的培养液pH。
二、pH对草履虫的影响
1、培养液不同pH值的配制
1000毫升的水中加入10克稻草煮沸15分钟,冷却过滤再补齐水分,设置以下pH梯度:3.0、5.0、7.0、9.0、10.0用盐酸和NaOH溶液调节培养基到相应pH值,pH值的测定用pH试纸和标准比色卡进行对比。每个pH梯度设置3个重复组,在每瓶培养液中接种含草履虫的水样10毫升,放在25度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从第2天开始每隔24 h每瓶取样一次进行计数.

观察草履虫繁殖实验报告(3篇)

观察草履虫繁殖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观察草履虫的繁殖过程,了解其繁殖方式。

2. 分析草履虫繁殖的影响因素,如温度、营养等。

3. 探讨草履虫繁殖与生存的关系。

二、实验材料1. 草履虫培养液2. 显微镜3. 载玻片4. 盖玻片5. 滴管6. 温度计7. 恒温培养箱8. 不同浓度的营养液三、实验方法1. 准备阶段- 将草履虫培养液倒入培养皿中,置于恒温培养箱中,保持温度恒定。

- 配制不同浓度的营养液,用于观察营养对草履虫繁殖的影响。

2. 观察阶段- 取一小滴草履虫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

- 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的繁殖过程,记录观察结果。

- 观察不同温度、不同浓度营养液对草履虫繁殖的影响。

3. 数据处理- 统计不同条件下草履虫的繁殖数量。

-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四、实验步骤1. 观察草履虫繁殖过程- 在显微镜下观察草履虫的繁殖过程,记录观察结果。

- 观察草履虫的繁殖方式,如分裂繁殖、出芽繁殖等。

- 观察不同条件下草履虫繁殖速度的变化。

2. 观察温度对草履虫繁殖的影响- 将草履虫培养液分为若干份,分别置于不同温度的环境中。

- 观察不同温度条件下草履虫的繁殖速度和繁殖数量。

3. 观察营养对草履虫繁殖的影响- 将草履虫培养液分为若干份,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营养液。

- 观察不同浓度营养液对草履虫繁殖速度和繁殖数量的影响。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草履虫繁殖过程- 观察到草履虫主要通过分裂繁殖进行繁殖。

- 在适宜的条件下,草履虫繁殖速度较快,繁殖数量较多。

2. 温度对草履虫繁殖的影响- 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草履虫繁殖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 当温度过高或过低时,草履虫繁殖速度明显减慢。

3. 营养对草履虫繁殖的影响- 在适宜的营养浓度下,草履虫繁殖速度较快,繁殖数量较多。

- 当营养浓度过高或过低时,草履虫繁殖速度明显减慢。

六、结论1. 草履虫主要通过分裂繁殖进行繁殖。

2. 温度和营养是影响草履虫繁殖的重要因素。

大小草履虫实验报告(3篇)

大小草履虫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草履虫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包括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2. 观察大小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差异,分析其生物学特点;3. 掌握草履虫的实验操作技能,提高生物学实验水平。

二、实验原理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生物,隶属于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

其身体呈圆筒形,表面覆盖着纤毛,通过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运动。

草履虫具有复杂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质、细胞核、伸缩泡、口沟等。

大小草履虫在形态结构上存在一定差异,如大小、伸缩泡数量等。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大小草履虫培养液、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吸管、滴管、棉花纤维等;2. 实验仪器:显微镜、培养箱、酒精灯、加热器、天平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大小草履虫培养液倒入培养皿中,用滴管吸取少量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2. 观察草履虫形态结构:在显微镜下观察大小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包括细胞质、细胞核、伸缩泡、口沟等;3. 比较大小草履虫形态结构差异:观察大小草履虫在形态结构上的差异,如大小、伸缩泡数量等;4. 记录实验结果:将观察到的实验结果详细记录在实验报告上;5. 分析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大小草履虫的生物学特点,如生长环境、繁殖方式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到大小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如下:(1)细胞质:大小草履虫的细胞质呈淡黄色,透明;(2)细胞核:大小草履虫的细胞核呈圆形,位于细胞中央;(3)伸缩泡:大小草履虫具有2个伸缩泡,位于细胞前端;(4)口沟:大小草履虫具有口沟,用于摄取食物。

2. 比较大小草履虫形态结构差异:(1)大小:大草履虫体长约为180-280微米,小草履虫体长约为80-170微米;(2)伸缩泡数量:大草履虫具有2个伸缩泡,小草履虫具有2个伸缩泡。

3. 分析实验结果:(1)大小草履虫在形态结构上存在一定差异,这可能是由于生长环境、遗传等因素的影响;(2)大草履虫和小草履虫的伸缩泡数量相同,说明伸缩泡数量与草履虫的大小关系不大;(3)大小草履虫的口沟结构相似,说明它们具有相似的食物摄取方式。

草履虫培养液的制作方法

草履虫培养液的制作方法

草履虫培养液的制作方法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草履虫培养液的制作方法,这可是个
有趣的事儿呢!
你可别小瞧这小小的草履虫,它在生物学里可是有大用处的。

要想
让它们茁壮成长,这培养液可得好好弄。

咱先来说说材料吧。

水那肯定是少不了的呀,就像人得喝水一样,
草履虫也得在水里生活呢。

然后呢,得找点干草或者稻草,就跟给它
们准备个小窝似的。

接下来就是制作过程啦。

把干草剪成小段小段的,就像给它们准备
的小零食碎碎。

然后把这些小段干草放到水里,泡上那么一阵子。


时候你就想象一下,这些干草在水里慢慢释放出一些对草履虫来说很
美味的东西。

然后呢,把这水放在温暖的地方,让它静静地待着。

就好像你给花
浇水后,得让它好好吸收水分和养分一样。

过不了多久,你再去看看,说不定就能看到水里有好多小小的草履虫在欢快地游来游去啦!
嘿,你说这是不是挺神奇的?就这么简单的几步,就能给草履虫弄
出一个舒服的家。

你知道吗,这就好像我们给自己做饭一样,得选好食材,然后精心烹饪,才能做出美味的菜肴。

这草履虫培养液不也是这样嘛,选好材料,用心去制作,就能让草履虫在里面快快乐乐地生活。

制作草履虫培养液其实也不难吧?只要你有耐心,按照步骤来,肯定能成功的。

等你看到那些小小的草履虫在培养液里游来游去,你肯定会有一种成就感呢!就好像你种的花终于开花了一样开心。

所以啊,别犹豫啦,赶紧动手试试吧!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小小的生物世界,给草履虫一个温馨的家,也给自己带来一份别样的乐趣!。

草履虫培养液

草履虫培养液

草履虫培养液引言:草履虫(paramecium caudatum)是一种常见的单细胞原生动物,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研究草履虫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其在实验中的应用,需要准备一种适合其生长和繁殖的培养液。

本文将介绍如何制备草履虫培养液以及其使用方法。

一、草履虫培养液的制备方法:1. 原料准备:- 蛋白胨:用于提供草履虫所需的营养物质。

- 葡萄糖:为草履虫提供能量。

- 酵母提取液:提供草履虫所需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 蒸馏水:用于调配培养液。

2. 制备步骤:- 步骤1:将适量的蛋白胨溶解在蒸馏水中,搅拌均匀。

- 步骤2:加入适量的葡萄糖,并再次搅拌均匀。

- 步骤3:加入适量的酵母提取液,并充分搅拌混合。

- 步骤4:将溶液倒入培养瓶中,封好。

- 步骤5:将培养液高温高压灭菌,以保证无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的污染。

二、草履虫培养液的使用方法:1. 培养草履虫:- 步骤1:将培养液倒入含有草履虫的实验容器中。

- 步骤2:将培养液与草履虫充分混合,确保草履虫均匀分布。

- 步骤3:根据需要,控制温度和光照条件,以促进草履虫的生长和繁殖。

2. 观察草履虫:- 步骤1:使用显微镜观察培养液中的草履虫。

- 步骤2:调节显微镜的焦距,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 步骤3:观察草履虫的形态和运动方式,记录观察结果。

3. 实验应用:草履虫培养液可以用于各种实验研究,如药物毒性测试、环境毒性测试、细胞生物学研究等。

三、注意事项:1. 培养液的配制要严格按照比例,避免过量或不足的添加。

2. 培养液在使用前要进行高温高压灭菌,以确保无菌。

3. 使用显微镜时要注意调节焦距,以获得清晰的观察图像。

4. 在观察草履虫时,应注意温度和光照条件的控制,以促进其正常生长和运动。

结论:草履虫培养液的制备简单,可以为草履虫的培养和研究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

通过适当的实验条件,可以观察和研究草履虫的形态、生命周期以及其他生物学特性。

草履虫培养液在科学研究和教学实验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几种培养草履虫的培养液

几种培养草履虫的培养液

几种培养草履虫的培养液
草履虫是一类灵活、活跃的微小的昆虫,常常用来做科学研究,用于验证理论、测量材料及分析模型,被誉为“小实验室”。

草履虫喜欢住在湿润环境,由于较易死亡,所以制备培养液对其存活至关重要。

目前,许多科学家和实验室都使用以下几种培养草履虫的培养液:
1. 蛋白质-磷酸盐培养液:以蛋白质和磷酸盐组成的培养液,可以提供草履虫细胞增殖、代谢及免疫活动所需的营养,是草履虫的常规培养液。

2. 糖-磷酸盐培养液:以糖和磷酸盐组成的培养液,可以为草履虫提供必需的营养,使它们保持活力,同时也能激发他们发育进化的过程,是用于繁殖和种群观测的主要培养液。

3. 氨基酸-磷酸盐培养液:以氨基酸和磷酸盐组成的培养液,有利于草履虫的增殖和发育,因为它们能够从氨基酸中摄取所需的能量。

4. 非要素培养液:以全要素和非要素组成的培养液,可改变草履虫的生理及繁殖变异,让它们形成新颖的形态和功能。

通过以上几种培养液,能为草履虫提供理想的体内生态环境,从而保证他们的健康生存,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科学研究。

当然,
为了让草履虫保持健康还需要正确的温度和湿度,以及足够的营养。

动物学草履虫实验报告

动物学草履虫实验报告

动物学草履虫实验报告篇一:草履虫的系列实验草履虫的系列实验纪星宇(XX4)一、目的与内容1.学习原生动物的采集、单克隆培养和鉴种2.探究原生动物的应激性,理解原生动物应激性的原始性3.观察原生动物的无性生殖过程和规律4.观察草履虫食物泡的变化,研究食物泡中的PH变化5.比较原生动物和后生动物组织细胞对刺激反应的异同6.学习常用试剂的配制和使用*7.了解原生动物有性生殖的方式和决定因素,研究接合生殖前后大核系的变化内容:草履虫的采集与鉴种草履虫横二分裂的观察草履虫食物泡的观察草履虫趋性的实质后生动物激素对原生动物的影响常用生物学试剂对原生动物的作用草履虫相对接合型的鉴定光线对接合生殖的影响草履虫接合生殖前后接合型的变化二、材料与用品新鲜稻草、烧杯、滤纸、酒精灯、玻璃棒、过滤漏斗、玻璃导管、广口瓶、标签纸、台灯、表面皿、微吸管、试管、PH试纸、镜台尺、载玻片、盖玻片、培养皿、离心机、棉球、恒温箱、托盘天平、量筒、温度计、中性红纯乙醇溶液、2%秋水仙素溶液、1%乙醚溶液、0.02%詹纳斯绿B染液、20%丙酮溶液、碳酸氢钠、蒸馏水、0.01%肾上腺素、0.01%胰岛素、碘液三、操作与观察(一)草履虫的采集与鉴种1.配制稻草培养液取新鲜稻草(注意清洗以除去肥料和农药)10g和碳酸氢钠1g,加入1L 清水于烧杯中煮沸10~15min,直至液体成为清亮的黄褐色。

趁热过滤后煮沸10min,在烧杯上蒙上双层洁净纱布,保温在20~30℃,培养3d 直至液面出现灰白色薄膜。

通入充足空气备用。

2.采集自然水体中的草履虫在水流缓慢,有机质丰富的水体中取带有微小白色浮渣的自然水。

取池塘、下水道、水田、湖沼各一处,分别采水250ml(注意水样不要混入泥沙渣滓,运输时不要封口)。

依次编号为A、B、C、D。

水面上20cm处施加垂直光照24h。

3.草履虫的单克隆培养在表面皿中放适量蒸馏水,在体视显微镜下吸取单个草履虫(可利用其趋电性分离以便操作),分别加入不同的表面皿中。

草履虫造就过程[指南]

草履虫造就过程[指南]

3月9号制作培养液:麦片煮沸后,冷却、沉淀,取上清液(分两瓶装,编号1、2),另有两瓶静置(编号1’、2’)。

莴苣叶加水煮沸,冷却、过滤,取上清液(分两瓶装,编号3、4),另有两瓶静置(编号3’、4’)。

一起放入于25摄氏度有光照恒温培养箱中。

3月9号接种:从秦淮河取水分别加少许于上述1、2、3、4号培养液中。

3月12号接种:分别取上述草履虫培养液在4倍镜、10倍镜和40倍镜下观察,并取草履虫培养液的上层,加入1’、2’、3’、4’溶液中,继续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3月13号制作培养液:取稻草加入水煮沸(按1克稻草加100毫升水的比例),冷却后用双层纱布过滤,取滤液,并静置于恒温培养箱中。

3月15号接种:分别取1’、2’、3’、4’溶液的上层,用上述观察方法观察草履虫,并取草履虫较密集的3’、4’培养瓶中的上层草履虫液,连同含草履虫的载玻片一起放入新稻草浸出液的培养液中,编号3’’、4’’。

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制作培养液:取稻草加入水煮沸(按1克稻草加100毫升水的比例),冷却后用双层纱布过滤,取滤液,并静置于恒温培养箱中。

3月16号制作培养液:取稻草加入水煮沸(按1克稻草加100毫升水的比例),冷却后用滤纸过滤,取滤液,并静置于恒温培养箱中。

镜检及接种:发现在3’’、4’’的培养液中含大量草履虫,于是制作更多的载玻片,将每滴能观察到草履虫的溶液,放入新配置的稻草浸出液(记作A)中涮,这样可以有利于提纯草履虫。

另外,对3月9号、12号和15号的培养液镜检,还发现有不少其他生物,如颤藻、尾草履虫等,其中颤藻居多。

3月19号接种:制作8个培养瓶,每瓶装入约100ml稻草培养液,分别接入4—5滴A中草履虫上层培养液,把培养瓶编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

3月22号镜检:取一滴A瓶草履虫上层培养液制作装片,发现草履虫数量增加,取一滴编号为八的草履虫培养液发现有很多对草履虫在进行结合生殖。

3月27号镜检:一号瓶,大草履虫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 , 1 d达 8 第 4 2个 ,8 1d减少到 2 个 , 0 到第 3 d时没有 2
了,0—1d达 2 1 8 0个 以上 。
小 麦粒 5 : g培养第 3 d 在 每滴 培养液 中达 1 , 0, 7个 然后快 速繁 殖 , 3 d达 3 0个 , 第 5 5 以后 逐渐 减少 , 到第
虫效果 好 , 成本 低。但 对 于非 产 稻 区而 言 , 不 易取 则
大米 粒 8 : 两天在每滴培养液中有 0 5个左右 , g前 .
3 后 没有了 。 d
() 菜 5: 4油 g 培养 第 1d 在 每滴 培 养 液 中达 2 1, 0 个 , 1 d达 2 0个 , 第 5 4 以后逐渐减少 , 2 d达 2 第 1 0个 , 到 第 3 d时没有 了 ,1— 1 达 2 2 1 2d 0个以上。 油菜 1g 培 养第 7 , 每滴培 养 液 ( . 5 L 中 0: d在 00m ) 达 2 个 , 1 d达 4 0个 5 第 3 0 以后逐渐减少 , 2 d达 2 第 0 1
() 2 小麦粒 2 : 养第 4 , g培 d 在每 滴 培养 液 中达 2 4 个 , 2 d 峰达 3 0个 , 第 8高 3 以后 逐 渐减 少 , 到第 4 d时 3
减少到 2 0个 , 4 d 2 个 以上 。 4— 3 达 0
() 苣 5 : 7莴 g 培养 第 ld 在每 滴 培 养 液 中达 2 O, 1
了, 2 d 2 8— 2 达 0个 以上 。
确性 , 每种培养液每次 计数两 次 , 平均 值 ) 取 。并 分别
与常规稻草培养法相 比较 。
2 结 果
( ) 草 5 : 养第 4 , 每滴 ( .5 ) 养液 1稻 g培 d在 0 0 mL 培 中草履 虫达 2 5个 , 1 d高峰 达 10个 , 第 8 7 以后 逐渐 减
生 物学 教学 21年( 5 第9 0 0 第3卷) 期

履 虫 培 养 液 的材 料
郭祖 宝 ( 坊 院 物 程 院 山 21 1 潍 学 生 工 学 东 6 6) 0
草履虫是一种单细胞动物 , 高 等院校 生物系及 是 中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常用 的实验材料 。关 于草履虫 的纯培养 , 目前 通常采用稻草 培养 液 , 用稻 草培养草履
时没有 了 ,1 9 1 —1d达 2 O个以上 。
实验用草履虫 采 自潍 坊市 区 的张 面河 , 培养液 用 的蔬菜和粮食均可从超市购买 。培养液 的制备方 法是
先将稻草剪成 2~ c 的小 段 , 天平称 取 5 , 3m 用 g 用水 洗
净( 多洗几遍 , 以便 尽量 除 去农 药残 留物 ) 放 入搪 瓷 , 量杯 中, 人清 水 60 L, 在 电炉 上煮 沸 3 mn后 倒 0m 放 0i ( 边煮边定容至 50 L , 0 m ) 倒入烧杯 中 , 双层 纱布将 口 用
个, 到第 3 d时没有 了, 2 d 2 个 以上。 6 8~ 1 达 0
材 。作者通过试验发现用莴苣 、 油菜、 白菜、 大 菠菜 、 小
麦粒 、 大米粒均 可以培养草履虫 , 这些材 料一般 各地都
有, 可以买 到 , 且价钱 不高 , 常适 合用 作 草履虫 培 而 非
养材料 。

覆盖 , 冷却静 置 2 h 4 。用 同样 的 方法 制作 四种蔬 菜 各 5 、0 和 1g 连梗带 叶 , g 1g 5( 剪成 3 r 长 ) e a 和两种 粮食各 2 、g和 8 g5 g的培养液 。然后将草履虫 接种于各种培养
液 中, 每个烧杯 内接种 2 0个 , 分别 放在 2 ℃ 的恒温 培 5 养箱 中培养 。
l 材 料 和 方 法
油菜 1 g 培 养第 7 , 5: d 在每 滴培 养液 ( . 5 L 中 0 0m ) 达 2 个 , 1 d 2 0个 , 3 第 4达 8 以后逐渐减少 , 2 d达 2 第 0 2 个, 到第 4 d时没有 了, 2 d达 2 个 以上 。 0 7~ 0 O () 5 白菜 5 : 养 第 ld 在 每 滴 培 养液 中达 l g培 O, 9 个 , 1 d达 2 0个 ,9 第 4 6 1d迅 速减 少到 2 5个 , 到第 3 d 0
白菜 1 g培 养第 7 , 0: d 在每滴 培养液 中达 2 2个 , 第 1d达 10个 ,9 4 8 1d迅速减少 到 2 个 , 3 到第 3 d时没有 2 了, 9 7—1d达 2 以上 。 0个 白菜 1 g培养第 7 , 5: d 在每滴培 养液 中达 2 0个 , 第 1d达 9 个 ,1 3 8 2 d减 少 到 2 个 , 第 3 d时 没有 了 , 1 到 5 7
个 , 1d达 6 第 6 0个 ,1 减少到 1 , 2d 9个 到第 3 d时没有 3 了,3~ 1 达 2 1 2d 0个 以上 。 菠菜 1g 培养第 8 , 0: d 在每滴培 养液 中达 2 O个 , 第 1 d 2 0个 ,2 迅 速减少 到 2 3达 7 2d 2个 , 到第 3 d时没有 6
2 d达 2 1 O个 以 上 。
培养过程中 , 每天用显微镜 观察 各种 培养液 , 用血 球计数 板对 其 中的草履虫 进行计 数 ( 草履 虫用 0 5 . %
的 乙醚进行麻醉 , 速计 数。为 了尽量保 证 计数 的准 快
( ) 菜 5 : 养第 1d 在 每滴 培 养 液 中达 2 6菠 g培 3, 3
菠菜 1 g 培养 第 1 d 在每 滴培 养液 中达 2 5: l, 1个 , 第 1d达 20个 ,9 6 2 1d迅速减少到 2 5个 , 到第 3 d时没 8
有 了,1 9 达 2 1 ~1 d 0个 以上 。
少, 到第 4 d 0 时减少到 2 O个 , 4 d达 2 4— 0 0个 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