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论文

合集下载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论文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论文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期末论文学院金融学院班级 14金融4班学号 20141348姓名马欢题目我国商业银行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总评成绩: ]我国商业银行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金融学院金融学专业14级4班马欢 20141348容摘要: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我国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也随之对外开放,许多外资银行陆续在我国落户,这在给我国商业银行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增加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压力。

我国商业银行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对市场营销的重视。

本文即是在阐述商业银行市场营销涵、特点及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此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向创新化、规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字:商业银行,营销,问题,对策前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大部分的外资银行进入了我国的银行市场,开始争抢市场份额,激烈的市场竞争给商业银行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商业银行要想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则需要对市场营销渠道进行不断的完善,从而创造出最大化的营销业绩。

营销渠道选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营销业绩和成本水平,同时商业银行营销组织的其他因素也会带来较大的制约,作为商业银行的战略策略,营销策略的制定具有复杂性和挑战性①。

一.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的含义及其特点(一)商业银行营销的概念银行营销是指银行业以金融市场为导向,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把金融产品和服务销售给客户,以满足客户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实现银行的发展及其盈利目标的一系列管理活动。

银行营销作为市场环境中竞争优势的新要素为银行业所运用,成为当前银行业经营制胜的重要保证②。

(二)商业银行营销的特点从银行最基本的业务来看,商业银行最基本的盈利模式也就是吸收存款后再发放贷款。

其不像普通的工业企业,仅仅做好产品的宣传和营销就可以保证其盈利,银行一方面要做好存款的营销,吸引足够的存款来满足其自己来源;另一方面又要做好贷款产品的推广,吸纳更多的企业来成为自己的客户。

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分析与思考论文

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分析与思考论文

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分析与思考论文农村商业银行是服务于农村地区的金融机构,其经营范围主要局限于当地乡镇及农村地区。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农村商业银行也面临着跨区域经营的需求和机遇。

本文将对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进行分析和思考,探讨其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动因和机遇1. 农村经济发展需要跨区域经营可以帮助农村商业银行更好地支持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通过跨区域经营,农村商业银行可以拓宽服务范围,为更多的农民、农业企业和农村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2. 资本压力随着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农村商业银行需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跨区域经营可以帮助农村商业银行扩大市场份额,增加收入来源,缓解资本压力。

3. 技术创新跨区域经营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信息化建设。

通过引入先进的金融科技,农村商业银行可以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满足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

二、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挑战和问题1. 地域差异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金融需求存在差异,农村商业银行需要面对不同地区的文化、政策和行业特点。

如何适应和满足多元化的需求,是跨区域经营面临的首要挑战。

2. 风险管理随着经营范围的扩大,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面临更大的压力。

不同地区的风险特征和风险偏好存在差异,农村商业银行需要加强风险监测和风险管理能力,防范跨区域经营带来的风险。

3. 品牌建设跨区域经营需要农村商业银行进行品牌建设和推广,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如何在不同地区建立统一的品牌形象,提高品牌竞争力,是农村商业银行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三、农村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发展思路1. 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农村商业银行需要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明确跨区域经营的目标和路径。

战略应从服务定位、产品创新、风险管理、品牌建设等方面考虑,为跨区域经营提供指导和支持。

2. 加强合作与整合农村商业银行可以通过与其他金融机构和企业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业务整合。

商业银行运营管理论文

商业银行运营管理论文

商业银行运营管理论文运营管理作为企业三大主要职能当中十分重要的基础职能之一,企业可以通过运营管理做到把投入逐步转换成为产出,店铺整理了商业银行运营管理论文,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商业银行运营管理论文篇一现代商业银行运营管理模式探讨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商业银行的具体运用管理范畴做出界定,并且还比较了国外众多商业银行在其运营管理方面的情况,并且结合当前我国众多商业银行的具体运营管理现状以及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需要,来分析当前商业银行在其运营管理工作当中的发展方向以及具体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商业银行;运营管理;模式;分析一、对商业银行运营管理范畴的界定运营管理作为企业三大主要职能当中十分重要的基础职能之一,企业可以通过运营管理做到把投入逐步转换成为产出,所以在企业市场发展和竞争过程当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广义上来看,商业银行运营管理主要内容包含了为客户提供各种金融服务以及为股东创造更多的财富,还有为自身发展创建更加有利的市场发展对策以及提升防范风险的能力。

总而言之,不同的商业银行有着不同的运营管理手段,而且也有着不同的管理理念以及管理风格。

二、我国商业银行运营管理方向以及路径选择(一)业务后台集约化、工厂化处理大部分的商业银行都是采取的业务分离对策的,把网点按照非即时性业务以及复杂业务等不同分类,进而集中到商业银行后台中心进行统一处理,而网点主要的任务是受理审核以及处理即时性业务。

并且通过借助相关技术平台还有大型机具等等,逐渐形成一条流水线作业形式,进行集约化处理,形成一个上下联动以及协同作业的全新的运营格局。

(二)流程的再造和优化随着银行相关业务处理办法在不断发生变化,也有效推动了银行很多业务在流程优化处理以及再造方面的迫切需求,并且还需要按照具体的银行运作理念进行全面设计以及再造,创建更加科学的、合理的以及高效的运作流程。

(三)风险集中化、专业化管控当商业银行已经完成了业务处理之后,随之而来的是风险也相对集中起来了,而且这对于风险管理方面的对策也有着更高的要求,为了全面提升商业银行预防和控制风险的能力,需要创建集风险识别以及监测,还有控制等相关功用于一体的全新的运营监控管理体系。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主要问题完善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主要问题完善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完善建议【摘要】2008年震惊世界的次贷危机的爆发以及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出现的一系列经济案件,凸显出内部控制对银行经营的重要意义。

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强化内在约束机制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一项当务之急的工作。

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的角度出发,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提出进一步完善其内部控制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主要问题;措施建议一、引言2008年,由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风暴震惊世界。

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迅速从虚拟经济蔓延到实体经济,全面升级为美国金融危机,并演化为一场全球性的金融风暴,将世界球经济带入危机的深渊,是“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

危机的爆发虽说与美国货币政策宽松、金融监管存在漏洞等宏观因素有关,但其更重要的因素是银行等金融内部控制的滞后与缺失。

不仅是次贷危机,可以说历史上的许多大的危机都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内部控制不完善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在我国,虽然尚无明显的金融危机发生,以及大规模的银行破产倒闭现象,然而金融业特别是作为我国金融业主体和基础的银行业不安全因素却是实实在在地存在。

例如,2005年1月,中国银行哈尔滨河松街支行的“高山案件”,银行内部员工伙同外部诈骗分子洗劫银行资金6亿元,给国家和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强化银行内在约束机制,消除经营管理活动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不仅是银行稳健经营的要求,也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屏障。

目前,内部控制正在由银行的内部事务向银行应履行的一种法律责任转变,建立银行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已成为一项国际惯例,强化内部控制机制是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市场化运营的内在要求。

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说,加强内部控制已成为当前一项当务之急的工作。

本文就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措施建议。

商业银行发展论文

商业银行发展论文

商业银行发展论文一、引言商业银行是指由私人或者股份制银行经营,以谋取经济利润为主要目的的金融机构。

作为我国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金融支持,更是促进社会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

然而,在金融市场体系愈发完善和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同时,伴随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战略方向和风险防范也与日俱增。

为此,本文将从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入手,探讨其发展趋势和策略。

二、发展历程中国最早的金融机构可以追溯到1908年的京织银行、1912年的交通银行,但这些机构主要面向外国资本和的特殊群体,对国民经济的支持不大。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了全民所有制经济体系,大中型国有工业企业发展迅猛,为了满足其资金需求,国家在一些金融机构基础上成立了多数国有商业银行,如工商、建设、农业、中信等。

其中,工商银行是新中国成立后成立的第一家银行,还是自治区级单位中首家成立的银行,一直以来都承担着为“支援后方建设,支援对外援助”这一国家重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体系逐渐开放与市场经济接轨。

1984年中央决定开办新的金融机构–政策性银行,于1985年建立了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开发银行,它们的出现,使我国金融业进入了多层次的金融体系阶段。

1994年,中国决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明确提出了“发展现代金融”的指导思想。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银行业也开始走向市场化,并开始出现股份制商业银行。

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银行业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强,我国银行体系不断优化和发展,相继推出了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等商业银行。

随后,随着金融科技、互联网金融等新兴领域的崛起,商业银行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三、现状与问题随着金融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信息技术的广泛普及,商业银行正在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竞争环境和挑战。

商业银行3000字论文

商业银行3000字论文

《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课程论文题目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与现状院系_____经济管理学院____________专业_____金融工程_______学生姓名___ 吴卉雨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20141363015__________指导教师郑玉华二O一六年十一月十五日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摘要:银行的发展大约经历了2000多年的历史,是经济中最为重要的金融机构之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商业银行也应运而生。

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机遇也存在着挑战。

本文首先介绍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并就机遇和挑战阐述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发展历程;现状;对策一、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中国的城市商业银行是于上世纪90年代在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组建的,由于体制约束、管理水平低下、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原因,城市信用社在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风险。

为了化解风险,国务院决定在城市信用社清产核资的基础上,通过吸收地方财政、企业入股的方式组建城市合作银行,其服务领域是依照商业银行经营原则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中小企业发展服务。

于是自1995年9月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组建城市合作银行的通知》起,在中国35个大中城市分期分批组建由城市企业、居民和地方财政投资入股的地方股份制性质的城市合作银行。

1996年6月和1997年12月,国务院先后两次扩大组建城市商业银行的范围。

1995年6月,深圳城市合作商业银行成立,成为我国第一家城市合作银行。

此后,上海、北京、南京等地区相继成立了城市合作银行。

1998年3月13日,经国务院同意,人民银行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名发出通知,将城市合作银行统一更名为城市商业银行。

在发展初期,由于历史包袱较重、机制不灵活,城市商业银行面临资本充足率低、不良贷款率高、拨备覆盖率低的窘境。

进入21世纪后,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通过实施增资扩股以及跨区域扩张等举措,城市商业银行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商业银行论文范例(优秀4篇)

商业银行论文范例(优秀4篇)

商业银行论文范例(优秀4篇)商业银行论文篇一从玉溪辖区23家商业银行(其中地方法人机构12家)情况看,发现政策调整前后商业银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贷款业务变化不明显:2015年2月末,玉溪市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放在商业银行款项为19028万元,仅占各项存款的0.16%,较政策调整前2014年末减少1921万元,减少10.1%,商业银行拆放给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款项政策调整前后均为零。

从财务会计视角分析:(一)资产业务方面从玉溪辖区看,非存款类金融机构主要为保险类金融机构,资金比较充裕,政策调整前后,辖区无一家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向商业银行提出过贷款申请,这也是玉溪辖区商业银行拆放给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的款项政策调整前后均为零的原因。

但从全国看,辖区商业银行在资产管理方面,通过货币市场向非存款类金融机构融出了资金。

如,2015年2月末,玉溪辖区2家全国货币市场成员通过逆回购方式向证券期货非存款类金融机构融出资金余额21.29亿元,加权平均利率5.54%,资金归属于买入返售资产统计科目。

(二)负债业务方面1.资金价格是影响商业银行拓展非存款类金融机构负债业务的关键因素。

在一般性存款利率受管控,而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放商业银行款项利率市场化的情况下,虽然暂时不用缴存存款准备金,但相比一般性存款而言,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可以自行约定存款利率,在商业银行存款成本偏高,玉溪辖区23家商业银行中仅5家机构有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

从测算看,以2014年末农村合作银行吸收6月期1亿元的个人存款为例,利率为3.03%,需缴存14%的法定存款准备金(资金收益率为1.62%),其余部分收益率至少要3.30%才能覆盖资本成本,即每吸收1亿元3.03%的个人存款成本,可以吸收0.86亿利率为3.30%的同业存款,2014年全年6月期日均Shibor利率为4.86%,吸收同业存款比吸收基准利率定价存款实际成本高156个bp。

在实际操作中非存款类金融机构还要抬高存款利率,意味着尽管考虑了同业的不缴准优势,成本仍然偏高。

商业银行有关的论文范文

商业银行有关的论文范文

商业银行有关的论文范文商业银行的兴起与发展商业银行是现代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经济的稳定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商业银行通过各种金融服务,满足市场对于资金的需求,促进经济的繁荣。

本文将对商业银行的起源、发展以及其在经济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商业银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当时的商人和富豪便开始从事金融中介活动,成为最早的银行家。

随着时间的推移,银行业逐渐发展起来,成为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机构之一。

商业银行的发展受到了经济和政治环境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商业银行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它们为企业和个人提供贷款、存款和投资等金融服务。

商业银行在金融中起到了牵引经济、调控流动性和分配资源的作用。

商业银行在经济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首先,商业银行是资金流通的重要渠道。

它们接受存款,提供贷款,为企业发展和个人购买房屋提供资金支持。

商业银行帮助资金从储蓄者向借款者转移,促进了经济的流动性。

其次,商业银行还为企业提供各种投资理财服务。

通过投资理财产品,企业可以获得更高的收益,并为经济增长提供资金支持。

商业银行的投资理财部门可以通过分析市场趋势和企业财务状况,为客户提供最佳的投资建议和方案。

另外,商业银行还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跨境贸易的增长,商业银行成为了国际贸易的金融中介。

它们提供国际支付和结算服务,帮助企业进行跨国交易和汇款,促进了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

商业银行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金融风险的管理。

商业银行在资金流通和投资中面临着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为了降低这些风险,商业银行需要建立良好的风险管理机制,并加强内部控制。

其次是信息技术的革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和移动支付等新技术应用于金融领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商业银行需要不断创新,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以适应这些变化,并为客户提供更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最近几年,普惠金融也成为商业银行关注的焦点之一。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论文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论文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机制111班 1107050107 林琳一导论:1金融与金融体系:1金融:1定义:资金融通2终极意义:企业不承担风险,风险由终级融资者家庭个人来承担3融资的重要性:国富民强2金融体系:1定义:间接融资、直接融资与资金、证券的运动2银行的生态环境3国际上的主要金融体系:银行主导型金融制度(德、日)—间接金融为主 市场主导型金融制度(美、英)—直接金融为主4我国金融体系:银监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证监会,保监会5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总分行制,单一银行制,全能银行制,银行分业制2商业银行特性:1性质:特殊的企业,特殊的金融机构2产生:1概念:从一般意义上讲,商业银行是依法接受活期存款,主要为工商企业和其他客户提供短期贷款,并从事广泛金融业务的金融机构。

2商业银行的沿革与发展3功能:1信用中介职能2支付职能3信用创造职能4金融服务职能4经营目标:1基本目标:“三性平衡”2三性之间的矛盾与协调3重要性和原则:短期—流动性 中期—安全性 长期—盈利性 原则: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通过灵活调节流动性,致力于盈利性的提高3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的特点:1商业银行业务电子化2商业银行业务综合化、国际化3政府金融管制松化—原因、作用4资产证券化。

5商业银行风险强化4研究对象与内容:1研究对象:围绕稀缺资源—信用资金的优化配置所展开的各种业务及闲逛的组织管理问题2基本问题3研究内容:银行内部管理和外部管理二企业(银行)经营的本质三商业银行的业务:1银行资本及构成:1银行资本:商业银行的设立,首先必须拥有一定数额的最原始的资金来源,即资本金,它是银行拥有的永久归银行支配使用的自有资本2功能:1保护性功能2经营型功能3管理性功能3构成:1权益资本2损失准本金与资本准备金3债务资本2负债业务—存款:1来源:1流动资金2其他社会闲置资金3银行的放款2传统分类:1活期存款2定期存款3储蓄存款3创新:账户多样化、服务便利化、利率浮动化、工具证券化3负债业务—短期借入款:1同业借款:1同业拆借2抵押借款3转贴现贷款2中央银行借款:1再贴现2直接借款3回收协议4商业银行的资本业务:1票据业务:票据贴现,票据抵押放款2放款业务:1种类2依据3放款风险和放款保护3证券业务:1银行证券投资的目标:取得收益、降低风险。

中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差异与比较借鉴 本科毕业论文

中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差异与比较借鉴  本科毕业论文

经济学院本科学年论文论文题目:中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差异与比较借鉴以中国工商银行和花旗银行为例学生姓名:学号:学院:经济学院专业:金融学班级:金融0902班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2年2月24 日中外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差异与比较借鉴以中国工商银行和花旗银行为例内容摘要本文通过比较花旗银行,对中国工商银行经营管理进行了分析。

经实证检验本文得出结论:造成中国工商银行与花旗银行经营管理差距的根本原因是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经营状况欠佳,业务拓展能力不灵活,金融创新能力过于单一,人力资源管理不够合理是经营管理差的重要原因。

最后,本文就如何提高中国工商银行经营管理水平与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公司治理结构金融创新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Competitiveness of Domestic andForeign Commercial Banks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and CitibankAbstractBy comparison , Citibank , the management of th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were analyzed. Concluded by the empirical test in this article : caused by th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and Citibank management gap fundamental reason is that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is imperfect ; poor business conditions , business development capabilities and flexible financial innovation capacity over a single ,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is not reasonable. important cause of poor management . Finally, the article on how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th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raised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Key words:Commercial bank Management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Financial innovation序言 (1)一、中国工商银行与花旗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差异 (1)(一)中国工商银行和花旗银行两种模式的差异 (1)(二)中国工商银行和花旗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差异 (2)二、中国工商银行与花旗银行经营状况差异 (4)(一)中国工商银行和花旗银行总体规模和人均指标的差异 (4)(二)中国工商银行和花旗银行财务杠杆比率的差异 (4)(三)中国工商银行和花旗银行收入来源和经济效益的差异 (4)三、中国工商银行与花旗银行业务拓展能力的差异 (5)(一)中国工商银行与花旗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差异 (5)(二)中国工商银行与花旗银行行外汇交易业的差 (5)(三)中国工商银行与花旗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差异 (6)(四)中国工商银行与花旗银行个人信贷业务的差异 (6)(五)中国工商银行与花旗银行渠道的差异 (7)四、中国工商银行与花旗银行金融创新能力的差异 (7)(一)中国工商银行与花旗银行个产品创新的差异 (7)(二)中国工商银行与花旗银行服务创新的差异 (7)(三)中国工商银行与花旗银行体制创新的差异 (8)五、中国工商银行与花旗银行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 (9)(一)中国工商银行与花旗银行人员结构的差异 (9)(二)中国工商银行与花旗银行人力资源配置机制的差异 (9)(三)中国工商银行与花旗银行对员工的激励约束的差异 (10)六、改善中国工商银行经营管理的建议 (10)(一)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组织结构 (11)(二)制定清晰明确的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 (11)(三)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和风险管理机制 (13)(四)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14)(五)全面提升综合服务、业务创新,创建核心竞争力 (15)参考文献 (16)在中国金融体系中,占据主体地位的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不仅影响到商业银行体系的经营状况和市场竞争力,而且还在宏观上影响到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经济增长的潜力与质量。

商业银行管理论文题目(推荐标题98个)

商业银行管理论文题目(推荐标题98个)

商业银行管理论文题目(推荐标题98个) 对于商业银行管理来说,重中之重是风险管理,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不仅涉及到银行内的程序和流程,同时也涉及到银行的组织结构、政策以及操作风险的管理流程。

以下是98个关于商业银行管理论文题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商业银行管理论文题目一: 1、浅析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管理 2、浅析国内商业银行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 3、案例教学法在商业银行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4、浅析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管理 5、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内涵解析与改进路径 6、风险管理框架下商业银行表外业务会计信息披露研究——基于上市商业银行报表的分析 7、新常态下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8、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网上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 9、基于物联网思维的商业银行管理重构的战略思想 10、中小商业银行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研究 11、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12、平衡计分卡在商业银行绩效管理中的应用——以H市H商业银行为例 13、商业银行管理理论 14、对创新组织管理机制在我国商业银行应用、发展的思考 15、从年报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配置 16、中小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实践探讨 17、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特点及风险监管研究 18、商业银行管理效益审计的理论定位和实务探讨 19、宏观审慎监管与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组织模式研究 20、信贷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影响分析 21、MPA考核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影响研究 22、浅析大数据时代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23、我国商业银行国际化与风险管理 24、商业银行理财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以某银行理财产品为例 25、浅析商业银行全面预算管理的问题及对策——以A银行为例 商业银行管理论文题目二: 26、大数据时代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的应用研究 27、统一监管规则下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发展战略思考 28、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存在同群效应吗 29、高质量发展下的商业银行预算管理研究——基于大型商业银行视角 30、金融科技对商业银行财会管理的影响及对策 31、商业银行全员全产品绩效管理研究 32、管理会计在中小商业银行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33、浅谈商业银行合规经营管理 34、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分析——以民生银行为例 35、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以农业银行为例 36、探析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系统建设 37、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基于中小企业融资需求视角 38、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风险管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39、构建现代商业银行流动性监管体系——《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解读 40、商业银行管理会计成本核算方法简析 41、“穿透式”监管背景下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转型发展研究 42、基于管理会计视角的商业银行产品盈利性研究——以中国农业银行H分行为例 43、商业银行财务管理转型探析——基于价值创造的视角 44、金融工具准则修订后商业银行盈余管理手段研究 45、新时代商业银行品牌与舆情管理机制研究 46、政府融资模式转变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研究 47、以客户视图为导向的商业银行战略客户管理研究 48、浅析新巴塞尔协议框架下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以农业银行为例 49、基于物联网思维的商业银行管理重构的战略思想 50、“互联网+银行”: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新变革 商业银行管理论文题目三: 51、FinTech时代大数据在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探索 52、财富管理市场分析与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研究 53、大数据在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客户经营管理中的运用 54、浅析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 55、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56、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管理对策研究 57、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与合规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58、城市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管理问题研究 59、基于目标管理的商业银行绩效考核研究——以交通银行GY分行对公条线为例 60、我国城市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管理研究 61、浅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基于青岛农商银行管理实践的分析 62、浅析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应用与核心竞争力提升 63、中国上市商业银行管理升级的比较研究 64、商业银行资产管理子公司的发展瓶颈、国际经验与未来发展建议 65、农村商业银行如何提升经济资本管理效率 66、网络金融时代商业银行财务管理的创新策略 67、对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建设应用的几点思考 68、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研究 69、商业银行管理机制再造的难点与对策 70、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多维度盈利分析应用 71、大数据时代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72、商业银行管理类信息系统功能测试工作创新探索 73、分析利率市场化和我国商业银行管理 74、论人本思想在商业银行管理中的应用经营管理 75、商业银行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策略研究 商业银行管理论文题目四: 76、商业银行管理的创新对策 77、金融业IT架构转型实施路径研究——商业银行管理会计IT平台的设计应用与转型思考 78、新形势下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的建设与应用 79、商业银行管理会计绩效管理的应用实践研究 80、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多维度核算分析探究 81、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多维度核算分析的采撷探究 82、中国商业银行管理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83、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多维度核算分析的采撷探究 84、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创新研究 85、国内商业银行管理会计应用的路径探析 86、基于客户体验的商业银行管理模式变革研究 87、新常态下商业银行创新变革与风险管理 88、中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 89、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90、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91、商业银行绩效管理评价体系重构 92、商业银行管理会计下多维度盈利研究 93、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94、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 95、我国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信贷风险管理 96、优化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 97、论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 98、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管理情况的分析 财务管理专业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管理情况的分析 财务管理专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我国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管理情况的分析—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学院名称学院名称专业名称专业名称学生学号2016123456789学生姓名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教授姓名助理指导老师老师姓名2020 年1月X大学X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及知识产权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的成果。

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因本毕业论文(设计)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本毕业论文(设计)成果归西南财经大学所有。

特此声明。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作者专业:财务管理作者学号:X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X大学X学院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论文(设计)类型:A—理论研究;B—应用研究;C—软件设计等。

摘要现金资产是商业银行维持其流动性而必须持有的资产,它是银行信誉的基本保证。

银行是高负债运营的金融企业,对其存款客户负有完全债务责任。

从银行安全性角度,其流动性满足得越好,安全性就越有保障。

如果银行的现金资产不足以应付客户的提现要求,将会加大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引发挤兑风险,甚至导致银行破产,进而出现货币供给的收缩效应,削弱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弱化商业银行社会信用职能,这是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要极力避免的情况。

通过对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管理情况的分析与说明,可以规避商业银行在运作中遇到的流动性风险,挤兑风险,破产等问题,为中国商业银行的健康有序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字: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管理情况分析AbstractCash assets is an assets, which must be held by commercial banks,it is the basic guarantee of bank credit. The bank is high debt of the operation of financial enterprises,It has completely liability to its clients. Taking the safety of banks to consider, the better banks’ liquild satisfies,the better security to its safety. If the bank cash assets can not deal with customers’ withdraw deposit requirements, It will rise the bank liquidity risk, cause a run risk, bad worse, even cause bank bankruptcy, then appear contraction effect of money supply, weaken commercial banks’ liability of creating money deposit and social credit functions, in the commercial bank management process, all these situations should be avoided. Through to cash assets management situations’ analysis and explanation of the commercial banks, we can do it better to avoid to the liquild risk, run risk, and bankruptcy, and lay a stable foundation to Chinese commerc ial banks’ healthy and orderly development.Key words:Commercial bank Cash assets Administrative situation Analysis目录一、前言 (1)二、商业银行现金资产概述 (1)(一)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的构成 (1)1、库存现金 (1)2、在中央银行存款 (2)3、存放同业存款 (2)4、托收中的现金 (3)(二)、现金资产管理的目的、原则与方法 (3)1、现金资产管理的目的 (3)2、现金资产管理的原则 (3)3、现金资产管理的方法 (4)三、我国商业银行现金资产管理的现状及普遍存在的问题 (6)(一)、现金资产管理的现状 (6)(二)、现金资产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6)1、原创性产品创新性不足,功能相对单一 (6)2、内部组织机构分散,服务模式不够完善,服务水平低 (8)3、现有技术手段落后 (8)4、观念相对滞后 (9)四、从财务数据看中国农业银行的现金管理 (9)(一)、农行现金资产状况趋势分析 (9)(二)、农行现金资产的存量分析 (10)1、从农行备付金率看适度存量 (10)2、备付金比例的局限性 (13)(三)、农行现金资产流动性管理分析 (13)1、流动性及流动性风险 (13)2、农行现金资产的流动性管理 (14)3、农行流动性管理的远景 (16)(四)农行在现金资产管理普遍问题下的对策 (17)1、要加强管理,提高管理水平 (17)2、农行现金管理产品的推陈出新,服务趋于一体化 (17)3、做好流动性管理 (18)五、结束语 (19)文献综述 (20)参考文献 (28)致谢 (30)一、前言现金资产是一种无利或微利的资产,因持有现金资产而失去的利息收入构成持有现金资产的机会成本。

商业银行毕业论文

商业银行毕业论文

商业银行毕业论文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内金融脱媒的背景下,相比之前,我们国家的商业银行遇到了更加严峻的挑战。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商业银行毕业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商业银行毕业论文篇1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问题一、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概念与特征本文是论述我国国有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法律问题,因此首先要对银行不良资产做出包括概念、特征以及种类在内的概述:(一)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概念与特征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金融行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打造出一种中国银行、农行、工行、建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与一些非银行的金融机构相互促进分工合作的金融体制。

对于商业银行大家都不陌生,它是一种综合性的金融企业,是整个金融体制中的主体。

商业银行作为一种盈利性的组织机构,主要是通过吸收存款之后发放贷款的方式来实现盈利的。

商业银行盈利的过程其实也是资产的回笼与发放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一些原因使得银行处于非正常经营的状态,导致其发放出去的贷款并没有达到银行盈利的目的,比如一些贷款没有给银行带来利息收入或者本金无回的情况,这些都是不符合贷款“流动性、安全性、收益性”三性原则的,其本质是对商业银行经营成本的一种追加,①这些贷款被称为不良资产。

所以,在这里我们要讨论的不良资产其实就是我国四大商业银行产生的不良资产中的不良贷款。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具有以下四个特征:其一,不良资产的类型特殊;其二,清理不良资产的条件缺乏;其三,不良资产的资料完备性差;其四,不良资产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严重。

(二)不良贷款的种类对于不良资产的分类,综合来看国际上目前存在三种分类制度。

由于我国的具体国情,在不良资产分类方面的研究较发达国家要晚一些,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各种体制改革的力度加大,我国所适用的不良资产分类制度在逐渐的与国际接轨。

我国不良资产的分类经历个一个从无资产分类标准到“一逾两呆”分类标准再到五级分类与“一逾两呆”并存运用的转变。

商业银行经营转型几点思考论文

商业银行经营转型几点思考论文

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几点思考摘要:受国内外环境变化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监管日趋严格、金融“脱媒”加速、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都使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日渐加剧,各家银行不得不改变原有的发展模式,加快探索经营转型,银行同质化竞争的分水岭正在形成。

关键词:商业银行经营转型思考商业银行经营环境的变化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监管日趋严格。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及时启动了新一轮的国际监管改革。

这些改革不仅强化了单个银行或微观审慎监管,而且还强化了宏观审慎监管,尤其是加强了资本监管。

随着普通股在监管资本中主导地位的进一步确立,商业银行将面临更高的资本成本。

长期以来国内银行依靠增发和发债等外源融资补充资本的道路今后将难以持续。

其次,金融脱媒进程加速。

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对银行信贷的依赖逐步下降;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快速发展,客户对银行物理渠道的依赖度降低,在不同银行之间的转换成本降低,导致客户忠诚度降低。

第三,利率市场化进程日益加快。

虽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上限尚未放开,但民间金融市场的资金利率早就已经市场化了。

另外,商业银行通过大力发行高回报的理财产品来间接获得存款,实际上是对存款利率完全放开的预演,利率市场化将对商业银行过度依赖存贷利差的赢利模式带来挑战,中小银行将受到极大的冲击,甚至会破产倒闭。

中国商业银行在中间业务等方面已经实现较快增长,但与国际同行相比依旧相差很远。

将来在提高中间收入占比、改善收入结构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面对将来盈利预期下降,以及竞争格局加剧,我国商业银行该如何应对,如何转变盈利模式,成为不可回避的话题。

正是基于这些因素,业内权威人士表示,银行业规模持续快速扩张的时代将成为历史,银行已不能像过去那样,靠过高地消耗资本、信贷增长.,银行业将来在规模增长上将趋向平稳,业务的重心将由粗放式地追求“量”,转向追求结构的优化,实现盈利模式的转变,从而更好地应对竞争、监管要求、金融脱媒以及利率市场化的挑战。

商业银行完善贷款管理思考论文

商业银行完善贷款管理思考论文

商业银行完善贷款管理思考论文信贷业务是现代商业银行最重要的一种职能,它对银行的经营动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一、发放贷款是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其二,通过发放贷款可以加强与银行重要顾客的关系,以增加银行出售其它服务的能力;其三,通过银行的服务和经营,可以满足社会、政府和企业的需求,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本文对这一业务的阐述主要基于对理论和实际操作的制度变迁过程分析,这种分析可按下面的结构展开。

一、现代商业银行贷款理论变迁由于美国银行业和金融制度在国际金融体系中无以伦比的地位和威望,研究其贷款理论演变将成为一种可靠的依托,这种演变经历了:1.实票论和商业贷款理论。

在历史上,美国的贷款实践仿效了英国银行业的模式。

英国的理论被称为“实票论”,而其美国的变体则被称为“商业贷款理论”。

这两种理论都认为贷款是资金的主要来源,并认为需要有资金的流动性,以应付预料不到的提款需要。

因此,最好是只发放短期贷款,因为贷款理论认为,长期投资的资金应来自长期资源,如留存收益,发行新的股票以及长期债券。

“商业贷款理论”的缺点在于:第一,这一理论并不适用于整个银行业务系统――虽然它可能适用于个别银行,以库存货物作低押发放一笔贷款,借款人只有把货物出售后才能清偿贷款。

其二,如果借款人找不到买主,这位顾客也会借一笔款去完成这笔交易。

这样,虽然个别银行可能预期贷款到期通常会增加银行的资金流动性,而对于整个银行系统来说,则未必如此。

再次,整个银行系统的脆弱性,在长时间中,可能影响个别银行的资金流动性。

2.转换论。

1918年,产生了莫尔顿的“转换论”,这一理论认为,把可用资金的一部分投放于二级市场的贷款与证券,可以满足银行资金流动性的需要。

流动性的需要增大时,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这些资产。

转换理论的实际应用,增加了新流动性来源,并证明银行可以发放较长期的贷款,这样就延长了各种贷款的平均期限。

但是,“转换论”也同样具有“商业贷款理论”的那种局限性,此外,贷款平均期限的延长会增加银行的全面流动性风险。

课题研究论文: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分析

课题研究论文: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分析

107276 银行管理论文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分析一、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20xx年7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20xx年5月1日,《存款保险条例》正式实施;20xx年10月23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

近些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推进,至此中国利率市场化基本全部完成。

同时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和“金融脱媒”现象的不断深化,势必对国内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与市场环境等多个方面带来较大影响。

利率收入是金融行业的主要收益来源,也是资金的价值体现,是所有金融系统与市场环境中最为重要的部分。

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以来,金融自由化思想在世界各地崭露头角,西方发达国家和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先后走上了利率市场化变革之路。

根据国外发展情况可以看出,利率市场化是金融市场中一项具有深层次意义的伟大革命,会产生颠覆性的效果,对商业银行影响深远且利弊参半,一方面给商业银行的发展转型指明了新思路,另一方面也存在着风险,同时,在新形势下管理办法也需要进行革新。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自身经营管理中的利率市场化也是整个金融市场利率市场化关键的一步,各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也会受到商业银行自身管理机制健全程度的影响和制约。

由此可见,商业银行应该顺应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发展趋势,根据金融环境的变化调整自身经营管理方法和策略,力求在改革大潮中稳步前进,同时为我国金融自由化的改革推波助澜。

二、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分析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在为商业银行提供机遇、创造贷款自主定价条件的同时,也使商业银行在经营管理中面临巨大挑战,商业银行的当务之急就是将如何应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研究提上日程。

经过研究分析,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主要影响表现如下:(一)商业银行获得更大经营管理自主权我国的利率管理体制经历了以下方式的转变:严格管制的固定利率→有管制的浮动利率→利率市场化改革。

商业银行管理论文范文3篇

商业银行管理论文范文3篇

商业银⾏管理论⽂范⽂3篇商业银⾏管理论⽂1商业银⾏辩证管理观探析1.1发掘“辩证”⼀词的含意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辩证”有两层意思。

第⼀层意思是:作动词,意为“辨析考证”:如反复辩证。

也作“辨证”。

第⼆层意思是:作形容词,表⽰“合乎辩证法的”:如辩证关系、辩证的统⼀。

在理解这两层意思时,我们应注意如下⼏点:⾸先,“辩证”作“辨析考证”理解时,“辩证”同“辩证”。

从哲学⾓度分析,“辩证”所指的“辨析考证”,是⼈们对⾃然界、⼈类社会与⼈的精神三⼤领域的⼈或事物⾃⾝进⾏直接地或通过相关⽂献资料进⾏间接地反复辨别、分析和研究以探求事实的过程,是主观见之于客观、客观⼜见之于主观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螺旋式上升的认识过程。

可见,“辩证”⼀词背后隐含的是在可知论基础上的唯物主义认识论。

其次,“辩证”是直接与辩证法相联系的。

“辩证法”是希腊语“dialego”的汉语译⽂,原意为谈话、论战的技艺。

后指与形⽽上学相对⽴的、专门研究世界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规律的哲学学说。

辩证法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先后出现了古代朴素辩证法、以⿊格尔为代表的唯⼼辩证法和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三种基本历史形式。

其中,只有唯物辩证法是客观物质世界的发展规律和认识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

1.2透视辩证管理观当前学术界对管理的研究⼤多是沿着美英等国的管理思路进⾏的,⽽对辩证管理⽅⾯的研究很少。

总体来说,关于辩证管理现有的论述主要可概括为三类观点:第⼀类观点是从管理实践中挑出⼏个诸如“疏”与“堵”、“宽”与“严”、“刚”与“柔”等具有辩证关系的词并加以简略分析,于是便称之为辩证管理。

如果这能够称为辩证管理的话,那么中国古代《管⼦·正世》篇中所⾔“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反映出的“变⾰”与“稳定”之间的关系也可称为辩证管理。

实际上,管理过程中偶然闪现出的辩证管理思想⽕花并不等于辩证管理。

第⼆类观点是从中国传统中医学“辨证论治”或“辨证施治”理论延伸出辩证管理,并认为“医⼈医国”,“其道⼀也”。

《2024年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证研究》范文

《2024年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证研究》范文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证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持续发展和银行体系日趋复杂化,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变得愈发重要。

本篇论文将深入探讨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以及进行相应的实证研究,旨在分析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为未来风险管理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基础1. 风险管理的定义与重要性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评估、监控和应对,以最小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风险管理是保障银行稳健经营、防范金融风险的关键环节。

2. 商业银行风险类型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这些风险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银行的经营稳定性和盈利能力。

3. 风险管理理论框架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框架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监控和风险报告等环节。

这一框架为银行提供了全面、系统的风险管理方法,有助于银行有效应对各类风险。

三、实证研究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我国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风险数据和银行经营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

2. 实证研究结果(1)信用风险管理: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但仍需加强信用评级和风险预警机制的建设。

(2)市场风险管理:市场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

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能力逐步增强,但仍需关注金融市场波动对银行资产和负债的影响。

(3)操作风险管理:操作风险是银行日常运营中常见的风险。

实证研究显示,我国商业银行在操作风险管理方面存在一定差距,需加强内部控制和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

(4)流动性风险管理:流动性风险是银行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

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在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需关注资金来源和运用的匹配性,以及应对突发情况的流动性储备。

金融银行论文现代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管理研究

金融银行论文现代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管理研究

金融银行论文现代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管理研究金融银行论文:现代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管理研究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

经营风险管理对于商业银行的稳健运营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有效的风险管理不仅能够帮助银行降低损失,还能提升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声誉。

一、现代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类型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风险之一。

这是指借款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导致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例如,企业贷款违约、个人信用卡逾期等都属于信用风险。

市场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

它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价格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等。

利率的波动可能影响银行的存贷利差,汇率的变动可能使外汇资产和负债价值发生变化,而股票和商品价格的起伏则会影响相关投资的收益。

操作风险涵盖了银行内部流程、人员、系统等方面的失误或不完善所导致的风险。

例如,内部欺诈、系统故障、交易错误等都属于操作风险的范畴。

流动性风险指的是银行无法及时满足客户提款或合理贷款需求的风险。

如果银行的资金来源不稳定或资金运用不合理,就可能陷入流动性困境。

此外,还有声誉风险、战略风险等其他类型的风险,这些风险也可能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二、现代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成因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是导致银行风险的重要外部因素。

经济衰退、通货膨胀、政策调整等都可能影响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

银行自身的业务结构和经营策略也会引发风险。

过度依赖某一业务领域、盲目扩张规模、风险偏好过高都可能增加银行的风险暴露。

风险管理体系的不完善是风险产生的内部原因之一。

如果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机制不健全,银行就难以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

人员素质也是影响风险管理的关键因素。

员工的专业知识不足、道德风险等都可能导致风险的发生。

三、现代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管理的方法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

银行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如数据分析、专家判断等,准确识别可能面临的各类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激励理论摘要:激励理论是当代管理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分支,在管理实践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介绍了几个典型的激励理论,并探讨其对企业管理的启示,最后,总结了企业管理中常用的三种激励方式。

关键词:激励;激励理论;激励方式引言励产生的根本原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

内因是由人的认知知识构成,外因则是人所处的环境。

为了引导人的行为达到激励的目的,管理者可在了解人的需要的基础上,创造条件促进这些需要的满足,也可以通过采取措施,改变个人的行动环境。

对需要以及人内在动机和环境的激发。

形成各种各样具体的激励理论,一般可将激励理论分为激励的需要理论、激励的过程理论。

1.1 激励的需要理论(1)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1943年出版了《人的动机理论》一书,提出著名的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有五个层次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保障需要,社交、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这五个层次,是一个由低到高逐级形成并逐级得以满足的。

生理需要与安全、保障需要称为较低级的需要,而社交、归宿需要、尊重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称为高级的需要。

(2)双因素理论。

双因素理论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赫茨伯格提出来的。

2O世纪5O年代末期,赫茨伯格和他的助手们在美国匹兹堡地区对二百名工程师、会计师进行了调查访问。

访问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在工作中,哪些事项是让他们感到满意的,并估计这种积极情绪持续多长时间;又有哪些事项是让他们感到不满意的,并估计这种消极情绪持续多长时间。

赫茨伯格以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为材料,着手去研究哪些事情使人们在工作中快乐和满足,哪些事情造成不愉快和不满足。

结果他发现,使职工感到满意的都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使职工感到不满的,都是属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方面的。

他把前者叫做激励因素,后者叫做保健因素。

保健因素与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有关,其内容包括公司的政策与管理、督导、工资、同事关系、工作环境、人际因素等方面。

激励因素是指适合个人心理成长的因素,内容包括成就、赞赏、工作本身、责任感、上进心等。

研究表明,不是所有的需要得到满足都能激励起人们的积极性,只有那些被称为激励因素的需要得到满足时,才能调动积极性。

缺乏保健因素时,将带来强烈的不满,但保健因素得到满足时,并不能带来强烈的激励作用。

2.2 激励的过程理论(1)公平理论。

公平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来的。

公平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三个方面:①公平是激励的动力。

公平理论认为,人能否受到激励,不但受到他们得到了什么而定,还要受到他们所得与别人所得是否公平而定。

②公平理论的模式(即方程式):Qp/Ip-Qo/Io式中,Qp代表一个人对他所获报酬的感觉。

Ip代表一个人对他所做投人的感觉。

Qo代表这个人对某比较对象所获报酬的感觉。

Io代表这个人对比较对象所做投入的感觉。

③不公平的心理行为。

当人们感到不公平待遇时,在心里会产生苦恼,呈现紧张不安,导致行为动机下降,工作效率下降,甚至出现逆反行为。

(2)期望理论。

弗鲁姆认为,某一活动对某人的激励力量取决于他所能得到结果的全部预期价值乘以他认为达成该结果的期望概率。

用公式可以表示为:M = V E其中:M-一激励力量,这是指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激发出人的潜力的强度。

V——目标效价,指达成目标后对于满足个人需要其价值的大小。

期望值,这是指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的主观判断,达成目标并能导致某种结果的概率。

2、激励理论的启发2.1 激励必须考虑员工的需求依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激励必须要考虑人的需求,别人需要什么,我们就给予什么激励,这样的激励才是真正有效的。

打个比喻说,如果一个濒临饿死的人你就是给他十座金山都没有用,还不如给他一个面包更直接、更有效。

需要层次理论要求管理者在管理中能正确认识被管理者的需要多层次;努力把管理的手段、方法和员工的需要结合起来,满足被管理者的需要;在满足需要的同时,必须要考虑员工各种各种的需求,并有针对性地给予激励。

2.2 激励也要注意公平不公平、不合理会带来心理挫伤。

中国古代就有“不患贫,患不均”的说法。

在激励过程中应注意对被激励者公平心理的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公平观,一是要认识到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二是不要盲目攀比。

为了避免职工产生不公平的感觉,企业往往要采取各种手段,在企业中造成一种公平合理的气氛,使职工产生一种主观上的公平感。

2.3 激励目标的设置在激励方面,期望理论启示管理者不要泛泛地采用一般的激励措施,而应当采用多数组织成员认为效价最大的激励措施,而且在设置某一激励目标时应尽可能加大其效价的综合值,加大组织期望行为与非期望行为之间的效价差值。

在激励过程中,还要适当控制期望概率和实际概率,加强期望心理的疏导。

期望概率过大,容易产生挫折,期望概率过小,又会减少激励力量;而实际概率应使大多数人受益,最好实际概率大于平均的个人期望概率,并与效价相适应。

2.4 制定有效的激励制度在制定激励政策之前,要对员工的所有需求做认真地调查,并制定一份详细的清单。

然后将公司可以满足和不能满足的部分分开,划掉那些不能满足的部分。

对可以满足的那部分进行认真研究,找出满足的途径,并将这些途径流程化(可操作化)。

上述工作完成后,激励政策就有了雏形。

下面,就要制定具体规则,即:得到某个激励等级的员工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

另外,在每个激励等级上,都要设计几种不同的选项,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需要选择燕中的一种。

.比如说,在某个激励等级上,有技术培训,公费旅游,休带薪假期等多个选项。

员工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其中一种。

激励政策本身也有一个完善的过程。

这需要管理者在工作中不断了解员工的需求,及时将员工新的需求反映在政策中,这样才能使政策能够保持持续的有效性。

3、激励方式:有效的激励,必须通过适当的激励方式与手段来实现。

按照激励中诱因的内容和性质,可将激励的方式与手段大致划分为三类:物质利益激励、社会心理激励和工作激励。

3.1 物质利益激励物质利益激励是指以物质利益为诱因,通过调节被管理者物质利益来刺激其物质需要,以激发其动机的方式与手段。

它是一种最基本的激励手段,因为获得更多的物质利益是普通员工的共同愿望,它决定着员工基本需要的满足情况。

3.2 社会心理激励(1)目标激励。

即以目标为诱因,通过设置适当的目标,激发动机,调动积极性的方式。

(2)教育激励.具体包括政治教育和思想工作。

(3)表扬与批评。

是管理者经常运用的激励手段.(4)尊重激励。

管理者应利用各种机会信任、鼓励、支持下级,努力满足其尊重的需要,以激励其工作积极性。

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

①员工参加管理。

所谓职工参加管理,是指在不同程度上让员工和下级参加企业决策以及各级管理工作的研究和讨论。

处于平等的地位商讨企业的重大问题,可使员工感到上级主管的信任,从而体验出自己的利益和企业发展密切相关而产生强烈的责任感。

②榜样激励。

运用榜样激励,首先要树立榜样。

选择榜样时要注意榜样的行为确实是企业中的佼佼者,这样才能使人信服;其次要对榜样的事迹广为宣传,使企业的员工都能知晓,使学习的目标更加明确。

③竞赛(竞争)激励。

在企业里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很多时候都要制定竞赛来激励员工。

要注意目标不能太高或者太低,这样员工才会为这个目标去努力。

要精心选好奖品,比较公平和公开的进行竞赛,而且竞赛完了一定要公布出来,才能达到最后激励员工的效果。

3.3 工作激励按照赫茨伯格的双因素论,对人最有效的激励因素来自于工作本身,因此,管理者必须善于调整和调动各种工作因素,搞好工作设计,千方百计地使下级满意于自己的工作,以实现最有效的激励。

日本著名企业家稻山嘉宽在回答“工作的报酬是什么”时指出,“工作的报酬就是工作本身”,这句话深刻地道出了工作丰富化这种内在激励的重要性。

工作激励是通过促进员工工作的丰富化来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一种激励方法,其实质就是让工作本身成为激励因素。

优秀的企业不仅给员工发工资,还给员工的工作增添意义,使他们觉得自己的工作很有挑战性,很有成就感,而且,尽可能地让他们扩大工作范围,允许他们经常调换工作,调剂他们的工作强度,促使他们对工作产生强烈的乐趣。

在这种情形之下,员工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聪明才智、干劲和热情。

工作激励方法很值得我国企业运用和借鉴。

现在国内发展型企业,多半还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工序技术性不高,专注面窄,重复性强,容易导致工作乏味和无聊,影响生产效率,如果能够合理地安排工人轮换工序,使他们的生产操作从单调枯燥趋于丰富多彩,也许有些工人会从工作轮换中发挥出自己的更大潜力,从而确立几种适合自己兴趣的、自己真正喜欢干的工序来,这样他们一定会更愿意长久地在企业扎根,做更多的事来体现自己的工作价值。

行!参考文献[1]周三多.管理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1.[2]尹汝龙,周静莉等.激励理论在旅游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集团经济研究,2006,[3]史占中.企业战略联盟[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4]王方华、吕巍.企业战略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11(1999.10重印).[5]宋逢明.现代商业银行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6]黄宪、赵征、代军勋.银行管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