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养老保险中个人账户养老金给付标准精算模型及模拟分析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调整的精算分析

! +,8-.5+=54.3(%&4+;·. &· 2<&48%+;·. +,8-.5+%8<.3(&·%>?4 <(, 其中 %&4 +;. 表示退休职工从 4 岁再生存 % 年的概率,%>?%
表示 4 岁延期 % 年的终身生存年金,= 为职工生命表的寿命
上限。
表!
新旧制度平衡时间和天然缺口期望值
在现行的个人账户的养老金是按积累额分十年给付,计 发系数就是 ,!" 月;在新制度下,假设个人账户的给付年限 为 ,G 年,则计发系数为 !,# 月。如果采用生存年金制度,则 计发系数将为:7( +%’.4 。
672,5 +%’.4 · - 3
%(5
& ,8-
67+,8-.
为简化计算,我们对平衡时间 % 取相近的整数。而超过
平衡时间部分的养老金在退休时的精算现值 9(:%’)就是天然 缺口的精算现值,其计算公式为:
9+:%’.(%&4+;·. &·2&48%+;·. +,8-.5+%8,.808<&48%+;·. +,8-.5+%8<.808;545%&48%+;·.
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 F’ 为:
F’1/
G
A@-’1
,;?.@ ’"
G A(’6C),@-8-’.
对调整后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替代率,由于缴费费率为
%&,给付年限为 H 年,则个人账户退休时的积累额为:
@-8-’
养老金模拟方案结果及分析论文

养老金模拟方案结果及分析论文养老金模拟方案结果及分析论文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
而养老金模拟方案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被提出的。
本文将通过对养老金模拟方案的结果及分析,探讨其对我国养老保障制度的影响和应对措施。
一、养老金模拟方案的实现养老金模拟方案是指通过模拟我国现行社会保险制度的运行情况和未来趋势,对养老金的发放和收支进行模拟,以预测未来养老金支出和收入的平衡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政府制定养老保障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目前,我国养老金模拟方案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基于人口统计学模型的养老金模拟方案,该模型主要基于人口结构、经济发展情况、就业变化等因素,通过对各种数据的预测和分析,来获取养老金的相关信息;二是基于社会保险统计资料的养老金模拟方案,该模型主要基于当期社会保险缴费情况和社保基金的财务运营状况,通过对各种标准和数据的对比和分析,来进行养老金的投资和管理工作。
二、养老金模拟方案的结果在进行养老金模拟方案后,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养老金存在缺口经过模拟计算,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目前我国养老金存在一定的缺口。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和生育率下降,未来养老基金的收支情况更加不稳定。
此时,不仅需要增加养老金的投资收益,还应当着重增加对企业和个人的养老金缴费补贴,以保证养老金的可持续发展。
2.养老金缺口可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弥补在养老金出现缺口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弥补:(1)加大国家资金的投入以及增加企业和个人的养老金缴费补贴;(2)扩大养老金的投资领域,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养老金的投资收益;(3)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提高参保率,以增加养老金的收入来源;(4)鼓励居民增加个人储蓄和投资,以增加参保人员自身的养老金收入。
三、养老金模拟方案的政策建议在分析养老金模拟方案后,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政策建议:1.增加政府投资和企业与个人的养老金缴费补贴政府可以考虑增加对于养老金的财政补贴,企业和个人也可以通过提高养老金缴费比例等方式增加养老金的缴费量。
个人帐户养老金精算模型

个人帐户养老金精算模型一、问题的提出中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
在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我国传统的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险制度已不适合我国的经济的发展,因此,只有建立基金式养老金模式,与国际社会接轨,才能彻底解决我国老龄化问题对我国政府带来的压力。
因此,我国于1997年对养老金制度进行了改革,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由传统的现收现付制模式转化为现部分基金模式。
所谓部分基金模式,即退休职工的退休金包括两部分: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当职工退休时,领取的基础养老金标准是该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个人帐户养老金的标准为本人帐户储存额除以120,均为按月发放。
对改革前实施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且个人缴费和视同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以下简称‘中人’),按照新老办法平稳衔接、待遇水平基本平衡等原则,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确定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从养老保险基金中解决。
具体办法,由劳动部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并指导实施;对改革时已经退休的职工(以下简称‘老人’),养老金发放标准与现收现付制下的标准相同。
对于基本养老金制度的改革,我们提出以下两个问题:1、试对改革后个人账户养老金发放标准建立数学模型,并对标准的合理性进行分析;2、试建立数学模型并分析当前养老金制度中影响保障程度的指标。
二、问题的分析《决定》规定,退休后职工的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组成。
退休后的基本养老金计算公式为:月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
其中:基础养老金=上年度本地区在职职工月平均工资×20%,个人帐户养老金=个人养老保险帐户累积储存额/120,个人帐户养老金按照社会平均余命发放,超过平均余命的退休职工的养老金部分,由社会统筹支付。
替代率是指个人进入退休期所领取的养老金与进入退休期上一年度工资的比例,或者是进入退休期社会平均养老金与进入退休期上一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比例。
替代率的高低是衡量养老金制度是否合理的关键因子。
北京市养老保险模型及仿真研究

北京市养老保险模型及仿真研究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深,养老保险成为社会保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而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和经济中心,其养老保险模型及其仿真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北京市养老保险模型及其仿真研究进行探讨。
北京市养老保险模型主要由基本养老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两部分组成。
基本养老保险是由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养老保险制度,涵盖了所有在北京市参加工作的职工;补充养老保险则是由个人自愿参加的附加保险,可以提供更高水平的养老保障。
针对北京市养老保险模型,研究者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进行仿真研究,能够更好地分析和预测养老保险制度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在模型中,研究者通常会考虑到人口老龄化程度、参保人数、缴费比例、养老金发放标准等因素,以期提供科学合理的养老保险方案。
在进行仿真研究时,研究者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等手段,模拟不同的养老保险政策和制度变化对养老金发放、社会保障水平以及财政可持续性的影响。
通过对不同参数进行调整和对比分析,可以帮助政府和决策者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养老保险政策。
此外,养老保险模型及仿真研究还可以为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提供参考和依据。
通过对不同制度变化的模拟,可以评估改革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然而,在进行养老保险模型及仿真研究时,也需要考虑到一些限制和挑战。
例如,模型建立所依赖的数据准确性、模型中参数的选择以及对未来情景的预测等问题都需要认真对待。
综上所述,北京市养老保险模型及仿真研究对于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模型和进行仿真研究,能够为政府决策者提供有力的支持和参考,推动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同时,也需要在研究过程中充分考虑到相关限制和挑战,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养老保险问题的数学模型

养老保险的模型设计柏强魏永涛摘要:本文通过对给定保险方案的分析,针对养老保险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对投保人有利的计算方法,以下对题目所给定的方案作出简要分析:方案I:40足岁开始投保,直到59岁止,60岁开始领取养老金,直到死亡,死时一次支付家属一定金额;方案II:40足岁开始投保,投10年,60岁开始领取养老金,直到死亡,死亡时一次支付家属一定金额。
将两方案进行比较,投保方法相同,只是领取养老金的方法不同。
这样,便简化了数学模型的建立。
问题一:指出对投保人更有利的方案。
针对该问题需寻找一个确定有利方案的指标,由此我们引入了投保有利率η(其定义为:领取的总金额(包括利息)与投保总金额(包括利息)的差再与投保总金额(包括利息)的比值);这样来把未来的资金转换为现值,来体现投保人与保险公司何者获利及何种方案对投保人更有利。
在此需说明:a.η>0表示投保人获利;b.η=0表示投保人和保险公司等价交换;c.η<0表示保险公司获利。
此外,η的值越大说明对投保人越有利。
我们计算出方案I的η值为0.039322,方案II的η值为0.019176;根据我们的对η的定义可知:方案I对投保人更有利。
问题二:建立一般数学模型。
此问题相当灵活,在此,我们将问题涉及到的所有参量均作一般化处理,从而建立对保险问题通用的数学模型。
具体实现如下:a.统一两方案并将问题作一般化重述:投保人从m岁时开始投保,每年交费c元,一直交到n岁为止,从p岁起,每年领取养老金d元,以后每年增加e元,直到死亡,死亡后,保险公司一次性支付a元。
若预期寿命为k岁,银行年利率为λ。
同时,对其中的参量作定性的约束。
b.据以上重述及对问题的分析建立一般模型。
此模型对实际投保问题很有意义,既可做为保险公司方的参考工具,又可为投保人提供一定的信息。
本文也对寿命的变化所引起的模型的变化做了灵敏性分析;但其中不足之处亦有之:模型没有图形、表格之类的部分,不能使问题更清晰,直观地表现。
养老保险精算模型操作及指标解释

养老保险精算模型操作及指标解释1.数据收集和处理:模型的建立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包括参保人员的基本信息、工作记录、缴费记录等。
数据的质量和完整性对模型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2.假设设定: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需要对养老保险的各项假设进行设定,包括参保人员的寿命、退休年龄、工资增长率等。
这些假设对模型的输出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3.公式推导和模型建立:根据养老保险制度的运行规则和设定的假设,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常见的养老保险精算模型包括个人账户模型、基金模型、传统模型等。
模型建立需要充分考虑参保人员的人口结构和退休人员的生命周期。
4.参数设定与模型调整:将建立的模型应用于实际数据,通过对参数进行设定和模型的不断调整,使模型与实际情况相匹配,提高模型的预测和分析能力。
1.风险价值:风险价值是衡量保险产品或养老保险制度的风险承受能力的指标。
通过风险价值的计算,可以确定制度或产品在面对不同风险情景时的资金安全水平。
2.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是养老保险基金资产与负债的比例,用于评估基金的偿付能力和风险水平。
资产负债率的提高可能意味着基金的资金短缺或未来偿付能力不足。
3.投资收益率:投资收益率是养老保险基金的资产收益与投资本金的比例,用于评估基金的投资策略和风险收益水平。
投资收益率的提高可以增加基金的价值和偿付能力。
4.投保率:投保率是指参保人员在特定时期内实际参加养老保险的比例。
投保率的提高可以增加基金的缴费收入,保障基金的偿付能力和可持续性。
5.养老金替代率:养老金替代率是指退休后个人养老金与退休前工资的比例。
养老金替代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养老保险制度对个人退休生活的保障程度。
弹性退休制下退休年金的随机精算模型与模拟测算

弹性退休制下退休年金的随机精算模型与模拟测算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保险制度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弹性退休制度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保险制度,以其灵活的退休方式、适应性强的特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将探讨弹性退休制下的退休年金随机精算模型,并通过模拟测算来分析其各类风险。
通过对弹性退休制度的研究,为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提出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弹性退休制度,退休年金,随机精算模型,模拟测算,风险1. 弹性退休制度弹性退休制度是指员工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以后,可以自愿选择在具备一定工作能力的情况下继续工作,也可以选择提前退休。
弹性退休制度的出现,有利于满足员工个性化的工作需求,增强员工的就业意愿和工作积极性。
同时,弹性退休制度对于解决老龄化社会的养老保障问题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2. 退休年金随机精算模型退休年金是指退休人员按照规定从养老保险基金中领取的一定金额的养老金。
在弹性退休制度下,员工的退休时间和领取退休年金的时间也相应发生了变化,这就需要对退休年金进行随机精算模型的研究。
随机精算模型是指以随机变量为输入,通过一定的数学方法和技术,得出一定输出量的计算模型。
在退休年金的随机精算模型中,需要考虑多个因素的影响,如退休年龄、退休方式、个人缴费、缴费年限等。
在计算退休年金时,还需要考虑通货膨胀率和利率等因素的影响。
在弹性退休制度下的退休年金随机精算模型中,尤其需要关注预期寿命等因素对退休年金的影响。
预期寿命的增加会导致退休年金的领取期限变长,进而增加退休年金的支出。
因此,需要通过对预期寿命等因素的合理测算,对退休年金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
3. 模拟测算为了验证退休年金随机精算模型的准确性和可行性,需要进行实际的模拟测算。
在模拟测算过程中,需要考虑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如通货膨胀率、利率、失业率等。
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合理的测算和研究,可以得到更加精确的退休年金模拟测算结果。
在模拟测算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建立合理的计算模型,将各种因素的影响进行量化,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估。
养老金模型报告7.pptx 养老金分析 养老金仿真 养老金模型

点击此处弹出对应的图表
点击“确定”算出养老金缺口
3 仿真系统设 计与实现
2 养老金模型 仿真结果分 1 命题背景及 4 分析 的建立 析
一、开发工具 Microsoft visual C++
二、环境要求 Microsoft Windows XP (sp2 ,sp3) ;
Microsoft Windows 7; Vc6.0运行库
4 仿真结果分 析
1 命题背景及 仿真系统设 2 养老金模型 3 分析 的建立 计与实现
以计发月 数为因素 分析
由图表可以看出,社会平均计发月数越 大,个人养老金替代率越低,生活水平 越低。 建议:改变参照社会平均计发月数的养 老金计发制度,改为职工自行申请计发 月数。
4 仿真结果分 析
1 命题背景及 仿真系统设 2 养老金模型 3 分析 的建立 计与实现
养老金替代率
养老金缺口
所谓缺口,是指当养老保险基金入 不敷出时出现的收支之差。
我国现行状况
2 养老金模型4 仿真结果分 3 仿真系统设 的设计 计与实现析
对养老金的认识
养老金替代率
养老金缺口
我国现行状况
现在我国养老保险改革正处于过渡 期。养老保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目标 是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它关系 到社会稳定和老龄化社会的顺利过渡。 影响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一个重 要因素是替代率。按照国家对基本养 老保险制度的总体思路,未来基本养 老保险的目标替代率确定为58.5%。
养老金替代率
养老金缺口
养老金也称退休金,是一种根据劳 动者对社会所作贡献及其所具备受 养老保险的资格,以货币形式支付 的保险待遇,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 基本生活需要
数学建模——关于养老金的分析与计算及简化编程

数学建模——关于养老金的分析与计算及简化编程养老金是自然人在退休后保障生活的一项社会福利制度。
在现代社会,养老金的计算和分析变得越来越复杂,需要运用数学建模的方法来进行分析和计算。
首先,我们需要考虑养老金的基本构成。
养老金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由国家统一提供,与个人工作年限和月平均工资有关。
个人账户养老金则是个人按一定比例缴纳的,由个人投资运营,与个人缴费和投资收益有关。
接下来,我们可以用数学建模的方法来计算养老金。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
通常,基础养老金与个人工作年限和月平均工资的乘积有关。
我们可以将其表示为:基础养老金=工作年限×月平均工资×系数其中系数为国家制定的统一标准,与个人年龄和性别也有关。
然后,我们需要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涉及到个人缴费和投资收益。
我们可以将个人缴费表示为:个人缴费=个人工资×缴费比例缴费比例通常由国家制定,可以根据个人工资水平等因素进行调整。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投资收益可以通过投资收益率进行计算。
假设投资收益率为r,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投资收益可以表示为:投资收益=个人缴费×(1+r)^缴费年限最后,我们可以将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加总,得到总养老金:总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通过这样的计算,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基于数学模型的养老金计算公式,可以根据不同的个人情况和参数进行计算。
除了计算养老金的数学模型,我们还可以利用简化编程来实现对养老金的分析和计算。
例如,我们可以使用Python等编程语言来编写一个程序,输入个人的工作年限、月平均工资、个人工资、缴费比例、投资收益率等参数,然后自动计算出养老金的结果。
在编程中,我们可以使用变量来存储输入的参数,使用数学函数来进行计算,使用条件判断和循环语句来实现不同情况下的计算逻辑。
通过编程,我们可以快速准确地计算养老金,避免手工计算产生的错误和繁琐。
最新个人帐户养老金精算模型

个人帐户养老金精算模型个人帐户养老金精算模型一、问题的提出中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
在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下,我国传统的现收现付制的养老保险制度已不适合我国的经济的发展,因此,只有建立基金式养老金模式,与国际社会接轨,才能彻底解决我国老龄化问题对我国政府带来的压力。
因此,我国于1997年对养老金制度进行了改革,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由传统的现收现付制模式转化为现部分基金模式。
所谓部分基金模式,即退休职工的退休金包括两部分: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当职工退休时,领取的基础养老金标准是该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个人帐户养老金的标准为本人帐户储存额除以120,均为按月发放。
对改革前实施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且个人缴费和视同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以下简称‘中人’),按照新老办法平稳衔接、待遇水平基本平衡等原则,在发给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的基础上再确定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从养老保险基金中解决。
具体办法,由劳动部会同有关部门制订并指导实施;对改革时已经退休的职工(以下简称‘老人’),养老金发放标准与现收现付制下的标准相同。
对于基本养老金制度的改革,我们提出以下两个问题:1、试对改革后个人账户养老金发放标准建立数学模型,并对标准的合理性进行分析;2、试建立数学模型并分析当前养老金制度中影响保障程度的指标。
二、问题的分析《决定》规定,退休后职工的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组成。
退休后的基本养老金计算公式为:月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
其中:基础养老金=上年度本地区在职职工月平均工资×20%,个人帐户养老金=个人养老保险帐户累积储存额/120,个人帐户养老金按照社会平均余命发放,超过平均余命的退休职工的养老金部分,由社会统筹支付。
替代率是指个人进入退休期所领取的养老金与进入退休期上一年度工资的比例,或者是进入退休期社会平均养老金与进入退休期上一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比例。
养老金模拟方案结果及分析论文

养老金模拟方案结果及分析论文一早,我坐在办公室里,咖啡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眼前的电脑屏幕上显示着“养老金模拟方案结果及分析论文”这个。
10年的方案写作经验让我对这个话题游刃有余,于是我开始用意识流的方式,把我的想法一股脑儿地倾泻在键盘上。
养老金问题是个大难题,关系到亿万人民的老年生活。
我想到的是,这次模拟方案的目标就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养老金制度的运作,以及预测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
1.方案背景我国养老金制度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三部分。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金制度的压力越来越大。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们团队针对现行养老金制度进行模拟,预测未来养老金的收支情况。
2.模拟方案(1)现行养老金制度不变,预测未来收支情况。
(2)提高养老保险缴费比例,预测未来收支情况。
(3)延长退休年龄,预测未来收支情况。
3.模拟结果(1)现行养老金制度不变的情况下,预计到2035年,养老金累计结余将降至1.3万亿元,远远无法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2)提高养老保险缴费比例至24%,预计到2035年,养老金累计结余将达到4.5万亿元,但仍难以满足需求。
(3)延长退休年龄至65岁,预计到2035年,养老金累计结余将达到7.2万亿元,基本能够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4.结果分析从模拟结果可以看出,现行养老金制度面临很大的压力。
提高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和延长退休年龄都有助于缓解养老金压力,但具体实施还需考虑其他因素。
(1)提高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会加重企业和个人的负担,可能影响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收入水平。
(2)延长退休年龄需要考虑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状况,以及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5.政策建议(1)逐步提高养老保险缴费比例,同时加大对企业和个人的补贴力度,减轻负担。
(2)逐步延长退休年龄,同时提高老年人的就业能力和生活质量。
(3)加强养老金投资管理,提高养老金的投资收益,增加养老金来源。
(4)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鼓励发展企业年金和商业养老保险,提高养老保险覆盖面。
个人账户中养老金给付精算模型及其应用

个人账户中养老金给付精算模型及其应用个人账户中养老金给付精算模型及其应用一、引言1997年,《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规定,中国现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选择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主要目的是预筹资金积累,防范人口老龄化高峰到来之际养老金支付危机。
社会统筹采用现收现付模式发放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采用完全积累模式发放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缴费的累积额用于退休后平均余寿期间的养老金支付,超过平均余寿期间的养老金由社会统筹基金支付。
个人账户使得个人缴费和享受之间建立起直接的联系,增加了缴费的灵活性。
在职工调动工作时,由于个人账户的归属权明确,个人账户的累积额可以随同职工转移,有利于职工的流动。
《决定》规定对《决定》实施前已经退休的职工,仍按照国家原来标准发给基础养老金,不发放个人账户养老金。
对《决定》实施前参加工作、实施后退休的职工(简称为“中人”)按照新制度规定办法发放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并在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上再确定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从养老保险基金中解决,具体办法,同劳动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并指导实施。
但中国至今关于“中人”的过渡性养老金的发放问题尚未解决。
对《决定》实施后参加工作的职工(简称“新人”和“中人”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本人储存额除以120。
但这一标准忽略了预期利率的变化。
针对本世纪人口老龄化的到来,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的发放标准显得日益重要的事实,笔者利用保险精算学中生存年金理论分别给出“新人”和“中人”的个人账户下养老金给付模型,并结合社会养老保险中公平、效率原则给出“中人”过渡性养老金给付模型,由此得到的`个人账户下养老金给付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参考价值。
根据个人账户给付模型和1990年全国市镇职工从业人口生命表的数据,得出个人账户下养老金发放标准偏高的结论。
这一结论对制定个人账户下养老金发放标准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数学建模“养老金”个人解析1

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制度改革的优化模型摘要本文通过对企业退休员工养老金的讨论与研究,通过分类讨论,图形求解,以及构建函数,进行预测。
并借助MATLAB软件,建立模型,求解出不同问题下的最优方案。
对于问题一,首先做出对未来经济的发展和工资增长的假设,用多次拟合表示出自1978年到2010年的发展趋势,然后进行比较三次的、四次的、五次拟合的误差平方和的大小,最后选出五次拟合作为最优解决问题的方案。
五次拟合的曲线方程为:5443721013 =++⨯+⨯+⨯+⨯x x x x xy0.001211.93364 4.7308109.3773109.293610 3.684210由此估算出从2011年至2035年的山东省职工的年平均工资(如表1)。
对于问题二,我们首先利用均值法求出不同年龄段在不同的月收入范围内的平均工资值,利用有关函数计算出2009年该企业各年龄段职工工资与该企业平均工资之比,看作职工缴费指数的参考值(表2)。
我们用其山东省的年平均工资来代替该企业的个人年工资,运用附表三所给出的公式,求出各种情况下的养老金替代率(表3)。
对于问题三,可以近似认为如果职工死亡,社会统筹账户中的资金不退给职工,个人账户中的余额可继承。
则个人账户中的钱领取完。
理想化简单化,缺口情况可以近似认为养老社会统筹总资金减去发放的总基础养老金,利用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3软件,和MATLAB软件进行计算,算出该企业某职工自2000年起从30岁(40岁)开始缴养老保险,一直缴费到退休(55岁,60岁,65岁),并从退休后一直领取养老金,至75岁死亡。
养老保险基金的缺口情况。
在根据缴存的养老保险基金与其领取的养老金之间达到收支平衡列出等量关系式。
计算出职工领取养老金到多少岁,缴存的养老保险基金与其领取的养老金之间达到收支平衡。
对于问题四,由前面几问,以及建的模型,我们可以知道影响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和目标替代率的因素有很多。
【养老金模拟计算器】中国养老金模拟方案结果及分析

【养老金模拟计算器】中国养老金模拟方案结果及分析(一)目前养老金体系的赤字基准情景的结果由表2给出。
它提供了未来50年中国经济和人口变化的总体画面。
基于对未来的一些基本假设,这一标定出的基准情景提供了与后文各模拟情景相比较的基础。
基准情景表明未来人口增长速度逐步下降,中国的劳动力在2022年至2022年间停止增长,并在此后下降。
但是,65岁及以上的人口仍继续增长。
因此,老人赡养率将从11%上升到2030年的25%和2050年的36%。
系统赡养率将不低于目前的30%,即3个工人供养1个退休人员,该比率将在2030年迅速达到69%并在2050年达到79%。
现收现付制在2022年有60亿元的很少一点盈余,但养老金收入与支出的缺口将显著扩大。
在以后的几年内,积累的养老金储备将变为负数,并在2050年达到102,730亿元(参见表2)。
很显然,不断扩大的养老金赤字对财政稳定构成了威胁,并给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带来不稳定因素,必须通过改革税收或发债予以解决。
要维持养老金体系的财务运转,必需提高工资税率。
但是,平衡缴费率(即能使收入与支出平衡所要求的缴费率)将从2022年的23.3%上升到2022年的37.7%。
在此高峰之后,缴费率虽会略微下降,但仍保持在35%左右。
毫无疑问,养老金体系的高缴费率将严重地抑制投资和降低经济增长率。
从基准情景所得出的结论是:现行的现收现付体制在财务上不可能持续。
如果现行体系在2022年终结,由于假设旧体制的覆盖面在2022年扩大到全部城市国有部门,养老金隐性债务将高达GDP的71%。
此后,由于工资增长率比所假设的GDP增长率低,所以尽管养老金隐性债务的绝对值会继续增加并达到很高的水平(在2050年达到371,390亿元),但其占GDP的比重会逐步下降。
(二)现行养老金体系下的政策变化如果中国目前的养老金体系不能持久,自然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即能否不对现行体系作任何根本的改变,而只是通过提高退休年龄(降低系统赡养率)和将养老体系的覆盖面扩大(增加缴纳资金的统筹规模)到所有国企和城市非国有部门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在试验1·1中,现收现付对所有国企、城市非国有和非个体部门的覆盖率从1995年扩大到2022年的100%。
数学建模——关于养老金的分析与计算及简化编程

北京高中数学知识应用竞赛论文题目:社会养老保险缴纳方式的建议与养老金的计算分析学校: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作者:***指导老师:李赤军、王霞一、摘要本文论述了北京的养老模式问题,并由此进行了对养老金的计算、分析、缴纳方式的研究,并运用matlab进行了编程,并对过去、未来的工资、养老金最低标准等进行了拟合、推算。
关键词:matlab 拟合养老金二、问题的提出早在2008年底,北京市民政局、市发改委、市规划委员会、市财政局以及市国土资源局等五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的意见》,提出了“9064”养老新模式。
即到2020年,90%的老年人在社会化服务的协助下通过居家养老,6%的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社区服务照顾养老,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
而这其中90%的老人的生活消费的新型养老模式就是我们所要探讨与研究的话题。
所以,在这里我们提出了几个问题:问题一:对于正常的养老来说,我们每月需要花费多少养老金呢?对于这部分养老金,我们是如何分配的呢?问题二:现在网络上的养老金计算器的计算所需要的数据太繁复,怎么才能更简单的了解自己的现在或未来的养老金多少,和相应的其他信息?问题三:那么我们为了能使退休时的养老金达到一定的标准,保证未来的生活品质,我们应该怎么做?三、问题的分析养老金也称退休金、退休费,是一种最主要的养老保险待遇。
即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是造福社会的需要,主要用于保障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
然而,由于中国的养老金主要分为两类——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养老金和企业人员退休养老金,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养老金远比企业人员退休养老金高,比例大约是300%-500%。
所以,企业人员退休后,如何用相对退休前工资较低的退休金来合理规划,独立生活,就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社会普遍问题,特别是在中国老龄化社会愈发严重的大背景下,北京的老龄化程度更是达到了全国第四的极高的比例,所以,如何合理运用时间,规划夕阳生活,成了北京的一个重要的难题。
关于养老金的数学模型及其分析 (修复的) (3)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关于养老金的数学模型及其分析 (修复的) (3)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建立养老保险金的替代率和养老保险替代率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从30、40岁分别开始缴纳养老保险费一定的年限,退休时可领取的养老保险金的月数和多少问题,得到退休时养老保险金收入和支出的状况和养老保险金存在的缺口问题。
依据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结合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缺点,提出了通过不同途径解决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面临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养老保险制度,目标替代率,养老保险缺口ABSTRACTThrough the mathematical model establishment of pension insurance substitution rate and pension insurance substitution rate, by calculating from 30, 40 years of age respectively at the beginning of pay endowment insurance costs a certain number of years, retirement can receive the endowment insurance gold months and many problems, retirement pension income and expenditure conditions and pension insurance existing gap.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old-age insurance system in China, combined with the disadvantage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 in China, is proposed through different ways to solve the current endowment insurance system in our country is faced with the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and on the basis of give the reasonable suggestions.Key words: pension insurance system, target replacement rate, the gap of pension insurance目录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452462558" 摘要PAGEREF _Toc452462558 \h IHYPERLINK \l "_Toc452462559" ABSTRACT PAGEREF_Toc452462559 \h IIHYPERLINK \l "_Toc452462560" 1前言 PAGEREF _Toc452462560 \h 1HYPERLINK \l "_Toc452462561" 1.1养老保险金的概念 PAGEREF _Toc452462561 \h 1HYPERLINK \l "_Toc452462562" 1.2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PAGEREF _Toc452462562 \h 1HYPERLINK \l "_Toc452462563" 1.2.1初步创立时期(1951—1966年) PAGEREF _Toc452462563 \h 1HYPERLINK \l "_Toc452462564" 1.2.2遭受破坏时期(1966—1976年) PAGEREF _Toc452462564 \h 2HYPERLINK \l "_Toc452462565" 1.2.3恢复时期(1976—1992年) PAGEREF _Toc452462565 \h 2HYPERLINK \l "_Toc452462566" 1.2.4执行、创新阶段(1993—今年) PAGEREF _Toc452462566 \h 2HYPERLINK \l "_Toc452462567" 1.3我国现行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PAGEREF _Toc452462567 \h 2HYPERLINK \l "_Toc452462568" 1.3.1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PAGEREF _Toc452462568 \h 3HYPERLINK \l "_Toc452462569" 1.3.2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PAGEREF _Toc452462569 \h 3HYPERLINK \l "_Toc452462570" 1.3.3个人储蓄保险制度: PAGEREF _Toc452462570 \h 3HYPERLINK \l "_Toc452462571" 1.4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现状PAGEREF _Toc452462571 \h 3HYPERLINK \l "_Toc452462572" 2.建立养老保险金相关的数学模型 PAGEREF _Toc452462572 \h 4HYPERLINK \l "_Toc452462573" 2.1 预测工资 PAGEREF_Toc452462573 \h 4HYPERLINK \l "_Toc452462575" 2.2养老保险金的替代率模型PAGEREF _Toc452462575 \h 5HYPERLINK \l "_Toc452462576" 2.3养老金收支平衡的问题 PAGEREF _Toc452462576 \h 13HYPERLINK \l "_Toc452462577" 2.3.1养老保险基金缺口问题的模型 PAGEREF _Toc452462577 \h 13HYPERLINK \l "_Toc452462578" 2.3.2关于养老保险金模型的分析PAGEREF _Toc452462578 \h 14HYPERLINK \l "_Toc452462579" 3有关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相关问题 PAGEREF _Toc452462579 \h 15HYPERLINK \l "_Toc452462580" 3.1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PAGEREF _Toc452462580 \h 15HYPERLINK \l "_Toc452462581" 3.1.1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PAGEREF _Toc452462581 \h 15HYPERLINK \l "_Toc452462582" 3.1.2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建议 PAGEREF _Toc452462582 \h 16HYPERLINK \l "_Toc452462583" 结论 PAGEREF _Toc452462583 \h 20HYPERLINK \l "_Toc452462584" 参考文献 PAGEREF_Toc452462584 \h 21HYPERLINK \l "_Toc452462585" 致谢 PAGEREF _Toc452462585 \h 221前言1.1养老保险金的概念养老金也称退休金,是一种最重要的社会养老保险待遇。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基本养老金仿真学精算模型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基本养老金仿真学精算模型周莹【期刊名称】《上海经济研究》【年(卷),期】2009(0)7【摘要】本文首先划分"基础养老金为主,设立个人账户养老金账户,附加商业养老保险金"三个层次,具体给出强制性缴纳、政府兜底、受益确定性的低水平基础养老金的推进策略,指出对自愿性和补充性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商业养老保险金"算法不予考虑。
然后,从缴费年限、领取年龄、计发标准、农村国民生命表的编制和农村人口结构模拟、土地部分替代养老保险比例与基础养老金的目标替代率,这五个方面进行基础养老金的制度设计。
接着,从个人缴费系数、个人缴费数值、集体或财政补贴来计算基础养老金中农民个体承受能力。
然后,从三个方面进行基础养老金总体积累账户财政介入时机的模拟计算,即模拟假设、基础性养老基金总额模拟过程和模拟结果的计算,并做出了七点说明。
最后,总结了本研究的四点创新之处。
【总页数】8页(P17-24)【关键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基本养老金;模型测算【作者】周莹【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40.67【相关文献】1.基于精算模型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偿付能力预测 [J], 李丹;杨丽2.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政保障能力可持续性评估——基于政策仿真学的视角[J], 薛惠元3.社会养老保险中个人账户养老金给付标准精算模型及模拟分析 [J], 高建伟;丁克诠4.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政策中的几个关键词(一) 基本原则 [J],5.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精算模型的优化选择 [J], 曹文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