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料瓶的知识》说课稿
大班下学期健康教案《饮料瓶变变变》
大班下学期健康教案《饮料瓶变变变》一、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饮料的糖分含量,并认识过多的糖分摄入对身体健康的危害。
2.能够正确使用计算工具计算饮料糖分含量。
3.培养孩子节制甜食的意识,提高保持健康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1.卡片或图片,介绍茶水、果汁、碳酸饮料等常见饮料的糖分含量。
2. 度量杯、秤等教学工具,以及空饮料瓶。
3.小组游戏游戏卡片,以及路径图。
4.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具。
三、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拿出一些常见的饮料卡片或图片,向学生展示,介绍每一种饮料的糖分含量,让学生直观了解常见饮料的糖分含量。
2、活动1:“看哪个含糖多”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拿到一个装有茶水、果汁和碳酸饮料的杯子,进行观察和比较,判断哪个饮料的糖分含量多。
通过观察和比较,帮助学生直观了解不同饮料的糖分含量。
3、活动2:“饮料瓶变变变”老师拿出一些空饮料瓶,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将不同种类的饮料倒入瓶中,再用秤和度量杯来测量这些不同饮料的糖分含量,并用黑板上的公式进行计算。
4、环节3:“小组游戏——降低糖分”老师将课堂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抽取一张卡片,上面会有不同的道具和任务。
小组需要在给定的30分钟内完成任务,将糖分含量从高到低排序,并找出最高糖分和最低糖分的饮料品牌和名称,最后通过在小组中展示排序后的饮料瓶,共同交流学习成果。
5、小结老师对学生完成的任务进行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成果,让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反思和总结,提高学生对健康饮食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四、教学评价:1.活动1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来区分不同饮料的糖分含量,从而认识到过多的糖分摄入的危害。
评价标准为:学生能否正确区分出不同饮料的糖分含量。
2.活动2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度量工具和计算工具来测量糖分含量,并进行计算。
评价标准为:学生是否能够正确测量和计算饮料糖分含量。
3.活动3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能够通过小组交流分享的方式培养大家对健康饮食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小学科学说课稿模板6篇
小学科学说课稿模板6篇小学科学说课稿篇1果实累累的季节教学目标:1、根据物体特征进行简单分类2、对植物的果实进行分类3、了解蟋蟀的生活习性,了解果实的种类教学要点:这一节课所要探究的事物是果实。
通过学生全面的探究,知道什么是果实。
学生准备果实,毛巾或餐巾纸。
教师准备小刀,盘子。
教学过程:1、激发活动兴趣先评比上节课制作的树叶书签:小组内评比,每个小组推荐2件好作品。
教师对优秀作品进行点评,并在“小科学家成果展示栏”里展示一个星期。
提出问题:植物都长有形状不同、颜色各异的叶子。
除了叶子之外,树上最常见的还有什么?2、果实展示会大家拿出自己带来的果实,开一个展示会。
(1)果实都有不同的形状和颜色。
看到的和触摸到的果实形状一样吗?(2)果实都有不同的味道,闻到的和吃到的味道一样吗?学生小组内进行观察。
边观察、边讨论、边记录。
把观察到的问题存入“问题银行”。
3、趣味活动——找“星星”选择梨、苹果等果实,指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用小刀切,看谁能找到“星星”,即种子的排列形式。
归纳果实的特征:注意事项:(1)使用小刀时要注意安全,既不能伤害自己,更不能伤害到他人;(2)找到“星星”后,切开的果实、餐巾纸等要及时清理;(3)小刀、盘子、毛巾要及时清洗干净。
4、分类:找果实把水果分一类,蔬菜分一类;把桔子分一类,苹果分一类;根据能否生吃进行分类;按照果实的`颜色分类;科学自助餐:马铃薯为什么不能参加果实大会。
拓展活动:采集植物的种子。
小学科学说课稿篇2一、说教材1、教材简析《天气预报》是大象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
天气是与人类的日常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现象,其对我们的影响日益增加并越来越受到重视,儿童从小就对气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于他们来说有很多知识需要探索。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有:知道天气变化的自然现象;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搜集天气预报的有关知识;学会制作科技小报等知识。
让学生利用科技小报进行表达与交流,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成果;宣传科技知识;巩固学到的知识同时锻炼学生收集资料,设计制作等能力。
《容积》 说课稿
《容积》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容积》。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容积》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内容。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体积的相关知识,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容积这一概念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体积与容积的区别和联系,建立空间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首先通过比较两个不同的容器,引出容积的概念,然后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容积的大小。
接着,教材介绍了容积单位以及它们与体积单位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计算容积。
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但对于容积这一抽象概念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他们在生活中对容器的容积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于容积的本质和计算方法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直观演示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容积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三、教学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容积的概念,知道容积单位及其与体积单位的关系,掌握容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物体的容积。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容积的概念,掌握容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容积与体积的联系与区别。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直观演示法、启发引导法、讲练结合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实践操作法。
六、教学过程接下来,我将重点介绍我的教学过程,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上课伊始,我通过多媒体展示两个不同的容器,一个是长方体形状的水箱,另一个是圆柱形的水桶。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五瓶饮料》
幼儿园小班科学教案《五瓶饮料》一、教学目标1.1 能够认识到不同种类的饮料。
1.2 能够掌握瓶装饮料的外观特征、材质、颜色等基本特征。
1.3 能够区分不同的饮料瓶的形状、大小、材质等特征。
1.4 能够感知不同饮料的味道和口感。
二、教学准备•五种不同的饮料瓶(如:可乐、雪碧、芬达、果粒橙、矿泉水)•一张饮料的图片•一个大盒子•工具:卡尺、手电筒、放大镜三、教学过程3.1 导入1.老师向学生简单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五瓶饮料,放映一张包含五种饮料的图片,并让学生说出自己所知道的瓶装饮料品牌名称。
3.2 实验1.老师将五瓶饮料装入同一个大盒子中,然后一个一个地让学生去摸、摆弄、观察、品尝。
2.老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每一种瓶装饮料的外观特征,颜色、形状、大小、透明度等。
3.学生用卡尺测量每一种瓶装饮料的高度和宽度,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异。
4.老师让学生举起每个瓶子,并试图感受它们的重量以及材质的特征。
5.老师拿出手电筒让学生观察每个瓶子的底部,比较透明度不同的瓶子、不同底部的静态水平面以及悬挂于容器内的气泡。
6.老师让学生尝试每种饮料的口感、味道以及气味的差异,并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饮料中的可见颗粒。
3.3 总结1.回顾实验中每种饮料瓶的基本特征或特点,并引导孩子们总结认识瓶装饮料的方式。
2.老师提问,让孩子们回答瓶装饮料的材质有哪些,五种饮料瓶的名称有哪些等问题。
四、教学评价1.老师观察学生在实验中能否认真观察每一种瓶装饮料的不同特征。
2.老师能够评价学生对每种饮料瓶的观察能力、描述无误性、问题解决能力等。
3.如果情况允许的话,可以让孩子们回答问题、完成任务并在小组中讨论,最后由小组代表发言以便教师评价。
五、教学提示和安全注意事项1.饮料瓶必须由老师提供,不能从家里带来,以免有强酸、碱性等化学物质导致污染和健康风险。
2.由于某些孩子可能会过度摸索,所以要注意安全,确保孩子们在进行实验时不会受到意外伤害。
幼儿园游戏活动:《好玩的饮料瓶》
幼儿园游戏活动:《好玩的饮料瓶》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2. 提高幼儿对颜色、形状和大小的认知能力。
3. 通过游戏活动,引导幼儿理解回收利用和环保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本活动主要围绕“好玩的饮料瓶”进行,包括认识饮料瓶的形状和颜色,学习如何利用废旧饮料瓶进行手工创作,以及理解回收利用和环保的概念。
教学准备:1. 各种颜色和大小的废旧饮料瓶。
2. 彩色纸、剪刀、胶水、画笔等手工材料。
3. 关于回收利用和环保的图片或故事书。
教学过程:1. 引导幼儿观察饮料瓶的形状和颜色,让他们描述并分类。
2. 讲解回收利用和环保的重要性,可以通过故事或者图片的形式让幼儿理解。
3. 展示如何利用废旧饮料瓶进行手工创作,如制作花瓶、小汽车、动物模型等,并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创作。
4. 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提供的材料进行手工创作。
5. 完成作品后,让幼儿展示并介绍自己的作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教学延伸:1.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收集废旧物品,尝试进行再创作。
2. 可以组织一次“环保小卫士”活动,让幼儿将自己创作的作品带回家,向家人宣传回收利用和环保的重要性。
教学总结:通过本次《好玩的饮料瓶》活动,幼儿不仅提高了观察力和动手能力,也了解了回收利用和环保的重要性。
他们在创作过程中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同时,通过分享和展示自己的作品,增强了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和专注力,评估他们对饮料瓶形状和颜色的认知程度。
2. 通过幼儿的手工作品和介绍,评估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3. 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幼儿是否能主动收集废旧物品并尝试再创作,以此评估他们对回收利用和环保的理解和实践程度。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5《塑料》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15《塑料》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塑料》这一课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主要介绍了塑料的定义、性质、用途以及塑料制品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塑料的基本知识,提高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对周围的环境和物品有一定的好奇心。
但是,对于塑料这种看似无害但实际上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物品,学生的认识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深入了解塑料的特性和对环境的影响,从而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塑料的定义、性质和用途,了解塑料制品对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增强环保意识,学会珍惜资源,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塑料的定义、性质和用途,了解塑料制品对环境的影响。
2.难点: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深入理解塑料的特性和对环境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观察法、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深入理解塑料的特性和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我将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瓶等,引发学生对塑料的关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讲授:介绍塑料的定义、性质和用途,引导学生了解塑料的基本知识。
3.观察与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触摸不同类型的塑料制品,感受塑料的特性;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塑料制品对环境的影响。
4.讨论与反思: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保护环境;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实际行动。
5.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关的拓展任务,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塑料的相关问题。
认识升和毫升(说课稿)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冀教版四年级数学《认识升和毫升》说课稿(1)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升和毫升是《数学课程标准》“图形与几何”领域测量部分的内容,这个单元共2 课时,我要说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认识“升”和“毫升”。
教材设计了三个数学活动,第一个数学活动是通过比较两个杯子哪个杯子盛水多,使学生了解容量(容积)的概念。
教材先出示了两个大小不一样的空杯子,提出“哪个杯子盛水多”,通过书中同伴的交流介绍了两种方法:一是先把其中一个杯子装满水,再倒入另一个杯子中,然后根据第二个杯子水的情况,判断哪个杯子装水多。
二是先把两个杯子都倒满水,再分别倒进同样大的杯子里,观察、比较这两个杯子水面的高低,判断哪个杯子装水多。
在“倒水”比较的基础上,通过兔博士的活告诉学生“哪个杯子装水多,我们就说哪个杯子容量大。
”教材的这些内容,是课堂教学的指导和学生活动结果的预设。
课堂活动中,不能介绍比较的方法,而要让学生在充分的操作,在分组“玩水”的过程中,学会比较的方法。
第二个数学活动,首先比较两杯饮料多少。
教材出示了两个粗细不同、高度相同,而且装饮料的高度也一样的两个杯子。
通过兔博士的话提出“说说可以怎样比较”的要求。
通过两个同伴谈话的介绍,把这两个杯子的饮料分别倒入同样大的杯子里进行比较,用量杯和量筒可以测量饮料多少。
在此基础上认识量杯和量筒的内容。
在认识了不同测量工具、知道了升和毫升及它们的字母表示后,教材设计了“把两个杯子中的饮料分别倒入量杯中”,让学生学习读量杯的刻度,了解饮料的多少。
最后,教材安排了三个层次的练习。
“试一试”是通过测量自己的喝水的杯子的容量,来计算自己每天喝水量来介绍一个人每天补充水的数量1400毫升。
“练一练”第1题是直接读出量液体的多少;第2题是填空;第3、4题是操作活动,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
其中第3题是一道具有挑战性的题,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使两个杯子里的水变得同样多。
幼儿园游戏活动教案:《好玩的饮料瓶》
幼儿园游戏活动教案:《好玩的饮料瓶》教案名称:《好玩的饮料瓶》一、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2. 提高幼儿对环保的认识,理解废物利用的重要性。
3. 通过游戏活动,提升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际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通过使用废旧饮料瓶进行各种创意手工活动,让幼儿了解废物利用的概念,并在游戏中提升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各种大小、形状的废旧饮料瓶。
2. 彩色纸、剪刀、胶水、画笔等手工材料。
3. 干净的工作台和防护围裙。
四、教学过程:1. 引入环节:教师展示一些用饮料瓶制作的手工艺品,引导幼儿思考这些物品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引发他们对活动的兴趣。
2. 讲解环节:教师讲解废物利用的概念,强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然后介绍如何利用饮料瓶进行手工创作。
3. 实践环节:幼儿分组,每组分配一定数量的饮料瓶和手工材料。
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开始动手制作自己的饮料瓶手工艺品。
4. 展示环节: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和感受。
五、教学延伸:鼓励幼儿在家中也尝试使用废旧物品进行创作,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创新精神。
六、教学总结:教师总结本次活动中幼儿的表现,强调废物利用的重要性和创新思维的价值。
同时,也可以让幼儿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七、教学评估:1. 过程评估: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创新思维的运用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
2. 结果评估:通过幼儿完成的作品,评估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程度。
3. 反馈评估:通过与幼儿的交流,了解他们对本次活动的理解和感受,以便对未来的教学活动进行调整和改进。
关于瓶子的教案
关于瓶子的教案
年级:小学三年级
学科:科学
教学目标:
1. 了解瓶子的作用和种类;
2. 能够正确使用瓶子并理解其重要性;
3.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意识。
教学准备:
1. 多种不同种类的瓶子;
2. PPT或实物图片,用于展示瓶子的种类和用途;
3. 板书工具。
教学过程:
引入:
1. 和学生互动谈论日常生活中使用过的瓶子,让学生回答瓶子有哪些种类。
(如:饮料瓶、洗发水瓶、玻璃瓶等)
探究:
1. 展示不同种类的瓶子并说明其用途,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共同点——容器。
2. 针对不同种类的瓶子,通过图片或实物让学生从形状、材质等方面发现它们的特点。
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使用瓶子,有哪些好处。
4. 教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方便携带、可以装水、可
以再利用等。
拓展:
1. 引导学生思考瓶子使用后的去处,为什么要正确处理废弃瓶子。
2.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废弃瓶子不当处理对环境的危害,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3. 与学生讨论废弃瓶子如何正确处理,提倡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
总结:
1. 向学生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瓶子的种类和作用。
2. 通过提问巩固学生对瓶子的理解,确保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目标。
家庭作业:
鼓励学生观察家中使用的不同种类的瓶子,并写一篇50字的作文,描述自己最喜欢的瓶子,包括瓶子的形状、材质、用途等。
四年级上册《认识升和毫升》的说课稿
四年级上册《认识升和毫升》的说课稿一、教材分析《认识升和毫升》是四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这一课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等活动,初步认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并初步学会用升和毫升作单位计量液体的容量。
通过这部分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对体积概念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常见的计量单位,如米、厘米、千克等,但大多数学生对于容量单位“升”和“毫升”还比较陌生。
因此,本课教学需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对“升”和“毫升”的直观感受。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容量单位“升”和“毫升”,并初步学会用升和毫升作单位计量液体的容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容量单位“升”和“毫升”,并初步学会用升和毫升作单位计量液体的容量。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对“升”和“毫升”的直观感受。
五、教具准备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师需要准备以下教具:1. 课件:用于展示课程内容、提供示范和辅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
2. 量筒:用于测量液体的容量。
3. 水:用于实验操作。
4. 教学图片:用于展示不同容量的容器和液体的计量单位。
六、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问:“你们平时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容器?”学生回答后,教师再问:“这些容器都有什么作用呢?”由此引出容器的容量问题。
2. 新课学习:通过观察、操作、体验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
教师首先介绍这两个单位的意义和作用,然后通过示范将不同容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它们的容量大小。
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用升或毫升作单位的容器?”并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图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6课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6课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6课容积和容积单位说课稿第【1】篇〗教材分析1、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2、体积与容积的学习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
这一内容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
但体积和容积又是学生比较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
学情分析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对于概念教学,比较抽象,难于理解。
学生们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从他们身边的事物出发,把概念变得形象化、具体化,学生会更容易接受。
本课的重点是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体积的概念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意义,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增强合作精神和喜爱数学的情感。
现代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使抽象变直观,发挥现代教育手段的优势。
说教学重点和难点说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初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概念。
说教学难点:理解体积和容积的联系和区别。
说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探究《体积与容积》这一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乌鸦喝水的故事吗?为什么乌鸦最后能喝到水呢?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生自由发言)(1)认识体积1、初步感受空间。
师:老师往水里放一个苹果,苹果占空间吗?放一枚硬币,硬币占空间吗?橡皮占空间吗?铅笔盒占空间吗?桌子呢?凳子呢?还有什么东西占空间?师: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占空间?在水里占空间,拿出来呢?(也占空间)板书:空间。
2、空间也有大小。
师:橡皮与铅笔盒比谁占得空间大,谁占得空间小?桌子与凳子呢?板书:大小4、比较体积大小。
幼儿园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五瓶饮料》
幼儿园小班科学公开课教案《五瓶饮料》教案名称:五瓶饮料教学目标:1. 认知五种常见的饮料:牛奶、果汁、咖啡、茶和可乐;2. 能够描述和区分不同饮料的颜色、味道和气泡情况;3. 培养幼儿对于健康饮食的意识,引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饮料。
教学准备:1. 五个透明的小瓶子(标有牛奶、果汁、咖啡、茶和可乐);2. 对应的五个颜色的纸片(白色、橙色、棕色、绿色和黑色);3. 盖子和吸管;4. 幼儿园的讲台;5. PPT、图片等教具。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问题(10分钟)1. 老师向幼儿展示五个小瓶子,上面标有不同的名字(牛奶、果汁、咖啡、茶和可乐);2. 老师鼓励幼儿讨论,询问他们是否了解这五种饮料,以及他们对这些饮料的了解程度;3. 引导幼儿提出问题,例如:“这些饮料的颜色不同吗?”、“它们的味道一样吗?”、“它们有气泡吗?”等;4. 通过讨论,引导幼儿了解并激发他们对于饮料的兴趣。
Step 2:观察与描述(15分钟)1. 老师拿出第一个瓶子,上面标有“牛奶”的字样,然后打开瓶盖给幼儿闻;2. 引导幼儿观察饮料的颜色和味道,用橙色的纸片代表牛奶;3. 老师用幼儿能接受的方式提问,例如:“这是什么颜色的?”、“有没有气泡?”等;4. 继续进行观察和描述,引导幼儿认识剩下的四种饮料。
Step 3:对比与分类(20分钟)1. 老师展示五个纸片,上面分别标有颜色和名称,并让幼儿观察并记住每种纸片代表的饮料;2. 老师结合PPT或图片,向幼儿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让他们分辨出对应的饮料;3. 引导幼儿分组讨论,将这五种饮料按照颜色、味道和气泡情况进行分类,并在黑板上做出相应的分类表格;4. 老师引导幼儿总结并归纳分类规则,例如:“颜色相同的饮料可以放在一起”、“有气泡的饮料可以放在一起”等。
Step 4:活动与游戏(15分钟)1. 老师准备五个杯子和五个吸管,并将相应的饮料倒入杯子中;2. 每个幼儿轮流选择一种饮料,然后描述这种饮料的颜色、味道和气泡情况,其他幼儿猜一猜是哪种饮料;3. 老师可以通过适当的奖励激发幼儿的参与和学习兴趣。
认识容量和升说课稿
认识容量和升说课稿认识容量和升说课稿认识容量和升试讲教案一、创设情境,认识容量1、初步感受,揭示课题要求学生观察一些饮料瓶、罐。
师:你知道这个饮料瓶(罐)原来装了多少饮料吗?生一:我知道,雪碧瓶子里装了2.25升。
生二:有的牛奶盒子一升,有的225毫升。
生三:有的色拉油罐是4升,有的是8升……师:同学们答得都很好,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说说你看到的具体内容。
生:贴在瓶子上的商标写的明明确确,容量是多少升或者是多少毫升。
师:对!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容量和升。
(相机揭示课题并板书:认识容量和升。
)2.引导观察比较:出示两个大小明显不同的玻璃杯师:请同学们观察两个杯子,谁能说出哪个杯子里盛的水多?学生讨论。
生一:1号杯子里盛的水多。
生二:1号杯子盛的水多,就是容量大。
生三:2号杯子的水少,就是容量少。
师:确实如此,哪一个杯子能盛的水多,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大一些;盛水少的,我们就说它的容量小一些。
(板书:容量)可以盛水或其他液体的物品我们称它为容器。
2.引导操作比较:出示两个大小相近的水壶师:观察这两个水壶,你能看出哪个水壶的容量大一些?生:这两个水壶外表看起来一样大。
师:那它们的容量是不是一样大呢?用什么办法可以比较出哪个水壶的容量大一些呢?生:给两个水壶都装满水,再分别倒入两个一样大的大杯子里,看哪个杯子里的水多,就说明哪个水壶的容量大。
师:如果只有这样的两个水壶,不借助于其它工具,可以辨别它们的容量大小吗?生:我是这样想的,把第一个水壶装满水,往第二个水壶里倒,如果没倒满,就说明第二个水壶的容量大;如果正好倒满,那就是两个水壶的容量一样大;如果倒满了后,第一个水壶里的水还有的剩,就是第一个水壶的容量大。
师:这个方法真好,你说的真好。
请你来演示一下。
学生边演示边讲解。
师:同学们,这下你能看出哪个水壶容量大一些,哪个水壶容量小一些吗?为什么呢?生:装的水多,就说明它容量大,演示比较后我就看明白了。
师:那同学们在生活中看到过其它的容器吗?举例子并来比较一下它们容量的大小。
中班游戏教案《好玩的饮料瓶》2篇
中班游戏教案《好玩的饮料瓶》 (2)中班游戏教案《好玩的饮料瓶》 (2)精选2篇(一)教案名称:好玩的饮料瓶适用年龄:3-5岁教学目标:1. 孩子们通过制作和玩耍饮料瓶游戏,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意思维。
2. 学习使用简单的工具和材料,如剪刀和胶水。
3. 通过游戏体验,启发孩子们对物体形状、颜色和材质的观察和认知。
准备材料:1. 空的饮料瓶(建议使用透明或半透明的瓶子)2. 多种颜色的纸3. 剪刀4. 胶水5. 彩色纸带或羽毛(可选)6. 铅笔和彩色笔教学过程:1. 引导孩子们观察和讨论空的饮料瓶,询问他们对瓶子的形状、颜色和材质有什么感觉。
2. 让孩子们画出他们想要在饮料瓶上添加的图案和颜色,并用彩色纸做模板。
3. 这时可以引导孩子们使用剪刀小心地剪下模板上的图案,并将它们粘贴在饮料瓶上,使瓶子变得更加有趣和个性化。
4. 如果有彩色纸带或羽毛,可以让孩子们剪下适当长度和形状的纸带或羽毛,通过胶水粘贴在瓶子上,增加瓶子的立体感和装饰性。
5. 孩子们完成后,可以在教室或户外组织一些有趣的游戏,如传递饮料瓶、瓶子投掷等,让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利用自制的饮料瓶进行各种有趣的活动。
教学延伸:1. 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观察瓶子的形状和颜色,让他们用铅笔和彩色笔再设计其他的图案,并进行绘画。
2. 孩子们还可以制作多个这样的饮料瓶,利用它们进行盖子拧开、堆叠和连接等动手游戏,锻炼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 鼓励孩子们通过使用不同颜色和形状的纸板、剪纸、画画等方式来设计和装饰瓶子,发展他们的艺术感知和创造力。
评估与反思:1. 教师可以观察孩子们在创作和游戏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意思维发展情况。
2. 教学结束后,可以与孩子们一起回顾并讨论他们制作和玩耍饮料瓶游戏的经验和感受,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成果。
3. 教师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反馈,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游戏方式,以满足孩子们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注意事项:1. 在使用剪刀和胶水时,教师应指导孩子们小心使用,注意安全。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认识毫升》说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认识毫升》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认识毫升》,这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体积单位毫升,掌握毫升的意义和应用。
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体积的概念,能够正确地使用毫升作为单位来计量物体的体积。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计量单位的知识,他们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对于新的计量单位的学习有一定的基础。
但是,毫升作为一个较小的计量单位,学生可能对其概念和应用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出发,感受毫升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毫升的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体积单位毫升,理解毫升的意义,能够用毫升作为单位来计量物体的体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计量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体积单位毫升,理解毫升的意义,能够用毫升作为单位来计量物体的体积。
2.难点:理解毫升的概念,能够从实际情境中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式学习法等,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发现问题,通过观察、实验、交流等途径解决问题。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道具、量筒等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毫升的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情境,比如超市购买饮料,引入毫升的概念,让学生观察饮料的包装上的体积标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用量筒等工具测量不同容器的体积,引导学生发现毫升的意义和应用。
3.交流: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讨论不同情境下如何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加深对毫升的理解。
4.巩固: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毫升作为单位来计量物体的体积,巩固所学知识。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毫升的概念和应用。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2、认识毫升》说课稿2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2、认识毫升》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2、认识毫升》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的基础上,引入容积单位的学习。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毫升这一容积单位,理解毫升与升之间的进率,能够运用毫升进行简单的容积计算。
教材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容积单位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实际操作能力,对于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毫升作为一个容积单位,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概念,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观察,来理解和掌握。
同时,毫升与升之间的进率,以及如何运用毫升进行容积计算,也是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毫升这一容积单位,理解毫升与升之间的进率,能够运用毫升进行简单的容积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容积单位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实际应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毫升这一容积单位,理解毫升与升之间的进率,能够运用毫升进行简单的容积计算。
2.教学难点:毫升与升之间的进率的理解,以及如何运用毫升进行容积计算。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操作活动等手段,进行直观的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出示一个装有饮料的瓶子,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个瓶子可以装多少毫升的饮料?引出毫升这一容积单位的学习。
2.新课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毫升的定义和毫升与升之间的进率。
同时,进行实际的操作活动,让学生感受毫升的作用。
3.课堂练习:出示一些实际的容积问题,让学生运用毫升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中班科学《丰富多彩的塑料品》说课稿
中班科学《丰富多彩的塑料品》说课稿《中班科学〈丰富多彩的塑料品〉说课稿》一、说教材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丰富多彩的塑料品》这一教学内容在中班科学课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中班幼儿正处于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探索欲望逐渐增强的阶段。
塑料品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通过对丰富多彩的塑料品的学习,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认识周围的物质世界,了解塑料的特性、用途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知识,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为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科学知识奠定基础。
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幼儿认识一些常见的塑料品,如塑料玩具、塑料餐具、塑料瓶等。
-引导幼儿了解塑料的基本特性,例如轻便、防水、不易破碎(相对玻璃等材料)等。
-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能够仔细观察塑料品的外观、颜色、质地等特征。
-发展幼儿的简单比较能力,通过与其他材料(如木质、金属等)的对比,加深对塑料特性的理解。
- 鼓励幼儿尝试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塑料品的特点和用途。
-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让幼儿在发现塑料品的多样性和实用性过程中,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
-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初步了解塑料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
3. 教学重点和难点1.1教学重点-认识常见塑料品并了解其用途。
中班幼儿需要先建立起对塑料品的直观认识,知道哪些物品是由塑料制成的,这是进一步学习塑料特性和其他相关知识的基础。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幼儿经常接触到的塑料玩具、塑料杯子等,教师可以通过展示这些实物或者图片,引导幼儿识别并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用途。
-掌握塑料的基本特性。
塑料的轻便、防水等特性是其区别于其他材料的重要标志。
教师可以通过简单的实验或者对比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这些特性。
比如,将同样大小的塑料杯和玻璃杯装满水,让幼儿拿一拿,感受塑料杯的轻便;将水分别倒在塑料片和纸片上,观察塑料的防水性。
1.2教学难点-理解塑料对环境的影响。
对于中班幼儿来说,环境概念比较抽象,塑料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难以直观理解。
大班体育课教案《玩“雪碧瓶子”》
大班体育课教案《玩“雪碧瓶子”》课程名称:玩“雪碧瓶子”适用年级:小学大班(三年级)课时:1课时(40分钟)教学目标:通过玩“雪碧瓶子”游戏,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体能,同时锻炼学生们的动作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
教学准备:1. 雪碧瓶子(空的瓶子,可买现成的或者使用废旧的)2. 标志物(纸片、小纸条等)3. 运动场地(体育馆、操场等)教学步骤:引入活动(5分钟):1. 介绍游戏:今天我们要玩一个叫做“雪碧瓶子”的游戏。
2. 展示示例:老师在一定距离外放置一个空的雪碧瓶子,学生们需要分成小组,依次把标志物投进瓶子里,看哪个小组能够投得最准确。
活动细节(30分钟):1. 将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每组3-4人)。
2. 标出一个起跑线,将空的雪碧瓶子放在一定距离外。
3. 每队的第一位学生拿着标志物站在起跑线上,等待指令。
4. 老师喊“起跑”,第一位学生迅速跑向空的雪碧瓶子,并尽量准确地将标志物投进瓶子里。
5. 如果投中,第一位学生换成下一位学生,接着进行下一轮。
6. 如果没有投中,第一位学生需要将标志物捡起来再投一次,直到投中为止。
7. 所有学生依次轮流进行,直到有一队的所有成员都成功投中为止。
8. 完成游戏后,根据成功投中的次数和速度评选出胜利小组。
总结回顾(5分钟):1. 老师引导学生们回顾游戏体验,谈谈大家在游戏中的感受和收获。
2. 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每个人都需要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3. 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类似的团队合作活动,提高自己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课后作业:鼓励学生们在家和朋友一起玩类似的游戏,锻炼自己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
5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全册
5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全册5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全册(精选篇1)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思想与方法和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几个方面谈谈我对本节课的认识与思考。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对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和体积单位等知识已熟练掌握的基础上来学习的。
首先,给出容积和容积概念并说明计量容积一般就是用体积单位;然后,通过从生活中引导学生观察药水瓶、饮料瓶上的容积单位L和ml,并介绍了它们的关系和它们与体积单位的区别与联系;最后,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来感知L和ml这两个容积单位的实际大小。
并将新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起来。
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
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利用例5计算小汽车油箱容积巩固长方体容积的计算和体积单位与容积单位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立体图形中体积与容积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的知识,只有结合生活实际,联系生活,让学生亲眼看一看,亲手做一做,亲自去想一想,才能使之成为具体的,可接受的知识,因此针对教材内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对具体实物的观察中理解容积与体积;认识容积单位:升、毫升。
2.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操作、猜想、验证、感悟等数学活动过程,感知容积单位升与毫升间的进率以及它们和体积单位的关系。
3.理解容积和体积的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教学重点:容积和体积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难点:理解升与毫升间的进率。
以及它们和体积单位的关系。
三、教学思想与方法。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打算从又下四步展开教学活动:1、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具体的实物(塑料盒、木盒),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展开教学活动。
如:在区分容积与体积时,选择两个大小、形状相同的木盒和塑料盒进行比较,使学生通过感观获得对两个概念的区别,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2、在实际的操作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升数学思考的水平。
操作是学生认识事物、探索知识的一个重要方法和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饮料瓶的知识》说课稿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饮料瓶的知识》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饮料瓶的知识》说课稿1
各位评委:
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饮料瓶告诉我们什么》第一课时《饮料瓶的知识》。
一、首先说一下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及学情分析
《饮料瓶的知识》是本单元的起始课,也是本单元的基础,讲好本节课可以为后面的两节课《饮料瓶的材料》、《饮料瓶与环境》做很好的铺垫。
四年级的学生都有一定的探究能力。
在生活中经常接触饮料瓶,但很少有人研究它,学生对此更是熟视无睹。
根据以上的教材和学情分析,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我制定以下
二、教学目标。
1、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饮料瓶所蕴藏的知识点。
(如商标,网址,安全标志,环保标志等)
2、会用废旧饮料瓶制作环保小作品。
3、培养观察能力,增强环保意识。
三、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了解饮料瓶蕴藏的科学知识;
难点是饮料瓶上的信息与日常生活进行联系比较和实践应用。
四、教学准备
为使本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我准备的教具有:材料箱(主要是矿泉水瓶,橙汁瓶等塑料饮料瓶)饮料瓶制作及科学实验作品,图片,饮料瓶知识课件,
常用的小制作工具。
学生需要准备:科技制作工具(剪刀、双面胶、彩纸等)以及相关材料。
五、说教法学法
我们都知道科学是一门培养人的科学素养重要学科,通过科学课的学习,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合作意识,环保意识等,鉴于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图片演示,讲解法、活动探究法。
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实验获得科学知识。
六、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激发兴趣
同学们平时喜欢喝饮料吗?都喝过哪些饮料?(指名学生说说)追问:喝完饮料你观察过饮料瓶吗?他会告诉我们什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饮料瓶的知识。
(板书课题)
(二)、观察发现提出问题
首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饮料瓶,看看自己能发现什么?并把发现记录下来然后在小组内探讨,交流。
其次,引导学生把从饮料瓶上获得的信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汇报。
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教师以课件的形式把饮料瓶上的名称,商标,条码,环保标志,安全标志等信息完整的呈现给学生。
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对饮料瓶上的信息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那么,对于饮料瓶你还想知道什么?请把你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
(学生交流)
把这些没有弄懂的'问题存入问题银行!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步解决。
(三)、头脑风暴求异创新
小小的饮料瓶让我们获得了这么多的信息,那么,饮料瓶有什么作用呢?(学生说装饮料,装水等)你觉得还可以装什么?做什么?可是哪些是可以的,哪些又是不妥的呢?因为学生的经验有限,为解决这个问题,我用一道判断题让学生解决。
(课件出示:科学判断:(1)塑料饮料瓶可以长期盛酒,醋,酱油等调味品吗?)你能用搜集到的资料或者生活中积累到的知识来分析,判断一下吗?为解答学生的疑惑,接下来让同学们打开课本的77页读读书中的补充阅读(学生阅读补充阅读资料)
而后让学生说,读完了书中的资料介绍,你又明白了什么?你想说些什么?
同时号召大家千万记住,塑料饮料瓶盛酒、醋、酱油味品等不妥。
不仅自己要记住,课余还要做宣传,告诉家人、邻居、亲朋好友等……(四)、动手操作变废为宝
课件出示:用饮料瓶做小制作、工艺品。
同学们,废旧的饮料瓶除了可以回收再利用还可以变废为宝了。
(师出示实物:小制作)那么你们想把搜集到的饮料瓶变成一个什么样的宝贝呢?现在开始你的创造之旅吧!学生分组开展创作活动
(五)、展示交流体验成功
将学生制作的小作品进行展示,集中点评,让学生获取成功的体验。
(六)、总结延伸
同学们通过40分钟的观察,交流,探究,制作,大家不仅了解了饮料瓶上的信息知识,同时对饮料瓶的作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还制作了精美的小作品,希望同学们把饮料瓶的作用告诉你周围的人,正确的使用饮料瓶。
对大家提出的“问题银行”中的问题,有兴趣的在课余时间一起去探究。
七、板书设计
这样设计,重点突出,层次分明,让学生一看就一目了然。
饮料瓶的知识
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饮料瓶上的信息:
饮料瓶的其他用途?(妥与不妥)
总之,本节课我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课堂实践活动,诠释了科学活动的独特魅力,真正让学生去经历每一个科学体验。
从中获取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饮料瓶的知识》说课稿2
尊敬的各位评委及老师们:
大家好!
我上的是小学四年级上册大象版科学第六单元第一节《饮料瓶的知识》的内容。
现在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饮料瓶的知识》是大象版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节的内容。
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动物家族后进行教学的,是学生进一步体会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开始。
通过学习对饮料瓶知识的认识,可以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自己与周围环境的紧密联系,加深对自己周围的环境的保护。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发现饮料瓶所蕴藏的知识
(2)学会使用废旧饮料瓶进行制作及实验活动
(3)在科学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饮料瓶的活动,探寻饮料瓶的相关知识;
(2)利用饮料瓶进行科学小制作的设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操作、观察、想象、探究合作的学习等活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科学习惯和在科学实践活动中的创新精神,渗透法制教育,懂得爱护周围的环境。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饮料瓶蕴藏的科学知识。
难点:饮料瓶上的信息与日常生活进行联系比较和实践运用
四、说教学方法
1、针对科学知识教学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针对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空间观念薄弱的特点,我主要采用讲授法、观察发现法,以及讨论、合作探究的形式,并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导教学,让学生在观察感知的基础上来学习相关知识点,利用这些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一系列有序活动培养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使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逐步提高,教会学生学习。
2、对于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但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够丰富,本节课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学会运用抽象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在上新课之前老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同学们平时喜欢喝饮料吗?(学生回答)都喝过哪些饮料?(指名学生说说)老师这里也准备了几种饮料,看看大家喝过没有?请看大屏幕。
师:喝完了饮料,你们注意观察过饮料瓶吗?(学生回答)从饮料瓶上你看到过什么内容?(学生回答)这些知识又会告诉我们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引入课题)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饮料瓶的知识。
(板书课题:饮料瓶的知识)
二、授新课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准备的饮料瓶,仔细观察,看看从饮料瓶上能发现什么?可以在小组内探讨,交流,并把观察的内容记录下来。
(小组活动:学生观察并记录)
(1)师:通过观察你们从饮料瓶身上都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汇报)
(2)师:饮料瓶上的这些信息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到底有哪些作用呢?(学生交流)
(3)师:对于饮料瓶你还想知道什么?请把你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
(学生交流)
(4)师:请同学们把我们在课堂上没有弄懂的问题存入问题银行吧!
(5)课件展示饮料瓶的知识饮料瓶上的知识饮料瓶的信息商标条形码质量安全标志网址、地址、电话环保标志绿色产品标志保质期产品标准号信息的作用“商标是商品的脸”。
有了商标,就能区别相同产品的不同来源,有助于维护合法权益。
能告诉产品的价钱、厂家,起防伪、价格作用。
它表示此饮料质量绝对安全,请放心的喝,大胆的喝……。
它告诉我要想了解此种饮料的一些情况,可上网查找。
它告诉我,喝完饮料后,不要乱扔饮料瓶。
它能告诉我此饮料为绿色产品,无毒无害。
在规定的条件下保证食品质量的日期。
每一种产品都有它的生产标准,达到这个标准就是合格的,反之,则认为是不合格产品。
因为产品众多,每个标准国家有统一的编号,就是标准号。
表示正在申请中的商标,使用时间:从拿到受理通知书到拿到注册证书期间。
圈加R表示已经注册的获得商标法保护的商标。
使用时间:从拿到注册证书开始使用。
TM标志R标志
三、饮料瓶的应用
(1)好,刚才我们从饮料瓶上学到了很多的知识,那饮料瓶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没有用处呢?(学生回答后展示自制作品及课件内容)
四、手工艺制作欣赏。
师:老师的制作很有限,这里为大家带来了一些用饮料瓶制作的小工艺品,请观赏。
(课件播放:小制作的画面)
五、课后小结:师:同学们,废旧的饮料瓶除了可以回收再利用还可以变废为宝。
今天的学习让我们知道了许多饮料瓶的知识,得到不少收获,请同学们今后把我们今天学到的饮料瓶的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去,以便让我们消费时更安全!
六、作业布置:请同学们自己制作一个小玩具或工艺品并写上小标签向其他同学解释制作过程和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