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 绵阳一诊高2015级一诊化学试题
绵阳市高中2017级第一学年末教学质量测试化学试题
秘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18年7月3日16:20~18:00】绵阳市高中2017级第一学年末教学质量测试化学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其中试题卷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组成,共6页;答题卡共2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清楚,同时用2B铅笔将考号准确填涂在“考号”栏目内。
2. 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的对应框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Al27 Fe56第Ⅰ卷(选择题,共46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乙醇汽油是把乙醇和汽油按一定比例混合形成的一种新型汽车燃料。
下列有关乙醇汽油的说法正确的是A.乙醇汽油属于可再生能源B.乙醇汽油是一种密度比水大的混合物C.乙醇和汽油能相互溶解,可通过蒸馏法分离D.使用乙醇汽油不会产生环境污染2.化学与社会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在工业上常用于制取肥皂B.煤经气化和液化变为清洁能源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C.通过煤的干馏和石油催化重整可以获得苯、甲苯等环状烃D.以石油、煤和天然气为原料可生产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3.下列化学用语或分子结构模型表示正确的是A.F-的结构示意图:B.四氯甲烷的球棍模型:C .乙醇的结构简式:C 2H 5OHD .HClO 的电子式:H ∶‥Cl ‥‥∶O ∶‥4.下列各组金属冶炼时最适合用H 2或CO 把它从化合物中还原出来的是A .Fe 、CuB .Al 、FeC .Ca 、MgD .Hg 、Ag5.右图为某兴趣小组制作的番茄电池,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锌片作正极B .锌片质量减小C .铜片附近溶液变为蓝色D .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6.一定量的盐酸与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A .CH 3COONaB .KNO 3溶液C .Na 2CO 3D .NaHSO 47.甲基丙烯酸是一种制造隐形眼镜的原料,其结构简式为 CH 2=C COOH CH 3。
四川四市2017届高三化学上学期一诊试卷附答案
四川四市2017届高三化学上学期一诊试卷(附答案)考试时间:2016年12月21日9:00~11:30】高中2017届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能测试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N-140-16Na-23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以Na2O2作供氧剂时,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B.在食品袋中放人CaCl26H2O,可防止食物受潮C.人工合成食品级酯可以用作糖果的香料D.用NH4Cl浓溶液除铁锈,因为NH4Cl水解显酸性8.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2.24LSO2中所含氧原子数为0.2NA B.将1molCl2通入水中,HC1O、Cl-、ClO-粒子数之和为2NAC.1molNO2与足量H2O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D.0.1mol熔融的NaHS04中阳离子数目为0.lNA9.短周期元素X、Y、Z、W、Q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其中元素X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阴离子的还原性:W2-Q-Y-B.常温下,X2与W的单质间化合反应不能自发进行C.ZX2是两性氧化物D.Y的氢化物可用来篆刻玻璃10.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下,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分子式为C14H18O6B.含有羟基、羧基和苯基C.能发生取代反应D.能使溴的水溶液褪色11.下列实验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12.实验测得pH=1.0的某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Na+、Fe2+、Al3+、NH4+、SO42-、Cl-中的若干种离子,现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I,取该溶液10.0mL,加入过量1.0mol/L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A和无色气体B,B遇空气立即变为红棕色;步骤Ⅱ.向工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过量1.0mol/LNa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C和无色刺激性气体D生成。
绵阳实验高中2015年高三一诊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5届四川省绵阳市南山实验高中高三一诊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及解析)一、单选题(共7小题)1.下列有关化学与生活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是世界通用的循环再生标志,简称回收标志B .大量生产聚乙烯、聚氯乙烯一次性超薄袋,方便日常生活C .75%的乙醇溶液常用来消毒,是因为酒精能够使细菌蛋白质发生变性D .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
由于产气的页岩分布广、厚度大,且普遍含气,故可以成为新的化石燃料来源2.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 .液氯、冰水混合均为纯净物 B .NO 2、CO 、CO 2均为酸性氧化物 C .互为同系物D .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3.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 .Na 2O 2加入水制备O 2:2O2-2 +2H 2O=4OH -+O 2↑B .用稀硝酸洗涤试管内壁的银镜:Ag+2H ++NO -3=Ag ++NO↑+H 2OC .向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 4溶液至中性:Ba 2++2OH -+2H ++SO2-4 =BaSO 4↓+2H 2O D .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 2:2C 6H 5O - + CO 2 + H 2O2C 6H 5OH + CO2-34.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mol[Ag (NH 3)2]OH 配合物中含有9N A 个σ键B .标准状况下,22.4LC 2H 6O 中含C -H 键5N AC .1mol 冰醋酸和lmol 乙醇在加热和浓硫酸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的水分子数为N AD .KClO 3+6HCl ===KCl +3Cl 2↑+3H 2O 反应中,生成71g Cl 2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 A5.有X、Y、Z、W、M五种原子序数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其中X、M同主族; Z+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X与W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Y与Z的原子序数之和;下列序数不正确的是()A.离子半径大小:r(Y2-)>r(W3+)B.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与Z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反应C.X有多种同素异形体,而Y不存在同素异形体D.X、M均能与氯形成由极性键构成的正四面体非极性分子6.下列实验操作、现象与所得结论一致的是()A.①B.②C.③D.④7.700℃时,H2(g)+CO2(g)H2O(g)+CO(g)。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中考化学一诊试题(含解析)
2015年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中考化学一诊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个小题,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食物腐烂,活性炭净化水B.碘升华,小白鼠呼吸C.实验室制氢气,铁生锈D.自来水用氯气杀菌,工业制氧气2.实验中,人的五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五官的使用符合实验要求的是()A.鼻子闻B.嘴巴吹C.耳朵听D.眼睛看3.在下列实验操作(或措施)与理由的关系中,正确的是()A.做电解水实验时,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加快,因氢氧化钠是催化剂B.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中红磷要足量﹣﹣防止测量结果偏大C.实验室制取蒸馏水时在蒸馏瓶中放入沸石﹣﹣加快蒸馏速度D.探究催化剂性质的实验要称量两次质量﹣﹣目的是为了证明其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点燃木炭,产生红色火焰,生成无色气体B.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硫磺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D.点燃红磷后,产生大量的白雾5.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序号实验操作(或方案)实验目的A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哈气比较呼出的气体和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 向试管中加入2mL浓氨水,将蘸有酚酞溶液的棉花靠近该试管的管口C 把燃着的木条伸入充满氮气的集气瓶里探究氮气是否支持燃烧收集纯净的气体D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当导管口有气泡放出时,立即将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中A.A B.B C.C D.D6.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及反应基本类型完全正确的是()A.酒精燃烧:C2H5OH+3O23H2O+2CO2(氧化反应)B.镁在氧气中燃烧:Mg+O2MgO2(化合反应)C.氧化汞加热分解:2HgO2Hg+O2↑(分解反应)D.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 Cu+H2O(氧化反应)7.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不正确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 碘酒是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B 端午时节粽飘香分子在不断运动着C 气体受热膨胀温度升高,分子自身体积增大D 固体碘受热升华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A.A B.B C.C D.D8.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H ②Fe2+③Cu ④P2O5⑤Fe3+⑥Na2CO3.A.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①④⑥B.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③④⑥C.②⑤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D.①③表示单质,④中的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9.下列归纳正确的是()A.在实验室通过尝味道可以区别出食盐和白糖B.在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相同C.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不可能是化合物D.混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10.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C15H22O5)(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特效药)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其中对C15H22O5的描述正确的是()A.青蒿素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B.青蒿素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0:11:40D.青蒿素属于氧化物11.如图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B.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D.电解水12.在不同时刻,某反应中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丁的2倍.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甲的质量/g 乙的质量/g 丙的质量/g 丁的质量/g反应前64 10 1 16t时刻32 a反应后0 54 b 0A.乙和丙为生成物B.a等于32C.b等于37D.该反应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28分)13.(1)用微粒符号填空:①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②含氧质量分数最高的氧化物的化学式;③保持氯化钠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2)X、Y、Z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三种元素.X的单质为密度最小的气体,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Z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请回答下列问题:画出Z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写出实验室用X2Y2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3)由于高铁列车车厢是密闭的空间,因此提供清洁的空气、保持车厢的卫生非常重要.①高铁酸钠(Na2FeO4)是高铁上常用的一种“绿色环保高效”消毒剂.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②某品牌的空气净化剂含有过氧化钠(Na2O2),它可以使车厢里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碳酸钠和氧气,写出其化学反应方程式.14.第28届“中国水周的主题为“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填序号).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②清澈、透明的泉水是纯净物③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④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可使其软化⑤洗菜、洗衣后的水用来浇花、冲洗厕所(2)自然界中的水一般要净化后才能使用.常用的净化方法有吸附、过滤、蒸馏等.实验室中进行过滤操作时,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3)图表示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反应的微观过程:①上述物质中,C的化学式是;②物质D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4)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1和2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但在实验中所得数据略小于该值.针对这一现象推测原因,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A.生成氧气一端的装置气密性不好B.相同条件下,在水中溶解的氧气比氢气稍多C.连接生成氧气一端的电极被氧化,消耗了一部分氧气D.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认为实验已经成功②图中a、b、c表示电解水时,反应实质的微观示意图,其正确的顺序是.该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填符号).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28分)15.(1)下列各项化学实验的操作中,正确的是(填序号).A.为了加快过滤速率,用玻璃棒轻轻搅拌漏斗内的液体B.实验室制取蒸馏水时,温度计水银球应淹没在烧瓶内的水中C.用托盘天平称量物质时,先加质量较小的砝码,再依次加质量较大的砝码D.用50毫升量筒能够准确地量取45.50毫升的稀硫酸E.收集满氢气的集气瓶,应将玻璃片的毛面向下盖好集气瓶后并倒放于实验台上(2)生活中燃料的燃烧离不开氧气,那么是不是只有氧气才能支持燃烧吗?某学习小组对这个问题进行如下探究.信息给予钠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能与空气中的氧气与水蒸气反应.提出问题1:除氧气外,是否还有其他物质也能支持燃烧.实验一如图,向盛有金属钠(Na)的硬质玻璃管中通入纯净、干燥的CO2,当观察到澄清石灰水中刚好出现浑浊时,点燃酒精灯,同时继续缓缓通入CO2,钠剧烈燃烧,产生白烟,燃烧结束后玻璃管中有黑色颗粒和白色固体生成.得出结论二氧化碳(“能”或“不能”)支持某些物质燃烧.反思评价点燃酒精灯前,要先向玻璃管中通二氧化碳,其目的是.提出问题2黑色颗粒和白色固体是什么?猜想与假设黑色颗粒可能是(用化学式填写).实验二如图,实验现象:黑色颗粒逐渐减少,澄清石灰水.得出结论实验二证明:黑色颗粒的猜想是正确的.猜想与假设某同学对白色固体的成分做出猜想:Ⅰ.碳酸钠;Ⅱ.氢氧化钠.经小组讨论后,大家一致认为猜想Ⅱ是错误的,理由是.再反思天津港爆炸事件原因之一就是钠着火后处置不当﹣﹣用水、二氧化碳等灭火造成连锁反应: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气再发生爆炸.请写出这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6.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通常采用锌粒与稀硫酸(H2SO4)反应生成硫酸锌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要组装一套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氢气的装置,可选择上图中的仪器有(填字母);该装置由于无法控制产生氢气的速率,可选择图2中(填序号)装置来取代原装置中的部分仪器,以达到控制产生氢气速率的目的.(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上述仪器除需增加棉花外,还必需用要的实验仪器是,该反应的方程式为.(3)若制取氨气,收集装置只能用H,而不能用F或G,由此可知氨气应具有的物理性质有.(4)采用如图3所示的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填“a”或“b”)端导入.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8分)17.如图是某品牌补铁剂的标签.(1)富马酸亚铁中的“铁”指的是(填“分子”、“原子”或“元素”).(2)若每次服用2包该补铁剂,摄入铁元素的质量为mg(计算结果取整数).18.某兴趣小组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试管中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见表.加热时间/min 0 t1t2t3固体质量/g 28.0 23.2 18.4 18.4(1)加热时间至min时,氯酸钾已经完全反应.(2)氯酸钾完全反应后共产生氧气g.(3)计算反应前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2015年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中考化学一诊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个小题,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食物腐烂,活性炭净化水B.碘升华,小白鼠呼吸C.实验室制氢气,铁生锈D.自来水用氯气杀菌,工业制氧气【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食物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活性炭净化水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碘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小白鼠呼吸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实验室制氢气,铁生锈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化学变化.D、自来水用氯气杀菌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工业制氧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实验中,人的五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五官的使用符合实验要求的是()A.鼻子闻B.嘴巴吹C.耳朵听D.眼睛看【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测量容器-量筒;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C、根据氢气验纯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管口向下移近酒精灯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听到很小的响声,才表明氢气已经纯净;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仰视刻度,操作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在下列实验操作(或措施)与理由的关系中,正确的是()A.做电解水实验时,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加快,因氢氧化钠是催化剂B.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中红磷要足量﹣﹣防止测量结果偏大C.实验室制取蒸馏水时在蒸馏瓶中放入沸石﹣﹣加快蒸馏速度D.探究催化剂性质的实验要称量两次质量﹣﹣目的是为了证明其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考点】电解水实验;蒸发与蒸馏操作;空气组成的测定;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实验方案评价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根据电解水的注意事项分析判断;B、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注意事项分析;C、根据蒸馏的注意事项分析;D、根据催化剂的特点分析【解答】解:A、做电解水实验时,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加快,因氢氧化钠增强了水的导电性,故A错误;B、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中红磷要足量﹣﹣能使空气中的氧气充分反应,防止测量结果偏小,故B错误;C、实验室制取蒸馏水时在蒸馏瓶中放入沸石﹣﹣防止暴沸.故C错误;D、探究催化剂性质的实验要称量两次质量,目的是为了证明其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催化剂的判断,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等,基础知识中的注意事项在平时易忽略,借此题可加以巩固.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点燃木炭,产生红色火焰,生成无色气体B.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C.硫磺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D.点燃红磷后,产生大量的白雾【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元素与化合物;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硫磺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红磷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在空气中点燃木炭,只能烧至红热,不会产生红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B、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C、硫磺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D、点燃红磷后,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5.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序号实验操作(或方案)实验目的A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哈气比较呼出的气体和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 向试管中加入2mL浓氨水,将蘸有酚酞溶液的棉花靠近该试管的管口C 把燃着的木条伸入充满氮气的集气瓶里探究氮气是否支持燃烧收集纯净的气体D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当导管口有气泡放出时,立即将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中A.A B.B C.C D.D【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根据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进行分析;B、根据氨气分子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进行分析;C、根据氮气不支持燃烧进行分析D、根据导管口有连续气泡放出时收集气体较纯净进行分析.【解答】解:A、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所以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哈气可比较呼出的气体和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故A正确;B、氨气分子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向试管中加入2mL浓氨水,将蘸有酚酞溶液的棉花靠近该试管的管口可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故B正确;C、氮气不支持燃烧,把燃着的木条伸入充满氮气的集气瓶里可探究氮气是否支持燃烧,故C正确;D、当导管口有气泡放出时,不要立即收集,等到导管口有连续气泡放出时收集气体较纯净,故D错误.故选:D.【点评】利用所要鉴别物质的性质差别设计实验,实验中出现明显的现象差异,达到鉴别物的目的.6.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及反应基本类型完全正确的是()A.酒精燃烧:C2H5OH+3O23H2O+2CO2(氧化反应)B.镁在氧气中燃烧:Mg+O2MgO2(化合反应)C.氧化汞加热分解:2HgO2Hg+O2↑(分解反应)D.氢气还原氧化铜:H2+CuO Cu+H2O(氧化反应)【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若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在根据反应特征确定反应类型.【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但氧化反应不是基本反应类型,故选项错误.B、该化学方程式氧化镁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Mg+O22MgO,故选项错误.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但氧化反应不是基本反应类型,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7.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不正确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 碘酒是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B 端午时节粽飘香分子在不断运动着C 气体受热膨胀温度升高,分子自身体积增大D 固体碘受热升华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A.A B.B C.C D.D【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微粒的特征分析:①体积和质量都很小,②微粒之间存在间隔,③微粒是在不断运动的,④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解答】解:A.碘酒中的溶质是碘,碘由碘分子构成,酒精是溶剂,酒精是由酒精分子构成的,故正确;B.闻到香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故正确;C.气体受热膨胀是因为气体分子间隔变大引起的,故错误;D.碘由固态变为气态是因为分子间隔变大引起的,故正确.故选C.【点评】熟练记忆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当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发生变化,大小也不变,改变的是分子间隔,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发生了变化.8.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H ②Fe2+③Cu ④P2O5⑤Fe3+⑥Na2CO3.A.能表示一个分子的是①④⑥B.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是③④⑥C.②⑤的质子数相同,化学性质也相同D.①③表示单质,④中的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B、根据单质(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气态非金属单质,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和化合物(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判断.D、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解答】解:A、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④P2O5表示1个五氧化二磷分子,①H可表示1个氢原子,⑥Na2CO3是由离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B、③Cu是铜的化学式,④P2O5是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⑥Na2CO3是碳酸钠的化学式,故选项说法正确.C、②Fe2+、⑤Fe3+分别表示亚铁离子、铁离子,它们的质子数相同,但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说法错误.D、①H可表示1个氢原子,不能表示氢单质,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④P2O5中的“5”表示1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中含有5个氧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与含义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9.下列归纳正确的是()A.在实验室通过尝味道可以区别出食盐和白糖B.在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相同C.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不可能是化合物D.混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化合价规律和原则.【专题】物质的分类;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实验室中“三不原则”考虑;B、根据硝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析;C、根据化合物的定义分析;D、根据混合物的组成分析.【解答】解:A、实验室中三不原则:不品尝药品、不直接闻、不用手接触药品,故A错;B、在硝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有﹣3、+5,所以,在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相同,故B正确;C、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单质,不可能是化合物,故C错误;D、混合物不一定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不同种原子直接构成,故D错.故选:B.【点评】本题所考查的知识属于课本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根据已有的知识分析解答即可.10.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C15H22O5)(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特效药)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其中对C15H22O5的描述正确的是()A.青蒿素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B.青蒿素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90:11:40D.青蒿素属于氧化物【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分类;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A.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B.根据物质的分子结构来分析;C.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D.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解答】解:A.青蒿素是由青蒿素分子构成的,1个青蒿素分子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青蒿素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C.青蒿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2):(16×5)=90:11:40,故选项说法正确.。
四川省绵阳市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测试理综化学试题解析(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N14 016 S32 Zn65第I卷(选择题共42分)1.食品抗氧化剂是能阻止或延缓食品氧化变质、提高食品稳定性和延长贮存期的食品添加剂。
下列物质不属于食品抗氧化剂的是A.糕点中的配料维生素CB.方便面里的味精(谷氨酸钠)C.葡萄酒中的少量二氧化硫D.火腿肠中的少量亚硝酸钠【答案】B考点:考查了化学与生活、氧化还原反应、食品添加剂的相关知识。
2.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创制了具有国际影响的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青蒿素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青蒿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中含有3种官能团B.易溶于苯,难溶于水C.可与NaOH溶液发生水解反应D.其同分异构体不可能有芳香族化合物【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由结构简式可知有机物含有过氧键、醚基以及酯基,故A正确;B、有机物含有酯基,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物,故B正确;C、含有酯基,可发生水解反应,故C 正确;D、有机物含有5个环,1个C=O键,不饱和度为6,可能含有苯环,故D错误;故选D。
考点:考查了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的相关知识。
3.已知,H 2和I2反应的历程为:①I2+M2I·+M慢②H2+2I·→2HI快,式中M是指反应器壁或其他惰性分子,不参与反应,只具有传递能量的作用。
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与I·的浓度有关B.M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反应①与②的活化能相等 D. v(H2)=v(I2)=v(HI)【答案】A考点:考查了反应速率快慢判断、决定因素及催化剂等的相关知识。
4.七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表所示。
其中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与B的气态氢化物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G一定强于FB.简单离子的半径:F>G>C>DC.1 mol EC2中含2 mol E-C键D.A、G分别与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均为极性共价键【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短周期元素中,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与B的气态氢化物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则B为N元素;由元素的相对位置可知,A为碳元素,C为O元素,D为Al,E 为Si,F为S,G为Cl。
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17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2017级一诊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绵阳市高中2017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F 19 Cl 35.5 Na 23 Ca 40 Co 597.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还原铁粉能用作食品抗氧化剂B. 夜空中光柱的形成属于丁达尔效应C. 浸泡过KMnO4溶液的硅土可作水果保鲜剂D. 燃煤中加入CaO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8.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 植物油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B. 乙醇与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属于取代反应C. 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乙炔和苯完全燃烧耗氧量相同D. 分子式为C3H6BrCl的有机物不考虑立体异构共5种9. 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9 g羟基(-18OH)所含中子数为10N AB. 标准状况下,44.8 L HF含有2N A个极性键C. 1 mol NaHSO4晶体含有的离子数为3N AD. 0.1 mol • L-1 KAl(SO4)2溶液中SO2-4的数目为0.2N A10. 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法正确的是A. 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Fe2+时,先加入少量H2O2,再滴加KSCN溶液B. 配制100 mL 1 mol/L NaCl溶液时,用托盘天平称取5.85 g NaCl固体C. 将FeCl3饱和溶液煮沸制备Fe(OH)3胶体D. 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乙醇、乙酸和苯11.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食醋除水垢:2H++CaCO3==Ca2++CO2↑+H2OB. 稀硝酸中加入少量亚硫酸钠:2H++SO2-3 ==SO2↑+H2OC. 处理工业废水时Cr(Ⅵ)的转化:Cr2O2-7+3SO2-3+8H+==3SO2-4+2Cr3++4H2OD. 用酸性KMnO4测定草酸溶液浓度:5C2O2-4+2MnO-4+16H+==2Mn2++10CO2↑+8H2O12.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原子序数之和为42,X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等于Y的最外层电子数,Z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W能形成酸性最强的含氧酸。
绵阳市高中2015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秘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17年11月1日上午9∶00~11∶30】绵阳市高中2015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K 39 Mn 55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食品中的抗氧化剂对人体无害且均具有氧化性B.尼龙绳是由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强度很大C.用氯气可以处理自来水中的Cu2+、Hg2+、Pb2+等重金属离子D.ClO2具有强氧化性,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时比Cl2的效率高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油脂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都能水解B.淀粉、蔗糖在一定条件下水解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C.只用酸性KMnO4溶液可以鉴别苯、乙醇和乙酸D.有机物的二氯代物有6种目的操作A 制备Fe(OH)3胶体向25 mL沸腾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6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B 配制浓度为0.010 mol/L的KMnO4溶液称取KMnO4固体0。
158 g,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C 除去CH3COOC2H5中的乙醇加入适量CH3COOH,加热D 检验乙醇中氢的活泼性将金属钠投入到盛有医用酒精的烧杯中10. 柠檬烯具有良好的镇咳、祛痰、抑菌作用,其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柠檬烯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10H14B.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C.属于乙烯的同系物D.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上11。
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绵阳市高中2017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绵阳市高中2017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F 19 Cl 35.5 Na 23 Ca 40 Co 597.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还原铁粉能用作食品抗氧化剂B.夜空中光柱的形成属于丁达尔效应C.浸泡过KMnO4溶液的硅土可作水果保鲜剂D.燃煤中加入CaO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8.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植物油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B.乙醇与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属于取代反应C.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乙炔和苯完全燃烧耗氧量相同D.分子式为C3H6BrCl的有机物不考虑立体异构共5种9.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9 g羟基(-18OH)所含中子数为10N AB.标准状况下,44.8 L HF含有2N A个极性键C.1 mol NaHSO4晶体含有的离子数为3N AD.0.1 mol • L-1 KAl(SO4)2溶液中SO2-4的数目为0.2N A10. 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法正确的是A.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Fe2+时,先加入少量H2O2,再滴加KSCN溶液B.配制100 mL 1 mol/L NaCl溶液时,用托盘天平称取5.85 g NaCl固体C.将FeCl3饱和溶液煮沸制备Fe(OH)3胶体D.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乙醇、乙酸和苯11.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食醋除水垢:2H++CaCO3==Ca2++CO2↑+H2OB.稀硝酸中加入少量亚硫酸钠:2H++SO2-3 ==SO2↑+H2OC.处理工业废水时Cr(Ⅵ)的转化:Cr2O2-7+3SO2-3+8H+==3SO2-4+2Cr3++4H2OD.用酸性KMnO4测定草酸溶液浓度:5C2O2-4+2MnO-4+16H+==2Mn2++10CO2↑+8H2O 12.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原子序数之和为42,X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等于Y的最外层电子数,Z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W能形成酸性最强的含氧酸。
四川省绵阳市高考化学一模试卷(I)卷
四川省绵阳市高考化学一模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 . 用海带提取碘单质B . 钢铁生锈C . 油脂酸败D . 蛋白质盐析2. (2分) (2017高一下·夏津期中) X、Y、Z是短周期的三种相邻元素,X与Y同主族,Y与Z同周期,已知三种元素族序数之和为16,原子序数之和为38,则X、Y、Z的元素符号为()A . Na、K、CaB . N、P、SC . F、Cl、SD . O、S、Cl3. (2分) (2017高一上·开封期末) 下列对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 . 用胶头滴管加液时,一般不能伸入试管中B . 蒸馏时一般需在瓶内放一些碎瓷片C . 温度计插入液体中测量温度的同时,又用它搅拌液体D . 用10 mL的量筒可量取5.4mL溶液4. (2分) (2016高一下·武汉期末) 已知25℃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电离平衡常数1.8×10﹣54.9×10﹣10K1=4.3×10﹣7K2=5.6×10﹣11A .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pH关系为:pH(NaCN)>pH(Na2CO3)>pH(CH3COONa)B . Na2CO3和NaHCO3等物质的量混合的溶液中,一定存在c(Na+)+c(H+)=c(OH﹣)+c(HCO3﹣)+c(CO32﹣)C . 0.4mol/L HCN溶液与0.2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Na+)>c(CN﹣)>c(OH﹣)>c(H+)D . 25℃时,浓度均为0.1mol/L的CH3COONa、CH3COOH混合溶液中:c(Na+)+c(H+)>c(CH3COO﹣)+c(CH3COOH)5. (2分) (2018高二下·洛阳期末)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 镀铜铁制品镀层受损后,铁制品比受损前更容易生锈B .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H溶液和HCl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C . 0.1mol/LNa2CO3溶液:c(OH-)=c(H2CO3)+c(HCO3-)+c(H+)D . 对于反应2SO2+O2 2SO3,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和提高SO2平衡转化率6. (2分)下列物质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反应的是()A . Na2CO3B . NaHSO4C . NaHCO3D . Na2SO47. (2分)如果花生油中混有水份,最好采用下列何种方法分离A . 过滤B . 蒸馏C . 分液D . 萃取二、解答题 (共4题;共29分)8. (7分) (2018高二下·吉林开学考) 有以下一系列反应,最终产物为草酸:A B C D E F已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比A大79。
四川省绵阳市2015届高考化学一诊试卷(含解析)
四川省绵阳市2015届高考化学一诊试卷一、1.(6分)由塑化剂引起的食品、药品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下列关于塑化剂DBP(结构如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能溶于水B.其核磁共振氢谱共有6种吸收峰C.分子中一定有12个原子位于同一平面上D.水解得到的酸性产物能与乙二醇发生缩聚反应2.(6分)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油脂、糖类、蛋白质均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三氯甲烷、氯乙烯、三溴苯酚均是卤代烃C.CaCl2、烧碱、聚苯乙烯均为化合物D.稀豆浆、硅酸、雾霾均为胶体3.(6分)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Fe(NO3)3溶液中滴入少量的HI溶液:2Fe3++2I﹣═2Fe2++I2B.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气体:2C6H5O﹣+CO2+H2O﹣→2C6H5OH↓+CO32﹣C.Cu(OH)2沉淀溶于氨水得到深蓝色溶液:Cu(OH)2+4NH3═[Cu(NH3)4]2++2OH﹣D.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NaHCO3溶液:Ca2++2OH﹣+2HCO3﹣═CaCO3↓+CO32﹣+2H2O4.(6分)短周期主族元素R、T、Q、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T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的大小:W>Q>R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Q>TC.对应含氧酸的酸性强弱:W>Q>TD.R分别与T、Q、W形成化合物的晶体均为分子晶体5.(6分)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 mol OD﹣离子含有的质子、中子数均为9N AB.3.6 g石墨和C60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0.3N AC.含有4.6 g钠元素的过氧化钠和氧化钠的混合物中,所含离子总数为0.3N AD.标准状况下,4.48 L戊烷含有的分子数为0.2N A6.(6分)肼(H2N﹣NH2)和偏二甲肼[H2N﹣N(CH3)2]均可用作火箭燃料.查阅资料得知,肼是一种良好的极性溶剂,沿肼分子球棍模型的氮、氮键方向观察,看到的平面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肼分子中的氮原子采用sp3杂化B.肼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C.肼分子是非极性分子D.肼与偏二甲肼互称同系物7.(6分)在1.0L密闭容器中放入0.10 mol X,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X(g)⇌Y(g)+Z (g)△H<0容器内气体总压强p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从反应开始到t1时的平均反应速率v(X)= mol/(L•min)B.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0.32C.欲提高平衡体系中Y的含量,可升高体系温度或减少Z的量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1 mol 气体X,平衡正向移动,X的转化率增大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8分)8.(15分)已知元素Y、Z、W、R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基态原子核外有三个未成对电子,Z、W分别是短周期中电负性最大和最小的元素;R2+离子的3d轨道中有三对成对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1)R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元素X、Y、Z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2)化合物XZ3的空间构型为,R2+与NH3形成的配离子中,提供孤对电子的是.(3)Z的氢化物由固体变为气态所需克服的微粒间的作用力是.(4)Z、W、R形成某种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其化学式为.(5)XY2﹣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其中MnO4﹣被还原为Mn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9.(15分)溴苯是一种化工原料,某兴趣小组用如下装置制备溴苯并证明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有关数据如下:苯溴溴苯密度/g•cm﹣30.88 3.10 1.50沸点/℃80 59 156水中溶解度微溶微溶微溶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c的名称为.(2)将b中液溴缓慢滴入a瓶的无水苯及铁的混合体系中,充分反应即可得到溴苯,通过下列步骤分离提纯:①向a中加入10mL水,然后除去未反应的铁屑;②产品依次用10mL水、10%的NaOH溶液、10mL水洗涤.此过程需要分液操作,分液时溴苯应从(填仪器名称)的(填“上口”、“下口”)分离出③向分出的粗溴苯中加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钙,静置、过滤.(3)经过上述分离操作后,粗溴苯中还含有的主要杂质为,要进一步提纯,必须进行的操作是.(4)装置d中所装的试剂为,作用是.(5)能证明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进行的操作及现象是.10.(13分)苯佐卡因(E)可用于化妆品紫外线吸收,局部麻醉药等.根据下面的反应路线可以实现苯佐卡因的制备及对糖厂甘蔗渣进行综合利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是.(2)B的名称是,C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3)在反应Ⅰ~Ⅴ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填序号).(4)写出反应Ⅴ的化学方程式:.(5)苯佐卡因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氨基直接连在苯环上,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的羧酸类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11.(15分)CuCl是应用广泛的有机合成催化剂,也在染料工业中用作实效型气体吸收剂.利用废旧印刷电路板制氯化亚铜可减少污染、实现资源再生.请回答下列问题:(1)废旧印刷电路板经粉碎分离能得到金属粉末,控制其他条件相同,用10%H2O2和3.0 mol•L ﹣1H2SO4的混合溶液处理印刷电路板的金属粉末,测得不同温度下铜的平均溶解速率如图所示.在H2SO4溶液中,Cu与H2O2反应生成Cu2+和H2O的离子方程式为.当温度高于40℃时,铜的平均溶解速率随着反应温度升高而下降,其主要原因是.(2)工业上常用CuSO4来制备CuCl.在提纯后的CuSO4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Na2SO3和NaCl,加热,生成CuCl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3)在盐酸中CuCl能吸收CO,发生的反应为 CuCl+CO+H2O⇌Cu(CO)Cl•H2O△H<0要加大CO的吸收率,适宜的条件是.(4)工业制备CuCl需要配制质量分数为20.0%的CuSO4溶液(密度为1.2 g•cm﹣3),配制该溶液所需CuSO4•5H2O与H2O的质量之比为,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工业检测CuCl产品的纯度需要mL 0.5 mol/L的FeCl3溶液,配制该溶液所需仪器除托盘天平(含砝码、质量相同的两纸片)、烧杯外,还必需.四川省绵阳市2015届高考化学一诊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1.(6分)由塑化剂引起的食品、药品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下列关于塑化剂DBP(结构如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能溶于水B.其核磁共振氢谱共有6种吸收峰C.分子中一定有12个原子位于同一平面上D.水解得到的酸性产物能与乙二醇发生缩聚反应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由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1个苯环和2个﹣COOC﹣,结合苯及酯的性质来解答.解答:解:A.含苯环,为芳香族化合物,但含﹣COOC﹣,为酯类物质,不溶于水,故A错误;B.结构对称,含6种位置的H,则核磁共振氢谱共有6种吸收峰,故B正确;C.苯环为平面结构,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原子一定在同一平面内,则分子中一定有12个原子位于同一平面上,故C正确;D.水解得到的酸性产物为邻苯二甲酸,能与乙二醇发生缩聚反应,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子结构及酯性质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2.(6分)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油脂、糖类、蛋白质均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三氯甲烷、氯乙烯、三溴苯酚均是卤代烃C.CaCl2、烧碱、聚苯乙烯均为化合物D.稀豆浆、硅酸、雾霾均为胶体考点:葡萄糖的性质和用途;单质和化合物;分散系、胶体与溶液的概念及关系;卤代烃简介.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分析:A.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的有机化合物为高分子化合物;B、卤代烃是卤素原子取代了烃中的氢原子之后的产物,只含卤族元素、碳元素,可能还有氢元素;C、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纯净物.聚苯乙烯中的n值不是一个确定的值,是个取值范围,即聚苯乙烯是混合物;D、胶体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介于1nm~100nm的分散系.解答:解:A.油脂和糖类中的单糖和二塘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A 错误;B、卤代烃是卤素原子取代了烃中的氢原子之后的产物,只含卤族元素、碳元素,可能还有氢元素,三溴苯酚中除了含溴元素、碳元素和氢元素之外,还含有氧元素,故不是卤代烃,故B 错误;C、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纯净物,而聚苯乙烯中的n值不是一个确定的值,是个取值范围,即聚苯乙烯是混合物,故不是纯净物,故C错误;D、稀豆浆、硅酸、雾霾均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介于1nm~100nm的分散系,是胶体,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高分子化合物的判断、卤代烃的概念和胶体的判断,把握住概念的实质是关键,难度不大.3.(6分)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Fe(NO3)3溶液中滴入少量的HI溶液:2Fe3++2I﹣═2Fe2++I2B.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气体:2C6H5O﹣+CO2+H2O﹣→2C6H5OH↓+CO32﹣C.Cu(OH)2沉淀溶于氨水得到深蓝色溶液:Cu(OH)2+4NH3═[Cu(NH3)4]2++2OH﹣D.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NaHCO3溶液:Ca2++2OH﹣+2HCO3﹣═CaCO3↓+CO32﹣+2H2O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硝酸根离子在酸性环境下能够氧化碘离子;B.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气体,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苯酚;C.Cu(OH)2沉淀溶于氨水,发生络合反应,生成蓝色的络合离子;D.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NaH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氢氧化钠钠和水.解答:解:A.向Fe(NO3)3溶液中滴入少量的HI溶液:2NO3﹣+6I﹣+8H+=2NO↑+3I2+4H2O,故A错误;B.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气体,离子方程式:C6H5O﹣+CO2+H2O﹣→C6H5OH↓+HCO3﹣,故B 错误;C.Cu(OH)2沉淀溶于氨水得到深蓝色溶液,离子方程式为:Cu(OH)2+4NH3═[Cu(NH3)4]2++2OH ﹣,故C正确;D.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NaHCO3溶液,离子方程式为:Ca2++OH﹣+HCO3﹣═CaCO3↓+H2O,故D 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反应的实质是解题关键,注意反应物用量对反应的影响,选项AD为易错选项.4.(6分)短周期主族元素R、T、Q、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T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的大小:W>Q>R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Q>TC.对应含氧酸的酸性强弱:W>Q>TD.R分别与T、Q、W形成化合物的晶体均为分子晶体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由短周期主族元素R、T、Q、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R处于第二周期,T、Q、W处于第三周期,T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0,则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T为Si、Q为P、R为O、W为Cl.A.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B.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C.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D.二氧化硅属于原子晶体.解答:解:由短周期主族元素R、T、Q、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R处于第二周期,T、Q、W处于第三周期,T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0,则最外层电子数为4,故T为Si、Q为P、R为O、W为Cl,A.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故原子半径:Q>W>R,故A 错误;B.非金属性O>P>Si,故氢化物稳定性:H2O>PH3>SiH4,故B正确;C.非金属性W>Q>T,故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W>Q>T,不是最高价含氧酸,酸性不一定,故C错误;D.P元素的氧化物、Cl元素氧化物均为分子晶体,而二氧化硅属于原子晶体,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应用,侧重对元素周期律的考查,注意对元素周期律的理解掌握.5.(6分)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1 mol OD﹣离子含有的质子、中子数均为9N AB.3.6 g石墨和C60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0.3N AC.含有4.6 g钠元素的过氧化钠和氧化钠的混合物中,所含离子总数为0.3N AD.标准状况下,4.48 L戊烷含有的分子数为0.2N A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A.该氢氧根离子中含有9个质子、9个中子,1mol中含有的质子和中子都是9mol;B.石墨和C60中都只含有C原子,3.6g混合物中含有3.6gC原子,含有0.3mol碳原子;C.过氧化钠中的阴离子为过氧根离子,4.6g钠的物质的量为0.2mol,根据质量守恒,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1mol,含有0.3mol离子;D.标准状况下,戊烷的状态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解答:解:A.1 mol OD﹣离子中含有9mol质子、9mol中子,含有的质子、中子数均为9N A,故A正确;B.3.6 g石墨和C60的混合物中含有3.6gC,含有0.3mol碳原子,含有的碳原子数为0.3N A,故B正确;C.4.6g钠的物质的量为0.2mol,根据质量守恒,生成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1mol,总共含有0.3mol离子,所含离子总数为0.3N A,故C正确;D.标况下戊烷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4.48L戊烷的物质的量,故D 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明确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还需要准确弄清分子、原子、原子核内质子中子及核外电子的构成关系.6.(6分)肼(H2N﹣NH2)和偏二甲肼[H2N﹣N(CH3)2]均可用作火箭燃料.查阅资料得知,肼是一种良好的极性溶剂,沿肼分子球棍模型的氮、氮键方向观察,看到的平面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肼分子中的氮原子采用sp3杂化B.肼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C.肼分子是非极性分子D.肼与偏二甲肼互称同系物考点:不同晶体的结构微粒及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分析:A.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N原子杂化类型,如果N原子价层电子对个数是4,则N原子采用sp3杂化;B.同种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非极性键,不同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极性键;C.结构对称,正负电荷重心重合的分子为非极性分子;D.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化合物互称同系物.解答:解:A.肼分子中每个N原子含有3个σ键和1个孤电子对,所以其价层电子对个数是4,则N原子采用sp3杂化,故A正确;B.肼分子中N原子之间存在非极性键,N原子和H原子之间存在极性键,所以该反应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故B正确;C.肼分子结构不对称,则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所以是极性分子,故C错误;D.肼和偏二甲肼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2个﹣CH2原子团,属于同系物,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侧重考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等知识点,明确同系物、非极性分子、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等基本概念内涵即可解答,原子杂化方式的判断是考试热点,要熟练掌握.7.(6分)在1.0L密闭容器中放入0.10 mol X,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X(g)⇌Y(g)+Z (g)△H<0容器内气体总压强p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从反应开始到t1时的平均反应速率v(X)= mol/(L•min)B.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0.32C.欲提高平衡体系中Y的含量,可升高体系温度或减少Z的量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1 mol 气体X,平衡正向移动,X的转化率增大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在恒容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利用三段式法计算P为0.7KPa 时,反应掉X的物质的量求算;B、在恒容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利用三段式法计算平衡状态时即P为0.9KPa时各物质的浓度,求算K;C、升温平衡逆向移动;D、恒容容器中,平衡时再充入X,平衡正向移动,但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X转化率降低.解答:解:A、设反应的X物质的量为x,X(g)⇌Y(g)+Z(g)起始量(mol) 0.10 0 0转化量(mol) x x x0.7KPa量(mol)0.10﹣x x x在恒容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有=,x=0.04,所以v (X)=mol/(L•s)=mol/(L•s),故A错误;B、设反应的X物质的量为x,X(g)⇌Y(g)+Z(g)起始量(mol) 0.10 0 0转化量(mol) x x x平衡量(mol)0.10﹣x x x在恒容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有=,x=0.08,容器体积为1.0L,所以K==0.32,故B正确;C、升温平衡逆向移动,Y含量减小,故C错误;D、恒容容器中,平衡时再充入X,平衡正向移动,但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X转化率降低,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三段式法在平衡计算中的应用以及化学平衡的移动,题目难度中等.二、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58分)8.(15分)已知元素XY、Z、W、R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基态原子核外有三个未成对电子,Z、W分别是短周期中电负性最大和最小的元素;R2+离子的3d轨道中有三对成对电子.请回答下列问题:(1)R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84S2,元素X、Y、Z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表示)F>N>O.(2)化合物XZ3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R2+与NH3形成的配离子中,提供孤对电子的是N.(3)Z的氢化物由固体变为气态所需克服的微粒间的作用力是氢键和范德华力.(4)Z、W、R形成某种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其化学式为NaNiF3.(5)XY2﹣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其中MnO4﹣被还原为Mn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5NO2﹣+2MnO4﹣+6H+=5NO3﹣+2Mn2++3H2O.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X、Y、Z、W、R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W分别是短周期中电负性最大和最小的元素,则Z为氟元素,W为钠元素,X基态原子核外有三个未成对电子,所以X在第ⅤA族,原子序数小于Z,所以X为氮元素,Y的原子序数介于X、Z之间,所以Y为氧元素,R2+离子的3d轨道中有三对成对电子,所以R为镍元素,据此答题;解答:解:X、Y、Z、W、R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W分别是短周期中电负性最大和最小的元素,则Z为氟元素,W为钠元素,X基态原子核外有三个未成对电子,所以X在第ⅤA族,原子序数小于Z,所以X为氮元素,Y的原子序数介于X、Z之间,所以Y 为氧元素,R2+离子的3d轨道中有三对成对电子,所以R为镍元素,(1)R为镍元素,是28号元素,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84S2,元素X、Y、Z分别为N、O、F,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周期中从左向右,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但由于氮原子最外层p轨道处于半满状态,第一电离能高于相邻主族同周期元素,所以N、O、F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F>N>O,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63d84S2;F>N>O;(2)化合物XZ3为NF3,其中心原子氮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有一对孤电子对,所以NF3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Ni2+与NH3形成的配离子中,NH3做配体,氮原子提供孤对电子,故答案为:三角锥形;N;(3)由于HF分子间存在着氢键,所以HF由固体变为气态所需克服的微粒间的作用力是有氢键和范德华力,故答案为:氢键和范德华力;(4)Z、W、R分别为F、Na、Ni根据晶胞结构图利用均摊法可知,在每个晶胞中含有F原子的个数为=3,Ni原子的个数为=1,Na原子的个数为1,所以其化学式为NaNiF3,故答案为:NaNiF3;(5)XY2﹣为NO2﹣,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其中MnO4﹣被还原为Mn2+,NO2﹣被氧化成NO3﹣,根据电荷守恒和元素守恒可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NO2﹣+2MnO4﹣+6H+=5NO3﹣+2Mn2++3H2O,故答案为:5NO2﹣+2MnO4﹣+6H+=5NO3﹣+2Mn2++3H2O;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第一电离能、分子空间构型、晶胞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点,中等难度,综合性较强,解题时注意根据原子结构的特点确定元素种类.9.(15分)溴苯是一种化工原料,某兴趣小组用如下装置制备溴苯并证明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有关数据如下:苯溴溴苯密度/g•cm﹣30.88 3.10 1.50沸点/℃80 59 156水中溶解度微溶微溶微溶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c的名称为冷凝管.(2)将b中液溴缓慢滴入a瓶的无水苯及铁的混合体系中,充分反应即可得到溴苯,通过下列步骤分离提纯:①向a中加入10mL水,然后过滤除去未反应的铁屑;②产品依次用10mL水、10%的NaOH溶液、10mL水洗涤.此过程需要分液操作,分液时溴苯应从分液漏斗(填仪器名称)的下口(填“上口”、“下口”)分离出③向分出的粗溴苯中加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钙,静置、过滤.(3)经过上述分离操作后,粗溴苯中还含有的主要杂质为苯,要进一步提纯,必须进行的操作是蒸馏.(4)装置d中所装的试剂为CCl4,作用是除去HBr气体中的Br2.(5)能证明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进行的操作及现象是取e中溶液注入试管中,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若产生浅黄色沉淀,则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考点: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专题:实验设计题.分析:(1)由仪器的形状可知仪器的名称;(2)将b中液溴缓慢滴入a瓶的无水苯及铁的混合体系中,充分反应即可得到溴苯,通过下列步骤分离提纯:①根据铁屑不溶于水判断;②根据分液操作时应选的仪器为分液漏斗,并且分液时应遵循上层液体从上层倒出,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来分析;(3)反应后得到的溴苯中溶有少量苯杂质,依据它和溴苯的性质不同除杂;(4)根据苯与溴发生的取代反应生成溴化氢,但由于溴具有挥发性,所以制得的溴化氢中含有溴蒸气,利用溴单质易溶于有机溶剂,所以应选用CCl4除去HBr中的Br2,据此解答;(5)根据苯和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化氢,设计实验证明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溴离子即可;解答:解:(1)由仪器的形状可知c为冷凝管故答案为:冷凝管;(2)①由于铁屑不溶于水溶液,所以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未反应的铁屑,故答案为:过滤;②由于分液操作应在分液漏斗中进行,又溴苯的密度比水大,所以应在下层,故答案为:分液漏斗;下口;(3)反应后得到的溴苯中溶有少量未反应的苯,苯和溴苯互溶,但苯的沸点低,所以采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溴苯留在母液中,故答案为:苯;蒸馏;(4)由于溴具有挥发性,制得的溴化氢中含有溴蒸气,利用溴单质易溶于有机溶剂,所以应选用CCl4除去HBr中的Br2,故答案为:CCl4;除去HBr气体中的Br2;(5)苯和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化氢,故利用稀硝酸和硝酸银检验出反应后有溴离子则可证明,所以操作及现象为取e中溶液注入试管中,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若产生浅黄色沉淀,则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故答案为:取e中溶液注入试管中,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若产生浅黄色沉淀,则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溴苯的制取实验、物质的分离提纯等,清楚制备的原理是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0.(13分)苯佐卡因(E)可用于化妆品紫外线吸收,局部麻醉药等.根据下面的反应路线可以实现苯佐卡因的制备及对糖厂甘蔗渣进行综合利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是.(2)B的名称是纤维素,C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羟基和醛基.(3)在反应Ⅰ~Ⅴ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填序号)Ⅰ、Ⅲ、Ⅴ.(4)写出反应Ⅴ的化学方程式:.(5)苯佐卡因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氨基直接连在苯环上,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的羧酸类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考点:有机物的合成.专题: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分析:甘蔗渣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所以经过处理后得的B为纤维素,纤维素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得C为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得D为CH3CH2OH,对比甲苯和对氨基甲苯及反应Ⅰ的条件下知,A为对硝基甲苯(),中的硝基被还原成氨基,得,与乙酐反应形成酞键,得到,中的甲基被高锰酸钾氧化得,中的羧基与乙醇发生酯化同时酞键水解发生取代反应得,据此答题;解答:解:甘蔗渣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所以经过处理后得的B为纤维素,纤维素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得C为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得D为CH3CH2OH,对比甲苯和对氨基甲苯。
绵阳一诊化学答案
绵阳市高中2016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选择题:7. A 8. D 9. A 10. C 11. D 12. C 13. B非选择题(一)必考题26.(14分)(1)69.5 g(2分)5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2分)(2)①干燥管(1分)②排出A管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草酸亚铁被氧气氧化(1分)③8(m2-m3)(m3-m1)(2分)偏小(1分)(3)①CO2和CO(2分)②防止倒吸(1分)③FeC2O4 △===FeO+CO↑+CO2↑(2分)27.(15分)(1)‥∶S∷C ‥∷O∶(1分)(2)COS+4H2O2==CO2+H2SO4+3H2O(2分)(3)H 2(g)+COS(g)CO(g)+H2S(g) ΔH1=+5.7 kJ·mol-1(2分)(4)①B(2分)②80%(2分)16(2分)(5)①继续升温,催化剂活性降低且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2分)②控制温度在200 ℃(1分)增大水蒸气浓度[或增大n(H2O)n(COS)比例](1分)28.(14分)(1)NaHSO3和NaHSO4(2分)(2)①增大锌粒的表面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2分)②Zn+2SO2 == ZnS2O4(2分)③减少Na2S2O4的溶解损失,易于干燥(2分)Na2CO3为碱性物质,“保险粉”在碱性介质中较稳定(1分)(3)HCOO-+OH-+2SO2==S2O2-4+CO2+H2O(2分)(4)2SO2-4-2e-== S2O2-8(2分)从阳极室到阴极室(或a到b)(1分)(二)选考题35.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1)[Ar] 3d104s1或1s22s22p63s23p63d104s1(1分)(2)CuCl2(2分)分子(2分)(3)4(1分)abd(2分)sp3(1分)(4)最外层电子排布,Cu2O中Cu+ 为3d10,而CuO中Cu2+为3d9,最外层电子排布达到全满时更稳定(2分)(5)① 3∶1(2分)②223389d N A×1010-127.8 (2分)36.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1)C 3H 4O (2分) 4-氯甲苯(或对氯甲苯)(2分)(2)碳碳双键、羧基(2分)(3)取代反应(或水解反应)(2分) Cl 2、铁粉(2分)(4)CH 3Cl +COOCH 2CH CH 2 COOCH 2CH CH CH 3+HCl (2分)(5)9(2分)CH 2CH 2OH 或CH CH 3OH (1分)。
绵阳一诊-2015级-2017年11月一诊--英语----参考答案
绵阳市高中2015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参考答案英语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1—5 CABCB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6—10 CACCB 11—15 BCABC 16—20 ABCAB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 满分40分)第一节 (共15小题;每小题2分, 满分30分)21—25 ACBDD 26—30 CDDBC 31—35 ABADA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 满分10分)36—40 ADGFE第三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 满分45分)第一节完型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41—45 DBCBC 46—50 BCABC 51—55 BDABD 56—60 ABBCA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61. to take 62. jobs 63. greater 64. themselves 65. has come66. using 67. mainly 68.by/through 69. the 70. that/which 第四部分写作(共两节,满分35分)第一节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We are required to collect our smart phones and keep it in the teacher’s during thethemweekdays. In fact the most of us obey this regulation, but some still play various tricktricks against it. I’m among those. Once, I hand in a waste phone. Mr. Li, our head teacher,handedseemed∧ignore all that. So I felt very luckily to have an extra phone with me. And t o l ucky But/Yet g ood times don’t last long. “Can I use your phone as a while? I forgot to take mine byforchance.” Mr. Li said, pick out my waste phone and dialing. You can see how embarrassing picking embarrassed I was at the scene!第二节书面表达(满分25分)Dear Mike,I am sorry to bother you, but I have to ask a favor of you in the hope that you will be so kind to help me.Recently I am writing a paper about the culture and customs of native Americans, but I am stuck as not many English reference books are available in China. Therefore, would you please buy some for me in America if it is convenient for you? Two or three books are just enough, and I would appreciate it if you could send them to me before Nov. 9.As to the expense of books and postage, I will transfer them to your account via online banks.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early reply.Yours,Li Hua1、其表达未能达成正确句意的,不给分, 如:写出了主语或谓语等关键词,但未能达成符合要点要求、意义正确的句子。
绵阳市高中2017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
绵阳市高中2017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F-19 Cl-35.5 Na-23 Ca-40 Co-597.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还原铁粉能用作食品抗氧化剂B.夜空中光柱的形成属于丁达尔效应C.浸泡过KMnO4溶液的硅土可作水果保鲜剂D.燃煤中加入CaO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8.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植物油分子结构中含有碳碳双键B.乙醇与钠反应生成乙醇钠和氢气,属于取代反应C.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乙炔和苯完全燃烧耗氧量相同D.分子式为C3H6BrCI的有机物不考虑立体异构共5种9.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9g羟基(-18OH)所含中子数为10N AB.标准状况下,44.8LHF 含有2N A个极性键C.1mol NaHSO4晶体含有的离子数为3N AD.0.1 mol·L-I KAI(SO4)2溶液中SO42-的数目为0.2N A10.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法正确的是A.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Fe2+时,先加入少量H2O2,再滴加KSCN溶液B.配制100mL 1 mol/L NaCI溶液时,用托盘天平称取5.85g NaCI固体C.将FeCl3饱和溶液煮沸制备Fe(OH)胶体D.用紫色石蕊溶液鉴别乙醇,乙酸和苯11.下列离子方理式书写正确的是A.食醋除水垢:2H++CaCO=Ca2++CO2↑+H2OB.稀硝酸中加入少量亚硫酸钠:2H++SO32-=SO2↑+H20C.处理工业废水时Cr(VI)的转化:Cr2O72-+3SO32-+8H+=3S042-+2Cr3++4H20D.用酸性KMnO4測定草酸溶液浓度:5C2042-+2MnO4-+16H+=2Mn2++10C02↑+8H2012.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原子序数之和为42,X原子的核外电子总数等于Y的最外层电子数,Z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W能形成酸性最强的含氧酸。
四川省绵阳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综化学试题(扫描版含答案)
绵阳市高中2014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第Ⅰ卷7. D 8. A 9. B 10. D 11. C 12. B 13. C第Ⅱ卷(一)必考题26.(15分)(1)283 kJ ·mol −1(1分) 631.8(2分) (2)2NO 2(g)+4CO(g)N 2(g)+4CO 2(g) ∆H =-1196 kJ ·mol −1(2分) (3)①1.875×10-4 mol /(L ·s)(1分) 5000(或5000 L ·mol −1)(2分) ②B D (2分)③该反应的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NO 的平衡转化率减小(或正反应放热,温度越高,越不利于反应正向进行,NO 的平衡转化率更小)(2分) p 1>p 2>p 3(1分) 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NO 的平衡转化率增大(或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压强越大,越有利于反应正向进行,NO 的平衡转化率更大)(2分)27.(14分)(1)+3(1分)(2)不能(1分) H 3BO 3+H 2O [B(OH)4]-+H +(2分)(3)[ HH :‥B ‥:H H ]-(1分) 3NaBH 4+4BF 350 ℃~70 ℃=========3NaBF 4+2B 2H 6(2分)(4)将Fe 2+氧化生成Fe 3+,便于除去(1分) 5(2分)(5)①2H 2O -4e -==O 2↑+4H +(2分) ②[B(OH)4]-穿过阴膜进入产品室,Na +穿过阳膜进入阴极室(2分)28.(14分)(1)血红蛋白中Fe 2+被NO -2氧化为Fe 3+,导致血红蛋白失去运氧功能(1分) D (1分)(2)HNO 3酸化的AgNO 3溶液(或酚酞溶液,KI 淀粉试液和稀硫酸。
其他合理试剂均可(2分)(3)烧杯、100 mL 容量瓶(2分)(4)酸式(1分) 锥形瓶中无色溶液变成粉红色,且30 s 内不褪色(1分)(5)5NO -2+2MnO -4+6H +==5NO -3+2Mn 2++3H 2O (2分) 1.38V a%(2分)(6)偏大(1分) 偏小(1分)(二)选考题35.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1)1s 22s 22p 63s 23p 63d 24s 2或[Ar] 3d 24s 2(1分) 第4周期第Ⅷ族(1分) (2)正四面体(1分) sp 3(1分)(3)①MgCl 2是离子晶体,TiCl 4是分子晶体,离子键比分子间作用力大得多(2分)②<(1分) >(1分)(4)分子(1分) 配位键(1分) C (1分)(5)6(2分)34×1.07d × 6.02×103(2分)解答:a =34M (TiNi)d N A=34×107 g/mol d g ·cm -3×6.02×1023mol-1×1010pm/cm =34×1.07d × 6.02×103 pm36.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1)CH 3COOH (1分) 苯甲醛(1分) (2)加成反应、加聚反应(2分) (3)CH 2CHOCCH 3n+n NaOHCH 2CH OHn+n CH 3COONa (3分)(4)碳碳双键、酯基(2分)(5)CH 3OHCCHOCH 3CHOOHCCH 3COCHOCHOCOCH 3(任意三种,3分)(6)CH 3CH 2ClNaOH 2CH 2OHO /Cu CHO(3分)。
2017届成都、绵阳诊断性考试试题汇编 (1)
(3)①1.875×10-4 mol/(L·s)(1 分) 5000(或 5000 L·mol−1)(2 分) ②B D(2 分)
③该反应的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NO 的平衡转化率减小(或正反应放热,温度越高,越不利于反
应正向进行,NO 的平衡转化率更小)(2 分)
p1>p2>p3(1 分) 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NO 的平衡转化率增大(或该反
回答下列问题:
(1)CO 的燃烧热为________。若 1 mol N2(g)、1 mol O2(g) 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分别
需要吸收 946 kJ、498 kJ 的能量,则 1 mol NO(g) 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吸收的能量为
______kJ。
(2)CO 将 NO2 还原为单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5
10.0 4.50 2.50 1.50 1.00 1.00
3.60 3.05 2.85 2.75 2.70 2.70
第1页共4页
高 2018 届化学备课组
①前 2 s 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v(N2)=
,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______。
②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
(1)p1、p2、p3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
欲提高 C 与 CO2 反应中 CO2 的平衡转化率,应采取的
措施为
。图中 a、b、c 三点对应的平
衡常数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
(2)900 ℃、1.013 MPa 时,1 mol CO2 与足量碳
反 应 达 平 衡 后 容 器 的 体 积 为 V , CO2 的 转 化 率 为
四川省绵阳市 中考化学一诊试卷
四川省绵阳市中考化学一诊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22小题,1~9题每小题4分,10~22题每小题4分,共7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4分)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使用消毒剂时要注意安全,如酒精的使用防火灾、防爆炸B.口罩是无纺布材料,其原料是聚丙烯,聚丙烯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次氯酸钠(NaClO)等含氯消毒剂可用于杀死新冠状病毒,其氯元素化合价为+1价D.使用过的废弃口罩不得随意丢弃,应投放到“有害垃圾”桶内,统一回收处理2.(4分)学习化学,提高学科核心素养,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分析问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具有吸附性B.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无现象,没有发生反应C.随着铁制品的不断锈蚀,自然界中铁元素的含量不断减少D.碳酸氢铵有强烈的氨味,是氮肥;尿素没有氨味,不是氮肥3.(4分)化学物质正逐渐改变我们的生活,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保障食品安全,应杜绝使用食品添加剂B.臭氧层可以保护地球生物免受过量紫外线伤害,但近地面过量的臭氧则对人体有害C.石油分馏出的成分可以可以用来制造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等D.为了可持续发展,我们不仅要善用金属材料和制品,更要有计划地开采金属资源4.(4分)“宏观﹣微观﹣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和方法。
甲、乙、丙是三个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各项分析正确的是()A.三个过程发生的均是化学变化B.图示的所有物质均为化合物C.三个变化前后原子、分子、离子数目均发生了改变D.三个变化后的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分子5.(4分)向一定质量的CuSO4溶液中滴加KOH溶液一段时间后,改为滴加稀盐酸,所得沉淀质量随加入试剂总体积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加入试剂总体积为V1时,溶液中不存在KOHB.b点时所加试剂一定是稀盐酸C.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都是盐D.a点时溶液中一定不存在Cu2+6.(4分)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如图装置净水,水流下进上出是为了提高净化效果B.用如图装置除去实验室所制的CO2中的杂质氯化氢气体C.用如图装置测定收集氧气的体积D.用如图装置稀释浓硫酸7.(4分)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B.t2℃时,将50g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a物质不含结晶水)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cD.a中含有少量c,要提纯a通常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8.(4分)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
四川省绵阳市 中考一诊化学试题(word 含答案)
初教学调研检测(一)科学化学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1-9每题4分,10-22每题3分,共75分)1.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轮胎爆炸B.打开浓盐酸瓶盖,从瓶口涌出白雾C.通常状况下的氧气通过低温加压变成了淡蓝色液体D.澄清石灰水露置空气中后液面产生了一层白膜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所有元素的原子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B.混合物一定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C.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D.气体升温时体积膨胀,其原因是加热过程中每个气体分子的体积都增大了3.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
下列数轴表示的化学知识错误的是A.空气中各物质的体积分数大小:B.身边一些物质的pH:C.物质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D.地壳中元素含量:4.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基础。
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A.用少量液体B.闻气味C.过滤D.稀释浓硫酸5.某种火箭在发射时,其燃料发生反应的微粒种类变化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每个甲分子中含有6个原子B.反应前后都存在N 2分子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42422N O +2N H 3N +4H O 点燃 D.反应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比为7:66.硝酸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的酸,能与许多不活泼金属反应。
如铜就能与稀硝酸在常温下发生如下反应:332223Cu+8HNO =3Cu NO +2NO +4H O (稀)()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个数没有发生改变B.反应后氮元素的化合价有升有降C.该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但属于氧化反应D.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属物质类别有5类7.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和丙都属于易溶物质B.溶解度大小关系:甲>乙>丙C.等质量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从t 2℃降到t 1℃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D.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8.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合理的是A.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加水B.一定条件下,一定质量的碳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反应C.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D.一定温度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氧化钙9.现将160 kgCuO和Fe2O3的固体混合物,在高温条件下与足量的CO充分反应后,得到金属的质量可能是A.120kgB.112kgC. 128kgD. 130kg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5分)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28分)23.(16分)(1)X、Y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两种元素,X的单质常用于供给呼吸,Y为目前世界年产量最多的金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秘密★启用前【考试时间:2017年11月1日上午9∶00~11∶30】绵阳市高中2015级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K 39 Mn 55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食品中的抗氧化剂对人体无害且均具有氧化性B.尼龙绳是由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强度很大C.用氯气可以处理自来水中的Cu2+、Hg2+、Pb2+等重金属离子D.ClO2具有强氧化性,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时比Cl2的效率高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油脂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都能水解B.淀粉、蔗糖在一定条件下水解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C.只用酸性KMnO4溶液可以鉴别苯、乙醇和乙酸D.有机物的二氯代物有6种目的操作A 制备Fe(OH)3胶体向25 mL沸腾的蒸馏水中逐滴加入6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B 配制浓度为0.010 mol/L的KMnO4溶液称取KMnO4固体0.158 g,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C 除去CH3COOC2H5中的乙醇加入适量CH3COOH,加热D 检验乙醇中氢的活泼性将金属钠投入到盛有医用酒精的烧杯中10. 柠檬烯具有良好的镇咳、祛痰、抑菌作用,其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柠檬烯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10H14B.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C.属于乙烯的同系物D.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上11. 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18OH-中含有11 N A个质子B.标准状况下,11.2 L HF所含原子数为N AC.2.8 g乙烯和一氧化碳混合气体中,所含分子总数为0.1N AD.0.1 mol/L KI与0.1 mol/L FeCl3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 A12. a、b、c、d、e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不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a的原子中只有一个电子,b3-与d3+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简单离子的半径:c>dB. 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c>bC. a、b、c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D. 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13. 利用一种微生物可将废水中苯酚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装置如图所示。
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为正极,发生氧化反应B. b极上的电极反应为:2NO-3+12H+-10e-==N2↑+6H2OC. 中间室的Cl-向左室移动D. 左室消耗苯酚(C6H5OH)9.4 g时,用电器流过2.4 mol 电子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三、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6.(15分)苯佐卡因(对氨基苯甲酸乙酯)常用于创面、溃疡面及痔疮的镇痛。
在实验室用对氨基苯甲酸(H2N COOH)与乙醇反应合成苯佐卡因,有关数据和实验装置图如下:产品合成:在25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8.2 g对氨基苯甲酸(0.06 mol)和80 mL无水乙醇(约1.4 mol),振荡溶解,将烧瓶置于冰水浴并加入10 mL浓硫酸,将反应混合物在80℃水浴中加热回流1 h,并不时振荡。
分离提纯:冷却后将反应物转移到400 mL烧杯中,分批加入10% Na2CO3溶液直至pH=9,转移至分液漏斗中,用乙醚(密度0.714 g·cm-3)分两次萃取,并向醚层加入无水硫酸镁,蒸出醚层,冷却结晶,最终得到产物3.3 g。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_,在合成反应进行之前,圆底烧瓶中还应加入适量的___________。
(2)该合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将烧瓶置于冰水浴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液漏斗使用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乙醚层位于_______(填“上层”或“下层”);分离提纯操作加入无水硫酸镁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5)合成反应中加入远过量的乙醇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分离提纯过程中加入10% 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实验中苯佐卡因的产率为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该反应产率较低的原因是(填标号)。
a. 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和脱水性,导致副反应多b. 催化剂加入量不足c. 产品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d. 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27.(14分)二氧化碳是用途非常广泛的化工基础原料,回答下列问题:(1)工业上可以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
已知:CO 2(g)+3H2(g)CH3OH(l)+H2O(l) ΔH=-131.0 kJ·mol-1;H2(g)+12O2(g)==H2O(l) ΔH=-285.8 kJ·mol-1。
CH3OH的燃烧热ΔH=_________。
(2)在催化剂作用下,CO2和CH4可以直接转化为乙酸:CO 2(g)+CH4(g)CH3COOH(g) ΔH=+36.0 kJ·mol-1在不同温度下乙酸的生成速率变化如右图所示。
①当温度在250 ℃~300 ℃范围时,乙酸的生成速率减慢的主要原因是,当温度在300 ℃~400 ℃范围时,影响乙酸生成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②欲使乙酸的平衡产率提高,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填标号)。
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增大压强D.降低压强(3)高温下,CO 2与足量的碳在密闭容器中实现反应:C(s)+CO2(g)2CO(g)。
① 向容积为1 L 的恒容容器中加入0.2 mol CO 2,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CO 2的物质的量浓度c (CO 2)随温度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则该反应为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某温度下,若向该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 mol CO 2,平衡 (填“正向”“逆向” “不”)移动,达到新平衡后,体系中CO 的百分含量________(填“变大” “变小”“不变”)。
② 向压强为p 体积可变的恒压容器中充入一定量CO 2,650 ℃时反应达平衡,CO 的体积分数为40.0%,则CO 2的转化率为 。
气体分压(p 分)=气体总压(p 总)×体积分数,用某物质的平衡分压代替物质的量浓度也可以表示化学平衡常数(记作K p ),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 p = (用含p 的代数式表示),若向平衡体系中再充入V (CO 2):V (CO)=5:4的混合气体,平衡 (填“正向”“逆向”“不”)移动。
28.(14分) 碲被誉为“现代工业、国防与尖端技术的维生素”,它在地壳中平均的丰度值很低,铜阳极泥中碲的回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某电解精炼铜的阳极泥经预处理后主要含有TeO 2和少量Ag 、Au ,以此预处理阳极泥为原料制备单质碲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已知TeO 2是两性氧化物,微溶于水,易溶于较浓的强酸和强碱分别生成Te 4+和TeO 2-3 。
回答下列问题:(1)阳极泥预处理时发生反应:Cu 2Te +O 2△—→CuO +TeO 2,Cu 2Te 中Te 的化合价为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2)“过滤Ⅰ”所得滤液中,阴离子主要有 ,要从滤渣1中分离出Au ,可以向滤渣中加入的试剂是 。
(3)步骤②控制溶液的pH 为4.5~5.0,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防止酸度局部过大的操作是 。
(4)步骤④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5)高纯碲的制备采用电解精炼法。
将上述流程得到的粗碲溶于NaOH 溶液配成电解液,用适当的电极进行电解,阳极产生的气体是 ,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
(二)选考题:共45分。
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5.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铁、钴、镍的性质非常相似,它们的化合物应用十分广泛。
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
铁、钴、镍的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________。
(2)CoCl 2溶于氨水并通入空气,可从溶液中结晶出橙黄色的 [Co(NH 3)6]Cl 3晶体。
该配合物中配体分子的立体构型是_________,其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
(3)铁、镍易与CO 作用形成羰基配合物Fe(CO)5、Ni(CO)4,Fe(CO)5的熔点为253 K ,沸点为376 K ,则Ni(CO)4固体属于 晶体,其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为 。
(4)NiO 、FeO 的晶体结构类型与氯化钠的相同,Ni 2+和Fe 2+的离子半径分别为69 pm 和78 pm ,则熔点NiO FeO (填“>”“<”或“=”),原因是_____________。
(5)Fe 3O 4晶体中,O 2-的重复排列方式如图所示,该排列方式中存在着由如1、3、6、7的O 2-围成的正四面体空隙和3、6、7、8、9、12的O 2-围成的正八面体空隙。
Fe 3O 4中有一半的Fe 3+填充在正四面体空隙中,另一半Fe 3+和Fe 2+填充在正八面体空隙中,则Fe 3O 4晶体中,正四面体空隙数与O 2-数之比为 ,有 %的正八面体空隙没有填充阳离子。
Fe 3O 4晶胞中有8个图示结构单元,晶体密度为5.18 g/cm 3,则该晶胞参数a = pm 。
(写出计算表达式)36.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化合物F 是一种食品保鲜剂,可按如下途径合成:CH 3CH CH CHO F已知:RCHO +CH 3CHO 稀NaOH ———→RCH(OH)CH 2CHO 。
试回答:(1)A 的化学名称是 ,A →B 的反应类型是 。
(2)B →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C →D 所用试剂和反应条件分别是 。
(4)E 的结构简式是 。
F 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