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PPT课件
合集下载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之昼夜交替1(共15张PPT)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之昼夜交替1(共1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96df13190c69ec3d4bb7501.png)
N
S
(3)晨昏线判读
①根据自转方向,判断 为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南 半球俯视图
②确定昼、夜半球。
③结合自转方向,黑色 的线为昏线,红色的线 为晨线。
侧视图
①春分日或秋分日:
俯视图
3月21日这天,太阳直射赤道, 晨昏线和经线重合。晨昏线和经 线的夹角为0°。
B
C
D
BN
A
②夏至日:6月22日这一天,太 阳直射北回归线,晨昏线和北 极圈、南极圈相切。北极圈以 内全部在昼半球,出现极昼现 象。南极圈以内全部在夜半求, 出现极夜现象。晨昏线和经线 的夹角为23°26′。
界线:晨昏线
晨昏圈 夜半球
昼半球
晨线
自转方向
昏线
昏线
晨线 晨线
昏线
晨线、昏线的判读
读图、绘图、思考
晨昏圈所在面必通过 地心,且与赤道平分
如何判断晨昏线? 昼、夜半球的分界线,顺 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 球进入昼半球的分界线是 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 球的是昏线。
晨昏线和太阳光线有什 么关系?
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 的球体,因此被太阳照射 的半球称为昼半球,没有 被太阳照射的半球称为夜 半球,这样昼夜现象就产 生了。
(2)昼夜交替的产生:由于地球不停的自转, 昼半球和夜半球在不停的改变,这样昼夜 交替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个太 阳日,24小时。
2、晨昏线 (1)概念: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
时。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20分)
(1)图中所示北半球的节气是
,太阳光直射
的纬度是
,时间
月
日前后。
(2)下列地点白昼各为几小时,
A点
小时,B点
小时,D点
S
(3)晨昏线判读
①根据自转方向,判断 为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南 半球俯视图
②确定昼、夜半球。
③结合自转方向,黑色 的线为昏线,红色的线 为晨线。
侧视图
①春分日或秋分日:
俯视图
3月21日这天,太阳直射赤道, 晨昏线和经线重合。晨昏线和经 线的夹角为0°。
B
C
D
BN
A
②夏至日:6月22日这一天,太 阳直射北回归线,晨昏线和北 极圈、南极圈相切。北极圈以 内全部在昼半球,出现极昼现 象。南极圈以内全部在夜半求, 出现极夜现象。晨昏线和经线 的夹角为23°26′。
界线:晨昏线
晨昏圈 夜半球
昼半球
晨线
自转方向
昏线
昏线
晨线 晨线
昏线
晨线、昏线的判读
读图、绘图、思考
晨昏圈所在面必通过 地心,且与赤道平分
如何判断晨昏线? 昼、夜半球的分界线,顺 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 球进入昼半球的分界线是 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 球的是昏线。
晨昏线和太阳光线有什 么关系?
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 的球体,因此被太阳照射 的半球称为昼半球,没有 被太阳照射的半球称为夜 半球,这样昼夜现象就产 生了。
(2)昼夜交替的产生:由于地球不停的自转, 昼半球和夜半球在不停的改变,这样昼夜 交替就产生了。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个太 阳日,24小时。
2、晨昏线 (1)概念: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
时。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20分)
(1)图中所示北半球的节气是
,太阳光直射
的纬度是
,时间
月
日前后。
(2)下列地点白昼各为几小时,
A点
小时,B点
小时,D点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共33张PPT)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共3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531e97cddccda38376baf2a.png)
7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交替 地转偏向力
地方时
8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原因
太阳光照射 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
思考:如果没有地球的自转,会有昼夜交替吗?
昼夜交替的界限叫晨昏线
9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晨昏线定义: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界线—晨线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进入夜的界线—昏线 越过晨线,白昼开始;越过昏线,黑夜来临
3.地方时和区时
概念: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时的时间为正 午12时,将连续两个12时之间等分为24个小 时,这样形成的时间系统,称为地方时。
(二)地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转的地理意义
3.地方时和区时
特点: ① 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 的地方,地方时不同。 ② 地理位置越靠东边的地方,地方时的值越 大。 ③ 经度差15°,地方时差1个小时。经度差 1°,地方时相差4分钟。
4
(一)、地球的自传
思考:
线速度和角速度 随纬度变化的一 般规律?
5
(一)、地球的自传
纬度 线速度(千米\时) 角速度(度\时) 0° 1670 15 30° 1447 15 45° 1181 15 60° 837 15 90° 0 0
归纳:地球的表面除了南北两个极点为0°外,任何
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为15°。而地球自转线速度,则 由于纬度的不同而有差异,线速度以赤道为界向南北 纬递减。
注意:极点上没有角速度,没有线速度。
6
(一)、地球的自传
地球的自转周期有两个,一个是以 太阳为参照的太阳日(也就是24小 时),在一个太阳日里,地球自转 了360°59′;一个是以恒星为参照 物,在一个恒星日里,地球只自转 了360,时间是23小时56分4秒。如 图:图中我标的角度就是地球在太 阳日里多转的59′,实际上就是地 球在一个太阳日公转的角度。。。。 简单点说就是:太阳日就是地球上 固定一点看到太阳的时间,它转了 不是360°,而是大于360°的 360°59′,用时 24小时整 。。。恒星日就是地球自转一圈的 时间(严格的一圈)是360°,用时 是 23小时56分4秒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451bac94028915f804dc272.png)
23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
一、昼夜更替
1、昼夜更替 (1)昼夜现象的形成
地球本身不发光 地球是不透明体
太阳照射
昼夜现象
2
2.昼夜交替的原 因和周期
夜 半 球
晨 昏 线
昼 半 球
地球本身不发光 地球自转
昼夜交替
3
地球是不透明体
昼夜交替的周期是1个太阳日。
(2)晨线、昏线的判断 晨 线 晨线: 随地球自转,从“黑夜” 进入“白天”的过渡线
昏 线
昏线:
随地球自转,从“白天”
进入“黑夜”的过渡线
4
判断下图中的晨线和昏线。 B AB是晨线 AC是昏线
A
C
5
二、地方时
(1)什么是地方时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一纬度地区,相对来说,东 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这样,时间就有了早 迟之分。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时间要早。这样因经度 不同而不同的时刻,叫做地方时。 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个小时。经度每隔1°, 地方时相差4分钟。
中表现的最为明显。
1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夜交替
一、昼夜交 替和时差 时差
昼夜交替的产生
晨、昏线的判读
地方时 时区与区时 国际日界线
二、沿地表水平 运动物体的偏移
地转偏向力
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
20
1.证明自转现象的有( D )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②昼夜的交替
③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A. ①② B. ②③
④北半球河流的右岸冲刷严重
例如,北京时间就是北京所在东八区的中央经线
120°E上的地方时。
8
22.5º W 15º W
7.5º W 0º
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课件(共22张PPT)
![鲁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课件(共2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bf0e0329b6648d7c1c74673.png)
例如:今晚20点在某一个位置看到牛 郎星,那么明晚在同一个位置看到它 的时间应该是几点? 19点56分04秒
地球的自转◎自转速度
速度:角速度 线速度
角速度 除南北极点外, 其他任何地方都相等
线速度 赤道处最大,向 南北两极递减
南北两极既无线速度也 无角速度
南北纬60 °的线速度约为 赤道处的一半
一、地球的自转
自转轴 自转方向 自转周期 自转速度
地球的自转◎自转轴
自转轴:地轴 其北端始终指 向北极星
地球的自转◎自转方向
方向:自西向东 知识点应用:
可以此判断南北半球
北逆南顺
地球的自转◎自转周期
周期:恒星日 23小时56分04秒
知识点应用 观察同一颗恒星在同一个位置出 现的时间
速度:角速度 线速度
知识点应用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 天遥看一千河”与哪 个地方最吻合?
地球赤道上空的同步 卫星其角速度与线速 度应是怎样的?
卫星发射中心应建在 什么纬度地区?为什 么?
地球的自转◎自转速度
二、产生昼夜交替
产生昼夜交替◎昼夜与昼夜交替
1、昼夜现象与昼夜交替平运动物 体的偏移
地转偏 向力
偏移 规律
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三、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地球自转 地转偏向力 水平运动 北半球:右偏 的物体偏向 南半球:左偏
地转偏向力垂直于物体运动方向 偏转方向是面向物体的运动方向看左右 在赤道上运动的物体及静止的物体不偏向 随速度和纬度增大而加大 偏转在气流和水流的运动中表现最明显
三角洲平原
北半球某河口三角洲形成过程
请思考:
2.如果你在中国要把房子建造在河 流的旁边,你认为应该建在河流的 哪一岸比较合适?
地球的自转◎自转速度
速度:角速度 线速度
角速度 除南北极点外, 其他任何地方都相等
线速度 赤道处最大,向 南北两极递减
南北两极既无线速度也 无角速度
南北纬60 °的线速度约为 赤道处的一半
一、地球的自转
自转轴 自转方向 自转周期 自转速度
地球的自转◎自转轴
自转轴:地轴 其北端始终指 向北极星
地球的自转◎自转方向
方向:自西向东 知识点应用:
可以此判断南北半球
北逆南顺
地球的自转◎自转周期
周期:恒星日 23小时56分04秒
知识点应用 观察同一颗恒星在同一个位置出 现的时间
速度:角速度 线速度
知识点应用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 天遥看一千河”与哪 个地方最吻合?
地球赤道上空的同步 卫星其角速度与线速 度应是怎样的?
卫星发射中心应建在 什么纬度地区?为什 么?
地球的自转◎自转速度
二、产生昼夜交替
产生昼夜交替◎昼夜与昼夜交替
1、昼夜现象与昼夜交替平运动物 体的偏移
地转偏 向力
偏移 规律
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三、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地球自转 地转偏向力 水平运动 北半球:右偏 的物体偏向 南半球:左偏
地转偏向力垂直于物体运动方向 偏转方向是面向物体的运动方向看左右 在赤道上运动的物体及静止的物体不偏向 随速度和纬度增大而加大 偏转在气流和水流的运动中表现最明显
三角洲平原
北半球某河口三角洲形成过程
请思考:
2.如果你在中国要把房子建造在河 流的旁边,你认为应该建在河流的 哪一岸比较合适?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第1章 第2节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课件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第1章 第2节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f90e6c3c281e53a5902ffa5.png)
第一章 第2节①
地球的自转
六、地转偏向力
六、地转偏向力
第一章 第1节
地球的自转
1、含义: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一定偏转的力,叫 地转偏向力。(特别是气体、液体水平运动容易受到偏转。)
2、偏转规律: ①在北半球向右偏转; ②在南半球向左偏转; ③赤道上无偏转; ④纬度越高,水平偏转越大
内容回顾
地球运动的 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的 地理意义
第一章 第2节①
地球的自转
昼夜更替 时差
地转偏向力
四、区时
第一章 第1节
地球的自转
2.计算:①求出经线所在时区→②求出时区中央经线→③求出中央经线 的地方时。
例:“北京时间”10:00时,请问70°E的区时是多少? ①70°E所在的时区为 东五区 ②东四区 的中央经线为75°E ③已知此时120°E为10:00,所以70°E的区时即75°E的地方时为7:00
第一章 第1节
地球的自转
(二)昼夜交替
5、晨昏线(圈)的特点:
➢ ①是过地心的大圆,平分地球和赤道; ➢ ②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 ③只有在春秋分时才与经线圈重合; ➢ ④在二至日时与极圈线相切; ➢ ⑤与赤道交点是6点,与昏线交点是18点 ➢ ⑥晨昏线和经线圈的夹角与太阳直射点
纬度相等。
第一章 第1节
第一章 第1节
地球的自转
1、含义:因经度差异而出现不同的时刻(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如图所示,A、B两点在同一经线 上地方时相同;A、C两点不在同 一经线上,地方时不同。
二、地方时
第一章 第1节
地球的自转
2、东早西晚(与生活中的早晚相反):东边的地方比西边的地方更 早见到日出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课件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98e928614791711cd791729.png)
[例1]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 夜)。
(1)此时西半球处于黑夜的地区范围是从____________经 线向西到____________经线之间。
(2)此时地方时是0时的经线是____________。 (3)图甲所表示的当天,北京日出的时间是 ____________,北极圈上日落的时间是____________。 (4)在图乙中将图甲改画成以北极为中心的俯视图,画出 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黑夜。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一、昼夜交替和时差 1.昼夜交替 (1)原因地 地球 球是 不停 一个 地既 自转 (2)周期:____________
、也
的球体
2.晨昏线(圈) (1)概念:________半球与________半球的分界线(圈)。 (2)意义:纬线上昼弧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分界 线。
A.在赤道以北时,观察到花朵浮在水面作顺时针转动 B.在赤道以南时,观察到花朵浮在水面作逆时针转动 C.在赤道上,观察到花朵作逆时针和顺时针两种转动 D.在赤道以北时,观察到花朵浮在水面随着水的下漏 按逆时针方向转动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地转偏向力知识的实际应用能 力,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在北半 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迁移应用]
1.右图中阴影部分为夜,中心点为北极点,则下列有
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AM
为晨线
B.
︵ MB
为晨线
C.
︵ AMB
为昏线
D.
︵ AMB
为晨线
答案 B
解析 此图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地球自转方向
为逆时针方向,M点是晨线与昏线的交点,图中
湘教版必修三1.3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共33张PPT)
![湘教版必修三1.3地球的运动-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共3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93a567ce009581b6ad9eb11.png)
3.不能熟练运用其基本特征做相应 的练习;
4.不理解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问题解决
一、知识拓展— —经纬网
➢纬线和经线主 要特点的比较
➢经度和纬度 的划分
➢经纬网的应用
❖经线和经度 东经116°或116°E
定义:连接南北两极, 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
的半圆
❖经线特点 1. 是半圆 2. 长度相等(约2万千米) 3. 指示南北方向 4、变化显示为东西方向 5.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把地球平 分为两半。
B.180°经线 国际日期变更线,东西经的界线
C. 20°W和160°E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几条重要的纬线
应用:
A. 0°纬线
划分南、北半球;
B.30°60°纬线
划分高中低纬度
C. 23.5°和66.5°纬线 划分五带;
即学即练
90°
135°
180°
结论 在北极图上,图 的正中心是北方,图
45° A C N 60°
8.图中,虚线是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 实线是偏转后的方向,正确的是( ) B
课堂小结
本节学习了地球自转的概况, 即方向、周期和速度,并且复习了 初中学的经纬网,还学习了昼夜交 替、地转偏向力。
课后作业
1.熟悉本课主要内容(知识点); 2.完成固学案作业; 3.自主学习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方时、时区、区时和日界线。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
1. 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 2. 描述地球自转的方向; 3. 地球自转周期; 4. 掌握自转速度的变化规律; 5. 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主要现象
(昼夜交替、地转偏向力。
问题展示
1.不能熟练判读经纬线,并认识几 条重要的经纬线;
4.不理解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问题解决
一、知识拓展— —经纬网
➢纬线和经线主 要特点的比较
➢经度和纬度 的划分
➢经纬网的应用
❖经线和经度 东经116°或116°E
定义:连接南北两极, 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
的半圆
❖经线特点 1. 是半圆 2. 长度相等(约2万千米) 3. 指示南北方向 4、变化显示为东西方向 5.两条相对应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把地球平 分为两半。
B.180°经线 国际日期变更线,东西经的界线
C. 20°W和160°E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几条重要的纬线
应用:
A. 0°纬线
划分南、北半球;
B.30°60°纬线
划分高中低纬度
C. 23.5°和66.5°纬线 划分五带;
即学即练
90°
135°
180°
结论 在北极图上,图 的正中心是北方,图
45° A C N 60°
8.图中,虚线是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 实线是偏转后的方向,正确的是( ) B
课堂小结
本节学习了地球自转的概况, 即方向、周期和速度,并且复习了 初中学的经纬网,还学习了昼夜交 替、地转偏向力。
课后作业
1.熟悉本课主要内容(知识点); 2.完成固学案作业; 3.自主学习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方时、时区、区时和日界线。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
1. 理解地球自转的概念; 2. 描述地球自转的方向; 3. 地球自转周期; 4. 掌握自转速度的变化规律; 5. 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主要现象
(昼夜交替、地转偏向力。
问题展示
1.不能熟练判读经纬线,并认识几 条重要的经纬线;
【课件】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课件】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2451c2f4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f2.png)
34.该卫星成功发射时,美国东部时间(EST)(西五区时间)为( A)
A.1日10时57分 B.10月31日22时57分
C.1日22时57分
D.10月31日10时57分
某年8月1日,北京某旅行社安排一批游客乘坐美国联合航空
UA889航班直飞旧金山(37°N,122°W)。北京时间8月1日16:
25,飞机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起飞,向东飞11小时50分钟后抵达旧
区时的换算(重难点)
01 用已知经度推算时区
经度÷15º, 若余数小于7.5º→商数为时区数; 若余数大于7.5º→商数+1为时区数。
例:计算116ºE的所在时区数。
116°÷15得7余11°,故116ºE 的时区数为7+1,为东8区。
02 如何求中央经线?
时区数×15
03 北京时间
统一采用北京所在的东八区 (东经120°地方时)
已知某地区时,求 另一地区时。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 ±时区差 “±”为“东加西减” 时区差为“同减异加”
小时,原日期加一天,即为 所求时间;若区时小于0, 则为前一天,需用24小时 减去所得数的绝对值,原日 期减一天,即为所求时间。
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 定空间),效果显著。图3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 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20.下图为几位同学绘制的E到P方向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情况, 实现是其偏转方向,虚线是初始运动方向(N表示方向北),正确的图示是
B
A.
B
C
D
地转偏向力原理运用
1、炮弹的发射及物品的空投方位确定;
2、根据天气资料图,判断风向及变化;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课件(共54张PPT).ppt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课件(共54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688ac9f9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cf.png)
(12月22日前后)
远日点(7月初)
秋分日
(9月23日前后)
(2) 若图: 太阳位于椭圆轨道的焦点;
先判断近日点和远日点,然后根据地球公转的方向,判断春分和秋分 点的位置。夏至和冬至的位置可根据远日点和近日点的时间并结合地球的 公转方向判断。
u
夏至日
冬至日
u
活动
绘制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
按如下步骤画示意图,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 1.在图上绘制三条平行且等距的直线,分别表示赤道、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 2.在三条直线的适当位置标注四个点,分别代表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太阳的直射点; 3.结合课文关于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描述,画一条曲线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
根据等值线变动,确定地势的高低
• 等自转线速度线凸向数值小处(B),说明线速度较大,地势较高,为 山脊
• 等自转线速度线凸向数值大处(A),说明该地线速度较小,地势较低, 为谷地
下图为“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分布示意图”,R、T在同一纬线上。据此 完成1~2题。
1.该区域所在的位置是 A.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在北半球的冬半年,地 球公转速度较快,公转 所需要的时间较短; 在北半球的夏半年,地 球公转速度较慢,公转 所需要的时间较长。
03
黄赤交角 及其影响
1.黄赤交角的相关概念
一轴、两面、三角度、三个基本不变
一轴:地轴 两面: 指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
66°34′ 66°34′
三角度:
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为 23°26′ 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 66°34′ 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 90°
夏至(6月22日)
春分(3月21日)
秋分(9月23日)
北回归线
远日点(7月初)
秋分日
(9月23日前后)
(2) 若图: 太阳位于椭圆轨道的焦点;
先判断近日点和远日点,然后根据地球公转的方向,判断春分和秋分 点的位置。夏至和冬至的位置可根据远日点和近日点的时间并结合地球的 公转方向判断。
u
夏至日
冬至日
u
活动
绘制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
按如下步骤画示意图,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 1.在图上绘制三条平行且等距的直线,分别表示赤道、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 2.在三条直线的适当位置标注四个点,分别代表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太阳的直射点; 3.结合课文关于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描述,画一条曲线表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
根据等值线变动,确定地势的高低
• 等自转线速度线凸向数值小处(B),说明线速度较大,地势较高,为 山脊
• 等自转线速度线凸向数值大处(A),说明该地线速度较小,地势较低, 为谷地
下图为“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分布示意图”,R、T在同一纬线上。据此 完成1~2题。
1.该区域所在的位置是 A.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在北半球的冬半年,地 球公转速度较快,公转 所需要的时间较短; 在北半球的夏半年,地 球公转速度较慢,公转 所需要的时间较长。
03
黄赤交角 及其影响
1.黄赤交角的相关概念
一轴、两面、三角度、三个基本不变
一轴:地轴 两面: 指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
66°34′ 66°34′
三角度:
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为 23°26′ 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 66°34′ 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 90°
夏至(6月22日)
春分(3月21日)
秋分(9月23日)
北回归线
《地球运动地理意义》课件
![《地球运动地理意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3e63e9a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9c.png)
进行。
四季变化
四季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造成的。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由于地球的倾 斜角度和轨道位置的变化,导致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两侧来回移动。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导致不同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发生变化,从而形 成四季的变化。
四季变化对地球的气候、生态系统和农业生产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例 如,许多植物的生长和繁殖都与四季变化密切相关,人类的农业生产也 常常根据四季变化来安排农事活动。
交通出行的影响
日夜交替与行车安全
地球的自转导致日夜交替,影响驾驶员的行车安全。夜间行车需特别注意照明 和交通规则,确保行车安全。
时差与飞行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导致时差的存在,影响航空运输。飞行员需根据目的地的时 区调整飞行时间,确保准时到达。
天文观测的意义
观测天体运动
地球的运动规律是天文学研究的 重要内容,通过观测地球运动可 以了解天体的位置、运动轨迹等 。
极端气候事件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异常变化可 能导致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
如洪涝、干旱等。
水循环的过程
水循环的过程
地球自转和公转影响水循环的过程。
降水分布
地球自转导致气流旋转,影响降水分 布和强度。
蒸发过程
地球公转导致温度变化,影响蒸发过 程和水汽输送。
水资源分布
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作用导致水资源 在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影响人类生活 和经济发展。
05
地球运动与人类生活
农业生产的影响
季节与农作物的生长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导致四季更替,从 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农民需要 了解这一规律,合理安排种植和收割 时间。
光照与热量利用
不同地区由于地球运动导致光照和热 量分布不均,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 量。农民需根据当地情况选择适合的 农作物和种植方式。
四季变化
四季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造成的。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由于地球的倾 斜角度和轨道位置的变化,导致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两侧来回移动。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导致不同地区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量发生变化,从而形 成四季的变化。
四季变化对地球的气候、生态系统和农业生产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例 如,许多植物的生长和繁殖都与四季变化密切相关,人类的农业生产也 常常根据四季变化来安排农事活动。
交通出行的影响
日夜交替与行车安全
地球的自转导致日夜交替,影响驾驶员的行车安全。夜间行车需特别注意照明 和交通规则,确保行车安全。
时差与飞行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导致时差的存在,影响航空运输。飞行员需根据目的地的时 区调整飞行时间,确保准时到达。
天文观测的意义
观测天体运动
地球的运动规律是天文学研究的 重要内容,通过观测地球运动可 以了解天体的位置、运动轨迹等 。
极端气候事件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异常变化可 能导致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
如洪涝、干旱等。
水循环的过程
水循环的过程
地球自转和公转影响水循环的过程。
降水分布
地球自转导致气流旋转,影响降水分 布和强度。
蒸发过程
地球公转导致温度变化,影响蒸发过 程和水汽输送。
水资源分布
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作用导致水资源 在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影响人类生活 和经济发展。
05
地球运动与人类生活
农业生产的影响
季节与农作物的生长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导致四季更替,从 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农民需要 了解这一规律,合理安排种植和收割 时间。
光照与热量利用
不同地区由于地球运动导致光照和热 量分布不均,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 量。农民需根据当地情况选择适合的 农作物和种植方式。
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1课件: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课时.ppt
![高一地理鲁教版必修1课件:1.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课时.ppt](https://img.taocdn.com/s3/m/c35ce0a2102de2bd960588bd.png)
表示夜半球。
解析 背向太阳光线的一半球面为夜半球。
12345
解析 答案
(2)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__晨__(晨或昏)线, 它与太阳光线的关系是_垂__直___。 解析 连接DB,作DB的垂线,即AC,AC 为晨线。 (3)B即将进入__昼__(昼/夜)半球。 解析 B点位于晨线上,即将进入昼半球。 (4)按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把图中 各点排列为_H__=__B_>__E_=__D__=__F_>__A_=__C__。 解析 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
核心归纳
2.晨昏线的应用
②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
南地区出现极夜),日期是6月22日前后,节气是夏至;北极圈及其以
北地区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日期是12月22日前
后,节气是冬至。
(3)确定极昼、极夜的范围
晨昏线与哪个纬线圈相切,该纬线圈与极点之间的纬度范围内就会出
现极昼或极夜现象,南北半球的极昼、极夜现象正好相反。
方法技巧
晨昏线的判断方法
(1)自转法:顺地球自转方向
夜进入昼→晨线 昼进入夜→昏线
(2)时间法: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晨线,18时→昏线。
(3)方位法
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 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
跟踪训练
(2016·玉溪一中期中)读下面四幅图,完成3~4题。
(4)总结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
的因素。
答案 ①纬度
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 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
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②海拔
海拔越低,线速度越小
答案
核心归纳
1.地球自转运动的特征
运动形式 概念
自转 绕地轴的旋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刻定为12点,这样,各地的12点就由
东向西陆续到来,这种根据当地太阳位
置而确定的时间因地而异,称为地方时。
后
先
.
6
后
先
.
7
地方时与经度的关系
• 1.同一条经线上(无东西方向差别)地方时相同。 • 2.东边的地方时比西边早(快)。 • 3.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例:当我国领土最东端(135°E)的地方时是8点时,
全球共24个. 时区
11
中时区
7.5°
7.5°
.
12
时区的划分
西时区
东时区
.
13
想一想:说出西5区的中央经线。. 总结中央经线的数值规律1。4
21点
18点
0点
9月14日
14点
2点
9月15日
14点
10点
当北京时间2017年9月15日10点时,伦敦(零时区)、纽约
(西5区)、洛杉矶(西8区)各是. 几点?
最西端(73°E)的地方时是
( )B
A.4时8分
B.3时52分
C.12时8分
D.4时52分
.
8
说出以下各点的地方时:
A B
SC
E F
时区和区时
1.时区的划分
2.区时(标准时)
以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
3.时区与区时的关系
.
10
时区的划分
P19活动表格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24小时 360° ÷ 24=15 °(一个时区)
15
国际日期变更线
日期变更规则:
+11 12区 -11
①东、西12区同属12区,钟点相同;
但日期相差一天。
西
东
②由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
由东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
偏转规律: 北半球右偏, 南半球左偏, 赤道上不偏转
.
4
例:南北半球分别有一物体,沿同一条经线向 赤道方向水平运动,由于地球自转,该物体 运动产生偏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A、都向西偏 B、都向东偏 C、北半球向西偏,南半球向东偏 D、北半球向东偏,南半球向西偏
地方时 古代,人们把当地太阳位置最高的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交替
1.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
①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②地球自转
2.晨昏线(圈):
太阳光线与地球相切点的 连线。
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请画出冬至日的晨昏. 线图(侧视或俯视) 1
晨昏圈的特征:
晨昏圈平面过地心,大圆截面,平分地球,平分赤道
晨昏圈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晨线:夜→昼
切点
昏线:昼→夜
☆ 与赤道交点
与赤道交点
切点
移动:自东向西15°/h半球:太阳高度>0°,太阳在地平面之上。 夜半球:太阳高度<0°,太阳在地平面之下。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0°。
正午太阳高度H
对称
.
3
地转偏向力
条件:1.地球在自转; 2.地面上物体有
水平方向上的速度。
东向西陆续到来,这种根据当地太阳位
置而确定的时间因地而异,称为地方时。
后
先
.
6
后
先
.
7
地方时与经度的关系
• 1.同一条经线上(无东西方向差别)地方时相同。 • 2.东边的地方时比西边早(快)。 • 3.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例:当我国领土最东端(135°E)的地方时是8点时,
全球共24个. 时区
11
中时区
7.5°
7.5°
.
12
时区的划分
西时区
东时区
.
13
想一想:说出西5区的中央经线。. 总结中央经线的数值规律1。4
21点
18点
0点
9月14日
14点
2点
9月15日
14点
10点
当北京时间2017年9月15日10点时,伦敦(零时区)、纽约
(西5区)、洛杉矶(西8区)各是. 几点?
最西端(73°E)的地方时是
( )B
A.4时8分
B.3时52分
C.12时8分
D.4时52分
.
8
说出以下各点的地方时:
A B
SC
E F
时区和区时
1.时区的划分
2.区时(标准时)
以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
3.时区与区时的关系
.
10
时区的划分
P19活动表格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24小时 360° ÷ 24=15 °(一个时区)
15
国际日期变更线
日期变更规则:
+11 12区 -11
①东、西12区同属12区,钟点相同;
但日期相差一天。
西
东
②由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
由东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
偏转规律: 北半球右偏, 南半球左偏, 赤道上不偏转
.
4
例:南北半球分别有一物体,沿同一条经线向 赤道方向水平运动,由于地球自转,该物体 运动产生偏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
A、都向西偏 B、都向东偏 C、北半球向西偏,南半球向东偏 D、北半球向东偏,南半球向西偏
地方时 古代,人们把当地太阳位置最高的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交替
1.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
①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 ②地球自转
2.晨昏线(圈):
太阳光线与地球相切点的 连线。
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请画出冬至日的晨昏. 线图(侧视或俯视) 1
晨昏圈的特征:
晨昏圈平面过地心,大圆截面,平分地球,平分赤道
晨昏圈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
晨线:夜→昼
切点
昏线:昼→夜
☆ 与赤道交点
与赤道交点
切点
移动:自东向西15°/h半球:太阳高度>0°,太阳在地平面之上。 夜半球:太阳高度<0°,太阳在地平面之下。 晨昏线上:太阳高度=0°。
正午太阳高度H
对称
.
3
地转偏向力
条件:1.地球在自转; 2.地面上物体有
水平方向上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