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旧性跟骨骨折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复位内固定与关节融合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陈旧跟骨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复位内固定与关节融合两种手术方式治疗陈旧跟骨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底清除 , 切取 相 应 大 小 的髂 骨 块 或 用 外 膨 的 跟 骨 外 侧 壁 , 并 修
成 跟 骨 丘 部 的 三 角形 骨 块 , 进行 跟骨丘部的重建 , 调整骨块 内 外 侧 的 高低 矫 正 后 足 的 力 线 , 然 后行 距下 关 节融 合 , 经 移 动 D R拍 片 机 透 视 融 合 满 意 后 用 跟 骨 钢 板 内 固 定 , 用 自体 松 质 骨 填 满 所 有 间 隙 。切 口留 置 引 流 管 , 皮肤全层缝合 。 1 . 3 术后处理 一般处理 包括 抬高患 足 , 制动 , 应 用 脱 水 与
1 . 1 一 般资料
本组患者 4 2例 , 男3 0例 , 女 1 2例 ; 年龄 1 4—
固定 。关 节 融 合 组 不 同 处 在 于 显 露 距 下 关 节 后 , 用 骨 刀 或 钻 孑 L 器 将 距 下 关 节 后 关 节 面 残 留的 关 节 软 骨 及 软 骨 下 硬 化 骨 彻
困难 , 笔 者 对 陈 旧跟 骨 骨 折 手 术 切 开 骨 折 复 位 内 固定 与 切 开 距 下 关 节 融 合 内 固定 两 种 手 术 方 式 的远 期疗 效 进 行 前 瞻对 比 研究 , 旨在 为 这 类 骨 折 手 术 方 式 的选 择 提 供 参 考 。 1 临 床 资 料
・ 2 1 1 9・
复 位 内 固定 与 关 节 融 合 两种 手术 方 式 治 疗 陈 旧跟 骨 骨 折 的远 期 疗 效 比较
刘敬 旺 , 江庭 彪 , 韦家宁
( 广 西 玉林 市骨科 医院 , 广 西 玉林 5 3 7 0 0 0 )
[ 摘要 ] 目的 对 陈 旧跟 骨 骨 折 切 开 复位 内 固定 与 距 下 关 节 融 合 两 种 不 同手 术 方 式 的 远 期 疗 效 进 行 前 瞻 性 对 比研 究 。方 法 将 4 2例 陈 旧 跟 骨 骨 折 患 者 随 机 平 分 为 2组 各 2 1 例, 复位 内固 定 组 行 单 纯 切 开复 位 , 植 骨 及 跟 骨 钢 板 内 固定 术 , 关节 融合 组行 距 下 关 节 融 合 , 植 骨及 钢 板 内 固定 术 , 对 2组 患者 手 术 前 后 的 B o h l e r ’ S角 与 G i s s a n e ’ S角进 行 测 量 以评 价 跟 骨 解 剖 形 态 , 并采 用 M a r y l a n d足 部 功 能评 分 对 术 后 半 年 、 1 a 、 2 a 、 4 a的功 能情 况 进 行 随 诊 和 比 较 。 结 果 2组 手 术 方 式 术后 跟 骨 解 剖 形 态 均 较 术 前 恢 复 ( P均 < 0 . 0 1 ) , 2种 手 术 方 式 对 术后 B o h l e r ’ S角与 G i s s a n e ’ S角的 恢 复 无显著性 差异( P均 > 0 . 0 5 ) , 术 后 半年 、 l a 、 2 a 、 4 a Ma r y l a n d足 部 功 能评 分 , 2组 同一 随 访 时 间优 良 率 比 较 无 显 著 性 差 异( P> 0 . 0 5 ) 。手 术 时 间与 出血 量 复 位 内 固定 组 比 关 节融 合 组 少( P均 < 0 . 0 1 ) 。 结论 对 陈 旧 跟 骨 骨 折 做 距 下 关 节 融 合 并 未 能提 高远 期 疗效 , 其 手 术 治 疗 的 目的和 意 义 在 于 尽 可 能 骨折 复 位 内 固定 , 恢 复 跟 骨 解剖 形 态 以抢 救 关 节 功 能 。

微创技术治疗创伤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微创技术治疗创伤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

跟骨骨折是常见的足部骨折,其致伤原因多数为高能量损伤,且伴随程度不一的软组织损伤。

跟骨骨折后跟骨形态异常,还存在跟骨内外翻现象,其治疗难度较大,若治疗不当甚至会诱发功能障碍。

目前治疗多以手术为主,且需在软组织肿胀消退后进行。

传统“L”形外侧切口为跟骨骨折的标准手术入路,尽管术中全层皮瓣掀开、剥离骨膜且术后加压包扎,但因跟骨外侧壁与关节面暴露,术后依旧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尤其是切口感染较为常见[1-2]。

为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近年来临床逐渐引进微创理念用以治疗跟骨骨折。

微创技术的主要优势在于术后疼痛感较轻、出血量较少及恢复速度较快,且无疤痕或仅遗留细微疤痕,与人们逐渐提升的美学要求相符,且充分体现出新型医疗模式下的人性化理念。

目前跟骨骨折经跗骨窦微创切口内固定术已被广泛采用。

本研究旨在比较传统“L”形切口内固定术和经跗骨窦微创切口内固定术在跟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2018年4月- 2022年4月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60例创伤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创伤致单侧跟骨骨折,就诊时间在创伤发生后2周内;②经X 线、CT 等影像学检查确诊为Sanders 骨折分型中的II 与III 型;③年龄≥18岁;④临床资【摘要】 目的 探讨微创技术治疗创伤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8年4月- 2022年4月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60例创伤跟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性别、年龄、Sanders 分型、致伤原因组间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

对照组实施传统“L”形切口内固定术,观察组采取经跗骨窦微创切口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疼痛程度、影像学指标、足部功能恢复状况、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实行微创手术后,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跟骨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疗效比较

跟骨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疗效比较

跟骨骨折在成年人中较多见 ,常由高处坠下或挤压致伤, 是足部的常见损伤,临床上较常见,约 占全身骨折的2 ,约 占 % 全部跗骨骨折 的6 ,大多数 的跟骨骨折累及距下关节,其 中 % 0 8 %9% 5-0 属关节 内骨折 ,治疗 比较困难 ≈。跟骨为松质骨 ,血 液供应 比较丰富 ,骨不连者甚少见 ,但如骨折线进入关节面
单 志军 黄骨科 ,江 苏
【 摘 要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临床 治疗措施 的选择。方法:选择我科 自2 0 年 O 月 ̄2 1年0 月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 中的9 例 ,分 05 1 00 7 6 为手术组与非手术组 ,各4 例 ,其中男7 例 ,女2 例 。结果:手术治疗组 患者 术后跟部疼痛 、行走受 限较 非手术 组明显轻。结论 :手术治 8 2 4 疗能较大 限度恢复跟骨的解剖结构,改善临床症状 ,减少并发症 。 【 关键词 】跟骨骨折;手术治疗;并发症 【 中图分类号 】R 7 . 24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 5 7(0 0 4 0 8 2 0 7 8 1 2 1 )2 - 1-
2 结 果 跟骨骨折采取手术治疗后 ,B h e 角恢 复较 好,跟骨体 o lr 宽度较 非手 术组 有较 大改善,且遗 留的踝部 疼痛 不适 、功 能
宽 、高度;②整复跟距关节面 ;⑨对腓骨长短肌腱走行的腓 骨下间隙减 压;④如跟骰关节有骨折 ,要将其复位。 陈旧性跟骨骨折 的治疗 :陈 旧性跟 骨骨折主要的病理 改 变是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跟骨体增宽 向外侧突起 ,腓 骨 长短肌 腱卡压和创伤 性扁平足 等。我院依据 跟骨陈旧性骨折 后的病 理改变和负重功能分为3 :I 型 型:跟 骨向外侧突起 , 不伴距 下关节炎,或距下关节外侧 极小部分 有创伤性 关节炎 表 现;I 型:跟 骨向外侧 突起 ,伴 有涉 及整 个距 下关节 的创 I

芒硝外敷用于治疗跟骨骨折肿胀的疗效研究

芒硝外敷用于治疗跟骨骨折肿胀的疗效研究

芒硝外敷用于治疗跟骨骨折肿胀的疗效研究【摘要】目的:研究跟骨骨折肿胀采用芒硝外敷治疗的疗效。

方法: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选取跟骨骨折肿胀患者60例,根据其入院就诊单双号,予以对照研究,其中就诊单号纳入控制组;就诊双号纳入试验组。

控制组采取常规治疗,基于此试验组加用芒硝外敷。

比较两个组别肿胀值变化、消肿率以及皮肤褶皱出现时间。

结果:两个组别治疗后肿胀值水平对比发现试验组均明显优于控制组(P<0.05),有统计学价值;但治疗前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

两个组别消肿率对比发现试验组(57.8±17.3)%均明显优于控制组(33.4±14.5)%(P<0.05),有统计学价值。

两个组别皮肤褶皱出现时间对比发现试验组均明显优于控制组(P<0.05),有统计学价值。

结论:针对跟骨骨折肿胀患者采用芒硝外敷治疗的效果显著,即可快速、有效消除肿胀,促进皮肤褶皱出现,值得推广研究。

【关键词】跟骨骨折;肿胀;芒硝外敷;疗效在临床骨科中,跟骨骨折是一种常见类型,此类患者早期存在足踝部肿胀,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各种并发症如感染、难以愈合、皮肤坏死等发生率【1】。

在跟骨骨折手术中,及时消除肿胀对于保障手术疗效尤为关键【2】。

现目前对于跟骨骨折肿胀患者,临床主要采用的治疗方法为贴敷消肿膏药、持续冰敷、抬高制动等,以消除肢体肿胀。

但上述方法也存在一些缺陷,如冰袋无法良好固定,且无法全面接触肿胀肢体,长期冰敷还易引发冻疮【3】。

而芒硝作为一种中药材,其作用在于散积消肿、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4】。

因此本文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选取跟骨骨折肿胀患者60例,根据其入院就诊单双号,予以对照研究,其中就诊单号纳入控制组;就诊双号纳入试验组,即分析了跟骨骨折肿胀采用芒硝外敷治疗的疗效,现阐述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选取跟骨骨折肿胀患者60例,根据其入院就诊单双号,予以对照研究,其中就诊单号纳入控制组;就诊双号纳入试验组。

陈旧性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陈旧性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跟 骨外 侧 增 宽 导 致 脖 骨 肌 腱 鞘 炎 。B l e o r氏 角最 小 0 , 大 d 最
2 平 均 1 。 0, 2
平 , 跟 骨 结 节 上 移 , 腱 橙 弛 , 腿 三 头 肌不 髓 有 效 收 缩 , 使 鼹 小 足
纵 弓下 陷 , 走 时 步 态 缺 乏 弹 性 , 且 有 明 显 的 背 伸 和 跖 屈 无 行 并 力 跟 距 关 节 面塌 陷 , 失平 整 性 , 丧 日久 距 下关 节必 将 产 生 纤
期 治 疗 重 视 不 够 , 采 取 正 确 可 靠 的 治 疗 和 功能 锻 炼 方 法 . 未 必 将 不 同 程 度 地 遗 留 以 上 病 理 改 变 。B le 氏 角 减 小 , 骨 低 o d r 跟
后l 5饼 曾经 非 手 术 治 疗 , 4例 曾经 行钢 针 撬 拔 复 位 木 。 5倒 因
文献 报 道 全 身 载荷 的 大 约 0 由 足 跟 承 担 , 。 经 距 骨 头 5
自 l g  ̄ 1 9 年 , 们 应 用 距 下 关 节 融 合 配 合 跟 骨 截 骨 gl 9 g 我 植 骨 术 治 疗 陈 旧性 跟 骨 骨 折 l 9倒 , 得 了 满 意 的 效 果 现 总 取 结报告如下。
时 复 位 , 复 位 后 未 能 及 时进 行 功 能 锻 炼 , 遗 留一 系 列后 遗 或 则 症 , 患 足 后 部 长期 肿 胀 、 痛 、 能 起 步 、 步 困难 等 这 些 如 疼 不 行
探 ^约 3r t 之 尽 量 跨 过 距 骨 和 跟 骨 , 取 胫 骨 后 皮 质 骨 块 e 使 a 另
6 m × 1 5 m , 中 间截 断 以 皮 质 对 皮 质 ( 靠 背 ) ^ 骨 槽 e .e 从 背 植 中, 中间 以橙 质 骨填 塞 。 。取 骨 时 先 用 钻 钻 孔 以 防劈 裂 , 骨 取 处 以骨 蜡 封 闭 。B he o l r氏 角纠 正不 足 时 可 将髂 骨 块 修 成楔 形 植 人 跟 骨截 骨端 纠 正 , 跟 骨 内 、 翻 畸 形 时 亦 可 通 过 调 整 楔 有 外

跟骨骨折

跟骨骨折

跟骨的解剖学特点
Anatomyof calcaneus


CT检查及3D 重建
能够更加直观的观 察其三维解剖结构 及全面分析跟骨骨 折后全骨形态改变。 对跟距下关节面出 现骨质移位、分离、 凹陷性骨折的严重 程度及关节内是否 有碎骨片存在能做 出更准确的判断。 为医师治疗方案的 选择提供准确的参 考。
骨折机制
跟骨关节内骨折是
由于垂直应力经过 距骨作用于跟骨后, 由于跟骨和距骨的 轴线不同,先造成 一个平行距骨后上 缘的跟骨剪力骨折。 骨折线从跟骨后内 向前外,该骨折线 又称初级骨折线。 它经过跟骨后关节 面,将跟骨分为两 部分:1.跟骨后外 侧部分,即跟骨结 节骨折块2.跟骨内 侧部分,即截距突 骨折块。
承受压力和张力 和压力方向排列 为固定的两组, 即压力骨小梁和 张力骨小梁。两 组骨小梁之间形 成一骨质疏松的 区域,在侧位X片 上呈三角型,称 为跟骨中央三角。
临床表现
①疼痛:压疼或叩击疼,与骨折出血量有关 ②足跟部肿胀,张力性水疱形成 ③骨擦感;
④患足畸形:内外翻畸形,足弓塌陷,足跟增宽, 踝关节和距下关节活动受限,足跟不能着地
6.跟骨后表面:后表面呈卵圆形,其下方2/3部分
是跟腱止点。其中比目鱼肌纤维止于内侧,腓肠 肌纤维止于外侧。跟腱止点上方,跟骨后上缘与 跟腱之间是跟骨后滑囊。 7.软组织结构:跟骨内侧面覆盖着致密的筋膜脂 肪层、足拇趾收肌和足底方肌内侧头,浅筋膜与 支持带覆盖跟腱内缘与胫后肌之间的间隙,组成 踝管的顶部,其前方为胫骨与内踝,踝管底为跟 骨内侧壁。胫后神经跟骨支分出2条分支支配足与 足跟内侧的感觉,跟骨内侧入路时容易损伤。神 经血管束后方是屈足拇趾长肌腱,前方是屈趾长 肌腱,最前方是胫后肌腱。三角韧带位于肌腱神 经血管束深层。跟骨外侧有腓肠神经位于腓骨肌 腱后方,体标标志位于外踝尖上10cm跟腱外缘, 它在第五跖骨基底处分为2个终末支。

跟骨骨折的治疗

跟骨骨折的治疗

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入 路选择
外侧入路(外侧扩大 “L”形切口):比较符合跟骨 外侧解剖的特点, 虽然创伤相对大, 但损伤外侧结 构的机会少,显露清晰,目前最为常用。
自外踝上3~5cm、 跟腱前缘或腓骨后缘 与跟腱后缘连线的中 点,切口向下至足背皮 肤与足底皮肤交界水 平, 再折向前, 至第五 跖骨基底近侧1cm。
撕脱骨折——联合腱猛烈收缩牵拉跟腱附着部 鸟嘴样骨折——直接暴力 无移位:跖屈位石膏固定4~6周或经皮空心螺钉固定 复位失败可切开复位固定
治疗————关节外骨折
(三)跟骨结节内、外侧突骨折
少见、多无移位,石膏外固定或经皮螺钉、钢针内固 定
治疗————关节外骨折
(四)载距突骨折 有移位者予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6周 不要轻易切除骨折块
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入路选择
外侧入路。
内侧入路。
载距突入路。
内、外侧联合入路。
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入路选择
外侧入路较为符合根骨的解剖特点,能较为 方便地实现根骨内固定,显露较为清晰,也 有建议采用扩大的外侧入路
足外侧跟腱止点处, 弧形向前止于外踝前 下约2.5~3cm

外侧切口骨折的显露:
3枚克氏针分别打入腓骨远端、骰骨和距骨;折弯, 显露跟骨外侧面。
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围手术期关键问题的处理
7.手术切口是足背与足底皮肤交界,腓骨后院与跟腱 外缘连线后三分之一处,切口不能偏前或偏足背,宁 可偏足跟、足底一些
8.缝合:深筋膜一层是关键,缝好该层就好,然后直 接缝合皮肤
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入路选择
选用广泛外侧入路和术中软组织保护,能明显减少术 后切口愈合问题。感染及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也明显降 低。

临床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的新进展

临床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的新进展

临床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的新进展【摘要】跟骨骨折在临床上较常见,占跗骨骨折的60%~65%,而涉及距下关节面的关节内骨折占所有跟骨骨折的70%【1】。

因治疗不当,导致骨折畸形愈合,引起跟部疼痛及功能障碍,从而演变成陈旧性骨折。

对此文章对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的最新研究进展实行综述。

【关键词】陈旧性;跟骨;骨折;手术治疗1、陈旧性跟骨骨折的病理及分型陈旧性跟骨骨折畸形愈合后主要病理改变有:跟骨丘部平坦或消失;距下关节不平整;后跟增宽穿鞋困难;跟腓撞击及前胫距撞击;跟腱短缩,小腿三头肌肌力下降;距下关节或跟骰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后足力线异常;距骨倾斜角缩小或消失致胫距撞击;关节面硬化或关节面缺血性坏死;腓骨肌腱脱位;创伤性扁平足;后足的内外翻等病理改变,从而引起疼痛及功能障碍。

当前,临床上对于陈旧性跟骨骨折的分类没有统一的标准,主要使用的是Stephens和Sanders【2】分型,根据CT分类,简单实用:I型:包括一个大的外侧骨突起,有或无关节炎以及腓骨肌腱撞击。

II型:有外侧骨突起合并距下关节炎及腓骨肌腱撞击。

III 型:有外侧骨突起、严重的距下关节炎并有内或外翻畸形。

2、手术治疗2.1外侧壁隆起切除、腓骨肌腱松解术对于跟骨外侧壁隆起的疼痛患者,只需切除突起的外侧壁、松解卡压或粘连的腓骨肌腱即可。

该种手术治疗方式比较适用于关节面没有明显塌陷且平整、Bohler角及跟骨高度无明显改变、无或有轻微的的跟距关节炎的陈旧性跟骨骨折、腓骨肌腱发生撞击的患者。

将腓骨肌腱牵开后,从跟骨结到骰关节凿出外侧的骨突,有效解除对腓骨肌腱造成的挤压,腓骨肌腱的复位在外踝的下部,缝合腓侧的支持带和腱鞘以及切口下边缘跖腱膜。

在1921年Cottonon【3】就跟骨骨折出现后的遗留性问题。

他注意到,跟外侧出现了突起的骨块,对距下关节的活动以及造成腓侧的撞击征实现了阻碍。

这些都是造成疼痛的主要原因,骨突的切除可以有效减轻疼痛.李引钢等有选择的对39例患者采取腓骨肌肌腱松解术加以跟骨外侧骨突切除治疗,结果:术后经1-4年随访,根据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总优良率92.8%【4】。

截骨矫形结合植骨融合术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19例

截骨矫形结合植骨融合术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19例

础上 , 在截骨 面下方 向跟骨后结节方 向作斜形 自外 下 和跟 骨 上 关节 软 骨 , 从 而 降 低跟 骨 的高 度 。 因此 , 向 内切 骨 ,后 结节 处 需 保 留跟骨 后 侧 壁 不被 切 断 , 在 施行 距跟 关节 融合 术 时 ,嵌 入骨 块 的高 度应 有 助 o h l e r 角 和足 弓的重建 。 然 后将 跟 骨 切 骨 线上 方 三 角 形 骨块 上 抬 , 使 关 节 面 与 B
到关节面可为截骨提供依据 , 截骨前 根据跟骨结 节
跟骨 骨折 后松 质 骨被严 重 挤压 ,陈 旧性骨 折 经
关 节 角减 少 的度 数 , 选 择 楔形 的基底 在跟 骨 底 部 的 截 骨矫形 后 , 跟 骨体 内 出现 较 大的 骨质 缺损 。 采 用 松
截 骨 宽 度 ,上 窄 下 宽切 除关 节 软 骨 及 部 分 软 骨 下 质 骨填 充 空 腔 , 可 起 到 支撑 关 节 面 , 防 治再 次 塌 陷 ,
浙 江 中西 医 结 合 杂 志 2 0 1 3年 第 2 3卷第 7期
Z h e j i a n g J I T C WM( V o 1 . 2 3 N o . 7 2 0 1 3 )
5 7 9 ຫໍສະໝຸດ 国老年保健医学 , 2 0 1 0 , ( 0 6 ) : 3 1 观错觉 ,主要表现为对 自身周围环境和 自身位 置的 [ 2 ]郭雄伟. 自拟平 补脾肾丸治疗缓解期 老年性眩晕 7 7例 临 判断错误 , 包括漂浮感 、 升降感 、 摇晃感掣 - 2 1 。 眩晕病
6 ]李章林. 补 阳还 五汤加减治疗脑卒 中后遗症疗 效观察[ J ] . 不足 , 则 脑转 耳 鸣 ” , 认为眩晕以虚为主。 目前 认 为 , [

跟骨骨折撬拨术附Sanders四型撬拨1例

跟骨骨折撬拨术附Sanders四型撬拨1例

这位兄台认为我做了不该做的手术。
以下是一些<<坎贝尔骨科手术学10>>的节选: 跟骨骨折的理想治疗方法仍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难题。从这些骨折治疗的发展历史来看,某一时期人们会热衷于手术治疗,而紧接 着,人们又会提倡保守治疗,两种观念反复不定。从20世纪90年代早期开始,人们逐渐增加从适合手术的骨折中精心选择部分行 某种手术治疗。由于影像学技术的进展,我们对这些骨折的解剖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现在,一些文献中长时间随访的客观性 研究也主张对一些骨折实施手术。 .......... ........... (一) 治疗方案的选择
123
【专题讲座】—跟骨骨折撬拨术附Sanders四型撬拨1例 [精华]
arlice
2008-04-03 00:01
消息 引用 收藏
分享 只看楼主
20 积分
14 得票
0 粉丝
加关注
男性,46 岁. 4米高跌落 双侧跟骨骨折 腰4爆裂 跟骨骨折Sandets二型和三型,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撬拨复位术,术中撬拨克氏针复位后用多根克氏针固定,取得不错的的疗效. Sanders四型跟骨撬拨做得少
2008-04-04 10:48
消息 引用 收藏 分享
arlice wrote: 好提议,
/bbs/thread/11485306[2012-3-26 21:10:14]
举报
【专题讲座】—跟骨骨折撬拨术附Sanders四型撬拨1例 - 骨科专业讨论版 -丁香园论坛
⒌医生的经验:Sanders等证实,学习掌握这种骨折比较慢,而且有大量的文献支持闭合治疗方法,所以手术治疗要获得成功的 结果,医生必须具备全面深入的解剖知识,并具有清楚明确的目标。.......... .........对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的效果仍存在很大的分岐。由于缺乏统一的功能评价标准因而很难对不同的治疗方法作出比 较。Pay,Essex-Lopresti, Lindsay, Dewar, Lance等和Parks的研究结果均支持这一原则,即如果选择非手术治疗,早期活动有利 于提高远期疗效。......... .......Sanders根据自己的分类方法,报道了120例跟骨骨折手术治疗的结果,至少随访1年(平均29个月)。在Ⅱ型骨折 中,86% 在随访的CT 扫描中证实关节面为解剖复位。临床效果优良者为73% ,一般为10% ,差为17% 。在Ⅲ型骨折中,只 有60% 达到解剖复位临床效果优良者。佳为70% ,一般为10% ,差为20% 。在Ⅳ型(严重粉碎性骨折)骨折中,73% 失败。有趣 的是,显示出一条陡峭的学习曲线,在数年以后的研究报告中优良者占很高的比例。采用Somders 分类方 法,Thordarson和Krieger对Ⅱ型和Ⅲ型骨折的手术和保守治疗进行了前瞻性随机研究,平均随访17个月,发现手术治疗并早期活 动其效果优于保守治疗。

陈旧性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陈旧性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距下关节融合关节融合+截骨纠正畸形
单、三关节融合术
主要指征
严重畸形愈合涉及距下和跟骰关节关节
切开复位内固定
适应证
骨折时间在伤后6周之内 软组织条件较好 距下关节和跟骰关节破坏不严重
男性,42岁,跟骨骨折后5周
跟骨丘部重建、距下关节融合
主要适应征与禁忌征
颈和头痛 下腰背痛
髋痛 膝痛
踝痛
陈旧性跟骨骨折 至今没有理想、公认的分类
Stephens和Sanders 的CT分型
Ⅰ型畸形愈合:跟骨外侧外膨,有或没有极外侧 的局限性距下关节炎
Ⅱ型畸形愈合:跟骨外侧外膨,伴有广泛的距下 关节炎
Ⅲ型畸形愈合:跟骨外侧外膨,伴有广泛、严重 的距下关节炎,跟骨体畸形愈合伴有后足内翻或 外翻成角畸形
谢谢!
适应证
➢各种类型后关节面塌陷畸形愈合的严重陈旧性跟骨骨折 ➢有严重跟骨轴成角畸形
禁忌证
➢局部有感染或血管性疾病 ➢有严重重要脏器病变或代谢性疾病
保留距下关节的跟骨截骨矫形
距下关节对维护足踝功能的重要性
对踝关节冠状面运动具有重要的缓冲作用 维护后足各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 距下关节具有承重及三维活动功能 主要完成后足的内外翻功能,以能够完成跑、跳、爬及适 应高低不平路面行走等活动 活动范围改变将导致步态异常、活动受限、足部畸形,及 整个下肢或下腰椎的病理改变
陈旧性跟骨骨折的手术治 疗
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病理学基础
跟骨丘部平坦或消失 距下关节不平整 后跟增宽穿鞋困难 跟腓撞击及前胫距撞击 跟腱短缩、小腿三头肌肌力下降 距下关节或跟骰关节创伤性关节炎 后足力线异常 距骨倾斜角缩小或消失致胫距撞击 关节面硬化或后关节面缺血性坏死 腓骨肌腱脱位 创伤性扁平足(后足、中足、动力性) 后足的内外翻(主要为跟骨)

跟骨骨折手术69例疗效观察

跟骨骨折手术69例疗效观察
第 7卷第 3期 总第 7 期 1 二 o0九 年三 月 ・ 己丑年

DD墩 SCC IUF TA A 程I N1育 C]N ENA O 远 O
d i 036  ̄i n17 —7920 3 2 o:1. 9 .s. 22 7.090 . 7 9 s 6 0
文 章编 号 :17 —79 ( 09 0 —0 50 6 22 7 20 )一30 3—2
跟骨骨折在治疗方法上一直存在争议,手术治疗 仍为 当前骨 科 医生 所关注 的 问题 。 文 自 18  ̄20 本 96 06 年共收治 6 例 8 足跟骨骨折,作者对手术治疗结果 9 1 进 行分 析 比较 ,并 就跟骨 骨 折 治疗 的相 关 问题 进 行分 析 讨论 。 1 资料 与 资料 1 一般资料 6 . 1 9例中男 5 例,女 1 例,年龄 1~ 0 9 6 6 ,平均 3 7岁 4岁。其 中单 侧为 5 ,双侧 为 1 , 7例 2例 共 8 足跟骨骨折 。按 E sxL pet分类 ,压缩型骨 折 1 s 2 ors e i 和舌 型 骨折 均 为 I度 . I 度 。跟 骨伤 后 x 线 片 显示 I  ̄I II BNr o e 角减少范围从 1。 5不等,其中 0~1。 5 0~1。 。 0为 3 个 ,小于 0者 2 。轴位 x 线片显示跟骨宽度较健侧 。 8个 增加 5 2  ̄1mm,平均 增加 8 mm。经 跟骨外缘切线 与内 缘切 线夹角即跟骨轴位角 的测量 , 角度均有增大 l2。 此 1。 1 手术方法 8 足行手术治疗,其 中 2 足行切开 . 2 1 4 复位撬 拨法 石 膏 固定 治疗 、 5足 行双 端 螺纹 松质 骨 螺 2 钉 固定 、3 2足 Y形 钢板 固定 。均 在 伤后 5 d内行 本 法 治疗 ,选择 腰麻 或硬 膜 外麻 醉 ,肌 肉充 分松 弛 ,患者 取 俯 卧位 ,屈膝 。术 者双 手 握拳 锤击 跟骨 的两侧 ,恢 复跟骨的高度 。再与跟腱止点处 内外侧缘分别与跟骨 矢状 面成 2 。 角钻 入 2枚直 径 3 0夹 mm 斯 氏针 ,两 针尖 沿跟骨纵轴方 向根据侧位 x射线透视, 确定进入深度, 达载距骨突下方。x射线透视引导下,双手握住针尾 首先 向跖面撬拨恢复贝氏角和塌陷的关节面 ,前足跖 屈牵引,然后 2枚斯 氏针再根据跟骨 内外翻情况分别 撬 拨 ,使 内外翻 骨 折 复位 。整个 过 程必 须 持续 锤击 , 见复位满意后,2枚克 氏针呈交叉固定跟距关节或跟 骰 关节 。管型石 膏固定 塑 型干燥 后 剪 除针尾 。术 中对 复位 撬 拨后 跟骨 关 节下存 在 的较 大 空 隙,使 用 自体和 人工 骨 或骨胶 进 行填 塞 ,使 关节 面得 到较 好 支撑 。对 于压缩骨块下方高度小于 5 m 的空隙可不植骨或填 m 充 。再在 外侧 放 置跟 骨 Y形 钢板 固定 。冲洗 切 口,放 置引 流片 ,逐 层缝 合切 口,加压 包 扎 。 l 术后处理 行撬拨术者, - 3 用短腿包括前足的石膏 外 固定 6 ~8 周 ;钢板 或双 端 螺纹 松质 骨 螺丝 钉 固定 者,如术中判断固定不牢固者予以石膏固定,一般无 需外固定。抬高患肢并鼓励患者行足趾 、肌 肉和足踝 部 关节 活动 。 常规 应 用抗 生素 预 防感 染 7 0天 。 ~ ~1 6 8周后 拆 除石 膏并 摄 X线 片 复查 ,通 常 在 x 线 片显 示 骨折 开 始愈 合后 (0 1 1 ~ 2周)P U 嘱患 者逐 步 负重 。

保留距下关节的截骨矫形内固定手术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

保留距下关节的截骨矫形内固定手术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
保留距下关节的截骨矫形内固定手术治疗陈旧 性跟骨骨折
Author:吴文特 陈志伟 阳海清 Institution: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外科
背景:
跟骨骨折为常见致残性损伤,占全 身骨折的2%,约75%属于关节内骨折。 由于跟骨为不规则骨,骨周围软组织覆 盖质量差,临床上对跟骨骨折的治疗比 较棘手。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目前对 明显移位的跟骨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 定术已被普遍接受。但仍有部分移位明 显的跟骨骨折病例因各种原因未能在新 鲜骨折时接受手术治疗,且在非手术治 疗后因严重的粉碎性骨折伴畸形愈合导 致某些晚期并发症: 距下关节创伤后关 节炎,外侧跟腓关节碰撞征,跟骨高度 丢失,跟骨内外侧膨出畸形,胫神经及 腓肠神经的并发症等。对于有跟骨骨折 后畸形愈合且合并严重距下关节炎的患 者,通常采用截骨矫形+距下关节融合 术治疗。但对少数距下关节面软骨破坏 尚不明显的病例,我们进行了保留距下 关节面的手术治疗,亦取得满意效果。
Background:
Calcaneal fractures are common injury of cripple, accounting for 2% of the whole body fractures, and about 75% belonging to the intra-articular fractures. Calcaneal is the irregular bone, which has a poor soft tissue coverage around the bone, and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calcaneal fractures is intractability.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surgical techniques,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has been widely accepted in the treatment of the obvious shift of calcaneal fractures.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shift obviously calcaneal fractures failed to accept a surgery in fresh fractures due to various reasons, and after conservative treatment for severe comminuted fracture with bone malunion commonly lead to some late complications, for example, subtalar joint post-traumatic arthritis, lateral calcaneofibular joint collision, loss of bone height, bulge deformity of bone inside and outside surfaces, tibial and sural nerve injury complications and so on. For malunion of calcaneal fracture with merge serious subtalar arthritis patients, the treatment of adopt orthopaedic with subtalar arthrodesis is commonly be accepted. But for non-obvious subtalar joint cartilages injury cases, we had to keep the subtalar joint in the surgery, which also obtained a satisfied effects in clinical.

骨再生的研究进展

骨再生的研究进展

骨再生的研究进展刘守应;王继芳;蔡谞【期刊名称】《中华保健医学杂志》【年(卷),期】2014(016)001【总页数】4页(P67-70)【关键词】骨;再生;移植;组织工程【作者】刘守应;王继芳;蔡谞【作者单位】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骨科;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骨科;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骨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骨骼是一种高度血管化并受神经支配的结缔组织,处于一种连续不断的更新及重建过程中,其独特的再生能力属损伤修复反应的一部分[1]。

骨再生由一系列协调的骨传导和骨诱导的生物过程所组成,新形成的骨与周围正常的骨骼没有区别[2]。

在临床中,常见的骨再生形式是骨折愈合,创伤、肿瘤切除、感染、骨骼发育异常、缺血性骨坏死及关节置换翻修等造成的骨缺损[3]。

临床应用自体骨移植、同种异体骨移植和牵张成骨促进或加强骨再生,新的方法有组织工程和基因治疗,系统性增加骨修复的方法[4]。

以及增强骨形成的辅助物理治疗手段,如低频脉冲超声(low-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LIPUS)、脉冲电磁场(pulsed electromagnetic fields,PEMF)等。

1 骨移植骨移植是最常用的促进骨再生的方法,包括自体骨移植、同种异体骨移植和异种骨移植等。

1.1 自体骨移植自体骨移植是临床常用的、成功率最高的修复骨缺损的方法。

自体骨是最理想的骨移植材料,具有骨移植所要求的骨诱导性、成骨性和骨传导性,同时组织相容性好且无免疫原性。

自体骨可取三面皮质骨作为结构支撑,或作为吻合血管移植物来修复巨大骨缺损以及缺血性坏死[5]。

全身多个部位均可作为移植骨的取材部位,如髂骨、胫骨、肋骨和腓骨等;另外,还可以在邻近手术区局部取骨,如应用梨状肌筋膜骨瓣治疗股骨颈骨折。

最近,有人利用钻吸系统(reamer-irrigator-aspirator,RIA)将髓腔作为一个取骨部位,以提供大量自体骨[6]。

跟骨骨折治疗方法的探讨

跟骨骨折治疗方法的探讨

例, 年龄 1 6 8— 5岁。左脚 5 0例 , 右脚 3 7例。合并 症 : 脊柱 骨折 3 讨 论 3 0例 , 盆骨 折 7例 , 骨 桡骨远端骨折 8例 , 筋膜 间室综 合征 1 。 例
新鲜骨折 5 , 1 陈旧骨折 1 。依 据 E sx ors 分型 : 9例 se —L pet i 舌型骨 法众 多 , 且不统一 有关 。跟 骨 骨折 的治 疗 目的就 是恢 复正 常 折 4例 , 后关 节面塌 陷 6 0例 , 中关 节 面塌陷 2 3例 。非 手术 治疗 的足外形及 解 部 复位关 节面 , 免 出 现骨 折 后 畸形 、 痛和 跛 避 疼 4 7例 , 术治疗 4 手 | D例。
1 资料 与 方 法
复位 ; : 可 不能很方便地跑 , 走不平路疼痛 , 不能用足尖行走 , 骨折 近似解剖复位 ; : 差 存在技术上 失误 和感 染 , 骨折 对位 不 良。本组
1 1 一般资料 .
本组 跟骨 骨折患 者 8 7例 , 性 4 男 3例 , 女性 4 优 良 8 4 0例 , 4例 , 3例 , 良率 9 , 5 。 可 差 优 19 % 跟骨骨折 的治疗 方法一直存在争议 , 与治疗结果的评价方 这
12 2 手 术 治 疗 ..
利用距下关节周 围的关节 囊韧带 在屈伸 动态磨 塑 中恢 复距下 关
采 用 B mi h e切 口 , 骨 膜 下 翻 起 皮 瓣 , e s k c 从 显 节面 的平整 , 并用 内外侧平垫 、 弓垫维持 复位 后跟骨 的宽度 及 足
露距下关节和跟骰关节 。掀 起跟 骨外侧壁 , 显露 后关 节面 , 寻找 足 弓的高度 , 绷带 内翻位缠绕 , 有利于维持复位后 的跟骨轴位 角。

跖屈 , 以恢复足 弓高度 ( ol 角) 复位成功后 , Bhe r , 选用 3块塑 型跟 ( 如水泡形成 或 严 重水 肿未 退 或伴 有 严重 周 围血 管 疾病 、 糖尿

手法整复配合石膏及夹板外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手法整复配合石膏及夹板外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手法整复配合石膏及夹板外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发布时间:2023-01-05T07:27:46.289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22年12期作者:邱吉喆[导读] 目的:对手法整复配合石膏及夹板外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加以探讨和分析。

邱吉喆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中医院骨伤科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 350500【摘要】目的:对手法整复配合石膏及夹板外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加以探讨和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4月至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36例跟骨骨折患者展开研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参照组(钢板内固定治疗)与实验组(手法整复配合石膏及夹板外固定治疗),每组18例。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跟骨恢复情况、治疗总有效率。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跟骨恢复各项评价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足功能评分(85.12±7.24)分高于参照组的(80.85±6.16)分,而疼痛评分(1.18±0.31)分、跟骨宽度(28.15±1.34)mm,均低于参照组的(3.02±1.25)分、(32.45±3.26)mm,组间对比均差异显著(P<0.05)。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4.44%,显著高于参照组的66.67%,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跟骨骨折的治疗中,手法整复配合石膏及夹板外固定治疗的效果更好,能有效改善患者跟骨宽度与高度,降低疼痛程度,促进足踝功能恢复,提高临床治疗有效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手法整复;石膏及夹板外固定;跟骨骨折;临床疗效跟骨骨折指因各种因素导致跟骨的完整性、连续性破坏[1]。

引起跟骨骨折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便是高处坠落伤,其次为车祸、碾压伤等[2]。

跟骨是足跟上形态不规则的骨头,一旦发生骨折,往往伴有严重的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时还可以出现足跟畸形,降低患者活动能力。

跟骨骨折的治疗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主要对于移位比较轻或没有明显移位的跟骨骨折。

陈旧性跟骨骨折的矫形治疗

陈旧性跟骨骨折的矫形治疗

陈旧性跟骨骨折的矫形治疗
王次俭;丛杰;杨荣;李洪恩;高斯
【期刊名称】《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年(卷),期】2002(9)7
【摘要】目的 :探讨陈旧性跟骨骨折的治疗方法。

方法 :对 16例陈旧性跟骨骨折(B hler角 <5 0 ,跟骨增宽≥ 3mm)采用跟骨外侧骨突切除 ,腓骨长短肌腱松解 ,跟
骨楔形截骨并距下关节融合术 ,术后石膏外固定。

结果 :根据天津医院骨科制定的
评分标准 ,术前评分 35~ 6 3分 ,平均 4 8.5分 ,术后 9~ 32个月随访评分 6 7~91分 ,平均 79.3分 ,优良率 92 %。

结论 :重症陈旧性跟骨骨折矫形治疗 ,疗效满意。

【总页数】2页(P641-642)
【关键词】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矫形;疗效
【作者】王次俭;丛杰;杨荣;李洪恩;高斯
【作者单位】山东枣庄矿务局医院骨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3.42
【相关文献】
1.截骨矫形结合植骨融合术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19例 [J], 吴怀钜;罗伏生
2.距下关节外截骨矫形融合变径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Ⅲ型陈旧性跟骨骨折[J], 穆岭;姚太顺;赵大伟;郭跃生;孟宪杰
3.保留距下关节截骨矫形内固定手术治疗陈旧性\r跟骨骨折20例分析 [J], 吴新
磊;刘俊宾;赵涛
4.保留距下关节的跟骨V形截骨矫形术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 [J], 李平; 张挥武; 张宇; 徐善强; 张文举; 王勇
5.三维截骨矫形距下关节融合锁定钛板内固定术治疗Stephens-SandersⅢ型陈旧性跟骨骨折畸形愈合 [J], 齐兵;王振;姚小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旧性跟骨骨折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6-03-28T16:39:42.51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11期供稿作者:陈永毅
[导读] 合浦县人民医院骨科综上所述,陈旧更骨骨折治疗方法比较多,目前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是手术治疗。

陈永毅
( 合浦县人民医院骨科 ,广西合浦 536100)
摘要:跟骨骨折是骨科常见疾病类型之一,在临床上占全身骨折的2%,占全部跟骨骨折的75%[1,13,15,15]。

很多跟骨骨折患者伴有严重的软骨组织损伤,早期治疗不当容易引发骨折移位,陈旧性跟骨关节内骨折并发症,影响跟骰关节的功能的恢复,导致患者出现足部疼痛,甚至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2]。

临床上对陈旧性跟骨骨折治疗方式比较多,包含手术治疗和手法复位治疗等等,而这两种治疗方法又分为多种治疗形式,在治疗效果方面各有优缺点,下面我们对陈旧性跟骨骨折的临床治疗研究进展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陈旧性;跟骨骨折;临床治疗;研究
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是创伤所导致的跟骨骨折,复杂的跟骨骨折在治疗方面存在较大的难度,如果处理不当容易产生跟骨畸形,引发急性愈合不完整,改正带来较大的不良影响[16]。

再加上患者伤后跟骨结构发生较多的变化化, 导致患者出现诸如疼痛、行走困难及畸形愈合等现象的出现[3]。

目前比较常用的治疗方式一般采用关节融合矫形术矫正跟骨畸形,消除患者疼痛,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但是不同类型的跟骨骨折在治疗方面由不同的方式,目前临床上对于此病的治疗仍然是一个疑难问题,我们就跟骨骨折诊断、治疗进行深入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一、陈旧性跟骨骨折临床特征
跟骨骨折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足跟部剧烈疼痛,局部出现明显的肿胀、淤斑,足跟不能着地行走,伴有明显的跟骨压痛、畸形或摸到骨擦音。

另外,处理这些比较常见的症状以外,有些患者可能还伴有骨盆骨折、脊椎骨折以及头、胸、腹伤等等。

二、陈旧性跟骨骨折的分类
陈旧性跟骨骨折类型分类标准一般采用Stephens 、Sanders的CT分型进行分析[13-15],Ⅰ型畸形愈合:患者跟骨外侧出现外彭现象,伴有或没有极外侧的局限性距下关节炎;Ⅱ型畸形愈合:患者跟骨外侧也有外彭现象,伴有广泛的距下关节炎;Ⅲ型畸形愈合:患者跟骨外侧也有外彭现象,伴有广泛、严重的距下关节炎,而且患者的跟骨体畸形愈合伴有后足内翻或外翻成角畸形。

三、陈旧性跟骨骨折的诊断
陈旧性跟骨骨折患者足跟有明显的肿胀、疼痛症状,而且患者的踝后沟可能会变浅,按压患者足部肿胀部位,患者会感到疼痛,临床上容易将这种疼痛误诊为扭伤,影响患者治疗和预后效果的提高。

临床上对此病的诊断一般采用X线检查的方式进行确诊,首先获取患者摄侧位片,然后根据X线拍摄患者跟骨轴位像确定患者骨折类型和骨折严重程度。

然后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分析患者跟骨形态,如果患者跟骨属于海绵质,跟骨压缩后不会出现清晰骨折线,这时不容易区分患者跟骨类型,必须结合患者骨折外形变化和关节测量进行综合分析,方能进行判断;有的患者在诊断过程中也可能需要做CT扫描或MRI检查进行确定,以便提高患者诊断率,为后期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四、陈旧性跟骨骨折治疗
陈旧性跟骨骨折治疗方法比较多,包含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其中非手术治疗主要治疗依据是:无移位的跟骨骨折包括骨折线通向关节者采用石膏固定,有移位的骨折如跟骨纵行裂开采用手法复位,60岁以上老年人的严重压缩粉碎性骨折采用功能疗法。

手术治疗方法比较复杂,主要手术方式包含内固定复位、早期关节融合术、切开复位和骨移植术、跟骨截骨术以及骨圆针撬拨复位及固定等。

目前比较常用的是关节融合术,主要治疗机制是根据患者内翻情况,分析引发患者足跟部关节功能紊乱和相应症状的原因, 了解患者跟骨解剖结构[4]。

此手术实施过程中必须充分了解患者的距关节融合,以便矫正患者跟骨高度和相对长度, 另外还能够通过此手术矫正患者跟骨内外翻畸形[5]。

这种手术方式既能够较好的控制关节炎的疼痛,而且能在很大程度上恢复患者足弓[6];而且能够降低患者周围神经收到突然牵拉极易损伤神经,术后降低患者神经痛[7]。

这种手术方式纠正了患者病历结构形式,缓解患者相关临床症状,操作简单,对患者创伤小,促进患者康复[8-12]。

总结:综上所述,陈旧更骨骨折治疗方法比较多,目前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是手术治疗。

而对于陈旧性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仍然没有一种特别有效的手术方式,单靠一种手术方式可能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治疗过程中必须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采用多种手术治疗方式,环节患者疼痛和畸形情况,根据患者具体要求,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恢复患者生物学结构,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17-20]。

参考文献:
[1]常敏.高启龙.截骨矫形架桥植骨改善陈旧跟骨骨折畸形的疗效[J].实用医学杂,2009,15(17):2870-2872.
[2]范伟力.距下关节截骨缓慢延长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
[3]方华宴.张永立截骨矫形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21例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7(18),75.
[4]范江荣, 蔡林, 郑勇. 跟骨骨折的分型和治疗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0, 18(02):124-127.
[5]黄雄飞. 早期陈旧性波及关节面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0, 25(06):545-546.
[6]单志军, 黄浩, 曹旭东. 跟骨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疗效比较[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19(24):18-19.
[7]范伟力, 王子明, 赵玉峰. 距下关节截骨缓慢延长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J].创伤外科杂志, 2011. 13(3): 219-222.
[8] 余旭辉, 郑慧琳, 朱肖奇. 新型双向加压钉治疗跟骨骨折畸形愈合的疗效分析[J].河北医学, 2011, 17(07):915-917.
[9] 姚太顺. 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J].中医正骨, 2011,16(12):27-29.
[10] 宋涛, 潘文杰, 梁晓军, 等. 保留距下关节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2,27(08):763-764.
[11]范伟力, 王子明, 赵玉峰, 等. 距下关节截骨缓慢延长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J].创伤外科杂志, 2011,13(03):219-222.
[12]马富强,王爱国,李兴华等.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疗效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22(2):115-120.
[13]李毅,赵宏谋,梁晓军等.改良小L形入路距下关节撑开植骨融合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距下关节炎[J].中国骨伤,2014,27(7):536-539.
[14]宋涛,潘文杰,梁晓军等.保留距下关节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27(8):763-764.
[15]陈歌海,郑建河,江钦文等.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Ⅰ~Ⅲ型陈旧性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
志,2015,30(6):663-665.
[16]丁文玲,赵志军,鞠英华等.陈旧性跟骨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8):785-786.
[17]余文君,徐静,林春博等.陈旧性跟骨骨折46例治疗体会[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4,29(2):197-198.
[18]吴怀钜,罗伏生.截骨矫形结合植骨融合术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19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7):579-580,581.
[19]潘文杰,雷文淼,肖琳等.经后外侧入路距下关节撑开植骨融合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畸形愈合[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4,29(4):366-368.
[20]吴怀钜.罗伏生截骨矫形结合植骨融合术治疗陈旧性跟骨骨折19例[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3(7):579-5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