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臂梁 弹性力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弹性理论及其工程应用》课程三级项目说明书
学生姓名:李志鹏
专业班级: 10级工设一班
指导教师:周庆田
得分:
一、设计任务
使用matlab 软件对端部受集中载荷的悬臂梁进行数值分析
具体内容
1. 对悬臂梁进行应力及位移分析,并以云图形式给出结果。
2. 由图形结果确定梁最易折断部分。
1.首先讨论梁内应力分布。 其边界条件为: (σx )0x ==0; (τxy )h ±=y =0; (σy )h ±=y =0;
F= -⎰
+-h
h
dy xy τ
σx =
2
f
2y ∂∂ϕ=
xy c 1 (a) (f ϕ为应力函数)
双调和方程为:4
4x
f ∂∂ϕ+
2 2
2
4y
x f ∂∂∂ϕ+
4
4y f
∂∂ϕ=0 (b )
通过对(a )、(b )两式积分可得:
)(2)(673622
2c y c x c y c x
f y +++=∂∂=
ϕσ (c )
4322212232
1c x c x c y c y x f
xy ----=∂∂∂-=ϕτ (d )
2.系数的确定
由上述边界条件及(c )、(d )可得: 07632
====c c c c ;
2
14
21h c c -= ; I
F
h F c -=-=3123δ ( 3
3
2h I δ=为截面对中性轴的截面二次矩【惯性矩】)
至此,所有常数均已求出,于是可得应力场:
I
Fxy x -
=σ
0=y σ
)(222
y h I
F xy
--=τ
3.然后讨论梁内位移分布
(1)应用应变位移关系及胡克定律,由应力场方程可得出:
)](2[)1(222x y h I
F E
G x v
y u EI
Fxy E y v
EI
Fxy
E x u xy xy y y x --+===∂∂+∂∂=-==∂∂-===∂∂ντγννσεσε
通过对上式积分得到位移表达式:
2
12
322
132)1(62)2(62C x C EI
Fxh EI Fx EI Fxy v C y C y EI F EI y Fx u +-+-+=++++-=ννν(p )
常数321C C C ,,由阻止梁在Oxy 面内作刚体运动所必需的三个约束条件连确定,如在固定端(0,==y l x
处) 有:
00===∂∂v u y u } (q )
代入式(p )求得:
EI
Flh EI Fl C C EI Fl C )1(3,0,2233221ν++===
于是可得梁的位移场方程:
)]
)(1()(2
36[6)2()(222
233322x l h l y x l x EI F v EI Fy y x l EI F u -++-++=++
-=ννν在固定端)(l x =,由位移场方程可得:
GI
Fh EI Fh x v h y EI F x v EI
ly F v y l x l x l x 2)1()()]1(2[)(2220222
-=+-=∂∂+-=∂∂=
====νννν)( 梁轴的竖向位移为:
)()
1(326)(23220
x l EI
Fh EI Fl EI x Fl EI Fx v y -+++-==ν 而端部挠度为:
GI
l Fh EI Fl EI l Fh EI Fl v y x 23)1(3)(23230
+=++===ν 上式等号右边的第一项,是我们熟悉的材料力学中所得
到的悬臂梁端部挠度的结果。第二项显然是切力对挠度的影响。而这部分与弯曲的影响之比为
2
22
232)2()2)(1(43233/2/l
h l h G l E h EI Fl GI l Fh ≈+==ν 所以当2h< 时,梁的挠度主要由于弯曲所引起的。由 此可见,材料力学中所得到的结果,对于细而长的梁是足够精确的。 二、设计过程(流程,代码) 1.流程 (1)确定悬臂梁各项参数 E=2.01e5 弹性模量,MPa v=0.3 泊松比 delta=10 梁厚度, mm h=15 梁半高, mm length=500 梁的跨度, mm F=30 集中载荷,N I=2/3*delta*h^3; %截面惯性矩 (2)根据弹性力学公式编写代码 2.代码 clc clear disp('梁弹性平面弯曲场变量可视化') E=2.01e5 %弹性模量,MPa v=0.3 %泊松比 delta=10 %梁厚度, mm h= 0.5 %梁半高, dm length=10 %梁的跨度, dm F=30 %集中载荷,N I=2/3*delta*h^3; %截面惯性矩 Nx=10;Ny=20; %横纵方向离散数量 for i=1:Nx+1 x=0+length/Nx*(i-1); %横向离散 for j=1:Ny+1 y=-h+2*h/Ny*(j-1); %纵向离散 T(i,j)=-F*(h^2-y^2)/(2*I); %计算切应力 fx(i,j)=-F*x*y/I; %计算x方向应力 ux(i,j)=F/(E*I)*(length^2-x^2)+(2+v)*F*y^3/(6*E*I); %计算位移u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