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氨原料气双甲精制新工艺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成氨原料气双甲精制新工艺
一双甲新工艺开发简况
合成氨原料气双甲精制新工艺,即用甲醇化、甲烷化净制精炼合成原料气中CO、CO2,使之小于10PPM,并副产甲基化合物。此工艺简称双甲新工艺,是湖南安淳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开发成功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是1990年提出,1991年进行工业化设计,1992年9月第一套工业化装置在湖南衡阳市氮肥厂投产成功,国际上属于首先提出,最先进行工业化生产。1993年4月获国家发明专利权,相继又申请了可调节氨醇比的双甲新工艺专利,美、英的权威化学文摘做了报道。该装置至今已正常生产八年,取得了很好的效益。1994年元月通过化工部鉴定,1994年6月国家科委将该项目列入《国家重大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此后又相继投产了四家,效果很好。
双甲新工艺净化精制原料气比传统铜洗法和深度低变──甲烷化法比较有着明显优点,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双甲新工艺技术方案
1. 化学反应
甲醇化反应
原料气中CO、CO2与H2在催化剂作用下和一定温度下生成粗甲醇,经过冷却、分离送入中间贮糟。
主要反应方程式如下:
主反应 CO+2H2→CH3OH+
CO2+3H2→CH3OH+H2O+
副反应 4CO+8H2→C4H9OH+3H2O+
2CO+4H2→(CH3)2O+H2O+
2CH3OH→(CH3)2O+H2O-
CO+3H2→CH4+H2O+
甲烷化反应
经甲醇化工序后的醇后气,含CO+CO2为~%,经换热后温度达到280℃,进入甲烷化工序,净化气中CO、CO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H2生成甲烷。其反应方程如下:洀
CO+H2→CH4+H2O+
CO2+4H2→CH4+2H2O+
2. 双甲工艺流程简图及说明
原则流程
双甲工艺原则流程
造气出来的半水煤气经气柜后,进行粗脱硫使H2S
含量 统。从合成氨系统中排出的吹除气及液氨贮罐上排出的弛放气,经脱氨后去氢回收装置,利用真空纤维或变压吸附法对气体介质的选择吸附,而弛放气中的H2被吸附。H2解吸后,回到系统中,未吸附的气体则排空。 可控制醇氨比的双甲新工艺流程(图二) 双甲新工艺目的以净化精制原料气为主,副产甲醇为辅。但随着市场变化,产品需求变化,产品结构随时必须调整,即醇氨比要进行大幅度调节,在甲醇市场旺盛时,醇氨比要求达到1:3左右。此时产醇和精制原料气都是双甲工艺的重要任务,其流程安排原则是设置两个甲醇塔,第一个甲醇塔的作用是产醇,第二个塔是净化,经过第二个塔后,CO+CO2≤%。 泝┌────┐┌───┐┌───┐┌───┐┌───┐ │半水煤气├┬→┤中变├─┤低变├─┤脱硫├─┤脱碳├─┐ └────┘↑└───┘└───┘└───┘└───┘│ H2 ││ ┌────┘│ │放空│ ┌─┴─┐┌───┐┌─────┐┌─────┐┌───┐│ │氨合成├─┤甲烷化├─┤#2 甲醇塔├─┤#1 甲醇塔├─┤精脱硫├┘ └─┬─┘└───┘└──┬──┘└──┬──┘└───┘ ↓↓↓ 氨甲醇甲醇 图二可控制氨醇比的双甲流程 这种安排很灵活,当甲醇需求很大时,原料气通过两塔,在第一塔中CO与CO2组分中80%转化为醇,以产醇为主,第二塔只把剩余20%CO与CO2转化,使之小于或等于%。如果甲醇需求疲软,双甲工艺以净化精制为主,甲醇是副产品,并尽量减少,例如1:10到1:15,此时只用一个塔,第二塔备用,当第一塔触媒活性老化,再启用第二塔,同样控制入甲烷化炉的CO+CO2≤%。 节能流程(图三) 第一级甲醇化采用或,第二级甲醇化及甲烷化与氨合成采用15MPa,第一级仍以产醇为主,即90%的CO与CO2在此压力下转化为粗甲醇,剩余的10%的CO与CO2含量在12~15MPa(或30MPa)压力下转化为甲醇,使CO+CO2≤%进入甲烷化,甲烷化后气体中CO+CO2≤10PPM,送入氨合成。 此流程的优点之一是在于低压下合成甲醇,即有6~10%的气体(CO、CO2和生成甲醇需要的H2),不需加压到更高压力,大大节约了电耗。优点之二是在5MPa压力下甲醇化,可以利用甲醇化反应热副产中压蒸汽背压,做为动力,背压后蒸汽仍可做为工艺用汽。优点之三,由于甲烷化与氨合成等压下反应,可以利用氨合成反应热,维持低成份下(CO+CO2≤%)甲烷化反应温度,而不必开电炉来维持反应。 对老厂采用双甲新工艺,高压机没有5MPa这一段,而只有、和300MPa等压力段,则分别可以在和压力下进行甲醇化,然后升压至15MPa或30MPa进行甲烷化和氨合成。这种流程的节能效果也很显着。 泝 ┌──┐~┌───┐┌──┐┌──┐┌───┐ │造气├─────→┤中低变├→┤脱硫├→┤脱碳├→┤精脱硫├→┐ └──┘└───┘└──┘└──┘└───┘│ 5MPa(8MPa)│ ┌───┐┌───┐┌─────┐┌─────┐│ │氨合成├←┤甲烷化├←┤二级甲醇化├←───┤一级甲醇化├←┘ └─┬─┘└─┬─┘└──┬──┘30MPa └──┬──┘ ↓↓↓↓ 氨水甲醇甲醇 图三节能双甲工艺流程 三双甲新工艺的控制指标 1. 原料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原料气精脱硫后,即进入甲醇化系统。原料气中CO2要保证小于或等于%。CO2过高,甲醇化过程中,生成水多,消耗氨多,增加副产醇的成本。某厂原料气中CO2达~1%,粗甲醇中水含量达20%以上。实际生产中还发现CO2的转化率比CO低得多,原料气中CO2过高会使醇后气中CO2高,进入甲烷化后,消耗氢更多,因为一个CO2分子,生成CH4要耗2个氢,生成H2O要耗2个氢。 2. 原料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与醇氨比 原料气中一氧化碳由醇氨比决定。醇氨比大,原料气CO%要求含量高,反之,则可低些。 醇氨比依市场情况而定,当市场对醇需求量大,应适当提高醇氨比,然后在一定的流程与系统配置下,醇氨比的提高受一定的限制。如表一, 泭不同醇氨比的气体成份要求表 (表一) ┏━━━┯━━━━┯━━━━┯━━━━┯━━━┯━━━━━┓ ┃醇氨比│半水煤气│变换气中│进甲醇化│进碳化│吨氨脱C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