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宋明理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
儒学本身的问题和缺陷
儒学之所以会受到来自佛教和道教的挑战,其中 还有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儒学本身在思辨性和理论 性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儒学在孔子创立之时,只 是一些伦理原则和教条,由于孔子本人罕言“性与天 道”,所以如何从哲学本体论上论证儒家思想的正当 性与必然性成为儒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孟子从“四端” 说出发,对儒家的性善论作了论证,荀子则从性伪说 出发对性恶论作了论证,董仲舒把儒家道德嫁接在讲 究阴阳家的世界观上,对儒学作了谶纬神学式的论证。 在宋明儒学家看来,以往的这样论证要么是“不备” (不够充分,如孟子),要么是“不明”(混乱不清 或者错误,如荀子与扬雄),而董氏谶纬神学化的论 证更是粗浅,不值一论。
思考:三教合一指什么?为什么会出现? 对儒学有什么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三教图》图中的三人从右至左分别是老
子,释迦牟尼和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正在辩经
论道。画面释迦牟尼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
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
材料二:“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
三教 图
⑷实际经济利益的驱使。寺院占有大量土地,僧 尼不入国家户籍,可以逃避赋役,破产农民大量 投身寺院,寺院形成了独立的经济力量。 ⑸佛教为了适应中国的国情,在自身传统方面作了自 我改造,给处于不平等地位的各种人,提供了一种精 神上机会均等的满足。
道教在民间的传播
道教创立于东汉末期,开始主要在受苦受难的 民众中流行,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是道教最早的表现 形式,太平道发动了东汉末年的黄巾军大起义。黄 巾起义失败后,太平道遭到镇压,但道教作为一种 宗教,在江南江北广大地区仍然继续流传,在上层 社会中也拥有不少信徒。魏晋以来,封建统治阶级 逐步对原始道教从理论上、组织上加以改造,使它 成为巩固统治的精神工具。东晋时道教日盛,不仅 有皇帝、大臣信奉,下层民众中也拥有众多的信徒。 东晋末年,孙恩、卢循以五斗米道为号召,领导农 民起义。南北朝时,官方道教已经形成。
白马寺
佛教盛行的原因:
⑴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大力支持和扶持。他们将佛 教作为巩固统治,麻痹和奴役劳动人民的精神武器
⑵社会矛盾的尖锐。当时南北对峙,王朝更迭频繁, 兵戈不息,剥削残酷,压迫深重,人民要寻求精神 上的寄托。 ⑶佛教本身具有很大欺骗性。把人们的眼光从痛苦 的现实转移到无法验证的来生幸福上,使人感到一 种似是而非的满足和安慰。
佛教本土化(外佛内儒)
佛教作为外来宗教,必须与中国的传统思想相结合, 才能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佛教自传入中国 的那一天起,受中国古代经济政治及传统文化的影响, 逐步走上了中国化的道路。佛教调整了与世俗王权的 关系,调整了与儒学的关系,调整了与民俗的关系。 特别是调整了与儒学的关系。佛教的传入并泛滥,必 然要引起中国传统思想的抗争,首先引起论争的是道 教,在理论上与佛教争论的是儒家,但儒家是以直觉 思维进行批判的,缺乏思辨的理论色彩。由于儒家在 中国的正统官方地位十分巩固,这使得许多佛教徒竭 力调和佛、儒两家,“内(儒)外(佛)兼修”,解 释戒杀为仁,戒盗为义。儒家注重用世,具有强烈的 入世精神,佛教则解释为出家不是不问世俗之事,而 是降魔,统一了出家与入世的关系。
1、魏晋南北朝: 儒学独尊地位的动摇
⑴儒学面临挑战的原因:
佛教的盛行; 道教在民间的传播; 儒学本身的问题和缺陷 社会动荡不安
佛教的起源
东汉汉明帝时,佛经传入中国。 之后中国历朝皆有人往印度取经。 佛教是现今世界三大宗教中最早 的宗教。佛教是世界上唯一不参 与政治、军事的宗教,是世界上 唯一不与其他宗教信仰的地区和 国家发生冲突和争端及战争的宗 教。佛教是唯一主张平等慈悲和 最早提出因果报应的宗教。佛教 是唯一主张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皆可以修行成佛的宗教。河南洛 阳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 的第一座官办寺院。
儒家思想演变线索
春秋 (儒学产生)
战国 (蔚然大宗)
秦朝 (遭到打击)
西汉武帝 (正统思想)
魏晋南北朝——隋唐 (面临挑战,三教合一)
宋明 (理学产生,儒学复兴)
第3课 宋明理学
课标要求: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一、三教合一(理学兴起的背景)
材料一:教材P12引言部分。 材料二:教材P12『历史纵横』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教材第一二自然段归纳魏晋隋唐 时期儒学的 发展概况?
道教新发展(贵儒尊道)
晋朝人葛洪是最早把道教理论和儒家思想结合起 来的人,把神仙信仰与儒家思想结合起来,提出道教 徒要以忠孝仁信为本,否则,虽勤于修炼,也不能成 仙。北朝寇谦之以“整清道教”为己任,完全按照封 建伦理观念制定了一套教义,鼓吹“于君不可不忠”, 劝导人们“勿怨贫苦”,“戒勿以贫贱求富贵”。他 还袭用佛教轮回转生思想,欺骗恫吓人民。刘宋的陆 静修依据封建宗法思想和制度,吸收佛教仪式,编制 了新的道教斋戒仪式,齐梁时的陶弘景,以现实社会 为模式,制造出“仙亦有等级千亿”的理论,为封建 等级制度辩护。道教兼采儒、佛、道三家之说,把它 们糅杂融汇在一起,以汉民族土生土长的传统形式出 现,有利于宣传推广,扩大影响。
一、三Hale Waihona Puke Baidu合一
⑵儒、佛、道三教的相互影响和融合
儒学新发展(外道内儒) 佛教本土化(外佛内儒) 道教新发展(贵儒尊道)
儒学新发展(外道内儒)
早在魏晋,玄学已经将三教的思想进行了一次融 合。魏晋玄学上承先秦西汉以来的道家哲学思想, 并把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和道家哲学思想有机地结 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不同于先秦西汉的新道家学 说。玄学体现在政治上,便主张“无为”,认为统 治者要无为而治,老百姓也要无为而处。从“无为” 出发,为维护封建的纲常名教进行辩解,认为“名 教即自然”,封建的尊卑、上下关系合乎自然,生 而固有,不能否定。玄学是儒家唯心主义哲学在新 的历史条件下的变种,其宣扬的老庄哲学,经过曲 折的演变,终于与儒家哲学相表里,即披着道家思 想外衣来宣传儒家纲常名教的外道内儒的主观唯心 主义思想,成为士族地主的意识形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