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中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合集下载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叶绿素是植物和一些原生生物中重要的光合色素之一,它在光合作用中起到接收和转换光能的关键作用。

测定叶绿素含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植物的光合效率和健康状况,以及研究光合作用的机制和调控。

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叶绿素含量的方法,本文将介绍该方法的原理、实验步骤和数据分析。

一、原理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的原理是基于叶绿素对光的吸收特性。

叶绿素分子可以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特别是蓝光和红光,而对绿光的吸收较弱。

利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叶绿素溶液在不同波长的光下的吸光度,可以通过比较吸光度与叶绿素浓度的标准曲线,计算出待测样品中叶绿素的含量。

二、实验步骤1. 制备叶绿素提取液:将适量的鲜叶片(去除茎和大的叶脉)放入离心管中,加入少量酒精,并用研钵捣碎,使叶绿素释放到酒精中。

然后用酒精将研钵中的残渣洗入离心管中,最后用酒精将叶绿素完全溶解。

注意,酒精的使用要避免火源。

2. 离心沉淀:将叶绿素提取液离心10分钟,以沉淀残渣和悬浮物。

3. 分光光度计测量:取离心后的叶绿素提取液,用分光光度计在特定波长下(如645 nm和663 nm)测量其吸光度。

记录吸光度值。

4. 制备标准曲线:取不同浓度的叶绿素标准溶液,用同样的方法测量其吸光度,记录吸光度值。

5. 计算叶绿素含量:根据标准曲线,将待测样品的吸光度值代入,通过计算叶绿素浓度的公式,得出叶绿素的含量。

三、数据分析1. 标准曲线的绘制:将各个标准溶液的叶绿素浓度作为横坐标,吸光度作为纵坐标,绘制曲线。

利用标准曲线可以通过待测样品的吸光度值,反推出其叶绿素的浓度。

2. 计算待测样品中叶绿素的含量:根据标准曲线,将待测样品的吸光度值代入,通过计算叶绿素浓度的公式,得出叶绿素的含量。

四、注意事项1. 实验中应尽量避免阳光直射,以免光线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 操作时应注意安全,避免酒精接触到火源。

3. 叶绿素提取液的制备应充分溶解,避免残渣和悬浮物的影响。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学习叶绿素提取和分离的方法。

2. 掌握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3. 了解不同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差异。

二、实验原理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其含量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基于叶绿素在不同波长下对光的吸收特性,通过测定其最大吸收峰处的吸光度值,计算出叶绿素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实验材料:1. 新鲜菠菜、小麦、水稻等植物叶片。

2. 95%乙醇、无水乙醇、碳酸钙、石英砂等试剂。

实验仪器:1. 分光光度计2. 研钵3. 移液管4. 量筒5. 滤纸6. 比色皿7. 电子天平四、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 称取新鲜植物叶片0.1g(准确至0.0001g),放入研钵中。

- 加入少量石英砂和碳酸钙,用研杵研磨成匀浆。

- 加入5ml 95%乙醇,继续研磨至叶片组织变白。

2. 叶绿素提取:- 将提取液转移至10ml试管中,用少量95%乙醇冲洗研钵、研杵及残渣,合并于试管中。

- 用滤纸过滤提取液,收集滤液。

3. 叶绿素分离:- 将滤液转移至比色皿中,以无水乙醇为空白,在波长663nm、645nm和652nm处测定吸光度值。

4. 叶绿素含量计算:- 根据吸光度值和标准曲线,计算出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

- 叶绿素总含量 = 叶绿素a含量 + 叶绿素b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以菠菜叶片为例,实验结果如下:| 植物种类 | 叶绿素a含量(mg/g) | 叶绿素b含量(mg/g) | 类胡萝卜素含量(mg/g) | 叶绿素总含量(mg/g) || -------- | ------------------- | ------------------- | --------------------- | ------------------- || 菠菜 | 1.23 | 0.78 | 0.45 | 2.46 |通过比较不同植物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以分析其光合作用能力和生长发育状况。

叶绿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叶绿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叶绿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测定叶绿素含量的常用方法有:
1. 光度法:根据叶绿素的吸收特性,通过光度计测量叶片样品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再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叶绿素含量。

2.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

该方法准确度高,适用于对叶绿素含量要求较高的研究。

3. 比色法:将叶绿素与醋酸酐反应生成叶绿素醋酸酯,根据生成的产物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测量叶绿素含量。

4. 荧光法:利用叶绿素的荧光特性,通过测量叶片样品在特定波长下的荧光强度来确定叶绿素含量。

这些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具体选择哪种方法应根据实际需要和实验条件来确定。

在进行叶绿素含量测定时,确保使用标准操作程序和仪器校准,以获得准确可靠的结果。

植物体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植物体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植物体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摘要: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利用95%乙醇提取菠菜叶片中和番茄叶片中叶绿体色素,叶绿素a ,叶绿素b 和类胡萝卜素最大吸收峰的波长分别是665nm 、649nm 和470nm 。

根据分光光度计测定的吸光度值,从而计算出乙醇提取液中叶绿体色素含量。

实验原理:利用95%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叶绿素a ,叶绿素b 和类胡萝卜素最大吸收峰的波长分别是665nm 、649nm 和470nm 。

根据分光光度计测定的吸光度值,可以计算出乙醇提取液中叶绿体色素含量。

实验目的:掌握分光光度计法对叶绿素a 、叶绿素b 、叶绿素总浓度和类胡萝卜素总浓度测定和计算的方法。

实验材料:生物材料:菠菜叶片0.25g ,自己培养的全素番茄苗叶片0.2g ,缺磷番茄苗叶片0.2g ;试剂:95%乙醇、石英砂、碳酸钙;仪器: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研钵、漏斗、玻璃棒、小烧杯、10ml量筒、50ml 容量瓶、剪刀、滤纸、滴管。

实验步骤:1.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取新鲜菠菜叶片0.25g ,擦干,去中脉,剪碎放入研钵,加入少许石英砂和CaCO 3,再加入95%乙醇3ml,研磨成匀浆,再加95%乙醇10ml ,静置10min ,用漏斗滤去残渣,用乙醇反复冲洗研钵、残渣至无色;用容量瓶定容至50ml 。

2.吸光度的测定取光径1cm 比色杯,注入上述叶绿素提取液,以95%乙醇注入另一同样的比色杯内作为空白对照,在波长665、649、和470nm 下测定吸光度。

3.结果计算依据下列计算公式,分别计算出叶绿素a 、B 的浓度及其叶绿素总浓度和类胡萝卜素的浓度。

C a (叶绿素a )=13.95A 665 – 6.8A 649C b (叶绿素b )=24.96A 649 – 7.32A 665C T (叶绿素)=C a +C b =18.16A 649 + 6.63A 665C x.c (类胡萝卜素)=(1000A 470 – 2.05C a -114.8C b )/248叶绿体色素含量 = )样品鲜重(稀释倍数)提取液体积()色素浓度(g /mg ⨯⨯L L实验结果:菠菜叶片提取液吸光值:1、测定叶绿素ab为什么选用红光波长?叶绿素吸收红光和蓝紫光,故有两个吸收峰,光合色素还有类胡萝卜素,只吸收蓝紫光,所以不能选蓝紫光区测定,否则被类胡萝卜素干扰,只能用红光。

植物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植物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植物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植物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叶绿素的含量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2. 使用叶绿素测定仪器,熟练掌握叶绿素测定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叶绿素的含量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参数,它主要受到植物品种、生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叶绿素的测定能了解植物发育及分析植物选择性。

叶绿素测定仪器以叶绿素的吸收波长在670nm处,测定叶绿素的吸收值,从而计算出叶绿素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
1. 叶绿素测定仪器;
2. 分装标准液;
3. 各种植物叶片;
4. 纸巾;
5. 光学玻璃管(空管,分装标准液管);
6. 吸管;
7. 水桶;
8. 烧杯;
9. 烧瓶;
四、实验步骤
1. 将叶片裁切为小块,放入烧杯中;
2. 把六个光学玻璃管清洗干净;
3. 用纸巾擦干玻璃管,将空管和标准液管装入叶绿素测定仪中;
4. 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把叶片浸泡;
5. 将烧杯中的叶片倒入叶绿素测定仪中,盖上盖子;
6. 按照设备的操作指南,进行实验操作;
7. 记录实验数据;
8. 计算叶绿素含量;
9. 将实验数据做出结果表格。

五、实验结果
植物叶绿素含量(μg/g)
植物 | 叶绿素含量
---- | ----
植物1 | 10.2
植物2 | 15.3
植物3 | 8.1
植物4 | 12.6
植物5 | 13.2
植物6 | 11.4
六、结论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不同植物叶绿素含量的不同,从而了解叶绿素含量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

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

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叶绿素是植物体内含量较高的绿色色素,它在光合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测定叶绿素含量对于研究植物的生理过程和生态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测定叶绿素含量的方法。

1. 直接萃取法:直接萃取法是最常用的测定叶绿素含量的方法之一。

具体步骤如下:(1) 取新鲜叶片,将其切碎并放入含有乙醇或丙酮的试管中。

(2) 在测定之前,将试管置于黑暗中,以避免光照对叶绿素的破坏。

(3) 将试管加热至60-80摄氏度,使用超声波震荡器震荡一段时间,以使叶绿素从叶片中完全溶解到溶液中。

(4) 将溶液离心,收集上层液体,并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

(5) 根据吸光度测定值和标准曲线来计算叶绿素的含量。

2. 酸碱法:酸碱法是测定叶绿素含量的一种简便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 取新鲜叶片,用醋酸乙酯将其完全浸泡。

(2) 在测定之前,将其放在黑暗中保护叶绿素不受光照。

(3) 将浸泡叶片的醋酸乙酯溶液转移到一个离心管中,再添加一些酸性乙醇(如95%乙酸)。

(4) 离心一段时间,使叶绿素溶于酸性乙醇中。

(5) 将上清液转移到一个试管中,并用乙醚稀释,使其适合测定。

(6) 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并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叶绿素的含量。

3. 间接法(叶绿素含量的计算):间接法是一种根据叶片在不同波长下吸光度的差异来推测叶绿素含量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 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片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包括440 nm、645 nm和663 nm。

(2)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非光合色素 Chl (a+b) = 0.0073 A663 + 0.036 A645叶绿素 a = 0.0127 A663 - 0.00269 A645叶绿素 b = 0.0205 A645 - 0.00488 A663叶绿素 a/b = (0.0127 A663 - 0.00269 A645) / (0.0205 A645 - 0.00488 A663)(3) 使用所得结果进行各种关于叶绿素含量的统计分析。

实验二、植物叶绿素含量测定----丙酮提取法

实验二、植物叶绿素含量测定----丙酮提取法

二、植物叶绿素含量测定----丙酮提取法高等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利用的光能是通过叶绿体色素(光合色素)吸收的。

叶绿体色素由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组成。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和测定是研究它们的特性以及在光合中作用的第一步。

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是反眏叶片生理状态的重要指标。

在植物光合生理、发育生理和抗性生理研究中经常需要测定叶绿素含量。

叶绿素含量也是指导作物栽培生产和选育作物品种的重要指标。

[原理]叶绿素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可用多种有机溶剂,如丙酮、乙醇或二甲基亚砜等研磨提取或浸泡提取。

叶绿色素在特定提取溶液中对特定波长的光有最大吸收,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在该波长下叶绿素溶液的吸光度(也称为光密度),再根据叶绿素在该波长下的吸收系数即可计算叶绿素含量。

利用分光光计测定叶绿素含量的依据是Lambert-Beer定律,即当一束单色光通过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和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

其数学表达式为:A=Kbc式中:A为吸光度;K为吸光系数;b为溶液的厚度;c为溶液浓度。

叶绿素a、b的丙酮溶液在可见光范围内的最大吸收峰分别位于663、645nm处。

叶绿素a和b 在663nm处的吸光系数(当溶液厚度为1cm,叶绿素浓度为g·L-1时的吸光度)分别为82.04和9.27;在645nm处的吸光系数分别为16.75和45.60。

根据Lambert-Beer定律,叶绿素溶液在663nm和645nm处的吸光度(A663和A645)与溶液中叶绿素a、b和总浓度(a+b)(C a、C b、C a十b,单位为g·L-1),的关系可分别用下列方程式表示:A663=82.04C a+9.27C b (1)A645=16.76C a+45.60C b(2)解方程(1)和(2)得:C a=12.7 A663—2.59 A645 (3)C b=22.9 A645—4.67 A663(4)C a十b=20.3 A645—8.04 A663(5)从公式(3)、(4)、(5)可以看出,只要测得叶绿素溶液在663nm和645nm处的吸光度,就可计算出提取液中的叶绿素a、b浓度和叶绿素总浓度(a+b)。

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

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

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一、引言叶绿素是植物体内的一种重要的生物色素,对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测定叶绿素含量对于研究植物生理生态学、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

二、材料与仪器1. 乙醇:纯度为95%。

2. 醋酸:纯度为99%。

3. 氯仿:纯度为99%。

4. 石油醚:纯度为95%。

5. 甲醛:纯度为37%。

6. 碳酸钠:分析纯。

7. NaOH溶液:浓度为0.1mol/L。

8. 蒸馏水:去离子水或超纯水均可。

9. 离心管、比色皿、移液管等实验器具。

三、方法1. 乙醇法步骤:(1)取适量新鲜叶片,洗净后切成小段;(2)加入95%乙醇中,放置在室温下静置20-24小时;(3)将样品离心,取上清液;(4)将上清液转移到比色皿中,加入等体积的95%乙醇;(5)用分光光度计在663nm和645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叶绿素含量。

2. 醋酸法步骤:(1)取适量新鲜叶片,洗净后切成小段;(2)加入80%醋酸中,放置在室温下静置24小时;(3)将样品离心,取上清液;(4)将上清液转移到比色皿中,加入等体积的80%醋酸;(5)用分光光度计在652nm和665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叶绿素含量。

3. 氯仿-甲醛法步骤:(1)取适量新鲜叶片,洗净后切成小段;(2)加入95%甲醛中,在水浴中加热至90℃保持10分钟;(3)将样品离心,取上清液;(4)将上清液转移到比色皿中,加入等体积的氯仿,并振荡混合均匀后静置10分钟;(5)用分光光度计在649nm和665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叶绿素含量。

4. 石油醚-乙醇法步骤:(1)取适量新鲜叶片,洗净后切成小段;(2)加入石油醚中,放置在室温下静置2-3小时;(3)将样品离心,取上清液;(4)将上清液转移到比色皿中,加入等体积的95%乙醇;(5)用分光光度计在663nm和645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叶绿素含量。

5. NaHCO3-NaOH法步骤:(1)取适量新鲜叶片,洗净后切成小段;(2)加入NaHCO3-NaOH缓冲液中,在冰箱中保持暗处理2小时;(3)将样品离心,取上清液;(4)将上清液转移到比色皿中,并用蒸馏水稀释至一定浓度;(5)用分光光度计在665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叶绿素含量。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叶绿素含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学会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绿素的含量。

3、了解叶绿素在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重要作用。

二、实验原理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包括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两种类型。

叶绿素在特定波长的光下有吸收峰,利用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叶绿素提取液在 665nm 和 649nm 波长下的吸光度,根据朗伯比尔定律,可以计算出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的含量,进而得出叶绿素的总含量。

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 在 665nm 和 649nm 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分别为8331 和 1675,在 649nm 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分别为 2454 和 4466。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实验材料新鲜的菠菜叶片。

2、实验仪器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研钵、漏斗、容量瓶、移液管、剪刀等。

3、实验试剂95%乙醇、石英砂、碳酸钙。

四、实验步骤1、材料准备选取新鲜的菠菜叶片,用剪刀剪碎,称取 05g 左右,放入研钵中。

2、研磨提取在研钵中加入少量石英砂和碳酸钙,以及 10ml 95%乙醇,充分研磨成匀浆。

3、过滤将研磨好的匀浆用漏斗过滤到 25ml 容量瓶中,用少量 95%乙醇冲洗研钵和漏斗,将滤液收集到容量瓶中,直至刻度线,摇匀。

4、吸光度测定以 95%乙醇作为空白对照,用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提取液在 665nm 和 649nm 波长下的吸光度,每个波长重复测定 3 次,取平均值。

五、实验结果与计算1、记录吸光度值665nm 波长下的吸光度平均值记为 A665,649nm 波长下的吸光度平均值记为 A649。

2、计算叶绿素含量叶绿素 a 的浓度(Ca,mg/L)= 1395×A665 688×A649叶绿素 b 的浓度(Cb,mg/L)= 2496×A649 732×A665叶绿素的总浓度(C,mg/L)= Ca + Cb叶绿素含量(mg/g)=(C×V)/(W×1000)其中,V 为提取液总体积(ml),W 为叶片鲜重(g)。

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

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

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
1.酒精提取法
这是一种简单、常用的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

首先,将待测样品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然后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酒精溶液的吸光度。

根据已知浓度的叶绿素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与浓度之间的关系,可以计算出待测样品中叶绿素的含量。

2.乙醚提取法
这是一种更精确的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

首先,将待测样品中的叶绿素溶解到乙醚中,然后通过离心将悬浮液分离成上层乙醚相和下层水相。

接下来,测定乙醚相的吸光度,并根据已知浓度的叶绿素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与浓度之间的关系,计算出待测样品中叶绿素的含量。

3.高效液相色谱法
这是一种更为准确的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

首先,将待测样品中的叶绿素提取出来,并经过预处理后注入到高效液相色谱仪中进行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准确地分离出叶绿素及其衍生物,并通过检测器测定它们的吸光度,从而计算出叶绿素的含量。

4.气相色谱法
这是一种用于测定叶绿素含量的高灵敏度方法。

首先,将待测样品中的叶绿素提取出来,并经过预处理后注入到气相色谱仪中进行分析。

气相色谱法可以准确地分离出叶绿素及其衍生物,并通过检测器测定它们的吸光度,从而计算出叶绿素的含量。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测定方法在操作和结果上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进行叶绿素含量测定时应选择合适的方法,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校正和修正。

总之,准确测定叶绿素含量对于研究植物的生长和光合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选择合适的方法并进行准确的操作,可以获得可靠的叶绿素含量数据,为相关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

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绿素含量

一、实验目的1.了解植物组织中叶绿素的分布及性质。

2.掌握测定叶绿素含量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叶绿素广泛存在于果蔬等绿色植物组织中,并在植物细胞中与蛋白质结合成叶绿体。

当植物细胞死亡后,叶绿素即游离出来,游离叶绿素很不稳定,对光、热较敏感;在酸性条件下叶绿素生成绿褐色的脱镁叶绿素,在稀碱液中可水解成鲜绿色的叶绿酸盐以及叶绿醇和甲醇。

高等植物中叶绿素有两种:叶绿素a 和b ,两者均易溶于乙醇、乙醚、丙酮和氯仿。

叶绿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有多种,其中主要有:1.原子吸收光谱法:通过测定镁元素的含量,进而间接计算叶绿素的含量。

2.分光光度法: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绿素提取液在最大吸收波长下的吸光值,即可用朗伯—比尔定律计算出提取液中各色素的含量。

叶绿素a 和叶绿素b 在645nm 和663nm 处有最大吸收,且两吸收曲线相交于652nm 处。

因此测定提取液在645nm 、663nm 、652nm 波长下的吸光值,并根据经验公式可分别计算出叶绿素a 、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的含量。

三、仪器、原料和试剂仪器分光光度计、电子顶载天平(感量0.01g)、研钵、棕色容量瓶、小漏斗、定量滤纸、吸水纸、擦境纸、滴管。

原料新鲜(或烘干)的植物叶片试剂1. 96%乙醇(或80%丙酮)2. 石英砂3. 碳酸钙粉四、操作步骤取新鲜植物叶片(或其它绿色组织)或干材料,擦净组织表面污物,去除中脉剪碎。

称取剪碎的新鲜样品2g ,放入研钵中,加少量石英砂和碳酸钙粉及3mL95%乙醇,研成均浆,再加乙醇10mL ,继续研磨至组织变白。

静置3~5min 。

取滤纸1张置于漏斗中,用乙醇湿润,沿玻棒把提取液倒入漏斗,滤液流至100mL 棕色容量瓶中;用少量乙醇冲洗研钵、研棒及残渣数次,最后连同残渣一起倒入漏斗中。

用滴管吸取乙醇,将滤纸上的叶绿体色素全部洗入容量瓶中。

直至滤纸和残渣中无绿色为止。

最后用乙醇定容至100mL ,摇匀。

取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在波长665nm 、645nm 和652nm 下测定吸光度,以95%乙醇为空白对照。

化学实验测定某种植物中叶绿素含量

化学实验测定某种植物中叶绿素含量

化学实验测定某种植物中叶绿素含量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化学方法准确测定某种植物中叶绿素的含量,探究不同环境条件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并加深对叶绿素的了解。

二、实验原理叶绿素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色素,可以吸收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参与光合作用,因此对于一种植物来说,叶绿素的含量直接关系到其对光合作用的效率。

此次实验使用乙醇提取法测定某种植物中叶绿素的含量。

实验步骤如下:1. 将新鲜的某种植物叶片取出,并用解剖刀切成细碎的碎片。

2. 将叶片碎片放入研钵中,加入适量的乙醇,使其完全浸泡。

3. 使用研钵和捣棒将叶片碎片充分研磨,使叶绿素充分溶解到乙醇中。

4. 将研磨后的混合液倒入离心管中,离心10分钟,使悬浮在乙醇中的固体碎片沉淀到离心管底部。

5. 取出上清液,用吸管移至比色皿中。

6. 使用分光光度计以470nm为波长进行读数,记录吸光度A1。

7. 在比色皿中加入一定体积的乙醇,作为空白处理。

8. 再次使用分光光度计以470nm为波长进行读数,记录吸光度A2。

根据比色法的原理,通过计算吸光度的差异可以得到叶绿素的含量。

三、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叶绿素的含量:叶绿素含量(mg/g) = (A1 - A2) × V / M其中,A1为样品的吸光度,A2为空白的吸光度,V为乙醇的体积,M为样品的质量。

根据实验步骤和原理,我们可以得到结果如下:1. 样品的吸光度A1为0.6。

2. 空白的吸光度A2为0.1。

3. 乙醇的体积V为1mL。

4. 样品的质量M为0.1g。

代入公式计算,可得:叶绿素含量 = (0.6 - 0.1) × 1 / 0.1 = 5 mg/g根据计算结果,某种植物中的叶绿素含量为5 mg/g。

四、误差分析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误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植物样品的选择:不同部位和不同植物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不同,因此样品的选择可能会产生误差。

2. 实验操作:实验操作的不精确或不规范可能导致实验结果的偏差。

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

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

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叶绿素是植物叶片中最为重要的生物色素之一,它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起到捕获光能、促进电子传递和产生化学能的关键作用。

因此,叶绿素含量测定是研究植物光合效率和生长状态的重要指标之一。

下面将介绍常用的几种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

1. 色谱法:色谱法是常用的测定叶绿素含量的方法之一。

它基于叶绿素的吸光特性,通过将叶绿素从植物样品中提取出来,然后用色谱仪测定其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来确定叶绿素的含量。

常用的色谱法有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薄层色谱法。

2. 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测定叶绿素含量的经典方法之一。

它利用叶绿素具有吸收光的特性,在特定波长下测量吸光度,并根据一定公式计算叶绿素的含量。

常用的分光光度法有嗜光法、比爱伯特法和叶绿素荧光测定法等。

3. 滴定法:滴定法是一种经典的测定叶绿素含量的方法。

它通过将酸性溶液加入植物样品中,使得叶绿素从植物细胞中溶解出来,然后用碱溶液滴定至颜色转变为粉红色为止,计算出叶绿素含量。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在一些初步研究中仍有应用。

4. 激光诱导荧光法:激光诱导荧光法是一种测定叶绿素含量的新兴方法。

它利用激光激发样品中的叶绿素发出的荧光信号来测定叶绿素的含量。

这种方法具有快速、无损伤、高灵敏度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大规模的野外样本测定。

总之,测定叶绿素含量是研究植物光合效率和生长状态的重要手段之一。

不同的测定方法具有各自的优缺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叶绿素含量测定时,样品的采集、准备和测量条件等因素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实验条件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植物体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植物体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植物体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摘要: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利用95%乙醇提取菠菜叶片中和番茄叶片中叶绿体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最大吸收峰的波长分别是665nm>649nm和470r1m。

根据分光光度计测定的吸光度值,从而计算出乙醇提取液中叶绿体色素含量。

实验原理:利用95%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最大吸收峰的波长分别是665nm>649nm和470nm o根据分光光度计测定的吸光度值,可以计算出乙醇提取液中叶绿体色素含量。

实验目的:扇握分光光度计法对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浓度和类胡萝卜素总浓度测定和计算的方法。

实验材料:生物材料:菠菜叶片0.25g,自己培养的全素番茄苗叶片0.2g,缺磷番茄苗叶片0.2g;试剂:95%乙醇、石英砂、碳酸钙;仪器: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研钵、漏斗、玻璃棒、小烧杯、IOm1量筒、50m1容量瓶、剪刀、滤纸、滴管。

实验步骤•1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取新鲜菠菜叶片0.25g,擦干,去中脉,剪碎放入研钵,加入少许石英砂和CaCo3,再加入95%乙醇3m1,研磨成匀浆,再加95%乙醇IOmI,静置IOmin,用漏斗滤去残渣,用乙醇反复冲洗研钵、残渣至无色;用容量瓶定容至50m1。

2.吸光度的测定取光径Icm比色杯,注入上述叶绿素提取液,以95%乙醇注入另一同样的比色杯内作为空白对照,在波长665、649、和47Onm下测定吸光度。

3结果计算依据下列计算公式,分别计算出叶绿素a、B的浓度及其叶绿素总浓度和类胡萝卜素的浓度。

C a(叶绿素a)=13.95A≡-6.8Cb(叶绿素b)=24.96-9-7.32A665C T(叶绿素)=C a+C b=18.16‰+6.63MC xc(类胡萝卜素)=(IOOOA470-2.05C a-114.8C b)∕248色素浓度(mg∕1)χ提取液体积(1)X稀释倍数叶绿体色素含量样品鲜重(g)实验结果:菠菜叶片提取液吸光值:叶绿素叶绿素叶绿素总浓度1、测定叶绿素ab为什么选用红光波长?叶绿素吸收红光和蓝紫光,故有两个吸收峰,光合色素还有类胡萝卜素,只吸收蓝紫光,所以不能选蓝紫光区测定,否则被类胡萝卜素干扰,只能用红光。

测定植物叶绿素含量的方法

测定植物叶绿素含量的方法

测定植物叶绿素含量的方法
植物叶绿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藻类和一些细菌中的绿色色素,能够在吸收光子的过程中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因此,测定植物叶绿素含量是衡量植物光合作用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

1. 乙醇提取法
将待测叶片粉碎后加入适量的95%乙醇中,放置于暗处浸泡数小时或过夜,然后离心收集上清液。

测定上清液吸光度,通过比较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值,可计算出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

将待测叶片粉碎后加入1.5mL 80%乙醇和0.5mL 1mol/L HCl的混合液中,振荡10分钟后加入玻璃珠摇匀,含有叶绿素的乙醇溶液将变为红褐色。

用0.22µm微孔滤纸过滤,取上清液,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值后计算叶绿素含量。

3. 醋酸铜法
将待测叶片加入0.05%醋酸铜溶液中,用滚轴摇匀10分钟后过滤,取上清液后测定吸光度并计算叶绿素含量。

4. 液相色谱法
将待测叶片加入甲醇或乙腈中,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样品中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

这种方法需要更为精确的仪器和技术,但可以同时测定多种色素。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测定植物叶绿素含量,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样品采集应在相同的时间、地点和光照条件下进行,以保证结果可比性。

2. 需要控制乙醇、醋酸铜等试剂用量、摇匀时间和过滤条件等因素,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3. 对于不同种类和部位的植物,可能需要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测定方法,并对结果进行修正和比较。

植物体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植物体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植物体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植物体中叶绿素的含量,了解植物体的光合作用活性以及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中的重要性。

实验原理:叶绿素是植物体中负责光合作用的重要色素,其含量直接影响植物体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

叶绿素的含量可以通过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

在分光光度法中,我们使用光谱仪测定不同波长下叶绿素溶液的吸光度,并利用比例关系计算叶绿素的含量。

实验步骤:1.准备不同浓度的叶绿素溶液,分别为0.1g/L、0.2g/L、0.3g/L、0.4g/L和0.5g/L。

2.取一定量的叶绿素溶液,通过纱布过滤,排除杂质。

3. 使用分光光度计预热,调节波长为665nm,设置初始吸光度为0。

4.依次测定不同浓度叶绿素溶液的吸光度,并记录数据。

5.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每种浓度叶绿素溶液对应的叶绿素含量。

6.绘制叶绿素浓度与吸光度的标准曲线,根据实测吸光度,查表得出各浓度叶绿素溶液中叶绿素的含量。

实验结果:通过测定实验数据,我们得出了叶绿素浓度与吸光度的标准曲线。

根据实测吸光度和标准曲线,我们得到了各浓度叶绿素溶液中叶绿素的含量。

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浓度(g/L)吸光度叶绿素含量(mg/g)0.10.230.1150.20.430.2150.30.630.3150.40.830.4150.51.030.515实验讨论:通过实验数据可见,叶绿素浓度与吸光度呈正相关关系。

叶绿素含量随着叶绿素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这表明叶绿素的浓度与吸光度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可以通过测量吸光度来估算叶绿素的含量。

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吸收光能并转化为化学能,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

光合作用是植物体生产有机物和释放氧气的过程,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过程之一、因此,研究叶绿素含量可以了解植物体的光合作用活性和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1.溶液浓度的制备误差,可能存在不精确的称取和溶解过程中的误差。

2.数据测量误差,包括分光光度计读数的误差以及由于纱布过滤效果不完全导致的杂质对吸光度的影响。

植物叶绿体色素含量的测定

植物叶绿体色素含量的测定

实验四植物叶绿体色素含量的测定高等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利用的光能是通过叶绿体色素吸收的。

叶绿体色素含量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是反应叶片生理状态的重要指标。

在植物光和生理、发育生理和抗性生理研究中经常需要测定叶绿素含量。

叶绿素含量也是知道作物栽培生产和选育作物品种的重要指标。

一、原理:根据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对可见光谱的吸收,利用分光光度计在某一特定波长测定其吸光度,即可用公事计算出提取液中个色素的含量。

根据朗博—比尔定律,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A与其中溶质浓度C和液层厚度L成正比,即A=aCL。

式中:a为比例常数。

当溶液浓度以百分浓度为单位,液层厚度为1cm时,a为该物质的吸光系数。

各种有色物质溶液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可通过测定已知浓度的纯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而求得。

如果溶液中有数种吸光物质,则此混合溶液在某一波长下的吸光度等于各组分在相应波长下吸光度的总和。

这就是吸光度的加和性。

今欲测定叶绿体色素混合提取液中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只需测定该提取液在三个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A,并根据叶绿体a、b及类胡萝卜素在该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即可求出其浓度。

在测定叶绿素a、b时为了排除类胡萝卜素的干扰,所用单色光的波长选择叶绿素在红光区的最大吸收峰。

二、植物材料、仪器设备及试剂配制:(一)植物材料:完全液和缺素溶液培养的烟草苗叶片(二)仪器设备: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剪刀1把、镊子一把、玻璃研钵2个、4个25mL具塞棕色容量瓶、漏斗2个、移液管若干只、吸球、洗瓶、玻璃棒、吸水纸、保鲜膜等。

(三)试剂配制:95%乙醇(分析纯)、石英砂和碳酸钙三、实验步骤:1.称取新鲜植物叶片,擦净组织表面污物,剪碎(去掉中脉),混匀。

2.称取剪碎的新鲜叶片0.2g,共4份,分别放入研钵中,加少量石英砂和碳酸钙及2mL95%乙醇,研成匀浆,在加入乙醇10mL,继续研磨至组织变白。

静置3~5min。

3.取滤纸1张,置漏斗中,用95%乙醇湿润,沿玻璃棒把提取液倒入漏斗中,过滤到25mL棕色容量瓶中,用少量95%乙醇冲洗钵体、研棒及残渣数次,最后连同残渣一起倒入漏斗中。

植物叶绿素含量测定丙酮乙醇混合液法

植物叶绿素含量测定丙酮乙醇混合液法

植物叶绿素含量测定丙酮乙醇混合液法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介绍一种测定植物叶绿素含量的常用方法——丙酮乙醇混合液法。

叶绿素作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色素,其含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植物的生长状况和光合效率。

因此,准确测定植物叶绿素含量对于研究植物生理生态、评估植物健康状况以及优化农业生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丙酮乙醇混合液法因其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植物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本文将详细介绍该方法的实验原理、所需材料、操作步骤、注意事项以及叶绿素含量的计算方法,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丙酮乙醇混合液法原理丙酮乙醇混合液法是一种常用的植物叶绿素含量测定方法。

其原理基于叶绿素在特定溶剂中的溶解性和颜色特性。

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色素,主要吸收光能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驱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丙酮乙醇混合液法利用叶绿素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通过将植物组织浸泡在丙酮乙醇混合液中,使叶绿素从植物组织中提取出来。

丙酮和乙醇的混合液具有良好的溶解能力,能够有效地提取叶绿素,并且它们的沸点较低,易于后续的蒸发和浓缩操作。

提取后的叶绿素溶液呈现绿色,其颜色深浅与叶绿素含量成正比。

通过测定叶绿素溶液的吸光度或颜色强度,可以间接推算出植物组织中叶绿素的含量。

常用的测定方法包括分光光度法和比色法,通过测量特定波长下的光吸收或颜色变化,从而计算出叶绿素含量。

丙酮乙醇混合液法具有操作简便、提取效率高、测定结果可靠等优点,在植物生理生态学、农业科学研究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植物叶绿素含量,为植物生长发育、逆境胁迫响应等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本实验主要使用新鲜绿色植物叶片(如菠菜、生菜等),以及丙酮、乙醇、去离子水、研钵、滤纸、离心管、分光光度计等实验试剂和器材。

选取新鲜绿色植物叶片,清洗干净后去除叶柄和主脉,将叶片剪碎成约1cm²的小块,以备后续实验使用。

叶绿素等的测定方法

叶绿素等的测定方法

叶绿素等的测定方法叶绿素是存在于植物和藻类细胞中的一种绿色色素,它在光合作用中起着关键作用。

因此,测定叶绿素及其相关的测定方法对于研究植物生理学、光合作用机理以及环境生态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叶绿素测定方法。

1.全光谱扫描法全光谱扫描法可以用于测定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类胡萝卜素的含量。

该方法基于不同波长下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吸光度差异,通过测量样品在300-800nm范围内的吸光度来确定其含量。

全光谱扫描法准确度较高,但需要较贵的设备。

2.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叶绿素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差异,通过选择波长进行测定。

常用的波长包括470nm、645nm和663nm等。

该方法简单、快速,并且可以用于高通量样品测定。

3.乙醇提取法乙醇提取法是一种常用的叶绿素提取和测定方法。

该方法将叶样品放入乙醇等有机溶剂中,通过溶剂提取叶绿素并使其溶于溶剂中,然后使用分光光度法或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测定溶液中叶绿素的含量。

乙醇提取法可以快速提取样品中的叶绿素,适用于大量样品的测定。

4.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高精度的叶绿素测定方法。

该方法基于叶绿素在特定条件下在高效液相色谱柱中的分离和检测,通过测定样品中叶绿素的峰面积或峰高来确定其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准确度高,但需要较为复杂的仪器和操作技术。

除了以上介绍的常用方法外,还有一些新兴的测定方法不断涌现,例如荧光光谱法、激光诱导荧光法、红外反射法等。

这些新方法在提高测定精度、扩展测定范围和降低测定成本方面具有优势,正在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叶绿素测定方法多种多样,每一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时,需要考虑实验目的、样品种类、所需精度、设备条件和实验操作难易程度等因素,以确定最适合的测定方法。

植物叶绿素测定方法

植物叶绿素测定方法

植物叶绿素测定方法引言:叶绿素是植物叶片中的主要色素,它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测定叶绿素含量对于研究植物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植物叶绿素测定方法。

一、光谱测定法光谱测定法是通过测量叶片在不同波长下的吸收光谱来间接测定叶绿素含量的方法。

该方法不需要破坏叶片结构,无需显微镜,操作简单,适用于大规模测量。

1.1超级连续光谱仪测定法该方法使用超级连续光谱仪,可以在380-780 nm范围内连续测量光谱,并通过计算吸收峰的面积或最大吸收波长的吸光度来间接测定叶绿素含量。

该方法的优点是快速、准确,并且可以同时测量多个样品。

1.2激光共振散射光谱法该方法使用激光共振散射光谱仪,通过测量散射光在不同波长下的强度,利用散射光和吸收光的关系来计算叶绿素含量。

该方法的优点是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适用于低浓度叶绿素的测定。

1.3荧光光谱法该方法通过测量叶片在受光照射下发出的荧光光谱来间接测定叶绿素含量。

荧光光谱主要包括叶绿素a的激发峰和荧光峰,通过计算两者的比值来推测叶绿素含量。

该方法的优点是快速、非破坏性,适用于大规模测量。

二、色素提取法色素提取法是将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出来,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溶液的吸光度来直接测定叶绿素含量的方法。

2.1乙醇提取法该方法将叶片粉碎并浸泡在乙醇中,使叶绿素从叶片中溶解出来,然后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乙醇溶液的吸光度。

该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操作,并且适用于多种植物样品。

2.2丙酮提取法该方法将叶片粉碎并浸泡在丙酮中,丙酮具有更高的叶绿素提取效率,然后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丙酮溶液的吸光度。

该方法的优点是提取效率高,适用于含有较少叶绿素的样品。

2.3异丙醇提取法该方法将叶片粉碎并浸泡在异丙醇中,使叶绿素从叶片中溶解出来,然后通过分光光度计测量异丙醇溶液的吸光度。

该方法的优点是提取效率高,适用于含有较高叶绿素浓度的样品。

三、色谱测定法色谱测定法是通过将叶片样品中的叶绿素提取出来,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析来测定叶绿素含量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叶绿素含量测定----丙酮提取法
高等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利用的光能是通过叶绿体色素(光合色素)吸收的。

叶绿体色素由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组成。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和测定是研究它们的特性以及在光合中作用的第一步。

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是反眏叶片生理状态的重要指标。

在植物光合生理、发育生理和抗性生理研究中经常需要测定叶绿素含量。

叶绿素含量也是指导作物栽培生产和选育作物品种的重要指标。

[原理]
叶绿素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可用多种有机溶剂,如丙酮、乙醇或二甲基亚砜等研磨提取或浸泡提取。

叶绿色素在特定提取溶液中对特定波长的光有最大吸收,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在该波长下叶绿素溶液的吸光度(也称为光密度),再根据叶绿素在该波长下的吸收系数即可计算叶绿素含量。

利用分光光计测定叶绿素含量的依据是Lambert-Beer定律,即当一束单色光通过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的浓度和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

其数学表达式为:
A=Kbc
式中: A为吸光度;K为吸光系数;b为溶液的厚度;c为溶液浓度。

叶绿素a、b的丙酮溶液在可见光范围内的最大吸收峰分别位于663、645nm处。

叶绿素a
和b在663nm处的吸光系数(当溶液厚度为1cm,叶绿素浓度为g·L-1时的吸光度)分别为82.04和9.27;在645nm处的吸光系数分别为16.75和45.60。

根据Lambert-Beer定律,叶绿素溶液在663nm和645nm处的吸光度(A663和A645)与溶液中叶绿素a、b和总浓度(a+b)(Ca、Cb 、Ca十b,单位为g·L-1),的关系可分别用下列方程式表示:
A663=82.04Ca+9.27Cb (1)
A645=16.76Ca+45.60Cb (2)
解方程(1)和(2)得:
Ca=12.7 A663—2.59 A645 (3)
Cb=22.9 A645—4.67 A663 (4)
Ca十b=20.3 A645—8.04 A663 (5)
从公式(3)、(4)、(5)可以看出,只要测得叶绿素溶液在663nm和645nm处的吸光度,就可计算出提取液中的叶绿素a、b浓度和叶绿素总浓度(a+b)。

[材料、仪器、药品]
1.材料:植物绿色叶片。

在本实验中利用光合速率测定实验中取回室内的绿色半叶和黄色半叶为试材。

2.仪器:(1) 分光光度计;(2)天平;(3) 研钵;(4) 滤纸;(5) 漏斗;(6) 5ml移液管;(7) 打孔器;(8)滴管;(9)剪刀;(10)25ml容量瓶;(11)毛刷;(12)擦镜纸。

[方法]
1.取样:用毛笔或毛刷清除叶片表面的灰尘,用打孔器从绿叶和黄叶上各打取0.25dm-2的叶圆片,立即称重,剪碎后放入研钵中。

(在正规实验中应各重复3次,本实验为减少丙酮向环境中的排放,故不设重复)。

注意取样时要避开大的叶脉。

如果需要计算叶片干样叶绿素含量,另取一份相同样品置于烘箱中烘干,用于测定干重。

2.研磨提取:向研钵中加入80%丙酮2.5ml,以及少许CaCO3 (中和酸性,防止叶绿素酯酶分解叶绿素) 和石英砂,研磨成匀浆,再加入3ml 80%丙酮,继续研磨至组织变白,在暗处静止3~5min后,用一层干滤纸过滤到25ml容量瓶中,用滴管吸取80%丙酮将研钵洗净,清洗液也要过滤到容量瓶中,并用80%丙酮沿滤纸的周围洗脱色素,待滤纸和残渣全部变白后,用80%丙酮定容至刻度。

3.读取吸光度:取厚度为lcm的洁净比色皿,注意不要用手接触比色皿的光面,先用少量色素提取液清洗2~3次,注意清洗时要使清洗液接触比色皿内壁的所有部分,然后将色素提取液倒入比色皿中,液面高度约为比色皿高度的4/5,将撒在比色皿外面的溶液用滤纸吸掉(注意不能擦),再用擦镜纸擦干擦净。

将比色皿放入仪器的比色皿架上,注意不要将溶液撒入仪器内。

第一个位置放盛有80%丙酮的比色皿,做为空白对照。

将仪器波长分别调至663、645、652nm处,以80%丙酮做为空白对照调透光率100%,分别测定溶液在上述三个波长下的吸光度。

每个样品重复测定3次。

注意,每次在转换波长时,都要用80%丙酮调透光率100%。

4.结果计算:将645、663、652nm处测得的吸光度代入公式(3)、(4)、(5)、(6)中计算叶绿素a、b浓度和总浓度。

再将叶绿素a、b浓度和总浓度代入公式(7)中求出所测材料单位重量或单位面积的叶绿素a、b含量和总含量。

[实验结果记录]
1.实验材料:
植物名称:
种植地点:
发育时期:
试验处理:
植物的生长状况:
取样时间:
取样部位及数量:
2.测定地点:
3.测定时间:年月日时分至时分4.测定条件记录:
5.数据记录及结果记载:
表1 测定数据记录及计算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