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动词“吃”和“跑+NP”结构分别浅析论元结构及题元角色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动词“吃”和“跑+NP”结构分别浅析论元结构及题元角色理

摘要:论元结构和语义角色是语言学的重要概念,题元和论元的联接是语义和句法的接口。本文结合这两大理论分析了两种语言现象,第一部分介绍论元结构,并解释了以“吃食堂”为代表的语言表达形式。第二部分重在引入题元角色理论,并解释了“跑+np”结构,如“跑业务”等。

关键词:论元论元结构题元角色

一、引言

众所周知,论元结构和题元角色不仅是句法学的重要概念,而且是语义学所关注的重要课题。题元和论元的联接即语义和句法的接口。正是因为二者占据着如此重要的地位,所以明确和区分这两个概念,掌握其相关理论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有助于把握句子的深层语义特征,同时对于分析句法学中的一些关键问题也有很大帮助。

二、论元结构理论

1. 论元

论元,又称“主目”或“论旨”。从接下来将要讨论的题元角色角度讲,论元指带有题元角色的名词短语,简言之即“题元角色的承担者”。论元在句中所占据的位置称为论元位置。下面我将结合例子做进一步解释:

(1)the boy gave the book to mary.

例(1)中,the boy、 the book 和 mary 都属于上述提到的论元,是谓词gave的相关成分。具体来说,the boy是gave的施动者,the book和 mary是gave的承受者,区别在于直接和间接。总之,三者均是gave这个行为的参与者,用来指称实体人或物并均被赋予具体的题元角色,这个我们将在后文进行详细论述。

论元不仅仅限定于名词短语np,分句也可充当论元。在这种情况下,题元角色就成了一个命题。

(4) john considers bill(to be)clever.

(5) bill decides that mary should leave.

2.论元结构理论

william(1981)在《论元结构与构词法》一文中写道“简单地说,一个词项的论元结构就是该词项所能拥有的一组已经标有名称的论元。[1]其实,简单来讲,论元结构就是一个谓词所要求的论元数量。

仍然是(1)中的句子:the boy gave the book to mary。要使句子成立并有意义,谓词gave要求必须至少包含三个要素“谁gave,gave谁,gave什么”。这三个要素就是该谓词要求的三个论元,即动词gave的三个不可或缺的参与者。

例(6)中的论元必须能胜任动词分派的题元角色,否则句子不合格:

(6)*they murdered the room.

下面我们将探讨论元结构的几种表达方式。顾阳(1994)以下是

三个表示论元结构的方式:

(7) a. fear [experiencer, theme] , b. see[a, th], c. put: x [ y, p-loc, z]

在(7)b中,a代表施事者,th代表客体,括弧内划线部份表示域外论元。在(7) c中,x代表域外论元,y代表直接域内论元,z代表间接域内论元,p表示介词,loc表示处所。此处用例子作进一步分析:

(8) mary smiled.

(9) mary killed the old lady.

不及物动词“smile”后面不可以接补语;而及物动词“kill”后必须接名词作补语。我们用一下公式表示例(8)和例(9)的论元结构:

smile: v ; [np]

kill: v ; [np, np]

3. 从动词“吃”浅析论元结构理论

对于动词“吃”,大家再熟悉不过,可如何解释“吃筷子”“吃食堂”等说法。众所周知,动词“吃”的正常论元结构是:施事+(工具,处所等)+吃+受事。

(10)小明【在食堂】【用筷子】吃了【一碗面条】

从历时角度讲,“吃”的词性从古到今都是多类的,当然也有不定类的情况存在。如“吃食堂”等。很显然食堂是不可以吃的,那该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呢?

⑴一个动词可以后接的论元类型和范围是具有流动性和开放性的,而不是固定不变或因先验性而确定了的(hopper1987,thompson hopper未刊稿)。

⑵动词论元结构可能因语汇在心理词典中的动态变化而得到扩展或缩小。

⑶如果动词论元结构得到扩大,其扩展路径应沿着认知上的原型(prototypicality)原则(rosch 1973,1978, taylor 1995)展开。

该理论我们得到:

(1)动作“吃”后接的论元包含三类:典型论元:施事,受事(可食用物品和不可食用物品),次典型论元:处所(指提供食物的场所,而不总是“吃”的动作发生的处所),其他类型:工具,方式等。尽管如此,有一点是不容否认的,典型论元的出现频率大大超非典型论元的出现频率。

(2)”吃”的受事扩大的路径沿核心向外层逐层展开,而不是杂乱无序的,如图:

综上,“吃食堂”的论元结构可表示为:

施事(人或动物)+吃+工具(无介词结构)←外部形式

施事+吃+伪受事←理解结构

(11)【学生们】喜欢吃【食堂】:

需要指出的是此处“伪受事”作为边缘论元充当主要论元,即次典型论元。

三、题元角色理论

论元结构与题元角色息息相关的,并且遗留了几个问题由其解释。

1. 题元角色

题元角色,又称“论旨角色”“语义关系”、“语义角色”,

theta-roles / θ-roles 等。题元角色主要是动词所表示的活动或事件中的相对恒定的参与者。简言之,题元角色是谓语分派给名词短语的语义特征。

(12) lucy opened the door with a key.

lucy, the door, a key是特定名词,都是关于与动词 open。动作open的执行者是lucy,承受者是the door,而lucy执行动作open所使用的工具是a key。所谓题元角色就是指由动词分派的这些角色(执行者、承受者,工具)。

从例子中我们可看出主要是名词或名词词组起到了承担题元角

色的重任,谓语和名词成分的清晰语义关系,即谓语所涉及的主体、客体,动作、状态的场所,或动作的方向、原因等在此体现的淋漓尽致。动词,又被成为中心词,它在语义结构中充当着无可替代的核心位置。其意义不仅决定动作、状态和过程的性质,也决定np的题元角色。

(13) tom saw the dog.(经事)

(14) tom hit the dog.(施事)

(15) tom had the dog.(受惠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