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基本概念

有机基本概念
有机基本概念

一、有机基本概念

1.多对比,多小结,多辨析,多举例,理解概念的内涵

2《考纲》

★了解有机化合物数目众多的原因和异构现象普遍存在的本质原因

★理解基团、官能团、同分异构、同系物等概念。能够识别结构式(结构简式)中各原子的连接次序和方式、基团和官能团。能够辨认同系物和列举异构体。了解烷烃的命名原则。(一)、有机物

1、定义

有机物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其组成元素除碳外,通常还含氢、氧、氮、硫、磷等元素,少数含碳化合物(CO、CO2、碳酸及其盐、氰化物及金属碳化物等)由于其结构和性质与无机物相似,故属于无机物。

主要是性质,如碳酸和尿素结构相似,但性质不同,所以划为了不同范畴,就象金属和非金属、极性和非极性一样,不要将有机物的性质特点绝对化,“一定的往往是不一定的,而不一定的往往是一定的“

1828年,德国年轻的化学家维勒首次用无机物合成了有机物——尿素

NH4CO(NH2)2

从而打破了无机物和有机物之间的人为界限,冲击了“有机物就是有生命力的物质”这一说法,解放了思想,为有机合成开辟了广阔的前景。(NH4CNO与CO(NH2)2互为同分异构体)2、结构特点

有机物中的碳原子有四个价电子,可以和其他的原子形成四个共价键,碳原子间也可以以共价键(单键、双键、三键)结合形成长的碳链或碳环,分子式相同的有机物也会因同分异构导致种类不同,这些结构特点是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

有机物中的化学键多为非极性共价键或极性共价键,因此多为分子晶体,多为非电解质,多为弱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3、性质特点(既要掌握一般规律,又要注意某些特殊性)

①溶解性:多数不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

特例:小分子的醇、酸、醛是可溶解于水的

②耐热性;多数熔点较低、易燃、受热易分解

特例:CCl4可以作为电器着火的灭火剂

③电离性:多数为非电解质、不电离、不易导电

特例:最近导电塑料已经在工业上广泛应用

④化学反应:反应复杂、缓慢、副反应多

原因:无机反应一般为离子反应,不需要破坏化学键,故反应速率较快,而有机反应多为共价化合物之间的反应,需要破坏原有的共价键并形成新的共价键,而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方式有多种,所以反应慢且伴随副反应

(二)、同系物

1、定义: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物互称为同系物

2、判断依据:

①结构相似:官能团的种类、数目及连接方式相同(即组成元素、通式相同)

②有若干个系差(CH2),所以分子式必不相同,同系物间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差14n

注意:通式相同的可能含有异类异构,如C2H4和C3H6:只有符合烷烃通式CnH2n+2、且分子式不同的物质必定互为同系物。结构相似的不一定互为同系物,如葡萄糖与核糖

3、同系物性质规律

①化学性质相似

②同系物随碳原子数增加,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分子间作用力增大,物质的熔沸点逐渐升高(三)、同分异构体

1、定义:具有相同分子式和不同结构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涵义:分子式相同,则式量和最简式相同,组成元素和各元素所占的质量分数相同结构不同,包括碳链连接方式不同,官能团的位置不同,有机物的类别不同

2、同分异构体的种类

(1)碳链异构:指碳原子的连接次序不同引起的异构

如:正丁烷和异丁烷,正戊烷、异戊烷和新戊烷。

(2)位置异构:官能团的位置不同引起的异构

如:邻、间、对二甲苯,1-丁烯和2-丁烯

(3)官能团异构:官能团不同引起的异构,

常见的官能团异构体

①CnH2n(n≥3),单烯烃与环烷烃,如己烯和环己烷

②CnH2n-2(n≥3),单炔烃、二烯烃、环单烯烃

③CnH2n-6(n≥6),苯及其同系物与多烯

④CnH2n+2O(n≥2),饱和一元醇和醚,如乙醇和甲醚

⑤CnH2nO(n≥3),饱和一元醛、酮和烯醇,如丙醛、丙酮、丙烯醇

⑥CnH2nO2(n≥2),饱和一元羧酸、酯、羟基醛,如乙酸、甲酸甲酯

⑦CnH2n-6O(n>6),一元酚、芳香醇、芳香醚,如甲酚、苯甲醇和苯甲醚

⑧CnH2n+1NO2,氨基酸和一硝基化合物,如氨基乙酸和硝基乙烷

⑨C6H12O6,葡萄糖和果糖,

⑩C12H22O11,蔗糖和麦芽糖

注:C2H4和C3H6不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

4、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书写方法:官能团异构→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即判类别→定碳链→移官位→氢饱和·书写规律:

(降碳对称法), 支链由整到散, 位置由中到边, 排列由邻到间

例题:书写C4H10(醇四,醚三)、含苯环C7H80、C4H8O2的所有同分异构体

5、一些判断同分异构体的方法

(1)等效转换法:若烃分子中的n卤代物的同分异构体与m卤代物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相等,则m+n一定等于烃分子中的氢原子数目。

(2)等效氢原子法(有多少种等效氢原子,就有多少种一卤代物)

①同一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

②同一碳原子所连甲基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

③处于镜面或中心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是等效的

(3)定位移动法:是确定位置异构的常用方法, 可确定一元取代物,在一元取代物的基础上还可用定位移动法确定其二元取代物

(4)换元法:将某官能团当作取代基处理。

(四)烷烃的命名

1、习惯命名法:正(无支链)、异(含…..)、新(含……)

2、系统命名法:

(1)选主链,要最长,做母体,称某烷,若碳原子一样多,选支链多的碳链做主链

(2)定支链,看两端,离端近,支号先,取代基位数和最小

(3)写名称,支在前,支链异,简在前,支链同,要合并,数字间,逗号隔,数字与文字间,短线连,文字间无需隔

(五)基、根、官能团比较

(六)“五同”比较

(七)“五式”、“二模”比较

..

……….

(八)原子共平面问题

杂分子的碳原子实际上都是有这几个基本构型按一定的组合方式构成的,判断原子是否共直线或者共平面的时候,让每个基本单元各自保持原有的构型,在基本结构单元之间结合的时候,注意单键是可以旋转的,而双键和三键不能旋转,另外注意问题条件是“所有碳原子”还是“所有原子”、是“一定”还是“可能”共平面。

例如CH4正四面体,在其分子内5个原子不能共平面,但有三个原子肯定共平面;CH2=CH2是平面形分子,6原子共平面,若CH4中一个氢原子被-CH=CH2取代构成丙烯,则丙烯分子中就有3个碳原子和3个氢原子可共平面。这一结论就是CH4与CH2=CH2分子结构的一种最基本的变化和外延。只有对内涵理解了,才能透彻地分析其外延和变化。理解空间结构要把立体几何知识结合起来,可降低记忆和理解难度。

(九)“三馏”比较

(十)芳香系列比较

(十一)一些需要强调的知识和概念

·油脂不是高分子

·油脂(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属于酯

·甘油不属于油脂,是丙三醇

·蛋白质和纤维素不是同分异构体

·乙醚中有4个碳

·硝酸纤维不是纤维素,是酯

·硝化甘油不是硝化反应的产物,是酯化反应的产物

·人造纤维与合成纤维不等同,黏胶纤维属于前者,“六大纶”属于后者·羊毛属于纤维蛋白

·石炭酸(苯酚)不属于有机酸,属于酚类

·糖类不一定都有甜味,如淀粉和纤维素

·氟氯代烷本身无毒,但会在高空破坏臭氧层

·碳碳双键和三键是官能团,苯环不是

·己烷和己烯常温为液态,加溴水都会有分层现象,后者褪色

·一般使溴水褪色属于加成反应,而使高锰酸钾褪色属于氧化反应

·碳氢化合物引起的温室效应比CO2厉害

·一般含硝基较多的物质有爆炸性能,如TNT、硝化甘油、火棉

天津高考化学复习资料有机化学基本概念

专题十八有机化学基本概念 挖命题 【考情探究】 考点内容解读 5年考情预测热 度 考题示例难度关联考点 有机化学基本概念1.掌握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2.知道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 特点,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 象及其普遍存在的本质原因。 3.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并能根据 有机化合物命名规则命名简单的有 机化合物。 2018天津理综,3、 8(1) 2014天津理综,4 中★★★ 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1.根据官能团、同系物、同分异构体 等概念,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和结 构。 2.判断和正确书写有机化合物的同 分异构体(不包括手性异构体)。 2018天津理 综,8(4) 2017天津理 综,8(2) 2016天津理 综,8(4) 2015天津理 综,8(4) 较难 有机合 成 ★☆☆ 分析解读高考对本专题知识的考查主要有有机物分子中官能团的种类判断、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等,其中限定条件下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是本专题考查的重点。考查学生的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真题典例】 破考点 【考点集训】 考点一有机化学基本概念 1.下列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正确的是( ) A.乙烯(CH2 CH2)、苯()、环己烷()都属于脂肪烃

B.苯()、环戊烷()、环己烷()同属于芳香烃 C.乙烯(CH2 CH2)、乙炔()同属于烯烃 D.同属于环烷烃 答案 D 2.下列物质的分类中,不符合“X包含Y、Y包含Z”关系的是( ) 选项X Y Z A 芳香族化合物芳香烃的衍生物(苯酚) B 脂肪族化合物链状烃的衍生物CH3COOH(乙酸) C 环状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苯的同系物 D 不饱和烃芳香烃(苯甲醇) 答案 D 3.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乙酸和乙酸乙酯可用Na2CO3溶液加以区别 B.戊烷(C5H12)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C.乙烯、聚氯乙烯和苯分子中均含有碳碳双键 D.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均可发生水解反应 答案 A 考点二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 1.下列各组物质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2,2-二甲基丙醇和2-甲基丁醇 B.邻氯甲苯和对氯甲苯 C.2-甲基丁烷和戊烷 D.甲基丙烯酸和甲酸丙酯 答案 D 2.某只含有C、H、O、N的有机物的简易球棍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有机基础知识归纳

有机基础知识归纳总结 一、通式归纳: ①烷烃为_______,烯烃为_______,炔烃为_______,苯的同系物为_______,醇或醚为_______,为醛或酮为_______,一元饱和脂肪酸或其与一元饱和醇生成的酯为_______。 ②C:H=1:1的有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C:H=1:2的有机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葡萄糖等 ④C:H=1:4的有机物有_____、_____、_____

四、选择题常见问题总结 1、分子式正误的判断:注意氢原子的个数 2、有关概念的判断:烃 苯的同系物 芳香烃 芳香族化合物 3、同分异构体的书写或个数的判断: 4、几个数据:H2: Br2 NaOH 5、共平面问题: 6、燃烧问题:

(1)等质量的不同有机物燃烧耗氧量相等 (2)等物质的量的不同有机物燃烧耗氧量相等 (3)有机物混合物燃烧方程式 7、手性碳原子 8、核磁共振氢谱中峰的数目 9、密度与溶解性 反应条件有机反应 烷烃卤代反应、苯环侧链上的卤代 苯环上的卤代 碳碳双键、碳碳叁键、苯环、醛基的加成 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加成 或 卤代烃的水解、酯的水解、有机酸的中和反应 卤代烃的消去反应 酯的水解、有机盐酸化、淀粉的水解 醇的消去成不饱和键、酯化反应、淀粉或纤维素的水解 含有醛基的氧化反应(醛类、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 葡萄糖、麦芽糖) 碳碳双键、碳碳叁键、苯环侧链上第一个碳(有氢)的氧 化 羧酸、酚 羧酸 醇的催化氧化

醇(羟基所连的碳有两个氢)的氧化、乙烯的氧化 ①醇羟基:跟钠发生置换反应、可能脱水成烯、可能氧化成醛或酮、酯化反应 ②酚羟基:弱酸性、易被氧气氧化成粉红色物质、显色反应、与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③醛基:可被还原或加成(与H2反应生成醇)、可被氧化(银镜反应、与新制Cu(OH)2悬浊液、能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褪色) ④羧基:具有酸的通性、能发生酯化反应 ⑤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能使溴水、酸性KMnO4溶液褪色、能发生加成和加聚反应 ⑥酯基:能发生水解反应 七、重要的有机反应规律: ①双键的加成和加聚:双键断裂,加上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或断开键相互连成链。 ②醇或卤代烃的消去反应:总是消去与羟基或卤原子所在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上,若没有相邻的碳原子(如CH3OH)或相邻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如(CH3)3CCH2OH】的醇不能发生反应。 ③醇的催化反应:和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若有二个或三个氢原子,被氧化成醛;若有一个氢原子被氧化成酮;若没有氢原子,一般不会被氧化。 ④酯化反应或生成多肽:酸脱羟基、醇或氨基脱氢;酯或蛋白质水解:羰基接羟基、-O或-NH接氢 ⑤有机物成环反应:a二元醇脱水,b羟基的分子内或分子间的酯化,c氨基的脱水。(d二元羟基酸脱水) 八、有机反应类型总结 反应类型特点常见形式实例

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

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 串行通信是指两个功能模块只通过一条或两条数据线进行数据交换。发送方需要将数据分解成二进制位,一位、一位地分时经过单条数据线传送。接受方需要一位一位地从单条数据线上接收数据,并且将它们重新组装成一个数据。串行通信数据线路少,在远距离传送时比并行通信的造价低。但是一个数据只有经过若干次以后才可以传送完,速度较慢。 串行通信时,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双方约定的发送与接受速率(波特率)。 ●约定采用的数据格式(贞格式)。 ●接受方怎样知道一批数据的开始、结束(贞同步)。 ●接受方怎样从数据流中采样每位数据(位同步)。 ●接受方怎样判断接收数据的正确性(数据校验),如何处理收发错误。 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大体有同步通信与异步通信两种。 (1)异步通信 异步通信以字符为单位传送,为了解决贞同步,每个字符都附加了一些控制信息,由4部分组成一位起始位(低电平)、5——8位数据位、一位奇偶校验位、1——2位停止位(高电平)。两个字符之间的间隔是任意的,中间可以填充空闲位(高电平)。 只要接受方检测到数据线上出现了由高电平向低电平的跳变,并且低电平能持续一段时间,就表明已经就收到一桢数据的开始。这时可以按照接受时钟从数据线上采样数据,直到接收到了停止位表明接受完一桢数据。接收方还可以通过奇偶校验位判断数据传送过程中是否出现错误。 异步传送控制比较简单,对发送与接收时钟要求不很严格,不会造成错误累积,但是由于每个数据在传送时都要附加控制信息,约有20%的冗余,传送效率并不高,为50——9600波特之间。 (2)同步通信 同步通信以数据块为单位进行传颂,为了解决贞同步,在每一批数据流之前,附加同步信息(1——2个同步字符),最后以校验字符结束。如果在数据传送过程中,发生数据断流(即发送方没有数据可发送)应以同步字符填充。 接收方检测到协议要求的1——2个同步字符后,就可以认为双方已经取得一致,之后就可以在严格的时钟控制下采样数据线接收数据。当然同步通信可以根据校验字符判断所接收的一批字符是否在传送过程中出现错误。 同步通信的传送速率较高,在1——2个同步字符的带领下,就可以源源不断的发送接收。但是同步通信对双方的时钟要求很严格,并且容易造成错误累积。 串行通信中的常用术语 (1)传送机制 穿行传送有单工、半双工、全双工三种传送方向。单工是指发送方与接收方只有一条数据线路,而且这条数据线路永远只能进行余个方向的传输。半双工是指发送方与接收方也只有一条数据线路,但这条数据线路可以在不同时刻进行两个方向的传输。全双工是指发送方与接收方有两条数据线路,同一时刻可以利用这两条数据线路进行不同方向的数据传输。 (2)调制与解调 计算机内使用的是数字信号,要求的频带很宽,而一般的通信线路如电话线路的频带只有

高中化学总结性复习-19-有机化学基本概念(通用)

高中化学总结性复习第19讲有机化学基本概念目标和能力要求 2、掌握常见官能团的结构和名称。能够利用官能团的化学检验方法检验常见官能团。认识有机分子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3、了解有机化合物存在同分异构现象,能判断简单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手性 知识体系和复习重点 一、有机化学基本概念 1、基和根的比较 (1) “基”指的是非电解质(如有机物)分子失去原子或原子团后残留的部分。 CH2 CH3 亚甲基 甲基CH3 CH2 CH2 丙基 CH3 CH3 CH 异丙基 C2H5 或 CH3 CH2 乙基 CH2CH3 CH2 CH2 丁基CH3 CH CH 丙烯基 CH2 CH CH2 烯丙基 CH2 CH 乙烯基NO2 硝基 C6H5 苯基OH 羟基 如: CH3 CH CH2 异丁基 CH3 (2)“根”指的是电解质由于电子转移而解离成的部分。如:OH—、CH3+、NH4+等. 两者区别:基中含有孤电子,不显电性,不能单独稳定存在;根中一般不含孤电子,显电性, 大多数在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稳定存在。 如:—OH的电子式为 . O .. .. . × H,OH-的电子式为- × H × . .. .. O . 。 2、官能团:决定有机物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 如:卤原子—x 羟基—OH(有醇羟基和酚羟基之分) NH2 O C 酰胺基C C 碳碳双键C C 碳碳叁键 3、表示有机物的化学式(以乙烯为例) 分子式C2H4 最简式(实验式)CH2 结构式 电子式H C H H H . × . × . × .×H C C H H CH2 CH2 结构简式 4、同系物与同分异构体 (1)同系物: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多个“CH2”原子团的物质。它们的通式相同,官能团种类和数目相同。

中医基础理论五行学说习题及答案

第三节五行学说 名词解释 五行学说五行五行相生五行相克五行制化五行胜复五行相乘五行相侮母病及子子病及母补母泻子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佐金平木法 泻南补北法 单选 1. 五行学说中”木”的特性: A.炎上 B.稼穑 C.润下 D.从革 E.曲直 2.何曰润下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3.五行中具有“稼穑”特性的是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4.五行中具有“从革”特性的是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5. 下述说法,哪一项不是”土”的特性 A.生长 B.生化 C.承载 D.受纳 E.稼穑 6. 下述说法,哪一项不属于”金”的特性 A.从革 B.寒凉 C.沉降 D.隶杀 E.收敛 7四时季节中属于五行之“金”的是 A春 B夏 C长夏 D秋 E冬 8.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五行之”金”: A.六腑之大肠 B.五体之皮毛 C.五志之恐 D.五化之绞 E.五色之白 9. 下列除哪项外,均属五行之”土”: A.五脏之脾 B.六腑之胃 C.五志之喜 D.五官之口 E.五气之湿 10. 五脏中的”脾”属土,主要采用的是下列何种方法归类: A.取象比类法 B.推演络绎法 C.以表知里法 D.试探法 E.反证法 11. 五官中的”舌”属火,主要采用的是下列何种方法归类: A.比较 B.演绎 C.模拟 D.试探 E.反证法 12. 下述说法中不符合五行相生规律是: A.ホ为水之于 B.水为木之母 C.火为土之母 D.土为金之子 E.火为木之孑 13. 下述说法中不符合五行相克规律是: A.金为木之所不胜 B.水为土之所不胜 C.木为水之所不胜 D.火为水之所胜 E.木为金之所胜 14. 肝虚影响脾健运,称为: A.木旺乘土 B.土壅木郁 C.木不疏土 D.木能克土 E.抑木扶土 15.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从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看,其所指内容是: A.木疏土 B.木克土 C.木乘土 D.土侮木 E.木胜土 16. 以五行生克关系推测,出现下列何种情况,其病为逆: A.”客色”胜”主色” B.色脉相符 C.”主色”胜”客色” D.生色之脉 E.以上都不是

专题一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专题一: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概念 考点1:有机物的命名: 【考点梳理】 1、烷烃的系统命名 烷烃的命名主要表现在“一长一多一近一简一小,即“一长”是主链要长,“一多”是支链数目要多,“一近”是编号起点离支链要近,“一简”编号起点离简单支链要近;“小”是支链位置号码之和要小。 2、烯烃和炔烃的命名 原则基本上和烷烃的类似,但不同之处是"一长"是含有双(三)键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一近”是编号起点离双(三)键要近。用阿拉伯数字标明双(三)键的位置,用“二”、“三”等汉字数字表示双(三键)的个数。 3、苯的同系物的命名 以苯为主体,苯环上的烃基为侧链进行命名,先读取代基,后读苯环。编号时以较复杂取代基的位置为起点,编号时使取代基编号之和最小。若苯环上仅有两个取代基时,常用“邻”、“间”、“对”表示取代基的相对位置。 【典例精析】 1、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A、2、3—二甲基丁烷 B、2,2—二甲基丁烷 C、3—甲基—2—乙基戊烷 D、2,2,3,3四甲基丁烷 答案:B 解析:A选项中数字之间应用“,”隔开,而不是“、”。C中有机物命名应为3,4-二甲基己烷。此类问题可先按名称写出相应的结构式,重新命名,再判断原命题正确与否。D选项数字与汉字之间应用“-”隔开。 备注:若在烷烃命名中,“1”号位出现甲基,“2”号位出现乙基则为错误,一般在命题时不出现丙基,这样可以加快解题速度。 2、4-甲基-2-乙基-1-戊烯经催化加成所得产物名称为() A、4-甲基-2-乙基戊烷 B、2,5-二甲基戊烷 C、2-乙基-4-甲基戊烷 D、2,4-二基甲己烷 答案:D 解析:加成之后主链发生变化,有原来的5个碳原子变成6个,且编号应从含支链较近的开始。 3、(2010·上海卷)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A、1,3,4-三甲苯 B、 2-甲基-2-氯乙烷 C、 2-甲基-1-丙醇 D、 2-甲基-3-丁炔 答案:B 解析:A选项取代基编号之和不是最小,应为1,2,4-三甲苯;C选项主链选择错误,应为2-丁醇;D选项编号错误,应选择使官能团的位次最小,命名为3-甲基-1-丁炔。

五行学说基本概念

一、五行学说基本概念 五行学说认为宇宙世界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构成的。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这五种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 二、人与自然五行归类 ——————————————————————三、五行生克制化关系 相生就是相互资生、促进; 相克就是相互制约、抑制。 四、五行学说在中医的应用 中医学说将五脏按五行归属为: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以五行生克制化来分析脏腑经络生理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1、以五行相生关系说明五脏相互资生、助长 木生火:肝血可养心神,肝喜疏泄展放,有利于心气上升。在病理上一个肝血不足的人,时间长了就可导致心血虚。 火生土:心火下降,像太阳普照万物;地气上升,与天气相合,心阳温煦脾运。 土生金:脾土上升津液以滋润肺金。

金生水:肺金通调水道,肺气肃降水液归于肾。水生木:肾水充满,元气积足,肝气舒畅,以肾精补养肝血。这是五行相生关系阐述五脏相互资生的整体关系。五行圆转自然百病不生。———————————————————————2、以五行相克关系说明五脏的相互制约 肝木克脾土:肝疏泄条达可抑制脾气的壅滞。 肾水克心火:肾水滋润上行,可制约心火过亢。 心火克肺金:心火的温煦可助肺气宣发,以制约肺气肃降太过。 肺金克肝木:肺气肃降下行,可抑制肝气的升发太过。———————————————————————五行中一行必有一行生,一行必有一行克。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与发展;没有克,事物的发展就会过分亢盛而有害。五行之间是生中有克,克中有生。只有相反相成才能促进事物相对平衡协调发展。如果五行生克制化异常,某一方太过或不及,都会影响另一方……母病及子或子累其母……在治疗上,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如:肝瘀气滞型黄褐斑,治疗时除疏肝解郁外,因“肾水养肝木”,所以应同时补肾;在肝气郁结致肝阳上亢时,会出现肝旺乘脾土,在疏肝解郁时还要健脾。

串行通信技术基础知识

串行通信技术基础 在串行通信中,参与通信的两台或多台设备通常共享一条物理通路。发送者依次逐位发送一串数据信号,按一定的约定规则为接收者所接收。由于串行端口通常只是定义了物理层的接口规范,所以为确保每次传送的数据报文能准确到达目的地,使每一个接收者能够接收到所有发向它的数据,必须在通信连接上采取相应的措施。 由于借助串行通信端口所连接的设备在功能、型号上往往互不相同,其中大多数设备出了等待接收数据之外还会有其他的任务,例如,一个数据采集单元需要周期性地收集和存储数据;一个控制器需要负责控制计算机或向其他设备发送报文;一台设备可能会在接收方正在进行其他任务时向它发送信息。因此,必须有能应对多种不同工作状态的一系列规则来保证通信的有效性。这里所讲的保证串行通信的有效性的方法包括:使用轮询或者中断来检测、接收信息;设置通信帧的起始、停止位;建立连接握手;实行对接收数据的确认、数据缓存以及错误检查等。 一、串行通信基本概念 1、连接握手 通信帧的起始位可以引起接收方的注意,但发送方并不知道,也不能确定接收方是否已经做好了接收数据的准备。利用连接握手可以使收发双方确认已经建立了连接关系,接收方已经做好准备,可以进入数据收发状态。 连接握手过程是指发送者在发送一个数据块之前使用一个特定的握手信号来引起接收者的注意,表明要发送数据,接收者则通过握手信号回应发送者,说明它已经做好了接收数据的准备。 连接握手可以通过软件,也可以通过硬件来实现。在软件连接握手中,发送者通过发送一个字节表明它想要发送数据;接收者看到这个字节的时候,也发送一个编码来声明自己可以接收数据;当发送者看到这个信息时,便知道它可以发送数据了。接收者还可以通过另一个编码来告诉发送者停止发送。 在普通的硬件握手中,接收者在准备好了接收数据的时候将相应的握手信号线变为高电平,然后开始全神贯注地监视它的串行输入端口的允许发送端。这个允许发送端与接收者已准备好接收数据的信号端相连,发送者在发送数据之前一直在等待这个信号变化。一旦得到信号说明接收者已处于准备好接收数据的状态,便开始发送数据。接收者可以在任意时候将握手信号变为低电平,即便是在接收一个数据块的过程中间也可以把这根导线带入到低电平。当发送者检测到这个低电平信号时,就应该停止发送。而在完成本次传输之前,发送者还会继续等待握手信号线在此变为高电平,以继续被中止的数据传输。 2、确认 接收者为表明数据已经收到而向发送者回复信息的过程称为确认。有的传输过程可能会收到报文而不需要向相关节点回复确认信息。但是在许多情况下,需要通过确认告之发送者数据已经收到。有的发送者需要根据是否收到信息来采取相应的措施,因而确认对某些通信过程是必需的和有用的。即便接收者没有其他信息要告诉发送者,也要为此单独发一个数据确认已经收到的信息。 确认报文可以是一个特别定义过的字节,例如一个标识接收者的数值。发送者收到确认报文就可以认为数据传输过程正常结束。如果发送者没有收到所希望回复的确认报文,它就认为通信出现了问题,然后将采取重发或者其它行动。 3、中断 中断是一个信号,它通知CPU有需要立即响应的任务。每个中断请求对应一个连接到中断源和中断控制器的信号。通过自动检测端口事件发现中断并转入中断处理。 许多串行端口采用硬件中断。在串口发生硬件中断,或者一个软件缓存的计数器到达一个触发值时,表明某个事件已经发生,需要执行相应的中断响应程序,并对该事件做出及时的反应。这种过程也称为事件驱动。

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入门(知识点总结)

有机化学基础入门 一、有机物概述 1.概念: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是指含碳的化合物,除CO、CO2、碳酸盐等之外。 2.特点:①一般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物; ②熔沸点较低,易气化; ③一般可燃; ④一般为非电解质,故其水溶液一般不导电; ⑤有机反应速率小,副反应多,故化学反应方程式一般用“→”。 3.成键方式:有机化合物中的原子的化学键数必须满足: 原子 C H O/S N/P 卤素原子 键数 4 1 2 3 1 形成物质时,可以是单键,双键,三键,也可以是链状或者环状,如: 4.表达方式:同一有机物有多种不同的表示方法,其中最常用的为结构简式。 表达方式特点实例注意事项 分子式/化学 式C x H y O z N w C3H8、C10H16O3N2等 ①由分子组成的物质才有分子 式,有机物一般都有。②其中O、 N的次序不限。 最简式/实验 式所有原子最简 整数比 C4H8的最简式为CH2; C6H12O6的最简式为 CH2O C3H8的最简式和分子式相同 结构式画出所有的键

结构简式能体现结构,但 省略了一些键 ①仅.能省略单键,双键、三键均 不可省略;②单键中仅横着的键 可省略,竖着的键不能省略;③ 碳氢键均可省略;④支链(即竖 直方向的键)写在上下左右均 可,且无区别 键线式用线表示键,省 略碳氢原子 ①仅.碳和氢可以省略;②每个转 角和端点均表示碳原子,但若 端点写出了其它原子,则表示碳 原子被取代 球棍模型球表示原子,键 表示化学键 ①必须符合每种原子的键数;② 球的大小必须与原子半径对应 一致 比例模型化学键被省略球的大小表示原子的相对大小 绝大多数情况下,有机化学方程式中除燃烧用分子式外,其它方程式有机物一律写结构简式。5.同分异构现象:即相同分子式,不同结构的现象。相互间互称为同分异构体。如: 6.取代基与官能团 (1)取代基:指有机物去氢后剩余的原子或原子团,它们均是一个有机片段,可以相互连接成有机物。如: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1)五行学说的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这五种物质运动。我国先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自然界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它反映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 2.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五行的特性。五行的特性,是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对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朴素认识基础上,进行抽象而逐渐形成的理论概念,用以分析各种事物的五行属性和研究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基本法则 1、木的特性:木曰曲直。 .曲,屈也。直,伸也。曲直,指树木的枝条具有生长,柔和,能屈能伸的特性。引申为凡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性质和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2、火的特性:火曰炎上。 炎上,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引申为凡有温热、向上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3、土的特性:土爰稼穑。 爰,通曰。稼,种植谷物。穑,收获谷物。稼穑,泛指人类种植收获谷物的农事活动。引申为凡有生化、承载、受纳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 4、金的特性:金曰从革。 从,由也。革,变革。从革,说明金是通过变革而产生的。 引申为凡有沉降、肃杀、收敛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5、水的特性:水曰润下。 润,滋润、濡润。下,向下、下行。引申为凡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性质或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3. 论,也是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相互联系的规律与根源。 行的生克乘侮是五行学说用来解释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一种理金生水, 和资生的作用。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生我”者为“母”, 和“我生”两方面的关系,《难经》中将它比作“母子”关系,故 火为木之“子”。 “我克”两方面的关系, 金,金克木。在相克关系中,五行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和约的作用。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克木,则“我克”者为木,火克金,则“克我”者为火。 “克我”者是“所不胜”,“我克”者是“所胜”。以金为例,就没有事物的发展和成长; 常现象。 和发展。因此,必须是生中有克,克中有生,才是事物发展的正界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都存在着相互滋生、 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这说明自然种关系称为生克制化关系。 且只有生中有制,制中有生,相反相成,事物才能变化发展,这相乘和相侮

串口基本常识

串口引脚图.jpg 串口通信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串口? 2,什么是RS-232? 3,什么是RS-422? 4,什么是RS-485? 5,什么是握手? 1,什么是串口 串口是计算机上一种非常通用设备通信的协议(不要与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或者USB混淆)。大多数计算机包含两个基于RS232的串口。串口同时也是仪器仪表设备通用的通信协议;很多GPIB兼容的设备也带有RS-232口。同时,串口通信协议也可以用于获取远程采集设备的数据。 串口通信的概念非常简单,串口按位(bit)发送和接收字节。尽管比按字节(byte)的并行通信慢,但是串口可以在使用一根线发送数据的同时用另一根线接收数据。它很简单并且能够实现远距离通信。比如IEEE488定义并行通行状态时,规定设备线总常不得超过20米,并且任意两个设备间的长度不得超过2米;而对于串口而言,长度可达1200米。 典型地,串口用于ASCII码字符的传输。通信使用3根线完成:(1)地线,(2)发送,(3)接收。由于串口通信是异步的,端口能够在一根线上发送数据同时在另一根线上接收数据。其他线用于握手,但是不是必须的。串口通信最重要的参数是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奇偶校验。对于两个进行通行的端口,这些参数必须匹配: a,波特率:这是一个衡量通信速度的参数。它表示每秒钟传送的bit的个数。例如300波特表示每秒钟发送300个bit。当我们提到时钟周期时,我们就是指波特率例如如果协议需要4800波特率,那么时钟是4800Hz。这意味着串口通信在数据线上的采样率为4800Hz。通常电话线的波特率为14400,28800和36600。波特率可以远远大于这些值,但是波特率和距离成反比。高波特率常常用于放置

13 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

高 三 化 学 等 级 考 专 题 复 习 4.1 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 一、选择题 1.“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该分类回收利用。废弃的塑料袋、废旧轮胎等可以做为同类物质加以回收利用。它们属于() A.无机物B.有机物C.糖类D.蛋白质

2.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烷烃和烯烃的混合物。在液化石油气用完后,有人将残留在钢瓶内的液体倒出来擦洗油污。关于这种做法理解正确的是() 几种烃的沸点 A B.不可行,由于气温高时会变为气体 C.可行与否需要看气温的高低 D.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可行 3.城市禁止汽车使用含铅汽油,其主要原因是() A.提高汽油的燃烧效率B.降低汽油成本 C.避免铅污染大气D.铅资源短缺 4.1992年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大批油井被炸起火燃烧,我国救援人员在灭火工作中作出了贡献。下列措施不可能用于油井灭火的是() A.设法降低石油的着火点B.设法使火焰隔绝空气 C.设法阻止石油喷射D.设法降低油井井口的温度 5.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一组液体混合物是() A.溴和四氯化碳B.苯和溴苯 C.水和硝基苯D.苯和汽油 6.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学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A. 石油的产量 B. 硫酸的产量 C. 合成纤维的产量 D. 乙烯的产量 7.有A、B两种烃,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相等,下列关于A和B的叙述正确的是()A.A和B一定是同分异构体B.A和B不可能是同系物 C.A和B最简式一定相同 D.A和B各1 mol完全燃烧后生成的CO2的质量一定相等 8.下列化学式中只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C3H7Cl B.CH2Cl2C.C2H6O D.C2H4O2 9.一种新型的灭火剂叫“1211”,其分子式是CF2ClBr。命名方法是按碳、氟、氯、溴的顺序分别以阿拉伯数字表示相应元素的原子数目(末尾的“0”可略去)。按此原则,对下列几种新 型灭火剂的命名不正确 ...的是() A.CF3Br ─ 1301 B.CF2Br2─ 122 C.C2F4Cl2─ 242D.C2ClBr2─ 2012 10.关于同分异构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整理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2009年医学考研中医综合题型变化

2009年医学考研中医综合题型变化 拿到中医大纲之后变动不大。深入分析以后,发觉今年很有可能按照七版教材出题了,建议大家按照七版教材进行复习。关于政治部分可以说是完全没变化,部分内容甚至又改回了07年的语句表述。英语部分一字未动。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中医基础理论30题 中医诊断学30题 中药学30题 方剂学30题 中医内科学35题 针灸学25题 四、试卷题型结构 A型题80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0分 B型题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X型题60小题,每小题2分,共120分 考查目标、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I.考查目标 中医综合考试范围为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针灸六部分。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能够运用中医学的理、法、方、药,对临床常见病证进行辨证论治,有较好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攻读中医药学各专业硕士学位课程之需要。 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 1.熟悉记忆:根据试题,要求考生联想所熟悉、记忆的有关中医药学基础理论、诊法辨证、常用药物和方剂的效用特点、配伍运用,以及临床常见病证的辨证论治规律等知识,运用科学、明晰的中医学术语,准确地表述其概念和基本原理。 2.分析判断:运用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释疾病发生、发展及诊治的机理,并对不同的药物、方剂和病证进行鉴别与判断。 3.综合运用:通过对所学中医药学基本理论和方法的综合运用,能阐释有关的理论问题,并

51单片机的串行通信口基本常识

MCS-51单片机内部有一个全双工的串行通信口,即串行接收和发送缓冲器(SBUF),这两个在物理上独立的接收发送器,既可以接收数据也可以发送数据。但接收缓冲器只能读出不能写入,而发送缓冲器则只能写入不能读出,它们的地址为99H。这个通信口既可以用于网络通信,亦可实现串行异步通信,还可以构成同步移位寄存器使用。如果在传行口的输入输出引脚上加上电平转换器,就可方便地构成标准的RS-232接口。下面我们分别介绍。 [1].基本概念 数据通信的传输方式 常用于数据通信的传输方式有单工、半双工、全双工和多工方式。 单工方式:数据仅按一个固定方向传送。因而这种传输方式的用途有限,常用于串行口的打印数据传输与简单系统间的数据采集。 半双工方式:数据可实现双向传送,但不能同时进行,实际的应用采用某种协议实现收/发开关转换。

全双工方式:允许双方同时进行数据双向传送,但一般全双工传输方式的线路和设备较复杂。 多工方式:以上三种传输方式都是用同一线路传输一种频率信号,为了充分地利用线路资源,可通过使用多路复用器或多路集线器,采用频分、时分或码分复用技术,即可实现在同一线路上资源共享功能,我们盛之为多工传输方式。 串行数据通信两种形式 异步通信 在这种通信方式中,接收器和发送 器有各自的时钟,它们的工作是非同步 的,异步通信用一帧来表示一个字符, 其内容如下:一个起始位,仅接着是若 干个数据位,图2是传输45H的数据 格式。 同步通信 同步通信格式中,发送器和接收器 由同一个时钟源控制,为了克服在异步 通信中,每传输一帧字符都必须加上起 始位和停止位,占用了传输时间,在要

求传送数据量较大的场合,速度就慢得 多。同步传输方式去掉了这些起始位和 停止位,只在传输数据块时先送出一个 同步头(字符)标志即可。 同步传输方式比异步传输方式速 度快,这是它的优势。但同步传输方式 也有其缺点,即它必须要用一个时钟来 协调收发器的工作,所以它的设备也较 复杂。 串行数据通信的传输速率 串行数据传输速率有两个概念,即每秒转送的位数bps(Bit per second)和每秒符号数—波特率(Band rate),在具有调制解调器的通信中,波特率与调制速率有关。 [2].MCS-51的串行口和控制寄存器 串行口控制寄存器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练习题(含答案)

2008 年化学科考试大纲知识点过关 有机化学基础 (必修) 一、了解有机化合物中碳的成键特征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乙烯的最简式 C 2H 4 B 、乙醇的结构简式 C 2H 6O 、了解甲烷、乙烯、苯等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2.关于烃和甲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烃的组成均符合通式 H 22 B .烃类均不溶于水 C .甲烷在同系物中含碳量最高,因而是清洁能源 D .甲烷只能发生取代反应而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3.若用乙烯和氯气在适当的条件下反应制取四氯乙烷,这一过程中所要 经历的反应及耗用氯气的量是(设乙烯为 1 ,反应产物中的有机物只 4.1866 年凯库勒(右图)提出了苯的单、双键交替的正 六边 形平 面结构,解释了苯的部分性质,但还有一些问题尚未 解 决,它不能解释的事实是 A .苯不能使溴水褪色 B . 苯能与 H 2 发生加成反应 C . 溴苯没有同分异构体 D .邻二溴苯只有一种 三、了解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物等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5.为了延长水果的保鲜期,下列的水果存放方法最合适的是 A .放入敞口的容器中 B .放入密封的容器中 C .放入充有少量乙烯的密封容器中 D .放入浸泡过高锰酸钾溶C 、四氯化碳的电子式 它原子的结合 D 、碳原子以四对共用电子对与其 是四氯乙烷) A .取代, 4 2 C .加成、取代, 2 B .加成, 2 2 D .加成、取代, 3 2

液硅土的密封容器中。 6.将用于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的建筑采用了膜材料,该材料为四氟乙烯与乙烯的共聚物,四氟乙烯也可与六氟丙烯共聚成全氟乙丙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分子中可能存在“-2-2-2-2-”的连接方式 B.合成及合成聚全氟乙丙烯的反应均为加聚反应 C.聚全氟乙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可能为-[ 2-2-2--3-] n D.四氟乙烯中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 四、了解乙醇、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7.下列物质既能和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又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催化氧化反应的是: 3 B. 32 C. 乙酸乙酯 D. 水 8.178.某有机物 A 的结构为:——2,它能发生的反应是:①加聚为高分子,②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③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④与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⑤在苯环上与浓硝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A .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③④⑥ D .全部 五、了解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主要性质及重要应用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牛油是纯净物 B.牛油是高级脂肪酸的高级醇酯 C.牛油可以在碱性条件下加热水解 D.工业上将牛油加氢制硬化油 10.下列营养物质在人体内发生的变化及其对人的生命活动所起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A.淀粉水解葡萄糖氧化 2 和 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B.纤维素水解葡萄糖氧化 2 和 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串口通信的基本知识

串口通信的基本知识 串口通信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串口? 2,什么是RS-232? 3,什么是RS-422? 4,什么是RS-485? 5,什么是握手? 1,什么是串口? 串口是计算机上一种非常通用设备通信的协议(不要与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 或者USB混淆)。大多数计算机包含两个基于RS232的串口。串口同时也是仪器仪表设备通用的通信协议;很多GPIB兼容的设备也带有RS- 232口。同时,串口通信协议也可以用于获取远程采集设备的数据。 串口通信的概念非常简单,串口按位(bit)发送和接收字节。尽管比按字节(byte)的并行通信慢,但是串口可以在使用一根线发送数据的同时用另一根线接收数据。它很简单并且能够实现远距离通信。比如IEEE488定义并行通行状态时,规定设备线总常不得超过20米,并且任意两个设备间的长度不得超过2米;而对于串口而言,长度可达1200米。 典型地,串口用于ASCII码字符的传输。通信使用3根线完成:(1)地线,(2)发送,(3)接收。由于串口通信是异步的,端口能够在一根线上发送数据同时在另一根线上接收数据。其他线用于握手,但是不是必须的。串口通信最重要的参数是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奇偶校验。对于两个进行通行的端口,这些参数必须匹配: a,波特率:这是一个衡量通信速度的参数。它表示每秒钟传送的bit的个数。例如300波特表示每秒钟发送300个bit。当我们提到时钟周期时,我们就是指波特率例如如果协议需要4800波特率,那么时钟是4800Hz。这意味着串口通信在数据线上的采样率为4800Hz。通常电话线的波特率为14400,28800和36600。波特率可以远远大于这些值,但是波特率和距离成反比。高波特率常常用于放置的很近的仪器间的通信,典型的例子就是GPIB 设备的通信。 b,数据位:这是衡量通信中实际数据位的参数。当计算机发送一个信息包,实际的数据不会是8位的,标准的值是5、7和8位。如何设置取决于你想传送的信息。比如,标准的ASCII 码是0~127(7位)。扩展的ASCII码是0~255(8位)。如果数据使用简单的文本(标准ASCII码),那么每个数据包使用7位数据。每个包是指一个字节,包括开始/停止位,数据位和奇偶校验位。由于实际数据位取决于通信协议的选取,术语“包”指任何通信的情况。c,停止位:用于表示单个包的最后一位。典型的值为1,1.5和2位。由于数据是在传输线上定时的,并且每一个设备有其自己的时钟,很可能在通信中两台设备间出现了小小的不同步。因此停止位不仅仅是表示传输的结束,并且提供计算机校正时钟同步的机会。适用于停止位的位数越多,不同时钟同步的容忍程度越大,但是数据传输率同时也越慢。 d,奇偶校验位:在串口通信中一种简单的检错方式。有四种检错方式:偶、奇、高和低。当然没有校验位也是可以的。对于偶和奇校验的情况,串口会设置校验位(数据位后面的一位),用一个值确保传输的数据有偶个或者奇个逻辑高位。例如,如果数据是011,那么对

有机化学基本概念

同系物 1. 同系物 (1)定义:________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________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2)注意: ①结构相似,并不是完全相同,如CH3CH2CH3(无支链)与(有支链)是 同系物。 ②通式相同,但符合同一通式的不一定是同系物,如羧酸和酯。 2.有机物CH3CH3、CH3CH===CH2、CH3CH2C≡CH、CH3C≡CH、C6H6、 中,与乙烯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 同分异构体 一、定义 1. 同分异构现象 化合物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但具有不同__________的现象。 2. 同分异构体 具有____________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 异构类型异构方式示例 碳链异构碳链骨架不同 CH3CH2CH2CH3和 位置异构官能团位置不同CH2===CHCH2CH3和CH3CH===CHCH3 官能团异 构 官能团种类不同CH3CH2OH和CH3OCH3 写出C4H8同分异构体: 特别提醒: (1)同分异构体分子式相同,相对分子质量相同,但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同分异构体,如CH3CH2OH与HCOOH不属于同分异构体。

(2)同分异构体的最简式相同,但最简式相同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同分异构体,如C2H2与C6H6,HCHO与 CH3COOH不是同分异构体。 (3)同分异构体不仅存在于有机物和有机物之间,也存在于有机物和无机物之间,如尿素[CO(NH2)2, 有机物]和氰酸铵(NH4CNO,无机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常见的类别异构 组成通式可能的类别典型实例 C n H2n烯烃、环烷烃 CH2=CHCH3与 C n H2n-2炔烃、二烯烃CH≡C—CH2CH3与CH2=CHCH=CH2 C n H2n+2O 饱和一元醇、醚C2H5OH与CH3OCH3 C n H2n O 醛、酮、烯醇、环醚、环 醇 CH3CH2CHO、CH3COCH3、CH=CHCH2OH与 C n H2n O2羧酸、酯、羟基醛CH3COOH、HCOOCH3与HO—CH3—CHO C n H2n-6O 酚、芳香醇、芳香醚与 C n H2n+1NO2硝基烷、氨基酸CH3CH2—NO2与H2NCH2—COOH C n(H2O)m单糖或二糖葡萄糖与果糖(C6H12O6)、蔗糖与麦芽糖(C12H22O11) 三、寻找同分异构体的数目 1.记忆法 记住已掌握的常见的异构体数目,例如:①凡只含一个碳原子的分子均无异构体。甲烷、乙烷、新戊烷(看作CH4的四甲基取代物)、2,2,3,3-四甲基丁烷(看作C2H6的六甲基取代物)、苯、环己烷、C2H2、C2H4等分子的一卤代物只有1种;②丁烷、丁炔、丙基、丙醇有2种;③戊烷、丁烯、戊炔有3种;④丁基、C8H10(芳香烃)有4种。 2.基元法 如丁基有4种,则丁醇、戊醛、戊酸都有4种。 3.换元法 即有机物A的n溴代物和m溴代物,当m+n等于A(不含支链)中的氢原子数时,则n溴代物和m 溴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相等。例如二氯苯C6H4Cl2有3种,当二氯苯中的H和Cl互换后,每种二氯苯对应一种四氯苯,故四氯苯也有3种。 4.等效氢法

高中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有机化学的几个基本反应

Beckmann重排 酮肟在酸性条件下发生重排生成N-烃基酰胺的反应。1886年由德国化学家E.O.贝克曼首先发现。常用的贝克曼重排试剂有硫酸、五氯化磷、贝克曼试剂(氯化氢在乙酸-乙酐中的溶液)、多聚磷酸和某些酰卤等。反应时酮肟受酸性试剂作用,形成一个缺电子氮原子,同时促使其邻位碳原子上的一个烃基向它作分子内 1,2-迁移,其反应过程如下:贝克曼重排是立体专一性反应。在酮肟分子中发生迁移的烃基与离去基团(羟基)互为反位。在迁移过程中迁移碳原子的构型保持不变,例如: 贝克曼重排反应可用于确定酮类化合物的结构。工业上利用环己酮肟发生贝克曼重排,大量生-己内酰胺,它是合成耐纶6(见聚己内酰胺)的单体。 亲电取代反应 亲电取代反应一种亲电试剂取代其它官能团的化学反应,这种被取代的基团通常是氢,但其他基团被取代的情形也是存在的。亲电取代是芳香族化合物的特性之一.芳香烃的亲电取代是一种向芳香环系,如苯环上引入官能团的重要方法。其它另一种主要的亲电取代反应是脂肪族的亲电取代。 亲电加成反应 亲电加成反应是烯烃的加成反应,是派电子与实际作用的结果。派键较弱,派电子受核的束缚较小,结合较松散,因此的作为电子的来源,给别的反应物提供电子。反应时,把它作为反应底物,与它反应的试剂应是缺电子的化合物,俗称亲电试剂。这些物质又酸中的质子,极化的带正电的卤素。又叫马氏加成,由马可尼科夫规则而得名:“烯烃与氢卤酸的加成,氢加在氢多的碳上”。广义的亲电加成亲反应是由任何亲电试剂与底物发生的加成反应。

在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过程中,氢正离子首先进攻双键(这一步是定速步骤),生成一个碳正离子,然后卤素负离子再进攻碳正离子生成产物。立体化学研究发现,后续的卤素负离子的进攻是从与氢离子相反的方向发生的,也就是反式加成。 如丙烯与HBr的加成: CH-CH=CH+HBr → CH-CHBr-CH2第一步,HBr电离生成H和Br离子,氢离子作为亲电试剂首先进攻C=C双键,形成这样的结构: 第二步,由于氢已经占据了一侧的位置,溴只能从另外一边进攻。根据马氏规则,溴与2-碳成键,然后氢打向1-碳的一边,反应完成。 马氏规则的原因是,取代基越多的碳正离子越稳定也越容易形成。这样占主导的取代基多的碳就优先被负离子进攻。 水、硫酸、次卤酸等都可以进行亲电加成。 霍夫曼降解反应 概念及特点 霍夫曼降解反应Hofmann rearrangement 霍夫曼降解反应指的是酰胺与次氯酸钠或次溴酸钠的碱溶液作用时,脱去羰基生成少一个碳的伯胺反应:R-CONH? + NaOX + 2NaOH——→R-NH?+Na2CO?+ NaX + H2O 由于在反应及过程中由于发生了亲核重排,所以又称为霍夫曼重排反应,具有光学活性的基团在重排后构型不变。[1] 柯提斯重排反应 柯提斯重排反应 Curtius rearrangement 柯提斯重排反应是一类亲核重排反应,反应中,羧酸与叠氮化物作用生成酰基叠氮化物再重排为异氰酸酯,异氰酸酯水解得到少一碳的伯胺,该反应可用于几乎所有羧酸,是制备伯胺的方法之一。 施密特重排反应 施密特重排反应 Schmidt rearangement 施密特重排反应指的是叠氮酸和羧酸在路易斯酸或硫酸的催化下重排生成异氰酸酯并水解生成少一碳伯胺的反应。 在实际操作中,叠氮酸有毒且极易爆炸,因此往往使用叠氮化钠、硫酸和反应物在氯仿中进行反应,该反应的产率随碳链的增长而增大,简单的芳香族羧酸不太适用。 沃尔夫重排反应 沃尔夫重排反应 Wolffrearrangeme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