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遗传

合集下载

国内外57份棉花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国内外57份棉花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各 种聚类结果都表 明 , 同一 国家的品种遗传差异 较小 , 国家 间品种差异 较大 , 也存在 明显 的相互渗 透 , 但 多数
品 种 没 有 表 现 出 明显 产量 ; SR; 纤维 品质 ; 传多样性 ; 遗 棉花
中图分类 号 :5 2 0 2 s6 .3 文献标识号 : A 文章 编号 :0 1 4 4 ( 00 0 0 1 0 10 — 92 2 1 )6— 0 3— 7
山东 农 业 科 学
2 1, 1 0 06:3一l ,6 82
Sadn gi lrl cecs hnogA r ut a Si e c u n
国 内外 5 棉 花 种 质 资 源 的 遗 传 多样 性 研 究 7份
卫 泽 , 孙学振 , 柳 宾 ,张兴居 ,王 芳 ,马 军 ,刘庆彩 , 郭海 刚, 宪亮 ‘ 宋
可 分为 3类 , 第一 类整齐度 和马 克隆值 最高 , 均值 分 别为 4 .4 和 4 3 ; 平 8o% .6 第二 类 的纤维 长度 及 伸长 率最
大, 平均值分别 为 3 .7蛐 和 7 1% , 15 . 1 第三类 的 比强度 最大 , 3 . 8c /e 。基于 S R分 子标记 的 聚类 , 为 6 1 N t x S 5 7份材料 也可 聚为 三大类。不 同聚类方法 的结果 间存在一 定差异 , 可能与不 同方法 反映 的多态性水 平不 同。
Ab t a t T e g n t i e s y o 7 c t n g r ls o C ia,US a d Au tai s s d e y s r c h e e c d v r i f o t e mp a msf m h n i t 5 o r A s l a wa t id b n r u c u tr g b s d o h n tp c a d S R moe u a r k rd t .T e r s l h we h tte g n t i lr y l s i a e n p e o y i n S lc lr ma e aa h e u t s o d t a e e c s a i e n s h i mi t c e ii n mo g v r t sr n e o 0 4 o 5 5 n i a ig a r lt e y l g e e c v r t n h ete i o f ce t a n a e i a g d f m . 5 t . 6 i d c t a v l a e g n t a i i .T e d — i e r n e i r i a o r a r m fUP g a o GMA c u trn a e n ye d tat tt e a e a eg n t itn e lv l f . n ia e a 7 l se g b s d o i l r i a v r g e e c d s c e e 0 i d c td t t i s h i a o 4 h 5 c R n g r l s e ii e t r e c tg re ,i h c o o emp a ms w r d vd d i o t e a e o s n w i h,t ef t a e o y h d t e h g e t i t e c n - e n h i h r tg r a i h s n r e t i s c h l p

棉花表观遗传学

棉花表观遗传学

棉花表观遗传学摘要:一、棉花表观遗传学简介1.棉花表观遗传学的概念2.棉花表观遗传学的研究意义二、棉花表观遗传学的研究方法1.基因沉默技术2.组蛋白修饰3.DNA甲基化三、棉花表观遗传学在生产中的应用1.棉花品种改良2.抗逆性增强3.纤维品质提升四、棉花表观遗传学研究的挑战与展望1.技术挑战2.资源整合3.产业化发展正文:棉花表观遗传学是一门研究棉花表观遗传现象的科学。

表观遗传学是指在基因的DNA序列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的表达受到调控,从而影响细胞和个体的表型。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棉花表观遗传学在棉花品种改良、抗逆性增强以及纤维品质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在棉花表观遗传学的研究中,主要采用基因沉默技术、组蛋白修饰和DNA 甲基化等方法。

基因沉默技术是指通过RNA干扰途径,实现对特定基因的表达抑制,从而影响表型。

组蛋白修饰是指通过改变组蛋白的化学修饰,影响染色质的结构,进而调控基因的表达。

DNA甲基化是指通过甲基化酶的作用,使DNA链上的甲基基团增多,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

棉花表观遗传学在生产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可以定向改良棉花品种,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

此外,表观遗传调控还可以增强棉花的抗逆性,提高其在逆境条件下的生长能力。

目前,我国已经在棉花表观遗传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为棉花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然而,棉花表观遗传学研究仍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技术上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RNA干扰效果的不稳定、组蛋白修饰和DNA甲基化检测方法的复杂性等。

其次,表观遗传学研究需要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资源整合和跨学科合作至关重要。

最后,将研究成果产业化,实现其在棉花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是棉花表观遗传学研究的最终目标。

总之,棉花表观遗传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棉花的品种改良、抗逆性和纤维品质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

棉花品种遗传纯度的SSR分子标记鉴定技术研究

棉花品种遗传纯度的SSR分子标记鉴定技术研究
s e a r c h Ce n t e r ,J i n a n ,S h a n d o n g 2 5 01 0 0 ,C h i n a ;2 .Ac a d e my o f Bi o l o g i c a l S c i e n c e s ,S h a n d o n g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睁,J i n a n
i n t o t h r e e t y p i c a l s c e n a r i o s a t t h e mo l e c u l a r l e v e 1 . Co n s e q u e n t l y , a me t h o d or f t h e g e n e t i c p u r i y t i d e n t i i f c a t i o n o f c o  ̄ o n v a r i e t i e s
ma r k e r g e n o t y p e s o f 1 2 c o n v e n t i o n a l c o R o n g e n o t y p e v a r i e t i e s we r e s u r v e y e d u s i n g 7 8 p a i r s o f c o r e S S R p i r me r s . By c o mp a in r g S S R l O C i f r o m d i fe r e n t i n d i v i d u a l s o f a l l t e s t e d c o a o n v a r i e t i e s . t h e n o n — h o mo z y g o u s S S R a l l e l e s o f c o  ̄ o n v a r i e t y we r e d i v i d e d

棉花品种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检测

棉花品种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检测

华北农学报·2010,25(增刊):47-49收稿日期:2010-04-20基金项目:转基因特色专用棉花新品种培育(2008ZX08005-005);转基因抗除草剂棉花新材料创制研究(2009ZX08005-016B );转基因杂交棉花新品种培育(2008ZX08005-001)作者简介:郭宝生(1971-),男,河北玉田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棉花分子标记与遗传育种研究。

通讯作者:耿军义(1964-),男,河北行唐人,研究员,主要从事棉花育种与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棉花品种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检测郭宝生,张建宏,刘素恩,刘存敬,崔瑞敏,王兆晓,张香云,耿军义,王凯辉(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51)摘要:利用9对引物对46个品种或品系的DNA 进行扩增,共得到39条多态性谱带,以相似系数和遗传距离矩阵,采用类平均法进行聚类分析,46份材料在相似系数0.33时,被分为两大类,I 类为海岛棉,II 类为陆地棉。

II 类组中陆地棉在相似系数0.568时,被分为2个亚组。

亚组1为海陆杂交低代材料,具有陆地棉和海岛棉综合特征较多,从DNA 扩增的谱带看,多是海陆杂合带,并有较多海岛棉带型。

亚组2除品系冀031823和冀04425为纯陆地棉外,具有海岛棉优质基因的陆地棉渐渗系被分成不同的小组。

扩增结果表明渐渗系主要遗传背景为陆地棉,个别性状来源于海岛棉。

由于渐渗位点和基因不同,从而造成一定的差异,被聚类到不同小组。

该研究为这些品系利用和新品种、杂交种培育的亲本选择提供了初步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棉花;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聚类分析中图分类号:S56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091(2010)增刊-0047-03Genetic Diversity Detected by Molecular Markers in CottonGUO Bao-sheng ,ZHANG Jian-hong ,LIU Su-en ,LIU Cun-jing ,CUI Rui-min ,WANG Zhao-xiao ,ZHANG Xiang-yun ,GENG Jun-yi ,WANG Kai-hui(Cotton Research Institute ,Hebei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s ,Shijiazhuang 050051,China )Abstract :Genetic diversity of different cotton lines was evaluated by SSR.The genomic DNAs of 46lines were amplified with 9SSR primer pairs ,which yielded 39polymorphic bands.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cotton lines using the Unweighted Pair 2group Method with Arithmetic Average based on the pair similarity coefficient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46cotton lines have been classed in 2types ,when the pair similarity coefficient was 0.33.Type I was Sea Island cotton ,and type II was upland cotton.In type II ,when the pair similarity coefficient was 0.568,upland cotton lines have been classed in 2groups.Group I was lines with more comprehensive features of the Sea Island cotton and upland cotton.From DNA polymorphic bands ,we found mostly bands of this type cotton lines were hybrid be-tween the Sea Island cotton and upland cotton ,and have some Sea Island cotton bands.In Group II ,except JI031823and JI04425were pure upland cotton ,others were introgressed lines from interspecific hybridization of G.hirsutums and G.barbadense .These introgressed lines have been classed in different sub-groups for introgressed loci were dif-ferent.The study provides a preliminary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use of these lines and the parents choose for new hybrids varieties.Key words :Cotton ;Molecular marker ;Genetic diversity ;Cluster analysis 棉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天然纤维植物。

棉花主要性状的遗传相关性分析

棉花主要性状的遗传相关性分析
棉 花主要性状 的,余筱 南1
( 1 . 湖 南农 业大学农 学院 ,湖南 长 沙 4 1 0 1 2 8 ;2 . 湖南农 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 院,湖南 长 沙 4 1 0 1 2 8 )
摘 要 :为进一步了解棉花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和杂种优势,为选育高产、优质、多抗的棉花新品种提供参考依据,试验以封花自交的陆地棉岱
字1 5 号,湘棉 l 0 号,湘棉 l 5 号、和3 个 自育稳 定的新 品系为材 料 ,按完全双列杂交配置3 O 个棉花杂交新组合 ;将6 个 亲本与组合 采用顺序排列,重 复3 次进 行 田间小 区试验 ;对其主要农艺 、经济性状进行相关性研 究 。结果表 明:株 高和果枝数的遗传主要 受加 性效应控制 ;单铃重和成铃数 遗 传变异来源 于加性效应和母体效应 ;籽棉和皮棉 的遗传主要 受到加性效应控制,非加性效应 的作用相应较 小:衣分 的遗传 受加性 效应和 非加性 效 应共 同控制 ,但主要受加性效应的影响 。
No . 1 5 a n d t h r e e n e w v a r i e t i e s( 1 i n e s ) we r e t a k e n a s ma t e i r a l s t o b r e e d 3 0 n e w h y b r i d c o mb i n a t i o n s o f c o t t o n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c o mp l e t e
关键词 :棉花: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配合力;遗传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 :¥ 5 6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6 . 0 6 0 X( 2 0 1 4 )0 1 . 0 0 1 7 . 0 4

转基因技术及其在棉花育种中的应用

转基因技术及其在棉花育种中的应用

转基因技术在棉花育种中的应用杨金惠 812031001 作物领域 2012级摘要:棉花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我国广泛种植。

培育转基因棉花被看作是解决产量和生态环境问题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方式。

本文介绍了转基因棉花主要的研究方法,包括转化方法以及转入的基因等,并对转基因棉花的发展趋势作了相关探索。

此外,本文总结了转基因技术在棉花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包括棉花抗病、抗虫、抗除草剂、抗逆以及品质改良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并对棉花转基因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研究与应用前景进行分析和展望。

关键词:转基因;棉花;育种1973 年美国科学家科恩等人第一次将两种不同的DNA 分子进行体外重组, 并且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以来, 基因工程技术发展飞速, 该技术正在极大地改变着地球生物固有的进化进程。

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全球已有60 多种转基因园艺植物和大田作物相继问世, 其中转基因工程技术在棉花品种改良中的应用, 成效卓著。

自从1983年人类首次获得转基因烟草、马铃薯以来,植物重组DNA技术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中获得了显著进展,培育成功一批具有抗虫、抗病、耐除草剂和高产优质等外源优异性状的农作物新品种,对农业的生产方式和经济效益产生了深刻影响。

棉花是利用转基因技术进行遗传改良最为成功的作物之一,仅我国自主研制的,CryA+CPTI双价抗虫等基因就已被转育到41个棉花品种中。

美国转基因抗虫棉大田种植已超过其棉田总面积的70%,澳大利亚和中国超过30%,全球转基因棉花种植面积达到680万公顷,占世界棉花种植面积的20%。

1.转基因技术棉花转基因技术是指将外源DNA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导入棉花细胞并得到整合和表达的过程。

在棉花遗传转化体系中,主要有农杆菌介导、花粉管通道和基因枪3种转化方法。

本研究拟对. 种方法的主要技术特点及研究和应用动态进行综述,旨为棉花分子育种提供参考。

1.1.农杆菌介导法1.1.1农杆菌转化技术的理论基础与棉花遗传转化有关的根癌农杆菌是一种土壤习居菌,在自然状态下能感染棉花等大多数双子叶植物营养器官的伤口,导致冠瘿瘤的发生。

棉花表观遗传学

棉花表观遗传学

棉花表观遗传学
(实用版)
目录
1.棉花表观遗传学的定义
2.棉花表观遗传学的研究意义
3.棉花表观遗传学的研究方法
4.棉花表观遗传学的研究进展
5.棉花表观遗传学的应用前景
正文
【1.棉花表观遗传学的定义】
棉花表观遗传学,是研究基因表达调控的一门科学。

它主要研究在基因 DNA 序列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生物体表现出的遗传现象和性状。

表观遗传学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适应环境以及遗传病的发生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棉花表观遗传学的研究意义】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对其表观遗传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研究棉花表观遗传学可以为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可以为棉花抗逆性的提高和病虫害防治提供新的途径。

【3.棉花表观遗传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棉花表观遗传学的方法主要包括高通量测序技术、基因敲除和敲入技术、ChIP-seq 技术、基因组芯片技术等。

这些技术可以全面地揭示棉花表观遗传学的调控机制。

【4.棉花表观遗传学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在棉花表观遗传学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们揭示了棉花表观遗传调控网络,发现了一系列重要的表观遗传调控因子,为进一步研究棉花表观遗传学提供了重要线索。

【5.棉花表观遗传学的应用前景】
随着棉花表观遗传学的研究深入,其应用前景广阔。

棉花有无棉绒和绒毛的遗传分析

棉花有无棉绒和绒毛的遗传分析

和 被 还 原 的 谷 胱 甘 肽 ( S 有 效 地 消 除 了 活 G H)
性 氧 类 物 质 。 除 了 在 没 有 酶 作 用 的情 况 下 与
活性 氧 反 应 外 。 些 还 原 物 质 还 与 抗 坏 血 酸 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贮藏 2 天后 升高 然后 又 降低 。 因此 , 这个 在
循 环 中还 原 物 质 和 酶 活 性 的 降 低 可 能 是 加 速
本 文 中 , 们 将 测 定 与 抗 血 酸 盐 一 谷 胱 我
甘 肽循 环 有 关 的 还 原 物 质 和 酶 活 性 , 清 贮 弄
藏 青 花椰 菜 的老 化 与这 个 循 环 的关 系 。 我 们 还 讨 论 了 正 在 老 化 的青 花 椰 菜 中这 个 循 环 的
生 理 作 用 。 在 1 ℃ 下 贮 藏 时 正 在 老 化 的 青 5
行 杂交 , 后 还 进 行 反 交 和 回交 。 为 了检 测 然
中两个 位点控 制 绒 毛的发 育 , 一个 控制 棉 绒 的发 育 。M se uav等研 究 了种 子 棉 绒 和纤 维
分 布 的遗 传 , 们 认 为 珠 孔 周 围 的 绒 毛 受 两 他 个 不 等 位 的 主 基 因 ( 和 F 控 制 , 子 合 ) 种 点 和 两 侧 的 绒 毛 受 这 些 基 因 与 第 三 个 基 因
发 育时的遗传 控制 。本试 验 中, 用 一套 纤 采 维 突变 系分 析 了绒 毛 、 绒 和 棉 绒 与 绒 毛 互 棉
作 间 的遗 传 。
名 为 n ) 制 。还 发 现 几 个 既 无 棉 绒 又 无 绒 2控
毛 的 突 变 系 , I 0 Mc 5 X 12 。 Muav 如 A 、 u 、 Z4w se

棉花的有性杂交技术

棉花的有性杂交技术
思考题:
利用手工杂交技术进行杂种制种有何意义和问题?
六、注意事项
1、不要损伤苞叶和柱头; 2、去雄要彻底; 3、套袋时不要损坏叶片。
植物有性杂交技术
一、实验目的
1、理解植物有性杂交的原理。 2、了解棉花的花器构造,开花习性,授粉、受精等有性 杂交基础知识。 3、掌握棉花有性杂交技术。
二、实验原理
杂交技术是遗传分析最基本的实验方法。杂交育种法是 目前国内外应用最普遍、最有成效的育种方法之一。
通过将雌雄性细胞结合的有性杂交方式,利用基因重 组,可以综合双亲性状、基因互作可以产生新性状,基因累 加产生超亲性状,从中选择出最需要的基因型,进而创造出 对人类有利的新品种。
开花习性:
棉花的开花顺序是先从第一果枝起,以后沿主茎由下往 上,由内向外呈圆锥形螺旋式开放。一般上下相邻果枝同果 节花的开花间隔为2-4d,同一果枝相邻果节的花开花间隔为 5-7d。棉花刚开的花为黄白色,当天下午逐渐转变成紫红色, 第二天全转为紫红色,2-3d后凋谢脱落。
2、有性杂交技术
(1)母本选株定蕾和去雄。
(2)授粉:在去雄后第2~3d内授粉。授粉通常在上 午开花盛期时进行,阴雨天可略推迟。
选择开花的父本株,将父本花取下,将花药在柱头 上涂抹。
用白纸收集父本花粉,用毛笔蘸花粉涂抹柱头。 (3)隔离:在柱头上套麦管或硫酸钠纸袋隔离。
(4)挂牌:授粉后在塑料牌上写明组合名称或代号、授 粉日期和操作者姓名,挂在铃柄上。 (5)管理收获和贮藏
四、实验操作流程
1、棉花花器构造和开花习性 棉花属锦葵科(Malvaceae)棉属(Gossypium),是常
异花授粉作物,一般在正常环境下异交率为3-20%。棉花 的枝条分为叶枝和果枝。叶枝由正芽形成,其生长与主茎 相似,叶枝上不会直接开花结铃。果枝由副芽形成,形成 多轴枝。果枝每个节上可着生一朵花,与叶对生。棉花的 花为两性花。

几个棉花雄性不育系的遗传分析

几个棉花雄性不育系的遗传分析

制备小献中期染色体,可采用外周血琳巴 细胞培养的方法, 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 1血 谈少且易凝集}2常需分离血浆以减少对细胞 . ()
灼生长抑制。本研究利用小鼠成纤维细抱短期
毒尾末端2 厘米, -3 刀片轻轻刮去毛,勿伤皮
肤。以下步骤均无菌操作,先切下鼠尾约 t 厘 米, 置已有 1 -2滴培养液的平皿内, 7 并酒 经 0
浅 宽且只有 三条暗带, 9 11C 及1 2 所提出的模式图一致。同一核型内有的同源染 即1 ,93 9 , C D
X染色体 主要特征是远侧 12有深染 / 色体之间大小相差较大, 但带型并无不同, 这种 的X C区及 XE区, 末端可见暗带 X 2及 XF 现象在人类染色体核型中也常见。本工作不仅 F 4 , 近侧 12有 XA X 5及 XA 三 条 暗带。 为稳定地获得早 中期染色体及识别其带型提供 / 3 A , 7 X染色体与 I号相似。 了方法和资料, 而且对小鼠高分辨G带、 基因的 Y染色体 无深染的着丝粒,整个染色 区域定位及染色体重排的研究均有一定意义。
处理 1 小时 , 3 0 00 2 汤 胰酶 ( i o 一2 于 7 C . 5 0 Df c
B1 I B 及 IB 位于染色体中上部,IB , 2 O 3 O OI 距着丝粒较远。此外, G下方有 3 3 H2及 3 H 4 而 1 C区。I A3及 I 5 A 位于着丝拉下方 , 1
7 号染色体
位于中部深染的 7 C及 7
E1是界标, 其间的细带 7 D2是与 5号染色体
区别的标志之一。 着丝粒下方及7 C区之间可见
7 3 7 2及 74 7 2及 7 4为远端两暗带。 A , B B o F F
8 号染色体 主要深带 8 3 B 位于染色体 中部, 其上方为暗带 8 3 8 A 和 B 。深带 8 常 I D1 与 82 D 融合, 它们与 83 B 之间可见细带 82 Ca

棉花遗传转化过程中外植体对卡那霉素敏感性的研究

棉花遗传转化过程中外植体对卡那霉素敏感性的研究

图2 胚性 愈伤 组织 ( C E )对卡 那霉 素 ( a )的敏感 性 Kn
Fi 2 SenSi li of e g. bi tY mbry ogeni Call t th C us o e
c nc nt at o o na y n ( a o e r i n f Ka m ci K n)
1材 料 和 方 法 11材 料 . 棉花 品种 为 “ 字棉 3 2 珂 1 ”, 由上 海 交通 大学 农业 与 生物 学 院 左 开井 博 士提 供 。 1 2主 要培 养基 如 下 . G 培 养基 :M + 萄糖 ( % 结 冷胶 (e l n G m ( . % l S葡 3 )+ G l a u ) 0 3 )+ I A T , 一 各0 1 g L + A 、K 、2 4 D . m / 羧苄 青 霉素 (a ) 5 0 g L 卡那 霉素 Cb 0 m /+
佳。 1 3方 法 . . E )对卡 那霉 素 (a)的敏 感 性变 化 曲线 kn 棉花 下 胚 轴 、胚 性 愈伤 组 织 ( C E )、体 细 胞 胚 胎 ( 状 体 ) 胚 2 2胚 性愈 伤组 织 (c 获 得 的具 体方 法 参照 商海 红 ( 0 9 2 0 )和 G n s n S n l u a a d a e a u ik m r n
(a ) H 6 3 6 5; K n ,P = . - .
图1棉 花下 胚 轴对 卡那 霉 素 ( a )的敏 感性 Kn
Fi 1 e i l ty g. S ns bi i of x a s o he e pl nt t t co
在 根 癌农 杆 菌介 导 的棉花 遗传 转化 中 作 为筛 选抗 生素 ,理 论 上认 为 ,卡那 霉素 ( a )浓度 越 高 ,越 能抑 制外植 体 的生长 , Kn 便 越有 利 于最 终筛 选 出所 需 要 的阳性 转基 因植株 ,而 且 也可 以在 很 大程 度上 减 少遗 传 转化 后期 筛 选 阳性转 基 因植 株 的工作 量 。但 是 卡那霉 素 (a )浓度 过 高反而 不利 于棉花 外植 体再生 成苗 ,因 Kn 此 , 以下 胚轴 作为遗 传转 化 的外植 体材 料时 ,卡那 霉素 (a )的 Kn 筛选 浓 度应 选择 5 或 7 m / 为最 佳 。这 与李燕 娥等 ( 0 0 0 5g L 2 0 )所 建 立 的棉花 农杆菌 介 导高效 转化 体系 中所 使用 的卡那霉 素 ( a )筛 Kn 选浓 度7 g L h 吻合 ,而李俊 兰 等 ( 0 2 0 m / L较 2 0 )在研 究 中则提 出了 采用 2 或5 m / 作 为 筛选 浓度 ;以胚 性愈 伤组 织作 为遗 传转 化 的 5 0gL 外植 体材 料 时 ,卡那霉 素 ( a )的筛选浓 度应选 择 1 0 m / ;胚 Kn 0 g L 状 体对 卡那 霉素 (a )的浓度 变化 极为敏 感 ,在诱导 其生长 的培 Kn 养 基 中最 好 加入低 浓度 的K n a ,应 选择 1—0 gL a 为最佳 。这 02m / 的Kn 样 既 能保 证在 晟 大程 度上 筛选 出阳性 转基 因植株 ,又 能避 免 高浓

棉花遗传转化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棉花遗传转化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维普资讯
河 南农业 科 学
棉 花 遗 传 转 化 研 究进 展 及 其应 用
谢 德 意 , 卫平 , 中杰 房 唐
( 南 省农 业 科 学 院 经 济 作 物 研 究 所 , 南 郑州 4 00 ) 河 河 5 0 2
摘要 : 源基 因遗传 转化技 术 已成 为棉 花 突 变体 创 造 、 资 源创 制 以及 新 品种 选 育 的重 要 手 段 。 外 新
受 体 的 转 化 体 系以 及 最 新 发 展 的 叶 绿 体 转 化 体 系 。 转 基 因抗 虫棉 的 培 育 成 功 是 棉 花 分 子 育 种 的 重
大突破 。2 0 年 , 世界 转基 因抗 虫棉 种 植 面积 近 1 0 05 全 0万 h 占全 世 界 棉 花 总种 植 面积 的近 0 m , 3 ; 国为 4 0万 h , 0 我 2 m。 占我 国 当年棉 花 总 面积 的 7 , 3 转基 因抗 虫棉 的推 广应 用有 力地促 进 了
棉 花 生产的 发展 。
关键 词 : 花 ;外 源基 因 ; 传 转化 ;转基 因抗 虫棉 棉 遗 中 图分类 号 :¥ 6 52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1 0 3 6 ( 0 7 1 — 0 5 8 0 4— 2 8 2 0 ) 1 0 0 —0 通 道法 提供 了理 论基 础 。 18 9 3年 , 界 上第 一 株 转基 因植 株 ( a r s 世 Z mby —
目前 , 常用 的遗传 转化 方 法主要 有花粉 管通道 法 、 因枪 轰 击 法 、 杆 菌介 导 法 和 P G 介 导 法等 。 基 农 E 用于棉 花遗 传转化 的 外源基 因有抗 虫基 因 、 抗病 基 因、 逆基 因 、 除 草 剂基 因 以及 棉 纤维 品 质基 抗 抗 因等 , 当前主 要是抗 虫基 因。遗 传转化 的 主要 体 系有 : 以体 细胞 胚 为 受体 的 转化 体 系 ; 以下 胚 轴 为

SSR和AFLP技术鉴定棉花遗传资源的比较研究

SSR和AFLP技术鉴定棉花遗传资源的比较研究
凝 胶 法 对 S R 和 AF P扩 增 产 物 进 行 电 泳 。 S L 1 2 3 结 果 与 分 析 。 对 扩 增 产 物 的 电 泳 结 果 采 ..
进行 D NA 纯度 及浓 度检测 , 过 0 8 琼脂 糖凝 通 .
胶 电泳 进一 步确定 其浓 度 和质量 。 122 . . AF P和 S R反 直 体 系s 程 穿 S R 反 L S S 应体 系总体 积 为 1 L: O 模板 D NA(0n L ) 2 g・ 。
1 中 棉所 9号 2 冀 植 1 6 6 7 1 申 8 0 7 04 2 苏 棉 7号 7 2 GK 8 1
8 C k r 0 一 l 1 陕 1 5 o e l 0 wi 8 t 15
9 绵 无 4 7 16 1 晋 棉 1 O 8
1 鲁 棉 1 9 2 2 晋 棉 8号 O
科 学 院棉 花研 究所 国家棉 花 中期种 质库 和河北 农
1 材 料 和 方 法
1 1 供 试 材 料 .
业 大学 棉花 遗传 育 种 研究 室 提 供 , 河北 农 业 大 在 学枯 、 黄萎病 圃进 行抗病 性鉴 定 和 自交 繁殖 。
选用 5 8个 陆地棉 抗枯 、 萎病 品种作 为试验 黄
2 晋 棉 1 9 4 3 冀 棉 1 O 4
3 豫棉 2 9 2号 4 鲁棉 1 O 1
4 盐 棉 4 9 8 5 苏 棉 8号 O
1 2 试 验 方 法 .
mi 9 5 S 5 4 , 2 l ml 3 n; 4C 4 , 5 5 S 7 C n, 0个 循
2 陕 41 5 0
3 新 陆 中 3号 4 8 — 2 2 61 3 J 21 8 3 I5 —2 I 3 中棉 所 2 4 O

第三节、棉花的遗传

第三节、棉花的遗传

York矮生型,也是受一显性基因控制。
浙江农业大学许馥华鉴定出一种极端矮生性的突变体。显性纯合致死, 表现了不完全显性遗传。 何鉴星等从陆地棉科遗2号X亚洲棉完紫的种间杂交衍生后代群体中分离 出一株矮小叶突变体。在北京气候条件下,该突变体成熟时,株高只有 45cm,矮化与早熟性同时表现,遗传分析揭示矮化早熟特性由两对重叠 隐性基因d1d2控制,该突变体在棉花早熟育种中有重要价值。
Ft—ft 端毛籽—光籽 海岛棉 Fm—fm 稀毛籽—毛籽 海岛棉 F2—972~1986)年通过毛籽、端毛籽、光籽三种类型杂 交试验,对光籽系统地进行遗传研究,提出了制约光籽遗传的独特假说。 他认为种子的短绒是受四个互作基因控制的。
棉纤维是重要的纺织原料——棉花生产的主要产品。 成熟的棉花种子表皮都有纤维和短绒两部分。其主要发生机理 棉纤维是开花后24h内胚珠上的表皮细胞伸长发育产生的。 开花后5-10天胚珠上的第2组表皮细胞伸长发育就产生不到5mm长 的短绒,它们紧贴着种皮,轧花时一般不能把短绒轧下来。 纤维和短方法
1、遗传标准系
为了使棉花遗传试验获得正确可靠的结果,避免由于不同杂交亲本的遗传基 础不一而使试验结果不一致,美国得克萨斯州农工大学棉花遗传研究室选育 陆地棉的遗传标准系 。
2、遗传试验
发现棉花变异株: 环境条件影响所引起的非遗传变异, 由于基因突变或其他原因而产生的遗传变异。 明确突变性状的遗传方式
长形柱头,白色--------常见类型 棒状柱头(st1,st4); 小柱头(st2); 倒生柱头(st3); 发育不全柱头(rs)。
在陆地棉的一个光周期敏感品种发现有一个品红花丝突变型,它受两对 不完全显性基因Pf1和Pf2制约,花瓣无斑点对P量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把控制这些性状的微效基因 作为整体考虑,通过对数量性状遗传参数的估算以及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了解 这类性状的遗传特点。这将有助于育种方案的制订和提高对这类性状的选择效率。

棉花的有性杂交技术

棉花的有性杂交技术

花期调节与授粉
花期调节
通过农业措施如施肥、灌溉、化 学调控等手段,调节亲本的花期,
使其在相同的时间开花。
人工授粉
采用人工授粉的方法,将父本的花 粉授给母本的花朵,以提高杂交的 成功率和杂种后代的遗传多样性。
杂交方式
根据需要,可以选择正反交、单交 或复交等不同的杂交方式。
杂种后代的处理与选择
杂种后代处理
推广价值
棉花有性杂交技术的推广价值在于提高棉花产量、品质和抗逆性,同时也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对棉花产业的影响与贡献
影响
棉花有性杂交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将改变传统棉花育种的模式,提高育种效率和品质,推动棉花产业的 升级和发展。
贡献
通过棉花有性杂交技术,可以培育出具有优良性状和抗性的新品种,满足纺织工业的需求,提高棉花 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也有助于保障国家棉花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例如,将高产量和抗虫性强的品种进 行杂交,可以培育出既高产又抗虫的 棉花新品种,提高棉花的生产效益和 品质。
抗虫性与抗病性育种
抗虫性与抗病性育种是棉花有性杂交技术的另一个重要应用 。通过将具有抗虫或抗病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可以培育出 具有较强抗虫或抗病能力的棉花新品种。
例如,将具有抗棉铃虫性状的品种与具有抗枯萎病性状的品 种进行杂交,可以培育出既抗棉铃虫又抗枯萎病的棉花新品 种,提高棉花的抗逆性和适应性。
有性杂交过程中,来自两个不同亲本 的遗传物质通过配子结合,传递给杂 种后代,产生基因重组。
基因型与表现型
棉花有性杂交后代的表现型由其基因 型决定,通过选择特定亲本可获得具 有优良性状的后代。
杂交过程
选择亲本
选择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棉花品种作为亲本,通 过杂交将不同亲本的优点结合在一起。

国外棉花优异种质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的开题报告

国外棉花优异种质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的开题报告

国外棉花优异种质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近年来,棉花是全球最重要的纺织原料之一,其生产和消费规模不断扩大。

棉花基因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但棉花遗传多样性和相关的遗传标记研究仍然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国外优异棉花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探究其DNA序列间的多态性,建立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技术,为棉花栽培及种质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三、研究内容1.采集国外优异棉花种质,并建立DNA提取和精确测量样品的方法和操作流程。

2.利用已有的SSR标记,对国外优异棉花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探究其基因型组成和结构。

3.建立新的SSR标记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体系,进一步探究棉花之间的遗传关系,并与已有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

4.探究遗传多样性与棉花种质优异性的相关性,并筛选优异的棉花种质作为未来的栽培品种。

四、研究意义1.通过对国外优异棉花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其基因型组成和结构,建立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技术,探究其与棉花品种的关系,为棉花栽培及种质资源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

2.筛选出优异的棉花种质,为未来的棉花种植和生产提供基础和保障。

3.为国内和外国的棉花遗传多样性和相关的遗传标记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五、研究方法1.采用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利用PCR技术放大SSR标记,检测样品的多态性与遗传多样性。

2.建立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体系,通过连锁不平衡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探究棉花的遗传多样性和种质间的遗传关系。

3.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等多元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出更多的遗传信息,比较不同棉花种质之间的遗传多样性差异和相似性。

六、研究预期结果1.确立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技术,并建立棉花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数据库。

2.探究棉花之间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差异,为棉花品种选育和种质资源保护提供更好的判断标准和参考。

3.筛选出优异的棉花种质,为未来的棉花种植和生产提供保障。

基因枪介导的棉花遗传转化及后代遗传分析的开题报告

基因枪介导的棉花遗传转化及后代遗传分析的开题报告

基因枪介导的棉花遗传转化及后代遗传分析的开题
报告
1.研究背景和意义
棉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然而,棉花生长过程中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给棉花产量和质量带来
一定的损失。

因此,研究棉花的基因转化技术,利用基因枪介导的遗传
转化方法,将外源基因转入到棉花内,提高棉花的耐逆性和病虫害抵抗力,对棉花的品种改良和增产具有重要意义。

2.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文将采用基因枪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将外源基因转入到棉花中,然后观察菌落PCR检测、PCR扩增和基因型分析等方面对转化过程进行
分析,并对转化后的棉花植株进行形态学、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
分析,以确定外源基因是否成功转化进入棉花基因组中,并对转化后的
棉花进行性状分析、遗传分析等方面的研究,以检验外源基因对棉花性
状表现所产生的影响,并分析其遗传规律。

3.研究进度及计划
目前,已经完成了基因枪介导的棉花遗传转化实验,并对转化后的
棉花植株进行了初步的形态学和生理学分析。

下一步将进行菌落PCR检测、PCR扩增和基因型分析等方面的检测工作,并对转化后的植株进行
繁殖和品种纯化工作。

计划在接下来的3个月内完成转化后的棉花植株的性状表现、遗传
规律和后代遗传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并撰写相关的论文。

4.研究预期成果
本研究预计通过基因枪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成功将外源基因转入
到棉花内,并对转化后的棉花表现出的性状进行逐步分析,揭示外源基
因对棉花产生的影响,并分析其遗传规律。

此外,本研究的成果还可为棉花的纯化和品种改良提供参考依据,对我国的棉花生产和棉花种业做出积极的贡献。

棉花抗病性的遗传与改良

棉花抗病性的遗传与改良

棉花抗病性的改良途径

生物技术 组织和细胞 培养技术,基 因工程和外源 DNA导入等生 物技术和突变 细胞的化学筛 选技术,在抗 病育种中有着 广阔的前景。
棉花抗病性的改良途径
黄俊麒等通过花粉管导入法将海岛棉的 DNA导入陆地棉,从变异后代中选育获 得了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的新品系 3118;将抗枯萎病品种52-128的DNA导 入感病苏棉1号和苏棉3号中,获得了抗 枯萎病的3072和3049新品系。

保持品种抗性的方法
抗原合理布局 对流行性强、在生活周期中需要作地区间 有规律性转移、并有一定流行途径的气 传病害,便可以从空间上切断其传统循 环途径。 应用多系品种或混合品种

主讲人:崔紫薇
棉花抗病性的改良途径

引种 选择育种法 远缘杂交 多系品种 轮回选择及双列选择交配法
保持品种抗性的方法

抗原轮换 根据不同地区病害发生流行规律和趋势, 不断地培育出具有新抗性基因的品种, 代替生产上已经丧失或即将丧失的旧品 种。
保持品种抗性的方法
抗原聚集 通过复合杂交,把多个主效抗性基因或 修饰基因逐步聚集到一个品种中去,使 它具有多抗性,从而降低毒性小种产生 的频率,延缓抗病品种抗性的丧失。
因型值的累加,也称性状的育种值,是性状表型 值的主要成分。
棉花的抗病性状遗传
1960年,有三位学者在某一海岛棉品 种(seabrook)确定了两个高抗枯萎病 的基因,其中一个基因已经转育到陆地 棉中。在陆地棉中还没发现对棉花黄萎 病免疫和高抗类型。
棉花的抗病性状遗传
国内外的研究结 果证明,在陆 地棉海岛棉种 间杂交研究中, 海岛棉的抗病 性对陆地棉抗病性状遗传
不论是在温室人工接种还是在田间病圃 条件下,海岛棉的抗病性对陆地棉的感 病性为显性,表现为单基因显性或部分 显性控制的质量性状遗传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棉花的遗传
3.0 概述
3.1 质量性状遗传研究方法
3.2 主要性状的遗传 3.3 数量性状遗传
3.4 细胞遗传学
3.0 概述
棉花遗传:
指决定棉花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及其在世代间传递的规律。 其主要包括: (1) 决定质量性状的主基因及其修饰基因,以及决定数量性状的微效多 基因; (2) 质量性状基因的对性关系,连锁和交换,以及数量性状基因的作用 方式,性状的遗传率,配合力及相关系数等。
6、等基因系分析
为了明确某突变基因所能产生的表型效应,包括对数量性状的影响,可以采 用培育一系列遗传背景相同而在个别位点上标记基因各不相同的家系,即等 基因系。
由于各个等基因系具有共同的遗传背景,彼此间仅有个别的差异,因而测定 各个等基因系本身的若干农艺性状,并和标准系进行对比,便不难测知某一 标记基因对各农艺性状的真实影响。
前苏联学者木萨耶夫于(1972~1986)年通过毛籽、端毛籽、光籽三种类型杂 交试验,对光籽系统地进行遗传研究,提出了制约光籽遗传的独特假说。 他认为种子的短绒是受四个互作基因控制的。
一个显性抑制因子,对决定种子短绒形成的基因起抑制作用。
珠孔端短绒的形成是由2个基因Ft1、Ft2决定的。 对它们起互补作用的Fc基因决定种子全部表面短绒的形成。 显性光籽类型 IIFt1Ft1Ft2Ft2FcFc IIFt1ft1ft2ft2fcfc
3.2.3.1 棉纤维的发生
无短绒无纤维突变体(L20): Abzalov等(1972)研究发现棉花的纤维发生是 由一个不完全的显性基因所控制的。 无纤维无短绒的突变体(陆地棉MCU.5):Peter等(1984),遗传研究表明无 纤维无短绒两个性状连系一起遗传,受2-4对隐性基因控制。 无纤维、无短绒的突变体(徐州142):江苏省徐州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遗传试验表明具有两对互作基因遗传的特点,短绒、纤维的产生各由一对 隐性基因控制,它们表现互作,有短绒的显性基因对无纤维基因表现有显 性上位作用。
3.2.3.3 光籽棉的遗传
按棉花短绒的多少,短绒可以分成光籽、端毛籽、毛籽三种类型。
根据Balls(1912),Mciendon(1912),Kearney(1923),Carver(19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的研究,棉花中至少存在着以下4种短绒的遗传类型: Fn—fn 光籽—毛籽 陆地棉
Ft—ft 端毛籽—光籽 海岛棉 Fm—fm 稀毛籽—毛籽 海岛棉 F2—f2 端毛籽—毛籽 陆地棉
育种家可借助数理统计和数量遗传学的原理和方法,把控制这些性状的微效基因 作为整体考虑,通过对数量性状遗传参数的估算以及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了解 这类性状的遗传特点。这将有助于育种方案的制订和提高对这类性状的选择效率。
数量性状的变异,既受基因作用的支配,也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为了从变异角度把性状变异中的遗传作用和环境作用的相对重要性予以定量化, 所以估算各性状遗传力也是研究数量性状的一个重要参数。 在育种工作中,可以根据各性状遗传力的大小,确定一对育种材料的各性状在哪 些世代、用什么方式进行选择的效果最好。 一般说来,遗传力高的性状,在早代进行个体(单株)选择的可靠性较好;而遗传 力低的性状宜在晚代选择,并以混合选择为宜。
3.2.1.2 叶色的遗传
芽黄(virescent):棉花幼苗期最初几片真叶的叶绿素含量较少,呈现黄绿色,而后逐 渐恢复正常绿色的性状
棉花的芽黄性状在苗期表现,而且十分明显,容易鉴定,是性状遗传研究的理想材料, 也是较好的指示性状可应用于棉花的杂交种种子的生产。 恢复正常绿色的时间有迟有早,也有个别芽黄类型一直到成熟期,叶片仍能保持黄绿 颜色,决定芽黄性状的都是隐性的基因。 到目前共鉴定出22个芽黄基因,其中: 黄绿苗基因yglyg2,av1av2,v5v6,v16v17为重叠基因,其它为单隐性基因。
3.2 主要性状的遗传
3.2.1 形态性状
3.2.1.1 叶形的遗传
影响棉叶发育的基因主要位于第Ⅱ连锁群(15染色体)上。 皱缩叶基因cr, 带状叶基因s, 叶脉融合基因vf, 鸡脚叶基因L1 、 L20 条裂叶基因L1L (Ⅶ) 杯状叶基因cu, 叶斑基因Lf,
0
显隐性的圆叶基因Rl2、rl1
不平叶(Rg) 等
白 色:陆地棉 乳白色:海岛棉 有色纤维都对(乳)白色纤维的显性。 有色纤维受控于Lcl、Lc2、Lc3、Lc4、Lc5、Lc6、Dw、Lg 这8个显性基因。 褐 色: Harland(1935) 海岛棉—KB(不完全的显性基因)
陆地棉—KH
灰白色: Rhyne(1960),雷奇蒙氏棉的显性基因Dw, 将其转育到陆地棉中(深褐色纤维) 绿 色:不完全显性基因Lg
隐性光籽类型
珠孔端短绒少的类型 珠孔端短绒多的类型
iift1ft1ft2ft2fcfc
iiFtlFt1Ft2Ft2FcFc, IIFtlFt1Ft2Ft2fcfc
整个种子有短绒的类型 iiFtlFt1Ft2Ft2FcFc
3.3 数量性状遗传
棉花的产量、纤维品质和早熟性等主要育种目标性状均为受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 这类性状的单个基因效应目前尚难以测定,而且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干扰了育 种家对优良基因型遗传变异与环境变异的正确鉴别。
York矮生型,也是受一显性基因控制。
浙江农业大学许馥华鉴定出一种极端矮生性的突变体。显性纯合致死, 表现了不完全显性遗传。 何鉴星等从陆地棉科遗2号X亚洲棉完紫的种间杂交衍生后代群体中分离 出一株矮小叶突变体。在北京气候条件下,该突变体成熟时,株高只有 45cm,矮化与早熟性同时表现,遗传分析揭示矮化早熟特性由两对重叠 隐性基因d1d2控制,该突变体在棉花早熟育种中有重要价值。
苞叶是花器外围的重要部分,能为蕾铃发育提供部分光合产物,但由于苞 叶的包被及其蜜腺的存在,容易招致病菌和害虫侵害,形成僵瓣烂铃,导 致减产和纤维品质的下降。 已鉴定有基因有: 窄卷苞叶基因fg——苞叶狭窄、卷曲且散开 干枯苞叶基因bw1,bw2, 苞叶自动脱落基因 张开苞叶基因(Fb1Fb2 , 陈旭升和朱绍琳等(1991) )
枯黄色:基因型为P1P1p2p2 ,
黄 色:基因型为P1P1P2P2
3.2.3 种子性状
棉纤维是重要的纺织原料——棉花生产的主要产品。 成熟的棉花种子表皮都有纤维和短绒两部分。其主要发生机理 棉纤维是开花后24h内胚珠上的表皮细胞伸长发育产生的。 开花后5-10天胚珠上的第2组表皮细胞伸长发育就产生不到5mm长 的短绒,它们紧贴着种皮,轧花时一般不能把短绒轧下来。 纤维和短绒由各自不同的基因所控制。
在陆地棉的一个光周期敏感品种发现有一个品红花丝突变型,它受两对 不完全显性基因Pf1和Pf2制约,花瓣无斑点对Pf1Pf2有显性上位作用。
3.2.2.4 花粉性状 乳白色:陆地棉
黄 色:海岛棉
花粉颜色由P1、P2 这2个基因控制。 乳白色:基因型为p1p1P2P2,p1p1p2p2的植株花粉,
3.2.2.2 花瓣性状
乳白色:陆地棉品种, 黄色花瓣:海岛棉以及一些二倍体棉种,并且花瓣基部有红色的斑点。 黄色花瓣受Y1和Y2两对显性基因所控制。 花瓣红心:受一对显性基因R2所控制
3.2.2.3 柱头性状
长形柱头,白色--------常见类型 棒状柱头(st1,st4); 小柱头(st2); 倒生柱头(st3); 发育不全柱头(rs)。
3.1 质量性状遗传研究方法
1、遗传标准系
为了使棉花遗传试验获得正确可靠的结果,避免由于不同杂交亲本的遗传基 础不一而使试验结果不一致,美国得克萨斯州农工大学棉花遗传研究室选育 陆地棉的遗传标准系 。
2、遗传试验
发现棉花变异株: 环境条件影响所引起的非遗传变异, 由于基因突变或其他原因而产生的遗传变异。 明确突变性状的遗传方式
3.2.1.4 植株茸毛性状的遗传
棉株的茸毛变化很大,从茎秆、叶片密生茸毛,每厘米横切面多 于20根茸毛到完全无毛。
育种学家对此非常感兴趣:
◆一方面出于抗虫育种的目的, ◆另一方面也希望获得无毛品系,以获得高清洁度的纤维。
3.2.2 花器性状
棉花的花器包括苞叶、花瓣、雌蕊、雄蕊等性状。 3.2.2.1 苞叶性状
3.4 细胞遗传学
棉属种的核型:
A染色体组 B染色体组 C染色体组 D染色体组
E染色体组
F染色体组 G染色体组 AD染色体组
3、对性测验
目的:检验新发现的突变基因是新出现的突变基因,还是已有突变基因位点 上新出现的复等位基因或等位基因。 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复等位基因?---------如何结合F1和F2来判断???
4、基因命名
若是新基因,按照国际遗传命名体系进行命名。
5、基因定位
当鉴定出一个新基因后,可以采用常规的连锁测验法,单、端体测验法以及 易位系测验法把新鉴定的基因定位到某一连锁群或染色体,并算出它们在连 锁群中的遗传距离。
“无纤维”棉突变体:Griffee和Ligon(1929)研究表明,该突变性状受一 对显性基因Li控制,并且Li基因表现有一因多效的作用。后来的研究证明, 这一突变体有纤维,但是其纤维长度仅为6mm左右,因此,它应属于一 种极短纤维类型(Kohel,1972)。Li基因与v3芽黄基因连锁。
3.2.3.2 棉纤维不同颜色发生的遗传控制
v7,v21发现于海岛棉外,其它的则都发现于陆地棉。
v1,yglyg2等芽黄性状表现较持久,有的比较短暂,如v3,v9。
3.2.1.3 矮生性的遗传
McMichael(1942)首先发现了矮生红株突变型,它受单一基因Rd所控制。 矮生性和红色是一因多效遗传。 李氏无纤维矮生性,也受一对显性基因Li1所控制。这类突变型显性纯合 致死。突变植株茎秆、叶片弯曲,纤维极短,植株畸形和矮生性也是一 因多效遗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