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生产工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硝酸是基本化学工业的重要产品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产量在各类酸中仅次于硫酸。工业上制取浓硝酸(HNO3浓度高于96%)的方法有三种:一是在有脱水剂的情况下,用稀硝酸蒸馏制取的间接法,习惯上称“间硝";二是由氮氧化物、氧及水直接合成浓硝酸,称为’直硝’;三是包括:氨氧化、超共沸酸(75%—80%HNO3)生产和精馏的直接法。本文仅探讨超共沸精馏法。
关键词:浓硝酸、氨氧化、超共沸精馏法
前言
硝酸是基本化学工业的重要产品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生产化肥、炸药、无机盐,也可用于贵金属分离、机械刻蚀等。目前,我国有浓硝酸厂家20多家,年生产能力在80万吨以上。1999年产量在73万~75万吨,到2005年稀硝酸生产能力达544.7万吨,2004年浓硝酸产量130.5万吨,2005年产量157万吨,2006年新增产能达300万吨。稀硝酸是合成氨的下游产品,与化肥生产紧密相关。浓硝酸最主要用于国防工业,是生产三硝基甲苯(TNT)、硝化纤维、硝化甘油等的主要原料。生产硝酸的中间产物——液体四氧化二氮是火箭、导弹发射的高能燃料。硝酸还广泛用于有机合成工业;用硝酸将苯硝化并经还原制得苯胺,用硝酸氧化,苯可制造邻苯二甲酸,均用于染料生产。此外,制药、塑料、有色金属冶炼等方面都需要用到硝酸。
我国硝酸的消费结构大致为:化学工业占65%左右,冶金行业占20%,医药行业占5%,其他行业占10%。在化学工业中生产浓硝酸的工艺主要有多种大同小异的工艺流程,生产中是根据氨氧化和氮氧化物吸收操作压力的不同分为间接法、直硝法和直接法三种类型。
1 硝酸的性质、用途及生产方法
1.1 硝酸的性质
纯硝酸为带有窒息性与刺激性的无色液体,其相对密度1.522,沸点83.4℃,熔点‐41.5℃,分为浓硝酸和稀硝酸。无水硝酸极不稳定,一旦受热见光就会分解,生成二氧化氮和水。
硝酸能与任意比例的水混合,形成浓硝酸(96%~98%HNO3)和稀硝酸(45%~70% HNO3)。硝酸是三大强酸之一,具有很强的氧化性。除金、铂及一些稀有金属外,各种金属都能与稀硝酸作用生成硝酸盐。由浓硝酸与盐酸按1:3(体积比)组成的混合液称为“王水”,能溶解金和铂,故称“王水”。
硝酸还具有强烈的硝化作用,与硫酸制成的混酸能与很多有机化合物结合成
硝化物。
1.2 硝酸的用途
硝酸是一种重要得化工原料,在各类酸中,产量仅次于硫酸。工业硝酸依HNO3含量多少分为浓硝酸(96%—98%)和稀硝酸(45%—70%)。稀硝酸大部分用于制造硝酸铵、硝酸磷肥和各种硝酸盐。浓硝酸最主要用于国防工业,是生产三硝基甲苯(TNT)、硝化纤维、硝化甘油等的主要原料。生产硝酸的中间产物——液体四氧化二氮是火箭、导弹发射的高能燃料。硝酸还广泛用于有机合成工业;用硝酸将苯硝化并经还原制得苯胺,用硝酸氧化,苯可制造邻苯二甲酸,均用于染料生产。此外,制药、塑料、有色金属冶炼等方面都需要用到硝酸。1.3 硝酸的生产方法
工业上生产硝酸的原料主要是氨和空气,采用氨的接触催化氧化的方法进行生产的。其总反应是式为:
NH3+2O2=HNO3+H2O
此反应由3步组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氨氧化为一氧化氮;一氧化氮进一步氧化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被水吸收生成硝酸。可用下列反应式表示:
4NH3+5O2=4NO+6H2O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氨催化氧化法能制得45%—60%的稀硝酸
2硝酸生产的基本原理及工艺条件的选择
2.1 氨的催化氧化
2.1.1 氨催化氧化的基本原理
氨和氧可以进行下列三个反应:
4NH3+5O2=4NO+6H2O △H=-907.28kJ(1)
4NH3+4O2=2N2O+6H2O △H=-1104.9kJ(2)
4NH3+3O2=2N2+6H2O △H=-1269.02kJ(3)除此以外,还可能发生下列反应:
2NH3=N2+3H2 △H=91.69kJ(4)
2NO=N2+O2 △H=-180.6kJ(5)
4NH3+6NO=5N2+6H2O △H=-1810.8kJ (6)不同温度下,上述式(1)~式(4)的平衡常数见表1
表1不同温度下氨氧化或氨分解反应的平衡常数(p=0.1013MPa)
温度/K K
p1K
p2
K
p3
K
p4
300 500 700 900 1100 1300 15006.4×1041
1.1×1026
2.1×1019
3.8×1015
3.4×1011
1.5×1011
2.0×1010
7.3×1047
4.4×1028
2.7×1020
7.4×1015
9.1×1012
8.9×1010
3.0×109
7.3×1056
7.1×1034
2.6×1025
1.5×1020
6.7×1016
3.2×1014
6.2×1012
1.7×10-9
3.3
1.1×102
8.5×102
3.2×103
8.1×103
1.6×104
从表1可知,在一定温度下,几个反应的平衡常数都很大,实际上可视为不可逆反应,比较各反应的平衡常数,以式(3)为最大。如果对反应不加任何控制而任其自然进行,氨和氧的最终反应产物必然是氮气。欲获得所要求的产物NO,不可能从热力学去改变化学平衡来达到目的,而只可能从反应动力学方面去努力。即要寻求一种选择性催化剂,加速反应式(1),同时抑制其他反应进行。长时期的实验研究证明,铂是最好的选择性催化剂。
氨在催化氧化过程中的程度,用氨氧化率来表示,是指氧化生成NO的耗氨量与入系统总氨量的百分比率。氨催化氧化反应为气固相催化反应,包括反应物的分子从气相主体扩散到催化剂表面;在催化剂表面进行化学反应;生成物从催化剂表面扩散到气相主体等阶段。据研究表明,气相中氨分子向铂网表面的扩散是整个过程的最慢一步,即过程的控制步骤。诸多学者认为氨的催化氧化反应速度是外扩散控制。该反应速度极快,生产条件下,在10-4s时间内即可完成,是高速化学反应之一例。
氨催化氧化的反应动力学根据上述反应机理,М.И.捷姆金等导出800~900℃间在Pt-Rh网上的宏观反应动力学:
式中: C0—氨空气混合气中氨的浓度,%;
C1—通过铂网后氮氧化物气中氨的浓度,%;
S—铂网的比表面积(活性表面cm2/铂网截面积cm2);
m—铂网的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