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初中信息技术 第1课数据计算教案 青岛版
青岛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Excel---数据计算》教案
理解函数的作用和掌握函数的使用方法。
难点
利用AVERAGE、MAX、MIN、IF函数进行计算。
课标
分析
教学
策略
1、教学方法设计:
为了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运用了情景教学法,通过相关紧扣主题的导入,很好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以完成一次学校比赛成绩相关结果的计算为本节课的教学主线;采用引导思考学法: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学生通过看书总结使用IF函数进行判断的方法步骤:
①单击目标单元格,按=按纽。
还采用了任务驱动、自主学习法:以任务驱动的方式,通过微课视频进行自主学习,以这种方式让学生掌握知识、学会操作方法,让学生完成任务,掌握本节课的关于Excel数据计算的相关内容。
2、教与学流程设计与教—学活动的设计思路
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生获取知识不是通过教师教育,而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中,借助他人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自我建构重组的方式获得。本节课使用学生感兴趣的主题作为教学的主线,整体的学习热情度高。这节课以学生通过微课视频自主学习为主,实现了分层教学,解决了水平不一的问题。对于出现的问题通过小组互助解决问题。教师仅仅起到了引导者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学情
分析
1.有些学生,没有系统的学习信息技术课程,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差异非常大。
2.在应用软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更多的关注如何完成课上的任务练习,至于怎样能够通过学习系统的掌握知识内容,做到学以致用就有些困难了。
3.考虑到学生对于数据的操作过程、方法以及作品的评价缺乏系统的认识和理解,因此,使用微课视频进行操作的自主学习,供学生自主学习使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学习进度进行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特别要注意营造交流学习的氛围。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1课数据计算教案青岛版
教学资源拓展
1. 拓展资源:
(1)电子表格软件的高级功能:介绍如何使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更复杂的数据分析,如数据透视表、宏命令等。
(2)实际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电子表格知识进行分析,如销售数据分析、财务报表等。
(3)电子表格软件的在线教程:提供一些优质的电子 第1课数据计算教案 青岛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青岛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1课“数据计算”。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
1. 了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界面和功能。
2. 掌握在电子表格中输入数据、进行简单计算的方法。
3. 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分析,如排序、筛选等。
4. 能够根据实际问题,运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设计预习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为课堂学习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和功能做好准备。
教师备课:
深入研究教材,明确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和功能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准备教学用具和多媒体资源,确保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和功能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和功能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步骤4:在A2、B2、C2单元格中分别输入“张三”、“85”、“92”。
步骤5:重复步骤4,输入剩余学生的数据。
例题2:使用函数计算平均分
【题目】
在“学生成绩”工作表中,计算所有学生的语文平均成绩。
【解答】
步骤1:选择一个空白单元格,例如D2。
步骤2:输入函数`=AVERAGE(B2:B5)`,该函数将计算B2到B5单元格的平均值。
再次,我在课堂中没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工具。有些学生对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不熟悉,导致操作效率低下。因此,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如在线教程、教学视频等,帮助学生提高电子表格软件的使用熟练度。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1课数据计算教学设计青岛版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电子表格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2.电子表格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电子表格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如单元格、工作表、数据行和列等。
详细介绍电子表格软件的功能,如数据录入、编辑、格式化等,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电子表格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电子表格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电子表格案例进行分析,如家庭预算表、成绩统计表等。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电子表格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电子表格解决实际问题。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的教学设计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数据处理场景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采取讲解与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性思考,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本节课以课本为基础,深入浅出地讲解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同时,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拓展相关知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息技术能力。
- “Excel VBA编程入门”:介绍Excel VBA编程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编程自动化Excel任务。
青岛版信息技术教案七年级下
七年级下学期信息技术教案第一课数据计算第1课数据计算【教学目的】学问目的: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函数的格式和种类。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函数的作用。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驾驭函数的运用方法。
技能目的:1、让学生学会运用SUM、AVERAGE、MAX、MIN、IF、COUNTIF六个常用函数。
2、使学生进步通过计算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的:1、让学生感受函数进展数据计算的便利。
2、培育学生节俭节约的美德。
【教材分析】内容和地位:1、本节课内容是青岛版信息技术七年级第一单元数据处理中的第1课。
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文字处理软件Microsoft Word2000有了肯定的相识,并能娴熟应用,在此根底上,教材又选择了数据处理,让学生接着相识和学习运用电子表应用软件,Microsoftt Excel2000,而数据计算又是数据处理的最根本的应用。
2、由“一张学生成果表求总分”切入,引导学生进入电子表格中常用函数应用的学习,让生去感受函数进展数据计算的便利,进步他们通过计算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培育他们节俭节约的美德。
教学重点:函数的运用方法。
教学难点:函数的运用方法【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课时支配】1课时【教学环境】微机教室【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明确学习目的二、新课教学1、运用求和函数SUM()求和把“压岁钱花费统计表”分发给每个学生,给出他们任务,让他们依据书中的步骤算出总数,师演示后巡察指导,简洁讲评,让学生从中悟出道理,激发爱好。
注:AVERAGE( )、MAX( )、MIN( )分别是求平均值函数、最大值函数和最小值函数的。
练一练:同学们也可以用这些函数,仿上面的步骤来求一下每类花费的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
2、运用条件函数IF()进展推断将“压岁钱花费统计表”中的“总计”改为“饮食习惯”,用IF()函数依据“食品饮料”类的花费额推断每个同学是否喜爱吃零食,进而对其饮食习惯做出“好”或“不好”的结论。
2019-2020年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1-5节教案 青岛版
2019-2020年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1-5节教案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声音数字化过程2、影响数字化声音的两个要素3、理解声音数字化的表示方法二、重点、难点模拟声音与数字声音的转化三、教学过程1、导入:自然界的声音:自然中的声音都是连续变化的,称之为模拟量。
2、数字计算机只能处理数字量,因此,必须将自然界中存在的模拟量转化称数字量。
3、模拟量声音转化为数字量的第一步:建立坐标系,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压力,我们也可以用电压来表示。
4、第一个步骤:采样,就是提取合适的采样点5、第二个步骤:离散。
将原有的模拟声波取消,信息点离散6、量化过程,将不在整数上的点整数化7、讨论:如果需要更多的原有声音信息保存下来,可以采取哪些手段和方法?讲过讨论:采样频率的提高,可以保留更多的原有信息,文件体积会增大量化位数的增加,可以保留更多的信息。
8、二进制数位的增加,实现了更多数据信息的保留。
例如SOS信号的数字化表示9、、声音试听分别听不同采样频率、不同量化深度的同一段音乐,找出还原效果最好的一个。
10、师生共同探讨原因:1)、自然界中存在的是模拟化的声音,是一个连续变化的量,具有连续的波形。
2)、数字计算机只能处理二进制数值。
3)、如何将模拟量转化成二进制数值。
数字化声音的二个过程:采样,量化。
4)、影响声音数字化的因素,采样频率,量化深度5)、采样频率、量化深度都是越大越好吗?11、计算机处理声音转化的设备――声卡12、数字声音的获取方法二:MIDI设备输入13、识别计算机中的声音格式文件:1)具有相同的图标2)使用相同的播放器播放3)具有相同的后缀名14 压缩文件的构成15数字音频的常用编码有三种:波形编码、参数编码和混合编码四、课堂总结数字化的一般过程数字化过程种的技术参数:采样频率和量化位数。
五、布置作业:准备一段mp3音乐,结合自己的录音,制作一段配乐录音。
六、教学反思:这节课内容相对比较独立,概念比较多,但是大多数学生似乎都还能接受。
2019-2020年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 第1课数据计算教学设计 青岛版
2019-2020年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1课数据计算教学设计青岛版课时:2课时教学分析:1、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是excel几个常用函数的用法,经过前面的学习后,学生已经掌握了excel的一些基础知识,函数的应用是学习excel的重点。
同时前面四个函数的用法基本相同,所以本节课用2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先讲前四个函数,第二课时再讲后两个函数。
本节重点讲述sum函数的用法,其它三个函数的用法让学生自己探究。
2、学习者分析:(1). 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少数了解Excel软件的功能,但是相关操作基本忘光啦,多数同学未接触过该软件。
(2). 学生掌握程度:Excel是3个软件中,难度最大的,不易掌握,内容与学生实践经验契合的地方也少,学生很少机会接触各种数据。
(3). 1/3学生学习有主动性,1/3学生基础差,学习吃力。
习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函数的作用;掌握函数的使用方法2、技能目标:学会使用sum average max min 四个常用函数;提高通过分析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用函数进行数据计算的便利;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操和团队合作精神教学重点与难点:函数的使用方法课前准备:把学生分成六组,每组选一个组长,给学生说明这节课将以组为单位举行一次比赛,每答对或是做对一道题的小组会得到一个星星,最后看看哪个小组得到的星星最多。
教学方法:讲授、探究、任务驱动和学生自主相结合的方法地点:微机室教学过程一、导入奥运期间,大家都热情高涨,为了更好的了解奥运,有同学做了04、08年奥运奖牌榜。
[提问] 08年中国奖牌得数是多少?[学生]100[教师]给该生所在的小组贴上一个星星标志[提问]04年中国奖牌得数是多少?[学生]63[教师]给该生所在的小组贴上一个星星标志[总结] 我们这样一个个的计算是不是比较麻烦啊?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数据计算二、复习上节课,我们学习excel的一些基础知识,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excel单元格名称这个概念excel单元格的名称:是excel的单元格地址,由列号和行号组成,当你选中某个单元格,它的名称会显示在最左边的“单元格名称栏”。
初中信息技术_第1课 数据计算教学课件设计
作业
利用今天学到的函数,统计你课余时间分 配,试分析应该怎样合理利用时间?
函数
❖ 函数是一些预定义了的计算关系,可将参数按 特定的顺序或结构进行计算。
❖ 基本格式:一个完整的函数包括函数名和参数 两部分。
❖ 函数名表示函数的计算关系
最常用的有 求和函数(SUM) 求平均值函数 (AVERAGE)
SUM的格式: =SUM (起始单元格:结 束单元格)
AVERAGE的格式: =AVERAGE (起始单元 格:结束单元格)
小贴士: 1、注意数据区域的选取 2、注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数
巩固与练习
利用本节课学到的函数做数据计算,并 对成绩进行分析
评价 项目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优秀 良好 一般 优秀 良好 一般
求和函数
平均值 函数 最大值 函数
本节小结
通过对“消费统计表.xls”工作簿中 的数据处理,掌握了函数自动求和、求 平均值和最大值的计算方法。
任务
1. 利用求和函数计算第1个同学的消费总 计
小贴士: 选中数据,再操作
自动填充
选中G3单元格,将鼠标移到选定单元格右下角的 黑方块上,光标会变成黑十字形状,然后按住鼠 标左键,向下拖动到需要的单元格,被选中的单 元格的内容就变成了相应的公式。
任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使用函数计算 : 求花费统计表平均及花费最高项
新
入 导
课
信息社会,我们日常 生活经常需要处理大 量数据。例如,学生 的成绩计算,操行分 的统计,对于大量的 数据,怎样通过电脑 来帮助我们计算和统 计数据呢
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了解常用函数的含义
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1课数据计算教学设计青岛版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操作练习等,了解他们对Excel的基本操作和数据处理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以及他们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3. 随堂测试:通过随堂练习题,评估学生对Excel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我将采用讲授法、实践法、互助法和反馈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讲授法用于向学生介绍电子表格的基本概念和Excel的操作方法;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熟悉和掌握Excel的使用;互助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反馈法通过学生的练习和教师的点评,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七年级的学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对信息技术课程通常有较高的兴趣。在学习能力上,学生普遍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在学习风格上,他们大多喜欢动手实践,合作学习,希望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知识。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电子表格操作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对Excel的界面和功能感到不适应,特别是在进行数据计算和图表制作时,可能会对函数的使用和公式的构建感到困惑。此外,学生在数据分析和处理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难以理解的数据关系和逻辑结构问题。对于那些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的学生,理解和应用电子表格功能可能会是一个较大的挑战。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Excel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2019-2020年九年级信息技术第一学期算法与流程图教案 青岛版
2019-2020年九年级信息技术第一学期算法与流程图教案青岛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算法的概念;2.流程图。
[能力目标]用流程图表达算法和其他事情的流程[情感目标]利用流程图更清晰地安排好自己的日常生活【教学重点】1. 算法的概念;2. 流程图及其画法。
【教学难点】算法的概念【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创设情境,讲授新课]由于学校给我们学习和演示用的机器人还没有买到,关于动手制作电动玩具车的课程我们在后面进行。
这节课我们开始下一个单位的学习。
前面的单元,我们学习和了解了机器人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机器人所需要的机械、电气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这个单元,我们的关注点将放在如何让机器人具备初步“智能”上了。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以后我们常用的两个“工具”——算法和流程图。
先来看看算法。
“算法”一词最早起源于公元9世纪的阿拉伯。
有一位名叫花拉兹米的阿拉伯数学家,他在一生中发现了很多求解算术问题的算法,并撰写了《合并与回代》一书,后被翻译成为拉丁文。
“合并”与“回代”这两个词是指解方程时所用的两个主要过程。
“算法”这个词现在一般认为都是在数学和计算机程序设计时才能用到。
其实,除了,在数学、计算机等领域经常用到外,其他领域甚至连我们的日常生活也一样可以用算法来表达,如:我们早晨起床穿鞋补袜这个动作,我们分解开这成了这样第一步:准备好鞋袜;第二步:穿袜子;第三步:穿鞋。
穿鞋袜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这些步骤也可以称为算法。
一般而言,算法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生活中处处都有算法,泡一壶茶需要算法、打扫卫生需要算法,做饭、做菜也需要算法。
只有明确了算法,我们才能做好一件事情。
做每件事情必须有基本元素(例如:穿鞋袜就需要有鞋袜),我们可以称这种基本元素为数据。
而数据和算法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程序(程序=数据+算法),例如:我们按正常穿鞋袜的程序完成动作,就不至于搞出把袜子穿鞋外面的笑话。
2019-2020年七年级信息技术 数据计算教学设计 青岛版
2019-2020年七年级信息技术数据计算教学设计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会使用SUM(求和)、IF(条件)两个常用函数。
(2)提高通过计算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以实例的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求和跟条件两个常用函数的使用方法。
可以采用学生先分组自学讨论,再汇报总结的形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用函数进行数据计算的便利。
(2)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美德。
二、学生分析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并未接触过电子表格,基础知识掌握比较薄弱,需要教师补充与本节相关的电子表格基础知识点。
为下面两个常用函数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教材分析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本节是第一单元数据处理的起始部分,它先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函数进行数据计算,通过计算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面的数据分析打下基础。
2.本节主要内容了解两个常用函数的格式,理解两个函数的作用,掌握函数的使用方法。
3.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了解函数的格式和种类,理解函数的作用,掌握函数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函数的使用方法。
4.课时要求:1课时。
四、教学理念让本节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对数据计算有强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兴趣,甚至有部分可能是带着问题来学习的。
但由于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较大的差异。
教师在教学前应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关注学生群体的学习特点与个性发展需要等方面的差异。
对于本节理论性比较强的内容,借助于一些具体活动的安排,让教学丰满和生动起来。
使实践与理论相匹配,营造高效率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通过小分组的教学组织,降低个体学习的难度,对于技术水平较高的同学,教师要鼓励其在分组内或分组之间充分发挥起技术应用特长,带动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同学,将学生的个体差异转变为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参与合作中互相学习并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各有所得。
五、教学策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合作探究等方式组织教学活动。
初中信息技术《EXCEL之数据计算》教案、教学设计
第1 课数据计算一、教材分析:《数据计算》是青岛出版社七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一单元《数据处理》第一课的内容。
数据计算是本册书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几个重点之一,也是学习后面几课的重要基础。
教材中以学生身边经常见到的“压岁钱花费统计表”为载体,引导学生用函数完成各种数据计算和判断操作。
以“加油站、一点通”作为常用函数知识点的补充,以“练一练”作为操作技能的巩固。
以“实践与创新”做为知识的延伸,帮助学生掌握数据计算的一般方法,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上学期已经掌握了Word 的基本操作,在Excel 的基本操作上可以进行知识的迁移。
但基于他们年龄的特征,他们对理论性强的知识点不易理解,认知较直观,而对具体操作易于接受。
另外因诸多因素的不同,造成他们对信息技术的认知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知识水平各不相同,形成了不同的层次,因此教学设计中要充分利用小组合作。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函数的格式和种类;理解函数的作用;掌握函数的使用方法。
2、技能目标:学会使用SUM、AVERAGE、MAX、MIN、IF、COUNTIF 六个常用函数;提高通过计算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用函数进行数据计算的便利;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美德。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常用函数的使用方法;函数的格式。
五、教学策略:本课是让学生学会用Excel 的函数来对数据进行计算。
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和学生“自主、合用、探究”的学习模式,老师仅起以引导启示的作用,使学生熟练掌握所学内容并能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生活,以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这样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效果比较好。
六、教学过程函数的使用,要清楚四个步骤:1、选择要放结果的单元格,2、根据计算要求选择函数,3、函数参数的设置,4、计算结果填充。
同学们不但要通过老师的演示掌握操作步骤,还要学会举一反三和知识迁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通过展示环节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增强了小组内的合作学习,小组间的评比能提升小组的竞争力。
青岛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数据计算教学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案例——第1课数据计算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认识EXCEL软件及其窗口组成②、了解EXCEL中函数的格式和种类③、理解函数的作用,并掌握函数的使用方法。
2.能力目标:①学会启动excel软件,认识其窗口组成。
②学会使用SUM、AVERAGE、MAX、MIN、IF、COUNTIF六个常用函数③提高通过计算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感受用函数进行数据计算的便利。
②培养学生学习的探索精神和对未知领域的开拓精神。
教学过程:一、引入:上周,我校进行了第一次月考,周五,教导处于主任拿着初一学生的各科成绩找到了我,说:“乔老师,请你利用周末的时间统计一下初一的成绩吧!”“OK!”我二话没说就接过了成绩单(领导交给的任务嘛,必须的。
)但当我仔细看了下成绩单后,头就大了。
8个班,420多名同学。
要计算每位同学的总分、平均分、等级。
还要算每个学科的总分、最高分、最低分。
还要算出每个班每学科的及格人数、优秀人数。
等等,直接晕掉。
但我转念一想:周一不是要到十五中来学习嘛,都听说我们十五中的同学,既聪明,又好学,还热心,特别是我们七年级班的同学,所以,我就把任务带到了这里,大家想不想帮我完成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呀?要想完成这个任务,我们需要借助一个工具,也就是今天我们要接触到的数据处理软件----EXCEL2003(板书),中文名字叫“电子表格”。
二、出示目标首先来看我们今天的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①、认识EXCEL软件及其窗口组成②、了解EXCEL中函数的格式和种类③、理解函数的作用,并掌握函数的使用方法。
2.能力目标:①学会启动excel软件,认识其窗口组成。
②学会使用SUM、AVERAGE、MAX、MIN、IF、COUNTIF六个常用函数③提高通过计算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感受用函数进行数据计算的便利。
②培养学生学习的探索精神和对未知领域的开拓精神。
初中信息技术第1课数据计算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第1课数据计算教案第1课数据计算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函数的格式和种类;理解函数的作用;掌握函数的使用方法、2、技能目标:学会使用SUM、AVERAGE、MAX、MIN、IF、COUNTIF六个常用函数;提高通过计算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用函数进行数据计算的便利;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美德。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使用SUM、AVERAGE、MAX、MIN、IF、COUNTIF六个常用函数2、教学难点:提高通过计算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教学方法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激情导入请学生打开打开“初一(5)班学生信息表”工作薄的“成绩表”工作表,使用公式计算每个学生的三科总分。
复习使用公式计算数据的方法,回顾使用公式的三个步骤。
引出新课。
出示第一个学习探究活动:在“初一(5)班学生信息表”工作簿的“成绩表”工作表中,使用“自动求和”按钮,计算每个学生所有学科的总分。
这个环节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让学生感受“自动求和”按钮实际上是求和函数“SUM”的快捷图标。
2、自主探究,交流分享在“初一(5)班学生信息表”工作簿的“成绩表”工作表中,使用求平均值函数AVERAGE,计算每门学科的平均分。
3、合作学习,释疑解难在“初一(5)班学生信息表”工作簿的“成绩表”工作表中,使用条件统计函数COUNTIF 统计各科考试成绩为优秀的人数。
这个环节教师要注意引导,根据学生情况教师进行演示并讲解课本。
强调它的功能:计算在指定区域中满足某个条件的单元格的数目。
4、实践创作,展示评价。
新课标青岛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一单元第1课《数据计算》教案
新课标青岛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一单元第1课《数据计算》精品教案【知识点的衔接】与“Word”中表格的计算相比较【本课教学法提点】1、学习方法:精讲多练,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2、模块:数据处理(利用Excel对数据进行处理)3.年级:七年级4.所用教材版本:青岛教育出版社(2007年12月第3版)5.时间安排:非上机时间10分钟,上机操作时间35分钟【案例背景】随着社会的进步,计算机已经走入了千家万户,利用计算机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和数据处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能够较熟练地掌握表格中的计算和处理技能,是时代对于广大学生的基本要求,每位同学应该认真学习,通过练习切实掌握Excel中数据的排序、筛选、分类汇总、打印功能等,通过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大量实践,特别是针对学生的特点,通过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适宜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章节是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利用Excel进行数据计算,使学生对电脑的计算功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学生手中的计算器相比较,学生体会到“计算机”的功能如此巧妙,抓住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掌握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学生便比较轻松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了解函数的格式和种类②理解函数的作用③掌握函数的使用方法。
2.能力目标:①学会使用SUM、AVERAGE、MAX、MIN、IF、COUNTIF六个常用函数。
②提高通过计算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感受用函数进行数据计算的便利。
②培养学生学习的探索精神和对未知领域的开拓精神。
二、内容分析1.教材分析:学生对于使用EXCEL进行数据计算,是首次接触,让学生根据所要掌握的知识目标,利用上学期“学计算机的方法”,让学生与所学习的“WORD”和“E XCEL”相比较,理解他们窗口的相同点和异同点,学生对于这些情况进行分析之后,能够很好的掌握Excel的特点,能够较好地学习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了解并掌握表格中计算和一些常用函数的使用方法。
【精品】青岛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及下册教案
新课标青岛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及下册教案第1课《信息的特征》课题:第1课一、案例背景信息模块/章节第1单元第1课信息的特征年级:七年级所用教材版本:初中信息技术青岛出版社学时数:1课时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认识信息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 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技能目标能够正确识别信息合法地利用和发布信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信息意识,养成善于甄别信息的习惯. 2。
内容分析重、难点和疑点信息的特征三、教与学的实际过程描述教学阶段及其所用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激趣导入提高兴趣读“阅读与思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回答信息传递的错误创设情趣学习新知新授信息的特征:1。
信息无处不在2。
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3. 信息具有价值性4。
信息具有时效性5。
信息具有共享性信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之中。
信息必须借助于某种物质载体才能得以呈现。
信息是有价值的.信息是有时间限制的信息可以无限使用,公平共享作业P4大显身手教学反思这节课主要是理论课,需要学生了解信息的特征有哪些,会区分信息的正与误板书信息的特征:1信息无处不在2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3信息具有价值性4信息具有时效性5信息具有共享性课题:第2课现代信息技术与生活一、案例背景信息模块/章节第1单元第2课年级:七年级所用教材版本:初中信息技术青岛出版社学时数:1课时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技能目标能够正确识别信息,合理地利用和发布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合理运用信息技术的习惯2。
内容分析重、难点和疑点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三、教与学的实际过程描述新课标青岛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3课《计算机探秘》精品教案课题:第3课计算机探秘一、案例背景信息模块/章节第1单元第3课年级:七年级所用教材版本:初中信息技术青岛出版社学时数:2课时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内部结构和主要部件;了解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青岛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第1课《数据计算》导学稿
青岛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第1课《数据计算》导学稿【爱心成果树评奖台规则】在规定时间内全部完成任务的小组和主动演示讲解任务、积极回答问题的小组均可献爱心一次,演示讲解、回答问题比较完整的小组可再献爱心一次。
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最先收获丰硕的果实。
【温馨提示】1.自学求助方法:(1)参看视频教程和导学稿;(2)参考课本中的相关操作;(3)向同学或老师求助。
2.每次提前完成任务的同学可以下位帮助其他组员学会操作并使其独立完成任务。
【学习目标】1.了解函数的格式和种类,理解函数的作用,掌握函数的使用方法;学会使用SUM (求和)、A VERAGE (求平均值)、MAX (求最大值)、MIN (求最小值)、IF (条件)函数;提高运用函数计算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体验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完成任务的过程,并掌握学习方法;感受用函数进行数据计算的便利;体验EXCEL 强大的运算功能。
3.培养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培养勤俭节约、助人为乐和感恩的美德,加深对养成好习惯的认识。
【课前准备】1.了解“爱心成果树评奖台”规则,以及自学求助方法;2. 找到“E:\邹城教育”中的“视频教程”等相关学习资源,自学视频教程,预习新课。
【教学流程】挑战一:求和函数SUM 的使用打开“E:\邹城教育\我有好习惯.xls ”,完成“挑战一”中的任务。
挑战二:A VERAGE (平均值)、MAX (最大值)、MIN (最小值)函数的使用打开“E:\邹城教育\我有好习惯.xls ”,完成“挑战二”中的任务。
挑战三:条件函数IF 的使用SUM 函数 公式格式:=SUM (单元格地址:单元格地址)方法一:①选定单元格 ②插入 →函数③选SUM ④选数据区域,回车 ⑤拖动填充柄 方法二:①选定单元格 ②单击∑按钮 ③选数据区域,回车 ④拖动填充柄 方法三:①选定单元格 ②单元格内输入公式(单元格内必须输等号)③拖动填充柄 青岛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第1课 班级: 姓名:IF 函数格式:=if (测试条件, ″条件成立″,″条件不成立″)Logical_test value_if_true value_if_false 方法:①选定单元格 ②插入 →函数③选IF ④输入条件和结果,回车 ⑤拖动填充柄打开“E:\邹城教育\我有好习惯.xls”,完成“挑战三”中的任务。
初中信息技术《数据计算(1)(1)》教学课件设计
用 if() 函数根据“食品饮料”类的花。
考一考
Excel2003 中 =A1+A2+ , 下 列 ( ) 可 A3 求 出 A1 到 A3 单元格中数 值 的和。 Excel2003 中 =average( , 要 对 b2:b4) B2,B3,B4 三 个 单元格中的 数 值进行求 平均 ,公式为()
1.1 数据计算
青岛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第 1 课
比一比
算出王小华、张小强、李东方三位同学的压岁钱总计是多少?找 两位同学比赛,一位同学使用计算器,一位同学使用纸和笔计算,来看 看使用计算器计算的和使用笔和纸计算的同学,速度与结果 如何?
1.1 数据计算
函数的应用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 、了解函数的定义、格式和种类; 2 、理解函数的作用; 3 、掌握函数的使用方法。 技能目标 1 、学会使用 SUM 、 AVERAGE 、 MAX 、 MIN
=SUM(A1:A 3)
=average(b 2,b3,b4)
=SUM(A1,A2, =SUM(A1,A
A3)
3)
=(b2+b3+b4) =sum(b2:b4
/3
)
实践与创新
计算出表中每位同学的各类花费所占总花费的百分比, 并 求出各类花费占总花费的平均百分比。以平均百分比 为条 件,创设“学习习惯”“娱乐消费习惯”“饮食习 惯”三 个评价项目,利用 if() 函数,分析小强花钱多却 不知道花 到哪里去了的原因,帮他 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
练一练
练一练
练一练
练一练
Average( ) 、 max( ) 、 min( ) 函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初中信息技术第1课数据计算教案青岛版教材分析内容和地位:1、本节课内容是青岛版信息技术七年级第一单元数据处理中的第1课。
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文字处理软件Microsoft Wordxx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能熟练应用,在此基础上,教材又选择了数据处理,让学生继续认识和学习使用电子表应用软件,Microsoftt Excelxx,而数据计算又是数据处理的最基本的应用。
2、由“一张学生成绩表求总分”切入,引导学生进入电子表格中常用函数应用的学习,让生去感受函数进行数据计算的便利,提高他们通过计算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勤俭节约的美德。
背景材料1、七年级二班班主任交给班长一个任务,要他统计一下这次年终学生的考试成绩,要求统计的很多,有每个同学的总分,有每个学科的总分及平均分,还要算什么优秀率、及格率什么的,咱们看怎么帮他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任务呢?2、小华今年春节收到压岁钱300元,买了自己喜欢的书和磁带等,只花了88元,剩下的钱让妈妈给存了起来。
而同班的小强收到500元压岁钱,到开学时已经花的精光,却不知自己都花到哪里去了,咱们看能不能帮他分析一下原因?小测验AVERAGE()表示函数。
1、 IF()表示函数。
2、 MAX()表示函数。
3、 MIN()表示函数。
4、 SUM()表示函数。
条件函数的功能是:。
小测验答案求平均值1.条件2. 求最大值3. 求最小值4. 求和判断是否满足条件,并输出相应的结果教学简案第1课数据计算【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函数的格式和种类。
2、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函数的作用。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函数的使用方法。
技能目标:1、让学生学会使用SUM、AVERAGE、MAX、MIN、IF、COUNTIF六个常用函数。
2、使学生提高通过计算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感受函数进行数据计算的便利。
2、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美德。
【教材分析】内容和地位:1、本节课内容是青岛版信息技术七年级第一单元数据处理中的第1课。
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文字处理软件Microsoft Wordxx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能熟练应用,在此基础上,教材又选择了数据处理,让学生继续认识和学习使用电子表应用软件,Microsoftt Excelxx,而数据计算又是数据处理的最基本的应用。
2、由“一张学生成绩表求总分”切入,引导学生进入电子表格中常用函数应用的学习,让生去感受函数进行数据计算的便利,提高他们通过计算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勤俭节约的美德。
教学重点:函数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函数的使用方法【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环境】微机教室【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明确学习目标二、新课教学1、使用求和函数SUM()求和把“压岁钱花费统计表”分发给每个学生,给出他们任务,让他们根据书中的步骤算出总数,师演示后巡视指导,简单讲评,让学生从中悟出道理,激发兴趣。
注:AVERAGE( )、MAX( )、MIN( )分别是求平均值函数、最大值函数和最小值函数的。
练一练:同学们也可以用这些函数,仿上面的步骤来求一下每类花费的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
2、使用条件函数IF()进行判断将“压岁钱花费统计表”中的“总计”改为“饮食习惯”,用IF()函数根据“食品饮料”类的花费额判断每个同学是否喜欢吃零食,进而对其饮食习惯做出“好”或“不好”的结论。
D3>40师演示后让生根据书上步骤完成任务,师巡视指导后,评价讲解。
三、练一练:同学们可以根据“学习用品”、“娱乐消费”的花费额,在“压岁钱花费统计表”中判断出每位同学的“学习习惯”、“娱乐消费习惯”。
四、课堂小结最后让学生自己再操作练习,且布置实践与创新中的任务,让生在兴致头上完成任务,师巡视指导。
五、小测验:5、 AVERAGE()表示求平均值函数。
6、 IF()表示条件函数。
7、 MAX()表示求最大值函数。
8、 MIN()表示求最小值函数。
9、 SUM()表示求和函数。
条件函数的功能是:判断是否满足条件,并输出相应的结果。
【教学反思】:在新课导入过程中,大部分同学都是用自己的方法去计算:或是纸笔,或是口算,或是计算器,只有少数同学思考有没有其他好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基本上掌握了操作方法和流程,会对结果进行分析,只有几个别的同学还在机械地填空,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同学们的实际操作时间有限,不经常练习往往会手生,我会尽最大能力来给学生创造条件。
第2课数据分析教材分析《数据分析》是青岛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的内容,本节课要求学生具有Ecexl数据计算的操作技能,是在掌握函数的使用方法的基础上设计的学习任务,为以后进一步学习Excel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做为整个单元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内容,既要培养学生对现实中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与处理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数据分析》是关于Excel数据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的内容,在课的设计上要很好的利用教材中的内容,但并不能完全拘泥于教材,要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延伸和拓展,尤其注操作与评价第3课数据的图表化教材分析内容和地位:1、本节课内容是青岛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1单元数据处理中的第3课。
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具有了Ecexl数据计算的操作技能,掌握了函数的使用方法,在此基础上,教材又选择了数据的图表化,让学生去理解图表的构成和作用,掌握数据的图表化的表示方法。
2、由“体重警示图”切入,引导学生进入图表的制作,让生去感受图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验信息的多样化表示,培养他们的合作理念和探索精神。
背景材料:1、寒假过后小强的体重增加了3.5kg,超过标准体重13.5kg,小强下定决心要控制体重。
他找到小华等几个好朋友成立了“健康同盟”,订立了“相互监督,加强锻炼,强健体魄,共享健康”的盟约。
小强的爸爸知道后,给每位盟员做了一张体重警示图,大家看了都很高兴。
体重警示图2、体检单刚刚发下来,有的同学身体偏瘦,营养不良;有的同学身体肥胖的厉害,没有达到健康的标准,初一年级组组长给五班的班长布置了任务,让他成立一个体育锻炼小组,让所有的同学都能够达到健康的标准。
本课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图表的构成和作用:2、了解图表的不同类型和几种常见类型的适用范围。
技能目标:1、掌握数据的图表化表示方法;2、学会对图表进行编辑和格式化;3、学会用图表处理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图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2、体验信息的多样化表示,弘扬热爱生命、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3、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合作理念和探索精神。
教材分析内容和地位:3、本节课内容是青岛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1单元数据处理中的第3课。
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具有了Ecexl数据计算的操作技能,掌握了函数的使用方法,在此基础上,教材又选择了数据的图表化,让学生去理解图表的构成和作用,掌握数据的图表化的表示方法。
4、由“体重警示图”切入,引导学生进入图表的制作,让生去感受图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验信息的多样化表示,培养他们的合作理念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对图表进行编辑和格式化教学难点:用图表处理信息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教学环境:微机室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二、新课导入同学们都已经看到小强的爸爸给“健康联盟”的盟员做的体重警示图,那你们想不想自己也成立这样的联盟,为自己做这样的图表呢?那我们今天就再到Excke里面去转转!三、新课教学1、图表的制作首先,教师做适当演示后,把“同学春节前后体重对照表”发给每位同学,然后让他们根据书上的5个步骤进行图表的制造,师巡视指导。
后简单讲评,重点强调。
出现的问题:大部分同学没有选中“对照表”的数据清单,就单击“插入”菜单中的“图表”命令,所以虽然按照书上的步骤做了,但没有得到相应的效果,教师加以指导并强调指出。
一定要先选中“对照表”的数据清单哦!嵌入式图表图表图表工作表最后一步选择“作为其中的对象插入”2、图表的编辑由于里面的文字录入出现了错误,并且图表的类型也不是让人很满意,就要对图表进行编辑,应该怎么做呢?下面同学再根据书上的步骤去完成,只要你觉得满意,那你就成功了。
出现的问题:有个别同学不知道从何如手,师对个别同学的图表加以操作后,同学就一目了然,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很快就完成了任务,值得表扬哦!3、图表的格式化因为我们以前学过文档的格式化,只要找到选中之后就能够进行格式化。
任务:让学生使用前面用过的“图表”菜单和右键快捷菜单,根据书中的步骤对图表进行格式化。
强调重点:一定要找到“图表选项”对话框。
单击“图表”菜单中的“图表选项”命令,弹出“图表选项”对话框,然后分别对几个选项卡进行设置就OK了!三、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图表的制作,以及怎样对图表进行编辑和格式化,我想同学们也都有了一定的掌握,那就趁热打铁再继续完成下面的操作吧。
四、练一练1、用“同学春节前后体重对照表”中的数据清单生成一个嵌入式簇状柱形图表。
2、用“同学春节前后体重对照表”中的数据清单生成一个独立式三维簇状柱形图表。
3、对自己前面制作的嵌入式图表进行编辑,改变图表的大小和位置至合适,更改其类型为圆柱图;修改张小强的“节后体重”数据为“80”,观察图表的变化;删除“标准体重”数据系列,再通过“添加数据”命令,添加上该数据系列。
4、将“同学春节前后体重对照表”作为源数据,制作一个嵌入式三维柱形图,参照小强的做法,按照自己的喜好设置标题、数据标志、图例、分类轴、数据轴、数据系列、背景墙、基底等部分的格式。
五、实践与创新:大显身手以下表为数据源,分别制作出一个簇状柱形图表和一个数据点折线图表。
泰山全年月平均气温(0C)统计表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内容看似很多,很零散,让同学一看就觉得犯愁,但通过快速的给他们演示和让他们分组进行任务的完成,把课堂时间都给了他们,让他们自己去创新,去探索,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成了课堂的主人,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让他们在课堂中感受图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图表的多样化,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理念。
背景材料:1、寒假过后小强的体重增加了3.5kg,超过标准体重13.5kg,小强下定决心要控制体重。
他找到小华等几个好朋友成立了“健康同盟”,订立了“相互监督,加强锻炼,强健体魄,共享健康”的盟约。
小强的爸爸知道后,给每位盟员做了一张体重警示图,大家看了都很高兴。
体重警示图2、体检单刚刚发下来,有的同学身体偏瘦,营养不良;有的同学身体肥胖的厉害,没有达到健康的标准,初一年级组组长给五班的班长布置了任务,让他成立一个体育锻炼小组,让所有的同学都能够达到健康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