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PT课件
合集下载
地质学基础PPT课件全文

2024/8/31
8
第89页/共45页
第一节 地球概况
二、地球的物理性质
(一)地球的密度和重力
布格校正
2024/8/31
地壳均衡说
9
第第190页页/共/共4455页页
第一节 地球概况
二、地球的物理性质 (二)地磁
2024/8/31
10
第110页/共45页
第一节 地球概况
二、地球的物理性质 (二)地磁
2024/8/31
26
第267页/共45页
第二节 地球的结构
二、地球的内部圈层 (一)地壳
2.地壳的厚度和结构
陆壳:约占地壳面积的 1/3多一点,陆壳具有 明显的双层 结构,即存 在上、下地壳。
洋壳:位于海洋之下, 约占地壳面积2/3少一 点,其上为 约4km厚的 海水,洋壳缺失上地壳
2024/8/31
第一节 地球概况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大地水准体” (Geoid)
2024/8/31
1
第12页/共45页
第一节 地球概况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024/8/31
2
第23页/共45页
第一节 地球概况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赤道半经(α):6378137m 地球极半经(с):6356752m
2024/8/31
用以计算岩石的年龄的公式为:
t=ln(1+D/N)/λ
λ为衰变常数;D为子体同位素含量;N为母体同位素含量。 目前用放射性同位素方法测得地球上最古老岩石的年龄为40- 43亿年; 对来自外星球的陨石及月岩的测定,获得的最大年龄为45- 47亿年。 据此,确定地球的年龄为至少有45亿年。
2024/8/3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PPT课件(初中科学)29张)

宇宙
5.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你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 请在任务单上画出来。
4
1、取一张挖有直径为1厘米小孔的纸,分别贴靠玻璃珠、 乒乓球、篮球表面 2、透过小孔视察所露出球面的曲度 3、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规律?
在认识地球形状方面,这个实验又说明了是什么?
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 两极半径是6357千米, 赤道周长约为为4×104千米 表面积约为5.1×108 平方千米
4、下列现象不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有( A )
A、日食现象 B、麦哲伦率船队环绕地球航行一周 C、海面上驶来的船只,先出现桅杆 D、哈勃望远镜拍摄的地球照片
5、如果你乘船出海,你会看到港口的灯塔( C )
A、整个突然从视野中消失 B、从上到下依次从视野中消失 C、从下到上依次从视野中消失 D、塔顶和塔基同时从视野中消失
严格的说地球不是一个正球体, 为什么在太空中,地球看上去几乎 和正球体没有差别呢?
赤道半径和极半径相差21km, 相对来说仅差0.3%。
[材料] 白纸、铅笔、胶水 [步骤]
1、数根纸条上端固定在铅笔上,下端互相黏连
被Hale Waihona Puke 笔穿过,形成灯笼状纸球。2、双手搓动铅笔,使旋转。
[视察] 纸球的形状的变化
联系实验,你认为地球形状的特点是不是偶然 形成的?
于是法国国王派了两支队 伍分别赴南、北半球,测经线 的弧度,用了3000多天,结 果证明牛顿是正确的。
总之人类对于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从直觉的错 误去伪存真、由粗到精的过程。而人类对于 地球的认识还未停止。
谈谈你从人们认识地球的过程中感悟到什么?
课堂练习:
1、地球是一个两极 稍扁 ,赤道 略鼓 的 球体。 2、它的赤道半径是 6378 千米。两极方向 半径比赤道半径短 21 千米。 3、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 4万千米 。
5.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你认为地球是什么形状的? 请在任务单上画出来。
4
1、取一张挖有直径为1厘米小孔的纸,分别贴靠玻璃珠、 乒乓球、篮球表面 2、透过小孔视察所露出球面的曲度 3、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规律?
在认识地球形状方面,这个实验又说明了是什么?
赤道半径是6378千米 两极半径是6357千米, 赤道周长约为为4×104千米 表面积约为5.1×108 平方千米
4、下列现象不能够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有( A )
A、日食现象 B、麦哲伦率船队环绕地球航行一周 C、海面上驶来的船只,先出现桅杆 D、哈勃望远镜拍摄的地球照片
5、如果你乘船出海,你会看到港口的灯塔( C )
A、整个突然从视野中消失 B、从上到下依次从视野中消失 C、从下到上依次从视野中消失 D、塔顶和塔基同时从视野中消失
严格的说地球不是一个正球体, 为什么在太空中,地球看上去几乎 和正球体没有差别呢?
赤道半径和极半径相差21km, 相对来说仅差0.3%。
[材料] 白纸、铅笔、胶水 [步骤]
1、数根纸条上端固定在铅笔上,下端互相黏连
被Hale Waihona Puke 笔穿过,形成灯笼状纸球。2、双手搓动铅笔,使旋转。
[视察] 纸球的形状的变化
联系实验,你认为地球形状的特点是不是偶然 形成的?
于是法国国王派了两支队 伍分别赴南、北半球,测经线 的弧度,用了3000多天,结 果证明牛顿是正确的。
总之人类对于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从直觉的错 误去伪存真、由粗到精的过程。而人类对于 地球的认识还未停止。
谈谈你从人们认识地球的过程中感悟到什么?
课堂练习:
1、地球是一个两极 稍扁 ,赤道 略鼓 的 球体。 2、它的赤道半径是 6378 千米。两极方向 半径比赤道半径短 21 千米。 3、地球的赤道周长约为 4万千米 。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地球PPT课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模型 ——地球仪
导入新课
茫茫宇宙,繁星璀璨。你能找到地球吗?
探究新知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 地 球 形 状 的 认 识 过 程 (①猜想阶段)
天圆地方
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盘。 ——《周髀算经》
其言天似盖笠,地法覆盘。 天地各中高外下。
——《晋书·天文志》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地 球 形 状 的 认 识 过 程(③证实阶段)
这次环球航行的 路线是什么?
A
AC
B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探究新知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故事,给你怎样的启发?
1.科学需要实践来证明。 2.科学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3.科学需要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
探究新知
地 球 形 状 的 认 识 过 程(④确证阶段)
探究新知
(2)地球的大小
6371千米
平均半径
4万千米
最大周长
5.1亿平方千米 地球表面积
探究新知
地球的大小
地球大小歌
(6371km)
庐山起义是半径,五点一亿表面积。
要知赤道有多长,坐地日行八万里。
(4万千米)
歌谣学地理
探究新知
6357KM (极半径)
6378KM (赤道半径)
结合数据,描述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 则的椭圆球体。
"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 在中国古代的建筑、货币等方面均有表现。
方孔圆币
天坛
四合院
探究新知
地 球 形 状 的 认 识 过 程(②推测阶段)
太阳和月亮
后来人们根据月球和太阳的 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一个球体,于 是有了“地球”的概念。
导入新课
茫茫宇宙,繁星璀璨。你能找到地球吗?
探究新知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地球的形状 地 球 形 状 的 认 识 过 程 (①猜想阶段)
天圆地方
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盘。 ——《周髀算经》
其言天似盖笠,地法覆盘。 天地各中高外下。
——《晋书·天文志》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地 球 形 状 的 认 识 过 程(③证实阶段)
这次环球航行的 路线是什么?
A
AC
B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探究新知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故事,给你怎样的启发?
1.科学需要实践来证明。 2.科学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3.科学需要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
探究新知
地 球 形 状 的 认 识 过 程(④确证阶段)
探究新知
(2)地球的大小
6371千米
平均半径
4万千米
最大周长
5.1亿平方千米 地球表面积
探究新知
地球的大小
地球大小歌
(6371km)
庐山起义是半径,五点一亿表面积。
要知赤道有多长,坐地日行八万里。
(4万千米)
歌谣学地理
探究新知
6357KM (极半径)
6378KM (赤道半径)
结合数据,描述地球的形状? 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 则的椭圆球体。
"天圆地方"的设计理念 在中国古代的建筑、货币等方面均有表现。
方孔圆币
天坛
四合院
探究新知
地 球 形 状 的 认 识 过 程(②推测阶段)
太阳和月亮
后来人们根据月球和太阳的 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一个球体,于 是有了“地球”的概念。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PPT优质课件

地球的形状
航海探证——环球航行
1519~1522年,麦哲伦船队首次实现了环绕地球一周的航 行,证实了地球的形状是球体。
麦哲伦
地球的形状
1519年9月,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一支200多人的探 险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向西渡过大西洋,穿过南美大陆南 端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再向西穿过印度洋,绕过好望 角,在1522年9月回到西班牙。
7、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认识过程排序正确 的是(C )
①天圆地方 ②麦哲伦环球航行 ③天如斗笠 地如覆盘 ④地球卫星照片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②④
D.④②③①
➢ 总结反馈
• 1、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事例:①远去的轮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 失;②永远走不到天涯海角;③站得高,看得远;④月食时被蚀部分总是 成弧形;⑤麦哲伦环球航行;⑥从卫星上拍摄的地球照片。
• 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现象提出地球是球体,是最早提出地球是球体的人
亚里士多德
谁是第一个证实地球是个球体的人吗?怎样证实的?
• 麦哲伦环球航行首次证实了地球是球体。
➢ 麦哲伦航海图
➢小组展示
• 你想知道地球的具体大小吗?请阅读课本P5
极半径:6357Km 平均半径:6371Km
赤道半径为6378.38千米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我们身处的宇宙
太阳系八大行星示意图
地球的形状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人类自诞生以来,对地球的形状充满好奇并不断探索。地 球究竟是什么形状呢?作为现代人都知道,可是在古代却是个 争论不休的问题。
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呢? 如果从你所在地出发一 直前行,你能回到你出 发的位置吗?
地球仪的基础知识-PPT

本
(东经)
初
子 午 越往东度数越大
线
20°W以东和160°E以西为东半球,其余为西半球.
180°
20°W 0°
160°E 180°
西 半
球 东半球
西半球
20°W
西半球 东半球
东西半球划分
160°E
东半球
西半球
160°E东半球北极西球20°W北极
160°E
西半球
20°W
北极
160°E
东半球
南极
要 23.5o
北回归线
的
纬
0o
线
热
赤
道
0o
带
23.5o
南回归线
南温带
66.5o
南极圈 南寒带
90o
北半球
北极
南北半球划分 南半球
南极
北半球 赤道 南半球
2.经线 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1)形状 半圆形,两条正
北极
对的经线组成一
个经线圈
(2)经线是否等长 等长
(3)所指示方向 南北
南极
经度划分:
以本初子午线 为起点,向西、 向东各分180°
900W
N
西增西经 东增东经
0° 15°
900E
0 °经线以西 称西经,用 “W”表示
本
初 子
午
线
0 °经线以东
称东经,用
S
“E”表示
经线度数规律
180o 30o 20o 10o 0o 10o 20o 30o 180o
(西经) 越往西度数越大
(1)形状 圆形
(2)长度 赤道最长,向 两极递减,极 点为零
地球形状和大小PPT课件

可寻址片外RAM 64K字节 (0000H—FFFFH) 可寻址片外ROM 64K字节 (0000H—FFFFH) 片内 Flash ROM 4K字节 (000H—FFFH)
★ 8051在逻辑上,即从用户角度上8051有三 个存储空间:
片内外统一编址的程序存储器 片内外不统一编址的数据存储器 特殊功能寄存器(片内)
0FFFH 0000H
内部 ROM (EA=1)
外部 ROM (EA=0)
0FFFH 0000H
在程序存储器中,有6个单元具有特殊功能
0000H: 8051复位后,PC=0000H,即程序从0000H 开始执行指令。
0003H:外部中断0入口。 000BH:定时器0溢出中断入口。 0013H:外部中断1入口。 001BH:定时器1溢出中断入口。 0023H:串行口中断入口。
﹡ ROM是一种写入信息后不易改写的存储器。断 电后,ROM中的信息保留不变。用来存放固定的 程序或数据,如系统监控程序、常数表格等。
2.1.1普林斯顿结构
一般微机通常只有一个逻辑空间,可以随 意安排ROM或RAM。访问存储器时,同一地址对 应唯一的存储单元,可以是ROM也可以是 RAM, 并用同类访问指令。这种结构称为普林斯顿结 构。
Programmable ROM
静态存储器 SRAM——Static RAM
(动态存储器 DRAM——Dynamic RAM)
按字节寻址:每个字节(8个位)占一个地址
按位寻址:有的存储器每一个位就有一个地址
8051的存储器组织
8051存储器可以分成两大类:
﹡ RAM,CPU在运行时能随时进行数据的写入和 读出,但在关闭电源时,其所存储的信息将丢失。 它用来存放暂时性的输入输出数据、运算的中间 结果或用作堆栈。
★ 8051在逻辑上,即从用户角度上8051有三 个存储空间:
片内外统一编址的程序存储器 片内外不统一编址的数据存储器 特殊功能寄存器(片内)
0FFFH 0000H
内部 ROM (EA=1)
外部 ROM (EA=0)
0FFFH 0000H
在程序存储器中,有6个单元具有特殊功能
0000H: 8051复位后,PC=0000H,即程序从0000H 开始执行指令。
0003H:外部中断0入口。 000BH:定时器0溢出中断入口。 0013H:外部中断1入口。 001BH:定时器1溢出中断入口。 0023H:串行口中断入口。
﹡ ROM是一种写入信息后不易改写的存储器。断 电后,ROM中的信息保留不变。用来存放固定的 程序或数据,如系统监控程序、常数表格等。
2.1.1普林斯顿结构
一般微机通常只有一个逻辑空间,可以随 意安排ROM或RAM。访问存储器时,同一地址对 应唯一的存储单元,可以是ROM也可以是 RAM, 并用同类访问指令。这种结构称为普林斯顿结 构。
Programmable ROM
静态存储器 SRAM——Static RAM
(动态存储器 DRAM——Dynamic RAM)
按字节寻址:每个字节(8个位)占一个地址
按位寻址:有的存储器每一个位就有一个地址
8051的存储器组织
8051存储器可以分成两大类:
﹡ RAM,CPU在运行时能随时进行数据的写入和 读出,但在关闭电源时,其所存储的信息将丢失。 它用来存放暂时性的输入输出数据、运算的中间 结果或用作堆栈。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完整版课件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天圆地方
天如斗笠, 地如覆盘
确证: 地球是 球体
麦哲伦环球航 行,证实地球 是一个球体。
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1、驶向海港的船船身与桅杆。 ——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2、月食
月球面上地球阴影的边缘是圆弧形的。
开心一笑
• 倒挂着 弟弟问:“哥哥,地球是球形,在我们站的地球 另一面的人是怎样站的?” 哥哥说:“当然是脚踏地,头朝天的倒挂着。” 弟弟说:“他们怎样走路呢?” 哥哥说:“他们走路脚一定不能离开地面,否则 就会掉下去。” 弟弟说:“幸亏我们是在地球上面。”
二、地球的大小
最大周长: 约4万千米
平均半径: 6371千米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总结
1、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 3、地球的赤道周长约是4万千米。 4、地球的表面积约是5.1亿平方千米。
一、地球的形状 两极部位略扁不规则的球体
古人眼中的天地形状
古人眼中的天地形状
麦哲伦环球航行
前 苏 联 宇 航 员 加 加 林 眼 中 的 地 球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调动你的眼睛、耳朵、手、大脑去看去听去记去思考: • 认识到地面不是平的的例证还有哪些? • 认识到地球是圆的的例证有哪些? • 通过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你感悟出了什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中国人认为天是圆的, 地是方的。
古代印度人则认为大地是一个圆盾, 由三头大象驮着,站在乌龟背上。
古代巴比伦人想象大地是龟背上隆起 的空心山,大陆四面环绕着海水,有 一个浑圆的巨大天罩盖在上面。
对地球的形成,科学家提出了 几种设想:
--在几十亿年前,地球和宇宙中的其它星球同时 由太空中的灰尘和气体凝聚而成。
请描述:通过观 察人造卫星拍摄 的地球照片,说 说从太空看到的 地球面貌是怎样 的?
经过现代科技 测量知道,地 球是一个两极 稍扁、赤道略 鼓的球体。
表面积为5.1亿 平方千米
平均半径约 6371千米
赤道 周长 大约 4万 千米
1、前面图有一个“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的活 动, 这个活动证实了与远去的帆船其船身和桅杆消失的次序 有关的是( D )
这个理论是18世纪法国哲学家康德和法国数 学家、天文学家拉普拉斯提出的星云说。它被认 为是最合理的一种地球形成理论。
航海家的故事: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 艰难历程!
西班 牙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图
为什么远去的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讨论球面上铅笔 移动的现象与平 面上铅笔移动的 现象,比较两者 的不同
盖天说
古老的”盖 天说”认为” 天圆地方”. 一些人想象 中地是平的, 像一个大托 盘,被巨大的 半球形天穹 罩着.
A、桅杆的长度 B、船离开观察者的距离 C、船只有大小 D、船只运动所在海洋表面的形状
2、从航天飞机上拍摄的照片看, 地球的形状很圆,这主 要是由于( C )
A、航天飞机离地球很近 B、地球是一个标准的圆球 C、
赤道的半径比两极方向的半径仅长0.33 %
D、
照片拍摄精度不够高
3、某探险家计划从赤道附近的新加坡出发, 乘热气球在赤道上方探险,估计平均航速为 每小时25千米,他成功回到新加坡起码需要 ___6_6 __天。
4、下列现象能证明地球的形状是个球体的
是( D)
①海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
②太阳是圆的; ③月球是圆的;
④人越往山上爬,看到的地平圈越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本课小看地球是个蓝白色的 球体。蓝色部分是海洋(占 地球表面积的71%)。白 色部分是漂浮于天空的白云。 黄色部分是陆地。
--地球是一颗恒星的一部分,其中的一部分被太 阳强大的引力吸出来,构成了地球。
--地球是由一颗恒星爆炸而成。;以上这些理论 都存在不少缺点和错误,后来都被一一否定 了。
当今最合理的解释:
大约100亿年前,有一大片冷却的尘埃微粒 涡旋在宇宙中间。
这些微粒互相吸引,慢慢地聚在一起,形成 一个大的不停的旋转的圆盘,随后又甩出许多圆 环。同时猛烈的微粒形成一个个由气体和溶液构 成的巨大火球。然后开始冷却,并凝成固体。大 约到40--50亿年前后,这些火球变成现在的地球、 火星、金星等九大行星。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地球上多样的自然环境,造就了丰 富多样的世界。地球是浩瀚宇宙中的一 个小星球。宇宙中可能有像地球这样适 合高级生物生存的星球。千差万别的宇 宙环境,也可能会有与人类不同的外星 智慧生命。无限的宇宙,蕴藏着无数的 奥秘。
星星是什么?宇宙有多大?月亮为 什么有圆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吗?
第一节 地球形状和大小
1探究地球的形状。 地球的大小。
你知道哪些关于“外星人”的报 道地球是怎样形成的呢
在古代,人们对地球的形状有何 不同的认识
地球形状是怎样的呢
九大行星中,为何只有地球上有生命物质?
A、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 得地球上有液态水的存在。
B、地球的大小适中,产生的引 力能吸住大气层中的各种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