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生态保护与土壤退化的防治PPT课件

合集下载

土壤生态保护与土壤退化的防治PPT课件

土壤生态保护与土壤退化的防治PPT课件
31
水利工程措施
防治
生物工程措施
农业技术措施
32
据统计,世界每年土壤流失量为2.5×1010t,相当于损失土地 (6.0-7.0)×106hm2。40多年来,世界可耕地由此而损失近1/3。我 国每年土壤流失量占世界总量的1/5,相当于全国耕地削去10mm厚的 肥土层,损失氮、磷、钾养分约相当4000×104t化肥。
21
土壤侵蚀(或水土流失)
定义
土壤侵蚀指主要在水、风等营力作用下,
土壤及其疏松母质(特别是表土层)被剥蚀、 搬运,堆积(或沉积)过程。
22
分类
土壤侵蚀类型的划分以外力性质为依据,通常 分为水力侵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和风力侵蚀等。 其中水力侵蚀是最主要的一种形式,习惯上称为水 土流失。水力侵蚀分为面蚀和沟蚀,重力侵蚀表现 为滑坡、崩塌和山剥皮,风力侵蚀分悬移风蚀和推 移风蚀。
33
土壤盐渍化或盐碱化
土壤盐渍化或盐碱化作为一种土壤退化现象,系指由于自然的或认 为的原因,使地下潜水水位升高、矿化度增加、气候干旱,蒸发增强, 而导致的土壤表层盐化或碱化过程增强,表层盐渍度或碱化度加重的现 象。
土壤盐渍化或盐碱化主要发生于干旱、半干旱、半湿润和滨海平原 的洼地区。
中国也是盐渍土分布广泛的国家,编制中国盐渍土分布图时粗略计 算,中国的盐渍土面积约为l.0x108ha,其中现代盐渍土约占37%,残积 盐渍土约占45%.潜在盐渍土约占18%。中国盐渍土分布于辽、吉、黑、 冀、鲁、豫、 晋、新、陕、甘、宁、青、苏、浙、皖、闽、粤、内蒙古 及西藏等19个省区。
13
土壤生态系统平衡
土壤生态系统平衡只是一种动态平衡,若从外界环境不断输 入土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物质流发生变化,必然引起土壤生态 系统的成分、性质、结构与功能发生相应的改变;相反的,土壤 生态系统向外界环境输出的能量和物质流的变化,也会使陆地生 态系统整体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两者相互促变,因而从 生态角度,对土壤生态系统的保护,防止土壤生态退化,对于农 业生态系统以至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土壤的生态作用》课件

《土壤的生态作用》课件

该区域土壤的生态功能
水分涵养
该区域土壤具有良好的涵养水源 的能力,能够有效地保持水分, 为植物生长提供必要的水分条件

土壤侵蚀控制
该区域土壤具有较强的抗侵蚀能力 ,能够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保护 地表土壤和生态环境。
生物多样性维持
该区域土壤为多种植物和动物提供 了栖息地,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维 持者。
土壤氮与植物生长
土壤中的氮是植物生长的 重要养分,植物通过根部 吸收土壤中的氮来维持正 常的生理功能。
土壤氮与水体健康
土壤中的氮也是水体的重 要来源,过量的氮会导致 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生 生物的生存。
土壤在磷循环中的作用
土壤中磷的吸附与释放
01
土壤中的磷通常以磷酸盐的形式存在,通过吸附和解吸过程来
续利用。
PART 04
案例研究:特定区域的土 壤生态状况
REPORTING
该区域的土壤组成与性质
土壤类型
该区域主要分布着黄壤、 红壤和砂质壤土等不同类 型的土壤。
土壤质地
该区域土壤质地较为多样 ,既有粘土,也有砂土和 壤土。
土壤肥力
该区域土壤肥力中等,有 机质含量较高,但部分地 区存在养分不足的问题。
土壤中的生物多样性
土壤中的生物种类繁多,包括细菌、真菌、蚯蚓、昆虫等,它们共 同构成了复杂的生物群落。
土壤对生物的保护作用
土壤能够为植物提供保护,防止其被风吹倒、动物啃食等。
土壤在碳循环中的作用
土壤中碳的储存和释放
土壤碳与农业可持续性
土壤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够储存大量的碳,并在微生物的作 用下释放到大气中。
保水能力。
土壤的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有有机物质, 包括动植物残体、微生物及其分解产物。

《环境土壤学》课件

《环境土壤学》课件
时维持土壤结构和肥力。
土壤结构包括土壤颗粒大小、孔隙度和团聚体等,影 响水分和空气的流动,以及养分的保持和传递。
土壤生态系统由土壤生物、土壤环境、土壤结 构和土壤养分等组成,具有物质循环、能量流 动和信息传递等功能。
土壤环境包括土壤温度、湿度、酸碱度、氧化还 原电位和土壤气体等,对土壤生物的生存和活动 产生影响。
交通运输
汽车尾气、轮胎磨损等 产生的有害物质进入土
壤。
土壤污染的类型
重金属污染
如铅、汞、镉等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积累。
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核素在土壤中的富集。
有机物污染
如石油、农药、多环芳烃等有机化合物污染 土壤。
病原菌和寄生虫污染
污水灌溉和垃圾填埋等导致病原菌和寄生虫 在土壤中滋生。
土壤污染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土壤生态保护与修复
通过生态工程和生物修复等技 术手段,恢复受损土壤生态功 能。
土地资源管理与规划
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进 行土地资源调查、评价和规划

环境土壤学的发展历程
20世纪初
环境土壤学开始萌芽,主要关注土壤污染问题。
20世纪中叶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土壤污染和退化问题日益严重,环境土 壤学得到快速发展。
土壤生物的种类与分布
土壤生物包括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等,其中微 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等,植物包括根 系和地衣等,动物包括蚯蚓、蚂蚁和蜘蛛等。
土壤生物的种类和分布受地理环境、气候条件 、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 同地区的土壤生物群落存在差异。
土壤生物在土壤形成、物质循环和生态平衡等 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也有 重要影响。
特点
环境土壤学具有跨学科性,涉及环境 科学、土壤学、地理学、生态学等多 个领域;同时,环境土壤学强调实践 应用,旨在解决实际的环境问题。

土壤退化类型与防治 ppt课件

土壤退化类型与防治  ppt课件
土壤退化概述8ppt课件中国土壤退化分类一级二级aa土壤侵蚀aa11水蚀aa22冻融侵蚀aa33重力侵蚀bb土壤沙化bb11悬移风蚀bb22推移风蚀cc土壤盐化cc11盐渍化和次生盐渍化cc22碱化土壤退化概述9ppt课件dd土壤污染dd11无机物包括重金属和盐碱类污染dd22农药污染dd33有机废物污染dd44化学肥料污染dd55污泥矿渣和粉煤灰污染dd66放射性物质污染dd77寄生虫病原菌和病毒污染ee土壤性质恶化ee11土壤板结ee22土壤潜育化和次生潜育化ee33土壤酸化ee44土壤养分亏缺ff耕地的非农业占用中国土壤退化分类续土壤退化概述10ppt课件三我国土壤资源的现状与退化的基本态势1
第十四章 土壤退化与土壤质量
ppt课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内容提要
土壤退化的概念和类型 主要类型土壤退化态势和土壤退化的后果
及土壤退化的防治途径与措施 土壤质量的概念 土壤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
ppt课件
2
第一节 土壤退化概述
ppt课件
3
土壤退化概述
我国土壤退化总面积达4.6 x 106 km2 ,占全国 土地总面积的40%、全球土壤退化总面积的1/4。
ppt课件
36
土壤退化类型与防治
四、土壤潜育化与次生潜育化
1.基本概念
土壤潜育化: 土壤处于地下水和饱和、过饱和水 长期浸润状态下,在1 m内的土体中某 些层段Eh < 200mV,因Fe、Mn还原而 生成的灰色斑纹层,或腐泥层,或青泥 层,或泥炭层的土壤形成过程。
ppt课件
37
土壤退化类型与防治
以。外力性质为依据,土壤侵蚀类型的划分:
水力侵蚀: 重力侵蚀: 冻融侵蚀 风力侵蚀: 人为侵蚀

小学科学保护土壤资源课件ppt

小学科学保护土壤资源课件ppt

精准施药
03
采用现代化的精准施药技术,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在土
壤中的残留。
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
01
02
03
发展有机农业
鼓励农民种植有机作物, 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推广生态农业模式
通过生态农业模式,实现 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减少废弃物对土壤的污 染。
加强土壤质量监测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土壤资源保护的认 识和重视程度。
推广环保科普知识
向公众普及环保科普知识,引导公众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壤资源。
鼓励公众参与环保活动
积极组织各种环保活动,鼓励公众参与土壤资源保护工作。
04
校园内保护土壤资源实践案 例
校园绿化中保护土壤做法
破坏生态平衡
土壤污染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破坏生态平衡。
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
直接危害
间接危害
人们通过食物链摄入被污染土壤中的有害 物质,引起健康问题,如重金属中毒、癌 症等。
被污染的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可能挥发到空 气中,或通过地下水进入饮用水源,从而 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长期危害
遗传危害
一些有害物质在人体内具有累积效应,长 期暴露可能导致慢性中毒和远期健康影响 。
定期对土壤进行质量监测 ,及时发现土壤问题并采 取相应的修复措施。
加强工业废弃物处理与监管
1 2
严格工业废弃物排放标准
制定严格的工业废弃物排放标准,限制废弃物中 的有害物质排放。
加强工业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
加大投入,建设完善的工业废弃物处理设施,确 保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理。

土壤退化与生态恢复

土壤退化与生态恢复

楼兰古城
四、土壤荒漠化 旳防治
1 、营造防沙林带
2 、实施生态工程
3 、建立生态复合经 营模式
4 、合理开发水资源
5 、控制农垦
6.完善法制,严格控 制破坏草地
防风固沙
二、 土壤流失
*土壤流失是土壤物质因为水力及水力加上重力
作用而搬运移走旳侵蚀过程,也称水土流失作用
主要类型有:流水侵蚀、重力侵蚀和冻融侵蚀
•过去 30 年中,土壤侵蚀面积旳增长速率为 1.2~2.5% ,致使长 江成为中国旳第二条“黄河” 。
•我国每年流失土壤 50 亿吨,流失旳土壤养分 4000 万吨化肥 ,流失旳土壤相当于 10mm 旳土层。
我国土壤退化类型旳发展速度
土壤退化类型 发展速度(千公顷/年)
耕地占用
150
耕地剥离
100
(1)拟定系统边界 (2)生态系统情况调查 (3)生态系统退化诊疗 (4)拟定目旳
(5)实施生态恢复 (6)生态恢复示范和推广 (7)预测、检测和评价
• 2,生态恢复旳技术体系
①2,生态恢复旳技术体系
②非生物或环境要素旳恢复技术 ③生物原因旳恢复技术 ④生态系统旳总体规划、设计与组装技术
第四节 土壤退化旳生态恢复
9 913×104hm2
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南方丘林,横断山区
第一节 土壤退化旳概念及分类
(二)土地退化与土壤退化
• 土地:土地是宏观概念,更多强调土地属 性(地表形态,植被覆盖,水文和土壤)
• 土壤:是土地旳主要自然属性,是土地中 与植物生长密不可分旳那部分自然条件。
• 土壤是土地旳关键。
第一节 土壤退化旳概念及分类
环境污染型
土地沙化

土壤退化与防治 ppt课件

土壤退化与防治 ppt课件
土壤退化与防治
3.3 土壤次生盐渍化
概念:由于不恰当的利用,使潜在盐渍化 土壤中盐分趋向于表土层积聚的过程.
原因: 超量用水导致地下水位上升超过临界深
度; 高矿化度水灌溉(>3g/L); 灌排不配套,排水不畅; 开垦利用本身含盐高的土壤.
土壤退化与防治
3.4 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防治
合理利用水资源;
土壤退化与防治
1.3 土壤沙化的防治
培 育 生 物 土 壤 结 皮
土壤退化与防治
1.4 土壤沙化的防治
退 牧 还 草
土壤退化与防治
1.5 土壤沙化的防治
减 少 耕 作 次 数, 少 耕 免 耕
土壤退化与防治
1.6 土壤沙化的防治
选 种 适 生 植 物
土壤退化与防治
1.7 土壤沙化的防治
秸 杆 覆 盖
水土流失
洪水引起的冲刷
降雨对裸土产生的沟蚀
土壤退化与防治
2.3 水土流失的危害
2.3.1 土壤 薄层化 2.3.2 土壤 质量下降 2.3.3 生态 环境进一步 恶化
土壤退化与防治
2.4 水土流失的防治:水土保持
土壤退化与防治
水土保持
等 高 种 植
土壤退化与防治
水土保持
沿 等 高 线 营 造 防 护 林
土壤退化与防治
3. 土壤盐渍化
概念:土壤地表面积盐的过程. 3.1土壤盐渍化的三条件
– 3.1.1 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 3.1.2 地下水位超过临界水位; – 3.1.3 地下水矿化度高.
3.2土壤盐渍化类型
– 3.2.1 现代土壤盐渍化; – 3.2.2 残余土壤盐渍化; – 3.2.3 潜在土壤盐渍化.
降低毒性;

完整版中国土壤退化.pptx

完整版中国土壤退化.pptx
这些退化表现为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的退化。因此,认 识土壤退化性质与发展规律,寻求在不同尺度、不同水平上 防治土壤退化、修复与重建退化土壤,是保持农、林、牧业 及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优土选 壤学理论和实践课题。 2
土壤退化
概念
土壤退化则是指因自然环壤生产力减退的过程。土壤退化致 使土壤生产能力丧失、土壤生态环境功能衰竭。
优选
11
害鼠对草场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啃食优良牧草的茎、叶、与畜争食。据有关资料报道,一只成年鼠兔日食鲜 草64克,62.5只鼠兔的食草量即相当于一只成年绵羊的食草量。
2、破坏草场,害鼠是长期在地下生活 ,在草场上到处打洞造灾,草场上洞口密集, 土堆遍地,草地被破坏得千疮百孔。据调查,在鼠类危害严重的地段,100平方内有 鼠土堆78-84个,大土堆高31百米,直径约1米,一般土堆高14-31百米,直径30- 60厘米。土堆覆盖牧草,导致牧草死亡,减少了可利用草场外,还引起土壤养分流 失,水土流失,自然环境趋于旱化沙化,炎夏时甚至成为不毛之地。在鼠类破坏造 成的次生裸地上,据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在天峻县快尔玛测定,土壤含水量比对照 还低8.43%。次生裸地占15%的地区,每亩草场流失腐殖质473.00公斤,氮等流失 20.70公斤,因此,害鼠对草场的破坏是毁灭性的,危害相当严重。
冬虫夏草资 源保护与合
理利用的 途径
优选
制定政策, 加大监管。
加强人工培植研究,参与 世界范围的竞争,走可持
续发展的道路。
9
优选
10
鼠类对草甸破坏的影响
“草原上平时有鼠类活动是一种很正常的自然现象,鼠类也是整个食物链的组成部 分,”夏河县草原工作站站长马隆喜告诉记者,但鼠类超过一定数量,就成了鼠害。

土壤环境调控的PPT课件

土壤环境调控的PPT课件

制定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
加强土壤监测和评估
合理规划土地利用,避免过度开发和不合 理利用,保护和恢复受损的土地。
建立完善的土壤监测和评估体系,及时掌 握土壤环境状况,为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推广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
促进土壤保护和修复技术研发
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降低土壤污染风 险,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产品品质。
加大投入力度,推动土壤保护和修复技术 的研发和应用,修复受损的土壤。
土壤环境调控
目录
• 土壤环境调控概述 • 土壤环境调控技术 • 土壤环境调控的应用 • 土壤环境调控的未来发展 • 案例分析
01
土壤环境调控概述
土壤环境调控的定义
土壤环境调控是指通过一系列措施, 对土壤环境进行管理和改善,以实现 土壤质量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这些措施包括土壤改良、土壤污染治 理、土壤保护和恢复等,旨在维护土 壤健康、提高土壤生产力,并保障食 品安全和生态安全。
植被恢复也是城市土壤环境调 控的重要手段,通过种植适应 性强的植物和进行植被恢复, 可以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和改善 城市生态环境。
森林土壤环境调控
森林土壤环境调控是针对森林生态系 统中的土壤质量下降问题而提出的, 主要目的是保护和恢复森林土壤质量 、维护森林生态平衡。
植被恢复是森林土壤环境调控的重要 措施之一,通过种植适应性强的植物 和进行植被恢复,可以增加森林覆盖 率和改善森林生态环境。
森林土壤环境调控的方法包括植被恢 复、水土保持、施肥和污染治理等。
水土保持也是森林土壤环境调控的重 要手段,通过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可 以减少水土流失和保护森林土壤质量 。
04
土壤环境调控的未来发展
土壤环境调控的新技术
土壤修复技术

《土壤退化》课件

《土壤退化》课件

1 过度开垦
农业生产的需要和人口的增长使得人类需要 大量开垦荒地。土地的开垦过度导致土壤的 肥力下降,死亡率提高。
2 化肥农药使用
化肥和农药的过度使用造成了土壤中的微生 物和有机质的减少,降低了土壤的肥力。
3 大规模排放工业废气
许多工业废气排放到空气中,这些废气从空 气中沉降到地面上,而污染了土壤。
节约用水
合理的用水可以增加土壤中的 含水量,保证植物的生长。通 过优化引水渠道,提高水的利 用效率,实现用水和水资源的 节约。
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
完善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标准 可以引导并规范人们在土地使 用和环境保护过程中的行为。
结论
土壤退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我们加强合作,共同面对和解决这个问题,为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 活水平做出更大的贡献。
不同类型的土壤
不同的土壤类型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养分的吸收 有着很大的影响。土壤退化会导致植物无法生长在 该区域,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土壤退化的分类
土壤退化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质量劣化、量的变 化和功能削弱。如盐碱化、水土流失、有机质流失、 酸化和沙化等。
土壤退化的原因
人为和自然因素都是导致土壤退化的原因。
生态环境破坏
土壤的退化不仅影响 了水的循环、能量的 流通和物质的往返, 同时破坏了生态平衡, 对环境造成了不可逆 转的影响。
健康问题
土壤退化的危害可以 通过许多途径影响到 人们的健康,例如通 过土壤和水的污染引 起各种疾病的发生。
预防和治理
我们可以采取许多措施来防止土壤退化,确保土地的可持续使用。
4 气候变化和酸雨等污染物
中长期的气候变化和酸雨等污染物的影响, 往往会导致土壤的退化。
土壤退化的危害

土壤生态学课件第八章土壤退化生态系统及其重建

土壤生态学课件第八章土壤退化生态系统及其重建
由于不同 区域具有不同的生态环境背景,如气候条件、地貌和水文条件 等,这种地域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就要求在进行恢复与重建的时候,要因地 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土壤生物学退化过程主要是指在人类对土壤不合理的干扰下,土壤生物种 群组成的变异、生物多样性及生物活性的衰减。
第三节 土壤退化的综合评价
土壤退化评价是土壤退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进行土壤退化预测及 其恢复与重建的基础
从时间角度上讲可包括历史评价和现状评价两个方面; 根据评价目的不同,分为退化类型评价、退化强度评价、养分退化评价等 土壤退化评价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A、确定研究区域和评价的土壤类型 B、获取和采集土壤的历史和现状数据; C、土壤退化评价体系的建立 D、土壤退化标准的确定; E、土壤退化综合评价
下表为基本指标,可根据实际适当增减指标使用。
3、土壤退化评价标准的建立
在建立土壤退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后,接着需要对每个评价指标建立相应 的评价标准,包括退化与无退化的界限。,以及已退化土壤的退化强度的 等级标准。
不同成土条件下会形成具有不同理化性质和养分含量的土壤类型,因此在 退化评价时,不能对一区域所有土壤采用同一标准;
地退化》一书,以后有关论著相续出现 1990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组织亚太地区专家会议并出版了论文集 以上研究都以定性或半定量研究为主。
全球土地退化的系统评价和监测系统工作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开展。 1975年开始协作探讨评价土壤退化的满意方法。
20世纪80年代,随着GIS技术的广泛应用,土地规划工作者也开始利用 GIS来研究土地退化与土地利用和发展目标等的关系
4、土壤退化研究的基本框架
土壤退化研究可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大部分 A、基础研究主要包括: 有关土壤演变的基本理论(如成土学说、土壤演替理论等)、概念与方法; 不同土壤的退化机理、自然与人为作用下土壤的受损过程及其内在机理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
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土壤是地球绿地生态系统的基础
绿地生态系统中,土壤作为最活跃的生命层,事实上是一个相对 独立的子系统。土壤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包括:
①保持生物多活性、多样性和生产性; ②对水体和溶质流动起调节作用; ③对有机、无机污染物具有过滤、缓冲、降解、固定和解毒作用; ④具有储存并循环生物圈及地表的养分和其它元素的功能;18荒 Nhomakorabea化和沙化
荒漠化系指因气候干旱,或人为不合理利用, 如,过牧、滥垦、灌溉不当及其他社会经济建设和开 发活动,而使地表植被破坏或覆盖度下降;风力侵蚀、 土表或土体盐渍化加重等均属荒漠化表征。
沙漠化和沙化是荒漠化最具代表性的表征之一。 荒漠化和沙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以至半湿润和 滨海地区。
19
20
荒漠化与沙漠化在内涵上是有区别的。 荒漠化是指“降水与蒸水之比在至范围内的地区因为各种人为和自然 因素造成的土地退化”。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荒漠化主要包括水土流失、 土地沙化、草原退化、耕地退化、土地盐渍化、冻融等。 而沙漠化是指在人为干扰下,沙质土地植被破坏后在风力作用下产生 扬尘、沙尘暴或者类似沙漠的土壤堆积等退化。沙漠化与荒漠化各自发生 的范围不同。荒漠化概念只能在降水和蒸发比0.05至0.65的地区使用,在 我国,荒漠化实际地域涉及18个省(区、市)的471个县(旗、市)。而 南方许多降水雨量和蒸发量之比大于0.05至0.65的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如 原黄河、淮河泛滥区以及沿海地区,同样有沙化问题,但是不在荒漠化范 围内。我国土地沙化涉及30个省(区、市)的841个县(旗、市),比荒 漠化范围大。
4
土壤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一个亚系统,其结构组成包括: ①生产者:高等植物根系、藻类和化能营养细菌 ②消费者:土壤中的草食动物和肉食动物 ③分解者:细菌、真菌、放线菌和食腐动物等 ④参与物质循环的无机物质和有机物质 ⑤土壤内部水、气、固体物质等环境因子
5
土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可依据地表和土壤环境的差异,以及与此
全球沙漠面积占陆地面积的20%,荒漠化面积约 36 ×108hm2,达陆地总面积的28%。荒漠化是人类 面临的最严重的威胁之一。为防治土地荒漠化,在 1992年于巴西世界环境首脑会议上提出,1994年由 115个国家签署、55个国家批准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 公约生效。防治荒漠化主要措施有控制农垦、防止过 牧,因地制宜地营造防风固沙林、种灌植草,建立生 态复合经营模式。
14
土壤退化及其成因
土壤退化是土壤生态遭受破坏的最明显的标志。由于自 然的,特别是人为的原因,使土壤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 功能受到影响或破坏(如,自然植被的破坏或丧失、土壤生 物区种群组成的明显变化、物种的消失;土壤侵蚀、荒漠化、 盐渍化、沼泽化或潜育化、酸化、肥力下降等)而使土壤固 有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和状态发生改变,导致土壤生 态系统功能、生产潜力和环境质量的等级或状况下降,均属 土壤退化现象。
13
土壤生态系统平衡
土壤生态系统平衡只是一种动态平衡,若从外界环境不断输 入土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物质流发生变化,必然引起土壤生态 系统的成分、性质、结构与功能发生相应的改变;相反的,土壤 生态系统向外界环境输出的能量和物质流的变化,也会使陆地生 态系统整体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两者相互促变,因而从 生态角度,对土壤生态系统的保护,防止土壤生态退化,对于农 业生态系统以至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土壤生态保护与 土壤退化的防治
1
土壤环境Ⅲ
土壤生态保护与土壤退化的防治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规划与管理
土壤生态保护与土壤退化的防治

土壤生态系统

土壤退化及其成因

土壤退化类型及其防治
3
土壤生态系统
从生态学角度讲,土壤生态系统是指地球陆地地表一定 地段的土壤生物与土壤及其它环境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 制约,并趋向于生态平衡的相对稳定的系统整体。它是具有 一定组成、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①营养库的作用; ②养分转化和循环作用; ③雨水涵养作用; ④生物的支撑作用; ⑤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的作用。
11
土壤生物的生态功能
有机质的分解 养分循环 生物扰动
土壤病虫害控制
12
土壤生态系统平衡
定义:土壤生态系统平衡系指当系统的能量和物质输
入和输出较均衡的情况下,系统中第一性生产者、消费 者和分解者,以及诸生物体与无机环境间都保持着相对 稳定的平衡状态。
15
土壤退化既有着复杂的自然背景和原因(如,全球环境变 化,特别是全球气候变化),也有着人为活动影响的诸多直接 和间接的原因(如,土壤的不合理利用)。而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口的持续增长,又增加了土壤的压力。如,过度放牧和耕种; 大量砍伐森林、破坏植被而导致的水土流失以及大量排放污染 物等都是造成土壤退化的原因。
9
土壤是地球表层系统自然地理环境 的重要组成部分
土壤圈覆盖于地球陆地的表面,处于其它圈层的 交接面上,成为它们连接的纽带,构成了组合无机界 和有机界即生命和非生命联系的中心环境。
10
土壤是人类农业的生产基地
自然界中,植物的生长繁育必须以土壤为基础,土 壤在植物生长繁育中有下列不可取代的特殊作用:
第三层是土壤底层和岩石风化层,生物有机 体少,是土壤矿质养分元素与水分补给的基地。
6
水平结构
一般有三种格局: 均匀分布,生物种群的分布是
均匀的,在二维空间上各占有一 定的面积;
簇生分布,生物种群在空间上 间断地成群分布;
随机分布,土壤生态系统中多 数生物种的分布都呈随机分布。
7
土壤生态系统的功能是土壤生物与土壤环境相互作用的结 果。生态学家从生物地球化学观点出发,认为土壤是地球表层系 统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物地球化学的能量交换、物质循环 (转化)最活跃的生命层。环境科学家认为土壤是重要的环境因 素,是环境污染物的缓冲带和过滤器。农业科学工作者和广大农 民认为土壤是植物生长的介质,更关心影响植物生长的土壤条件, 土壤肥力供给、培肥及持续性。土壤学家和农学家则更多地关注 发育于地球陆地表面能生长绿色植物的疏松多孔结构表层。
16
土壤退化类型及其防治
荒漠化和沙化 土壤侵蚀(或水土流失)
土壤盐渍化或盐碱化 土壤沼泽化或潜育化
土壤酸化
17
据《世界资源》报道,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40多年的时间里, 全球1/10的耕地退化。受其影响的土地总面积约12×108hm2,是令 人震惊的数据。我国是土壤退化严重的国家和地区之一。如,受水 土流失危害的耕地占我国耕地总面积的1/3;荒漠化土地面积占我国 土地总面积的8%。
相关联的生物群体及其作用划分为垂直与水平结构。
垂直结构
一般由三个层次构成: 第一层为生物群体层,它是植物进行光合作
用的主要场所,所占空间的高度依植物种类而 异;
第二层是生物地被层,包括地面的生物群体 及植物根系所及的土层,其中土壤动物和土壤 微生物丰富,生物物质的累积、分解、转化、 矿质元素的淋溶、淀积以及水分蒸发蒸腾的活 跃场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