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制度完整版本
企业风险控制管理制度
企业风险控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企业风险控制管理工作,确保企业稳健发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风险管理机构1.设立风险管理部门,担负全面统筹企业风险管理工作,明确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2.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由企业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审查和批准企业风险管理的重大事项。
3.设立风险管理团队,由风险管理部门相关人员组成,负责具体的风险管理工作。
第三章风险管理制度1.明确风险管理的核心理念,包括全员参与、全面控制、风险共担、风险预防等。
2.建立风险分类管理制度,将风险分为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制定不同的管理措施。
3.建立风险管理流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监测和风险应对等环节。
4.建立风险管理档案,及时记录和归档各类风险事件和应对措施,以便日后查阅。
第四章风险管理职责1.企业领导负责全面的风险管理工作,确保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2.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的风险管理工作,包括风险评估、应对风险、风险报告等工作。
3.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全面的风险管理工作,起草风险管理相关制度、参与重大风险事件的应对等工作。
4.全员参与风险管理工作,积极配合风险管理部门的工作,及时上报和处理风险事件。
第五章风险管理流程1.风险识别阶段,各部门要定期开展风险识别工作,发现存在的风险隐患,并上报风险管理部门。
2.风险评估阶段,风险管理部门要对上报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分类,确定风险的级别和可能的损失。
3.风险控制阶段,根据风险的级别和特点,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间。
4.风险监测阶段,定期对风险控制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5.风险应对阶段,一旦发生风险事件,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迅速采取措施化解风险。
第六章风险管理工具1.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风险进行统一管理和监控,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和及时性。
2.建立风险管理指标体系,对风险管理工作进行量化评价,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制度
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各(区)队、部门:为全面辨识、管控矿井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将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将可能的后果限制在可预防的范围内、可控范围之内,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根据公司要求并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全体的安全风险分级控制是指在安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进行超前辨识、分析评估、分级管控的管理措施。
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控制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各业务部门是本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分级控制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
二、“安全风险分级控制”组织机构(一)成立“风险分类控制”工作领导组:组长:魁刚执行副组长:苏显峰副组长:张念福李树坤王力成员:关长富许海龙龚哲常维辉李云南纪佩野各地区团队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技术科。
(二)领导小组职责1、矿长是安全风险分级控制第一责任人,对安全风险管控全面负责。
2、安全副矿长负责对安全风险分级控制实施的监督、管理、考核。
3、各副矿长具体负责实施分管系统范围内的安全风险分级控制工作。
4、专业副总工程师及业务部门负责具体实施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控制管理、公告警示等工作。
5、区域团队负责人负责操作区域和过程程序的安全风险管理和控制6、组长负责作业区域的安全风险识别和控制,岗位人员负责本岗位的安全风险辨识管控。
(三)办公室职责“安全风险分级控制”办公室负责检查、督促“安全风险分级控制”工作的实施情况,具体职责如下:1、制定“安全风险分级控制”工作制度,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辨识程序、评估方法、控制措施和分级责任、考核奖惩等内容;2、制定安全风险识别的程序和方法(通过对系统的分析、危险源的调查、危险区域的界定、存在条件及触发因素的分析、潜在危险性分析);3、指导、督促各部门、区(队)开展“安全风险分级控制”工作;4、组织有关人员对全矿进行检查“安全风险分级控制”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考核;5、承办上级部门和矿“安全风险分级控制”工作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质量风险管理制度标准版本(三篇)
质量风险管理制度标准版本1.目的。
树立风险意识,分析查找质量风险并加以控制,力求把风险导致的各种不利后果减少到最低程度,使之符合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要求。
2.范围。
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应用于与药物质量相关的所有方面,包括原料、溶剂、赋形剂、包装材料和标签的使用,开发、生产、发放和检查及递交/评审过程。
3.职责:风险管理由相关部门和领域的专家负责实施,包括:质量保证部、生产设备部、研发部、生产车间及其他相关部门。
4.内容包括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沟通和审核等程序,持续地贯穿于整个产品生命周期。
其中每个步骤的重要性会因不同的事件而有所区别,因此应在早期对风险进行确认并考虑如何进行风险管理,并根据从确定的风险管理程序中(特定的风险分析工具,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沟通)得到的事实证据(数据和信息)做出最终的决策。
4.1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过程的第一步,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三个部分。
总结为如下三个基本问题:(1)将会出现的问题是什么。
(2)可能性有多大。
(3)问题发生的后果是什么。
通过分析每个风险的严重性以及发生的可能性,对风险进行深入的描述,然后在风险评价中综合上述因素确认一个风险的等级。
在风险等级的划分中,可以对风险进行定量描述,即使用从____%—____%的可能性数值来表示。
另外,也可以对风险进行定性描述,比如“高”、“中”、“低”,它们所代表的意义需要用户进行准确的定义或尽可能详细的描述,以便于最后做出是否对该风险采取措施____决定。
风险识别:这里我们可以设想潜在的对下个批次产品的风险是:(1)前一种产品的活性成分残留超标(2)清洁剂残留超标风险分析:因为活性成分残留的危害性比较大,我们定义为严重危害,而清洁剂的残留相对危害较低,我们可以把它的严重性定义为轻微。
进一步分析发生风险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清洁剂不适用或者清洗时间不够。
这里我们可以将发生清洁剂不适用的可能性定义为“中等”,因为虽然说明书标明了适用范围,但结果没有经过验证确认。
完整版)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
完整版)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项目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是为了实现绿色安全生产的管理目标而制定的。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以及上级公司规定,结合项目部实际情况,本制度全面体现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思想,旨在实现对风险的超前预控,持续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
本制度明确了安全隐患和安全风险的区别。
安全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不安全事件或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而安全风险是指某一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的组合。
本制度通过评估手段对安全风险进行分级管控,使生产经营活动中风险降低到能容忍程度。
各分包单位应将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作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常抓不懈,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建档监控等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位员工的隐患排查治理、风险预控和监控责任制。
本制度实施安全隐患和风险预控分级管理,定期排查、治理。
对安全隐患和风险要分类定级,制定措施,落实责任,限时整改或预控,使隐患整改和风险预控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间、预案”五落实。
同时,实施安全隐患和风险预控闭环管理,建立完善的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工作机制,落实隐患排查、建档、评估、整改、验收闭环管理,对重大安全隐患实行挂牌督办、跟踪治理、逐项销项制度;落实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估、分级、分责、监控、预警、预报制度。
在新开工工程、新工艺、新设备、新设施的投入或生产安全环境有变化时,未进行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或未对风险、隐患采取有效管控措施的不得冒险作业和施工。
安全隐患治理应坚持“及时有效、先急后缓、先重点后一般、先安全后生产”的原则,风险预控应做到使安全风险降低到能容忍程度的原则,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安全风险不掌握不生产。
项目部及各所属分包单位是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预控管理的责任主体。
安全风险辨识管控管理制度完整版
安全风险辨识管控管理制度完整版一、安全风险辨识1.建立安全风险辨识的责任制,明确安全风险辨识的主要责任人和辅助责任人。
2.制定安全风险辨识的工作计划,明确辨识的时间节点和辨识的对象。
4.对所辨识到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和评估,确定其危害程度和可能发生的概率,并制定风险评估表。
5.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高风险的风险进行重点分析,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6.定期进行安全风险辨识的复评,及时发现新出现的风险和变化的风险,并进行合理调整。
二、安全风险管控1.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风险管控计划,明确管控的目标、时间节点和责任人。
2.确保管控措施的可行性,包括技术、经济和管理方面的可行性。
3.采用多层次的管控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隔离、技术防范和管理控制。
4.建立安全培训和宣传制度,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和宣传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5.建立安全巡逻和检查制度,定期对安全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巡逻。
6.将安全风险管控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将相关责任人的安全管理绩效与薪酬挂钩。
三、安全风险管理制度1.建立安全风险管理责任制,明确安全风险管理的主要责任人和辅助责任人。
2.制定安全风险管理的工作计划,明确安全风险管理的时间节点和管理的对象。
3.建立安全风险管理的流程和制度文件,包括但不限于安全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安全通报等。
4.建立安全风险管理的沟通协调机制,确保各部门之间的安全管理工作的协调和合作。
5.定期进行安全风险管理的绩效评估,追踪和评估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和效果,并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6.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安全风险管理的情况和工作成效,接受监督和检查。
7.对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中的漏洞和问题进行总结和整改,并建立相应的学习和改进机制。
通过建立完整的安全风险辨识管控管理制度,企业可以全面识别和评估潜在的安全风险,并针对高风险制定具体的管控措施,从而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和危害程度。
同时,制度的建立也能够明确责任人和工作流程,保障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完整版)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完整版)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完整版)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一、目的为全面落实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主体责任,确保风险有效受控,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从根本上化解或降低安全风险,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结合公司实际,制订本制度。
二、范围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安全风险的辨识、评价分级和控制管理。
三、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修订执行);《云南省安全生产条例》(2018年1月1日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011年修订执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04年2月1日起执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0;《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__-2009。
四、术语和定义1、危险源(风险点):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
2、风险辨识:识别风险点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风险评价分级: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五、机构设置1.企业是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的责任主体,在公司和项目部分别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控领导小组,负责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研究、统筹、协调、指导工作,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建设全面负责。
2.公司建立以总经理为组长的体系建设和运行领导机构,副组长为分管生产副总经理、分管安全副总经理;成员包括监审部负责人、技术总工、水电负责人、机械管理负责人、安全科负责人、财务负责人、人事部负责人、各项目部负责人等组成。
领导机构负责统筹体系建设的计划制定、人员配置、财务资源等事项,指导和协调体系建设的各项工作。
日常办事机构设置在安全科。
3.项目部风险管控工作小组由项目负责人任组长,成员为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员、土建/水电施工员、机械员、资料员、班组长等人组成。
防范风险制度范本
防范风险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企业风险管理,预防和控制风险,保障企业稳健经营和可持续发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和监督等管理工作。
第三条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明确风险管理职责,实行风险分级管理,确保风险可控。
第四条企业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内部管理制度,开展风险管理工作。
二、风险识别与评估第五条企业应定期进行风险识别,包括但不限于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第六条企业应采用适当的风险评估方法,对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和风险应对措施。
第七条企业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包括风险规避、风险降低、风险分散和风险承担等。
三、风险控制与监督第八条企业应建立健全风险控制机制,对风险实施有效控制,确保企业经营安全。
第九条企业应设立风险管理部门或指定专人负责风险管理工作,对风险进行持续监测和报告。
第十条企业应建立风险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向管理层和相关部门报告风险情况,确保风险信息透明。
四、风险管理组织架构与职责第十一条企业应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审议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监督风险管理工作。
第十二条企业各部门应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部门的风险管理工作,确保业务活动符合风险管理要求。
第十三条企业应加强风险管理培训和宣传,提高员工风险意识,培养具备风险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
五、风险管理制度的制定与修订第十四条企业应定期审查和评估风险管理制度,确保其适应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
第十五条企业应根据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内部管理要求,及时修订和完善风险管理制度。
六、附则第十六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企业应认真贯彻执行。
第十七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企业风险管理委员会。
第十八条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风险管理实施细则,确保本制度的落实。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三篇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三篇篇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准确辨识安全风险,评价其风险程度,并进行风险分级,从而进行有效控制,实现事前预防、消减危害、控制风险的目的。
第二条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安全风险的辨识、评价分级和控制管理。
安全生产双体系/双重预防机制全套的资料,需要的话求球:324319245。
第三条编制依据《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13号)《XX省安全生产条例》(20XX年6月1日)《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XX〕36号)《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通知》(鲁安发﹝20XX﹞16号)《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鲁安办发〔20XX〕10号)第四条术语和定义1)危险源(风险点):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
2)风险辨识:识别风险点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3)风险评价分级: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第五条公司成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建设负全面领导职责。
组长:副组长:成员:负责制定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作业指导书,全面推行开展安全生产危害辨识工作并指导、审查、批准;负责审查重大风险改进措施方案安全科负责组织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指导各单位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组织重大风险改进措施方案的审查。
其他科室确保本单位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人员有足够的培训,组织本科室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在日常生产工作中不间断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编制本科室的危害/风险记录,开展隐患治理工作。
物业公司风险管理制度模板
物业公司风险管理制度模板一、制度目的与适用范围本风险管理制度旨在通过系统的风险管理流程,识别、评估、控制并监控物业服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以减少损失和不确定性,提升服务质量。
该制度适用于全体物业管理人员及其日常工作。
二、组织结构与职责1. 成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风险管理策略。
2. 各级管理人员需明确自己的风险管理职责,确保制度的执行。
3. 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处理能力。
三、风险识别与评估1. 定期进行风险识别,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灾害、设备故障、安全事故等。
2.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3. 根据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四、风险控制与应对1. 对于高等级风险,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必要的演练。
2. 对于中低等级风险,采取日常的监控和预防措施。
3. 确保所有控制措施得到有效实施,并定期检查其有效性。
五、信息报告与沟通1. 建立风险信息报告机制,确保风险信息的及时上报和共享。
2. 加强与业主、政府部门和其他相关方的沟通,确保信息的透明度。
3. 在发生重大风险事件时,及时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有效沟通协调各方资源。
六、监督审核与持续改进1. 定期对风险管理制度进行审查和评估,确保其适应性和有效性。
2. 收集反馈信息,不断优化风险管理流程和措施。
3. 鼓励创新思维,探索新的风险管理方法和工具。
七、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由风险管理部门负责解释和修订。
所有物业管理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任何违反制度的行为都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
总结:。
实验室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经典完整版)
实验室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1.目的为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准确辨识安全风险,评价其风险程度,并进行风险分级,从而进行有效控制,实现事前预防、消减危害、控制风险的目的。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范围内安全风险的辨识、评价分级和控制管理。
3.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XX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检验检测机构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XXX市监函【2021】242号)4.术语和定义4.1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4.1危险源(风险点):危险源是指一个系统中具有潜在能量和物质释放危险的、可造成人员伤害、在一定的触发因素作用下可转化为事故的部位、区域、场所、空间、岗位、设备及其位置。
它的实质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
4.2风险辨识:识别风险点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4.3风险评价分级: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
5.职责4.1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4.1.1公司应成立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实验室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相关责任部门、责任人员、管控措施。
组长: xxx副组长:xxx成员: xxx、xxx4.1.2负责制定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全面推行开展安全生产危害辨识工作并指导、审查、批准;负责审查重大风险改进措施方案。
4.1.3安全办负责指导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公司负责组织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组织重大风险改进措施方案的审查工作。
4.1.4检测公司应确保公司参与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人员有足够的培训,技术负责人组织人员开展检测室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检测室负责人在日常工作中应不间断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开展隐患治理工作。
安全员负责编制检测室的危害/风险记录。
6.危险源的辨识6.1目前我公司实验室主要从事食品安全检测工作,检测过程多发生诸多化学反应,检测过程涉及许多化学试剂。
风险管理制度
风险管理制度
是组织在运营过程中使用的一套体系化的规范和程序,以便有效地识别、评估、监控和应对风险。
这套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风险识别和评估:制定明确的风险识别和评估方法和流程,以确定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其潜在影响。
这可以通过定期审核和评估组织的流程、操作和环境来完成。
2. 风险监控和控制:制定有效的监控措施和控制措施,以确保及时发现和处理风险。
这可能包括设立风险监管机构、建立风险报告机制和制定风险限制等。
3. 风险应对和应急管理:制定应对风险和应对紧急情况的应急计划和程序,以确保在风险发生时能够迅速和有效地采取行动。
4. 信息披露和沟通:建立适当的信息披露和沟通机制,以便及时向内部和外部的相关方提供风险信息,并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
5. 员工培训和意识提升:制定培训计划和材料,以提高员工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和理解,并提高其风险意识和风险应对能力。
6. 监督和审计:建立独立的风险管理监督和审计机构,对风险管理制度进行监督和审计,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合规性。
综上所述,风险管理制度是一个组织用于管理风险的系统性框架,包括风险识别、评估、监控、应对、信息披露、员工培训
和意识提升、监督和审计等方面的内容。
这套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可以帮助组织更好地应对风险,保护组织利益和稳定运营。
(一篇就够)企业风险防控管理制度完整版
企业风险防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防范和化解企业经营风险,降低损失发生概率,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及下属单位。
第二章风险防控目标第三条建立健全风险防范与控制体系,确保企业战略目标顺利实现。
第四条提高企业对风险的敏感性和判断力,增强抗风险能力。
第三章组织架构第五条成立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面指导和协调企业风险防控工作。
第六条各职能部门和业务板块为风险防控的责任主体,负责落实各项风险控制措施。
第四章风险识别与分析第七条识别可能影响企业战略目标和经营活动的不确定性因素。
第八条分析可能导致企业损失的各种风险来源,包括市场风险、政策风险、技术风险、人力资源风险等。
第五章风险评估与评级第九条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对企业面临的风险进行分级。
第十条建立风险等级标准,针对不同级别的风险采取不同的防控措施。
第六章风险应对措施第十一条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第十二条合理安排资金和投资计划,防止流动性风险和负债风险。
第七章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第十三条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操作流程,确保企业运营的规范性。
第十四条强化内部审计和监督职能,预防腐败和不正当交易行为的发生。
第八章信息沟通与报告第十五条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和反馈渠道,确保风险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及时处理。
第十六条向管理层和监管部门报告重大风险事件,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和治理。
第九章应急预案第十七条制定针对不同风险事件的应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
第十八条保证关键设备和信息系统正常运行,减少生产中断和市场风险的影响。
第十章持续改进第十九条不断完善风险防控体系和制度建设,提高风险抵御能力。
第二十条定期总结和分析风险事件,及时调整风险防控措施。
第十一章附则第二十一条本制度自颁发之日起实施。
第二十二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在企业风险管理委员会。
以上是完整的风险防控管理制度范本,请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完整版)风险防控制度
风险防控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集团及所属各公司的风险管理,建立完整、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保证公司安全、稳健运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有关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旨在公司为实现以下目标提供合理保证:(一)对可能经受的风险进行及时的预警;(二)将风险控制在与总体目标相适应并可承受的范围内;(三)确保公司建立针对各项重大风险发生后的危机处理计划,使其不因灾害性风险或人为失误而遭受重大损失;(四)提高公司经营的效益及效率。
第三条公司风险是指未来的不确定性对公司实现其经营目标产生的负面影响。
第四条按照公司目标的不同对风险进行分类,公司风险分为:战略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法律风险。
(一)战略风险:因没有制定或制定的战略决策不正确,形成的阻碍公司向前发展的负面因素。
(二)经营风险:经营决策的不当,妨碍或影响经营目标实现的因素。
(三)财务风险:包括财务报告失真风险、资产安全受到威胁风险和舞弊风险。
1、财务报告失真风险。
没有完全按照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组织会计核算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没有按规定披露相关信息,导致财务会计报告和信息披露不完整、不准确、不及时。
2、资产安全受到威胁风险。
没有建立或实施相关资产管理制度,导致公司的资产如设备、存货、有价证券和其他资产的使用价值和变现能力的降低或消失。
3、舞弊风险。
以故意的行为获得不公平或非正当的收益。
(四)法律风险:没有全面、认真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以及公司规章制度,影响合规性目标实现的因素。
第五条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及所属各公司。
第二章风险管理及职责分工第六条公司各部门均为风险管理的防线。
第七条公司各部门在风险、控制管理方面的主要职责:(一)公司各部门按照公司内控制度,根据业务分工,识别、分析相关业务流程的风险,确定风险预警方案。
(二)根据识别的风险和确定的风险反应方案,按照公司确定的相关管理制度,对已发生的不利因素进行规避。
(完整版)风险防控制度
风险防控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集团及所属各公司的风险管理, 建立完整、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 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保证公司安全、稳健运行,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有关规定, 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 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旨在公司为实现以下目标提供合理保证:(一)对可能经受的风险进行及时的预警;(二)将风险控制在与总体目标相适应并可承受的范围内;(三)确保公司建立针对各项重大风险发生后的危机处理计划, 使其不因灾害性风险或人为失误而遭受重大损失;(四)提高公司经营的效益及效率。
第三条公司风险是指未来的不确定性对公司实现其经营目标产生的负面影响。
第四条按照公司目标的不同对风险进行分类,公司风险分为:战略风险、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和法律风险。
(一)战略风险:因没有制定或制定的战略决策不正确,形成的阻碍公司向前发展的负面因素。
(二)经营风险:经营决策的不当,妨碍或影响经营目标实现的因素。
(三)财务风险:包括财务报告失真风险、资产安全受到威胁风险和舞弊风险。
1 、财务报告失真风险。
没有完全按照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定组织会计核算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没有按规定披露相关信息, 导致财务会计报告和信息披露不完整、不准确、不及时。
2 、资产安全受到威胁风险。
没有建立或实施相关资产管理制度, 导致公司的资产如设备、存货、有价证券和其他资产的使用价值和变现能力的降低或消失。
3 、舞弊风险。
以故意的行为获得不公平或非正当的收益。
(四)法律风险: 没有全面、认真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以及公司规章制度,影响合规性目标实现的因素。
第五条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及所属各公司。
第二章风险管理及职责分工第六条公司各部门均为风险管理的防线。
第七条公司各部门在风险、控制管理方面的主要职责:(一)公司各部门按照公司内控制度,根据业务分工,识别、分析相关业务流程的风险, 确定风险预警方案。
(完整版)风险管理制度
(完整版)风险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制度一、概述风险管理制度是指为了有效识别、评估和控制风险所建立的一套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完整的风险管理制度,以帮助组织更好地预测和应对风险,从而保护组织的利益和资产。
二、风险管理流程1. 识别风险a. 定义风险识别的范围和目标。
b. 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包括内部和外部因素的风险。
c. 分析和评估可能的风险,并确定其潜在影响。
2. 评估风险a. 确定风险的程度和优先级。
b. 制定评估风险的标准和方法。
c. 进行定期的评估和监测,以确保风险的准确性和更新。
3. 控制风险a. 制定风险管理措施和策略。
b. 确定责任和角色,确保风险管理的有效执行。
c. 监督和审查风险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4. 应对风险a. 制定应急预案和恢复措施,以应对已经发生的风险。
b. 建立紧急通讯渠道和相关的培训计划,以确保团队的快速响应。
三、风险管理的责任和角色1. 高层管理者a. 提供风险管理的战略方向和支持。
b. 确定风险管理的优先级和目标。
2. 部门经理和团队负责人a. 负责制定和执行风险管理计划。
b. 确保团队了解和遵守风险管理制度。
c. 及时报告和跟进风险事件和变化。
3. 员工a. 参与风险管理培训,了解组织的风险管理政策和规定。
b. 及时报告风险事件和问题,积极参与风险识别和评估。
四、培训和沟通1. 进行风险管理培训,提高员工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和理解。
2. 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及时传达风险管理的信息和更新。
五、监督和改进1. 建立监督机制,定期审查风险管理的执行和效果。
2.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风险管理制度。
六、法律合规性在制定和执行风险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相关法律和合规要求,确保风险管理的合法性和可靠性。
七、总结本文档提供了一个完整的风险管理制度,旨在帮助组织预测、评估和控制风险,以保护组织的利益和资产。
通过建立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和应对的流程,明确了各级管理者和员工的责任和角色,提高了组织对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工程风险管理制度
工程风险管理制度一、总则1.1 为了加强工程风险管理,预防和控制工程风险,确保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投资控制等目标的实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的一切工程建设活动,包括新建、扩建、改建、迁建、拆除等工程。
1.3 工程风险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全面参与、动态控制、系统管理的原则,实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应对和风险监控等全过程管理。
二、风险管理组织与职责2.1 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组织应由项目法人、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参建单位共同组成。
2.2 项目法人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工程风险管理工作,对工程风险管理的全过程负责。
2.3 设计单位负责工程设计阶段的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提供设计文件和设计变更,对设计风险负责。
2.4 施工单位负责工程施工阶段的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对施工风险负责。
2.5 监理单位负责对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对监理过程中的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负责。
2.6 各参建单位应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或指定专人负责工程风险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三、风险识别与评估3.1 风险识别3.1.1 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识别应从项目策划、设计、施工、运营等各个阶段全面进行,识别可能影响工程目标实现的各种风险。
3.1.2 风险识别应采用多种方法,如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现场考察、历史数据分析等,确保风险识别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3.2 风险评估3.2.1 工程建设项目的风险评估应包括风险概率、风险影响、风险等级评估,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3.2.2 风险评估应根据工程特点和实际情况,确定评估指标和评估标准,建立风险评估模型,进行风险评估。
(完整版)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完整版)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一、前言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安全稳定,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特制订《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本制度是指导企业制定和实施安全生产计划,明确风险分级管控责任,规范风险评估和管控措施,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的重要文件。
二、制定目的1. 为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2. 明确风险分级管控的责任主体,建立起科学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3. 促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4. 规范风险评估和管控的程序和方法,确保全面细致的风险管控工作;5. 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保障,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三、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涉及到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和岗位。
四、主要内容1. 风险分级标准(1)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和安全风险的等级,将风险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2)高风险:可能导致重大人员伤亡或大额财产损失的风险;(3)中风险:可能导致轻微人员伤亡或小额财产损失的风险;(4)低风险:可能导致事故现象发生,但不会对人员和财产造成严重损失的风险。
2. 风险评估方法(1)定性评估:根据生产经营活动的性质和特点,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初步判断,并确定其可能导致的后果;(2)定量评估:通过使用专业的评估工具和方法,对生产活动中的各种风险进行具体数值化的评估,确定其风险等级。
3. 风险管控措施(1)高风险:立即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认真制定风险管控方案,明确责任主体,迅速整改,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2)中风险:及时制定相应的管控计划,加强监督和检查,确保风险不会升级;(3)低风险:建立保障措施,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不会升级。
4. 风险监测和反馈(1)定期组织风险评估,监控风险的演变过程,随时调整管控措施;(2)及时了解工作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和领导汇报,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制度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制度(2012年7月修订)1 总则1.1为规范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子公司及其续延分支(以下简称各子公司)的全面风险管理工作,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根据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下发的《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财政部等五部委发布的《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要求,结合集团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各子公司。
1.3风险定义、分类、分级1.3.1本制度所指风险,是指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经营目标的影响。
1.3.2集团公司对风险进行分类管理,把风险分为纯粹风险(只有带来损失一种可能性)和机会风险两大类(带来损失和盈利的可能性并存)。
对于机会风险,可进一步细分为战略与投资风险、供应链运营风险两大类;对于纯粹风险,根据风险来源细分为内部纯粹风险和外部纯粹风险。
1.3.3按照风险发生后对经营目标的影响程度,把风险分为重大风险、重要风险、一般风险。
1.4本制度所指全面风险管理,是指围绕总体战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风险管理组织和内部控制体系,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1.5全面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1.5.1确保将风险控制在与总体目标相适应并可承受的范围内;1.5.2确保内外部,尤其是企业与股东之间实现真实、可靠的信息沟通,包括编制和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报告;1.5.3确保遵守有关法律法规;1.5.4确保企业有关规章制度和为实现经营目标而采取重大措施的贯彻执行,保障经营管理的有效性,提高经营活动的效率和效果,降低实现经营目标的不确定性;1.5.5确保企业建立针对各项重大风险发生后的危机处理计划,保护企业不因灾害性风险或人为失误而遭受重大损失。
1.6全面风险管理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6.1实际出发,务求实效、稳健经营;1.6.2经营战略与风险策略一致;1.6.3成本与收益相平衡;1.6.4责任清晰,责权利相统一。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完整版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为了防范风险,建立规范有效的风险体系,保证项目安全、健康运行,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程序1、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程序主要包括:风险点确定、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编制清单、制定措施、管控实施、验证效果、文件管理、持续改进等关键控制环节。
2、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时,对每一个风险点覆盖或包括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在划分作业岗位、作业活动或区域基础上,再按照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不安全因素以及管理缺陷等四个方面进行危险源逐一识别,然后按照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个体防护措施以及应急处置措施等四个逻辑层次逐一考虑,制定实施风险管控措施。
3、应针对风险分级管控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制定相应的标准、方法、步骤及要求,有组织地有序开展。
二、风险点确定1、风险判定准则应结合施工现场可接受风险程度,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及职业健康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和风险度管控取值标准,明确风险判定准则,以便准确判定风险等级。
风险等级判定应按从严从高原则。
2、风险点划分原则风险点划分应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涵盖建筑施工活动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
3、风险点划分方法根据自身的管理方式、方法、经验,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对风险点进行划分。
按照导致事故发生的4种典型因素进行划分,示例如下:1)根据风险点的区域、场所、部位等作业环境因素划分,如施工现场功能区的划分、现场周围建筑物构筑物情况、外电防护情况、地质岩土情况、基坑周边市政工程分布情况等。
2)根据风险点的设备、设施、材料等物的状态因素划分,如起重机械安全保险装置完好程度、脚手架管材质量情况、安全防护棚的搭设情况等。
3)根据作业人员及相关人员的行为等人的行为因素划分,如影响高处作业的职业禁忌、个人防护用品的佩戴使用、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等。
4)根据企业管理体系建设及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等管理因素划分,如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险管理制度
1、目的
1.1建立健全企业风险识别和评估制度,完善风险管理机制,规避和把控企业
经营风险,降低经营风险,增强抗风险能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适用范围
2.1本制度适用于企业科研生产经营活动和产品实现的全过程。
包括经营决策
风险、产品设计开发风险、产品质量和生产及服务提供等全过程。
2.2本制度对上述过程风险的识别和实施管控,作出了具体要求。
3、职责
3.1企业最高管理层负责对企业科研生产经营战略决策风险和法律风险实施识
别和管控。
3.2公司办是公司管理层的办事机构,负责本制度的组织实施和归档管理,并
承担公司最高管理层实施科研生产经营决策风险的疏理并形成文件。
3.3生产技术科负责产品研制开发过程中的营运风险的识别与管控。
3.4生产科负产品实现过程中的营运风险的识别与管控
3.5质量科负责产品实现过程质量风险和产品交付质量风险评估和管控。
3.6销售科负责与顾客有关过程风险及外包(协)及物资采购活动中的市场风
险识别和控制。
3.7财务科负责财务资金管理风险识别与管控。
4、引用文件
GJB9001B-2009《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ISO9001:2014《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工作细则》(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工作秘书处2015年8月版)
5、风险定义
风险,即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
影响是指偏离预定期,可以是正面的或负面的。
风险一词有时在负面影响的可能性使用即“危机”,也可在正面影响的可能性使用,即“机遇”。
6、基于风险思维,开展风险识别与评估。
6.1公司领导层风险识别
6.1.1公司管理层应对风险识别与评估时,应基于组织层面(管理层)组织内部的
过程(包括管理过程和产品实现过程),树立基于风险思维,识别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消除风险,降低风险或者减缓风险的思想。
6.1.2公司管理层应基于风险核心系统,随时掌控质量、产品和服务等方面持
续提高战略决策,建立并履行经济责任、生态责任和社会责任,开展科研生产经营管理活动。
6.1.3管理层应在科研生产经营活动策划时识别战略决策和法律方面风险,洞
察预期结果方面做出描述。
包括企业发展规划、组织范围、产品方向(项目)、实现过程及资源投入进行组合性风险评估,以组合性做出表达。
6.2质量科
6.2.1质量科应对质量风险进行识别,包括质量文化风险、质量战略风险、产
品符合性风险、过程监视、测量风险等方面实施识别与评估。
6.2.2质量信息风险来源于内部和外部,质量部应收集相关质量信息,用基于
风险思维方式,实施汇集、分析,形成文件信息进行传递,以求实施风
险管控。
6.3技术科
6.3.1技术科应对产品实现策划、产品和服务等符合性的潜在影响实施风险识
别和管控,包括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等方面风险控制。
6.3.2技术科应严格按质量体系要求的产品设计开发程序,在各阶段中实施风
险管控,开展评审、验证、确认等活动,以降低规避风险,为顾客提供满意产品。
6.3.3技术科在确定产品和服务要求时,应建立产品实现过程和产品验收准则,
控制策划的更改,并评审非预期变更的后果,必要时采取措施消除影响。
6.4生产科
生产科应依据不同产品和服务控制条件,识别风险因素。
包括生产能力、人员技能水平、设备精度、工作程序、生产环境、生产加工方法、质量控制点等方面识别风险因素,并实施规避措施。
6.5销售科
6.5.1销售科应确保外部提供的过程保持在其质量管理体系控制之中,规定外
部提供过程的控制及输出结果的控制。
6.5.2外部方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应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标准)
要求的能力及潜在影响。
应实施风险评估,并保持评估记录。
6.5.3销售科应围绕顾客关注焦点,会同质量、生产技术部门识别和评估影响
产品和服务符合性及顾客满意的风险和机遇,特别应识别和评估产品实现和服务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所有影响,增强顾客满意的能力的风险源,并依据风险评估结果,进行评估、决策和实施需要的措施,以规避或减
少或解除风险的存在,增强顾客满意度。
6.6财务科
财务科应依据国家财务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识别和评估财务管理风险,以满足企业科研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7、风险管理要求
7.1公司管理层应重视风险管理,建立风险管控机制,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风险
分析,包括研究应对风险的措施,以期待消除风险源,改变风险程度,寻求明确决策。
7.2企业在科研生产经营活动中,风险是客观存在,只有强化风险识别、评估
和采取管控措施,才能达到预期目标要求。
7.2.1各部门工作策划过程中应了解可能影响预期目标和期望结果的因素,其
中可包括对相关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并考虑外部、内部环境以及利益相关方对达成目标的风险与机遇。
7.2.2应深入调查、了解各方信息,强化信息管理,为识别分析和评估风险提
供依据,这些信息来自顾客、供方和利益相关方。
7.2.3基于风险思考思维,各部门应建立主动预防企业文化,在识别有影响的
风险和机遇后,实施策划控制风险及利用机遇的措施,并评价措施效果。
7.2.4通过对市场需求分析,销售科应在开辟新市场、赢得新客户建立新的合
作伙伴关系方面识别产品设计开发机遇、评估风险程度、强化合同评审工作、策划应对风险措施,降低产品设计开发风险,增强产品竞争实力。
7.2.5生产科应加强对外包过程、生产和服务特殊过程、产品实现关键过程的
风险识别和评估,并对这些过程实施监督和测量,以减少或消除风险的
影响。
7.2.6质量科应建立和健全质量体系持续改进机制,不断增强质量体系运行的
有效性、充分性,才华企业管理,达到降低或规避风险影响程度。
7.2.7财务科应依据国家相关财务管理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实际,识别与管
控财务法律风险,并寻求应对财务风险措施,规避财务风险。
7.2.8各部门应根据部门职责和具体工作,在产品开发策划、生产和服务提供
过程、外包(协)采购过程和确定顾客要求时实施风险识别和评估,并承担本部门职责范围的风险,改变风险的可能性和后果。
必要时编制风险管理计划,策划风险管控措施,组织实施。
7.2.9本制度自二0一五年十一月四日起实施,并由公司办负责收集实施执行
情况,为公司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各部门执行情况作为每年年底考核各部门内容之一。
*************有限公司
二0一五年十一月四日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内容,供参考,
感谢您的配合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