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学案知识点练习)

合集下载

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学案(定稿)

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学案(定稿)

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1.直线坐标系:直线坐标轴上每一点的数值表示该点的 ,两个坐标的差值表示坐标的 ,不同含义的坐标轴上坐标的变化量具有不同的物理意义.2.位移:物体沿直线运动,以这条直线为x 坐标轴,则位移用 表示,即Δx = . Δx 的大小表示位移的 ,Δx 的正负表示位移的 .3.时间:在时间轴上,坐标变化量表示 ,即Δt = .4.速度(1)定义: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 的比值.(2)定义式:v =Δx Δt. (3)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 及运动 .(4)单位⎩⎪⎨⎪⎧ 国际单位:米/秒(符号:m/s )常用单位:千米/时(符号:km/h )、厘米/秒(符号:cm/s )(5)矢量性:速度既有 又有 ,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 内发生的位移大小,速度的方向是物体 的方向.5.平均速度物体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 的比值,与一段 或 对应;描述物体在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6.瞬时速度 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的速度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对应;描述物体在某一时刻运动的快慢和方向;可以精确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匀速直线运动是瞬时速度保持不变的运动.一、速度和速率[问题情境]导弹从发射到击中1 000 km 处的目标用10分钟;飞机从济南飞往500 km 外的南京用1个小时.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运动,运动的快慢不同,我们应该如何比较它们的快慢呢?[要点提炼]1.比值定义法:物理学中用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这就是速度,通常用字母v 表示.2.定义式:v =Δx Δt. 3.速度是描述物体 的物理量,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4.它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其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方向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5.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问题延伸]有甲、乙两个物体,甲运动的位移大于乙运动的位移,甲的速度就一定大于乙的速度吗?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问题情境]1.我们在研究物体运动快慢时,有时只需要粗略知道运动快慢即可,例如从北京到济南大约500 km ,坐客车走高速约需5个小时,司机大体以多大的速度行驶才能基本按时到达?这是指的什么速度?2.在某段高速公路上路牌显示限速110 km/h ,这时司机就会注意座前的时速表,时速表上所显示的又是什么速度呢?[要点提炼]1.平均速度(1)反映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它与一段位移或一段时间相对应.(2)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跟选定的时间或位移有关,不同时间段内或不同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一般不同.(3)平均速度是矢量,其大小可由公式v =Δx Δt求出,其方向与一段时间Δt 内发生的位移的方向相同,与运动方向不一定相同.2.瞬时速度(1)瞬时速度精确地描述了物体运动的快慢及方向,是矢量,一般情况下所提到的速度都是指瞬时速度.(2)瞬时速度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相对应,即对应于某一状态.(3)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该状态下物体运动的方向.3.两者的关系(1)当位移足够小或时间足够短时,可以认为瞬时速度就等于平均速度.(2)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相等.[问题延伸]1.在定义瞬时速度时运用了什么数学思想?2.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吗?瞬时速率呢?例1 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则( )A .任意2 s 内的位移一定等于1 s 内位移的2倍B .任意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它的路程C .若两物体的速度相同,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 .若两物体的速度大小一样,则它们的速度必然相同,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相等变式训练1 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B .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大小的物理量C .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D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路程和时间关系的物理量例2 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平均速度v =Δx Δt,当Δt 充分小时,该式可表示t 时刻的瞬时速度 B .匀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C .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D .只有瞬时速度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变式训练2 下面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等于零B .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等于零C .匀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D .变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等于它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例3 一个质点沿x 轴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 点的距离x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式为x =5+2t 3,它的速度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式为v =6t 2.求:(1)该质点在t 1=0至t 2=2 s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1和在t 2=2 s 到t 3=3 s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2;(2)该质点在t 2=2 s 时刻的瞬时速度v 2和t 3=3 s 时刻的瞬时速度v 3.变式训练3 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 1,下山的平均速率为v 2,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 )A.v 1+v 22,v 1+v 22B.v 1-v 22,v 1-v 22C .0,v 1-v 2v 1+v 2D .0,2v 1v 2v 1+v 2【效果评估】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速率是速度的大小B .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C .速度是矢量,平均速度是标量D .平均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2.关于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瞬时速度可以看成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B .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一定和物体在这段时间内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大小的平均值相等C .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时,平均速度的大小就是平均速率D .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3.下列所说的速度中,哪些是平均速度,哪些是瞬时速度?①百米赛跑的运动员以9.5 m/s 的速度冲过终点线;②经提速后列车的速度达到150 km/h ;③由于堵车,车在隧道内的速度仅为1.2 m/s ;④返回地面的太空舱以8 m/s 的速度落入太平洋中;⑤子弹以800 m/s 的速度撞击在墙上.表示平均速度的是______,表示瞬时速度的是______.。

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瞬时速可以看成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B.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一定和物体在这段时间内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大小的平均值相等C.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的大小就是平均速率D.物体做变速运动时;平均速是指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解析:当时间非常小时;物体的运动可以看成是在这段很小时间内的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平均速等于瞬时速;故A正确;平均速是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比值;而不是各时刻瞬时速大小的平均值;故B错误;根据定义;平均速的大小不是平均速率;故C错误;平均速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而平均速率是路程跟时间的比值;故D错误.答案: A2.在下列各种速中表示平均速的是()A.赛车飞跃某栏杆时的速为80 m/sB.火车由北京到天津以36 km/h的速行驶时为慢车;快车的速可达100 km/hC.远程炮弹射出炮口时的速为2 000 m/sD.某同学从家里到学校步行速为1.5 m/s解析:平均速对应的是一段时间.赛车飞跃某栏杆时的速为80 m/s;对应的是某一时刻的速不是平均速;火车由北京到天津以36 km/h的速行驶时为慢车;快车的速可达100 km/h;对应的是一段时间;因此是平均速;远程炮弹射出炮口时的速为2 000 m/s;对应的是某一时刻的速不是平均速;某同学从家里到学校步行速为1.5 m/s;对应的是一段时间;因此是平均速.答案:BD3.对速的定义式v=错误!;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v与运动的位移x成正比;与运动时间t成反比B.速v的大小与运动的位移x和时间t都无关C.此速定义式适用于任何运动D.速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及方向的物理量解析:v=错误!是计算速的公式;适用于任何运动;此式只说明计算速可用位移x除以时间t来获得;并不是说v与x成正比;与t成反比.答案:BCD4.列车沿平直铁路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列车的位移越大;其速也越大B.列车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越大;其速必越大C.列车在任何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保持不变D.列车在任何10 s内的位移一定等于任何1 s内位移的10倍解析: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一段时间内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是相等的.答案:BCD5.对于平均速与速率、瞬时速与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平均速的大小等于平均速率B.平均速的大小一定等于初速和末速的平均值C.瞬时速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D.很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可认为等于瞬时速解析:要抓住平均速与速率、瞬时速与速率的定义进行比较、理解.平均速的大小等于位移的大小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而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路程;平均速不一定等于初、末速的平均值;只有速均匀变化时才满足这种关系.答案:CD6.如右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相对于同一参考系的x-t图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物体的出发点相距x0B.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甲物体比乙物体早出发的时间为t1D.甲、乙两物体向同方向运动解析:由图可知;甲从距原点x0处出发;乙由原点出发;故两物体出发点相距x0;A 对;两图线都是倾斜直线;即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对;甲开始计时就出发;乙在计时后t1才出发;故甲比乙早出发时间t1;C对;甲、乙图线的斜率分别为负值和正值;表明甲向负方向运动;乙向正方向运动;甲、乙运动方向相反;D错.答案:ABC7.甲、乙两车从A地出发经历不同的时间后都到达B地;甲运动的时间较长;则() A.甲的平均速率一定比乙小B.甲的平均速一定比乙小C.甲的瞬时速一定比乙小D.甲、乙通过的位移一定相等解析:甲、乙两车的位移相等;因甲车运动时间较长;由v=错误!知;甲的平均速一定比乙小.但其路程不一定相同;即甲的平均速率不一定比乙小;某一时刻的瞬时速也不一定比乙小.答案:BD8.20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强烈地震;道路、桥梁全部毁坏;车辆无法通行.为迅速赶往汶川县城实施救援;武警战士徒步越过重重障碍;沿着崎岖的山路行军60 km;用了5小时到达汶川县城;随即展开紧急救援;以下关于武警战士行军的速和速率说法正确的是()A.平均速是3.3 m/sB.各时刻的速均为3.3 m/sC.平均速率是3.3 m/sD.各时刻的速率均为3.3 m/s答案: C9.2月16日;中国海军第三批护航编队16日从浙江舟山某军港启航;于7月30日抵达亚丁湾、索马里海域如下图所示;此次护航从舟山启航经东海、台湾海峡、南海、马六甲海峡;穿越印洋到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关于此次护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研究护航舰艇的运行轨迹时;可以将其看做质点B.“四千五百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航行位移C.“四千五百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航行路程D.根据图中数据我们可以求得此次航行的平均速解析:将护航舰艇看做质点可较方便的研究其运行轨迹;故A对;由题图可知;“四千五百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航行路程;而不是位移;故B错;C对;平均速是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故D错.答案:AC10.下图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个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A.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相距20 mB.在0~10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增大C.在10~25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小D.两物体在10 s时相距最远;在25 s时相遇解析:由图象可知;乙在10 s时刚开始运动;此时两物体间的距离已超过20 m.在0~10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纵坐标的差值逐渐增大;说明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在10~25 s 这段时间内;两物体纵坐标的差值逐渐减小;说明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小.因此;两物体在10 s时相距最远.在25 s时;两图线相交;两物体纵坐标相等;说明它们到达同一位置而相遇.答案:BCD11.飞机起飞离地时的速为150 m/s;这是指________速;火车从上海到南京运行速为70 km/h;这里指________速;瞬时速为2 m/s就是指物体在接下来的1 s内可走过2 m;此话对不对?解析: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对应的是瞬时速.平均速对应的是一段时间.飞机起飞离地时对应的是一个时刻;所以飞机起飞离地时的速为150 m/s;这是指瞬时速;火车从上海到南京运行速为70 km/h;对应的是一段时间;所以火车从上海到南京运行速为70 km/h;这是指平均速;瞬时速为2 m/s就是指物体在接下来的1 s内可走过2 m这句话不对;在接下来的1 s内;如果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走过的路程一定是2 m;如果物体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路程可能大于或者小于2 m.答案:瞬时平均不对;在接下来的1 s内;只有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走过的路程才是2 m12.有一辆汽车沿笔直公路行驶;第1 s内通过5 m的距离;第2 s内和第3 s内各通过20 m的距离;第4 s内通过15 m的距离;第5 s内反向通过10 m的距离;求这5 s内的平均速和平均速率及后2 s内的平均速和平均速率.解析:在5 s内的位移为Δx1=5 m+20 m+20 m+15 m-10 m=50 m平均速为v1=错误!=错误!m/s=10 m/s在5 s内的路程为l1=5 m+20 m+20 m+15 m+10 m=70 m平均速率为v′1=错误!=错误!m/s=14 m/s.在后2 s内的位移及路程分别为Δx2=15 m-10 m=5 m;l2=15 m+10 m=25 m 在后2 s内的平均速及平均速率为v2=错误!=错误!m/s=2.5 m/sv′2=错误!=错误!m/s=12.5 m/s.答案:10 m/s14 m/s 2.5 m/s12.5 m/s。

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学习目标1. 知道直线坐标系中坐标与位移的关系2. 了解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如何定义的3. 理解速度的意义,知道瞬时速度的大小是速率4. 能够区分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一、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1.坐标:以直线为x 坐标轴,物体的位置就可以用________来表示.2.坐标的变化量:Δx =________,Δx 的大小表示____________,Δx 的正负表示______________。

3.时间的变化量:Δt =________。

二、速度1.定义: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速度.2.表示式:t∆∆=x ν 3.单位:米每秒,符号是________或________。

1 m/s =________ km/h 。

4.矢量性:速度是矢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_____________。

5.物理意义:表示物体____________的物理量。

自主练习1.(多选)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B .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只有大小C .速度越大,物体的位移越大D .速度越大,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越大2.(多选)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匀速运动,取向右为正方向,甲质点的速度为2 m/s ,乙质点的速度为-4 m/s ,则可知( )A .乙质点的速度大于甲质点的速度B .因为+2>-4,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C .这里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质点的运动方向D .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点出发,则10 s 后甲、乙两质点相距60 m注意:①速度的正、负不表示大小,只说明该速度与所选正方向同向或反向。

②比较速度大小时只看其绝对值的大小。

3.(多选)对速度的定义式t ∆∆=x ν,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此速度定义式适用于任何运动B .速度v 的大小与运动的位移Δx 和时间Δt 都无关C .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v 与运动的位移Δx 成正比,与运动时间Δt 成反比D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及方向的物理量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1.平均速度(1)定义:在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移Δx 跟发生这段位移_________的比值叫做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2)公式:t∆∆=x ν (3)物理意义:___________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4)矢量性:平均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其方向与一段时间Δt 内发生的________的方向相同.2.瞬时速度(1)定义:物体在___________(或经过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2)物理意义:________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3.速度和速率(1)速率:瞬时速度的________叫做速率.(2)速度与速率的区别:速度是矢量,速率是标量;速率只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而速度却同时反映运动的________和运动的________。

运动快慢与方向的描述-速度知识点及练习题附答案

运动快慢与方向的描述-速度知识点及练习题附答案

§ 运动快慢与方向的描述-----速度1.速度1)物理意义: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和方向 2)定义: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3)公式:/V x t =∆∆ 4)方向:物体运动的方向 5)单位:m/s km/h 6)矢量由t ∆的长短引申出两个概念 2.平均速度1)物理意义:粗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反映一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粗略:因为他不能精确的描述每个时刻或每个点,比如一段位移内,先加速度后减速,但他只能描述一个平均值2)定义: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3)大小:/Δt V x =∆4)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与运动方向不一定相同(也有可能相同)5)矢量 3.瞬时速度1)物理意义: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一般情况下所指速度即是瞬时速度。

2)大小:/Δt V x =∆ Δt 0→ 3)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4)与物体所处的某一位置或物体在某一时刻的状态对应。

5)x ∆或Δt 足够小。

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6)在匀速直线运动中。

V 平均=V 瞬时& V 平均与V 瞬时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

V 平均大,V 瞬时不一定大,同样V 瞬时大,V 平均不一定大 举例例:V 平均与V 瞬时的区别与联系F1.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每秒位移相同,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C.匀速直线运动的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D.匀速直线运动的任何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与路程相等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一周,平均速度为零B.物体沿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一周,平均速率为零C.物体某时刻速度为v,则该物体下一时刻的速度也为vD.物体某时刻速度为v,则该物体下一时刻的速度不一定为v3.在下列各种速度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A.赛车飞跃某栏杆时的速度为80 m/sB.火车由北京到天津以36 km/h的速度行驶时为慢车,快车的速度可达100 km/hC.远程炮弹射出炮口时的速度为2 000 m/sD.某同学从家里到学校步行速度为1.5 m/s4.关于平均速度的下列说法中,含义正确的是()A.汽车出发后10 s末的平均速度是5 m/sB.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5 m/s,表示汽车在这段时间内每1 s内的位移都是5 m C.汽车经过两路标间的平均速度是5 m/sD.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等于它在这段时间内最小速度与最大速度之和的一半5.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某时刻的速度是10 m/s,那么这个物体()A.在这一时刻之后的0.1 s内的位移一定是1 mB.在这一时刻之前的0.1 s内的位移一定是1 mC.在这一时刻之前的1 s内的位移可能是10 mD.从这一时刻起以后的10 s内的位移可能是80 m6.一质点沿直线Ox方向做变速运动,它离开O点的距离x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x=5+2t3(m),它的速度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为v=6t2(m/s),该质点在t=0到t=2 s间的平均速度和t=2 s到t=3 s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7.如图1-3-2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x-t图象,对相应的线段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段表示车静止B.BC段发生的位移大于CD段发生的位移C.CD段运动方向和BC段运动方向相反D.CD段运动速度大于BC段运动速度8.飞机起飞离地时的速度为150 m/s,这是指________速度;火车从上海到南京运行速度为70 km/h,这里指________速度;瞬时速度为2 m/s就是指物体在接下来的1 s内可走过2 m,此话对不对?答案瞬时平均不对,在接下来的1 s内,只有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走过的路程才是2 m.解析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对应的是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对应的是一段时间.飞机起飞离地时对应的是一个时刻,所以飞机起飞离地时的速度150 m/s,这是指瞬时速度;火车从上海到南京运行速度为70 km/h,对应的是一段时间,所以火车从上海到南京运行速度70 km/h ,这是指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为2 m/s 就是指物体(在接下来的1 s 内可走过2 m 这句话不对,在接下来的1 s 内,如果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走过的路程一定是2 m .如果物体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路程可能大于或者小于2 m.9.一辆汽车以20 m/s 的速度沿平直的公路从甲地开往乙地,又以30 m/s 的速度从乙地开往丙地.已知甲、乙两地间的距离与乙、丙两地间的距离相等,求该汽车在从甲地开往丙地的过程中平均速度的大小.有一位同学是这样解的:2030252V +==,请问上述解法正确吗?为什么?应该如何解?答案 见解析 解析24 m/s10.相距12 km 的公路两端,甲、乙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5 km/h ,乙的速度是3 km/h ,有一小狗以6 km/h 的速率,在甲、乙出发的同时,从甲处跑向乙,在途中与乙相遇,即返回跑向甲,遇到甲后,又转向乙,如此在甲、乙之间往返跑动,直到甲、乙相遇,求在此过程中,小狗跑过的路程和位移.答案 路程为9 km ,位移是7.5 km.解析 设甲、乙两人从开始出发到相遇的时间为t ,则t =v 甲+v 乙x =812h =1.5 h .小狗在这段时间内跑过的路程x 路=v 狗t =9 km ;由狗和甲同时同地出发可知小狗的位移与甲的位移相同,故x 狗=x 甲=v 甲t =7.5 km.1.BCD2.AD3.BD4.C5.CD6.B7.ACD8. 瞬时 平均 不对,在接下来的1 s 内,只有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走过的路程才是2 m..9.24 10. 路程为9 km ,位移是7.5 km.3.瞬时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简称速率,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

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学案

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学案

班级姓名学号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学习目标:1.了解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

2.理解速度的概念。

知道速度是表示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义、公式、符号和单位,知道它是矢量。

3. 理解平均速度,知道瞬时速度的概念。

4. 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们的区别。

●学习重点: 速度的概念。

●学习难点: 速度和速率。

●课前预习:1、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坐标表示坐标的变化量表示坐标的变化量:Δx=时间的变化量:Δt=2.速度:(1)定义:运动物体的跟叫做速度.用符号表示.(2)定义式:(3)物理意义:速度是用来的物理量,同时也是描述物体的物理量,速度越大,表示物体运动得,其位置变化的也.(4)速度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速度的大小在数值上等于,方向跟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5)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符号是,读做“米每秒”.3.平均速度(1)定义:运动物体的跟的比值..叫做物体在这段时间内(或这段位移上)运动的.用符号v表示.(2)定义式:(3)平均速度也是,其方向与这段时间内的相同.(4)物理意义:粗略地...描述运动物体在一段时间内(或某段位移上)运动的平均程度.(5)注意..:由于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间内(或不同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一般不同,因此必须指明求出的平均速度是内(或上)的.通常说某物体的运动速度是多大,一般指的是平均速度.4.瞬时速度(1)定义:运动物体在(或经过)时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简称为速度.(2)物理意义:精确地...描述做的物体在某一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时运动的快慢程度.(3)瞬时速度是,其大小叫做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等于运动物体从该时刻开始做匀速运动时速度的大小;其方向就是物体那一刻的运动方向.(4)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关系①匀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相等,都是不变的.②非匀速运动中,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是不相等的.(5)速度与速率①速度是矢量,有方向;速率是标量,无方向.②平均速度是位移和时间的比值,是矢量;平均速率是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是标量.③位移和路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以平均速度的大小与平均速率之间没有确定的关系,在无往复的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平均速率;有往复的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总是小于平均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瞬时速率●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上一节我们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探究了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量,即时间和位移。

物理5-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习题)

物理5-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习题)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学习目标】:1.知道质点在直线运动中,位移可以用坐标的变化来表示。

2.掌握速度的概念。

3.掌握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会求平均速度。

【自主学习】1.速度:表示质点运动和的物理量。

(1)定义:质点的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

(2)定义式:v= 。

(3)单位:、、等。

(4)矢量性:速度的大小用公式计算,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移的大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的。

2.平均速度:(1)定义:在变速运动中,运动质点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只能地描述运动的快慢。

(2)理解: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跟选定的时间或位移有关,不同或不同内的平均速度一般不同,必须指明求出的平均速度是哪段或哪段内的平均速度。

3.瞬时速度:(1)定义:运动质点在某一或某一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2)理解:①直线运动中,瞬时速度的方向与质点经过某一位置时的相同。

②瞬时速度与时刻或位置对应,平均速度跟或对应。

③当位移足够小或时间足够短时,认为平均速度就等于。

④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和瞬时速度相等。

4.速率速度的叫做速率,只表示物体运动的,不表示物体运动的,它是量。

【思考与交流】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B.平均速度即为速度的平均值C.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在某一位置时的速度D.瞬时速度可看作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2.一质点在x轴上并只朝着x轴的正方向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则质点开始运动后:(1)质点在前10 s内的位移、路程各为多大?(2)质点在8s末的瞬时速度为多大?(3)质点在0到18s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多大?3、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从甲地运动到乙地,又以30m/s的速度从乙地运动到丙地。

已知甲、乙两地间的距离与乙、丙两地间的距离相等,求汽车从甲地开往丙地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变题:如果问题改成“物体在前半段时间和后半段时间内的速度分别为20m/s和30m/s,求它在整个时间内的平均速度?4.一起重机在竖直向上吊运重物时的速度变化如下表所示:(1)作出重物的速度-时间图线.(2)在表格中所列时间内,哪段时间内重物在做加速运动?哪段时间内重物做匀速运动?哪段时间内重物在做减速运动?【达标检测】1.下列速度值指的是平均速度的大小还是瞬时速度的大小?A.某同学百米赛跑的速度约为9m/s,答:;B.运动员百米赛跑的冲线速度为12m/s,答:;C.汽车速度计指示着的速度为60km/h,答:;D.子弹离开枪口时的速度为600m/s,答:。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附答案)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附答案)

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知识点一:速度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由公式v =ΔxΔt可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与位移成正比B .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其速度一定越大C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D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是一个恒量 2.速度有许多单位,在国际单位制里速度的单位是m/s ,但汽车速度常用km/h 作单位,1 m/s =_____ km/h,1 km/h =________ m/s 。

高速公路上某类汽车的限速为120 km/h =________ m/s 。

3.武广客运专线为中国的新建高速铁路工程之一,是京广客运专线的南段。

于2005年6月23日在长沙动工,于2009年12月26日正式运营。

武广客运专线始于武汉新武汉站,到达广州的新广州站,全长约1 068.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试车最高时速394.2公里/小时。

若列车以设计时速运行,不考虑在中间站的停车时间,则列车从新武汉站到新广州站的时间为多少?知识点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4.下列速度中,指平均速度的是 A .汽车通过长江大桥全程的速度 B .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 C .雨滴落地时的速度D .运动员冲过终点时的速度5.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每秒位移相同,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C .匀速直线运动的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D .匀速直线运动的任何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与路程相等6. 一物体做变速运动,前2 s 向东运动了7 m ,后3 s 向西运动了8 m ,取向东为正方向,则物体在这5 s 内的位移是________ m ,路程是________ m ,平均速度是________ m/s 。

7.下列速度值指的是平均速度大小的是____,指瞬时速度大小的是______。

A .某同学百米赛跑的速度约为9 m/s B .运动员百米赛跑的冲线速度为12 m/s C .汽车速度计指示着的速度为60 km/h D .子弹离开枪口时的速度为600 m/s知识点三:速度和速率8.下列关于瞬时速度和瞬时速率的理解正确的是A.瞬时速度能精确地描述质点运动的快慢B.瞬时速度指质点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C.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D.瞬时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9.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测量出出发地和目的地在地图上的直线距离为9 km,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用了5分钟,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值增加了15 km,当他经过某路标时,车内速度计指示的示数为150 km/h,那么可以确定的是A.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度是108 km/hB.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度是180 km/hC.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率是108 km/hD.经过路标时的瞬时速度是150 km/h10.一同学以恒定的速率沿半径为R的圆形跑道跑步,他跑完一圈所用的时间为T,则其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平均速率为________。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学案(人教版必修1).docx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学案(人教版必修1).docx

运动快慢的描述一速度学案(人教版必修1)学案3运动快慢的描述一一速度[学习目标定位]1 •理解速度的物理意义,特别是理解速度是矢量,知道速度的方向即物体运动的方向2能区分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知道速率的概念3会用平均速度公式进行相关的计算.一、速度1Ax2・定义式:v=・A t3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Axl・平均速度:公式v=At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称为平均At速度.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描述运动的快慢.2.瞬时速度:运动•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它可以精确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瞬时速度的大小通常叫做速率.3.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持不变的运动■一、速度[问题设计]自行车和汽车都在平直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单向行驶,自行车在30 min 内行驶8 km;汽车在30 min内行驶50 km;百米比赛中,运动员甲用时10 s,运动员乙用时13.5 s.(1)自行车和汽车哪个运动得快?运动员甲和运动员乙哪个跑得快?(2)汽车和运动员甲哪个运动得快?如何进行比较的?答案⑴汽车运动得快,相同时间内位移大.运动员甲运动得快,通过相同位移所需时间短.(2)对于汽车和运动员甲,通过比较两物体单位时间内的位移,可比较两物体运动的快慢.350 km50X 10 m 汽车:~27.8 m/s. 30 min30X 60 s100 m 运动员甲:=10 m/s. 10 s所以汽午运动得快.[要点提炼]Axl・定义式:v = •其中Ax是位移,不是路程.At说明这里的定义方法是比值定义法.比值定义法是高中常见的一种定义物理量的方法,被定义的物理量不是由其它两个量决定,即不能说v 与Ax成正比,与At成反比.初中mU曾学习过P =R =也是用比值定义法定义的.VI2.方向:速度是矢量,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注意(1)当比较两个速度是否相同时,既要比较大小是否相等又要比较其方向是否相同.(2)分析物体的运动速度时不可只关注速度的大小,也要注意确定速度的方向.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问题设计]某同学百米比赛用时12 s,前2 s内的位移为12 m,第2个2 s内位移>3 14 m,第3个2 s内位移为16 m,第4个2 s内位移为19 m,第5个2 s 内位移为20m,第6个2s内位移为19 m.(1)请计算上述6个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并说明哪段时间运动得最快?(2)通过以上数据,你能知道这个同学的“起跑速度”、“冲刺速度”以及“最大速度”吗?答案⑴第1个2s内vl =第2个2s内v2 =第3个2s内v3 =第4个2 s内v4=第5 个2s 内v5 = 12 m6 m/s, 2 sl4 m = 7 m/s, 2 sl6 m = 8 m/s, 2 sl9 m = 9.5 m/s, 2 s20 m = 10 m/s, 2 s第6 个2 s 内v6 = 19 m = 9.5 m/s. 2 s第5个2 s内运动得最快.⑵不能.[要点提炼]1.平均速度⑴定义:公式v=. (2)(3)矢量性:平均速度的方向与At⑷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2.瞬时速度△ x(l)定义:当At非常非常小时,就可以用v=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At(2)的速度.⑶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该时刻物体运动的方向.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⑷咸某一位置)的运动快慢.3三、平均速度、平均速率和速率[问题设计]物体在某段时间内一直运动,它的平均速度可能等于零吗?平均速率呢?请举例说明.答案比如某人绕操场跑一圈的过程,位移等于零则平均速度等于零,但是路程不等于零,则平均速率就不等于零.[要点提炼]1位移速度=时间23.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延伸思考]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平均速度就是平均速率吗?答案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平均速率,但是平均速度是矢量,所以不能说平均速度就是平均速率.一、对速度的理解例1关于速度的定义式v= Ax( ) At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V与运动的位移Ax成止比,与运动时间At成反比B.速度V的大小与运动的位移Ax和时间M都无关C.此速度定义式适用于任何运动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及方向的物理量Ax解析v = C对;此式只说明速度可用位移AxAt除以时间At来获得,并不是说v与Ax成正比,与At成反比,A错,B对;速度的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方向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D对.答案BCD二、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理解例2小蒙骑自行车由静止沿直线运动,他在第Is内、第2s内、第3 s 内、第4 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1 m、2m、3m、4 m,贝9()A.他4s末的瞬时速度为4m/sB.他第2 s内的平均速度为1.5 m/sC.他4s内的平均速度为2.5 m/sD.他Is末的速度为lm/s解析自行车速度是逐渐增大的,无法确定它的瞬时速度,只能求出平均速度,第2s1 +2 + 3+42内平均速度为m/s = 2 m/s; 4s内的平均速度v= m/s = 2.5m/s. 14答案C针对训练下列关于瞬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瞬时速度可以精确地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但不能反映物体运动的方向B.瞬时速度等于运动的物体在一段非常短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C.瞬时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D.某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瞬时速度都为零,则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静止答案BD解析瞬时速度是为了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而引入的物理量,所以A选项错.平均速度在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时较粗略,但平均速度中所对应的时间At越小,越能精确地描述物体在那一时刻附近的运动快慢,所以选项B对.平均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而瞬时速度是与某时刻相对应的物理量, 不能说明它与一段时I'可内位移方向间的关系,所以C选项错.三、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计算例3 —物体以vl=4 m/s的速度向东运动了5 s后到达A点,在A点停了5s后又以v2 = 6m/s的速度沿原路返回,运动了5s后到达B点,求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解析物体全程的位移大小x=v2t2—vltl = 6X5 m—4X5 m = 10 m,全程用时t = 5s + 5xlO2s + 5 s = 15 s,故平均速度大小v== m/s= m/s,方向水平向西.物体全程的路程s =tl53s5010v2t2+vltl = 6X5 m+4X5 m = 50 m,故平均速率v‘ = m/s = m/s・tl53210答案平均速度的大小为m/s,方向水平向西平均速率为m/s33三组物理量的对比辨析1.(速度)关于速度的说法,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A.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大表示物体运动得快B.速度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快慢,速度大表示物体位置变化大C.速度越大,位置变化越快,位移也就越大D•瞬时速度的大小通常叫做速率,速度是矢量,速率是标量答案AD2.(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为了使公路交通冇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如图1所示,甲图是限速标志,表示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80km/h;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到杭州还有100 km.±述两个数据的物理意义是()图1A.80 km/h是平均速度,100 km是位移B.80 km/h是平均速度,100 km是路程C.80 km/h是瞬时速度,100 km是位移D.80 km/h是瞬时速度,200 km是路程答案D解析在某路段或路口限定最高时速,是指任一时刻都不能超过该速度,是瞬时速度,较远距离的公路是有弯的,100 km是指路程,D对.3.(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三个质点A、B、C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三质点的运动轨迹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相同B.B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度方向与任意时刻瞬时速度方向相同图2C.到达M点的瞬时速度一定是A的最大D.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率相同答案AB解析三个质点在相同的时间内的位移相同,故它们的平均速度相同, A 对.B质点的平均速度及各时刻的瞬吋速度方向均为N到M, B对.无法比较三质点在M点的瞬时速度大小,C错•三个质点运动的路程不相同,运动的时间相同,故三个质点从N到M的平均速率不相同,D错.4.(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计算)汽车以36 km/h的速度从甲地做匀速直线运动,行驶了30km到达了乙地,如果汽车从乙地返回仍做匀速直线运动以72 km/h的速度行驶了20 km到达了丙地,那么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分别为多少?答案9 km/h,方向是由甲地指向丙地45 km/h解析汽车全程的位移大小为:x = xl—x2 = 30 km —20 km = 10 km,全程所用时间为:t302010x10=tl+t2= h+ h =,故平均速度大小v== km/h = 9 km/h, 方向是由甲地指367291109s50向丙地;汽车全程的路程:s=xl+x2 = 30 km + 20 km = 50 km,所以平均速率为v‘ == tkm/h = 45 km/h109。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1.3运动的快慢(知识点+例题)(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物理八年级上册1.3运动的快慢(知识点+例题)(解析版)含答案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 《机械运动》第3节 运动的快慢 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架解一、速度:1.物体运动的快慢用 速度 表示;2.速度的符号:v3.速度的定义: 单位时间 内物体运动的 距离 ;4.速度的公式: ,公式变形得: , 。

5.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符号为m/s 或m·s -1;S :路程——米(m); t :时间——秒(s); v :速度——米/秒(m/s)6.速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的 运动快慢 ;【例题1】如图画中题有李白《早发白帝城》诗句,诗中能估算出速度大小的一句是( )A .朝辞白帝彩云间B .千里江陵一日还C .两岸猿声啼不住D .轻舟已过万重山【答案】B【解析】解:A 、云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与速度无关,故A 错误;B 、“千里江陵一日还”描述的是一天内通过的距离,可以估算速度的大小,故B 正确;C、不同物体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诗人是根据音色来辨别是猿的声音,与速度无关,故C错误;D、从“轻舟已过万重山”知,“山”相对于轻舟的位置不断变化,所以,以“轻舟”为参照物,“山”是运动的,通过了距离,但不知道时间,所以无法估算速度的大小,故D错误。

故选:B。

【变式1】关于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它的运动速度越大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C.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它的运动速度越大D.速度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答案】D【解析】解:可知,在物体运动的路程未知时,只根据时间无法判定速度的大小,A、根据v=st故A错误;B、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大小保持不变,与路程和时间的大小无关,故B 错误;C、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由于不知道时间,则根据v=s可知,无法比较速度的大t小,故C错误;D、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故D正确。

故选:D。

【例题2】如图所示,电瓶车正常行驶,速度表指示的数值是 m/s,以此速度行驶30min,通过的距离是 m。

人教高中物理必修一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同步练习(解析)

人教高中物理必修一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同步练习(解析)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1.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同步练习一、多选题1.下列关于瞬时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瞬时速度可以精确地描述物体做变速运动的快慢,但不能反映物体运动的方向B. 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的物体在一段非常非常短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C. 瞬时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D. 某物体在某段时间里的瞬时速度都为零,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静止【答案】B,D【考点】速度、速率【解析】【解答】瞬时速度是为了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而引入的物理量,A不符合题意;平均速度在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时较粗略,但当平均速度中所对应的时间越小,越能更精确地描述物体在那一时刻附近的运动快慢,B符合题意;平均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的位移方向相同,而瞬时速度是与时刻相对应的物理量,不能说它与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相同,C不符合题意;某物体在某段时间里的瞬时速度都为零,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静止,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分析】本题考查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区别与联系。

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时刻或经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平均速度反映是物体在一段时间或某一段位移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当平均速度的时间趋近于零时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

2.甲、乙两位同学同时从操场400米跑道的某点开始行走,甲沿顺时针方向行走,乙沿逆时针方向行走,经过一段时间后,甲乙两位在另一点相遇.从出发到相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乙两位同学通过的位移一定相同B. 甲、乙两位同学通过的路程一定相同C. 甲、乙两位同学的平均速度一定相同D. 甲、乙两位同学的平均速率一定相同【答案】A,C【考点】位移与路程,速度、速率【解析】【解答】根据题意可知,甲乙两人的初末位置都相同,所以位移相同,但运动轨迹不一定相同,所以路程不一定相等,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因两人的位移相同,用时相同,则由平均速度公式可知,平均速度一定相同,C符合题意;、因两人的路程不同,用时相同,故两人的平均速率不同,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C.【分析】本题考查位移、平均速度概念,要注意位移与路程、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的区别。

运动的快慢知识点及习题(含答案)

运动的快慢知识点及习题(含答案)

运动的快慢(基础)【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比较和计算,理解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基本方法;2.能利用公式进行有关速度的计算,能应用公式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能理解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要点梳理】要点一、速度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物体运动越快速度越大;物体运动越慢,速度越小。

2.定义: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3.公式:v=s/t,s表示物体通过的路程,t表示物体通过相应路程所用的时间,v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

4.速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国际单位:米/秒(或)常用单位:千米/小时(或) 换算:1m/s=3.6km/h要点二、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①匀速直线运动是运动状态不变的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②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的运动方向和运动快慢都保持不变。

③在任意一段相等的时间内和任意一段路程内速度都是相等的。

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的大小可以由v=s/t来计算,但速度的大小与s、t无关。

要点三、变速运动及平均速度物体运动速度发生改变的运动叫做变速运动。

要点诠释:1.物体在做变速运动时,可能是物体的运动方向改变,也可能是快慢改变,还可能是方向和快慢同时改变。

2.对于做变速运动的物体,也可以利用v=s/t来计算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

3.平均速度能粗略地描绘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一段路程上或一段时间内的运动快慢,不能反映出物体的运动细节。

要点四、用图象描述物体的运动图像法是描述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有效手段,在物理学里经常用到。

要点诠释:1.s-t图象:用横坐标表示时间t,纵坐标表示路程s,就得到了物体运动的s-t图象,如下图(1)所示是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象。

2.v-t图象:用横坐标表示时间t,用纵坐标表示速度v,就得到了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下图(2)所示是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同步练习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同步练习

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同步练习1.一辆汽车以速度v1行驶了1/3的路程,接着以速度v2=20km/h跑完了其余的2/3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27km/h,则v1的值为()A.32km/hB.345km/hC.56km/hD.90km/h2.下列物体运动的速度哪个大().A.蜗牛:1.5mm/s B.炮弹:1000m/s C.发射人造卫星的最起码速度:7.9km/s D.火车:360km/h3.关于速度,下面的说法是正确的是()A.通过路程长的物体速度大 B.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少的物体速度大C.单位时间内通过路程长的物体速度大 D.运动快的物体速度大4.对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则 ( )A.任意2s内的位移一定等于1s内位移的2倍B.任意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一定等于它的路程C.若两物体的速度相同,则它们的速率必然相同,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若两物体的速率相同,则它们的速度必然相同,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相等5.甲乙两车沿平直公路通过同样的位移,甲车在前半段位移上以v1=40km/h的速度运动,后半段位移上以v2=60km/h的速度运动;乙车在前半段时间内以v1=40km/h的速度运动,后半段时间以v2=60km/h的速度运动,则甲、乙两车在整个位移中的平均速度大小的关系是( )A.v甲=v乙B.v甲>v乙C.v甲<v乙D.因不知为是和时间无法确定6.从匀速直线运动的公式v=S/t可知()A.速度与位移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B.速度等于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与时间和位移无关C.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不随时间或位移而变化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决定于运动的位移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匀速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B、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来说,路程就是位移C、物体的位移越大,平均速度一定越大D、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大,在其间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也一定越大8、关于瞬时速度,下述说说法正确的是()A、是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速度B、是物体在某一时刻的速度C 、是物体在发生某一段位移过程中的速度D 、是物体通过某一位置时的速度9、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m/s ,则物体在1s 内一定走3mB 、物体在某1s 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C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D 、物体在发生某段位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m/s ,则物体在这段位移的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3m/s10.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平均速度tx v ∆∆=,当t ∆充分小时,该式可表示t 时刻的瞬时速度 B .匀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 C .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 D .只有瞬时速度可以精确描述变速运动11.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B .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大小的物理量C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D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路程和时间关系的物理量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B .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C .火车以速度v 经过某一段路,v 是指瞬时速度D .子弹以速度v 从枪口射出,v 是平均速度13.一辆汽车以速度v 行驶了32的路程,接着以20 km/h 的速度跑完了余下的路程,若全程的平均速度是28 km/h ,则v 是( )A .24 km/hB .35 km/hC .36 km/hD .48 km/h14.短跑运动员在100 m 比赛中,以8 m/s 的速度迅速从起点冲出,到50 m 处的速度是9 m/s ,10s 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10.2 m/s ,则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 .9 m/sB .10.2 m/sC .10 m/sD .9.1 m/s15.做变速直线运动的汽车,通过第一个100m 用了20s ,通过第二个100m 用了10s ,求汽车在第一个100m 内和第二个100m 内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大?汽车在这200m 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大?16.汽车沿着指向从甲地开往乙地,(1)若在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 1,后一半路程为v 2,则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 为多少?(2)若汽车在全程所用时间的前一半和后一半相同,则全程平均速度是多少?(3)两种情况下的平均速度哪个大?参考答案1、D2、C3、BD4、ABC5、C6、BC7、A8、BD9、B10、ABD11、C12、B13、B14、C 15、5m/s ,10m/s ,6.7m/s16解、设一半路程为x 前一半路程用时间为t 1,后一半路程所用时间t 2,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s v t =,有12121212222t +t v v x x v x x v v v v ===++(2)设全程运动时间为t ,则前一半时间位移为x 1=v 12t ,后一半时间的位移x 2=v 2 2t ,由平均速度公式12121222v`2t t v v x x v v t t +++===。

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问题式学案)

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问题式学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学案 北川中学高2014级备课组北川中学唐高平 1 1.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质点在直线运动中,位移可以用坐标的变化来表示。

2.掌握速度的概念。

3.掌握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会求平均速度。

4.了解速率的概念。

二、【课前一定要完成:认真阅读教材,完成同步辅导与调研中的自主学习、互动探究】三、【自主学习 希望在课前自主阅读思考 课堂上展开讨论】1、回顾知识 位置与位置变化的意义。

在日常生活中你如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2、为什么要引入速度这个概念?速度描述了什么?现在学的速度与初中学的有什么不同?3、速度的正负表示什么意思?在直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即运动方向)与位移方向有何关系?4、读P11教材,变速运动与匀速运动的区别在哪?两种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有什么不同?5、速度的方向由什么决定?如何计算平均速度?计算平均速度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6、请用你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结构、原理,它是怎样计时的?7、完成P12分析与处理实验数据。

回答相应问题。

8为什么要引入瞬时速度概念?瞬时速度与瞬时速率的区别是什么?如何计算瞬时速率?9、有人说由平均速度到瞬时速度引入了极限的概念,你有什么感受?10、利用v-t 图象可以得到那些物理量?11、认真阅读P14(上面的)v-t 图象,用你的语言描述一下物体在怎样运动。

12、请回答P11练习与评价的问题。

四、课堂训练1、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不利用公式计算就能直接得到或直接测量得到的物理量是( )A .时间间隔 B .位移 C .平均速度 D .瞬时速度2、如图所示是一个物体的 v-t 图象,从以下三个方面说明它的速度是怎样变化的?(1)物体是从静止开始运动还是具有一定的初速度?(2)运动的方向是否变化?(3)速度的大小是否变化?怎样变化?3.一架飞机水平匀速地在某同学头顶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从头顶正上方传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约与地面成60°角的方向上,由此可估算出该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__________倍4、讨论同步辅导P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初始位置/m 经过时间/s 末了位置/m A .自行车沿平直道路行驶
0 20 100 B .公共汽车沿平直道路行驶
0 10 100 C .火车沿平直轨道行驶
500 30 1250 D .飞机在天空直线飞行
500 10 2500
问题1:比较A 和B 谁运动的快,为什么?
问题2:比较B 和D 谁运动的快,为什么?
问题3:比较B 和C 谁运动的快,为什么?
一、平均速度:
1、表示:质点在一段时间t ∆内(或一段位移上)运动的快慢叫平均速度 ,它只是一种粗略地描述运动的快慢。

2、计算:t
x v ∆∆= 速 度
速 度 (1)定义: (2)定义式:t x v ∆∆=,指出各量的物理意义。

(3)速度的单位: ①在国际单位制中:“米每秒”,符号:s m 或m ·1-s ②常用单位:“千米每小时”(h km 或km ·1-h ) ③换算关系:秒米秒米时千米6.31360010001== 平均速度 和 瞬时速度
二、瞬时速度:
1、定义:运动质点在某一时刻 或某一位置 的速度
2、近似计算:t x v ∆∆=
t ∆→0 理解:物体从t 到t t ∆+内,若t ∆非常非常小,那么t ∆内的平均速度可以认为是时刻t 的瞬时速度。

一.瞬时速率
1、定义: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简称速率。

2、速率是标量,只有大小。

二.平均速率:
1、定义:路程与发生这段路程所用时间的比值。

2、注意:平均速率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其实我们初中所学的速度也不是没有意义的,我们给了他一个新的名字平均速率。

【例1】一辆自行车在第一个5s 内的位移为10m ,第二个5s 内的位移为15m ,第三个5s 内的位移为12m ,请分别求出经在每个5s 内的平均速度以及这15s 内的平均速度。

【例2】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某时刻速度是10m/s ,那么这个物体( )
A .在这一时刻之前0.1s 内位移一定是1m
B .在这一时刻之后1s 内位移一定是10m
C .在这一时刻起10s 内位移可能是50m
D .如果从这一时刻起开始匀速运动,那么它继续通过1000m 路程所需时间一定是100s
【例3】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先以3m/s 的速度运动60m ,又以2m/s 的速度继续向前运动60m ,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平均速度是多少?
【例4】一个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50 m 处的速度是6 m/s ,16 s 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7.5 m/s ,求整个赛跑过程中他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速 率 例题解析
知识整理与框架梳理
1.速度:。

表示质点运动的物理量。

(1)定义:质点的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

(2)定义式:v= 。

(3)单位:、等。

(4)矢量性: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位移的大小,速度的方向。

2.平均速度:
(1)定义:,平均速度只能地描述运动的快慢。

(2)理解: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跟选定的时间或位移有关,必须指明求出的平均速度是哪段或哪段内的平均速度。

3.瞬时速度:
(1)定义:运动质点在某一或某一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2)理解:①直线运动中,瞬时速度的方向与质点经过某一位置时的相同。

②瞬时速度与时刻或位置对应,平均速度跟或对应。

③当位移足够小或时间足够短时,认为平均速度就等于。

④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4.速率:速度的叫做速率,只表示物体运动的,不表示物体运动的,它是量。

基础巩固性习题
1.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B.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大小的物理量。

C.速度是矢量,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

D.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的物理量。

2.下面关于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每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为零,则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等于零
B.若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零,则它在这段时间内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为零
C.匀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D.变速直线运动中,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一定不等于它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
3.下面描述的几个速度中属于瞬时速度的是
A.子弹以790m/s的速度击中目标
B.信号沿动物神经传播的速度大约为10m/s
C.汽车上速度计的示数为80km/h
D.台风以360m/s的速度向东北方向移动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均速度就是瞬时速度的平均值
B.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
C.火车以速度v经过某一段路,v是指瞬时速度
D.子弹以速度v从枪口射出,v是平均速度
5.关于物体运动快慢的比较,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在运动中所需的时间越少,速度就越大
B.通过的位移越长,则速度就越大
C.通过相同的位移所用的时间越多,速度就越小
D.速度越大的物体,通过的位移就越大
6.一个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其运动情况有如下记录,则记录中表示瞬时速度的有( ) A.质点在前5 s内的速度是8 m/s
B.质点在第7 s末的速度是12 m/s
C.质点通过某一路标时的速度是15 m/s
D.质点通过某一路段的速度为10 m/s
7.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匀速运动,设向右为正,甲质点的速度为2 m/s,乙质点的速度为-4 m/s,则可知( )
A.乙质点的速率大于甲质点的速率
B.因为+2>-4,所以甲质点的速度大于乙质点的速度
C.这里的正、负号的物理意义是表示运动的方向
D.若甲、乙两质点同时由同一点出发,则10 s后甲、乙两质点相距60 m
8.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等于3.O×108m/s,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一个人看到闪电后5s听到雷声,则打雷的地方离他大约多远?
9.一辆汽车向悬崖匀速驶近时鸣喇叭,经t1=8s听到来自悬崖的回声;再前进t2=27s,第二次鸣喇叭,经t3=6s又听到回声,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0=340m/s。

求:(1)汽车第一次鸣喇叭时与悬崖的距离。

(2)汽车的速度
能力提升性习题
10.某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1)若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2,求全程的平均速度.(2)若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2,全程的平均速度又是多少?
11.一位汽车旅游爱好者打算到某风景区去观光,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是一条近似于直线的公路.他原计划全程平均速度要达到30km/h,可是走出一半路程之后发现前半段路程他的平均速度仅有15km/h,如果他仍然打算将全程的平均速度提高到原计划水平,那么在后半段路程里他开车的平均速度应达到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