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充电器原理图详解
电动车(48v)充电原理图解说
电动车(48v)充电原理图解说充电器.一插上电源,充电器一点反应都没有.但储能电容还有电,如果不及时在这里放电的话,还会让你心惊肉跳一下,很难受。
首先确定13007是否好,测二个管子的中点电压是否是150V,是150V就是电容68UF/400V到大变压器电路之间有问题。
不是150V 就是二只240K启动电阻有一只坏了。
大部分是后一种情况。
如果是3842的电路一般是启动电阻变的无穷大,那两个2.2欧姆的电阻也要检查。
TL494充电器原理与维修电动自行车充电器多采用开关电源,型号虽多,但电路结构大同小异,主要区别在于所选的脉宽调制(PWM)芯片不同如(UC3845、UC3842、SG3524、TL494)。
常用电动车充电器根据电路结构可大致分为两种。
第一种充电器的控制芯片一般是以TL494为核心,推动2只13007高压三极管。
配合LM324(4运算放大器),实现三阶段充电。
还有一种是以uc3842驱动场效应管的单管开关电源,配合LM358双运放来实现三阶段充电方式。
一、电路原理根据实物测绘的佳腾牌充电器电路原理如图1所示。
整机可分为PWM产生和推动电路、功率开关变换电路、充电状态指示电路和交流输入电路四个部分。
1.PWM产生和推动电路PWM产生电路由IC1TL494和外围元件构成。
TL494是PWM开关电源集成电路。
引脚功能和内部框图如图2所示。
IC1的第5、6脚外接的C10、R19是定时元件,决定锯齿波振荡器的振荡频率,F=1.1/RC,按图中数值为50KHz。
第14脚是+5V基准电压输出端,除芯片内部使用外,还直接或分压后供第2、4、13脚和IC2使用。
第13脚为输出方式控制端,该脚接低电平时为单端输出方式,图中接第14脚+5V高电平,为双端输出方式。
第4脚为死区电压控制端,该脚电压决定死区时间。
电位升高,死区时间延长,输出脉宽变窄,当电压大于锯齿波电压时,输出脉宽将变得很窄,甚至停振。
凡输出端采用全桥或半桥式的开关电路,都要正确设置死区时间,以免两个开关管同时导通,发生电源短路的危险。
电动车充电器图解原理与维修
电动车充电器原理和维修-两种充电器常用电动车充电器根据电路结构可大致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以uc3842驱动场效应管的单管开关电源,配合LM358双运放来实现三阶段充电方式。
其电原理图和元件参数见(图表1)220v交流电经T0双向滤波抑制干扰,D1整流为脉动直流,再经C11滤波形成稳定的300V 左右的直流电。
U1 为TL3842脉宽调制集成电路。
其5脚为电源负极,7脚为电源正极,6脚为脉冲输出直接驱动场效应管Q1(K1358) 3脚为最大电流限制,调整R25(2.5欧姆)的阻值可以调整充电器的最大电流。
2脚为电压反馈,可以调节充电器的输出电压。
4脚外接振荡电阻R1,和振荡电容C1。
T1为高频脉冲变压器,其作用有三个。
第一是把高压脉冲将压为低压脉冲。
第二是起到隔离高压的作用,以防触电。
第三是为uc3842提供工作电源。
D4为高频整流管(16A60V)C10为低压滤波电容,D5为12V稳压二极管, U3(TL431)为精密基准电压源,配合U2(光耦合器4N35) 起到自动调节充电器电压的作用。
调整w2(微调电阻)可以细调充电器的电压。
D10是电源指示灯。
D6为充电指示灯。
R27是电流取样电阻(0.1欧姆,5w)改变W1的阻值可以调整充电器转浮充的拐点电流(200-300 mA)。
通电开始时,C11上有300v左右电压。
此电压一路经T1加载到Q1。
第二路经R5,C8,C3, 达到U1的第7脚。
强迫U1启动。
U1的6脚输出方波脉冲,Q1工作,电流经R25到地。
同时T1副线圈产生感应电压,经D3,R12给U1提供可靠电源。
T1输出线圈的电压经D4,C10整流滤波得到稳定的电压。
此电压一路经D7(D7起到防止电池的电流倒灌给充电器的作用)给电池充电。
第二路经R14,D5,C9, 为LM358(双运算放大器,1脚为电源地,8脚为电源正)及其外围电路提供12V工作电源。
D9为LM358提供基准电压,经R26,R4分压达到LM358的第二脚和第5脚。
电动车充电器原理(图少)
电动车充电器原理及维修常用电动车充电器根据电路结构可大致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以uc3842驱动场效应管的单管开关电源,配合LM358双运放来实现三阶段充电方式。
其电原理图和元件参数见图表1工作原理:220v交流电经TO双向滤波抑制干扰,D1整流为脉动直流,再经C11滤波形成稳定的300V左右的直流电。
U1为TL3842 脉宽调制集成电路。
其5脚为电源负极,7脚为电源正极,6脚为脉冲输出直接驱动场效应管Q1(K1358) 3脚为最人电流限制,调整R25(2.5欧姆)的阻值可以调整充电器的最大电流。
2脚为电压反馈,可以调节充电器的输出电压。
4脚外接振荡电阻R1,和振荡电容Clo T1为高频脉冲变压器,其作用有三个。
第一是把高压脉冲将压为低压脉冲。
第二是起到隔离高压的作用,以防触电。
第三是为uc3842 提供工作电源。
D4为高频整流管(16A60V)C10为低压滤波电容,D5 为12V 稳压二极管,U3(TL431)为精密基准电压源,配合U2(光耦合器4N35)起到自动调节充电器电压的作用。
调整w2(微调电阻)可以细调充电器的电压。
D10是电源指示灯。
D6为充电指示灯。
R27是电流取样电阻(0.1欧姆,5w)改变W1的阻值可以调整充电器转浮充的拐点电流(200-300 mA)通电开始时,C11上有300v左右电压。
此电压一路经T1加载到Q1。
第二路经R5,C8,C3,达到U1的第7脚。
强迫U1启动。
U1的6脚输出方波脉冲,Q1工作,电流经R25到地。
同时T1副线圈产生感应电压,经D3,R12给U1提供可靠电源。
T1 输出线圈的电压经D4,C10整流滤波得到稳定的电压。
此电压一路经D7 (D7起到防止电池的电流倒灌给充电器的作用)给电池充电。
第二路经R14,D5,C9,为LM358(双运算放犬器,1脚为电源地,8脚为电源正)及其外圉电路提供12V工作电源。
D9为LM358提供基准电压,经R26,R4分压达到LM358的第二脚和第5脚。
48伏电瓶车充电器基础学习知识原理图
48伏电瓶车充电器原理图常用电动车充电器根据电路结构可大致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以uc3842驱动场效应管的单管开关电源,配合LM358双运放来实现三阶段充电方式。
其电原理图和元件参数见图表1点击图片在新窗口查看清晰大图图表1工作原理:220v交流电经T0双向滤波抑制干扰,D1整流为脉动直流,再经C11滤波形成稳定的300V左右的直流电。
U1 为TL3842脉宽调制集成电路。
其5脚为电源负极,7脚为电源正极,6脚为脉冲输出直接驱动场效应管Q1(K1358) 3脚为最大电流限制,调整R25(2.5欧姆)的阻值可以调整充电器的最大电流。
2脚为电压反馈,可以调节充电器的输出电压。
4脚外接振荡电阻R1,和振荡电容C1。
T1为高频脉冲变压器,其作用有三个。
第一是把高压脉冲将压为低压脉冲。
第二是起到隔离高压的作用,以防触电。
第三是为uc3842提供工作电源。
D4为高频整流管(16A60V)C10为低压滤波电容,D5为12V稳压二极管,U3(TL431)为精密基准电压源,配合U2(光耦合器4N35) 起到自动调节充电器电压的作用。
调整w2(微调电阻)可以细调充电器的电压。
D10是电源指示灯。
D6为充电指示灯。
R27是电流取样电阻(0.1欧姆,5w)改变W1的阻值可以调整充电器转浮充的拐点电流(200-300 mA)通电开始时,C11上有300v左右电压。
此电压一路经T1加载到Q1。
第二路经R5,C8,C3, 达到U1的第7脚。
强迫U1启动。
U1的6脚输出方波脉冲,Q1工作,电流经R25到地。
同时T1副线圈产生感应电压,经D3,R12给U1提供可靠电源。
T1输出线圈的电压经D4,C10整流滤波得到稳定的电压。
此电压一路经D7(D7起到防止电池的电流倒灌给充电器的作用)给电池充电。
第二路经R14,D5,C9, 为LM358(双运算放大器,1脚为电源地,8脚为电源正)及其外围电路提供12V工作电源。
D9为LM358提供基准电压,经R26,R4分压达到LM358的第二脚和第5脚。
锂电池充电器原理
锂电池充电器原理锂电池应用越来越广泛,今天分享一个简单实用的锂电池充电器原理,原理图如下开关电源部分:1.输入高压整流部分:CN2是交流电输入接口,F1是保险丝,RT1是浪涌吸收热敏电阻,C1 FL1 是EMC滤波电路,R1 R2是放电电阻用来放掉C1上的残留电压,BD1是整流桥 EC2是滤波电容。
2.开关控制及功率部分:经整流滤波电路后,EC2上得到直流的300V高压,电容+端直接接到变压器初级绕组的3脚,从1脚出来经过开关管Q1再到电阻R17 R18 R19到地,R17 R18 R19是电流取样电阻。
变压器5 6 脚是辅助电源绕组,感应到的电压经D2整流,R7 R8限流后到EC1滤波,再送到控制管理IC的的5脚,给IC提供电压,R3 R9是启动电阻,R14是工作频率调整电阻,R4 5 6 C2 D1 R12 13组成峰值吸收电路。
3.工作流程:电源接通后启动电阻R3 R9级电阻EC1充电,充到一定电压后控制IC U1开始工作,从6脚输出PWM控制脉冲信号,经R11 耦合到Q1的栅极,R22 Z1是开关管Q1关断加速电路,R10是放电电阻,Q1开始导通,T1 初级绕级得到3正 1负的电动势能,随着Q1导通时间的增长,T1存储的电动势能强,流过Q R17 18 19的电流增大,R17 18 19电阻两端的电压上升,经R16 送到U1 的4脚,当U1 4脚上感应到的电压升到一定值时,从6脚输出低电平经R37 Z1使Q1判断,在Q1关断的同时T1次级绕组也感应到8正11负的电动势,经过D4 EC3后输出。
4.电压控制及反馈部份:R27 VR1 RJ1是电压取样电阻,U3是电压误差放大比较器,得到的误差电压经过U2反馈到U1的2脚,来调节6脚输出的PWM,来达到电压稳定充电部分:第一阶段恒流充电,R35 D5组成一个基准源电路,使电压稳定在0.6V,R32 R*1分压电阻分压后送到U4 比较器的3脚正相输入端作为电流误差的基准,R26是输出电流取样电阻,当输出电流达到设定的电流时,R26产生的压降经R31到U4比较器的2脚反相输入端,当2脚的电压高于3脚市定的电压时,比较器返转从1脚输出低电平,经D3 R32 到光耦的发光二极管阴极,使光耦工作通过U1控制使开关管导通时间变短(关断),变压器存储的电动势能就会减小,输出能量也跟着减小,这时输出电流开始下降,当下降到小于设定值后,U4比较器2脚的电压小于3脚的电压,这时比较器反转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光耦停止工作,U1控制开关管Q1又开始导通,偱环这样的工作,达到恒流的目的。
电动车充电器原理及带电路图维修
常用电动车充电器根据电路结构可大致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以uc3842驱动场效应管的单管开关电源,配合LM358双运放来实现三阶段充电方式。
其电原理图和元件参数见图表1)图表 1220v交流电经T0双向滤波抑制干扰,D1整流为脉动直流,再经C11滤波形成稳定的300V左右的直流电。
U1 为TL3842脉宽调制集成电路。
其5脚为电源负极,7脚为电源正极,6脚为脉冲输出直接驱动场效应管Q1(K1358) 3脚为最大电流限制,调整R25(2.5欧姆)的阻值可以调整充电器的最大电流。
2脚为电压反馈,可以调节充电器的输出电压。
4脚外接振荡电阻R1,和振荡电容C1。
T1为高频脉冲变压器,其作用有三个。
第一是把高压脉冲将压为低压脉冲。
第二是起到隔离高压的作用,以防触电。
第三是为uc3842提供工作电源。
D4为高频整流管(16A60V)C10为低压滤波电容,D5为12V 稳压二极管,U3(TL431)为精密基准电压源,配合U2(光耦合器4N35) 起到自动调节充电器电压的作用。
调整w2(微调电阻)可以细调充电器的电压。
D10是电源指示灯。
D6为充电指示灯。
R27是电流取样电阻(0.1欧姆,5w)改变W1的阻值可以调整充电器转浮充的拐点电流(200-300 mA)。
通电开始时,C11上有300v左右电压。
此电压一路经T1加载到Q1。
第二路经R5,C8,C3, 达到U1的第7脚。
强迫U1启动。
U1的6脚输出方波脉冲,Q1工作,电流经R25到地。
同时T1副线圈产生感应电压,经D3,R12给U1提供可靠电源。
T1输出线圈的电压经D4,C10整流滤波得到稳定的电压。
此电压一路经D7(D7起到防止电池的电流倒灌给充电器的作用)给电池充电。
第二路经R14,D5,C9, 为LM358(双运算放大器,1脚为电源地,8脚为电源正)及其外围电路提供12V工作电源。
D9为LM358提供基准电压,经R26,R4分压达到LM358的第二脚和第5脚。
七款经典4.2v锂电池充电电路图详解
七款经典4.2v锂电池充电电路图详解描述4.2v锂电池充电电路图(一):锂电池充电均衡电路这个均衡电路用的是三个一模一样的并联稳压电路组成的,每个电池上并一个。
电路原理图如下:每个稳压电源都调节到4.2V。
均衡的原理是,当电池电压都小于4.2V时,并联稳压电路不起作用,充电电流都从电池上通过:如果电池不均衡,其中有一个先充满(到达了4.2V),那么并联稳压电路就开始工作,起到分流作用,会把电压一直稳定到4.2V,即充电电流就不再经过充满的电池了:原理就这么简单,再看看并联稳压电路的原理。
下面是单个的电路,TL431是基准电压,通过调节可变电阻,把电压调节到4.2V。
如果电池两端小于4.2V,TL431不吸收电流,即下面的Ib=0,所以Ic=0,三级管关闭,充电电流就还是通过电池。
如果电池两端到达4.2V,TL431开始吸收电流,Ib》0,充电电流(即Ic)通过三极管,就不通过电池了,即不再给电池充电了。
另外说明一下,这个电路中的三个串联的二极管IN4001,是起分压作用的,可以减少散耗在三极管TIP42上的功率。
如果不接这三个二极管IN4001,那么三极管TIP42上散耗的功率P=4.2V×充电电流,加上之后,P=(4.2V-3×0.7V)×充电电流最右边的发光二极管有指示作用,灯亮,表示电压已经达到4.2V,即这个均衡电路对应的电池已经充满电了。
实际做好的电路板:电路调试也比较简单,就是先不接电池,均衡电路直接接恒流电源(如果电源不支持恒流,可以串一个电阻,慢慢的把电源电压调上来)。
然后一个一个调节可变电阻,让每个均衡电路的两端都是4.20V.实际使用效果还不错,每个电池电压被严格限制到了4.20V。
4.2v锂电池充电电路图(二)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
最早出现的锂电池来自于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使用以下反应:Li MnO2=LiMnO2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放电。
电动车充电器电源原理图与解析
常用电动车充电器根据电路结构可大致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以uc3842驱动场效应管的单管开关电源,配合LM358双运放来实现三阶段充电方式。
其电原理图和元件参数见(图表1)220v交流电经T0双向滤波抑制干扰,D1整流为脉动直流,再经C11滤波形成稳定的300V左右的直流电。
U1 为TL3842脉宽调制集成电路。
其5脚为电源负极,7脚为电源正极,6脚为脉冲输出直接驱动场效应管Q1(K1358) 3脚为最大电流限制,调整R25(2.5欧姆)的阻值可以调整充电器的最大电流。
2脚为电压反馈,可以调节充电器的输出电压。
4脚外接振荡电阻R1,和振荡电容C1。
T1为高频脉冲变压器,其作用有三个。
第一是把高压脉冲将压为低压脉冲。
第二是起到隔离高压的作用,以防触电。
第三是为uc3842提供工作电源。
D4为高频整流管(16A60V)C10为低压滤波电容,D5为12V稳压二极管, U3(TL431)为精密基准电压源,配合U2(光耦合器4N35) 起到自动调节充电器电压的作用。
调整w2(微调电阻)可以细调充电器的电压。
D10是电源指示灯。
D6为充电指示灯。
R27是电流取样电阻(0.1欧姆,5w)改变W1的阻值可以调整充电器转浮充的拐点电流(200-300 mA)。
通电开始时,C11上有300v左右电压。
此电压一路经T1加载到Q1。
第二路经R5,C8,C3, 达到U1的第7脚。
强迫U1启动。
U1的6脚输出方波脉冲,Q1工作,电流经R25到地。
同时T1副线圈产生感应电压,经D3,R12给U1提供可靠电源。
T1输出线圈的电压经D4,C10整流滤波得到稳定的电压。
此电压一路经D7(D7起到防止电池的电流倒灌给充电器的作用)给电池充电。
第二路经R14,D5,C9, 为LM358(双运算放大器,1脚为电源地,8脚为电源正)及其外围电路提供12V工作电源。
D9为LM358提供基准电压,经R26,R4分压达到LM358的第二脚和第5脚。
完整版电动车充电器原理及带电路图维修
常用电动车充电器根据电路结构可大致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以UC3842驱动场效应管的单管开关电源,配合LM358双运放来实现三阶段充电方式。
其电原理图和元件参数见图表1)220v交流电经TO双向滤波抑制干扰,D1整流为脉动直流,再经C11滤波形成稳定的300V左右的直流电。
U1为TL3842脉宽调制集成电路。
其5脚为电源负极,7脚为电源正极,6脚为脉冲输出直接驱动场效应管Q1(K1358)3脚为最大电流限制,调整R25(2.5 欧姆)的阻值可以调整充电器的最大电流。
2脚为电压反馈,可以调节充电器的输出电压。
4脚外接振荡电阻R1,和振荡电容C1。
T1为高频脉冲变压器,其作用有三个。
第一是把高压脉冲将压为低压脉冲。
第二是起到隔离高压的作用,以防触电。
第三是为UC3842提供工作电源。
D4为高频整流管(16A60V)C10为低压滤波电容,D5为12V 稳压二极管,U3(TL431)为精密基准电压源,配合U2(光耦合器4N35)起到自动调节充电器电压的作用。
调整w2(微调电阻河以细调充电器的电压。
D10是电源指示灯。
D6为充电指示灯。
R27是电流取样电阻(0.1欧姆,5w)改变W1的阻值可以调整充电器转浮充的拐点电流(200 —300 mA )。
通电开始时,C11上有300v左右电压。
此电压一路经T1加载到Q1。
第二路经R5,C8,C3,达到U1的第7脚。
强迫U1启动。
U1 的6脚输出方波脉冲,Q1工作,电流经R25到地。
同时T1副线圈产生感应电压,经D3,R12给U1提供可靠电源。
T1输出线圈的电压经D4,C10整流滤波得到稳定的电压。
此电压一路经D7 (D7起到防止电池的电流倒灌给充电器的作用)给电池充电。
第二路经R14,D5,C9,为LM358(双运算放大器,1脚为电源地,8脚为电源正)及其外围电路提供12V工作电源。
D9为LM358提供基准电压,经R26,R4分压达到LM358的第二脚和第5脚。
正常充电时,R27上端有0.15 —0.18V左右电压,此电压经R17加到LM358第三脚,从1脚送出高电压。
铅酸蓄电池充电器电路原理图.doc
因为密封铅酸蓄电池的诸多优点,因此获得了广泛应用.然而密封铅酸蓄电池的充电技术似乎不被看重,因充电方式不合理而造成电池过早报废的情况普遍存在.有鉴于此,笔者设计制作了一款二阶段恒流限压式铅酸电池充电器。
充电原理分析:1.维护充电:当电池电压较低时(可设定,本电路预设在9V以下),充电器工作在小电流维护充电状态下,工作原理为U1C⑨脚(同相端)电位低于⑧脚(反相端),U1C输出低电位,T4截止。
U1D 11 脚电位约0.18V.此时充电电流约250mA(恒流电路由R14,U1D,T1B周边外围电路构成,恒流原理读者请自行分析).2. 快速充电:随着维护充电继续,电池电压逐渐升高,当电池电压超过9V时,充电器转入大电流快充模式下,U1C⑨脚(同相端)电位高于⑧脚(反相端),U1C输出高电位,T4导通,U1D 11 脚电位约为0.48V,充电器恒定输出约1A电流给电池充电。
3. 限压浮充:当电池接近充足电时,充电器自动转入限压浮充状态下(限压浮充电压设定为13.8V,如为6V蓄电池,则浮充电压应设定为6.9V),此时的充电电流会由快速充电状态下逐渐下降,至电池完全充足电后,充电电流仅为10~30mA,用以补充电池因自放电而损失的电量。
4. 保护及充电指示电路:本电路设有反极性保护电路,由D4,U1C,U1D,T1及外围元件构成,当电池反接时,充电器限制输出电流不致发生事故。
充电指示由U1A,D7及外围元件构成,充电时,D7点亮,充电器进入浮充状态后,D7熄灭,表示充电结束。
5. 本电路略为修改电路参数即可任意调整充电电流,浮充电压以满足不同规格电池的需要。
注:CF=碳膜电阻;MF=金属膜电阻;M.O.F=金属氧化膜电阻*表示可根据需要调整的元件.如图所示铅酸蓄电池充电器电路原理图。
自制12.6v锂电池充电器
自制12.6v锂电池充电器(九款电路原理图详解)12.6V锂电池是由三节4.2V锂电池串联而成,因此12.6v锂电池充电器的电路设计即可适用于锂电池充电器电路原理图。
12.6v锂电池充电器电路原理图(一)本电路带充电状态显示功能,红灯闪正在充,绿灯闪马上要充满,绿灯亮完全充满。
只要您有12V的电源就可以,接完电路后先别装电池,调右下角的可调电阻,使电池输出端为4.2V,再调左下角的可调电阻使LM358第三脚为0.16V就可以了,充电电流为380mA,超快,三个并连的二极管是降压的,防止LM317过热,且LM317须加散热片,图中的三极管可以任意型号。
12.6v锂电池充电器电路原理图(二)如图所示是一种恒流恒压的锂电池充电控制板,图中Q1、R1、W1、TL431组成精密可调稳压电路。
Q2、W2、R2构成可调恒流电路。
Q3、R3、R4、R5、LED为充电指示电路。
随着被充电锂电池电压逐渐上升,充电电流将逐渐减小,待电池充满后R4上的压降不断减小,最终使Q3截至,LED熄灭,为了保证电池能充足,请在指示灯熄灭后继续充电1~2小时,使用时需要在Q2、Q3装适当大小的散热片。
12.6v锂电池充电器电路原理图(三)充电装置原理电路图所示,最大输出电流为20A,最高充电电压为80V.它可以从0V起进行调节,因此能对各种规格的蓄电池进行充电,还可以对相同规格的蓄电池组或串联蓄电池组进行充电,如最多可对5只串联的12V蓄电池同时进行充电。
对串联蓄电池充电,可缩短连线长度,减少线损,连接方便,因此可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
从图中可知,变压器T为双基极管V1提供工作电压,双基极管V1及相应外围元件组成一个振荡器,振荡频率可由RP1、RP2控制。
在本电路中,RP1、RP2取值相差较大,所以在实际工作中,RP2可起粗调作用,RP1起细调作用,这对单个电池充电时尤为重要,可避免损坏蓄电池。
由V1产生的振荡脉冲经VD3隔离,触发晶闸管VS,充电电流的大小及电压的高低取决于振荡器的输出脉冲,即由振荡频率决定。
电动车 V 充电器原理图与维修 高清版
电动车48V 充电器原理图与维修电动车充电器实际上就是一个开关电源加上一个检测电路,目前很多电动车的48V 充电器都是采用KA3842 和比较器LM358 来完成充电工作理图如图1 所示工作原理220V 交流电经LF1 双向滤波.VD1-VD4 整流为脉动直流电压,再经C3 滤波后形成约300V 的直流电压,300V 直流电压经过启动电阻R4 为脉宽调制集成电路IC1 的7 脚提供启动电压,IC1 的7 脚得到启动电压后,(7 脚电压高于14V 时,集成电路开始工作),6 脚输出PWM 脉冲,驱动电源开关管(场效应管) VT1 工作在开关状态,流通过VT1 的S 极-D 极-R7-接地端.此时开关变压器T1 的8-9绕产生感应电压,经VD6,R2 为IC1 的7 脚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4 脚外接振荡阻R10 和振荡电容C7 决定IC1 的振荡频率, IC2(TL431)为精密基准压源,IC4(光耦合器4N35)配合用来稳定充电压,调整RP1(510 欧半可调电位器)可以细调充电器的电压,LED1 是电源指示灯.接通电源后该指示灯就会发出红色的光。
VT1 开始工作后,变压器的次级6-5 绕组输出的电压经快速恢复二极管VD60 整流,C18 滤波得到稳定的电压(约53V).此电压一路经二极管VD70(该二极管起防止电池的电流倒灌给充电器的作用)给电池充电,另一路经限流电阻R38,稳压二极管VZD1,滤波电容C60,为比较器IC3(LM358)提供12V 工作电源,VD12 为IC3 提供基准压,经R25,R26,R27 分压后送到IC3 的 2 脚和5 脚。
正常充电时,R33 上端有0.18-0.2V 的电压,此电压经R10 加到IC3 的3 脚,从 1 脚输出高电平。
1 脚输出的高电平信号分三路输出,第一路驱动VT2 导通,散热风扇得开始工作,第二路经过电阻R34 点亮双色二极管LED2 中的红色发光二极管,第三路输入到IC3 的6 脚,此时7 脚输出低电平,双色发光二极管LED2 中的绿色发光二极管熄灭,充电器进入恒流充电阶段。
48伏电瓶车充电器原理图
常用电动车充电器根据电路结构可大致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以uc3842驱动场效应管的单管开关电源,配合LM358双运放来实现三阶段充电方式。
其电和元件参数见图表1点击图片在新窗口查看清晰大图图表1工作原理:220v交流电经T0双向滤波抑制干扰,D1整流为脉动直流,再经C11滤波形成稳定的300V左右的直流电。
U1 为TL3842脉宽调制集成电路。
其5脚为电源负极,7脚为电源正极,6脚为脉冲输出直接驱动场效应管Q1(K1358) 3脚为最大电流限制,调整R25欧姆)的阻值可以调整充电器的最大电流。
2脚为电压反馈,可以调节充电器的输出电压。
4脚外接振荡电阻R1,和振荡电容C1。
T1为高频脉冲变压器,其作用有三个。
第一是把高压脉冲将压为低压脉冲。
第二是起到隔离高压的作用,以防触电。
第三是为uc3842提供工作电源。
D4为高频整流管(16A60V)C10为低压滤波电容,D5为12V稳压二极管, U3(TL431)为精密基准电压源,配合U2(光耦合器4N35) 起到自动调节充电器电压的作用。
调整w2(微调电阻)可以细调充电器的电压。
D10是电源指示灯。
D6为充电指示灯。
R27是电流取样电阻(欧姆,5w)改变W1的阻值可以调整充电器转浮充的拐点电流(200-300 mA)通电开始时,C11上有300v左右电压。
此电压一路经T1加载到Q1。
第二路经R5,C8,C3, 达到U1的第7脚。
强迫U1启动。
U1的6脚输出方波脉冲,Q1工作,电流经R25到地。
同时T1副线圈产生感应电压,经D3,R12给U1提供可靠电源。
T1输出线圈的电压经D4,C10整流滤波得到稳定的电压。
此电压一路经D7(D7起到防止电池的电流倒灌给充电器的作用)给电池充电。
第二路经R14,D5,C9, 为LM358(双运算放大器,1脚为电源地,8脚为电源正)及其外围电路提供12V工作电源。
D9为LM358提供基准电压,经R26,R4分压达到LM358的第二脚和第5脚。
电动车充电器原理图
电动车充电器原理图电动车充电器原理图电动车充电器36V/48V电池充电器式开关电源充电器,具有恒流充电、充电电压监测防过充和涓流充电等功能。
6V(50Hz~60Hz)。
(2)输出电压:44.3V±0.3V。
输出电流(视电池容量不同):1.8—2A。
若被充电池容量为12Ah,则充电时间约为9小时.充电效率约为示。
路、D1~D4整流、BT扼流、C3滤波后形成310V左右直流电压,经启动电阻R1、R2加至脉宽调制IC1(TL3842F)⑦脚,IC1起振,从⑥脚输出激励脉生感应电流经D5、R4回授给IC1⑦脚供电,使IC1建立稳定的振荡脉冲输出。
同时,在N3感生的电流经D7(BYW29)整流、C16滤波后输出44V±0.3V余电压为32V左右)时,将输出1.8A~2A的充电电流,在充电限流/恒流取样电阻R8(1.5Ω)上的压降大于(TC431)中2.5V基准比较电压,使V3 K极电位构成电压监测电路,以保证不过充。
由于开始充电时,被充电池电压较低,而且在R18上的恒流充电电压降较大,所以V5(TC431)的R端电压远低于2.其④、⑤脚间内阻呈高阻抗,使IC1②脚(误差放大器反相输入端)的电位较低;①脚电位保持不变,所以⑥脚保持输出脉宽较宽且较稳定的激励脉冲,使T 压(44V)时,由于V5的反馈作用.充电电流也有所下降,V5 R极取样电压高于2.5V,V5 K极电压立即下降,使IC2①、②脚间电压升高,④、⑤脚间内输出电流大大减小。
此时.因R18上的电流减小,压降变低,V3 K极电位升高,LED1熄灭;与此同时LED2因V5 K极电位降低而点亮,表示电池已充2小时)内随时都可取用电池。
输出。
直流电压,若无且BX未熔断,多数是电源电路(如L、D1~D4、RT等)有开路故障。
而BX熔断,可能为电源电路有短路情况或V1击穿所致。
原因就较多,如IC1未起振等.应查IC1的工作状态。
先查IC1⑦脚有无20V左右的电压、⑧脚有无5V基准电压;然后查其余各脚在空载情况下的电压C2④脚电压,在空载时②脚为3.8V、①脚为1V左右。
镍氢电池充电器电路图及原理分析
镍氢电池充电器电路图及原理分析镍氢电池充电器原理图:由LM324组成,用TL431设置电压基准,用S8550作为调整管,把输入电压降压,对电池进电行充电,电路附图所示.其工作原理是:1.基准电压Vref形成外接电源经插座X、二极管VD1后由电容C1滤波。
VD1起保护作用,防止外接电源极性反接时损坏TL431。
R3、R4、R5和TL431组成基准电压Vref,根据图中参数Vref= 2.5×(100+820)/820=2.80(v),这个数据主要是针对镍氢充电电池而设计(单节镍氢充电电池充满后电压约为1.40V)。
2.大电流充电(1)工作原理接入电源,电源指示灯LED(VD2)点亮。
装入电池(参考图片,实际上是用导线引出到电池盒,电池装在电池盒中),当电池电压低于Vref时,IC1-1输出低电平,VT1导通,输出大电流给电池充电。
此时,VT1处于放大状态-这是因为电池电压和-VD4压降的和约为3.2V(假设开始充电时电池电压约为2.5V),而经VD1后的电压大约5.OV,所以,VT1的发射极-集电极压差远大于0.2V,当充电电流为300mA时,VT1发热比较严重,所以最好用PT=625mW的S8550,或者适当增大基极电阻以减小充电电流(注:由于LM324低电平驱动能力较小,实测IC1-2,IC1-4输出低电平并不是0V,而是约为0.8V)。
(2)充电的指示首先看IC1-3的工作情况:其同相端1O脚通过R13接Vref,R14接成正反馈,反相端9脚外接电容,并有一负反馈通路,所以,它实际上构成了滞回比较器。
刚开始时C2上端没有电压,则IC1-3输出高电平。
这个高电平有两个放电通路,一个通路是通过R14反馈到10脚,另一通路是经电阻R15对电容C2充电,当充电的电压高于10脚电压V+ 时,比较器翻转输出低电平;与此同时,由于R14的反馈作用,10脚电压立即下跳到V-,这时,电容C2通过电阻R15放电,当放电的电压小于10脚电压V-时,比较器再次翻转输出高电平,由于R14的反馈作用,10脚电压立即上跳到V+,此后电路一直重复上述过程,因此,IC1-3的输出为频率固定的方波信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池充电器原理图详解(附图)
时间:2012-06-27 11:49:27 来源:中国装备制造网点击量:42 锂电池充电器原理图就是什么呢?在充电时,手机与电动车使用得充电器多为锂电池充电器,那么您知道锂电池充电器原理图就是什么呢?下面世界工厂网小编就与大家聊聊锂电池充电器原理图,也长长见识。
锂离子电池具有单只端电压高、比容量大等优点,但其充电必须使用专用充电器,因为它在过充电时极易损坏。
锂离子电池充电器之所以称“新创意”,就是因为它除监视电池得充电状态外,还能分阶段控制电池得最大充电电流。
用本充电器充电开始时,充电电流从10mA依次递增至270mA,当电量充至70%左右时,自动改用最大220mA充电,然后依次改为最大170mA、120mA与70mA,最后以10mA左右得涓流结束充电。
这种充电方法可以较大限度地将锂离子电池充足。
本装置电路如附图所示。
IC1构成频率约1Hz1得多谐振荡器,IC2构成脉冲频率6分配器,IC3构成充电执行电路。
通电后IC2复位,Q0输出高电平,这时IC3输出电压仅1、25V,电路由+15V经R1给电池提供约10mA得充电电流。
通电后IC1起振,其③脚输出得脉冲触发IC2工作,使输出端Q1~Q5依次出现高电平,经不同得分压电阻分压后,IC3得输出电压按6V、7V、8V、9V、10V依次递增,充电电流也因此在70mA至270mA之间依次递增。
当Q6输出高电平时IC2被复位,此后电路在IC1输出脉冲得作用下重复上述过程。
锂电池得标称电压为3、6V,通常放电至3V即需充电,终止充电电压最高为4、2V。
IC4构成电池端电压检测电路,其门限电压即电池充电终止电压可通过RP在4~4、2V范围
内设定。
电池刚充电时得端电压低于检测电路得门限电压,IC4输出低电平,这时IC2得Q0~Q5均能依次循环呈高电平,使充电电流在10门A~270门A之间阶跃循环变化,即
Q0=1时充电电流约10门A,Q1=1时阶跃至约70mA……,Q5=1时阶跃至最大,约270mA。
电池充进一定电量后,其端电压升高,且大电流充电时呈现得电压比小电流充电时更高。
因此,经过一段时间得充电,会出现当Q5=1、充电电流约270mA时,电池端电压瞬间超过终止充电电压设定值得情况,致使IC4输出高电平,IC2被强制复位,最大充电电流自动改为220mA(对应于Q4=1)。
继续充电,又会出现220mA充电电流使电池端电压超过设定值得情况,因此IC2当其Q4=1时即被强制复位,最大充电电流又改为170mA(对应于
Q3=1)。
电池电量越充越足,最后,70mA充电电流(对应于Q1=1)能使电池端电压超过设定值,于就是IC2得状态停留在Q0为高电平上,+15V通过R1给电池以10mA得涓流充电。
LED1~LED6用作充电状态指示,同时也就是电池容量指示。
全亮表示电池正在全流充电,仅LED1亮表示充电过程已结束,处于涓流充电状态。
以上就是世界工厂网小编为大家解答得锂电池充电器原理图,希望能给您帮助。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作者与出处!
编辑:风雨
更多相关资讯:机械设备网金属制品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电气机械电子设备仪器仪表
我要投稿
如果您认为此信息侵犯了您得合法权益,请您将相关资质证明与您得权利要求发送至
,世界工厂网工作人员会尽快回复处理!
锂电池充电器制作
本电路显示充电状态,红灯闪正在充,绿灯闪马上要充满,绿灯亮完全充满。
只要您有12V得电源就可以,接完电路后先别装电池,调右下角得可调电阻,使电池输出端为4、2V,再调左下角得可调电阻使LM358第三脚为0、16V就可以了,充电电流为380mA,超快,三个并连得二极管就是降压得,防止LM317过热,且LM317须加散热片,图中得三极管可以任意型号。
TAG标签:LM317可调制作电池可以
一般得蓄电池充电器均使用变压器进行变压后充电,具有体积大、变压器容易发热、不能自动防止充电缺点。
本充电器由于使用晶闸管与集成电路,所以可以避免以上问题。
电路如图所示。
蓄电池充电器控制电路
电路工作原理:接上待充得蓄电池后,IC得电工作,从第3脚输出脉冲电流,触发单向晶间管工作。
RP1得作用就是改变脉冲电流得频率,从而改变晶闸管得导通角,改变充电电流。
RP2得作用就是当电池充满就是时触发IC第4脚使IC第3脚停止输出脉冲电流,停止充电。
元器件选择:RP1、RP2均为微调电阻,R1、R2为碳膜电阻,C1为陶瓷电容,C2为电解电容。
IC为NE555,单向晶闸管可选用任何耐压大于等于40OV,I≥0、5A得晶间管(如MRC-100-6),VZ为14V
稳压管。
整机装好后,只要调RP1得所需充电电流,然后调RP2控制电池充满后停止充电即可。
本机适合充6~14V得蓄电池,但不能用于充干电池(电阻太大)。
由于充电时就是与市电直接相连,所以不能用手接触到机上一切元件,以免触电。
用废节能灯制作开关电源电路得经验
以下为笔者得实验结果,其中得一些经验与教训或许对大家有一定得参考作用。
本文利用废节能灯电路改制为给随身听供电得开关电源,改制得开关电源电路如图所示,变压器B2左边部分为原节能灯元件,不再重述,原高频镇流电感线圈已由自制得高频变压器代替,B2及右边得元件为新增加得。
B2用E5×7磁芯,初级用0、1919mm 得漆包线绕110匝,次级用0、31mm得漆包线绕16匝,中心抽头;VD3、VD4选用肖特基二极管或工作频率较高得整流二极管,切忌用1N4001~4007及1N5392等普通整流二极管,否则即使选用10A得普通整流二极管也会严重发热,无法使用;稳压集成块可选7805,最大输出电流约15A,输出电压为5V;B3为高频扼流圈,可减小辐射干扰,选高导磁量10得磁环,用0、41mm漆包线双绕并行穿绕10匝即可。
使用时若直接在C5上取电压,绝不能有短路现象发生,否则非烧V1、V2不可。
原因就是当短路发生时,反馈变压器B1中线圈L0得电流急增,线圈L1、L2得电压突升很高,反馈给V1、V2得电流也急增,产生强烈得正反馈,最终由于V1、V2得功耗所限而烧毁。
这种电路得反馈属串连型电流反馈,且有开路保护功能,但负载增大时,反馈也加
强,甚至频率也随负载增大而降低,整个电源得内阻极小,所以短路易烧功率三极管。
作者曾用8~13W直管日光灯管代替过节能灯得灯管(仍用原高频镇流电感线圈),通电时,灯管刚亮或亮得时间并不长,节能灯得功率三极管就出现烧毁得现象。
直管日光灯管得压降比原U型灯管压降低,不匹配,三极管过载而烧毁就就是同样得道理。
市场上常见得其它自激振荡电源,如射灯专用电子变压器,由于无专用反馈变压器,其反馈绕组与负载相连得次级绕组同在一个磁芯上,当负载增大时,反馈绕组上得电压反而减小,短路时,反馈量更小,自激振荡频率增高,整个电源得内阻变大,就像弹簧一样,能在一定范围内弹性调节,所以输出短路也不易烧功率三极管。
由于节能灯得V1、V2输出电压波形为近似方波,如图中所示,有一定得谐波干扰,随身听收听中波时一片噪声,而收听调频、短波高端或听磁带时没有影响,相比之下它得干扰小于某些脉宽调制得稳压电源。
TAG标签:经验制作采用电源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