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鱼我所欲也》翻译练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鱼我所欲也》原文、翻译、书下注释、课后习题及答案和历年中考.

《鱼我所欲也》原文、翻译、书下注释、课后习题及答案和历年中考.

鱼我所欲也【作者】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

汉族,东周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人,东周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学家。

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

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

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

【原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释】(1选自《孟子·告子上》,题目是编者加的。

《孟子》是记录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轲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现存七篇。

(2苟得:苟且取得。

意思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

(3辟:同“避”。

(4如使:如果,假使。

(5几可以得生者: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办法。

“者”这里指代办法。

(6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用呢?(7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通过某种办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人不用。

是,指示代词,指某种办法。

(8非独贤者有是心也:非独,不单,不仅。

是,这。

(9丧:丧失(10呼尔而与之:(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

尔,助词。

(11蹴(尔而与之:蹴,践踏。

《鱼我所欲也》阅读附参考答案

《鱼我所欲也》阅读附参考答案

《鱼,我所欲也》,回答下面题目。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小题1】下面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故患有所不辟也B.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C.乡为身死而不受 D.是亦不可已乎?【小题2】下面句子翻译不正确的的一项是()A.是亦不可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译文:这也不是可以的吗?这就叫做失去了他的天良。

B.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译文: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 C.乡为身死而不受。

译文: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D.贤者能勿丧耳。

译文:(只不过)贤者能不丢掉它罢了。

答案【小题1】D 【小题1】A 【小题1】A解析【小题1】A中“辟”通“避”;B中“辩”通“辨”;C中“乡”通“向”。

【小题1】“以”应为:“停止、放弃”。

【小题1】A中观点应是“舍生取义”。

鱼我所欲也中考题含答案最新8篇

鱼我所欲也中考题含答案最新8篇

鱼我所欲也中考题含答案最新8篇鱼我所欲也原文、翻译篇一原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翻译:鱼是我所喜爱的,熊掌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放弃鱼而选取熊掌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大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大义了。

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哪一样不可以采用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逃避灾祸的坏事,哪一桩不可以干呢?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人却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灾祸,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

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那就是“义”);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事(那就是“不义”)。

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不过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能活下去,不吃就会饿死。

《鱼我所欲也》翻译练习题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翻译练习题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翻译练习题及答案一、常识孟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是学派的代表人物。

本文选《》,该书在宋朝时被朱熹列为《四书》之一。

二、为下面加点的字注音一箪食( )一豆羹( )蹴尔( )勿丧( )( )苟得( )所恶( )不屑( )不为苟得( )为宫室之美( )三、找出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通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通3、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通4、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通四、解释下列各组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得二者不可得兼( ) 则弗得则死 ( )得之则生 ( ) 则凡可以得生者 (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 万钟则不辩礼义 ( )而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 )于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为宫室之美为之( ) 呼尔而与之( )向为身死而不受( ) 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何不为也( )五、解释句中加点的(1)二者不可得兼(2)故不为苟得也(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4)贤者能勿丧耳(5)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6)此之谓失其本心六、译(1)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2)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3)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4)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5)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6)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所欲熊掌,亦我所欲(比喻论证)(论点)生、义不可兼1、正面阐述人们能够“舍生取义”的道理得,舍生取义2、反面指出不贪生、不避死之心,人皆有之3、举例说明不舍礼义,宁死不食“嗟来之食”4、不辩礼义而受万钟,谓之失其本心运用对比逐层深入地阐明论点文段一:阅读下列文字,完成文后(1)——(3)小题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鱼我所欲也练习题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练习题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同步练习认真阅读下面(de)选文,然后完成后面(de)问题: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一、基础知识1、本文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孟子;战国时期鲁国人,是思想家、教育家家思想(de)代表人物.还学过他(de)文章得到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四书”:孟子论语大学中庸.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所恶(wù)一箪食(dān )一豆羹(gēng)蹴(cù)苟得(gǒu)不屑(iè)3、指出下列句子中(de)通假字,并说明其词义:⑴乡为生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⑵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通德;恩惠,此作感激⑶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通辨;辨别⑷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躲避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de)字词:⑴二者不可得兼同时占有⑵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假使,假如⑶此之谓失其本心天性、天良⑷贤者能勿丧耳贤遗失、丢掉⑸故患有所不辟也祸患、突难⑹呼尔而与之助词⑺蹴尔而与之.用脚践踏⑻万钟于我何加焉古代(de)一种量器⑼故不为苟得也苟且偷生⑽是亦不可以已乎停止⑾乞人不屑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⑿万钟于我何加焉有什么益处⒀妻妾之奉侍奉5、解释下列多义词:⑴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蹴尔而与之句末语气词,表反问. 给⑵于:所欲有甚于生者万种于我何加焉介词,表示比较. 介词,引出动作(de)对象.⑶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是亦不可以已乎批示代词,这个,这样. 这样看来,由此看来.⑷而:呼尔而与之由是则生而有不用者连词,连接修饰语和中心语. 连词,连接主语和谓语,含有却(de)意思6、下列句子中加点(de)“之”(de)用法不同(de)项是(C )A、此之谓失其本心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C、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7、下列“而”字用法不同类(de)一项是(B )A、舍鱼而取熊掌也B、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C、乡为身死而不受D、呼尔而与之8、下列各句中加点(de)“得”含义相同(de)两项是(B)和(C )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B、得之则生,弗则得死.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因得遍观群书.9、选出与成语“得过且过”中“得”意义相同(de)句子(B )A、故不为苟得也B、所识穷乏者得我欤C、则齐荆之欲不得行于二国矣D、得之则生,弗得则死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尔.不仅有道德(de)人有这种信念,而且人人都有,只是有道德(de)人能不丧失罢了.⑵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与我何加焉.对于优厚(de)俸禄如果不问他合不合礼义,就接受它,那么优厚(de)俸禄对我来说有什么益处呢⑶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了.⑷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以前宁肯死亡,也不接受,今天却为了我所认识(de)穷苦人感激自己而接受它.⑸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假使人们追求(de)东西没有比生命更宝贵(de),那么一切能够用来逃避祸患(de)手段,有哪一种不能采用呢二、理解课文1、填空: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中(de)“是心”是指什么“此之谓失其本心.”中(de)“此”指什么⑶“鱼”与“熊掌”在文中分别比喻什么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de)目(de)是什么⑴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⑵指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及“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受“万钟”.⑶“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其目(de)是引出舍生取义(de)命题,同时暗含“生”与“义”孰轻孰重(de)关系.2、本文(de)中心论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3、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de)句子是: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开头以“鱼”和“熊掌”为喻,巧妙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请写出原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4、鱼我所欲也中出现(de)成语有:舍生取义、嗟来之食;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关(de)孟子曾说过(de)三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5、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de)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6、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de)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7、孟子认为失其本心(de)行为是: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8、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de)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9、不辩礼仪(de)接受万钟是为了: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10、文中与“嗟来之食”(de)意思相一致(de)句子是: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11、文中所指(de)比生命更可贵(de)东西是指道义,比死亡更可怕(de)东西是指丧失道义12、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用“鱼”和“熊掌”作比喻论证对生与死(de)抉择;用“一箪食,一豆羹”和“万钟”(de)事例论证“义”重于“生”(de)观点;用“乡”与“今”对待“一箪食,一豆羹”(de)不同做法进行对比论证;用讲道理来论证为何要“舍生”.13、文中多次使用对比这种手法,请举例说明.鱼和熊掌对举生与死对举向与今天比较等14、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取“熊掌‘(de)用意是什么意在说明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de)事,在两者不可兼得(de)情况下,人们会选取价值更高(de)东西,用此事情来比喻“舍生取义”(de)道理.三、拓展应用1、本文孟子用“舍生而取义”来表现他(de)人生追求(选择),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体现这种追求(de)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请写出历史上在人生中有正确选择(de)人.例如: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选择忠义守节,布鲁诺选择坚定信念2、本文所强调(de)“义”与市场经济下(de)“利”有无矛盾,由此会引发一点什么样(de)启示,请简要谈谈.不矛盾,在市场经济下也要讲诚信、讲道德,不做违法乱纪(de)事3、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用自己(de)青春热血和宝贵(de)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舍生取义”(de)正气歌,请概述一个这样(de)例子.如抗洪英雄李向群为保一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誓斗洪魔,以身殉国.刘胡兰,朱自清病危之际拒绝吃美国救济粮等.4、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de)道理.作为21世纪(de)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能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做与国与民与人有益(de)事等.社会上(de)哥们义气是与小团体个人私利相关(de)江湖义气与本文(de)“义”不同.。

9《鱼我所欲也》原文、翻译、书下注释、课后习题与答案和历年中考真题

9《鱼我所欲也》原文、翻译、书下注释、课后习题与答案和历年中考真题

9鱼我所欲也孟子【原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那么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那么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那么生而有不用也;由是那么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那么生,弗得那么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那么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注释】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

汉族,东周邹国〔今XX省邹城市〕人,东周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文学家。

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

在政治上主X法先王、行仁政;在学说上推崇孔子,反对杨朱、墨翟。

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其弟子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

〔1〕选自?孟子·告子上?,题目是编者加的。

?孟子?是记录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轲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现存七篇。

〔2〕苟得:苟且取得。

意思是只为求利益,不择手段。

辟:同“避〞。

如使:如果,假使。

〔5〕几可以得生者:一切可以得到生存的方法。

“者〞这里指代方法。

〔6〕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用呢?〔7〕由是那么生而有不用也:通过某种方法就可以得到生存,但有人不用。

是,指示代词,指某种方法。

〔8〕非独贤者有是心也:非独,不单,不仅。

是,这。

丧:丧失〔10〕呼尔而与之:〔轻蔑地〕呼喝着给他〔吃〕。

《鱼我所欲也》练习题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练习题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练习一、基础知识1.本文出自,作者,时期鲁国人,是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还学过他的文章。

“四书”:。

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所恶.()一箪.食()一豆羹.()蹴.()苟.得()不屑.()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其词义:乡为生死而不受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故患有所不辟也。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词:⑴二者不可得兼..⑵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⑶此之谓失其本心..⑷贤者能勿丧.耳⑸故患.有所不辟也⑹呼尔.而与之⑺蹴尔而与之⑻万钟..于我何加..焉⑼故不为苟得..也⑽是亦不可以已.乎⑾乞人不屑..也⑿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⒀妻妾之奉.⒁非独贤者有是心也5.解释下列多义词: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于:所欲有甚于.生者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蹴尔而与.万钟于.我何加焉是亦不可以已乎而:呼尔而.与之由是则生而.有不用者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用法不同的项是()A.此之谓失其本心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C.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7.下列“而”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A.舍鱼而取熊掌也B.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C.乡为身死而不受D.呼尔而与之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得”含义相同的两项是()和()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B.得之则生,弗则得死。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因得遍观群书。

9.选出与成语“得过且过”中“得”意义相同的句子()A.故不为苟得也B.所识穷乏者得我欤C.则齐荆之欲不得行于二国矣D.得之则生,弗得则死11.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尔。

⑵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与我何加焉。

⑶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⑷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⑸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二、理解课文1.填空:“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中的“是心”是指什么?“此之谓失其本心。

”中的“此”指什么?“鱼”与“熊掌”在文中分别比喻什么?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的目的是什么?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3.《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关的孟子曾说过的三句话:5.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6.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7.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9.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10.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11.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

《鱼我所欲也》文学常识、字词解释、句子翻译精品练习(含答案)

《鱼我所欲也》文学常识、字词解释、句子翻译精品练习(含答案)

《鱼我所欲也》文学常识、字词解释、句子翻译精品练习(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文学常识:1.孟子:名_______,字_______,_______时期著名的_______、_______,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四书”:_______、_______、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_______”,有“_______”之称。

《大学》、《中庸》。

2.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

孟子主张“__________”,他认为人生而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

二、重点字词解释:1.兼.:_____________2.苟得..:_____________3.恶.:_____________4.故患.有所不辟.也患:_____________辟:_____________5.如使..:_____________6.是故..:_____________7.非独..:_____________8.蹴.:_____________9.何加..:_____________加:_____________10.奉.:_____________11.是.亦不可以已.乎是:_____________已:_____________12.本心..:_____________三、重点字词分类归纳:1.通假字①乡.为身死而不受乡:“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故患有所不辟.也辟:“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得:“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辩:“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⑤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与:“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_2.古今异义词:①万钟.于我何加焉(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②是.亦不可以已乎(古义: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3.词类活用:蹴.尔而与之(蹴:_____________)4.一词多义:①为:今为.宫室之美为之(_____________)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_____________)②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____________)蹴尔而与.之:(_____________)③而:蹴尔而.与之/呼尔而.与之(_____________)乡为身死而.不受(_____________)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_____________)④于:所欲有甚于.生者(_____________)万钟于.我何加焉(_____________)四、重点句子翻译:1.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鱼我所欲也》原文与翻译及重点词理解性解默写练习(含答案)

《鱼我所欲也》原文与翻译及重点词理解性解默写练习(含答案)

《鱼我所欲也》原文与翻译及重点词理解性解默写练习(含答案)《鱼我所欲也》的翻译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鱼,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

想要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如果)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舍弃鱼而选择熊掌。

舍弃/ 选择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生命,也是我想要的;大义,也是我想要的。

大义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如果)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舍弃生命而选择大义。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生命是我想要的,(我)所想要的有超过生命的,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

超过/ 比/ 苟且偷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死亡是我厌恶的,(我)所厌恶的有超过死亡的,所以有的祸患(我)不躲避。

厌恶/ 祸患,灾难/通“避”,躲避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假如人们想要的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能用呢?假如,假使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假如人们厌恶的没有超过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躲避祸患的事情有什么不能做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采取这种手段就能生存但有的人不采用,通过这种方法就能躲避祸患但有的人却不去做。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因此(人们)所想要的有超过生命的,(人们)所厌恶的有超过死亡的,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不仅仅是贤能的人有这样的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贤能的人能够不丢掉罢了。

不丢掉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一筐饭,一碗汤,得到就能生存,得不到就会死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过路的人不会接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用脚踢着给他,乞讨的人也不屑于接受。

用脚踢/ 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有些人看到)高位厚禄就不分辨是否合乎礼义而接受,指高位厚禄/ 通“辨”,辨别万钟于我何加焉!高位厚禄对于我来说有什么好处!有什么益处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侍奉/ 通“德”,感激/ 通“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从前(有些人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而接受了;通“向”,从前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从前(有些人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从前(有些人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自己而接受了: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的阅读及答案(热门5篇)

鱼我所欲也的阅读及答案(热门5篇)

鱼我所欲也的阅读及答案(热门5篇)1.鱼我所欲也的阅读及答案第1篇【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

今(如果)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

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

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

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

争(争论)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

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选自《墨子·贵义》)23.请指出甲文中的一个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

(2分)通意义24.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断子之手足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醉翁之意不在酒或以钱币乞之C.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C.诲汝知之乎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投诸渤海之尾25.翻译两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2)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26.甲乙两文共同特点是都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论证了的观点,甲文则用论证了的观点。

(3分)27.甲文用“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阐述了对“义”的认识,这与乙文中表达的观点是相同的。

请你指出甲乙两文中“义”的内涵,并简述今天我们是否还有坚持这种“义”的必要。

(3分)答案:23.“辟”同“避”,“躲避”的意思。

(2分) 24.A(3分)25.(1)不只是贤明的人,才有这种思想。

(2分)[来源:](2)给你天下但要你死,你干这件事吗?(2分)26.万事莫贵于义(1分),舍鱼而取熊掌(1分),舍生而取义(1分)27.正义(或是“有利于人民和国家的大义”)。

鱼我所欲也阅读理解题及答案鱼我所欲也课后题答案

鱼我所欲也阅读理解题及答案鱼我所欲也课后题答案

鱼我所欲也阅读理解题及答案鱼我所欲也课后题答案《鱼我所欲也》阅读原文①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②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③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阅读题目(一)1.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舍生而取义者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皆以美于徐公C.行道之人弗受是以谓之“文”也D.万钟于我何加焉牺牲玉帛,弗敢加也2.分别选出下列文言翻译正确的一项。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A.不是贤德的人有这种想法,人人都有这种想法,(只不过)贤德的人有能力不丧失罢了。

B.非常独立且贤德的人有这种心态,人人都有这种心态,(只不过)贤德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C.不只是贤德的人有这种,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德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2)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A.这种(做法)不也已经可以了吗这就叫做失去了(自己的)本意。

B.这种(做法)不也可以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自己的)本性。

C.这种(做法)不也可以完成了吗这就叫做改变了(自己的)心意。

3.分析第①段画线句子运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4.孟子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

《鱼我所欲也》注释、翻译、简答带答案

《鱼我所欲也》注释、翻译、简答带答案

《鱼我所欲也》注释、翻译、简答习题带答案【部编版九下】班级:姓名:二、重点句子翻译: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翻译: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

正义,也是我所想要的。

2、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翻译: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都得到的话,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

3、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翻译: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但我所喜爱的还有胜过生命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4、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翻译: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5、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翻译:如果人们所喜爱的东西没有超过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使用的呢?6、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翻译:不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不过有贤能的人不丧失罢了。

7、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翻译:用脚踢给别人吃,乞丐也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8、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翻译: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

这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9、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翻译:从前(有人)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愿接受(别人的施舍),如今(有人)却为了让所认识穷困贫乏的人感激他们的恩德而接受了它。

10、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翻译:这种(行为)难道不可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

三、文本简答题:1、《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

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称为“亚圣”。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答:舍生而取义。

3、写出一个你所知道的舍生取义的历史人物以及他的名言。

答: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答: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

文言文《鱼我所欲也》复习题与答案(45题)

文言文《鱼我所欲也》复习题与答案(45题)

【原文展示】鱼我所欲也孟子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复习题与答案】1、此文节选自《孟子?告子上》,它论述了孟子的一个重要主张是什么?义重于生,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该舍生取义。

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舍生取义。

3、什么是“义”呢?孟子说:“羞恶之心,义也。

”他认为自己做了坏事感到羞耻,别人做了坏事感到厌恶,这就是义;义是有道德的君子所必须遵循的正路。

一般指公正的道理或正义的行动。

4、孟子是怎样提出和政论他的主张的?把生命比做鱼,把义比做熊掌,在二者不可得兼的情况下,用舍鱼而取熊掌设喻,由此及彼,由浅入深,自然引出“舍生取义”的主张。

5、为什么用比喻形式说理,而不直接提出来?这样说理形象通俗,易于接受。

6、第一段分几层论述?分别从哪个角度论述?三层:第一层:“鱼,我所欲也一一舍生而取义者也。

”用比喻引出中心论点“舍生取义”第二层:“生亦我所欲一一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用生与死进行对比论证为什么要“舍生取义”。

(指出人间有比生更宝贵的东西,就是义,也有比死更可怕的东西,就是不义。

)第三层:“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贤者能勿丧耳。

《鱼我所欲也》文言知识挖空训练+参考答案+翻译

《鱼我所欲也》文言知识挖空训练+参考答案+翻译

《鱼我所欲也》文言知识挖空训练原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句式:)者,故.()不为苟得..(),所恶有甚..()也;死亦我所恶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之人弗受;蹴尔..()..(),行道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参考答案:鱼,我所欲..(想要的)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句式:状语后置句,于生甚)者,故.(因此)不为苟得....(苟且偷生)也;死亦我所恶(讨厌的),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退避)也。

如使..(假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什么手段不用呢)?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这)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丧失罢了)。

一箪.(盛饭的竹器)食,一豆羹..(豆,古代盛食物的一种容器,行似高脚盘),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鱼我所欲也》文言文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鱼我所欲也》文言文阅读题及参考答案

《鱼我所欲也》文言文阅读题及参考答案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所欲有甚于生者甚:厉害B、故不为苟得也苟得:苟且得到C、万钟于我何加焉加:增加D、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12、与“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这句话中“而”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B、学而不思则罔C、然得而腊之以为饵D、朝而往,暮而归13、下列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将鱼与熊掌进行对比,提出了他的主张:当二者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

B、作者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证明自己的观点。

C、屈原纵使路途再漫长,也要上下求索,终遭奸臣毁谤,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怀着悲愤投入汨罗江。

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孟子舍生取义这一主张。

D、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的名言,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

14、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鱼我所欲也习题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习题及答案

鱼我所欲也习题及答案鱼我所欲也,是孟子的一篇著名文章,其中“鱼我所欲也”是该文的开篇之句。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孟子对于仁义与利欲之间关系的论述,强调了仁义的重要性。

以下是关于这篇文章的一些习题及答案。

习题一:解释“鱼我所欲也”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鱼是我所想要的。

在孟子的文章中,这句话用来引出他对仁义与利欲之间关系的讨论,鱼在这里象征着人们追求的利益,而孟子通过这句话引申出对仁义的重视。

习题二:孟子在文章中是如何论述仁义与利欲的关系的?答案:孟子在文章中通过比喻和类比的方式,阐述了仁义与利欲的关系。

他认为,仁义是人的根本,而利欲是外在的诱惑。

孟子强调,即使面临生死存亡的抉择,也不应该放弃仁义去追求利欲。

习题三:孟子在文章中提到了哪些具体的比喻或类比来说明他的观点?答案:孟子在文章中使用了多个比喻和类比,例如,他将仁义比作鱼,将利欲比作熊掌,说明即使在面临生死的抉择时,人们也应该选择仁义而非利欲。

他还用“舍生取义”来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放弃仁义。

习题四:孟子在文章中提到的“舍生取义”是什么意思?答案:“舍生取义”是指在面临生死抉择时,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坚守正义和道德。

这是孟子对仁义的一种极致表达,强调了仁义的重要性超越了生命的价值。

习题五:根据孟子的观点,为什么人们应该追求仁义而不是利欲?答案:孟子认为,仁义是人的内在品质,是道德的体现,而利欲则是外在的诱惑,容易导致人们迷失自我。

追求仁义可以使人的内心充实和平静,而追求利欲往往伴随着贪婪和不安。

因此,孟子鼓励人们追求仁义,以实现内心的和谐与社会的稳定。

习题六:孟子的这篇文章对于现代社会有什么启示?答案:孟子的这篇文章对于现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往往容易忽视精神文化的追求,陷入对物质利益的盲目追求。

孟子的观点提醒我们,应该重视道德和精神层面的追求,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善良,这样才能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鱼我所欲也认真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完成后面的问题: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翻译:鱼是我所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鱼而选取熊掌。

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东西,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

生命是我所想要的,然而我想要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所以我不去做苟且偷生的事情;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事情,但我所厌恶的事有比死亡更严重的,所以有祸患我也不躲避。

有的灾祸我不躲避。

如果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使用的呢?如果人们所厌恶的事情没有比死亡更为严重的,那么,凡是能够用来躲避灾祸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采用的呢?由于这个原因就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然而却有人不采用它,由于这个原因就可以就可以躲避祸患,然而却有人不采用它。

这是因为他们所想要的东西比生命更重要,他们所厌恶的事情比死亡更为严重。

不仅是贤明的人有这样的秉性,人人都有这种秉性,只不过贤人能够(操守这种品德)使他不丧失罢了。

一筐饭,一碗汤,得到它就可以活下去,得不到它就会死。

可是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别人吃,饥饿的路人不会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乞丐也不愿意接受。

高官厚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那么,这样丰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美、妻妾的侍奉,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吗?从前(有人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肯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美却接受了;从前(有人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肯接受,现在(有人)为了妻妾侍奉却接受了;从前(有人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肯接受,现在(有人)为了熟识的穷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

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吗?这种做法就叫做丧失了这就叫做丧失了他(羞恶廉耻)的本性。

一、基础知识1、本文出自,作者,时期鲁国人,是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还学过他的文章。

“四书”:。

2、给下列加粗字注音:所恶()一箪食()一豆羹()蹴()苟得()不屑()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其词义:⑴乡为生死而不受。

⑵所识穷乏者得我与?⑶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⑷故患有所不辟也。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词:⑴二者不可得兼⑵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⑶此之谓失其本心⑷贤者能勿丧耳⑸故患有所不辟也⑹呼尔而与之⑺蹴尔而与之。

⑻万钟于我何加焉!⑼故不为苟得也⑽是亦不可以已乎⑾乞人不屑也⑿万钟于我何加焉⒀妻妾之奉5、解释下列多义词:⑴与:所识穷乏者得我与?⑵于:所欲有甚于生者蹴尔而与之万种于我何加焉⑶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⑷而:呼尔而与之是亦不可以已乎由是则生而有不用者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用法不同的项是()A、此之谓失其本心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C、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7、下列“而”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A、舍鱼而取熊掌也B、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C、乡为身死而不受D、呼尔而与之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得”含义相同的两项是()和()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B、得之则生,弗则得死。

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因得遍观群书。

9、选出与成语“得过且过”中“得”意义相同的句子()A、故不为苟得也B、所识穷乏者得我欤C、则齐荆之欲不得行于二国矣D、得之则生,弗得则死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尔。

⑵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与我何加焉。

⑶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⑷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⑸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二、理解课文1、填空:⑴“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中的“是心”是指什么?“此之谓失其本心。

”中的“此”指什么?⑶“鱼”与“熊掌”在文中分别比喻什么?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的目的是什么?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原文回答:3、文中能概括全篇大意的句子是:。

开头以“鱼”和“熊掌”为喻,巧妙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请写出原句:4、《鱼我所欲也》中出现的成语有: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与本文观点相关的孟子曾说过的三句话:5、《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6、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7、孟子认为失其本心的行为是:8、在孟子看来,什么情况下,即使遇到祸患也会挺身而出的?9、不辩礼仪的接受万钟是为了:10、文中与“嗟来之食”的意思相一致的句子是:11、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

12、本文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

13、文中多次使用对比这种手法,请举例说明。

14、写“鱼”和“熊掌”“不可得兼时?”取“熊掌‘的用意是什么?三、拓展应用1、本文孟子用“舍生而取义”来表现他的人生追求(选择),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体现这种追求的诗句是:“”。

请写出历史上在人生中有正确选择的人。

2、本文所强调的“义”与市场经济下的“利”有无矛盾,由此会引发一点什么样的启示,请简要谈谈。

3、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舍生取义”的正气歌,请概述一个这样的例子。

4、本文主要阐述了“舍生取义”的道理。

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怎样理解这个“义”字?5、你认为孟子“舍生取义”的观点在现实社会中还有无意义,请谈你的看法。

19、鱼我所欲也〖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1、《孟子·告子上》孟子战国思想家、教育家儒《得到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论语》《大学》《中庸》2、wùdān gēng cùgǒu xiè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其词义:⑴乡通向;从前。

⑵得通德;恩惠,此作感激。

⑶辩通辨;辨别。

⑷辟通避;躲避。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词:⑴同时占有⑵假使,假如⑶天性、天良⑷贤遗失、丢掉⑸祸患、突难⑹助词⑺用脚践踏⑻古代的一种量器⑼苟且偷生⑽停止⑾因轻视而不肯接受⑿有什么益处⒀侍奉5、解释下列多义词:⑴与:句末语气词,表反问。

给。

⑵于:介词,表示比较。

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

⑶是:批示代词,这个,这样。

这样看来,由此看来。

⑷而:连词,连接修饰语和中心语。

连词,连接主语和谓语,含有却的意思。

6、(C)7、(B)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得”含义相同的两项是(B)和(C)9、(B)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⑴不仅有道德的人有这种信念,而且人人都有,只是有道德的人能不丧失罢了。

⑵对于优厚的俸禄如果不问他合不合礼义,就接受它,那么优厚的俸禄对我来说有什么益处呢?⑶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生命而选取正义了。

⑷以前宁肯死亡,也不接受,今天却为了我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自己而接受它。

⑸假使人们追求的东西没有比生命更宝贵的,那么一切能够用来逃避祸患的手段,有哪一种不能采用呢?二、理解课文1、填空:⑴指“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⑵指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及“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受“万钟”。

⑶“鱼”比喻“生”,“熊掌”比喻“义”。

文章以鱼与熊掌设喻,其目的是引出舍生取义的命题,同时暗含“生”与“义”孰轻孰重的关系。

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生,亦无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4、舍生取义、嗟来之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6、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7、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为宫室之美而受之;为妻妾之奉受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8、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9、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 穷乏者得我与?10、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11、文中所指的比生命更可贵的东西是指道义,比死亡更可怕的东西是指丧失道义。

12、比喻论证、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道理论证。

用“鱼”和“熊掌”作比喻论证对生与死的抉择;用“一箪食,一豆羹”和“万钟”的事例论证“义”重于“生”的观点;用“乡”与“今”对待“一箪食,一豆羹”的不同做法进行对比论证;用讲道理来论证为何要“舍生”。

13、鱼和熊掌对举生与死对举向与今天比较等14、意在说明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选择的事,在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人们会选取价值更高的东西,用此事情来比喻“舍生取义”的道理。

三、拓展应用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例如: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选择忠义守节,布鲁诺选择坚定信念。

2、不矛盾,在市场经济下也要讲诚信、讲道德,不做违法乱纪的事。

3、如抗洪英雄李向群为保一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誓斗洪魔,以身殉国。

刘胡兰,朱自清病危之际拒绝吃美国救济粮等。

4、能见义勇为、为正义事业而献身、做与国与民与人有益的事等。

社会上的哥们义气是与小团体个人私利相关的江湖义气与本文的“义”不同。

5、不能见利忘义,所以舍生取义仍有现实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