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说明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开设原则
教育部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教育部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讨论稿)第十章教学实施中的若干问题四、专题式教学有哪些特点和要求新的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突出特征之一,就是课程结构的变化——确立模块教学和专题型体系。
新课程设置九个模块课程,教学单元是围绕一个专题展开的,因此又称为专题式教学。
那么,这种教学结构有什么特点和要求呢?面对这种专题式的教学结构,我们教师该如何适应呢?一、专题式教学的特点和要求以往的高中历史教材是按照章节体通史的形式编写,其特点是时序性和整体性较强,严格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和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与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及其内在的逻辑性(即历史发展的整体性)来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进度的。
此种方法又被称为通史或编年史的教学模式。
而现在的高中历史新课程是按照“模块”加“专题”的形式(即模块单元体专题型)编写。
打破了传统的时间顺序和空间范围,围绕某一主题,采取纵向跳跃、横向截取剖面的方法,选取一些典型的历史事实,进行更加深入的阐述和更具示范性的探究。
其特点是内容精炼,跳跃性强,思维层次高,适合探究性教学的开展。
从而给教学组织和实施带来了深刻的变化。
具体表现为:1.设置了3+6的学习模块,即《历史Ⅰ》、《历史Ⅱ》、《历史Ⅲ》三个必修模块和“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 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六个选修模块。
学习模块的设置,为学校有特色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并及时调整课程,形成有个性的学习计划。
三个必修模块分别反映了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等领域发展进程中最重要的内容,可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学会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六个选修模块的设置,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开拓学生的历史视野,适应了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
高三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高三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高三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一、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1.通读有关历史学术论著,尤其是阅读刘宗绪、杨宁一、朱汉国、马执斌等专家学者的论著外,也需要坚持阅览《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历史教学问题参考》和《中学历史教学》等历史专业刊物的相关教育教学论文,还可以通过雷新勇、聂幼犁、黄牧航等专家学者的论著学习和了解命题常规知识与考试测量的技术。
2.自觉树立合作意识,加强校内集体备课和区域教研交流,激活和构建学科的教研气氛。
充分利用和发挥团队力量,强化集体教研,发挥集体智慧。
学校要尽量为学科教师进行校本教研提供平台,为教师参加教研和培训提供条件支持,使教师的困惑能及时得到解决,教师的经验能及时得到关注和分享。
通过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促进学校的发展,促进教师的发展,整体提升复习教学质量。
二、研读国家课程与考试的法规文本,领会课程与测试要求1.重视研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明确和落实其指导作用。
真正理解《课程标准》的学习目标要求,切实落实《考试大纲》的各项能力要求;用文明史观整合课程内容,构建立足史学前沿的、科学的学科体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确定的课程学习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最为重要的学科培养导向,具有明显的学科特征,体现的是从学科知识(重要史实、概念理解、基本线索、阶段特征等)到学科技能养成(历史维度的思考、历史论证能力的培养和“以史为证、论从史出”的方法)再到学科素养(民族精神、爱国情感、以人为本、崇尚科学、全球意识等)的教育思维分层。
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规定的“考核目标与要求”即“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则反映了高考选拔需要的价值取向,是根据考生完成测试的思维过程制定的。
即审题,发现和分析有效信息,联系背景知识,设计解决问题的路径,进行推理、判断、综合、比较,说明问题和表达结论等。
教育部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必修一教学指导意见(讨论稿).
教育部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必修一教学指导意见(讨论稿)第一章必修课程《历史Ⅰ》一、教学内容说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必修课程《历史Ⅰ》,着重反映的是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这一模块共设有9个专题:(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3)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4)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5)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6)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7)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8)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9)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在上述专题中,前五个专题基本反映了中国历史上不同发展阶段政治发展的基本线索和特征,后四个专题基本反映了世界历史中不同发展阶段政治发展的基本线索和特征。
九个学习专题共同构成高中历史必修课程《历史Ⅰ》的主要学习内容。
人类社会政治领域中的问题是极其复杂的。
由于学时的限制,我们要事无巨细的学习是不可能的,也是没必要的。
我们选取的九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则是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内容。
力图通过这九个专题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正确认识历史上的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习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从而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起源分封制宗法制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皇帝制度的创立郡县制秦朝的中央官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及影响(3)汉中央政治制度的变化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宋元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汉、唐、宋、元地方行政机构的演变(4)明内阁制清军机处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本专题讲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上起先秦,下讫明清,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
齐齐哈尔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docx
齐齐哈尔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讨论稿)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和《黑龙江省普通高屮新课程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加强和改进高屮历史学科教冇教学工作,推进我市普通高中丿力史新课程的实施,结合我市实际,特提出《齐齐哈尔市普通高屮新课程丿力史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
一、领会课程理念新一•轮高中历史课程改革应全面实施索质教育,人力推进教育创新,构建具有屮国特色、充满活力的普通高屮新课程体系,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T•力.计的专门人才和一人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1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
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牛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钢慧,开阔视野,了解屮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2.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在内容的选择上,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已有的学习体验和学习经验,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3.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实就耍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积极主动的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和探究性的学习环境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创新意识。
课程的实施要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口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课程的实施耍有利丁•历史教学评价的改进,形成以提高学牛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全面实现历史教学评价的功能。
二、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基本任务和目标基木任务: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履行其育人的职能。
(1)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人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精选】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高一年级) 本“指导意见”分专题按照“课程标准内容”、“学习要求”、“教学建议”三个栏目编写。
“课程标准内容”是教学的目标源头,采取按专题直接录用的方式,方便教师对应检索。
“学习要求”按课用表格分“学习要求”与“说明”列出。
“学习要求”主要是提出学生学习要达成的三维目标,对历史知识与能力的学习要求按照“课程标准”既定的能力层次来制订,并以行为动词来表示,如识记层次的“列举”、“知道”、“了解”、“说出”、“简述”、“讲述”等;理解层次的“概述”、“理解”、“说明”、“阐明”、“归纳”等;应用层次的“分析”、“评价”、“探讨”、“比较”、“讨论”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采用“体会”、“认识”、“感受”、“感悟”等心态词汇,以明确在这一维度的学习要求。
“说明”部分主要是对学生学习提出指导性建议。
历史必修Ⅰ 反映的是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给社会发展以巨大的影响;政治活动本身丰富而复杂,并且总是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
人类政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重要的政治制度、重大的政治事件及重要人物。
因此,了解这些制度、事件和人物,探讨其在人类文明演进历程中的作用与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是我们了解人类政治活动的重要目标。
在知识目标上,通过学习,要能够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在方法与能力目标上,要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此进行科学的评价与阐释。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黑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精品PPT课件
4.在内容选择上,课程内容适应社会进步和 时代发展。
首先,课程内容的取舍坚持厚今薄古的原则, 贴近时代。引导学生更加关注现实,发挥历史 教育的社会功能。
其次,体现全球史观。
从宏观整体上认识中国与世界,从世界文明发 展的角度更好地了解、认识中国,为此采取了 古今贯通原则,内外关联原则;
第三,在必修历史课程中增加了世界古代史内 容,增加了世界史内容的比重,世界史内容约 占高中历史课程内容总量的40%。
(3)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相 关学习内容。
(4)选修课程每个模块为36学时,2学分。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若干个模块。
3.设置历史学习模块
(1)高中历史新课程打破了传统的课程 体系,采取了分层次模块教学体系。
(2)每一模块都由若干学习专题组成。 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同时, 根据教育目标确定了相关的学习内容。
第四,注重与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联 系。
关注与现实重大问题相关的有借鉴意义 的历史事件与历史现象,寻求历史规律, 体现历史学科的教育性。如政治民主化 问题、改革问题、战争与和平等问题。
第五,注重与学术发展的联系。及时反 映历史学科研究的新趋势和新成果,关 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第六Biblioteka 注重与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联 系。
C.培养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 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和价值观。
选修课程
(1)供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旨在进一步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 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选修课程分为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 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 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六个学习模块。
XX学校新课程标准高中历史教学指导意见
历史教学进度及教学建议一、教学进度二、教学建议1.关注新形势,把握好教学方向当前,我们面临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新形势,需要我们用理性的眼光,深刻把握改革的关键点,顺应时代改革的要求。
对新学年学科教学来讲,认真研究《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及说明,是明确教学方向、把握教学重点的关键所在。
一是研究学科内容。
要高度重视新教材培训工作,认真研究新教材内容及体系,尤其对新课程标准、新教材中新增加的内容应认真学习,在教学中结合实际打破旧教材思维限制,把控好教学进度、方向及教学重点、难点。
二是研究学科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重点强调其主导地位,指导学生掌握其基本原理,并学会运用;时空观念着重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时空体系,并充分挖掘历史时空背后隐含的因果关系,深化对历史主干知识的理解,理清历史发展的脉络,明确历史发展的特征;史料实证重点引导学生增强学习历史的证据意识,将历史现象放在当时社会背景中考察、认识,明确“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打破传统的脸谱化、标签式的思维模式;历史解释重在引导学生提高历史思维和能力,通过史实阅读,学会正确认识历史现象,提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家国情怀要求历史教学中要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回应社会热点,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激发学生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爱国主义等方面予以重点关注。
三是研究评价考核目标。
明确对历史知识、学科能力及学科素养的不同层次考核要求。
四是从“一核四层四翼”“五育融合”“六下功夫”“情景教学”“题型创新”等维度搞好《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及说明的研究与落实。
五是研究2020年、2021年、2022年高考XX卷试题、历年全国新课标卷的试题,明确教学重点及方向。
2.转变教学方式,着眼能力培养及核心素养落实教育教学改革在不断深入,对历史学科来讲,直接考查历史结论的时代已经结束,围绕学科素养,运用新材料、设置新情景,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试方式,已经成为主流,命题明显遵循“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基本原则,这意味着传统的过度强调知识、结论灌输的教学方式已不合时宜,转变教学方式,势在必行。
新高考关于历史学科的课程指导意见
新高考关于历史学科的课程指导意见背景介绍新高考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旨在推动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历史学科在新高考中具有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历史意识和历史文化素养,对于他们的综合素质提升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就新高考关于历史学科的课程指导意见进行阐述。
目标与任务1. 培养历史思维能力:通过历史学科的研究,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使他们能够理性、客观地认识和分析历史事件、问题和现象。
培养历史思维能力:通过历史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使他们能够理性、客观地认识和分析历史事件、问题和现象。
2. 提升历史文化素养:通过历史学科的教育,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
提升历史文化素养:通过历史学科的教育,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感。
3. 培养历史研究兴趣:通过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引导他们主动研究、探究历史,培养历史的研究意识和方法,为终身研究奠定基础。
培养历史研究兴趣:通过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引导他们主动学习、探究历史,培养历史的研究意识和方法,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4. 培养社会责任意识:通过历史学科的研究,引导学生认识历史的变革与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社会发展的关注和责任感,提升社会参与和服务意识。
培养社会责任意识:通过历史学科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历史的变革与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培养他们对社会发展的关注和责任感,提升社会参与和服务意识。
课程内容设计1. 重点内容选择:在历史学科的教学中,应注重选择具有代表性、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人物、进程等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和把握历史的发展脉络和关键节点。
重点内容选择:在历史学科的教学中,应注重选择具有代表性、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事件、人物、进程等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和把握历史的发展脉络和关键节点。
重庆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重庆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2010年秋季,重庆市普通高中一年级开始实施新课程。
为切实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更好地落实《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 》的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市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扎实有效地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结合我市高中历史教学实际,特制定《重庆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第一部分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一、课程性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一门基础教育课程。
它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和规律,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培养自己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概言之,就是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普通高中学生的八个学习领域中,历史学科与政治学科和地理学科的一部分共同构成“人文与社会”领域。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总体来讲,高中历史课程要充分发挥其在提高现代公民人文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全面实现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
具体来说,是要坚持以下基本理念:(一)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
要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通过历史学习,让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
(二)在体系的构建上,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避免简单的重复;在内容的选择上,坚持基础性、时代性。
要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已有的学习体验和学习经验,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三)课程的设置要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第一篇: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历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介绍的是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重要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
历史是由人创造的,人的智慧与创造,构成了人类文明的主要内容。
特别是一大批著名的具有时代象征意义的历史人物,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以他们鲜明的个性和富有创造性的行动,有力地影响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
正确看待和评价历史人物,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模块教学的三维目标是: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上,要了解一些有代表性的重要历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动,理解他们的历史贡献,并将他们置于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具体分析,科学地评价历史人物;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上,要积极运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方法,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为依据,开展评说重要历史人物的教学活动,从而正确把握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上,用心体会这些重要历史人物的奋斗历程和探索精神,感受他们的独特个性和魅力,确立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人生态度,增强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事业而努力奋斗的使命感、责任感。
以上课程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整体,它是通过六个单元的教学来呈现的。
在教学过程中,要按《历史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把握每一个单元的教学深度与广度,落实教学的三维目标,以保证高中历史课程总体目标的实现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一、课标内容1.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的主要史实,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功过。
2.列举“贞观之治”的主要表现,探讨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3.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二、教学要求第一课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基本要求简述秦始皇兼并六国的主要史实;简述秦始皇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制度和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
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指导意见
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指导意见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实施方案(试行)》和《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的精神,立足我省普通高中教学实际,积极稳妥地推进我省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实验和实施,特制定《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指导意见》。
一、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指导思想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在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课程。
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实验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普通高中的学生通过历史新课程学习,扩大掌握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地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树立不断完善自我、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和关注民族与人类命运的人生理想。
二、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的任务和目标《课程标准》规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基本任务是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履行其育人的职能。
它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通过重大历史事件、人物、现象展现人类发展进程中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通过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实现下列目标: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学会用科学的历史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广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指导意见
广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指导意见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历史科实施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以来,我市各校历史科及任教高一年级的历史教师按照《2004学年广州市普通高中课程开设指导意见》和《关于当前我市高中新课程教学工作若干意见》认真开展课标、教材、教法研究,积极稳妥地组织教学,为探索历史教育教学新路子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与此同时,教师们也提出目前高一历史教学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实施新课程的准备工作不足,许多教师对新编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把握不住;二、是新编高中历史教科书的体例结构新、知识容量大、要求高,在实际操作上出现很多问题;三、是学生历史基础知识储备严重不足,初、高中阶段历史教学衔接不上。
因此,认真研究和解决上述问题,是稳妥有效开展高中历史新课程实验的重要保障。
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对当前我市高中历史课程实验教学,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1一、依据课程性质,使学生明确认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人类历史是人类生存和奋斗经历的记录,它充满了人类社会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人们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智慧,因此,历史教育可以使人的文化背景更宽,思维领域更广,对社会和自我的认识更深刻,对可以使人的精神生活更加充实。
因此《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
”通过对重大历史事件、历史问题、重要历史人物和各种历史现象的学习,使学生实现下列目标:(1)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继承优秀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
(2)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历史观分析、解决问题。
(3)学习从历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命运。
高中历史学科指导意见
高中历史学科指导意见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教学设计针对的是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指导意见。
教学任务旨在使学生深入理解历史学科的重要性,掌握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形成对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分析能力。
通过本教学,学生将学习到丰富的历史知识,提高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历史责任感,培养正确的历史观。
2、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的教学对象为高中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这个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对历史事件充满好奇心。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历史问题,提高历史素养。
同时,教师还需关注学生的学习负担,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确保教学质量。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中国历史发展脉络,了解世界历史的基本进程,对重要历史事件、人物、现象有深入的认识。
(2)理解历史学科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
(3)具备历史文献阅读、整理、分析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历史研究性学习任务。
(4)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等,形成自己的历史观点。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堂讲授、小组讨论、实践活动等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2)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历史研究方法,提高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3)注重跨学科学习,引导学生将历史知识与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知识相结合,形成综合分析能力。
(4)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历史课题研究,培养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科学的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历史的尊重和热爱,激发他们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历史责任感。
(2)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具备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以史为鉴,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4)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勇于表达、善于沟通的品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高中历史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调整
(一)高中历史必修课程和教学指导意见的调整
1、总体思路:“调结构、减总量、优方法、改评价、
创条件”。 2、基本原则: (1)保持课程结构基本稳定,课时和学分不变。 (2)梳理整合学科知识结构体系,明确必修课程的 基本知识要求,删减重复、非主干和过于繁难内容, 充实体现学科核心思想、观念和价值的基本知识内 容,使必修课程学科知识和能力体系更清晰完整。 (3)确保学科基础及发展功能,为促进学生发挥学 习潜能、实现层次递进和自主发展奠定基础。
(三)高中历史学科分层教学和历史课程的学 校自主安排
把更多的课程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权交给教
师,把更多的课程设置权交给学校,促进高中多样化、特色 化,实现学生在共同基础上有个性的发展。 1、关于历史学科的分层教学 (1)非侧文学生(或未文理分科的全体学生):历史必 修模块中的基本要求内容(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和学校模块 测试知识范围)。 ( 2 )侧文学生:历史必修模块中的基本要求 + 发展要求 内容(浙江省文综历史高考知识范围。文科生用《20世纪的 战争与和平》教科书)。 (3) “一本”要求学生:可以选修《历史人物评说》、 《文化遗产荟萃》模块内容(18选6的自选模块高考内容)。 (4)文史哲兴趣特长学生:可以选修各类历史选修课程。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增加克伦威尔、詹 天佑) *选修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不变) (6)知识拓展类选修课程范例: 必修拓展——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世界文化遗产 荟萃、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 践、乡土历史… …等; 大学初级——历史要籍介绍与选读、中国通史、 世界通史、中苏关系史、日本文化史、世界军事 史… …等; 学科前沿——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和中国的文 化之谜、史学研究新成果介绍、史学研究动态… …等; 研究性学习和兴趣特长——生活历史、钱币中的 历史… …等。
4、历史校本课程教学实施
(1)学生走班教学。
(2)“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对于校本课
程而言,其教学方法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开 放的、实践的和体验的,有利于开展探究学 习、问题学习、合作学习和体验学习。
5、校本历史选修课程的评价
(1)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 (2)对课程本身和执教教师的评价
二、关于高中历史选修课程的 开发开设
(一) 校本历史选修课程开发的原则
1、人文性 2、科学性 3、针对性 4、完整性 5、互补性 6、趣味性 7、开放性
(二)校本历史选修课程开发开设的步骤
1、分析选修课程开发条件
(1)学校外部环境分析
①高中课改背景 ②课程资源情况 ③社会力量支持
3、教学内容调整说明
(1)历史学科 3个必修模块(《历史(必修)第一
册》、必修二模块《历史(必修)第二册》、必修 三模块《历史(必修)第三册》)共6学分、108课 时。 ( 2 )将《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有关两次世界 大战史的内容,列入侧文的必修内容。 ( 3 )删除“早期国家出现的突出标志”、“朝议 制度”、“‘工官’和‘匠户’”、“希波战争”、 “俄罗斯的困境”、“周敦颐和张载的思想主张” 等约三个单元内容。 有关知识点解读(必修一、必修二、必修三)
(2)学校内部环境分析
①学校领导课程领导力、学校选修课程规 划和课程体系、课程评审委员会等。 ②学科教师团队、历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 教学能力、兴趣特长等。 ③学情分析:学生特点、需求、兴趣爱好. ④学校历史文化、教学资源、历史专业教 室等。
2、制定历史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1)确定开发主题、类型和使用对象。 (2)制订课程目标与计划: 3、历史校本课程开发实施 (1)编写课程纲要。 (2)编写教学材料 (3)交由课程评审委员会评审 (4)进行课程介绍与选课指导。
2、关于历史学业水平考试 每年6月份,80分钟,可考两次;高三时3月份的1次补考。 3、关于历史课程的学校自主安排(如果按每课时 45分钟计) 设想 方案 1 :高一 —— 必修模块每周 3 课时( 2 学期);高 二——自选《历史人物评说》、《文化遗产荟萃》每周2课时 (2学期);自选其他各类历史选修课程。 方案 2 :高一、高二上 —— 必修模块每周 2 课时( 3 学 期),高二下——《历史人物评说》、《文化遗产荟萃》每 周4课时(1学期);自选其他各类历史选修课程。 方案 3 :高一 —— 必修模块每周 1 课时( 2 学期),高 二——必修模块每周2课时(2学期) +自选各类历史选修课 程(包括《历史人物评说》、《文化遗产荟萃》)。 方案 4:高一下 —— 必修模块每周 6 课时( 1学期);高 二 —— 自选各类历史选修课程(包括《历史人物评说》、 《文化遗产荟萃》)。 方案5:高二——必修模块每周3课时(2学期)+自选各 类历史选修课程(包括《历史人物评说》、《文化遗产荟 萃》)。 其它可行的方案……
(二)关于高中历史选修课程和教学指方案》: 历史学科选修课程中的必修拓展课程包括: * 选修 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 选修 6《世界文化遗产荟 萃》、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5)列入高考自选模块考试范围的历史选修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