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实用超声手法操作教程
超声基本知识及操作
![超声基本知识及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2d26b729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c0.png)
超声基本知识及操作超声波是指频率超过20 kHz的声波,它在医学领域被广泛应用于诊断和治疗。
超声技术非常安全、无创且无辐射,因此成为医疗影像学的主要技术之一。
本文将介绍超声基本知识及其操作。
一、超声的原理超声波是由发射器产生的机械振动,通过介质中的传播而形成,它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有关。
当超声波遇到不同的组织或器官时,会发生反射、折射、散射等现象,这些现象被接收器接收并转化成电信号,再通过信号处理系统形成图像。
二、超声的应用1. 临床诊断:超声检查可以用于检查器官的大小、形态、结构和功能,常用于妇科、肝胆、泌尿、心脏等方面的诊断。
2. 孕产妇保健:超声检查可用于评估胎儿的发育情况、胎位、胎盘情况等,对胎儿健康的评估和产前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3. 超声治疗:超声波能够产生热效应、机械效应和化学效应,可以用于肿瘤治疗、消融治疗、溶栓治疗等。
三、超声的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将患者放置在舒适的位置,保持放松,涂抹适量的超声凝胶,以提高超声波的传导效果。
2. 选择适当的探头: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超声探头,常见的有线性探头、凸面探头、阴道探头等。
3. 调节超声机参数:根据具体检查需要调节超声机参数,包括增益、深度、频率、动态范围等。
4. 探头放置和移动:将探头轻轻放置在检查区域上,保持一定的接触压力,通过移动探头可以观察不同角度和位置的组织结构。
5. 图像获取和保存:根据需要获取图像,可以通过冻结图像、保存图像或录制视频等方式进行记录和分析。
6. 结果解读和报告:根据图像特征和临床病史进行结果解读,并撰写相应的超声报告。
四、超声的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患者隐私,遵守医疗伦理规范。
2. 操作前要熟悉超声设备的使用说明书,掌握基本操作技巧。
3. 注意超声探头的消毒和清洁,以防交叉感染。
4. 操作时要耐心细致,避免漏检或误诊。
5. 结果解读时要结合临床资料,避免主观臆断和误导。
6. 持续学习和更新知识,保持专业技能和操作水平。
心脏超声常规切面及手法操作
![心脏超声常规切面及手法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46ad3e10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fd.png)
心脏超声常规切面及手法操作哎呀,这心脏超声检查可是个高科技玩意儿啊!不过别紧张,我这个医生可是专业的,今天就来给你说说心脏超声常规切面及手法操作,让你轻松了解这个检查过程。
我们来说说心脏超声检查的原理。
心脏超声检查是通过超声波来观察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就像用手指在肚子上敲一敲,听听有没有回声一样。
这个检查方法既无创又安全,对身体没有任何伤害。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心脏超声检查的常用术语。
你知道什么是二尖瓣吗?它可是心脏里的一个重要部件,就像房子的门一样,负责控制血液流动。
二尖瓣病可不是闹着玩的,要及时治疗哦!还有心尖区,它是心脏的一个部位,医生在这个地方观察心脏结构时会特别仔细。
好了,废话不多说,让我们开始进入正题。
心脏超声检查分为四个步骤:胸骨上长轴面、胸骨左缘长轴面、心尖四腔观和心腔容积。
下面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1. 胸骨上长轴面我们要把病人放在检查床上,让胸部裸露出来。
然后,医生会在胸骨上方涂一层凝胶,这样超声波就能更好地传导。
接着,医生会把一个叫做探头的设备放在胸骨上方,用两个手指轻轻地按住探头,让它紧贴皮肤。
这时候,你可能会感觉到一点点的不适,但不用担心,这是正常的。
2. 胸骨左缘长轴面在完成了胸骨上长轴面的检查后,医生会换一个角度来观察心脏。
这次,他会把探头放在胸骨左侧的边缘处,同样用两个手指按住探头。
这个角度可以让你看到心脏的左侧结构,包括肺动脉、主动脉等。
3. 心尖四腔观心尖四腔观是心脏超声检查的重要环节之一。
这次,医生会让你躺在床上,把双腿抬高。
这样一来,心脏更容易被观察到。
然后,医生会把探头放在心尖部位,用手指按住探头,让它紧贴皮肤。
这时候,你可能会感觉到一点点的震动,那就是超声波在传递呢!通过观察心尖四腔观,医生可以判断你的心脏是否有问题。
4. 心腔容积最后一个环节是心腔容积检查。
这个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你的心脏每次收缩和舒张时的血流情况。
为了进行这个检查,医生会先让你做一些深呼吸的动作,这样可以让心脏充分放松。
彩超基本操作手法
![彩超基本操作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387065dade80d4d8d15a4ffc.png)
超声基础(操作手法、体位、标准切面、测量位置、及参考值)一.操作手法1.体位(1)平卧位:最常用。
(2)左侧卧位:是一个必要的补充体位。
(3)右侧卧位:显示左外叶特别有用。
(4)坐位或半卧位。
2.探头部位可分为右肋下、剑突下、左肋下、右肋间四处二.肝脏右叶最大斜径1.测量标准切面:以肝右静脉和肝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右肋缘下肝脏斜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
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 12-14cm。
三.肝脏右叶前后径1.测量标准切面:第五或第六肋间肝脏右叶的最大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
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 8-10cm。
四.肝脏左叶厚度和长度经线1.测量标准切面:以通过腹主动脉的肝左叶矢状纵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向上尽可能显示隔肌。
2.测量位置:左叶厚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前后缘最宽处的肝包膜(包括尾状叶),测量其最大前后距离,左时长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的上下缘包膜处与人体中线平行。
3.正常参考值(cm):肝左叶厚径不超过6cm,肝左叶长径不超过9cm。
五.门静脉及胆总管的宽度1.测量标准切面:以右助缘下第一肝门纵断面为标准测量切面,胆总管要求尽量显示其全长至胰头后方。
2.测量位置:门静脉测量要求在距第一肝门1-2c m处测量其宽径,胆总管测量要求在其全长之最宽处测量。
3,正常参考值(cm):门静脉主干宽度(内径)1.0~1.2cm,胆总管宽度(内径)0.4~0.6cm。
六.脾脏厚度1.测量标准切面:左肋间脾脏斜切面,要求显示脾静脉出脾门部图像。
2.测量位置:测量点选在脾门边缘至脾对侧缘之垂直距离测量。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不超过4cm。
七.脾脏长度1.测量标准切面:左助间脾脏斜切面。
尽量显示脾的全长,同时显示脾静脉出脾门部图像。
超声腹部诊断学操作方法
![超声腹部诊断学操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aa6fdab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94.png)
超声腹部诊断学操作方法
超声腹部诊断学操作方法如下:
1. 准备:将患者安放在检查床上,解开衣服和腰带,使其腹部裸露。
2. 选择探头:选择适当的探头,通常选择线性或凸面探头。
3. 准备探头:将探头插入探头插座,涂上适当的凝胶,以保证信号传输畅通。
4. 开始检查:将探头放在腹部区域,通过调节位置和角度,获得尽可能清晰的图像。
5. 搜索结构:搜索肝,胆囊,胰腺,脾脏和肾脏等腹部器官,注意观察形态和内部结构。
6. 观察分析:观察分析图像,注意是否有异常结构或异常回声,诊断是否有异常情况。
7. 记录结果:将检查结果记录在病历中,包括图像、观察所见和诊断结论。
8. 结束检查:完成检查后,停止超声波输出,拔出探头,擦去凝胶,让患者穿着衣服离开。
需要注意的是,在操作时要遵守相应安全规范,保证安全、无创以及快速完成检查。
超声检查技术操作手册
![超声检查技术操作手册](https://img.taocdn.com/s3/m/95eb4e06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06.png)
超声检查技术操作手册1. 简介超声检查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诊断技术,通过利用超声波对人体进行扫描,从而获得图像和数据。
本操作手册旨在提供超声检查的基本操作指南。
2. 准备工作在进行超声检查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确保超声设备正常工作并已连接好。
- 消毒超声探头以确保卫生和安全性。
- 准备必要的超声胶囊以便更好地传导超声波。
3. 操作步骤以下是进行超声检查的基本步骤:1. 询问患者的病史和主诉,了解需要检查的部位和目的。
2. 让患者采取适当的体位,以便更好地进行扫描。
3. 在患者皮肤上涂抹适量的超声胶囊。
4. 选择合适的超声探头,并将其与超声设备连接好。
5. 将超声探头轻轻放置在患者身体部位上,并通过适当的操作调整角度和深度。
6. 打开超声设备并调整设置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7. 进行超声扫描,并通过操作控制超声设备的功能完成需要的测量和记录。
8. 在完成超声检查后,关闭设备,清洁超声探头,并将其归位。
4. 注意事项在进行超声检查时,请注意以下事项:- 尽可能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解释操作过程,以提高患者的合作度。
- 确保超声设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及时维护设备并更新软件。
- 注意消毒超声探头以避免交叉感染。
-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调整超声设备的设置。
- 遵循医疗伦理规范和法律法规,确保患者隐私和数据安全。
5. 总结超声检查技术操作手册提供了超声检查的基本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通过遵循正确的操作指南,能够提高超声检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实践过程中,请始终尊重患者的权益并符合伦理和法律要求。
彩超基本操作手法教学文案
![彩超基本操作手法教学文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b44dbc31126edb6e1a104f.png)
彩超基本操作手法超声基础(操作手法、体位、标准切面、测量位置、及参考值)一.操作手法1.体位(1)平卧位:最常用。
(2)左侧卧位:是一个必要的补充体位。
(3)右侧卧位:显示左外叶特别有用。
(4)坐位或半卧位。
2.探头部位可分为右肋下、剑突下、左肋下、右肋间四处二.肝脏右叶最大斜径1.测量标准切面:以肝右静脉和肝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右肋缘下肝脏斜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
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 12-14cm。
三.肝脏右叶前后径1.测量标准切面:第五或第六肋间肝脏右叶的最大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
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 8-10cm。
四.肝脏左叶厚度和长度经线1.测量标准切面:以通过腹主动脉的肝左叶矢状纵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向上尽可能显示隔肌。
2.测量位置:左叶厚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前后缘最宽处的肝包膜(包括尾状叶),测量其最大前后距离,左时长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的上下缘包膜处与人体中线平行。
3.正常参考值(cm):肝左叶厚径不超过6cm,肝左叶长径不超过9cm。
五.门静脉及胆总管的宽度1.测量标准切面:以右助缘下第一肝门纵断面为标准测量切面,胆总管要求尽量显示其全长至胰头后方。
2.测量位置:门静脉测量要求在距第一肝门1-2c m处测量其宽径,胆总管测量要求在其全长之最宽处测量。
3,正常参考值(cm):门静脉主干宽度(内径)1.0~1.2cm,胆总管宽度(内径)0.4~0.6cm。
六.脾脏厚度1.测量标准切面:左肋间脾脏斜切面,要求显示脾静脉出脾门部图像。
2.测量位置:测量点选在脾门边缘至脾对侧缘之垂直距离测量。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不超过4cm。
七.脾脏长度1.测量标准切面:左助间脾脏斜切面。
尽量显示脾的全长,同时显示脾静脉出脾门部图像。
超声基本操作手法
![超声基本操作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0eeb22e7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55.png)
超声基本操作手法
《超声基本操作手法那些事儿》
嘿呀,要说这超声基本操作手法啊,那就像咱做饭切菜一样,得有讲究呢!
我记得有一次去医院看个朋友,正好碰到医生在给别人做超声检查。
那医生呀,就特别专注,手里拿着那个超声探头,就跟拿着宝贝似的。
他先是轻轻地在病人身上涂了一层黏糊糊的东西,说是耦合剂,能让探头和皮肤更好地接触。
然后呢,他就开始慢慢地移动那个探头了,一会儿这儿挪挪,一会儿那儿蹭蹭,那动作可轻柔啦,就好像在给病人按摩一样。
看着看着,我都感觉自己好像能明白点其中的门道了。
就好像你要找个东西,不能瞎碰乱撞,得有耐心,一点点地去探索。
那医生的眼神也特别专注,一直盯着屏幕,好像在寻找什么宝藏似的。
我当时就在想,这超声检查还真不简单呢,医生得通过这小小的探头,去发现身体里面的问题,就像侦探在找线索一样。
后来我了解到,这超声基本操作手法里面学问可大了去了。
比如探头的角度啦,移动的速度啦,施加的压力啦,每一个小细节都可能影响到检查的结果。
就跟咱走路似的,迈大步还是小步,走快还是走慢,都得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呢。
总之啊,这超声基本操作手法真的是很神奇,也很重要。
医生们就是通过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呢!哎呀,现在想想那次看到的场景,还真是挺有意思的呢!这就是我对超声基本操作手法的一点小观察和感受啦,嘿嘿。
(SASET)超声操作技巧
![(SASET)超声操作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26ed232a51e79b896902264b.png)
超声诊断操作技巧
肝脏 全面 盲区 管状结构 分叶分段 胆囊 多切面判断 变换体位 底部及颈管 胰腺 必要时座位 饮水 探头尾端上或下翘 脾脏 测量准确 认真 肾脏 无- 有 有- 无 被膜外占位勿漏诊 输尿管 扫查变换体位 膀胱 全面 占位小结合临床 妇科 右—左侧卵巢 左—右侧卵巢 前列腺 纵切测量 结石钙化鉴别
体位呼吸不能配合
二维超声局限性(3)
操作者主观因素限制
超声工作熟练程度 局部解剖结构的了解 对伪像的敏锐识别 工作中积累经验
二维超声局限性(4)
病灶本身的因素限制
病灶较小 病灶位置过深 在含气空腔脏器内 易受气体干扰(腹膜后 右肝近膈顶)
病灶位于相邻脏器之间 解剖关系难以分辨 实性病灶分布均匀或回声极低---似囊性病变 囊性病变内含不均质成分---似实性病变
密 级:机 密 (谨慎传播)
超声诊断操作技巧
声泰特(成都)科技有限公司 Zuoxiaohui 2008-10-10
超声医生的准备
检查环境 安静 室温适宜 适度遮光 操作前应阅读病例 了解病人情况 询问病史 随扫查进行 要把图像信息和患者体内的状态在
头 脑中结合 构筑诊断思路 检查部位 亦应检查相关部位 条件允许检查结束前尽量给与患者说明
内部回声 活动度 周围组织关系 判断其物理性质 以了解病灶的性质
随访药物治疗后病灶的动态变化
超声诊断常用术语
回声强度特征描述
强回声 高回声 等回声 弱回声 低回声 无回声
回声形态特征描述
点状 团块状 斑片状 带状 线状 环状 2~3mm—点状 1cm—团块状 0.5cm—斑片状
超声扫查技术
连续滑行 缓慢 匀速 不间断 扇形扫查 无 — 有 有 — 无 确定方位十字交叉扫查 加压扫查 对比扫查 呼吸运动配合 体位变换 必要时饮水 拍击
新手实用超声手法操作教程
![新手实用超声手法操作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77c639b1e87101f69f31953f.png)
新手超声基础(操作手法、体位、标准切面、测量位置、及参考值)一.操作手法1.体位(1)平卧位:最常用。
(2)左侧卧位:是一个必要的补充体位。
(3)右侧卧位:显示左外叶特别有用。
(4)坐位或半卧位。
2.探头部位可分为右肋下、剑突下、左肋下、右肋间四处二.肝脏右叶最大斜径1.测量标准切面:以肝右静脉和肝中静脉汇入下一.操作手法1.体位(1)平卧位:最常用。
(2)左侧卧位:是一个必要的补充体位。
(3)右侧卧位:显示左外叶特别有用。
(4)坐位或半卧位。
2.探头部位可分为右肋下、剑突下、左肋下、右肋间四处二.肝脏右叶最大斜径1.测量标准切面:以肝右静脉和肝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右肋缘下肝脏斜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
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 12-14cm。
三.肝脏右叶前后径1.测量标准切面:第五或第六肋间肝脏右叶的最大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
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 8-10cm。
四.肝脏左叶厚度和长度经线1.测量标准切面:以通过腹主动脉的肝左叶矢状纵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向上尽可能显示隔肌。
2.测量位置:左叶厚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前后缘最宽处的肝包膜(包括尾状叶),测量其最大前后距离,左时长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的上下缘包膜处与人体中线平行。
3.正常参考值(cm):肝左叶厚径不超过6cm,肝左叶长径不超过9cm。
五.门静脉及胆总管的宽度1.测量标准切面:以右助缘下第一肝门纵断面为标准测量切面,胆总管要求尽量显示其全长至胰头后方。
2.测量位置:门静脉测量要求在距第一肝门1-2c m处测量其宽径,胆总管测量要求在其全长之最宽处测量。
3,正常参考值(cm):门静脉主干宽度(内径)1.0~1.2cm,胆总管宽度(内径)0.4~0.6cm。
六.脾脏厚度1.测量标准切面:左肋间脾脏斜切面,要求显示脾静脉出脾门部图像。
超声波常用操作方法
![超声波常用操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fcdfbe9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19.png)
超声波常用操作方法
超声波常用操作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探头接触法:将超声波探头与待检测物体直接接触,通过探头发送超声波信号并接收反射信号来分析物体的结构、缺陷等情况。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表面物体的检测。
2. 浸泡法:将待检测物体浸泡在液体中,然后通过液体传递超声波来检测物体内部的结构、缺陷等情况。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封闭结构或液体中的物体进行检测。
3. 散射法:将超声波通过物体发射,由另一探头接收散射回来的波,然后通过分析散射波的特征来判断物体的结构、缺陷等情况。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隐藏在物体内部的缺陷进行检测。
4. 相控阵法:通过使用多个发射和接收元件组成的探头,可以对物体进行成像,得到物体内部的详细结构。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复杂结构的物体进行检测。
5. 透射法:将超声波从物体的一侧发射,然后从物体的另一侧接收超声波信号,并通过分析信号的强度、时间等特征来判断物体的结构、缺陷等情况。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较厚的物体进行检测。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待检测物体的特性选择使用,常用于工业检
测、医学诊断等领域。
超声治疗的操作方法
![超声治疗的操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b635c70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86.png)
超声治疗的操作方法
超声治疗是利用超声波的热效应和机械效应来治疗疾病和促进组织修复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
下面是超声治疗的操作方法:
1.准备工作:准备好超声治疗仪器和适当的治疗头,确保仪器正常工作。
2.选择治疗区域: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疾病部位,选择需要治疗的区域。
3.准备治疗部位:清洁和消毒治疗部位,确保皮肤干净和无异物。
4.涂抹导入剂:在治疗部位涂抹适当的导入剂,帮助超声波的传导和增强治疗效果。
5.调整治疗参数:根据患者的情况和治疗需求,调整超声治疗仪器的频率、强度和时间等参数。
6.开始治疗:将治疗头贴近治疗部位,适当施加一定的压力,并以圆周运动或直线运动方式进行治疗。
7.控制治疗时间:根据医生的指示和患者的病情,控制治疗的时间,一般每个治疗部位10-15分钟。
8.治疗结束:治疗完毕后,关闭超声治疗仪器,清洁治疗部位,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需要注意的是,超声治疗应由专业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操作,遵循合理的治疗方案和操作规范,并确保治疗过程中的安全和舒适。
超声成像操作方法
![超声成像操作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ae76cce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db.png)
超声成像操作方法
超声成像是一种无创的医学检查方法,在医疗诊断,特别是妇科、肝胆、肾脏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
下面是超声成像的操作方法:
1.患者准备:患者需要脱掉上衣,暴露要检查的部位,并注明有无过敏史。
2.光滑导入凝胶:扫描区域需涂上适量凝胶(透明无味),该凝胶可减少超声探头的摩擦阻力以及促进声波从探头传输至皮肤。
需要的凝胶通常由医生或技术人员直接涂在探头上。
3.了解探头的方向:不同的超声探头外形不同。
医生或技术人员需要了解探头的形状、方向,以确保检查区域得到全面的扫描。
4.移动探头:将超声探头轻轻移动以扫描整个区域。
需要的时候可以轻轻按压来改变探头位置。
5.记录图像:在扫描过程中,记录所有相关图像,以供以后分析。
6.清洗:注意清洗超声探头和患者的皮肤,以避免传播感染。
总之,超声成像是一种非常安全和无痛的检查方法,需要合格的医生或技术人员操作。
超声技巧篇.
![超声技巧篇.](https://img.taocdn.com/s3/m/b6ebbde4fab069dc502201a6.png)
输尿管结石的检查技巧:输尿管检查方法:1.仰卧位侧腰部作冠状切面扫查找到积水的肾盂,沿肾盂找到输尿管并往下追踪扫查,可显示积水的输尿管上段.自肾孟输尿管连接部到肾下极水平的输尿管。
以下的输尿管在本径路扫查时因受肠气影响,需作第2段探测才能显示。
2.俯卧位经背部肾区纵向扫查经肾找到积水的肾孟后往下追踪寻找积水输尿管.作纵切面和横切面,在紧贴腰肌的前面处.可显示上段输尿管,直到髂嵴。
髂嵴以下输尿管在本径路受髂骨的遮挡不能显示,需在第3段检查时才能显示。
3.仰卧位下腹部探侧先找到髂动脉,在髂动脉前方寻找积水的输尿管横断面。
找到后把超声扫查线方向转一个约60的角,找到输尿管长轴。
髂动脉前方的输尿管最为表浅,往下渐深,进人盆腔深处。
两侧下腹部探测输尿管时常需加压,因此本段探测法最好留待最后检查。
在第4段检查完毕后,排空尿液后再作第3段探测更为相宜。
在本段探侧中,有时输尿管与髂血管一时不易分辨清楚,可用彩色血流图鉴别。
输尿管不显示彩色血流,可与血管区别。
在输尿管近出口处有时也可检得彩色信号,此为喷出的尿流所致。
4、仰卧位下腹部经膀胱脾探测超声横向扫查在膀胱后方两侧可显示积水的输尿管,呈圆形。
纵向扫查,先找到输尿管口,向上追踪扫查,可显示膀胱壁间段输尿管和膀胱后方的输尿管。
没有肾积水的输尿管结石,按输尿管走行的位置寻找,先关注三个狭窄处,看到强回声光斑,或结节,后伴声影的,再侧动一下探头,局部一般会有小扩张,确定它在管腔内,即可报输尿管结石。
上段从背面寻找到髂脊,中段从前面检查,髂动静脉来定位,在其前面,呈交叉,最表浅。
最难找的是中段,当膀胱充盈适当时也还可以,否则很难找到。
看不到的当然不报,只能请医生结合临床了。
中下段的最好要膀胱充盈,否则很难找的。
壁内段的结石只要有一点尿,都不难找。
探查和定位手法要点:空腹、斜切、对侧加压,根据具体的走行加一点角度。
盆段输尿管二狭(两侧输尿管直线距离最短)--约达坐骨棘水平走行自上前内---下后外,在坐骨棘水平两侧输尿管直线距离达最大(可以参考IVC),该段结石一般采用对侧加压探查,探头取纵切面或探头下方稍向外侧倾斜,该段显示最难,个人经验:显示髂血管后稍向内侧移动往往可以显示;而坐骨棘水平----壁内段输尿管走行自上前外----下后内,这样就构成了盆曲,该段输尿管显示难度稍低,一般膀胱过度充盈后自下而上逆行探查都可奏效,唯显示距离相应增大,病员需要忍受较强烈的加压才能完成碎石,原则:膀胱保持能够显示结石的最低充盈水平。
整理一些超声检查方法和技巧手法,希望对新手有用
![整理一些超声检查方法和技巧手法,希望对新手有用](https://img.taocdn.com/s3/m/bebb3e9e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d4.png)
整理一些超声检查方法和技巧手法,希望对新手有用肝脏超声检查方法超声检查不同于其他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超声检查的结果与操作者的技术、经验、手法、检查细致程度等很多因素密切相关。
众所周知,肝脏有很多检查死角,成为超声检查的盲区,如肺和骨所掩盖处,肝右前上段及右后上段的膈顶部,左外叶外侧角区,沿肝脏表面的肋骨下区等等部位,只有极其细致的检查陪上精巧的手法才能尽可能的显示清楚这些部位。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器官,网站扫查肝脏的每个角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再厉害的专家,如果没有发现问题,更无从谈如何诊断了。
如果我们能够细致的检查每个病人,所谓的肝脏死角能够尽可能的探测到,我认为,肝脏的死角只有膈顶部,其他的部位如果能细致检查都可以探测到。
肝左叶扫查时,瞩患者深吸气,可以尽量使肝下移,更接近体表,显示清楚,扫查至外侧角肝脏消失的位置。
然后探头连续滑动,沿肋缘下斜切,瞩患者深吸气,探头做扇形扫查,尽可能侧动探头至与皮肤平行,肝脏的绝大部分病变不会被遗漏。
对于肥胖体型或腹腔脏器明显的,这种方法就不合适,可以采取肋间斜切的方法,自下而上逐个肋间连续扫查,注意不要做跳跃式扫查,这样容易眼花也容易遗漏病变。
扫查肝脏膈顶部时,我的体会是:(1)一般是让患者深吸气,让肝脏下移,然后探头尽量上翘;(2)当然很多患者因肥胖或肺气的干扰会显示更差,这时我就让患者深呼气,把气全部吐干净,然后屏气扫查;(3)还有就是不要沿着肋间隙扫查,而是和肋间隙成一定的角度缓慢向右上方腋前线扫查;(4)在平卧位扫查时,在横切肾脏时探头尽量上翘,甚至与腹壁平行,当然在右侧肋缘下也行;(5)变换体位扫查,肝脏因重力作用产生移位。
左侧卧位、右侧卧位、各种斜位、还有站立位等等。
扫查肝脏时要配合患者的呼吸运动,采取你动我静,你静我动的扫查方法,并最大限度的侧动探头,最大角度的显示肝脏。
发现肝脏病变时要多切面多角度扫查,可以了解病变的解剖位置并排除假阳性。
胆囊超声检查方法1.胆囊的长轴切面再右侧肋缘下斜切面和右侧肋间斜切面显示最清楚,清晰显示胆囊长轴切面后应90度转动探头,从胆囊底连续扫查至胆囊颈,显示一系列短轴切面。
你不知道的超声操作小技巧(腹部篇)
![你不知道的超声操作小技巧(腹部篇)](https://img.taocdn.com/s3/m/9678e090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6f.png)
你不知道的超声操作小技巧(腹部篇)开始时●当扫查过程中发现疑难病变时要不断利用基波及谐波扫描方式(频率较低时,穿透力较好),仪器没有谐波功能可以有一个简单办法比如用仪器内置的不同条件检查,如心脏条件检查病变轮廓相对清楚,腹部条件灰度好,比较细腻(仪器可调节的参数每台机器不一,大多数人还是了解的比较少),要是位置相对表浅不要忘了高频探头的优势,试试看有什么新的信息可获取。
肝脏● 肝左叶纵切面时,其后方可以显示胃贲门回声,若双层粘膜厚大于1cm,可要高度怀疑有胃贲门占位可能。
● 当肝肾矢状切面,肝脏不比肾脏长,若肝脏肿大,肝脏比肾脏长;把探头在右锁骨中线肋下垂直皮肤,这个切面观有无肝脏,平静呼吸正常没有,若有就是肝大了,这与用手做体检是一个道理。
如果在肋弓下看到肝脏的回声,不要盲目的诊断为肝脏增大,一定要看肝的上界是不是下移,比如肺气肿的病人因膈肌下移,导致肝脏受压下移,但肝并没有增大,瘦长型的人也容易肝界下移。
● 肝硬化常常伴有右肝萎缩,测量多少是萎缩?多少是不萎缩?定量不太容易,告你个小技巧,很准的,当右肾在切面上能被右肝包被,就是正常的,如果右肾裸露较多,右肝(特别是右肝后叶)一定萎缩了.胆囊底裸露,与腹壁密切有接触时,肝萎缩就较严重了.胆囊●在扫查胆囊时左侧卧位是一定要做的,即便这样还是不够的,偶一般在胆囊颈部有可疑病变,都需要在左侧卧位的情况下,将手掌贴于探头外侧,用探头内侧晃动患者腹壁,以利于胆囊内游离物活动移位●医观察胆囊内异常回声有无移动:在观察胆囊内异常回声有无移动时,通常做的是左侧卧位。
在实践中增加(1)右侧卧位检查,(2)坐位检查,(3)在探头接近病灶时振动探头,观察病灶情况。
很管用,有好几次左侧卧位移动不明显,而用上述三种方法后可以观察到明显的位置改变。
●在探查胆囊内微小病变时,有时常规探头不能看清局部情总,可以换一下高频试试,很管用,能看清病灶和胆囊壁的关系,CDFI也能更敏感地显示血流信号,但前提是,腹壁不能太厚,胖者就不一定适用了!● 对于胆囊紧邻的肝内低回声结节或囊肿不能完全排除胆囊壁占位或胆囊憩室时,脂餐试验可屡试不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手超声基础(操作手法、体位、标准切面、测量位置、及参考值)一.操作手法1.体位(1)平卧位:最常用。
(2)左侧卧位:是一个必要的补充体位。
(3)右侧卧位:显示左外叶特别有用。
(4)坐位或半卧位。
2.探头部位可分为右肋下、剑突下、左肋下、右肋间四处二.肝脏右叶最大斜径1.测量标准切面:以肝右静脉和肝中静脉汇入下一.操作手法1.体位(1)平卧位:最常用。
(2)左侧卧位:是一个必要的补充体位。
(3)右侧卧位:显示左外叶特别有用。
(4)坐位或半卧位。
2.探头部位可分为右肋下、剑突下、左肋下、右肋间四处二.肝脏右叶最大斜径1.测量标准切面:以肝右静脉和肝中静脉汇入下腔静脉的右肋缘下肝脏斜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
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 12-14cm。
三.肝脏右叶前后径1.测量标准切面:第五或第六肋间肝脏右叶的最大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
2.测量位置: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右叶前、后缘之肝包膜处,测量其最大垂直距离。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 8-10cm。
四.肝脏左叶厚度和长度经线1.测量标准切面:以通过腹主动脉的肝左叶矢状纵切面为标准测量切面,向上尽可能显示隔肌。
2.测量位置:左叶厚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前后缘最宽处的肝包膜(包括尾状叶),测量其最大前后距离,左时长度测量点分别置于肝左叶的上下缘包膜处与人体中线平行。
3.正常参考值(cm):肝左叶厚径不超过6cm,肝左叶长径不超过9cm。
五.门静脉及胆总管的宽度1.测量标准切面:以右助缘下第一肝门纵断面为标准测量切面,胆总管要求尽量显示其全长至胰头后方。
2.测量位置:门静脉测量要求在距第一肝门1-2c m处测量其宽径,胆总管测量要求在其全长之最宽处测量。
3,正常参考值(cm):门静脉主干宽度(内径)1.0~1.2cm,胆总管宽度(内径)0.4~0.6cm。
六.脾脏厚度1.测量标准切面:左肋间脾脏斜切面,要求显示脾静脉出脾门部图像。
2.测量位置:测量点选在脾门边缘至脾对侧缘之垂直距离测量。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不超过4cm。
七.脾脏长度1.测量标准切面:左助间脾脏斜切面。
尽量显示脾的全长,同时显示脾静脉出脾门部图像。
2.测量位置:测量点选在脾上下极的包膜处。
3.正常参考值(cm):正常成年人不超过12cm。
第二节胆系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一.胆囊测量1.胆囊长径。
胆囊颈部到底部的长度。
在胆囊有折叠的时候,应分段测量,长径应为各段的和。
正常值:小于8cm。
2.胆囊横径:为胆囊体的最宽径。
正常值:通常小于3.5cm。
3.胆囊壁厚径:正常值:小于2.5mm。
二.胆管测量1.肝外胆管:上段与门静脉腹侧伴行,其内径小于同水平门静脉内径的l/3;下段与胰头后方(胰腺段)、下腔静脉前方下行,其内径小于8.smm。
正常胆总管内径随年龄增加,老年人可达10mm。
2.肝内胆管:位于门静脉左、右支腹侧,其内径多小于2mm。
第三节胰腺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目前关于正常胰腺的超声测值尚无统一的标准,多数作者以测量胰腺的厚度(前后径)为标准。
具体方法:一.胰头的测量1.选择切面。
胰腺长轴切面,将胰头部显示清楚;2.测量部位:在下腔静脉的前方测量,测量一般不包括钩突3.正常参考值(成人):≤2.5二.胰体的测量!.选择切面:胰腺长轴切面,将胰体部显示清楚:2.测量部位:在腹主动脉的前方垂直线进行测量。
3.正常参考值(成人):≤2.0cm三.胰尾的测量1.选择切面:胰腺长轴切面,将胰尾部显示清楚:2测量部位:在腹主动脉的左缘或脊柱左缘进行测量;3.正常参考值(成人):≤2.0cm第四节肾脏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一.肾脏长度(上下径)测量1.测量切面:肾脏冠状切面或矢状切面的最长切面。
2.测量位置:将测量游标分别放置在肾脏上下极顶端的包膜处。
3.正常参考值(成年、cm):男性:10.6土0.6:女性:10.4土0.6。
二.肾脏宽度(左右径)测量1.测量切面:肾门部短轴切面,或肾脏冠状切面2.测量位置:测量游标分别放置在近肾门与肾脏最宽部的两侧包膜处。
3.正常参考值(成年、cm):男性:5.6土0.5;女性:5.4土0.4。
三.肾脏厚度(前后径)测量1.测量切面:肾门部短轴切面,或肾脏矢状切面。
2.测量位置:将测量游标分别放置在肾脏最厚部的两侧包膜处。
3.正常参考值(成年、cm):男性:4.2土 0.4:女性:4.0土 0.5。
正常肾的大小有较大出入。
一般男性肾脏大于女性,左肾大于右肾。
在实际超声诊断中,并不因为肾的大小略有出入而影响其诊断结果,只有当肾脏过分巨大或缩小时才有诊断意义。
而对肾实质的厚度,尤其是肾皮质的厚度减薄意义较大。
第五节膀胱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膀胱径线和容量测量1.测量切面与部位:膀胱的最大纵断面:测量膀胱长径(上下径d1)膀胱的最大横断面:测量膀胱厚径(前后径d2)测量膀胱宽径(左右径d3)2.按容积公式计算膀胱容量:V(ml)=0.5 dl·d2·d33.正常值:350~500ml注;有多种膀胱容量计算公式,各有其特长。
第六节前列腺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正常前列腺的超声测值,可因检查途径及超声仪的类型和检查位置、探测角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此介绍经腹部检查的测量方法。
一.测量切面与部位1.腹部横断面(前列腺的斜冠状断面)宽径测量(左右径):左侧边界至右侧边界的最大径。
厚径测量(前后径):前缘边界至后缘边界的最大径。
2.腹部纵断面:(前列腺的矢状断面)长径测量(上下径):上缘边界至下缘边界的最大径。
二.前列腺测量正常值为简化的平均值:长径3cm,宽径4cm,厚径2cm。
三.前列腺体积计算(V):三径乘积的半数值。
即V=l/2(L·D·W)第七节妇科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一.子宫需测量三条径线,子宫体纵径、横径及前后径。
1.子宫纵径(上下径)测量;(1)测量切面:子宫矢状切面。
需清晰显示子宫底至宫颈内口、肌层与子宫内膜前后两层对称切面。
(2)测量位置:宫体:子宫底外缘至子宫颈内口之间距离.宫颈:宫颈内口至宫颈外口之间的距离。
(3)正常值:宫体5.0土1.0cm。
宫颈2.5-3.0cm。
2.子宫体横径(左右径)测量:(1)测量切面:子宫冠状切面。
需横切子宫,于宫体中部、图像呈椭圆形最大切面时(不能在呈三角形图像处)进行测量。
(2)测量位置:通过子宫体的最大左右径。
(3)正常值:4.3土0.73cm3、子宫作前后径测量(也是测量子宫内膜前后两层外缘之间的距离):(1)测量切面:与子宫纵径测量平面相同。
(2)测量位置:与子宫纵经相垂直,测量最大前后距离。
(3)正常值:4.3士0.9Cm二.卵巢也需测量三条径线,纵径、横径及前后径。
1.测量切面:与子宫测量切面相同,进行纵径、横径及前后径的测量。
当卵巢不易辨认时,可让患者斜卧位,通过充盈的膀胱作透声窗扫查对侧的卵巢,并进行测量。
2.测量位置:通过卵巢的最大径线。
3.正常值:由于卵巢大小与年龄等因素有关,常用体积公式:长×宽×厚/2,正常应小于6ml。
成年妇的卵巢大小约 4cm×3cm×1cm。
4.观察并判断有无卵泡发育及是否成熟和排卵。
第八节产科超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一.妊娠囊(GS)胎囊一般在5~6周可见。
1.测量切面:在膀胶适度充盈下,取子宫纵切面测量妊娠囊最大纵径及前后径,在子宫横切面测量最大横径。
2.测量位置:各条径线均应测量其内径二.双顶径(BPD)测量1.测量切面:于胎头横切面图,使两侧颅骨板厚度回声一致时,需清晰显示居中的脑中线、丘脑及第三脑室切面时进行测量。
2.测量位置:通过并垂直于脑中线,测量近侧颅骨板外缘至远侧颅骨板外缘内缘之间的最大距离,即胎头最大横径。
3.正常值:此径线适用于中期妊娠至足月妊娠,即12周至足月。
双顶径在孕31周前平均每周增加3mm,孕31~36周平均增长1.5mm,孕36周后平均每周增长lmm。
三.胎儿脊柱1.观察切面:沿胎头从颈椎开始纵行观察颈椎、胸椎、腰椎及骶椎。
2.观察内容:纵切面时,胎儿脊柱为两条平行排列整齐念珠状较亮光点至尾椎合拢。
侧动探头可见三条光带,中间为椎体回声。
中期妊娠时可显示脊柱全貌及生理孤度,晚期妊娠时需分段进行观察。
横切面可见由两个椎弓一个椎体的骨化中心形成的呈倒三角形的三个强光点。
四.胎心1.观察切面:目前多采用四心腔,左室长和大动脉短轴平面。
五.羊水量的测量羊水量能反映胎儿在宫内的生长状态,早中期,胎儿漂浮在羊水中,孕晚期羊水在胎儿的四周。
1.测量切面:探头垂直于腹壁平行移动,测量羊水量大深度。
2.测量位置:一般测量时,多采用垂直测量羊水的最大深度;羊水量较少时应以脐为中心将孕妇腹部分为右上、右下、左上、左下四个象限,测量每个区域羊水最大深度(测量区域内不能包含胎体及四肢),取其平均值。
3.正常值:无必要精确计算羊水的量,检查时只是以多、中、少来估计。
≥8cm为羊水过多,3~8cm为正常量,≤3cm为羊水过少。
六.胎盘1.观察切面:将探头垂直于腹壁移动,妊娠早期时,可探及一附着于某一侧子宫内壁的半月形弥漫细小光点,直至妊娠足月时,回声逐渐增强,并于其间可探及散在或密集的线状、片状、环状强回声或无回声区。
2.观察内容及正常范围:(1)胎盘厚度:正常厚度为2~4cm,一般不超过5cm。
(2)胎盘位置:胎盘可位于子宫壁的任何一侧。
(3)胎盘成熟度:超声检查以绒毛膜、胎盘实质及基底层回声变化来判断胎盘的成熟度,胎盘成熟度常被分为四级。
表8-1-7胎盘成熟度分级标准度级别绒毛膜板胎盘实质基底层0 平直光滑线状回声均匀分布的点状回声无增强回声Ⅰ稍有波浪样线状回声散在分布的点状回声无增强回声Ⅱ明显波浪状,切迹伸入胎盘实质,未达基底层散在不均匀点状强回声线状强回声Ⅲ显著切迹伸入胎盘实质,达基底层环状强回声,散在无回声区大而融合的强回声第九节浅表器官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与正常值甲状腺超声检查测量方法(一)甲状腺的厚度(前后径)及宽度(左右径)测量1.标准测量切面:在甲状腺的一系列横断面中选择甲状腺实质最厚和最宽处为标准切面,要求探头压力要尽可能轻。
2.测量位置:分别选在甲状腺最厚和最宽处的包膜高回声线边缘上。
3.正常成人参考值(cm):左右两叶厚度各为1.5~2.0cm,宽度2.0~2.5cm,峡部厚度小于0.5cm。
(二)甲状腺的长径(上下径)测量1.标准测量切面:在甲状腺的一系列纵断面中选择甲状腺实质最长处为标准切面,要求探头压力要尽可能轻。
2.测量位置:分别选在甲状腺最长处的包膜高回声线边缘上。
3.正常成人参考值(cm): 左右两叶长度各为4.0~6.0cm,峡部长度1.5~2.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