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件

合集下载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精品课件(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精品课件(人教版)
——德国外长皮洛夫1899年12月在议会的演说
这段演说暴露了德国怎样的野心?
暴露了德国要重新瓜分殖民地 、争夺世界霸 权的野心。
项 目 1870年工业产量位次 1913年工业产量 位次 1913年殖民地面积位次
英 1 3 1
法 2 4 2
美 3 1 5

德 4 2 4
上表反映了19世纪中期和20世纪初期主要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经济、政治发展 一战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 的状况,你发现了什么变化和问题 ?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4年零3个月 ,其规模涉及欧、亚、非 和太平洋地区,先后有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 整个战争伤亡3000多万人 ,其中被战争、饥饿、疾病等夺 去生命的人超过1000多万, 350万人成为终身残废 。战争消 耗了巨大的社会财富 ,经济损失约3000多万美元 。一战物质 财产损失相当于拿破仑战争以来100年间全世界所有战争开支 总和的10倍。 特点:1、时间长、范围广
背景:
第二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生产力迅猛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帝国主义本质特征——即垄断(独占)的资本主义
——对内控制本国的政治经济生活, ——对外积极发动侵略扩张战争。
两大军事集团的目的:
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外国,任何外国的主神向我们说“怎么办? 世界已经分 割完了!”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但我们也不容许任何人妨碍我们的道路。 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旁边……而让他人分割世界。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 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 地盘。
一个机会,寻找一个借口……
萨拉热 窝
本是一片和平绿洲的巴尔干半岛, 容纳了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 尔维亚等国家,自从罗马尼亚以 征服者的身份踏上这片土地,灾 难就不断地降临到这里,奥斯曼 土尔其,沙俄---的皮鞭不断在这 里挥舞和蹂躏,胜者为王分封土 地,败者为冠交出疆土,由于疆 域的不断变化,民族成分复杂, 列强在这里矛盾尖锐,巴尔干成 为欧洲的火药库。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

一战爆发的原因
材料一:
从图表中你发现了什 么现象?
1870年和1870年和1913年英法美德工业产量比重 1913年工业产量比重
40 35 30
比重(%)
25 20 15 10 5
一战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经济、政治 发展不平衡
殖民地面积
0

凡尔登战役
马恩河战役

萨拉热窝事件
凡尔登战役
一位战地记者写道:“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 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 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 如此。”
飞机 远程大炮 坦克 毒气战
马克沁机枪
福煦车厢
1918年11月 11日,德国代 表在法国东北 部贡比涅森林 雷道车站的福 煦车厢里签订 了停战协定, 第一次世界大 战结束。
珍爱和平、远离战争
谈收获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战(1914.7---1918.11)
开始标志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结束标志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直接原因 萨拉热窝事件
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主要战场 欧洲战场,后来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
一、城头变幻大王旗——一战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成
3、导火线:1914.萨拉热窝事件
这真是千载难逢 的机会!
在德国的支持怂恿下,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 正式对塞尔维亚宣战。 德皇威廉二世
一战中的厮杀
主要战役
日德兰海战
索姆河战役
一战的性质
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你有没有疑问? 塞尔维亚打仗是为了保家卫国, 它所进行的战争怎么是非正义的呢? 塞尔维亚的正义斗争只是局部性的 ,交战双方主要是为了争夺霸权,所以 从全局上看,其性质应当属于帝国主义 掠夺战争。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共27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共27张PPT)

二、经过 1.爆发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 维亚宣战。 2.交战双方 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 3.主要战役 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 4.扩大 5.结束 三、性质 四、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形势
凡尔登战役
.
1916年法德展开的一 场会战,双方共投入兵力 100万,伤亡70多万,被 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
威廉二世
二、经过 1.爆发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 维亚宣战。 2.交战双方 3.主要战役 4.扩大 5.结束 三、性质 四、影响
交战双方
同盟国集团: 奥匈帝国 德国 意大利 土耳其 协约国集团: 塞尔维亚 俄国 英国 法国 中国等国 意大利 日本 美国
请思考
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对德奥作战,这 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B】 A B C D 协约国进行的战争具有一定的正义性。 列强之间的关系以自身利益为转移。 意大利要帮助塞尔维亚实现民族独立。 意大利的背信弃义导致了三国同盟的分裂。
1.是什么原因使巴尔干半岛成了欧洲的 ‚火药桶‛?
2.引爆了这个‚火药桶‛的‚火星‛是什么?
萨拉热窝事件
萨拉热窝事件发生 后,奥匈帝国皇帝借题 发挥,说:塞尔维亚 ‚作为一个政治因素, 必须从巴尔干抹掉。‛
大战的爆发
德、奥终于找到发动战争的 借口。在德国的支持怂恿下,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正式对 塞尔维亚宣战。德、俄、英、法 也很快卷入战争。
二、经过 1.爆发 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 维亚宣战。 2.交战双方 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 3.主要战役 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 4.扩大 美国、中国的参战 5.结束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三、性质 四、影响
福煦车厢

历史: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人教版九年级上)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历史: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人教版九年级上)市公开课获奖课件省名师示范课获奖课件

六、空前旳劫难
“绞肉机”
凡尔登战役
转折点
法与德(1916.2-12)
地图
索姆河战役
英法与德(1916.7)
七、加速一战结束旳原因:
1917-1923年
美国、中国参战 俄国暴发革命 各交战国国内旳革命运动
美 国 旳“中 立”
①1923年11月,俄国暴发了十月革命,建立了苏维埃 政权。新生旳苏维埃政权退出了战争
普林西普(1894-1918)
我们要消 塞尔维亚爱国青年.1923年6月行刺斐迪南大公, 灭祖国旳 事后被捕入狱判23年徒刑.1923年在狱中病死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爱国青年,在他当年埋 伏站立旳地方用混泥土嵌下一双脚印.
敌人!
三、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
普林西普旳原来目旳是挽救民族危机,那么 他旳目旳到达了吗?又造成了怎样旳后果呢?
构成国
三国同盟:德、奥、意(德国为关键)
(关键国) 三国协约:英、法、俄(英国为关键)
性质
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影响
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旳扩军备战,世 界大战一触即发。
有人形容20世纪初旳“巴尔 干半岛就像一种存满了炸药旳
火药桶,只要一粒火星,就
足以引爆整个欧洲。”
那么: 为何说巴尔干半岛是欧洲战争
影 响:
启 示:
一、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旳矛盾
根本原因 矛盾体现 斗争实质
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 治发展不平衡
法德矛盾 俄奥矛盾 英德矛盾
三对基本矛 盾中旳主要
矛盾
形成两大敌对旳 帝国主义军事侵 略集团
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突尼斯问题

1882
1904
德 英 1882

九年级历史上: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人教新课标)

九年级历史上: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人教新课标)
1917年,美国加入战争,对德国宣战, 并派遣大量军队前往欧洲战场。
战争的结果
01
1918年11月11日,德国签署 停战协议,标志着第一次世
界大战的结束。
02
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 和财产损失,欧洲主要国家
均受到严重削弱。
03
战争加速了国际共产主义运 动的发展,促进了民族独立
意识的觉醒。ຫໍສະໝຸດ 0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01
国际合作的意义
一战后,国际社会开始意识到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共
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02
国际组织的兴起
一战后,国际联盟等国际组织兴起,旨在通过集体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
安全。
03
全球性问题需要全球性解决方案
一战暴露了许多全球性问题如难民援助、传染病防控等,需要国际社会
共同应对,提出了全球治理的必要性。
高潮。
对各国经济的影响
01
02
03
严重经济衰退
一战造成了巨大的物资消 耗和经济损失,许多国家 经济陷入困境。
美国崛起
一战期间,美国由债务国 变成债权国,其工业生产 和出口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
通货膨胀与失业
一战结束后,各国面临通 货膨胀、货币贬值和失业 率上升等问题,经济恢复 困难。
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01
欧洲霸权衰落
一战后,欧洲列强实力受到严 重削弱,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地 位上升,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02
国际联盟成立
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一战后成 立了国际联盟,这是第一个全
球性的国际政治组织。
03
民族独立运动兴起
一战期间,殖民地和半殖民地 国家的民族独立意识逐渐觉醒 ,战后掀起了民族独立运动的

九上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

九上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

战争给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造成
深重的灾难
国青年,在他当年埋伏站 非但没有挽救民族危机,反而点燃了世界范围内的战争, 造成了人类社会的灾难。 立的地方用混泥土嵌下
回顾战争 :大战的过程 1、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 2、战争爆发: 1914年7月,奥匈对塞尔维亚宣战
3、交战双方: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4、转折: 欧洲战场 凡尔登战役 5、扩大: 1917年美、中等国对德宣战。
三、感悟战争--空前的灾难 结合教材134页 ‚动脑筋‛ :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 (提示:大战为什么会爆发?主要参战国家 都是些怎样的国家?各国参战的目的、以及大战 产生的后果等方面进行分析。 ) 1914—1918年的战争,从双方来说,都是帝国主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战争,这 义的(即侵略的、掠夺的、强盗的)战争。 一结论的依据是 A 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 ——列宁
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 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二、大战的爆发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说: 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1) “火药桶‛指的是欧洲什么地区? 巴尔干半岛 2) 哪一事件就像‚一粒火星‛点燃了‚火药桶‛?(导 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 3) 哪一事件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4) 大战爆发后,哪个国家为了自身利益背离了 原先参加的军事集团?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意大利;反映的实质是列强之间的关系以自身利益 为转移。 (或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5)大战的转折点是什么?后来又有哪些国家加入战争? 结果怎样? 凡尔登战役 美国、中国 同盟国战败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 、
1914——1918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ppt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ppt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萨 拉 热 窝 事 件
1914年6月28日,一个阳光 灿烂的夏日星期天,在波斯尼 亚首府萨拉热窝的大街上,发 出两响震惊世界的枪声,正在 此地访问的奥匈帝国皇太子夫 妇遇刺身亡。
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6月28日)
萨拉热窝是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首府。1914年6月 28日,奥匈帝国在其吞并不久的波斯尼亚邻近塞尔维 亚的边境地区,进行军事演习,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 人。6月28日是塞尔维亚和波斯尼亚联军在1389年被 土耳其军队打败的日子,演习选定在这一天是具有挑 衅意义的。奥匈皇储斐迪南大公亲自检阅了这次演习, 演习结束后,斐迪南大公返回萨拉热窝市区时,被塞 尔维亚青年17岁的中学生普林西普击中毙命。这就 是著名的萨拉热窝事件。
提示: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爆发的导火线,是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究 其根源则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以及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争夺战。
二、战争的经过
1.爆发:
1914年,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这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2、交战双方 同盟国: 德国
协约国:
请思考
奥匈帝国
法国 俄国
意大利
塞尔维亚
3.主战场:欧洲(后从欧洲到亚洲、非洲、 太平洋地区) 波罗的海南岸至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World War Ⅰ
思考: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有哪 些影响?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 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迅速发展 生产领域出现了垄断和垄断组织 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 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过渡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英、法、日、 俄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2、“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指的是什么? 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九年级历史上册_第七单元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_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_第七单元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_人教新课标版
德军首次使用氯气弹,造成大量 相持局面。 死亡与恐慌。 凡尔登
凡尔登战役中一位战地记者写道:“整个树林 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 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 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读 了
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新式武器给对方以巨 的杀伤
英国工厂内炮弹的海洋
可见,一战的后果及影响是空前的: 对人类造成巨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力伤亡, 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苦难!
自学
1.一战的规模:由—欧洲扩大到( )( )和 ( ),先后有( )国家卷入战争。 2.1917年,美国对( )宣战,参加( );中国 加入( )。 3.一战结束标志: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4,一战以( )的失败告终。 5,一战的起止时间: ( )。 6.一战的影响? 7,一战的感想?热爱和平,远离战争 ,
小明说:不一定。 在战争中,塞尔 维亚人是为了民 族独立而战,这 是正义的战争。 与帝国主义国家 之间争夺霸权的 性质完全不同。
爷爷的看法是正确的。 塞尔维亚的正义斗争只是局部性的。而交战双方的 主要角色—— 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集团是为了 请问,他们谁说得有道理? 争夺霸权而战,所以从全局上看,其性质应当属于 帝国主义战争。
31个(协约国27个,同盟国4个) 14个国家的400万平方千米以上 涉及欧、非、亚和太平洋地区 超过15亿
参战国家
战争范围
卷入人口
死亡人数 1000万人
受伤人数 2000万人
经济损失 3400多亿美元
材料二:
凡尔登战役中横尸遍野的战场一角
因毒气而眼睛失明的英国士兵排队等待就医
战争中流离失所的难民 战争中流离失所的难民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七单元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共24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七单元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共24张PPT)

2.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维护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战 的国家是( A ) A.塞尔维亚 C.英国
B.保加利亚
D.法国
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为了瓜分世界而进行的一场
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但是,作为受害者,塞尔维亚也 进行了斗争,他们是为了民族独立而进行的解放战争,
选A。
临 朐 县 沂 山 风 景 区 大 关 初 级 中 学
临 朐 县 沂 山 风 景 区 大 关 初 级 中 学
临 朐 县 沂 山 风 景 区 大 关 初 级 中 学
萨拉热窝事件
点击画面播放
临 朐 县 沂 山 风 景 区 大 关 初 级 中 学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临 朐 县 沂 山 风 景 区 大 关 初 级 中 学
1.通过自主、A+B、合作方式的学习, 80%同学能够归纳一 战爆发的原因、影响或评价、性质,学会分析历史事件 的意识。 2.通过自主、A+B、合作方式的学习,90%同学能够说出一战 的重要事件及其“导火线”的作用等史实,认识暴力冲 突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临 朐 县 沂 山 风 景 区 大 关 初 级 中 学
远离战争,珍爱和平 让我们的世界和谐安宁
临 朐 县 沂 山 风 景 区 大 关 初 级 中 学


时间: 1914-1918
第一次世界大战
帝国主义 列强争霸
帝国主义 国家之间 的矛盾
两大军 事集团 形成
一 战
主要战役: 凡尔登战役 结果: 协约国胜利
列强之间的矛盾
火药桶
临 朐 县 沂 山 风 景 区 大 关 初 级 中 学
有人说:如果普林·西普不刺杀斐迪 南大公,那么一战可能就不会爆发。
小 小 辩 论 台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 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 新人教版

人类的理想 ……
打结的手枪
铸剑为犁
1、[广安中考] 1882年5月,欧洲某几个国家签订
的《同盟条约》中有这样的规定:“如果意大利
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到法国进攻,不论其理
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它们的全部军队给
予被攻击的一方援助。”这里的“其他两缔约国”

A.德国和奥匈帝国 B.俄国和奥地利
导火线
你如何评价普林西普的行为?
我们要消 灭祖国的
敌人!
这真是 千载难 逢的机
会!
普林西普
费迪南大公 德皇威廉二世
一战爆发: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交战双方:
同盟国:德、奥、保、土 意
协约国:英、法、俄、意 、塞、 比、日、中、美等国
战争性质
在巴黎和会上,德国代表在接受凡尔赛和约 文本时说:“有人要我们承认我们是战争的唯一 祸首,我本人承认,那就是欺人之谈”。
从双方来说,都是帝国主义的(即侵略的、 掠夺的、强盗的)战争。
——列宁
战争性质: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 掠夺战争。
一战中投入使用的新式武器
一战中德军的重炮
一战中英军坦克
一战中德军的飞机
一战中德军潜艇
一战转折点:凡尔登战役
凡尔登战役 .
马尔克(德国士兵)在阵亡的前一天 写道:
这些日子里,我看到的都是世人难以 想象的最可怕的事情。
1
4
5
2
上述表格所反映的史实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B.轴心国集团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C.北约和华约的形成 D.欧盟和独联体的形成
——《世界经济史》
4、 [烟台中考] 南斯拉夫某城有一石碑,刻有文字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

普林西普(1894-1918)
刺杀的目的是为了挽救民族危机, 肯定:爱国思想; 便其行为性质上属于恐怖主义行 为,不是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 反对:恐怕主义行为 正义行为,其后果是点燃了世界 范围内的战争,造成人类社会的 灾难。
合作探究一:
有人形容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把枪挑起一场战争”;
也有人说如果没有这把枪,一战就不会爆发。请指出你的观 点和理由。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帝国 主义国家之间矛盾重重,要求按照经济实力重新瓜分殖民地
和划分势力范围,这是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萨拉热窝事件
仅仅是发动战争的借口,如果没有这个借口,战争挑起者也 会寻找别的借口,总之,一战的爆发是必然,而不是偶然。
第三篇:
空前惨烈大拼杀
(一战的转折点)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 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迅速发展
垄断就是 独占、控制 , 垄断资本家通 生产领域出现了垄断和垄断组织 过兼并或联合的方式组成垄断组织。
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 垄断资本主义(帝国主义)过渡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英、法、日、 俄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1、材料一反映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哪方面发展不平衡? 2、材料二反映了各国在哪方面发展不平衡?
3、你认为这种不平衡现象会造成什么后果?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激化,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国家
政治经济
发展不平衡
“一战”要达到的目的:
为了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材料四:让别的国家分割
图 一
编号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 二
名 称 发明者
图 三
国 籍
电灯 汽车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共11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共11张PPT)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 巴尔干半岛
四、空前的灾难
阅读教材P133-135, 回答以下问题: ①一战期间哪一场战役最 惨烈?被称为什么? ②一战期间使用了哪种新 式武器?战争在哪些方面 给人类带来灾难? ③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评价 一战的性质?
遭到炮轰后的凡尔登
四、空前的灾难
德国潜艇
坦克
毒气
飞机
远程大炮
四、空前的灾难
战争历时 卷入国家 战争范围 卷入人口 参战人员 伤亡人员 直接损失 4年零3个多月(1914/7—1918/11) 33个 最初的欧洲扩大到非洲、亚洲和太平洋 超过15亿(约占世界人口的2/3) 7000多万 3000多万 达2700亿美元
一战概况统计表
四、空前的灾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一、帝国主义争霸世界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 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 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 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 这段话表达了皮洛 夫怎样的要求?
德国(左)向英国(右)提出挑战(漫画)
一、帝国主义争霸世界
面对德国的 要求,老牌国家能 心甘情愿让出自己 的既得利益吗? 这种情况下, 帝国主义形成了哪 两个敌对的军事集 团?请简要介绍。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二、一战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 一战前的欧洲形势说:“欧洲 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 粒火星将它引爆。”
斐迪南大公遇刺
“火药桶”指的是 哪里?“一粒火星” 指的是什么事件?
三、战争的开始
萨拉热窝事件 ____________发生后,德、 奥匈决定以这一事件为借口, 挑起战争。 ____年7月底,奥匈帝国 1914 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 大战爆发。 德国和俄英法很快卷入战 意大利 为了自身利益, 争。_______ 望风使舵,与协约国达成秘密 协定,参加到协约国一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精致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精致课件)(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战争性质: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 掠夺战争。
一战的影响
你知道吗?
350万人成为终身残废 欧洲的工业生产水平至少倒退了10年 平均每天死亡 5509人 参战国多达 30 多个 一战 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世界规模的战争 共有近1000万人阵亡 另有2100万人受伤 持续时间长达 4年零 3个月 直接经济损失达 1805 亿美元 战线长度约 4000公里 卷入人口约 15亿,占当时世界人口的总数的 67% 间接经济损失达1516亿美元 战场上士兵们的“平均寿命”为三个星期 涉及领土面积达400万平方公里
一战华工
清明公祭 就不会像漂泊浮萍无所靠依。∕如果当年没有心酸 的贫困,∕你就不会为几块银元卖掉自己。”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战
重要战役:凡尔登战役(转折点) 性质: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影响:1、给人类带来了空前深重的灾难;2、严 重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改变了国际格局;3、 推动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蓬 勃发展;4、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类在反思 ……
乔勒斯 最后一位一战老兵梦中离世 生前称战争愚蠢不堪

三 国 同 盟
1882
(北非)突尼斯问题

1904

世界市场 、殖民地问题


1879
1907 争夺巴尔干
1 8 9 2
三 国 协 约

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英德核心)形成
1872-1912年各国军事预算增加幅度 英国 180% 法国 133% 俄国 214% 德国 335% 奥匈 155%
协约国


同盟国
协约国
战争的天平
美 中 英 法意
战争结果:1918年11月,德国投降,战争 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21课一战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21课一战

请同学们结合材料谈一谈,第一次世界 大战给人们带来了哪些思考?
一战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 隔着时空的距离仍然能够真切的感 受到战争的残酷与血腥!理性的思 考和人性的善良是人类文明的希望 所在!战争总是残酷的,和平总是 美好的。在全球走向一体化的今天, 我们更应该树立热爱和平、远离战 争的意识。
完成本课《历史助学》达标检测。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 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 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
(1)皮洛夫所说的“别的国家”主要指哪些国 家?
(2)皮洛夫的话,反映了德国的什么要求?
请依据地图,在《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地图 上标出同盟国与协约国。
两大军事集团 扩军备战概况
这些数字、图片说明了什么?
德国万吨级的现代化巡洋舰 英国军工厂的炮弹海洋
第二篇
硝烟弥漫 生灵涂炭遭祸殃
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 将它引爆。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133页,看一看,哪里素 有欧洲的“火药桶”之称? “一粒火星”是指 哪一历史事件?
巴尔干半岛地处 欧、亚、非三洲的交 会处,战略地位十分 重要。当地民族关系、 宗教信仰复杂;19世 纪以后,列强插手巴 尔干半岛、两大军事 集团的争夺,使巴尔 干半岛小规模战争不 断,成为欧洲的“火 药桶”。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篇
暗流涌动
扩军备战现危机
1913年英、德、美、法四国工业产品数量所占位 次与殖民地面积比较
项 目 在工业产品数 量上所占位次 在殖民地面积 上所占位次
英 3 1
德 2 4
法 4 2
美 1 5
思考: 依据1913年英、德、美、法四国工业产品 数量所占位次与殖民地面积比较表格,你 会获得什么信息?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共40张PPT)

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共40张PPT)

2、‚要求阳光下的地 盘‛指的是什么?
要求按新的实力对比,重新 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下的地盘。‛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
3、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协约
三国协约
三国同盟
三国同盟
英国工厂内炮弹的海洋
4、欧洲的‚火药桶‛
“欧洲变成了一只‘火药桶’ , 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欧洲的‚火药桶‛具体指的是哪一地区? ‚一粒火星‛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巴尔干半岛 ——欧洲的‚火药桶‛
1、地理位置:巴尔 干半岛位于欧洲东南 部,地处欧、亚、非 三洲的交会处,战略 地位十分重要,是欧 洲列强争夺的焦点。
2、大国争夺:19世 纪以后,列强插手、 两大军事集团的争夺, 使巴尔干半岛小规模 战争不断,成为欧洲 的火药桶。
奥匈帝国 图谋吞并 塞尔维亚
5、一战导火线(直接原因) ——萨拉热窝事件
8、 福 煦车 厢
1918年11 月11日, 德国投降 ,第一次 世界大战 以同盟国 的失败而 告终。
战争历时
4年零3个月(1914、7—1918、11)
参战国家 战争范围
卷入人口 参战人员 伤亡人员
33个(协约国29个,同盟国4个)
欧、亚、非400万平方千米的地区 对立的双方在海、陆、空展开全方位的 立体的厮杀 超过15亿 7000多万 伤亡3000多万 死亡人数相当于过去1000年间欧洲发生的 所有战争中死亡总人数的两倍
凡尔登战役中一位战地记者写道:‚整 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 覆盖物弹痕累累……到处都是残骸、击 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 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7、战役
凡尔登绞肉机
新 式 武 器
美 国 的 “ 中 立 ”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ppt

人教版 九年级上册历史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ppt

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争历时 4年零3个多月(1914.7—1918.11) 参战国家 31个(欧、非、亚、太平洋地区) 战争范围 14个国家的400万平方千米以上土地 卷入人口 超过15亿 参战人员 7000多万 伤亡人员 3000多万 经济损失 3400多亿美元
规模大、损失大、带给人类空前的灾难
珍爱和平,反对战争是全世界人 民的心声和责任。
德军U35和U42潜水艇
美国军工厂
威 力 越 来 越 大 的 榴 弹 炮 法军150毫米口径加农炮
德国最大军工厂—克虏伯军工厂
军备竞赛的严重 后果:战争一触即 发!
法军列车炮
一 帝国主义国家经济 根本原因
战 政治发展不平衡
爆 发
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矛盾尖锐

两大军事集团出现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40000 35000 30000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占世界工业总产量(%) 殖民地面积(万km) 殖民地人口(万人)
1、从柱状图中,你得到哪些信息?
说明列强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列强实力对比发生了改变. 实力和殖民地面积出现倒挂。
2、这种倒挂会引发什么问题?
直接原因
一战“最重要的背景有四个:经济上的竞争、
殖民地的争夺、相冲突的联盟体系和势不两立的民族
主义愿望”。
——《全球通史》
日德兰海战
索姆河战役 马恩河战役
凡尔登战役
凡尔登战役,一战中德法两国军队为争夺凡尔
登地域进行的各次战斗行动的总称。 1916年2月21日10:15,德军炮火猛轰凡尔登,每
小时有10万发炮弹落在阵地上。经过6个多小时的轰 击后,德军利用夜幕降临冲杀过去,遭到法军死守。 德法两军展开白刃战。法军提出“不许敌人过去, 守住凡尔登就是守住法国”的口号,鼓舞人心。天气 极度寒冷,有些战士冻得不省人事,但醒来后又加 入战斗。法军每14秒就有1辆汽车到达凡尔登,一周 内共集结了27万援军,2.8万吨军用物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A 4.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
)。
A.萨拉热窝事件
B.英、德矛盾
C.塞尔维亚独立 5.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于(
A.1913年7月28日
D.争夺巴尔干半岛
B )。
B.1914年7月28日
C.1914年8月4日
D.1918年11月11日
C 6.第一次世界大战起止时间是(
)。
A.1913年7月~1917年11月 B.1913年8月~1917年11
1892年纽 约——芝 加哥的电 话线路开 通。贝尔 第一个试 音:“喂, 芝加哥”, 这一历史 性声音被 记录下来。
上述图片资料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 科技成果?这次变革对主要资本主 义国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开始于zxx1k 9世纪70年代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
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2、争夺殖民地
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 “一战的起因” :
▪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发 展的不平衡,使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都想争 夺霸权,瓜分世界领土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萨 拉 热 窝 事 件
1914年6月28日,一个阳光灿烂的夏日
zxxk
星期天,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的大街
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说: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 而我们德国满足蓝色的天空的
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 光下的地盘。”
2、“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指的是什么?
1、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下,德国采用新技 术、新设备,工业实力已居世界第二,欧洲第一, 就是在英国一向称雄的海上,最好最快的船也来 自德国的造船厂。
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就其 实质而言,说明了帝国主义重新
瓜分世界的斗争日趋激烈。
根本原因 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组成国 三国同盟:德、奥、意(德国为核心) (核心国) 三国协约:英、法、俄(英国为核心)
性质
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影响
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世 界大战一触即发。
1、漫画中德国水兵在 英国水兵面前挑衅似地挥 扬着德国国旗。德国人凭 什么那么“牛”?
根本原因: 导火线:
之帝 间国 的主 矛义 盾国

集两 团大 形军 成事
帝国主义 列强争霸
一战
原因、成员国、核 心国、性质、影响
转折性战役: 结束标志: 结果: 性质: 影响:
1、“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 萨拉热窝事件 B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 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 D 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各国相互宣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征兵招贴画
四、爆发
这真是千载难逢 的机会!
德、奥终于 找到发动战争的 借口。
在德国的支持
怂恿下,1914年 7月28日,奥匈
帝国正式对塞尔 维亚宣战。
德、俄、英、 法也很快卷入战 争。
五、交战双方
同盟国: 德国 奥匈帝国 意大利
奥斯曼帝国 保加利亚
协约国: 英国 法国 俄国 塞尔维亚
学.科.网
么的进步?它与战争之间有何关系?
我们应该运用科技 造福于人类!
这节课到这儿就都讲完了。 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留下 的思考还远远没有结束。战争总是 残酷的,和平总是美好的。在全球 走向一体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树 立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意识。
请思考
意大利 比利时 日本
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加入协约国对德奥作战,这一现象反
映的实质问题是
【B】
A 协约国进行的战争具有一定的正义性。 B 列强之间的关系以自身利益为转移。
C 意大利要帮助塞尔维亚实现民族独立。 D 意大利的背信弃义导致了三国同盟的分裂。
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 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英国首相帕默斯顿
一、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根本原因 矛盾表现 斗争实质
? 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
治发展不平衡
法德矛盾 俄奥矛盾
三对基本矛 盾中的主要
矛盾
英德矛盾 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形成两大 敌对的军 事集团
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代表同盟国集团 代表协约国集团

德 法

1879年德奥签订同盟条约


二、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形成
六、空前的灾难
“绞肉机”
凡尔登战役 转折点 法与德(1916.2-12)
七、加速一战结束的因素:
1917-1918年
美国、中国参战 俄国十月革命 各交战国国内的革命运动
福 煦车 厢
福煦是第一 次世界大战后期 的协约国联军总 司令。 1918年 11月11日,福煦 代表协约国与德 国代表在法国东 北部贡比涅森林 雷道车站的福煦 车厢里签订了停 战协定,宣告第 一次世界大战结 束。
上,发出两响震惊世界的枪声,正在此地
访问的奥匈帝国皇太子遇刺身亡。斐迪南
大公的访问,带有明显的挑衅性,塞尔维
亚民族主义者刺杀了他。这就给奥匈帝国
的出兵带来了口实。于是,德、奥便以此
为借口,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萨拉热窝事件,点燃了巴尔干这个火药桶,
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战争的爆发:
事后不久,德奥集团即欣喜若狂的叫嚣道: “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1914年7月28日奥 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随后德国、俄国、法 国、英国相继投入战争。
使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19世纪末 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 阶段。)
造成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
随着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凸显。为争夺霸权、 重新瓜分殖民地,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并展 开疯狂的扩军备战,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只需一粒火星就能引爆整个世界!
? “对给第人各可一类国通见次造人过,世观成民界一看巨带大战录大来战的像”的深后及印物重相果象质苦关最及损难资深影料失!的,和响告把人诉是你力我空有。伤前关亡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新式武器给对方以巨大的杀伤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投入使用的德国飞机
在凡尔登战役中德军使用的氯气弹
请思考:
一战中大量新式武器如飞机、坦克、毒气 弹、远程大炮等均运用于战争,给双方及整个 人类带来巨大灾难!新式武器的出现说明了什
在巴黎和会上,德国代表在接受 凡尔赛和约文本时说:“有人要我们承
学科网
认我们是战争的唯一祸首,我本人承 认,那就是欺人之谈”。
“从双方来说,都是帝国主义的 (即侵略的、掠夺的、强盗的)战 争。”
——列宁
八、战争性质: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 义掠夺战争。
尽管塞尔维亚是为了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 立而战 , 它所从事的战争具有正义的民族解 放性质 , 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战争 的非正义性 。
【B】
2、1914年7月,德皇威廉二世借口“千载难逢 【C】 的机会”向塞尔维亚宣战。这个“机会”是指
A.三国同盟成立 B.三国协约成立
C.萨拉热窝事件 D.凡尔登战役
3、下列有关一战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根源在于萨拉热窝事件 B.中国参加同盟国一方作战 C.战场上使用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新成果 D.正义的一方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B.帝国主义非正义的掠夺战争
C.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D.资产阶级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4年零3个月 ,其规模涉及欧、亚、
非和太平洋地区,先后有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战争。 整个战争伤亡3000多万人 ,其中被战争、饥饿、疾病等
夺去生命的人超过1000多万, 350万人成为终身残废 。 战争消耗了巨大的社会财富 ,经济损失约3000多万美元 。 一战物质财产损失相当于拿破仑战争以来100年间全世界所 有战争开支总和的10倍。

A C.1914年7月~1918年11月 D.1914年8月~1918年11

7.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是在(
)。
D 5.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被称为“绞肉机”的战役是(
)。
A.马恩河大会战
B.索姆河战役
C.日德兰海战一战”性质的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民族解放战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