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骨折分型及特殊类型骨折治疗

合集下载

踝关节骨折分型及特殊类型骨折治疗

踝关节骨折分型及特殊类型骨折治疗

踝关节周围损伤是一种常见创伤,其中踝关节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9%,发生率居关节内骨折首位。

英国每年有302000例踝关节扭伤患者就医,其中42000例较为严重;美国每年有2600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就医,其中25%需手术治疗。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城镇交通的繁杂,踝关节骨折的发生率有逐年增多的趋势,踝关节骨折治疗的需求及患者对生活质量的高要求成为骨科医师所面临的一项挑战。

笔者就踝关节骨折近年来的热点问题结合本期刊登的踝关节相关论文进行简要评述。

踝关节骨折分型的局限性骨折分型是分析骨折致伤机制、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最科学、简单、实用的方法。

同时,骨折分型亦已成为临床医师之间交流治疗方案、总结临床经验的专业语言及重要理论基础。

踝关节由胫骨远端、腓骨远端、距骨及下胫腓联合复合体、内侧三角韧带复合体、外侧韧带复合体组成。

目前,踝关节骨折应用较多的是Lauge—Hansen分型及基于Danis—Weber分型提出的AO分型。

Lauge—Hansen分型创建于1950年,是目前应用普遍的踝关节骨折分型体系,常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

Lauge—Hansen分型的命名原则包括两部分,前部分表示足的位置,后部分表示暴力方向。

Lauge—Hansen共验证了4类骨折类型:(1)旋后外旋型损伤(SER),发生率占踝关节骨折的40%~75%;SER包括4个亚型,即I度下胫腓前韧带断裂、Ⅱ度外踝短斜或螺旋形骨折、Ⅲ度下胫腓后韧带断裂或后踝骨折、Ⅳ度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断裂。

(2)旋后内收型损伤(SAD),发生率为10%一20%;SAD包括2个亚型,即I度外侧副韧带损伤或外踝骨折、Ⅱ度内踝骨折。

(3)旋前外旋型损伤(PER),发生率为7%一19%;PER包括4个亚型,即I度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断裂、Ⅱ度下胫腓前韧带断裂、Ⅲ度外踝胫距关节面上方的螺旋形或斜形骨折、Ⅳ度下胫腓后韧带断裂或后踝骨折,PER常伴下胫腓联合不稳定。

(4)旋前外展型损伤(PAB),发生率为5%~20%;PAB包括3个亚型,即I度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断裂、Ⅱ度下胫腓前后韧带撕裂、Ⅲ度外踝横形骨折。

踝关节骨折分型及特殊类型骨折治疗

踝关节骨折分型及特殊类型骨折治疗

踝关节骨折分型及特殊类型骨折治疗骨折分型是分析骨折致伤机制、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最科学、简单、实用的方法。

同时,骨折分型亦已成为临床医师之间交流治疗方案、总结临床经验的专业语言及重要理论基础。

踝关节由胫骨远端、腓骨远端、距骨及下胫腓联合复合体、内侧三角韧带复合体、外侧韧带复合体组成。

目前,踝关节骨折应用较多的是Lauge—Hansen分型及基于Danis—Weber分型提出的AO分型。

Lauge—Hansen分型创建于1950年,是目前应用普遍的踝关节骨折分型体系,常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

Lauge —Hansen分型的命名原则包括两部分,前部分表示足的位置,后部分表示暴力方向。

Lauge—Hansen共验证了4类骨折类型:(1)旋后外旋型损伤(SER),发生率占踝关节骨折的40%~75%;SER包括4个亚型,即I 度下胫腓前韧带断裂、Ⅱ度外踝短斜或螺旋形骨折、Ⅲ度下胫腓后韧带断裂或后踝骨折、Ⅳ度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断裂。

(2)旋后内收型损伤(SAD),发生率为10%一20%;SAD包括2个亚型,即I度外侧副韧带损伤或外踝骨折、Ⅱ度内踝骨折。

(3)旋前外旋型损伤(PER),发生率为7%一19%;PER包括4个亚型,即I度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断裂、Ⅱ度下胫腓前韧带断裂、Ⅲ度外踝胫距关节面上方的螺旋形或斜形骨折、Ⅳ度下胫腓后韧带断裂或后踝骨折,PER常伴下胫腓联合不稳定。

(4)旋前外展型损伤(PAB),发生率为5%~20%;PAB包括3个亚型,即I度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断裂、Ⅱ度下胫腓前后韧带撕裂、Ⅲ度外踝横形骨折。

但是,在临床应用中Lauge—Hansen 分型作为决策手术指征的理论基础存在以下局限性:(1)该分型表述了外踝、内踝、后踝骨折的发生,却没有明确表述骨折的移位、成角的量化指标;(2)对后踝骨折无定位表述及对关节面损伤无程度表述,如骨折发生在后踝外侧或内侧。

因此,有学者提出后踝骨折若延续到了内踝,则无法应用Lauge—Hansen分型标准进行分型,故称其为“非典型踝关节骨折”。

踝关节骨折的分型

踝关节骨折的分型

1
石膏固定:使 用石膏将骨折 部位固定,以 保持骨折复位
2
药物治疗:使 用止痛药、消 炎药等药物缓 解疼痛和炎症
3
康复训练:进 行适当的康复 训练,以促进 骨折愈合和恢 复关节功能
4
定期复查:定 期进行X光片 检查,以观察 骨折愈合情况
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恢复关节 功能,减轻疼痛,预 防并发症
手术时机:根据骨折 类型、骨折程度、患 者年龄等因素决定
02
外踝骨折:外踝关节面骨折, 包括外踝尖、外踝后突、外 踝后结节等
03
内外踝联合骨折:内外踝关 节面同时骨折,包括内踝尖、 内踝后突、内踝后结节等
04
内外踝分离骨折:内外踝关 节面分离骨折,包括内踝尖、 内踝后突、内踝后结节等
2
直接暴力
运动损伤:在运动过程中,由于碰撞、摔倒等原 因导致踝02. 骨折原因 03. 骨折治疗
1
内踝骨折
骨折类型:内 踝骨折
01
骨折原因:外 力撞击、跌倒、 扭伤等
02
骨折症状:疼 痛、肿胀、功 能障碍等
03
04
康复建议:早 期康复、功能 锻炼等
05
治疗方法:保 守治疗、手术 治疗等
外踝骨折
外踝骨折类型:外踝骨折可分为外踝尖骨折、 外踝体骨折和外踝后骨折三种类型。
交通事故:在交通事故中,由于车辆撞击、挤压 等原因导致踝关节骨折
坠落伤:从高处坠落,导致踝关节骨折
工伤事故:在工作中,由于机械设备、重物等撞 击、挤压等原因导致踝关节骨折
间接暴力
01
摔倒:跌倒时,身体失去平 衡,脚踝受到撞击
02
撞击:被硬物撞击,如踢到 石头或被球击中
03

踝关节骨折如何处理

踝关节骨折如何处理

踝关节骨折如何处理骨折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

骨折根据部位不同会有多种骨折,如大腿骨折、腰椎骨折、颈椎骨折以及踝关节骨折等,不同部位的骨折有不同的治疗方法。

而骨折统一的特点就是疼痛感很强,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

踝关节骨折在骨科中是常见疾病,但是治疗效果却不是非常好,一方面是因为重视度不够,另一方面没有采用正确的处理方法。

那么踝关节骨折到底该如何处理呢?下面我们就根据这个问题简单的讲解和分析一下。

1.什么是踝关节骨折?踝关节是由胫腓骨下端与距骨组成的,在受到暴力或者撞击的情况下就会发生骨折。

而骨折的程度是受暴力作用大小、方向以及足部位置决定的。

踝关节骨折最大的表现症状是肿胀、內翻或者是外翻畸形,会导致患者的活动受限。

踝关节发生骨折的原因,大部分都是因为直接或间接的暴力而引发的,直接暴力就是直接给踝关节部位带来伤害和损伤;而间接暴力是通过其他作用而间接的引发的,如行走跌倒。

1.踝关节骨折的类型?踝关节骨折因为外力作用的方向、力度大小以及肢体姿势等不同,会造成多种不同类型的骨折,根据骨折程度可以将其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I型骨折:內翻内收型。

內翻型踝关节骨折主要是踝关节的软组织损伤以后发生的骨质病变,从而引发疼痛和活动受限的情况,是一种常见骨折。

当踝关节内翻位受伤时,暴力作用会通过外侧副韧带传导至外踝,从而引发的胫腓下韧带平面以下的外踝骨折。

2.II型骨折:主要包含两种类型,即外翻外展型和内翻外旋型。

其中外翻外展型是因为遭受了间接性的暴力,导致脚内踝发生的骨折,如果间接性暴力继续存在,那么就会导致距骨外翻并撞击外踝和后踝,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

而內翻外旋型主要是指暴力直接作用在外踝处,导致踝关节出现粉碎性骨折或者是后踝骨折。

3.III骨折:也是包含两类骨折,即外翻外旋型骨折和垂直压缩性骨折。

这两类骨折治疗起来也会有一定的难度。

而我们想要对踝关节骨折进行更正确、科学的处理,一定要对踝关节有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并清楚类型,这样在处理的过程中才能对症治疗,提高恢复的速度。

踝关节骨折的分类评价及治疗决策

踝关节骨折的分类评价及治疗决策

手术方法
外踝骨折的处理 张力带固定 螺钉固定 板钉系统固定
外踝骨折复位
外踝骨折复位
外踝骨折的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模式图
术前正位
侧位
术后正位
侧位
外踝骨折的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
外踝骨折的板钉固定模式图
术前
术后
外踝骨折板钉内固定
术后10个月取出内固定后
内踝骨折螺钉内固定
术前正位
侧位
术中透视正位
手术适应症
1.所有有移位的踝关节骨折 2.踝穴不稳定的踝关节骨折 3.合并踝关节内、外侧韧带严重损伤的踝 关节骨折
4.伴下胫腓联合分离的骨折
Timing of surgery
Timing of surgery is then dictated by the state of the soft tissues. Before swelling or fracture blisters developed Resolution of fracture blisters, epithelialization of abrasions, and the presence of the wrinkle sign at the operative site
外踝骨折拉力螺钉内固定
术前正位
侧位
术后正位
侧位
内固定取出术后正位
侧位
内踝骨折的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
病例
B1
术前正位
侧位
术中骨折情况
术后正位
侧位

双踝骨折的手术处理
B2
术前正位
侧位
术后侧位
正位
C1
双踝骨折
双踝骨折术前正位
侧位
术后正位

(医学课件)踝关节骨折分类

(医学课件)踝关节骨折分类

踝关节骨折的病因
踝关节骨折的主要病因包括外伤和骨质疏松。 01
外伤如交通事故、跌倒、扭伤等可能导致踝关节 02 骨折。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骨骼变薄、变弱,导致骨折风 03 险增加的疾病,老年人和女性更年期后容易出现
骨质疏松症。
踝关节骨折的诊断
踝关节骨折的诊断通常通 过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 学检查来确定。
03 药物治疗
使用消炎止痛药物缓解疼痛,促进骨折愈合。
手术治疗
01 切开复位内固定
通过手术切开骨折部位,将骨折断端复位后使用 内固定材料进行固定。
02 关节融合术
对于严重的踝关节骨折,可能需要进行关节融合 手术,以恢复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
03 术后康复
手术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包括早期活动、功能 锻炼等,以促进骨折愈合和关节功能的恢复。
(医学课件)踝关节骨 折分类
汇报人:
2023பைடு நூலகம்11-25
目录
• 引言 • 踝关节骨折概述 • 踝关节骨折分类 • 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 踝关节骨折的康复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和意义
踝关节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对患者的生活质量 和健康状况产生严重影响。
踝关节骨折的分类对于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有助 于医生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和判断患者预后。
02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对于踝关节骨折 的研究将更加深入,有望在分类方法、治疗方法 和预后评估等方面取得更多的进展和突破。
02 此外,对于踝关节骨折的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研 究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 预后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病史采集包括受伤的时间 、原因、方式等。
体格检查包括受伤部位的 触诊、被动活动检查等。

儿童踝关节骨折分型

儿童踝关节骨折分型

儿童踝关节骨折分型一、按骨折位置1.踝关节骨折这是指踝关节部位的骨折,通常是外力撞击或扭伤所致。

根据骨折线的不同,可分为单踝骨折和双踝骨折。

单踝骨折仅限于一个踝关节,而双踝骨折则涉及两个踝关节。

2.踝上骨折踝上骨折是指位于踝关节上方的骨折,通常是指胫骨上端的骨折。

这种类型的骨折可能会影响踝关节的稳定性。

二、按骨折方向1.横行骨折横行骨折是指骨折线与胫骨长轴垂直的骨折。

这种类型的骨折通常需要手术治疗。

2.斜行骨折斜行骨折是指骨折线与胫骨长轴不垂直的骨折。

这种类型的骨折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3.螺旋形骨折螺旋形骨折是指骨折线呈螺旋状的骨折。

这种类型的骨折可能需要特殊的固定方法,以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性。

三、按骨折数量1.单踝骨折单踝骨折是指仅涉及一个踝关节的骨折,可以是外踝或内踝的骨折。

根据骨折线的不同,可分为外侧踝骨折和内侧踝骨折。

2.双踝骨折双踝骨折是指涉及两个踝关节的骨折,可以是外踝和内踝的同时骨折。

这种类型的骨折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四、按骨折稳定性1.稳定性骨折稳定性骨折是指骨折端相对稳定,不易发生移位的骨折。

这种类型的骨折可以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如石膏固定等。

2.不稳定性骨折不稳定性骨折是指骨折端不稳定,容易发生移位的骨折。

这种类型的骨折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以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性。

五、按有无合并伤1.单纯性踝关节骨折单纯性踝关节骨折是指仅涉及踝关节的骨折,没有其他合并伤。

这种类型的骨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特殊类型的踝关节骨折(下)

特殊类型的踝关节骨折(下)
距骨轻度或脱位
骨折分型
Ⅱ型
内踝撕脱骨折(横形或短斜形)或三 角韧带断裂,
腓骨骨折位于踝穴上方5cm以内,为 一斜形或短斜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折,
下胫腓前韧带,骨间韧带断裂,下胫 腓后韧带及后踝完整,下胫腓联合 分离,
距骨向外侧明显脱位
骨折分型
Ⅲ型:
内踝撕脱骨折(横形或短 斜形)或三角韧带断裂,
腓骨骨折位于踝穴上方 6~ 8cm处,为一螺旋形 骨折,骨折线从后上斜向 前下方。
分型
Ⅰ型:下胫腓前韧带 和距腓前韧带附着部 位共同撕脱骨折。
Ⅱ型:下胫腓前韧带 附着点以下腓骨斜形 骨折,伴韧带附着点 骨折,系由距骨撞击 所致。
受伤机制
大多Wagstaffe Fracture为旋后-外旋所致,罗从风等通过研究发现,当外旋扭转 力作用于踝关节时,腓骨远端主要发生外旋后后裔,下胫腓前韧带张力逐渐升高 直至断裂,而下胫腓后韧带保持完整并作为铰链连接胫骨和腓骨远端,使两者之 间保持最低分离。当外旋暴力过大或伴有足外展并累及骨间膜时,则下胫腓联合 主要韧带完全断裂,下胫腓联合分离。
下胫腓前韧带、骨间韧 带断裂,可同时合并下胫 腓后韧带断裂及后踝撕
治疗策略
治疗策略 Ⅰ型
治疗策略 Ⅱ型
治疗策略
Ⅲ型
手术方法基本同Ⅱ型 采用后外侧切口,固定腓骨的同时,可对后踝进行检查
及固定
踝关节特殊骨折之五 Wagstaffe Fracture
定义
Wagstaffe Fracture于1875年由 Wagstaffe报道,认为此类骨折多 由旋后外旋的暴力引起,位于远端 腓骨前结节的下方。下胫腓前韧带 或距腓前韧带在腓骨附着点的撕脱 骨折,是外踝前缘的纵形骨折。这 种骨折往往容易被忽视,给患者良 好的恢复带来一定影响。

踝关节骨折的分类与治疗方案选择合适的疗法

踝关节骨折的分类与治疗方案选择合适的疗法
踝关节骨折的分类与治 疗方案选择合适的疗法
,
汇报人:
目录 /目录
01
点击此处添加 目录标题
02
踝关节骨折的 分类
03
治疗方案选择 合适的疗法
04
治疗方案选择 合适的疗法的 原则
05
治疗方案选择 合适的疗法的 注意事项
02 踝关节骨折的分类
按骨折位置分类
添加 标题
内踝骨折:骨折发生在内踝部位
添加 标题
疼痛。
添加标题
定期复查:在康 复过程中,定期 复查,以便及时 调整康复计划和
训练方法。
添加标题
心理支持:给予 患者心理支持, 鼓励他们积极面 对康复过程,增
强信心。
添加标题
治疗后的复查和随访
复查时间:根据病情和治 疗方案确定
复查内容:包括X光片、 CT、MRI等影像学检查, 以及疼痛、活动度、肌力
等临床检查
随访目的:监测病情变化, 评估治疗效果,及时发现
并处理并发症
随访频率:根据病情和治 疗方案确定,一般建议每
3-6个月进行一次随访
治疗后的生活和工作调整
添加 标题
避免剧烈运动:在治疗后,应避免进行剧烈的运动,以免影响骨折的愈合。
添加 标题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的作息、健康的饮食等,有助于骨 折的愈合。
添加 标题
适当进行康复训练: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进行康复训练,以帮助恢复关节的功能和强 度。
添加 标题
调整工作环境:如果工作需要长时间站立或行走,可以考虑调整工作环境,以减轻对骨 折部位的压力。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骨折类型:不同 类型的骨折,治 疗方案也会有所

踝关节骨折诊断与治疗PPT

踝关节骨折诊断与治疗PPT
增加钙质摄入:如牛奶、豆腐、虾皮 等,有助于骨骼修复
增加维生素C摄入:如橙子、柠檬、 猕猴桃等,有助于伤口愈合
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花椒等, 以免加重炎症反应
避免饮酒:酒精会影响伤口愈合,不 利于骨折恢复
保持水分摄入:多喝水,保持身体水 分平衡,有助于伤口愈合
心理调适指导
保持积极心态: 面对骨折,保 持积极乐观的 心态,有助于
诊断标准
肿胀:踝关节肿胀,皮肤发 红
疼痛:踝关节疼痛,活动受 限
畸形:踝关节畸形,无法正 常活动
功能障碍:踝关节功能障碍, 无法行走或站立
04 踝关节骨折治疗
非手术治疗
固定:使用石膏或支具固定踝关节,防止骨折移位
药物:使用止痛药、抗炎药等药物缓解疼痛和炎症
康复训练: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促进骨折愈合和恢复关节功能 物理治疗:使用热敷、冷敷、电疗等物理治疗方法促进骨折愈合和缓解疼 痛
踝关节骨折诊断与治 疗
汇报人:
目录 /目录
01
点击此处护理 人员
04
踝关节骨折治 疗
02
踝关节骨折概 述
05
踝关节骨折康 复与预防
03
踝关节骨折诊 断
06
踝关节骨折护 理与注意事项
01
护理人员:XX医院XX科室-XX
02 踝关节骨折概述
定义与分类
踝关节骨折:指踝关节部位的骨折,包括胫骨 远端、腓骨近端和距骨骨折
03 踝关节骨折诊断
临床表现
疼痛: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
畸形:踝关节畸形,足部无法正常 活动
肿胀:踝关节肿胀,皮肤发红
功能障碍:踝关节功能障碍,无法 正常行走
影像学检查
X光片:观察骨折位置、类型和程度 CT扫描:更清晰地显示骨折细节和周围软组织损伤 MRI:评估骨折周围软组织损伤和关节内损伤 超声检查:辅助诊断,特别是对于软组织损伤和关节积液

踝关节骨折Lauge-Hansen分类、分型、-AOOTA-分型关系及要点总结

踝关节骨折Lauge-Hansen分类、分型、-AOOTA-分型关系及要点总结

踝关节骨折1aUge-HanSen分类、分型、AO/OTA分型关系及要点总结1auge-Hansen分类1auge-Hansen分类的名称同时包含足的位置和暴力方向。

当足处于旋前位时,内侧三角韧带紧张,最初损伤内侧结构。

当足处于旋后位时,内侧的三角韧带松弛,最初损伤是外侧结构。

1、旋后(内翻)内收损伤损伤时,足呈旋后位,距骨内收,使踝关节外侧韧带紧张。

I度:首先发生的是外侧副韧带撕裂或者外踝的撕脱骨折,由于损伤发生于下胫腓联合远端,该韧带多保持完整。

I度损伤X线显示:外踝间隙增宽,提示外侧副韧带撕裂,未见胫腓骨骨折,此型在X线上是隐匿的。

II度:内收的外力继续作用,内踝受内翻的距骨挤压作用,可造成内踝的垂直骨折,及胫骨远端关节面的内侧部分压缩骨折,如果合并其他方向的外力,有可能造成内踝的斜行骨折。

II度损伤X线片显示:腓骨骨折在下胫腓联合水平以下,内踝垂直骨折;侧位X线片显示后踝无骨折。

2、旋后(内翻)外旋损伤损伤时患足呈旋后位,距骨外旋,胫骨内旋,因此在损伤初期三角韧带松弛,当距骨继续外旋,腓骨受到向外后推挤,胫腓下联合前韧带及三角韧带紧张。

分为四度:I度:首先在外旋力作用下发生下胫腓前韧带断裂,该韧带断裂可以发生在腓骨附着点撕脱骨折、韧带本身或者胫骨附着点撕脱骨折。

I度损伤X线显示:胫腓骨间隙轻微增宽,提示下胫腓前韧带断裂;软组织肿胀;侧位片显示后踝未发生骨折,在X线上是隐匿的。

I[度:距骨给腓骨施加旋转力,导致腓骨在胫骨关节面顶部发生斜行或螺旋形骨折,骨折线一般自前下方斜向后上方。

H度损伤X线片显示:胫腓骨间隙变宽,提示下胫腓前韧带断裂;腓骨螺旋形骨折;侧位片显示腓骨骨折位于下胫腓联合水平,骨折线由前下到后上,后踝无骨折。

III度:若外旋的力量进一步作用,可导致下胫腓后韧带断裂,或韧带在腓骨后结节附着点撕脱,或其胫骨附着点撕脱骨折。

III度损伤X线片显示:胫骨腓骨间隙变宽,提示下胫腓前韧带断裂;腓骨螺旋形骨折;侧位片显示后踝骨折,内踝完整。

【临床路径】内外踝骨折诊疗常规

【临床路径】内外踝骨折诊疗常规

内外踝骨折诊疗常规【概述】内外踝骨折为临床常见骨折,临床常用AO分型:是按照外踝骨折线相对下胫腓联合的位置将踝关节骨折分为三型,A型(下胫腓联合以下损伤),B型(经下胫腓联合),C型(下胫腓联合以上损伤)。

A型为简单骨折,下胫腓联合及三角韧带未损伤;B型为内外踝骨折伴下胫腓联合损伤;C型为复杂骨折。

可选择的治疗方法有闭合复位外固定;切开复位外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等。

在非手术治疗不能达到满意复位和牢靠固定的效果时可选择手术治疗。

【诊断标准】1、有外伤病史,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可触及骨檫音和异常活动。

2、X线片示存在典型骨折征象和移位。

【纳入标准】简单骨折(AO分型中A型骨折)。

【排除标准】1、内外踝粉碎骨折,开放性骨折,病理性骨折、陈旧性骨折。

2、严重骨质疏松症。

3、局部皮肤及软组织挫伤严重。

4、合并其它外伤或内科疾病。

5、小儿内外踝骨折(≤14岁)。

6、肿胀严重,张力性水疱形成7、术区有明显感染灶者。

【治疗常规】1、手术(1)手术指征:简单骨折(AO分型中A型骨折)手法复位、非手术治疗无效。

(2)麻醉方式:硬外。

(3)术后换药拆线:术后第一天拍DR X线片,术后第1、3、5、10天各换一次药,术后第10-14天拆线,更换石膏。

2、药物(1)术前:术前0.5-2小时至术后3日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2)术后:应用活血化淤及促进骨折愈合药物。

3、检查(1)术前:血、尿、粪常规,肝功、肾功、凝血四项、电解质、血糖、血脂、全导心电图、乙肝五项、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抗体,胸部正位及骨折部位正、侧位(DR)X 线片。

(2)术中:C臂X光机透视。

(3)术后:血常规、乙肝五项、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抗体,骨折部位正、侧位DR X线片。

【出院标准】1、切口Ⅰ/甲愈合。

2、骨折对位对线良好,内固定物牢靠。

3、体温正常、血象正常。

【质量标准】1、平均住院日:17天。

2、疗效标准:治愈率≥99%,病死率<1%。

踝关节骨折的分型

踝关节骨折的分型

《踝关节骨折的分型》踝关节是人体重要的负重关节,承担着身体重量的传导和支撑作用。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如外伤、运动损伤等,踝关节骨折的发生率较高。

准确的踝关节骨折分型对于临床诊断、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预后评估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踝关节骨折的分型进行详细的阐述,探讨不同分型的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一、踝关节骨折的概述踝关节骨折是指踝关节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遭到破坏。

常见的致伤原因包括高处坠落伤、交通事故伤、运动扭伤等。

踝关节骨折的类型多种多样,其复杂性不仅取决于骨折的部位,还与骨折线的走向、骨折块的移位情况等因素密切相关。

准确的分型有助于医生全面了解骨折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治疗策略,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康复质量。

二、踝关节骨折的常见分型(一)Lauge-Hansen 分型Lauge-Hansen 分型是踝关节骨折中最经典、最常用的分型方法之一。

该分型根据受伤时足的位置和外力的方向,将踝关节骨折分为旋后-内收型、旋后-外旋型、旋前-外展型和旋前-外旋型四种类型。

1. 旋后-内收型受伤时足处于旋后位,小腿内旋,距骨在踝穴内受到内收应力,导致胫骨后唇骨折、内踝骨折或两者同时骨折。

此型骨折常见于踝关节外侧遭受直接暴力撞击的情况。

2. 旋后-外旋型受伤时足处于旋后位,小腿外旋,距骨受到外旋应力,可引起后踝骨折、下胫腓联合分离以及外踝骨折。

该型骨折多由踝关节外侧受到扭转暴力所致。

3. 旋前-外展型受伤时足处于旋前位,小腿外展,距骨受到外展应力,可导致外踝骨折、前踝骨折或两者同时骨折。

此型骨折常见于踝关节内侧遭受直接暴力打击的情况。

4. 旋前-外旋型受伤时足处于旋前位,小腿内旋,距骨受到内旋应力,可引起内踝骨折、后踝骨折或两者同时骨折,同时伴有下胫腓联合分离。

该型骨折多由踝关节内侧受到扭转暴力引起。

Lauge-Hansen 分型的优点在于能够清晰地反映骨折的机制和受伤时足的位置与外力的关系,对于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踝关节骨折临床指南和诊疗常规

踝关节骨折临床指南和诊疗常规

踝关节骨折临床指南和诊疗常规一、临床指南1.评估骨折类型:踝关节骨折分为内踝骨折、外踝骨折和踝关节骨折三种类型,通过临床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X线、CT)来确定骨折类型。

2.评估骨折严重程度:根据骨折的移位、关节面的损伤和伴随的软组织损伤来评估骨折的严重程度。

关节内骨折、明显移位骨折以及骨折伴有血管或神经损伤需要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3.制定治疗方案:根据骨折类型和严重程度,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非移位骨折可以采取保守治疗方法,如石膏固定和物理治疗。

移位骨折和重度骨折则需要手术干预。

4.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包括复位、固定和修复骨折。

复位骨折时应注意关节面的复位,复位后使用内固定物(如钢板和螺钉)将骨折部位固定。

手术后需要进行早期康复治疗。

5.保守治疗:对于非移位或轻度移位的踝关节骨折,可以采取保守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包括石膏固定、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等。

6.康复治疗:踝关节骨折的康复治疗非常重要,可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功能恢复。

康复治疗包括早期关节活动、肌力锻炼、平衡训练和步态训练等。

二、诊疗常规1.体格检查:通过对患者的症状、体征和疼痛部位的观察,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骨折类型。

2.影像学检查:通过X线、CT等影像学检查来明确骨折部位、类型和严重程度。

3.血液检查:对于复杂骨折或有其他系统疾病的患者,可进行血液检查,以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

4.手术治疗:对于移位性和重度骨折,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复位并固定骨折。

5.术后康复治疗:手术后需早期开始康复治疗,包括早期关节活动、肌力训练、平衡训练和步态训练等。

6.镇痛治疗:针对患者的疼痛症状给予适当的镇痛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7.功能评估:通过功能评估来监测患者的康复进展和骨折愈合情况。

总结起来,踝关节骨折的治疗包括评估骨折类型和严重程度、制定治疗方案(手术或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

临床指南和诊疗常规旨在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踝关节骨折,并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功能恢复。

踝关节骨折的诊断及治疗

踝关节骨折的诊断及治疗
外固定架固定
对于某些严重粉碎性骨折或伴有软组织损伤的患者,可采 用外固定架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外固定架具有操作简便 、固定可靠等优点。
关节镜辅助下治疗
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踝关节骨折可在关节 镜辅助下进行治疗。关节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 点。
康复期管理与注意事项
早期康复锻炼
负重与行走训练
发病原因及机制
发病原因
踝关节骨折通常由外伤引起,如扭伤 、撞击、高处坠落等。骨质疏松、关 节炎症等也可能增加骨折风险。
发病机制
在外力作用下,踝关节发生过度内翻 或外翻,导致关节内的骨骼结构受到 破坏,从而引发骨折。
临床表现与诊断依据
临床表现
踝关节骨折后,患者可能出现疼痛、肿胀、淤血、活动受限 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关节畸形、不稳定等表现。
障碍。
治疗方式
及时、恰当的治疗对预后至关重 要。保守治疗如石膏固定与手术 治疗如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预后
上存在差异。
并发症
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创伤性关 节炎等并发症会影响预后,增加
治疗难度和恢复时间。
生活质量改善建议提供
康复训练
在医生或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踝关节功能康复训练,包括关节活动度练习、肌力训练、平 衡训练等,有助于改善关节功能和预防再次受伤。
踝关节骨折概述
介绍了踝关节骨折的定义、分类、发病原因及流行病学特 点。
诊断方法
详细阐述了踝关节骨折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诊断标 准。
治疗手段
介绍了踝关节骨折的非手术治疗(如石膏固定、药物治疗 等)和手术治疗(如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关节镜手术等) ,并分析了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
康复与预防
讲解了踝关节骨折的康复训练、预防措施及降低再次受伤 风险的方法。

踝关节骨折的分型

踝关节骨折的分型

踝关节骨折的分型
踝关节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通常由踝关节扭转或承受高强度
外力而导致。

根据骨折的位置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三种类型,分别
是内踝骨折、外踝骨折和双踝骨折。

内踝骨折是踝骨内侧骨折,通常由足内翻或足背向内扭转所造成。


种骨折症状包括足踝疼痛、肿胀、瘀伤和行走受限。

治疗方法通常包
括将踝骨复位后采用石膏或外固定器进行固定。

外踝骨折则是踝骨外侧骨折,通常由足外翻或足背向外扭转所造成。

这种骨折症状也包括足踝疼痛、肿胀、瘀伤和行走受限。

治疗方法与
内踝骨折类似,也是采用复位后进行固定。

双踝骨折是指内踝和外踝同时发生骨折。

这种骨折症状比单纯的内踝
或外踝骨折更为严重,治疗难度也更大。

治疗方法通常需要进行手术
修复和固定,以保证踝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恢复。

除了以上的三种类型外,还存在其他较为罕见的踝关节骨折类型。


如踝骨开放性骨折、踝骨压缩型骨折等。

这些骨折类型治疗难度更大,患者需要积极接受手术修复和恢复训练。

总的来说,踝关节骨折的分型主要是针对骨折的位置和类型进行分类。

正确的判断和治疗对于患者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的保障具有重要的作用。

如遇骨折情况,应立即就医,以确保得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踝关节骨折的分类和手术治疗ppt课件

踝关节骨折的分类和手术治疗ppt课件

下胫腓联合损伤 Syndesmosis injury
Tib/fib clear space Tib/fib overlap
但X线诊断可靠性差。与健侧对照。 三维CT、MRI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术中判断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试验
外旋应力试验:
内侧间隙增大超过2毫米提示损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Hook test
在内外踝骨折固定后,用尖钩向外 拉腓骨,如腓骨向外移动大于4mm ,则表明下胫腓联合韧带完全撕裂
后外侧入路
•显露并保护小隐静脉、腓肠神经
固定腓骨
显露腓骨后方,清理骨折端
利用复位钳有助于纠正腓骨长度和旋转畸形
对于延期手术及复位困难者,使用撑开器协助复 位
固定腓骨
需要对腓侧支持带作部分松解 腓骨后侧相对较为平坦,适于钢板安放 钢板远端作为抗滑钢板固定外踝
Amr A. Abdelgawad, et al.Posterolateral Approach for Treatment of Posterior Malleolus Fracture of the Ankle. J Foot Ankle Surg. 2011 Sep-Oct;50(5):607-11
C:腓骨骨折位于胫距关节近端,下胫 腓关节不稳定
Danis R. Les fractures malleolaires. In: Danis R, ed. Théorie et practique de l`osteosynthése. 1949:133-165. Weber BG. Die Verletzungen des oberen Sprunggelenkes, Berne: Hans Huber, 1966. (2nd ed. 197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踝关节周围损伤是一种常见创伤,其中踝关节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 9%,发生率居关节内骨折首位。

英国每年有302000例踝关节扭伤患者就医,其中42000例较为严重;美国每年有2600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就医,其中25 %需手术治疗。

随着人口老龄化及城镇交通的繁杂,踝关节骨折的发生率有逐年增多的趋势,踝关节骨折治疗的需求及患者对生活质量的高要求成为骨科医师所面临的一项挑战。

笔者就踝关节骨折近年来的热点问题结合本期刊登的踝关节相关论文进行简要评述。

踝关节骨折分型的局限性骨折分型是分析骨折致伤机制、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最科学、简单、实用的方法。

同时,骨折分型亦已成为临床医师之间交流治疗方案、总结临床经验的专业语言及重要理论基础。

踝关节由胫骨远端、腓骨远端、距骨及下胫腓联合复合体、内侧三角韧带复合体、外侧韧带复合体组成。

目前,踝关节骨折应用较多的是Lauge —Hansen分型及基于Danis —Weber分型提出的AO分型。

Lauge —Hansen分型创建于1950年,是目前应用普遍的踝关节骨折分型体系,常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确定。

Lauge —Hansen分型的命名原则包括两部分,前部分表示足的位置,后部分表示暴力方向。

Lauge —Hansen共验证了4类骨折类型:(1)旋后外旋型损伤(SER),发生率占踝关节骨折的40 %〜75 %; SER包括4个亚型,即I度下胫腓前韧带断裂、H度外踝短斜或螺旋形骨折、川度下胫腓后韧带断裂或后踝骨折、"度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断裂。

(2)旋后内收型损伤(SAD),发生率为10 %一20 %; SAD包括2个亚型,即I度外侧副韧带损伤或外踝骨折、H 度内踝骨折。

(3)旋前外旋型损伤(PER),发生率为7 %一19 %; PER包括4个亚型,即I度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断裂、H度下胫腓前韧带断裂、川度外踝胫距关节面上方的螺旋形或斜形骨折、W度下胫腓后韧带断裂或后踝骨折,PER常伴下胫腓联合不稳定。

(4)旋前外展型损伤(PAB),发生率为5%〜20 %; PAB包括3个亚型,即I度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断裂、H 度下胫腓前后韧带撕裂、川度外踝横形骨折。

但是,在临床应用中Lauge —Hansen分型作为决策手术指征的理论基础存在以下局限性:(1)该分型表述了外踝、内踝、后踝骨折的发生,却没有明确表述骨折的移位、成角的量化指标;(2)对后踝骨折无定位表述及对关节面损伤无程度表述,如骨折发生在后踝外侧或内侧。

因此,有学者提出后踝骨折若延续到了内踝,则无法应用Lauge —Hansen分型标准进行分型,故称其为“非典型踝关节骨折”。

该类创伤可发生于高能量损伤,也可发生于低能量损伤,发生率为 6 %一11 %,常伴发于SER或PER损伤伴腓骨骨折端外移时,垂直的骨折线通过内踝后丘,且伴距骨向后内侧半脱位,影像学上表现为内踝骨折处的“双边征”,CT可见骨折块覆盖整个后踝。

Danis —Weber分型重点表述了下胫腓联合的损伤情况。

随后,AO学会基于AO内固定原则,采纳了这一分型标准,并将其进行了细化和扩展,共分为3型9组27个亚组,即44 一A下胫腓联合以远腓骨骨折、44 一B经下胫腓联合腓骨骨折、44 一c下胫腓联合近侧腓骨骨折。

可见,Danis —Weber分型更是没有表述内踝骨折、后踝骨折的损伤细节问题。

上述两种分型的局限性影响了手术方案的选择,如外踝、内踝、后踝骨折的内固定模式选择,钢板或螺钉;手术入路的选择,外侧、后外侧、后内侧等均无法直接从分型信息中获取。

因此,仍需要修订或创建更加科学、客观、细化的踝关节骨折分型体系。

特殊类型踝关节骨折治疗后踝骨折手术指征及手术关键技术的争议目前,后踝骨折的手术指征选择仍存在较大争议,虽然诸多学者将关节面损伤>25 % 作为后踝骨折手术指征的"金标准”,但也有学者提出其他手术指征。

如Nelso n和Jen sen认为,当后踝骨折涉及胫骨远端关节面>33 %时,应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Jaskulka等侧位x线片上后踝骨折涉及关节面》10 %时,若内、外踝复位固定后仍存在移位》1mm ,提出,后踝骨折块涉及胫骨远端关节面>20 %均应手术治疗。

Langenhuijsen 等认为,在则需行复位固定治疗。

Abdelgawad 等以后踝骨折块涉及胫骨远端关节面>30 %且闭合复位后移位依然>2mm作为手术指征。

Michelsen等认为,对于腓骨复位固定后,后踝骨折块仍移位>2时,需行解剖复位。

可见,后踝骨折手术指征的确定需依赖精准量化的形态学指标。

本研究团队应用CT图像后处理技术,创建了一项后踝骨折对关节面损伤程度影响的精准评估方法,且通过组内相关系数检测论证了该方法学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同时证实了采用传统的侧位x线片评估后踝骨折块的大小会低估其实际损伤程度,影响手术方案的选择及手术指征的确定。

基于该项测量方法,结合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有望进一步确立后踝骨折的手术指征。

此外,当后踝骨折合并Die —punch骨块时,相关诊疗方案的制订、手术操作步骤在同行中亦备受争议。

Die —punch骨块是指在关节内骨折中,某一部分关节面软骨及软骨下骨嵌入到其下的松质骨中形成的冲床样骨块。

在踝关节骨折中,距骨过度外旋并向后方脱位,直接撞击后踝后外侧角,可出现Die —punch骨块。

笔者曾基于多元化成像技术,设计了1例后踝骨折合并Die〜punch骨块病例的远程讨论,结果发现通过多元化成像技术资料的深入观察,专家们均认为该例踝关节骨折的治疗难点在于后踝Die —punch骨块是否需要复位,且复位的顺序和内固定技术关键点均存在争议。

笔者认为,后踝骨折合并Die —punch骨块时应积极复位,技术上可在松弛情况下,打开后踝后侧壁骨折块上缘,用剥离器或同类器械尽量复位Die —Punch骨块,克氏针临时固定;然后再复位外踝,后侧钢板固定;最后复位后踝后侧壁骨块,微型钢板固定。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若Die —punch骨块较小时,复位和固定难度均较大。

因此,后踝骨折合并Die —pun ch骨块的手术指征仍值得广大同行进一步探讨。

F胫腓联合损伤的治疗据报道,下胫腓联合损伤的发生率约15 /100000,约10 %的踝关节骨折和超过0.5 %的非骨折性踝关节扭伤可伴发下胫腓联合损伤。

下胫腓联合对维持踝关节结构的稳定及传导运动时的应力均起到了重要作用。

下胫腓联合是一个复杂的关节,其骨性结构由凸起的腓骨远端内侧关节面和凹陷的胫骨远端外侧关节面组成,它的完整是踝关节功能完善的基本条件。

此外,下胫腓联合还包含了胫腓前韧带、胫腓后韧带、胫腓骨间韧带及横韧带。

过去,下胫腓联合分离往往采用内固定治疗。

但现有观点认为,当踝关节内侧结构稳定时,下胫腓联合的分离对踝关节稳定影响较小。

当外踝骨折线低于腓骨中下1/3时,骨间膜的撕裂也不足以导致踝关节不稳。

Michelson 认为,只要内、外踝骨折解剖复位且固定可靠,在三角韧带完整的情况下无须固定下胫腓联合。

此外,下胫腓联合分离的治疗方案也存在较大争议, 的固定材如选择何种类型料、使用金属螺钉还是生物可吸收螺钉、螺钉尺寸、螺钉数量、穿透骨皮质层数、螺钉取出的指征等。

本期专题中,芦浩等比较了下胫腓钩与Suture —butt on技术治疗合并踝关节骨折的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采用下胫腓钩或Suture —butt on技术弹性固定下胫腓联合损伤均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而Suture —butt on技术在手术入路的选择和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方面较下胫腓钩更具有优势。

三角韧带损伤的处理位于内踝深部的三角韧带可拮抗距骨外旋,对踝关节的稳定,尤其是距骨在踝穴内的旋转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生理状态下,踝关节的正常运动依赖于距骨与踝穴内各关节面的密切接触及踝关节周围韧带的弹性平衡作用以获得适宜的应力分布。

若踝关节内或下胫腓联合发生任何微小移位,均可导致关节面应力分布异常及软组织平衡紊乱。

三角韧带断裂在踝关节骨折中并不少见,根据Lauge —Hansen分型,SER1V度损伤、PERI度损伤及PABI度损伤可合并内踝骨折或三角韧带断裂。

根据AO分型,踝关节B型或C型骨折时,如伴有距骨外移或旋转,需考虑三角韧带断裂可能。

目前,踝关节骨折中三角韧带断裂是否需要修复仍存有争议。

StrSmsSe等将50例B型和C型踝关节骨折伴三角韧带断裂的患者随机纳入三角韧带缝合与不缝合组,结果显示虽然缝合组手术时间更长,但两组的疼痛和随访功能评分并无明显差异,从而认为即使不缝合三角韧带,患肢的功能亦不会受明显影响。

但Beals等认为,三角韧带断裂,尤其是深层完全断裂的患者,通过手术缝合可获得更好的疗效。

笔者认为,踝关节骨折后,石膏固定患肢也是对三角韧带的一种修复治疗模式,仅以下情况需手术修复:术前内侧间隙增宽>10mm,踝内侧血肿明显;骨折固定后,内侧应力试验显示不稳定,内侧间隙仍明显增宽。

此外,三角韧带损伤依靠MRI检查做判断不但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且多数医师无法从MRI图像中获取有效信息。

踝关节陈旧性骨折的诊疗踝关节陈旧性骨折可导致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引发持续性疼痛、严重功能障碍、踝关节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踝关节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约为14 %,按Danis —Weber分型,A型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约为4%, C型约为33 %。

踝关节骨折后畸形愈合的发生率为 5 %一68 %,最为常见的是腓骨短缩和外旋畸形,会导致踝穴增宽和距骨外倾。

本专题中,施忠民就踝关节陈旧性骨折的诊疗作一专论,提出临床上需综合考虑患者具体症状、力线情况、影像学表现及效果期望等因素以制订最优化的个体治疗方案。

对于力线良好,但有撞击或轻度关节炎表现的患者,关节清理或关节牵开可有效缓解症状,延缓关节炎的发展。

对于力线不佳的畸形愈合或不愈合患者,截骨矫形是重要的治疗手段,通过纠正下肢力线可有效延缓关节炎发展,最大限度保留关节功能。

而对于终末期关节炎的患者,只能通过挽救性手术缓解症状,但影响最终治疗效果。

因此,对于踝关节陈旧性骨折患者,应早期手术干预,恢复下肢力线及生物力学正常分布,从而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综上,踝关节骨折较为常见,骨科医师亦在此类创伤的诊断与治疗上积累了较多的临床经验,每年均有关于踝关节骨折的基础及临床研究成果进展报道,但仍存在诸多争议有待同行们探索,如开展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性研究对上述热点问题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进一步提高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