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地尔对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术后氧化应激损伤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前列地尔的副作用
前列地尔的副作用前列地尔用于心肌梗死,血栓性脉管炎、闭塞性动脉硬化等症,那么你知道前列地尔的副作用是什么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前列地尔的副作用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前列地尔的副作用1.休克:偶见休克.要注意观察,发现异常现象时,立刻停药,采取适当的措施.2.注射部位:有时出现血管疼,血管炎,发红,偶见发硬,瘙痒等.3.循环系统:有时出现加重心衰,肺水肿,胸部发紧感,血压下降等症状,一旦出现立即停药.另外,偶见脸面潮红,心悸.4.消化系统:有时出现腹泻,腹胀,不愉快感,偶见腹痛,食欲不振,呕吐,便秘,转氨酶升高等.5.精神和神经系统:有时头晕,头痛,发热,疲劳感,偶见发麻.6.血液系统:偶见嗜酸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7.其他:偶见视力下降,口腔肿胀感,脱发,四肢疼痛,浮肿,荨麻疹前列地尔的注意事项1.下述患者慎用本品:(1)心衰(心功能不全)患者,有报告可加重心功能不全的倾向.(2)青光眼或眼压亢进的患者,有报告可使眼压增高.(3)既往有胃溃疡合并症的患者,有报告可使胃出血.(4)间质性肺炎的患者,有报告可使病情恶化.2.用于治疗慢性动脉闭塞症,微小血管循环障碍的患者.由于本药的治疗是对症治疗,停止给药后,有再复发的可能性.3.给药时注意:(1)出现不良反应时,应采取减慢给药速度,停止给药等适当措施.(2)本制剂与输液混合后在2小时内使用.残液不能再使用.(3)不能使用冻结的药品.(4)打开安瓿时,先用酒精棉擦净后,把安瓿上的标记点朝上,向下掰.(5)本品要通过医生的处方和遵医嘱使用.前列地尔的临床疗效1.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慢性动脉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等)引起的四肢溃疡及微小血管循环障碍引起的四肢静息疼痛,改善心脑血管微循环障碍.2.脏器移植术后抗栓治疗,用以抑制移植后血管内的血栓形成.3.动脉导管依赖性先天性心脏病,用以缓解低氧血症,保持导管血流以等待时机手术治疗.4.用于慢性肝炎的辅助治疗.[。
前列地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
前列地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它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脏缺血而引起的。
心绞痛是冠心病的典型症状,患者会感到胸闷、胸痛甚至窒息感。
前列地尔是一种常用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它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本文将从前列地尔的疗效、药理作用、适应症和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介绍,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这一药物。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前列地尔的药理作用。
前列地尔是一种非选择性钙通道阻滞剂,它通过阻断细胞膜上的钙通道,抑制细胞内钙的内流,减少心脏细胞的钙内流,从而降低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和传导速度,减少心脏的耗氧量,改善心肌的供血情况,减轻心绞痛的症状。
前列地尔的疗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缓解心绞痛症状前列地尔能够扩张冠状动脉和周围血管,增加冠脉的血流量,降低心肌的氧耗,从而减轻心绞痛的发作,缓解病人的症状。
3.减少心脏负担前列地尔通过降低心肌的氧耗,减少心脏的负担,保护心脏功能,改善心脏的工作状态。
前列地尔适用于哪些人群呢?一般来说,前列地尔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1.稳定性心绞痛前列地尔对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效果较好,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改善心肌供血,减少心脏负担。
3.高血压前列地尔对高血压的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可以降低血压,减少心脏的负担。
前列地尔也有一些不良反应,例如低血压、心动过缓、头晕、头痛等,需要患者在用药期间密切观察身体的变化,及时告知医生。
对于存在严重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低血压、洋地黄中毒和严重左心室功能不全的患者,禁用前列地尔。
患者在使用前列地尔的还需要遵循医生的用药指导,不宜随意增减药量或停止用药。
前列地尔对心脏X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分析
口岸卫生控制
前 列 地 尔 对 心 脏 X综 合 征 患 者 的 疗 效 分 析
魏 期 5 沈 阳市和平 中心 医院 ( 辽宁, 沈阳, 1 1 0 0 0 1 ) 摘 要 目的 评 价前 列地 尔注射 液对 心脏 X综合 征 患者 心 绞痛 的疗 效 。 方法 选 取8 6 例 心 脏 X综
第2 0 卷 第5 期
治疗 后 比较 , P< 0 . 0 1 。 2 . 2 两组 患者治 疗后 经心 电 图疗 效 观察 两 组 患者治 疗后 , 经心 电图观察 疗效 , 对照 组总
有效率 ( 9 0 . 7 0 %) 显 著优 于 治疗 组 ( 7 4 . 4 2 %) , 组 问
1 . 2 入 选 以及排 除标 准
记 为存 在非 常显 著差 异 。
2 结 果
2 . 1 治疗前 后 的心绞 痛发 作持 续时 间
所 有超 声心 动 图和患 者 x线胸 片均 正常 。 均 排除 了心 肌病 、 心包 炎 , 心瓣 膜病 等 引发 的心 绞痛 , 外 周血 管病 变 和 贫 血 等 引起 的心 肌 缺 血及 肝 功 能 和 肾功 能衰 竭者 。
心 脏 x综 合征 ( c a r d i a c s y n d r o me X, C S X) 是 1 9 7 3 年 K e mp H G 等 人 提 出 J , 是 一 类 有 心 绞 痛 病
症、 运 动平板 试 验反 映 阳性 , 冠 脉 造 影 或冠 脉 C T正
呈 优 势 的导 联上 现示 为 S T段 水平 或 下 斜 型 的 向下 移动 > 0 . 2 m V。 持续 时 间为2 m i n ) 。 典 型劳 力性 心绞 痛发 作 。 1 . 4 运 动试 验终 止标 准 运 动实 验有 典型 心绞 痛 、 呼吸 困难 、 极 度乏 力等 症 状发 作 。 S T段 压低 ≥0 . 2 mV 。 心跳 节率 失常严 重 、 血 压下 降 >1 5 mm Hg 。
心搏骤停
心搏骤停(Cardiac Arrest, CA)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在未能预计的情况和时间内心脏突然停止搏动,从而导致有效心泵功能和有效循环突然中止,引起全身组织细胞严重缺血、缺氧和代谢障碍,如不及时抢救即可立刻失去生命。
心搏骤停不同于任何慢性病终末期的心脏停搏,若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复苏措施,病人有可能被挽回生命并得到康复[1]。
心搏骤停一旦发生,如得不到即刻及时地抢救复苏,4~6min后会造成患者脑和其他人体重要器官组织的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心搏骤停后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必须在现场立即进行,为进一步抢救直至挽回心搏骤停伤病员的生命而赢得最宝贵的时间。
由美国心脏学会(AHA)和其它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复苏学会制订的每五年更新一次的“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对指导和规范在全球范围内的心肺复苏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2010年美国心脏学会(AHA)和国际复苏联盟(ILCOR)发布最新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由2005年的四早生存链改为五个链环来表达实施紧急生命支持的重要性:(1)立即识别心脏停搏并启动应急反应系统;(2)尽早实施心肺复苏CPR,强调胸外按压;(3)快速除颤;(4)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5)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
(图1)图1 chain of survivalchain of survival发病原因心搏骤停的原因可分为[2]心源性心搏骤停和非心源性心搏骤停疾病分类心搏骤停时,心脏虽然丧失了有效泵血功能,但并非心电和心脏活动完全停止,根据心电图特征及心脏活动情况心搏骤停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3]:1、心室颤动:心室肌发生快速而极不规则、不协调的连续颤动。
心电图表现为QRS 波群消失,代之以不规则的连续的室颤波,频率为200-500次/分,这种心搏骤停是最常见的类型,约占80%(图2)。
心室颤动如能立刻给予电除颤,则复苏成功率较高。
2、心室静止:心室肌完全丧失了收缩活动,呈静止状态。
缺血预处理在深低温心脏手术中的效果
㊀㊀基金项目: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402032)作者单位:450008㊀郑州ꎬ河南省胸科医院通讯作者:刘建华ꎬ电子信箱:oxrv5767@126.com缺血预处理在深低温心脏手术中的效果刘建华㊀蒋㊀伟㊀石㊀光㊀梁巧如㊀宋先荣摘㊀要㊀目的㊀探讨缺血预处理在深低温手术中的保护作用ꎮ方法㊀选取2015年1月~2017年9月在笔者医院行深低温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ꎬ均为主动脉夹层瘤ꎬ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25)ꎬ其中观察组给予加压远隔缺血预处理ꎬ对照组仅给予止血带处理ꎬ观察两组手术情况以及术前(T0)㊁体外循环开始后30min(T1)㊁结束后2h(T2)㊁结束后24h(T3)和结束后48h(T4)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㊁S100β蛋白㊁脑电双频指数(BIS)㊁心脏指数(CI)㊁心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ꎬ以及手术前后简易智力状态(MMSE)评分ꎮ结果㊀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㊁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比较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ꎻ观察组T2㊁T3和T4时cTn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ꎻ观察组和对照组T0㊁T1㊁T2㊁T3和T4时CI和BIS比较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ꎻ观察组T1㊁T2㊁T3和T4时NSE和S100β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ꎻ观察组术后MMSE评分为28.25ʃ1.19分ꎬ对照组术后MMSE评分为26.03ʃ1.21分ꎬ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ꎮ结论在深低温手术中应用远隔缺血预处理ꎬ对脑和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ꎬ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ꎮ关键词㊀缺血预处理㊀深低温手术㊀脑组织㊀心肌组织中图分类号㊀R4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㊀A㊀㊀㊀㊀DOI㊀10.11969/j.issn.1673 ̄548X.2019.03.021EffectofIschemicPreconditioninginDeepandHypothermiaSurgery.㊀LiuJianhuaꎬJiangWeiꎬShiGuangꎬetal.HenanProvincialChestHospitalꎬHenan450008ꎬChinaAbstract㊀Objective㊀Toinvestigatetheprotectiveeffectofischemicpreconditioningindeepandhypothermiasurgery.Methods㊀SixtypatientswhounderwentdeepandhypothermiainourhospitalfromJanuary2015toSeptember2017wereselectedꎬ37casesofaorticdissectionand23casesofascendingaortaaneurysm.Thepatientswererandomlydividedintotheobservationgroup(n=30)andthecon ̄trolgroup(n=25)byrandomdigitaltable.Theobservationgroupwasgivenpressuredischemicpreconditioningꎬandthecontrolgroupwasonlytreatedwithtourniquetꎬsurgerysituationandpreoperative(T0)ꎬ30minaftercardiopulmonarybypass(T1)ꎬ2haftertheend(T2)ꎬ24haftertheend(T3)and48haftertheend(T4).Neuronspecificenolase(NSE)ꎬS100βproteinꎬbispectralindex(BIS)ꎬcardiacindex(CI)ꎬcardiactroponinI(cTnI)changesꎬandminimentalstatescore(MMSE)oftwogroupswereobserved.Results㊀Therewerenosignificantdifferenceinthetimeofoperationꎬthetimeofcardiopulmonarybypassandtheinterruptiontimeoftheaortaintheobservationgroupandthecontrolgroup(P>0.05).ThecTnIofT2ꎬT3andT4intheobservationgroupweresignificantlylow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P<0.05).TherewerenosignificantdifferencesinCIandBISofT0ꎬT1ꎬT2ꎬT3andT4betweentheobserva ̄tiongroupandthecontrolgroup(P>0.05).NSEandS100βproteinofT1ꎬT2ꎬT3andT4inobservationgroupweresignificantlylowerthanthecontrolgroup(P<0.05).ThescoreofMMSEintheobservationgrouppostoperativewas28.25ʃ1.19scoresꎬwhichwassignif ̄icantlyhigh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P<0.05).Conclusion㊀Theapplicationofremoteischemicpreconditioninginthedeepandhypothermiasurgeryhasacertainprotectiveeffectonthebrainandmyocardiumꎬandhasagoodclinicalvalue.Keywords㊀IschemicpreconditioningꎻDeepandhypothermiasurgeryꎻBraintissueꎻMyocardiatissue㊀㊀深低温停循环心脏手术是心脏外科开展的救治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术方法ꎬ但是在手术后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较高ꎬ常见高发影响患者预后的并发症有脑神经系统损伤㊁急性肾衰竭和急性心肌损伤ꎬ造成这些脏器损伤的重要原因是术中长时间的缺血和缺血/再灌注损伤[1]ꎮ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复杂ꎬ涉及人体内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异常以及多种生物分子的变化ꎬ如NO生物利用率减少㊁细胞内钙超载㊁线粒体渗透性转换孔开放ꎬ以及细胞炎症㊁自噬㊁细胞凋亡等ꎬ均参与了心脏㊁脑㊁肾脏等重要脏器的缺血/再灌注损伤ꎬ并最终危及患者生命[2]ꎮ本研究应用缺血预处理方法应用在深低温停循环心脏手术中并观察了其对患者重要脏器功能的影响ꎬ现报道如下ꎮ98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0月在笔者医院行深低温心脏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ꎬ均为主动脉夹层瘤患者ꎬ其中患者年龄25~61岁ꎬ平均年龄40.11ʃ9.28岁ꎻ患者中男性35例ꎬ女性25例ꎮ纳入标准:①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Ⅱ~Ⅲ级ꎻ②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24分ꎻ③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ꎮ排除标准:①合并有神经系统疾病㊁肝肾功能异常㊁恶性肿瘤㊁周围血管病变及其他器官严重病变者ꎻ②有家族遗传疾病㊁头颅外伤史ꎻ③颈部血管超声发现一侧颈内动脉或一侧椎动脉有50%以上狭窄ꎻ④经颅多普勒检查发现基底动脉环有中度以上狭窄ꎬ无有效侧支循环者ꎻ⑤急诊患者㊁有脑血管病史者ꎮ采用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28)ꎬ两组患者性别㊁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ꎬ详见表1ꎮ表1㊀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xʃs)组别n男性/女性年龄(岁)受教育年限(年)体重指数(kg/m2)观察组3218/1439.54ʃ7.6514.02ʃ3.2922.43ʃ4.22对照组2816/1242.03ʃ8.2013.82ʃ4.1022.08ʃ4.50t/χ20.005-1.2160.2090.311P>0.05>0.05>0.05>0.05㊀㊀2.手术方法:两组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行常规检测体温㊁无创血压㊁心电图㊁血氧饱和度ꎬ给予患者咪达唑仑㊁依托咪酯㊁芬太尼㊁维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插管ꎮ对照组采取止血带进行止血处理ꎬ使用血压计袖带在患者左下肢位置绑定30minꎬ血压计球囊不进行充气ꎮ观察组给予加压远隔缺血预处理ꎬ采用14cm宽的血压计袖带在患者左下肢绑定ꎬ将球囊进行充气ꎬ袖带压力维持200mmHg(1mmHg=0.133kPa)ꎬ持续5min后阻断左下肢血流ꎬ放气5minꎬ球囊再次充气维持5minꎬ反复上述过程3次ꎬ确保上述加压远隔预处理过程在麻醉诱导后和手术开始之前的时间段完成的ꎮ全部患者均采用深低温选择性脑灌注技术ꎬ20~23ħ停下肢循环ꎬ完成弓远端支架置入后ꎬ恢复下肢循环后ꎬ吻合完左颈总动脉开始缓慢均匀复温ꎬ升主动脉近端及远端吻合完毕ꎬ开放升主动脉ꎬ后并行过程中完成余下弓部血管的处理ꎬ复温至正常体温后观察患者心肺功能无明显异常后停止体外循环ꎮ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术前(T0)㊁体外循环开始后30min(T1)㊁结束后2h(T2)㊁结束后24h(T3)和结束后48h(T4)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㊁S100β蛋白㊁心脏指数(CI)㊁心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ꎮ同时ꎬ观察两组手术时间㊁体外循环时间㊁主动脉阻断时间ꎮ采用MMSE量表评估患者术前及术后72h认知功能ꎬ该量表对患者定向力㊁注意力㊁计算能力㊁短期回顾等进行评估ꎬ最高分为30分ꎬ分数越高ꎬ患者认知功能越好ꎮ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ꎬ计量资料采用均数ʃ标准差(xʃs)表示ꎬ两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或重复测量方差分析ꎬ计数资料比较使用χ2检验ꎬ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ꎮ结㊀㊀果1.两组手术情况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㊁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比较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ꎬ详见表2ꎮ表2㊀两组手术情况比较组别n手术时间(min)体外循环时间(min)主动脉阻断时间(min)观察组32210.43ʃ58.43164.01ʃ32.56108.39ʃ16.45对照组28204.08ʃ61.22160.43ʃ30.55105.10ʃ15.39t0.411-0.0510.796P>0.05>0.05>0.05㊀㊀2.两组各时间点CI㊁cTnI㊁BIS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T1㊁T2㊁T3和T4时CI和cTnI均较T0时升高ꎬT1时BIS较T0时降低(P<0.05)ꎻ观察组T2㊁T3和T4时cTn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ꎬ详见表3ꎮ㊀㊀3.两组各时间点NSE和S100β蛋白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T1㊁T2㊁T3和T4时NSE和S100β蛋白均较T0时升高(P<0.05)ꎻ观察组T1㊁T2㊁T3和T4时NSE和S100β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ꎬ详见表4ꎮ09表3㊀两组各时间点CI、BIS和cTnI比较指标组别nT0T1T2T3T4CI[L/(min m2)]观察组323.10ʃ0.784.10ʃ1.01∗4.50ʃ1.03∗4.21ʃ1.22∗4.02ʃ0.98∗对照组283.03ʃ0.894.20ʃ1.10∗4.46ʃ1.10∗4.14ʃ1.17∗4.01ʃ0.99∗F时间ˑ组间=37.441F时间=12.164F组间=3.121P<0.05P<0.05P>0.05BIS观察组3294.43ʃ1.2942.02ʃ2.01∗91.28ʃ2.1192.91ʃ2.2193.44ʃ2.01∗对照组2890.83ʃ1.8240.92ʃ1.92∗92.10ʃ2.1193.29ʃ2.8093.90ʃ2.82∗F时间ˑ组间=14.291F时间=8.022F组间=1.922P<0.05P<0.05P>0.05cTnI(ng/ml)观察组320.07ʃ0.020.46ʃ0.10∗0.78ʃ0.20∗1.23ʃ0.56∗1.86ʃ0.53∗对照组280.06ʃ0.020.50ʃ0.11∗1.26ʃ0.25∗2.28ʃ0.60∗2.85ʃ0.58∗F时间ˑ组间=16.064F时间=8.441F组间=7.124P<0.05P<0.05P<0.05㊀㊀与T0比较ꎬ∗P<0.05表4㊀两组各时间点NSE和S100β蛋白比较指标组别nT0T1T2T3T4NSE(μg/L)观察组324.61ʃ0.936.42ʃ1.67∗9.65ʃ1.57∗8.10ʃ1.63∗6.62ʃ1.43∗对照组284.58ʃ0.909.03ʃ1.54∗13.02ʃ1.82∗12.25ʃ1.70∗10.01ʃ1.54∗F时间ˑ组间=24.465F时间=14.543F组间=10.064P<0.05P<0.05P<0.05S100β蛋白(μg/L)观察组320.17ʃ0.030.53ʃ0.08∗0.74ʃ0.10∗0.57ʃ0.11∗0.40ʃ0.09∗对照组280.18ʃ0.020.76ʃ0.10∗1.22ʃ0.16∗0.98ʃ0.13∗0.67ʃ0.10∗F时间ˑ组间=18.468F时间=10.157F组间=8.144P<0.05P<0.05P<0.05㊀㊀与T0比较ꎬ∗P<0.05㊀㊀4.两组手术前后MMSE评分比较:对照组术后MMSE评分较术前降低(P<0.05)ꎻ观察组术后MMSE评分为28.25ʃ1.19分ꎬ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ꎬ详见表5ꎮ表5㊀两组手术前后MMSE评分比较(分)组别n术前术后观察组3228.10ʃ1.2028.25ʃ1.19对照组2828.15ʃ1.3226.03ʃ1.21∗t-0.1547.153P>0.50<0.50㊀㊀与术前比较ꎬ∗P<0.05讨㊀㊀论近年来ꎬ我国人群中慢性疾病如高血压㊁冠心病等发生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ꎬ且发病呈现年轻化ꎬ长期高血压容易诱发主动脉疾病[3]ꎮ研究发现多数主动脉疾病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是风险较大ꎬ心脏手术的特点是时间长㊁创伤大ꎬ因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ꎬ主动脉弓疾病患者病变会累及患者头臂干血管ꎬ对手术要求较高[4]ꎮ研究报道大部分患者术后并发脑神经系统损伤㊁急性肾衰竭和急性心肌损伤ꎬ造成这些脏器损伤的重要原因是术中长时间的缺血和缺血/再灌注损伤[5ꎬ6]ꎮ有研究发现在12~15ħ深低温期间ꎬ全脑缺血1h后人脑功能还可以恢复ꎬ在不同温度下脑血管对于CO2反应性不同ꎬ脑组织在自身调节失去正常时升高血压会造成负性脑容量增加ꎬ颅内压力升高ꎬ增加的跨壁压力会影响毛血管ꎬ加重脑水肿[7ꎬ8]ꎮ脑血流量增多会造成灌注过多ꎬ动静脉出现短路开放ꎬ非毛细血管组织摄取氧概率下降ꎬ导致脑组织在高氧饱和度状态处于缺血异常状况ꎬ在复温后出现严重的脑组织损伤[9ꎬ10]ꎮ因此ꎬ探索更加合理的脏器保护措施ꎬ减轻重要脏器在深低温手术中的损伤ꎬ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内容ꎮ近年来ꎬ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远隔缺血预处理的方法在临床应用成熟ꎬ大量实验证实了远隔缺血预处理能能够减轻脏器缺血/再灌注损伤[11]ꎮ早在2006年有研究报道首次使用远隔缺血预处理应用在先心病患者的心脏手术前使用4个周期每次5min缺血处理下肢ꎬ该方法起到了减轻心肌受损并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用量的作用[12~14]ꎮ远隔缺血预处理是激发机体 19内在的对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的一种措施ꎬ属于较新的保护靶器官的方法ꎬ由一种远端器官的短暂的非致命性的缺血刺激引发的全身性或局部的对持续性缺血/再灌注损伤耐受力的提高[15ꎬ16]ꎮ同时可以通过多种神经㊁体液途径激发机体内在的神经信号转导通路ꎬ从而对缺血/再灌注的重要组织及器官产生保护作用ꎮ有研究显示ꎬ远隔缺血预处理能减轻血管内皮损伤㊁中性粒细胞激活和血小板聚集ꎬ改善毛细血管床血流量㊁增加红细胞流速和减少内皮白细胞的黏附ꎬ与自身缺血预适应不存在差别ꎬ而且效应延续到再灌注后[17ꎬ18]ꎮ本研究对心肌指标和神经系统指标进行了分析ꎬ其中cTnI属于心肌损伤释放产物ꎬ在诊断心肌梗死时特异性和敏感度均较高ꎬ心肌发生损伤时胞质中游离cTnI会快速进入血液循环ꎮ本研究显示ꎬ观察组和对照组T1㊁T2㊁T3㊁T4时cTnI与T0时比较升高ꎻ观察组T2㊁T3和T4时cTnI明显低于对照组ꎬ说明采取缺血预处理可以减少患者生命体征波动ꎬ维持患者机能状态稳定ꎬ减轻心肌细胞的损害ꎮNSE则是一种糖交结酶ꎬ由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ꎬ当机体出现神经元损伤后会释放如脑脊液进入血循环异常升高ꎻS100β则具有高度神经元特异性ꎬ存在脑组织中ꎬ属于脑特异性蛋白ꎬ因此可以用于心脏围术期神经系统损伤的监测[19]ꎮ本研究显示ꎬ观察组和对照组T1㊁T2㊁T3和T4时NSE和S100β蛋白均较T0时升高ꎻ观察组T1㊁T2㊁T3和T4时NSE和S100β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ꎬ说明采取缺血预处理可以减少对患者脑部损伤ꎬ起到了保护作用ꎮ此外ꎬ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㊁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ꎬ说明采用缺血预处理对于手术本身不会产生影响ꎮ对照组术后MMSE评分较术前降低ꎻ观察组术后MMSE评分为28.25ʃ1.19分ꎬ明显高于对照组ꎬ说明采取缺血预处理可以改善手术患者认知功能ꎮ本研究的优势在于证实了采取远隔缺血预处理方案在深低温手术中可以有效地保护重要器官的功能ꎬ减少患者术后各系统并发症的发生ꎬ降低手术病死率ꎮ该方案简单易行ꎬ不会增加额外的手术风险和费用ꎬ将成为新的有效的脏器保护方案ꎬ并节约大量的经济花费和社会资源ꎮ但是本研究属于回顾性分析ꎬ纳入患者数量有限ꎬ未能开展随机试验ꎬ因此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展多中心㊁大样本量㊁随机试验分析来证实ꎮ参考文献1㊀吕哲ꎬ张颖ꎬ宋永周ꎬ等.内质网应激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听皮层损伤的保护作用[J].实用医学杂志ꎬ2017ꎬ33(16):2646-26492㊀王伟ꎬ李富强ꎬ郑小影ꎬ等.丁苯酞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ꎬ2015ꎬ28(1):42-453㊀王欢欢ꎬ薛茜ꎬ邹玉安ꎬ等.脑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ꎬ2017ꎬ33(8):699-7024㊀GriloGAꎬShaverPRꎬLeDCB.TheprospectivecardioprotectiveeffectsofDPP-4inhibitionintheischemicmyocardium[J].JMolCellCardiolꎬ2016ꎬ93(1):44-465㊀种莉ꎬ陈丽ꎬ张李娜ꎬ等.缺血预处理和缺血后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ꎬ2017ꎬ46(10):216-2176㊀司金春ꎬ路颜羽ꎬ陈润都ꎬ等.纳米硒对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ꎬ2017ꎬ16(1):857㊀王凯ꎬ王世全ꎬ贾文元ꎬ等.远程缺血预处理通过升高Tregcells的表达参与脑保护作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ꎬ2015ꎬ15(24):4616-46198㊀LasukovaTVꎬMaslovLNꎬGorbunovAS.Theroleoftheopioidsystemofthemyocardiuminmediatingthecardioprotectiveeffectofpostcon ̄ditioning[J].NeuroscBehavPhysiolꎬ2016ꎬ46(5):548-5519㊀王欢欢ꎬ薛茜ꎬ邹玉安ꎬ等.脑缺血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抗氧化应激通路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ꎬ2017ꎬ19(1):78-8210㊀温中源ꎬ郁迪ꎬ杨磊ꎬ等.尼可地尔预处理对深低温低血流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ꎬ2016ꎬ24(5):428-43311㊀KumasMꎬAltintasOꎬKaratasEꎬetal.Protectiveeffectofischemicpreconditioningonmyocardiumagainstremotetissueinjuryfollowingtransientfocalcerebralischemiaindiabeticrats[J].ArquivBrasilCardiolꎬ2017ꎬ109(6):516-52612㊀罗智超ꎬ周正芳ꎬ郭惠明ꎬ等.低温联合腺苷预处理对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症因子的影响[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ꎬ2015ꎬ21(1):107-11013㊀LiuHꎬWangCꎬQiaoZꎬetal.Protectiveeffectofcurcuminagainstmyocardiuminjuryinischemiareperfusionrats[J].PharmaceutBiolꎬ2017ꎬ55(1):114414㊀吴孝军ꎬ朱路文ꎬ李宏玉ꎬ等.运动预处理诱导脑缺血耐受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ꎬ2015ꎬ21(6):657-66115㊀李彩凤ꎬ李利文.远隔缺血处理在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心肌保护作用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ꎬ2017ꎬ24(1):113-11616㊀黄清ꎬ徐蔚ꎬ黄秋玉.深低温降低缺血大鼠大脑MMP-9和NPY蛋白水平[J].基础医学与临床ꎬ2018ꎬ37(2):200-20417㊀姜涛ꎬ魏琴ꎬ刘媛媛ꎬ等.远程缺血预处理和远程缺血后处理在兔肺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中的比较[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ꎬ2018ꎬ40(1):71-7418㊀乔欣ꎬ杜耘ꎬ刘毅萍ꎬ等.远端缺血预处理对胸腔镜下心脏手术ATP酶的影响[J].重庆医学ꎬ2018ꎬ46(7):910-91219㊀高德鸿ꎬ林承雄.肢体缺血预处理对麻醉单肺通气时肺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对Notch通路蛋白表达的调控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ꎬ2018ꎬ16(2):177-180(收稿日期:2018-06-11)(修回日期:2018-06-27)29。
前列地尔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
前列地尔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谢育梅;李渝芬;徐衍梅;潘微;王树水【期刊名称】《临床儿科杂志》【年(卷),期】2005(23)3【摘要】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脂微球载体制剂( Lipo PGE1,商品名:凯时)对高肺血流性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的肺循环和体循环压力及阻力的影响作用.方法将 50例先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儿随机设为治疗组( 25例),于右心导管检查术中直接静脉推注凯时及对照组( 25例),推注立其丁,观察肺动脉( PA)、主动脉( AO)、肺毛细血管( PW)压力,以及肺循环阻力、体循环阻力和心率的改变.结果凯时能有效降低 PA压力( P<0.001),对 AO压力和心率影响不明显;而立其丁在降低 PA压力的同时,也使 AO压力下降,并明显加快心率( P均 <0.001).结论对于先心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儿,凯时可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性降低 PA压力的制剂.【总页数】3页(P149-151)【作者】谢育梅;李渝芬;徐衍梅;潘微;王树水【作者单位】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广东广州,510100;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广东广州,510100;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广东广州,510100;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广东广州,510100;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广东广州,51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相关文献】1.前列地尔联合高压氧治疗先心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的疗效分析 [J], 朱秀若;朱秀梅;张建华;朱宁;万诚;丁玲利;姜文兵2.前列地尔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 [J], 郑萍;郑智3.利多卡因乳膏联合水合氯醛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动静脉穿刺中的应用 [J], 于亚群;冯亚宇;王亚闻4.靶向药物对成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手术治疗的影响 [J], 刘达5.西地那非与波生坦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后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效果比较[J], 苏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心肺复苏后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脑保护
心肺复苏后缺血缺氧性脑损伤的脑保护突发心源性死亡(Sudden cardiac death,SCD)通常发生在1小时内,而且没有明显的症状或征象。
SCD通常需要进行心肺复苏(CPR)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等紧急处理。
虽然CPR 和AED可以挽救生命,但院外心跳骤停(Out of Hospital Cardiac Arrest,OHCA)的生存率仍然相对较低,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每年有超过350万人死于SCD,其中大多数是在高收入国家。
在美国,SCD是成年人中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每年约有30万人因此死亡。
在中国,虽然缺乏准确的数据,但SCD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在美国,每年有约35万人经历OHCA,其中仅有10%左右的人在到达医院前恢复了心跳。
在欧洲OHCA的发生率略低于美国,但生存率也相对较低。
在中国,OHCA 的发病率为每10万人41.84人(1)。
OHCA在中国的发病率(1)OHCA的生存率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患者的基础健康状况、CPR的质量和时间、AED的及时使用、到达医院的时间以及后续治疗的质量等。
根据研究,总生存率通常在5%到10%之间,但在一些高质量的急救系统中,生存率可以达到20%或更高。
为提高生存率,需要采取多种策略,包括提高公众的急救意识和技能、提高急救系统的效率和质量、优化CPR和AED的应用、规范化及高质量的治疗方法和技术等。
虽然CPR可以挽救生命,但CPR后的脑损伤经常是需要面临的问题。
各种原因导致心脏机械活动的突然停止,在自主循环恢复后极易发生广泛的组织器官损伤,所谓心脏骤停后综合征(Post-Cardiac Arrest Syndrome,PCAS)。
心脏骤停后脑损伤即为心肺骤停后缺血缺氧性脑病(Cardiopulmonary arrest after hypoxic ischemia encephalopathy,CPAAHIE)。
脑损伤的程度和预后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心肺复苏后的时间分期。
心肺复苏后常见死亡原因
心肺复苏后常见死亡原因心肺复苏(CPR)是一种急救措施,用于挽救心肺停止的患者。
尽管心肺复苏可以恢复血液循环并维持生命,但仍然存在一些潜在的并发症和风险,可能导致患者复苏后死亡。
以下是心肺复苏后可能导致死亡的几个常见原因:1. 缺氧和脑损伤:心肺停止后,血液循环中断,导致全身供氧不足,尤其是脑部。
即使进行心肺复苏,也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给脑部细胞,导致脑损伤甚至脑死亡。
2. 再灌注损伤:心肺复苏恢复了血液循环,但同时也带来了再灌注损伤的风险。
再灌注损伤是指在血液重新流通到器官和组织时,由于氧自由基和炎症反应的释放而导致的细胞和组织损伤。
再灌注损伤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和器官衰竭。
3. 心律失常:心脏停止后,使用心肺复苏技术可能导致心律失常,例如室颤(VF)或室速(VT)。
这些心律失常可能是致命的,如果不能及时恢复正常心律,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
4. 再梗塞:在心肺复苏后,由于血液循环的恢复,患者可能出现冠状动脉再梗塞的风险。
再梗塞是指血管再次被血块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
再梗塞可能进一步损害心脏功能并导致死亡。
5.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心肺停止和心肺复苏过程中,身体可能经历严重应激和炎症反应。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MODS,即多个器官功能衰竭。
MODS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可能导致不可逆转的休克和器官衰竭。
虽然上述并发症和风险存在,但是心肺复苏仍然是一项重要且必要的急救措施,可以为心脏骤停的患者提供生存机会。
根据当前的指南和准则,及早开始有效的心肺复苏并尽早恢复血流循环对提高患者的存活率至关重要。
因此,公众应该接受相关培训,了解正确的心肺复苏技术,并在需要时积极采取行动。
同时,医疗专业人员应该不断提高心肺复苏技能,并在急救现场提供及时而有效的援助,以提高复苏成功的机会,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的风险。
前列地尔作用机制
前列地尔作用机制前列地尔是一种治疗心血管疾病和减轻心绞痛症状的药物。
它是一种钙通道阻滞药,对于调节心肌细胞的钙离子内流具有重要的作用。
下面我们将探讨前列地尔的作用机制。
前列地尔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阻止钙离子流入心肌细胞来起效。
心肌细胞内钙离子的浓度会影响细胞的肌纤维收缩,从而调节心肌细胞的收缩和松弛。
前列地尔阻止钙离子进入细胞,从而减少心肌细胞的肌纤维收缩,使心脏的收缩力降低。
心脏的收缩力降低可以减轻心肌耗氧,从而缓解心绞痛症状。
此外,前列地尔也可以影响心脏的电活动。
它可以延长心脏动作电位的持续时间,从而延迟心肌细胞的去极化,抑制心肌电位的快速上升。
这也可以减轻心肌的耗氧,从而进一步缓解心绞痛症状。
前列地尔还可以影响血管的张力。
它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减轻心肌的缺血状态。
此外,前列地尔也可以减轻血管平滑肌的紧张,从而扩张周围血管,降低血压。
前列地尔还可以影响神经递质,它可以阻止交感神经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脏的刺激。
这也可以减轻心脏的负担,进一步缓解心绞痛症状。
总的来说,前列地尔通过多种机制减轻心绞痛症状。
它可以降低心脏的收缩力和电位,扩张冠状动脉、周围血管,减少心肌耗氧,抑制神经递质的刺激,从而起到缓解心绞痛症状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前列地尔虽然对心绞痛有显著的效果,但是其使用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禁忌症。
患有心动过速、低血压和心力衰竭的患者应该慎用该药物。
如果感到胸痛加剧或者出现其他不适症状,应该及时就诊。
在使用前列地尔之前,应该咨询医生的意见,遵照医生的指示使用药物,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前列地尔注射液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的影响
【 A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e f f e c t o f a l p ms t a d i l i n j e c t i o n o n r e n a l f u n c t i o n o f c h r o n i c c o n g e s t i v e h e a r t f a i l u r e
[ 关键 词】 前 列地 尔: 充血性 心 力衰竭 ; 肾功 能不全 【 中图分 类号】 R 9 8 3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 编号 】 1 6 7 4 — 4 7 2 1 ( 2 0 1 5 ) 0 8 ( b ) 一 0 1 3 4 — 0 3
E fe c t o f a l p r o s t a d i l i n j e c i t o n o n c h r o n i c c o n g e s i t v e h e a r t f a i l u r e p a i t e n t s
・
临床药 学 ・
中 国 当 代 医 药2 0 1 5 年8 月 第2 2 卷 第 2 3 期
前 列地尔注射液对慢性充血性 心力衰竭 合并 肾功能不 全 的影 响
:
、
孙 亚武
陆
曙
江苏省太仓市第一人 民医院心内科 , 江苏太仓
2 1 5 4 0 0
【 摘要】目的 探讨前列地尔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 H F ) 合并 肾功能不全的影响。 方法 选取太仓市第一人民医 院心内科 2 0 1 0 年 1 月 ̄ 2 0 1 4年 l 2 月收治的 8 1 例C H F 合并 肾功能不全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 3 9 例与观察组 4 2 例, 心力衰竭治疗均参照同期 C H F治疗指南 。观察组患者在上述一般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 . 治疗 1 周后检测患者 2 4 h 尿蛋 白定量 、 内生肌酐清除率( C C r ) 、 血肌酐( S C r ) 、 尿素氮( B U N ) , 并计算患者总住院天数。 结
麻醉手术期间各种危象处理
麻醉手术期间各种危象处理为了保证麻醉手术期间患者的安全,总结如下:一、呼吸停止/困难气道1、供氧:面罩加压高流量纯氧通气2、口咽/鼻咽通气道、喉罩、喉管、食管气管联合导管3、优化头颈部体位、喉外按压4、经口/经鼻气管插管(可视工具)、环甲膜穿刺/切开、气管切开5、若心跳停止,CPR6、维持氧供应贯穿于整个抢救过程7、查找原因、监测血气二、心脏骤停、无脉电活动1、停止所有麻醉药物;必要时停止手术操作2、CPR:频率100-120次/分、深度5-6cm;按压后使胸廓完全回弹;尽量减少中断;避免过度通气(高级气道10次/分)3、如果有创动脉舒张压<20mmHg、PetCO2<10mmHg,需要改善心肺复苏效果4、肾上腺素1mg,根据复苏效果,可3-5分钟重复5、心律变为VF/VT,除颤6、考虑ECMO、TTE、TEE7、查找原因:低血容量,缺氧,张力性气胸,冠状动脉血栓形成,肺栓塞,中毒,心脏填塞,低体温,高热。
血气分析排除:高钾、低钾、酸中毒、低血糖、低钙三、室颤、室速-无脉1、停止所有麻醉药物;必要时停止手术操作2、除颤:120-200J(双相,根据厂家建议)3、立即CPR4、每两分钟重复除颤,合理增加能量5、第2次除颤后,肾上腺素1mg,根据复苏效果,可3-5分钟重复6、抗心律失常:-如果无脉,胺碘酮300mg或利多卡因100mg艾司洛尔1mg/kg,可重复-低镁或者尖端扭转型+QT延长:硫酸镁2g-高钾:钙、胰岛素和葡萄糖、碳酸氢钠四、心动过缓-不稳定1、检查脉搏、大动脉,高流量纯氧通气2、减少/停止所有麻醉药物;必要时停止手术操作3、阿托品0.5-1mg,最大3mg;山莨菪碱4、经皮起搏:至少80次/分,调整电流量5、多巴胺、肾上腺素6、监测动脉血气、血红蛋白、电解质7、排除心肌缺血(术前确诊或怀疑冠心病的):心电图、肌钙蛋白五、室上性心动过速-稳定(心率>150次/分;不规律;突然发作)1、高流量纯氧通气,做12导心电图2、窄QRS波且规律①复律:腺苷6mg,第二剂12mg(哮喘、预激综合症不用);②如果没有复律:β-受体阻滞剂(艾司洛尔0.5mg/kg,哮喘不用)、钙通道阻滞剂(地尔硫卓5-10mg、维拉帕米)③胺碘酮150mg(10min),第一个6小时,1mg/min3、窄QRS波且不规律①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②胺碘酮4、宽QRS波且规律:腺苷、胺碘酮5、宽QRS波且不规律:除颤6、考虑:血气、电解质、心内科会诊六、室上性心动过速-不稳定(不稳定:突然的血压急剧降低;急性心肌缺血;SBP<75mmHg。
心肺脑复苏
Bag-Mask Ventilation
在用1L气囊时所需容量为1/2或2/3,而2L气囊时为1/3。 使用低潮气量的优点是减少胃膨胀的发生率。
Bag-Mask Ventilation
• Key—ventilation volume: “enough to
• Give slow breath, Deliver 2 initial
breaths and about 8-10 breaths/min
• The volume will be 6-7mL/kg
(500-600 ml) and should be delivered ov Nhomakorabear 1s.
注意事项
一.复苏步骤:
(1) BLS (基础生命支持) (2)ACLS ( 高级生命支持) (3)PLS ( 复苏后生命支持)
PART ONE 基础生命支持
basic life support
Introduction:
• The actions taken during the first few
minutes of an emergency are critical to victim survival.BLS defines this sequence of actions and saves lives.
Airway 开放气道
Most common cause of airway Obstruction :
tongue and/or epiglottis
FBAO
开放气道体位放置
• 须使患者仰卧在坚固的平(地)面上,如要将
患者翻转,颈部应与躯干始终保持在同一个轴面 上。如果院内有人工气道的病人,不要翻正,医 务人员可以在病人俯卧位进行CPR 。
《心脏骤停复苏后血流动力学管理的专家共识》(2019)要点
《心脏骤停复苏后血流动力学管理的专家共识》(2019)要点近些年随着我国急救医疗体系的完善和心肺复苏(CPR)技术的提高,患者发生心脏骤停(CA)经最初CPR后恢复自主循环(ROSC)成功率有所提高,但出院存活率仍然很低。
即使在医疗技术较发达的北京地区,院外发生的因心源性病因导致CA患者中,被急救人员发现时也仅有7.7%存在可除颤心律,只有5%能ROSC,4.2%存活住院,而存活出院的仅占1.3%。
影响ROSC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是CA后综合征,包括伴随循环休克的心肌功能障碍,伴随凝血系统激活的系统性炎症,不断进展的脑损伤以及持续存在的病理学变化嘲。
复苏后心肌功能障碍是导致患者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机械因素包括严重的心肌收缩力损伤和心肌舒张功能不全;电生理因素包括各种心律失常,甚至交感电风暴。
这些因素引起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最终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CA患者存在复苏后心肌功能障碍的同时,也常并存低血压和组织微循环低灌注状态,并将持续数天。
对复苏后患者进行严密的血流动力学监测和通过各种药物、器械等手段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是改善患者远期生存率的关键环节。
ROSC 后目标温度管理(T1M)是被临床证实能提高CA后昏迷患者的生存率,改善神经功能预后的措施。
TTM治疗期间低温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有其特殊的表现。
1 CA-ROSC后血流动力学变化1.1 复苏后心功能障碍CA患者复苏后早期就会出现心肌功能障碍,而这种暂时性心肌功能障碍是可逆的。
患者CA-ROSC后24h内心排指数出现下降,一般2~3d开始恢复,但完全恢复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嗍。
【推荐意见1】:CA患者在ROSC后会出现的暂时性、可逆性的心肌功能障碍,可以选择应用正性肌力药物改善心功能。
1.2 复苏后低血压【推荐意见2】:CA-ROSC后低血压与患者远期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尽早积极纠正低血压可以改善预后。
1.3 复苏后微循环障碍【推荐意见3】:ROSC后存在微循环障碍。
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
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护理干预论文(共2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第1篇:分析心肺复苏指南对护理的指导意义心跳骤停是指心脏突然停止搏动,心脏为全身供血的功能因而丧失,引起各脏器包括心脏本身缺血缺氧,从而导致患者突然死亡,医学术语也称为猝死,多见于冠心病、溺水、电击、雷击、严重创伤、大出血等。
常见的发生原因是患者存在器质性的心脏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等,长期存在心电功能异常,患者发生突发性的心率失常,引起心室纤颤,导致心跳骤停。
心跳骤停是临床死亡的标志,但此时患者并未生物学死亡,如能及时抢救,仍有复苏的可能。
对心跳骤停患者采取的急救措施全过程即为心肺复苏,这也是临床医护抢救治疗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之一。
为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医学管理机构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制定了统—指导对心脏骤停的抢救办法,即心肺复苏指南。
心肺复苏指南已经诞生了50多年,它对心脏骤停的急性复苏操作和护理配合都做出了严密的、具体的规定,实施一段时间,当有新的更好的办法能提高复苏成功率以及改善复苏效果时,指南就进行一次更新,大约是5年一更新,用新的更有效的急救和护理方法代替老的规定。
心肺复苏的关键是立即进行,可有效帮助患者替代心肺功能的抢救措施,使患者心肺等关键器官能维持最低代谢需求不至坏死。
如抢救措施有效,建立并维持这种有效的人工外循环,直到患者的自主循环功能恢复。
因心脏骤停导致身体各器官得不到必要的血液供应,时间稍长就会导致细胞组织坏死,因此心肺复苏以尽快帮助患者建立代偿性的血液循环和呼吸循环为主要思路。
由于心跳骤停昏迷后,舌常后移堵塞气道,因此心肺复苏首先要作的是按压胸部,帮助肺部气体排出,疏通呼吸道。
然后对被抢救者进行人工呼吸,帮助其恢复自主呼吸。
同时通过按压胸部等方式,帮助肺部排气和以外力将心脏的血液输送到个脏器以维持最低需求,特别是心肺等重要脏器。
复苏后综合征的处理
呼吸系统
留置导尿管以计算每小时尿量和精确计算出量(出量包括胃液引流量、腹泻量、呕吐量和尿量)。
对于少尿患者,肺动脉嵌压和心排血量的测量以及尿沉渣、电解质、滤过钠分数测量可能对于鉴别肾脏衰竭很有帮助。
02
01
3.肾脏系统
速尿可以维持尿量以免发生肾脏衰竭。
小剂量多巴胺 [1~3μg/(kg﹒min)]并不增加内脏血流或给予肾脏特别的保护,对于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己不再推荐使用。
04
脑血流图
05
脑氧代谢率
06
脑CT、MRI
07
4.中枢神经系统
使患者能恢复正常的脑功能和其他功能是心肺脑复苏的基本目标。
01
血液循环停止10秒钟可因大脑严重缺氧,而出现神志不清,2 ~ 4min后大脑储备的葡萄糖和糖原将被耗尽,4 ~ 5min后ATP耗竭,10 ~ 15min脑组织乳酸含量持续升高。
乌斯他汀
中枢神经系统
胃肠功能监测仪
胃肠测压仪
食管24小时PH监测仪
胃电图
肝脏酶类、胆红素、白蛋白、凝血因子、血氨等
胃肠粘膜PH值监测
监测胃肠道功能和肝功能:
5.消化系统
01
尽早地应用胃肠道营养:对肠鸣音消失和行机械通气并伴有意识障碍患者,应该留置胃管,并尽早地应用胃肠道营养,补充肠道营养激素、生长因子、谷氨酰胺。
肝素、低分子肝素、
6-氨基己酸
中药
输新鲜冷冻血浆、新鲜全血、血小板悬液
6、血液系统
营养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中药 大黄 黄芪 姜黄素
激素
7、其它
PRS越来越多
注重整体性、综合性治疗
注重对多个脏器缺氧和低氧损伤的详细评估和监测
尼可地尔改善心脏停搏液对心脏的保护作用
尼可地尔改善心脏停搏液对心脏的保护作用史红宇;朱晓峰;战鹏;温福兴;龙村【期刊名称】《中国体外循环杂志》【年(卷),期】2004(2)2【摘要】目的观察在HTK液和UW液中加入尼可地尔(Nicorandil)对心肌保存液保存效果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4组:UW液(U)组;HTK液(H)组;UW液组+Nicorandil(U+N)组;HTK液+Nicorandil(H+N)组;每组8只大白鼠.麻醉和抗凝后,快速取下鼠心并悬挂在Langendorff灌注模型上灌注,测定血流动力学基础值.分别用四组保存液灌停离体鼠心并低温(4℃)浸泡保存6h.复温、复灌后再次测定血流动力学值,留取标本分别测定心肌水含量、心肌酶漏出量、心肌细胞ATP和CP 含量和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心肌血流动力学恢复率:H+N组>U+N组>H 组>U组.心肌水含量:4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灌脉流出液中心肌酶漏出量:H+N组<H组<U+N组<U组.心肌中ATP和CP含量:H+N组>U+N组>H组>U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H+N组心肌损害最轻,H组轻于U+N组,U组心肌损害最严重.结论HTK液和UW液都是比较合适的心肌保存液,HTK液对心肌的保护作用优于UW液,钾离子通道开放剂Nicorandil能够善器官保存液HTK液和UW液对心肌的保存效果.【总页数】5页(P91-95)【作者】史红宇;朱晓峰;战鹏;温福兴;龙村【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心外科,黑龙江,佳木斯,154002;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心外科,黑龙江,佳木斯,154002;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心外科,黑龙江,佳木斯,154002;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麻醉与体外循环研究室,北京,1000037;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体外循环科,北京,100003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45.1【相关文献】1.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尼可地尔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术后的心脏保护作用[J], 伍远雄2.尼可地尔对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心脏保护作用 [J], 邓翠云;董明慧;孙世博;吴易航3.左旋卡尼汀心脏停搏液对大鼠离体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 [J], 张永强;高春霖;吕国义;卢悦淳;邓逎封4.阿托伐他汀钙联合尼可地尔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心脏保护作用 [J], 王俊;张文俊;周旭晨;涂昌5.吡那地尔介导超极化心脏停搏液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J], 王文才;徐五音;毛棣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前列地尔不良反应分析
前列地尔不良反应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前列地尔不良反应。
方法:将2021年1月-2022年12月之间我院收到的不良反应报告作为此次研究内容,随机筛选200例患者。
收集所有患者的原患疾病情况、发生不良反应后累及的器官或者系统,以及记录的患者临床表现。
结果:200例患者中,骨折、肾病、静脉曲张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最高,分别为20.50%、19.50%、14.00%;所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中,心外血管系统、皮肤、用药位置占比最高,分别为55.50%、10.50%、10.50%。
临床表现包括静脉炎、皮疹等皮肤症状、输液静脉炎等。
结论:前列地尔引发的不良反应较为常见,临床需要正确保存、使用,强化对不良反应的监测,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前列地尔;不良反应;发生率前列地尔作为临床常用药,主要应用于慢性动脉闭塞症引发的四肢溃疡、微小血管循环障碍等引发的四肢静息疼痛,在心脑血管微循环障碍的改善方面,也有着一定的作用[1]。
但是由于药物的作用机制、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在使用中可能会引发一些不良反应,影响药物作用效果以及人体健康[2]。
因此,本次研究中,主要选择了共200例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期能够进一步明确药物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累及的器官等,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时间确定为2021年1月-2022年12月之间,筛选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并且随机抽选2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具体内容。
所有患者均为前列地尔使用者,药物均来自相同厂家,给药方式为注射给药。
200例患者中,男112例,年龄在18-90岁之间,平均(56.32±1.25)岁;女88例,年龄介于18-88岁间,平均年龄为(56.33±1.54)岁。
所有患者基本资料之间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0.05)。
1.2方法对原患疾病情况、不良反应累及器官或者系统、临床表现进行分析。
1.3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分析和处理,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用(±s)、率(%)表示,各自接受t与x²检验。
心肺复苏反馈技术对心脏骤停病人心肺复苏质量的影响
心肺复苏反馈技术对心脏骤停病人心肺复苏质量的影响梁春芳,郭 静,徐宁宁,刘 婷摘要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反馈技术对心脏骤停病人心肺复苏质量的影响㊂方法:选取2018年1月 2022年1月于我院急诊科就诊的192例心脏骤停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6例㊂对照组接受常规心肺复苏,观察组实施心肺复苏反馈技术㊂观察两组心肺复苏按压深度㊁频率㊁正确率㊁滞留率及自主循环恢复(ROSC )率㊁成功率㊁复苏成功用时㊁24h 存活率㊂同时观察两组复苏后血气及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心率㊁平均动脉压(MAP )㊁动脉血氧分压(PaO 2)㊁呼吸频率㊁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 2)㊁动脉血液酸碱度(pH )]㊁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施救人员疲劳程度㊂结果:观察组按压深度㊁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滞留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按压频率㊁ROSC 率㊁心肺复苏成功率㊁24h 存活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复苏成功用时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心率㊁MAP ㊁PaO 2㊁呼吸频率均高于对照组,PaCO 2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实施心肺复苏5min 时疲劳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㊂结论:反馈技术的应用可纠正心肺复苏过程中按压过浅问题,确保动作规范,提高按压正确率,减轻施救人员疲劳程度,降低滞留率,对改善复苏质量㊁恢复病人生命体征具有重要意义㊂关键词 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反馈技术;心肺复苏;质量改进d o i :10.12102/j.i s s n .1672-1349.2024.02.026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 ,CA )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心脏性猝死病人每年多达55万例,每日至少有1500人出现心脏骤停,居于全球之首,成功救治率不足1%[1-2]㊂近年来,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是抢救心脏骤停病人,挽救其生命的有效措施,是医护人员必须掌握的急救技术,尤其在急诊科显得尤为重要[3-4]㊂当前,我国心肺复苏成功率和出院生存率均处于较低水平㊂多数学者认为,我国尚未建立关于心肺复苏的科学急救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心脏骤停病人抢救质量[5-6]㊂近年来,为提升心肺复苏质量,心肺复苏反馈装置应运而生,此装置能为实施者提供视听信息,反馈并纠正心肺复苏质量,已广泛应用于心肺复苏教学[7]㊂目前,虽有研究数据表明,在培训和临床实践中心肺复苏反馈装置利于提高胸外按压质量[8],但仍有学者认为其作用并不确定㊂近年来,受环境因素和样本量的限制,心肺复苏反馈装置在临床实践中的研究相对较少㊂为此,本研究将心肺复苏反馈装置应用于心肺复苏中,在心肺复苏过程中进行实时心肺复苏质量监测,旨在为心肺复苏反馈装置能否提高心肺复苏质量提供临床理论依据㊂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8年1月 2022年1月于我院急诊科就诊的192例心脏骤停病人㊂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6例㊂纳入标准:于我院就诊的心脏骤停病人,意识丧失,颈动脉㊁心音㊁股动脉搏动消失,有叹息样呼吸,且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或减弱;病人亲属或监护人知情了解本研究,同意参与本研究并允许展开心肺复苏术㊂排除标准:无复苏指征者;胸部严重创伤或有胸外按压禁忌者;近期行腹部手术者或妊娠4个月以上者㊂两组临床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详见表1㊂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㊂表1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组别例数性别(例)男女年龄(岁)基础疾病[例(%)]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外伤不明诱因费用支付方式[例(%)]医保自费观察组96484845.85ʃ11.3246(47.92)25(26.04)16(16.67)9(9.38)80(83.33)16(16.67)对照组96534342.96ʃ13.1053(55.21)21(21.88)14(14.58)8(8.33)83(86.46)13(13.54)注:两组各项比较,P 均>0.05㊂基金项目 2020年廊坊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自筹经费项目(No.2020013122)作者单位 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河北廊坊065700)通讯作者 郭静,E -mail :*****************引用信息 梁春芳,郭静,徐宁宁,等.心肺复苏反馈技术对心脏骤停病人心肺复苏质量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4,22(2):346-349.1.2研究方法病人均给予基础抢救:经口气管插管,外接呼吸气囊或呼吸机辅助呼吸,心电监护仪(飞利浦,荷兰)动态监护血压㊁心率等生命体征;建立静脉通路,生理盐水500mL快速补液;床旁除颤仪备用,当发生心室颤动或恶性心律失常时及时进行除颤处理,遵医嘱常规应用肾上腺素㊁阿托品㊁多巴胺等药物㊂对照组:实施常规心肺复苏,根据急救指南中胸外按压要求,安装LUCAS2型胸外自动心肺复苏仪(美国菲康公司),实施标准胸外按压,确保按压频率在100~120次/min,且按压后胸廓回弹充分,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㊂观察组:应用心肺复苏反馈技术,徒手胸外心脏按压,同时连接带有Real-CPR-Help反馈技术的LinkCPR系统(上海SunLive公司),屏幕上实时显示胸外心脏按压频率和深度数据,按压频率小于100次/min,或按压深度小于5cm时,设备会自动语音提醒按压者及时调整按压频率和深度,实时优化胸外心脏按压质量㊂全程数据自动记录在设备自带芯片内,抢救结束后由心肺复苏质控护士将数据导入电脑,对心肺复苏反馈信息进行分析㊂1.3观测指标观察两组按压深度㊁频率㊁正确率㊁滞留率及自主循环恢复(ROSC)率㊁心肺复苏成功率㊁复苏成功用时㊁24h存活率㊂同时观察两组复苏后血气及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包括心率㊁平均动脉压(MAP)㊁动脉血氧分压(PaO2)㊁呼吸频率㊁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㊁动脉血液酸碱度(pH)等㊂统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气胸㊁胃食管反流㊁血气胸㊁心包液㊁脏器损伤等㊂根据复苏程度评分表对施救人员疲劳程度进行评估,总分100分,评分越高,则疲劳程度越重㊂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3.0软件包处理数据㊂定性资料以例数㊁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定量资料采取Bartlett方差齐性检验与Kolmogorov-Smirnov正态性检验,均确认方差齐且近似服从正态分布,以均数ʃ标准差(xʃ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结果2.1心肺复苏主要反馈数据比较观察组按压深度㊁按压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滞留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按压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详见表2㊂表2两组心肺复苏主要反馈数据比较(xʃs)组别例数按压深度(mm)按压频率(次/min)按压正确率(%)滞留率(%)观察组9656.20ʃ1.83109.68ʃ4.1065.10ʃ5.3230.35ʃ2.89对照组9652.86ʃ1.41110.12ʃ5.3656.12ʃ4.1038.74ʃ3.11 t值14.166-0.86513.100-19.363 P<0.0010.312<0.001<0.0012.2治疗转归两组ROSC率㊁心肺复苏成功率㊁24h存活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苏成功用时短于对照组(P<0.05)㊂详见表3㊂表3两组治疗转归结果比较组别例数ROSC[例(%)]心肺复苏成功[例(%)]复苏成功用时(min)24h存活[例(%)]观察组9630(31.25)18(18.75)23.10ʃ1.6214(14.58)对照组9625(26.04)11(11.46)26.28ʃ1.249(9.38)统计值χ2=0.637χ2=1.990t=-15.273χ2=1.235P0.4250.158<0.0010.2672.3复苏后血气及血流动力学分析两组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率㊁MAP㊁PaO2㊁呼吸频率均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详见表4㊂表4 两组复苏后血气及血流动力学比较(x ʃs )组别例数心率(次/min )MAP(mmHg )PaO 2(mmHg )呼吸频率(次/min )PaCO 2(mmHg )pH 值观察组1865.84ʃ6.9667.12ʃ8.3577.69ʃ7.1011.35ʃ2.2844.10ʃ4.877.15ʃ0.39对照组1156.74ʃ5.4959.10ʃ7.2962.33ʃ8.248.10ʃ1.6953.68ʃ5.697.06ʃ0.42t 值 3.684 2.682 5.321 4.081-4.824-1.539 P<0.001 0.014<0.001<0.001<0.0010.1262.4 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详见表5㊂表5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单位:例(%)组别例数气胸胃食管反流血气胸心包积液脏器损伤观察组1812(66.67)11(61.11)6(33.33)7(38.89)8(44.44)对照组117(63.64)9(81.82)4(36.36)6(54.55)7(63.64)注:两组各项比较,P 均>0.05㊂2.5 疲劳程度评分观察组心肺复苏5min 时疲劳程度评分为(43.52ʃ3.25)分,低于对照组的(53.47ʃ4.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8.634,P <0.001)㊂3 讨 论目前,徒手心肺复苏仍是心脏骤停病人有效的急救方式,但研究报道,发达国家心脏骤停病人经心肺复苏存活率仅为8%,而国内存活率更低[9]㊂另有研究认为,心肺复苏成功率与复苏质量密切相关,而操作规范性直接决定了心肺复苏质量[10]㊂有关指南指出,为保障心肺复苏质量,可辅助应用节拍器或心肺复苏反馈装置进行规范操作,进一步提升心肺复苏质量㊂ 近年来,关于心肺复苏实时反馈系统提升心肺复苏培训质量的研究报道较多[11],但对于在临床实际抢救中的应用研究相对匮乏,但Miller 等[12]研究显示,使用心肺复苏实时反馈系统能纠正30%以上的按压深度过浅操作,从而使心脏骤停病人生存率从10%增至30%㊂鉴于此,本研究将心肺复苏反馈技术应用于急诊心脏骤停抢救工作,反馈技术采用心肺复苏实时反馈系统-LinkCPR ,其是由上海SunLive 公司推出的一种便携式心肺复苏实时反馈系统,具有强大的信息提示功能和轻便的腕表设计,已逐渐应用于医疗单位心肺复苏培训领域[13]㊂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按压深度㊁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滞留率低于对照组,复苏成功用时短于对照组(P <0.05),原因在于,与常规心肺复苏相比,基于反馈技术的心肺复苏过程中采用LinkCPR 反馈装置辅助施救人员进行复苏操作,通过腕表感应对操作行为动作进行实时监控和语音提示纠正,使整个复苏过程变得更加可控,尤其是对一些特殊环境,如急救车㊁医院气垫床等,或心肺复苏技术非熟练人员,根据提示随时纠正每个动作,可显著提升动作规范程度,减少错误动作,并可降低施救人员因疲劳而造成按压效果下降风险,进而提高心肺复苏质量,缩短复苏操作时间[14-15]㊂但两组按压频率㊁ROSC 率㊁心肺复苏成功率㊁24h 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过少难以反映基于反馈技术的心肺复苏对心脏骤停病人的抢救效果有关㊂监测复苏后病人生命体征,进行血气分析,可有效评估心肺复苏质量和效果[16]㊂本研究发现,复苏后观察组心率㊁MAP ㊁PaO 2㊁呼吸频率均高于对照组,而PaCO 2低于对照组(P <0.05),进一步证实对于无胸外按压禁忌的心脏骤停病人而言,协同应用心肺复苏实时反馈系统可协助施救人员规范复苏动作,避免动作过深或过浅㊁过快或过慢,减少错误动作,这对提升心肺复苏质量,维持病人循环和氧供,恢复病人生命体征㊁改善血气㊁降低脏器损伤至关重要[17]㊂另外,胸外按压主要是通过加大胸腔内压力促使心脏泵血,使氧气和血液输送至机体重要器官,尽管指南建议 用力按压 ,但若按压过深,极易增加相关并发症风险[18]㊂本研究中两组气胸㊁胃食管反流㊁血气胸㊁心包积液㊁脏器损伤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采用心肺复苏实时反馈系统辅助心肺复苏操作能纠正不良动作,可有效避免或减轻过深按压造成的脏器损伤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但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样本量过少有关,今后需加大样本量进行研究,进一步探究反馈技术对心肺复苏安全性的影响㊂施救人员疲劳程度是造成胸外心脏按压质量随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的最主要原因[19-20],而在实时反馈技术辅助下进行心肺复苏,施救人员可根据系统提示保持规范动作,当其体力下降时及时更换人员继续实施规范性抢救,在有效降低施救人员疲劳程度的同时提升复苏质量㊂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心肺复苏5min时施救人员疲劳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01),进一步证实反馈技术能缓解施救人员疲劳程度,促进心肺复苏质量的提升㊂综上所述,反馈技术的应用可纠正心肺复苏过程中按压过浅问题,确保动作规范性,提高按压正确率,减轻施救人员疲劳程度,降低滞留率,这对改善复苏质量㊁恢复病人生命体征具有重要意义㊂但本研究样本量小,难以全面㊁准确地反映反馈技术对心肺复苏质量的改进作用,今后还需进一步加大样本量,更全面㊁系统地探索反馈技术的应用效果㊂参考文献:[1]KALRA R,KOSMOPOULOS M,GOSLAR T,et al.Extracorporeal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for cardiac arrest[J].Curr OpinCrit Care,2020,26(3):228-235.[2]WELBOURN C,EFSTATHIOU N.How does the length of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ffect brain damage in patientssurviving cardiac arrest?A systematic review[J].ScandinavianJournal of Trauma,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Medicine,2018,26(1):77.[3]MORGAN R W,KIRSCHEN M P,KILBAUGH T J,et al.Pediatric in-hospital cardiac arrest and 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a review[J].JAMA Pediatrics,2021,175(3):293-302.[4]RIV A G,HOLLENBERG J.Different forms of bystander 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 in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J].Journal ofInternal Medicine,2021,290(1):57-72.[5]龚青云,赵鹏程,王迪,等.机械心肺复苏对心脏骤停患者复苏效果影响的Meta分析[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21,30(3):342-350. [6]李宗浩,葛鑫.心脏骤停与AED第三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和心肺复苏术[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0,15(8):885-891.[7]PICARD C,YANG B G,NORRIS C,et al.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 feedback:a comparison of device-measured andself-assessed chest compression quality[J].Journal of EmergencyNursing,2021,47(2):333-341.[8]WANG S A,SU C P,FAN H Y,et al.Effects of real-time feedbackon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quality on outcomes in adultpatients with cardiac arrest: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Resuscitation,2020,155:82-90.[9]LIN C Y,HSIA S H,LEE E P,et al.Effect of audiovisual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feedback device on improvingchest compression quality[J].Scientific Reports,2020,10(1):398.[10]李瑛,贺文芳,李宗浩.任重而道远 心肺复苏的历史沿革与展望[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0,15(5):501-505;522.[11]姬忠良,杨乐,苏国强,等.智能反馈装置对心肺复苏培训近期和远期效果的影响[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1,16(1):13-15.[12]MILLER A C,SCISSUM K,MCCONNELL L,et al.Real-time audio-visualfeedback with handheld non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devices during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for in-hospitalcardiac arrest:a meta-analysi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riticalIllness and Injury Science,2020,10(3):109-122.[13]KOSTER R W,BEENEN L F,VAN DER BOOM E B,et al.Safety ofmechanical chest compression devices AutoPulse and LUCAS incardiac arrest: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for non-inferiority[J].European Heart Journal,2017,38(40):3006-3013.[14]曹爽,杨旻.关于使用CPR实时反馈系统提高CPR质量的研究[J].中国急救医学,2019,39(1):16-19.[15]朱永城,茅海峰,李艳玲,等.SimPad反馈系统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心肺复苏考核的作用研究[J].重庆医学,2020,49(11):1878-1880;1892.[16]陈太云,刘荆,陈雪梅.自动心肺复苏仪联合急诊护理在心脏骤停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科学仪器,2021,38(5):96-100. [17]LAKOMEK F,LUKAS R P,BRINKROLF P,et al.Real-time feedbackimproves chest compression quality in out-of-hospital cardiacarrest: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J].PLoS One,2020,15(2):e0229431.[18]SARMA S,BUCUTI H,CHITNIS A,et al.Real-time mobile device-assisted chest compression during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2017,120(2):196-200. [19]王静,金晓晴,刘瑞宁,等.强化训练联合实时反馈装置的CPR培训对教学效果影响的研究[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9,28(2):199-202.[20]廖瑾莉,徐嘉,詹红,等.心肺复苏质量反馈装置除颤监护仪在精准心肺复苏技能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8,38(1):82-85.(收稿日期:2022-07-14)(本文编辑王丽)。
体外膜肺氧合技术ECMO
2023/5/19
7
ECMO概论----特殊类型ECMO
ECPR --- CPR同步予以ECMO支持 VVA ---- 两条静脉引流 VAA ---- 两条动脉回流 VAV ---- 一条动脉+一条静脉回流
2023/5/19
8
ECMO概论----团队建设
2023/5/19
➢ 置管:体外循环医师、血管外科医师、 胸外科医师
3
VA-ECMO 静脉-动脉 有 降低前负荷,增长 后负荷 有 否 无意义 无 高 60-150mmHg PaO2,SaO2,SvO2
ECMO概论----适应症禁忌症
ECMO适应症:不论因何种原因导致发生威胁患者生命旳呼吸和(或)心脏功能不全时,为 紧急支持患者生命均可 实施ECMO辅助,从而为进一步诊治赢得宝贵时间。
肝素剂量如超过30U/kg/h,应高度怀疑肝素抵抗,需检测AT-Ⅲ含量,试验性补充血浆。
ECMO辅助期间血小板消耗较为严重,辅助时间过长时,注意补充新鲜血浆、凝血因子及 血小板,维持血小板不低于50*10^9/L,纤维蛋白原水平1.0g/L以上。 肝素诱导旳血小板降低症(HIT):使用肝素后5-10天,PLT数量显著下降,同时并发 栓塞、出血,停用肝素 ,预后相对较好,需更换抗凝剂(比乏卢定、阿库曲班)。 注意:肝素可以和血小板结合,并由尿液中排泄,当输血小板或尿量增加时应增加肝素 剂量,当血小板降低或 肾功能受损时需降低剂量。ECMO期间不要应用其他抗凝或抗血小 板药!
2023/5/19
22
ECMO管理----营养支持
总能量25-35kcal/kg/d(碳水化合物50-60%,脂肪20-40%,蛋白质10-20%),同时补充 维生素与微量元素。 首选肠内营养。 定时监测胃内残留量,调整输注速度。 注意ECMO患者尽量防止脂肪乳输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列地尔对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术后氧化应激损伤及相关并发症
的影响
:目的:为了探讨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术中使用前列地尔抢救成功后,前列地尔对减少患者氧化应激损伤与相关并发症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本院急诊科接诊的突发心脏骤停的病患30人,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人,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前列地尔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心肺复苏术后48小时、72小时、7日的血清肌酐(SC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等指标。
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SCr水平与MDA含量低于对照组,但是SOD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性。
结论:在急诊科中,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术中使用前列地尔,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还能减少有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标签:心搏骤停;心肺复苏术;前列地尔;氧化应激反应
在急诊工作中,遇到心脏骤停患者时,应及时给予心肺复苏术抢救。
在心肺复苏术后,患者很容易产生氧化应激反应与其他并发症,为了缓解应激反应对器官造成的损伤,可以选用前列地尔。
前列地尔可以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活性与激活细胞膜上的腺苷环化酶等途径,降低自由基的形成,从而减少应激反应的影响。
本院针对急诊科接诊的突发心脏骤停的病患,为其提供前列地尔药物治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資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本院急诊科接诊的突发心脏骤停的病30人,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人。
观察组中,男性10人,女性5人;年龄最小为18岁,年龄最大为72岁,平均年龄为(45.3±1.7)岁。
对照组中,男性9人,女性6人;年龄最小为20岁,年龄最大为74岁,平均年龄为(47.2±2.4)岁。
上述患者均选自本院急诊科接诊的心脏骤停病患,其中有4例病患中毒,有7例病患心肌梗塞、有9例病患溺水、有7例病患电击,有3例病患急性心肌炎。
对比这些病患的性别、年龄、导致心脏骤停的各种因素,P>0.05,缺少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意义,可以进行对比。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根据患者情况使用心肺按压与电除颤,然后为患者提供药物复苏治疗,如静脉注射1mg肾上腺素,并且每隔3~5分钟重复使用1次;静脉注射40U血管升压素;使用胺碘酮治疗室颤,使用300mg治疗首次室速,如果没有效果,3~5分钟第2次给予150mg的胺碘酮,每日最大剂量为2200mg,每次
注射时加入5%的葡萄糖500mL稀释,静脉滴注。
1.2.2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前列地尔,使用时,将1~2mL 的前列地尔与10mL的0.9%的氯化钠溶液混合后,静脉滴注。
1.3测定各项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心肺复苏后48小时、72小时、7日的血清肌酐(SC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等指标。
取患者治疗前后空腹时的静脉血液3mL,在每分钟4000转的离心转动下分离血液10分钟,并静置于冷藏室中4~6小时。
用苦味酸法测定SCr,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MDA,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MDA。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1.0对本次研究的患者进行数据分析,用均值±标准差代表其计量数据,用t值检验其计量数据,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性。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从表1中可以看出,观察组中患者的SCr水平与MDA含量低于对照组,但是SOD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差异性。
3讨论
心肺复苏是否可以获得成功,除了和病症严重程度与心脏骤停时间有关外,还和预后效果有直接关联。
通常心肺复苏术只能让心脑形成低灌流,这样并不能对病患的生命起到维持作用。
有资料显示,当病患的心脏骤停时,从外部对病患的心脏进行按压,心排量仅为正常的35%,颈部动脉平均压强很少能够超过5.3kPa,心肌血量仅有正常的20%。
但是伴随心肺复苏术的进行,心肌缺血的时间逐渐加长,患者的氧化应激损伤也会逐渐加大,从而导致心肺复苏失败。
所以,有效减少氧化应激反应对患者器官的损伤是治疗关键。
前列地尔能有效改善血管微循环障碍,让低氧血症得到缓解,抑制术后血栓的形成。
从上述研究结果中可知,观察组中患者的SCr水平与MDA含量低于对照组,但是SOD活性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差异性。
说明,在急诊科中,心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术中使用前列地尔,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还能减少有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