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群体遗传学
9-群体遗传学
![9-群体遗传学](https://img.taocdn.com/s3/m/b21d737a83c4bb4cf7ecd1f8.png)
二 群体遗传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三 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 1 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Hardy-Weinberg 定律建立在一个理想的群体模式上,有下列假设 前提条件:①群体无限大;②随机婚配;③没有 突变;④没有大规模的迁移和遗传漂变;⑤没有 选择的影响。群体中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 逐代传递中保持不变。 *
③复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估计 一个基因座上有三个等位基因,其基因 平衡的公式为: (p+q+r)2=p2+2pq+q2+2qr+r2+2pr=1
ABO血型: IA IB I, 总人数190177人
A型:79334 79334/190177=0.41716
B型:16279 16279/190177=0.08560
1.62
0.00
0.00
2.41
期望值1用男性群体的基因频率计算期望人数 期望值2用女性群体的基因频率计算期望人数
观查值与期望值1的误差的Χ2计算值为2.16 p值范围:0.5<p<0.7; 观查值与期望值2的误差的X2计算值为2.41 p值范围:0.3<p<0.5
df=(4-1)(2-1)=3
第二节 影响群体基因频率的因素* 群体遗传组成发生变异的原因 : 基因突变 基因间的重组 基因在群体间的交流 一 突变:基因的一种等位形式变成另一种等位 形式。
2 X连锁基因频率的估计:对X连锁基因频率的 计算,由于男性为半合子,X染色体的基因有2/3 在女性中,1/3在男性中。Xga和Xg是一对X染色 体上的等位基因,Xga对Xg是显性,Xg是隐性,用 血清学方法检出Xga(+)者,有Xga基因,Xga(-) 者只有Xg基因。
群体遗传学PPT课件
![群体遗传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8b6469ace2f0066f53322f3.png)
p2q2
Aa(2pq) 2p3q
4p2q2
2pq3
aa(q2) p2q2
2pq3
q4
子1代婚配类型和子2代基因型及其频率
子1代婚配类型
AA × AA AA × Aa Aa × Aa AA × aa Aa × aa aa × aa
婚配频率
p4 4p3q 4p2q2 2p2q2 4pq3
q4
子二代基因型及频率
f(LM)=p=D+1/2H=31.2%+1/2×51.5%=0.57 f(LN)=q=R+1/2H=17.3%+1/2×51.5%=0.43
f(LM)=p=(2330×2+3850)/ 7470×2 =2330/7470 (31.2%)+1/2×3850/7470 (51.5%)
9.1 群体与群体遗传 9.2 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 9.3 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的应用 9.4 影响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的因素
近婚系数(inbreeding coefficient,F):近亲婚配使子女 中得到一对纯合或等同基因的概率。
亲缘系数(coefficient of relationship):有共同祖先的 两个个体在某一位点上具有相同等位基因的概率。
1. 常染色体基因的近婚系数的估算
同胞兄妹的父亲某一基因座有 等位基因A1和A2,母亲的这个 基因座有等位基因A3和A4。他 们的子女中,A1A3,A1A4, A2A3,A2A4 各1/4 。这一对 子女如果近亲婚配,所生后代 中,形成A1A1、A2A2、A3A3、 A4A4的总概率即为其近婚系数。
p2: 基因型AA的频率D1 2pq:基因型Aa的频率H1 q2: 基因型aa的频率R1
群体遗传学
![群体遗传学](https://img.taocdn.com/s3/m/457cabdace2f0066f5332285.png)
1群体遗传学population genetics研究目标:探索群体的遗传组成以及引起群体遗传组成发生变化的动力。
研究范畴:所有决定群体的遗传组成及其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性问题。
群体中有一对等位基因A和a等位基因A的频率为A/(A+a),显性的通常用p表示p= A / (A+a)等位基因a的频率为a/(A+a),隐性的通常用q表示q= a / (A+a)p + q= (A+a) / (A+a)= 16例:一对等位基因A和a群体中存在的基因型有3种AA, Aa, aaAA的频率:AA /(AA+Aa+aa),用D(dominance)表示Aa的频率:Aa/(AA+Aa+aa),用H(heterozygote)表示aa的频率:aa/(AA+Aa+aa),用R(recessive)表示D + H + R = 18如何获取某个群体某个感兴趣基因其分布的信息呢?9如果我们可以得到某个基因座所存在的每种基因型的频率,就可以得到每种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
比如当某一性状是共显性或不完全显性性状时,群体中每一表型的频率就是对应的基因型频率,进而可以得到基因频率。
1011对MN血型有人在一个地区调查747人M 血型基因型为MM 占31.2% D N 血型基因型为NN 占17.3% R MN血型基因型为MN 占51.5% H例:p = D + H/2q = R + H/2设M的基因频率为p,N的基因频率为q,p+q = 1p=(747×31.2%×2+747×51.5%)/747×2=0.312+0.515/2=0.57q=(747×17.3%×2+747×51.5%)/747×2=0.173+0.515/2=0.4312例:CCR5基因,编码细胞表面的细胞因子受体,可作为HIV病毒进入细胞的受体。
ΔCCR5基因,32bp的缺失突变,可引起编码蛋白的移码,从而使HIV病毒失去受体。
09群体遗传
![09群体遗传](https://img.taocdn.com/s3/m/560812262f60ddccda38a05a.png)
群体遗传学
群体遗传学( population genetics) (流行遗传病学):
是研究群体遗传结构及变化规律的学
科,研究群体中基因分布、基因频率和
基因型频率维持及变化的科学。
第一节 群体的遗传平衡
群体(population): -----生活在某一地区、同一物种的个体 群。 基因库(gene pool ): -----一个群体所具有的全部遗传信息, 即全部基因。
q=0.01=1/100, 代入公式:n=1/qn-1/q=1/ 0.005 -1/ 0.01 , n=100代。 如果每世代以25年计算,则要经过2500年才
能使基因频率降低一半。
因此,选择压力的改变对隐性基因频率的变 化是很缓慢的。
2、选择压力放松 f=1 ; s=0 由于选择压力的降低使致病基因频率增高, 而导致遗传发病率增高。 AD病:f=1 ; s=0 , 若A是致死的,其发病率完全由突变v来维持。
这样,基因A最终会从群体中消失。这时如要
达到遗传平衡,就要靠基因a突变为基因A来 补偿。
其选择系数为S 选择的作用下,每一代中基因频率的改变为Sp
AD患者都是杂合体(H)=2pq
P的值很小,所以q=1
H=2p; p=1/2H
在一个遗传平衡的群体中,被淘汰的p必将由 突变率v来补偿,以维持平衡。 即v=Sp=S· 1/2H。
遗传平衡的群体中 (1-q)u = qv q=u/u+v 同理,p=v/u+v 中性突变(neutral mutaiton):这种突变 型既无害处亦无益处,选择性不显著. 如我国汉族人群中,对苯硫脲(PTC)缺 乏尝味能力的味盲(tt)的频率为9%,味盲 基因(t)的频率为0.03。
第9章-群体遗传学
![第9章-群体遗传学](https://img.taocdn.com/s3/m/33d8889fdd88d0d233d46a3a.png)
例2
调查837人群体的MN血型遗传,结果M型、MN 型、N型人数分别为261、431、145,求LM、LN 的基因频率。 fMM=261/837=0.312 fMN =431/837=0.515 fNN =145/837=0.173 fM=fMM+1/2fMN=0.57 fN =fNN+1/2fMN =0.43
i O 93400/2000 00 0.683
p 1 B O 1 0.086 0.467 0.257 q 1 A O 1 0.417 0.467 0.06
back
49
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
理想群体 √突变 √选择 非随机婚配 群体非无限大 迁移
PTC尝味能力T、t基因u为60×10-6,v为 40×10-4,求群体平衡时t的频率。
u 6 q 0.6 u v 6 4
55
u q u v
v p u v
必须已知突变率u和v!
通过“选择”作 用
back
56
选择
计算 突变率
只有选择,没有其 他影响因素。
57
Outline
选择的概念 选择对显性基因的作用 选择对隐性基因的作用 选择对X连锁隐性基因的作用
7
例1
调查1000人群体的PTC尝味能力,结果TT、Tt 、tt三种基因型人数分别为480、420、100,求 T、t的基因频率。 fTT=480/1000=0.48 fTt =420/1000=0.42 ftt =100/1000=0.1 fT=fTT+1/2fTt=0.48+0.21=0.69 ft =ftt+1/2fTt =0.1 +0.21=0.31
9 群体遗传学
![9 群体遗传学](https://img.taocdn.com/s3/m/61f806b565ce050876321386.png)
(p+q)2=
p2(AA)+2pq(Aa)+q2(aa)=1 达到遗传平衡时:
D = p2 H = 2pq R = q2
遗传不平衡的群体,只要符合Mardyweinberg定律的条件 条件,只需经过1代,就可达到 条件 遗传平衡。
例如:在MN血型的调查群体中,
LMLM .2
计算结果表明:
子2代基因型频率与子1代基因型频率完全相同,如果连 算推算后代基因频率,结果都将一致。即,就这对基因(A、 a)而言,群体中各基因型频率保持不变,每代都是 p2+2pq+q2 ,达到了平衡。 也就是说,当各基因型频率符合数学表达式 p2(AA)+2pq(Aa)+q2(aa)=1时,该群体就达到了遗传平衡。
第二节
遗传平衡定律
一、遗传平衡定律( Hardy Weinberg 平衡定律) 遗传平衡定律( Hardy–Weinberg 平衡定律) 在一个随机婚配的大群体中,如果没有突变、选 择、迁移等因素的影响,群体中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 频率在世代繁衍中将保持不变。 如果一个群体达到了这样的状态,就是遗传平衡 的群体。
血型 M MN N
基因型 LMLM LMLN LNLN
人数 100 200 700
频率 0.1(D) 0.2(H) 0.7(R)
p(LM)=0.1 + 1/2 × 0.2 = 0.2 q(LN)=0.7 + 1/2 × 0.2 = 0.8
如果等位基因有显隐性之分,则不能用 此公式;在群体处于遗传平衡状态下, 可依据遗传平衡定律公式计算。
第四节 近亲婚配与近婚系数
近亲婚配(consanguineous marriage) 在3~4代之内有共同的祖先者均属近亲,近亲之间的婚 配称为近亲婚配 。 近婚系数(inbreeding coefficient, F) 有亲缘关系的配偶,从他们共同的祖先得到同一基因, 又将该基因同时传递给他们子女,使之成为纯合子的概率称 为近婚系数。 亲缘系数(coefficient of relationship): 有亲缘关系的两个人携带相同基因的概率。
群体遗传学-PPT课件
![群体遗传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cb1372cbed5b9f3f90f1cd2.png)
群体遗传结构:群体中各种等位
基因的频率以及由不同的交配体制所
产生的各种基因型在数量上的分布。
例:有一群体:AA 30个,Aa 60个, aa 10个 则基因型频率:AA P=30/100=0.3 Aa aa 基因频率: A H =60/100=0.6 Q=10/100=0.1 p=(302+60)/1002 =0.6
当q或s很小时qsq1q50精选ppt当纯合隐性个体致死或不能生育51精选ppt不同q值s值时的选择效率s05s01s001099075383820750518176050253131002501014717100100019018592492400010001900180590239023100010000190001800590023900230选择的效果与被选择基因的初始频率及选择系数有关52精选ppt对显性表型不利的选择aaaaaa合计a频率初始频率适合度1s1s1s2pq1s1s2pq1ssp1sp2p1sp2p1sp2p1sp2p相对频率53精选pptpsp1sp2p1sp2p54精选ppt当s或p很小时说明当选择系数很小或a基因频率很低时a基因频率的改变是很小的选择的作用不大
存活力(viability) 适合度 生殖成功(reproductive success) 将具有最高生殖效能的基因型的适应 值定为1,其它基因型在0~1之间。
选择系数(selective coefficient,s): 在选择的作用下降低的适合度。即s=1-w。 致死或不育的基因型,s=1,w=0。
(2) 对隐性纯合体不利的选择
AA Aa aa 合计 a频率
初始频率
适合度
p2
1
2pq
1 2pq 2pq
q2
群体遗传学
![群体遗传学](https://img.taocdn.com/s3/m/514f6503647d27284b7351ea.png)
核心问题
• 群体的基因频率如何变化?
• 决定因素有哪些?
• 这些因素又是怎样作用于群体并导
致群体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
群体
一个物种生活在某一地区内的、能相互 杂交的个体群。
基因池(Gene pool):
一个群体中所有个体所共有的全部 遗传信息。
如何描述?
• 遗传结构:
指群体中各种基因的频率,以及
• 一次随机交配后所产生的子一代基因型 频率为:D1=p2=0.62=0.36; H1=2pq=2×0.6×0.4=0.48; R1=q2=0.42=0.16; • 子一代的基因频率同亲代相同: p1=D1+H1/2=0.36+0.48/2=0.6=p q1=R1+H1/2=0.16+0.48/2=0.4=q
• 常染色体,共显性等位基因
以M-N血型为例,我们在上海居民中抽样 调查了1788人的M-N血型,其中397人M型, 861人MN型,530人N型。据MN血型的遗传模式 可知,每个M型个体带有两个LM基因,每个 MN型个体带有一个LM基因和LN基因,每个N 型个体带有两个LN基因。 LM:p=(397×2+861)/(1788×2)=0.4628
选择
自然选择(natural selection)和 人工选择(artificial selection) 都是导致基因频率变化的重要因素, 就人而言,导致基因频率变化的主要 选择因素是自然选择。
自然选择——进化的推动力
• 自然选择是作用在不同的遗传变异 体的的生活力和繁殖力的差别,增 高或降低个体的适合度(fitness)。 • 适合度 是指一个个体能生存并 把基 因传给下一代的能力,可用在同一 环境下不同个体间的相对生育率来 衡量。
第9章 群体遗传学
![第9章 群体遗传学](https://img.taocdn.com/s3/m/8c643add02d276a200292eb6.png)
补偿。
在选择的作用下,每一代中基因A频率的
改变将为Sp。 AD患者都是杂合体(H)=2pq P的值很小,所以q=1 H=2p; p=1/2H 在一个遗传平衡的群体中,被淘汰p必将
由突变率v来补偿,以维持平衡。
即v=Sp=S·1/2H。
(二)选择对隐性基因的作用
ABO血型的B等位基因频率 从东亚的0.30→西欧的0.06 从东亚到西欧:由20%~30%→10%~20% →10%~15%→5%~10%→0%~5%
B基因在东方的原始突变后逐渐扩散到更多
的西欧群体中。 PTC 欧洲和西亚白人:tt→36% t→0.6 中国汉人: tt→9% t→0.3 宁夏回族: tt→20% t→0.45
(一)常染色体基因的近婚系数
A1A2 A3A4
P12
1
3
A1 A1
A3 A3
A1从P1B1 S (1/2)2 A3从P2B1 S (1/2)2
A1从P1 B2 S (1/2)2 A3从P2 B2 S (1/2)2
A1从P1
B1 B2
S (1/2)4 A3从P2
B1 B2
S (1/2)4
B12
2
女性XaXa由于数量过少而可以忽略,如果
致病基因频率为q,选择系数为S,每一代中将 有1/3Sq的致病基因被淘汰,u=1/3Sq。
(三)选择对X连锁基因的作用 一个群体中,XD基因中, XAXA、 XAXa和
XAY均受选择的影响。 男性被淘汰基因为1/3 Sp,女性被淘汰
基因为2/3 Sp,所以,每一代经选择淘汰的 基因为1/3 Sp+ 2/3 Sp=Sp,这将由新的突变
一ar遗传病的基因频率计算杂合携带者的频率约为致病基因频率的2倍二ad遗传病的致病基因频率计算致病基因频率12发病率三xd遗传病的基因频率计算女性发病率2男性发病率四xr遗传病的致病基因频率计算男性发病率女性发病率1q五复等位基因频率计算以人类abo血型为例
医学遗传学9、群体遗传学
![医学遗传学9、群体遗传学](https://img.taocdn.com/s3/m/3e5929ca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ca.png)
医学遗传学9、群体遗传学第九章群体遗传学群体遗传学从群体(宏观)角度探讨基因的传递规律和变化规律。
主要研究群体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平衡和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主要内容有:遗传平衡定律基因频率和突变率的计算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遗传负荷第一节群体的遗传平衡一、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群体(population):是指生活在某一地区的能相互杂交的个体群。
基因库( gene pool):一个群体所具有的全部遗传信息。
基因频率:是指群体中某一基因在所有等位基因数量中所占的比例。
显性基因的频率为p,隐性基因的频率为q,p + q = 1 基因型频率:一对等位基因的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所占的比例。
如等位基因A 和a ,群体中共有三种基因型个体:基因型AA Aa aa基因型频率D H RD + H + R = 1根据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有人在某地区调查了MN血型的情况,10万人中,各种血型分布为:表现型M型N型MN型比例31.2%17.3%51.5%基因型NNMNM基因和N基因在此地区人群中的分布如何?二、遗传平衡定律1908年,Hardy和Weinberg 分别用数学方法探讨群体中基因频率变化,得出一致的结论:在一定的条件下,群体中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世代传递中保持不变,这就是遗传平衡定律。
如果一个群体达到了这种状态,就是一个遗传平衡群体, 否则就是一个遗传不平衡群体, 这种群体只需随机婚配一代后就可达到平衡。
一定条件是:①群体很大;②随机婚配;③无自然选择;④无突变;⑤无大规模的迁移。
举例说明遗传平衡定律假设:某一群体有100万人口,考虑某一对等位基因A和a:基因型AA Aa aa 个体数60万20万基因型频率D = 0.6H = 0.2R = 0.2A基因的频率p= D + 1/2 H= 0.6 + 0.2/2 = 0.7 a基因的频率q=R + 1/2H= 0.2 + 0.2/2= 0.3从上表中得出子1代的基因型频率为:子1代基因型频率D(AA)H(Aa)R(aa)0.490.420.09p1= D+1/2 H = 0.49+0.42/2 = 0.7q 1= R+1/2 H = 0.09+0.42/2 = 0.3子2代基因型频率亲代基因型频率0.60.20.20.490.420.09(p+q)(p+q) = (p+q)2 = p 2+2pq+q2p 2+2pq+q 2 = 1 为遗传平衡公式,p 2、2pq 、q 2 分别是平衡状态时AA 、Aa 、aa 的频率;p 22pq q2平衡状态时的频率: D H R任何状态时的频率:∵p+q=1∴(p+q)2 = p 2+2pq+q 2 = 1AA Aa aa两性配子随机结合,其频率为:三、遗传平衡定律的应用(一)遗传平衡群体的判定(1)应用遗传平衡定律进行判断:通过给出的基因型频率先计算基因频率或配子频率,两性配子随机结合,得出下一代的基因型频率,然后进行比较,不变,就是遗传平衡群体;有变化,就是不平衡群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群体遗传学群体即是在一定空间内,可以相互交配,并随着世代进行基因交换的许多同种个体的集群。
群体遗传学研究群体中基因的分布以及逐代传递中影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因素,追踪基因变异群体行为,应用数学手段研究基因频率和影响的表型在群体中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
本章重点介绍了遗传平衡定律及其应用,对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作了详细阐述,简单说明了遗传负荷及其群体中的平衡多态现象。
一、基本纲要1.掌握群体、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等基本概念。
2.掌握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及其应用。
3.掌握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换算。
4.掌握亲缘系数和近婚系数的概念及计算。
5.掌握适合度及遗传负荷等基本概念。
6.熟悉影响遗传平衡的的因素及近亲婚配的危害。
7.了解群体中的平衡多态现象。
二、习题(一)选择题(A型选择题)1.群体中尿黑酸尿症(AR)的杂合子频率为0.004,那么______。
A.随机婚配后代患尿黑酸尿症的风险是0.00002B.随机婚配后代患尿黑酸尿症的风险是0.00004C.姑表兄妹婚配后代患尿黑酸尿症的风险是0.008D.姑表兄妹婚配后代患尿黑酸尿症的风险是0.004E.舅甥女之间的近婚系数是1/82.孟德尔群体是指。
A.生活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能相互交配的同种个体B.生活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所有生物个体C.生活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能相互交配的所有生物个体D.生活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所有同种生物个体E.以上都不对3.基因库是指。
A.一个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B.一个孟德尔群体的全部遗传信息C.所有生物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D.所有同种生物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E.一个细胞内的全部遗传信息4.一个遗传不平衡的群体,随即交配多少代后可达到遗传平衡。
A.1代 B.2代 C.2代以上 D.无数代 E.以上都不对5.一个947人的群体,M血型348人,N血型103人,MN血型496人,则。
A.M血型者占36.7% B.M基因的频率为0.66C.N基因的频率为0.63 D.MN血型者占55.4%E.N血型者占36.7%6.______不是影响遗传平衡的因素。
A.群体的大小 B.群体中个体的寿命C.群体中个体的大规模迁移 D.群体中选择性交配 E.选择7.Hardy-Weinberg平衡律不含______。
A.在一个大群体中 B.选型婚配C.没有突变发生 D.没有大规模迁移E.群体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世代传递中保持不变8.在一个100人的群体中,AA为60%,Aa为20%,aa为20%,那么该群体中______。
A.A基因的频率为0.3 B.a基因的频率为0.7C.是一个遗传平衡群体 D.是一遗传不平衡群体E.经过一代后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会发生变化9.对于一种相对罕见的X连锁隐性遗传病,其男性发病率为q, ______ 。
A.人群中杂合子频率为2pq B.女性发病率是p2C.男性患者是女性患者的两倍 D.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两倍E.女性发病率为q210.在遗传平衡的基础上,下列数据不对的是______。
A.对于一种罕见的AD病,几乎所有的受累者均为杂合子B.对于一种罕见的AR病,杂合携带者的频率约为致病基因频率的2倍C.对于一种罕见的XD病,男性患者是女性患者的1/2D.对于一种罕见的XR病,男性患者为女性患者的1/qE.对于一种罕见的Y伴性遗传病,男性患者是女性患者的2倍11.以AR为例,亲属之间的亲缘系数不对的是______。
A.姨表兄妹为1/8 B.祖孙为1/4 C.舅甥为1/2D.同胞兄妹为1/2 E.同卵双生子兄妹为112.能影响遗传负荷的因素是______。
A.随机婚配 B.近亲婚配 C.电离辐射D.化学诱变剂 E.B+C+D13.群体中的平衡多态不表现为______。
A.DNA多态性 B.染色体多态性 C.蛋白质多态性D.酶多态性 E.糖原多态性14.遗传平衡定律,即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代代大的繁殖传代中,一群体中______保持不变。
A.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B.基因频率C.基因型频率D.表现型频率E.表现型频率和基因型频率15.遗传平衡所需条件为______。
A.大群体B.随机婚配C.没有突变和自然选择D.没有大规模迁移E.以上均是16.不同基因型频率的预期值和观察值进行Х2检验,______。
A.p<0.05,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B.p>0.05,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C.p>0.05,不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D.以上均不对E.A+B+C17.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______。
A.杂合携带者的数量远远高于患者B. 患者的数量远远高于杂合携带者C.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高D.男性患者是女性患者的1/2E.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1/218.X连锁隐性遗传病______。
A.患者的数量远远高于杂合携带者B.男性患者比女性患者多C.男性患者是女性患者的1/2D.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1/2E.杂合携带者的数量远远高于患者19.对于甲型血友病,其男性发病率为1/5000,女性发病率为______。
A.1/5000B.1/50000C.1/25000D.1/250000E.1/25000000 20.对于罕见的隐性遗传病(q2≤0.0001),______。
A.随着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升高,携带者和患者的比率升高B.随着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下降,携带者和患者的比率升高C.随着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下降,携带者和患者的比率下降D.随着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下降,携带者和患者的比率不变E.随着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升高,携带者和患者的比率不变21.双亲和子女之间的亲缘系数是______。
A.1/2B.1/4C.1/8D.1/16E.1/3222.兄弟姐妹之间的亲缘系数是______。
A.1/2B.1/4C.1/8D.1/16E.1/3223.舅-甥之间的亲缘系数是______。
A.1/2B.1/4C.1/8D.1/16E.1/3224.堂兄弟之间的亲缘系数是______。
A.1/2B.1/4C.1/8D.1/16E.1/3225.祖-孙之间的亲缘系数是______。
A.1/2B.1/4C.1/8D.1/16E.1/3226.父母-子女之间属于______。
A.一级亲属B.二级亲属C.三级亲属D.四级亲属E.五级亲属27.同胞之间属于______。
A.一级亲属B.二级亲属C.三级亲属D.四级亲属E.五级亲属28.叔-侄之间属于______。
A.一级亲属B.二级亲属C.三级亲属D.四级亲属E.五级亲属29.祖-孙之间属于______。
A.一级亲属B.二级亲属C.三级亲属D.四级亲属E.五级亲属30.表兄妹之间属于______。
A.一级亲属B.二级亲属C.三级亲属D.四级亲属E.五级亲属31.AR基因五级亲属的近婚系数是______。
A.1/64B.1/16C.1/8D.1/4E.1/2 32.AR基因三级亲属的近婚系数是______。
A.1/64B.1/16C.1/8D.1/4E.1/2 33.AR基因二级亲属的近婚系数是______。
A.1/64B.1/16C.1/8D.1/4E.1/2 34.AR基因一级亲属间的近婚系数是______。
A.1/64B.1/16C.1/8D.1/4E.1/2 35.AR基因表/堂兄妹间的近婚系数是______。
A.1/64B.1/16C.1/8D.1/4E.1/2 36.XR基因堂兄妹间的近婚系数是______。
A.1/16B.3/16C.1/8D.1/4E.037.XR基因姨表兄妹间的近婚系数是______。
A.1/16B.3/16C.1/8D.1/4E.0 38.XR基因舅表兄妹间的近婚系数是______。
A.1/16B.3/16C.1/8D.1/4E.0 39.XR基因姑表兄妹间的近婚系数是______。
A.1/16B.3/16C.1/8D.1/4E.0 40.一个群体的全部遗传信息称为______。
A.基因库B.基因型C.基因频率D.基因型频率E.基因组41.在一个遗传平衡的群体中,如果某一性状的隐性表型的频率是0.09,杂合子的频率是______。
A.0.3B.0.6C.0.21D.0.42E.0.8442.一个群体中某一基因型的个体占全部个体的比率称______。
A.基因组B.基因库C.基因型D.基因频率E.基因型频率43.同一基因座位所有基因型频率之和等于______。
A.0B.1C.0.5D.0.25E.0.1544.对于X连锁显性遗传病,男性的患病率一般总是比女性______。
A.低B.高C.相等D.不一定E.以上均不对45.群体中某一基因的频率等于相应______的频率加上______的频率。
A.纯合基因型,杂合基因型B.1/2纯合基因型,杂合基因型C.纯合基因型,1/2杂合基因型D.基因,基因型E.基因型,基因46.选择系数s是指在选择作用下降低的适合度f,二者的关系是______。
A.s=1-fB.s=1+fC.f=1+sD.f-s=1E.s-f=147.选择对常染色体显性基因的作用______,对常染色体隐性基因的作用______。
A.缓慢,迅速B.缓慢,缓慢C.迅速,缓慢D.迅速,迅速E.以上均不是48.近亲结婚的危害主要来自隐性等位基因的______。
A.杂合率B.纯合率C.杂合性D.纯合性E.以上均不是49.遗传漂变一般指发生在______群体中的等位基因的随机变化。
A.小B.大C.一个D.二个 E相同50.群体中某一等位基因的数量称为______。
A.基因库B.信息库C.基因量D.基因频率 E基因型频率51.基因频率在小群体中的随机增减现象称为______。
A.基因的迁移B.突变负荷C.分离负荷D.遗传漂变E.以上均不是52.维持遗传平衡条件不是______。
A.大的群体B.随机交配C.无选择作用D.无突变E.无限制地迁移53.处于遗传平衡的群体是______。
A.BB 0.75 Bb 0.25 bb 0B.BB 0.25 Bb 0.50 bb 0.25C.BB 0.30 Bb 0.50 bb 0.20D.BB 0.20 Bb 0.60 bb 0.20E.BB 0.5 Bb 0 bb 0.5054.一群体处于遗传平衡状态,AA为64%,Aa为32%,aa为4%,这个群体中A基因的频率为______。
A.0.96B.0.80C.0.64D.0.36E.0.16 55.我国汉族人群中 PTC味盲者占9%,味盲基因(t)的频率为______。
A.0.81B.0.45C.0.30D.0.09E.0.0356.我国汉族人群中 PTC味盲者占0.09,遗传平衡状态下,杂合尝味者的频率为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