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作品的语言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鲁迅作品的语言特色
鲁迅的作品语言丰满而洗练,隽永而含蓄,诙谐而峭拔,这是鲁迅先生作品的价值和生命力。理解鲁迅的作品,关键在于深刻领会作品的语言,通过其语言的艺术特色感悟历史、社会和人生。
一、使用假借字、转注字和异体字,同工异曲
举例如下:①扁―匾: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②前涂―前途:我才见她虑及母校的前涂。(《记念刘和珍君》)③帖―贴:夹袄也帖住了背心。(《药》)④毛厕―茅厕: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拿来主义》)⑤叶―页:在第二叶上,写着“徐培根”三字。(《为了忘却的记念》)⑥斩新―崭新:通红斩新。(《狂人日记》)
二、沿用古单音词,简洁明快
如:①并―连同: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②旋―不久:旋出校回寓。(《“友邦惊诧”论》)③但―只:她接着但是呜咽,说不出成句的话来。(《祝福》)④易―改换:瓦棱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说明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故乡》)上述几例都是沿用了古文言中的单音词,现在词义均已发生变
化。
三、使用带有文言色彩的双音词,自然朴实
如:①犹言―如同说:犹言我得了教员泄露出来的题目。(《藤野先生》)②既然―已经: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故乡》)③纯乎―纯粹、完全: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祝福》)④自失―忘了自己:然而又自失起来。(《社戏》)以上两类词语多见于我国早期的白话文,在今天的语体文中已很少使用。
四、结合语境仿造新词,别致犀利
在某些特定的语言环境里,作者往往突破词语规范,结合上下文灵活地仿造一些现代汉语里并不存在的词语,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例如:“一个阔人说要读经,嗡的一阵一群狭人也说要读经。岂但‘读’而已矣哉,据说还可以‘救国’哩。”(《这个与那个》)句中的阔人指那些有权有势的大人物,仿此造出来的“狭人”则指“阔人”们的应声虫。鲁迅不用“应声虫”而造出“狭人”一词,让它与“阔人”构成临时的反义关系,前后映衬,对比鲜明。对那些别有用心地提出“读经救国”谬论的所谓大人物和一帮趋炎附势、随声附和的应声虫们,进行了有力的讽刺,幽默中显别致,诙谐中见犀利。
五、语素颠倒重组新词,新异有趣
如:①慰安―安慰:因为看得他有些凄然,便说了一个
慰安他的谎话。(《藤野先生》)②绍介―介绍:目的是在绍介东欧和北欧的文字。(《为了忘却的记念》)③途路―路途: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貌。(《〈呐喊〉自序》)④切迫―迫切: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同上)这类双音词多见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白话文,有的属鲁迅独用,有的别的作家也用过(如叶圣陶、茅盾、郭沫若等),其中个别词语已经吸收到了《现代汉语词典》中去了(如“绍介”)。
六、同义黏和构成新词,精确新鲜
如:①下劣―下贱、卑劣: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会下劣凶残到这种地步。(《纪念刘和珍君》)②赞和―赞成、附和:凡有一人主张,得了赞和。(《〈呐喊〉自序》)③怪讶―奇怪、惊讶:从活得有趣的人们看来,恐怕要怪讶她何以还要存在。(《祝福》)④高慢―高傲、傲慢:白莽没有这么高慢。(《为了忘却的记念》)以上词语大多属鲁迅先生独用。其中“高慢”“怪讶”已被收入《现代汉语词典》,但别人也很少运用。
七、简缩短语构成双音词,简明扼要
如:①深味―深深地体味: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沉默的悲凉。(《纪念刘和珍君》)②沉勇―沉着而勇敢: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同上)③学艺―学术、文艺: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拿来
主义》)④英断―英明果断:在盘辫家不能不说是万分的英断。(同上)⑤冠冕―冠冕堂皇:说得冠冕些,可称之为“送来”。(同上)以上除“冠冕”一词外,均属鲁迅先生独用。“冠冕”已被普通话词典吸收。
八、用“洋”字母取名,意蕴深刻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品之一。近百年来,阿Q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文学长廊里一个不朽的艺术形象。作者对主人公阿Q的取名,既画出了清末国民的肖像,又暗示了阿Q命运的结局。这难道不又是鲁迅先生的匠心所在吗?
九、使用了大量的方言词语,雅俗共赏
如:①旺相―茂盛: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社戏》)②邻舍―邻居:卫老婆子叫她祥林嫂,说是自己母家的邻舍。(《祝福》)③周正―端正:看她模样还周正。(同上)④送灶―送灶神上天(旧社会的迷信习惯):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同上)
鲁迅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掌握了鲁迅先生遣词造句的艺术,我们就能感受到鲁迅文笔的犀利、语言的丰富,感受到鲁迅语言艺术的独特和遣词造句的神功。
作者单位:甘肃省酒泉市第一中学(73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