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史学大家
《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史学大师陈寅恪早期讲述南北朝时代的史学材料,弟子整理出版
作者万绳楠,著名历史学家,安徽大学历史系创办者之一。
早年师从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陈寅恪,并为陈先生关门弟子。
著有《魏晋南北朝史论稿》《魏晋南北朝文化史》等,并根据1940年代末陈寅恪在清华讲演内容整理成本书。
关于本书本书体例为课堂笔记合集。
基于作者对魏晋南北朝历史的把握,以及对陈寅恪教学风格的了解,较好的还原了陈寅恪对魏晋南北朝史的研究。
书中语言半文半白,与陈寅恪当年讲演风格保持一致。
同时,融入对竹林七贤、桃花源等典故的考证,突出了陈寅恪独特的文化研究视角。
核心内容本书从魏晋阶级断层入手,揭示了魏晋南北朝乱局的开端。
随后详细分析了南北朝对峙的内在机理,并介绍了解决北朝民族问题的三种方案,以及“关陇集团”这一重要的理论创新。
最终,为我们从时间、地理、权力博弈等维度梳理了魏晋南北朝乱局的形成、演变和终结脉络。
前言这期我们讲的这本书叫《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
从体裁看,这并不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书,而是一部课堂讲演的记录,或者说是课堂笔记的合集。
它的内容关于中国历史上一段非常重要,但又常常被人忽视的时期,那就是魏晋南北朝。
以往提到中国历史,我们谈的往往是整段王朝,比如唐朝、宋朝、明朝等等。
那么魏晋南北朝又是个怎样的时期呢?说起来,你可能也不陌生。
这里魏晋南北朝的魏字,其实就是小说《三国演义》里曹操建立的那个曹魏政权。
这是整个时期的开始,至于它的结束,则是一脚跨进了另一个我们熟悉的时代,隋唐帝国。
换句话说,魏晋南北朝是处在汉和隋唐两个统一时代夹缝当中的大乱局。
别小看了这场夹缝里的乱局,它前后持续的时间可有将近四百年。
在这期间,原有的汉帝国已经崩溃,新的隋唐帝国还没形成。
正在青黄不接的时刻,游牧民族乘虚而入,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带来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先是魏晋短暂的统一结束,北方的政治形态迅速碎片化,割据政权林立;随后是汉人南迁,开始了和北方游牧政权对峙的南北朝时代。
在这期间,民族矛盾、阶层矛盾、文化冲突像化学反应一样相互激荡和交融,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历史后来的走向。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才和社会精英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才和社会精英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变革和创新的时期,同时也是一个多元化和多样性的时期。
在这段历史时期,人才和社会精英的产生和成长,对这一时期的演变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于我们深入理解这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才和社会精英1、人才的涌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才涌现,可以说是得益于这个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
在这个历史时期的政治背景下,朝廷对于才学和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助推了人才的崛起和成长。
同时,这个时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环境也比较开放和多元,为人才的成长和发挥提供了广泛的舞台。
2、社会精英的执政和推动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精英的执政和推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政治和文化上的发展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大多出身于显赫的官僚家庭或习文修史之家,对文学、艺术、史学、哲学、政治等方面有很高的造诣和精深的理解,对时代变革和社会进步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
3、人才和社会精英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魏晋南北朝时期,人才和社会精英的崛起和成长,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他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新理论、新思想、新文化和新技术,推动了社会的文化繁荣和科技进步。
同时,他们也具有一定的政治影响力,为政治变革和变革开展提供了动力和支持。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才和社会精英的代表人物及其特点1、陆机陆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军事家和政治家,代表着这个时期的人才和社会精英的形象。
他在诗歌、散文、骈文、史学等各个领域都有着很高的成就和影响,同时也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2、嵇康嵇康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名流、音乐家和思想家,代表着这个时期的人才和社会精英之一。
他对音乐、文学、哲学、政治等方面都有着很高的造诣和贡献,尤其是他在舞台艺术和音乐创作方面具有突出的表现和杰出的才华。
3、王羲之王羲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家和艺术家,代表着这个时期的人才和社会精英之一。
魏晋南北朝的著名人物及其作品
魏晋南北朝的著名人物及其作品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人物和文化作品。
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回顾一下这个时期的一些著名人物及其作品。
一、曹操曹操是三国时期魏国的开国皇帝,也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在诗词歌赋和文学创作方面也非常有成就。
曹操的代表作包括《短歌行》、《观沧海》等,这些作品深受后人的喜爱。
二、诸葛亮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谋士之一。
他不仅有卓越的智慧和才干,还兼备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
诸葛亮的代表作包括《出师表》、《诫子书》等,这些作品不仅流传至今,而且被称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珍品和经典之作。
三、王羲之王羲之是晋朝时期著名的书法家,被誉为“书圣”。
他的书法风格沉雄大气,构思精严,笔力磅礴,流畅自然。
王羲之的代表作品包括《兰亭序》、《十七帖》等,这些作品不仅对后世书法家产生深远影响,也被视为中国书法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
四、陶渊明陶渊明是晋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作品充满了浓郁的田园气息和朴实的人文精神。
陶渊明的代表作品包括《归园田居》、《桃花源记》等,这些作品深受后人的喜爱,成为了中国文化史上不可磨灭的一道风景线。
五、嵇康嵇康是晋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音乐家,他被誉为“世外高人”。
嵇康的文学作品以散文为主,具有丰富的人文情怀和艺术感染力。
嵇康的代表作品包括《琴赋》、《原道》等,这些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一大瑰宝。
六、陆机陆机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他被誉为“文学鬼才”。
陆机的文学作品以散文和诗歌为主,语言流畅、文字精炼,具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人文情怀。
陆机的代表作品包括《文赋》、《吴歌》等,这些作品不仅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佳作,也被视为东方文学史上的一道奇观。
七、庾信庾信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兼备文学才华和政治头脑,以小说和诗歌为主,作品内容丰富,情感饱满。
了解魏晋历史看什么
了解魏晋历史看什么
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很混乱,但史学名家的专著也很多。
如果基础不好,对这一时期的历史脉络不是很清楚,我的建议是先找一本教材将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先缕清楚,推荐北京大学出版社的《中国古代简史》,可以直接看魏晋南北朝部分,把年代事件先搞清楚。
之后,可以阅读魏晋南北朝史的专著,最有名的便是王仲荦的《魏晋南北朝史》和吕思勉的《两晋南北朝史》,但吕思勉的版本偏文言,不适合入门。
治魏晋南北朝史的史学名家很多,其代表作均可以选择阅读:
1、陈寅恪的《隋唐制度渊源论稿》,讲述了隋唐制度的渊源,也就是来自南北朝时期的制度。
《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也不错,是万绳楠整理的陈寅恪的讲课笔记。
2、田余庆的《东晋门阀政治》,东晋政治史的必读书目
还有他的《秦汉魏晋史探微》,也是史学名著
3、李凭的《北魏平城时代》,北魏的崛起是我国历史上的大事,是隋唐的源头,此书也是北魏历史的必读书
4、唐长孺的《魏晋南北朝史论丛》《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续编》,这是史学家唐长孺的论文集
5、周一良的《魏晋南北朝史札记》,可以看一下历史大家是如何读史书的
6、仇鹿鸣的《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可以称为《东晋门
阀政治》的前篇。
其实还有很多,魏晋南北朝史的史学名家太多了,不过如果只想看通俗故事的,可以看梅毅的《华丽血时代》,如果想看战争的,可以看李硕的《南北战争三百年》。
最后,假如你古文水平够好,直接阅读二十四史中的《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南史》《北史》以及《资治通鉴》中的魏晋南北朝部分等自然更好。
魏晋南北朝史学发展的特点
魏晋南北朝史学发展的特点魏晋南北朝这段历史,真的是一段特别精彩的时光,简直就像是一部跌宕起伏的连续剧。
要说这个时期的史学发展,简直是让人感叹,这可不是个简单的事情。
那时候的历史学家们可真是各显神通,有的就像是天生的“八卦达人”,专门喜欢挖掘那些历史背后的故事。
你想啊,那个年代的风气,文人雅士聚在一起,谈天说地,除了吟诗作对,聊聊历史也是乐趣无穷。
哎,聊到这,我就忍不住想起了“风花雪月”这四个字,正好形容那个时代的文人风采。
讲到魏晋的历史学发展,那可是有一群非常出色的历史学家,像是陈寿、司马光这样的“大咖”,他们用自己的笔触,把那些发生过的事情生动地呈现出来。
你说,历史不就是一段段故事吗?这些历史学家就像是记录员,把所有的奇闻轶事一笔一划都记下来。
他们的作品可不是干巴巴的年表,而是透过生动的文字,把当时的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
像那种讲究“笔墨纸砚”的文人,他们可都是高手,轻轻一挥,整个历史场景就浮现在眼前了。
再说说那个时期的思想潮流,真是千花百卉,五光十色。
儒家、道家、佛家各种思想在历史书中碰撞,碰撞出很多精彩的火花。
那种思想的交锋,就像是打擂台一样,各派争奇斗艳,你来我往,热闹得很。
比如,史学家们开始关注社会背景、经济条件,这些因素对历史的影响,哇,这样一来,历史就不再是个冷冰冰的数字和事件,而是变得有血有肉,有温度。
这种变化,真是让人感到惊喜,好像一下子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原来历史的背后还有那么多故事可以挖掘。
那段时间的历史学可不止是书本上的内容,大家还爱用笔写信、作诗,甚至是讲故事。
史学家们常常在自己的作品里夹杂一些个人的见解和感悟,这可不是单纯的历史记录,而是带着作者的情感与思想。
这就像你跟朋友聊天一样,不光是说事,还会带点个人的色彩,让整件事情更有趣、更贴近人心。
你读到那些文字,简直就像是在听老朋友的唠嗑,轻松自在,仿佛回到了那个充满人情味的时代。
不得不提的是,那个时代的书籍和文献的传播也开始有了新变化。
魏晋南北朝50个经典人物故事超简略版
魏晋南北朝50个经典人物故事超简略版1. 曹操: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统一北方,建立魏国,善于运筹帷幄。
2. 曹丕:曹操的儿子,魏国的第一位皇帝,是一位有才华的文学家。
3. 孙权:东吴的创始人,成为三国时期东南地区的霸主。
4. 刘备:刘备是刘协后来被封为蜀国的建立者,也是明君之一。
5. 关羽:刘备的义兄,著名的武将,以忠诚和勇敢而闻名。
6. 张飞:刘备的义弟,精通骑射,勇猛善战。
7. 诸葛亮:蜀国的丞相,智勇双全,被尊为卧龙先生。
8. 刘秀:汉光武帝,刘备的祖先,结束了王莽篡位的新朝。
9. 王猛:东汉时期的大将,被誉为“辽东猛虎”。
10. 孔融:魏晋时期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辞章被尊为经典。
11. 王导:晋朝的宰相,文学才华出众,被称为“王左丞”。
12. 陆机:晋朝的文学家和哲学家,他的诗歌在当时很有影响力。
13. 山涛:南朝宋时期的宰相,他提倡节俭和廉洁。
14. 卢德言:南朝梁时期的诗人和政治家,他的诗歌被称为“卢诗”。
15. 谢灵运:南朝陈时期的文学家,擅长写詩,他的作品有深刻的思想。
16. 曹植:魏晋时期的文学家,他的辞章才华出众,被誉为“曹子文”。
17. 王导:晋朝的宰相,文学才华出众,被称为“王左丞”。
18. 左思:东晋时期的文学家,他的辞章富有感情和艺术性。
19. 郭璞:东晋时期的书法家和文学家,善于古文和辞章。
20. 郑玄:东汉末年的大儒家学者,对经书有独到的解读。
21. 陶渊明:东晋时期的文学家和诗人,以田园诗著名,对后世影响深远。
22. 郭宝:南朝刘宋的宰相,善于治理政务,有决断力。
23. 谢安:谢灵运的孙子,是东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24. 王羲之:东晋时期的书法家,被称为“书圣”,他的书法艺术影响了后世。
25. 陈寿: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是《三国志》的作者。
26. 孙策:孙权的父亲,是东吴的创始人之一,勇猛善战。
27. 吴国夫人:孙权的母亲,是公孙瓒的妹妹,智慧聪明。
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国内部分知名学者
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中世纪史国内部分知名学者一.先秦史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梁思永,夏鼐(考古,北大),吕振羽(吉林大学),吕思勉,许倬云(台湾中央研究院),费孝通(考古,社科院),张光直(考古,台湾中央研究院),尹达(考古,台湾中央研究院),苏秉琦(北大),林耀华(中央民族大学),徐中舒(史前和三王,四川大学),翦伯赞(先秦和秦汉,北大),齐思和(先秦史、世界中古史和中国近代史,北大),马非百(中国历史博物馆),赵光贤(西周史和孔子研究,北师大),束世徵(华东师范大学),王玉哲(南开大学),唐兰(北大),李亚农(上海历史研究所),杨宽(复旦大学),童书业(山东大学),黄子通(北大)金景芳(吉林大学),田昌五(山东大学),吴荣曾(北大),徐修鸿(复旦大学),赵锡元(吉林大学),杜水生(北师大),张广智(青海师范大学),李学勤(清华),詹子庆(东北师范大学),晁福林(北师大),刘泽华(南开大学),王震中(社科院),江林昌(烟台大学),朱凤瀚(南开大学),罗新慧(北师大),韩巍(北大),陈伟(先秦及秦汉考古,武汉大学)二.秦汉史钱穆(秦汉史、中国古文化、儒学,北大),林剑鸣(西北大学),顾颉刚田余庆(秦汉及魏晋史,北大),邢义田(台湾中央研究院),余英时(汉史、中国古文化、儒学,台湾中央研究院),林甘泉(人大),田人隆(社科院),李祖德(社科院),安作璋(山东大学),朱绍侯(秦汉和魏晋史,河南大学),陈苏镇(秦汉和魏晋史,北大),王子今(秦汉和魏晋史,北师大),李开元(北大),刘庆柱(秦汉考古,社科院)三.魏晋南北朝史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和隋唐史,北大),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和隋唐史,武汉大学),韩国磐(魏晋南北朝和隋唐史,厦门大学),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和隋唐史,山东大学),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日本史,北大),贺昌群(魏晋南北朝和汉唐史,社科院),尚钺(魏晋史、先秦史、中国古代通史,人大)何兹全(北师大),齐涛(山东大学),朱大渭(社科院),陈爽(社科院),阎步克(北大),罗新(魏晋南北朝史、北方民族史、西域史,北大),赵克尧(魏晋史和汉唐史)四.隋唐五代史(不计前面重复的)胡如雷(河北大学),陶懋炳(五代史,湖南师范大学)吴宗国(北大),荣新江(北大),薄小莹(北大),王小甫(唐宋史,北大),郑学檬(唐史、古代经济史等,厦门大学),陈明光(汉唐史,厦门大学)五.宋辽夏金元史邓广铭(宋史,北大),漆侠(宋辽夏金史,河北大学),黄现蟠(宋元史及民族史,广西大学),韩儒林(西夏史和元史,北师大),吴天墀(西夏史,四川大学),陈述(辽史,社科院),张博泉(辽金史,吉林大学)舒焚(辽史,湖北大学),陈振(宋史,南京师范大学),周宝珠(宋史,华中师范大学),杨树森(辽宋金史,吉林大学),汝企和(宋史,北师大),邓小南(宋史、唐宋妇女史,北大),张希清(辽宋夏金史,北大),张帆(宋史,北大),刘浦江(辽金史,北大),李锡厚(辽金史,社科院)六.明清史吴晗(明史,清华),郑天挺(南开大学),谢国桢(南开大学),韦庆远(人大),邓之诚(北大),戴裔煊(明史、民族史、澳门史,中山大学),王毓铨(明史,社科院),梁方仲(明代社会经济史,中山大学),傅衣凌(明清社会经济史,厦门大学),赵俪生(明清思想史,兰州大学)南炳文(南开大学),王思治(清史,人大),戴逸(清史,人大),夏明方(清史,人大),张研(清史,人大),杨念群(清史,人大),赵世瑜(明清以来的民俗史,北师大),王天有(北大),杨国桢(明清史和社会史,厦门大学)七.其他1通史大家:白寿彝(北师大)2.宗教、哲学、思想史:任继愈,侯外庐(北师大),杨向奎(山东大学),汤用彤(北大),陈垣(北师大)熊铁基(华中师范大学),何兆武(清华),姜守诚(社科院),夏甄陶(社科院),祝瑞开(上海大学)3.经济史:吴大琨(人大),傅筑夫,曹大为(北师大),李伯重(清华),李文治(社科院)世界上古史研究国内当代部分知名学者:1. 史前史学:宋兆麟(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毛昭晰(浙江大学)、吴新智(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林耀华(中央民族大学,已故)、杨堃(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詹天祥(浙江大学)、孔陈焱(浙江大学)2.古埃及学:刘文鹏(东北师范大学,已故)、令狐若明(吉林大学)、颜海英(北京大学)、周启迪(北京师范大学)、李晓东(东北师范大学)、金寿福(复旦大学)3. 古西亚学(含两河、亚述、波斯、赫悌、犹太、伊斯兰等文明):吴宇虹(东北师范大学)、李铁匠(毕业于北京大学,先后任教江西大学、南昌大学、常熟理工学院)、拱玉书(北京大学东语系)、李政(北京大学东语系)、杨建华(吉林大学考古系)、黄民兴(西北大学)、哈全安(南开大学)4. 古印度学:季羡林(北京大学,已故)、刘家和(北京师范大学)、林承节(北京大学)崔连仲(辽宁大学)、李隆国(北京大学)、刘欣如(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郭良鋆(中国社科院亚太所)、葛维钧(中国社科院亚太所)、5古希腊罗马学:王敦书(南开大学)、李雅书(北京师范大学,已故)、杨共乐(北京师范大学)、彭小瑜(北京大学)、朱龙华(北京大学)、朱孝远(北京大学,文艺复兴和古希腊)、王大庆(中国人民大学)、廖学盛(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胡庆钧(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郭小凌(北京师范大学)、郝际陶(东北师范大学)、张强(东北师范大学)、宫秀华(东北师范大学)、晏邵祥(首都师范大学)、黄洋(复旦大学)、周巩固(东北师范大学)、陈恒(上海师范大学)、黄春高(北京大学)、裔昭印(上海师范大学,古希腊史和世界文化史),周怡天(北京大学,世界上古史)世界中古史国内部分知名学者1. 西欧基督教文明:马克垚(北京大学,中西封建社会),戚国淦(首都师范大学,世界中古史尤其是都铎史),陈曦文(首都师范大学, 基督教与中世纪西欧社会),夏继果(首都师范大学, 西欧中世纪史、近代早期国际关系史、英国史和欧洲教育史的研究),王乃耀(首都师范大学,英国都铎史),王勤榕(首都师范大学,欧洲封建社会晚期的社会与经济),刘明翰(湖南师范大学,欧洲中世纪史),赵文洪(社科院,欧洲中世纪史、西欧中古晚期及近代早期财产权利问题、人与自然关系等问题研究),顾銮斋(山东大学, 英国史 \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西方文化史),杨昌栋(已故,中世纪基督教),庞卓恒(天津师范大学,中西封建社会和史学理论),侯建新(天津师范大学, 英国及西欧经济社会史、中西经济社会史比较、史学理论),郭守田(已故,东北师范大学,欧洲中古史),朱寰(东北师范大学,世界中古史和西欧封建社会),陈仲丹(南京大学,欧洲古典文明和西方文化史),朱孝远(北京大学,西欧封建社会晚期和古希腊史),彭小瑜(北京大学,基督教会史), 刘新成(首都师范大学,英国中世纪教会史),蒋孟引(南京大学,已故,英国史),赵立行(复旦大学,世界文明史和欧洲中世纪史),郭方(社科院),黄春高(北京大学, 西欧封建社会),孟广林(人民大学, 西方封建政治史、文化史与中西历史的比较研究), 王素色(中央民族大学,中外古代民族文化交流),王挺之(四川大学,西方城市史、文艺复兴研究),刘景华(武汉大学,西欧中世纪史和英国史),徐松岩(西南师范大学,西欧中世纪史),2. 拜占庭文明:张绪山(清华大学),陈志强(南开大学),徐家玲(东北师范大学)3. 俄罗斯文明:孙成木(社科院,俄国史、苏联史研究),张建华(北京师范大学),曹维安(陕西师范大学) ,于沛(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俄国史)4. 伊斯兰—阿拉伯文明:哈全安(南开大学),郭应德(北京大学),纳忠(已故,北京外国语大学),马明良(西北民族大学)5. 中古日本、朝鲜、印度:王金林(复旦大学,日本史)、刘琳琳(北京大学,日本史)、徐建新(社科院,日本古代史),沈仁安(北京大学,世界近现代史和日本史),吴廷謬(南开大学,日本史)、禹硕基(辽宁大学,日本史),张玉样(辽宁大学),赵德宇(南开大学)、叶渭渠(社科院,日本史)、王家骅(已故,南开大学,日本史)、刘子敏(延边大学,朝鲜史)、姜龙范(延边大学,朝鲜史),林承节(北京大学,印度史)、刘欣如(社科院,印度史)6. 古代非洲、美洲文明:郑家馨(北京大学,非洲史,南非史,殖民主义史),林被甸(北京大学,拉丁美洲史)7. 其他:钱乘旦(北京大学,英国近代史) 高毅(北京大学,欧美近现代史,法国史),何顺果(北京大学,美国史),李道揆(社科院,美国史),阎照祥(南开大学,英国近代史),陈乐民(社科院,欧洲近现代史), 沈坚(浙江大学,世界近现代史,法国史),陆庭恩(北京大学,非洲近现代史),艾周昌(华东师范大学,世界近代史、亚非史),彭坤元(社科院,非洲近现代史),齐世荣(首都师范大学,世界近现代史)徐蓝(首都师范大学,世界近现代史)、彭树智(西北大学,中东史)、刘北成(清华大学,世界近代史),何芳川(北京大学,亚非拉近代史)、胡德坤(武汉大学,世界近现代史)雷海宗、林志纯、周谷城、周一良、吴于廑、齐世荣、齐思和等等老一辈史学大家,往往是中外历史各个领域皆有所成,而当代许多学者也是多领域贯通的。
魏晋南北朝-2023年中考语文文学文化常识快速识记
03 两晋文学
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
陶渊明
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卒后私谥靖节,世 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一作宜 丰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 西首位文学巨匠。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 、彭泽县令等职,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 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 ,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 , 代表作《桃花源记》《归去来辞》《归园田居》《饮酒》 等。
三曹
曹
曹
操
丕
曹 植
东汉权臣兼曹魏奠基者
曹操
魏武帝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 瞒,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书法家、诗人,代表作《龟虽寿》、《观沧 海》。曹操早年就表现出对武艺的爱好与才能 ,博览群书,尤其喜欢兵法,曾抄录古代诸家 兵法韬略,还有注释《孙子兵法》的《魏武注 孙子》著作传世。这些为他后来的军事生涯打 下了稳健的基础。
被誉为“建安之杰”
曹植
曹植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作为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与集大成者,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 其代表作有《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后人因其文学 上的造诣而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为“三曹”。其诗以笔力雄健 和词采华美见长,留有集三十卷,已佚,今存《曹子建集》为宋 人所编。曹植的散文同样亦具有“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的特色 ,加上其品种的丰富多样,使他在这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南 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 。文学批评家钟嵘亦赞曹植“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 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并在《诗品》中把他列为品 第最高的诗人。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 者,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
南北朝被称为“史学三裴”是哪三个人?“史学三裴”们有哪些贡献?
南北朝被称为“史学三裴”是哪三个人?“史学三裴”们有哪些贡献?本文导读:裴松之裴松之(371—451),字世期。
南朝宋河东闻喜人。
八岁便学通《论语》、《毛诗》。
他博览群书,三坟五典皆能触类旁通。
立身处世,俭朴随和。
20岁上便拜殿中将军。
东晋孝武帝太元(373—396)年间,朝廷招揽各界名流参与国家大政建设,裴松之也以才当选,正值风流年少,才华横溢,颇得同仁赏识。
之后,裴松之拜员外散骑侍郎。
刘裕在为奠定南朝刘宋基业而大举北伐之时,特请裴松之为司州主簿(刘裕为刺史),很快又转治中从事。
不久刘裕攻克洛阳,遂令他居于洛阳行使全权。
刘裕在与裴松之相处的过程中,非常钦佩他的才干,因此一再地委以重任。
刘宋王朝开国之初,刘裕便派人带敕急召裴松之回京,他说:“裴松之廊庙之才,不宜久居边务,今召为太子洗马,与殷景仁同,可令知之。
”宋文帝刘义隆即位后,以《三国志》过于简略,委托裴松之为其作注。
书成,文帝赞之曰:“裴世期不朽矣。
”后文帝又委其续修何承天未竟之“国史”(南朝之“宋史”)。
不想,还未及再展才华,便于元嘉二十八年卒,年80岁。
裴松之除《三国志注》65卷外,还有《文论》、《晋纪》、《集注丧服经传》等著作行于世,在裴氏家族中算得上是著述较丰的一位。
裴骃裴骃,字龙驹。
裴松之子。
与其父一样,裴骃少秉家学,酷爱经史,官至中郎参军。
他一生把主要精力倾注于史学研究领域,尤其为《史记》加注,做出了卓越贡献,是古代杰出的史学大家。
裴骃曾多次反复阅读《史记》,深感无注给后人阅读和研究带来极大的困难和不便,于是他经过多年艰辛努力,终于撰成《史记集解》130卷,为后世研究我国古代史提供了丰富资料。
后来,唐司马贞又撰成《史记索隐》13卷,张守节撰成《史记正义》30卷。
后世将这三种注本合称为“史记三家注”。
《史记集解》是《史记》问世以来第一部为其作注的大型综合性注本,裴骃的大名也将随着“史家之绝唱”的《史记》一书而流传千古。
裴子野裴子野(466—528),字几原。
魏晋南北朝史专家王仲荦简介 他的个人生活是什么样的
魏晋南北朝史专家王仲荦简介他的个人生活是什么样的本文导读:个人生活爱好诗文先生自幼爱好诗文,在上海正风文学院求学期间,因诗写得好,得到章太炎先生的赏识,收为晚年弟子,章先生对他的影响甚大。
30年代初,开始走上学术研究道路时,曾向章先生请教治学方向,老师告诉他“民族危亡关头,欲保种姓,必须热爱祖国历史。
”王先生从此明确意识到史学研究与祖国命运的密切关系,树立起为复兴民族而治史的崇高信念,而且为此奋斗了一生。
为人师表王仲荦先生桃李遍天下,山大现有许多老师都是他的弟子。
先生逝世后,他的弟子兼同事,山大历史系教授郑佩欣先生有挽联云:“有遗著四百万字育齐鲁三千英才”先生非常爱护学生,早在中央大学任教时,就因支持学生民主运动,受到排斥。
在山大任教期间,经常拿出自己的微薄工资接济学生。
对于学生的困难,他总是热心地给以解决。
他总是将学生的事看作自己的事情,对学生的关心甚于对自己的关心。
他视学生如己出,倘若学生犯了错误,他首先做的是自责,然后才去教育学生。
在先生心目中,学生的前途是最重要的。
齐涛先生(现任山东省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省委高校工委书记,省社科联副主席,曾主编高等院校文科教材《中国古代史》)是他的学生,学校本来安排他读完硕士之后接替王先生的夫人郑宜秀教授的工作,以便郑老师有时间更好地照顾王先生(先生当时有心脏病),但先生看出齐涛是个人才,不愿因为自己影响他日后的锦绣前程,并未接受学校的安排,还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继续教导齐涛,直到先生病逝。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启功先生闻王仲荦先生病逝,撰有挽联:直谅多闻,是为益友。
精勤盖代,无愧宗师。
平凡生活先生拼搏奋斗了一生,成就了他光辉的业绩。
先生不仅有着伟大的一面,也有着自己平凡的生活。
先生生活简朴,当年与郑宜秀老师结婚时,其家当只有一件替换的破夹袄。
家里的水泥地板坏了,自己找来工具,亲手修好。
先生秉性耿直,做人极有原则。
一次开会,领导不公平处理一件事,先生马上就站起来:“给我找车子,我身体不好,要回家了。
宗白华对魏晋南北朝的评价
宗白华对魏晋南北朝的评价
宗白华是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化评论家,他对中国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
期给予了深入的评价。
在他的著作中,宗白华对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首先,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动荡和多变的时期。
由于中央政
权的分裂,以及外族的入侵和内部的纷争,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战乱和动荡的局面。
宗白华认为,这种局面严重削弱了当时的中央政权的统治能力,使得地方势力得以膨胀,导致了社会的分裂和混乱。
其次,宗白华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他指出,这一时期
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尤其在文学和艺术领域有着较大的成就。
以魏晋文化为代表的士人文化,重视个人的内心体验和情感表达,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气质。
宗白华认为,这种文化倾向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社会的精神追求和价值观念。
此外,宗白华还关注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体制和经济状况。
他认为,这一
时期的政治体制相对宽松,地方豪强势力的活动相对频繁,对整个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而经济方面,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业生产和商业贸易都有比较大的发展,尤其是南方地区的经济繁荣,给当时的社会带来了一定的活力。
综上所述,宗白华对魏晋南北朝的评价具有较为客观的特点。
他深入剖析了这
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对于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过他的研究,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背景和特征。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作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作家(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语文知识、练习题、试卷大全、教案教学、课件大全、知识扩展、阅读答案、课文内容、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Chinese knowledge, practice questions, exam papers, lesson plans, courseware, knowledge expansion, reading answers, text content, composition,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作家1.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建安文学”的创始人,其代表作有《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
宗白华对魏晋南北朝的评价
宗白华对魏晋南北朝的评价引言宗白华(1908年-1994年),字丰原,号玉堂,是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和文化名人。
他对中国历史有着深入研究,并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文将根据宗白华的观点,对魏晋南北朝进行评价。
魏晋南北朝的背景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
这一时期发生了三国分裂、五胡乱华等重大事件,国家政权频繁更迭,社会经济发展也面临巨大困难。
然而,正是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魏晋南北朝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文化和思想。
宗白华对魏晋南北朝的评价文化多元与交流融合宗白华认为,魏晋南北朝是一个文化多元与交流融合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原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统治者接纳中原文化,同时也对自身的文化进行了改造和发展。
这种文化的多元性和交流融合为中国历史上后来的统一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文人墨客的繁荣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墨客兴起,成为社会主流群体。
他们以才华横溢、学识渊博而闻名于世。
宗白华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墨客在思想上追求自由与独立,他们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洞察力,并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出来。
这些作品不仅是艺术创作的杰作,更是对那个时代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状态的真实记录。
文化思潮与学术成就宗白华指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涌现出了许多重要的学术思潮和学派。
例如玄学、道家、佛教等思想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
同时,在科学技术方面,魏晋南北朝也有了重要的成就。
例如,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提出了中国古代数学史上的里程碑——《九章算术》,在数学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社会制度与政治变革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制度和政治形势发生了巨大变革。
宗白华认为,这一时期的政治变革主要体现在统治者之间的争夺和国家政权的更迭。
而在社会制度方面,封建地主经济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形式,士族集团逐渐形成并对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种社会制度和政治形势的变革也给后来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社会奠定了基础。
魏晋南北朝史学大家
魏晋南北朝史名家在魏晋南北朝史研究领域學術界所稱譽的“四大名旦”為:唐長孺、周一良、王仲犖、何茲全。
被譽為“四小名旦” 為:田余慶、韓國磬、高敏、萬繩楠。
1、唐长孺(1911——1994 )教授。
吴江人。
1932年大学文科毕业。
毕业后在兰田国立师、大学等单位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等职,并任大学历史系主任,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主任,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早年从事中国辽、金、元史的研究。
1944年后,专注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并从事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的整理和研究。
自1955年以来,三联书店、中华书局等先后出版他的《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至九世纪江南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等学术专著。
多次发表研究魏晋至隋唐时期历史和敦煌吐鲁番文书的论文。
唐长孺广泛参加史学社会实践。
1961年,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魏晋南北朝分册)》。
从1963年起,主持并参加二十四史中北朝四史(《魏书》、《周书》、《北齐书》、《北史》)的点校工作。
1975年,经他倡议,在国家文物局领导下组成“吐鲁番出土文书整理组”,由他任组长主持整理工作,并主编出版了《吐鲁番出土文书》等书。
1955年以来,唐长孺招收并培养了多批研究生。
他领导成立的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室是一支学风严谨、成果显著的较完整的学术梯队。
在国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并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历史卷》(隋唐五代部分)、《吐鲁番出土文书》(10册)等。
2、周一良:(1913——2001)中国历史学家。
早年曾用字太初。
东至人,1913年1月19日生于。
民族资产阶级家庭出身。
8岁入塾,习经、史、子书,后加日文、英文。
周一良对日本史和亚洲史造诣尤深,1949年以前曾讲授日本史。
建国后,创设亚洲各国史课程,培养了一批亚洲史及日本史的教学和研究人才。
1944~1946年任哈佛大学日语教员。
1946~1947年回国任燕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1947~1949年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1949~1952年转任历史系教授,并曾兼系主任。
【魏晋诗人名人录全集】
【魏晋诗人名人录全集】魏晋时期(220年—420年),指东汉瓦解后,三国到两晋的时期,通常所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到公元589年)这段历史的前一阶段。
魏晋中“魏”指的是三国北方政权曹魏,而“晋”指的是司马氏建立的晋朝,此时北方正是五胡十六国时期。
魏晋时期,国家政权更替频繁,思想自由开放。
文化上得到了巨大的发展,文学、思想、美术、书法、音乐都诞生了影响后世的大家。
人们对人物的品评由道德风范转向人物外貌,进而发展到人物的精神气质,文化史上称之为魏晋风流或魏晋风度。
以魏晋风度为开端的儒道互补的士大夫精神,奠定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基础,影响深远。
当今的年轻人作为对人生的爱恋,自我的发现与肯定,与魏晋风度的价值观念是一脉相承的。
而现在年轻人在追求行止姿容的漂亮俊逸的个性上,又和魏晋风度的美学观相辅相成。
曹魏魏是三国(220年-280年)时期的政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时期,这时主要有曹魏、蜀汉及孙吴三个政权。
汉末三国战争不断,使得中国人口急剧下降,经济严重受到损害,因此三国皆重视经济发展,加上战争带来的需求,各种技术都有许多进步。
184年汉灵帝时期爆发黄巾之乱,为了安定地方,州牧拥有地方控制权。
而后朝廷因内乱被军阀董卓控制,各地实力派州牧举兵反抗董卓。
190年董卓挟持朝廷迁都,地方州牧纷纷划地一方,群雄割据。
董卓最后被吕布和王允设计刺杀,长安最后被李傕占领。
汉献帝趁机东逃,于196年被曹操迎到许昌,改元建安。
曹操采纳“奉天子以令不臣”(俗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策,击败多股势力,于200年的官渡之战击败袁绍,至208年时大致掌控了中国北方。
然而于该年冬季的赤壁之战中被孙刘联军击败,形成了三国鼎立的雏型。
220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迫汉献帝禅让,立国号为魏,史称曹魏,至此东汉灭亡,正式进入三国时期。
隔年以益州为主的刘备亦称帝,国号续为汉,史称蜀汉。
刘备与孙权在赤壁之战后拓展势力,为了荆州问题双方多次发生纠纷与战争,最后刘备在222年的夷陵之战失败,孙权获得荆州绝大部分。
魏收:南北朝时期史学家,北地三才之一
魏收:南北朝时期史学家,北地三才之一本文导读:魏收历仕北魏、东魏、北齐三朝,与温子升、邢邵并称"北地三才子"。
累官至尚书右仆射,掌诏诰,总议监五礼事,位特进。
曾参修律令。
天保八年(557年)迁太子少傅。
武平三年(572年),魏收去世。
获赠司空、尚书左仆射,谥号"文贞"。
天保二年(551年),魏收受命撰魏史,他与房延佑、辛元植、刁柔、裴昂之、高孝干等"博总斟酌",撰成《魏书》一百三十篇,记载了鲜卑拓跋部早期至东魏被北齐取代这一阶段时期的历史。
书成之后,众口喧嚷,指为"秽史",魏收三易其稿,方成定本。
另存《魏特进集》辑本。
魏收的先祖是汉朝初年的高良侯魏无知。
祖父魏悦是魏无知的六世孙,他性情深沉厚重,胸怀宽阔,宣城公李孝伯对他深为器重,把女儿嫁给了他。
魏悦担任济阴太守,政绩斐然。
魏收的父亲魏子建官至左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骠骑大将军,死后获赠仪同三司、定州刺史,谥号"文静"。
魏收从小机警敏捷,不拘小节。
他十五岁时,已经熟悉了文章的写法,以文采扬名。
魏收最初出仕时,被任命为太学博士。
河阴之变时,尔朱荣大肆捕杀朝臣,他凭借智慧逃脱,侥幸免于一死。
吏部尚书李神隽很器重他的才学,奏请朝廷授他为司徒记室参军。
节闵帝即位后,下诏测试群臣,让魏收起草封禅书,他提笔一挥而就,连草稿都没要。
文章近千言,改动的地方寥寥无几。
这时,黄门郎贾思同侍立在天子旁边,他十分激赏魏收的才学,对节闵帝说:"即便有七步成诗的才华,也不能超过魏收。
"又升任散骑侍郎,不久,受命掌管天子的起居注的记录,并参与国史的编纂。
很快后,又兼任中书侍郎。
此时,魏收年二十六岁。
北魏孝武帝初年,朝廷又下诏命魏收担任原来的官职。
朝廷堆积了许多文书诰命,魏收一一处理,事事都能让孝武帝满意。
起初,高欢坚持辞让天柱大将军的职务,孝武帝命魏收起草诏书,以顺从他的请求,想再加封他为相国,问魏收相国的品秩有多高,魏收据实回答,孝武帝便作罢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晋南北朝史名家在魏晋南北朝史研究领域學術界所稱譽的“四大名旦”為:唐長孺、周一良、王仲犖、何茲全。
被譽為“四小名旦” 為:田余慶、韓國磬、高敏、萬繩楠。
1、唐长孺(1911——1994 )教授。
江苏吴江人。
1932年上海大同大学文科毕业。
毕业后在兰田国立师范、武汉大学等单位历任讲师、副教授、教授等职,并任武汉大学历史系主任,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主任,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早年从事中国辽、金、元史的研究。
1944年后,专注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并从事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的整理和研究。
自1955年以来,三联书店、中华书局等先后出版他的《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至九世纪江南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等学术专著。
多次发表研究魏晋至隋唐时期历史和敦煌吐鲁番文书的论文。
唐长孺广泛参加史学社会实践。
1961年,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魏晋南北朝分册)》。
从1963年起,主持并参加二十四史中北朝四史(《魏书》、《周书》、《北齐书》、《北史》)的点校工作。
1975年,经他倡议,在国家文物局领导下组成“吐鲁番出土文书整理组”,由他任组长主持整理工作,并主编出版了《吐鲁番出土文书》等书。
1955年以来,唐长孺招收并培养了多批研究生。
他领导成立的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室是一支学风严谨、成果显著的较完整的学术梯队。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并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历史卷》(隋唐五代部分)、《吐鲁番出土文书》(10册)等。
2、周一良:(1913——2001)中国历史学家。
早年曾用字太初。
安徽东至人,1913年1月19日生于山东青岛。
民族资产阶级家庭出身。
8岁入塾,习经、史、子书,后加日文、英文。
周一良对日本史和亚洲史造诣尤深,1949年以前曾讲授日本史。
建国后,创设亚洲各国史课程,培养了一批亚洲史及日本史的教学和研究人才。
1944~1946年任哈佛大学日语教员。
1946~1947年回国任燕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1947~1949年任清华大学外文系教授,1949~1952年转任历史系教授,并曾兼系主任。
1952年以后任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兼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亚洲史(后改亚非史)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主任。
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的《人类科学文化史》第三卷编委会编委、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日本史学会名誉会长。
论著已结集者有《魏晋南北朝史论集》(1963)及《魏晋南北朝史札记》(1985)。
《论集》包括关于这一时期的社会、政治、民族、典制、史学等方面问题的论述,《札记》则重在诠释史料。
两书皆立论严谨,富于创见,往往从对具体问题的精当考辨中揭示出重要的历史问题,并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因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推重,如《乞活考》等文每为有关论著所援引。
3、王仲荦(1913——1986),教授。
浙江余姚人。
1937年毕业于上海正风文学院。
曾任上海太炎文学院、中央大学、山东大学教授。
建国后,历任山东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中国唐史学会第一、二届副理事长,山东省史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专于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史。
著有《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关于中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及封建关系的形成问题》、《北周六典》等。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魏晋南北朝史学术研究领域,学术界一致公认有两大家即“南唐北王”。
北王就是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王仲荦先生。
4、何兹全(1911年——2011年),山东菏泽人。
高中在山东省立六中(今菏泽一中)学习。
1935年在北平大学(今北京大学)史学系毕业后,去日本留学,翌年因病回国。
曾师从傅斯年、陈寅恪。
1939—1940年接受中英庚款董事会的专款资助,在中央大学历史系研究魏晋南北朝史,并在该系讲授“中国通史”课。
1941—1944年任国民党中央训练委员会编审。
1944年秋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47年赴美国,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读书,并受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资助,协助法兰西斯教授将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翻译为英文。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发生后回国,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先后任副教授、教授,兼任魏晋南北朝研究室主任。
何兹全主要集中研究汉唐经济史、兵制史、寺院经济和魏晋南北朝史几个方面。
是国内最早倡导魏晋封建说的学者之一。
早在学生时代,他就发表《魏晋时期庄园制的刍形》、《三国时期国家的三种领民》、《中古时期大族寺院领户研究》等论文,论述了魏晋南北朝封建依附关系的出现和盛行。
以后,他又在《关于中国古代社会的几个问题》、《汉魏之际社会经济的变化》等论文中比较系统地阐发了魏晋封建说的主张。
此外,他的《中国中古时期佛教寺院》(1934)一文,在学术界颇有影响。
80年代,他又发表《佛教经律中关于寺院财产的规定》和《佛教经律中关于僧尼私有财产的规定》两文,把寺院经济的研究引向深入。
他在兵制史研究方面,亦有创见,对世兵制、魏晋中军、孙吴兵制、十六国兵制和府兵制前的北朝兵制诸问题,他进行了深入探讨。
《中国古代社会》一书,是他多年研究古代社会及古代向中世纪演变的重要成果。
全书分四部分,对西周封建说、春秋战国之际封建说和亚细亚型东方社会说提出不同意见,并就“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同与异”发表独到见解。
代表作:《魏晋南北朝史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中国通史·魏晋南北朝时期》。
《中国古代社会》,河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
5、田余庆(1924——2014),男,历史学家,湖南省湘阴县人。
1924年2月11日生于陕西省南郑县(今汉中市),北京大学史学系1950年毕业,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已退休。
1950年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
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历任北京大学讲师、教授、历史系主任,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兼任国务院学术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务院古籍整理与出版规划小组成员、《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编辑委员会委员等职。
1985~1986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讲学。
专于中国古代史,对魏晋南北朝政治史尤有研究。
田余庆先生早年从事中华民国史、中国近代史研究工作,曾与金毓黻合编《太平天国史料》,并参加编辑“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后来从事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侧重秦汉史与魏晋南北朝史,参加编著的大学教科书《中国史纲要》(翦伯赞主编)获国家教委特等奖。
他担任硕士生、博士生导师,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术人才。
著作与教材《太平天国史料》,神州国光社,开明书店,1950年(与金毓黻合编)《中国史纲要》秦汉魏晋南北朝史部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初版,1991年第2版,1996年第三版,2005年第四版《秦汉魏晋史探微》,中华书局,1993年11月。
《秦汉魏晋史探微(重订本)》(中华学术精品),中华书局,2004年2月新1版,2006年1月第2次印刷。
《秦汉魏晋史探微(重订本)》,中华书局,2011年6月第3版第4次印刷。
《拓跋史探》,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3月;修订本2011年1月。
《当代名家学术思想文库·田余庆卷》,万卷出版公司,2011年1月。
6、韩国磐(1919——2003),已故国学大师、史学大家。
韩国磐先生是当代中国魏晋隋唐史学科和中国经济史学科的奠基者之一,也是我国第一个专门史(经济史)国家重点学科的主要奠基者和学术带头人,为中国古代史教学和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韩先生生前为厦门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国古代史博士生导师,我国第一位经济史专题的经济学博士后导师。
曾任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政协常委、主席团成员,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委员。
主要学术兼职有:中国唐史学会顾问(第一届起),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顾问(第一届起),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顾问(第一届起),福建省历史学会会长,福建省诗词学会顾问,厦门市教育工会副主席,厦门大学工会副主席;《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期刊顾问。
韩国磐先生于1960年创建了新中国高校第一个中国经济史研究机构,1991年成为我国高校中第一位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中国社会经济史学者,198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曾应邀赴日本唐史研究会、明治大学、东京大学、京都大学;韩国庆北大学、忠南大学、忠北大学、朝鲜大学、高丽大学;香港大学等多所高校讲学,被聘为日本明治大学客座教授。
韩国磐先生一生撰写著作20部(包括海外出版物),在《光明日报》《历史研究》以及日本《骏台史学》、韩国《百济研究》、香港《抖擞》《华侨日报》等刊物发表论文130篇。
韩国磐先生的许多史学观点已成为学术定论,产生深远的影响,仅CNKI国内学术库就曾引用韩国磐论著逾1500次(全文搜索),其学术成果至今仍被美国、欧洲、日本、韩国、俄罗斯、澳大利亚以及东南亚等地学者引述。
其著作被哈佛、剑桥、耶鲁、早稻田等世界著名学府以及大英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纽约公共图书馆等数百家国外学术机构馆藏,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更是系统收藏了韩先生的全部著作。
在学术奠基方面,韩国磐先生的《隋唐五代史纲》和《魏晋南北朝史纲》是教育部选定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曾被国内高校普遍使用,影响了前后几代的历史学人,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其《隋朝史略》是共和国第一部断代史专著,对当代中国史学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北朝经济试探》《南朝经济试探》是新型断代经济史的开创之作、也是新中国第一套经济专史;《隋唐的均田制度》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均田制的专著;《隋唐五代史论集》中的许多论述更是成为经典理论进入教材。
在学术体系建立后,其《敦煌吐鲁番出土经济文书研究》(主编)获首届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隋唐五代史纲》(修订本)(第二版)获原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魏晋南北朝史纲》获首届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南北朝经济史略》获原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学校出版社优秀学术专著优秀奖;《中国通史》(主编)获北方十五省、市、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
7、高敏(1929——2014) 1927年7月生,湖南桃江县人。
中共党员。
曾历任郑州市社科联副主席、河南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理事、河南省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国秦汉史学会会长、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唐史学会理事、中国农战史学会理事、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等。
曾任郑州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史学会会长、中国史学会理事、河南省社科联与郑州市社科联理事、中国秦汉史学会与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及中国历史学会顾问、武汉大学兼职教授、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国际福研究会副会长、郑州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等。
1949年考入湖南大学历史本科研习历史科学,后转入武汉大学历史系本科学习,1958年武汉大学研究生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