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11月月考试卷分析
河北省邢台市质检联盟2023_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
![河北省邢台市质检联盟2023_2024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11月月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0ab136b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d1.png)
2023~2024学年高一(上)质检联盟第三次月考化学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专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至第三章第一节。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N 14-O 16-S 32-Ca 40-Fe 56-Cu 64-Ba 137-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洗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中华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中的明珠,也是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
下列对古诗词所涉及的化学知识的解读错误的是( )。
A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黄酒属于分散系B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铁生锈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C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雾属于气溶胶D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铁质铠甲能导电,属于电解质 2.25℃时,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水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K +、2Fe +、Cl -、OH - B .2Mg +、2Ca+、Cl -、3NO -C .H +、Na +、Cl -、3HCO -D .3Fe +、4NH +、I -、OH -3.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纯碱受热易分解,常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 B .氯气具有漂白性,常用作棉、麻和纸张的漂白剂 C .氧化铁呈红棕色,常用作油漆、涂料的红色颜料D .2FeCl 溶液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常用于刻蚀印刷电路板铜箔4.NO 会危害人体健康,污染城市环境,还会对生态平衡造成巨大威胁。
一种利用氨气除去NO 的反应为32224NH 4NO O 4N 6H O +++催化剂,设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高三11月调研考试化学试卷分析
![高三11月调研考试化学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ff724e6bed5b9f3f80f1cd6.png)
高三11月调研考试化学试卷分析高三11月调研考试化学试卷分析202*年11月宁乡县高三调研考试化学试卷分析一:试卷特点和评价本次调研试题是一份非常好的阶段性测试试卷,试卷既测试了学生对前段所复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又实现了对学生应具有的审题能力、分析推理能力、计算能力、实验能力等能力的考查;试题重点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及简单应用,整体难度适中,试卷中无偏题、难题、怪题,所有考题都实现了对基础知识的落实。
第II卷要求学生正确书写化学用语的地方很多,有效地考查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品质、基本技能掌握等方面。
因此,本试卷是对高三教学情况进行摸底,教师对前段复习可查阅的很好的调研材料。
二:各题得分情况及错因分析阅卷期间,笔者随机抽取了105份试卷进行了抽样分析,试题平均得分59.47分,各题得分和错误情况如下:题次正确选项1B2A3A44.3CD10C30.8AD4C84.1A11B71.6C5D88.6A12C46.6BD6D75.0A13C76.2 A7B58.0AD14B52.1CD正确率(%)67.187.5主要错选项题次正确选项CDC8B9C正确率(%)88.696.6主要错选项从抽样分析来看,第一卷得分较低分别是第1、3、7、10、12、14题等。
第1题,有17%的考生错选D,这部分考生认为石墨烯属于化合物而不是单质,因此把B当做正确答案(B中说石墨烯是化合物),而导致错选,这是考生对基本概念不熟悉。
第3题是一道组合选择题,试题考查了物质结构(比例模型、结构式、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化学用语(电子式、化学式书写,电离方程式书写)、元素化合物知识(铁、铝的性质),试题综合性较大,但要选出正确答案还是比较容易,但由于考生对上述知识落实不够,从而导致出现错选。
第7题是对实验基础知识的考查,萃取的原理、溶液的稀释本是最基础知识,但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匮乏,导致正确率较低。
第10题也是常见的陈题,相信在复习碳和硅时老师们作为重点讲了的,但考生由于不理解反应的原理,导致错误率很高,本道题中,错选A (饱和碳酸钠)的多达23.7%,错选D(饱和NaCl的氨水溶液)更是高达36.4%,说明考生对碳酸氢钠、碳酸钠溶解度的问题还没真正掌握。
高一化学月考总结与反思
![高一化学月考总结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a50872d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6e.png)
高一化学月考总结与反思高一化学月考总结与反思高一的第一次月考已经结束了,成绩与我的上届学生相比简直是大相径庭,虽然接-班时有心理准备,可看了成绩统计还是纠结的要命。
尖子生没有,差生遍地都是。
回顾一个月的教学,其实也采取了很多方法来帮助差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可效果太差。
有一种差生,纯粹是因为他没有能力集中精神来理解一个完整的问题,或者说,要求他自主地持续10分钟关注一个问题,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
这种差生还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他缺少主动自我纠正的能力,他没有纠正自己在学习上所出现的各种错误的动机,错了就错了,好象和他无关一样。
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不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掌握和应用,导致答题错误。
2、语言表述不清楚,逻辑性较差,缺乏条理性。
表现在不能用精练的、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具体的反应现象,或对反应现象叙述不清;回答问题不能抓住重点问题去阐述,不能答出关键点。
3、能力与方法问题。
阅读理解、综合分析与归纳、语言表达、科学探究等能力较差,对化学学科中常用的科学方法不熟悉。
表现在不能正确归纳出不同化学反应的相似之处;不会进行探究性学习;根据现象总结结论的能力较差。
今后教学的建议:1、要在扎实把好基础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密切关注学生的动态,让学生更加关心现实生活和生产中涉及化学知识的问题,对学生碰到的疑难点、易错点应及时给予点拔引导,帮助学生及时解决。
课堂上应精讲多练,多让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其积极性、自觉性,不断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答卷中反映出学生不会审题、字迹潦草、写错别字、化学式书写错误、语言表达不规范等,这说明在规范答题训练方面有缺陷,要在平时的作业训练及测试评讲中加强答题规的训练,注意科学性和规范化,以减少答题的失误,并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3、提高优秀率,降低低分率。
总之,作为老师的我们要研究如何让学生爱学化学、愉快地化学、结合生活实际的学化学、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学化学。
高一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分析及反思
![高一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分析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45abd832453610661ed9f4a3.png)
高一年级化学第一次月考分析及反思高一化学组根据备课组的安排,我们对课程内容进行了调整,把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这一节放到后面去学,把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学完,所以这一次考试的内容是第一章第一节和第二章的内容。
整个试卷的题目紧扣教材,没有偏题和怪题,难度不大。
通过试卷讲评和分析,发现有以下几个问题:选择题共20个,60分,错误率较高的是4、6、12、13、15、16、19题,学生对物质的分离,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共存问题和电解质等内容存在空缺,第19题化学方程式中标化合价存在问题,所以错误率较高。
主观题40分,第21题错误率较高,关键是题目没看清,沉淀2是蓝色沉淀,所以失分较多。
22题有两空失分较多,表现为描述不准确。
23题离子共存需要多记多练,25题是初中时做过的一个体型,错误率较高,应该注意方法的讲解。
虽然题目基础简单,但是高分较少,不及格人数多,平均分数低,从考试看出学生存在以下不足:1、学生上课能听懂老师所讲的内容,能做好笔记,但没有及时复习,对知识点巩固不够,于是在考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有很多题目不知道怎么下笔,觉得力不从心。
2、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良好的审题习惯,题目只看个大概,就急忙解答,这也是丢分的重要原因之一。
3、平时练习不够,应该加强练习。
通过对试卷的分析和对学生的调查,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有很多方面需要做相应的调整和改进:1、学生上课听讲,记好笔记是学好化学课的基础,此外,平时要加强对知识点的检查力度,强化学生的记忆,每个星期定期进行检查,让每个学生把知识记牢固,避免在考试中出现思维混乱,摸棱两可的情况。
2、对于作业进行精心的设计,仔细的挑选,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层作业,并根据学生时间布置作业量,对于学生难于动笔的实验题,尽可能选取有代表性的题目,教给学生正确的思路和方法,使学生逐渐适应相关题型。
3、对作业的质量提高要求,规范学生的表达,强化汉字的书写,提高书写质量,不出现错字和别字,要求学生读懂题目后开始做作业,养成不看书、不讨论先做作业,再对照书本和笔记本检查作业的良好习惯,使学生能在考试中养成自觉检查试卷的习惯。
北京市2022高一化学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2022高一化学11月月考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3721f49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dc.png)
【答案】A
【解析】
答案为B;
根据在同一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以判断,答案为B。
14.工业上冶炼锡的第一步反应原理为2SnO2+3C=2Sn+aM↑+CO2↑,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反应中SnO2被还原
D.根据公式V=nVm=mVm/M可知,在标准状况下等质量的甲烷和氧气的体积之比=(mVm/16):(mVm/32)=2:1,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点睛】根据气态方程:PV==nRT及n=m/M、m=ρV可知,P×M==m/VRT= P×M=ρRT,当P、T一定时,M与ρ成正比。
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12.为了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其中符合实验要求且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离子反应
实验结论
A
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新制氯水
浅绿色溶液变成棕黄色溶液
2Fe2++Cl2=2Fe3++2Cl-
Fe2+具有氧化性
B
在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锌片
浅绿色溶液变成无色溶液
Fe2++Zn=Fe+Zn2+
【解析】
【详解】A项、使酚酞溶液呈红色的溶液为碱性溶液,碱性溶液中Na+、K+、SO42-、CO32-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能大量共存,故A正确;
B项、无色溶液中不可能存在淡蓝色的Cu2+离子,故B错误;
C项、含有大量Ba2+的溶液中Ba2+与SO42-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项、使石蕊溶液呈红色的溶液为酸性溶液,酸性溶液中CO32-与H+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2021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11月份)含解析
![2021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11月份)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79641e043323968001c9237.png)
2021年高一上学期月考化学试卷(11月份)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69分)1.1996年2月,德国达姆斯特重离子研究所合成出当时最重要的人造元素,它是由Zn撞入一个Pb的原子核,并立即释放出一个中子而产生的一种新元素的原子.该元素的原子核内所含有的质子数是()A.111 B.112 C.113 D.1142.鉴别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最简便的方法是()A.萃取B.蒸馏C.过滤D.用激光笔照射3.下列物质的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B.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制成蒸馏水C.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D.用淘洗的方法从沙里淘金4.将下列四种溶液,滴加KSCN溶液呈血红色的是()A.NaOH B.FeCl2C.AlC13D.Fe2(SO)35.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宝藏,期待着人们的开发和利用.下列物质不经过化学变化就能从海水中获得的是()A.单质溴B.单质镁C.烧碱D.食盐6.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当两个反应放出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等时,反应中消耗的HCl和NaOH物质的量之比为()A.3:1 B.2:1 C.1:1 D.1:3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A.氯化铝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Al3++3OH﹣=Al(OH)3↓B.Al(OH)3溶于NaOH溶液中:Al(OH)3+OH﹣=AlO2﹣+2H2OC.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2AlO2﹣+CO2+3H2O=2Al(OH)3↓+CO32﹣D.Al2O3粉末溶于NaOH溶液中:Al2O3+2OH﹣=2AlO2﹣+H2O8.在H2SO4酸化过的Al2(SO4)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沉淀W(g)与所加NaOH 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9.将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插入下列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的是()A.稀硝酸B.稀盐酸C.硝酸铜D.氢氧化钠10.下列变化一定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A.KMnO4→MnO2B.Cl﹣→Cl2C.H2S→SO2D.Fe2+→Fe11.下列反应属氧化还原反应,而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的是()A.Mg3N2+6H2O═3Mg(OH)2↓+2NH3↑B.2Na+2H2O═2NaOH+H2↑C.2NO2+H2O═2HNO3+NO D.2F2+2H2O═4HF+O212.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 (方程式中H为+1价,O 为﹣2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ClO3在反应中失电子B.ClO2是氧化产物C.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D.1 molKClO3参加反应有2mol电子转移13.可用于判断NaHCO3粉末中混有Na2CO3的实验方法是()A.加热时有气体放出B.滴加盐酸时有无气泡生成C.溶于水后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D.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14.加热NaHCO3和Na2CO3混合物20g,至质量不再变化为止,冷却后称量其固体质量是13.8g,则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A.84% B.8.4% C.1.6% D.16%15.市场上销售的“84”消毒液,其商品标识上注明;①本品为无色液体呈碱性;②使用时应加水稀释;③可对餐具、衣物进行消毒,可漂白浅色衣物.其有效成分可能是()A.Cl2B.H2SO4C.NaClO D.KMnO416.下列物质既能由金属和酸反应获得,也能通过金属和氯气反应获得的是()A.CuCl2B.FeCl2C.FeCl3D.AlCl3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氯气是黄绿色的,C1﹣是无色的B.H2在C12中能安静燃烧,火焰呈苍白色,瓶口有白色烟雾生成C.Cl2和H2的混合气一定会发生爆炸D.燃烧时一定要有氧气参加1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2H+═CO2↑+H2OB.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Ba2++SO42﹣═BaSO4↓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Ag+Cu2+D.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Fe+3Cu2+═2Fe3++3Cu1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大理石和硝酸:CO32﹣+2H+═H2O+CO2↑B.铁和稀盐酸:2Fe+6H+═2Fe3++3H2↑C.稀硫酸和氨水:H++NH3•H2O═NH4++H2OD.碳酸氢钙溶液和盐酸:HCO3﹣+H+═H2O+CO2↑20.下列无色溶液中,可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Cu2+、SO42﹣、Fe3+、Cl﹣B.Ba2+、Na+、NO3﹣、CO32﹣C.MnO4﹣、Fe2+、Na+、.SO42﹣D.Na+、NO3﹣、K+、SO42﹣21.下列酸性条件下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Na+、K+、CO32﹣、SO42﹣B.Cu2+、SO42﹣、HCO3﹣、Na+C.Cu2+、SO42﹣、NO3﹣、Fe3+ D.OH﹣、Na+、Mg2+、SO42﹣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溶液与NaOH溶液共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说明原溶液中存在NH4+B.某溶液中加入盐酸后有无色气体产生,该气体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原溶液中含CO32﹣C.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时.火焰呈黄色,说明原溶液中只含有Na+,不含有K+D.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原溶液中存在SO42﹣23.下列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与50mL 1mol•L﹣1的AlCl3溶液中氯离子浓度相等的是()A.150 mL 1 mol•L﹣1的MgCl2B.75 mL 2 mol•L﹣1的NH4ClC.150 mL 3 mol•L﹣1的KCl D.75 mL 2 mol•L﹣1的CaCl2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第三次月考化学答卷24.洪灾过后,饮用水的消毒杀菌成为抑制大规模传染性疾病爆发的有效方法之一.漂白粉是常用的消毒剂.(1)工业上将氯气通入石灰乳[Ca(OH)2]制取漂白粉,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填化学式).(3)漂白粉溶于水后,受空气中的CO2作用,即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次氯酸,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5.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时,应用的化学试剂是,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除去碳酸氢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的碳酸钠时,应用的化学试剂是,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26.为了供学生课外活动,要求把SO42﹣、CO32﹣、H+、OH﹣、NH4+、Fe3+、Na+七种离子根据共存原理分为两组混合溶液,两组的离子数目要接近.分配结果是:第一组:.第二组:.27.根据反应8NH3+3Cl2=6NH4Cl+N2,回答下列问题:(1)氧化剂是,还原剂是(2)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分子个数比(3)当有68克氨气参加反应时,被氧化的物质为克.三、推断题(共5分)28.如图是一些常见的单质.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图,有些反应中的部分物质被略去.常温常压下,A为无色有毒气体,B为红棕色粉末,C、E为金属单质.反应①②均为工业上的重要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K的化学式为.(2)写出B与C高温反应生成E和F的化学方程式:.(3)写出D与J的稀溶液反应生成G的离子方程式:.xx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创新学校高一(上)月考化学试卷(11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69分)1.1996年2月,德国达姆斯特重离子研究所合成出当时最重要的人造元素,它是由Zn撞入一个Pb的原子核,并立即释放出一个中子而产生的一种新元素的原子.该元素的原子核内所含有的质子数是()A.111 B.112 C.113 D.114【考点】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其相互联系.【专题】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分析】根据人造元素,它是由Zn撞入一个Pb的原子核,并立即释放一个中子而产生的一种新元素的原子,并利用质子数和质量数的关系来解答.【解答】解:Zn撞入一个Pb的原子核,并立即释放一个中子,形成新的原子质子数为30+82=112,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的组成,注意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题目难度不大.2.鉴别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最简便的方法是()A.萃取 B.蒸馏 C.过滤 D.用激光笔照射【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氢氧化铁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而氯化铁溶液不具备该性质.【解答】解:胶体和溶液的区别是:氯化铁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而氯化铁溶液不具备,可以据此来鉴别二者.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胶体的特性以及溶液和胶体的鉴别知识,是对课本知识的考查,较简单.3.下列物质的分离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B.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制成蒸馏水C.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D.用淘洗的方法从沙里淘金【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泥沙不溶于水,而食盐可以;B.自来水中水的沸点较低;C.酒精与水互溶,不分层;D.金与沙的密度不同.【解答】解:A.泥沙不溶于水,而食盐可以,则用过滤的方法除去食盐水中的泥沙,故A 正确;B.自来水中水的沸点较低,可选择用蒸馏的方法将自来水制成蒸馏水,故B正确;C.酒精与水互溶,不分层,不能萃取碘水的中碘,应选苯或四氯化碳作萃取剂,故C错误;D.金与沙的密度不同,可用淘洗的方法从沙里淘金,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方法的选择,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及性质差异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分离方法及分离原理,题目难度不大.4.将下列四种溶液,滴加KSCN溶液呈血红色的是()A.NaOH B.FeCl2C.AlC13D.Fe2(SO)3【考点】二价Fe离子和三价Fe离子的检验.【专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三价铁离子遇到硫氰酸钾会发生络合反应,使溶液显血红色;加入适量KSCN溶液后,变成血红色,说明溶液中一定存在铁离子,据此进行解答.【解答】解:A.氢氧化钠溶液中不存在铁离子,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血红色,故A错误;B.氯化亚铁溶液中不存在铁离子,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血红色,故B错误;C.氯化铝溶液中不存在铁离子,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变血红色,故C错误;D.亚硫酸铁溶液中存在铁离子,向其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成血红色,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铁离子的检验方法,题目难度不大,试题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考查,要求熟练掌握铁离子的检验方法;明确检验铁离子常用的试剂:硫氰化钾、苯酚等.5.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宝藏,期待着人们的开发和利用.下列物质不经过化学变化就能从海水中获得的是()A.单质溴B.单质镁C.烧碱 D.食盐【考点】海水资源及其综合利用;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专题】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专题.【分析】根据从海水制备物质的原理可知,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单质需要利用化学反应来制取,而食盐可利用蒸发原理,淡水利用蒸馏原理来得到.【解答】解:A.可从海水中获得氯化钠,通过电解熔融氯化钠得到钠和氯气,是化学变化,通过氯气将溴离子氧化为溴单质,是化学变化,故A错误;B.通过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得到镁,是化学变化,故B错误;C.把从海水中获得的氯化钠配制成饱和食盐水,然后电解,即得烧碱、氢气和氯气,是化学变化,故C错误;D.把海水经太阳暴晒,蒸发水分后即得食盐,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能够从海水中获得,故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海水的成分,需要注意的是金属单质与非金属单质需要利用化学反应来制取,掌握原理是解题的关键.6.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当两个反应放出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等时,反应中消耗的HCl和NaOH物质的量之比为()A.3:1 B.2:1 C.1:1 D.1:3【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分析】根据反应方程式①2Al+6H+=2Al3++3H2↑,②2Al+2OH﹣+2H2O=2AlO2﹣+3H2↑进行计算.【解答】解:根据反应方程式①2Al+6H+=2Al3++3H2↑,②2Al+2OH﹣+2H2O=2AlO2﹣+3H2↑可知:当两个反应放出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等时,反应中消耗的HCl和NaOH 物质的量之比为3: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依据方程式的计算,难度不大,正确书写反应的方程式是解题关键.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A.氯化铝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Al3++3OH﹣=Al(OH)3↓B.Al(OH)3溶于NaOH溶液中:Al(OH)3+OH﹣=AlO2﹣+2H2OC.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2AlO2﹣+CO2+3H2O=2Al(OH)3↓+CO32﹣D.Al2O3粉末溶于NaOH溶液中:Al2O3+2OH﹣=2AlO2﹣+H2O【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氢氧化钠少量,铝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B.氢氧化铝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C.二氧化碳过量,反应生成碳酸氢根离子;D.氧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解答】解:A.氯化铝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故A正确;B.Al(OH)3溶于NaOH溶液中,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故B正确;C.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反应生成碳酸氢根离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CO2+3H2O=Al(OH)3↓+HCO3﹣,故C错误;D.氧化铝粉末溶于NaOH溶液中,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3+2OH﹣=2AlO2﹣+H2O,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判断,为高考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明确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如: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弱电解质等需要保留化学式,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等.8.在H2SO4酸化过的Al2(SO4)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沉淀W(g)与所加NaOH 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考点】镁、铝的重要化合物.【专题】图像图表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向H2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首先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水,不产生沉淀,然后是硫酸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当氢氧化钠过量时,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沉淀最后全部溶解.【解答】解:向H2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首先发生:H++OH﹣=H2O,则开始时没有沉淀生成;当H+全部中和之后,继续加入氢氧化钠,先发生反应:AlCl3+3NaOH=Al(OH)3↓+3NaCl,再发生反应:Al(OH)3+NaOH=NaAlO2+2H2O,先产生沉淀,后沉淀溶解,所用NaOH溶液体积为3:1;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图象的关系,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氢氧化铝能溶于碱的性质,难度不大.9.将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插入下列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的是()A.稀硝酸B.稀盐酸C.硝酸铜D.氢氧化钠【考点】铝的化学性质.【分析】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表明生成氧化铝,结合氧化铝与酸、碱的反应来解答.【解答】解: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表明生成氧化铝,氧化铝具有两性,与硝酸、盐酸、NaOH均反应,但氧化铝与硝酸铜不反应,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Al及氧化铝的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完全钝化表面为氧化铝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铝两性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0.下列变化一定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A.KMnO4→MnO2B.Cl﹣→Cl2C.H2S→SO2D.Fe2+→Fe【考点】氧化还原反应.【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则选项中为氧化剂的变化,氧化剂中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KMnO4→MnO2中M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但不需要加还原剂,自身受热分解即可实现,故A不选;B.Cl﹣→Cl2中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需加氧化剂才能实现,故B不选;C.H2S→SO2中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需加氧化剂才能实现,故C不选;D.Fe2+→Fe中F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需加还原剂才能实现,故D选;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明确元素的化合价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熟悉氧化剂、还原剂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来解答,题目难度不大.11.下列反应属氧化还原反应,而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的是()A.Mg3N2+6H2O═3Mg(OH)2↓+2NH3↑B.2Na+2H2O═2NaOH+H2↑C.2NO2+H2O═2HNO3+NO D.2F2+2H2O═4HF+O2【考点】氧化还原反应.【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分析】含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且水中H、O元素的化合价不变,则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不含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B.水中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水为氧化剂,故B不选;C.只有N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而水既不是氧化剂也不是还原剂,故C 选;D.水中O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水为还原剂,故D不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2.ClO2是一种消毒杀菌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实验室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ClO2: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 (方程式中H为+1价,O 为﹣2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KClO3在反应中失电子B.ClO2是氧化产物C.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D.1 molKClO3参加反应有2mol电子转移【考点】氧化还原反应.【分析】根据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O均为﹣2价)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4价,C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4价,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Cl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4价,则KClO3在反应中得电子,故A 错误;B.该反应中KClO3是氧化剂,在反应中被还原,ClO2是还原产物,故B错误;C.该反应中C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4价,所以H2C2O4是还原剂,在反应中被氧化,故C正确;D.Cl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低为+4价,1个氯原子转移1个电子,所以1mol KClO3参加反应,转移1mol电子,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明确元素化合价变化是解本题关键,难度不大.13.可用于判断NaHCO3粉末中混有Na2CO3的实验方法是()A.加热时有气体放出B.滴加盐酸时有无气泡生成C.溶于水后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D.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考点】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基本方法选择及应用.【专题】物质检验鉴别题.【分析】A.加热时碳酸氢钠分解;B.二者均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C.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而碳酸氢钠与氯化钡不反应;D.均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解答】解:A.加热时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酸钠,不能判断NaHCO3粉末中混有Na2CO3,故A错误;B.二者均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不能判断NaHCO3粉末中混有Na2CO3,故B错误;C.碳酸钠与氯化钡反应,而碳酸氢钠与氯化钡不反应,则溶于水后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可判断NaHCO3粉末中混有Na2CO3,故C正确;D.均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判断NaHCO3粉末中混有Na2CO3,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和鉴别,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及性质差异为解答的关键,注意碳酸氢钠、碳酸钠的鉴别方法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14.加热NaHCO3和Na2CO3混合物20g,至质量不再变化为止,冷却后称量其固体质量是13.8g,则原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A.84% B.8.4% C.1.6% D.16%【考点】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专题】差量法;利用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CO2↑+H2O,由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导致固体质量减少,利用差量法计算碳酸氢钠的质量,进而计算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解答】解:设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则:2NaHCO3Na2CO3+CO2↑+H2O 质量减少168 62x 20g﹣13.8g=6.2g则:=,解得:x=16.8g,所以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20g﹣16.8g=3.2g,则原混合物中纯碱的质量分数为:×100%=16%,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的计算,为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中等,试题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明确发生反应原理为解答关键,注意利用差量法进行计算.15.市场上销售的“84”消毒液,其商品标识上注明;①本品为无色液体呈碱性;②使用时应加水稀释;③可对餐具、衣物进行消毒,可漂白浅色衣物.其有效成分可能是()A.Cl2B.H2SO4C.NaClO D.KMnO4【考点】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专题】卤族元素.【分析】“84”消毒液为无色液体呈碱性,主要成分为NaClO,具有漂白性和强氧化性.【解答】解:氯水和硫酸都为酸性溶液,不符合,KMnO4呈紫色,与题中无色不符,主要成分为NaClO,溶液显碱性,且具有漂白性和强氧化性.故选C.【点评】本体靠擦汗84消毒液的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根据题中信息解答,学习中注重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16.下列物质既能由金属和酸反应获得,也能通过金属和氯气反应获得的是()A.CuCl2B.FeCl2C.FeCl3D.AlCl3【考点】氯气的化学性质.【专题】卤族元素.【分析】A、铜排在氢的后面,不能与酸反应;B、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C、铁排在氢的前面可以和酸反应,生成的是氯化亚铁;D、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铝.【解答】解:A、铜排在氢的后面,不能与酸反应,故A错误;B、铁排在氢的前面可以和酸反应,生成的是氯化亚铁而不是氯化铁,而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故B错误;C、铁排在氢的前面可以和酸反应,生成的是氯化亚铁而不是氯化铁,故C错误;D、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铝,所以既能由金属和酸反应获得,也能通过金属和氯气反应获得,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熟悉和应用的能力,解答类似题目只需,抓住金属活动性的顺序表的特征即可.该题易错选B和C,铁与酸反应生成的是+2价的铁.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氯气是黄绿色的,C1﹣是无色的B.H2在C12中能安静燃烧,火焰呈苍白色,瓶口有白色烟雾生成C.Cl2和H2的混合气一定会发生爆炸D.燃烧时一定要有氧气参加【考点】氯气的化学性质.【专题】卤族元素.【分析】A、氯气是黄绿色的气体,C1﹣是无色的;B、在点燃条件下,氢气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苍白色火焰,生成的HCl遇水蒸气形成盐酸小液滴;C、要在爆炸极限范围内;D、狭义燃烧的定义是: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放热的氧化反应,广义燃烧的定义是可燃物跟助燃物(氧化剂)发生的剧烈的一种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即燃烧是指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反应,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A、氯气是黄绿色的气体,C1﹣是无色的,故A正确;B、在点燃条件下,氢气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苍白色火焰,生成的HCl遇水蒸气形成盐酸小液滴,所以会看到白雾产生,故B错误;C、要在爆炸极限范围内,所以Cl2和H2的混合气不一定会发生爆炸,故C错误;D、燃烧是可燃物跟助燃物(氧化剂)发生的剧烈的一种发光、发热的氧化反应,燃烧的广义定义:燃烧是指任何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反应,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氯气的性质和燃烧的定义,燃烧一定是发光放热的剧烈反应,不一定有氧气参加,比如氢气在氯气中也是燃烧,难度不大.18.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O32﹣+2H+═CO2↑+H2OB.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Ba2++SO42﹣═BaSO4↓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Ag+Cu2+D.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Fe+3Cu2+═2Fe3++3Cu【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碳酸钙是难溶于水的盐,不能拆成离子形式;B、钡离子和硫酸根能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离子反应遵循电荷守恒;D、铁能将金属铜从其盐中置换出来.【解答】解:A、碳酸钙是难溶于水的盐,不能拆成离子形式,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实质是:CaCO3+2H+═CO2↑+H2O+Ca2+,故A错误;B、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的实质是:钡离子和硫酸根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即Ba2++SO42﹣═BaSO4↓,故B正确;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发生的反应为:Cu+2Ag+═2Ag+Cu2+,该离子反应不遵循电荷守恒,故C错误;D、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能将金属铜从其盐中置换出来,即Fe+Cu2+═Fe2++Cu,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离子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是现在考试的热点.1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大理石和硝酸:CO32﹣+2H+═H2O+CO2↑B.铁和稀盐酸:2Fe+6H+═2Fe3++3H2↑C.稀硫酸和氨水:H++NH3•H2O═NH4++H2OD.碳酸氢钙溶液和盐酸:HCO3﹣+H+═H2O+CO2↑【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碳酸钙为沉淀,应保留化学式;B.不符合反应客观事实;C.二者反应生成硫酸铵与水;D.碳酸氢钙溶液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解答】解:A.大理石和硝酸,离子方程式:CaCO3+2H+═H2O+CO2↑+Ca2+,故A错误;B.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离子方程式:Fe+2H+═Fe2++H2↑,故B错误;C.稀硫酸和氨水,离子方程式:H++NH3•H2O═NH4++H2O,故C正确;D.碳酸氢钙溶液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HCO3﹣+H+═H2O+CO2↑,故D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反应实质是解题关键,注意离子方程式应遵循客观事实、遵循原子个数、电荷数守恒规律,题目难度不大.20.下列无色溶液中,可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Cu2+、SO42﹣、Fe3+、Cl﹣B.Ba2+、Na+、NO3﹣、CO32﹣C.MnO4﹣、Fe2+、Na+、.SO42﹣D.Na+、NO3﹣、K+、SO42﹣【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溶液无色,则有颜色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可大量共存,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Cu2+、Fe3+有颜色,不能大量存在,故A错误;B.Ba2+与CO32﹣反应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MnO4﹣、Fe2+有颜色,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溶液无色,且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可大量共存,故D正确.。
第二学期高一化学考试试卷分析
![第二学期高一化学考试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8d3627f43323968011c9271.png)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分析报告一、试卷整体情况本次月考试卷,考查范围:必修2第一章。
与教学进度要求相同。
选择题共25个,非选择题,4个,合计100分。
命题意图:在紧扣教材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稍有拓展,绝大部分为基础题,部分试题虽然难度不大,但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使之有较好的区分度,试题看起来容易但得分不易。
年级平均分为,及格率为%,优秀率%。
总体来说,这次考试考的在预料之中,成绩比较理想。
二、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1.送分题送不到手学生对知识理解不深、不到位、不细的原因,又有识记不牢的现象,导致基础题也不能得分的。
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向有经验的涂老师和张老师探讨后,采取的方法是反复默写,第一次默写,全对的每个班大概只有1,2个,利用课余时间,晚自习,挨个当面纠正错误,第二次默写,大概有1/3的同学能全对,有错误的同学再次当面纠正,第三次默写,大部分同学能对,但是还有7,8个同学仍然写不对,为此,我利用中午午自习的时间给他们重新讲解,以至于学会,这样的方法虽然费时,费力,但是对于这批学生,也是比较好的办法,反复记,反复背,反复默。
如在这次考试中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NaS的形成过程共10分,我所教的7,8班大部分同学都能写对。
2.审题不仔细,语言叙述不到位、化学用语不规范造成失分严重。
写化学方程式,80%的学生得不到满分的原因不是不会写反应物或生成物,而是由于所写方程式或者是没有条件、或者是不写状态、或者是条件错误、或者是不配平等,让人苦想不得。
这次考试原子周期表的推断题,推出AL元素,题中让书写AL的氧化物与氢氧化钠的反应,而好多同学写的是氢氧化AL的反应,造成丢分严重的现象,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在考试之前的习题课,讲解质量检测时,我就针对类似的问题专门练习,提醒学生看题的要求,是让写什么,写元素名称还是写元素符号,是写方程式还是写离子式,这个没有技术含量,只是学生的态度问题,是因为不认真造成的,也属于落实不到位的突出表现。
高一化学试卷分析范文(通用8篇)
![高一化学试卷分析范文(通用8篇)](https://img.taocdn.com/s3/m/65723c50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18.png)
高一化学试卷分析范文(通用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句子大全、作文大全、诗词歌赋、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complete sentences, complete compositions, poems,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一化学试卷分析范文(通用8篇)高一化学试卷分析范文第1篇一、内容分析本次测试为人教版数学第四册第一至五单元内容,本试卷的测试点覆盖面广,注重考查基础知识,概括了第一至五单元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所有知识点,有数据数据与整理、除法、认识图形、解决问题等,难易分配恰当,重点检测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数学思考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一月考分析总结(16篇)
![高一月考分析总结(16篇)](https://img.taocdn.com/s3/m/2902810a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1a.png)
高一月考分析总结(16篇)高一月考分析总结 1本次月考结束后,我对试卷和考试成绩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并和阅卷老师进行交流后得出如下结论:一、试卷特点及反映出的问题整张试卷考查了《必修3》第一、第二章内容,全面考查算法初步和统计的内容,突出了这两章的重点和考点,目的性强。
试卷满分150分,共有三大题,考试时间120分钟,难度较低,有助于学生树立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运算能力。
但通过考试也反映出不少问题:(1)书写潦草,格式错误;(2)算法初步掌握不透;(3)计算能力差,基本功较弱。
二、班级学生学习状况经过一个多学期的高中学习,全年级绝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比较重视数学学习;上课认真听课,大部分学生能按时完成作业。
但是学生的数学基础比较薄弱,包括基础知识,基本运算和基本的数学方法;在一些关键知识上存在漏洞,如整体代换,算法的基本思想,数学思维和表达能力,数据分析和制定决策等。
致使后续学习存在一定的`障碍;数学学习方式较落后,基本还停滞于模仿,缺乏自主学习能力,数学综合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改进措施与对策1、进一步树立学生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喜欢数学,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2、要求学生重视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解题能力。
3、积极补缺补差,减少甚至消灭班里的低分率,提高合格率。
4、教学中准确掌握重点难点,积极探索研究新教材的教学理念,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
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提高多媒体的使用率,加大课堂容量。
5、加强实际问题的数学化,提高实际问题的解答能力。
6、加强数形结合的教学,很多涉及到数形结合的题目学生往往只采用代数的方法求解,使得解题的效率降低。
7、面对学生的差异,在课堂教学中努力针对不同起点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提问,作业分层布置,减少尖子生吃不饱、差生做不了的现象。
8、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集思广益,研究出最佳的教学方案。
高一化学试卷分析
![高一化学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61dce39f121dd36a32d82ba.png)
高一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分析高一A部胡月丽一、试卷整体评价本次考试主要范围是必修二的第一章物质的结构元素周期律、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题型为选择和填空,试卷整体难度适中。
主要偏重于基础知识的考察。
有助于学生对自己这一个月的网课学习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
为后续的学习在哪方面改进有更针对性帮助。
二、学生答题情况得分率较低的题目: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选择题5、6、8、10、16非选择的第1题;电子式的书写,选择3、非选择1;化学反应速率,非选择4;都是得分相对较低的题目。
学生答题主要错误:1、概念理解不透彻,比如同位素、质量数、相对原子质量理解不透彻有的甚至没记住。
还有的学习方法只停留在接收知识的层次上。
如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给出反应前后的浓度和时间能够准确的求出化学反应速率,但是当给你反应速率求反应前或反应后的浓度时就无从下手。
2、审题不细心,答题不严谨。
最凸显出的就是每个非选择前面都有要求,答案拍照上传至本题下面,并标清题号,但是很多同学不按要求作答,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学生没审题。
非选择最后一题求算反应速率、浓度不审题该不该加单位。
3、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知识运用能力不强。
如6、8、10、16非选择 1.全部设计的是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学生对这部分的掌握情况较差。
不熟悉元素周期表,推不出都考察的是哪些元素,就是推出元素不知道如何判断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
三、教学反思与建议1、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由知识传授变为学习方法的传授。
对概念的分析产生要分析到位,课堂上要多引导学生分析,少包办对概念的讲授,线上教学提前布置,课堂尽量多的提问,反馈学生理解的程度。
本次考查中反馈出很多学生“双基”功夫较差,教师也要承担一部分的责任,教师要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幻灯片是否吸引,幻灯片中的板书、语言是否规范。
只有依靠规范性的训练才能训练出学生规范性的表达,这样才会在非选择上减少得分的损失。
2、网课教学应更好的依靠网络。
以往学生平时上课接触的手机较少,对实验的接触更少,只有放假才能接触到手机,那么利用现在网上教学的条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观看实验,资源共享能刷到学校做不到的更新的高考题。
(完整版)高一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完整版)高一下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c8cb7a4ee06eff9aef807d8.png)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分析吴开艳本次月考试卷立足于基础知识,注重化学学科的思维方法的考查,在强调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对知识运用的运用有一定的要求,是一次阶段性调查试卷,以达到检查教与学的情况,为下阶段的教与学奠定基础。
整体来说难度过适中,虽然我们学校的学生基础较差,学生得分普遍较低,但是能体现教学成效。
下面主要从这几个方面来对这次考试做分析:一、试题特点分析:试题紧扣高一化学教材,能较准确的反应教学大纲和高考对这一个内容的要求;重、难点把握比较恰当,既突出基础知识,又体现了能力要求同时也有明显的区分度;对指导平时教学的针对性比较强,应当是一套比较合适,较好的试题。
题型有选择题1~20题,填空题21~25题,实验题26、27题计算题,能较好的测出学生的各种能力。
二、答题情况和学生分析:(一)选择题选择题总分40分,从表中统计的数据我们看出,选择题得分率是100%,人均分为20.7 。
针对评卷过程中和统计,学生出现问题比较多的题目做如下分析:第6题、这个题主要考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熟悉程度,知道几号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这个题错的较多,错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容易忽略了副族的存在,只考虑主族。
第9题、主要考学生怎么会判断元素位于第几周期,第几主族,这个出错的原因是学生记不住判断主族和周期的公式。
第10题、主要考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错的原因是对核外电子排布不熟悉。
第12题、这个题是历年的一个高考题,有一定的难度,考元素周期表每个周期有多少种元素,要学生发挥想象,并且用到等差数列,学生很容易选B答案,受前面答案的干扰。
第16题、考所有原子的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结构,这个题错的主要是对核外电子排布和电子式书写不熟悉。
以后我会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第18题、考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和原子之间的关系,各层电子的关系,由于是两个原子所以学生难以推算出来。
第20题:是将和核电荷数,周期数和核外电子数综合来考,有一定的难度,学生难以做出来。
高一化学月一试卷分析(1)
![高一化学月一试卷分析(1)](https://img.taocdn.com/s3/m/b31396fb2b160b4e777fcf07.png)
高一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田立萍一、试题分析1.试题结构:考试时长90分钟,总分100分。
单项选择题15个,每小题2分,共30分。
不定项选择题5个,每小题4分,共20分。
非选择题4个,共50分。
2.试题特点考试范围为必修一第一章内容。
考试的主要目的是评价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状况和学业质量标准的达成程度,为学生自主选择发展方向做好服务工作。
命题坚持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测试宗旨,熟悉、理解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水平描述,并以化学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从相应的学业质量水平中提炼、确定各试题的测试目标。
该试题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线,既有广度,也有深度。
处处尽可能的以真实、有意义的事件创设情境,突出化学核心概念与观念,以化学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已知化学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基本理论解决相应实际问题: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成果,能正确的运用化学术语进行表达,并做出合理解释。
选择题部分难易层次清晰,既要学生对所学化学知识有初步认识,也要理解领会所学化学知识的含义及适用条件。
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非选择题部分既具有常规性,又具有创新型,例如21.24题考查基础知识,相对比较直接,学生读题理解题干没有太大的难度。
另外24题以社会热点新冠病毒入手,使学生以严谨求是的科学态度,感受到了化学这门学科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
但是22.23这种题型,虽然是高考常考题型,对于高一学生来说,还比较新颖。
但是问题的设置很接地气,紧紧围绕本章主要教学目标,充分考查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化学实验与探究的能力。
总之,本套试题结构合理,,难度把握层次清晰,无偏题怪题,能够达到考察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目的。
二、学生答卷情况分析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试卷考查知识点不难,侧重基础,但是学生最终得分情况不高(参考每道题的平均分)。
高一化学试卷分析(合集5篇)
![高一化学试卷分析(合集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c1a1ad0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48.png)
高一化学试卷分析(合集5篇)第一篇:高一化学试卷分析第一学期高一化学考试质量分析一、试题命题依据及指导思想 1.命题的依据将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教材作为依据,及与教材配套的练习册作为参考,同时体现了课改精神,对平时的课堂教学起了一定的导向作用。
2.命题的指导思想考试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有利于教与学,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有利于重视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力求为全曲靖市高一化学教师提供一个较为客观、有一定可比性的教学现状,以利于各校在新学期中,及时调整教学,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会考的合格率及高考能考个好成绩。
二.试题的情况介绍本次考试试题由:一.选择题、二.填空题、三.推断题、四.实验题、五.计算题,五部分所组成。
其中选择题48分,共16小题;填空题分20,共2小题;推断题12分共1小题;实验题10分,共1小题。
计算题10分,共1小题。
全卷共21题,满分100分,答卷时间为90分钟。
考试范围以前二章为主。
命题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重点,注意知识点覆盖面;同时重视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力求体现学科的特点,贴近生活。
三.考试情况分析 1.考试得分情况统计我带的是高一十三班,本班平均成绩43.08,50分以上的9人,30分-50分有25人,30分以下3人。
从以上的得分情况看: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还不够牢固,对所学的知识还不会灵活的应用,对一些要求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试题得分率较低,说明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2.学生答题情况分析:第2,3,6,14,15题:是考察对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变化及其得失电子的应用。
6,14,15题丢分较严重。
第4,10小题,是第一章的知识点,考察的是物质的量的知识点,10题失分严重。
第5小题,考察的为物质分类,较简单。
第7小题,考察的是实验室安全知识,难度不是很大。
第8小题,考察的是非金属单质硅,对记忆类知识的考察比较多。
高一11月金太阳联考试卷分析
![高一11月金太阳联考试卷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8447397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d8.png)
高一11月金太阳联考试卷分析一、试卷概述本次试题难度为0.39,试卷区分度为0.37,试卷信度为0.88,整体来说本次考试相对较难。
试卷质量优秀,区分度中等。
本校本次考试最高分94分(含赋分)。
全校化学平均分69.8分(含赋分)。
本科分数线71分,本科上线563人,占比51.3%;特殊分数线79分,上线236人,占比21.5%。
本校上线(赋分608分以上)172人,单科上线率563人,双上线150人,化学贡献率为87.21%。
二、试卷结构内容本次考试范围仅考察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至第二章。
从题型、分值、知识结构等方面看,均衡考察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实验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主要从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化学实验出发,能兼顾各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
是一份比较理想的阶段性评价试卷。
注重考查“双基”的同时,注重主干知识的考查与运用。
本次试卷共100分,用时75分钟,单选题10题共30分,多选题4题共16分,非选题全部为填空题共4小题,共54分。
三、各题得分情况及错误分析主要错误及原因分析:第1题:对丁达尔效应的本质不够清楚,或者说是未仔细看题没有看到题目要求本质。
第2题:对于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的用途不够了解,以及认为次氯酸易分解不可以做漂白剂。
第3题:不知道粒子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或者计算错误。
第4题:对于过氧化钠的阴阳离子之比的知识点忘记。
第5题:对于D选项的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方程式为记住,导致判断错误。
第6题:对于B选项的次氯酸为弱酸,所以氢离子和次氯酸根不能共存的问题认识不清,以及D选项的微溶物也记忆不牢固。
第7题:对于B选项存在疑惑,认为K元素里面含有Na元素,不可以转弯认为Na元素的颜色也可以遮盖K元素的紫色。
第8题:离子方程式掌握不牢固,对于最基本的电荷守恒都没有检查。
第9题:不知道如何去分析D选项,漂白粉和漂白液在强酸强碱的一个用途和效果。
第10题:物质的量的公式掌握不好,同时不清楚稀有气体是单原子组成。
2021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2021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15e9056ec77da26924c5b005.png)
绝密★启用前2021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B.用结晶法提纯NaC1和KNO3的混合物中的KNO3C.用蒸馏法分离乙醇和苯酚的混合物D.除去FeC12溶液中的少量FeC13: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3. 除去SiO2中混有的少量生石灰和石灰石,有如下操作:①加水溶解②加水煮沸③过滤④加稀HCl ⑤加稀H2SO4,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①③B.④⑤C.⑤③D.②③4.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 Fe与HCl反应:2Fe+6H+=2Fe3++3H2↑B. Cu与AgNO3反应:2Ag++Cu=Cu2++2AgC. 醋酸与NaOH反应:CH3COOH+OH-=CH3COO-+H2OD. CuSO4与反应:Cu2++2OH-+SO42-+Ba2+=BaSO4↓+↓5. 鉴别NaCl、NaBr、NaI可以选用的试剂是()A.碘水、淀粉溶液B.氯水、CCl4溶液C.溴水、苯D.硝酸、AgNO3溶液6. 有甲、乙、丙3瓶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
若将甲用水稀释,在乙中加入少量的BaCl2溶液,丙保持原状,然后用等浓度的溶液滴定,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所需溶液的体积关系是()A.丙甲乙 B.丙=甲乙C.乙丙甲 D.甲=乙=丙7. 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中科院实验室用石墨制得金刚石B.北冰洋的冰在南极解冻,由冰变为水,再变为水蒸气C.日本“3·11”大地震用“84”消毒液杀菌消毒D.xx广州亚运会开幕式的烟花燃放8. 一定条件下,中学化学常见物质甲、乙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乙是()A.HCl B.FeCl 2 C.KOH D.NaHCO3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SiO2能和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硅酸 B.SiO2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任何酸C.SiO2的俗名叫水玻璃,不溶于水 D.SiO2又叫水晶,能溶于NaOH溶液中10. Cs是稳定的核电荷数最大的碱金属元素,下列关于铯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铯与冷水反应十分平缓并生成H2B.铯与硫酸反应,生成CsSO4与H2C.铯的氧化物可直接与水反应生成CsOHD.铯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s2O11. 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选项陈述Ⅰ陈述Ⅱ判断A碳酸钠、碳酸氢钠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O2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而NaHCO3不能Ⅰ对,Ⅱ对,有B向Na2O2的水溶液中滴入酚酞变红色Na2O2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Ⅰ对,Ⅱ错,无C 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高压钠灯发出透雾性强的黄光Ⅰ对,Ⅱ对,有D酚酞试液在碳酸钠溶液中的颜色比在碳酸氧钠溶液中深CO32—水解程度大于HCO3—Ⅰ对,Ⅱ对,有12. 3途径分别是若要得到等量的Al(OH)3则A.三者消耗原料相同B.甲消耗的原料最少C.乙消耗的原料最少D.丙消耗的原料最少13. 下列实验方法合理的是( )A.可用水鉴别己烷、四氯化碳、乙醇三种无色液体B.油脂皂化后可用渗析的方法使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充分分离C.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D.为准确测定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所用酸和碱的物质的量应相等14. 在两个烧杯中分别盛有100mL 3.0mol·L-1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向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铝粉,在相同状况下生成的气体的体积比为2∶5,则加入的铝粉的质量为 [ ]A.8.1g B.6.75gC.5.4g D.2.7g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R溶液导电性较弱,HR属于弱酸B、某化合物溶解于水导电,则该化合物为电解质C、根据电解质在其水溶液中能否完全电离,将电解质分成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D、食盐是电解质,食盐的水溶液也是电解质16. 一小块钠置于空气中,有下列现象:①变成白色粉末,②变暗,③变成白色固体,④变成液体,上述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C.②③①④ D.③②④①17. 下列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①加入Al能放出H2的溶液中:Fe2+、Al3+、NO3-、Cl-、S2-②在PH=11的溶液中:Na+、[Al(OH)4]-、NO3-、S2-、SO32-③由水电离的c(H+)=10-12mol·L-1的溶液中:Cl-、HCO3-、NO3-、NH4+、F-④加入Mg能放出H2的溶液中:Mg2+、NH4+、Cl-、K+、SO42-A.②④B.①②④C. ①③④D.①②18. 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新制氯水中只含有Cl2和H2O分子B、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C、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久置的氯水,酸性增强D、饱和氯水与石灰石的反应是制取较浓HClO溶液的重要方法19. 将镁粉和碳酸镁的混和物置于氧气中灼烧,直至质量不再改变为止,经测定,灼烧后所得的固体质量与原混和物的质量相同,则原混和物中镁粉和碳酸镁的质量比为A 4︰7B 10︰7C 14︰11D 11︰1420. 用4种溶液进行实验,下表中“操作及现象”与“溶液”不符..的是选项操作及现象溶液A 通入SO2,溶液不变浑浊,再加氯水,变浑浊BaCl2溶液B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Ca(ClO)2溶液C 通入S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SO2至过量,浑浊消失,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又变浑浊Ca(OH)2溶液D 通入NH4HCO3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溶液变浑浊,继续通入该气体,浑浊消失Ca(OH)2溶液第II卷(非选择题)请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二、实验题21. 某同学用如图一所示的装置来探究CO2、SO2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结果通入CO2可以看到先浑浊后澄清的现象,但通入SO2没有看到浑浊现象。
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卷(答案解析)
![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卷(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7ec480080eb6294dc886cd4.png)
【精品】四川省雅安天全中学高一上学期11月月考化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金属钠着火时,可用来灭火的是A.CO2 B.水 C.煤油 D.沙土2.下列实验操作没有用到玻璃棒的是A.溶解B.萃取C.过滤D.蒸发结晶3.“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该分类回收。
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的易拉罐、铜导线等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A.氧化物B.盐C.碱D.金属或合金4.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32g O2含有的氧原子数为A.1N A B.2N A C.3N A D.4N A5.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A.食盐溶液 B.盐酸 C.Fe(OH)3胶体 D.硫酸铜溶液6.将一小块钠投入CuSO4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A.钠溶解、有铜析出,并有气泡产生B.只有气泡产生C.只产生沉淀D.既有气泡产生又有蓝色沉淀产生7.关于Na2CO3和NaHCO3性质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水中溶解性:Na2CO3<NaHCO3B.热稳定性:Na2CO3>NaHCO3C.同浓度溶液与足量酸反应的速度:Na2CO3>NaHCO3D.Na2CO3不能转化成NaHCO3,而NaHCO3能转化为Na2CO38.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化学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铜铸塑像上出现铜绿[Cu2(OH)2CO3]B.铁制菜刀生锈C.大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毁坏D.铝锅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9.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下列哪个原因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A.所用NaOH已经潮解B.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里D.称量时误用“左码右物”10.下列变化需要加入适当的氧化剂才能完成的是A.CuO →Cu B.P→P2O5 C.H2SO4→SO2 D.NO2→NO11.能用2H++CO32-=H2O+CO2↑表示的化学反应是A.碳酸钾和稀硫酸反应B.碳酸钡和稀盐酸反应C.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D.碳酸氢钠和稀硝酸反应12.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Fe3+、Ba2+、OH-、NO3-B.Ba2+、Na+、SO42-、OH-C.K+、Al3+、NO3-、Cl-D.H+、K+、CO32-、SO42-1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铁跟盐酸的反应 Fe+2H+=Fe3++H2↑B.铁片和CuSO4溶液的反应 2Fe+3Cu2+ = 3Cu+2Fe3+C.钠与跟水反应 Na+H2O = Na++OH-+H2-↑D.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Fe3++ 3OH- = F e(O H)3↓14.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2.4LCl2中含有N A个Cl2分子B.1L 0.1mol•L-1Na2SO4溶液中有0.1N A个Na+C.1 molH2与l molCl2反应生成N A个HCl分子D.1 molCa变成Ca2+时失去的电子数为2N A二、填空题15.国家标准GB14880-1994中规定加碘盐中碘含量应为20-60mg/kg,检验食盐中碘酸钾含量是否符合标准的过程中,涉及到下列反应:KIO3+5KI+3H2SO4 =3K2SO4+3I2+3H2O(1)该反应的氧化剂是;(2)该反应的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是(3)如果反应生成了0.3mol单质碘,则转移的电子的数目是16.NaCl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生产一系列物质(见下图)。
高一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2023年11月
![高一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2023年11月](https://img.taocdn.com/s3/m/9313f940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d4.png)
高一化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2023年11月一、选择题分析1.总体得分情况:2结论和改进措施选择题基础题1.2.3.4.5.6.9.13占58%。
考察了化学与生活、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物质的分类、胶体的性质和制备、金属钠的化学性质、简单的复分解类型的离子共存和氯气的化学性质。
都是考察课本知识,属于基本内容基本化学素养的考察。
这种题一眼就可以得出答案,要求学生不许失分。
中等题7.8.12占21%。
考察了离子方程式的判断、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和四大原则考察和过氧化钠的性质与计量关系。
每个试题基本上考察的化学知识属于综合知识辨别,学生不容易做对。
只要有一个环节有问题基本上得分率就下降30%。
特别是计算,对于我校学生是个大难点,学生基本公式记不住且计算能力低,不容易做对。
这部分,优等生应该得分。
难题10.11.14占21%。
考察了硝酸既做酸又做氧化剂的比较难的氧化还原、氯及其化合物、钠及其化合物、碱性氧化物的相关性质综合考察和实验和计算。
这部分试题,后进生基本上有20%的把握就很好了,中等生可以冲刺75%的把握律。
建议:平时要注重基本知识基本素养的培养。
二、大题分析情况15题分析2、试题的知识点和难度:3.结论和改进措施本试题考查的是钠元素的相关物质化学知识。
通过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将性质联系在一起。
有助于构建钠元素化合物的网络知识框架。
对于元素化合物的学习起到了指导作用。
本试题简单,全部来自于课本的基本内容。
从得分率可以看出,16班,15班,9班要抓基础。
16题分析1.总体得分情况:2、试题的知识点和难度:3.结论和改进措施本试题考查的是信息条件下的物质制备。
虽然都是立足课本知识,考察的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但是试题灵活,难度偏大。
试卷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注重基础和能力。
注重考查学生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
本题适当拓展超纲知识,站在更高的角度理解高中的知识,其解题规律性和思维的灵活性都体现了新高考对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11月月考试卷分析
高一化学备课组
这次化学试卷检测的范围是必修1前三章,经过考试前全组老师共同努力,对考卷中的问题学生们都练过,而从考试成绩来看,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一、从卷面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基础知识,以填空、选择、计算题的检测形式出现,第二类是实验题,无论是试题的类型,还是试题的表达方式,试卷能从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入手,细致、灵活地来检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二.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选择题5、7、12、13、16由于学生不掌握计算技巧而丢分。
填空题19、20题对计算掌握的不好、填的不全。
19题:该题总分为14分,平均得分为10分。
表现的问题主要是1.推断不正确,2.化学式离子方程式书写不规范。
对实验现象掌握的不好。
其实本题属于基本要求,试题难度不大,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与学生化学用语表示的规范性训练不到位有关。
看来“重视基础”说起来容易,要真正重视基础,还有很多事情要踏踏实实地去做。
本次考查中反馈出很多学生的“双基”过手功夫差劲,学生有原因,可能教师也要承担一部分责任。
要反思为什么师生都认为做了很多题,特别是难题,到头来成绩仍不理想。
为什么学生表达的规范性不好,教师要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是不是忽略了基础的教育和强调?板书、语言是否就一定是很规范的?规范性的表达只有依靠规范性的训练才能达到目
的。
20题:该题满分12分,平均得分为5分,失分原因,不会使用化学技巧,对所学知识掌握的不好。
三、今后目标:全组同志共同努力,争取在期末四平统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四、今后的教学措施:
从本次学生考试的成绩来,我们需要努力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现在归纳为四个方面,今后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改进。
1、抓牢抓实。
立足于教材,扎根于实验,教材是我们的教学之本,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渗透教材的重点、难点,不忽视有些自己以为无关紧要的知识。
2、敢于放手。
教学中要重在凸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材料,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尤其是在计算题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的展示,让他们自己来分析题目,设计解题的策略,多做分析和编题等训练,做到稳抓稳打,精益求精。
3、多做多练。
切实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4、加强集体备课,每人都要精心准备。
通过相互交流与切磋,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既可以学习到他人的长处,又可以找到自己的不足,通过扬长避短,实现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