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测评理论与方法第五章面试.pptx

合集下载

人员测评理论与方法(2010)PPT教学课件

人员测评理论与方法(2010)PPT教学课件
人员测评理论与技术
授课教师:阳毅
2020/12/10
1
目录
章节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第4章
第5章
2020/12/10
内容 人员测评导论 人员测评的理论与基础 人员测评标准化体系设计 人员测评的方法 4.1 面试法 4.2 评价中心技术 4.3 履历档案分析 4.4 心理测评 4.5 其他测评方法 测评结果分析、报告与应用 实践课
2、素质测评的主要类型
2.1 功能性分类
(1)选拔性测评 是一种以选拔优秀人才为目的的素质测评,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经常要操
作的一种素质测评。 选拔性测评的特点: 强调测评的区分功用。 测评标准的刚性最强。 测评过程特别强调客观性。 测评指标具有选择性。 选拔性测评的结果或是分数或是等级。
图1-2 选拔性测评流程图
否 14
(2)配置性测评
配置性素质测评是人力资源管理中常见的另一种素质测评。它以 人事合理匹配为目的。
配置性测评的特点:
针对性。 客观性。 严格性和适切性。 准备性。
2020/12/10
15
进行工作分析确定任职资格要求
分析任职资格要求制定录用标准 (包括测评目标与测评指标)
描述 能自我调整,适应变化
20.适应重复
能忍受重复性活动
21.应对压力的能力
能承担关键性、压力大的任务
22.应对孤独的能力
能独立工作或忍受较少的人际交往
23.对恶劣环境的适应能 能在炙热、严寒或嘈杂的环境下工作 力
24.对危险地适应能力 能在危险地环境下工作
控制能力 25.独立性
能在较少的指导下完成工作
主动性、创新能力、正直诚信、灵活性、应对压力、 概念思维能力

《人员测评理论与方法(PPT92页)》.pptx

《人员测评理论与方法(PPT92页)》.pptx
2.個體差異
心理學研究表明,個體相互間是存在差異的,這種差異不僅
表現在生理上﹑性別上與外貌上,而且更多地是體現在心理
上。這種心理差異可歸結為兩個方面:其一是個性傾向差異, 其二是個性心理特徵差異,
第二節 量化基礎
1.量化的實質
是通過測量手段來揭示素質的數量特徵與質量特徵,
使人們對素質有更深入﹑更本質的認識;
2.績效考評
素質測評主要是對主體工作前條件的分析與確定,而績效考 評主要是對主體工作後結果的分析與審定。具體的說,績效考 評是指考評主體對個體或組織活動成果及其價值的考查與評 定
第二節 主要類型
1.選拔性測評
是一種以選拔優秀人員為目的的素質測評。
2.配置性測評
是人力資源管理中常見的另一種素質測評,它以人事 合理配置為目的。
對社會成員的評測 ,
( 兒童﹑學生﹑軍人 ﹑工人 ﹑農民﹑ 幹部等所有公 民的測評,包括舉止相貌 ﹑身體狀況﹑智慧才能 ﹑
品德素質等與人有關的所有因素的測評) 。
狹 義: 人員測評主要是對在職人員素質的測評與績效的考評。
素質
1.素質的概念
現代漢語解釋為人或事務本來的特點或性質。
2.素質的特性
1) 原有基礎作用性 3) 可塑性 5) 表出性 7) 綜合性 9) 層次性與相對性
2.工作分析在人員測評標準體系制定中的應用
1)根據素質測評目的與需要,確定需要進行調查的職位 範圍,制定調查的提綱與計畫;
2)採用一定方法廣泛收集有關某一職位任職者主要素質 條件與績效指標的素材;
3)通過一些方法(定性)篩選形成內容全面的素質調查表; 4)在更大的範圍內進行調查,要求被調查者對調查表上的
業績﹑ 成效﹑ 效果﹑ 效率和效益。

人才测评理论与方法PPT课件【精编】

人才测评理论与方法PPT课件【精编】
▪ 胜任力方法和工作分析方法的比较
人才测评理论与方法PPT课件【精编】
人才测评理论与方法PPT课件【精编】
第三章 心理测验在人才测评中的 应用
心理测验产生于对个别差异鉴定的需要, 广泛应用于教育、企事业人员的挑选与评价。
经典的测验:比奈-西蒙智力测验、斯坦福 -比奈儿童智力测验、罗夏墨迹测验、默里与 摩根的主题统觉测验(TAT)、艾森克人格 测验(EPQ)、卡特尔16因素测验等。
人才测评理论与方法PPT课件【精编】
第四章 面试
1、面试的定义 指经过精心设计,在特定场景下以面对
面的交谈与观察为主要手段,由表及里测 评应试者有关素质的一种方式。
人才测评理论与方法PPT课件【精编】
人才测评理论与方法PPT课件【精编】
2、面试的类型及定义 (1)按操作的规范程度上划分:结构化面试
▪ 3.人事测评的意义 (1)有助于资源配置的科学化 (2)有助于人力资源的开发 (3)有助于劳动人事的优化管理 (4)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生活质量
人才测评理论与方法PPT课件【精编】
第二章
人员测评的基本原理
▪ 人才测评所依赖的基本前提:人的差异和 工作的差异
▪ 人力资源管理核心问题:人—岗的匹配
人才测评理论与方法PPT课件【精编】
人才测评理论与方法PPT课件【精编】
一致性(信度)与准确性(效度)的关系
不准,不一致 不准,一致 准,一致
人才测评理论与方法PPT课件【精编】
人才测评理论与方法PPT课件【精编】
传统人才测评方法的不足
传统人才测评方法多样,但普遍存在以下失误 (1)晕轮误差:晕轮效应也叫光环作用。 (2)近因误差:一般来说,人们对近期内发
▪ 人事测评是对人与事之间的适应关系进 行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测量和评价。

5.1概述PPT《人员测评理论与方法》(第三版)

5.1概述PPT《人员测评理论与方法》(第三版)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20210326
历年真题
【2014.1/2017.7真 题·简答题】 与其它人员素质测评 的形式相此,面试有 哪些相对独特之处?
答:
对象的单一性;
内容的灵活性;
信息的复合性;
交流的直接互动性;
判断的直觉性。(每个要点1分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20210326
感谢聆听!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20210326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概述 理论基础
方法技巧
面试设计与实施
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20210326
第一节
概述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20210326
主 要


一 历史与发展
二 面试概念
三 面试特点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20210326
一 历史与发展
面试是一种古老而有现代的素质测评形式,其 在我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孔子甚至 更远。 孔子面试弟子 美、法、日等发达国家的公务员的录用中均有 面试。其中日本最为重视。
其次,应试者的经历、背景不尽相同 ,因而所提问题及回答要求就应该有 所区别;
再次,同一个问题,每个考生回答的 方式与内容不尽相同,主考后续的提 问就应该针对应试回答的情况变化而 变化。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20210326
三 面试特点
对象的单一性 内容的灵活性 信息的复合性 交流的直接互动性 判断的直觉性
“有关素质”说明了面试的功能并
非是万能的,在一次面试当中, 不要面面俱到、包罗万象地去测 评人的一切素质,要有选择地针 对其中一些必要的素质进行测评。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20210326

人员素质测评(PPT59页)

人员素质测评(PPT59页)

与你实际情况相符合的——2分
与你实际情况不符合的——0分
难以回答的
——1分
注意:有些未从事过的工作,请你假设一下。
职业兴趣自我测评成绩登记表
类型
得分
现实型(R)
研究型(I)
艺术型(A)
社会型(S)
管理型(E)
常规型(C)
最高得分——
次高得分——
典型职业兴趣类型特征
现实型 属于技术与运动取向的人,身体健康,具有良 好的机械协调能力,喜欢有规则的具体劳动和 技术性工作,他们往往不善辞令,不愿担任监 督或领导角色,也避免从事需抽象思考的工作, 对新观念持保守态度,办事较稳健,注重实效。
(稳定、自信、有效)
(神经质、自疑、情绪化) 社交外向性(Extraversion)
(群居的、精力充沛、自我表现的)
(羞怯的、退缩的、不确定的)
责任感(Conscientiousness)
(有计划、整洁、独立)
(冲动、粗心、不负责)
宜人性(Agreeableness)
(温和、得体、体贴)
思维开放性(Openness)
第五章 人员素质测评
主要内容
人员素质结构分析 个性的构成 兴趣与职业匹配 价值观 气质测评 性格测评 能力测评
一、人员素质测评概述
古代的人员测评技术 颅相学 诸葛亮的“七观”知人 戚继光选兵 七巧板、九连环 狂 中人 狷 现代人员素质测评的特点 科学性 量化分析
二、人员素质结构分析
“为什么夫妻离婚要去法院?” 11类同:说出相同点“汽车和轮船那些方面相同?”
“高兴和悲伤有何共同之处?”
五个操作量表 ②填图:指出缺失部分,衣服上的纽扣;梯子的横杠 ④图画排列:按顺序排列图片 ⑥积木图案:9块积木,红白两色,按图拼摆 ⑧拼图:切割的部分拼成整体:女孩、汽车、马、人脸 ⑩数字符号:1-9个数字对应符号,数字下填写符号。

第五章面试(萧鸣政等编著《人员测评理论与方法》课件

第五章面试(萧鸣政等编著《人员测评理论与方法》课件
第五章面试(萧鸣政等编著《人员测 评理论与方法》课件
方法技巧——如何“问”
坚持问准问实的原则 前述8条——如何问“好”问“巧” 提高效度与信度:问“准”问“实” 提问必须有利于挖掘考生的品德与能力素质 有利于被试者的经验、潜能与特长的充分展现 有利于被试者真实水平的发挥
第五章面试(萧鸣政等编著《人员测 评理论与方法》课件
亲切——从关心被试者的角度提问,向被试者提最熟悉的 问题。
渐进——从最容易回答的问题开始,逐渐加深,如“你是 什么学校毕业的?”
聊天式——提问应和蔼、随便。
第五章面试(萧鸣政等编著《人员测 评理论与方法》课件
方法技巧——如何“问”
通俗、简明、有力
考虑被试者的接受水平,不要用生僻字,尽量少用专业性 太强的词汇;
方法技巧——如何“问”
善于恰到好处地转换、收缩、结束与扩展
转换:问题与问题内容方式上的衔接,跳出常规问题进行 追踪性发问。
收缩与结束:在被试者离题千里时予以制止,如“说得不 错,让我们谈下个题目”。
扩展:追问被试者出于某些原因不愿谈出来的想法,如“ 还有吗?”
第五章面试(萧鸣政等编著《人员测 评理论与方法》课件
注意提问的方式
收口式:是与否 开口式:主观论述——真实的考察其素质水平 假设式:假设情景——测试反应能力与应变能力 连串式:压力面试——问题1、问题2、问题3 压迫式:创造情境压力,如“你的XX能力非常差,如何
胜任工作?” 引导式:意向动机——“你希望月工资水平是多少?”
第五章面试(萧鸣政等编著《人员测 评理论与方法》课件
语言形式
意义不明确的体态动作
非语言形式
意义明确的 自觉行为
完成工作任务的行为 生理反应性行为 其他的生活行为

人员测评理论与方法PPT培训课件教程

人员测评理论与方法PPT培训课件教程

2.诊断反馈
素质测评活动的另一个特征,是它搜集素质特征信息的广泛 性与科学性。
3.预测
素质测评,尤其是心理素质测评,是在对素质现在及过去 大量表现行为全面了解与概括(或总合)的基础上,判断 素质表征行为运动群的特征和倾向。
4.其他功用 a.有助于资源分配的科学化 b.有助于人力资源开发 c.有助于劳动人事的优化管理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测评原理 第三章 测评标准体系的建构 第四章 心理测验及其运用 第五章 面试及其运用 第六章 评价中心及其运用 第七章 测评质量检测 第八章 结果分析与报告
第一章 导 论
1.基本概念 2.主要类型 3.主要功用
第一节 基本概念
广 义:
对社会成员的评测, (儿童﹑学生﹑军人﹑工人﹑农民﹑ 干部等所有公 民的测评,包括举止相貌﹑身体状况﹑智慧才能﹑ 品德素质等与人有关的所有因素的测评)。
狭 义:
人员测评主要是对在职人员素质的测评与绩效的考评。
素质
1.素质的概念
现代汉语解释为人或事务本来的特点或性质。
2.素质的特性
1)原有基础作用性2)稳定性 3)可塑性4)内在性 5)表出性6)差异性 7)综合性8)可分解性 9)层次性与相对性
3.素质的构成
1)身体素质 体质先天遗传 后天获得 体力 精力 2)心理素质
3.确定测评标准体系结构
1)第一分析层次的各个项目称为一级指示(测评目标); 2)第二分析层次的各个项目称为二级指针(测评项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3)第三分析层次的各个项目称为三级指针(测评指标)。
4.筛选与表述测评指标
对每一个素质测评指标,都必须认真分析研究,界定其内 涵与外延,并给以清楚﹑准确的表述,使测评者﹑被测评者 以及第三者均能明确测评指针的涵义。

企业人员素质测评理论和方法PPT课件

企业人员素质测评理论和方法PPT课件
以及有效发挥的条件要素
典藏 PPT
第一章 人员素质测评导论
第一节 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人员素质测评的主要类型 第三节 人员素质测评的主要功用 第四节 人员素质测评的作用与运用原则
典藏 PPT
第一节 人员素质测评的基本概念
一、素质
(一)概念
指个体完成一定活动与任务所具备的基本条件 和基本特点,是行为的基础与根本要素,包括 生理素质与心理素质两个方面。对一个人的身 心发展、工作潜力发展和工作成就的提高起着 根本的决定作用。素质是绩效与发展的内在条 件,而绩效与发展是素质的外在表现。
第一节 人员素质测评标准体系概述
第二节 人员素质测评的标准化方法
第三节 领导人才素质模型实例分析
典藏 PPT
第一节 人员素质测评标准体系概述
一、人员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作用 1.有利于促进人员与工作岗位的物化连接 2.有利于提高人员素质测评的科学性、客观性 3.有利于统一观点,深化认识
二、人员素质测评标准体系的构建 基本模型
一、基本作用 人员测评与选拔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基础 人员测评与选拔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 人员测评与选拔是人力资源开发效果检验的
“尺度” 建立促成性素质测评模式,可以提高人力资源
开发的效果
典藏 PPT 第四节 人员素质测评的作用与运用原则
二、运用原则 全面测试与择优开发 发现不足与整体协调 分项诊断与综合开发 统一标准与量才开发 自我测评与外部强化 他人测评与自我激励 模糊测评与精心指导 相互比较与职业发展
典藏 PPT
第三节 人员素质测评的主要功用
二、诊断反馈 功能的正向发挥: 首先表现咨询的作用 其次表现为对人力资源开发方案的制订与选择

5.4面试设计与实施PPT《人员测评理论与方法》(第三版)

5.4面试设计与实施PPT《人员测评理论与方法》(第三版)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概述 理论基础
方法技巧
面试设计与实施
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20210326
第四节 面试设计与实施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20210326
面试客体与对 象的分析

面试大纲设计 与问题设计

面试方案或计 划制订

考官选择与培 训

主 要
内 容

面试中应该注 意的问题
面试的现场管
六 理、记录与评 分

面试结果的处 理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20210326
一 面试客体与对象的分析 (一)应聘职位的工作分析或回顾 (二)应聘人材料分析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20210326
一 面试客体与对象的分析
(一)应聘职位的工作分析或回顾
面试是通过面试者和应聘人面对面的交 流沟通,将应聘人的个人条件与职位要 求相对比,从而进行选拔性决策的一种 人员测评方法。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20210326
报名登记表 的内容通常 包括:
1 基本情况,如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
教育和培训情况,包括应聘人的学历、
2
毕业学校、所受教育和培训的深度和广
度以及成绩等。
工作经验,应聘人要列举曾任职务、时
3 间、服务单位、担任职责、薪资以及离
职愿意等项;对应届毕业生则主要填写 校内学生活动和实习经验。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20210326
三 面试方案或计划制订
(一)面试时间的确定 (二)面试场所的选取 (三)面试方式的选择
(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面试考场的设置 与方法的选择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20210326

5.3方法技巧PPT《人员测评理论与方法》(第三版)萧鸣政

5.3方法技巧PPT《人员测评理论与方法》(第三版)萧鸣政

例如:“到公司两年以后才能 定职称,你觉得怎么样?”
引导式提问主要用于征询应 试者的某些意向、需求或获 得一些较为肯定的回答。涉 及薪资、福利、待遇、工作 安排等问题,宜采取此类提 问方式。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20210326
历年真题
【答案】C
【2019.4真题·单选题】 “据说你工作不到 5年已换 4家单位,有什么可以证明 你可以在我们公司服务一辈子呢?”面试时这种提问 方式属于( )P190 A.收口式 B.开口式 C.压迫式 D.引导式
答案:
(1)收口式:只要求被试者做是”“否”一个词 或一个简单句的回答。例如,“你大学学的是管理 专业吗?”。(1分)
(2)开口型:所提出的问题被试者不能只用简单 的一个词或一句话来回答,而必须另加解释、论述 ,否则不会圆满。例如,"你对超女现象有什么看 法?”,假设式:以假设的方式进行提问。例如, “假如我现在告诉你因为某种原因你可能难以被录 用,你如何看待呢?”。(1分)
历年真题
【答案】C
【2014.1真题·单选题】 除特殊要求外,一般不要提那些使考生难堪的问题, 但( )。P189 A.结构面试除外 B.小组面试除外 C.压力面试除外 D.逐步面试除外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20210326
历年真题
【答案】C
【2016.12真题·单选题】 除特殊要求外,一般不要提那些使考生难堪的问题, 但( )除外。P189 A.结构面试 B.小组面试 C.压力面试 D.逐步面试
压迫式提问方式带有某种挑战 性,其目的在于创造情境压力, 以此考查被测试者的应变力与 忍耐性,一般用于压力面试中。 这种提问多是“踏被测试者的痛 处”或从应试者的矛盾谈话中引 出。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2021032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龄 4,较好
5,好
□建议录用 签字:
□有条件录用
人 事 部 门 意 见
□建议不录用
总 经 理 意 见 签字:
签字:
2、分项测评与综合印象测评相结合 3、横观纵察比较评判 4、注意反应过程与结果的观察
参考案例
6、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是第一个走上哈佛讲坛的 中国企业家。他提出了人本管理哲学。其中的说 情管理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海尔专门设置“排忧 解难办公室”,每个员工均发放排忧解难卡,排 忧解难办公室24小时值班,解决员工的实际问题, 说情管理营造了企业的和谐气氛。对此持反对观 点的人认为,企业不能办社会,企业只能在增效 益上做文章,让员工增收入,排忧解难应由社会 有偿服务来解决。
成果。
基本能力的提问大多可以通过简历或应聘表格反映出
来,但通过回答可以考察应聘者的语言表达能力、仪
表神态、目光注视程度、肢体语言等方面。
基本
情况 2 您 为 什 么 重 新 求 测试应聘者的求职动机是否合理。重新求
职?
职的原因可能因为应聘者原单位的问题,
但通过回答可以考察应聘者是否既能客观、 委婉地说明原由。
(三)语言和体态语对素质的揭示具有充分性、 确定性、直观性与一定的必然性
(四)精神分析学说为面试提供了更充分的心理 学依据
二、功能
(一)可以有效地避免高分低能或冒名顶替者
(二)可以弥补笔试的失误
(三)可以考查人的仪表、风度、自然素质、 口头表达能力、反应能力等笔试与观察中难 以测评到的内容
(四)可以灵活、具体、确切地考查一个人的 知识、能力、经验及品德特征
3 什么样的单位是 测试在应聘者心目中是否对自己和单位的 您求职的第一选 定位清晰明确,而不是盲目应聘。 择?
4
您认为此工作岗位 测试应聘者认为的岗位素质与招聘需要的岗
应当具备哪些素质? 位素质的吻合程度。
5 请谈谈你对您所从 考察应聘者的专业功底。 事专业的理解,在 专业方面有哪些重 要的成果?
请你对这一问题谈谈个人的观点。
答题时间:约6分钟
出题思路:领导必须关心和思考与企业
发展相关的问题
测评要素:观察和分析 号
问题
测试要点
1 请 用 最 简 洁 的 语 测试应聘者是否能够用几句话概要地介绍其主要的工
言描述您从前的 工作经历和工作
作信息和重点业绩,而不是以流水帐的形式重复履历 表有已经注明的内容。在介绍工作成果时,注意应聘 者能否正确表述其在原单位所发挥的作用。尽管有关
⑴收口式 ⑵开口式 ⑶假设式:“假设你…那么你… ⑷连串式:你为什么来这里?进来后有何算? 当发 现实际情况与你想像不一样,你怎么办 ⑸压迫式:你没有成功过,我公司雇你干么? ⑹引导式:如果不安排这个岗位,换岗位如何?
(四)问题安排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 (五)善于恰到好处地转换、收缩、结束与扩
展 (六)必要时可以声东击西 (七)积极亲近、调和气氛 (八)标准式与非标准式、结构式与非结构式
举例:您好,请坐。欢迎您参加我公司的 人才招聘,为了进一步加强我们对您的了解, 我们今天将进行半个小时左右的谈话,希望 您能够想到什么就回答什么。我们现在就开 始,好吗?
“你也是湖南人!”、“你也是这个学 校毕业的?”之类便容易引起误会。
(二)通俗、简明、有力
应避免卖弄高深,提问过久或有气无力 (三)注意选择适当的提问方式
专业 背景
6
您认为自己应聘的职位 考察应聘者个人对工作的理解以及是如何考 在公司里所应当承担的 虑个人与工作之间的匹配性的。
主要职责是什么?您个
人有哪些方面的优势能
够胜任这一职位?还存
在哪些缺陷和不足,准
备如何来弥补?
7 您认为自己在这个 通过回答找到此应聘者与其他应聘人员的优
岗位上的竞争优势
第五章 面试
第一节 概 述
一、概念
指经过精心设计,在特定场景下以面对 面的交谈与观察为主要手段,由表及里 测评应试者有关素质的一种方式。
二、面试的特点
(一)对象的单一性 (二)内容的灵活性 (三)信息的复合性 (四)交流的直接互动性 (五)判断的直觉性
三、面试的发展趋势
1.形式多样化 2.内容全面化 3.试题顺应化 4.程序规范化 5.考官内行化 6.结果标准化
被试人数:个别面试与集体面试
主试的结构和实施程序:小组面试、依序面试 与逐步面试
操作规范:结构化面试、半结构化面试与随意 面试
面试气氛:压力面试与非压力面试
(一)操作综合式 (二)压力面试 (三)结构面试与半结构面试 (四)小组面试 (五)依序面试 (六)逐步面试
第三节 方法技巧
一、如何“问”
(一)自然、亲切、渐进、聊天式的导入
相结合 (九)坚持问准问实原则 (十)注意为被试提供弥补缺憾的机会
二、如何“听”
(一)要善于发挥目光、点头的作用
(二)要善于把握与调节被试的情绪
(三)要注意从言辞、音色、音质、音量、 音调等方面区别被试的内在素质水平
三、如何“观”
(一)谨防以貌取人误入歧途 (二)坚持目的性、客观性、全面性与典型 性原则 (三)充分发挥感官的综合效应与直觉效应
四、如何“评”
(一)选择适当的标准形式 测评标准体系:项目、指标和标度 面试测评表格
考号 报考职位 评价要素
个人修养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 求职动机 进取心 应变能力 社交能力 自我认识能力 性格内外向 健康状况 相关专业知识 评价 用 人 部 门 意 见
姓名 1,差
性别
所属部门
评价等级
2,较差
3,一般
(五)可以测评个体的任何素质
三、主要内容
(一)仪表风度 (二)知识广度与深度 (三)实践经验与专业特长 (四)工作态度与求职动机 (五)事业进取心
(六)反应能力与应变能力 (七)兴趣爱好与活力 (八)分析判断与综合概括能力 (九)自我控制能力与情绪稳定性 (十)口头表达能力
四、基本类型
用途:招工面试、招干面试、招兵面试、 招生面试等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理论依据
语言形式
外显行为
非语言形 式
意义不明确的体态动作 完成工作任务的行 为
意义明确的自觉行为 生理反应性行为
其他的生活行为
面试的可靠性与合理性
(一)在各种测评方式中,面试中的信息沟通通 道最多
(二)所有测评方式中面试的信息量最多,利用 率最高
言辞7%+声音38%+体态55%=信息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