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

作者:王恺悌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35期

摘要:新时期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各行业经济建设的促进作用,有效提升传统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强化新兴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引领,满足经济平稳发展的整体要求,要将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工作重点,探索有效的转型路径,利用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拉长补短,着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激发新活力,形成多支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经济新常态下,低效率、高消耗产业已经不适应现代市场发展要求,需要从产业结构调整角度出发,确保经济平稳增长。本文基于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展开论述。

关键词:区域经济;产业;发展

引言

技术是高技术产业协同发展中的重要流动要素,也是提高产业发展质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重点之一,并在区域协同发展与经济增长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国从制造大国、网络大国向制造强国、网络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机遇期。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推进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化事业发展,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道路。

1行业现状

产业园区首先应明确自身优势特点,包括交通、资源、成本等,思考能否融入大区域龙头城市的产业体系,以及承担什么样的产业功能,明确具体的产业发展方向。其次确立园区在大区域中的战略目标愿景,指导中远期发展方向;最后明确园区对接的重点市场及招商对象,以及支撑项目目标实现的招商策略、招商手段、运营服务内容等。北京、上海、深圳等作为区域发展核心,肩负自身转型提质及引领区域发展的重要使命,纷纷探索将非核心功能向周边转移,带动产业、基建、公共服务等领域发展,构建功能互补的区域格局。此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园区作为产业经济的重要载体,将迎来产业升级、业态更新、市场扩大等利好。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2017年》,信息产业分为电子信息制造,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进一步细分,电子信息制造包括电子元件与专用材料制造、电子器件制造、智能硬件和应用电子制造、计算机制造等;信息技术服务业包括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目前国内信息产业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西三角为重点区域,软件和信息服务收入占全国比重90%,其中,广东省是电子信息传统强省,电子信息制造业销售产值3.6万亿元,约占全国的34%,产业规模连续27年居全国第一,优势产品涵盖家用电子、视听产品、计算机、显示器件、通信设备等,目前已形成以深圳/广东—东莞/

佛山/河源—周边城市的信息产业梯次转移格局。此外,以互联网经济为代表的信息服务业发展水平全国领先,根据《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指数(2017)》,深圳、广州分别位列第二、四位。另据国家信息中心《2018中国大数据发展报告》,广东排名第二,大数据发展指数为74.51。

2高技术产业协同发展与经济的关系

20世纪80年代,Armstrong,H和Brehenry提出了将高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结合的新理论。他们认为区域经济产业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当前技术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政府需要重视技术研究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改善区域产业结构。这一理论的提出为后续研究学者提供了新的思路,Cumbers,A认为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高是区域发展的重要竞争优势,并且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特别是作为具有极强创新能力的高技术产业,能够逐步随着自身发展而实现正向溢出,从而以一种较为不均匀的辐射带动经济发展。具体而言,高技术产业带动经济增长是通过影响区域经济增长要素而再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区域经济,是一种多渠道的经济增长方式,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实现经济跨越。对于高技术产业协同而言,是在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上考虑到区域层面的协同合作,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这种更高层次的协同发展对经济的带动作用能够扩大区域内有效经济规模、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提高生产要素效率。综上所述,当前学界对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及高技术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关系的研究已有一定的成果,但针对高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的相关研究还有如下两个方面亟待完善:一是高技术产业协同是专指特定产业的协同,这意味着高技术产业协同绝不是单独某一省份或区域的协同,而是省域间的协同合作,是一种更宏观的经济分析与研究,而当前对此研究的内容较少;二是虽然关于高技术产业与经济增长的研究已较为丰富和全面,但以高技术产业协同与经济的关系为研究视角的学术探索仍较少,特别是以京津冀地区为例的研究并不能够明确分析近年来的区域高技术产业协同变化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3园区升级的核心是提升企业价值

从经济学角度看,产业园区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动因是空间集聚所带来的正外部性。马歇尔(1890)认为集聚带来的专业化投入和服务、专业技术人员集中市场和企业技术溢出是空间集聚的主要原因。而现实中的劳动分工水平受交易费用制约,当劳动分工的边际收益等于市场交易的边际成本时,分工就不再深化。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产业园区通过要素集聚和产业集聚可以加强企业间的协作、降低交易费用、促进劳动分工深化、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和产业升级。现实中的劳动分工体系及其演化过程异常复杂,而作为劳动分工结果的生产要素则相对容易辨识、总结和论证,因此在生產要素领域产生大量研究成果。卢卡斯(LucasR.E.,1989)指出人力资本具有正外部性。内生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引擎。知识和智力将是人类未来发展将更多依赖的财富。在劳动分工日益深化的趋势下,波特(PorterM.,1990)认为不同生产要素对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性截然不同(初级生产要素已不再重要,高级生产要素的重要性不容置疑,专业生产要素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更具决定性和持久

性),生产要素的创造机制远比拥有生产要素的程度重要,产业竞争力卓越的国家经常也是创造生产要素或提高必要生产要素的高手,政府在投资生产要素时应偏重初级和一般性项目,企业或个人更擅长高级和专业性生产要素的创造。从要素演替角度看,周元和王维才(2003)认为开发区必须经历四个发展阶段:要素驱动、产业主导、创新突破、财富集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在一定阶段也可能衰退。李耀尧(2011)以开发优势是开发区的主要特征,可分为四个阶段:比较优势集聚、竞争优势集聚、创新优势集聚和财富优势集聚,对应的目标分别是成本最小化、市场占有扩大化、规模报酬最大化和科学发展内生化,我们还认为,中国大部分开发区都处于第一和第二阶段,少数开发区处于第三阶段或转型为第四阶段。

4管理模式的改变

产业升级和转型是顺应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实施有效的发展策略,能建立良好的产业运行环境,加速行业改革步伐,为区域经济建设提供动力。本文加大了对产业升级转型路径的分析,从产业运营实际出发,将研究重点放在优化运营环境、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最終实现产业持续发展和区域经济良好建设的目的。新的经济建设模式下,对部分企业带来一定挑战,为了实现企业发展目的,需要尽快实现粗放型管理模式向集约发展的转型,建立全面的管理体系,对企业成本控制和高效运营有着重要意义。以往企业发展受到家族企业管理模式的局限,无法保证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是制约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因素。而将先进管理理念渗透到管理实践中,可进一步形成集约型管理模式,以市场为主导,突出管理创新重要性,并实现产学研相结合,形成高效管理体系。这种情况下,企业之间协调发展,在聚集升级条件下推动区域经济建设,在市场环境中,企业建立起多种合作关系,共同探索转型升级道路,创造区域经济发展集聚效益。因此,需要大力推广集约管理模式,提高产业运营效益。

5结束语

我国制造业持续快速发展,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有力推动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制造业总体规模快速扩大,2010年制造业增加值跃居全球首位,2018年我国工业增加值规模首次超过30万亿,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先进制造业发展势头良好,多个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相对较高增速,2018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3.9%,发展前景越来越明朗。

参考文献:

[1]熊金辉.金融结构、产业结构变迁与区域经济收敛性[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发展经济学研究分会.现代化经济体系与高质量发展——第十三届中华发展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发展经济学研究分会: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发展经济学研究分会,2019: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