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氢弹之父”于敏:惊天的事业,沉默的人生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于敏,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被称为“中国氢弹之父”。
2019年1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于敏“共和国勋章”。
于敏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的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结构的基本完整的设想,起到了关键作用,之后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很多理论问题,对中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从1960年开始,于敏正式加入核武器研制工作,此后的30年间,于敏的名字和他所从事的工作,被列为国家最高机密。
在1999年,于敏代表23位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科学家们,到人民大会堂发言,于敏这才渐渐被人们所了解和熟知。
在长达30年的隐姓埋名的生活中,于敏早已养成了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人格品质。
在众多参与氢弹研制的科学家中,只有于敏一人没有出国留过学,所以他又被称为“土专家一号”。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可是在1951年、1953年,美国和苏联先后研发出了氢弹,氢弹的威力要比原子弹强上几百倍。
所以,我国只有原子弹是远远不够的。
于敏就是第一批被调去研究氢弹的科学家。
当时,无论国际形势还34K U A I L E Z U O W E N04快乐阅读快乐作文是国内气氛,都不容乐观。
但于敏依旧忘我地投身到工作之中,有时还不忘风趣和幽默。
有一次,于敏发现了热核材料自持燃烧现象,这为攻克氢弹原理实现了重大突破。
于敏立刻给邓稼先打电话汇报。
于敏说:“我们几个人去打了一次猎……打上了一只松鼠。
”邓稼先听出了这个好消息,随即说:“你们美美地吃了一顿野餐?”“不,现在还不能把它煮熟……要留做标本。
”于敏回答。
如此风趣幽默的对话,不但传递了这个好消息,同时也起到了很好的保密效果。
1967年7月,中国成功地进行了氢弹试验,国际上为之震惊。
从原子弹到氢弹,美国用了7年3个月,英国用了4年3个月,法国用了8年6个月,前苏联用了4年3个月,而我国只用了2年8个月!退休之后的于敏,非常喜欢养生,每天早晨起床后,都会打几套太极拳,做几节健身操。
于敏:隐身28年的“共和国铸剑师”
082019年1月16日,“两弹一星”元勋于敏逝世的消息,在网上掀起了“沉痛送别,致敬民族脊梁”的浪潮。
被称作“中国氢弹之父”的于敏,用毕生精力缔造了惊天事业,却过着“沉默的人生”——他隐姓埋名28年,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其间连妻子都不知道其从事的秘密工作,直到1988年他的名字才被解禁。
这位让中国国防实力大幅提升的“土专家一号”,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呢?■文 王玉琴隐身28年的“共和国铸剑师”于敏:男儿何不带吴钩1926年8月,于敏出生于天津市宁河县。
他的童年时光是在军阀混战和抗日战争的战乱中度过的。
在那个自视为“亡国奴”的屈辱年代里,于敏看到的是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里“兵安在?膏锋锷。
民安在?填沟壑”的国殇。
兵火轰隆的日子里,于敏喜欢读唐诗宋词和历史演义。
他崇拜诸葛亮运筹帷幄、决战千里之外的智慧,向往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倾慕岳飞和杨家将的精忠报国以及文天祥的威武不屈和凛然正气。
于敏意识到自己内向好静思,不喜交际,喜欢动脑不喜欢动手,这样的自己适合学习科学。
因此,当朗诵起李贺的“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时,于敏想到,他的“吴钩”就是科学,他要用科学收取“关山五十州”。
1949年,于敏以物理系第一名的成绩,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大学毕业生,并考取了张宗燧的研究生。
1951年硕士毕业后,他被核物理学家彭桓武和钱三强器重,调入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
当时,国内没人懂原子核理论,于敏的研究对于中国来说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
他很快就掌握了国际原子核物理的发展情况和研究焦点,站在了国际前沿。
1955年,以朝永振一郎(后因量子力学研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为团长的日本原子核物理和场论方面的代表团访华,年轻的于敏参加了接待。
于敏的才华给对方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回国后,发表文章称于敏为中国的“国产土专家一号”。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与同时期从事核武器研制的大多数同仁不同,于敏不曾出国留学或进修。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惊天的事业,沉默的人生
今年的8月16日,央视为这个大国脊梁、氢弹之父于敏庆生。
在中国核武器发展历程中,于敏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他,如今的中国才能和美俄英法比肩,成了世界上拥有氢弹的五个国家之一。
因为他,中国拥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氢弹技术,并且是在全球唯一能保持氢弹的战备状态!少年励志为国建功立业1926年8月16日,于敏出生于天津市宁河县芦台镇。
于敏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小职员。
和其他普通家庭一样,夫妻俩起早贪黑的工作,只为赚取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对于这个聪明的儿子,并没有过多的时间去教导。
于敏自幼喜欢读书,有过目不忘之能,书中的那些人物,如诸葛亮,岳飞等都是他崇敬的对象。
和许多热血少年一样,当看到岳飞荡寇平虏,诸葛亮兴复汉室的壮举时,于敏总是想象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够为国家崛起效力,建功立业。
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于敏自小聪明好学,智力过人。
他在天津耀华中学念高中时,就以各科第一闻名全校。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惊天的事业,沉默的人生他用2年8个月的时间,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颗氢弹,用时比美苏英法都更短;他隐姓埋名28年,默默为中国铸造核武盾牌维护和平,淡漠名利不求闻达;他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技奖,但当外界称赞他是中国“氢弹之父”时,他却谦虚地婉拒。
他就是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于敏,8月16日是他92岁的生日,让我们祝他生日快乐!C over P eople封面人物本栏目冠名:东莞鸿企机械有限公司1944年,他顺利考入北京大学。
但此时,父亲突然失业,在同窗好友的资助下,于敏才得以进入北大求学。
在北大,于敏开始崭露头角,显示出过人的智商和超强的记忆力。
于敏刚刚进入北大时读的是工学院机电系,后来他发现,工学院教的都是别人已经研究出来的东西,强调的是知识的运用,太过简单没有意思。
而他更喜欢钻研未知的知识领域,喜欢寻根探源,沉浸在“纯粹”的理论之中。
大二时,于敏发现物理学中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需要探索,于是他转入理学院,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从此便在物理学领域一发不可收拾。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于敏,是中国氢弹之父,也是中国核武器的主要设计师之一。
他于1921年生于山东省烟台市,在童年时期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数学天赋。
1941年,于敏考入了清华大学数学系,并一直保持极高的学习成绩。
1948年,于敏获得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并留在美国进行博士后研究。
在那里,他结识了许多核物理学家,其中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费米和泰勒。
1952年,于敏回到了中国,并积极参与了中国核武器的研制工作。
在中国核武器的研制过程中,于敏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他主要负责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设计工作,在核武器试验中全权负责了仪器测量等方面的工作。
由于他的杰出贡献,于敏曾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包括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
奖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团队奖。
此外,他还在198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被人们称为“中国核武器之父”。
虽然于敏是中国核武器的设计者之一,但他始终将核武器的使用视为最后的手段,并
对核武器的和平利用做出了极大的努力。
在90年代初期,他支持了中国科学院推出了一项名为“热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国项重点论证”的科研项目,该项目旨在探索氢弹的和平
利用。
此外,他还积极参与了联合国的核不扩散会议,并于1985年担任中国核工业协会会长。
2019年5月12日,于敏因心脏功能衰竭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
纪念于敏,中国科学院特别设立了“于敏教育奖学金”,用于资助青年科学家和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和研究。
[最新]沉默是金“中国氢弹之父”于敏的故事
沉默是金“中国氢弹之父”于敏的故事温馨提示:本文是笔者精心整理编制而成,有很强的的实用性和参考性,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套用。
沉默是金中国氢弹之父于敏的故事历史的天空风云变幻, 岁月的江河奔流浩荡。
唯一不变的是, 总有丹心赤子甘为国家鞠躬尽瘁, 总有殷殷志士愿为民族负重前行。
那个爱皱眉头、喜欢思考的著名核物理学家走了。
今年1月,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改革先锋奖章获得者于敏去世, 享年93岁。
于敏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还是在20__年1月9日。
那天, 他从__记手中, 接过了当年唯一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证书。
这样的抛头露面, 于敏只经历过两次。
上一次是1999年, 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 他被授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并代表23位获奖科学家发言。
对于这样的大场合, 于敏并不习惯。
因为此前几十_大学物理系。
他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对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防实力的增强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于敏生前的卧室里, 一本《三国演义》摆放在案头。
和煦的阳光从窗口透进来, 照着泛黄起皱的封皮。
可想而知, 那位温文尔雅的主人, 曾经多少次倚在窗前的靠椅上, 翻阅着心爱的书籍。
其实, 于敏自己也没想到这辈子会与氢弹结缘, 更没想过个人与国家的命运会紧紧联系在一起。
当时, 正在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工作的他, 原本以为会在钟爱的原子核理论研究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然而, 一次与时任二机部副部长、原子能研究所所长钱三强的谈话, 让他的人生发生了重大转变。
1961年1月的一天, 雪花飘舞, 于敏应邀来到钱三强的办公室。
一见到于敏, 钱三强就直言不讳地说:经所里研究, 报请上级批准, 决定让你参加热核武器原理的预先研究, 你看怎样?从钱三强坚毅的眼神中, 于敏立刻明白, 国家正在全力研制第一颗原子弹, 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也要尽快进行。
于敏逝世:他从不以“中国氢弹之父”自居
于敏逝世:他从不以“中国氢弹之父”自居于敏先生,中国核物理学家和国防科技工作者,因为他的杰出贡献和对中国核武器和氢弹技术的推动而闻名于世。
他从不以“中国氢弹之父”自居,他对于维护国家安全的忠诚和勇气使得他成为中国国家科学研究和国防发展的楷模。
于敏先生1930年生于安徽省寿县,小时候的他生活贫困,但他聪明好学,才智出众。
1950年,他作为中国第一批留苏研究生赴苏联留学,开始了他的学术之旅。
在苏联的一所著名大学里,他广泛学习物理学知识,尤其是核物理。
他的学习成绩突出,获得了苏联政府奖学金,以及白俄罗斯共和国政府授予的博士学位。
1955年,他回国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现代物理研究所。
从那时起,他开始了长期的核物理研究工作。
他参与了中国核武器项目的研发和试验,为中国核武器的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1964年,他开始主持中国氢弹研究项目,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虽然他在氢弹技术的研发过程中遇到了重重困难,但他坚持不懈,付出了巨大努力。
他对外界所给予的“中国氢弹之父”的称号保持了谦虚和低调的态度。
他认为,中国氢弹的成功不仅仅是他个人的功劳,而是整个科研团队的共同努力。
他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他只是团队中的一员,并没有多大区别于其他科研人员。
他将科学家应有的职责看得很重,始终把科研工作的结晶归于国家和人民。
除了在氢弹领域做出的贡献,于敏先生还在核物理学的其他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他在核裂变和核聚变等领域的研究中都有广泛的贡献。
他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上,为国际核物理学界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除了在科研领域的杰出成就,于敏先生也为中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科学人才。
他坚信,培养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根本。
他一直致力于教育事业,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术指导和人生指引。
2021年12月23日,于敏先生因病离世,享年91岁。
他的逝世给中国核物理学界和国防科技界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令全国人民感到深深的悲痛。
他留下的丰富的科研成果和崇高的职业道德将永远闪耀在中国科学史上。
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于敏的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201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晚会评选出今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一、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事迹:于敏,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89岁,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
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
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
1967年,中国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
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在氢弹研制过程中,于敏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
从60年代开始,于敏放弃了个人热爱的基础物理专业,此后30年一直隐姓埋名,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于敏颁奖词: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
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
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他是89岁高龄的于敏。
二、最美乡村教师朱敏才、孙丽娜事迹:爱·慈善支教贵州的外交官夫妇:朱敏才孙丽娜10年前,退休的外交官夫妇朱敏才、孙丽娜并没有选择在北京的安逸生活,而是来到贵州偏远山区义务支教。
他们将义务支教作为新生活的支点,也是圆了自己未圆的梦——1965年从贵州大学英语系毕业时,朱敏才填写的志愿是到贵州山区当一名英语老师,而国家的统一分配让他成了一名外交官。
本来是小学教师的孙丽娜,因为跟随丈夫常驻外国使馆而不得不放弃心爱的工作,她总觉得当老师还没当够。
把光鲜靓丽的西装和礼服留在北京,背上简单的行囊,他们来到了偏僻的尖山苗寨。
寨里有200多个孩子,在他们之前,这儿只有一名代课老师。
尽管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条件之艰苦还是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于敏:惊天的事业,沉默的人生
打上 了一只松 鼠。 ”邓稼先听出是好消息 : “ 你们
西北 。由于连年都处在极度疲劳之中 ,1 9 7 3 年 ,于敏在
返 回北 京 的 列 车上 开 始便 血 ,回到 北 京后 被 立 即送 进 医 院 。在 急 诊室 输 液 时 ,于敏 又一 次休 克 在病 床 上 。 正 是 靠着 这 种 将 生死 置 之度 外 的 奉献 精 神 ,于 敏 才 对 中国 的核事 业 做 出 了 巨大 贡献 ,登 上 了核 理论 研 究 的 科学高峰。 对 于 自己的人 生 ,于敏 觉得 有 两 个 遗憾 :一是 对 孩 子 们 关 心不 够 ,二 是 没 能 到 国外 深造 。其实 ,于敏全 康 复 ,又奔 赴 祖 国
课题 。于敏高兴地说 : “ 我们到底 牵住 了 ‘ 牛鼻子 ’ ! ”
他 当 即 给在 北 京 的邓 稼 先 打 了一 个 耐人 寻 味 的 电话 。为 了保 密 ,于 敏 使用 的是 只 有他 们 才 能 听懂 的 隐语 ,暗 指 氢 弹理 论 研 究 有 了突 破 —— “ 我们 几 个 人 去 打 了 一 次 猎
量大 、威力比低 、聚变比低 ,不符合要求。于敏带领科
技人 员 总 结 经验 ,随 即 又设 计 了一批 模 型 ,终 于 发 现 了 热 核材 料 白持燃 烧 的关键 ,解 决 了氢 弹 原 理 方案 的重要
1 9 7 1 年1 0 月 ,上级考虑到于敏的贡献和身体状况 , 特许他的妻子孙玉芹回京照顾他 。一天深夜 ,于敏感到 身体很难受 ,就喊醒了妻子。妻子见他气喘 ,赶紧扶他 起来 。不料于敏突然休克 ,后经医生抢救才转危为安 。
时 中国遭 受 重 重 封锁 的情 况下 ,他 尽 可能 多 地搜 集 国外
相关信息 ,并依靠 自己的勤奋进行艰难 的理论探索 。实
于敏逝世:他从不以“中国氢弹之父”自居
于敏逝世:他从不以“中国氢弹之父”自居1. 引言1.1 于敏逝世的消息震惊社会于敏逝世的消息震惊社会,这位中国著名的科学家和学者,于2021年6月6日因病医治无效,永远离开了我们。
于敏的去世消息迅速传播,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哀悼。
他是中国氢弹研究领域的重要人物,为中国的科技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离世不仅是中国科技界的损失,也是整个社会的遗憾。
于敏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他的去世让人们感到非常震惊和惋惜。
我们永远无法忘记他在科研领域的杰出成就和对社会的影响,他将永远被人们怀念和缅怀。
愿于敏的精神永远不朽,激励后人在科学事业上继续努力前行。
1.2 他在中国氢弹研究中功不可没于敏在中国氢弹研究中功不可没。
作为著名的物理学家和核武器专家,他在中国核武器研发和氢弹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在中国氢弹研究的历程中,于敏不仅在技术上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在指导团队和培养人才方面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他不仅是实验室中的优秀科学家,更是一个教育者和领导者。
他致力于培养年轻科学家,传承自己的学识和经验。
他坚信只有通过持续的科学研究和教育工作,才能推动中国核武器技术的发展,并保障国家的安全。
在中国氢弹研究中,于敏展现出了他的才华和决心。
他不断探索新的领域,挑战自己的极限,为中国核武器技术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推动着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于敏在中国氢弹研究中功不可没,他的贡献将永远被人们怀念。
他的精神将永存不朽,激励着我们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奋斗不息。
2. 正文2.1 于敏的人生经历和贡献于敏,生于1925年,祖籍浙江温岭,是中国著名核物理学家。
他自幼聪颖,就读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并毕业于耶鲁大学。
在美国留学期间,他深入研究了核物理学,并取得了博士学位。
回国后,于敏投身于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研究工作。
他曾任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院长,领导了多个重要项目。
在中国氢弹的研制过程中,他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
[于敏,事业,人生]于敏:惊天的事业沉默的人生
于敏:惊天的事业沉默的人生这一刻,距离罗布泊沙漠腹地一声惊天“雷鸣”――1967年6月17日8时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已经过去了近半个世纪。
国产专家一号“在我这里,除了ABC,其他都是国产的……当然要留学,应该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回来再给国家做点事,但不要到落叶归根时才回来,应该在开花结果的时候就回来。
”――于敏这期间,于敏与杨立明教授合著了我国第一部原子核理论专著《原子核理论讲义》。
彭桓武称赞于敏是“国际上一流的”核物理学家。
曾有一位日本专家来中国访问,听了于敏关于核物理方面的报告后问道:“于先生是从国外哪所大学毕业的?”于敏风趣地说:“在我这里,除了ABC外,基本是国产的!”这位日本专家赞叹道:“你不愧是中国国产专家一号!”中国的“氢弹之父”“核武器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如果丧失威慑能力,我们就要重新受到核讹诈。
我们不搞核竞赛,但我们要用创新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方法打破垄断。
”――于敏在《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核武器分册》中,“于敏”的条目下写着:“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起了关键作用。
”我国原子弹爆炸成功后,研制氢弹就摆到了第一位。
其实,于敏也没想到这辈子会与氢弹结缘,没想到个人与国家的命运绑得这么紧,一次与钱三强的秘密谈话,让他的人生改变了轨道。
1961年1月的一天,于敏奉命来到钱三强的办公室。
一见到于敏,钱三强就直截了当地对他说:“经所里研究,请报上级批准,决定让你参加热核武器原理的预先研究,你看怎样?”从钱三强极其严肃的神情和谈话里,于敏明白了,国家正在全力研制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理论也要尽快进行。
接着,钱三强拍拍于敏肩膀郑重地对他说:“咱们一定要把氢弹研制出来。
我这样调兵遣将,请你不要有什么顾虑,相信你一定能干好!”片刻思考之后,于敏紧紧握着钱三强的手,点点头,欣然接受了这一重要任务。
“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
”于敏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分配。
“这个决定改变了我的一生。
”从此,从事氢弹研究的于敏便隐姓埋名,全身心投入到深奥的核理论研究工作中。
惊天事业 两弹一星功勋 国产一号土专家 沉默人生 中国氢弹之父 愿将一生献宏谋
惊天事业两弹一星功勋国产一号土专家沉默人生中国氢弹之父愿将一生献宏谋作者:王渝生来源:《中国科技教育》2015年第01期在中国核工业开创60周年之际,2015年1月9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89岁高龄的著名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功勋、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这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1999年设立以来,授予的第25位获奖者。
此前已有24位著名科学家先后获此殊荣(详见本刊2014年第1期本专栏文章)。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为于敏颁发了荣誉证书和500万元奖金。
这是党和国家的崇高褒奖,也是一名科技工作者的最高荣耀。
这一刻,距离罗布泊沙漠腹地一声惊天“雷鸣”——1967年6月17日8时我国第1颗氢弹爆炸,已经过去了近半个世纪。
于敏,1926年8月16日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今属天津市)。
父亲是一位小职员,母亲出生于普通百姓家庭。
于敏7岁时开始在芦台镇上小学,中学先后就读于天津木斋中学和耀华中学,1944年于敏考上了北京大学工学院,1946年,他转入理学院念物理,并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
1949年于敏本科毕业,考取了研究生,并在北京大学兼任助教。
在张宗遂、胡宁教授的指导下,1951年于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毕业后,他被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从事核物理研究工作。
这个所1950年才成立,由钱三强任所长,王淦昌和彭桓武任副所长。
20世纪50年代,于敏率先在国内开展原子核物理理论研究,与合作者找出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物理的空白。
50年代末举办的全国核物理讲习班,于敏是主讲人之一,他和杨立铭教授合作,撰写了中国第1部原子核理论专著《原子核理论讲义》,培养了不少研究生。
1957年,以朝永振一朗(后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为团长的日本原子核物理和场论方面的访华代表团来华访问,30岁出头的于敏参加了接待。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阅读练习及答案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他曾“隐身”长达三十年之久,直到1988年,他的名字才得以解禁,他的妻子也才知道原来“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的工作的”。
他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于敏。
在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于敏几乎是唯一一个未曾留过学的人。
其实,他的一生中有无数次出国的机会,但是由于工作的关系,最终他都放弃了。
然而,这并没有妨碍他站上世界科技的高峰。
1944年,于敏考进了北京大学工学院机电系,不过他喜欢的却是纯粹的理论研究。
因此,1946年,他选择转到理学院物理系,并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
高深的物理学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他,于敏在理论物理方面的天赋很快展现出来。
研究生毕业不久,他便被慧眼识才的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从事核理论研究工作。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的核科学技术研究几乎一片空白。
中央政府高瞻远瞩,部署成立了近代物理研究所,这是新中国第一个核科学技术研究基地。
当时,国内很少有人熟悉原子能理论,而且研究所里还没有一台加速器,探测元件和仪器设备也刚开始研制。
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拼命学习,拼命地汲取国外信息,在当时遭受重重封锁的环境中,他只有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进行理论探索。
在较短时间内,于敏取得很多创新成果,并对原子核理论的发展形成自己的思路。
他把原子核理论分为三个层次,即实验现象和规律、唯象理论以及理论基础,在平均场独立粒子方面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这些成绩迅速地提升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受到了国内外同行专家的高度赞赏。
彭桓武曾说:“于敏的工作完全是靠自己,没有老师,因为当时国内没有人熟悉原子核理论,他是开创性的。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在世界上引起轰动。
1965年1月,毛泽东在听取国家计委关于远景规划设想的汇报时指出:“原子弹要有,氢弹要快。
”事实上,在我国研制第一颗原子弹尚未成功时,有关部门就已作出部署,要求氢弹的理论探索先行一步。
于敏:惊天事业_低调人生
于敏:惊天事业低调人生有这样一位科学家,他的名字在很长的时间里并不为人所知。
事实上,他一生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
第一次是 1999 年,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他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并代表 23位获奖科学家发言。
直到那时,于敏隐藏了 28 年的身份才得以公开,他的名字才开始被大家所知。
第二次是 2015 年,这也是于敏最后一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
那一年,89 岁的于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内,从习近平总书记手中接过了当年唯一的一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命运都与国家的兴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才会有所作为,才会是一个无愧于祖国和民族的人。
”凭借着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敏捷的思维,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领域渐入佳境,很快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人们亲切地把于敏这位从未出过国的理论物理学家称作“国产专家一号”。
然而,正当于敏踌躇满志,打算在原子弹理论研究的道路上乘胜追击的时候,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所长钱三强突然把他叫到了办公室,和他商量:“经所里决定,报上级批准,希望请你参加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你看可以吗?”于敏意识到,早一天研制出氢弹,就能早一天为祖国的安全加上一道更坚固的防线!他瞬间就下定了决心,斩钉截铁地回答:“我愿意,我一定要全力以赴为祖国研制氢弹!”就这样,于敏第三次改行,从研究原子核理论转向研制氢弹。
从此,他像是销声匿迹了一般,他的名字和工作成了国家的最高机密。
于敏工作照获奖证书。
英雄不计名利,一生默默报国。
然而祖国和人民不会忘记他的卓越贡献。
1926 年,于敏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今天津市宁河区) 的一个书香世家。
他的整个童年、少年时期都被笼罩在日本侵略者残暴的阴影中。
亲人惨遭日军杀害,自己险些遭到日军汽车的碾轧……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肆虐,落后就要挨打,现实让于敏产生了强烈的自强意识,他从小就树立了“科学救国”的远大志向。
少年时代的于敏学习能力很强,成绩总是排在全班第一。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
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颁奖词 1.吴锦泉:高节卓不群 窄条凳,自行车,弓腰扛背,沐雨栉风。身边的人们追逐 很多,可你的目标只有一个。刀剪越磨越亮,照见皱纹, 照见你的梦。吆喝渐行渐远,一摞一摞硬币,带着汗水, 沉甸甸称量出高尚。
2.张宝艳、秦艳友:阳春布德泽
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宝贝回家,路有多长?茫茫暗 夜,你们用父母之爱,把灯火点亮。三千个日夜奔忙,一 千个家庭团聚。你们连缀起星星点点的爱,织起一张网。 网住希望,网住善良。
3、心有清泉:赵久富 清水即将漫过家园,最后一次,把红旗在墙上摩平。你带 领乡亲们启程,车轮移动的瞬间,心间隐痛。不敢回望, 怕牵动一路哭声。五十年间,两度背井离乡,我们的老支 书,一生放不下的,不只是白发高堂。 4、大爱深沉:张纪清 一个善良的背影,汇入茫茫人海。他用中国人熟悉的两个 字,掩盖半生的秘密。他是红尘中的隐者,平凡的老人, 朴素的心愿,清贫的生活,高贵的心灵。炎黄不是一个名 字,是一脉香火,为我们点燃。
7.莫振高:化作光明烛 千万里,他们从天南地北回来为你送行。你走了,你没有 离开。教书、家访、化缘,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你是不 灭的蜡烛,是不倒的脊梁。那一夜,孩子们熄灭了校园所 有的灯,而你在天上熠熠闪亮。 8.官东:天下英雄气 来不及思量,就一跃而入。冰冷,漆黑,缺氧,那是长江 之下,最牵动人心的地方。“别紧张,有我在”,轻声的 安抚,稳住倾覆的船舱。摘下生命软管,那肩膀上剩下的 只有担当。人们夸你帅,不仅仅指的是面庞。
3.郎平:雄心志四海
临危不乱,一锤定音,那是荡气回肠的一战!拦击困难、 挫折和病痛,把拼博精神如钉子般砸进人生。一回回倒地, 一次次跃起,一记记扣杀,点染几代青春,唤醒大国梦想。 因排球而生,为荣誉而战。一把铁榔头,一个大传奇! 4.屠呦呦:春草鹿呦呦
于敏事迹作文素材7篇
于敏事迹作文素材7篇于敏事迹作文素材篇1“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
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
”观看了电视连续剧《功勋》后,我受到了很多启发,我为老一辈科学家的崇高精神而热泪盈眶,并且,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为有这样的英雄前辈而感到自豪。
剧中,无名英雄于敏有许多细节让我印象深刻。
首先,爱国主义精神在于敏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当隐姓埋名做研究和出国留学的选择题摆在于敏面前时,于敏说道:“你想要和平,就要有不怕打仗的底气,什么是底气,我们造的就是底气,核平衡才是平衡,咱不欺负别人,也不能让别人欺负咱们,不平等只能挨打,国家存亡的事,必须干!”于敏断然放弃了出国留学的打算,选择了条件异常艰苦的氢弹研究,以史为鉴,在如今全球化时代,他的这种热爱祖国的精神值得我们当代青年学习。
其次,于敏无私奉献、大力协同的品质让我不禁感慨老一辈科学家们的崇高品性。
正如于敏的妻子玉芹说的:“他将一生奉献给国家,我将自己奉献给他。
”这是于敏的家国情怀,是大奉献。
在与科研战友夜以继日地攻坚克难中,他与战友团结协作,失败、总结、再失败、再总结,纵使条件艰苦,他们始终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辛勤耕耘,终有收获。
剧中,有两个细节让我难忘,一是于敏将家里妻子为他和孩子准备的鸡蛋拿出来,用作奖励科研有突破的同事,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二是于敏与陆杰的战友情,他们相互挑战、相互激励,而后,相互扶持,这种情谊,着实让人动容。
最后,作为一名学生,观看了于敏为科学献身的示范后,我深受触动,思考了很多。
于敏始终相信科学,敢想敢干。
他说道:“搞科研,搞理论,讲的是实事求是。
搞科研,需要灵感,不是蛮干。
”正确的理论指导正确实践。
正是由于这般脚踏实地的科研态度,我国氢弹研究少走了许多弯路,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在往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要将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贯穿其中,戒骄戒躁,做真正的研究。
忠孝最是难两全,隐姓埋名数十载。
无名英雄于敏,是国家之幸,是民族之幸,更是吾辈之幸。
于敏颁奖词感动中国
201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晚会评选出今年的感动中国人物一、中国氢弹之父于敏事迹:于敏,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89岁,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
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
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
1967年,中国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
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在氢弹研制过程中,于敏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
从60年代开始,于敏放弃了个人热爱的基础物理专业,此后30年一直隐姓埋名,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二、最美乡村教师朱敏才、孙丽娜事迹:爱·慈善支教贵州的外交官夫妇:朱敏才孙丽娜10年前,退休的外交官夫妇朱敏才、孙丽娜并没有选择在北京的安逸生活,而是来到贵州偏远山区义务支教。
他们将义务支教作为新生活的支点,也是圆了自己未圆的梦——1965年从贵州大学英语系毕业时,朱敏才填写的志愿是到贵州山区当一名英语老师,而国家的统一分配让他成了一名外交官。
本来是小学教师的孙丽娜,因为跟随丈夫常驻外国使馆而不得不放弃心爱的工作,她总觉得当老师还没当够。
把光鲜靓丽的西装和礼服留在北京,背上简单的行囊,他们来到了偏僻的尖山苗寨。
寨里有200多个孩子,在他们之前,这儿只有一名代课老师。
尽管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但条件之艰苦还是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他们的卧室跟男厕所共用一面墙,夏天臭气熏天,孙丽娜晚上要戴着两层口罩才能睡觉。
高原强烈的紫外线照射让孙丽娜的右眼全部失明,左眼视力只剩下0.03。
朱敏才患有高血糖、高血脂、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危险疾病,山区湿冷的气候又让他得上了风湿病。
惊天事业沉默人生阅读理解
惊天事业沉默人生阅读理解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童年亡国奴的屈辱生活给我留下惨痛的记忆,核武器是一种保障手段,这种民族情感是我的精神动力。
”1951年,于敏在近代物理所开始了科研生涯。
他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1961年,钱三强交给他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于敏放弃了已经做出出色成绩的科研方向,转到氢弹研究。
从此,他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生涯。
于敏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热核武器物理中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无愧为“中国氢弹之父”。
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倡导、推动若干高科技项目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这是2014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委员会给于敏的颁奖词。
——摘编自《于敏:惊天事业,沉默人生》,《科技日报》2019—09-24(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于敏献身氢弹研究事业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于敏的历史功绩。
(1)原因: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略的屈辱;超级大国的核讹诈核威胁;新中国国防科技建设的需要;于敏强烈的民族情感和报效祖国的理想。
(2)功绩:于敏提出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研究探索氢弹理论,提出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倡导、推动若干高科技项目研究。
于敏的研究解决了我国热核武器物理的基础问题,为我国核武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国防科技事业的发展。
【解析】(1)原因:据材料“童年亡国奴的屈辱生活给我留下惨痛的记忆,核武器是一种保障手段,这种民族情感是我的精神动力。
”并结合所学可知,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略的屈辱;超级大国的核讹诈核威胁;于敏强烈的民族情感和报效祖国的理想;据所学可知,二战后美苏两国垄断了核武器,为打破美苏的核垄断,新中国加强国防科技建设的需要。
于敏—2015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于敏颁奖词及事迹介绍
于敏2015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于敏颁奖词及事迹介绍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颁奖词: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
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
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事迹:
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他是89岁高龄的于敏。
于敏,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1926年8月16日生于天津市宁河县。
194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高级科学顾问。
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
此后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
对中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倡导、推动若干高科技项目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85年、1987年和1989年三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994年获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
1999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85年荣获五一劳动奖章。
1987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015年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2015年2月27日,于敏获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
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感动中国于敏的事迹材料
感动中国于敏的事迹材料为大家整理2015年感动中国于敏的个人先进事迹,于敏是中国的氢弹之父,他目前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感动中国于敏的事迹材料
感动中国于敏的事迹材料
于敏1944年考入北京大学,195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进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1960年底,开始参与科学家钱三强组织的氢弹技术理论探索。
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
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
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
1967年,中国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
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
在氢弹研制过程中,于敏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
从20世纪70年代起,于敏和其他学者一起倡导、推动加快我国的惯性约束聚变研究,并将它列入我国高技术发展计划,大大推动了我国国防科技的进步。
从60年代开始,于敏放弃了个人热爱的基础物理专业,此后30年一直隐姓埋名,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于敏中国氢弹之父阅读答案
于敏中国氢弹之父阅读答案于敏,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氢弹之父”。
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于敏:中国氢弹之父》阅读题目及其参考答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于敏:中国氢弹之父》阅读原文于敏1926年8月出生在河北省宁河县一户普通人家,他自幼聪慧,学习非常用功,成绩在班里始终名列前茅。
1944年,于敏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工学院机电系,两年后转到理学院物理系,开始理论物理的学习。
在大学期间,于敏依然是学习上的尖子,但绝不是那种“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究,而是时时关心国家命运的热血青年。
当时国民党政府政治腐败,贪腐严重,北京(时称北平)各大学校学生经常搞抗议游行,于敏总是积极参加,并常常冲在前面,一次遭遇军警驱赶,对抗中连眼镜都挤掉了,他依然呼喊不止。
1949年于敏顺利完成本科学业考上研究生,先后师从著名物理学家张宗遂教授与胡宁教授。
之后,在两位导师的赞扬中,著名科学家钱三强、彭桓武慧眼识珠,将他调入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从此于敏开始了自己的科研人生。
1961年,在钱三强、王淦昌、彭桓武的领导下,以于敏等为主建立起了新中国第一个核科学技术研究基地,悄悄开始了氢弹技术理论研究。
当时我国面临西方国家的重重封锁,能查到的国外资料很少,国内也很少有人熟悉原子核理论。
于敏知道,唯一的办法只有靠自己努力,在艰难中不断探索。
于是他拼命学习相关理论,千方百计搜集国外信息。
研究工作需要大量极为复杂的计算,而当时我国只有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且95%时间安排给原子弹研制的计算,很少有使用机会。
面对这种状况,于敏急中生智,想了个土办法,带领全组成员,每人手拿一把计算尺人工计算,他每天废寝忘食地工作,一干就是10多个小时,常常大家下班了,他还在忙碌。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不久,一份份浸满智慧与心血的研究报告相继出炉,一个又一个未知领域被攻克,经过4年的努力,于敏和他带领的科研人员们对氢弹原理有了基本而深刻的认识,为氢弹研制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惊天的事业,沉默的人生
今年的8月16日,央视为这个大国脊梁、?涞?之父于敏庆生。
在中国核武器发展历程中,于敏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他,如今的中国才能和美俄英法比肩,成了世界上拥有氢弹的五个国家之一。
因为他,中国拥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氢弹技术,并且是在全球唯一能保持氢弹的战备状态!少年励志为国建功立业
1926年8月16日,于敏出生于天津市宁河县芦台镇。
于敏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小职员。
和其他普通家庭一样,夫妻俩起早贪黑的工作,只为赚取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对于这个聪明的儿子,并没有过多的时间去教导。
于敏自幼喜欢读书,有过目不忘之能,书中的那些人物,如诸葛亮,岳飞等都是他崇敬的对象。
和许多热血少年一样,当看到岳飞荡寇平虏,诸葛亮兴复汉室的壮举时,于敏总是想象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够为国家崛起效力,建功立业。
虽然家境贫寒,但是于敏自小聪明好学,智力过人。
他在天津耀华中学念高中时,就以各科第一闻名全校。
1944年,他顺利考入北京大学。
但此时,父亲突然失业,在同窗好友的资助下,于敏才得以进入北大求学。
在北大,于敏开始崭
露头角,显示出过人的智商和超强的记忆力。
于敏刚刚进入北大时读的是工学院机电系,后来他发现,工学院教的都是别人已经研究出来的东西,强调的是知识的运用,太过简单没有意思。
而他更喜欢钻研未知的知识领域,喜欢寻根探源,沉浸在“纯粹”的理论之中。
大二时,于敏发现物理学中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域需要探索,于是他转入理学院,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从此便在物理学领域一发不可收拾。
于敏在理论物理方面的天赋很快展现出来,并以惊人的记忆力和领悟力赢得教授们的欣赏。
1949年大学毕业时,于敏以北大物理系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北大理学院的研究生。
读研究生的于敏更是以聪慧闻名北大,让导师张宗燧大为赞赏,甚至表示:“于敏是他带过的最优秀的学生。
”
张宗燧的称赞不无道理。
有一次在代数考试中,试题刁钻古怪,北大数学系的学生平均成绩才20分,最优秀的学生也不过60分,但是唯一的一张满分的卷子显得特别突兀,因为这是别的学院――理学院于敏的试卷。
国产专家引世界震动
1951年,于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很快,他被慧眼识才的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专心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
这个研究所,集中了当时中国所有核领域的顶尖人才,这其中就有于敏日后的挚友,两弹元勋邓稼先。
在进入研究所之前,于敏研究的是量子场论,没别的原因,就是因为量子场论难度够高,符合于敏的口味。
于敏进入研究所时,我国已经开始了原子弹的理论研究,于敏知道原子弹对国家意味着什么,少年时种下的家国情怀让于敏很快就转行开始研究原子核物理。
量子物理和原子核物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理学分支,于敏必须从头学起。
但是学习对于于敏来说,从来就不是一件什么难事。
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于敏不仅掌握了国际核物理的发展趋势和研究焦点,而且在关于核物理研究的关键领域,写出了许多有重要影响力的论文和专著,其中包括于敏与杨立铭教授合著的我国第一部原子核理论专著《原子核理论讲义》。
彭桓武称赞于敏是“国际上一流的”核物理学家。
而于敏所写的论文,分量有多重呢?它直接让我国在该领域研究水平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引起了全世界的震动。
国内外专家纷纷好奇,这些震惊世界的论文,其作者到底是谁?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日本专家朝永振一郎曾亲自跑到中国,点名要见于敏这位奇才。
一番学术交流后,朝永振一郎问道:“于先生是从国外哪所大学毕业的?”于敏风趣地说:“在我这里,除了ABC外,基本都是国产的!”在得知于敏是一个从来没有出过国,也没有得到过外国名师指导的本土学者,靠独自钻研获得如此巨大的研究成果后,朝永
振一郎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回到日本后,朝永振一郎在自己的著作中称赞于敏是中国“国产专家一号”。
隐姓埋名默默研究氢弹理论
1961年,于敏已经是国内原子核理论研究领域顶级专家,为我国原子弹工程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但是这一年,他接到了新的任务。
1月的一天,于敏奉命来到钱三强的办公室。
一见到于敏,钱三强就直截了当地对他说:“经所里研究,并报上级批准,决定让你参加热核武器原理的预先研究,你看怎么样?”
从钱三强极其严肃的神情和谈话里,于敏明白了,国家正在全力研制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理论也要尽快进行。
接着,钱三强拍拍于敏肩膀,郑重地对他说:“咱们一定要把氢弹研制出来。
我这样调兵遣将,请你不要有什么顾虑,相信你一定能干好!”
钱三强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知道,原子弹和氢弹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一个是重核裂变,一个是轻核聚变,理论研究上基本没有联系。
让一个原子核物理专家去研究氢弹理论,不亚于强迫一个飞鸟去大海学游泳。
1967年6月17日早晨,载有氢弹的飞机进入罗布泊上空。
8时整,随着指挥员“起爆”的指令,机舱随即打开,氢弹携着降落伞从空中急速落下。
十几秒钟后,一声巨响,碧蓝的天空随
即翻腾起熊熊烈火,传来滚滚的雷鸣声……当日,新华社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的第一颗氢弹在中国的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中国自此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氢弹的国家!而此时的法国依然在摸索。
多年后,诺贝尔奖得主、核物理学家玻尔访华时,同于敏会晤,称赞于敏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是“中国的氢弹之父”。
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在研制氢弹的过程中,于敏曾3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1969年初,因奔波于北京和大西南之间,也由于沉重的精神压力和过度的劳累,于敏的胃病日益加重。
当时,我国正在准备首次地下核试验和大型空爆热试验。
那时他身体虚弱,走路都很困难,上台阶要用手帮着抬腿才能慢慢地上去。
热试验前,当于敏被同事们拉着到小山冈上看火球时,已是头冒冷汗,脸色苍白。
大家见他这样,?s紧让他就地躺下,给他喂了些水。
过了很长时间,他才慢慢地恢复过来。
由于操劳过度和心力交瘁,于敏在工作现场几至休克。
直到1971年10月,上级考虑到于敏的贡献和身体状况,才特许已转移到西南山区备战的妻子孙玉芹回京照顾。
一天深夜,于敏感到身体很难受,就喊醒了妻子。
妻子见他气喘,赶紧扶他起来。
不料于敏突然休克过去,经医生抢救方转危为安。
后来许多人想起来都后怕。
出院后,于敏顾不上身体没有完全康复,又奔赴祖国西
北。
由于连年都处在极度疲劳之中,1973年于敏在返回北京的列车上开始便血,回到北京后被立即送进医院检查。
在急诊室输液时,于敏又一次休克在病床上。
在中国核武器发展历程中,于敏所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于敏说,自己是一个和平主义者。
正是因为怀抱着对和平的强烈渴望,才让本有可能走上科学巅峰的自己,将一生奉献给了默默无闻的核武器研发。
于敏认为自己这一生留下了两个遗憾,一是这一生没有机会到国外学习深造交流;二是对孩子们关心不够。
其实,于敏的一生中,应该说有无数次出国的机会,但是由于工作的关系,他都放弃了。
从1961年到1988年,于敏的名字一直是保密的。
1988年,他的名字解禁后,他第一次走出了国门。
但是,对这一次出国,于敏至今说起来甚感尴尬,但也颇有自己的一番心得。
由于工作的关系,于敏此次出国是以某大学教授的身份去美国访问。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尽管去了许多地方,但他始终像个“哑巴”,要问也不方便问,要说也不方便说,让他备受“折磨”,很不好受。
从此以后,他就决定不再出国了。
于敏婉拒“氢弹之父”的称谓,他说,一个现代化的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就不能有真正的独立。
一个人的名字,
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聊以自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