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水文观测记录1

合集下载

钻孔质量验收规定

钻孔质量验收规定

钻孔质量验收规定钻孔质量验收依据岩心钻探六大质量指标进行评定,其分别是岩矿芯采取率、弯曲度测量、孔深校正、简易水文观测、原始班报表及封孔。

1、岩矿芯采取率与整理1.1地质要求取心的岩层、钻孔平均岩心采取率:Ⅱ级孔≥65%,Ⅰ级乙孔≥70%,Ⅰ级甲孔≥75%。

1.2矿化带、重要标志层、矿层顶末、底初围岩3~5米内岩心采取率:Ⅱ级孔≥75%,Ⅰ级乙孔≥80%,Ⅰ级甲孔≥85%。

1.3可采的矿层每层平均采取率、厚度较大的矿层从矿层顶板开始每5M 或10M的平均采取率:Ⅱ级孔≥75%,Ⅰ级乙孔≥80%,Ⅰ级甲孔≥85%。

1.4由机台负责将岩心清洗干净,自上而下按顺序装箱,不得颠倒或任意拉长,岩心应按规定编号,并写明回次数、总块数和块号;用铅笔填写岩心牌,放好岩心隔板;用漆或油浸色笔在岩心箱同一顺序侧标明孔号、箱号、进尺米段,并妥善保管岩心;箱子规格要符合要求且结实。

做到岩矿心整洁、次序真实、准确、保管妥善,岩矿心、岩心箱标志齐全可靠。

2、钻孔弯曲度测量2.1钻孔弯曲度为定向钻孔不同孔深各测点的实测顶角与该点设计顶角之差,垂直孔允许顶角每100M弯曲2度,斜孔每100M弯曲3度,按孔深累计计算。

2.2方位角偏差,在设计时由地质技术人员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不超过勘查线间距的1/3或1/4。

2.3测量间距应依据地质设计或实测顶角小于或等于3度时,每钻进100M 测一次顶角(不测方位角);大于3度时,每钻进50M测一次顶角和方位角。

2.4每个测点的测量数据要准确,测斜仪器必须完好、可用。

孔深、顶角、方位角三个测量参数要齐全、对应,测斜记录清楚。

终孔后必须要测顶角、方位角数据,终孔弯曲度测量地质编录员应在现场监测。

3、孔深误差的测量与校正3.1每钻进100M、重要标志层、进出矿层(矿层小于5M只测一次)、换口径及下套管前、处理重大机台事故、终孔后均要进行一次孔深测量。

3.2测量要使用经过校正的钢尺丈量钻孔内全部钻杆、钻具长度。

野外地质记录表大全

野外地质记录表大全

野外地质记录表大全实测地质剖面记录表起点坐标 X: Y: Z:第页/总页注:M= L×cosβ; h= L×sinβ; D=L×(sinα×cosβ×sinγ±cosα×sinβ) 式中岩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反时用+号,反之用-号。

测手:记录人:计算人:检查人:组长:年月日音像记录表项目(矿区)名称:页 / 共页记录人:日期:年月日注:记录形式指:摄像、照片、录音地质观察点记录表第页 / 共页1、矿区名称: 2、点号: m 3、位置:4、观察点性质:5、路线地质:6、地质描述:7、接触关系及产状:8、矿化现象:9、标本及照相登记:10、地貌及水文地质:素描图记录人:日期:年月日槽、井、坑探工程基点基线记录表项目(矿区)名称:工程号:第页/总页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槽、井、坑探工程原始地质记录表项目(矿区)名称工程编号第页注:长度单位:m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坑道、钻孔概况表注:长度单位:m;方位及坡度:°孔深校正及弯曲度测量记录表矿区名称钻孔号第页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钻孔简易水文观测记录表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钻孔回次记录表项目(矿区)名称工程编号第页注:长度单位:m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岩矿心分层签岩矿心样品签钻孔原始地质记录表项目(矿区)名称工程编号第页注:长度单位:m,角度单位:°,真厚度=轴夹角的正弦值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钻孔采样登记表项目(矿区)名称剖面编号工程编号第页注:长度单位:m,重量单位:kg,岩心直径:cm。

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钻孔质量验收报告矿区钻孔单位矿区技术负责矿区行政负责地质组长探矿组长水文地质组长机长地质员水文地质员年月日.化探样品野外加工登记表工区(所)加工者:第页/总页样品管理组长:年月日化探样品组合登记表工区(所)组合者:第页/总页样品管理组长:图幅名称:年月日化探样品送样单1/5 万图幅号:第批第页合计件袋日期技术负责人:注:送样单一式三份,分别由采样组、分队及大队保存。

中国地质调查局相关规范

中国地质调查局相关规范

1、DZ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 0078-93《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2、D Z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 0020-2002《铁、锰、铬矿地质勘查规范》3、DZ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 0079-93《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4、DZ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 0033-2002《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5、DZ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 0205-2002《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6、DZ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 0214-2002《铜、铅、锌、银、镍、钼矿地质勘查规范》6、《探矿工程地质编录讲义》编写:陈子裘山西省地矿局二一四队总工办7、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3908-2002《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8、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7766-1999《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9、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958-89《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火成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 GB/T17412.1-199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沉积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 GB/T17412.2-199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变质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 GB/T17412.3-199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质图用色标准( 1 ∶ 500000 ~、 1 ∶ 1000000 )( GB6390-1986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区域地质图图例(1 ∶ 50000 )( GB 958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固体矿产勘查报告格式规定( DZ/T0131-19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岩石矿物鉴定质量要求和检查办法( DZ/T0130.2-1994 )32.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岩矿分析质量要求和检查办法( DZ/T 0130.3-1994 )33.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1∶50000和1∶200000化探样品分析质量要求和检查办法(DZ/T0130.6-1994)34.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岩矿分析试样制备规程( DZ 0130.13-19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 GB/T12719-1991 )工程地质调查规范( 1 ∶ 100000 ~ 1 ∶ 200000 )( DZ/T0096-1994 )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 ∶ 25000 ~1 ∶ 50000 )( DZ/T0097-1994 )黄土地区工程地质调查规程(1∶100000 ~1∶200000 )(DZ/T0063-1993)地质灾害分类分级(试行)( DZ0238-2004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 DZ/T0239-2004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 DZ/T0245-2004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DZ/T0240-2004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规范( DZ/T0241-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球化学勘查技术符号( GB/T14839-1993 )地球化学勘查术语(1 ∶ 200000 )( GB /T14496-1993 )地球化学勘查图图式、图例和用色标准( DZ/T0075-1993 )地球化学普查规范(1 ∶ 50000 )( DZ/T0011-91 )区域地球化学勘查规范( DZ/T0167-2006 )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技术规程( DZ/T0248-2006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规范( DZ/T 0145-94 )一、中国地质调查局1、TC 深度一般不超过3m,底宽≥0.6m。

煤炭钻探标准

煤炭钻探标准

⑴岩煤芯采取率与煤层质量①、岩芯采取一般地钻孔要求全孔取芯,第四系采取率>30%,并准确控制基岩界面,非煤系地层岩芯采取率>50%,煤系地层岩芯采取率≥60%。

岩芯取出后按顺序摆放,不得颠倒,每个回次进尺填写岩芯小票。

②、煤芯采取可采煤层煤芯长度采取率≥75%,重量采取率≥60%,并要求:(1)见煤前地质人员要及时下达见煤预告,钻进中,机长、班长、地质员应在现场守煤,并填写打煤报告,做为验收依据,(2)煤芯做到不污染、不燃烧变质、轻取轻放,保持煤层结构完好,煤芯取出后顺序摆放,并用塑料布盖好,防止风化。

(3)钻探与测井确定的煤层深度差不得大于0.15%。

⑵钻具丈量非含煤段每钻进100m丈量一次,含煤段每钻进50m丈量钻具一次,各可采煤层顶板以上或底板以下10m内,准确丈量一次,终孔必须丈量钻具,每次丈量钻具都要合理平差,以保证钻探、测井所确定的煤层底板深度误差≤1.5%;500m之内≤1m;500m以上≤2%。

超过此规定必须找出原因,必要时应进行有效的检查验证工作。

⑶孔斜要求由于本区地层的软硬程度不同,所以在钻进过程中应掌握好压力、转速,下套管后重新钻进、扩孔,大径换小径时一定要加导正器以防止钻孔偏斜。

按《煤田勘探钻孔工程质量标准》的要求,孔深≤300m,孔斜≤5°,孔深每增加100m,孔斜增加≤1°30′;甲级孔:孔深≤300m,孔斜≤3°,孔深每增加100m,孔斜增加≤1°。

⑷简易水文观测全部钻孔均进行简易水文观测。

回次水位及消耗量观测次数≥80%为合格。

特级孔为100%,对于钻进中的涌、漏水层段要及时记录涌、漏水深度、水头高度、涌水量、注水量。

⑸钻孔封闭所施工的钻孔经测井综合验收合格后,用水泥砂浆按设计要求进行封闭。

封孔所用水泥标号不低于425#,水泥、砂子、水重量之比为1:2:0.7(该比例可视砂子的含水量做适当调整)。

封闭层段一般为孔底到最上可采煤层顶板上30m,孔口以下20m用水泥砂浆封闭,其余层段用浓泥浆封闭,但分段处要用草把、木塞阻隔,防止上下连通,达不到封孔目的。

水文地质钻孔编录表格全套

水文地质钻孔编录表格全套

钻孔施工报告项目名称:孔号:位置:坐标:孔口标高:施工单位:机长:现场技术人员:钻探时间:自: 年月日至: 年月日目录1、设计书2、地质技术予设3、开孔通知书4、岩心编录5、简易水文地质观测6、抽水试验结构记录7、抽水前静止水位观测8、钻孔抽水试验观测记录9、钻孔抽水试验恢复水位观测记录10、钻孔(井)下管记录11、钻孔(井)下泵记录12、计算数据及成果13、钻孔(井)验收书14、施工小结设计书设计: 审核: 技术负责:地质技术予设开孔通知书号机台:根据施工安排,您已移机至号钻孔位置上,该孔设计孔深为米,经现场技术人员核查,钻机施工位置符合要求,现准许开钻,钻进中请按相关要求施工,并接受技术人员的质量管理,在到达设计孔深后及时报请验收人员进行终孔。

特此通知。

(本通知书一式两份,机台一份,存档一份。

)现场技术人员签字: 签字日期: 年月日机台负责人签字: 签字日期: 年月日号孔拆装线开孔通知书号机台:根据施工安排,您已移机至号钻孔位置上,该孔设计孔深为米,经现场技术人员核查,钻机施工位置符合要求,现准许开钻,钻进中请按相关要求施工,并接受技术人员的质量管理,在到达设计孔深后及时报请验收人员进行终孔。

特此通知。

(本通知书一式两份,机台一份,存档一份。

)现场技术人员签字: 签字日期: 年月日机台负责人签字: 签字日期: 年月日岩心编录简易水文地质观测记录抽水前静止水位观测记录钻孔抽水试验观测记录钻孔抽水试验后恢复水位观测记录抽水试验结构记录钻孔(井)下管记录表钻孔(井)下泵记录计算数据及成果抽水试验曲线钻孔(井)验收书由地矿双城工程勘察院北方工程勘察总公司在《七台河市城市应急供水工程》中完成供水钻孔(井)施工,供水钻孔(井)参数如下:1、成孔(井)孔号:2、终孔(井)日期: 年月日3、含水层岩性: ,位置: (m)至(m)4、抽水试验涌水量(m3/d),降深(m),最大推算涌量(m3/d) ,推算降深(m)。

钻探六大指标

钻探六大指标

1.1 钻孔质量要求钻孔质量包括岩矿心采取率、钻孔弯曲与测量间距、简易水文观测、孔深误差测量与校正、原始报表和封孔等六项指标。

1.1.1 岩矿心采取率1.1.1.1 根据设计部门或合同要求,可全孔取心、部分孔段取心或全孔不取心。

1.1.1.2 在固体矿产勘探取心孔段中,一般平均岩心采取率应达到70%以上,矿心采取率应达到80%以上。

有特殊要求时,按设计书或合同的规定执行。

取心孔段的岩(矿)心采取43 率按以下公式计算:岩(矿)心采取率=[岩(矿)心长度/取岩(矿)心进尺长度]×100% (1)式中的进尺和岩(矿)心长度,指在固体岩(矿)层中的实际进尺和取出的岩(矿)心长度,除设计要求外,不包括废矿坑、空洞、表面覆盖物、浮土层、流砂层的进尺及取出物。

1.1.1.3 岩矿心的现场管理和保管工作应遵循DZ/T 0032 第2 章和DZ/T 0078 的规定。

1.1.2 钻孔弯曲与测量间距1.1.2.1 钻孔轴线的形态及空间位置的三维坐标由设计部门提出,同时应给出实际轴线与设计轴线偏离的最大允许值。

1.1.2.2 机台应及时、定点测量钻孔顶角及方位角,将测量结果填入“钻孔弯曲度测量记录表”。

通常情况下,在直孔施工中每100m 顶角偏斜不应超过2°,在斜孔施工中每100m 顶角偏斜不应超过3°。

有特殊需要时,按设计书或合同的要求执行。

1.1.2.3 施工部门应及时计算确定钻孔轴线的形态及空间位置。

1.1.2.4 设计或实测钻孔顶角小于或等于3°时,每钻进100m 测一次顶角(不测方位角)顶角大于3°时,根据地质要求每钻进50m 测一次顶角和方位角。

定向和易斜钻孔,应适当缩短测量间距。

1.1.3 简易水文观测1.1.3.1 使用清水或无固相冲洗液的钻孔中,每班至少观测水位1~2 回次。

每观测回次中,提钻后、下钻前各测量一次水位,间隔时间应大于5min。

1.1.3.2 每个钻进回次应根据水源箱水位、泥浆池液位变化和补充冲洗液量计算冲洗液消耗量。

野外地质记录表大全

野外地质记录表大全

实测地质剖面记录表.. 专业. . .测手:记录人:计算人:检查人:组长:年月日.. 专业. . .音像记录表项目(矿区)名称:页/ 共页记录人:日期:年月日注:记录形式指:摄像、照片、录音地质观察点记录表第页/ 共页1、矿区名称:2、点号:m 3、位置:4、观察点性质:5、路线地质:6、地质描述:7、接触关系及产状:8、矿化现象:9、标本及照相登记:10、地貌及水文地质:素描图记录人:日期:年月日槽、井、坑探工程基点基线记录表槽、井、坑探工程原始地质记录表.. 专业. . .注:长度单位:m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 专业. . .坑道、钻孔概况表孔深校正及弯曲度测量记录表. . . . 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钻孔简易水文观测记录表矿区年月日第页共页.. 专业. . .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 专业. . .钻孔回次记录表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岩矿心分层签岩矿心样品签钻孔原始地质记录表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 专业. . .钻孔采样登记表.. 专业. . .记录人:日期检查人:日期钻孔质量验收报告矿区钻孔单位矿区技术负责矿区行政负责地质组长探矿组长水文地质组长机长地质员水文地质员年月日... 专业. . ... 专业. . .化探样品野外加工登记表.. 专业. . ... 专业. . .化探样品组合登记表化探样品送样单注:送样单一式三份,分别由采样组、分队及大队保存。

标本登记表项目(矿区)名称第页/ 总页地表及槽、井、坑探样品签、标本签槽、井、坑探工程采样及分析结果记录表.. 专业. . ... 专业. . .. . . .矿区岩(矿)石小体重采样登记表样品编号采样地点采样时间岩矿石名称封蜡排水法(方法一)塑封排水法(方法二)主要元素划分结果干样重量(P1)封蜡样体积(V)封蜡样重量(P2)蜡比重(d)小体重(XT)塑封样重量(P)塑封样体积(V)小体重(XT)封蜡小体重XT=P1()d P P V12--;塑封小体重XT=P÷V(塑封样时应尽量选择重量可以忽略不计的小而薄的塑料袋)采样人:日期:检查人:日期:矿区岩(矿)石大体重采样登记表3方法二使用的薄膜应选择薄而结实的塑料薄膜。

简易水文观测原始记录表

简易水文观测原始记录表
简易水文观测原始记录表
套管口高出地面米,水箱面积米年月

班次
水位观测
消耗量观测
泥浆或
清水
深洞、涌漏水等特殊现象及下套管
孔深
(米)
上钻后
下钻前
升(+)

降(-)Βιβλιοθήκη 起止间隔孔深(米)
原有量
增加量
现有量
减少(-)
增加(+)
消耗量
(米3/时)
涌水量
(升/秒)
时/分
水位(米)
时/分
水位(米)
时/分
时/分
时/分


内容
深度
(米)


1)水位观测次,累计次,上下钻具次数次,累计次;
2)消耗量观测时间小时,累计小时,纯钻进时间小时,累计小时;
3)水位缺测最大段距米;消耗量缺测最大段距米。
记录质量:
机长班长水文地质人员
大班记录员小班记录员(第页)

水文地质工作技术标准

水文地质工作技术标准

水文地质工作技术标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司水文地质技术工作管理,特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合用于公司的水文地质技术工作。

第三条矿山水文地质工作必须全面考虑矿床赋存特点、水文地质条件,按照采掘规划和生产计划的要求安排探、防、治水规划和计划,严格贯彻“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方针和综合防治水措施,探、防、治水超前于采掘生产的原则。

第四条矿井防治水要以确保采掘生产安全为中心,有计划的进行防治水工作,做到增加矿石储量,提高采矿回收率,及时总结各阶段水文地质资料,为矿山接续作充分的准备。

第二章防治水设计审批、管理规定第五条水文勘查设计工作(一)新区开辟水文勘查设计设计必须有水文地质资料,依此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绘制出预想水文地质勘探平面图、水文地质剖面图、水文勘查设计说明书等.(二)年度防治水设计1、生产技术科根据水文勘查积累的水文地质资料,按采掘生产计划编制矿井防治水设计、计划,按上级规定的时间编制上报。

2、设计图纸、资料要齐全,目的要明确,图纸应有水文地质平面图、防治水设计平面图等.图纸要清晰地反映已有的水文地质工程、采空区、矿体、注浆孔、井下防排水工程、地面水体分布、水量等及其设计的防治水工程。

图纸规格一律采用 62.5 ×100cm ,比例尺 1:500.第六条水文勘查、防治水工程设计审批(一)水文勘查、防治水工程坚决贯彻无设计、无计划、无审批不许施工的原则。

对一些暂时工程,要做补充设计报公司审批.(二) 矿区开展的各类水文勘查、防治水设计必须首先进行水文地质组内部审查,设计者、审核者、水文技术负责人等签字后方可送交生产技术科,由生产技术科召集总工程师、设计者、水文技术负责人、地质技术负责人、测量技术负责人、采矿技术负责人及安全环保部、施工队等有关人员参加设计审批,总工程师签字后方可生效。

第七条防治水工程施工管理(一)水文地质人员必须掌握重点工程发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并向领导汇报,保证工程顺利开展。

勘探和矿山地质自检报告版

勘探和矿山地质自检报告版

第一部分勘探和矿山地质勘探和矿山地质工作按中国地质规范、规程进行。

NI43-101报告按NI43-101规范编写。

一、设计要求1.纵投影图:对V9W-2、V2、V10等主要矿体,能根据探矿工程(坑探、钻探)和样品结果及时更新。

存在问题:钻孔、坑道工程中控制的次要矿体和新发现矿体未及时更新和编制新的纵投影图。

解决意见:根据后续探矿工程控制程度以及是否可采,并与采矿协商确定。

2.剖面图:能及时更新。

3.中段平面图:50m中段平面图上已重新编制完毕,100m、0m中段平面图正在编制,其余中段平面图逐步编制。

3.打钻质量和安全要求:施工质量和安全要求明确。

4.地质目的:探矿坑道、钻孔(包括工程钻)设计目的任务明确。

5.布置是否合理、是否遵循探采结合、少投入多产出的原则(工程的网度):(1)探矿沿脉坑道布置原则:坑道所处位置的样品结果、钻孔在走向和倾向上对矿脉控制情况、采矿工程需要。

(2)穿脉坑道布置原则:根据采矿漏斗间距、矿石品位,确定穿脉间距为15——30m。

(3)钻孔设计:目前钻探工作重点为V9W-2、V2、V26矿脉0——100m标高,工程间距为25——50m。

具体为:V9W-2——加密以往钻孔、在走向上控制延伸;V2——控制12线至18线采空区范围、向20线至22线控制矿体延伸;V26——控制矿脉50m标高的矿化情况。

1探矿工程布置基本合理,基本遵循探采结合、少投入多产出的原则。

6.设计会签审批;(1)探矿沿脉、穿脉:由地质、测量、副矿长2人、采矿、安全、质检和主管副总经理会签审批。

根据《2012年7月24日北京办公室管理层工作会议》第8页第4条要求,矿区以后的探矿沿脉、穿脉的设计施工由地质部提出书面申请并将勘探意图告知生产部门(工程部),由生产部门(工程部)设计。

(2)钻孔:地质部设计,将设计意图告知生产部门并协商后确定,未会签审批。

二、钻探质量监控1、施工质量:(1)孔位:由测量人员测量孔位坐标和方位角,由主管钻探的地质工程师用罗盘测定开孔倾角。

钻探工程质量标准

钻探工程质量标准

钻探工程质量标准求钻探工程质量特、甲级孔率达到100%,特级孔率达到75%以上,力争达到90%。

1、煤层采取质量依据现行的《煤田勘探钻孔工程质量标准》,凡钻孔穿见的可采见煤点(真厚度≥0.80m)均参与验收,要求参加评级煤层的优质合格率100%,其中,优质率达到75%以上,力争达到90%。

煤层煤芯采取率要求为:(1)按确定的煤厚计算的煤层长度采取率达到90%和重量采取率达到75%以上为优质煤层。

(2)按煤芯送样重量计算的煤层长度采取率达到75%和重量采取率达到60%以上而达不到优质者为合格煤层。

(3)要求采取的煤层结构清楚,不颠倒,煤芯不污染,不燃烧变质,不混入杂物。

2、岩层采取率根据设计钻孔的技术要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钻孔及一般钻孔的第一期钻孔全孔取芯,岩芯长度采取率不低于75%;其余钻孔主要煤系地层全取芯,有取芯要求的非煤系地层岩芯长度采取率不低于60%,主要煤系地层岩芯长度采取率不低于70%。

岩层采取率具体要求如下:(1)松散层采取率:粘土、亚粘土≥60%,砂、砂层≥30%,砾石层≥20%;并要求取准基岩界面。

(2)基岩段: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类要求岩芯采取率≥70%;中、细粒砂岩、粉砂和细砂岩互层类要求岩芯采取率≥60%;风化壳基岩、断层破碎带≥50%;其它有益矿产及标志层要求岩芯采取率≥75%。

(3)岩芯层次合格率:含可采煤层层段≥90%,其它层段≥80%。

基准孔第三、四系岩层合格率≥70%。

孔后按建设单位要求进行统一处理。

3、钻具丈量以下情况须丈量钻具全长:见基岩界面、每钻进100m、在钻进可采煤层顶板或底板10m范围内及终孔时均丈量钻具全长。

钻具误差要求不超过0.15%,且进行合理平差;如果超限,要找出原因,且进行合理平差。

4、终孔层位根据招标文件要求,203(水文孔)、-1303(水文孔)钻孔终孔层位为奥陶系灰岩,其他钻孔终孔层位为太原组伏青灰岩。

5、孔斜根据《煤田勘探钻孔工程质量标准》的规定进行系统测斜,要求在300m以内时,孔斜度≤3°;300m以深,每百米进尺孔斜递增值≤1°。

《钻探六项指标》

《钻探六项指标》

《钻探六项指标》一、水文地质钻探钻孔直径、岩土心(样)采取率、孔深与孔斜、简易水文观测、成井工艺、抽水试验、固井与封孔、原始记录与技术档案等质量要求执行《水文地质钻探规程》(dz/t0148-94)有关规定。

二、固体矿产岩心钻探(一)岩矿心采取率与整理1、地质要求取心的岩层、钻孔平均岩心采取率不得低于65%;2、矿化带重要标志层以及矿层与矿层顶板各3-5m范围内不得低于75%(岩金矿80%);3、可采的薄矿层(厚度不小于4-5m),每层平均采取率不低于75%,厚度较大的矿层从矿层顶板开始每5m或10m的平均采取率不低于75%(岩金矿80%);4、取出的岩矿心,应洗净后自上而下按次序装箱,不得颠倒或任意拉长,岩心应按规定编号,每回次应填放岩心票(包括没有岩心的回次),岩心箱应进行编号,箱子规格要符合要求且结实。

(二)钻孔弯曲与测量间距1、垂直孔允许顶角每100m弯曲2度,斜孔每100m弯曲3度,按孔深累计计算;2、方位角偏差,在设计时与地质商定,一般不超过勘探网1/3-1/4;3、测量间距,实测顶角小于5度时,每钻进50m测一次顶角和方位;4、磁性矿区要用防磁测斜方法;5、终孔测斜地质编录员应在现场监测。

(三)简易水文观测1、在以清水为冲洗液的钻孔每班至少要测1-2次孔内水位,未下好井口管的孔段和泥浆钻进的钻孔可以不测;2、每次观测应在提钻后、下钻前各测量一次,其间隔时间应大于5min;3、钻进时遇有涌水、漏水、溶洞等现象应及时记录其孔深。

(四)孔深误差的测量与校正1、每钻进100m、进出含矿层(矿层小于5m只测一次)、终孔后均要进行一次孔深测量,误差小于千分之一者可不修正孔深;2、测量要使用经过校正的钢尺;3、见矿与终孔校正,地质编录员应在现场监测。

(五)原始班报表1、要在现场用钢笔及时填写,要真实准确;2、交接班班长和机长要亲笔签字,不得代签;4、要整洁,终孔后装订成册。

(六)封孔1、要有封孔通知书和封孔设计书;2、水泥封孔要用325号以上未过期的水泥,水灰比要符合设计要求;3、每封完一层要在封孔段顶部位置取水泥浆样证实;4、搬迁后要埋水泥标桩,并保证其质量。

煤矿探放水专业安全培训考试题库

煤矿探放水专业安全培训考试题库

探放水专业安全培训考试题库一、填空题(共70题)1、防治水害工作应采取防、堵、疏、排、截综合治理措施。

2、煤矿探放水的基本原则是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

3、采空区是指采煤以后不再维护的空间。

4、煤矿企业、矿井应当建立健全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水害预测预报制度和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6、井下打钻要保证支护良好,打钻前一定要检查顶板支情况,防止打钻时发生顶板事故。

7、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简单、中等、复杂、极复杂等4种。

8、当发生重大突水事故后,矿井应当在1年内重新确定本单位的水文地质类型.9、造成矿井水灾的水源有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和老窑水。

10、矿井应当在开采前的1个水文年内进行地面水文地质观测工作。

11、在采掘过程中,应当坚持日常观测工作.12、在未掌握地下水的动态规律前,应当每7-10日观测1次。

13、待掌握地下水的动态规律后,应当每月观测1-3次。

14、当雨季或者遇有异常情况时,应当适当增加观测次数.水质监测每年不少于2次,丰、枯水期各1次。

15、矿井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采用直流电法、音频电穿透法、瞬变电磁法、电磁频率测深法、无线电波透视法、地质雷达法、浅层地震勘探、瑞利波勘探、槽波地震勘探方法等物探方法,并结合钻探方法对资料进行验证。

16、矿井应当配备与矿井涌水量相匹配的水泵、排水管路、配电设备和水仓等,确保矿井能够正常排水。

17、矿井主要水仓应当有主仓和副仓。

18、矿井主要泵房应当至少有2个安全出口,一个出口用斜巷通到井筒,并高出泵房底板7 m以上;另一个出口通到井底车场.19、矿井应当编制井田地质报告、建井设计和建井地质报告。

20、钻探操作技术规程规定:认真做好“三看”、“二听”、“一及时”,仔细判断孔内情况。

22、为加强煤矿的防治水工作,防止和减少水害事故,保障煤矿职工生命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23、煤矿企业、矿井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具体负责防治水的技术管理工作.24、煤矿企业、矿井应当按照本单位的水害情况,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配齐专用探放水设备,建立专门的探放水作业队伍。

钻孔编录应提交的资料清单

钻孔编录应提交的资料清单
钻孔编录应提交的资料清单
1、 钻孔理想柱状图
2、 钻机进场(安装)通知书
3、 钻孔开钻须知
4、 钻孔开孔通知书
5、 钻孔见矿预知书
6、 钻孔终孔停钻通知书
7、 钻孔简易水文观测记录表
8、 钻孔孔深误差测量(孔深校正、弯曲度测量)记录表
9、 钻孔岩芯回次次鉴定表(回次记录表、回次采取率登记表)
10、 钻孔岩芯鉴定(岩矿鉴定成果表)表
11、 钻孔岩芯摄影登记表
12、 钻孔采样登记表(光、薄片、化学样、小体重样等)
13、 钻孔岩矿芯采样质量检查记录表
14、 钻孔封闭报告表
15、 钻孔原始班报记录表 Nhomakorabea16、 钻孔野外编录表
17、 钻孔概况表
18、 钻孔柱状图
19、 钻孔工程质量验收报告
20、 钻孔工作小结
21、 钻孔含矿层成果表
22、 钻孔综合成果表
23、 地质资料质量检查表

井史 (最终模板)

井史 (最终模板)

山西保德井区煤层气项目XX井钻井井史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二○一二年月山西保德井区煤层气项目XX井钻井井史井名____________井位位置____________钻机型号____________施工井队____________井队长____________工程师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年月日填写井史注意事项1、井史是一口井重要的工程原始资料,由钻井队钻井工程师(技术员)负责逐日逐项认真填写,并妥善保管,不得丢失。

2、一律用钢笔正楷字、蓝黑或碳素墨水填写,必须内容真实,数据准确,图表清晰。

3、一律用法定计量单位,小数点后取二位有效数。

4、井队钻井工程师(技术员)因公外出前,应向有关人员交代清楚,不得中断填写井史。

5、完井后由井队长、钻井工程师(技术员)签名,按时上缴中石油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审查、存档。

6、定向井水平位移计算采用平均角法或曲率半径法。

7、钻井日志填写要详细、认真。

8、泥浆项目中的数据,来源于泥浆班报表,将每班一至二次的全性能测量数据填入井史。

目录拆迁安工作记录 (1)地质设计 (2)设备情况 (4)基础数据表 (5)井身结构与钻具组合 (6)钻头与钻井参数设计表 (8)钻头使用记录表 (9)钻井液性能记录表 (10)时效分析表 (12)钻井取芯记录 (15)井斜测量记录 (16)井径测量记录 (18)套管强度计算表 (19)入井套(油)管记录 (20)固井记录 (23)井内事故及复杂情况记录 (26)钻井生产进度分析图表 (27)生产(工作)情况日志 (28)主要材料消耗统计 (30)XX井钻具记录表 (31)XX井钻时记录表 (34)XX井简易水文观测统计表 (37)二开井口装置示意图 (41)井身结构示意图 (42)完井井口装置示意图 (43)拆迁安工作记录表1地质设计表2地质设计续表2设备情况表3基础数据表表4井身结构与钻具组合表5钻头与钻井参数设计表表68钻头使用记录表表79钻井液性能记录表表810钻井液性能记录表表8-111时效分析表表9______月份12时效分析表______月份表9-11314钻井取芯记录表10井斜测量记录表11井斜测量记录表11-1井径测量记录表12套管强度计算表表13入井套(油)管记录尺寸_________ 表14入井套(油)管记录尺寸_________ 表14-1入井套(油)管记录尺寸_________ 表14-2固井记录表15固 井 记录续表15井内事故及复杂情况记录表1626钻井生产进度分析图表表1727生产(工作)情况日志表182829主要材料消耗统计表19XX井钻具记录表表20井号: 机高: 方钻杆长度:XX井钻具记录表表20-1井号: 机高: 方钻杆长度:XX井钻具记录表表20-2井号: 机高: 方钻杆长度:XX井钻时记录表表21XX井钻时记录表表21-1XX井简易水文观测统计表表2237XX井简易水文观测统计表表22-138XX井简易水文观测统计表表22-23940二开井口装置示意图图1井身结构示意图图2完井井口装置示意图图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