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护理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分型治疗秘方
肠易激综合征中医分型治疗秘方肠易激综合征中医分型治疗秘方肠易激综合征是常见的肠道功能性疾病,主要累及大肠或小肠,是由肠管运动与分泌功能异常所引起。
其特点是肠道无结构上的缺陷,但对刺激有过度的反应或反常现象。
过去曾称为“结肠功能紊乱”、“结肠痉挛”、“黏液性或过敏性结肠炎”等,但实质上肠道并无炎症,功能异常也不仅局限于结肠,因而以此名取代。
本病的病因可能与精神、饮食、药物、感染等因素有关。
病理改变纤维肠镜可见肠管痉挛,充气激惹性疼痛,黏液分泌可能增加或可见极轻度的充血、水肿。
临床表现为腹痛、便秘,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黏液性大便,常伴有消化不良、植物神经紊乱及轻度精神症状。
体检可触及乙状结肠肠段,有敏感性压痛。
血、尿、粪常规检查、X线钡剂造影、结肠镜检无器质性改变。
本病属于中医学“腹痛”、“泄泻”、“便秘”等证范畴。
其病因不外情志所伤,饮食不节,六淫入侵,导致脾胃肠道功能失常而发病。
辨证分以下4型治疗。
肝气乘脾由于忧郁伤肝,肝失条达,气机不畅,逆犯脾胃,纳化失常,迫气下行而致。
症见腹胀腹痛,肠鸣泄泻,大便清稀,水气并下,泻后痛缓,与情绪有关。
舌质淡,苔薄白,脉象弦细。
治宜抑肝扶脾,理气燥湿。
方选痛泻要方化裁,药用白术、白芍、陈皮、防风、柴胡、苍术、枳壳、厚朴、苏梗、芡实、川楝子、广木香等。
脾胃虚弱由于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运化失职,升降失常,水谷下注,并走大肠而致。
症见大便溏泻,遇油腻甚,腹胀不适,食少纳差,面色萎黄,身倦肢困。
舌质淡,苔白,脉象细弱。
治宜健脾益胃,理气温中。
方选砂半理中汤化裁,药用砂仁、半夏、党参、白术、干姜、枳壳、附子、陈皮、白扁豆、薏苡仁、炒山药、炙甘草等。
寒湿阻滞由于外感寒邪,内伤饮食,累及脾胃,寒湿内生,阻遏脾阳,下注大肠而致。
症见便溏或泄,粪质清稀,或下白黏,里急后重,头身重困,脘闷纳呆。
舌质暗淡,苔薄白,脉象沉细。
治宜温中散寒,健脾燥湿。
方选胃苓汤化裁,药用苍术、厚朴、陈皮、白术、茯苓、桂枝、猪苓、炮姜、车前子、肉豆蔻等。
肠道易激综合征中医论治
肠道易激综合征中医论治肠道易激综合征是最常见的胃、肠道生理功能性紊乱疾病,多见于壮年,男性略多于女性,50岁以后首次发病极少,患者常有腹痛不适、腹胀、腹鸣、腹泻和便秘的症状,过去称此症为结肠紊乱,结肠痉挛,结肠过敏,痉挛性结肠炎等,实际上并没有炎性病变,而功能性紊乱也不局限于结肠,在小肠功能障碍显著的患者,則表现水样腹泻,伴脐周不适或阵发性疼痛和肠鸣亢进,往往因情绪波动而激发,有些患者,由于只在一段小肠发生较持久的痉挛,可有上腹或脐周持续性隐痛而无腹泻,肠易激综合征多属于为中医的“气滞腹痛”的范畴,多由情志不畅,肝木失于条达,气机不畅所致,其症状以腹部胀闷疼痛,痛无定处,嗳气、矢气后减轻,情志郁怒加重为其特点,并伴有其他气滞不行之象,当然在临床上不是单一出现,常兼杂寒热虚实的症候,我们根据临床加以辩证加减,取得很好的疗效,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科收治病例46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27例,年龄最大59岁,最小21岁:病程1年以上者16例,3个月到一年者30例。
大便中伴有粘液者26例,不伴粘液者20例。
日大便在4次以上者15例,2-4次不等者26例,最多每天7次,便秘者5例,本组46例病人均针对其病情、病史、病程而进行过大便常规检查和培养,乙状结肠镜检查和钡灌肠而排除器质性病变。
同时全部病例均不同程度和不同时间服过黄连素、土霉素、氟派酸等抗菌药物和654-2类解痉剂,因无明显疗效而改服中药治疗。
2 临床症状患者常腹痛不适、腹胀、腹鸣、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3个月以上,每天大便次数2~4次以上,甚至可达7次以上,每次泻下量不多,亦无里急后重感,或2-3天一大便。
其中大便有伴少许粘液者,也有无粘液者。
也有服黄连素后先是有效,后渐失效,也有服氟哌酸有效,后亦无效者,更见食减、体瘦、头晕、乏力、失眠、多梦等。
脉细弦或细软无力,苔薄白腻或淡黄薄腻苔。
3 诊断标准1986年全国慢性腹泻学术讨论会制定诊断参考标准如下:1)以腹痛、腹泻及便秘为主诉,伴有全身神经官能症状。
肠易激综合征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得了肠易激综合征该怎么办
肠易激综合征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得了肠易激综合征该怎么办肠易激综合征最有效的西医治疗方法一、治疗治疗原则:IBS病因复杂,症状较多且易反复,不能单纯依靠特定的药物治疗,需按不同个体采用综合性的全身性治疗。
1.生活和饮食调节避免诱发因素,饮食选用易消化、少脂肪,禁食刺激性、敏感性食品。
对便秘、腹胀者,可适当多吃些富含纤维素,但不易产气的饮食,避免过食及零食。
以腹泻为主的患者,应少吃含粗纤维的食品。
2.精神治疗精神状态与肠道症状密切相关。
医务工作者要以同情和负责的态度向病人解释疾病的性质和注意事项,应解除病人许多疑虑的心态,使其消除恐惧,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
必要时应用镇静、抗抑郁治疗。
可用去郁敏50mg, 3次/d,或盐酸氟西丁(百忧解,Prozae)20mg/d,或用氟哌噻吨/二甲胺丙烯(黛安神),每天上午2片,口服,以缓解其精神异常,使腹痛等不适得以缓解。
亦可选用阿米替林25mg,2次/d、多塞平25mg,2~3次/d,睡眠差者服地西泮(安定)等。
3.药物治疗虽可减轻症状,但不能预防复发,故应合理用药,并避免滥用药。
(1)腹泻为主的治疗:①抗胆碱能药:如山莨菪碱(654-2)、贝那替秦(胃复康)等,因不良反应较多渐被其他药物替代。
目前推荐应用美贝维林(麦皮凡林)10mg;双环维林10mg;吡芬嗅铵(prifiniumbromide) 30mg;口服3次/d。
亦有应用西托溴铵(cimetropium bromide)50mg餐前服,取得良好效果。
②盐酸醋丁洛尔(盐酸醋丁酰心胺):具有单一抗运动,无麻醉的抗胆碱能作用,用量为2mg,3~4次/d。
亦可用可乐定(氯压定)0.3~0.4mg,3次/d,口服,能促进小肠对液体物质吸收,增强结肠对电解质的吸收,以减慢小肠的转运时间,有较好的止泻效果。
③钙通道阻滞药:硝苯地平(心痛定)10~20mg或维拉帕米(异搏定)40mg,3次/d口服,可抑制胃结肠反射,缓解腹痛,减少便次。
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西医治疗(一)精神心理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与情绪紧张有密切关系,解除情绪因素对治疗很有帮助,要耐心地开导患者放开胸怀,解除忧郁,平息激动感情;要详细地解释病情,指出起病因和良好的预后,以及适当的医疗方法,以解除患者的顾虑,树立康复信心;要富有同情心,循循善诱,耐心体恤病人,搞好医患之间的关系,能获得更多的有关疾病的情况,便于使患者无保留地接受有效的、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二)一般处理建立良好的生活、工作制度,适当地参加文娱活动和体育锻炼。
应区别情况进行饮食疗法,如便秘患者和以往喜进“精制”食物之患者,可试用高纤维素食物,尤其便秘患者,多进油脂也可缓解症状;腹泻、肠鸣窜痛的患者,或以往多进“粗食”,者,应改用少渣、易消化的食物试治;其他如饮食的冷热、饮食品种、进量多少等患者多能判断自己的耐受情况,但也可由于患者的观念性错误而造成不当的饮食限制和营养不良,需要医师在充分听取患者的介绍之后,对饮食进行评价和指导。
对于气候敏感的患者要注意适当增减衣物,避免腹部受凉等。
(三)西药治疗1.镇静剂(1)安定2.5~5mg,3次/日。
(2)鲁米那15~30mg,2~3次/日,餐前服。
(3)氯丙嗪15~30mg,3次/日。
(4)利眠宁5~10mg,3次/日。
(5)安泰乐25mg,3次/日。
(6)谷维素10~20mg,3次/日。
2.抗拟郁药(1)阿米脱林(amitriptyline)25~50mg,2~4次/日。
(2)盐酸丙脒嗪(tofranil,imipramine,HCI)25~50mg,2~4次/日。
3.止泻药系对症治疗,多使用具有收敛及减少肠蠕动的药物;在使用的同时应进行病因性治疗及调整周身病理生理。
(1)苯乙哌啶(diphenoxylate):2.5~5mg,3次/日,国内多用其与阿托品联合制成的复方苯乙哌啶1~2片,每日3次,其收敛及延缓肠蠕动作用明显。
(2)盐酸咯哌丁胺(loperamidiHCI):该药具有钙通道阻滞及抑制乙酰胆碱释放作用。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36例护理体会
1 肃 省 白银 市 中 西 医 结 合 医 院 ,甘 肃 .甘 白银 7 0 0 ;2 3 9 0 .甘 肃 省 白银 市 第 二 人 民 医 院 ,甘 肃 白银 7 0 0 3 90
【 关键 词】 :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中药保 留灌肠 ;护理 【 中图分 类号 】R 7 . 4 35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1 7— 5 7 (0 0 9— 2 1 0 0 0 8 1 2 1 )0 0 3 — l
便 秘 或 腹 泻 交 替 出 现 ,大 便 不 甚 干 结 ,但 排 出 不 畅 、 纳 呆 乏力 等 。笔 者采 用 中 药 保 留 灌 肠 ,方 中 的 白 术 为 健 脾 益 气 要 药 ;枳 实 、厚 朴 、木 香 行 气 导 滞 ,散 结 消 痞 ,专 攻 脾 胃 气 滞 之 证 ;藿 香 、紫 苏 梗 行 气 宽 中 ;大 黄 、黄 连 清 热 泻 火 , 荡 涤 胃肠 实 热 积 滞 ;当 归 、 肉苁 蓉 养 血 润 肠 通 便 。诸 药 合 用 ,健脾益气 、行气导 滞 、清 热泻 火 、润 肠通 便 。中药保
比较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将治疗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 床 资 料
2 34 情 志护理 ..
避 免过度劳累 、紧 张焦 虑 ,鼓励 患者倾
11 一般资料 6 . 6例 便 秘 型 IS患 者 ,其 中男 2 B 2例 ,女 4 4例 ;年 龄 1 4岁 一5 8岁 ,平 均 3 4岁 ;病 程 6月 一6年 , 平 均 3年 。将 6 患 者 随 机 分 为 治 疗 组 3 6例 6例 ,对 照 组 3 O 例 。2组病例 在性别 、年 龄 、病 程 和症状 轻重 程 度方 面 比 较 ,差 异 无 显 著 性 意 义 ( 00 ) P> . 5 ,具 有 可 比性 。 12 诊 断 标 准 推 荐 采 用 国 际 认 同 的 罗 马 I 诊 断 标 准 … : . I 在 过 去 1 月 内至 少 累 计 有 1 2个 2周 ( 以 是 非 连 续 性 ) 存 可 在腹部不适或腹 痛 ;并伴 有下列 特点 中至少 2项 :① 症状
肠易激综合征-针灸治疗学
问题与思考
1.中医诊断?中医证型?
肠易激综合征——证型: 肝郁气滞
脾胃湿热:腹痛泄泻,泄下急迫或不爽,肛门灼热,烦渴欲饮,口干口 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肝郁气滞:大便干结,腹痛腹胀,每遇情志不舒时加重,善太息,暧气 频作。舌淡红,苔薄白或黄,脉弦。
肠道燥热:大便秘结难下,少腹胀痛,口干口臭。舌红,苔黄燥少津, 脉数。
病因病机
肠易激综合征属中医学“泄泻”“便秘”“腹胀” 等范畴,本病的发生常与思虑劳倦、饮食不节等 密切相关。本病病位在肠,与肝、脾关系密切, 病久及肾。病机特点为肝脾不调,肠道通降失常。
【辨证要点】
主症
反复或交替出现的腹泻、便秘伴腹胀、 腹痛及大便性状异常。
证型(虚实)
脾虚湿滞:腹痛隐隐,大便时溏时泻,劳 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神疲纳呆,四肢 倦怠。舌淡有齿痕,苔白腻,脉虚弱。
2.《脾胃论-卷中》:脾胃虚弱,湿痿,汗泄,妨食,三 里、气街出血,不愈,于上廉出血。
3.《玉龙歌》:脾泄之症别无他,天枢二穴刺休差,此是 五脏脾虚疾,艾火多添病不加。
4.《针灸大成-卷之八》:腹内疼痛,内关、三里、中脘。
病例导入
李某,男,38岁,农民。
2001年8月7日初诊,患者症见腹胀腹泻,一天4〜6次,稀便混 有黏液、不消化食物。实验室检查:白细胞7.2X109/L,大便镜检 无异常改变。患者平素多愁善感,闷闷不乐,近两年感腹部胀痛、 肠鸣泄泻,遇情志不畅时,症状加重。腹泻日久,遂到省城几家 医院均诊断为“BS”,但治疗效果不佳,故求助于针灸治疗。
【按语】
1.针灸对肠易激综合征具有经济、副作用少的优点, 可明显缓解症状。病情较重者需配合中药或西药治疗。
2.对初诊的患者应有针对性地选择辅助检查,排除器 质性病变。
中医治疗肠易激综合症应重视调养心神
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关元有培补元气、强壮作用。
可不同程度调整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功能从而达到补肾固本,强壮保健作用[8]。
气海是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位之一,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
神阙穴具有养生保健、延年益寿,温阳救逆、开窍复苏,温阳补肾、调补冲任的作用。
劳宫为手厥阴心包经要穴,可安神定志,清泻火热,开窍醒神。
在劳宫穴部位给单纯的、反复的刺激,可使精神紧张平静下来[9]指压劳宫穴可治疗失眠,神经衰弱等。
通过运动锻炼达到舒经活络,强经壮骨,增强体质的功效;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的强弱与气虚体质的发生有密切联系,调理脾胃在改善气虚体质中的作用非常重要[5],通过饮食调护进行补气健脾和胃,脾胃健运,气血充足,抗病力强盛;生活起居护理,使虚损体质不容易受外邪侵袭;情志护理培养开朗外向的性格,使七情畅达适度,避免了不稳定情绪耗伤脏腑气血。
通过4周的中医调护,80例气虚体质改善总有效率达91.25%,从而减少了易患病的发生,使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该调护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费用低廉,无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可在气虚体质人群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1]陈润东,杨志敏,林嬿钊,等.中医体质分型6525例调查分析[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2):104-105.[2]王琦,朱燕波.中医体制分类与判定[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3]申惠鹏.中医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2.[4]杨殿兴.四川省中医养生保健手册[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3:100.[5]潘佩光,潘奔前,周俊亮,等.脾胃学说与气虚体质[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3):165.[6]张惠敏,郑守曾,钱会南,等.气虚体质个性特点的调研与分析[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6,8(1):101-102.[7]郑晓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78-380.[8]王维,李荣亨.针灸关元、气海穴对气虚证小鼠耐疲劳能力与免疫指标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0):1433-1434.[9]兵头正义.手按摩-心的健康穴“劳宫穴”指压[J].AutonomicNervous System,1981,26(5):10.中医治疗肠易激综合症应重视调养心神王立恒*关键词:中医;肠易激综合症;调养心神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0979(2012)15-0062-021 简述肠易激综合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为长期反复的腹痛,伴随排便次数、性状异常,而形态和生化学正常的功能性肠病。
泄泻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
泄泻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
一、泄泻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泄泻病(TCD 编码:BNP11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CD-10 编码:K59.902)。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10 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肠易激综合征诊断和治疗的共识意见(2008 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泄泻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诊疗方案”。
泄泻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常见证候:肝郁脾虚证、脾胃虚弱证、脾肾阳虚证、脾虚湿盛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泄泻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诊疗方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泄泻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疗程时间为:4-8 周/疗程(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泄泻病(TCD 编码:BNP110),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CD-10 编码:K59.902)的患者。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系统疾病,若在治疗期间既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伴有严重焦虑、抑郁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培养(2)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3)肠镜检查(4)腹部超声(5)感染性疾病筛查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心电图、肿瘤标志物、消化道气钡造影、血沉、乙肝五项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肝郁脾虚证:抑肝扶脾。
中医护理在肠易激综合征中的应用分析
仿 生 学 方 法 对 动 静 脉 内瘘 区域 进 行 直 接 照 射 ,进 行 生 物 分 子 优 化 临床 疗 效 ,效 果 确 切 ,推 广 应 用 价 值 高 。
匹配 吸收 、激 活 ,相 应 部 位 产 生 生 理 生 化 反 应 ,进 而 出现 “非
关 键 词 :中 医 护 理 :肠 易 激 综 合 征 ;疗 效
· 1 176·
黑 龙 江医 药 Heitongiiang Medicine Journal Vo1.31 No.5 2018
功能锻炼 ,能促使 内瘘 并发 症发 生率显 著降低 ,将 内瘘使 用 高于参 照组 ,差异 显 著 ,P<O.05。结论 :予 以肠 易激 综 合征
时 间延长 。除此之外 。远红外 线治 疗仪 能产 生 电磁 波 ,通 过 患者 中医护理 .可有改善 患者 的临床 症状 .提 升生活 质量 ,
[4] 沈建琴 ,缪 立英 ,刘金 凤.远红 外线护 理治疗 与常 规热 敷治疗 在维持性血液透 析患 者 内瘘 中的疗 效分 析 [J].中 国医药 指 南 ,2017,15(28):8-9.
[5] 韩昕彤 ,马鸿雁 ,何英 ,等.扶他林联合 远红外线 照射治疗 动静
学文化的传承 ,中医诊疗 、护 理备 受推 崇 。以 IBS症候 特 征 为依据 ,予以 中医护 理措 施 ,可 优 化患 者 的 临床 治 疗效 果 。 本 次研究笔者 以我 院患者为例 ,将 中医护理 与常 规护理进 行 对 比,探究 中医护理 的临床应 用价值 。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 般 资 料
热效应 ”与“热效应 ”,将 血管 内皮 细胞激 活 ,对 血液循 环 进
中图分类号 :R248.1 文献标识码 :A
中医怎样治疗肠应激综合征
智汇大家说-252 - Family life guide陈红 (南部县中医医院)文肠应激综合征定义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肠道功能性紊乱的综合症。
患者常常因为长期的腹痛或腹部不适来医院就诊,经检查后却几乎无异常,亦无形态学上改变。
除此之外还有腹泻或者便秘、腹胀或上消化道不适等症状,一般在排便后症状可以得到缓解。
患者的排便习惯因而产生变化,长期的胃肠道不适影响生活和工作。
IBS 患者的症状主要表现出消化道应激状态,长期持续或者不持续的腹痛或者腹部不适,且不适感毫无规律性,腹痛位置、程度、范围均无固定模式。
易产生于餐后,排便后可得到缓解。
但因IBS 无器质性改变,属于功能性疾病,所以夜间几乎不发作,此点可多用与其他类型的胃肠道不适相鉴别。
部分患者时有腹泻,时有便秘,腹泻便秘交替出现,以腹泻为主。
大便普通糊状,无潜血,一般腹泻次数每日10次以内。
除外较明显的排便改变的症状,部分患者会有上消化道不适的症状如食欲较差,易恶心呕吐。
且IBS 患者较器质性肠病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常常还有心悸不安、头痛不适、尿频尿急等肠外症状。
焦虑、抑郁、紧张等心理或者精神的异常表现也需要多加留意,或被视作患者罹患IBS 的病因。
病因与鉴别诊断经过多年的系统研究,临床上提出了一下几种IBS 的病因起源:胃肠动力学异常,患者的胃肠活动出现异常,肠道活动增强或减弱,扩张或痉挛反复发作;消化道高敏感性,以及胃肠道分泌激素改变,患者受刺激后出现明显的胃肠道症状;潜在精神以及心理疾病风险,易造成患者应激状态下的功能性失调,故IBS 在夜间精神压力缓解后几乎不发作,有别于器质性的胃肠道急症;胃肠道感染史,过去曾有过急慢性胃肠道感染后的患者较易出现IBS 症状;肠道内的菌群失调可能成为IBS 发作的起因,IBS 患者体内的菌群和常人相比出现明显的群落分布及数目差异。
IBS 的诊断主要依据在患者近期3个月内,每个月有多天出现反复发作的腹痛或不适症状,促使患者来院就诊。
中医名家治肠易激医案
中医名家治肠易激医案【实用版】目录1.概述肠易激综合征2.中医对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3.名家中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医案4.总结正文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为主要表现,但无器质性病变。
本病病因复杂,现代医学尚无明确的治疗方法。
然而,中医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下面,我们来看一位中医名家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医案。
一、概述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功能性肠道疾病。
该病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但病因尚不明确。
目前,现代医学尚无明确的治疗方法,治疗主要以缓解症状为主。
二、中医对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中医学认为,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情志不畅、饮食不节、肝郁气滞等。
中医学将肠易激综合征归于“腹痛”、“泄泻”等范畴,并根据病因和症状进行辨证论治。
三、名家中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医案某患者,男,45 岁。
主诉:反复腹痛、腹胀、腹泻 3 年,加重 1 周。
症见:腹痛,以脐周为主,腹胀,大便溏薄,日行 3-4 次,伴纳差、乏力。
查体:神志清楚,精神可,体型正常,面色萎黄,舌质淡,苔白腻,脉弦细。
诊断:肠易激综合征。
治法:疏肝解郁,健脾和胃。
处方:柴胡 10g,白芍 15g,枳壳 10g,陈皮 10g,白术 15g,茯苓 15g,甘草 6g。
7 剂,水煎服。
二诊:患者症状明显缓解,腹痛、腹胀减轻,大便正常。
原方加减,继续服用 7 剂。
三诊:症状基本消失,患者自觉无不适。
为巩固疗效,原方加减,服用 14 剂。
后随访,患者病情稳定,未见复发。
四、总结本案中,名家中医根据患者的症状、舌象、脉象,辨证为肝郁气滞、脾虚湿困,采用疏肝解郁、健脾和胃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这充分体现了中医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方面的优势。
中医妙治肠易激综合征
中医妙治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生物—心理—社会病症,属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
此病以学生、公务员、白领、知识分子等从事紧张脑力劳动者高发,女性比男性更常见。
它的主要症状是间歇性腹痛或腹部不适、腹胀(排便后有所缓解),并伴有便秘或腹泻,排便次数和大便外观改变,排便后有不尽感,检查结果无明显异常。
有时可能会被误诊为慢性肠炎、肛周隐窝炎、痉挛性结肠炎或黏液性结肠炎等,而使用对症药物过后又无明显效果。
预防此病要遇事豁达、不钻牛角尖,保持良好的心态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此病的临床表现与特征,可归属到中医“泄泻”、“便秘”病证范畴,与“郁证”也有一定的联系。
可给予:柴胡12克,枳壳15克,白芍15克,炙甘草10克,陈皮10克,防风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分服。
脾虚加党参15克、茯苓15克;便秘者加生白术30克、川朴10克、莱菔子10克;腹痛加延胡索15克;腹泻加木香10克、焦山楂15克、黏液便加黄连10克、秦皮15克。
要避免过冷过热、刺激性食物,还可增加蛋白质的含量以抑制结肠收缩而减轻腹痛,便秘时多进食纤维素多的食物、蔬菜。
文章来源:家庭医生报作者:牛学恩戴秀娟河南中医学院教授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是慢性腹泻常见病因之一,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以20岁~50岁为多,工作忙碌、精神紧张容易诱发本病,属于职业人士高发的疾病。
本病的特点是肠道本身无器质性病变,但肠道功能失调,表现为腹痛、腹泻或便秘、黏液便,症状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常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由于本病缺乏特异有效的疗法,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此病西药治疗效果不佳,我运用加味痛泻要方治疗此病,效果满意。
基本方:炒白术20g,白芍、陈皮、防风、香附、厚朴、苏梗、山药、扁豆、云苓各10g,元胡8g,甘草3g。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1个月为1疗程。
加减:泄泻加柴胡、升麻各3g,炙黄芪15g,五味子5g,诃子8g;烦躁易怒、口苦咽干者,加黄芩、柴胡、山栀各10g;便秘者加栝楼仁、麻仁各15g,肉苁蓉10g;泄泻久不愈,腰膝酸软属肾阳虚者加补骨脂、煨肉蔻各10g。
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原因不明,以腹痛或腹部不适及大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慢性功能性肠道病变属中医学腹痛、泄泻、便秘等范畴。
1 辨证分型(1)寒湿泄泻型泄泻清稀,甚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苔白腻,脉濡缓。
(2)湿热泄泻型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3)伤食泄泻型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脘腹胀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苔垢浊或厚腻,脉滑。
(4)脾虚泄泻型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明显增加,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
(5)肾虚泄泻型黎明之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下完谷,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痠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6)肝郁泄泻型素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情志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泄泻,腹中雷鸣,攻窜作痛,矢气频作,舌淡红,脉弦。
2 护理方法2. 1 情志护理[1]沟通,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取得患者信任,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2)健康教育(3)情志调护因人制宜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树立信心,配合治疗。
(4)分散患者注意力,保持愉悦心情。
(5)饮食一般泄泻患者饮食宜清淡,避免食用膏粱厚味、生冷、煎炸、油腻等不易消化食物,忌烟酒。
根据临床辨证选择饮食。
1 寒湿泄泻型多由贪凉饮冷所致,除注意保暖外,进食宜温,大米煮粥最好加入适量山药和薏苡仁,可增强健脾祛湿止泻作用,如伴有恶心呕吐,可用鲜姜 50 g 煮水,频频热饮,不仅外祛表寒,内散水邪,且降逆止呕。
忌食木耳、芹菜等增加胃肠动力之品。
2 湿热泄泻型宜食用赤小豆或绿豆粥清热利湿,给湿热之邪增加出路,而达止泻目的。
3 伤食泄泻型多由饮食过量、不节、不洁所致,忌生冷、黏滑、不易消化食物,导致病情反复。
4 脾虚泄泻型平素宜常食用山药、薏苡仁健脾,同时多吃橘子、橙子芳香开胃,保证脾胃升清降浊。
5 肾虚泄泻型平素宜常服桑椹、枸杞子、山药补益肾气,减少泄泻发作。
中医治疗肠易激综合症应重视调养心神
中 医治 疗肠 易激综 合症 应重视 调养 心神
王 立 恒
关键词 : 中医 ; 易激 综合 症 ; 养 心神 肠 调 中 图分 类 号 : 2 9 R 5
1 简 述
文 献标 识 码 : B
文章 编 号 :0 60 7 (0 2 1—020 1 0—9 92 1 ) 50 6—2
据 临 床 特 点 分 为 腹 泻 型 、 秘 型 、 泻 便 秘 交 替 型 [ 。 治 疗 采 便 腹 1 ]
用针 对 脑 一 交 通 不 同 靶 位 进 行 治 疗 的 措 施 , 已 由传 统 的 主 肠 并 要 针 对肠 道 治 疗 ( 痉 剂 、 胃动 力 药 ) 主 转 向包 括 精 神行 为 解 促 为 治疗 在 内 的 调 整脑 一 交通 稳 态 的综 合 施 治 ( 抑 郁 药 、 道 菌 肠 抗 肠 群调节药 、 胃肠 动 力 双 向调 节 剂 、 理 和 行 为 疗 法 等 ) 中 医 属 心 。 “ 泻” “ 痛 ” “ 秘 ” “ 胀 ” 泄 、腹 、便 、腹 等范 畴 。在 治 疗 方 面 基 本 上 还 是 辨 证 施 治 为 主 。常 见 的分 型 是 : 以腹 泻 为 主 型 : 从 肝 郁 脾 多 虚证 、 虚湿盛证、 热错 杂证 、 肾阳虚证等进 行辨证 分型 ; 脾 寒 脾 选 用 的方 剂 多 以痛 泻 要 方 合 四逆 散 、 苓 白术 散 、 夏 泻 心 汤 、 参 半 附子 理 中 汤合 四 神 丸等 方 加 减 治 疗 。 以便 秘 为 主 型 : 多从 气 机 郁 结 证 、 虚 阴 亏 证 进 行 辨 证 分 型 ; 用 的 方 剂 多 以 四逆 散 合 血 选 五磨 饮 子 、 四物 汤 合 增 液 汤 等 方 加 减 治 疗 。 以腹 泻 便 秘 交 替 型 : 根 据 不 同 阶段 的 症 候 特 点 分 别 参 照泄 泻 为 主 型 或 便 秘 为 可 主 型 进 行 辨 证 。广 东 省 名 老 中 医余 绍 源教 授 , 对 I S发 病 与 针 B 情绪关系密切 , 焦虑 、 动 、 虑 、 惧 等 均 使 病 情 加 重 。在 治 激 忧 恐 疗 方 面 , 为要 抓 住 “ 郁 ” 个 关 键 , 认 肝 这 因而 创 新 性 提 出“ 肝 以 治 安 胃 脾 , 别 用 疏 肝 、 肝 、 肝 、 肝 等 法 ” 在 临 床 上 颇 具 有 分 抑 清 柔 , 指 导 意义 。本 人 根 据 临 床 经 验 , 用 中 西 医结 合 的 方 法 , 用 采 利 西 医 的 分 型 、 医 的 辩 证 结 合 起 来 , IS分 为 腹 泻 型 胃肠 失 中 将 B 调 证 、 秘 型 气 滞 肠 燥 证 、 泻 便 秘 交 替 型 肝 脾 不 和 证 、 绪 型 便 腹 情 心脾失调证等进行治疗 , 取得 了一定疗效。
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辨证论治
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辨证论治作者:暂无来源:《家庭医学(上)》 2020年第9期主任医师王豪(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江西南昌 330008)肠易激综合征属于中医“腹痛”‘便秘”“泄泻”等范畴。
中医学认为,脾胃虚弱是本病的病理基础。
其病机在于肝脾气机不畅、运化失常,大肠传导失司,日久及肾,形成肝、脾、肾、肠胃诸脏功能失调。
同时与情志失调、思虑劳倦密切相关。
⒈肝气郁结。
肝主疏泄,郁怒忧愁过度可致肝失条达,气机不畅,甚则气滞血瘀,脉络不通而腹痛。
肝气郁结,横逆乘脾犯胃,脾胃运化失常可见泄泻。
⒉脾胃虚弱。
脾主运化,若因各种原因致脾胃虚弱,运化无力,水谷不能化为精微而反为湿与滞,于是清浊不分,混杂而下,泄泻乃作。
⒊湿热蕴结。
湿邪蕴结肠道,故见黏液便。
如嗜食肥腻辛辣之物,胃肠积热,伤津化燥,肠失濡润,腑行不畅易出现便秘;或气虚阳虚,肠道通降无力而便秘。
肝脾不调,升降失常,大肠传导失司,故腹泻与便秘交替。
⒋肾阳虚衰。
肾之阳气助脾胃之运化以腐熟水谷。
若肾气不足,或久病之后肾阳受损,或房室无度命门火衰,致脾失温煦,运化失职,水谷不化,升降失调,清浊不分,而成泄泻。
此外,气运不调,生湿、生热、生痰,也可形成寒热互结、虚实夹杂的证候。
其早期多属肝郁脾虚;后期累及肾,表现为脾肾阳虚;波及血分可见气滞血瘀等证候。
故临床辨证需辨明虚实、寒热、气滞、兼夹的主次及相互关系。
治疗以调理肝脾气机为主,兼以健脾温肾。
【肝胃气滞证】大便干结,或不甚干结,欲便不得出,或便而不爽、肠鸣矢气、腹中胀痛、胸胁满闷、嗳气频作,伴情志抑郁或心烦易怒,或兼胁痛,舌红苔薄白,脉弦。
治宜疏肝理气。
方药:六磨汤加减沉香(后下)9克,木香(后下)12克,槟榔12克,乌药12克,枳实15克,大黄6克,郁金12克,厚朴9克。
气滞甚者加厚朴10克,香附15克,柴胡10克,以助理气之功;气郁日久,郁而化火,加黄芩10克,栀子10克,龙胆草15克清肝泻火;气逆呕吐者,加半夏10克, 旋覆花15克,代赭石30克;七情郁结、忧郁寡言者,加白芍15克,柴胡12克,合欢皮15克;若跌仆损伤,腹部术后,便秘不通,属气滞血瘀者,加桃仁15克,红花10克,赤芍12克,活血化瘀。
肠易激综合症中医治疗最佳根治方法
肠易激综合症中医治疗最佳根治方法肠易激综合症中医治疗最佳根治方法;肠易激综合症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遗传、胃肠激素、胃肠反射、情绪等等方面有关。
临床以腹泻或便秘、腹痛为特点,属难治的疾病。
中药对其有较好的作用,疗效的好坏在于选择什么样的治法和方药。
例如,止泻药有多种,但性味功效差异很大,治疗腹泻并不是随意堆砌止泻药。
应选出最恰当的药物使用,应对同类药再作进一步的划分。
下面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几种治法和药物的分类。
1.理气法肠易激综合症常常表现出肝气郁结、脏腑气机不畅、升降失常、气滞不通的现象,理气法对其有较好的疗效。
治疗各证型的肠易激综合症均可使用理气药。
理气药可细分为:⑴疏肝理气,这是最主要的治法。
药物有郁金、香附、元胡、川楝、姜黄等。
肝郁不疏、肝木克土在肠易激综合症患者中很常见,处方中加入这类药可调整脏腑平衡,缓解紧张情绪,使疗效提高。
⑵健脾理气,药物有木香、陈皮、佛手、砂仁等。
这些药能行气消滞、健脾开胃,是处方中常用的药。
⑶理气止痛。
有这种功效的药较多,前两类药中有一些也有这方面作用。
常用药有木香、台乌药、香附、佛手、川楝、元胡、姜黄。
每一个理气药都有多种功能,在临证时应选最适合病人的药物。
另外,理气药有寒热之分,选药时也应注意。
2。
清热解毒法这是人们比较熟悉的常用治法,对肠易激综合症属热证的病人适用。
常用中药有:白头翁、秦皮、黄连、黄柏、黄芩、连翘、荆芥、白花蛇舌草、葛根、马齿苋、穿心莲等等。
每剂药可选1~3种,不宜太多,用量也不宜过大。
白头翁、秦皮、黄连大剂量使用会出现毒副作用,应该注意。
3。
止泻法主要针对以腹泻为主的肠易激综合症。
能直接止泻的中药很多,应辨明证型,不可混用。
按药性可细分为:⑴清热解毒止泻,药物如葛根、马齿苋。
用于热毒泄泻患者。
⑵健脾止泻,药物有淮山、莲子、芡实、薏苡仁.适用于有明显脾虚之象的患者。
⑶涩肠止泻,药物有五味子、诃子、乌梅、金樱子、赤石脂、五倍子、石榴皮。
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PPT课件
一、疏肝理气法
木之性主于疏泄 , 食气 入 胃, 全赖 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设肝 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 ,渗泄 中满之证 , 在所不免。
论》
《 血证论 ·脏腑病机
临床患者常有情感方面的障碍,情绪异 常。
8
病位在肠 病机为肝郁脾失健运
9
治疗用药核心在理气 ; 常用药物:陈皮、 佛手 、绿梅花等; 三药均为理气药, 腹痛且胀, 不论虚
证实证 , 均常配伍施治 ; 其温燥之性, 陈皮偏重,佛手次之,
绿梅花又次之。
10
脘腹胀满宜用陈皮,胀甚嗳气频多宜用 佛手,理气而不伤阴则可用绿梅花;
舌苔白腻宜用陈皮,胃阴不 足,舌质 微红,舌苔薄净者可用佛手或绿梅花。
11
二、健脾益气法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坤土也。脾助胃气消磨水谷,脾
所以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使患者怡情 放怀,保持情绪稳定显得十分重 要 。
18
谢 谢!
19
2019/11/4
.
20
气不转,则胃中水谷不得消磨 。 《 注解伤寒论 》
IBS患者大便习惯改变,提示可能存在 肠道功能紊乱、肠平滑肌高反应性。
12
病位在脾 病机脾胃虚弱,纳化无力 ,升降失调
13
常用方:参苓白术散加减 常用药:淮山药 淮山药具有补益脾胃之功,甘而不温,
兼能滋养脾胃之阴。脾胃气虚兼胃阴不 足者 ,宜用 山药,脾胃气虚,脘腹痞 胀者 ,多用山药。
腹胀—白天重夜间轻;自我感觉为主,但腹围不
增加。
4
罗马Ⅲ标准
诊断标准需达到最近3个月症状发作满 足上述条件;并且症状出现至诊断前至少 6个月.
理气化痰祛瘀法对易激性肠胃综合症的治疗
理气化痰祛瘀法对易激性肠胃综合症的治疗易激性胃肠综合症也称作激惹性胃肠综合症,是指在某些特定应激条件下胃肠受到神经、激素等因素刺激,从而产生的一种功能性病变。
根据我国2012年底城市常驻人口的健康情况调查报告的相关内容显示,青年、中年、高龄女性以及日常精神压力大者易出现该类疾病,且<50岁者首次发病的概率较远远高于>50岁者[1]。
中医认为其病表于胃、肠,但本源于五脏、神、情,湿毒、闭塞、结郁、气阙是致病根本。
本文通过近些年医学文献中关于理气化瘀法治易激性肠胃综合症的相关报道以及本院多年治疗经验,实证理气化瘀法对易激性肠胃综合症的治疗作用。
1.中医理念中对易激性肠胃综合症的认识肠易激性病变与胃易激性病变统称为肠胃易激性综合症,早于汉代就有其相关记录。
于西医,肠道易激性综合症表现为胃、肠道突发性动力学加速,分泌物增加,胃、肠道张力增加,机体感觉异常等,常见临床表现为持续便秘,突发性或反复性腹痛、腹泻、反胃、恶心、呕吐,胃酸分泌增加等。
该类病变一般为可恢复性,预后无组织、器官等改变或损伤,病发期间检查结果无炎症,其发病过程无有力生化学和形态学解释,但与神经系统有关,以激惹性为其主要特征[2]。
于中医,“郁证”“腹痛”“气阙”“泄泻”“胃、肠痛”等词汇均涵盖肠胃易激性病症,诊断中如患者有食饮无常、久居湿寒、辛劳过免、病疾突发等特征,患病几率较大;患者若因脾肝不益、肠气不出、胃动不勤、脾虚湿盛、肝气结内、五脏不和、内气不达、传导不畅、肠胃失司等原因而患病,且治疗过程中无炎症反应,则可定断为易激性肠胃综合症。
中医认为该病虽表于肠、胃,但与脾、肾、肝、神、情这五者有着直接的关系,饮食不佳、不规律,湿毒侵染,忧思过度,体力透支等原因可引发和加重疾病。
常见表现为夹瘀、夹湿、夹痰,治疗起效慢,病程长,实为虚损,治愈后无损伤。
该类疾病以内不和为根本,中医调理效果要优于西医治疗,且治愈后不易复发。
理气化瘀法是常见治疗方式之一,主以调内和、通内气、补肾气、益肝胆、调肠胃、活淤血、化瘀腐,以小补小泻为主,大补增加肠胃刺激,大泻增加肠胃负担,治疗周期不宜急,缓治慢补效果最佳。
中药配合护理治疗肠易激综合征108例
肠易 激综合 征 是 由腹部 不 适 或 腹 痛 、 便 习惯 改 排
此 护理 人 员应对 本 病 的病 因及发 病 机制及 病情 预后 进 行 耐 心解 释 , 真疏 导 , 免治疗 过 程 中紧张 焦虑 等不 认 避 良情绪 的影 响 , 嘱其 规律 睡 眠 , 当运动 , 适 放松 心态 , 增
c mb n fe i e me t l o i e e f ct n a he lh o di o i g. M e ho 2 c s s f a i t wih u c i n l y p psa v a t c n t n n i t ds 05 a e o p t en s t f n to a d s e i we e r di i e i t t g o s, v d d n o wo r up
强 患者 治病 的信 心 。③饮 食 调理 : 合理 的饮 食 调 理
对 肠 易激综 合征 患 者 的 治疗 有 重要 作 用 , 嘱患 者 进 食 规律 , 食易 消化 食 物 , 免辛 辣及 生 冷刺激 食 物 。对 伴 避 有严重 营 养不 良患 者可 静脉 输入 脂 肪乳 、 白蛋 白 、 葡萄
t fi a y o un to a ri bl we n r m e hee c c ff c in lI t e Bo lSy d o a . Ke y wor ds: i e e me ii e; I i bl we ; y r me c r Ch n s dc n r t e Bo l S nd o a e a
康调 理治疗 以腹 泻 为 主 的 1 8例肠 易 激 综 合 症 患 者 , 0
疗效 显著 , 报告 如 下 :
1 资 料 和 方 法
糖等 , 并维 持人 体水 、 电解质 平衡 , 以利本 病恢 复 。 12 2 对照 组 易 蒙停 每次 2 , E 3次 , 个 月为 .. mg 每 t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e r s i tb eb w l y d o ;r d t n l h n s d cn u i g f n t n l ie s ywo d r a l o e n r me t i o a i e eme i i en r n ; u ci a s a e i r s a i C s o d
维普资讯
医疗保 健警 县 20年第6 ( 08 期 总第12 1期)
Me ia He l c r p a au 2 0 . 1 2 ( ) d c l at a eA p rt s 0 8 1 6 h
肠 易激 综 合征 的 中医护理
曾韶 凤 金 真 江 淑聘 ( 州 中 医药 大 学 第 一 附属 医院 内二 科 , 广 东 广 州 5 0 0) 广 14 5
肠 胃等 脏 功 能 失 调 。
等 临床表现 的症状 群 ,持续存 在或间歇发 作 ,但无 器质性疾
病 ( 形态 学 、细菌学及 生化 代谢 指标等 异 常) 的证据 _ 白 1 1 。
11抑郁伤肝 ,肝气 乘脾 忧愁思 虑太 过 ,情志不畅 ,肝 .
14 94年 P e首次提出 IS这一术语 以来 .有关 I S病 因病理 r a B B 的现代研究 已有 6 年的历史 了 ,本 文就对 IS的病理病 0余 B 机 特点及其 中医临床护理特点进行 简单 的论 述。
o eit s n ,n h ah g n ss e i s n n wna r s n , h u o i d t ma eas s mai x o i o f r tb eb w l y d o f h e t ea d t ep t o e e i r man k o t e e t T ea t r re k y t t n i u p h t o e t e p st n o r a l o e n rme c i i i s n r ig a d p o n sst ame t y t ep t o e e i a d i l ia u i g c a a tr t so a i o a h n s d cn , Oa r v u sn rg o i e t n a g n ssn t c i c l r n h r ce i i ft d t n lC i e eme i i e S st i o e n r b h h s n ns sc r i o mp t eci ia n u sn f c c . h l c l d n ri ge a y n a i
失疏 泄 ,木横乘 土 .脾 胃受制 .运化失 常 ;或忧思太甚 , 气
机郁 结不畅 ,脾 运不及 ,均可 以导致水 谷不归于正道 ,下趋
肠道而为泻 。若 素体脾虚 ,不能很好运 化水湿 ,导致水湿停 留 ,复因情 志刺激 、精 神过度 紧张者 ,均 可以导致脾土愈虚 ,
肝脾 失调而致泄 泻。肝脾 不和 ,气机不利 ,气滞而腑气不顺 而腹 痛 ;气滞 E久 ,血行不 畅 ,气滞 血瘀 而成腹痛 。 t
T e i t fl t opt un zo n e i rdtn l hns dcn, u nzo 14 5 G ag og rv c, hn) h r ia dH si lf a gh uU i r to Taio aC ieeMei e G aghu5 0 0 , u nd n oi e C ia F sA i e ao G vs y f i i P n
中图分类号 :R 5 ., R 4 . 2 63 2 81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 6 3 (0 8 6 0 1— 2 0 6 2 5 20 )0 — 0 9 0
Tr io a n s diieNusn r a l o l n o e adt n l i Chie e Me cn r igf I i be B we orr t Sy drm Z ENG S a fn I Z e I h oe g JN h n JANG h pn S u i
肠易 激综 合征 (ra l B w l y do ,B ) 属 于肠 道 Ii be o e Sn rmeI S rt 动力学 异常有关 的功能性疾病 ,表现 为腹 痛 、腹胀 伴排便 习 惯改变 ( 腹泻 / 便秘) 、粪便性状异常 ( 稀便 、黏液便 / 便秘)
人体内微量元素的改变 、气候变化均可诱发 和加重病情 。 脾 胃虚弱是 IS发病 的基本病机基 础 ,伴 随肝脾气机不 B 畅 ,运化失常 ,大肠传导失司 ,E久及肾 ,形 成肝 、脾 、肾、 t
Ab t c r tb e b we y d o sac mmo l ia u ci n ie s f h ie t e s se w ih r l tste u u u l y a c s r t Ir a l o l n r me i o a i s n ci c l n t a d s a e o ed g si y t m, h c ea e n s a n mis n f ol t v h d
1 I S的 中 医病 因、病 机 .B
Hale Waihona Puke 【 摘要】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系统功能性疾病,与肠道动力学异常有关。其发病机制 目 前不详。作者试图根
据 中医的病因病机特 点及其 中医临床 护理特 点,对肠易激综合征的护理疗法及预后调护进行 系统 的阐述 ,以提高临床疗效及护
理 水平 。
【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中医护理;功能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