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所有制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自从人类历史上出现私有财产之后,所有制就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社会核心问题。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理论十分重视所有制问题,尤其是在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著作中,甚至认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和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属于同一重要的问题,同时所有制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性理论问题, 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最为关注的一个核心问题。特别地当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 如何解决所有制问题, 建立什么样的所有制模式, 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巩固和发展,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国家的巩固、完善和发展。本文从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内容为切入点,进而探讨其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的重大意义。
一、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所有制是指人们在社会生产中所发生的财产关系,这种财产关系包括人与物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两个方面,第一,所有制就是人们对生产条件的关系;第二,所有制又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因此,所有制实际上是通过人对自然的占有关系表现出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所有制关系在法律上表现为所有权。“法的关系,是一种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这种法的关系或意志关系的内容是由这种经济关系本身决定的”。所有制存在于它的具体形式之中。“在每个历史时代中所有权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在完全不同的社会关系下面发展起来的……要想把所有权作为一种独立的关系、一种特殊的范畴、一种抽象的和永恒的观念来下定义,这只能是形而上学或法学的幻想”。
“私有制作为公共的、集体的所有制的对立物,只是在劳动资料和劳动的外部条件属于私人的地方才存在。但是私有制的性质,却依这些私人是劳动者还是非劳动者而有所不同”。人类经过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种私有制社会后,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和劳动条件互相分离,“生产工具和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才第一次作为大工业所产生的结果表现出来;这种矛盾只有在大工业高度发达的情况下才会产生。因此,只有在大工业的条件下才有可能消灭私有制”。因此,“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马克思主义认为,“迄今发生的一切革命,都是为了保护一种所有制以反对另一
种所有制的革命。一部世界史,就是所有制关系变更的历史”。因为“一切阶级在争取统治权之后”总是力图使全社会都服从于那保障它们的占有方式的条件。所以,马克思号召无产阶级把所有制问题“作为运动的基本问题”,“无产者只有废除自己的现存的占有方式,从而废除全部现存的占有方式,才能取得社会生产力”。
马克思主义的所有制理论,包括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所有制是社会生产关系产生和形成的基础和条件,它在本质上反映一个国家中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是一个国家经济制度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此,一个国家生产力的解放、经济的发展、猪肚的创新、机制的转化等,都必然要引起所有制的变革。
第二,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都认为未来社会将由共产主义的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的私有制。但是,由于所有制形式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水平和社会产品剩余的多少等因素决定的,因此共产主义的公有制代替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即共产党人“消灭私有制”,不但是一个崇高的理想或目标,而且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之间必须要有一个较长的过渡时期,不能只凭主观想象和革命热情。
第三,社会主义社会“是衰亡着的资本主义与生长着的共产主义彼此斗争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采取什么样的所有制形式,包括采取什么样的公有制形式,“马克思既没有束缚自己的手脚,也没有束缚未来的社会主义革命活动家的手脚”。因此,完全可以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关系要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等基本原理,从现时社会的各种实际出发,进行大胆探索。
二、马克思所有制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影响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题,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新中国60多年发展实践做出的正确选择。坚持这一制度就会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否定这一制度就会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公有制经济,既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也包括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为主体,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并不要求国民经济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地区和每一个企业都必须以公有制为主体。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只有在市场竞争中来实现。在公平的市场竞
争中,公有经济与非公有经济一样,都面临着两种命运选择:要么适应市场竞争,以自身的优势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要么不适应市场竞争,逐渐被市场所淘汰。公有经济只有在竞争中不断增强其活力,才能在与其他各种经济成份的共同发展中,真正坚持其主体地位。
非公有制经济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私有制经济,而是与公有制经济相互依存又相互作用的经济成分。非公有制经济具有明晰的产权关系、自主的经营决策、灵活的运行机制,它们的存在和发展,有利于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非公有制经济是依附于公有制经济的。虽然它们本身带有强烈的自发性和功利性,因而要对它们的发展加强引导和管理,但它们的存在与发展,不但不会影响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反而有利于市场的充分交换和平等竞争,有利于公有制经济内部产生激励机制和活力,有利于国民经济整体实力的增强,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因此,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没有多种多样的所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国民经济的繁荣,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我们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都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经济制度。
最后,马克思所有制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领域的重要理论,上述的并不是马克思所有制理论的全部,只是其中主要的部分。当前我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的时期,各种矛盾能突出,各种思潮并起,怎样在即保证国家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的前提下,又能完善我国的所有制形式,实现中国特的所有制理论是一个坚战,虽然这条路很艰辛,但是只要我们能根据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具体问题具体解决的办法,我相信马克思所有制理论一定能在中国大地焕发出新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