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导学案
【新课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 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导学案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8.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阅读古诗,从中体会传统文化孕育的爱国主义情感。
语言运用:会认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思维能力: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诗句的优美。
审美创造: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重点:会认6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难点: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导学检测】一、拼一拼,写一写。
二、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填序号)1.白日依山尽.( ) ①消失。
②极点。
2.欲穷.千里目( ) ①贫穷。
②尽,极。
3.疑.是银河落九天( ) ①疑问。
②好像。
三、仿照例子写词语。
例:穷尽→(山)穷(水)尽烟云----烟( )云( )层叠----层( )叠( )山川----( )山( )川四、《望庐山瀑布》——想画面。
1.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我还知道他的诗有《______________》。
2.后两句诗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
A.比喻B.拟人C.夸张3.填诗句,想画面。
诗句:飞流_____________________,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到的画面:瀑布从很高很高的山峰上直泻而下,使人以为是_______________从__________倾泻下来。
【参考答案】一、依山楼照明火炉烟二、1.① 2.② 3.②三、消散林翠名大四、1.唐李白静夜思2.A C3.直下三千尺银河落九天银河天上。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8.古诗二首课题古诗二首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古诗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美感体验。
《古诗二首》蕴含了诗人王之涣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和诗人李白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由此,本导学案重点在于在朗读中,让学生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情感。
学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预习二首古诗,试着理解诗意,查阅相关资料。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登鹳雀楼》。
2.体会这首古诗的节奏和韵味美,理解古诗的意思。
3.在理解古诗意思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4.学习诗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
学习重点理解诗意,体会诗中蕴含的积极向上的情感。
学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积累描写祖国壮丽景色的古诗;预习《登鹳雀楼》,试着理解诗意,查阅相关资料。
(学生)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图片话题,导入新课。
(用时:5分钟)1.提问:我国古代四大名楼有:鹳雀楼、黄鹤楼、岳阳楼和滕王阁。
同学们会背关于它们的古诗吗?2.播放幻灯片,展示鹳雀楼的图片,简介鹳雀楼。
1.思考问题,回忆学过的古诗内容,回答提问。
2.听老师讲解,了解鹳雀楼。
1.填空。
(1)王之涣是代诗人。
(2)鹳雀楼旧址在省。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用时:15分钟)1.借助工具书,读准生字字音。
2.自由朗读古诗,注意断句,并结合课文插图,从字面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3.启发和鼓励学生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解释字的意义。
有不懂的字词可以提问,老师在幻灯片中标出。
4.小组讨论,让学生在理解字义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1.认读生字词。
2.自由读古诗,自主尝试解释诗句意思。
3.小组讨论诗句的意思,达成共识。
全班交流、展示结果。
2.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楼(lóu nóu)依(yì yī)尽(jìn jìnɡ)欲(yǜ yù)并与大家交流讨论结果。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优质教案
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会认 6 个生字,会写 4 个字。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声情并茂地背诵课文。
3.通过学习这首诗,使学生初步了解“登高才能望远”的道理。
4.在本课学习中,培育学生的观看力量、想象力量、自学力量、规律思维力量、朗读力量和语言表达的力量。
教学重点:学会书写 4 个字,并且要生疏 6 个生字。
教学难点:依据本课教学内容和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确定本课的难点为通过朗读及背诵课文,让学生感受要想看到秀丽的风景就要登高远望,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做起他的事情时,只要不断努力,不怕困难,肯定会走向成功。
一、激情导入师:同学们,今日教师要带你们去见一位知名的大诗人,你们快活吗?生:快活。
师:但是,我听说这位诗人特别宠爱接见那些会诵读古诗的小朋友,你们说这可怎么办?生:我会朗读古诗。
〔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参与〕师:好极了,下面就请同学们来朗读一下你知道的古诗吧。
生:〔朗读古诗〕师:你们知道这么多古诗,真是棒极了!我想这位唐代诗人王之涣早就想见一见你们了。
〔出示诗人画像〕今日,让我们一同来学习他的一首古诗《登鹳雀楼》。
〔板书课题〕二、讲授知1.初读感知师:首先请同学们比照拼音自己读一读古诗。
生:〔自由读古诗〕2.检查读的效果师:刚刚在古诗中,我们遇到了很多生字。
同学们,你们生疏它们吗?〔引导并检查学生生疏本课生字状况〕〔1〕难读字音:千〔出示“千”的生字卡片〕;〔2〕易读错字音:入、日。
〔出示“入、日”的生字卡片〕〔3〕需要读准、读好的11个生字:登、楼、白、尽、黄、入、流、千、目、更、层。
〔电脑屏幕显示生字〕3.同桌相互检查,质疑答疑师:通过朗读你知道了什么,同桌可以相互说一说。
生:〔说说对本文大意的理解,或是对词语、字的生疏。
〕师:谁还有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让同学和教师帮帮你。
生:〔针对自己不懂的词、句或诗句向全班提出问题,尽量让其他同学来答疑。
第 8 课《古诗二首》(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第 8 课《古诗二首》(教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了解古诗的基本特征和体裁。
2. 能够阅读和理解古诗《小绵羊》和《登鹳雀楼》。
3. 提高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探究古诗的特点及构成。
2. 学生能够理解古诗《小绵羊》和《登鹳雀楼》的意义。
3. 提高学生对于古诗词的欣赏和感悟能力。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展示图片,引出“古诗”一词,让学生口述自己对于古诗的认知,引导学生进入古诗的学习。
二、探究古诗的特点及构成(10分钟)1. 明确古诗的定义和特点。
2. 辨析古诗、现代诗和民间诗歌。
3. 分析古诗的构成,介绍古诗的写作技巧与表现手法。
三、学唱《小绵羊》(15分钟)1. 教师演示唱歌,在学生根据曲谱学唱时进行指导。
2. 学生跟着教师学唱《小绵羊》。
四、朗读《登鹳雀楼》(10分钟)1. 教师朗读《登鹳雀楼》,让学生跟读和感受其中的语言魅力和文化内涵。
2.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朗读《登鹳雀楼》。
五、理解和欣赏《小绵羊》和《登鹳雀楼》(30分钟)1. 教师讲解《小绵羊》和《登鹳雀楼》的写作背景和文化价值,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内涵和意义。
2. 打开投影仪,播放相关影片,辅助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
3. 学生个体上台表演《小绵羊》和《登鹳雀楼》。
六、总结(5分钟)1. 教师进行已学内容的总结,并向学生提出新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发言。
2. 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自评,评价自己的表演和收获。
教学反思:本节课是一节短文学课,传统的古诗是中华文化瑰宝中的一部分,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进一步发现和欣赏古代诗歌的美和魅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有所提高,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因此,下一次教学我会注重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尝试创作古诗,进一步巩固对于古诗的学习,同时也体现课程的可持续性。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导学案古诗二首《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含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导学案设计 2019秋季
教学反思:(1)让学生学会运用图文文对照的方式进行古诗自主学习,通过形象直观的画面来辅助对诗歌内容的感知,降低了他们的理解坡度,也增强了学习古诗的兴趣;
(2)强化了对想象能力的培养,让他们通过读中想象的形式进行古诗的深入学习,在此过程中不断丰富了对古诗意境的感知,提升了感悟、理解诗歌大意的能力。
不足之处:
但由于时间问题,没能进一步让学生对其他描写春天的诗歌进行拓展延伸学习,因而没能让他们进行更多同类型诗歌的拓展与丰富,多少显得有些遗憾。
改进措施:
古诗教学应把字词随文学习,学生理解的词不在重复解释。
节省时间来拓展其他同类型的古诗。
19古诗二首《夜宿山寺》导学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夜宿山寺》导学案学习目标:1.认识“宿、寺”等12个生字,会写“危、敢”等8个字,理解“苍苍、茫茫”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
初步体验诗人丰富的想象和奇妙的夸张。
学习重点难点: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我会读。
( )( )( ) ( )( )( )宿.敌 寺.院 危.机 星辰.恐.怕 惊.讶2.我会写。
wēi gǎn jīng组词:( )( )( )3.重点字讲解。
危:是( )结构,偏旁是( )。
可以组词 。
造句: 。
书写指导:横折钩的钩尖抵竖中线;竖弯钩的弯要稍长。
敢:是( )结构,偏旁是( )。
可以组词 。
造句: 。
书写指导:左低右高。
“攵”首笔的撇尖落在竖中线上,最后撇高捺低。
4.解词义。
①危: ,危楼: ;②百尺: ;③星辰: ;④语: ;⑤恐: ;⑥惊: 。
二、合作探究1.认识诗仙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 ,又号“谪仙人”。
是( )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 ( )”。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2.你从诗题中知道这个寺在哪儿?3.通读诗歌,划分节奏。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夜宿山寺唐·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4.《夜宿山寺》描写了哪些景物?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内容?5.理解题目的意思。
“夜宿山寺”夜: ;宿: ;山寺: 。
题目的意思是: 。
6.诗中哪些词语写出了楼之高。
真有那么高吗?7.对照注释和查阅的资料来理解诗句的意思。
(1)“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危”“高”突出高楼的( )。
“百尺”虚指。
形容楼( )。
“手可摘星辰”运用( )手法。
烘托高楼之( )。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 。
(2)“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古诗二首 导学案
18.古诗二首 导学案课题 古诗二首 课型 新授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第一学段的学生诵读浅近的古诗,展设 计 说 明学前准 备 课时安 排开想象,获得初步的美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本导学案重点在于在反复诵读中,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在朗读中 想象,在朗读中感悟,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理解诗的意境。
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 2.预习二首古诗,查阅相关资料。
(学生) 2 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会认 12 个生字,会写 8 个生字。
学习目 标 学习重 点 学前准 备 教学环 导案 节 一、背诵 古诗。
(用时:5 分钟) 1.背诵《静夜思》 , 介绍诗人李白。
2.导入新课,板书 课题,讲解题目的含 1.背诵古诗, 了解 李白。
1.填空。
李白是代诗人,我 学案 达标检测 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预习古诗,了解诗人李白。
(学生)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夜宿山寺》 。
3.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
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意境。
2.了解“宿”字的 们学过他的作品 意思。
《 》1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古诗二首 导学案义。
《》 (至少两首) ,他又被称为 “ ” 。
1.教师范读,学生 注意听生字的读音。
二、读通 古诗,认 1. 仔 细 听 老 师 范 (2.给字注音。
宿( ) 危( ( ) 恐( ( ) ) 惊 ) 辰 ) 寺2. 学 生 借 助 拼 音 读。
自由朗读古诗,圈出诗 2.自由读古诗, 圈识 生 字 。
中的生字,努力做到正 出生字。
( 用 时 : 确、流利。
10 分钟) 3.朗读古诗、词3.指名读词语、古 语。
诗,在读中学习生字。
1.再读古诗,思考 问题:你从哪句话看出 山寺很高?作者站在 1. 老 师 指 导 理 解 诗句意思。
2.再读古诗, 思考 问题。
3.结合诗句, 发挥 想象,体会作者的感 受。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2)理解古诗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3)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古诗中的画面。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通过古诗欣赏,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古诗,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3)培养学生关爱自然、珍惜生活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题: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2. 课型:新授课3. 教学内容:两首古诗《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2)理解古诗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3)用自己的话描述古诗中的画面。
2. 教学难点:(1)古诗中部分生字词的理解;(2)古诗中画面的描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已学的古诗,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古诗;(2)出示课题,板书课题,引导学生齐读课题。
2. 朗读古诗(1)学生自读两首古诗,注意字音、节奏;(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3)指名读,检查学生朗读情况;(4)全班齐读。
3. 理解诗意(1)学生自读两首古诗,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意;(2)教师讲解古诗中的生字词;(3)学生复述诗意,教师点评。
4. 描述画面(1)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古诗中的画面;(2)教师点评,指导学生描绘画面。
5. 小组合作(1)学生分小组,讨论两首古诗的异同;(2)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3)教师点评,总结两首古诗的特点。
6. 课堂小结(1)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教师点评,强调重点内容。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古诗二首》2. 两首古诗的题目、作者、背景简介3. 古诗中的生字词及词义4. 两首古诗的异同点七、作业设计1. 背诵两首古诗;2. 用自己的话描述古诗中的画面;3. 搜集其他自己喜欢的古诗,与同学分享。
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 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导学案(表格式,课时)
课题8、古诗二首登鹳雀楼课型新授课执教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背景及诗人生平简介。
2.正确流利的朗读古诗《登鹳雀楼》并背诵。
3.了解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感受中国古代诗词之美。
教学重点、难点1、背诵古诗词。
2、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1、了解古诗大意,培养热爱文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1.收集关于作者创作时所处的时代背景及个人经历。
(师生)2.制作生词卡、多媒体课件。
(教师)3.预习课文,尝试朗读。
(学生)教学过程教师复备一、导入新课1.启发谈话,导入活动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
我国唐代的杰出诗人有哪些,你们知道吗?学生讨论交流。
(出示课件:告诉学生,我国唐代的著名诗人有李白、杜甫、王之涣等)而今天我们要说的是王之涣。
2.介绍王之涣3.诵读汇报(1)(出示《登鹳雀楼》课件)集体齐读《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交流文章写作背景(1)同桌商量、准备交流。
(2)老师进行提示并请同学回答。
(3)老师进行总结。
该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
作者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
写这首诗的时候,王之涣只有三十五岁。
2.游戏活动(1)出示课件,让学生读一读。
(富有感情的朗读)白日依山尽,仄仄平平仄(白为入声,故仄)黄河入海流。
平平仄仄平欲穷千里目,仄平平仄仄更上一层楼。
仄仄仄平平(一为入声,故仄)(2)组内比赛读,指名读,全班交流汇报。
(3)学习文章中的重点注释。
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
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白日:太阳。
依:依傍。
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穷:尽,使达到极点。
千里目:眼界宽阔。
更:替、换。
(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三、指导书写1.展示本古诗书写生字2.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每个生字,看清偏旁和笔画,找一找不容易写好和容易写错的笔画。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在登上鹳雀楼后根据自己的所见有感而发,写下的一首名诗。
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发感想。
其中的后两句:“欲穷千
里目,更上一层楼”蕴含“站得高,看得远”的深刻哲理,成为传诵千古的佳句。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作者介绍】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
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
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
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其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家喻户晓。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祖籍陇西成纪,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
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762年病逝,享年61岁。
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王之涣、李白描写大自然的古诗:
凉州词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望天门山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看图写话《贪玩的小老鼠》(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图片,理解故事情节,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和动物的热爱,以及从故事中学习到勤劳和诚实的价值观。
教学内容图片内容分析: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描述图片中的场景和角色。
故事情节理解:通过图片引导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包括小老鼠的贪玩行为和后果。
写话指导:教授学生如何将观察到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形成连贯的故事。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观察图片细节,理解故事情节,并能够用文字表达。
难点:如何指导学生将观察到的内容组织成连贯、有趣的故事。
教具与学具准备图片《贪玩的小老鼠》白板和彩色粉笔学生笔记本和铅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2. 图片分析:分组讨论,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细节。
4. 写话指导:教授如何将观察到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强调故事的连贯性和趣味性。
5. 实践练习:学生独立写话,教师巡回指导。
6. 成果展示:学生分享自己的写话作品,互相评价。
板书设计图片《贪玩的小老鼠》故事情节关键词写话技巧提示作业设计家长协助,让学生复述故事并记录下来。
学生绘制一幅与故事相关的图画,并附上简短的文字描述。
课后反思反思学生在观察图片、理解故事和写话过程中的表现。
调整教学方法,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8课《古诗二首》(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两首古诗,了解其基本意思。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尊重,理解古诗中的美好情感和哲理。
教学内容古诗朗读:引导学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
内容理解:解释古诗中的生词和句意,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
背诵练习:指导学生背诵古诗,加强记忆。
【新课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9 古诗二首 夜宿山寺》导学案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19.古诗二首-夜宿山寺【素养目标】文化自信:阅读古诗,从中体会传统文化孕育的爱国主义情感。
语言运用:学会认读6个生字,能够正确书3个汉字。
思维能力: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意思。
审美创造:感受诗句所描绘的风景,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认读6个生字,能够正确书3个汉字。
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意思。
难点:感受诗句所描绘的风景,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导学检测】一、拼一拼,写一写。
ān wēi bùɡǎn jīnɡ qí二、数笔画填空。
“楼”共画,第5画是,组词。
“危”共画,第5画是,组词。
三、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危楼高百尺”中的“高百尺”是虚指,形容楼高。
( ) (2)诗人“不敢高声语”,是因为楼太高了,怕得说不出话。
( ) (3)“手可摘星辰”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 )四、选择1.危楼..高百尺 ( ) A.危险的楼。
B.高楼。
2.《夜宿山寺》中,诗人极言山寺楼之高,以引起人们( )A.对高楼的恐惧。
B.对高楼的向往。
五、看图,写出相对应的诗句。
【参考答案】一、安危 不敢 惊奇二、“楼”共 13 画,第5画是 点 ,组词 高楼 。
“危”共 6 画,第5画是 横竖勾 ,组词 危险 。
三、(1)√ (2)× (3)√四、1.B 2.B五、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8课《古诗二首》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第18课《古诗二首》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18课《古诗二首》。
具体内容包括《芙蓉楼送辛渐》和《塞下曲》两首古诗的阅读、理解和背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首古诗的基本内容,理解诗句的含义。
2.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 通过学习古诗,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句的理解和背诵。
2. 教学重点:古诗的基本内容和思想感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古代诗人离别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阅读古诗:让学生朗读两首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 诗句解析:逐句解释诗句,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含义。
4. 例题讲解:以《芙蓉楼送辛渐》为例,讲解诗句的意境和背景。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仿诗句的写作手法,创作一句诗句。
6. 背诵比赛: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背诵比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芙蓉楼送辛渐》诗句及解释。
2. 黑板右侧:《塞下曲》诗句及解释。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分别用《芙蓉楼送辛渐》和《塞下曲》的诗句为题材,创作一篇短文。
2. 答案:示例短文将在课后提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古诗作品,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感受到古诗的魅力,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是导入环节的故事讲述,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是诗句的解析,这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含义的核心。
再次是随堂练习的设计,它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古诗的写作手法。
是作业设计,它需要能够巩固学生所学,并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在导入环节,我选择讲述古代诗人离别的故事,这是因为我深知故事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他们带入到古诗的学习氛围中。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古诗二首》第1-2课时学习任务单(公开课导学案)及作业设计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古诗二首》学习任务单及课后作业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 6 个生字,正确书写“楼、依、尽、黄、层”5 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图文结合,品读中结合生活经验,展开想象,了解古诗意思。
【课前学习任务】
1.自己尝试朗读古诗。
2.识记课后生字条中的生字。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我会正确读出下列字的读音。
楼依尽欲穷层
学习任务二:
我会根据课文插图和诗句,想象画面,说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意思。
【学习资源】
观看与鹳雀楼有关的纪录片。
【课后作业】
1.把古诗中描写的美景讲给家人听。
2.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 6 个生字,正确书写“照、炉、烟、挂、川”5 个字,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了解古诗意思,想象画面,感受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前学习任务
回忆学过的李白的古诗。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我会正确读出下列字的读音。
瀑布炉烟遥川
【学习任务二】
读诗句,想象画面,你看到怎样的画面。
推荐的学习资源
观看与庐山有关的纪录片。
【课后作业】
1.把古诗中描写的美景讲给家人听。
2.背诵古诗。
《古诗二首导学案》
《古诗二首》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古代诗人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2. 理解古诗的意境和艺术特点;3. 掌握古诗的鉴赏方法和技巧;4. 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导学内容:本次导学将重点介绍两首闻名的古代诗歌,分别是《登鹳雀楼》和《静夜思》。
通过进修这两首诗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领略古代诗歌的魅力,深入理解古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导学步骤:第一步:导入请学生回顾一下古代诗歌的特点和分类,了解古代诗歌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
第二步:进修《登鹳雀楼》1. 讲解《登鹳雀楼》的作者、创作背景和主题;2. 分析《登鹳雀楼》的诗意和意境;3. 解读《登鹳雀楼》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4.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人在《登鹳雀楼》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他是如何描绘自然景色的?第三步:进修《静夜思》1. 讲解《静夜思》的作者、创作背景和主题;2. 分析《静夜思》的意境和情感表达;3. 解读《静夜思》的艺术特点和语言表现;4.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诗人在《静夜思》中表现了怎样的孤独和思念?第四步:诗歌鉴赏1. 让学生朗读《登鹳雀楼》和《静夜思》,感受古代诗歌的韵律和美感;2. 分组讨论两首诗歌的异同的地方,探讨诗人的表达手法和情感;3. 要求学生写出自己对两首诗歌的感悟和理解,展示个人的诗歌鉴赏能力。
第五步:教室小结通过本次导学,学生应该能够深入理解《登鹳雀楼》和《静夜思》两首古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作业安置:1. 要求学生背诵《登鹳雀楼》和《静夜思》,并写出自己对这两首诗歌的感悟;2. 让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代诗歌,进行解读和鉴赏,展示在下节课上。
通过本次导学,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诗歌的魅力,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水平。
希望学生能够在诗歌的世界里感受到美的力量,不息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古诗二首》,包括《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两首脍炙人口的古诗。
具体内容包括对诗句的理解、背诵、赏析以及对作者背景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两首古诗,体会古诗的韵律美。
2. 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化的热爱。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对两首古诗的理解和背诵。
难点:体会古诗的意境,理解作者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两幅古风山水画,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画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两首古诗《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
2. 诗句理解(1)带领学生逐句理解《登鹳雀楼》,讲解关键词汇,分析诗句所表达的意境。
(2)同理,对《望庐山瀑布》进行逐句解读。
3. 例题讲解选取两首古诗中的典型句子,分析诗句的修辞手法,让学生了解古诗的韵律美。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结合诗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
(2)进行诗句默写比赛,检查学生对古诗的掌握程度。
5. 背诵与赏析(1)带领学生朗读两首古诗,体会古诗的节奏感。
(2)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古诗的感悟和理解。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两首古诗的全文及重点词汇。
2. 黑板右侧:两首古诗的意境简笔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堂学习,用自己的话描述《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的画面,并尝试创作一首以山水为主题的五言绝句。
2. 答案示例:描述:《登鹳雀楼》描绘了一幅壮阔的黄河风光,诗人登高远望,感叹人生短暂;《望庐山瀑布》则展现了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象,诗人遥望瀑布,心潮澎湃。
创作示例:登高望远心悠然,黄河滔滔水接天。
世间繁华如一梦,何必执着尘世间。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展示、讲解、练习、背诵等多种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了两首古诗。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教案)作为一名资深的语文教师,我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下面是我对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的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首古诗《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
《登鹳雀楼》描绘了鹳雀楼上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望庐山瀑布》则以壮丽的瀑布景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壮美自然景观的敬畏之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
2. 使学生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3.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两首古诗,理解诗意。
难点: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2.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为学习古诗做好铺垫。
例如:“同学们,你们最喜欢的自然景观是什么?今天我们将学习两首描绘自然景观的古诗。
”2. 初读古诗:让学生自主朗读,注意读音、节奏,培养学生的语感。
例如:“请大家自由朗读两首古诗,注意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3. 理解诗意:通过挂图、课件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情感。
例如:“请大家观察课件中的画面,说说你们看到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情感。
”4. 品味诗句:分析古诗中的优美句子,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例如:“请大家欣赏古诗中的优美句子,体会诗歌的语言美。
”5. 朗读与背诵:指导学生正确朗读,然后进行背诵。
例如:“请大家跟着老师一起朗读,然后试着背诵。
”6.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古诗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请同学们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帮助学生梳理古诗的内容。
例如:《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夜宿山寺、敕勒歌》导学案
(请学生质疑,请会的同学帮助解Fra bibliotek,老师加以引导。)
(3)请四个同学每人说一句诗的意思。
(4)请同学们用一个字来形容诗中所描写的这座楼。(高)
(5)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楼很高,请你读给同学们听一听。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三)诵读欣赏,品读古诗。
用自己日日相伴的最为亲近的生活居所来比喻,饱含了草原牧民热爱自己的家园的情感。
③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诗中为什么不写人,而是强调、渲染天地苍茫,上下一片?在这样的背景下,“风吹草低见牛羊”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在这样“天苍苍,野茫茫”的背景下,就可能给我们如下的感觉:(1)油然涌起的生机感、喜悦感;(2)尤感这些生机、活力、生命信息的宝贵;(3)在这样草原辽阔、水草丰美之处的牛羊、牧民的怡然自得,自由自在。
4全班齐读古诗。
二、分步解读,把握诗境
1解题意。 读诗题,看注释了解题意。敕勒是一个游牧的民族,生活在现在的山西、内蒙一带。这首诗就是敕勒人所唱的牧歌。
2读通诗句,理解诗意。
① 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地方的景色
“敕勒川,阴山下。”这一句写了敕勒川的位置。敕勒川,在阴山的脚下?
②“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表现了大草原的什么特点?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
1.通过学习,我们对这首诗有了更深的了解,你能加上动作、语气自己读读这首诗吗?注意要读出你自己的感受。(学生采取个人诵读,合作诵读,分组诵读,加动作诵读等形式练习诵读古诗)
2.教师配乐范读,然后引导学生配乐朗读,进一步体会这首诗所描绘的意境,想象这首诗所描绘的画面。(尊重学生,以学生评析为主,教师适当点拨、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认真读词语。
2.自由读第一、二两句诗,和老师一起画简笔画,理解“白日”就是指太阳。“依山尽”就是指太阳靠着青山,慢慢往下落,直到最后消失在天边。在理解词义中识记“依”“尽”。
3.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第一、二两句诗中描绘的画面。
三、出示生字,指导书写(用时:8分钟)
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依、尽、层”,再次认读,并练习组词。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书写注意点,并指导临写。3.教师范写生字,重点讲解“尽”的书写要领。
4.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同学的书写成果,组织交流反馈。
1.学生认读生字并组词,比一比谁组得多。
2.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将诗句中描绘的画面讲给家长听。
1.学生从老师的总结中知道:要多动脑筋想多种方法学习生字。
2.学生完成作业,并请家长对自己的作业做出评价。
教师可以建议家长从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顺、是否能读出不同句子的不同语气等方面进行评价。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5.出示诗的停顿及重音,范读并指导读出古诗的节奏美。
1.学生自主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认识生字,交流识记方法,区别“炉、烟”。
3.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书写生字“照、烟、川、挂”。把难写的字多写几遍。
4.朗读全诗,在老师的指导下读准韵脚。引导学生背诵古诗《登鹳雀楼》。
2.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描绘的画面。
1.学生背诵古诗。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描绘的画面。
教师必须要求学生说出完整的句子,鼓励学生采用不同形式说诗中描绘的画面,进而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形式。
二、理解诗题,知晓诗人(用时:5分钟)
教师要教学生用补白的方法说题目的意思,从而为下面理解诗句打下基础。
三、初读疏通,初知诗意(用时:15分钟)
1.出示带拼音的诗句,指导学生朗读古诗,相机正音:读准“紫烟”。
2.认识生字:相机区别“炉、 烟”,学写生字“照、炉、烟、挂、川”。3.指名读整首诗,纠正、齐读。
4.指导学生读出诗的韵律。 读古诗特别要读出诗的韵律美,韵脚一定要读准,读到位。(如“烟”“川”“天”)
2.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谈话导入,引出古诗(用时:5分钟)
1.引导学生背诵自己积累的古诗。
2.教师板书《登鹳雀楼》,教学生识记“楼”字。
3.结合学生质疑介绍“鹳雀楼”。出示图片
4.介绍诗人王之涣。5.范读全诗,指导朗读。
1.学生背诵自己学过的古诗。
1.介绍诗人李白。出示ppt资料。
2.板书诗题,指导学生读题,读准“瀑”“布”。识记这两个生字。
3.指导学生用“补白”的方法,说说题目的意思。4.出示图片,欣赏庐山瀑布,感受瀑布的形态。
1.听老师介绍诗人李白,了解他的诗歌特色。
2.朗读题目,读准字音。交流识记方法。
3.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
4.看图说说瀑布的样子,了解庐山。
4.想象:假如自己看到了这样的景色,会说些什么?
5.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两句诗。
6.想象:再往上登,还会看到哪些景物?(如:船只、飞鸟……)
7.听老师小结,再从诗句中找到后两句,理解诗歌蕴含的道理: 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8.理解“欲穷千里目”的意思,了解“千里”不是真的指一千里,而是指很远。
9.有感情地朗读诗句。理解“一层”指很多层。
1.这首诗是五言绝句,学生要想领会这二十个字中描绘的意境以及蕴含的道理是不易的,需要老师渲染气氛,让学生通过图文对照、联系生活实际 的方法进行想象画面。
2.古诗很凝炼,在指导学生理解字词的时候,要避免简单告知,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理解,如根据诗句合作绘画等。 3.古诗的意境深远,无 需学生多讲,要在学生想象的基础上,指导他们运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在朗读中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作者的情感。
二、图文结合,细读品味(用时:25分钟)
1.教师朗读古诗,引导学生图文对照,想象诗人看到了怎样的景象。交流过程中相机地说出一些词语帮助学生积累。如:山穷水尽、层林叠翠、烟消云散、名山大川等。
2.指导学生读诗句,师生合作画简笔画,理解“白日”“依山尽”。 3.指导学生说说第一、二两句诗中描绘的画面。
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发挥想象:小朋友,见过夕阳西下的景象吗?看到这么美的情景你会情不自禁地说些什么呢?5.指导朗读,读出诗中描绘的意境。
2.学生观察并交流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书写注意点。
3.观察老师范写,一边观察一边做书空练习。
4.同桌、全班互相交流,指出书写的优点和不足,并改进。
1.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观察生字的特点。 2.重点指导“尽”,引导学生抓住汉字书写规律。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用时:2分钟)
1.教师对课堂学习情况进行总结,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字。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8《古诗二首》导学案
课题
古诗二首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抓住重点词句,通过观察画面,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能体会诗句的意思及蕴含的哲理。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能够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学生)
6.指导想象:如果再往上走,还能看到哪些景象呢?
7.教师小结:是呀,要想看到更多的美景,还得继续向上攀登。只有站得高,才能望得远。
8.指导学生找到诗中描写这个意思的诗句。 9.指导朗读,理解“欲穷”“千里目”“一层”。
1.学生听读,思考:诗人看到了哪些景物?哪几句诗写出了这些景物?
(1)用笔在诗句中圈画出来。
2.学生认读“楼”,再想一想怎样记住这个字。
(1)学生跟着老师范写进行书空“楼”。
(2)说说注意点,并临写一个。
3.学生读题质疑。欣赏图片,了解“鹳雀楼”。
4.了解诗人王之涣。
5.跟着老师朗读古诗,读出节奏。
1.学生交流自己学过的古诗不必过多,它的作用是创设一个诗歌的氛围。
2.鹳雀楼、诗人的资料只需老师简单介绍即可,而了解鹳雀楼的雄伟壮丽是为学习诗歌做准备的,所以应该用图片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