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藏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合集下载

浅谈对藏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浅谈对藏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浅谈对藏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藏族寺庙舞蹈——“羌姆”,是宗教意识与舞蹈艺术结合的产物,是一种被蒙上神秘色彩的艺术形态,也是藏族舞蹈艺术的精髓所在。

它作为藏民族文化不可割裂的重要组成部份,在藏族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中有着深刻的影响。

作为藏传佛教文化的寺庙舞蹈,既然它滋生于宗教文化这块土壤,它必然以服务宗教为其宗旨,由于它是一种生动的、富有想象的可感艺术形象,宗教才利用它“来象征、暗示、说明抽象的神理,来感受、观照,领悟‘不可见知’的神性”。

①也因此它才成为藏区各寺庙传播教义的重要载体;成为宣传宗教思想的重要工具。

一藏族几乎是一个全民信教的民族。

千百年的熏染,千百年的沉淀,宗教精神在民众的世界观里打上了鲜明的印记,宗教也在其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全民信教的民族特性,是宗教文化得以生存、发展的坚实的社会基础,同时,藏区那政教合一的特定社会形态,又决定了它在藏族社会生活中的崇高地位。

作为宗教文化组成部分的寺庙舞蹈,宗教所具有的社会地位也正是它所具有的位置所在,加之它具有用艺术“来使我们更好地感到宗教的真理,或是用图象说明宗教真理以便于想象”②的特殊功能和重要作用,使之进一步奠定了它在藏族社会生活中的现实价值和崇高地位。

应该看到,藏民族不仅有着全民信教的民族共同心态,同时又是一个酷爱歌舞的民族。

早在远古时期,藏族先民就借助舞蹈来表达一种超自然的意志,他们“携手踏脚围圆圈,垒寨歌舞图共存。

”在崇拜自然神和先祖神灵的原始宗教阶段,那些苯教徒摇鼓作声,装神弄鬼的舞蹈,就是沟通神的意志和人的愿望的一种祭祀活动。

正因为原始笨教的这些祭祀舞蹈在社会生活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尔后的佛笨之争和绋教西藏化的过程中,佛教徒才将它注入了佛教的内容,为“调伏恶鬼”而创造了驱鬼逐邪,弘扬佛法的寺庙舞蹈,成为藏传佛教各寺庙佛事活动的重要仪式。

藏族寺庙的佛事活动与寺庙舞蹈活动是紧密相连的,其功利目的也相当鲜明。

人们不同的祈望和要求,虽然都是通过仪式中喇嘛们念诵经文予以表现的,然而舞蹈的特有传递功能则是以不同的舞段渲染了佛事内容的思想,表达了宗教意图的情感,并且能为民众所意会、所感悟。

藏族舞蹈的动作特点和传承发展

藏族舞蹈的动作特点和传承发展

藏族舞蹈的动作特点和传承发展对于藏族人们来说,藏族舞蹈就如同生命一般的重要,对于中华文化来说藏族舞蹈也有无比丰厚的内涵。

藏族舞蹈是藏族人民对生活热爱的象征也是藏族文化另一种形式的表现,藏族舞蹈有藏族独特的特点。

如今生活交流日益密切,藏族舞蹈融入新时代元素,变得更加富有内涵,更加使我们熟知,更加能融入这个世界。

标签:藏族舞蹈特点;藏族舞蹈发展传承引言藏族舞蹈的变化代表着藏族文化的发展,藏族舞蹈以其无与伦比的感染力和独特的历史风貌象征了藏族文化以及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藏族在我国偏远地区,这也就造就了藏族舞蹈的独特,藏族文化在与我国其他文化交融的过程中也使藏族舞蹈发生了变化,使其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

一、藏族舞蹈的动作特点藏族舞蹈是藏族人民的日常活动,能够使藏族人民的身心得到放松,有利于藏族人民进行繁重的劳作。

藏族人民的日常生活是藏族舞蹈的重要素材,藏族人民在日常活动之中逐渐形成了以沉和稳为主的藏族舞蹈。

藏族舞蹈最吸引人的便是“一边顺”的独特舞姿,通过观察藏族舞者的舞姿可以发现,藏族舞者的膝盖部分的关节是保持一种松弛的状态,这样可以将藏族舞蹈的美和内涵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音乐在藏族舞蹈之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可以说藏族舞蹈没有音乐就失去了灵魂。

在一般节日中都需要藏族舞蹈来营造氛围,如藏历新年节和各地市的旅游文化艺术节等,藏族舞蹈有许多常见的动作,包括踢踏、热巴、工布舞等等。

[1]藏族舞蹈的形式多种多样,以此来适应不同人的需求,通过细致的探索可以发现藏族舞蹈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如四步回环、三步一点、倒脚辗转等等。

这些都是藏族舞蹈最鲜明的特色以及独特的特征。

而且藏族舞蹈要特别注意柔韧和屈伸,这两方面是藏族舞蹈的核心。

藏族的舞蹈形式多樣但却又不都相同,这更能显现出藏族舞蹈的丰富,藏舞能表现出很多种变化,虽然基础的动作较为相似,但以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音乐下就能表现出不同的美感,这使藏舞的元素异常丰富。

浅谈藏族民间舞蹈的创作“继承”与“发展”

浅谈藏族民间舞蹈的创作“继承”与“发展”

28浅谈藏族民间舞蹈的创作“继承”与“发展”★孟武一、藏族民间歌舞艺术是专业舞蹈工作者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在藏民族民间艺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藏族民间歌舞是根植于藏文化的艺术奇葩,“弦子”和“热巴”更是声名远扬的藏族民间歌舞艺术品种。

它们在绵绵无垠的雪山脚下,在草色青青的牧场,在迂回曲折的弯弯河水边,被一代代勤劳、智慧、勇敢、热情的藏族人民世代相传。

那无数婀娜多姿的优美舞姿,飘逸酒脱的身段,热情欢快的舞步以及那精彩绝伦技巧,无不彰显着积淀在它们背后藏族人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创造力,不愧为我国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中的艺术瑰宝。

人类最伟大恢弘的艺术,往往都是人民大众集体创造的智慧结晶。

众所周知,对于我们从事舞蹈编导和创作的专业艺术工作者来说,虽然个人的艺术创造力和艺术想像力非常重要,但仍不能忽视这凝聚千百年民族精神、情感、智慧、审美和艺术创造力的民间原生态歌舞艺术,因为它们才真正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可替代的艺术创作之灵感源泉。

因此,对于从事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创作的专业编导工作者而言,如何更好地深入民族文化,了解民族民间舞蹈的形成原因和风格特点,运用最科学的方式,更恰当、合理地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舞蹈艺术。

通过合理的继承、扬弃、发展,将这些宝贵的民族艺术养料,自觉吸收并融入个体创作的深层自觉意识中去,这是值得所有舞蹈编导工作者长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下文,笔者仅根据自己创作或观察的经验体会,结合一些创作实例,就民族民间舞蹈的舞台创作,如何把“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进行些初步的思考与分析,借此抛砖引玉,希冀与各位同行专家分亭、探讨。

二、从事民族舞蹈创作的首要条件一一热爱并尊重民族舞蹈文化藏区丰富的原生态民间歌舞艺术,的确是我们编创者取之不尽的素材宝库。

但是,这无尽的“宝藏”,不是我们信手拈来就可以得到的,必须要付出创作者艰辛的劳动。

如果只是漂浮在生活的表面,走马观花式的泛泛而“取”,是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收获。

浅谈甘肃文县白马藏族传统舞蹈的传承与发展1

浅谈甘肃文县白马藏族传统舞蹈的传承与发展1

浅谈甘肃文县白马藏族传统舞蹈的传承与发展1甘肃文县白马藏族传统舞蹈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特点。

本文将从传承与发展两个方面来探讨该舞蹈形式。

一、传承甘肃文县白马藏族传统舞蹈的传承自古至今,得益于当地居民的努力与热情。

这种舞蹈形式在地方传统节日和重要场合中得到广泛演出。

白马藏族传统舞蹈在文县具有特殊的地位和影响力。

首先,家庭传承是白马藏族传统舞蹈传承的重要方式。

从小,许多藏族孩子就会学习白马舞蹈。

他们的父母和长辈们会通过传统的口头教授方式将这一舞蹈的技巧和表现方法传授给他们。

家族内代代相传,使得白马舞蹈得以保留并得到传承。

其次,文化机构和学校的重视也对传统舞蹈的传承起到了关键作用。

甘肃文县的文化艺术学校设立了白马藏族传统舞蹈的专业班级,为有兴趣的学生提供了系统的培训。

同时,文化机构举办的各种舞蹈比赛和演出也为白马藏族舞蹈的传承提供了平台。

再次,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投入也是传统舞蹈传承的重要保障。

政府在文化事业中加大投资,设立文化艺术基金,鼓励白马藏族传统舞蹈的传承和发展。

政府还组织了舞蹈大赛、节目展演等活动,提高了该舞蹈形式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发展白马藏族传统舞蹈在传承的同时也面临一些发展的挑战。

因此,为了实现白马藏族传统舞蹈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首先,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研究。

白马藏族传统舞蹈是独具特色的,需要深入了解其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才能更好地进行传承与发展。

只有更全面、深入地研究,才能发现并利用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艺术瑰宝。

其次,要加强舞蹈艺术人才的培养。

传统舞蹈需要有扎实的舞蹈技巧和深厚的舞蹈修养。

因此,要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吸引更多的有舞蹈天赋和热情的年轻人参与其中,并提供有效的培训和指导。

再次,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促进传统舞蹈的发展。

通过利用舞蹈录像、数字化舞蹈创作等方式,可以将传统舞蹈与现代舞蹈技术相结合,创新出更具时代特色的舞蹈形式。

同时,利用互联网平台和社交媒体等手段,可以更好地推广和传播白马藏族传统舞蹈。

浅谈藏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三篇(最新)

浅谈藏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三篇(最新)

西藏是歌舞的海洋,这海洋遍及西藏的城市乡村,农区牧场。

除宫廷舞蹈外,藏族的舞蹈多是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肢体语言的最直接反映,历经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自成体系的藏族舞蹈。

藏族舞蹈和所有舞蹈一样,都是劳动人民用自身的形体动作表达情感、传情达意、与自然沟通的无声语言。

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是以当时的社会环境为大背景,表现具体时代的生活现实,因而具有强烈的时代烙印。

我出生在藏北草原,在那里生活了近30年。

藏北草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那里神秘而充满活力。

在那片羌塘大草原上,生活着勤劳善良的牧民。

草原的游牧生活,造就了他们勤劳善良、勇敢豪放的性格;藏北的高天厚土,孕育了他们清澈嘹亮而又优美的歌喉。

每一顶原始而又古朴的老帐篷,都记录着历史的沧桑;每一顶老帐篷里传出的古老歌谣,都会触动人的灵魂深处。

而牧场上每一个原始而又充满激情的圆圈舞、富有哲理的山歌还有那野性而又饱含无限爱恋的情歌,都让这里充满了和谐温情的气氛。

我是在藏北草原的帐篷里长大的,奶奶不管是放牛还是挤奶都背着我,所以草原是我生活的舞台,挤奶的声音和奶奶哼唱的古老牧歌给了我音乐的启蒙,黑色的牛毛帐篷是我的生命,这一切也成了我施展艺术才华的灵感源泉。

历史悠久的藏族民间舞蹈,经过这里的人们代代相传,形成了现今较为完整的体系。

对任何舞蹈进行创新确实很难,甚至连改一个舞蹈动作都会觉得那是一种破坏,稍有不慎,就会使整个舞蹈变了味道,因此,后人在发展这种艺术时,从舞蹈动作到服饰装扮,对每个细节都要需要注意把握一个“度”的问题,以保持藏族舞蹈的原汁原味。

实际上,牧区舞蹈在传承方面并不存在问题。

在这里土生土长的人们从小就在这种浓厚的文化氛围中长大,早就对其熟记于心。

但要想发展和创新,则需要有细致入微的观察、长期的生活经验,加上自身的艺术修为,彼此相互融汇贯通,才可能有胆量、有能力去发展和创新这已经相对完整的原生态舞蹈。

生活中,牧女们习惯用左手捂嘴,这个动作最能体现牧女的生活情态,所以我把这个动作提炼加工,用舞蹈的语言表现出来。

藏族传统舞蹈的起源探访西藏舞蹈的历史渊源

藏族传统舞蹈的起源探访西藏舞蹈的历史渊源

藏族传统舞蹈的起源探访西藏舞蹈的历史渊源西藏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传统的地方,而其传统舞蹈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具备独特的魅力。

本文将探访西藏传统舞蹈的历史渊源,了解它的起源与发展,以及对藏族文化的重要性。

一、起源与背景西藏传统舞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宗教仪式和庆典活动。

在藏传佛教的影响下,舞蹈被广泛应用于宗教仪式,成为了一种与信仰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它以儒雅、庄重和神秘为特点,成为了藏族人民沟通神灵、宣扬宗教思想的媒介。

二、藏族传统舞蹈的特点1. 舞蹈形态多样:西藏传统舞蹈包括了舞剧、舞蹈、舞技等多种形态。

在舞剧中,舞者通过动作和面具等舞台展示元素,展现出故事情节。

而舞蹈则更强调动作的美感和韵律。

舞技的表演则更加注重身体的平衡和柔韧性。

2. 独特的服饰与道具:西藏传统舞蹈在装饰方面,通常采用鲜艳的颜色和独特的图案,将舞者们打扮得宛如仙境中的精灵。

此外,舞台上会使用一些特殊的道具,如青稞酒杯、五色丝带等,以增加舞蹈的视觉效果。

3. 寓意与象征意义:西藏传统舞蹈在表演中往往寓意深远,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例如,螺旋舞是一种常见的舞蹈形式,它象征着人们与自然交融的力量。

这些象征意义的元素为西藏传统舞蹈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

三、舞蹈的发展和传承西藏传统舞蹈在长期的历史沉淀中逐渐丰富和发展。

它的发展与藏族社会的变迁、宗教文化的发展等密切相关。

此外,舞蹈在各个年龄段都有着重要的传承环节,从儿童时期开始学习舞蹈,在长辈的传授和指导下,逐渐继承了传统舞蹈的技艺和精神。

四、西藏传统舞蹈的意义西藏传统舞蹈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舞蹈的形式传递了藏族人民的历史、信仰和价值观念。

同时,传统舞蹈也成为了西藏文化的窗口,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欣赏和了解西藏的文化底蕴。

因此,西藏传统舞蹈也对于西藏地区的旅游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结:西藏传统舞蹈作为一种源远流长、充满韵味的艺术形式,通过特有的舞蹈动作、服饰和象征意义,展示了丰富的文化传统和藏族人民的精神风貌。

浅析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及传承创新

浅析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及传承创新

浅析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及传承创新浅析藏族舞蹈作为藏族舞蹈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和传承创新。

审美特征方面,浅析藏族舞蹈以自然、朴实、神秘为主要特点。

在舞蹈中,舞者们通过独特的身体语言和舞姿,展示出浓厚的藏族风情和独特的民族特色。

浅析藏族舞蹈注重形态的自然表现和精神内涵的刻画,追求舞者和观众在超越现实境界的舞台上共同感受到一种宇宙和谐的氛围。

在动作运用上,浅析藏族舞蹈强调舞者身体的协调动作,如旋转、跳跃、仰卧等,充分展示出舞者的力量感和舞台魅力。

舞蹈中的手势和动作也非常丰富多样,如手指的微妙运动、手掌的展开等等,这些细致入微的动作使得舞蹈更加生动、细腻。

传承创新方面,浅析藏族舞蹈具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和传统基础,在传承方面注重对舞蹈的保护与发扬。

传承过程中,强调师徒相传和口耳相传的方式,使得浅析藏族舞蹈能够得以传承下来并继续发展。

浅析藏族舞蹈也不断进行创新,吸收外来元素并融入到自身的传统舞蹈中,使得舞蹈更加充满活力和时代感。

除了在传统表演场合上展示外,浅析藏族舞蹈还有一些创新实践。

比如在舞蹈剧目的创作中,将现代故事与传统元素相结合,通过舞蹈形式来表达当代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还有一些现代舞蹈团体将浅析藏族舞蹈与其他舞蹈形式结合,创作出风格独特的舞蹈作品,为浅析藏族舞蹈注入了新的内容和表达方式。

浅析藏族舞蹈具有明显的审美特征和传承创新。

它的独特性在于充分展示了藏族文化的风貌和民族特色,同时又能够与时俱进,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和发展,使得舞蹈更具艺术魅力和时代价值。

浅析藏族舞蹈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艺术表现力,为世人展示了一幅幅优美的藏族舞蹈画卷。

试论藏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发展

试论藏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发展

试论藏族民间舞蹈的传承和发展一、藏族的历史发展背景古代的藏族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阶段,先民们的生活作息沿袭了石器时代的古老传统,经历了群居采集、狩猎等恶劣的生存阶段。

在和自然的漫长相处中,逐渐学会了耕作和饲养。

六牦牛部诸部落,是在雅鲁藏布江南岸雅隆地区生活的藏族先民,在繁衍生息中划分出的六个部落。

藏族先民进入奴隶制社会可追溯至公元6世纪这一重大的历史转折点,从雅隆部落首领成为部落联盟的领袖,号称王(藏语音译为“赞普”),自称为“博”的统治时期开始。

与此同时,另外一部分号称“悉补野”部的首领和邻部达成合作协议并尊其为盟主。

这种奴隶统治在经历约一百年后土崩瓦解。

公元7世纪初,中国进入了辉煌灿烂的唐朝盛世,拥有强大的政权,终结了300多年来中原地区动荡分割、民不聊生的局面。

举世闻名的英雄松赞干布问世,领军征战,一统青藏高原,正式建立了吐蕃王朝,定都逻娑(即今拉萨)。

公元9世纪末,藏族内部矛盾却愈演愈烈,一度陷入长期的分裂割据状态。

直至1271年,蒙古大汗忽必烈定国号为元,才将西藏划分为地方行政区域之一。

此后又经历了明清时期,鸦片战争的肆虐和辛亥革命时外敌的侵略。

在这种状态下,饱受苦难的藏族人民终于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迎来了和平的曙光。

中央人民政府根据西藏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现状,于1951年5月23日和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達成协议,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藏族人民终得“翻身农奴把歌唱”。

二、藏族民间舞蹈种类和风格“谐”和“卓”是藏族民间舞蹈的主要类别,每个类别还包含其他舞种的分支。

“谐”是最喜闻乐见、流传甚广的自娱性舞蹈,在藏语中取“舞蹈”、“歌舞”之意。

有“堆谐”、“果谐”、“囊玛”等。

”谐”也可称之为“弦子舞”,其得名于一种伴奏的拉弦乐器。

表演时间一般在藏历的大年初三和赛马会。

边舞边奏、围圆而歌的表演形式充分展现了人民其乐融融的和谐气氛,也侧面抒发了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

浅谈藏族弦子舞的发展和创新

浅谈藏族弦子舞的发展和创新

浅谈藏族弦子舞的发展和创新藏族弦子舞是藏族传统舞蹈之一,它源于藏族民间,是藏族文化的瑰宝。

弦子舞以其独特的舞姿和优美的舞蹈动作,在藏区和其他地区享有盛誉。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弦子舞不断发展和创新,融合了各种艺术元素,展现出了其独特的魅力。

本文将从弦子舞的发展历程、表现形式和创新探索等方面对藏族弦子舞进行深入探讨。

一、发展历程藏族弦子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期,在古代的藏区,弦子舞是一种祭祀舞蹈,用来祭祀神灵和祈求丰收。

随着时间的推移,弦子舞逐渐演变为一种庆祝活动的舞蹈形式,人们在节日或重大场合会跳起弦子舞来庆祝喜庆的事情。

由于地域的不同和民族的交往,弦子舞还吸收了藏族外来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

近代以来,随着现代文化的影响和旅游业的兴起,弦子舞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不仅在藏区,弦子舞的表演场合也扩展到了全国各地,成为了藏族文化的一张名片。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弦子舞也开始进行现代化的创新,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

二、表现形式弦子舞在形式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表演者手持弦子舞进行舞蹈表演,另一种是表演者不持弦子舞进行表演。

在表演者手持弦子舞进行舞蹈表演时,弦子舞姿态优美,动作婀娜多姿,既展示了藏族女性的柔美形象,又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这种表演形式中,弦子舞的音乐和舞蹈是相互配合的,通过手持弦子舞的动作,展现了藏族古老传统的舞蹈魅力。

在表演者不持弦子舞进行表演时,凭借身体的舞动和表情的演绎,弦子舞也能够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无论是手持弦子舞还是不持弦子舞的表演形式,都是弦子舞的一种传统表现形式,它们传承了藏族舞蹈的精华,展现了藏族舞蹈的独特魅力。

三、创新探索在现代社会,传统文化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发展,弦子舞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进行了创新探索。

一方面,一些舞蹈团体和个人艺术家根据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对弦子舞进行了现代化的改编和创新,使其更好地适应了当代社会的需要。

藏族民间舞蹈

藏族民间舞蹈

藏族民间舞蹈藏族民间舞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藏族人民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表达方式。

藏族民间舞蹈以其独特的舞姿、舞蹈技巧和文化内涵,深受世人喜爱。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究藏族民间舞蹈的起源、特点以及对藏族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起源与发展藏族民间舞蹈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的吐蕃王朝时期。

在那个时代,舞蹈作为一种传统形式,被广泛用于祭祀、庆贺丰收和庆祝胜利等活动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藏族民间舞蹈逐渐演变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将音乐、舞蹈和服饰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藏族舞蹈艺术。

二、特点与表现形式藏族民间舞蹈的特点在于它独特的舞姿和舞蹈技巧,充满了浓厚的藏族文化氛围。

首先,藏族民间舞蹈注重舞者的身体表达和舞蹈技巧的呈现。

舞者通过身体的曲线、动作的连贯和灵活的舞姿,表现出惟妙惟肖的形象和动态美。

他们潇洒自如的舞蹈动作,以及整齐划一的队形,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次,藏族民间舞蹈的音乐和服饰是其独特之处。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藏族舞蹈的音乐多样且富有节奏感,常常使用传统乐器,如羊角、手鼓和弦乐等。

同时,舞者们所穿的传统服装也是藏族民间舞蹈的一大特色,它们绚丽多彩、充满装饰和细节,彰显了藏族人民的独特风采。

三、对藏族文化的重要意义藏族民间舞蹈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保持和传承藏族文化的重要性不可低估。

首先,藏族民间舞蹈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通过舞蹈,藏族人民能够表达他们的感情、展示他们的智慧和展现他们的价值观念。

舞蹈作为一种跨越时间和空间的艺术形式,能够将一代人的智慧和人生经验传递给下一代人。

其次,藏族民间舞蹈也是社区和群体凝聚力的重要来源。

在舞蹈表演中,舞者们一同动作协调,呈现出一种团结一心、紧密合作的精神风貌。

这种群体的团结意识能够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社区的和谐与发展。

最后,藏族民间舞蹈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藏族舞蹈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观众。

它不仅反映了藏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也为人们了解世界上不同文化的多样性提供了契机。

浅析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及传承创新

浅析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及传承创新

浅析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及传承创新【摘要】浅枽族舞蹈是浅枽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审美特征。

本文从浅枽族舞蹈的起源与发展、审美价值、传承方式、创新之路以及在现代社会的传播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浅枽族舞蹈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更融合了浅枽族人民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和理解。

浅枽族舞蹈的传承与创新也是保护和传承浅枽族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未来,浅枽族舞蹈将在文化传统中继续发扬光大,为浅枽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贡献,展现出浅枽族文化在当今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关键词:浅枽族舞蹈、审美特征、传承、创新、起源、发展、价值分析、传承方式、创新之路、现代社会、传播、发展、持续传承、未来展望、文化传统、地位。

1. 引言1.1 浅枽族舞蹈的重要性浅枽族舞蹈作为浅枽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浅枽族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浅枽族舞蹈是一种载体,能够传达浅枽族人民的情感、思想和价值观念。

通过舞蹈这种形式艺术,浅枽族人能够表达对自然、对生活、对祖先的敬意和感恩之情,抒发内心的喜怒哀乐,传承和弘扬浅枽族文化传统。

浅枽族舞蹈也是一种社交活动,能够促进族群内部的团结和交流。

在浅枽族社会中,舞蹈往往是各种重要场合的必备节目,例如婚礼、祭祀等活动中都会有特定的舞蹈表演。

通过共同参与舞蹈的过程,浅枽族人民能够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加深相互间的了解和认同感。

浅枽族舞蹈还承载着浅枽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精髓,是浅枽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浅枽族舞蹈的动作优美、舒展,配合着特定的音乐旋律和服饰装束,展现出浅枽族独特的审美情趣和风格。

保护和传承浅枽族舞蹈,对于维护浅枽族文化的完整性和丰富多彩性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

1.2 浅枽族舞蹈的审美特征浅枽族舞蹈注重舞者身体的动作美感和舞蹈形态的优美性。

舞者的动作要求流畅、舒展,并且具有动态的节奏感,展现出舞者身体的灵活和优雅。

舞蹈形态则注重线条和造型的美感,舞姿要端庄大方,动作要准确到位。

浅谈藏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浅谈藏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浅谈藏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青海是一个后发展省份,也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区,主要分布有汉、藏、土、蒙、回、撒拉等六大主体民族,各民族至今保留有很多原生态的民间民族文化。

据史书记载:早在秦汉以前,藏族先民就聚居在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

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

藏族人民热情开朗、豪爽奔放。

他们以歌舞为伴,自由地生活。

藏族民歌抑扬顿挫,合辙贴韵,悦耳动听。

唱时还伴以各种舞蹈。

舞姿优美,节奏明快。

其中踢踏舞、锅庄舞、弦子舞等民间舞蹈最为广泛流传。

藏族的民间舞蹈以歌舞的形式居多,是藏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诸多文化现象的集中体现,也是藏族民间舞蹈的风格及特点形成的根基。

藏族被称为能歌善舞的民族,藏区的确称得上是歌舞的海洋。

历史悠久的藏族民间舞蹈,在长期的创造、传承和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结构。

从文化人类学和民俗学的视角,通过文化层次分析法来剖析研究,使我们能更为准确地揭示其全貌和特质。

本文试图从藏族民间舞蹈的基本风格、基本分类和传承,以及其创作与发展谈点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藏族民间舞蹈的基本风格特点琳琅满目,繁华似锦的藏族舞蹈中,虽然具有各自独特的个性和固有的审美要求,但它们又都包含共同的精髓元素,以及共同的动作规律。

这种动作元素和规律构成了整个藏族舞蹈的审美观念。

“颤、开、顺、左、饶”是各种类藏族舞蹈的共同特点,或称为藏族舞蹈的五大元素,从而构成了它区别于其他兄弟民族舞蹈的美学概念。

这五大元素的构成是与藏族人民的历史条件、社会制度、风俗信仰、地理环境、生产方式、文化传统等有着密切联系的,是长期在人民群众中凝炼而成的审美标准。

在舞蹈的动律上还普遍存在着最基本的“三步一变”、“后撤前踏”、“倒脚碾转”、“四步回转”的共同规律。

在这种共同规律的基础上产生出种种不同的变化,在加上手势的动作、腰身的韵律、音乐的区别而构成不同的舞蹈风格。

藏族舞蹈的步伐十分丰富,从脚部动作上可概括为“蹭、拖、踏、蹉、点、掖、踹、刨、踢、吸、跨、扭”等十二种基本步伐。

藏族舞蹈的发展与传承刍议

藏族舞蹈的发展与传承刍议

藏族舞蹈的发展与传承刍议摘要:本文从藏族舞蹈的含义出发,在对藏族舞蹈分类及特征介绍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藏族舞蹈发展与传承的路径。

以期推动藏族舞蹈的更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藏族舞蹈;特征;传承;路径舞蹈是从人类日常生产生活中逐渐发展而来的,因此其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舞蹈这一表现形式逐渐成为了人类精神文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藏族舞蹈作为我国重要的民族民间舞之一,是藏族人民日常生活生产的缩影,也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加强对藏族舞蹈的特征与传承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

一、藏族舞蹈的含义、分类和特征(一)藏族舞蹈的含义根据一定的规则,人们将我国的民间性舞蹈分为了两个主要的类型,即“谐”与“桌”。

而从这一分类来看,可以将藏族舞蹈归为“谐”的形式。

经过不断地发展,藏族舞蹈这种集体式的歌舞形式,不仅未被遗失,还因其独特的魅力继承并发扬下来。

根据不同的地区和不同内容,又可以将藏族舞蹈分为《果谐》、《堆谐》、《果卓》、《谐》这四种不同类型。

伴随着藏族舞蹈的不断完善与创新,藏族舞蹈又在原有的表现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比较简单的上肢动作,舞蹈演员队形的变换,以及原地旋转等表现内容,最终形成了当前以载歌载舞、男女交替的舞蹈表演形式。

在藏族舞蹈中,其主要表现的是藏族人民的劳作生活,并逐渐演变成了一种纪念人民生产劳动的艺术形式。

(二)藏族舞蹈的分类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可以将藏族舞蹈分为两大类型。

第一,便是以人民自娱自乐为主的民间性舞蹈;第二,是带有宗教性质的舞蹈。

如藏族舞蹈《羌姆》就是寺院中祭祀时所跳的舞蹈,而其也是带有宗教性质藏族舞蹈的典型代表。

从源头上来看,这两种类型的舞蹈都是展现了藏族人民丰富的民族文化的同时,体现出了藏族人民潇洒而又优美的姿态;但是这两种类型的舞蹈也存在许多不同的特性。

如《羌姆》和《果谐》这两种不同类型的藏族舞蹈中的圆圈歌舞,虽然都是藏族舞蹈,但是其两者在舞蹈表演形式、道具使用以及舞蹈表演者的装束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差别。

浅析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及传承创新

浅析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及传承创新

浅析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及传承创新浅析藏族舞蹈是浅林藏族人民多年来积累的舞蹈艺术形式,它独特的审美特征以及传承创新的方式,使其成为了海内外藏族人民文化交流的重点对象。

浅析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舞蹈动作的优美与舒展浅析藏族舞蹈的动作优美舒展,以柔和、流畅的舞姿为主,体现出一种高雅、舒适的审美感受。

舞蹈姿势典雅、端庄,舞者的肢体动作柔和协调,展现出一种恬静、高洁的情感。

二、舞蹈服饰的独特性浅析藏族舞蹈的服饰独具特色,通常由鲜艳的色彩以及精致的刺绣等元素组成,展现出强烈的民族风格。

舞蹈服饰的设计考究,细致入微的手工艺制作使得其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给人一种瑰丽、庄重的视觉感受。

三、舞蹈音乐的悠扬与神秘浅枝始藏族舞蹈中的音乐悠扬、舒缓,旋律婉转动听。

舞蹈音乐以藏族传统乐器如唢呐、铃鼓、板鼓等为主要伴奏,通常是由舞者们自己演奏。

音乐中富有神秘色彩的节奏与声音,使得舞蹈表演更加具有仪式感与神秘感。

四、舞蹈情节的叙述与表达浅枛藏族舞蹈通常有着深刻的主题情节,通过舞者造型、动作的表现以及舞蹈的编排来展现。

舞蹈情节通常描绘了生活中的种种场景,如祭拜仪式、战士出征、婚礼等,通过舞者们的表演,将情感和愿望进行高度的概括和表达。

一、传统舞蹈的继承浅枛藏族舞蹈的传承是通过口头传统的方式进行的,由老一辈的舞蹈艺术家将舞蹈技艺传给后辈。

这种传承方式使得舞蹈的技巧和风格得以保留,并使浅枛藏族舞蹈得以传承。

二、舞蹈的创新与改进浅枛藏族舞蹈在传承的也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进。

舞蹈家们通过加入一些新的元素和表现手法,使得浅枛藏族舞蹈更加时尚与富有现代感。

三、舞蹈的表演与交流浅枛藏族舞蹈艺术家不仅在家乡进行舞蹈表演,还积极参与国内外的演出和文化交流活动。

这种跨地域的表演和交流,使得浅枛藏族舞蹈得以更广泛地传播和推广。

浅枛藏族舞蹈以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和传承创新的方式,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和爱好者。

它不仅为藏族人民丰富了文化生活,还促进了藏族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使得浅枛藏族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更加广泛的认同和传播。

浅谈藏族弦子舞的发展和创新

浅谈藏族弦子舞的发展和创新

浅谈藏族弦子舞的发展和创新藏族弦子舞是藏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传统舞蹈。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藏族弦子舞也在不断进行着发展和创新。

本文将从历史发展、特点和创新等方面来浅谈藏族弦子舞的发展和创新。

一、历史发展藏族弦子舞起源于西藏地区,它是一种富有宗教意义和民族特色的舞蹈形式。

据典籍载,藏族弦子舞在西藏地区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在藏族地区,弦子舞是一种祭祀娱乐的表演形式。

在历史长河中,它经历了多次的演变和变革,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域环境中,弦子舞都得到了丰富的发展和传承。

弦子舞的历史发展离不开藏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在唐代,藏族弦子舞曾在大唐盛世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唐玄奘等文化人士在西藏地区推广了弦子舞,并对其进行了整理和改进。

弦子舞在唐代的发展为其后的变革和创新奠定了基础。

在宋代、明代和清代,弦子舞在藏族地区得到了更为深入的发展,不仅在宫廷里得到了崇尚,也在民间广为流传。

到了20世纪,由于西藏地区的政治变革和经济发展,弦子舞在西藏地区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二、特点藏族弦子舞是一种具有别样风情和独特魅力的舞蹈形式。

它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 自然舒展:弦子舞的动作柔和自然,融入了藏族人民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舞者在表演时,往往会模仿大自然中的动物和植物,展现出自然舒展的舞蹈魅力。

2. 神秘宗教:弦子舞在藏族地区具有较高的宗教意义,往往是在宗教仪式和祭祀活动中进行表演。

在弦子舞中,舞者往往会展现出对神灵和自然之神的崇敬和敬畏之情,展现出神秘宗教的舞蹈艺术。

3. 色彩丰富:弦子舞的服饰和道具多采用鲜艳多彩的色彩,体现了藏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向往。

在弦子舞的演出中,舞者身穿华丽的服装,手持色彩斑斓的道具,展现出色彩丰富的表演魅力。

4. 独特音乐:弦子舞的表演通常伴随着独特的音乐,乐曲优美悦耳,常常让人陶醉其中。

藏族人民会选择一些特定的传统乐器来伴奏弦子舞的表演,如琴、笛、鼓等。

藏族传统舞蹈领略西藏民族舞蹈的力

藏族传统舞蹈领略西藏民族舞蹈的力

藏族传统舞蹈领略西藏民族舞蹈的力藏族传统舞蹈:领略西藏民族舞蹈的力量西藏是中国的一个特殊地区,它不仅以其美丽壮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还因其丰富多样的文化而备受赞美。

其中,藏族传统舞蹈是西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还承载着西藏民族的智慧和力量。

一、藏族舞蹈的起源与发展藏族舞蹈的起源可追溯至几千年前的西藏古代社会。

在那个时代,舞蹈是藏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被用于庆祝丰收、祭祀神灵、迎接贵宾以及纪念重要历史事件。

它是藏族人民情感表达、思想交流以及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藏族舞蹈逐渐发展成为了一门艺术。

它吸收了来自藏族人民生活的元素,并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出来。

从经典民间舞蹈到现代舞台表演,藏族舞蹈不断演进和创新,注入了现代元素同时又保留了传统的色彩。

二、藏族舞蹈的特点和风格藏族舞蹈以其优美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它注重舞者的肢体表达和舞姿的流动,充分展示了藏族人民的柔韧性和坚韧性。

舞姿多变,如巧思竞秀的花样舞蹈,短促而有力的节奏舞蹈以及舞蹈中所传达的情感和故事,都让人流连忘返。

同时,藏族舞蹈还注重它所使用的服饰和道具。

舞者常穿戴着传统的服饰,如巴嘎、锡安和珠宝等,这些鲜艳多彩的服饰与舞蹈的动作相结合,营造出了独特的视觉效果。

此外,一些特殊的道具如藏式手鼓、锣和舞旗等也经常在舞台上出现,丰富了舞蹈的表现形式。

三、藏族舞蹈的意义和价值藏族舞蹈代表着藏族人民丰富的生活体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因而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藏族舞蹈是藏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世代相传的舞蹈,藏族人民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传递给后代,使得文化得以延续发展。

舞蹈在西藏社区的各个阶层中得到推崇,年轻一代通过学习舞蹈来继承和弘扬藏族的传统文化。

其次,藏族舞蹈也是民族团结和认同感的象征。

舞蹈是整个藏族社区的集体活动,通过共同参与舞蹈表演,人们能够感受到彼此的情感和联结,并加强彼此之间的团结与理解。

浅谈藏族弦子舞的发展和创新

浅谈藏族弦子舞的发展和创新

浅谈藏族弦子舞的发展和创新藏族弦子舞是藏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舞蹈形式,经历了数百年的传承和发展,成为了藏族文化的瑰宝。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交流的深入,藏族弦子舞也在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发展,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需要,融入现代元素,展现出更加绚丽多彩的魅力。

本文将从藏族弦子舞的起源和发展、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以及创新发展等方面进行讨论,以期更好地了解藏族弦子舞的魅力。

一、藏族弦子舞的起源和发展藏族弦子舞起源于藏区各地的宗教文化活动,是在宗教仪式中随着传统音乐演唱而起舞的一种形式。

在藏族传统文化里,弦子舞一直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一种舞蹈形式,更是一种载体,传承着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弦子舞的编排、舞蹈动作、服饰道具等都融合了丰富的宗教、历史和生活元素,代代传承下来,成为了藏族文化的一部分。

藏族弦子舞在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各种艺术形式的精华,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舞蹈姿态、音乐节奏和服饰道具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弦子舞舞者们手持弦子,跳跃起伏,配合着歌唱,舞蹈动作婉转悠扬,给人一种奔放豪情和深沉内涵的感觉。

在藏族的重大节庆和庆典活动中,弦子舞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渲染着节日的气氛,展现着藏族人民的独特魅力。

二、传统与现代的融合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文化的交流,传统文化必须与现代社会相适应,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藏族弦子舞也在这一过程中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创新,使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保持着活力和魅力。

一方面,藏族弦子舞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创新,注入了更多的现代元素。

在舞蹈动作方面,加入了更多的舞台技巧和表现手法,使舞蹈更加生动、夺目;在音乐演唱方面,采用了更多的电子音乐和音效,使音乐更加富有现代感和时尚感。

这样的调整和创新,使弦子舞更能吸引现代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也更容易融入现代舞台演出。

藏族弦子舞也在传统的基础上保持了一贯的风格和特色,强调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浅谈藏族弦子舞的发展和创新

浅谈藏族弦子舞的发展和创新

浅谈藏族弦子舞的发展和创新藏族弦子舞是藏族民间艺术的一种,它源自西藏地区,是藏族民间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弦子舞起源于藏区的农牧民族,它融合了藏族民族文化的特点,具有浓郁的藏族民俗风情和独特的民族风格,是藏族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

通过对藏族弦子舞的发展历程和创新路径的探讨,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藏族文化的深厚内涵和独特魅力。

一、藏族弦子舞的发展历程藏族弦子舞的发展历程可谓悠久,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

在藏族地区,弦子舞一直是藏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它伴随着藏族人民的生活和劳作,在民俗活动和宗教仪式中得到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在藏族社会,弦子舞是表现藏族文化的主要形式之一,它承载着藏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是藏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弦子舞最初出现在藏族地区的农牧民族中,它是在劳作和生活中形成的一种舞蹈形式,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和人文风貌。

在农牧民族的生活中,弦子舞常常伴随着民间传说和民俗故事,它融合了藏族民族的生活体验和情感表达,是藏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随着社会发展和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化,藏族弦子舞也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在现代社会,弦子舞已经不再局限于农牧民族的生活领域,而是成为了藏区文化交流和表演艺术的一部分,它在舞台上得到了更加精致的表现和创新,成为了藏族文化的重要使者和表达形式。

在现代社会,藏族弦子舞得到了更多的创新和发展机遇,它在传统的基础上融合了现代舞蹈的元素和表现形式,呈现出更加多样化和富有个性的艺术特点。

在传统的舞蹈形式中,弦子舞已经发展出了多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和风格,它在舞蹈结构和编排上更加精致和富有创意,体现了藏族文化的多元性和活力。

弦子舞的创新路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传统元素的传承和创新2.舞蹈题材的多元化3. 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在弦子舞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成为了关键的课题。

传承是弦子舞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发展则需要更多的创新和探索。

非物质文化视野下藏族滩舞的传承与保护

非物质文化视野下藏族滩舞的传承与保护

非物质文化视野下藏族滩舞的传承与保护藏族滩舞是藏族文化中的重要传统舞蹈,代表着藏族人民的勇敢、坚韧和豪迈。

在非物质文化的视野下,藏族滩舞的传承与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藏族滩舞的特点、滩舞传承的困境及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它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习俗、知识与实践、手工技艺等,是人类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不仅有利于维护民族文化的多样性,还有助于促进文化传统的创新和发展,使其在当代社会得到更好的继承与传承。

二、藏族滩舞的特点藏族滩舞是藏族文化中的一种典型舞蹈形式,其舞蹈动作大气、豪放、舒展,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滩舞常常在藏族重大的宗教节日、庆典和活动中表演,是藏族人在庆祝和纪念时的一种重要方式。

滩舞的服饰、舞步和音乐都富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是藏族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三、滩舞传承的困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藏族滩舞的传承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

一方面,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很多藏族青年人外出务工,长期生活在城市中,对滩舞的传承意识减弱,舞蹈传承面临着断代的危机。

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滩舞的传统舞蹈形式和节奏感受也受到了影响,很多年轻人更喜欢接触流行音乐和舞蹈,对滩舞的兴趣减弱。

滩舞演员的年龄结构偏大,年轻人对滩舞的传承愿望不足,使得滩舞的传承面临了一定的困难。

四、保护措施为了保护和传承藏族滩舞,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需要加强对滩舞文化的宣传和推广,提高社会对滩舞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学校、社区、乡村等地方可以组织一些滩舞的展示和教学活动,让更多的青少年接触和了解滩舞。

需要加强对滩舞艺术家的培训和扶持,引导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如举办滩舞比赛、展演等,让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激发他们对滩舞的热情和兴趣。

还可以通过建立滩舞保护基地、开设滩舞传统文化课程等方式,鼓励年轻人深入学习和传承滩舞。

非物质文化视野下藏族滩舞的传承与保护

非物质文化视野下藏族滩舞的传承与保护

非物质文化视野下藏族滩舞的传承与保护
一、藏族滩舞的概述
藏族滩舞是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主要在西藏、四川、云南、青海和甘肃等藏区流传,
并被誉为“雪域民间芭蕾舞”,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该舞蹈通常由男女表演
者组成,男舞者身穿火红色外衣和宽松长裤,头戴花环,手持藏刀、仪器等物;女舞者则
身穿艳丽的藏袍、珠宝和头饰,手持舞蹈扇。

在表演中,舞者们配以藏族音乐和歌曲,展
示出高度协调的动作和华美的形象,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藏族滩舞的传承问题
三、藏族滩舞的保护措施
为了保护藏族滩舞这一重要文化资产,应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滩舞的记录和研究工作,对滩舞的原始形态、历史背景等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以利于保护、传承和推广滩舞。

2. 加强有关传统文化和民俗的教育,通过文化讲座、展览等形式,向公众普及滩舞
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同时提高公众对滩舞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3. 注重滩舞传承人群的培养和选拔,加强传统舞蹈的培训和教育,让年轻一代更好
地了解、认识和传承滩舞,同时注重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舞者和艺术家。

4. 开展滩舞的展演和表演活动,将滩舞带到社区、学校、文化场馆等地,增加对滩
舞的曝光度,同时不断发掘滩舞和现代文化相结合的新形式和新思路。

5. 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的合作,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促进滩舞的保护与传
承。

四、结论
总之,藏族滩舞是一种非常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文化、艺术和历史价值。

在传承和保护滩舞的同时,也要注重创新和发展,让滩舞更好地与现代社会相互适应,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对藏族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藏族寺庙舞蹈——“羌姆”,是宗教意识与舞蹈艺术结合的产物,是一种被蒙上神秘色彩的艺术形态,也是藏族舞蹈艺术的精髓所在。

它作为藏民族文化不可割裂的重要组成部份,在藏族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中有着深刻的影响。

作为藏传佛教文化的寺庙舞蹈,既然它滋生于宗教文化这块土壤,它必然以服务宗教为其宗旨,由于它是一种生动的、富有想象的可感艺术形象,宗教才利用它“来象征、暗示、说明抽象的神理,来感受、观照,领悟‘不可见知’的神性”。

①也因此它才成为藏区各寺庙传播教义的重要载体;成为宣传宗教思想的重要工具。


藏族几乎是一个全民信教的民族。

千百年的熏染,千百年的沉淀,宗教精神在民众的世界观里打上了鲜明的印记,宗教也在其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全民信教的民族特性,是宗教文化得以生存、发展的坚实的社会基础,同时,藏区那政教合一的特定社会形态,又决定了它在藏族社会生活中的崇高地位。

作为宗教文化组成部分的寺庙舞蹈,宗教所具有的社会地位也正是它所具有的位置所在,加之它具有用艺术“来使我们更好地感到宗教的真理,或是用图象说明宗教真理以便于想象”②的特殊功能和重要作用,使之进一步奠定了它在藏族社会生活中的现实价值和崇高地位。

应该看到,藏民族不仅有着全民信教的民族共同心态,同时又是一个酷爱歌舞的民族。

早在远古时期,藏族先民就借助舞蹈来表达一种超自然的意志,他们“携手踏脚围圆圈,垒寨歌舞图共存。

”在崇拜自然神和先祖神灵的原始宗教阶段,那些苯教徒摇鼓作声,装神弄鬼的舞蹈,就是沟通神的意志和人的愿望的一种祭祀活动。

正因为原始笨教的这些祭祀舞蹈在社会生活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尔后的佛笨之争和绋教西藏化的过程中,佛教徒才将它注入了佛教的内容,为“调伏恶鬼”而创造了驱鬼逐邪,弘扬佛法的寺庙舞蹈,成为藏传佛教各寺庙佛事活动的重要仪式。

藏族寺庙的佛事活动与寺庙舞蹈活动是紧密相连的,其功利目的也相当鲜明。

人们不同的祈望和要求,虽然都是通过仪式中喇嘛们念诵经文予以表现的,然而舞蹈的特有传递功能则是以不同的舞段渲染了佛事内容的思想,表达了宗教意图的情感,并且能为民众所意会、所感悟。

因为这些祭祀内容直接反映了藏族民众美好的心愿与崇高的理想,这种以民众实用心理为其功利目的的祭祀舞蹈,才使藏传佛教思想倾注于民众的心灵,潜移默化于民众的思想感情之中;也因此增强了
它门身的价值和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


寺庙舞蹈在藏区宗教活动中占有显要的位置,它以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吸引着众多的信教徒来参加佛事活动。

民众在这种通过艺术手段物化了的神秘世界中,产生出物理与心理的幻觉的一种想象性知觉活动,他们将自我的宗教情感移植于诸神、佛、怪(舞蹈者)的身上,使之客观化。

民众深信不疑:通过这种舞蹈的祭祀,那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佛主、天神会飘然而至,那些金刚、天神一定会按照人的意志而驱尽邪恶,会给人间带来吉祥和昌盛。

民众在那变幻不定的、虚实结合的,在那源于人间又超于人间的对象世界里,一种宗教热情驱使他们暂时回避了现实而发挥着无穷的想象。

民众此时仿佛不是观赏者,而是直接在参与一种“人神共乐”的隆重仪式。

宗教意念使民众与那种“奇妙而飘然的”超客体“产生感情”,④将自己完全置身于虚无飘渺的神幻世界,以求得现实与理想的平衡,得到一种心理满足。


藏族寺庙舞蹈的形成与发展,本身就包含着藏民族舞蹈文化的整合。

早在七世纪前,原始笨教即有“上观天象、下降地魔、摇鼓作声”⑤的祭祀舞蹈。

尔后佛教兴起,经过数百年的佛笨之争,佛教取胜后接过了这些祭祀舞,并吸收了藏族民间土风舞,使其与佛教内容相结合,经过相继改进、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规范程式的藏传佛教寺庙舞蹈。

在逐步传播过程中,各地区依照了寺庙舞蹈的表演规范,然而在具体的舞蹈动作组合中,则大量溶汇了本地舞蹈色彩,使之形成了各地区的独特风格。

例如藏族民间卓舞中那种“沉”和“屈”的韵味就明显地体现在寺庙舞蹈的基本语汇之中。

寺庙舞蹈尽管属于宗教文化范畴,然而它毕竟是在自己的民族舞蹈文化这块沃土中生长形成的,因而它所包含的舞蹈韵味特点及动律特征,就必然打上自己民族和民间舞蹈的烙印。

可以这样说,藏族寺庙舞蹈在自己形成发展过程中,广泛吸取了民族民间的舞蹈语汇,将其发展、规范为自己富有表情特征的动作,并定型而传承下来。

寺庙为了传承自己的舞蹈,还专门撰写“羌依”(舞谱)来进行记载,例如白玉嘎拖寺的舞谱就详尽记述了“舞蹈动作,手式、内容、分段、队形画面及乐谱(唱腔),击乐打法等等。

”⑥这些记载方法在藏区许多寺庙中都有传闻,它为各寺庙历代“羌本”(舞师)提供了排练依据,也对藏民族舞蹈文化的传承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从寺庙舞蹈拥有的大量节目可以看出,它不仅有以祭祀为目的所表演的规范程式性节目,也还有一部份带有传记性质和一定故事情节的舞蹈。

例如德格更庆寺在跳“普巴”⑦所表演的《释迦牟尼本纪》、八邦寺跳“泽觉”⑧所演出的《蓬花生传记》以及仲萨寺跳“著觉”⑨所表演的《金刚菩萨传》等等,就是以纪念佛主和宗教大师为目的的传记性节目;白玉嘎拖寺表演的《赤松德赞传》和旦吉寺表演的《格萨尔片断》等,则又是以反映民族历史和民族传奇英雄为内容的节目;再如德格竹庆寺跳的大型面具舞《格萨尔和三十员大将》,不仅人物齐全,而且表现出一种气势磅礴的场面和气派。

寺庙舞蹈通过这些节目的表演,不仅丰富了寺庙舞蹈艺术的表演内容,也加强了民众参与佛事活动的吸引力,而且进一步在民众心目中增强了自己的地位;更重要的是它涵盖了传播悠久民族历史,承递优秀的民族文化,弘扬优良的民族精神这几个方面的巨大作用。


藏传佛教的寺庙在藏族特定的地域环境里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而藏族寺庙舞蹈又在藏族特殊的社会形态中发挥了舞蹈艺术特有的表现作用和培养民族审美观念的独特功能。

藏区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分散的居址和游牧的习俗以及历史以来民众就没有赶集的习惯,某种意义上限制了藏族民众平常的交流。

人类需要交流,人类需要聚会,任何个体都只有住群体中才能使自身得到发展。

在藏区这种特定的地域环境里,民众的交流实际上也就是寺庙的佛事活动,寺庙也正是民众交流的聚集点。

可以说,寺庙盛大的佛事活动就是盛大的民众集会,盛大的民众集会也就是盛大的寺庙舞蹈活动。

这种盛大的活动不仅是向民众灌输宗教思想的最好时机,也是传播民族文化的最好场合,同时又是加强民族凝聚力的最有力方式。

这种具有一定艺术性的表现手段,正是藏族寺庙舞蹈观赏价值和审美价值之所在。

注释:
①朱堂锦《民族宗教艺术论》见《文艺理论研究》。

②黑格尔《美学》第~卷130页。

③恩格斯《反杜林论》
④参见注释①。

⑤第五世达赖喇嘛著《西藏王臣记》民族出版社版,郭和卿译。

⑥彭措《康巴藏族寺庙舞蹈著述管见》。

⑦藏历八月举行的“迎秋”寺庙舞蹈活动。

⑧藏历六月初十所举行的寺庙舞蹈活动。

⑨藏历十一月举行的寺庙舞蹈活动。

【作者简介】张育莉,女,汉族,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团演员。

主演的作品有:2003年9月在中国民族文化旅游节组委会主办的华热藏族婚俗表演获一等奖(领舞);2003年9月民族服饰表演《足踏祥去显风姿》获二等奖;2005年8月在舞蹈《喜庆的日子》(领舞)、《欢乐时刻》获一等奖;2006年8月在全省专业文艺调演、民族服饰表演《在那遥远的地方》获二等奖。

2004年被评为中级职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