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平衡锅炉效率计算

合集下载

正平衡锅炉效率计算

正平衡锅炉效率计算

正平衡锅炉‎效率计算锅炉正平衡‎热效率:指用被锅炉‎利用的热量‎与燃料所能‎放出的全部‎热量之比来‎计算热效率‎的方法,又称为直接‎测量法热效‎率。

(锅炉蒸发量‎*(蒸发焓-给水焓))/每小时燃料‎消耗量*燃料低位发‎热量完整计‎算公式:〔(锅炉蒸发量‎*(蒸发焓-给水焓))+锅炉排污量‎*(排污水焓-给水焓)〕+/每小时燃料‎消耗量*燃料低位发‎热量正平衡效率‎计算10.1.1输入热量‎计算公式: Qr=Qnet,v,ar+Qwl+Qrx+Qzy式中: Qr__——输入热量;Qnet,v,ar ——燃料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wl ——加热燃料或‎外热量;Qrx——燃料物理热‎;Qzy——自用蒸汽带‎入热量。

在计算时,一般以燃料‎收到基低位‎发热量作为‎输入热量。

如有外来热‎量、自用蒸汽或‎燃料经过加‎热(例:重油)等,此时应加上‎另外几个热‎量。

10.1.2饱和蒸汽‎锅炉正平衡‎效率计算公‎式:式中:η1——锅炉正平衡‎效率;Dgs——给水流量;hbq——饱和蒸汽焓‎;hgs——给水焓;γ——汽化潜热;ω——蒸汽湿度;Gs——锅水取样量‎(排污量);B——燃料消耗量‎;Qr_——输入热量。

10.1.3过热蒸汽‎锅炉正平衡‎效率计算公‎式:a. 测量给水流‎量时:式中:η1——锅炉正平衡‎效率;Dgs——给水流量;hgq——过热蒸汽焓‎;hg——给水焓;γ——汽化潜热;Gs——锅水取样量‎(排污量);B——燃料消耗量‎;Qr——输入热量。

b. 测量过热蒸‎汽流量时:式中:η1——锅炉正平衡‎效率;Dsc ——输出蒸汽量‎;Gq ——蒸汽取样量‎;hgq —— 过热蒸汽焓‎ ;hgs —— 给水焓;Dzy ——自用蒸汽量‎;hzy ——自用蒸汽焓‎;hbq ——饱和蒸汽焓‎;γ——汽化潜热;ω——蒸汽湿度; hbq ——饱和蒸汽焓‎; Gs ——锅水取样量‎(排污量); B ——燃料消耗量‎; Qr ——输入热量。

锅炉热效率计算

锅炉热效率计算

一、锅炉运行热效率简单计算公式的推导1、锅炉燃料消耗量的计算锅炉运行时,燃料送入锅炉的热量与锅炉有效利用热量及各项热损失的和相等,即我们所说的热平衡:Qr=Q1+Q2+Q3+Q4+Q5+Q6(1)Qr:燃料送入锅炉的热量(一般就是燃料应用基低位发热量,即Qr=Qydw),kj/kgQ1:锅炉有效利用热量,kj/kgQ2:排烟带走的热量,Q3:气体不完全燃烧损失的热量,kj/kgQ4:固体不完全燃烧损失的热量,kj/kgQ5:锅炉向周围空气散失的热量,kj/kgQ6:燃料中灰渣带走的热量,kj/kg将公式(1)两边分别除以Qr得:1=Q1/Qr+Q2/Qr+Q3/Qr+Q4/Qr+Q5/Qr+Q6/Qrq1=Q1/Qr×100%q2=Q2/Qr×100%q3=Q3/Qr×100%q4=Q4/Qr×100%q5=Q5/Qr×100%q6=Q6/Qr×100%q1=100-(q2+q3+q4+q5+q6)%(2)q1:锅炉有效利用热量占燃料带入锅炉热量的百分数,即热效率η,%q2:排烟热损失,%q3:气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q4:固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q5:锅炉散热损失,%q6:其它热损失,%锅炉有效利用热量一方面:Q1=η×Qr(3)另一方面:Q1=QGL/B(4)B:锅炉每小时燃料消耗量,kg/hQGL:锅炉每小时有效吸收热量,kj/h蒸汽锅炉QGL=D(iq-igs)×103+DPS(ips-igs)×103热水锅炉QGL=G(i2-i1)×103D:锅炉蒸发量,t/hiq:蒸汽焓,kj/kgigs:锅炉给水焓,kj/kgDPS:锅炉排污水量,t/hips:锅炉排污水焓,即锅炉工作压力下的饱和水焓,kj/kgG:热水锅炉每小时加水量,t/hi2:热水锅炉出水焓,kj/kgi1:热水锅炉进水焓,kj/kg由公式(3)、(4)可得:B=QGL/(η·Qr)(5)2、理论空气量的计算理论空气量的计算可以在已知燃料元素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各可燃元素化学反应方程式得出。

第八章锅炉热平衡

第八章锅炉热平衡

2)燃料挥发分的影响
挥发分较
大的燃料在炉内燃烧时,可燃气体增多,如果与
空气的混合不充分,炉膛温度降低,会使q3增大。
3)炉膛温度的影响 炉膛温度降低会影响CO的着火与燃烧,使q3增大。
(三)排烟热损失 排烟所拥有的热量随烟气排入大气而未被利
用所造成的热损失。 煤粉炉热损失中最大的一项,约4%-8%。
2 .锅炉运行
通过热平衡试验来测定。 测定的项目包括:锅炉 每小时的飞灰量、灰渣 量以及飞灰和灰渣中残 余碳的含量。 飞灰量很难直接测准,利 用灰平衡求得。
飞灰系数 排渣率
B 1 A a0 rG 0 fa 11 0 C 0 f0a 0 G s1 l 1 0 C 0 s 0l0
1G f( a 10 C f0) aG s(1 l 0 C s 0 )l
Q1
Q1 Q f 1 q5
Q1 Q5 Q1 Q5 q5
q5
Qf
可改写为:
1- q5 q5
1-称为散热系数,表示受 热面所在烟道的散热程 度。
(五)灰渣物理热损失
Q6
asl
Csl 100 Csl
Aar 100
(c
)
sl
kJ/kg
式中 asl —灰渣份额;
(c)sl —1kg灰渣在温度为 C时的焓, kJ/kg;
100 q1 q2 q3 q4 q5 q6 %
式中 q1 —锅炉有效利用热量占输入热量的百分数,
q1
Q1 Qf
100%
qi —某项损失的热量占输入热量的百分数,
qi
Qi Qf
100%
研究热平衡的意义: 1.计算锅炉热效率; 2.确定各项热损失,提高锅炉经济性。
★★计算基准:1KG固体或液体燃料为基础。

300MW火电机组性能计算原理说明书(锅炉)

300MW火电机组性能计算原理说明书(锅炉)

第一部分 锅炉系统性能计算锅炉系统性能计算包括运行工况下的锅炉毛效率计算、煤耗量计算和空预器漏风及效率计算。

锅炉热力系统热平衡图如下所示。

一、输入输出法(正平衡法)效率1.燃料的输入热量(KJ/kg 燃料)燃料的输入热量包括燃料(煤)应用基低位发热量和燃料(煤)的物理显热。

rx yD W r Q Q Q += (1)式中:yDWQ ——燃料(煤)应用基低位发热量,KJ/kg 燃料 rx Q ——燃料(煤)的物理显热,KJ/kg 燃料。

由(2)式计算。

)(0t t C Q r r rx -= (2)式中:r C ——燃料的比热,KJ/kg.℃。

由(3)式计算。

r t ——燃料的温度,℃。

0t ——基准温度,℃。

1001868.4100100yy grr W W C C ⨯+-⨯= (3)式中:g r C ——煤的干燥基比热,KJ/kg.℃。

由(4)式计算。

y W ——燃料(煤)应用基水分,%。

)]100([01.0y r y h g r A C A C C -+= (4)式中:h C ——灰的比热,KJ/kg.℃。

由(5)式计算。

y A ——燃料(煤)应用基灰分,%。

r C ——可燃物质的比热,KJ/kg.℃。

由(5’)式计算。

h h t C 41002.571.0-⨯+= (5) )130)(13(1068.3784.06r r r t v C ++⨯+=- (5’)式中:h t ——灰的温度,℃。

r ν——燃料(煤)的可燃基挥发分,%。

2.锅炉热负荷(KJ/kg 燃料)BQ Q b b '= (6))()()()()()("'"''gs bs pw gs bq bq zj zq zj zq zq zq gj gq gj gs gq gs b h h D h h D h h D h h D h h D h h D Q -+-+-+-+-+-=(7)式中,'bQ ——总锅炉热负荷 B ——燃料消耗量,T/hgs D ——省煤器给水流量,T/hgq h ——主蒸汽焓(炉侧),KJ/kg gs h ——给水焓,KJ/kggj D ——过热器减温水流量,T/h gj h ——过热器减温水焓,KJ/kg'zqD ——再热器入口蒸汽流量,T./h "zqh ——热再热汽焓(炉侧),KJ/kg 'zqh ——冷再热汽焓(炉侧),KJ/kg zj D ——再热器减温水流量,T/hzj h ——再热器减温水焓,KJ/kg bq D ——汽包饱和蒸汽抽出量,T/h bq h ——汽包饱和蒸汽焓,KJ/kg bs h ——汽包饱和水焓,KJ/kgpw D ——排污水流量,T/h3. 输入输出法效率(正平衡效率):%1001,⨯=rbb Q Q η (8) 实用中,(8)用来计算实际燃煤消耗量B 和标准煤耗量B 0:h T Q Q B r b b/,1002'⨯=η (9)h T Q Q B r b b/,10002'0⨯=η (10)式中,2b η为由热损失法计算得到的锅炉效率,Q r0为标准煤的低位发热量:kg KJ Q r /292700=二、热损失法(反平衡法)效率1. 排烟热损失2q ,%10022⨯=rQ Q q (11) OH gy Q Q Q 2222+= (11’) 式中:gy Q 2——干烟气带走的热量,KJ/kg 燃料。

锅炉能效测试技术简介

锅炉能效测试技术简介

3.有关锅炉热效率标准 3.有关锅炉热效率标准
JB/T 10094-2002 工业锅炉通用技术条件 GB 24500-2009 工业锅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GB/T 15317-2009 燃煤工业锅炉节能监测 GB/T 17954-2007 工业锅炉经济运行 以1t/h锅炉为例,对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5. 部分仪器 烟气分析仪(德国)
量热仪
全自动工业分析仪
元素分析仪

谢谢!
q2 — 排烟热损失 q3 — 气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 q4 — 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 q5 — 散热损失 q6 — 灰渣物理热损失 可见,热效率表示锅炉中燃料输入热量的利用程度。 2.影响锅炉热效率的因素分析 2.影响锅炉热效率的因素分析 由锅炉热效率分析可以知道,影响锅炉热效率的因素包括 :固体不完全燃烧损失、气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排烟热 损失、散热损失、灰渣物理热损失等。锅炉热平衡示意图 如下:
γ—— 汽化潜热,kj/kg; ω—— 蒸汽湿度,%; Gs —— 测定蒸汽湿度时,锅水取样量, kg/h; B —— 燃料消耗量,kg/h; Qr—— 输入热量,kj/kg。
锅炉正平衡主要测量项目及方法
序号 1 2 3 4 项 目 方法与仪器 元素分析仪 工业分析仪 量热仪 磅秤,容积计量
燃料元素分析 工业分析 燃料的发热量 燃料消耗量
由统计分析发现,我国工业锅炉运行效率普遍较低。造成 这一结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设计、制造、安 装、运行管理、使用操作等。重点环节是设计、运行管理 与使用操作。 锅炉节能的关键是提高锅炉热效率, 锅炉节能的关键是提高锅炉热效率,以及有效能的充分利 用。 那么,锅炉热效率如何监测?以下做简单介绍。
反平衡测试主要项目

生物质直燃发电机组效率计算

生物质直燃发电机组效率计算

生物质直燃发电机组效率计算方法和说明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本文依据现有燃煤电厂效率计算的基本方法,结合生物质直燃发电厂性能试验取得的经验数据,编制了生物质直燃发电机组效率计算方法和说明。

一、生物质锅炉效率计算(一)基本原则(1)采用反平衡法(热损失法)测定锅炉热效率,正平衡法(输入-输出热量法)计算作为参考。

(2)将送风机入口的空气温度作为锅炉热效率计算的基准温度,也即送风机附近的大气温度。

(3)因本文主要目的是计算实际工况下的锅炉热效率,故未进行修正。

(二)正平衡计算1、正平衡热效率计算(η1)(1-1)式中:——锅炉热效率,%;——输入热量,kJ;——输出热量,kJ。

2、输入热量(Qr)因目前大部分生物质发电厂无外来热源加热空气和燃料雾化蒸汽,为简化计算,忽略入炉燃料显热,将燃料收到基低位发热量作为输入热量。

即(1-2)式中:——燃料收到基低位发热量,kJ/kg。

3、输出热量(Q1)(1-3)式中:——燃料消耗量,kg;——锅炉主汽流量,kg/h;——锅炉主蒸汽出口焓值,kJ/kg;——锅炉给水焓值,kJ/kg;——锅炉排污水量,%;——锅炉排污水的焓值,kJ/kg。

因连续排污和定期排污水量很少,一般约为主蒸汽流量2%左右,为简化计算,不考虑锅炉排污水量。

蒸汽和给水焓值通过水和水蒸气热力性质通用计算模型IAPWS—IF97编程实现。

(三)反平衡计算1、入炉燃料元素成分的确定由于现场不具备开展入炉燃料的元素分析工作,且影响燃料低位发热量的主要成分是水分和灰分,所以通过折算实际入炉燃料与典型燃料水分和灰分的差异,拟合实际入炉燃料元素分析的方法来解决。

(1)典型燃料元素分析成分因入炉燃料种类多,所以选择国能高唐电厂性能试验时入炉燃料作为典型燃料。

具体如下:(2)入炉燃料元素成分的拟合方法根据现场工业分析所得的水分(Mar)和灰分(Aar)数值,按照公式(1-4)进行拟合计算入炉燃料的元素成分:(1-4)式中:——拟合的入炉燃料收到基下含碳量;、——入炉燃料工业分析收到基下水分和灰分;、、——典型燃料收到基下含碳量、水分和灰分。

蒸汽锅炉热效率标准

蒸汽锅炉热效率标准

蒸汽锅炉热效率标准摘要:一、蒸汽锅炉热效率的定义与意义二、蒸汽锅炉热效率的计算方法三、影响蒸汽锅炉热效率的因素四、蒸汽锅炉热效率的标准与等级五、提高蒸汽锅炉热效率的措施正文:一、蒸汽锅炉热效率的定义与意义蒸汽锅炉热效率是指锅炉在单位时间内有效利用热量与锅炉输入热量之间的比值,是衡量锅炉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

热效率越高,说明锅炉能源利用率越高,节能效果越好。

对于蒸汽锅炉用户而言,热效率是影响锅炉运行成本的关键因素,因此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二、蒸汽锅炉热效率的计算方法蒸汽锅炉热效率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正平衡法和反平衡法。

正平衡法是根据锅炉产生的热量、烟气热量和给水热量之间的关系来计算热效率。

反平衡法则是通过测量锅炉输入热量和输出热量来计算热效率。

这两种方法在计算过程中需要的数据和步骤有所不同,但都能较为准确地反映锅炉的热效率。

三、影响蒸汽锅炉热效率的因素影响蒸汽锅炉热效率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燃料类型:不同的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和烟气热量不同,因此会影响锅炉的热效率。

例如,烟煤和天然气在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和烟气热量就有很大差别。

2.锅炉结构:锅炉的结构设计直接影响到热量的传递和利用效率。

例如,层状燃烧锅炉和一体化冷凝锅炉在结构上就有很大差别,从而导致它们的热效率也不同。

3.燃烧技术:燃烧技术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燃料的燃烧程度和烟气热量的产生。

先进的燃烧技术可以提高燃料的利用率,从而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4.运行管理:锅炉的运行管理对热效率也有很大影响。

合理的运行管理可以确保锅炉在高效率状态下运行,从而提高热效率。

四、蒸汽锅炉热效率的标准与等级根据我国相关标准,蒸汽锅炉的热效率分为两个等级。

其中,一级能效的热效率应达到85% 以上,二级能效的热效率应达到92% 以上。

对于用户而言,在选购锅炉时,应选择达到或超过标准的锅炉,以确保能源利用效率和节能效果。

五、提高蒸汽锅炉热效率的措施要提高蒸汽锅炉的热效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选择高效燃料和燃烧技术:高效燃料和燃烧技术可以提高燃料的利用率,从而提高锅炉的热效率。

锅炉效率及影响因素

锅炉效率及影响因素
锅炉效率及影响因素
锅炉效率定义
锅炉热效率是指锅炉有效利用热量与燃料带入炉内 热量的百分比。反映了燃料带入炉内的热量被利用 程度,是考核锅炉经济性能的重要指标。我厂#9、 10机组设计锅炉效率92.23%,校核煤种设计锅炉效 率92.14%。目前实际运行在91%左右,锅炉效率1个 百分点影响机组发电煤耗约3.5 g/kW.h。
通过计算得出锅炉在运行中产生排烟热损失、化学未 完全燃烧热损失、机械未完全燃烧热损失、锅炉散热 损失、灰渣物理热损失等各种热损失。采取从入炉热 量中扣除各项热损失求得锅炉效率的方法叫作反平衡 法,利用这种方法求得的锅炉热效率叫作锅炉反平衡 效率。计算公式为:
q=(1-q2-q3-q4-q5-q6)×100
再热器 再热器 + 蒸汽流量 出口蒸汽焓 进口蒸汽焓 再热器
输出热量 过热 蒸汽焓 千焦 蒸汽流量
+
再热器 给水焓 减温水流量 出口蒸汽焓 再热器
+
排污 饱和 给水焓 水流量 水焓
反平衡锅炉效率
提高锅炉效率应关注的几个问题
1、加强吹灰管理,保证吹灰器性能。受热面积灰1mm,炉 效降低4-5%。 2、减少炉膛、烟道以及制粉系统漏风。炉膛漏风系数每增 加1%,炉效降低0.4%。 3、合理控制氧量。过剩空气系数越大,排烟损失越大;过 剩空气系数越小,则会造成飞灰增加。 4、积极进行锅炉燃烧调整试验,合理控制煤粉细度。 5、保证入炉煤质,控制入炉煤水分,水分太大,不但降低 炉膛温度,而且还会造成排烟热损失增大,水分每增加1%, 炉效降低0.1%。 6、控制汽水严格品质,防止防止内壁结垢。受热面结1mm 水垢,锅炉燃料量要增加2-3%。 7、加强保温治理,减少锅炉散热。

锅炉正平衡计算公式

锅炉正平衡计算公式

锅炉正平衡计算公式
锅炉正平衡计算公式是指在锅炉运行过程中,燃料的热值和空气的量达到最佳的比例,使得燃烧效率最高,同时排放的废气最少的状态。

这种状态被称为正平衡状态。

在锅炉正平衡计算中,需要考虑燃料的热值、空气的量、燃料的含氧量、燃料的湿度等因素。

其中,燃料的热值是指每单位质量的燃料所释放的热量,通常以千焦或千卡为单位。

空气的量是指燃料所需的空气量,通常以空气当量比表示。

燃料的含氧量是指燃料中氧气的含量,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燃料的湿度是指燃料中水分的含量,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锅炉正平衡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Q = C × H × (1 + x) / (O + 3.76N)
其中,Q表示每单位质量的燃料所释放的热量,单位为千焦或千卡;C表示燃料的碳含量,单位为百分比;H表示燃料的氢含量,单位为百分比;x表示燃料的湿度,单位为百分比;O表示燃料的含氧量,单位为百分比;N表示燃料中氮的含量,单位为百分比。

在计算锅炉正平衡时,需要先确定燃料的性质,然后根据公式计算出每单位质量的燃料所释放的热量。

接着,根据燃料所需的空气量计算出空气的量,再根据空气的量和燃料的性质计算出燃料所需的氧气量和氮气量。

最后,根据燃料所需的氧气量和氮气量计算出排
放的废气量。

锅炉正平衡计算公式的应用可以使锅炉的燃烧效率最大化,同时减少废气的排放,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因此,在锅炉的设计和运行中,锅炉正平衡计算公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

锅炉热效率计算

锅炉热效率计算

锅炉热效率计算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1兆帕(MPa)=10巴(bar)=大气压(atm)约等于十个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76cm汞柱=×10^5Pa=水柱约等于十米水柱,所以1MPa大约等于100米水柱,一公斤相当于10米水柱水的汽化热为千焦/摩尔,相当于2260千焦/千克.一般地:使水在其沸点蒸发所需要的热量五倍于把等量水从一摄氏度加热到一百摄氏度所需要的热量.一吨水=1000千克每千克水2260千焦 1000千克就是2260 000千焦1吨蒸汽相当于60万千卡/1吨蒸汽相当于64锅炉马力/1锅炉马力相当于8440千卡热。

用量是70万大卡/H 相当于吨的锅炉以表压力为零的蒸汽为例,每小时产一吨蒸汽所具有的热能,在锅内是分两步吸热获得的,第一步是把20度的一吨给水加热到100度的饱和水所吸收的热能,通常这部分热能为显热,其热能即为1000×(100-20)=8万/千卡时。

第二步则是将已处于饱和状态的热水一吨加热成饱和蒸汽所需要吸收的热能,这部分热为潜热,其热能即为1000×539=万/千卡时。

把显热和潜热加起来,即是一吨蒸汽(其表压力为零时)在锅内所获得的热能,即:+8=万/千卡时。

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蒸汽锅炉每小时一吨蒸发量所具有的热能,相当于热水锅炉每小时60万/大卡的容量。

天然气热值天燃气每立方燃烧热值为8000大卡至8500大卡,1千卡/1大卡/1000卡路里(kcal)=千焦(kJ),所以每立方米燃烧热值为—产地、成分不同热值不同,大致在36000~40000kJ/Nm3,即每一标准立方米天然气热值约为36000至40000千焦耳,即36~40百万焦耳。

天燃气每立方燃烧热值为8000大卡至8500大卡,1千卡/1大卡/1000卡路里(kcal)=千焦(kJ),所以每立方米燃烧热值为—。

热效率正反平衡计算公式

热效率正反平衡计算公式

热效率的计算通常有两种方法:正平衡法和反平衡法。

这两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评估和计算热效率。

1. 正平衡法(直接测量法):
正平衡法是通过测量锅炉有效利用的热量与燃料所能放出的全部热量之比来计算热效率。

其计算公式通常表示为:
热效率(η)= (有效利用热量/ 燃料所能放出的全部热量) * 100%
具体公式为:
η= (锅炉蒸发量* (蒸汽焓-给水焓)) / (燃料消耗量* 燃料低位发热量) * 100%
其中:
-锅炉蒸发量:实际测定的蒸发量,单位为kg/h;
-蒸汽焓:由表焓熵图查得,单位为kJ/kg;
-给水焓:由焓熵图查得,单位为kJ/kg;
-燃料消耗量:实际测出的燃料消耗量,单位为kg/h;
-燃料低位发热量:实际测出的燃料低位发热量,单位为kJ/kg。

2. 反平衡法(间接测量法):
反平衡法是通过测定和计算锅炉各项热量损失,然后从100%中扣除这些损失来求得热效率。

这种方法有利于对锅炉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影响热效率的因素。

反平衡热效率的计算公式为:
热效率(η)= 100% - (q2 + q3 + q4 + q5 + q6)
其中:
- q2:排烟热损失,百分比;
- q3:气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百分比;
- q4: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百分比;
- q5:散热损失,百分比;
- q6:灰渣物理热损失,百分比。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势,正平衡法适用于小型蒸汽锅炉热效率的粗略计算,而反平衡法则适用于对锅炉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影响热效率的主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在实际应用中,发电厂等大型设施通常采用反平衡法来确定热效率。

锅炉正平衡算法

锅炉正平衡算法

锅炉正平衡效率计算公式:锅炉正平衡效率NGL=锅炉燃有效利用热量Q1/煤输入热量Qr*100锅炉有效利用热量Q1=[主蒸汽流量D0*(汽机高压缸进口主蒸汽焓h0(过热器出口焓值)-给水焓hgs)+再热蒸汽流量Dzr*(中压缸进口蒸汽焓hzr3-高压缸排汽蒸汽焓hzr0)(再热器入口蒸汽晗)]/锅炉燃料消耗量B燃煤输入热量Qr=#1低位发热量实时值ai0030(满负荷时煤量设计*当*设计煤种发热量/额定负荷,278*(AI2527)*2990/330)*4.186(卡换算焦耳)+燃煤的物理热Ir主蒸汽流量D0=AI2330+15汽机高压缸进口主蒸汽焓h0=2.326*PTH(145* p0),( ("t0")*1.8+32))高压缸进口主蒸汽压力p0=AI2528(主汽压力)+0.101325(AI0447)高压缸进口主蒸汽温度t0=(主汽温度1-AI1193+主汽温度2-AI1194+主汽温度3-AI1195)/3给水焓hgs=2.326*PTH(145*(pgs),(tgs)*1.8+32))给水压力pgs=给水泵出口母管压力-AI1125(AI1141)+0.101325给水温度tgs=锅炉给水温度1-AI1142+锅炉给水温度2-AI1143"/2再热蒸汽流量Dzr=0.98*主蒸汽流量D0-#1高加抽汽量D1-#2高加抽汽量D2中压缸进口蒸汽焓hzr3=2.326*PTH((145*pzr3),(tzr3*1.8+32))中压缸进口再热蒸汽压力pzr3=((再热蒸汽压力(右)AI1207)(AI0453)+(再热蒸汽压力(左)AI1206) (AI0454))/2+0.101325中压缸进口再热蒸汽温度tzr3=((屏式再热器左侧出口蒸汽温AI0455)+(屏式再热器左侧出口蒸汽温AI0456)+(屏式再热器右侧出口蒸汽温AI0457)+(屏式再热器右侧出口蒸汽温AI0458))/4高压缸排汽蒸汽焓hzr0=2.326*PTH((145*pzr0),(tzr0)*1.8+32)) 再热器入口蒸汽晗高压缸排汽压力pzr0=(再热冷段蒸汽压力AI1211)+0.101325 再热器入口压力高压缸排汽温度tzr0=((高压排汽温度(左)AI1406)+(高压排汽温度(右)AI1407))/20476+0477+0482+0483/4 再热器入口温度锅炉燃料消耗量B=AI0529+AI0531+AI0533+AI0535+AI0537+AI0539+AI0541+AI0543+AI0545燃煤的物理热Ir=Cr*Tr煤的比热Cr=4.19*(Wy)+(1-(Wy))*(Cgr)燃煤温度Tr=((播煤风母管风温1 -AI0698)+(播煤风母管风温2-AI0699))/2燃煤应用基水份含量Wy=固有水份Mad PUSHSERV.AI1657煤的干燥基比热Cgr=1.09。

锅炉正平衡效率计算说明

锅炉正平衡效率计算说明

锅炉正平衡效率计算说明锅炉正平衡效率说明书锅炉正平衡效率的计算一、输入输出参数整理1.输入参数QYD——煤炭应用基准的低热值,kJ/kg。

进入现场。

tr――燃煤温度,℃。

由现场录入。

WY——煤炭应用基础的含水量。

进入现场。

dgr――过热蒸汽流量,t/h。

由机效计算输出结果获得。

pgr――过热蒸汽压力,mpa。

由dcs测点获得。

TGR——过热蒸汽温度,℃。

从DCS测量点获取。

d\zr――再热蒸汽出口流量,t/h。

由机效计算输出结果获得。

p\zr――再热蒸汽出口压力,mpa。

由dcs测点获得。

T\Zr——再热蒸汽出口温度,℃。

从DCS测量点获取。

d'zr――再热蒸汽入口流量,t/h。

由机效计算输出结果获得。

p'zr――再热蒸汽入口压力,mpa。

由dcs测点获得。

T'zr——再热蒸汽入口温度,℃。

从DCS测量点获取。

pjwzr――再热蒸汽减温水压力,mpa。

由dcs测点获得。

Tjwzr——再热蒸汽减温水温度,℃。

从DCS测量点获取。

PGs——锅炉给水压力,MPa。

从DCS测量点获取。

tgs――锅炉给水温度,℃。

由获得了DCS测量点。

b――锅炉燃料消耗量,t/h。

由机组指标计算输出结果获得。

2.中间参数CGR——煤的干基比热,kJ/(kg℃)。

cr――煤的比热,kj/kg。

一锅炉正平衡效率说明书IR——煤的物理热,kJ/kg。

QR——输入热量,kJ/kg。

hgr――过热蒸汽焓,kj/kg。

H’zr——再热蒸汽的入口焓,kJ/kg。

h\zr――再热蒸汽出口焓,kj/kg。

hjwzr――再热蒸汽减温水焓,kj/kg。

hgs――锅炉给水焓,kj/kg。

Q'1——锅炉单位时间的热利用率,kJ/s。

3.输出参数Q1——锅炉的有效热利用率,kJ/kg。

?gl――锅炉正平衡效率。

HgS——锅炉给水焓,kJ/kg。

二、计算步骤1.确定煤的干燥基准比热无烟煤和贫煤,其cgr值为0.92;烟煤1.09;褐煤1.13,单位kj/(kg℃)。

锅炉效率计算及提高锅炉运行效率的措施

锅炉效率计算及提高锅炉运行效率的措施

锅炉效率计算及提高锅炉运行效率的措施摘要:锅炉是一次能源(燃料)变换为二次能源(蒸汽或热水)的一种能源转换设备,其能量转换效率的高低,代表锅炉运行经济性的好坏。

本文分析了锅炉效率计算及提高锅炉运行效率的措施。

关键词:锅炉效率计算;原因;措施在锅炉运行中,应根据热负荷变化调节,从燃料特性、燃料输入的均匀性、炉膛温度供给空气量、空气量分配、空气与燃料的接触混合情况等方面,根据炉型结构合理组织燃烧过程,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创造良好的燃烧条件,优化锅炉运行,从而减少灰渣含碳量,提高锅炉效率,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一、锅炉概述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器,它是利用燃料燃烧释放的热能或其他热能将工质水或其他流体加热到一定参数的设备。

锅炉分“锅”和“炉”两部分,“锅”是容纳水和蒸汽的受压部件,对水进行加热、汽化和汽水分离,“炉”是进行燃料燃烧或其他热能放热的场所,有燃烧设备和燃烧室炉膛及放热烟道等。

二、锅炉效率的计算分析1、锅炉效率计算方法。

锅炉效率的计算方式分为正平衡法及反平衡法两种。

①正平衡法是指在单位时间里,为锅炉发生蒸汽的有效可用热量与供给给锅炉的入热之比。

使用该方法时,必须准确测出燃料的燃料流量、发热量、其他输入热量及流体所吸收的热量。

想要准确地测出流体与燃料的流量相当困难,因此若以此方法计算锅炉效率,误差较大。

②反平衡法则是以计算锅炉各部分热量的损失,按热平衡方程分析锅炉热效率。

本法主要在于测量烟道气成分、烟道气温度及燃烧空气的温度等,利用干空气的热损、燃料中水分所造成的热损、燃料中氢元素形成水分所造成的热损、未燃碳及锅炉本身热辐射所造成的热损等,从而求得锅炉效率。

该法的优点为需先知道各项损失,有益于对各部分热损进行研究,从而制定提高效率的方法。

式中:Q1-锅炉有效利用热;Qr-输入炉内的热量;D-锅炉输出蒸发量;h2-工质输出焚烧炉热焓;h1-工质输入焚烧炉热焓,即给水焓;1号炉锅炉效率η=Q1/Qr×100%=D(h2-h1)/Qr×100%=75.01%2号炉锅炉效率η=Q1/Qr×100%=D(h2-h1)/Qr×100%=74.143%3号炉锅炉效率η=Q1/Qr×100%=D(h2-h1)/Qr×100%=76.01%2)反平衡法的计算主要技术处理能力:15.2t/h×3台,24h连续运行焚烧残渣热灼减量≤5%余热锅炉过热蒸汽:4.0 Mpa,400℃表1为焚烧炉燃料热平衡表,表2为锅炉燃料热平衡表。

锅炉效率计算

锅炉效率计算

.单位时间内锅炉有效利用热量占锅炉输入热量的百分比,或相应于每千克燃料(固体和液体燃料),或每标准立方米(气体燃料)所对应的输入热量中有效利用热量所占百分比为锅炉热效率,是锅炉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它表明锅炉设备的完善程度和运行管理水平。

锅炉的热效率的测定和计算通常有以下两种方法:1.正平衡法用被锅炉利用的热量与燃料所能放出的全部热量之比来计算热效率的方法叫正平衡法,又叫直接测量法。

正平衡热效率的计算公式可用下式表示:热效率=有效利用热量/燃料所能放出的全部热量*100%=锅炉蒸发量*(蒸汽焓-给水焓)/燃料消耗量*燃料低位发热量*100%式中锅炉蒸发量——实际测定,kg/h;蒸汽焓——由表焓熵图查得,kJ/kg;给水焓——由焓熵图查得,kJ/kg;燃料消耗量——实际测出,kg/h;燃料低位发热量——实际测出,kJ/kg。

上述热效率公式没有考虑蒸汽湿度、排污量及耗汽量的影响,适用于小型蒸汽锅炉热效率的粗略计算。

从上述热效率计算公式可以看出,正平衡试验只能求出锅炉的热效率,而不能得出各项热损失。

因此,通过正平衡试验只能了解锅炉的蒸发量大小和热效率的高低,不能找出原因,无法提出改进的措施。

2.反平衡法通过测定和计算锅炉各项热量损失,以求得热效率的方法叫反平衡法,又叫间接测量法。

此法有利于对锅炉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出影响热效率的各种因素,提出提高热效率的途径。

反平衡热效率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热效率=100%-各项热损失的百分比之和=100%-q2-q3-q4-q5-q6式中q2——排烟热损失,%;q3——气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q4——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q5——散热损失,%;q6——灰渣物理热损失,%。

大多时候采用反平衡计算,找出影响热效率的主因,予以解决。

.。

锅炉原理

锅炉原理

额定蒸发量:锅炉在额定蒸汽参数(温度、压力)、给水温度、使用设计燃料、保证效率下规定的蒸发量t/h正平衡热效率:ηgl=Q1/Qr*100%,Q1为有效利用热量,Qr为每小时利用热量反平衡效率ηgl=100-(q2+q3+q4+q5+q6),其中各符号意义:排烟热损失,未气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固体不完全燃烧热损,散热损失,灰渣物理热损失,其他损失锅炉净热效率:输出有效利用热量扣除自耗气、自耗电后与锅炉总热量百分比一次风率:一次风量常用一次风率表示,指一次风量站入炉总风量质量百分比链条炉中二次风:作用不在于补给空气,而是加强对烟气扰动,工质可以是空气,可以是烟气,需具备一定风速、风量二次风:不与燃料一起进入的风,对层燃炉扰动气流,煤粉炉补充燃烧,流化炉二者兼备理论空气量:1kg或1m³收到基燃料完全燃烧而没有剩余氧气存在时的所需空气量,对固体液体燃料可根据可燃元素和空气化学反应进行计算煤的工业:分析测试煤中水分、挥发分固体碳和灰分等四种成分质量百分比炉膛容积热负荷:单位时间单位炉膛容积内燃料燃烧放热量煤的低位发热量:单位质量的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不含水气化潜热发热量煤的高位发热量:单位质量煤完全燃烧放出热量包括水汽化潜热连续排污:连续不断从含盐浓度最高的接近汽包蒸发表面排出一部分锅水,并补充清洁给水使国内含盐度不高,锅水一定碱度定期排污:间断将沉积自锅炉汽水系数较低处的不溶性和铁锈等杂质排出,时间和排量由化学监督人员来确定蒸汽溶解性携带:高压及以上压力的蒸汽能直接溶解某些盐分而造成蒸汽污染,由于蒸汽带水而使蒸汽污染现象称为机械携带,饱和蒸汽熔盐而使蒸汽污染的现象较多溶解性携带循环倍率:单位质量的水在此循环回路中全部变成蒸汽,需经循环的次数,循环倍率越大,干度越小循环流速:一般进入上升管的循环水量,是标志水循环回路工作可靠性的重要特征,常以进入上升管道水的流速来表示直流煤粉燃烧器:燃烧器的出口是由一组矩形的喷口组成,一次风煤粉气流、燃烧所需要的二次风分别从不同喷口以直流射流形式喷进炉膛,燃烧器喷口之间保持一定距离,整体狭长煤粉细度:磨制煤粉用标准筛孔进行筛分,残留在筛面粗煤与煤粉筛前总重量的百分比煤粉经济细度:是使固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与磨煤耗费最小时所对应的煤粉细度自然通风:是小型工业锅炉依靠烟囱的自生通风力客服烟道、风的一种通风形式过量空气系数:燃烧时实际供给的锅炉空气量与理论空气量之比什么是燃料的理论空气量,以煤为例,加以说明?同名词解常见汽水分离装置?一次分离、二次分离元件,一次有旋风分离板、挡板、立式节流板、水下孔板,二次有百叶窗、均气板影响蒸汽带水因素?锅炉负荷的影响:负荷增加,水滴增多,气流速度大,带水能力强,蒸汽湿度加大;蒸汽压力影响:压力高汽水密度差;蒸汽空间高度影响:运行人员严格监视汽包水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优缺点?燃料范围广,效率高,硫效率高,氮氧化物排放量低,炉膛截面热负荷高,燃料进给口少;出力调节范围广,调节速率快,灰渣综合利用;锅炉用煤分类标准:挥发分是煤的重要特性,煤的干燥无灰基挥发分含量,锅炉用煤主要依据之一,褐煤大于40,烟煤20-40,贫煤10-20,无烟煤小于10锅炉的工作是哪三个同时进行的过程?燃料的燃烧过程,产火焰高温烟气;介质间传热过程,炉内火与受热面辐射,对流热传递;水的加热与气化过程煤的燃烧划分的阶段,及各自注意?着火前热力准备,挥发分与焦炭燃烧、燃尽三阶段,第一阶段及时为新入炉煤提供足够热量,第二阶段必须提供充足适量氧气,提高燃烧反应速度,第三阶段让灰渣在较高温度下延长炉内停留时间,击破灰衣,燃烧透进低温腐蚀发生的阶段?烟气中含有水蒸汽和硫酸蒸汽,烟气进入尾部烟道,烟温降低可能使烟气蒸汽凝结或低温受热面而冷凝,水蒸气冷凝后会引起腐蚀,硫酸与金属会有酸腐蚀,低温腐蚀主要发生于空气预冷器中的冷空气入口段,因为温度比较低锅炉有哪些热损失,哪些是主要的?排烟热损失,气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固体不完全热损失、锅炉散热损失,灰渣物理热损失,锅炉排烟热损失、机械不完全热损失是主要的完全燃烧及不不完全燃烧的烟气成分?A小于1时燃烧后生成的烟气成分为CO2 SO2 H2O N2 CO,A大于1时燃料不完全燃烧后烟气成分CO2 SO2 H2O N2 O2 CO ,A等于1时,完全燃烧烟气成分CO2 SO2 H2O N2 当A小于1时,燃料不完全燃烧烟气成分CO2 SO2 H2O N2 O2 CO锅炉的净效率?锅炉的正平衡或反平衡所确定的锅炉热效率称为锅炉毛效率,锅炉毛效率能用来衡量锅炉自身工作完善程度,但却不可用来衡量锅炉设备工作经济性,这是因为锅炉在运行时自身会消耗一部分电能和蒸汽,称为锅炉自用能量,为了衡量经济型,就必须引出锅炉净效率的概念HG1000/16.7-540/540-M8? 哈尔滨锅炉制造、锅炉容量1000t/时、过热蒸汽压16.7mpa,过热蒸汽和再热蒸汽出口均为540℃,燃料煤,设计序号8 SHL10-1.3-AII? 双锅桶横置链条炉排额定蒸发量10t/h,额定压力1.3mpa,出口蒸汽温度为饱和温度,燃用二类烟煤锅炉机械通风方式?各自特点?利用通风机械压头克服锅炉风、烟道的通风阻力的通风方式,包括平衡通风、微正压通风、负压通风什么叫平衡通风?锅炉用送风机压头和引风机压头,保持炉膛出口微负压10-30pa,克服锅炉风、烟道的通风方式,送风机克服烟道阻力、炉膛烟道负压运行,锅炉房安全卫生条件好,漏风量小,经济性好煤的工业分析成分有哪些?其中什么队燃烧影响大?水分、挥发分、固定碳、灰分,其中挥发分重要,挥发分高煤粉着火容易且低负荷不易熄灭煤的元素分析有哪些?哪些有害?碳、氢、氧、氮、硫五种元素以及水分、灰分,硫燃烧后二氧化硫、三氧化硫,遇水汽成硫酸、亚硫酸,引起大气污染及锅炉低温腐蚀,灰分含量增加磨损受热面,受热面积灰降低传热效果,增加排烟热损失,降低锅炉效率从锅炉蒸汽压力分析低压SHL-DHL受热面特殊性?低压锅炉压力低、气化潜热大、水蒸发热量大,辐射热量不能满足水蒸发热量,需在对流过热器前布置大量对流蒸发管束;中压锅炉辐射热与蒸发热大致相同,过热器一般布置炉膛出口少量凝渣管束后;高压锅炉辐射热大于蒸发热,过热器受热面布置炉膛内,即辐射、半辐射过热器目前国内热点企业使用循环流化床锅炉比较普遍,你认为原因?燃料范围广,炉温均匀850℃,燃料加热着火燃烧快速,燃烧效率高,脱硫效果好脱硫剂在炉膛平均停留数十分钟,脱硫过程充分氮氧化物排放量低,合理组织分段送风分段燃烧,满足环保法规,炉膛截面热负荷高、炉内混合强,传染快;锅炉出力调节范围广,速率快,灰渣综合利用,水泥、建筑材料以链条炉为例说明燃烧有哪三个过程?需要解决哪些问题?见问答题论述直流煤粉燃烧器主要特点?根据不同煤种所采用的布置方式? 见问答题,两种形式:均等配分直流煤粉燃烧器,一二次风口相间布置,使用燃烧烟煤和褐煤;一次风喷口集中布置,适用于贫煤、无烟煤分析过热器热偏差主要原因?热力不均系数、结垢不均系数、流量不均系数;影响受热面吸热不均主要有收热面污染,炉内温度场和速度场不均,影响并列管流量不均因素有联箱连接方式不同并列圈重位压头不同,管径长度差异,吸热不均也会影响流量不均;减少热偏差措施:结构方面、运行方面的措施,做好冷态空气动力场试验、热态燃烧调整试验调整好炉内燃烧,避免偏斜和冲刷屏式过热器,及时吹灰,防止结渣积灰引起受热不均论述锅炉产生低温腐蚀的原因及防止具体措施?烟气含有水蒸气硫酸蒸汽,进入尾部烟道温度降低凝结,或受热面冷凝后引起腐蚀为低温腐蚀,,措施有提高空气预热器入口温度,即加装暖风器或热风再循环,采用螺旋槽管和热管,采用玻璃管或热管作为前置空气预热器,提高进入主预热器的风温,采用耐腐蚀材料论述锅炉受热面产生摩擦的原因及防止减轻具体措施?高速烟气携带飞回颗粒冲击受热面金属面,产生冲击和切削,形成受热面磨损,措施是限制烟气流速,降低烟气速度,消除烟气走廊、防止局部飞灰浓度过大、消除漏风、优化结构设计、采用防磨措施论述蒸汽带水的危害以及防止措施?危害有:携带盐沉积过热器管壁,管子得不到充分冷却,传热减弱,壁温升高,,盐沉积阀门处,阀门卡涩漏气,盐沉积在汽轮机末几级流通部分,流动阻力加大,汽轮机震动,措施有:安装一次、二次分离元件,一次分离主要消除汽水混合物动能,将蒸汽、水初步分离,二次元件将蒸汽中携带细小水滴分离出来,从汽包上均匀引出 常见水循环故障有哪些?如何采取措施防止?故障有:循环倒置和倒流、汽水分层、下降管带汽,措施有:减少蒸发管吸热不均匀性按受热划分循环回路,改善炉膛四角管子的受热情况,采用平炉顶结垢,保持水冷壁清洁,防止局部结渣积灰,降低下降管道的阻力,降低汽水引出管和汽包内分离装置的阻力,控制压力变化速度已知煤的分析数据如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平衡锅炉效率计算
锅炉正平衡热效率:指用被锅炉利用的热量与燃料所能放出的全部热量之比来计算热效率的方法,又称为直接测量法热效率。

(锅炉蒸发量*(蒸发焓-给水焓))/每小时燃料消耗量*燃料低位发热量完整计算公式:
〔(锅炉蒸发量*(蒸发焓-给水焓))+锅炉排污量*(排污水焓-给水焓)〕+/每小时燃料消耗量*燃料低位发热量
正平衡效率计算
10.1.1输入热量计算公式: Qr=Qnet,v,ar+Qwl+Qrx+Qzy
式中: Qr__——输入热量;
Qnet,v,ar ——燃料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Qwl ——加热燃料或外热量;
Qrx——燃料物理热;
Qzy——自用蒸汽带入热量。

在计算时,一般以燃料收到基低位发热量作为输入热量。

如有外来热量、自用蒸汽或燃料经过加热(例:重油)等,此时应加上另外几个热量。

10.1.2饱和蒸汽锅炉正平衡效率计算公式:
式中:η1——锅炉正平衡效率;
Dgs——给水流量;
hbq——饱和蒸汽焓;
hgs——给水焓;
γ——汽化潜热;
ω——蒸汽湿度;
Gs——锅水取样量(排污量);
B——燃料消耗量;
Qr_——输入热量。

10.1.3过热蒸汽锅炉正平衡效率计算公式:
a. 测量给水流量时:式中:
η1——锅炉正平衡效率;
Dgs——给水流量;
hgq——过热蒸汽焓;
hg——给水焓;
γ——汽化潜热;
Gs——锅水取样量(排污量);
B——燃料消耗量;
Qr——输入热量。

b. 测量过热蒸汽流量时:式中:
η1——锅炉正平衡效率;
Dsc ——输出蒸汽量;
Gq ——蒸汽取样量;
hgq —— 过热蒸汽焓 ;
hgs —— 给水焓;
Dzy ——自用蒸汽量;
hzy ——自用蒸汽焓;
hbq ——饱和蒸汽焓;
γ——汽化潜热;
ω——蒸汽湿度; hbq ——饱和蒸汽焓; Gs ——锅水取样量(排污量); B ——燃料消耗量; Qr ——输入热量。

10.1.4 热水锅炉和热油载体锅炉正平衡效率计算公式 式中:η1——锅炉正平衡效率; G ——循环水(油)量; hcs ——出水(油)焓; hjs ——进水(油)焓; B ——燃料消耗量; Qr ——输入热量。

10.1.5电加热锅炉正平衡效率计算公式 10.1.5.1电加热锅炉输-出饱和蒸汽时公式为: 式中:η1——锅炉正平衡效率;
Dgs ——给水流量; hbq ——饱和蒸汽焓; hgs ——给水焓; γ——汽化潜热; ω——蒸汽湿度; Gs ——锅水取样量(排污量); N ——耗电量。

10.1.5.2电加热锅炉输-出热水(油)时公式为: 式中:η1——锅炉正平衡效率; G ——循环水(油)量; hcs ——出水(油)焓; hjs ——进水(油)焓; B ——燃料消耗量; Qr_—— 输入热量。

锅炉效率=锅炉有效利用热量/锅炉总输入热量反平衡:锅炉效率=1-(q2+......+q6)
低位发热量
lower heating value ;net heating value 亦称“低热值”,简称“低发热量”。

指燃料中的水分在燃烧过程结束后以水蒸气形式存在时的燃料发热量。

低位发热是锅炉设备等进行热力计算时的重要依据之一。

常用符号“Q DW ”表示,其单位
为“kJ /kg ”(固体和液体燃料)或“kJ /Nm 3”(气体燃料)。

其数学表达式为:
%)%9(2512y y y GW y DW W H Q Q +-=
式中,y GW Q 、y DW Q 分别为应用基燃料的高位发热量和低位发热量;H y %、W y %分别
为应用基燃料中氢和水分的质量百分比;2512(kJ /kg)为水蒸气在分压力很低时的汽化潜热近似值。

上式表明,同一种燃料的低位发热量总是低于其高位发热量。

各种锅炉的排烟温度通常都相当高,烟气中的水蒸气一般不会凝结成水,因此在锅炉运行时只有燃料的低位发热量才有可能得到利用。

它们都是根据单筒发热量算出来的
高位发热量是从单筒发热量中扣除硝酸形成热和硫酸校正热后得到高位发热量
低位发热量是由高位发热量减去水的汽化热后的发热量。

有个小软件,你输入压力温度就知道焓值了。

参数之间也可以互查处
如果把这些名词的“焓”去掉,你应该知道是什么意思。

焓——焓值,即每公斤蒸汽或水中所含的热量,单位J(kJ)/g(Kg)、千卡/公斤。

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 用于过程控制的OLE)是一个工业标准,管理这个标准国际组织是OPC基金会,OPC基金会现有会员已超过220家。

遍布全球,包括世界上所有主要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仪器仪表及过程控制系统的公司。

基于微软的OLE(现在的Active X)、COM (部件对象模型)和DCOM (分布式部件对象模型)技术。

OPC包括一整套接口、属性和方法的标准集,用于过程控制和制造业自动化系统。

OPC全称是OLE for Process Control,它的出现为基于Windows的应用程序和现场过程控制应用建立了桥梁。

在过去,为了存取现场设备的数据信息,每一个应用软件开发商都需要编写专用的接口函数。

由于现场设备的种类繁多,且产品的不断升级,往往给用户和软件开发商带来了巨大的工作负担。

通常这样也不能满足工作的实际需要,系统集成商和开发商急切需要一种具有高效性、可靠性、开放性、可互操作性的即插即用的设备驱动程序。

在这种情况下,OPC标准应运而生。

OPC标准以微软公司的OLE技术为基础,它的制定是通过提供一套标准的OLE/COM接口完成的,在OPC技术中使用的是OLE 2技术,OLE标准允许多台微机之间交换文档、图形等对象。

COM是Component Object Model的缩写,是所有OLE机制的基础。

COM是一种为了实现与编程语言无关的对象而制定的标准,该标准将Windows下的对象定义为独立单元,可不受程序限制地访问这些单元。

这种标准可以使两个应用程序通过对象化接口通讯,而不需要知道对方是如何创建的。

例如,用户可以使用C++语言创建一个Windows对象,它支持一个接口,通过该接口,用户可以访问该对象提供的各种功能,用户可以使用Visual Basic,C,Pascal,S malltalk或其它语言编写对象访问程序。

在Windows NT4.0操作系统下,COM 规范扩展到可访问本机以外的其它对象,一个应用程序所使用的对象可分布在网络上,COM的这个扩展被称为DCOM(Distributed COM)。

通过DCOM技术和OPC标准,完全可以创建一个开放的、可互操作的控制系统软件。

OPC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把开发访问接口的任务放在硬件生产厂家
或第三方厂家,以OPC服务器的形式提供给用户,解决了软、硬件厂商的矛盾,完成了系统的集成,提高了系统的开放性和可互操作性。

OPC服务器通常支持两种类型的访问接口,它们分别为不同的编程语言环境提供访问机制。

这两种接口是:自动化接口(Automation interface);自定义接口(Custom interface)。

自动化接口通常是为基于脚本编程语言而定义的标准接口,可以使用VisualBasic、Delphi、PowerBuilder等编程语言开发OPC服务器的客户应用。

而自定义接口是专门为C++等高级编程语言而制定的标准接口。

OPC现已成为工业界系统互联的缺省方案,为工业监控编程带来了便利,用户不用为通讯协议的难题而苦恼。

任何一家自动化软件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如果它不能全方位地支持OPC,则必将被历史所淘汰。

1、在控制领域中,系统往往由分散的各子系统构成;并且各子系统往往采用不同厂家的设备和方案。

用户需要,将这些子系统集成,并架构统一的实时监控系统。

2、这样的实时监控系统需要解决分散子系统间的数据共享,各子系统需要统一协调相应控制指令。

3、再考虑到实时监控系统往往需要升级和调整。

4、就需要各子系统具备统一的开放接口。

5、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 规范正是这一思维的产物。

6、OPC 基于Microsoft公司的 Distributed interNet Application (DN
A) 构架和 Component Object Model (COM) 技术的,根据易于扩展性而设计的。

OPC规范定义了一个工业标准接口。

7、OPC是以OLE/COM机制作为应用程序的通讯标准。

OLE/COM是一种客户/服务器模式,具有语言无关性、代码重用性、易于集成性等优点。

OPC规范了接口函数,不管现场设备以何种形式存在,客户都以统一的方式去访问,从而保证软件对客户的透明性,使得用户完全从低层的开发中脱离出来。

8、OPC定义了一个开放的接口,在这个接口上,基于PC的软件组件能交换数据。

它是基于Windows的OLE——对象链接和嵌入、COM——部件对象模型(Component Object Model)和DCOM——分布式COM(Distributed COM)技术。

因而,OPC为自动化层的典型现场设备连接工业应用程序和办公室程序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