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工业经济发展的启示
工业经济运行工作总结9篇
![工业经济运行工作总结9篇](https://img.taocdn.com/s3/m/07d6f890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a8.png)
工业经济运行工作总结9篇第1篇示例:工业经济运行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稳定与发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整体经济状况。
在过去一年中,我国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总体是平稳向好的,生产总值增长较快,产能利用率稳步提高,市场需求保持稳中向好的态势。
在这一背景下,全国各地紧密配合,努力推动工业经济运行工作,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果。
一、总体情况我国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呈现平稳增长的发展态势。
全年工业生产总值增长稳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7%,保持了6%-7%的合理增速。
各地政府积极出台稳增长政策,促进各行业稳定生产,增强了工业经济的发展动力。
工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明显,为工业经济注入了活力。
二、产能利用率提升在全国各地政府的努力下,产能利用率逐步提升。
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和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我国工业企业的产能利用率有了明显提高。
一些传统产业企业也在转型升级中实现了效率的提升,企业盈利水平进一步提升,为工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市场需求是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过去一年,全国各地政府积极引导消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调整产业结构,扩大投资领域和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为工业经济提供了坚实的市场基础,促进了各行业产能的释放和生产效率的提升。
四、未来发展方向在未来发展中,全国各地政府需进一步加大对工业经济的支持力度,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要加快技术创新,提高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支撑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工业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工业经济运行工作在过去一年中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全国各地政府和工业企业积极配合,共同推动工业经济的发展。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对工业经济的支持力度,促进工业经济稳定增长,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不懈奋斗。
第2篇示例:近年来,我国的工业经济运行呈现出了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国内外城镇化模式对安徽的启示
![国内外城镇化模式对安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d5ded8b41a37f111f1855bc5.png)
国内外城镇化模式对安徽的启示摘要: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社会现代化的过程。
本文通过考察借鉴国内外城镇化发展模式,结合安徽省情,就安徽城镇化模式选择问题给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安徽;城镇化;模式城镇化进程,简单地说就是变农村人口为城镇人口或变农业人口为非农业人口的进程。
伴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人口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比重都在显著增长。
”十一五”以来,安徽的城镇化发展速度虽然年均增长达到1.6个百分点,但与全国和华东其他省份相比,城镇化水平仍然很低。
本文通过考察国内外城镇化发展模式,认识和把握城镇化的共性规律和差异性特征,结合安徽省情,就安徽城镇化模式选择问题给出一些建议。
一、城镇化概念1867年西班牙城市规划师a·塞尔达在其著作《城市化基本理论》中首次把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说成是”城市化”。
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农村地区广阔,人口众多,生产力相对较低,结合这些特点,国内很多学者都认为用”城镇化”概念取代”城市化”概念更为恰当。
本文从较易操作的角度给出城镇化的定义: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转变,农村人口向城镇地区不断的转移,转移到城镇的农村人口其生活和生产方式也将随之转变。
二、国内外城镇化模式(一)国外城镇化模式按照政府与市场机制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城镇化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可以概略地将世界城镇化发展概括为以西欧、日本为代表的政府调控下的市场主导型城镇化,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放任式的城镇化,以拉美和非洲部分国家为代表的受殖民地经济制约的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等三种模式。
1、政府调控下的市场主导型的城镇化以西欧、日本等为代表的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市场机制在这些国家的城镇化进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政府则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其城镇化进程具有以下特点:①工业化与城镇化相互促进。
②城镇化早期疾病流行的教训促进城市建设的法律规范得以建立和完善。
安化县工业经济迅速崛起给我们的几点启示
![安化县工业经济迅速崛起给我们的几点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28cae08acc22bcd126ff0c20.png)
安化县工业经济迅速崛起给我们的几点启示近年来,安化县克服工业基础薄弱、交通、电力设施相对落后等许多困难,全力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该县工业经济逐渐摆脱落后局面,出现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发展速度快。
近年,该县工业保持了30%以上的增速。
今年1至11月,该县82家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1.7亿元,同比增长144.6%;二是经济效益好。
通过调整工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该县工业经济加速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今年1-11月,该县82家规模企业实现利润3.1亿元,同比增长172%,实交税金3.2亿元,同比增长145%。
三是发展后劲足。
近年来,圣德猛业、海螺水泥等一批大企业纷纷落户安化,为该县工业发展增添了强大后劲。
今年1-11月,该县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工业技改完成12亿元,同比增长35%。
安化工业在短短几年内能够实现快速发展带给了我们许多的启示,主要的有以下几条。
一、抓工业从基础抓起过去安化工业其所以相对落后,交通、电力建设滞后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为此,该县抓工业先从基础设施抓起,积极启动电力和交通先行计划。
在电力建设上,今年1至11月,全县共完成电力建设改造资金1.6亿元,新建和改造ll0KVA变电站一座、35KVA变电站3座,新建ll0KV 的供电线路46公里,35KV线路35公里,特别是从长塘到安化圣德锰业的ll0KV线路,县人民政府组织专门班子,从立项、征地拆迁、工程建设实行责任制和问责制,仅用7个月的时间,该线路变质另的完成,确保了圣德猛艺项目在11月8日正式投产。
投产后仅一个多月,圣德锰业公司就完成了工业产值3000万元,新增税收300多万元,预计到年底可完成工业产值6000多万元,工业增加值1800多万元,税收800万元以上。
与此同时,为解决益阳海螺水泥公司日产4500吨水泥的用电需求,该县在梅城规划新建一座220KVA变电站,该项目现已通过了省电力公司的立项审批,完成了土地调规、征用、项目设计等前期工作,预计2012年10月就可投入运营。
历史事件对经济发展的启示
![历史事件对经济发展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7c01d76e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f5.png)
历史事件对经济发展的启示历史是人类前进的镜子,历史事件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启示。
通过回顾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过去的经验教训,从而更好地应对当前的经济挑战。
本文将通过几个历史事件来探讨它们对经济发展的启示。
1. 亚洲金融危机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亚洲许多经济体经历了严重的财务危机和货币危机。
这个事件揭示了经济全球化的脆弱性和金融体系的漏洞。
它告诉我们,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稳定的金融体系基础上。
政府应加强金融监管,并采取措施防止过度杠杆和不负责任的金融行为。
2.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事件,它标志着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重要时期。
工业革命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推动力。
它引入了机械化生产和大规模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这个事件告诉我们,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政府应鼓励科技研发,并建立良好的创新环境。
3. 二战后的重建二战结束后,德国和日本等国家面临着经济的完全崩溃。
然而,他们通过实施经济重建政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
这表明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经济发展的潜力仍然存在。
这个事件告诉我们,逆境中的机会与挑战并存。
政府应采取有力的措施推动经济重建,同时也鼓励企业家精神和创新。
4. 中东石油危机1973年和1979年的中东石油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冲击。
石油价格大幅上涨,许多国家面临能源短缺和通货膨胀问题。
这个事件揭示了能源安全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为了降低对石油的依赖,政府应加大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和应用,并改善能源效率。
5. 2008年金融危机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近年来最为重要的经济事件之一。
这次危机暴露出金融机构的弱点,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风暴。
这个事件告诉我们,金融风险管理和监管的重要性。
政府应确保金融体系的强壮和稳定,加强金融监管,并为金融机构设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通过以上历史事件的回顾,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启示。
首先,金融稳定和监管是经济发展的基石。
其次,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关键。
绍兴市经济发展对安徽的启示
![绍兴市经济发展对安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72565020ed630b1c59eeb5ce.png)
兀 。
绍兴 ・ 1 - 『 经济发展具有七个突出特 点:
第 ・ , 民营 企业 多 , 民营 经济 比较发
达 。全 订 丁 有 私营 企业 币 u 个体工商 户 6 . s 3 万户, 以中小企业为主 , 民营企业( 包括 个 体工 商户) l 全市 『 『 场主体数的 9 8 . 2 %, 民 个, 实现工业增加值 1 3 1 7亿元。2 0 1 1年 , 绍兴市工业总产值 7 8 7 2亿元 ,其 中新产 国袜业城 、 中国领带城 、 叶 二是专业市场有工业生产
上 影响了地方和领 导干 部树 立正 确的政
绩观 , 不 利于地方 的科学发展 。不破除这 些观念 、 政策 、 机制等方面的制约和壁垒 ,
在 实现 经济强 省 目标 , 走工业大 省 、 工业 强 省之路 , 推进 “ 工业化 ” 和“ 城 镇化 ” 建设 的过程 中, 往往容 易造成实践工作 中的千 篇 一律 , 一刀切 , 不切合 当地 经济发 展实
.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一
工作研 究 Wo r k S t u d y
绍兴市经济发展对 安徽的启
根
绍 兴市 经济发 展基 本情况 及 其主要 特点
绍 兴市经 济 发展经 验 对 安徽经 济发展 的启 示
第一 , 学习绍兴经 验 , 应该 心无旁骛
走工业强 省之路 。 从绍兴市经济发展的成
际,不能解决当地经 济发 展的主要 问题 , 重点、 难 点问题始终难 以突破 , 往往 容易 造成经济发展 目标 、 战略和政策的实施效
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启示和感悟
![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启示和感悟](https://img.taocdn.com/s3/m/e9977c4e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bc.png)
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启示和感悟1. 市工业经济的发展就像一场激烈的竞赛,咱不能光看着别人跑在前头,咱得想想自己咋能迎头赶上啊!就好比跑步,人家有好的装备和训练方法,咱也得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啊。
比如人家引进了先进技术,咱是不是也得赶紧行动起来?2. 市工业经济发展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呀,那简直就是在攀登高峰!你想想看,那些成功的城市不就像已经登顶的勇士吗?咱得向他们学习啊!像隔壁市发展新兴产业取得了好成绩,咱能不心动吗?3. 市工业经济要发展,就得有魄力!这就跟打仗一样,你不勇敢出击怎么能赢呢?咱不能总是害怕风险吧!就说那几个大胆改革的城市,不就尝到甜头了吗?4. 哎呀,市工业经济的发展真的需要我们好好琢磨琢磨呀!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
好比造船,得精心打造每一个部件啊!看到人家城市的产业链那么完善,咱能不着急吗?5. 市工业经济的路该怎么走呢?这可真是个大问题!就像在迷宫里找出口,得不断尝试啊。
有些城市找到了创新的发展模式,这不就是找到了正确的路吗?咱也得加油啊!6. 市工业经济的发展不能盲目跟风啊,得有自己的想法!这就好像选衣服,得选适合自己的呀。
人家发展那个产业成功了,咱也去跟风,不一定行得通啊!7. 市工业经济要发展得好,人才可是关键啊!这就跟球队一样,没有好球员怎么能赢比赛呢?咱得想法子留住人才呀!看看那些人才济济的城市,多让人羡慕啊!8. 市工业经济的发展真不能等啊,这就像等公交车,你不主动去追,它能停下来等你吗?别的城市都在快速前进,咱能不赶紧行动吗?9. 市工业经济的发展也得讲策略啊,不能瞎打乱撞!这就像下棋,得一步一步来。
人家布局得那么好,咱是不是得学习学习呢?10. 市工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困难,但咱不能怕呀!这就像过河,虽然水深,但咱也得勇敢地迈出那一步啊!想想那些克服重重困难取得成功的城市,咱有什么理由退缩呢?。
十八大以来安徽改革开放新成就及其当代启示
![十八大以来安徽改革开放新成就及其当代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852a9906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d7.png)
十八大以来安徽改革开放新成就及其当代启示安徽作为中国东部地区的一个省份,近年来在改革开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这些成就不仅为安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也给其它地区带来了启示,值得深入研究和借鉴。
本文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自十八大以来安徽在改革开放方面的新成就及其当代启示。
一、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经济发展近年来,安徽在产业结构升级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从原来的以农业产业为主转变为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使其经济发展速度得以提升。
例如:合肥高新区、芜湖滨江经济开发区等先后建设,引入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和服务产业,并与智能制造、能源、环保等产业相结合,推进了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此外,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也得到了大力发展,例如亳州的方竹、池州的铜锣烧等。
安徽的产业结构升级不仅带动了经济发展,也为全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在国家“双一流”建设中,安徽的几所高校也获得了成果丰硕的肯定,这为其未来的整体发展提供了诸多的机遇。
二、深化改革,推进政府效能提升十八大以来,安徽在深化改革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
例如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一些由行政机关审批的事项转化为备案制;加强政务公开,推进“一网通办”等,提高了政府效能。
此外,安徽还推进县域改革等,推动“放管服”改革,使社会管理更加科学、高效。
安徽在深化政府改革方面的经验对于推动全国的政府效能提升具有启示作用。
此外,加强政务公开也是提高政府透明度的必要措施,这为其它地区政府也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三、环保意识提高,形成绿色发展新局面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于一个省份而言,应该注重环保问题。
近年来,安徽的一些城市大力推进环保工作,开展节能减排、清理污染企业等措施。
例如,安庆市棚户区改造、芜湖环境整治等工作的落实都大力推进环保工作的发展。
此外,一些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也为安徽的环保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而对于全国的环保发展而言,安徽的环保实践也是一个有力的示范,在建设绿色低碳发展模式的时候需要借鉴其经验,加强绿色创新,推进全社会环保意识的提高。
国际产业转移趋势对安徽江北、江南产业集中区发展的启示
![国际产业转移趋势对安徽江北、江南产业集中区发展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06af4b1110a6f524ccbf854b.png)
转 移首 先考 虑 区域 内欠 发达 国家 , 其次 考 虑转 移
到 区 域外 的 国家 ; 融 危 机对 欧 美 、 拿 大 及 离 金 加
岸 金融 中心 等 欧盟 传 统 的投 资 目的 国影 响 巨 大 , 而 经济 发展 迅 猛 的 中 国 、 印度 , 资源 丰 富 的 巴西 、
首先 ,全球 高新 技 术研 究 不 断取 得 新 的 突
破 , 果 产 业 化 速 度 明显 加快 , 大 批 战 略 性 新 成 一
兴产 业快 速崛 起 ,一 方面 创造 了新 的社 会需 求 , 另一 方 面 推动 全球 产 业结 构迅 速提 升 , 得 全 球 使 产 业分 工 加速 调 整 。其 次 , 在经 济 全球 化 的 背景
俄 罗斯 及转 型 中的东 欧 、 西哥 等 国。 成 为欧 盟 墨 却
计划 , 进 国际贸 易与投 资 自由化 。最后 , 国公 促 跨 司进行 全 球 布局 , 乎渗 透 到 了各个 国家 和地 区 几 的所有 产 业领 域 和部 门 . 全球 范 围 内优化 各 国 在 资 源 的配置 。 ( ) 二 国际产业 转移 的现状 与特 点
李
朋 李 姚 矿
( 肥 工 业 大 学 管 理 学 院, 肥 20 0 ) 合 合 3 ' 09
摘要 :江北 、 江南 产 业 集 中区 是 皖 江城 市 带 承 接 产 业 转 移 示 范 区发 展 的 重 点 区 域 , 负着 打 造 高 效 肩 承接 产 业 发 展 的 平 台 、 造 高 品位 滨 江 生 态 新 城 市 的 重 大 任 务 。本 文 首 先 分 析 了 国际 产 业 转 移 的 趋 势 , 塑 主要 以欧 盟 、 美 、 北 日本 、 洲 四小 龙 和 “ 亚 金砖 四 国 ” 主 要 区域 进 行 分 析 。通 过 对 趋 势 的 分 析 , 文 认 为 为 本
中国历史经验对现代经济发展的启示
![中国历史经验对现代经济发展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7f2c6b06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d1.png)
中国历史经验对现代经济发展的启示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自古以来就秉持着“物尽其用”的思想,追求经济发展。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经济方式和发展经验,这些经验对现代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1. 传统手工业助推现代工业发展中国历史上的传统手工业,在当时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例如,宋代的钱庄、明清时期的手工纺织业等,都是中国传统手工业的典型代表,它们在当时的社会发展中前景广阔。
这些传统手工业对现代工业的发展具有启示作用。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加速转型升级,向智能、数字化、高端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这时候,我们需要发扬自己的传统手工业,让其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助推现代工业发展。
例如,江苏省南通市如今正在采取“引进外部要素+内得渐进加工”方式,推动传统纺织业转型升级。
这种模式就是结合了传统手工业与现代技术,将其发挥出最大的价值,促进了经济发展。
2. 民生兴旺为经济发展基础中国历史上,当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的时候,传统社会往往会强调“以民为本、民生兴旺”的政策。
例如,清朝的“平民主义”、民国时期的“改善民生”等,都是中国古代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时,优先考虑民生问题的表现。
这一经验同样适用于现代经济发展。
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优先考虑普通百姓的利益,进一步推进民生建设。
只有当社会普通百姓的生活达到一定水平,才会真正推进经济发展,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例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能力的不断增强,国内市场消费能力进一步提升,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因此,政府需要继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力度,让民众获得更大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3. 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辅相成中国历史上的生态保护,是一种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辅相成的生态文化。
例如,在唐朝时期,大规模的造林、治沙等一系列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沙漠化现象的发生,有利于当时的经济发展。
如今,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生态保护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慈溪工业经济发展环境建设对宁海的启示
![慈溪工业经济发展环境建设对宁海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84d18e3deefdc8d376ee32f9.png)
方法、兑现时 限等程序 ,使相 关部 门
和企 业一 目了然 , 常 “ 非 管事 、顶用 ” 。
三 是优 化 配套的要素 保障环 境。
争 进 位 ” 目标 ,本 文 从 慈 溪 市 近 年 来 在 优 化 工业 经济 发 展 环 境 的学 习 和 分
析 , 来探索宁海 的工业经济 发展举措 ,
域 经济基本 竞争力、全国 中小城市综 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逐年减少压 合 兼 并 重组 实 施 意 见 、推 进 工业 企 业
技 术创 新 若 干 意 见 等 政 策 ,相 关措 施 简 明 扼 要 ,基 本 无 5页 纸 以上 , 又 明 确 规 范 了 申报 渠道 、具 体 标 准 、操 作
帮助企 业转贷 工作 的若干意 见、中小
企 业 担保 公 司 财 政 扶 持 办 法 等 一 系 列 政 策 ,给 予企 业 “ 中送 炭 ” 雪 ,切切 实 实帮 助工 业 企业 顺 利渡 过难 关 。再 者 , 财 富 ”理念 ,坚 持公 开 、公 平 、公正 、 透 明 办 事 ,创 新 服 务 方 式 、拓 展 服 务 领 域 、建立 规 章 制度 、规 范 运作 机 制 , 缩 审 批 项 目, 审批 事项 向行 政 服 务 中 心 集 中 ,受 到 了 企 业 家 的 充 分 肯 定 。 并 善 于 用 硬 措 施 建 设 软 环 境 ,营 造 顺 畅、 宽 松 、便 利 、法 治 的 工 业 经 济 发 展 环 境 。 大 力 减 轻 企 业 各 类 负 担 ,先 后 采 取 了调 整 和 调 低 企 业税 负预 警 指 标 、 对企 业 所 得税 的税 前 扣 除和 征 收 方 式认 定 的征 管 力 度 予 以统 一 、 对增 政 策 的 可操 作 性 强 。 工业 企 业 效益 提 升 工程 实施 意 见、标 准 厂房 建 设 专 项
国际产业转移的规律性及其对安徽的启示
![国际产业转移的规律性及其对安徽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6aa1e0d16f1aff00bed51eb8.png)
年 内就掌 握 了欧 美 各 国历 时半 个 世 纪 所 开 发 的
先进 技术 , 到并 赶 超 世界 领 先 水 平 , 是 由于 达 正
产 力 的转 移 , 同时 也是 生 产力 所 有 者 利 益 需求 空 间的转移 。因此 , 利益 驱 动是 市 场 经 济 条 件 下 国
一
、
国 际产 业转移 规律 性 的概 述
区间 的梯 度 流 动 ; 天 发 展 中 的差 距 , 得 一定 后 使 程 度 的要 素 流 动 最 终 引 致 了产 业 转 移 。 第 三 次
国际产 业转 移 根 源 于 此 , 而成 就 了亚 洲 “ 从 四小
二战 以 来 , 际 上 出 现 过 几 次 大 的 产 业 转 国
入 的负效 应 , 加 与 发达 地 区 的正 相 关 。 日本在 增
哪里 。企业这 种坚 持 不懈 的追 求 , 仅 着 眼 于 当 不
期 利益 , 着 重 于长 远 利 益 。2 更 0世 纪 下 半 叶 , 无 论 是早 期 的美 国企业 将 钢 铁 、 纺织 等 传 统 产 业 向
际产业转 移 的根本 动 因 。 2 地 区差 异是 国际产 业 转移 的客 观基础 .
他们 注重 技 术 的 引进 、 化 与提 升 。因 此 , 术 消 技 转移 是 国际产业 转移 的关 键环 节 。 4 企业 和跨 国公 司 是 国际 产 业 转 移 的 主要 .
基金项 目: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 目“ 安徽 省承接 国内外产业梯度转移” A S O ( H K 7—0 D 0 ) 8 14
移: 是2 一 0世纪 5 0年代 至 6 O年 代 , 国将 传 统 美 产业 向 日本 、 西德 等 国转移 ; 二是 2 0世 纪 6 0年代 至8 0年 代 , l 、 E本 西德 等 同将 附 加值 较 低 的劳 动 和资 源密集 型产 业 转 移 到亚 洲 “ 四小 龙 ” 等新 兴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及启示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7353f54727284b73f24250b1.png)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及启示
1.特点
(1)从产生来看:先天不足。
表现为缺乏资本、人才、技术、市场以及思想观念陈旧。
(2)从发展来看:后天严重畸形。
表现为投资和发展方向基本上是轻工业,重工业发展缓慢,而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未能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3)从环境来看: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是其发展的主要障碍,发展艰难。
(4)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经营管理水平较低,依赖外国资本和本国封建势力,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5)与封建经济相比:封建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发展受到极大的束缚。
2.启示
(1)国家独立是民族经济振兴的基本前提。
(2)善于抓住有利的国际环境是振兴民族经济的重要策略。
(3)优化投资环境,减少垄断经营。
(4)提供充足的资金,以科技为先导。
经济发展的历史演变及对未来的启示
![经济发展的历史演变及对未来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1a51414d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51.png)
经济发展的历史演变及对未来的启示经济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和转变。
通过回顾经济发展的历史,我们可以获得许多对未来的启示和借鉴。
本文将以历史演变的角度介绍经济发展,并探讨对未来的启示。
一、农耕经济时代的演变在人类历史的早期,农耕经济是主要的生产方式。
农耕经济时代以农业为基础,人们通过种植和养殖来满足生存所需。
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受限于技术和生产力的限制,大多数人生活在农村,生产方式简单且落后。
然而,农耕经济的演变为人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即通过改进农业技术和生产力可以推动经济发展。
二、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的到来标志着经济发展的新时代。
当工业化进程开始在英国兴起时,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
机器的发明和使用使得生产效率大幅提升,人们从农村大量迁往城市,形成了工业化的劳动力。
工业革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发展和财富积累,也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重组。
工业革命的启示在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
三、全球化与信息技术革命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贸易、投资和人员流动的自由化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更是将全球经济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催生了新兴产业和商业模式。
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告诉我们,拥抱开放和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四、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当前,全球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气候变化、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等。
这使得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的重要议题。
经济发展必须与环境保护和社会公正相协调,以确保人类的长期利益。
在应对可持续发展挑战的过程中,新兴产业和绿色经济将迎来巨大的机遇。
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我们积极采取创新和环境友好的方式进行生产和消费。
五、未来经济发展的启示通过回顾经济发展的历史演变,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启示:首先,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基石。
从农耕经济到工业革命,再到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技术进步始终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
民族工业的发展路径:经验与启示
![民族工业的发展路径:经验与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aa29905a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07.png)
民族工业的发展路径:经验与启示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民族工业不断探索符合自身特点和优势的发展路径。
民族工业不仅是一个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系民族文化和多样性的重要载体。
本文主要从历史经验和现实情况出发,探讨民族工业的发展路径,并提出相关的启示。
一、民族工业的历史发展及经验1. 抗战胜利后的民族工业启动二战期间,中国面临着严重的磨难,工业基础极其欠缺。
抗战胜利后,中国政府对民族工业发展非常重视,于是采取了改革开放政策,鼓励自主创新,积极引进和吸收外来先进技术。
2. 7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的深化改革中国改革开放的幅度越来越大,国家逐渐放宽市场准入,并加快了扩大内需和发展高端制造业的步伐,同时加强了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
3. 近年来的民族工业创新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推出,中国正在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并加强了掌握核心技术的意识,整合相关资源,从而实现了民族工业的转型升级。
二、民族工业的发展路径1. 强化技术创新,增强核心技术竞争力技术创新是民族工业不断发展的关键因素,可以从现有技术和产品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
同时,集中精力打造核心技术,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提高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展能力和快速应用能力。
2. 扩大内需,增加产品市场占有率发展民族工业不能依赖于外部市场,也不能仅仅以出口为导向。
政府应鼓励民族工业企业扩大内需市场,增加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领域等的投资,促进内需增长,从而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
3. 增加企业规模,提高竞争力扩大企业规模和产能是提高民族工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企业可通过公司合并和收购以及与其他企业联盟等方式,加强企业整体效益,并通过大规模生产和投资以实现更高效益。
4. 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应从广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选择一些领域,通过鼓励企业投资,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以加快民族工业的转型升级。
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对现代经济学的启示
![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对现代经济学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52344eec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7d.png)
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对现代经济学的启示中国历史上,经济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古代社会的农耕经济时期到现代工业化时期,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其中的演变和变化,对于现代经济学的发展和启示不可忽视。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早期的中国是一个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同时也是一个封建制度的社会。
农业经济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存和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封建王朝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不断进行经济方面的政策调整。
而这些政策的调整过程,具有很强的经济学思维和内涵。
比如,唐代的引进耕牛政策,有效地提高农业生产力;宋代的青苗法,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繁荣;元代的磨盐政策,使得盐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瓶颈问题,同时也奠定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基础,为后来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二、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经济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也十分发达。
从唐朝开始,中国手工业制造已经达到了一个令人惊叹的高度。
通过对手工业制造的考古文物的考察,我们能够了解到,唐朝的制陶业、木制品业、铁器制造业、漆器制造业等等,在当时的世界上都是数一数二的。
手工业是当时中国最重要的经济组成部分之一,为整个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
同时,手工业生产也促进了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古代中国手工业经济的发展,为现代工业化经济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三、中国古代商业经济商业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中最为繁荣的部分之一。
自秦汉之后,商人不断涌现,由于繁荣的商业活动,中国的内地市场已经形成。
特别是隋唐时期的商业和货币经济的发展更是为中国带来了贸易繁荣和文化辐射,唐代的长安城堡,成为世界上最繁荣的城市之一。
与此同时,作为中国古代商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钱币的发明和货币的广泛流通,使得贸易活动的规模和效率都得以大幅提升。
中国古代商业经济的繁荣与成就,为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很多经验和启示。
四、古代中国的交通运输业交通运输是古代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题型06 启示类(答题模版)-2024年高考地理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解析版)
![题型06 启示类(答题模版)-2024年高考地理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0dc2898b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21.png)
06 启示类题型特点考查方向 常见设问形式1.(2022·浙江·统考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中南半岛所在国家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图。
材料二图2为中南半岛主要稻米生产国2001-2020年稻米产量和单产年均变化统计图。
从耕地资源的角度,说明图2中国家稻米生产对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启示。
【答案】土地整治和生态修复,增加耕地面积和提高耕地质量;严格保护耕地,控制非农占用;加大技术投入,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详解】启示:我国山地高原众多,平原面积狭小,受人口增多、城市面积扩大影响,我国耕地面积日益受到危机,故要控制城市面积,防止任意扩大,要切实保护耕地,严格管控非农用地的比重;从东南亚粮食产量上升的原因中我们可以看到,东南亚大部分国家由于单产提高,粮食总产量明显上升,我国应继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大对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恢复土壤肥力,提升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同时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防止土地污染,提高耕地的品质,平整土地资源,扩大土地耕种面积。
2.(2022·全国·统考高考真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瑞士矿产资源贫乏,经济发达。
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河湖众多。
工业、金融业、旅游业为经济的三大支柱,工业以低原料消耗的机械制造、精细化工、医药、钟表等为主,技术先进。
有完整的金融法律和监管体系,提供广泛、专业、高度国际化的金融服务。
在能源消费构成中,水电占30%以上。
下图示意瑞士的地形。
简述瑞士经济发展特点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启示。
【答案】因地制宜利用自然环境(自然条件、自然资源),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人的创新能力(制定合适的政策、制度、规则)。
【详解】本小题设计的是开放性问题,启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回答:第一,区域发展应在自然环境(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基础上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优势,如瑞士发展水电业、旅游业、低原料消耗的工业部门等;第二,明确人的创新能力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作用,瑞士选择发展低原料消耗的工业部门以及瑞士金融业的发展,都说明人的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合肥模式”对甘肃“强省会”的启示
![“合肥模式”对甘肃“强省会”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c7b8d02b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25.png)
“合肥模式”对甘肃“强省会”的启示作者:梁顺强张雨田窦雯婵徐彦英来源:《发展》2023年第09期省会强,则全省强。
近年来,合肥市通过一系列投融资蹚出了“合肥模式”,即以尊重市场和产业发展规律为前提,以资本和股权纽带为突破口,通过国资平台直接投资或组建参与各类投资基金,带动社会资本服务招商引资,工业迅速崛起,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2022年合肥经济总量达1.2万亿元,约为兰州的3.6倍,比甘肃全省略高0.08万亿元,“合肥模式”可为甘肃“强省会”提供借鉴。
一、合肥工业发展现状(一)工业实力显著增强自2005年台肥实施“工业立市”战略以来,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规模质量双提升,形成强大产业竞争新优势。
2005-2022年,坚持“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推进路径,先后引进美的、格力、海尔、京东方,押注半导体产业,接盘科大讯飞,引入蔚来、大众汽车,投资维信诺,成功打造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三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85家,较2007年增长了2.88倍;工业增加值从2005年292.2亿元增加至2022年2603亿元。
全市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895.66亿元,较2005年增长了44.63倍。
(二)工业体系加快构建合肥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制造业体系,拥有37个工业行业、涉及200多个工业门类、涵盖2000多种大宗工业产品,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体系,获批家电、智能语音、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4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围绕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打造“芯屏器合”“集终生智”产业集群,建设世界级智能家电集群、“海峡两岸集成电路产业合作试验区”、国际有影响力的新型显示集群、中国声谷、“光伏第一城”等高质量产业生态圈。
(三)新兴产业集聚壮大合肥以前瞻眼光抓新兴产业,敢于“无中生有”“小题大做”,新兴产业在先进制造业体系中作用日益明显,202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4.3%,占规上工业比重56.2%,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达84%,创历史新高。
我国工业发展历程中获得的启示
![我国工业发展历程中获得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ce60e941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a3.png)
我国工业发展历程中获得的启示我国工业发展历程中获得的启示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的工业也在不断发展。
然而,这一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中国工业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其中蕴含着许多启示。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点来探讨我国工业发展历程中获得的启示。
一、适应国情,探索自己的产业道路中国是一个大国,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劳动力,但同时又存在着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不能简单地效仿别人的发展模式,必须根据自己的国情,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产业道路。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遵循苏联的工业化模式,对于乌托邦一般的计划经济充满了憧憬。
但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部分行业的规划与实际情况不符,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益不佳。
1978年以后,中国进行了改革开放,大力发展轻工业和电子信息产业,并将目光投向了市场经济。
中国成功地探索出了本土化、多元化的工业发展道路,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二、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科技创新是推动工业发展的关键。
在中国工业发展的历程中,从“入门式”引进技术,到独立研发与成果转化,再到实现工业升级,中国不断加强科技创新的投入,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例如,中国的航空发动机产业起步较晚,曾经一直处于国外供应商的垄断之下。
但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我国成功地自主研发出了C919干线客机的发动机ARJ21和C919的研制,成为全球少数拥有自主发动机技术的国家之一。
这充分说明了科技创新在工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注重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工业发展不能只关注经济发展,还需要兼顾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工业骨干企业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注重环保,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工业发展中,曾经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2006年以后,中国开始对污染物的排放进行了严格的控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
同时,各地也开展了治理污染的行动。
随着政策和措施的落实,我国的环保状况也得到了有效改善,并在推动工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经济发展的历史演变及其对未来发展的启示
![经济发展的历史演变及其对未来发展的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44b0885f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15.png)
经济发展的历史演变及其对未来发展的启示随着人类社会的演进和进步,经济发展在不同时期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演变。
这些演变对我们理解经济发展的规律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具有重要的启示。
本文将就经济发展的历史演变进行探讨,并提出对未来发展的一些启示。
一、农耕文明时期的经济发展在农耕文明时期,人类开始从狩猎采集生活方式向农耕生活方式转变,农业的兴起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人们开始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畜,形成了农业生产和交换的基本形态。
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表明,生产力的提高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于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二、工业革命的经济发展工业革命的爆发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工业化阶段,经济发展迅速加速。
从手工业向机械工业的转变,使得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商品大规模生产和广泛流通。
工业革命的经济发展告诉我们,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化的推动对于经济的快速增长至关重要。
三、信息技术时代的经济发展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使得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更加容易和便捷,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
信息技术时代的经济发展告诉我们,创新和信息化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四、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在当前社会,人们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日益增强。
经济发展需要满足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但同时也需要保护环境资源,维护地球生态平衡。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告诉我们,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应该相辅相成,只有实现经济繁荣与环境可持续才能取得长久发展。
五、社会公平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能仅仅关注经济总量的增长,同时应该注重社会公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经济发展的果实应该惠及全体人民,减少贫富差距。
经济发展带来的历史演变告诉我们,公平正义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
在对经济发展的历史演变进行回顾的同时,我们也要面向未来,展望经济发展的方向。
未来的经济发展需要注重创新,推动科技进步,培养创新人才。
同时要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各国交流与发展。
未来的经济发展还需要注重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综合 性能指标均 居国内领先 ,汽车 工业出 口额居 全国之
首 。造 船 完 工量 10万 重量 吨 , 2 居全 国第 6位 ( 省 居 第 7位 ) 我 , 叉车 、 掘机 、 油 机 等 工 程 机 械 产 品 均 处 于 国 内领 先地 位 , 挖 柴 煤
近五年 , 安徽 工 业 经 济 明 显提 速 、 量 迅 速 扩 张 。2 0 总 08年 ,
、
安徽 工 业 经 济 发 展 情 况
近年来 , 安徽坚持 以解放 思想 为先导 , “ 在 赶两湖 、 超万亿” 目标指引下 , 全面实施 “6 ” 8 1行动计划 , 稳步推进工业强省战略 ,
加快重点产业和重大项 目建设 , 工业经济实现 了快速发展。
1工 业 经 济 总量 迅 速扩 张 、
该省 工业 实现 增加值 3 8 .亿 元 , 20 年 的 23 , 476 是 04 .倍 年均 增 长 2 . 按 当年价计算 ) 4 %( 3 。其 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35 .亿 297 元, 20 年 的 27 , 是 04 . 4倍 年均增长 2 . 按 当年价计算 )在全 85 %( , 国位次 由第 1 位 上升至 第 1 位 ,企业户数 由 2 0 7 5 04年的 4 7 73 户增加到 2 0 08年的 15 3户。与湖北相比 , 01 安徽规模以上工业 增加 值 20 0 4年只有我省的 7 . 2 0 6 %,08年提高 到 8.%;企 业 3 4 8
当 代 论 坛
安徽 工业经济近几年呈现 出强劲 的发展态 势 ,0 8 规模 20 年
械制造业 9 7 2. 5亿元。 有色产业营业收入 841 2. 4亿元 , 居全 国第 二位 。 能源 产业 ( 炭和 电力 ) 煤 营业收入 19 .亿元。 4 87 此外 , 钢铁 产业 营业收入突破 干亿元 , 1 9 .亿 元 , 达 76 1 石化 产业营业收入 8 78 6 .亿元 。经过多年努力 , 安徽成为全国重要 的能源和原材料 基地 、 装备制造及 高新技术 产业基地 、 电子 电器 生产基地 , 在全
一
2 0 年 ,安徽几类家电产品 的产量分别 为:冰箱 13 万 08 1 1 台, 洗衣机 6 5万台 , 9 空调器 68万台 , 5 分别居全 国第一 、 、 二 三 位, 已成 为全 国家 电研发和制造 中心 。汽车产量 6 . 1 8万辆 , 6 居 全 国第 8位 , 排量乘用车节 能 、 保和安全 性指标及新 能源 小 环
产能力 、 技术水平居全 国领先地位。
4 重 点 骨 干企 业 快 速 成 长 、
户数 2 0 年只 有我省的 7 . 2 0 04 6 %,0 8年提高到 9 . 5 5 %。随 着工 7 业经 济持续 增长 ,安 徽工业增 加值 占 G DP比重 由 2 0 的 0 4年
3. 1 %上升 到 2 0 3 0 8年 的 3 . 9 %,对 G 3 DP增长 贡 献 率 提 高 到
元, 90 亿元 。 达 8. 5 装备制造业营业收入 29 亿元 , 73 其中电气机
8 《 代经济》00 月( 当 21年3 上)
当
。 。
坛
P O A E C O N O R CO NTE
M R V
石化 、 冶金 等行业整体水平 不断提高 , 能源 等基础产 业得到 明 显加强。 0 8 , 20 年 安徽轻工业 ( ]口径 ) 部1 产值达到 2 9 .亿元 , 3 05
其 中家 电产业 4 9 7. 9亿元 ; 塑料 产业 2 1 4 亿元 ; 品也接近 干亿 食
为我国民族汽车 自主品牌的典范 ,其 中奇瑞 去年整车销售 3 . 56 万辆 , 稳居 国内乘用车销量 前五名 , 连续八年 蝉联 自主品牌销 量冠军 。材料工业以马钢 、 铜陵 有色、 海螺 为代 表 , 成为业内有 影响力的领军企业 , 中马钢钢材 产量在全国单体钢企中列第 其
矿、 建材 、 冶金等大型成套装备产品具备较强竞争 力。电解铜产
量 5. 3 8万吨 , 铜材 5 . 68万吨 , 高精度铜板带 、 漆包线等一批特色
产品在全国保持领先 。 粗钢产量 17 . 70 2万吨 , 钢材 1 0 .万吨 , 9 66
分 别 居全 国 第 9 、 1 位 第 1位 , 型 u 型 钢 、 型钢 、 大 H 中小 型钢 、
铁道 用钢居全 国前列 , 球墨铸铁管产量居全 国之首 。硫酸产量
3 9万吨、 2 化学农药 2 . 0 2万吨 , 均居全 国前列 , 柠檬酸 、 浓硝酸 、 特种橡胶制品等在 国内具有明显竞争力 。 VC型材 、 P 管材 6 万 5 吨, 塑料建材 产业步入全 国先进行列 , 非金 属矿深加 工产品生
国工 业 发 展 和产 业 格 局 中的 地 位 日益 突 出 。
3 主 要 产 品 产量 大幅 增 长 、
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2 %, 2 增速居 中部 第一 、 国第三 位 ,09 全 2 0 年 9月当月增长 2 . 增速跃 居全 国第一位 。最近 , 6 %, 5 湖北省经
信 委组成考察组 , 安徽 进行了 为期 四天 的考 察 , 赴 与安徽 省工 业主管部门进行 了座谈 , 参观了合肥 滨湖新 区和芜湖 、 陵两 铜 市经济技术 开发区 以及合肥熔安 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 奇瑞 汽车 公 司 、 陵有色公 司等十余家企业 , 到之处无 不感受到 安徽 铜 所 工业快速前进 、 奋起赶超的步伐 。
5. 成为推动经济增长 的主导力量。 3 %, 4
2 优 势 主 导 产 业 日益 壮 大 、
近几年 , 安徽培育了一批在 国内有地位 、 具有国际 竞争力的
大型企业。汽车工业以奇瑞公 司、 江淮汽车企业集团为代表 , 成
近几年 , 安徽轻工家电、 装备制造产业迅速 崛起并不断壮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