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上学》读后感多篇
走路上学观后感范文5篇
![走路上学观后感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f334fe2d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e0.png)
走路上学观后感范文5篇《走路上学》是一部感人的电影,电影的主要人物是渴望上学的姐弟俩,他们上学的过程感动了很多人。
你知道走路上学观后感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走路上学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走路上学观后感1有人说,《走路上学》以其唯美的画面,纯真的情感带给我们本年度最纯粹的温暖与感动.而当你看完电影,也许还会收获更多……初听片名,我的第一反映是农村,孩子们没钱乘车,只好每天跋山涉水,徒步上学.我自己就出生在农村——一个山高林密,交通极不发达,被人遗忘的角落.从小我就生活在这个狭小的盆地里,眼光从来没有越过对门的丘山,直到够上入学的年龄,父母才将积攒下的学费和自制的帆布书包拿出,我一个人扛着板凳就下山了……可是,当我看完这部电影,我才知道,片中主人公的求学过程远比我想象中的还要艰辛,至少我还能走路上学,我还有路可走,而他们,想走却连路都没有……影片以怒江福州贡县马吉乡的孩子们“溜索求学”为原型,讲述了生活在云南怒江边上的小姐弟俩娜香与瓦娃,为了到对面去上学,而不得不每天命悬一线、溜索过江的故事.这部中国首部公益题材儿童故事片,不仅勾起了我童年的记忆,也带给我更多的思索……当我看到娜香为了求学而溜索飞江时,我就隐约担心她的安全;及至她突然失手坠江,我的心立刻下沉,一阵心痛,一片冰凉.待痛稍缓,我开始思考:娜香的悲剧为什么会发生?其根源何在?是溜索的质量不好么?看上去是,其实不是,质量再好的东西,也总会有损坏的一天,溜索本身并没有错;是使用溜索的人错了?也不是,无论是父母、瓦娃还是娜香自己都不希望有生命危险;那也许错在求学,如果娜香不去上学,就不用坐溜索,不坐溜索也就不会坠江.这当然也不成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古往今来,历朝历代教育都被摆在了重要的地位,怎么会错?问题出在农村的欠发达,教育的欠发达上!试想,他们如果有钱,为什么不架桥铺路?溜索既不方便又有生命危险,他们不会不知道.问题在于他们没钱,没钱修路,没钱架桥,没钱兴办教育,更无从谈起教育的现代化.这是我们不忍去想而又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我们甚至可以更深一步的想到,从这些地方走出来的孩子,他们所受的教育是很不均衡的,他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是非常单调的,他们所学到的知识是极其贫乏的;这些求知欲高、可塑性强的花期少年,他们一出生就落伍了,在人生的赛场上,他们从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而在以后的人格重塑过程中,他们也将用去太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弥补,而这又是多么的不公平!这便是农村的不发达带来教育的不发达,而教育的不发达又导致了人生规划的滞后与悲壮.尽管他们主观上异常的努力,却只能徒添其悲壮与悲凉.怎么办?谁来救救他们?走路上学观后感2两岸之间,一条溜索,一群孩子,溜索上学。
《走路上学》观后感(15篇)
![《走路上学》观后感(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eaa55ec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8d.png)
《走路上学》观后感(15篇)《走路上学》观后感1今天,我看了一个关于大山里孩子上学的电影。
在一户人家里,小女孩叫娜香,小男孩叫瓦娃。
娜香每天都要去上学,出门时就要穿过一条怒江,她每天都要坐滑索去上学。
她的弟弟也想滑索,可他妈妈不让,瓦娃就准备偷偷滑索去体验体验。
第二天,他妈妈不在的时候,瓦娃就绑上滑索的绳子,按上那个滑索的钩子,开始滑索了。
没想到,在滑过去的时候,一只鞋掉到了地上,正好被小黄狗叼住了。
很成功,瓦娃滑到了对面,他就趴在他姐姐上课的地方,趴在那里看他姐姐上课。
可是被新来的老师发现了,老师问他是哪个班的,瓦娃不回答,直接就跑了。
因为听到了一些东西,姐姐回来后,她说什么她弟弟都懂。
第二天,老师进行家访,瓦娃就不敢露面。
最后瓦娃还是被新来的'老师发现了,可是老师把瓦娃滑索的事情暴露了,他的妈妈就要打他,幸好被老师拦住了。
瓦娃答应妈妈再也不滑索了。
老师要走的时候,送给他姐姐一双雨鞋,然后老师就走了。
可是瓦娃想要这双雨鞋,可是他妈妈不让,最终还是给了瓦娃。
第二天,他姐姐要去上学,可是看到每个小同学都穿着雨鞋,她弟弟就把雨鞋给了姐姐。
姐姐上学后就把他脱下来放在旁边,放学后,去商店买了点东西,忽然看到了一双鞋,他问了老板几元,好贵呀,她准备走的时候,忽然发现他的老师,老师帮他买了这双鞋后,就走了。
在滑索的地方,她滑到半路,鞋子掉出来了,她就去把它他放好,可是绳子断了!这下完蛋了,她他掉进水里了。
从此,瓦娃的姐姐就没了,他也好像是得了孤独症,变得不爱说话了。
最后,江上修了桥,过江也就很简单啦。
瓦娃也开心的去上学了。
我想,他妈妈也有点过分,因为万一不修桥,也不是得滑索吗,所以我想应该让瓦娃去滑索吧?我觉得这电影很好看,城市里来的这位老师对山区里的孩子很好,就像我们的老师对我们一样。
看完电影后,我往箱子里放了钱,希望这些钱能修更多大桥,能让更多的小孩不用冒着生命危险去滑索。
看完电影后爸爸教育我,像瓦娃那样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下还认真读书呢,我们该更认真的读书呀!《走路上学》观后感2这是一场关于梦想、关于未来、关于教育、关于友爱的电影。
走路上学的观后感(精选10篇)
![走路上学的观后感(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35f1f9b6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75.png)
走路上学的观后感〔精选10篇〕走路上学的观后感〔精选10篇〕走路上学的观后感篇1故事发生在怒江边上。
姐姐娜香,弟弟瓦娃。
学校在江对面,为了能上学,姐姐每天不得不冒着生命危险溜索过江,因为通往学校既没有路,也没有桥。
姐姐能天天上学,让弟弟瓦娃羡慕不已,但妈妈不让他去,一定要爸爸回来带他溜索才放心。
可爸爸在外面打工,总也不回来。
瓦娃于是就偷偷溜索过江,来到了日思夜想的学校,偷听了教师讲课。
这一切让刚来支教的聂教师发现,聂教师在家访中无意暴露了这个机密。
妈妈暴怒,最后瓦娃容许不去溜索,要以姐姐的红雨鞋为交换条件。
影片中的怒江边,美丽无比。
村口滔滔的江水,孩子们纯真无邪的眼神,那只叫明明的,很懂事的狗。
对于外来者来说,这一切无疑有着非凡的吸引力,与城市喧嚣的生活形成强烈的比照。
在影片观看中,我感受到的却是一种美丽背后的沉重。
刚来的聂教师要去洗手间,却发现“洗手间”原来只是一间简陋的茅房:时值冬天,聂教师却发现孩子们都穿着拖鞋甚至光着脚上课。
课堂上满是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操场上是一片欢歌笑语。
可这一切都让人感到心疼。
聂教师为孩子们的脚细心地量了尺寸,给每个孩子都买了双雨鞋。
这雨鞋,成了孩子们快乐的泉,也成为娜香一家悲剧的开场。
瓦娃偷偷溜索过江,妈妈知道后大怒,最后他以姐姐的红雨鞋做为再不去溜索的交换条件――他实在太爱那雨鞋了,那崭新的,艳丽的红雨鞋,睡觉时都抱在怀里,梦里都露着笑容。
懂事的娜香容许了,每天还是穿着拖鞋溜索。
娜香在给家里买盐的时候,看到了一双合适瓦娃穿的鞋。
很廉价,才十六块五。
但这也远远超出了她所能购置的范围,她认真地看了看那鞋子,最后还是把鞋轻轻放了回去。
正巧聂教师看到这一幕,她把鞋子买下来,让娜香送给弟弟。
兴高采烈的娜香,带着满心欢喜,急着溜索回家,把鞋给弟弟送去。
鞋子从书包里掉了出来,娜香一急,伸手去抓,人却从溜索上翻下来,掉进滚滚怒江。
从影片刚放映时起,我就感觉到这是一个很沉重的故事,却没想到情节是这般开展,这般揪着人们的心。
走路上学观后感23篇_观后感_
![走路上学观后感23篇_观后感_](https://img.taocdn.com/s3/m/174f79c6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2a.png)
走路上学观后感23篇走路上学200字1今天我看了一场感人的电影《走路上学》。
这部电影主要说一对姐弟是怎样去上学的。
里面的内容易写是:在云南怒江流域,不少山上的的孩子需要每天溜索过江去对岸的学校读书。
其危险性是不言而喻的。
弟弟叫瓦娃,姐姐叫娜香,瓦娃是个七岁的孩子,他对姐姐娜香能够江去对岸学校读书表示心生羡慕,他也想去上学。
姐姐和弟弟约定等建好了桥,就一起走路上学。
我看了电影后,我有了深深内疚,现在都是爸爸和妈妈开车送我们上学的,而山区里的小朋友去上学要经过重重困难才到学校上课。
山区里的人很穷,他们就连鞋子都买不起,我们现在是想要什么有什么。
山区里的小朋友爱惜学习,我们也要像山区里的小朋友一样爱惜学习、不怕苦,不怕累克服重重困难。
因此,我们要学会知足、学会感恩。
走路上学观后感200字2周六下午,我和妈妈一起到坂田大会堂观看《走路上学》的电影后,感触很多。
我看到山区里的小孩,生活很艰苦,住在破旧的房子里,房子里陈设简陋,没有一样像样的家具,没有电视、电话;孩子穿着破烂,且没有像样的鞋子穿,大冬天都打着赤脚;他们渴望上学,但上学的路很艰辛,必须溜索道才能到江对面上学,每天都冒着很大的生命危险,能走路上学是他们最大的梦想。
我作为生活在都市的小学生,我要珍惜目前所拥有的生活,好好珍惜上学的机会;我要有爱心,我要把旧玩具、旧衣服、看过的课外书等捐给山区里的小朋友。
走路上学观后感200字3瓦娃是一个7岁的傈僳族孩子,他对于姐姐娜香每天能和小伙伴一起溜索过江读书好生羡慕。
妈妈坚持要瓦娃等爸爸回来带着才可以溜索。
可是,在外打工的爸爸总也不回。
终于,没能抵抗住来自对岸的诱惑,瓦娃独自偷偷溜索过江了,看到了心仪已久的学校。
没想到,瓦娃溜索过江的秘密居然被第一次来家访的聂老师戳破了。
是聂老师送来的那双红雨鞋把瓦娃留在了家里。
他答应妈妈和姐姐:有了这双鞋,他就不再偷着溜索。
第二天一早,懂事的瓦娃又把这双漂亮雨鞋还给了姐姐。
2022年走路上学观后感15篇
![2022年走路上学观后感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31b8ed2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16.png)
2022年走路上学观后感15篇上学,但弟弟每天也不闲着,在家里等姐姐放学回家。
后来,学校里来了一位深圳的聂老师,老师刚来不久就给每个同学买了一双鞋,瓦娃非常喜欢姐姐的鞋,连睡觉也抱着。
第二天,姐姐要去上学时,瓦娃帮姐姐擦脚、穿鞋。
后来,聂老师也给了娃娃买了一双鞋。
但在娜香溜索回家时,鞋差点掉了。
姐姐却为了救鞋而掉进了江里,死了。
自从姐姐死了,瓦娃就在也不说话,每天回忆着与姐姐在一起的快乐时光。
看着弟弟瓦娃给姐姐娜香擦脚,穿鞋的场景让我不由的掉下眼泪。
这时,我感到很惭愧,一个年龄比我小的小弟弟都愿意给姐姐擦脚、穿鞋,可我为什么就做不到呢?我连哥哥姐姐的鞋都不敢碰——嫌太臭,更不用说穿鞋了。
这时,我红着脸低下了头。
当娜香死后,瓦娃一直回忆着与姐姐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这些回忆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做亲情。
亲情的爱是没有任何一种,可以代替的。
而我与哥哥姐姐们每天打打闹闹的,从没安静过。
早上,先起床的人总会吵醒别人,不让人睡个好觉;中午,吃饭前老是说别人挑这挑那的;晚上,睡觉前还会吵谁睡觉姿势最差,谁会打呼噜。
总而言之从没停过。
从这部电影中,除了让我懂得什么是亲情以外。
最重要的是让我们明白了:山里的孩子需要我们的帮助,需要的爱!等我长大了,会挣钱了,那我一定要多献爱给他们,让他们不再过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
不已,但母亲一定要爸爸回来带他溜索才安心。
可父亲在外面打工赚钱总都不回家。
因此瓦娃就悄悄溜索过江,赶到了日思夜想的院校,偷听了老师上课。
聂教师为小朋友们的脚仔细地量了规格,给每一个孩子都买来双雨鞋。
生活就是这样一天一天宁静地过去了,有一天,娜香在给家中买盐的情况下,看到了一双合适瓦娃穿的鞋。
很便宜,才十六块五。
但是她的手里只剩余找到的一块钱,她认真地看了看那靴子,最终把鞋轻轻地放了回来。
恰巧聂教师见到这一幕,她把靴子买下来,让娜香赠给弟弟。
瓦娃由于姐姐的离开遭到重特大严厉打击,此后后再不说一句话。
当聂教师给他们上课的时候,要看一下他的画。
电影《走路上学》观后感(精选33篇)
![电影《走路上学》观后感(精选3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6b16cbb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ba.png)
电影《走路上学》观后感(精选33篇)电影《走路上学》观后感篇1在我们大城市里,我们完全感受不到乡村里小朋友们对上学的渇望和憧憬。
有一部《走路上学》的电影让我深有感触,让我带大家进入这感人的世界吧!在电影里,瓦娃生活在一个贫困的村子里,他渴望能像姐姐娜香一样上学。
但是从家里到学校之间有一条河,要溜索过河才能到学校,瓦娃的妈妈出于担心就不让他过河去学校,他只好等待爸爸从城里打工回来才带他一起过河。
好消息终于来了,城里要来一位老师。
当这消息从村长嘴里吐出来时,整个学校都变得生龙活虎,大家都十分高兴,可期盼了。
不久后,村里果真来了一位和蔼可亲、年轻的女老师,这位美丽的女老师姓“聂”,刚好领任了娜香这一个班,这时,顽皮的瓦娃知道这个消息自己偷偷溜索过河,跑到姐姐娜香的教室门口偷偷的看,站在窗外的他是多么想读书呀!不料,聂老师从办公室里出来,准备上厕所时,发现了瓦娃,“这位同学,现在是上课时间……”话没说完,瓦娃就一溜烟的跑出校门了。
娜香回到家时,微笑着对瓦娃说:“咱学校今天来了一位城里的女老师,可漂亮了。
”瓦娃因为见过聂老师,便回答:“是呀!可漂亮了”。
姐姐迷惑不解在问:“哎!你咋知道的?”“嘿!我今天背着妈妈溜索过河去了学校看到的。
”姐姐指了指瓦娃,瓦娃马上补充“别跟妈说哦!”姐姐看了看瓦娃“吹牛了!”聂老师到娜香家访,刚进门,就认出了瓦娃,“你就是那个天天在学校门口看我们上课的小朋友吧!我们见过的。
”瓦娃马上缩到妈妈背后,“没……没有……见过。
”瓦娃发抖着说。
妈妈脸色顿时苍白了,拿起扫把追打,经过大伙的劝说,妈妈才停止追打。
聂老师走的时候,还留下了一双雨鞋,瓦娃把雨鞋抢了过来,说有了雨鞋,就不用溜索了。
第二天,懂事的瓦娃把雨鞋还给了姐姐娜香,娜香过河后,在铺子里看中了一双很喜欢的鞋子,聂老师帮娜香付了鞋钱,并叮嘱娜香把鞋子给瓦娃,在姐姐在溜索过程中,鞋子掉了下去,娜香伸手去抓,但绳索失去了平衡,娜香也跟着掉进了河中。
2022走路上学观后感15篇
![2022走路上学观后感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329f4dd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6f.png)
又发生了。娜香回家时,瓦娃的鞋从书包里掉了出来,她想去抓, 但一翻身,人却从索上摔了下去,我一惊,心立刻沉了下去,娜 香就这样离开了,观后感《《走路上学》观后感》。六个月后,政 府在怒江上修了一座桥,瓦娃终于可以上学了!但他多么渴望和 姐姐一起上学啊!他体会到了失去亲人的痛苦,他一定会加倍努 力学习。
看了这部电影,我心中涌起一种从未有过的感动,眼泪在我 的眼眶中直打转,不知是温暖,还是震撼。走在回家的路上,呼 吸着潮湿的空气,我回想自己,上学时我坐着自己的私家车,背 着好看的书包,穿着漂亮的鞋子,每天妈妈接送,而这些贫困山 区的孩子却只能坐溜索上学,尽管那么危险,他们却执著上学, 相比之下,我是多么的幸福啊。偶尔有一次妈妈带我坐公交车上 学,我还叫苦叫累,然而,对他们来说,能走路去上学却是一种 莫大的幸福。以前妈妈常说我身在福中却不知福,我总是不以为 然,觉得身边的许多小朋友和我一样都享受着同样的生活,甚至 比我更优越,我没有什么特别的,而今天通过观看《走路上学》 这部电影,从山区孩子的身上我懂得了什么是幸福,什么是珍 惜……
,老师掏出自己的钱给弟弟 买了一双布鞋,但是娜香在过溜索时,鞋子从她的包中掉出来,她 不顾一切的想去抓住那双鞋子,这时溜索绳子开了,娜香永远的 掉进了怒江。瓦娃眼看着疼爱自己的姐姐娜香走了,非常伤心, 就再也没说过一句话,没上过学校。直到六个月后,政府修了桥, 瓦娃才上学了。
第8页 共26页
一个不小心却从索道上翻了下来,掉进滚滚的'怒江中…… 瓦娃因为姐姐的离去遭受重大打击,从此以后再不说一句话。
当聂老师给他上课时,要看看他的画。瓦娃无声地带着老师来到 一处房梁前。那是一座美丽的桥,桥下是滔滔的江水,桥上是姐 弟俩,手拉着手,快快乐乐地去上学……这就是瓦娃的梦,能走 路上学,不在溜索。可是姐姐再也看不到弟弟的画了……
《走路上学》观后感15篇
![《走路上学》观后感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213cba6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c5.png)
《走路上学》观后感15篇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
千万不能认为观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走路上学》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走路上学》观后感1昨天,老师为我们推荐了一部电影《走路上学》,观后,我感触很深。
本片主要写生活在云南怒江边上的少数民族孩子瓦娃和娜香姐弟俩为了上学只得溜索过江,冒着随时都有可能掉到江里的危险去读书的故事。
影片后面部分,姐姐娜香在商店里为弟弟看中了一双鞋子,却没有足够的钱去购买。
最后,从城里来的聂老师为她付了钱,娜香给老师道谢后,便溜索回家,但是在溜索途中鞋子从包里掉出来,娜香想去把它重新塞回包里,谁知,绳子突然断了,娜香不幸坠入翻腾的怒江,小小身躯被汹涌的江水瞬间吞没!在此之前,娜香的妈妈也在过江途中遇到过危险,在妈妈的心里留下了阴影,所以妈妈一直不让娜香弟弟去上学,弟弟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很想去读书,但姐姐发生意外后,使弟弟一度抑郁,后来在聂老师的开导和劝说下,妈妈才同意弟弟去上学。
那些在贫困山区的孩子们与我们这些城里孩子相比,他们的生活学习条件实在是太差了,在那么艰苦和恶劣的条件下,他们还想法去上学读书,而我们每天走着宽敞的马路,坐在明亮的教室里,上学放学还有父母接送,条件不知要比他们好多少倍,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走路上学》观后感2在我们的心中,军人有着保家卫国的大爱;老师有着无私奉献的关爱。
今天的开学典礼上一部名叫《走路上学》的电影让我明白了,即使是像我们这样平凡的孩子也会有感人至深、永恒的爱!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小女孩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
他们居住在怒江大峡谷,要想过江,必须滑索过去。
在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姐姐从滑索上掉下去的那个瞬间。
姐姐从江对岸带回一双鞋,是给弟弟穿的,因为她的包太满了,所以在溜索的过程中,给弟弟的鞋子掉下去了,她情急之下伸手去够,就在这时;轮子失去了重心,女孩不幸掉落,陨落于花季。
2023年《走路上学》观后感(通用31篇)
![2023年《走路上学》观后感(通用31篇)](https://img.taocdn.com/s3/m/3857bea3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a5.png)
2023年《走路上学》观后感(通用31篇)《走路上学》观后感篇1今日,我们一家人一起观看了一部电影一一《走路上学》,看完之后,我从中深受启发。
故事主要内容讲了一个叫娜香的女孩和她的弟弟瓦娃的故事。
主子公住在离城市很遥远的峡谷里,峪谷间有一条很宽很长的江,为了上学,和学校一江相隔的孩子们必需每天冒着生命危急溜索上学。
溜索非常危急,只要稍有不慎,就可能从百米高空掉下去,所以她们每天都非常的当心。
可是,悲剧还是发生了,娜香的新老师给瓦娃买了双鞋,在娜香带回家的路上发生意外溜索断裂,娜香从溜索上掉落而死。
六个月后,江上的桥建好了。
可是娜香却不在了,那走路上学的诺言呢?它还在,只不过,只有瓦娃一个人罢了。
看完这部电影,我热泪盈眶,我太惭愧了,比起他们,我们简直活在天堂。
他们冒着生命危急去上学,而我们每天爸爸妈妈开着轿车、电瓶车把我们安平安全的送到学校。
他们家里有一双冬天的鞋子,就快乐的不得了,可我们有很多鞋子了,还不知足,又买新的。
我从中感悟到了,峡谷里的孩子在这么苦的条件下都好好学习,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努力呢!听说,这部电影由真实故事改编的,我举荐大家观看这部电影,看完它,你肯定会深有感悟。
《走路上学》观后感篇2上学。
因为瓦娃还小,所以他妈妈不放心他独自溜铁索过大江去上课,太危急了!他便自己偷偷溜铁索到学校的窗户外看小挚友读书。
他妈妈知道后很生气,要打他,但他仍旧渴望上学。
有一天,瓦娃的姐姐把老师送给瓦娃的鞋子带回家,而她自己却在溜铁索时不慎将鞋子掉落了江,她就想抓紧拽住鞋子而松开了拉铁索的手,结果掉下江去了,被无情的江水沉没了。
瓦娃和他妈妈失去了亲人后特别的哀思。
为了山区的孩子能平安读书,乡书记、校长和新来的老师四处奔跑,向社会各界人士呼吁捐款建桥、挽救山区失学儿童,最终建成了一座大桥。
从今,这里山区的孩子们可以平安地过桥上学了,瓦娃盼望已久的愿望最终实现了。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特别感动:山区的孩子们克服艰苦环境,不怕苦、不怕危急坚持去上学、渴望去上学感人事迹深深地打动着我的心。
走路上学观后感5篇
![走路上学观后感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7c8d833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a2.png)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并把爱传递下去,形成一道爱的“溜索”!
全文约:365字,阅读时间:44秒。
走路上学观后感篇3
我们在学校观看了走路上学,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瓦娃和娜香姐弟俩的生活。这个故事发生在云南怒江的一个山区,大山里住着一对可爱的小姐弟,因为姐姐想上学,所以每天都要冒着生命危险溜绳索一次又一次的过江上学。他们常年赤脚,几乎没有鞋穿……
正当姐姐心怀激动的抱着城里老师给弟弟瓦娃买的新鞋准备过江回家时,姐姐大意了,一时失手,不幸坠落在江中……这一片段我非常感动,姐姐不顾自己的生命去保护鞋子,照我看来姐姐对弟弟非常的疼爱。这应该值得我学习。自从瓦娃失去姐姐以后,他那寂寞的眼神拼命回忆和姐姐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姐姐的微笑却被无情的江水吞没了……
可是,有一天,姐姐遭遇了不幸。那天,姐姐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进了小店,买了一袋盐,回头想走的时候,她发现了一双好看的鞋子,便想把它买下来,给弟弟穿。可是钱不够,这时,她学校的聂老师走了过来,将这双鞋子买下送给了姐姐,说:“快把这鞋拿回家,给你弟弟吧!”姐姐谢过老师,急忙赶回家去。她走到铁索旁,将钩子钩在了铁索上,把绳子绑紧,就滑了出去,就在这时悲剧发生了。给弟弟新买的鞋子从背包里掉了出来,姐姐一急,伸出双手去救鞋,不幸的是那钩子却脱了出来,姐姐从铁索上直往下掉,直听“扑通”一声,姐姐掉入了滚滚的江水之中......
全文约:549字,阅读时间:68秒。
这部电影让我非常感动。因为,姐姐为了抢救弟弟的鞋子,竟然不顾自己的安危,可见他们姐弟俩的感情是多么的深厚啊!
《走路上学》观后感15篇
![《走路上学》观后感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9c7f412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75.png)
《走路上学》观后感15篇《走路上学》观后感1影片根据真人真事改写。
院校在江正对面,为了更好地能念书,姐姐每日迫不得已冒着生命威逼溜索过江,由于通向院校既沒有路,都没有桥。
观察姐姐能每天念书,弟弟瓦娃艳羡不已,但母亲肯定要爸爸回来带他溜索才安心。
可父亲在外面打工赚钱总都不回家。
因此瓦娃就静静溜索过江,赶到了日思夜想的院校,偷听了老师上课。
聂老师为小伴侣们的脚认真地量了规格,给每一个孩子都买来双雨鞋。
生活就是这样一天一天安静地过去了,有一天,娜香在给家中买盐的状况下,看到了一双合适瓦娃穿的鞋。
很廉价,才十六块五。
但是她的手里只剩余找到的一块钱,她仔细地看了看那靴子,最终把鞋轻轻地放了回来。
恰巧聂老师见到这一幕,她把靴子买下来,让娜香赠给弟弟。
瓦娃由于姐姐的离开遭到重特大严峻打击,此后后再不说一句话。
当聂老师给他们上课的时候,要看一下他的画。
瓦娃无音地区着老师赶到一处房梁前。
但是姐姐从今看不见弟弟的画了在早春的阳光里,瓦娃似乎又看到了姐姐,姐弟俩手牵手,鸟儿一般从桥上飞过看完了这部影片,我很打动,这走路上学的承诺、这绝不去世的姐弟之情、这念书的冲动在我脑海中里浮想,由于我不简单在埋怨父母,说她们沒有帮我好的生活,由于我再不简单埋怨自身的弟弟,跟他闹看法,跟他打架斗殴,只是去疼惜他,维护他另外由于我期盼,在这些偏僻的山区的孩子们,必需溜索到对岸上学的孩子们,让她们获得援手,在那一条江上,修建一座善心桥,让她们能去除生命威逼,每日高兴奋兴地走路上学。
《走路上学》观后感2对于怒江边上那些需要溜索过江的孩子来说,能够走路上学,竟然是一种莫大的美好……故事发生在云南的怒江,姐姐娜香和弟弟瓦娃生活在怒江四周,姐姐娜香每天要溜索过江到对岸上学,穷苦的娜香在溜索回家的时候,不当心把从深圳来支教的聂老师送给她弟弟瓦娃的鞋子掉到了滔滔江水中,她想用双手去接那来之不易的鞋子,而身体失去了平衡,鞋没接着,自己却像落叶一样无助的掉进了无情的江水之中……我看到了这一幕,心里猛地一震,眼眶立刻布满了泪水,为了一双鞋而丢了性命,由此可见,他们是多么贫困啊,而我们呢,每天都是“专车接送”,但他们只要有路上学就满意了,她为了一双鞋子丢了性命,我们却在家里怨天尤人,这道菜不好吃啊,那件衣服不好看,等等,更可恶的是,有些人还搞铺张,饭吃到一半就不要了,水龙头打开了却不准时关上,我们的生活条件这么好,与《走路上学》里的家庭比起来,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走路上学》观后感(优秀3篇)
![《走路上学》观后感(优秀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fdf78c5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b0.png)
《走路上学》观后感(优秀3篇)《走路上学》观后感篇一鞋,这样生活的必需品,家家都有。
拖鞋、皮鞋、皮靴、布鞋、运动鞋……各式各样的鞋,在商店的橱窗里,五彩缤纷,光鲜诱人。
我们按照各自的喜好去买;各自的尺码去买;天气的冷暖去买。
可是,在云南怒江边的那一群孩子们,却几乎没有对鞋子模样的印象,整天踏着一双白色拖鞋,就连寒冷的严冬季节,也是如此。
城里来的老师们看了都不忍心:自己一个成年人都带着围巾、穿着毛衣、踏着皮靴;一个十岁不到的孩子怎能踏着拖鞋走路?当第一双鞋被递到瓦娃手里,他便爱不释手,仿佛一颗钻石,价值连城。
但那在我们看来,不过是摊上的小货,至于价格,更是“小菜一碟”,几秒钟的事情:拿包、付钱、拎鞋、走人。
可对他们来说,这似乎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奢望。
当镜头瞄准女教师的皮靴与孩子们一双双赤裸的小脚时,我震撼了!生活在怒江旁的他们,是多么地执著。
为了学习,他们每天都冒着生命危险溜索过河,到达河对岸破旧不堪的学校上学。
而所谓的上学,只是读读唐诗,学学简单的数学而已,根本谈不上规范化。
放学回家,更是要做成堆的家务,承担着他们这个年龄不该承受的负担。
母亲则更是累,更是苦,无暇旁顾孩子的学习与生活。
天啊,生活是多么地讽刺!一边是深圳的我们,想要什么几乎全可以得到满足,以至于过生日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礼物,因为都有;而另一边,却是那群怒江边的孩子们,对于他们来说,就连我们日常生活再普通不过的一件事情,也需要拿生命来作赌注。
每个人的命运都不同,那么,我们一出生便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命运:一个生活在中国经济特区——深圳的,衣食无忧的孩子。
相比他们的生活,我们真的是好到没法形容:天冷了,会有暖气;平时如果想去看场电影,坐在私家车里,几分钟就到了影院。
既然我们已经拥有,为何不好好珍惜呢?《走路上学》观后感篇二看过《走路上学》这部电影后,我深受感动,那一幕幕感人的画面触动着我的心灵。
《走路上学》里面有这样一个情节,小姑娘娜香为了保护弟弟的新鞋,在翻身去抓鞋的时候,娜香被那来势凶猛的怒江给吞噬了。
最新走路上学观后感范文十篇
![最新走路上学观后感范文十篇](https://img.taocdn.com/s3/m/99122ca5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a1.png)
最新走路上学观后感范文十篇《走路上学》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了生活在云南怒江边上的瓦娃和娜香小姐弟俩,为了到江对面学校去上学,不得不每天命悬一线、溜索过江的故事。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走路上学观后感范文十篇,希望大家喜欢!走路上学观后感范文1今天,爸爸妈妈陪我一起去南油剧院看电影:《走路上学》,有很多同学都来看《走路上学》呢。
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认识了这个电影中的主角,娜香和瓦娃。
他们生活在大山里,他们渴望上学,但是他们上学的环境非常的艰苦,没有路可以走,他们从江的一边到另一边去上学,要滑着溜索过去,一不小心就会掉下来掉进江里,娜香就是在放学回家的时候掉进江里淹死了。
所以,他们很渴望有桥可以过江上学。
电影中的主角瓦娃有两个最大的愿望,一个是能够去上学,第二个是想修一个桥,有两次他还偷偷的溜索到江对面的学校的课堂外听课,瓦娃还用粉笔画出了一座桥,他非常羡慕他姐姐能够上学,能够在学校里和同学们玩、学习。
电影看完的时候,我深受感动,对比起娜香和瓦娃,我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比他们好多了,所以我要珍惜现在的学习生活,我觉得我以后要向他们一样爱学习,特别是要主动的学习,完成作业。
要做一个孝顺的孩子,不淘气,不让爸爸妈妈生气。
走路上学观后感范文2我看《走路上学》这部电影,这部电影讲的是发生在怒江边的故事,非常感人,故事的情节大体是这样的:在怒江边上,有一所希望小学,江对面住着一些人。
在这一些人里,有一位小姑娘叫娜香,她有个弟弟叫瓦娃,她的父亲去城里打工了,奶奶又生病了,只有妈妈来照顾她们,每天,娜香和小伙伴们都是溜索过江去上学,但他妈妈却不让瓦娃去上学,因为他妈妈有一次差点掉进江里,只有父亲回来的时候才可以去上学,父亲能保证瓦娃的安全。
娜香的学校从城里来了一位新老师,她对学生很好,很关心学生。
有一天,娜香去买盐,她看好了一双鞋,想买,但钱不够,被新来的老师看见了,老师掏钱买下了这双鞋,送给了娜香,娜香很感动的向老师鞠了一躬,走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路上学》读后感(精选多篇)第一篇:走路上学读后感周末虽然阳光明媚,但是我的心情却格外沉重,因为我看了一部电影《走路上学》,走路上学读后感。
这部电影很感人,女主角娜香和男主角瓦娃,虽然和我们一样的年龄,但他们为了上学,冒着生命危险溜索过江。
瓦娃是娜香的弟弟,因为妈妈陪姐姐溜索时差点落入江中,不准再让瓦娃溜索。
但他很想去姐姐的学校看看,就趁妈妈出去干活的时候把溜索用的工具拿出来,他顺利的过了江,找到了那座学校,老师正在讲课,瓦娃就趴在窗口听。
看到这时,我觉得我们真的很幸福,傈僳族的孩子是多么的渴望上学呀!聂老师很同情这些山区里的孩子,看到同学们大冬天穿着拖鞋上学,就用尺子量了每个同学的脚,叫城里的人们按照尺寸给每个人买了一双合脚的雨鞋。
还特地到每个同学家里送鞋子。
来到娜香家里时,认出了瓦娃,娜香的妈妈气得拿着鸡毛掸子冲着瓦娃就打。
聂老师拦着她妈妈瓦娃才免了一顿打。
他很喜欢聂老师送给娜香的红雨鞋,并答应有了红雨鞋之后不再溜索。
娜香就答应他了。
不过,第二天,他又把雨鞋还给了娜香。
娜香去商店买盐的时候,看到了一双漂亮的白鞋子,很便宜,才16.5元,他想给瓦娃也买一双,可是浑身上下只剩下一块钱了。
她认真地看了看那鞋子,最后还是把鞋轻轻放了回去。
正巧聂老师看到这(本站向你推荐)一幕,她把鞋子买下来,让娜香送给弟弟。
兴高采烈的娜香,带着满心欢喜,急着溜索回家,把鞋给弟弟送去。
鞋子从书包里掉了出来,娜香一急,伸手去抓,人却从溜索上翻下来,掉进滚滚怒江……自从姐姐娜香死后,瓦娃没说过一句话。
聂老师周末专门给瓦娃补课,可是任凭聂老师怎么逗,他一句话也不说,他带聂老师走到了门前,门栏上有幅画,是瓦娃站在未来的桥上。
瓦娃缓缓的拿起粉笔,在小男孩的旁边,画上了他姐姐,娜香.........七个月后,桥建好了,瓦娃终于可以走路上学了,他想起自己能跟姐姐走路上学那就太幸福了,可是.........电影结束后,我拿出了50块钱,毫不犹豫的投进了捐款箱。
我知道这是微波之力,只能尽一片爱心。
我们所不知道的,还有多少这样贫困的山村?还有多少个孩子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无法上学?多么希望,有很多很多这样的桥,通过这些桥,让那些仍处在贫困边缘的孩子们获得知识,读后感《走路上学读后感》。
也多么希望有很多很多的心灵之桥,把我们和他们紧紧地连在一起,让我们与他们一起,获得心灵的慰籍。
同样是一片蓝天,同样是一样的年龄,看看我们上学的路,再看看他们上学的路,看看我们的学校,再看看他们的学校,真是天壤之别!我要奋发学习,克服一切恶困难,掌握本领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我们要尽力帮助山区孩子早日实现上学的梦想!-------------------鞋,这样生活的必需品,家家都有。
拖鞋、皮鞋、皮靴、布鞋、运动鞋……各式各样的鞋,在商店的橱窗里,五彩缤纷,光鲜诱人。
我们按照各自的喜好去买;各自的尺码去买;天气的冷暖去买。
可是,在云南怒江边的那一群孩子们,却几乎没有对鞋子模样的印象,整天踏着一双白色拖鞋,就连寒冷的严冬季节,也是如此。
城里来的老师们看了都不忍心:自己一个成年人都带着围巾、穿着毛衣、踏着皮靴;一个十岁不到的孩子怎能踏着拖鞋走路?当第一双鞋被递到瓦娃手里,他便爱不释手,仿佛一颗钻石,价值连城。
但那在我们看来,不过是摊上的小货,至于价格,更是“小菜一碟”,几秒钟的事情:拿包、付钱、拎鞋、走人。
可对他们来说,这似乎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奢望。
当镜头瞄准女教师的皮靴与孩子们一双双赤裸的小脚时,我震撼了!生活在怒江旁的他们,是多么地执著。
为了学习,他们每天都冒着生命危险溜索过河,到达河对岸破旧不堪的学校上学。
而所谓的上学,只是读读唐诗,学学简单的数学而已,根本谈不上规范化。
放学回家,更是要做成堆的家务,承担着他们这个年龄不该承受的负担。
母亲则更是累,更是苦,无暇旁顾孩子的学习与生活。
天啊,生活是多么地讽刺!一边是深圳的我们,想要什么几乎全可以得到满足,以至于过生日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礼物,因为都有;而另一边,却是那群怒江边的孩子们,对于他们来说,就连我们日常生活再普通不过的一件事情,也需要拿生命来作赌注。
每个人的命运都不同,那么,我们一出生便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命运:一个生活在中国经济特区——深圳的,衣食无忧的孩子。
相比他们的生活,我们真的是好到没法形容:天冷了,会有暖气;平时如果想去看场电影,坐在私家车里,几分钟就到了影院。
既然我们已经拥有,为何不好好珍惜呢?第二篇:走路上学《走路上学》观后感今天晚上,我要去学校看电影。
电影的名字叫《走路上学》“耶!电影开始了!”我高兴地叫了起来。
电影的开头,有一个小女孩正高兴地走着,穿着一双拖鞋,她的名字叫娜香。
很显然,她的家庭不宽裕,和我们对比一下,我们是吃的饱穿的暖,哪有一项不好的,她倒跟我们相反。
她拿着很粗的绳子,来到了溜索的钢绳前,把绳子的一端套在腰上,另一端挂在钩子上,把钩子挂到钢绳上,顺着钢索溜到对岸,动作非常熟练。
顿时,我的小心脏“扑通”“扑通”地直跳,好像我自己也在溜钢索一样。
我们都是走的很平坦的路,而且是坐校车的,跟他们比起来我们幸福多了。
有一次,娜香他们学校来了一位女老师,她非常负责任。
有一天娜香的妈妈叫她去买食盐,她买完之后,看中了一双很漂亮的布鞋,被她老师看见了,老师就买来送给她,当她溜索回家的时候,一不小心鞋子掉进了怒江,她为了抓到掉落的鞋子,自己也掉进了怒江。
娜香还有一个六七岁的弟弟,叫瓦娃。
瓦娃听说自己的姐姐掉进了怒江之后非常伤心,之后就很少说话了。
他妈妈也很伤心。
他妈妈为了让瓦娃开心一点,就把娜香学校的那位女老师请过来指导瓦娃学习,瓦娃的心情渐渐的好了起来。
几个月过后,怒江上建起了一座铁桥。
瓦娃背着书包走在桥上时他看着姐姐生前送给他的风车,想到姐姐和自己走在桥上和自己一起去上学的情景。
看了这部电影后,我感觉到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好好珍惜这样美好的生活,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为国家做贡献。
李1的或坐公交上学,有的还有家长陪同,谁体会过溜索渡江的辛苦啊,谁又能想象到渡江有多么大的危险啊。
大家应该珍惜我们的美好生活,不要埋怨现在的小麻烦。
我也希望贫困山区的孩子们能过上快乐的生活。
看完电影,我久久不能平静,老是浮现姐弟俩渴望上学的情景,和他们相比我们太幸福了,我以后一定要刻苦努力学习,将来用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
第四篇:《走路上学》上学观后感《走路上学》观后感下午,我观看了学校组织的小电影《走路上学》,看完退场,我深有感触。
故事情节是这样的:云南怒江峡谷地区地貌险峻,湍湍江水之上没有桥可通行,坐落在其中的几户山寨人家孩子只能靠自制滑轮溜索过江上学,走路上学这样如此简单的事在他们看来确是遥不可及的梦。
娜香和瓦娃这对情比金坚的姐弟就是这样一户普通人家的孩子,姐姐娜香溜索上学,弟弟瓦娃却因为不能有外出打工的父亲陪同溜索,无法上学,这对于聪慧过人对上学充满无限渴望的瓦娃来说,实在是再也等不及的大事。
因此,瓦娃纯真的面庞上呈现着一片不属于孩子的忧伤。
这里的孩子要溜索上学,这里的孩子穿不起棉鞋,深圳来的支教女老师将一切看在眼里,为孩子们添置雨靴。
怎奈姐弟情深,穿上红靴子的娜香多么希望不能上学的弟弟也能拥有一双新鞋,女老师再次伸出援手。
就在这小小的幸福来临的时刻,娜香为了挽救即将落水的那双弟弟的新鞋不幸落水……从此,瓦娃一言不发,直到峡谷通桥那一天,直到他可以走路上学那一天……瓦娃是一个孤单的小孩,他的朋友只有娜香和一只叫做“明明”的小狗,他极度渴望上学,送姐姐上学,寄托他的渴望,这还不够,无惧危险与妈妈的责难,偷偷溜索去学校。
娜香送给瓦娃老师教的手工品——一只纸风车,微风习习,风车飞转,瓦娃落寞的神情下流露着“上学真好”,向往与无奈交错矛盾,小小少年,平添许多愁与苦。
娜香不在后,瓦娃自此一言不发,用画画和纸风车怀念姐姐,忧伤变作忧郁,不可名状的孤独与悲伤,瓦娃只能在这样无法自拔的情绪中与时间对抗,可是,他只是个孩子,没有人不为此心碎心疼心伤!《走路上学》,整个影片宛如一泓清泉,在这个商业电影明星大腕充斥的电影市场里,它是如此别致,带着小清新的独特魅力,用温情关怀的手法却探索出超越故事本身的更深层意义。
与这些大山中的孩子相比,我们是孱弱不堪的,我们是复杂的,我们忘记最原始的朴素理想,我们缺失的太多,远比不上那些单纯灵魂的温暖与美好……第五篇:电影《走路上学》观后感电影《走路上学》观后感5月6日上午我和妈妈在珠海大会堂观看了电影《走路上学》,这部影片讲述了生活在云南怒江边上的一个贫穷家庭中,小姐弟娜香和瓦娃与他们的奶奶、妈妈生活在一起,他们的爸爸长年在外打工挣钱,姐姐娜香为了到江对面去上学,而不得不每天冒着生命危险溜索过江,弟弟瓦娃非常向往上学却因溜索的危险而被妈妈下令呆在家里。
后来姐姐因赶着给弟弟送一双新鞋子回来,可是在溜索过江的时候,一只鞋子快要掉江了,这时她完全忘了自己的双手是在溜索,她只顾着拿鞋子,滑轮一失手,娜香、新鞋掉进了深绿、凶猛、奔流的怒江水,永远的冲走了姐姐娜香和新鞋,从此弟弟瓦娃没有了开心和快乐,整天一言不发,呆呆地坐在江边想念姐姐。
深圳来的支教老师----夏老师,被孩子们艰苦求学之路所感动。
时值冬日,当看到同学们穿着单薄的衣服,脚上穿的是凉拖鞋来上学,她为每一位学生买了双新雨鞋。
当姐姐娜香离去之后,夏老师决心要帮助这个不幸的家庭,她经常抽空过来给小瓦娃上课并教他画画,可是遭受重大打击的瓦娃还是整日一言不发,但是他用自己在房梁前画的一幅画表达了他的心愿,那幅画上是一座美丽的桥,桥下是滔滔的江水,桥上是姐弟两个,手拉着手,快乐地去上学……,这是瓦娃的梦,能走路上学,不再溜索。
可是姐姐再也看不到弟弟的画。
后来,在社会各界的爱心捐助下,一座“爱心桥”顺利建成,孩子们可以走路上学,再不用溜索了。
这部影片让我知道:“走路上学”对我们城里的孩子们来说是一件太平常不过的事情了,但对于偏远和贫穷山区的孩子们来说,能“走路上学”是他们的梦想和希望。
我们现在每天上学、放学都有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接送,我们还拥有优美的学习环境和富裕的生活条件,我们要珍惜学习的机会,做一个追求上进、热爱学习的好孩子。
同时我们也要像小夏老师那样用自己的爱心尽自所能地去帮助那些贫困山区里的孩子,让他们可以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学习、一样的快乐成长!让更多的孩子实现他们的梦想!四年级五班李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