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母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合集下载

第三章 工件的夹紧及夹紧装置(夹具设计)

第三章  工件的夹紧及夹紧装置(夹具设计)
2.偏心夹紧机构-夹紧特点 圆偏心夹紧机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动作迅
速,但自锁能力较差,增力比小,(取决于L/ρ的 比值)。常用在切削平稳且切削力不大的场合。
机械学院
第二节 基本夹紧机构
2.偏心夹紧机构-适用范围
几种常见偏心夹紧机构
机械学院
第二节 基本夹紧机构
3.螺旋夹紧机构-分类
直接夹紧式螺旋夹紧机构:拉紧式和压紧式 移动压板式螺旋夹紧机构:支点式和内嵌式 铰链压板式螺旋夹紧机构:遮盖式、杠杆式、翻转式、联动式 可拆卸压板式螺旋夹紧机构:直拆式和旋拆式
机械学院
移动式压板端面偏心轮夹紧机构
移动式压板端面偏心轮夹紧机构:主要由两个端面凸轮在不同的旋 转角度上产生的轴向位移来实现夹紧动作。它的结构简单、紧凑, 占用空间小,操作方便,但自锁性能差一些,因此,其夹紧行程受 到一定限制。
机械学院
转动式压板端面偏心轮夹紧机构
转动式压板端面偏心轮夹紧机构:主要由端面凸轮和滑动杆在转动 一定角度时产生的位移来实现夹紧动作。它的结构也比较简单,操 作方便,由于是利用杠杆原理进行夹紧,其夹紧力比较大,但占用 的空间要大一些。
夹紧力作用点的选择
2)作用在工件刚度高的部位
机械学院
第一节 夹紧机构原理
3.确定夹紧力的基本原则
夹紧力的作用点与工件变形 a)工件底面产生夹紧变形 b)改进方案
机械学院
第一节 夹紧机构原理
3.确定夹紧力的基本原则
夹紧力作用点的选择
3)夹紧力的作用点和支承点尽可能靠近切削部位,以提高工件 切削部位的刚度和抗振性。
机械学院
第二节 基本夹紧机构
6.斜楔夹紧机构-适用范围
斜楔夹紧装置常用在尺寸公差较小的夹紧装置中,主要用 于机动夹紧,且毛坯质量较高的场合。

开合螺母座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

开合螺母座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

开合螺母座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一、工艺分析1.材料选择2.加工工艺(1)车削轮廓:首先进行车削座体外部轮廓,保持较高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2)钻孔:在座体中央钻一个孔,用于安装螺母。

(3)铣削开槽:在座体底面使用铣刀加工一组开槽,槽数目和槽型可根据需要设计。

(4)背面加工:根据需要,可以进行座体背面的加工,如切割孔、复合工艺等。

3.表面处理二、夹具设计为了确保开合螺母座的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需要设计相应的夹具来辅助加工。

夹具设计应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固定性能:夹具应能够牢固地夹紧座体,确保其在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

2.定位精度:夹具应具备良好的定位功能,以确保座体在加工中的位置准确。

3.加工便捷性:夹具设计应考虑到加工过程中的便捷性,方便操作人员进行夹紧和松开操作。

根据以上要求,可以设计一种简单实用的夹具结构:夹具由上模板、下模板和夹具座构成。

上模板上刻有座体定位凹槽,可使开合螺母座的座体精确定位。

夹具座由夹具底板和两个夹具螺钉构成,可使夹具夹紧或松开。

下模板上有一个开槽,以适应底面开槽的工艺需求。

夹具的使用方法为:1.将夹具座置于工作台上,使螺钉与夹具底板对齐。

2.将开合螺母座的座体放入上模板的定位凹槽中,使其精确定位。

3.将夹具座向上移动,使螺钉与上模板的孔对齐。

4.调整夹具座的螺钉,使其夹紧开合螺母座。

5.进行加工操作。

6.完成加工后,松开夹具座的螺钉,取出加工好的螺母座。

通过以上夹具设计,可以实现对开合螺母座的稳定夹紧和精确定位,提高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

此外,夹具的设计结构也相对简单、易于操作和调整,更加符合生产的实际需要。

夹具的设计方案

夹具的设计方案

夹具的设计方案夹具的设计方案夹具是用来固定和夹持工件的装置,用于在加工过程中保持工件的位置稳定,确保加工质量和效率。

夹具的设计方案需要根据具体的加工工艺和工件特点进行综合考虑,以便满足加工要求。

以下是一个夹具的设计方案,包括夹具的整体结构、夹持方式和夹取方式。

一、夹具的整体结构夹具的整体结构应该具有足够的刚性和稳定性,以确保夹持过程中不发生变形和振动。

夹具的整体结构可以采用钢板焊接结构,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性。

夹具的上下两个夹持面采用可调节的夹持架,以适应不同尺寸和形状的工件。

二、夹持方式夹具的夹持方式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件形状和加工要求选择。

一种常见的夹持方式是使用螺杆和螺母组成的夹紧装置,通过旋转螺杆来实现夹持和松开工件。

这种夹持方式简单且可靠,适用于大多数工件。

另一种夹持方式是使用气动夹紧装置,通过气动缸驱动夹持爪来实现夹持和松开工件。

这种夹持方式适用于需要频繁夹取和松开工件的场合,具有高效和方便的特点。

三、夹取方式夹具的夹取方式也需要根据具体的工件形状和加工要求来选择。

常见的夹取方式包括平板夹取、V型夹取和自定心夹取。

平板夹取适用于平面工件,可以通过夹持面上的平板或钳口夹紧工件。

V型夹取适用于带有倒角或倾斜面的工件,可以通过夹持面上的V槽来固定工件。

自定心夹取适用于要求工件精度较高的场合,可以通过夹持面上的定心销来确保工件的位置和方向。

综上所述,夹具的设计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夹具的整体结构、夹持方式和夹取方式,以满足工件的加工要求。

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操作的方便性和安全性,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加工工艺,确保夹具的质量和效率。

同时,夹具的设计方案还需要根据具体的加工工艺和工件特点进行调整和改进,以适应不同的生产需求。

开合螺母下部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及第_40,30,65__工序工艺装备设计

开合螺母下部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及第_40,30,65__工序工艺装备设计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目录第一部分工艺设计说明书 (1)第二部分第40道工序夹具设计说明书……………………………………………………………第三部分第30道工序刀具设计说明书……………………………………………………………第四部分第65号工序量具设计说明书……………………………………………………………第五部分毕业设计体会………………………………………………………………………………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二零零七届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专业:机械制造班级:机制3061班姓名:路欣龙学号:34#一、设计题目(附图):开合螺母下部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及第_40,30,65__工序工艺装备设计二、设计条件: 1、开合螺母下部2、生产批量:中批量生产三、设计内容:㈠零件图分析: 1、零件图工艺性分析(结构工艺性及条件分析);2、绘制零件图。

㈡毛坯选择㈢机械加工工艺路线确定:1、加工方案分析及确定2、基准的选择3、绘制加工工艺流程图㈣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确定1、基准重合时(工序尺寸关系图绘制);2、利用工序尺寸关系图计算工序尺寸;3、基准不重合时(绘制尺寸链图)并计算工序尺寸。

㈤设备及其工艺装备的确定㈥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确定:确定全部工序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

㈦工艺文件制订:1、编写工艺文件设计说明书:2、编写工艺规程:㈧指定工序机床夹具设计1、工序图分析;2、定位方案确定;3、定位误差计算;4、夹具总装图绘制;㈨刀具、量具设计四设计任务(工作量):1、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设计说明书一份;2、工艺文件一套(含工艺流程卡片、某一道工序的工序卡片、全套工序附图);3、机床夹具设计说明书一份;4、夹具总装图一张(A3图纸);零件图一张(A3图纸);5、刀量具设计说明书一份;6、刀具工作图一张(A4图纸);量具图一张(A4图纸)。

五起止日期:年月日——年月日(共周)六指导教师:七审核批准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八设计评语:年月日九设计成绩:年月日第一部分工艺设计说明书1.零件图工艺性分析1.1零件结构功用分析:开合螺母下部的主要作用就是带动大拖板进行直线往复运动,而产生纵向切削力。

XK5032A螺母座加工工艺及其4-M8深20钻孔夹具设计

XK5032A螺母座加工工艺及其4-M8深20钻孔夹具设计

优秀设计摘要毕业设计是本专业集中实践环节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学习专业技术课所需的必要教学环节。

此次设计的的题目是XK5032A螺母座加工工艺及其4-M8深20钻孔夹具设计。

首先是对螺母座进行零件分析;然后确定其毛坯尺寸,根据尺寸画出毛坯图;再后进行加工工艺的设计以及确定切削用量和加工工时;最后进行指定工序的夹具设计。

关键词:螺母座,工艺设计,夹具设计.ABSTRACTGraduation is the focus of professional practice session one of the main elements is studying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courses teaching the necessary links. This design is entitled XK5032A Wing Nut Processing and 4-M8 20 deep drilling fixture design. First of parts of Block Nut analysis; Blank will then determine its size, according to the size painted rough map; After further processing for the design and determine the amount of cutting and processing time; Finally specified processes for the fixture design.Keywords: Wing Nut, process design, fixture design.目 录第一章 零件的分析 (5)1.1 零件图的分析 (5)1.2主要技术条件分析 (5)1.3 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5)第二章 工艺规程设计 (6)2.1 定位基准的选择 (6)2.1.1 粗基准的选择 (6)2.1.2 精基准的选择 (6)2.2 确定个加工表面加工方案 (7)2.2.1 在选择各表面及孔的加工方法时要综合的因素 (7)2.2.2 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8)2.3工艺路线的制定 (8)2.3.1工序的合理组合 (8)2.3.2 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9)2.3.3 加工阶段的划分 (9)2.4制定工艺路线 (10)2.5确定切削余量 (12)2.5.1粗铣底面 (12)2.5.2 粗铣螺母座的前面 (13)2.5.3粗铣中间槽 (13)2.5.4粗镗半精镗57φ圆弧面 (13)2.5.5三组孔加工 (14)2.6确定切削用量及工时 (14)2.6.1粗铣螺母座顶面 (14)2.6.2粗精铣螺母座底面 (16)2.6.3 粗精铣前后端面。

机械工艺夹具毕业设计201说明书开合螺母的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机械工艺夹具毕业设计201说明书开合螺母的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前言机械制造工艺学毕业设计是我们在学校的一个教学环节。

本次课程设计题目是产品(或工程)设计类题目。

我们这次毕业设计题目,以曾经在实习工厂实习所参观的并以此设备为参考,结合所学机械的各方面的知识,在老师指导下,查阅了许多手册,经过不断的改进,最终设计出了此次机构,从而避免了加工质量差,生产效率低,设备昂贵的问题。

在实际工程设计中,我们得到所学过的理论基础,技术基础,专业课全面的训练,为将来做好机械设计工程师的工作提供全面的锻炼机会。

我此次毕业设计的题目是CA6140开合螺母的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在老师的辅导下,对原有的结构进行了改进,从而可以减少劳动强度,计算正确,符合工作量的要求。

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在计算,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艺等方面的知识受到全面的综合训练,并有所提高,在夹具设计方面受益匪浅。

特别是老师在工作中对我耐心辅导,他对学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无不给我以深刻的影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的训练,希望在设计中能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自己今后参加实际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类似的大型课题第一次接触,经验能力方面的欠缺,错误之处一定存在,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摘要本次课程设计是以CA6140车床上开合螺母的工艺工装为基础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设计零件,加工工艺,设计一套夹具,拆画一套夹具等。

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降低劳动强度,需要设计专用夹具。

夹具方案的确定在国内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设计程序,其方案的优劣决定了夹具设计的成功与失败。

确定设计方案时应遵循以下原则:确保加工质量,结构尽量简单,操作省力高效,制造成本低廉。

这次课程设计,设计内容比较全面,所涉及的知识比较广,是对我们所学知识及应用、设计能力的一次综合检验。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既充分锻炼了我们的设计能力,又补充了在校学习期间知识和能力的不足。

夹具设计步骤

夹具设计步骤

一、机床夹具设计要求1.保证工件加工的各项技术要求要求正确确定定位方案、夹紧方案,正确确定刀具的导向方式,合理制定夹具的技术要求,必要时要进行误差分析与计算。

2.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较低的制造成本为提高生产效率,应尽量采用多件夹紧、联动夹紧等高效夹具,但结构应尽量简单,造价要低廉。

3.尽量选用标准化零部件尽量选用标准夹具元件和标准件,这样可以缩短夹具的设计制造周期,提高夹具设计质量和降低夹具制造成本。

4.夹具操作方便安全、省力为便于操作,操作手柄一般应放在右边或前面;为便于夹紧工件,操纵夹紧件的手柄或扳手在操作范围内应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为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气动、液压等机械化夹紧装置。

5.夹具应具有良好的结构工艺性所设计的夹具应便于制造、检验、装配、调整和维修。

二、机床夹具设计的内容及步骤1.明确设计要求,收集和研究有关资料在接到夹具设计任务书后,首先要仔细阅读加工件的零件图和与之有关的部件装配图,了解零件的作用、结构特点和技术要求;其次,要认真研究加工件的工艺规程,充分了解本工序的加工内容和加工要求,了解本工序使用的机床和刀具,研究分析夹具设计任务书上所选用的定位基准和工序尺寸。

2.确定夹具的结构方案1)确定定位方案,选择定位元件,计算定位误差。

2)确定对刀或导向方式,选择对刀块或导向元件。

3)确定夹紧方案,选择夹紧机构。

4)确定夹具其他组成部分的结构形式,例如分度装置、夹具和机床的连接方式等。

5)确定夹具体的形式和夹具的总体结构。

在确定夹具结构方案的过程中,应提出几种不同的方案进行比较分析,选取其中最为合理的结构方案。

3.绘制夹具的装配草图和装配图夹具总图绘制比例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均应按1:1绘制,以使所设计夹具有良好的直观性。

总图上的主视图,应尽量选取与操作者正对的位置。

绘制夹具装配图可按如下顺序进行:用双点划线画出工件的外形轮廓和定位面、加工面;画出定位元件和导向元件;按夹紧状态画出夹紧装置;画出其他元件或机构;最后画出夹具体,把上述各组成部分联结成一体,形成完整的夹具。

偏心零件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①

偏心零件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①

偏心零件的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①一、引言偏心零件是指在加工过程中,零件的几何中心与回转中心或参考轴线不重合的零件,由于偏心的存在,加工较为困难,需要采用特殊的工艺和夹具来完成加工。

本文将从工艺和夹具两个方面对偏心零件的加工进行介绍和分析。

二、偏心零件的加工工艺1. 零件加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偏心零件的加工之前,需要对零件进行准备工作。

要对原材料进行筛选和检测,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要制定加工方案和工艺路线,确定加工顺序和加工参数。

要准备好所需的工具、设备和刀具,并检查其状况是否良好。

2. 加工工艺的选择在对偏心零件进行加工时,有多种不同的工艺可供选择。

常见的有车削、铣削、钻削、镗削等。

根据零件的具体形状和要求,选择适合的加工工艺。

对于偏心零件来说,常用的加工工艺有车削和铣削。

车削适用于直径较大的偏心零件,而铣削适用于较复杂的偏心零件。

3. 加工过程的控制在进行偏心零件的加工过程中,要对加工过程进行严密的控制。

要注意刀具的选择和刀具的安装。

刀具的选择应根据零件的材料和形状来确定,刀具的安装要正确。

要掌握好加工速度和进给量的控制,确保零件的质量。

要进行加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和控制,检查零件的偏心量和表面质量,及时进行调整和修正。

三、偏心零件的夹具设计1. 夹具的作用夹具在偏心零件的加工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它是保证零件加工质量和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工具。

夹具能够固定住偏心零件,使其能够稳定地进行加工,同时还能够保证零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的准确性。

夹具的设计要满足零件的加工要求和生产效率要求。

2. 夹具的选型夹具的选型要根据偏心零件的具体形状和要求来确定。

常见的夹具有三爪卡盘、四爪卡盘、万能卡盘、万能三爪卡盘等。

根据零件的形状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夹具。

要注意夹具的质量和性能,确保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3. 夹具的设计要点夹具的设计要点包括夹具形式、夹具定位方法、夹具固定方式等。

夹具形式要根据零件的形状和加工要求来确定,可以采用单面夹具、内夹式夹具、外夹式夹具等。

端盖及其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端盖及其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端盖及其夹具课程设计说明书第一章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一、零件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在进行零件的工艺分析时,首先需要明确零件的功用,以便为后续的工艺流程提供指导。

然后,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确定加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审查端盖的工艺性。

最后,根据零件的特点和工艺性,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

二、选择毛坯,确定毛坯尺寸,设计毛坯图在选择毛坯时,需要考虑其材料、成本和加工难度等因素。

确定毛坯尺寸时,需要考虑加工余量和零件的最终尺寸。

绘制毛坯图时,需要准确地表达毛坯的形状和尺寸,以便后续的加工过程。

三、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在选择加工方法时,需要考虑零件的形状、材料和加工难度等因素。

在制定工艺路线时,需要选择适当的定位基准和表面加工方法,并合理地安排加工工序,以确保零件的加工质量和效率。

四、工序设计在工序设计中,需要选择适当的加工设备和工艺装备,并确定工序尺寸。

通过合理的工序设计,可以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

五、确定工序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在确定工序切削用量和基本时间时,需要考虑加工材料的硬度和切削工具的性能等因素。

通过合理地确定工序切削用量和基本时间,可以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

六、机床专用夹具设计机床专用夹具是一种典型的工艺装备,其设计需要考虑零件的形状、材料和加工难度等因素。

通过合理地设计机床专用夹具,可以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

第二章综合训练通过综合训练,我们可以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中的基础理论和生产实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综合运用,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结构设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暂无。

Chapter 1: XXXI。

Analysis of XXX1.1 n of the PartThe end cover is widely used and is one of the most XXX general ns of the end cover are: (a) axial ning of the outer ring of the bearing。

车削开合螺母专用夹具设计

车削开合螺母专用夹具设计

提高产品加工精度 、 提高生产效率 的工艺措施 。角铁 式车夹具
的结构 , 具有类似 于角铁 的夹 具体 , 是 夹具结 构不 对称 , 需要

加平衡装置 。 夹具安装在车床 主轴上 , 常用于加 工壳 体 、 座 、 支
接头等类零件上 的 回转面及 端面 。本 文是针对 车床开合 螺母 零件设计 的专用夹具 。
22 找 正 基 面 的设 置 .
为保证 车床夹具 的安装精度 ,安装时应对 夹具体 的限位
表 面进 行仔细校正 。
() 1 车床 夹具 的设 计 中心对 主轴 回转 中心 的 同轴度应 控
制 在 O0O i 内 。 .1 n之 a r
() 2 限位端面对主轴 回转 中心的跳动量不应大于 0O .1 mm。
1 . 过渡盘 2央具体 3 . . 配重块 4直角靠铁 . 5紧定螺钉 6固定螺钉 7 楔 8定位销钉 . . . 斜 .
图 2 夹 具 结 构 图 且 刚性好 。夹具体 2则 以其定位 止 口按 H i6装 配在过 渡 7/s 盘 1的凸缘上 , 螺钉紧 固。这种连接方 式的定心精度 , 配 用 受 合 间隙的影 响。 了提高定 心精度 , 为 可按找正 圆 06 l校正 0mi l 夹具 与机床主轴 的同轴度 。
准 与限位基 准是重 合 的 , 准位 移 △ 基 也为零 , 因此尺 寸 (4 4
《 装备制造技术)0 0 2 1 年第 8 期
车 削开合 螺母 专用夹具 设计
韦 运生
( 西机 械高级技工学校 , 西 柳州 550 ) 广 广 4 0 5
摘 要 : 绍 了一 种 安 装 在 普 通 车 床 主 轴 上 的 角铁 式 夹 具 , 于 车 削开 合 螺 母 , 介 用 经使 用 验 证 , 夹 具 结 构 紧凑 , 装 迅 速 , 位 准 确 , 该 安 定 保

对合螺母座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说明书

对合螺母座零件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说明书

汽车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汽车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Ⅱ-Ⅲ档拨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及钻φ5H14孔专用夹具设计(年产量为4000件)设计者:姓名学号指导老师:上海理工大学汽车教研室200 年月日目录绪论 (3)第一章设计任务 (4)1.1设计课题 (4)1.2生产纲领 (4)1.3设计要求 (4)第二章Ⅱ-Ⅲ档拨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5)2.1零件的工艺性审查 (5)2.1.1 零件的结构特点 (5)2.1.2 主要技术要求 (5)2.1.3 加工表面及其要求 (5)2.1.4 零件材料 (6)2.2毛坯选择 (6)2.2.1 确定毛坯的类型及制造方法 (6)2.2.2 确定毛坯的形状、尺寸及公差 (6)2.2.3 确定毛坯的技术要求 (7)2.2.4 绘毛坯图 (7)2.3基准选择 (7)2.4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路线 (7)2.4.1 确定各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及加工路线 (7)2.4.2 拟定加工工艺路线 (8)2.5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 (9)2.6选择机床设备及工艺装备 (9)2.7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10)2.7.1 工序Ⅲ粗刨、半精刨燕尾槽和D面 (10)2.7.2 工序Ⅳ铣E、F面 (11)2.7.3 工序Ⅴ粗、精车M、N面,钻扩Ф38mm (12)2.7.4 工序Ⅹ磨Ф38mm孔 (16)第三章钻Ф5H14孔专用夹具设计 (17)3.1问题的提出 (17)3.2夹具设计 (17)3.3绘制夹具张配图 (20)3.4绘制夹具张配图 (20)小结 (21)谢辞 (22)参考文献 (23)绪论汽车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是一门集基础课和大部分专业课程知识于一身的综合实践环节。

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是检验我们将所学理论运用于生产实践的一次极好机会,同时对设计实践有一次感性的认识。

车床加工半螺母的夹具设计

车床加工半螺母的夹具设计

电 站 ) 同完 成 教 学 任 务 。在 第 四学 期 . 开设 了 《 共 还 高低 压 电 气 设 备 运 行 与 维 修 》 论 实 践 一 体 化 课 程 . 教 学 地 点 设 在 高 低 理 将
压 配 电 实 训 室 , 教 学 过 程 中 学 生 边 学 、 练 , 有 效 提 高 学 生 在 边 可
实验 实
2 l . O 27

车床加工半螺母 的夹具设 计
曾 柏 权
( 东省韶 关 市技 师 学院 广 东 韶 关 5 2 2 ) 广 1 0 6
摘 要 通 过 介 绍 了 一 种 在 车 床 上 ) T 半 螺 母 的 夹 具 设 计 及 使 用 方 法 , 文 以 实 际 例 子 论 述 了 在 车 床 上 加 工 J O 本 半 螺 母 的 加工 工 艺 、 具 设 计 原 理 和 制 造 夹 具 的 工 艺 方法 。 夹 关 键 词 : 床 ; 螺 母 3 Y:夹 具 设 计 车 半 O ;
于底 面 ( P面 )要 求 达 到 平 行 度 01 mm .0 的形 位 公 差 要 求 夹具使用 方法 : 件 以“ 孔一 面 ” 工 两 定 位 形式 安 装 在 夹 具 的 直 角 角铁 上 ( 5 件
后 转 下 支 承 套 2 旋 紧 螺 钉 4 件 4紧 固 . (
螺 钉 ) 再 锁 紧 螺 钉 3后 便 可 以 加 工 工 . 件 由于 辅 助 支 承夹 紧处 是 毛 坯 面 . 差 误
较 大 . 以制 成 移 动 式 的 ( 图 2 所 见 )
加 工 工 艺 和 夹 具 设计 原 理
直 角 铁 )并 借 助 于 工 件 上 两 个 M1 . 2螺 纹
孔 用 两 只 螺 钉 紧 固 工 件 ( 1紧 固 螺 件

工装夹具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工装夹具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能提高生产效率
04
工艺性能好
05
使用性能好
06
经济性好
07
进行工装夹具的设计和使用,是能够使得零件迅速而准确地安装于夹具中的确定位置,夹具定位
安装于加工设备的确定位置。因此,使用夹具加工零件时,能使零件迅速而准确地处于加工位置,从而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满足要求,这就是夹具在生产中得到广泛运用的主要原因。
这三项原则是相互制约的,因此,夹紧力设计时应综合考虑,选择更佳的加紧方案,也可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一般来讲: 对粗加工用的夹具,选用较大的夹紧力,主要考虑零件的不移动原则; 对精加工用的夹具,选用较小的夹紧力,主要考虑零件的不变形和不振动原则。
2-3-2 夹紧点的选择 夹紧点的选择是达到最佳夹紧状态的首要因素,正确选择夹紧点后,才能估算出所需要的夹紧力,选的不当不仅增大夹具变形,甚至不能夹紧零件。 夹紧点的选用原则: 尽可能使夹紧点和支承点对应,使夹紧力作用在支承上,可减少变形; 夹紧点选择应尽量靠近加工表面,不致引起过大的夹紧变形。 可以采取减少夹紧变形的措施: 如增加辅助支承和辅助夹紧点、分散着力点和增加压紧件的接触面积、利用对称变形等等。
2-3-1 零件在夹具中定位后的夹紧三原则: a) 零件在工装夹具中定位后的不移动原则: 选择夹紧力的方向指向定位基准(第一基准),且夹紧力的大小应足以平衡其它力的影响,不使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移动。 b) 零件在工装夹具中定位后的不变形原则: 在夹紧力的作用下,不使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精度所不允许的变形,必须选择合适的夹紧部位及压块和零件的接触形状,同时压紧力应合适。 c) 零件在工装夹具中定位后的不振动原则: 提高支承和夹紧刚性,使得夹紧部位靠近零件的加工表面,避免零件和夹紧系统的振动。
其它的尺寸(夹具上与设计图样无关的),若需要保证其配合精度要求,是可以采取配作加工的加工手段,同样能够达到夹具的使用精度要求,从而保证用该夹具加工的零件,其最终尺寸和位置精度都满足设计要求。

开合螺母加工工艺流程及车削夹具设计论文

开合螺母加工工艺流程及车削夹具设计论文

开合螺母加工工艺流程及车削夹具设计论文一、开合螺母加工工艺流程1.材料准备: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加工,常见的材料有碳钢、不锈钢等。

2.工艺规划:根据产品图纸和要求,确定加工工艺路线和工艺参数。

3.车床装夹:将材料装夹在车床上,确保稳固和安全。

4.粗车加工:根据产品图纸要求的尺寸和形状,进行粗车加工,去除多余的材料。

5.精车加工:进行精车加工,使螺母表面光滑,确保螺纹精度。

6.螺纹加工:进行螺纹加工,根据要求进行内螺纹或外螺纹加工。

7.热处理:将加工好的螺母进行热处理,提高硬度和强度。

8.表面处理:进行表面处理,如镀锌、镀铬等,提高螺母的抗腐蚀能力。

9.质量检测:对加工好的螺母进行质量检测,确保产品符合要求。

10.包装出厂:完成最后的包装和出厂。

二、开合螺母车削夹具设计1.夹具选型:根据螺母的尺寸和形状,选择合适的夹具,确保夹紧力和稳固性。

2.夹具结构设计:根据螺母的形状和加工要求,设计夹具结构,确保夹持稳固和易于操作。

3.夹具制造:根据设计图纸和要求,制造夹具,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

4.夹具安装调试:将夹具安装在车床上,并进行调试,确保夹具操作灵活和安全。

5.夹具使用和维护:对夹具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确保夹具在使用过程中正常运转。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和夹具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开合螺母的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进度。

由于开合螺母作为机械结构中常见的零部件,其加工工艺和车削夹具设计对于产品质量和加工效率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开合螺母加工工艺流程和车削夹具设计的相关内容。

加工工艺流程:1. 材料准备和筛选:材料的选择和准备对于产品的最终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常用的加工材料有碳钢、不锈钢等。

在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最终产品的使用环境和要求,以确定合适的材料类型和规格。

2. 工艺规划:在进行加工前,需要根据产品图纸和要求,制定具体的加工工序,确定工艺路线和相关加工参数,例如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切削深度等。

夹具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夹具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一、序言1、能熟练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中的基本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加紧、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基本问题。

为毕业生及时零件结构工艺性审查打下良好的基础;2、提高结构设计能力。

学生必须设计出解决现场生产问题的、简单可靠的工艺装备;3、学会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

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设计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基本熟练运用。

二、设计任务与要求1、毛坯图1张2、零件图1张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张4、机械加工工序卡片1套5、夹具总装图1张6、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三、设计说明书1、零件的分析(一)零件的技术要求1.调质硬度HB241-285;2.非加工表面喷丸处理;3.孔φ10轴线对孔φ25D4轴线的平行度允差0.03;4.发蓝。

(二)零件的作用主要起连接作用,使机构按一定的规律运动;还可以传递扭矩,使机构获得动力。

(三)零件的工艺分析从零件图上可以看出该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有:1.Φ25mm,Ra=3.2的孔,及该孔的两端面;2.Φ10mm,Ra=3.2的孔,及该孔的两端面;3.Φ4mm的孔及M10的螺纹孔;4.Φ11mm,Ra=12.5的底孔;5.各种倒角及其他端面。

2、工艺规程设(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45号钢调质处理后硬度为:布氏硬度,HB241-285,淬火硬度可达60HRC。

又该零件的调质硬度为HB241-285所以选用45号钢,又因为要进行大批生产,而且零件的轮廓尺寸不大,在万向节滑动叉的工作过程中经常承受交变及冲击性载荷,所以可以选择模锻成型,这样既能提高生产率,又能保证加工精度。

(二)基面选择基准面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的重要过程之一。

基面的选择正确与否,可以是加工质量的到保证,生产效率提高,否则,不但加工工艺过程漏洞百出,更有甚者,零件的大批量的报废,使用无法进行,难以在工期内完成加工任务。

粗基准的选择对于本杠杆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对于一般零件而言,应以粗加工的表面为粗基准,本零件正好符合要求。

夹具的设计方法

夹具的设计方法

第二章专用夹具的设计方法2.1 专用夹具的基本要求和设计步骤2.1.1对专用夹具的基本要求1、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专用夹具应有合理的定位方案,标注合适的尺寸、公差和技术要求,并进行必要的精度分析,确保夹具能满足工件的加工精度要求。

2.提高生产效率应根据工件生产批量的大小设计不同复杂程度的高效夹具,以缩短辅助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3、工艺性好专用夹具的结构应简单、合理,便于加工、装配、检验和维修.专用夹具的制造属于单件生产。

当最终精度由调整或修配保证时,夹具上应设置调整或修配结构,如设置适当的调整间隙,采用可修磨的垫片等。

4、使用性好专用夹具的操作应简便、省力、安全可靠,排屑应方便,必要时可设置排屑结构。

5、经济性好除考虑专用夹具本身结构简单、标准化程度高、成本低廉外,还应根据生产纲领对夹具方案进行必要的经济分析,以提高夹具在生产中的经济效益。

2.1.2专用夹具设计步骤1. 明确设计任务与收集设计资料2.拟定夹具结构方案与绘制夹具草图1) 确定工件的定位方案,设计定位装置。

2) 确定工件的夹紧方案,设计夹紧装置。

3) 确定对刀或导向方案,设计对刀或导向装置。

4) 确定夹具与机床的连接方式,设计连接元件及安装基面。

5) 确定和设计其它装置及元件的结构型式,如分度装置、预定位装置及吊装元件等。

6)确定夹具体的结构型式及夹具在机床上的安装方式。

7) 绘制夹具草图,并标注尺寸、公差及技术要求。

3.进行必要的分析计算工件的加工精度较高时,应进行工件加工精度分析。

有动力装置的夹具,需计算夹紧力。

当有几种夹具方案时,可进行经济分析,选用经济效益较高的方案. 4.审查方案与改进设计夹具草图画出后,应征求有关人员的意见,并送有关部门审查,然后根据他们的意见对夹具方案作进一步修改.5.绘制夹具装配总图夹具的总装配图应按国家制图标准绘制。

绘图比例尽量采用1:1。

主视图按夹具面对操作者的方向绘制。

总图应把夹具的工作原理、各种装置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表达清楚。

六角槽形螺母开花槽夹具的设计

六角槽形螺母开花槽夹具的设计

个 方向的 花槽来 。
二 小 规格 六角 槽 形 螺 母 开 花槽 夹 具
图 2是 小 规 格六 角槽 形 螺 母 花 槽 夹
具。 其结构由 : 1相互一样 的两 个半 夹具体
2弹簧 3紧固定位螺钉 4 垫组成 。 紧固
需多 资, 可广泛i 于无专用设备的企业 。 拥
; I
动作 ,即可加 工出大规格六 角槽 形螺母三
开槽。将工件放 入夹具体后用紧固定位螺 +
钉3 定位后 , 利用卧式铣床 , 在铣床 上用分
度头将夹具体夹紧 ,在铣床刀杆上调整好
距离装上三把铣刀 , 可同时进行切削 , 两次
分度 三次切削 , 就可 以完成开好该 工件的
花槽。 如果利用相同两套 夹具 , 进行交换使 用, 可方便提高装卡速度 , 提高夹具的 工作 效 率。 该夹具结 构紧凑, 小巧方f , 更使用效果好, 无

大规格六角槽形螺母开花槽夹具
图l 是大规 格六 角槽 形开 花槽 夹具 ,
其结 构由 l夹具体 2拉 紧丝头 3锁 紧 螺母 4定位块组成 。 夹具 弓形体本体用铸
工工序铣花槽 的工作量非常大 。 目前大部 分企业都采用在铣床上用锯片铣刀一个个 进行开花槽的加工方法 ,只不过在开 花槽 的加 工工序方面各有不 同的 “ 绝招” 。因此
圆 ≠ 芋 个个放入 夹具体中, 放时先 最中
间放爨一 个且 用螺母紧 固 定位后 , 再从其
位 螺钉时两个半夹具体的分离。垫起防止
切屑掉入夹具体中间缝隙 的作用 ,中间缝
两边分别 一个个放入 ,并靠 紧后再 用螺母
紧固定位。 直至夹具体上摆放满 为止 。 夹具
隙取 8 23 米 , =— 毫 用于夹 紧工件 。 寸不 该尺

加工中心夹具的设计

加工中心夹具的设计

⑥压盖材料 Q 3B 25 ,与定位盘 6 配合 固紧后要求端 面平 齐 。⑦滑块材 料 4 ,调质 处理 20~ 6H W,宽度 5钢 1 20 B
2 k ,其两侧面相对 6 0 7 86 2 H 轴线对称度 0 05 m,两端 . 1m 面在压盖 6之 间的间隙大于 0 【 m . 1 m。MW )
泵泵体 ,除同心 内腔由数控车床 车削 ,c 、 —D旋 —C D
转视 图中 . m . .8 m工艺孔和 E 5 m、 8 。4 0 m 0 —E旋转视 图中 6 m 6 m、 (,. 0 0 ) m 4 2± .5 4 m出油孔 由台钻 加工 以 外 ,其他工序全部 由一台立式加工 中心完成 。 ( ) 多件加工 ,根据机床工作台尺寸及加工零件 的 3
E E厂、 M2 0× 15 6 . — H
大小 ,同一道工序 ,加工中心更适合两 件或多件 同时加
工 ,这样可以减少换刀时间。
2 .科学的夹具设计
()减少扳手规格 1 同一台机床上 的夹具 ,装夹零
图 1
件使用的扳手规格应尽量少,以减少更换扳手的时间。
能与 限位滑块 2光孔 自由配合 ,并 可在螺钉 的作用下带 动限位滑块 2左右移动 ,当需 要右侧限位时 ,可将组 合
( 收稿 日期 :2 10 2 ) 0 0 12
00m 。③定位盘 3 .1 m 材料 Q S0 7 去 除应力后加工 , T0 — ,
中央腰形孔宽度 2 H 8 7,其 两则 面相对外 圆 中心线 对称 度 00 5 m, ̄ 7 m . 1r a b 0 m外圆相 对  ̄ 3 H l b 0 6内止 口同轴度 1
胍 妇 A 渤懒 / 啪 枷 /础 F
加 工 中 心 夹 具 的设 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作者:学号:系部:专业:题目:螺母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指导者:评阅者:年月毕业设计(论文)中文摘要毕业设计(论文)外文摘要目录1 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3)1.1 零件的分析 (4)1.1.1 零件的作用 (4)1.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4)1.2 螺母加工的主要问题和工艺过程设计所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4)1.3 螺母加工定位基准的选择 (5)1.3.1 粗基准的选择 (5)1.3.2 精基准的选择 (5)1.4 螺母加工主要工序安排 (5)1.5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7)1.6选择加工设备及刀、量具 (7)1.7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机动时间) (8)1.8 时间定额计算及生产安排 (12)2 铣槽夹具设计 (14)2.1 工序尺寸精度分析 (14)2.2 定位方案确定 (14)2.3 切削力及夹紧力的计算 (14)2.5 定位误差分析计算 (17)2.6 夹具设计及操作的简要说明 (17)结论 (18)参考文献 (19)致谢 (21)1 加工工艺规程设计1.1 零件的分析1.1.1 零件的作用题目给出的零件是螺母。

螺母的主要作用是传动连接作用,保证各轴各挡轴能正常运行,并保证部件与其他部分正确安装。

因此螺母零件的加工质量,不但直接影响的装配精度和运动精度,而且还会影响工作精度、使用性能和寿命。

图1 螺母1.1.2 零件的工艺分析由螺母零件图可知。

螺母是一个轴类零件,它的外表面上有2个平面需要进行加工。

此外各表面上还需加工一螺纹孔。

因此可将其分为三组加工表面。

它们相互间有一定的位置要求。

现分析如下:(1)以端面为主要加工表面的加工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端面的加工;,其中表面粗糙度要求为m2.3。

Raμ(2)以R3.5宽度的平面为主要加工表面的槽。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R3.5宽度的槽,粗糙度为m2.3。

Raμ1.2 螺母加工的主要问题和工艺过程设计所应采取的相应措施由以上分析可知。

该螺母零件的主要加工表面是平面及孔系。

一般来说,保证平面的加工精度要比保证孔系的加工精度容易。

因此,对于螺母来说,加工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保证孔的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处理好孔和平面之间的相互关系。

由于的生产量很大。

怎样满足生产率要求也是加工过程中的主要考虑因素。

螺母孔系加工方案,应选择能够满足孔系加工精度要求的加工方法及设备。

除了从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两方面考虑以外,也要适当考虑经济因素。

在满足精度要求及生产率的条件下,应选择价格最底的机床。

1.3 螺母加工定位基准的选择1.3.1 粗基准的选择粗基准选择应当满足以下要求:(1)保证各重要支承的加工余量均匀;(2)保证装入螺母的零件与箱壁有一定的间隙。

为了满足上述要求,应选择的主要支承孔作为主要基准。

即以螺母的输入轴和输出轴的支承孔作为粗基准。

也就是以前后端面上距顶平面最近的孔作为主要基准以限制工件的四个自由度,再以另一个主要支承孔定位限制第五个自由度。

由于是以孔作为粗基准加工精基准面。

因此,以后再用精基准定位加工主要支承孔时,孔加工余量一定是均匀的。

1.3.2 精基准的选择从保证螺母孔与孔、孔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

精基准的选择应能保证螺母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基本上都能用统一的基准定位。

从螺母零件图分析可知,它的顶平面与各主要支承孔平行而且占有的面积较大,适于作精基准使用。

但用一个平面定位仅仅能限制工件的三个自由度,如果使用典型的一面两孔定位方法,则可以满足整个加工过程中基本上都采用统一的基准定位的要求。

至于前后端面,虽然它是螺母的装配基准,但因为它与螺母的主要支承孔系垂直。

如果用来作精基准加工孔系,在定位、夹紧以及夹具结构设计方面都有一定的困难,所以不予采用。

1.4 螺母加工主要工序安排对于大批量生产的零件,一般总是首先加工出统一的基准。

螺母加工的第一个工序也就是加工统一的基准。

具体安排是先以孔定位粗、精加工顶平面。

第二个工序是加工定位用的两个工艺孔。

由于顶平面加工完成后一直到螺母加工完成为止,除了个别工序外,都要用作定位基准。

因此,结合面上的螺孔也应在加工两工艺孔的工序中同时加工出来。

后续工序安排应当遵循粗精分开和先面后孔的原则。

先粗加工平面,再粗加工孔系。

对于螺母,需要精加工的是支承孔前后端平面。

按上述原则亦应先精加工平面再加工孔系,但在实际生产中这样安排不易于保证孔和端面相互垂直。

因此,实际采用的工艺方案是先精加工支承孔系,然后以支承孔用可胀心轴定位来加工端面,这样容易保证零件图纸上规定的端面全跳动公差要求。

各螺纹孔的攻丝,由于切削力较小,可以安排在粗、精加工阶段中分散进行。

加工工序完成以后,将工件清洗干净。

清洗是在c ︒-9080的含0.4%—1.1%苏打及0.25%—0.5%亚硝酸钠溶液中进行的。

清洗后用压缩空气吹干净。

保证零件内部杂质、铁屑、毛刺、砂粒等的残留量不大于mg 200。

根据以上分析过程,现将螺母加工工艺路线确定如下:工艺路线一:10 下料型材开料毛坯 20 粗车车两端,总长车至39.5mm,打中心孔A2 30 热处理 热处理HRC28-3250 粗车 车两端面至图纸尺寸,重打中心孔A2.5 60 钻M30螺纹孔及攻丝70铣键槽至图纸尺寸80 检验90 油封、入库工艺路线二:10 下料 型材开料毛坯20 钻M30螺纹孔及攻丝30 粗车车两端,总长车至39.5mm,打中心孔A2 40 热处理 热处理HRC28-3250 粗车 车两端面至图纸尺寸,重打中心孔A2.5 60 钻M30螺纹孔及攻丝70铣键槽至图纸尺寸80 检验90 油封、入库以上加工方案大致看来合理,但通过仔细考虑,零件的技术要求及可能采取的加工手段之后,就会发现仍有问题,从提高效率和保证精度这两个前提下,发现该方案一比较合理。

综合选择方案一:10 下料型材开料毛坯 20 粗车 车两端,总长车至39.5mm,打中心孔A230 热处理 热处理HRC28-3250 粗车 车两端面至图纸尺寸,重打中心孔A2.560 钻M30螺纹孔及攻丝70铣键槽至图纸尺寸80 检验90 油封、入库1.5 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1)毛坯种类的选择零件机械加工的工序数量、材料消耗和劳动量等在很大程度上与毛坯的选择有关,因此,正确选择毛坯具有重要的技术和经济意义。

根据该零件的材料为45、生产类型为批量生产、结构形状很复杂、尺寸大小中等大小、技术要求不高等因素,在此毛坯选择型材成型。

(2)确定毛坯的加工余量根据毛坯制造方法采用的型材造型,查取《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2.2-5,“螺母”零件材料采用45制造。

材料为45,硬度HB 为170—241,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采用型材毛坯。

(2)面的加工余量。

根据工序要求,结合面加工分粗、精铣加工。

各工步余量如下:粗铣:参照《机械加工工艺手册第1卷》表3.2.23。

其余量值规定为mm 4.3~7.1,现取mm 0.2。

表3.2.27粗铣平面时厚度偏差取mm 28.0 。

精铣:参照《机械加工工艺手册》表2.3.59,其余量值规定为mm 1。

差等级选用CT7。

再查表2.3.9可得铸件尺寸公差为mm 6.1。

1.6选择加工设备及刀、量具由于生产类型为大批量生产,所以所选设备宜以通用机床为主,辅以少量专用机车。

起生产方式为以通用机床加专用夹具为主,辅以少量专用机床加工生产。

工件在各机床上的装卸及各机床间的传递,由于工件质量较大,故需要辅助工具来完成。

平端面确定工件的总长度。

可选用量具为多用游标卡尺(mm ),测量范围0~1000mm (参考文献[2]表6—7)。

采用车床加工,床选用卧式车床CA6140(参考文献[2]表4—3),专用夹具。

钻孔、扩孔、攻丝所选刀具见(参考文献[2]第五篇金属切削刀具,第2、3节),采用相匹配的钻头,专用夹具及检具。

1.7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机动时间)工序10无切削加工,无需计算工序20. 车两端,总长车至39.5mm,打中心孔A2已知工件材料: 45,型材,有外皮,机床CA6140普通车床,工件用内钳式卡盘固定。

所选刀具为YG6硬质合金可转位车刀。

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表1.1,由于CA6140机床的中心高为200mm (表1.30),故选刀杆尺寸H B ⨯=mm mm 2516⨯,刀片厚度为mm 5.4。

选择车刀几何形状为卷屑槽带倒棱型前刀面,前角0V =012,后角0α=06,主偏角v K =090,副偏角'v K =010,刃倾角s λ=00,刀尖圆弧半径s r =mm 8.0。

①.确定切削深度p a由于单边余量为mm 2,可在一次走刀内完成②.确定进给量f根据《切削加工简明实用手册》可知:表1.4刀杆尺寸为mm 16mm 25⨯,p a mm 4≤,工件直径100~400之间时,进给量f =0.5~1.0r mm按CA6140机床进给量(表4.2—9)在《机械制造工艺设计手册》可知: f =0.7r mm确定的进给量尚需满足机床进给机构强度的要求,故需进行校验根据表1—30,CA6140机床进给机构允许进给力m ax F =3530N 。

根据表1.21,当强度在174~207HBS 时,p a mm 4≤,f 75.0≤r mm ,r K =045时,径向进给力:R F =950N 。

切削时f F 的修正系数为roFf K =1.0,sFf K λ=1.0,krFf K =1.17(表1.29—2),故实际进给力为:f F =95017.1⨯=1111.5N (1-2) 由于切削时进给力小于机床进给机构允许的进给力,故所选f =r mm 7.0可用。

③.选择刀具磨钝标准及耐用度根据《切削用量简明使用手册》表1.9,车刀后刀面最大磨损量取为mm 5.1,车刀寿命T =min 60。

④.确定切削速度0V切削速度可根据公式计算,也可直接有表中查出。

根据《切削用量简明使用手册》表1.11,当6YG 硬质合金刀加工硬度200~219HBS 的铸件,p a mm 4≤,f r mm 75.0≤,切削速度V =m in 63m 。

切削速度的修正系数为tv K =1.0,mv K =0.92,sv K 0.8,Tv K =1.0,Kv K =1.0(见表1.28),故:'0V =t V v K =63⨯0.10.184.092.00.10.1⨯⨯⨯⨯⨯ (1-3) m in 48m ≈n =D V c π'1000=127481000⨯⨯π=120m in r (1-4) 根据CA6140车床说明书选择0n =125m in r这时实际切削速度c V 为:c V =1000c Dn π=1000125127⨯⨯πm in 50m ≈ (1-5) ⑤.校验机床功率切削时的功率可由表查出,也可按公式进行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