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匀岩层水力压裂的数值模拟及机理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均匀岩层水力压裂的数值模拟及机理研究

姓名:薛炳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固体力学

指导教师:吴恒安;王秀喜

2007050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水力压裂的三维数值模拟

3.1垂直裂纹扩张的瞬态模拟

3.1.1问题描述

本数值模拟是采用Cohesive单元预设裂纹扩张的路径再加上ABAQUS的应力渗流耦合模型来模拟水力压力导致的垂直裂纹在三维空间中在长宽高三个方向的扩张。在图l的几何模型中:轴2为高度方向即重力方向,是垂直裂纹的高度扩张方向;轴l、3为水平方向,分别是裂纹扩张的长度和宽度扩张方向。由于裂缝扩张在水平和高度扩张方向(轴l,轴2)多层,所以本模型取垂直裂纹几何模型的四分之一。模型的基本尺寸为l方向长100m,3方向宽80m,2方向高40m。考虑到油层的高度一般在15m左右,模型在高度方向上分为两层,在图l中模型上层用橙色表示的单元就是岩层单元,下层用绿色表示的就是油层单元。其中Cohesive单元预设的裂纹扩张平面为几何模型中两条红线所在的垂直于轴3的平面,初始裂纹位于平面内,用蓝色的线在图上标出。

图3.1几何模型以及有限元网格划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顶士学位论文

图3.3最终时刻模型中孔隙压力的分布

图3.4最终时刻裂纹张开方向的位移分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碗士学位论文

圈3.5最终时刻裂纹方向正应力的分布

图3.5给出了压裂完成时整个岩石模型中垂直裂纹扩展的正应力的分布,其中可以看到:

1。裂纹尖端有法向应力集中的现象,在裂纹的长度方向的尖端上,应力的极大值为6MPa为此处Cohesive单元的临界破坏应力准则的阈值。在裂纹的高度方向的尖端上法向应力的极大值为lO肝a为此处Cohesive单元的临界破坏应力准则的闺值。

2.初始裂纹处的法向应力接近于0,这主要是由于初始裂纹远离裂纹尖端没有应力集中现象,岩石的有效应力主要由孔隙压力梯度决定,另~方面随着裂纹尖端裂纹扩张过程的不断前移,初始裂纹处的孔隙压力梯度不断变小,所以此处垂直法向应力随着裂纹扩张由起裂时的6押a不断衰减。

3.扩张裂纹上下方的应力为负,即都为压应力,这主要是裂纹开裂导致上下方岩石受压。

4.岩石层和油层的分界处存在压应力,主要是岩石层不是流固耦合单元,不存在孔隙压力,所以油层中的孔隙压力对岩石层有挤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3.6最终时刻垂直裂纹方向的正应变分布

图3.6给出了最终时刻整个岩石模型中垂直于裂纹张开方向的正应变的分布,在图中可以看到:

(1)垂直方向正应变在裂纹尖端梯度比较大,这主要是垂直方向正应力在裂纹尖端应力集中导致的。

(2)裂纹上下方的应变为负,这主要是此处岩石受裂纹扩张引起的挤压作用的原因,而且可以看到应变从初始裂纹到裂纹尖端不断增加到开裂的阈值。此外其分布和位移,孔隙压力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3)在裂纹面未扩张区域的上下岩石的应变梯度几乎为0。这主要是该区域既没有受到应力集中的影响也没有受到裂纹挤压的影响,所以产生均匀应变。

图3.7最终时刻模型中岩石的孔隙比分布

图3.7给出了压裂最后时刻模型中岩石的孔隙比分布,在圜中可以看到:

(1)岩层中的孔隙比除应力集中区域外变化很小,这主要是由于压力难以进入岩层,岩层大部分区域的孔隙压力基本和初始孔隙压力接近,应力梯度基本为零,导致孔隙比变化很小。但孔隙比在应力集中区域由于受应力集中的影响还是有相对比较大的梯度。

(2)油层中的孔隙比在应力集中区域由于受应力集中的影响,应力梯度比较大,所以孔隙比的梯度很大。在已经扩张裂纹的上下方岩石由于受裂纹挤压,所以孔隙比变小。在裂纹未扩张的上下岩石区域的孔隙比由于不受裂纹挤压和应力集中的影响基本不变.

图3.8Cohesive单元损伤因子分布

图3.8给出了cohesive单元的损伤因子分布,也就是裂缝的几何形状和扩展情况,图中可以看到:

已破坏的Cohesive单元的几何形状就是所要模拟的裂纹的几何形状,裂纹呈现为椭球形。在裂纹边界上的Cohesive单元还未完全破坏呈现为不同的颜色。

3.2三维水力压裂中水平裂纹的瞬态数值模拟

震2.1问题描述

本数值模拟是采用Cohesive单元预设裂纹扩张的路径再加上ABAQUS的应力渗流耦合模型来模拟水力压力导致的水平裂纹在三维空间中在长宽高三个方向的扩张。在图l的几何模型中:轴3为重力方向,是水平裂纹的宽度张开方向;轴1、2为水平方向,分别是裂纹扩张的长度和高度扩张方向。由于裂缝扩张在水平和高度扩张方向(轴l,轴2)多层,所以本模型取水平裂纹几何模型的四分之一。模型的基本尺寸为l方向长lOOm,2方向宽lOOm,3方向高40m。其中Cohesive单元预设的裂纹扩张平面为几何模型中两条红线所在的垂直于轴3的平面,初始裂纹位于该平面内,用蓝色的线在图上标出。

图3.15几何模型以及有限元网格划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3.16最终时刻模型的孔隙压力分布图

图3.17最终时刻模型中垂直于裂缝扩张平面方向的位移分布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图3.18垂直裂纹面方向的正应力分布

图3.18给出了垂直裂纹面方向的正应力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到:

(1)裂纹尖端有法向应力集中的现象,在裂纹的长度方向和高度方向的尖端上,应力的极大值为6MPa,为此处Cohesive单元的临界破坏应力准则的阈值。

(2)初始裂纹处的法向应力接近于0,这主要是由于初始裂纹远离裂纹尖端没有应力集中现象,岩石的有效应力主要由孔隙压力梯度决定,另一方面随着裂纹尖端随裂纹扩张过程的不断前移,初始裂纹处的孔隙压力梯度不断交小,所以此处垂直法向应力随着裂纹扩张由起裂时的6MPa不断衰减

(3)扩张裂纹上下方的应力为负,即都为压应力,这主要是裂纹开裂导致上下方岩石受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