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电容器运行规程
电力电容器运行规程

第五篇电力电容器1 基本要求1.1 保护装置完善、可靠:1.1.1 6kV电力电容器组,应采用瞬时过电压保护;1.1.2 380V电力电容器组,应采用自动空气开关或熔断器保护;1.1.3 在高压电网中,若单相接地短路电流大于20A,用过流继电保护或熔断器不能满足保护时,则电力电容器组应装设单相接地短路保护装置;1.1.4每个电力电容器应装设单独的熔断器加以保护,对380V电容器,内部有保护装置时,可以不另装设;1.1.5保护单独电力电容器的熔断器,熔丝的额定电流可为电容器额定电流的1.5~2.0倍。
1.2 电力电容器组,每次与线路断开时,应经自动放电装置放电,但电力电容器直接接在变压器或电动机上时,可不需特备放电电阻。
1.3 电力电容器的放电电阻应符合下列规定:每千乏的容量,其放电电阻的能量损耗不得超过1W。
放电电阻值必须符合下式:R≤15×106×V2/Q式中:R—放电电阻值,单位:ΩV—线路的相电压,单位:kVQ—电力电容器的容量,单位:kVar1.4 电容器的操作应合理选择开关:1.4.1 6kV电力电容器组与线路的连接和断开须用真空1开关;1.4.2 380V电力电容器组与线路的连接和断开,可用自动开关或闸刀开关操作。
1.5 电力电容器长时间过电压运行时,工作电压不允许超过额定电压的1.1倍,流过电容器的电流不超过额定电流的1.3倍,或遵守制造厂规定。
1.6 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应停止电力电容器的运行,防止过电压损坏电容器。
1.7 任何电压等级的电力电容器组均禁止带电荷合闸,为此电容器组每次重新合闸时,必须在电容器组短路10分钟(放电)后进行。
1.8 电力电容器停电,必须三相短路接地,放电10分钟后才能进行检修作业。
2 运行巡检2.1 6kV电力电容器组的巡检周期电力电容器组在运行中每班巡视一次。
2.2 6kV电力电容器组的巡视内容2.2.1 电力电容器组的室内空气温度不得超过制造厂规定,如无规定时不应超过40℃。
电容器运行规范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运行规范收藏此信息打印该信息添加:用户发布来源:未知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引用标准 1第三章设备验收 2第四章设备运行维护项目、手段及要求 3第五章设备巡视检查项目、手段及要求 5第六章设备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 6第七章事故和故障处理预案 7第八章培训要求 8第九章技术管理 9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运行规范编制说明 10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并联电容器的运行管理,使其达到标准化、制度化,保证设备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是依据国家有关标准、规程、制度及《国家电网公司变电站管理规范》,并结合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评估分析、生产运行情况分析以及设备运行经验而制定的。
第三条本规范对并联电容器运行管理中的验收、巡视和维护、缺陷管理、技术培训、技术管理等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第四条110kV并联电容器的运行管理工作。
本规范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的6kV 第五条各网、省公司可根据本规范,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第二章引用标准第六条以下为本规范引用的标准、规程和导则,但不限于此。
GB 6915-1986 高原电力电容器GB 3983.2-1989 高电压并联电容器GB 11025-1989 并联电容器用内部熔丝和内部过压力隔离器GB 15116.5-1994 交流高压熔断器并联电容器外保护用熔断器GB 50227-1995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J147-19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DL 402-1991 交流高压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DL 442-1991 高压并联电容器单台保护用熔断器订货技术条件DL 462-1992 高压并联电容器用串联电抗器订货技术条件DL/T 604-1996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订货技术条件DL/T 628-1997 集合式高压并联电容器订货技术条件DL/T 653-1998 高压并联电容器用放电线圈订货技术条件DL/T 804-2002 交流电力系统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使用导则DL/T 840-2003 高压并联电容器使用技术条件JB/T 8958-1999 自愈式高电压并联电容器GB 50227-1995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DL/T 840-2003 高压并联电容器使用技术条件国家电网生(2003)387号变电站管理规范(试行)国家电网公司生产输电(2003)95号《电力生产设备评估管理办法》国家电网公司《并联电容器技术标准》国家电网公司《并联电容器技术监督规定》国家电网公司《预防并联电容器事故措施》第三章设备验收第七条电容器在安装投运前及检修后,应进行以下检查:(一)套管导电杆应无弯曲或螺纹损坏;(二)引出线端连接用的螺母、垫圈应齐全;(三)外壳应无明显变形,外表无锈蚀,所有接缝不应有裂缝或渗油。
电容器组安全操作规程

电容器组安全操作规程电容器组是一种常见的电力设备,其主要作用是储存电能,调节电压,平衡负载等功能。
在使用电容器组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
本文将介绍电容器组的安全操作规程。
一、电容器组的基本知识:1. 电容器组是一种具有储能功能的电力设备,常用于电网的电压调节和无功补偿。
2. 电容器组由多个电容器组成,一般是以星形或三角形方式连接在一起。
3. 电容器组需要排除空气中的杂质和水分,通常需要设置一个干燥器来满足这一要求。
二、电容器组的安全操作规程:1. 装置过程:(1)检查电容器组的配电系统是否符合要求,包括电缆的电压等级、电缆截面等。
(2)检查电容器组的接线是否正确,确保接线紧固可靠,接点良好。
(3)检查电容器组的接地是否符合要求,确保电容器组的接地电阻不超过规定值。
(4)检查电容器的型号、参数等是否与实际场合相符合。
2. 联机运行:(1)先对电容器组进行预充电,保证电容器组能够稳定运行。
(2)联机运行时,需严格控制电容器组的电压和电流,以免造成电容器组损坏或事故。
(3)定期检查电容器组的运行状态,包括运行温度、电压和电流等指标。
(4)定期对电容器组进行维护保养,清洁电容器表面、及时更换老化或损坏的电容器。
3. 维护保养:(1)在每次停机时,需关闭电容器组的开关,并进行检查。
(2)定期对电容器组进行除尘和除湿,确保电容器组内部无杂质和水分。
(3)对电容器组进行定期检修,包括检查接线、接地、电容器损坏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注意电容器组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人员不触碰电容器组,也不接近裸露的高压线。
三、电容器组的安全注意事项:1. 电容器组所在的场所应保持干燥、通风和清洁,避免进水、过高温度和潮湿。
2. 在操作电容器组时,必须全程监测电容器组的电压、电流和温度等参数,以及随时注意异常情况。
3. 对于新安装的电容器组,在联机前需进行全面检查和预充电,确保前期无故障后再启动电容器组。
10kv电容器柜操作规程

10kv电容器柜操作规程1. 引言10kv电容器柜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备,用于补偿系统中的无功功率。
为了确保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制定本操作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10kv电容器柜的操作人员。
2. 操作人员要求2.1 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电力设备操作经验,熟悉本规程和相关安全操作规定。
2.2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合适的劳动保护用品,包括安全帽、绝缘手套、绝缘鞋等。
2.3 操作人员应定期接受安全培训和操作技能培训,且持有合格的操作证书。
3. 操作前准备3.1 检查电容器柜周围是否存在可燃物或其他危险物品,确保安全环境。
3.2 查阅电容器柜的技术资料和操作手册,熟悉设备原理和主要参数。
3.3 检查电容器柜的运行状态,包括热风机、冷却水系统、控制系统等是否正常。
3.4 确保电容器柜已经断电,并通过可靠的电气测试工具验证。
4. 操作步骤4.1 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并进入电容器柜操作间。
4.2 打开电容器柜门,检查柜内是否存在异物或水分,如有需要及时清理。
4.3 检查电容器柜的接地装置,确保接地可靠。
4.4 按照技术资料和操作手册中的指示,依次操作控制柜中的开关和按钮,完成电容器柜的启动和停止。
4.5 监控电容器柜的工作状态,注意观察指示灯和仪表,如有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4.6 定期检查电容器柜内的接线情况,确保电缆连接牢固可靠,如发现松动或破损应及时修复。
5. 操作注意事项5.1 操作人员不得擅自拆卸或更换电容器柜内部零部件,如需要维修应由专业人员进行。
5.2 操作人员禁止将金属物体放置在电容器柜表面或使用带有金属物的工具进行操作,以防触电事故发生。
5.3 操作人员禁止将液体或易燃物品倒入电容器柜内,以防发生火灾或爆炸。
5.4 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电容器柜有明显异响、异味或冒烟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呼叫维修人员排除故障。
6. 紧急事故处理6.1 在电容器柜发生火灾、漏液、爆炸等紧急情况时,操作人员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第一时间切断电源,切勿盲目灭火或排除故障。
电力电容器的安全运行与检修

电力电容器的安全运行与检修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电容器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力设备在电力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具有储能、补偿功率因数、改善电压质量等功能,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运行风险。
为了确保电力电容器的安全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必须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
本文将重点介绍电力电容器的安全运行与检修,并提供相应的操作规范。
一、安全运行1. 选用合适的电容器在选用电容器时,首先要根据系统的功率因数和电压水平确定电容器的额定容量和电压等级。
同时,还需考虑电容器的耐压等级、内部结构和材料等方面的指标,确保其能够满足系统的工作要求,并具备一定的安全余量。
2. 定期巡视和监测对于已安装的电容器,需定期进行巡视和监测。
巡视时应注意观察电容器外观是否有明显的机械损伤,检查接线是否牢固,查看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情况等。
同时,可以利用电容器监测设备进行在线监测,及时了解电容器的运行状态,如温度、压力、电流等参数是否正常。
3. 额定电压和电流的控制电容器在运行过程中应确保电容器电压和电流处于额定范围内,避免超过其承载能力。
特别是在系统电压突变、瞬变或电容器自身故障时,应及时采取措施,防止电容器过电压和过电流导致损坏。
4. 防雷防过电压措施电容器是电力系统中较为脆弱的设备之一,对于雷电、操作错误等因素所引起的过电压事件,容易造成电容器的损坏。
因此,在电容器的周围应设置防雷装置,并采取合适的过电压保护装置,避免过电压损害电容器。
二、检修与维护1. 清洁和除湿处理定期对电容器进行清洁工作,特别是外表面和散热器等部分,确保其散热效果正常。
对于密封不良或出现湿气的电容器,应及时进行除湿处理,以避免湿气对电容器内部元件的腐蚀。
2. 绝缘电阻测试电容器的绝缘电阻是保证电容器正常运行的重要指标。
定期对电容器进行绝缘电阻测试,可以及时发现绝缘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避免意外故障的发生。
3. 运行参数的监测和分析通过监测电容器的运行参数,如电容器的电流、温度等,可以了解电容器的运行状况,并及时分析其运行异常的原因。
35KV变电站电力电容器运行规程

35KV变电站电力电容器运行规程2009-2-2335KV变电站电力电容器运行规程1、运行前的检查a.对电容器组及相关设备进行外观检查;b.对电容器组保护定值进行核对并按调度命令投入其保护压板。
c.室内照明电容器组的通风及照明装置应良好。
2、运行中的规定对新投入运行的电容器组应在额定电压下冲击合闸三次(每次间隔5分钟),24小时试运行期间,应加强巡视检查。
2.1电容器正常巡视检查项目a.外壳无膨胀、鼓肚及渗漏油现象,电抗器油位正常;b.套管应清洁、无裂纹和放电现象;c.引线接头无松动、过热、脱落及断线;d.无异常响声,熔丝应完整;e.电容器网门关闭良好,并加锁。
2.2电容器应根据所属调度下达的调压曲线进行投停操作,系统电压低时应首先投电容器,如果满足不了,再调整变压器有载分头,系统电压高时,首先调整变压器有载分头,如满足不了,再切电容器。
2.3电容器组断路器拉、合闸间隔时间,不宜小于5分钟。
2.4电容器停电工作时,必须经过充分放电才能工作,熔丝熔断的单个电容器工作时必须对该电容器进行充分放电。
2.5电容器室应通风良好,温度达到十40℃或超过厂家规定时,应将电容器短时停止运行。
2.6电容器本体温度不得超过60℃。
2.7串、并联电容器的长期运行电压不得超过其额定电压的1.1倍,电流不得超过其额定电流的1.3倍。
厂家如有特殊规定的,可按制造厂规定执行。
2.8 连接电容器组的母线停电时,应先停电容器组后停负荷;送电时顺序与此相反。
2.9电容器容量不能任意变动,个别电容器损坏时,应更换容量和参数相同产品,并经试验合格方可投入运行。
2.10巡视检查电容器组只能透过网栏观察,严禁打开或进入网栏内。
3、异常及事故处理3.1电容器发生下列异常运行情况之一者,应立即将其退出运行,并汇报调度a.套管闪络或严重放电。
b.接头严重过热或熔化。
c.外壳膨胀变形或严重漏油。
d.内部有放电声及放电线圈有异响。
e.电容器爆炸、起火。
变压器及电力电容器安全操作规程

变压器及电力电容器安全操作规程变压器及电力电容器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设备,用于电能的调整、传输和分配。
为了确保其安全操作,以下是变压器及电力电容器的安全操作规程:1. 变压器及电力电容器的安装:- 在安装变压器或电容器前,应进行彻底的检查,确保其外观完好,没有损坏或漏电的迹象。
- 安装位置应符合相关的电气安全标准,确保其周围没有易燃、易爆物品,同时确保通风良好。
2. 变压器及电力电容器的接地:- 变压器及电容器的接地应符合国家规定的电气安全标准,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要求。
- 在接地线路中应安装合适的接地装置,确保变压器及电容器的可靠接地。
3. 变压器及电力电容器的运行:- 在运行前,应确保变压器或电容器的冷却装置正常运行,温度不超过额定值。
- 监控变压器或电容器的运行状态,如电流、电压、温度等,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记录。
4. 变压器及电力电容器的维护:- 定期进行变压器或电容器的维护,包括清洁、紧固螺栓、检查绝缘等。
- 对绝缘材料进行定期测试,确保其绝缘性能符合要求。
5. 变压器及电力电容器的停电检修:- 在对变压器或电容器进行停电检修前,应进行安全措施的准备,如拉闸、接地等。
- 检修期间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安全作业,并在完成检修后进行验收。
6. 变压器及电力电容器的故障处理:- 当变压器或电容器发生故障时,应立即停机,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 在处理故障时,应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如戴好防护用具、断电并接地等。
总之,变压器及电力电容器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其安全操作至关重要。
通过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安装、运行、维护和故障处理,可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操作人员应进行专业培训,具备相关的电力知识和操作技能,提高其安全意识。
电力电容器安全操作规程

电力电容器安全操作规程电力电容器安全操作规程一、前言电力电容器作为稳定电网电压、降低系统线损、提升电能质量的重要设备,在电力系统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电力电容器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规程,确保电力电容器的运行安全和可靠性,防止事故的发生。
因此,编制本安全操作规程,旨在规范电力电容器的操作管理和维护,保证电容器运行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二、应用范围本安全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电力电容器的企事业单位及个人,包括电力系统、工矿企事业单位、农村电网、家庭等各类用户。
三、安全操作规程1. 安装规程(1)选择合适的安装场地,保证电容器周围无易燃、易爆物品,并且通风良好,方便操作和维护。
(2)按照电容器的安装要求,选择合适的支架、锚固螺栓、电缆管等,保证电容器稳定可靠地安装在场地上。
(3)安装前必须进行验收,确认安装工作符合规范和验收标准,排除隐患,确保电容器安全运行。
2. 运行规程(1)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必须保证电容器的温度不超过额定温度,不超过规定值,在运行中不得出现过载、过电压等现象。
(2)检查电容器是否正常运行。
如有异常情况,必须立即停机进行排除。
(3)在运行过程中,应加强监管、维护和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3. 维护规程(1)定期检查电容器外观,如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同时保证电容器的清洁和干燥,延长电容器的使用寿命。
(2)检查电容器内部的各个零部件,特别是铜箔、接触器、断路器等,确保它们在电容器运行过程中均正常可靠。
(3)对电容器的电缆、接线端子等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连接,防止短路、开路等情况的发生。
(4)对电容器进行定期维护,包括清洗、调整、加油等。
同时,保障维护安全性。
4. 废弃规程(1)废弃电容器必须经过专业机构处理。
(2)废弃电容器在拆卸过程中,必须采取防护措施,防止因内部的存储能量导致的触电、爆炸等事故的发生。
(3)废弃电容器拆卸后,零部件必须逐一清点,善加利用或采取封存措施,防止造成二次污染和经济损失。
电容器操作规程

电容器操作规程1. 引言电容器是一种储存电荷和能量的设备,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电子设备和通信系统等领域。
为了确保电容器的安全运行和有效使用,特制定本操作规程,以指导操作人员正确地操作和维护电容器。
2. 安全要求2.1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电容器的基本知识和技术要求,且具备相关的操作证书;2.2 操作人员必须穿着符合安全要求的工作服和个人防护装备,包括绝缘手套、绝缘靴和绝缘眼镜等;2.3 操作人员在操作电容器之前,应先对电容器进行安全检查,并确保电容器的绝缘性能和连接状态良好;2.4 操作人员禁止使用有潮湿或损坏的工具进行操作,以免引发电容器故障或安全事故;2.5 操作人员在操作电容器时,必须遵循相关的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严禁擅自更改设备参数或改动接线。
3. 操作流程3.1 开启电容器3.1.1 操作人员应先检查电容器的接地开关是否处于断开状态,确保操作的安全性;3.1.2 操作人员应按照制定的操作流程,逐步操作电容器开关,确保开关状态正确,并记录相关数据。
3.2 关闭电容器3.2.1 在关闭电容器之前,操作人员应向相关人员发出警示,并确保操作区域内无人工作,以确保安全;3.2.2 操作人员应按照制定的操作流程,逐步操作电容器开关,确保开关状态正确,并记录相关数据。
4. 维护和检修4.1 定期检查4.1.1 操作人员应定期对电容器进行绝缘性能测试,确保其绝缘状态良好;4.1.2 操作人员应定期对电容器的连接线路进行检查,确保连接牢固可靠;4.1.3 操作人员应对电容器的冷却系统进行检查,确保冷却效果满足要求。
4.2 异常处理4.2.1 当发现电容器存在异常现象时,如发热、发烟或异味等,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上报相关责任人;4.2.2 在清洁和维护电容器时,操作人员应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方法,并遵循安全操作规程。
5. 应急措施5.1 当发生电容器故障或异常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切断电源,并向相关人员报告;5.2 在处理电容器事故时,操作人员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并按照应急预案和指引进行处置;5.3 操作人员应定期参加应急演练,提高自身的应急处置能力。
电力电容器安全操作规程

电力电容器安全操作规程电力电容器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具有缩短电路波动时间、提高电能质量和节能降耗等功效,但是由于其运行过程中存在较高的电压、电流和能量,如果操作不当就会带来安全问题。
因此,为确保电力电容器的安全运行,应制定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一、操作前准备1. 做好设备月度巡检,记录电容器的运行情况。
2. 在电容器周围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和安全标志,告知工作人员注意安全防范。
3. 保证电容器安全接地良好,防止人身触电事故的发生。
4. 在操作前对检修设备,保证设备的完好性。
5. 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告知工作人员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和紧急处理措施。
二、电容器的运行操作1.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避免因操纵不当造成安全事故。
2. 在通电前应确认电容器运行的状态和参数,保证电容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 常规检查电容器的绝缘状态、接线情况和散热情况,确保电容器没有损坏和短路现象。
4. 禁止在电容器周围放置有刺激性气体、易燃、易爆物品等物品,以免影响电容器的正常运行。
5. 避免电容器的过电流、过电压等情况,使用专业的监测设备进行监控和操作。
6. 操作过程中,严禁在电容器上进行打闪,以免引起其损坏。
三、操作后注意事项1. 在电容器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切断电源和高压开关,切断与其他设备的连接。
2. 对电容器进行定期维护和检修,在保证电容器正常工作状态的前提下,确保设备的发挥功效。
3. 工作人员必须接受专业的培训和考核,掌握操作流程和紧急处理措施。
4. 定期检查电容器绝缘状态和接线情况,保证电容器的安全使用。
5. 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通报,协同处理。
综上所述,电力电容器是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为保证其安全运行,必须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和操作规程。
各工作人员应牢记安全第一的原则,合理利用电容器,确保其安全和稳定运行。
变压器及电力电容器安全操作规程模版

变压器及电力电容器安全操作规程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为了保证变压器及电力电容器的正常运行,保护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减少事故发生,提高变压器及电容器的使用效率,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变压器及电容器的安全操作管理,包括安全设施的检查、仪器仪表的使用和维护、操作程序的规定等。
第三条安全责任1. 电力公司应明确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变压器及电容器的安全管理工作。
2. 所有从事变压器及电容器操作工作的人员应接受相应的培训,具备安全操作的能力,遵守本规程。
第四条安全原则1. 维护现场秩序,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 遵循正常操作程序,严禁违规操作。
3. 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完好性。
4.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第二章变压器安全操作规程第五条操作人员要求1.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正规培训,持有合格证书。
2. 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改变操作程序。
3. 操作人员应关注设备的运行状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
第六条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 确定使用设备前的工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2. 对设备进行外观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
3. 确认设备电源已切断,按照安全规定进行接地。
第七条开关操作1. 进行任何开关操作前,必须确认电流已断开。
2. 操作人员必须戴上绝缘手套,使用专用的工具进行开关操作,不得用力过猛,以免损坏开关。
第八条测试与测量1. 进行任何测试与测量前,必须断开电流接口。
2. 操作人员必须使用专业仪器,按照正确的测量方法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拆动设备。
第九条维护与保养1. 定期对变压器进行维护与保养,包括检查、清洁、润滑等。
2. 对发现的故障设备要及时停止使用,并填写维修申请,等待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第十条事故处理1. 一旦发生变压器事故,及时切断电源,进行事故排查。
2. 报告上级主管部门,配合进行调查,总结经验教训,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第三章电力电容器安全操作规程第十一条操作人员要求1. 操作人员要接受正规培训,具备电力电容器操作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电力电容器安全操作规程

电力电容器安全操作规程电力电容器安全操作规程之相关制度和职责,一、高压电容器组外露的导电部分,应有wang状遮拦,进行外部巡视时,禁止将运行中电容器组的遮拦打开。
二、任何额定电压的电容器组,禁止带电荷合闸,每次断开后重新合闸,须在短路三分钟后(即经过放电后少许时...一、高压电容器组外露的导电部分,应有wang状遮拦,进行外部巡视时,禁止将运行中电容器组的遮拦打开。
二、任何额定电压的电容器组,禁止带电荷合闸,每次断开后重新合闸,须在短路三分钟后(即经过放电后少许时间)方可进行。
三、更换电容器的保险丝,应在电容器没有电压时进行。
故进行前,应对电容器放电。
四、电容器组的检修工作应在全部停电时进行,先断开电源,将电容器放电接地后,才能进行工作。
高压电容器应根据工作票,低压电容器可根据口头或电话命令。
但应作好书面记录。
篇2:电容器安全操作规程1、正常情况下全线路停电操作时,应拉开电容器的开关,后拉开各路出线的开关。
正常情况下,全电路在复送电时,应先合上各路出线开关,后合上电容器开关。
2、全线事故停电合,应拉开电容器的开关。
3、电容器断路器跳闸后不得强送电,熔丝熔断后,查明原因之前不得更换熔丝送电。
4、电容器不允许在带有线余电荷的情况下合闸,否则会产生强大的电流冲击。
电容器重新合闸前,至少应放电3 分钟。
5、为了检查、修理的需要,电容器断开电容后,工作人员接近之前,不论该电容器是否装有放电装置,都必须用可携带的专门放电负荷进行人工放电。
篇3:变压器及电力电容器安全操作规程一、变压器(一)新安装的电力变压器,应进行下列各项检查和试验:1.对变压器油进行耐压试验;2.测量线圈、轭梁和穿心螺栓(可以接触到的)的绝缘电阻;3.测量线圈的直流电阻(各电压分接头均测);4,确定线圈的受潮程度;5.测量套管(纯瓷质的套管除外)的介质损失角。
并检查变压器的高低压套管有无破损和外伤;6.对35kV及以下变压器的主绝缘(连套管)做工频交流耐压试验;7.测定无负荷电流;8.检查接线组别(或单相变压器的极性)和变压比(各电压分头均测);9.检查冷却系统;10.检查运行中油的再生装置;11.检查相位;12.在额定电压下合闸五次;13.变压器投入运行以后,在热状态下,检查接缝是否紧密,检查衬垫和法兰联接情况。
电容器的运行维护及倒闸操作

电容器的运⾏维护及倒闸操作电容器的运⾏维护及倒闸操作电容器的运⾏维护及倒闸操作1、⽆功补偿的⽬的与效果a)⽆功补偿的⽬的(简单来说⽆功补偿就是减低损耗)电⽹中的电⽓设备⽐如变压器、电动机等属于既有电感⼜有电阻的电感性负载,电感性负载的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存在着⼀个相位差,相位差的余弦COSΦ就是功率因数。
这个数据是电能利⽤程度及⽤电管理的⼀个重要技术指标b)⽆功补偿的分类2、⽆功补偿的配置原则电⼒系统⽆功补偿应按照“统⼀规划,分级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
⽆功补偿⼀般都在10kV电压等级及400V电压等级的补偿。
没有110kV加装的补偿。
也就是说。
电容器没有110kV电压的。
只有10kV和400V。
400V⼀般都安装在⽤户。
假设⼀个⼯⼚投产。
我们会根据他的负荷要求加装多少的⽆功补偿装置3、电容器的分类电容器、调相机。
付照⽚由于电容器是静⽌的设备运⾏维护简单、消耗能量⼩且⽆噪声等优点,⽐调相机应⽤的更为⼴泛。
现在的电⽹中应该是没有采⽤调相机作为⽆功补偿运⾏。
介绍调相机的历史提供⽆功功率的两个途径。
⼀是由输电系统提供,⼆是由补偿电容器提供。
由补偿电容器就地提供⽆功功率可以避免有输电系统提供⽆功功率,从⽽减低⽆功损耗提⾼系统的传输公⾥数。
按照制作⼯艺分为纸膜电容器和⾦属化电容器按照布置⽅式分为集合式电容器和分散式电容器。
(付照⽚)分解说明其结构和特点1、分散式。
2、集合式。
按照接线⽅式分为单星型和双星型(付照⽚或图形)也分为有熔丝和没有熔丝的两种形式(付照⽚或图形)4、电容器的组成a)串联电抗器i.作⽤:ii.运⾏注意事项(发热)iii.重迭安装时,底层每只瓷瓶应单独接地,且不应形成闭合回路,其余瓷瓶不接地;iv.三相单独安装时,底层每只瓷瓶应独⽴接地;v.⽀柱绝缘⼦的接地线不应形成闭合环路;b)放电线圈电⼒电容器组必须有可靠的放电装置,并且正常投⼊运⾏。
⾼压电容器断电后在5s内应将剩余电压降到50伏以下。
高压电容器的安全运行

高压电容器高压电容器的用途;高压电容器是电力系统的无功电源之一,是用于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降低供电变压器及输送线路的损耗,提高供电效率。
为适应各种电压等级电容器耐压的要求,电容元件可接成串联货并联。
单台三相电容器的电容元件组在外壳内部接成三角形。
在电压为10KV以下的高压电容器内,每个电容元件上都串有一个熔丝,作为电容器的内部短路保护。
高压电容器结构;主要由出线瓷套管,电容元件组和外壳等组成。
高压电容器的安全运行高压电容运行的一班要求:1.电容器应有标出的基本参数等内容的制造厂铭牌2.电容起的金属外壳应有明显的接地标志,其外壳应与金属框架共同接地3.电容器周围环境无易燃易爆危险的,无剧烈冲击和震动4.电容器应有温度测量设备,可在适当的位置安装温度计或贴示温蜡纸;一般情况下,环境温度在±40℃之间时,充矿物油的电容器允许温升势50℃,充硅油的电容器允许温升为55℃.5.电容起应有合格的放电设备; 有些电容器设有放电电阻,当电容器与电网断开后,能够通过放电电阻放电,一般情况下10分钟后电容器残压可降至75V以下。
6.允许过电压,电容起组在正常的运行时,可在1.1倍额定电压下长期运行.对于瞬时过电压,时间较短时根据过电压得时间限定过电压倍数:一般过电压持续1分钟时,可维持1.3倍额定电压;持续5分钟时,可维持1.2倍额定电压.7.允许过电流,电容器组在1.3倍额定电流下长期运行.高压电容器组运行操作注意事项1.正常情况下全变电所停电操作时,应先拉开高压电容器支路的断路器,再拉开其他各支路的断路器;恢复全变电所送电的操作顺序与停电相反,应先合上各支路的断路器,最后合入高压电容器组的断路器.事故情况下,全厂无电后,必须将高压电容器组的支路断路器先断开.2.高压电容器的保护熔断器突然熔断时,在未查明原因之前,不可更换熔体恢复送电。
3.高压电容器禁止在自身带电荷时合闸。
如果电容器本身有存储电荷,将它接入交流电路中,电容器两端所承受的电压就会超过其额定电压。
电容器安全操作规程

电容器安全操作规程1. 前言电容器是电力系统中常用的电力电子元器件。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两个互相绝缘的导体之间的电场效应,存储电荷。
由于电容器本身带有高电压和高电荷,操作时需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
本文档旨在介绍电容器的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 电容器的基本知识2.1 电容器的分类电容器可以分为陶瓷电容器、钽电容器、铝电解电容器、聚酰亚胺电容器等多种类型。
根据电容器的工作原理不同,其电容值、电压等参数也会有所差异。
因此在使用电容器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的电容器。
2.2 电容器的基本参数电容器的基本参数包括电容、电压、容差、温度系数等,其中最重要的参数是电压和电容值。
在选用电容器时,需要确保其电压和电容值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2.3 电容器的使用场合电容器可以用于直流滤波、交流耦合、计时、补偿等多种电路中。
在具体应用时,需要根据电路需要选择相应的电容器。
同时,在选择电容器时,需要注意电容器的使用环境和工作条件,以确保其能够安全可靠地工作。
3. 电容器的安全注意事项3.1 电容器的安全测试在运输和使用电容器之前,需要进行必要的安全测试,以确保其外观完好、绝缘性良好、容值和电压符合要求。
测试时需要使用合适的测试装置和方法,以防止操作失误或电容器内部出现故障。
3.2 电容器的安全接线电容器的接线需要注意极性和线路的安全性。
在连接电容器时,必须严格按照电容器的正负极性连接,防止因接反导致电容器烧毁、爆炸等安全事故。
同时,必须使用符合要求的绝缘材料和连接器,并按照正确的接线方法进行接线。
3.3 电容器的安全运行在电容器正常运行时,应注意以下安全事项:1.严禁在电容器两端接入高电压或高电流的电路,以免造成电容器过电压损坏或爆炸。
2.不允许在电容器两端热插拔,以防止因操作不当导致电容器内部失效或烧毁。
3.在电容器高压信号消失前,不可直接用手触摸电容器两端,以免触电。
4.在电容器短时间内重复充、放电时,应注意电容器温度的变化情况,避免因温度过高导致电容器内部损坏。
35KV变电站电力电容器运行规程

35KV变电站电力电容器运行规程2009-2-2335KV变电站电力电容器运行规程1、运行前的检查a.对电容器组及相关设备进行外观检查;b.对电容器组保护定值进行核对并按调度命令投入其保护压板。
c.室内照明电容器组的通风及照明装置应良好。
2、运行中的规定对新投入运行的电容器组应在额定电压下冲击合闸三次(每次间隔5分钟),24小时试运行期间,应加强巡视检查。
2.1电容器正常巡视检查项目a.外壳无膨胀、鼓肚及渗漏油现象,电抗器油位正常;b.套管应清洁、无裂纹和放电现象;c.引线接头无松动、过热、脱落及断线;d.无异常响声,熔丝应完整;e.电容器网门关闭良好,并加锁。
2.2电容器应根据所属调度下达的调压曲线进行投停操作,系统电压低时应首先投电容器,如果满足不了,再调整变压器有载分头,系统电压高时,首先调整变压器有载分头,如满足不了,再切电容器。
2.3电容器组断路器拉、合闸间隔时间,不宜小于5分钟。
2.4电容器停电工作时,必须经过充分放电才能工作,熔丝熔断的单个电容器工作时必须对该电容器进行充分放电。
2.5电容器室应通风良好,温度达到十40℃或超过厂家规定时,应将电容器短时停止运行。
2.6电容器本体温度不得超过60℃。
2.7串、并联电容器的长期运行电压不得超过其额定电压的1.1倍,电流不得超过其额定电流的1.3倍。
厂家如有特殊规定的,可按制造厂规定执行。
2.8 连接电容器组的母线停电时,应先停电容器组后停负荷;送电时顺序与此相反。
2.9电容器容量不能任意变动,个别电容器损坏时,应更换容量和参数相同产品,并经试验合格方可投入运行。
2.10巡视检查电容器组只能透过网栏观察,严禁打开或进入网栏内。
3、异常及事故处理3.1电容器发生下列异常运行情况之一者,应立即将其退出运行,并汇报调度a.套管闪络或严重放电。
b.接头严重过热或熔化。
c.外壳膨胀变形或严重漏油。
d.内部有放电声及放电线圈有异响。
e.电容器爆炸、起火。
电容器运行及维护

电容器的运行及维护电容器的运行应符合下列要求:1 电容器应在额定电压下运行,不应超过额定电压的5%,在超过额定电压10%的情况下可运行4小时,超过此值应退出运行;2 电容器运行电流不应超过额定电流30%的情况下运行,超过此值应退出运行。
三相电流应平衡,各相相差应不大于10%;三相电容值的误差不应超过一相总电容值的5%;3 电容器组的操作,正常停运时,应先切出电容器组,再切出其它负载,投入时与上述相反;4 电容器组重新投入运行,应在其退出5分钟后进行;5 电容器组跳闸切出后,未查明原因不得强行试送;6 电容器应保持通风良好,环境温度不应超过40℃,外壳最高温度不超过55℃;7 电容器运行应无放电声、鼓胀及严重渗油现象;套管应清洁,无裂纹、破损;外壳接地良好。
电力电容器是一种静止的无功补偿设备。
它的主要作用是向电力系统提供无功功率,提高功率因数。
采用就地无功补偿,可以减少输电线路输送电流,起到减少线路能量损耗和压降,改善电能质量和提高设备利用率的重要作用。
现将电力电容器的维护和运行管理中一些问题,作一简介,供参考。
1 电力电容器的保护(1)电容器组应采用适当保护措施,如采用平衡或差动继电保护或采用瞬时作用过电流继电保护,对于3.15kV及以上的电容器,必须在每个电容器上装置单独的熔断器,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应按熔丝的特性和接通时的涌流来选定,一般为1.5倍电容器的额定电流为宜,以防止电容器油箱爆炸。
(2)除上述指出的保护形式外,在必要时还可以作下面的几种保护:①如果电压升高是经常及长时间的,需采取措施使电压升高不超过1.1倍额定电压。
②用合适的电流自动开关进行保护,使电流升高不超过1.3倍额定电流。
③如果电容器同架空线联接时,可用合适的避雷器来进行大气过电压保护。
④在高压网络中,短路电流超过20A时,并且短路电流的保护装置或熔丝不能可靠地保护对地短路时,则应采用单相短路保护装置。
(3)正确选择电容器组的保护方式,是确保电容器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但无论采用哪种保护方式,均应符合以下几项要求:1①保护装置应有足够的灵敏度,不论电容器组中单台电容器内部发生故障,还是部分元件损坏,保护装置都能可靠地动作。
高压并联电容器运行规范

附件9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运行规范国家电网公司二○○五年三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引用标准 (1)第三章设备验收 (2)第四章设备运行维护项目、手段及要求 (3)第五章设备巡视检查项目、手段及要求 (5)第六章设备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 (6)第七章事故和故障处理预案 (7)第八章培训要求 (8)第九章技术管理 (9)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运行规范编制说明 (10)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并联电容器的运行管理,使其达到标准化、制度化,保证设备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是依据国家有关标准、规程、制度及《国家电网公司变电站管理规范》,并结合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评估分析、生产运行情况分析以及设备运行经验而制定的。
第三条本规范对并联电容器运行管理中的验收、巡视和维护、缺陷管理、技术培训、技术管理等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第四条本规范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的6kV110kV并联电容器的运行管理工作。
第五条各网、省公司可根据本规范,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第二章引用标准第六条以下为本规范引用的标准、规程和导则,但不限于此。
GB 6915-1986 高原电力电容器GB 3983.2-1989 高电压并联电容器GB 11025-1989 并联电容器用内部熔丝和内部过压力隔离器GB 15116.5-1994 交流高压熔断器并联电容器外保护用熔断器GB 50227-1995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J147-19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DL 402-1991 交流高压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DL 442-1991 高压并联电容器单台保护用熔断器订货技术条件DL 462-1992 高压并联电容器用串联电抗器订货技术条件DL/T 604-1996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订货技术条件DL/T 628-1997 集合式高压并联电容器订货技术条件DL/T 653-1998 高压并联电容器用放电线圈订货技术条件DL/T 804-2002 交流电力系统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使用导则DL/T 840-2003 高压并联电容器使用技术条件JB/T 8958-1999 自愈式高电压并联电容器GB 50227-1995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DL/T 840-2003 高压并联电容器使用技术条件国家电网生(2003)387号变电站管理规范(试行)国家电网公司生产输电(2003)95号《电力生产设备评估管理办法》国家电网公司《并联电容器技术标准》国家电网公司《并联电容器技术监督规定》国家电网公司《预防并联电容器事故措施》第三章设备验收第七条电容器在安装投运前及检修后,应进行以下检查:(一)套管导电杆应无弯曲或螺纹损坏;(二)引出线端连接用的螺母、垫圈应齐全;(三)外壳应无明显变形,外表无锈蚀,所有接缝不应有裂缝或渗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篇电力电容器
1 基本要求
1.1 保护装置完善、可靠:
1.1.1 6kV电力电容器组,应采用瞬时过电压保护;1.1.2 380V电力电容器组,应采用自动空气开关或熔断器保护;
1.1.3 在高压电网中,若单相接地短路电流大于20A,用过流继电保护或熔断器不能满足保护时,则电力电容器组应装设单相接地短路保护装置;
1.1.4每个电力电容器应装设单独的熔断器加以保护,对380V电容器,内部有保护装置时,可以不另装设;1.1.5保护单独电力电容器的熔断器,熔丝的额定电流可为电容器额定电流的1.5~
2.0倍。
1.2 电力电容器组,每次与线路断开时,应经自动放电装置放电,但电力电容器直接接在变压器或电动机上时,可不需特备放电电阻。
1.3 电力电容器的放电电阻应符合下列规定:每千乏的容量,其放电电阻的能量损耗不得超过1W。
放电电阻值必须符合下式:
R≤15×106×V2/Q
式中:R—放电电阻值,单位:Ω
V—线路的相电压,单位:kV
Q—电力电容器的容量,单位:kVar
1.4 电容器的操作应合理选择开关:
1.4.1 6kV电力电容器组与线路的连接和断开须用真空
1
开关;
1.4.2 380V电力电容器组与线路的连接和断开,可用自动开关或闸刀开关操作。
1.5 电力电容器长时间过电压运行时,工作电压不允许超过额定电压的1.1倍,流过电容器的电流不超过额定电流的1.3倍,或遵守制造厂规定。
1.6 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应停止电力电容器的运行,防止过电压损坏电容器。
1.7 任何电压等级的电力电容器组均禁止带电荷合闸,为此电容器组每次重新合闸时,必须在电容器组短路10分钟(放电)后进行。
1.8 电力电容器停电,必须三相短路接地,放电10分钟后才能进行检修作业。
2 运行巡检
2.1 6kV电力电容器组的巡检周期
电力电容器组在运行中每班巡视一次。
2.2 6kV电力电容器组的巡视内容
2.2.1 电力电容器组的室内空气温度不得超过制造厂规定,如无规定时不应超过40℃。
2.2.2 电力电容器组的室内空气的相对湿度不得超过80%。
2.2.3 检查电力电容器外壳有无变形膨胀或绝缘油外溢。
2.2.4 检查电力电容器运行中发出的声响,观察电容器组外部有无火花。
2
2.2.5 检查保护电容器的单独熔断器是否熔断。
2.2.6 检查电容器组仪表指示是否正常,指示灯具是否完好。
2.3 380V电力电容器组的检查
2.3.1 每月至少一次,用表计检查放电电阻是否完整,及其回路是否断线。
2.3.2 对ABB低压功率因数自动补偿器的电容器装置,应进行下列检查:
2.3.2.1 电压表、电流表指示是否正确;
2.3.2.2 功率因素表指示是否符合实际;
2.3.2.3 各信号灯是否指示正常;
2.3.2.4 自动位置时电容器是否能自动投切。
2.4 电力电容器外壳、绝缘子及其支架等表面上的灰尘,每年至少停电清扫一次,同时应检查各连接接点、螺栓是否紧固。
2.5 注意事项
2.5.1 电力电容器组的室内空气温度超过40℃或空气的相对湿度超过80%时,应将电力电容器跟线路断开。
2.5.2当电力电容器外壳膨胀有绝缘油外溢,运行电容器内发出声响,或者电容器组外部有火花时,电容器应停止运行。
2.5.3不论任何原因使电容器的熔丝熔断均应先检查电容器的电容量。
如未经检查,禁止更换熔丝投入运行。
2.5.4电容器电容量与铭牌比较差值超过-5%~+10%的范围时,说明该电容器不适于继续运行。
3
2.6 电力电容器投入运行前,应将不同电容量的电容器在各相中互相调配,使三相负荷平衡。
2.7 电力电容器跳闸后,不准立即手动强行送电。
2.8 巡检中发现的不正常运行现象或故障,应参照《电气设备事故处理规程》电力电容器篇第2节进行处理。
3 完好标准
3.1 运行正常
3.1.1 电力电容器组能满足变电所的功率补偿需要。
3.1.2 电力电容器组的保护齐全,整定正确,动作灵敏可靠。
3.1.3 通风系统良好,电容器组的室温不超过40℃。
3.1.4 各仪表和指示灯具指示正常、无异常声响。
3.1.5 自控设备动作准确。
3.2 构件无损质量符合要求
3.2.1 电容器外壳上应有铭牌,极柱瓷瓶无破损及闪络现象,外观油漆完好无损。
3.2.2 台架牢固,绝缘支柱良好。
3.2.3 导体对地距离符合规定,连接可靠无发热现象。
3.2.4 各金属外壳有可靠的接地。
3.3 主体整洁零附件齐全好用
3.3.1 电容器组柜本身及周围环境整洁,照明完好,有必要的标示,编号齐全。
3.3.2 连接的组合导线、母排等排列规则整齐,相色明显。
3.3.3 安全设施齐全,并有明显的警告标志。
4
3.4 技术资料齐全准确
3.4.1 具有制造厂使用说明书和接线图,以及符合上级要求的设备档案。
3.4.2 检修和试验记录齐全,应有安装的原始调试记录,历次检修、试验的原因、日期、检修项目、试验数据等。
3.4.3 运行记录齐全,应有运行环境温度、湿度、运行电压、电流值和发生不正常现象及故障的处理情况等。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