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论自然观
近代机械论自然观内涵
近代机械论自然观内涵
近代机械论自然观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机械论自然观注重对自然界的客观分析和描述。
机械论将自然界视为一个巨大而复杂的机械系统,通过对其各个组成部分的分析,揭示自然界发生变化的规律和原因。
2. 机械论自然观认为自然界的运动是可被理性把握的。
机械论将自然界的运动看作是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的结果,认为这种运动可以通过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实验和解释。
3. 机械论自然观强调机械力的作用和机械定律的普遍性。
机械论认为机械力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力量形式,自然界的一切现象都可以归结为机械力的作用和机械定律的运作。
4. 机械论自然观强调机械运动的因果性和可预测性。
机械论认为自然界的运动是由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决定的,运动的结果可以通过运动的起因加以预测。
近代机械论自然观的内涵也有其局限性。
机械论忽视了生命、灵性和意识等非物质的存在和作用,对自然界的整体性、有机性和多样性等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此外,机械论将自然界理解为一个被完全可知和可控制的系统,忽视了一些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因此,在现代科学发展中,人们对机械论自然观进行了扩展和修正,引入了系统论、量子力学等理论来更好地解释和描述自然界。
科学哲学-机械论自然观
第一节 牛顿力学诞生的背景 一.方法论的成就
• • • 实验科学的兴起 演绎方法的完善 归纳方法的发展
二.具体科学成就
• • • 伽利略的力学成就 天文学领域的成就 其它(略)
三.社会因素(略)
• • 宗教改革、文艺复兴 欧洲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一.方法论的成就
1.实验科学的兴起
罗吉尔· 培根(Roger Bacon 12141292)。英国哲学家、科学家。著作 很多,著名的有《大著作》等。罗吉 尔· 培根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他积 极主张并且从事科学实验活动,认为 观察和实验才是获得真知的唯一方法。 他将柏拉图对数学的强调和亚里士多 德对实验观察的强调结合起来。 阻碍真知的四种障碍:习惯、偏见、自负、崇拜权威 ——罗吉尔· 培根
Hveen岛上的“观星堡”
1
• 1588年第谷体系
(折中主义) – 地球处于宇宙 中心,月亮和 太阳绕地球转动 – 五大行星绕太阳 转动
• 1600年收开普勒为徒。 • 1601年10月24日去世。
第谷的天文台站
第谷使用过的天文观测仪器
第谷设想的太阳系结构
第谷的 宇宙体系
• 地球是宇宙的 中心! • 月亮和太阳围 绕地球旋转 • 太阳是水星、 金星、火星、 木星、土星的 中心
对因果关系的看法 自然界的一切现象无非是物质的机械运动,都 遵循力学定律。因此,一切都有规律可循,都可 以用力学方程描述,从原因(初始的物质分布和 受力情况)可推知结果(位置、位移、速度、状 态的其它改变,等等),从结果可反溯原因,一 一对应,一切都是确定的。只有必然性,没有偶 然性。
霍尔巴赫:“在大风扬起的尘土旋涡中,没有 任何一个分子的分布是偶然的” 。 拉普拉斯:我们可以把宇宙现在的状态视为 过去的结果和未来的原因,如果一个“智神” (亦称“拉普拉斯妖)(intelligence)能够 知晓某一时刻宇宙中所有自然运动的力及所 有物体的位置,假若它能够对这些数据进行 分析,那么宇宙中最大的物体和最小的粒子 的运动都会包含在一条简单的公式中,没有 什么东西是不确定的。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指的是对自然界现象的机械解释和机械解释原理。
它是一种以机械理论为基础的唯物主义,代表作家是以斯特拉滕斯基为核心的以西瓦尔德为代表的俄国科学家。
机械唯物论,它要求所有现象,包括生物现象,必须按一定的机械规律来解释,所有的变化都是物体质量及运动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任何其它的解释都是无效的。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坚持自然界万物均受客观定量实质决定其运动。
它认为自然界人一切活动均是客观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经过客观自然规律最终完成属于客观物质的机械动的特征,不存在任何形式的“灵动”。
机械唯物论对生命的观点是:生物体表现出的活动本质也是受客观定量实质决定其运动的,机械运动的特性不变,活动的本质也没有改变。
机械唯物论还强调,物体在物理活动上是“绝对自由”的,它们受客观定量实质的决定而运动,不受任何非客观定量实质的影响,从而达到物体绝对独立性及自主性。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迅速发展并被多个国家承认,它改变了人类对自然现象的理解,为当代科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模式。
机械唯物论说明了自然界是由质量和运动组成的,把先天的、既定的物质运动定律推广到了生物的活动的现象上,为推进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正是这个理论有力地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机械论自然观的进步意义
机械论自然观的进步意义机械论自然观是一种将自然界看作是机械化系统的观点,它认为自然界的运转可以通过机械原理和定律来解释和预测。
这一观点的提出和发展对于科学研究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机械论自然观的进步意义在于推动了科学方法的发展。
机械论自然观强调运动和力的作用,奠定了实验科学的基础。
通过观察和实验,科学家们开始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现象的规律性,提出了一系列的机械原理和定律。
这种基于实验和观察的科学方法,为后来的科学研究提供了范式,并成为了现代科学的基石。
机械论自然观的进步意义在于促进了技术的发展。
机械论自然观将自然界看作是一个巨大的机械系统,这种观念激发了人们对机械的研究和创新。
人们开始运用机械原理和定律来设计和制造各种机械装置,如钟表、蒸汽机等。
这些机械装置的发明和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进程,促使了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
机械论自然观的进步意义还在于提升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
机械论自然观认为自然界的运转可以通过机械原理和定律来解释,这使得人们对自然界的复杂性和规律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人们开始研究和探索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揭示了许多重要的自然规律,如万有引力定律、运动定律等。
这些科学发现不仅扩展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也为后来的科学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机械论自然观的进步意义还在于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机械论自然观的提出和发展,使得人类对自然界的控制能力大大增强。
通过运用机械原理和定律,人类能够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生产力水平,改善生活条件。
例如,通过运用机械装置,人们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推动工业生产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这种进步不仅促进了经济的繁荣,也提升了人类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机械论自然观的进步意义在于推动了科学方法的发展,促进了技术的进步,提升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机械论自然观的提出和发展为人类探索和改造自然界提供了理论基础,为科学研究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奠定了基石。
第二讲 机械自然观课件
4 、哥白尼革命的哲学意义:
• 1)暗含对世界有一个中心的否定,地球只 是众行星之一; • 2)打破了自然界有机论; • 3)取消了天与地的差别,适用于天的运动 规律也是用于人类; • 4)新的宇宙论认为不存在质的自然差异, 差异仅表现为量和几何结构的差异。
大意是说:
• • • • • • • 应试者:渊博的博士问我, 是什么原因, 鸦片烟能是人睡着,我的回答是 因为它有睡眠的力, 所以自然有催眠的感觉。 监考官:回单的很好!好!好! 它可以进我们博学的圈子里了。
Hale Waihona Puke 2 、哥白尼(1473-1543)及其日心 说的提出
• 文艺复兴以后,科学观点的第一次重大改 变,是尼古拉 哥白尼完成的;他是数学家 与天文学家
3)机械论代替活力论:
• 认为物理学中“灵魂”这个词应当用力来 代替,或者说自身是数量性的节些能产生 量变的概念,应该取代活力能引起质变的 概念。
(四)伽利略(1564-1641)
• 近代科学之父
1 、伽利略的贡献:
• 1)建立物理科学的真正方法:把试验方法 和归纳方法与数学演绎方法结合起来; • 2)伽利略的主要的和最具独创性的工作是 为动力学奠定了基础;他证明地球各部分 在“局部运动”中也是按数学方式运动的; • 3)他问的不是亚里士多德的问题“为什么 降落”,而是“怎样降落?”,即从宇宙 论问题转到了近代科学问题上
• • • • • • • • 莫里哀的喜剧《没病找病》片段 Domandatur Causam et rationem quare Opium facit dormire Aquoi responde'o: Quia est in eo Vertus dormitira Cuius est natura Sensus assoupire 监考官:Bene bene bene respondere ()Dignus,dignus est intrare In nostro docto corpo' re
论机械自然观的形成..
论机械自然观的形成、特点、及其对近代自然观的影响和局限性
班级:
姓名:
目录第一章机械论自然观的形成
第二章机械论自然观的特点
第三章机械论自然观的对近代自然观的影响
第四章机械论自然观的局限性
第一章机械论自然观的形成
1.1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14世纪至16世纪在欧洲兴起的一个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了近代科学与艺术革命,揭开了现代欧洲历史的序幕。
新兴资产阶级认为,中世纪文化是一种倒退,而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是光明发达的典范。
他们试图复兴古典文化,而所谓的“复兴”,其实是对知识和精神的空前解放与创造。
14世纪,随着工厂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在欧洲封建制度内逐渐形成。
生产中出现的机械化运动的特点,己经不仅在于一般的在生产中较广泛的实用的简陋的机械,例如在那时的纺织,冶金等生产部门中,已先后的使用漂洗,织布,纺纱和鼓风,矿石粉碎等工具实现了机械化,由于较广泛的使用了机械,因而在动力能源方面,已相当广泛的采用了水利和风力来代替人力来驱动机器。
正是这种在中世纪晚期发展起来的以“机械化”为特征的技术积累与增长,一方面促成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萌芽和发展。
另一方面也成了近代科学中机械论自然观兴起的最深厚的基础。
文艺复兴运动后期,在翻译和注解了大量古希腊文献之后,学者们不再满足于对古代文献的学习,自由的探讨精神促使学者们跳出思想的局限,挑战传统,求新求变。
在这种翻天覆地的思想变革的影响下,欧洲人的自然观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人们挣脱了神创论的禁锢,认识到自然界不是由神的意识主导的,而是按照其自有的规律。
机械主义自然观科学基础
机械主义自然观科学基础
机械主义自然观是一种科学基础,它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可以被解释为机械运动的结果。
这种观点源于17世纪的欧洲,当时人们开始用机械模型来解释自然现象,这种模型被认为是一种理性的方法,可以用来预测和控制自然现象。
机械主义自然观的基础是牛顿力学,它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运动都可以被解释为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种相互作用可以用数学公式来描述,因此牛顿力学被认为是一种精确的科学方法。
在牛顿力学的基础上,人们开始研究天体运动、机械运动、电磁现象等自然现象,这些研究成果为现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机械主义自然观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机械化思维方式。
机械化思维方式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可以被分解为简单的部分,这些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用机械模型来描述。
这种思维方式被认为是一种理性的方法,可以用来解决复杂的问题。
在机械化思维方式的指导下,人们开始研究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例如生物学、化学、物理学等。
然而,机械主义自然观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它忽略了自然界中的一些非机械现象,例如生命、意识等。
这些现象无法用机械模型来描述,因此机械主义自然观无法解释它们。
其次,机械主义自然观忽略了自然界中的一些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是非线性的、混沌的,无法用简单的机械模型来描述。
因此,机械
主义自然观无法解释这些现象。
机械主义自然观是一种重要的科学基础,它为现代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然而,它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发展新的科学方法来解释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
近代机械论自然观特点及评价
近代机械论自然观特点及评价简述机械自然观的特点。
机械论自然观渊源于古希腊的原子论,肇始于文艺复兴时期,勃兴于近代科学革命中,19世纪后半叶受到挑战,20世纪初渐趋衰微,在西方思想史乃至世界思想史上居于统治地位多年。
其特点简述如下与笛卡儿的从绝对确定的公理出发,靠演绎和论证而构成的自然体系对立,牛顿的方法是依靠一个个事实的实证与归纳达到原理,这被视为机械自然观的代表,其特点是:1.实质是只能问"怎么样",而不能问"为什么"。
2.把数学作为开启宇宙秘密的钥匙。
3."力"和"素"的概念超出了力学、光学和化学领域而被赋予一般方法论意义,任何东西都是力,都是素,成为普遍实用的特征。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对“自然”的理解发生了由目的论到机械论的转变。
自然不再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而是一架机器,它由物质粒子组成,按照确定的力学规律而运行,具有因果上的必然性却无所谓理智与目的,甚至连人体也不过是一架机器。
评价17世纪,由于伽利略、牛顿等人的工作,力学领域发生了天翻地复的变化,取得了极其显著的进步。
同时,由于钟表、机械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社会上的流行,使得人们越来越乐于用力学的或机械论的观念看待一切,甚至把整个宇宙也看成是一只硕大的机械钟。
机械自然观的形成,首先在当时是有着历史进步意义的,因为机械自然观的形成,使得科学真正进入了自然领域,人类从此可以用实证的方法来把握和认识自然。
从伽利略的望远镜到他的理想实验,再到牛顿经典力学的完美发展,人类第一次发现自己可以完美的认识自然的规律,整个自然仿佛都可以用牛顿力学加以描述,这对于当时的人们以及后来的人都是一个观念上的巨大冲击。
在此之前,科学一直在神学的阴影下,一切对于自然界的解释都已经被古希腊和古罗马解决了,在此之后,人类逐渐成为了自然的主人。
机械自然观为后来的人类认识自然提供了一整套思考问题的方法,一直成为近代科学发展的主要方法。
近代机械论自然观特点及评价
近代机械论自然观特点及评价简述机械自然观的特点;机械论自然观渊源于古希腊的原子论,肇始于文艺复兴时期,勃兴于近代科学革命中,19世纪后半叶受到挑战,20世纪初渐趋衰微,在西方思想史乃至世界思想史上居于统治地位多年;其特点简述如下与笛卡儿的从绝对确定的公理出发,靠演绎和论证而构成的自然体系对立,牛顿的方法是依靠一个个事实的实证与归纳达到原理,这被视为机械自然观的代表,其特点是:1.实质是只能问"怎么样",而不能问"为什么";2.把数学作为开启宇宙秘密的钥匙;3. "力"和"素"的概念超出了力学、光学和化学领域而被赋予一般方法论意义,任何东西都是力,都是素,成为普遍实用的特征;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对“自然”的理解发生了由目的论到机械论的转变;自然不再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而是一架机器,它由物质粒子组成,按照确定的力学规律而运行,具有因果上的必然性却无所谓理智与目的,甚至连人体也不过是一架机器;评价17世纪,由于伽利略、牛顿等人的工作,力学领域发生了天翻地复的变化,取得了极其显着的进步;同时,由于钟表、机械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社会上的流行,使得人们越来越乐于用力学的或机械论的观念看待一切,甚至把整个宇宙也看成是一只硕大的机械钟;机械自然观的形成,首先在当时是有着历史进步意义的,因为机械自然观的形成,使得科学真正进入了自然领域,人类从此可以用实证的方法来把握和认识自然;从伽利略的望远镜到他的理想实验,再到牛顿经典力学的完美发展,人类第一次发现自己可以完美的认识自然的规律,整个自然仿佛都可以用牛顿力学加以描述,这对于当时的人们以及后来的人都是一个观念上的巨大冲击;在此之前,科学一直在神学的阴影下,一切对于自然界的解释都已经被古希腊和古罗马解决了,在此之后,人类逐渐成为了自然的主人;机械自然观为后来的人类认识自然提供了一整套思考问题的方法,一直成为近代科学发展的主要方法;机械自然观将自然界看成一个机械钟,受到牛顿力学的严格控制和掌握,这个思想影响深远,后来近代的科学发展,如果不能在力学上得到完美的解释,就难以成为科学;机械自然观中强调还原论的观点,也就是将一切问题划分到其最小单元进行分析,然后再综合起来,近代所有科学门类无一例外的使用了这个方法进行发展,一切都是从最简单的开始逐渐构造理论体系;机械论自然观强调决定论,有什么原因必然产生什么结果;机械论自然观将上帝的影响驱除了很大一部分,在近代科学家的眼中,物质的变化运动规律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上帝能够容身的唯一角落只有那“第一推动”,这相对中世纪是巨大的进步;。
机械论
机械论狭义的机械论自然观是指一种用力学解释一切自然现象的观点。
它把物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性质都归结为力学的性质,并且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完全服从于机械因果律,这种机械唯物主义观点最突出的代表是拉普拉斯决定论。
拉普拉斯假设,如果有一个智能生物能确从最大天体到最轻原子的运动的现时状态,就能按照力学规律推算出整个宇宙的过去状态和未来状态,这种假设的智能生物称为拉普拉斯妖。
广义的机械论自然观则是指在狭义的机械论自然观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服从绝对因果律的自然观,持这种自然观的科学家代表是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继承了伽利略、牛顿的“大自然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哲学思想,用公理化方法,把自然界世界描绘成空间、时间、物质及其运动的统一,把世界归结为一个四维时空连续区的统一场。
他认为宇宙是有限无边的,宇宙客体的一切行为都取决于这个用几何描述的物理场,服从于完全的因果决定论,因而自然界不可能任意“掷骰子”,他在给波尔的信中表明了这样的立场:“在有比迄今为止更为有利的多的反对严格的因果性的证据之前,我不想轻易放弃严格的因果性。
”反对把统计陈述作为物理学的终极规律。
他相信独立于人类意识的外在世界的存在,相信它的和谐统一和可理解性。
许多科学家持这种自然观。
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提出间断粒子也伴有连续波的设想,并由此确定了一切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在他所提出的波动力学中解释了这种波-粒二象性,并基本上与爱因斯坦的统一场思想相一致,把这种既表现为粒子、又表现为波动的微观客体归结为“波场”,把这种具有多维空间的波场看作唯一的物理实在。
他进而提出生命现象的物理基础,把生物有机体看作微观粒子的一定的组织状态,而服从于严格的量子力学定律,从而把连续场的思想推广到生物学。
英国物理学家P.狄拉克所开创的量子电动力学是关于电磁场的量子力学,为后来基本粒子领域的统一场论开辟了道路。
这个理论认为,所有的粒子都是相应的场量子,而且所有的物质都可以归结为统一的场。
机械主义自然观科学基础
机械主义自然观科学基础1.机械主义自然观的概念机械主义自然观是16世纪时期欧洲文化中流行的一种自然科学理论,它认为自然界是一台精密的机器,可以用物理学和数学的方法来研究和解释自然现象。
机械主义自然观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2.机械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机械主义自然观的科学基础是牛顿力学和物理学。
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构成了经典物理学的基本原理。
这些定律表明,物质的运动和相互作用可以用精确的数学公式描述,自然界的现象可以被理解为各种物体之间力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3.机械主义自然观的产生背景机械主义自然观的产生背景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社会变革。
随着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人们开始质疑中世纪时期教会的权威和传统的哲学观念,而借鉴古代希腊和罗马的自然科学知识,重新审视自然世界和人类的关系。
机械主义自然观的出现,反映了对自然界的新认识和对人类理性能力的信任。
4.机械主义自然观对科学的影响机械主义自然观对科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1科学方法的发展:机械主义自然观倡导用实验和观察的方法来检验理论,推动了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
同时,机械主义自然观也要求将自然现象分解为最简单的机器模型,这使得科学家能够更加精确地预测和控制自然现象。
4.2科技的进步:机械主义自然观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如航海、钟表制造、机械制造等领域的发展,有力地支撑了欧洲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也对全球的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4.3理论的启示:机械主义自然观的理论启示了许多重要的科学领域,如物理学、力学、天文学、生物学等,激发了科学家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并且为后来的科学理论打下了基础。
5.机械主义自然观的局限尽管机械主义自然观在推动科学发展方面起了积极作用,但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5.1机械主义自然观研究的对象局限于物质世界,对于社会、历史、文化等非物质领域的研究较弱。
5.2机械主义自然观的研究方法过于重视实验和观察,对于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研究比较欠缺。
论机械自然观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地位
论机械自然观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地位一、本文概述《论机械自然观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地位》一文旨在深入探讨机械自然观在人类思想史和科技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性和地位。
机械自然观,作为一种以机械运动原理来解释自然现象和人类行为的哲学观点,自古希腊时期起便对科学研究和哲学思考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梳理机械自然观的演变过程,分析其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发挥的作用,以及在现代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
文章首先将对机械自然观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其内涵和外延。
接着,通过回顾历史,阐述机械自然观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脉络,以及其与当时社会、文化和科技发展的关联。
在此基础上,文章将进一步分析机械自然观在推动科技进步、促进思想解放以及塑造人类世界观等方面的历史作用。
文章还将探讨机械自然观的局限性,以及在现代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和挑战。
本文将对机械自然观的历史地位进行总结和评价,强调其在人类思想史和科技发展历程中的重要地位,并指出其在未来科学研究和哲学思考中的潜在价值。
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希望能够更全面地理解机械自然观的历史作用和历史地位,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和哲学思考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二、机械自然观的历史发展机械自然观,作为人类对自然世界的一种理解和解释方式,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历史发展过程。
它起源于古代朴素的自然观,经过中世纪的神秘主义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启蒙,最终在17至19世纪的近代科学革命中达到了顶峰。
在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的理解主要基于直观观察和朴素的哲学思考。
那时,机械自然观尚未形成,人们倾向于将自然现象归因于超自然力量的干预。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人们开始逐渐摆脱神秘主义的束缚,试图用更加理性的方式解释自然世界。
中世纪时期,虽然神秘主义和宗教思想占据了主导地位,但也有一些学者开始尝试用机械原理来解释自然现象。
这种尝试虽然受到宗教思想的限制,但为后来的科学革命奠定了基础。
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兴起和科学方法的探索为机械自然观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一、物质第一性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具有第一性,其他一切事物都只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形式。
这一观点强调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和独立性,认为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人的意识是物质存在的反映。
二、自然界的因果关系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遵循因果律,即每个现象都有其原因和结果,因果关系是自然界中的普遍规律。
这种观点排除了超自然力量和偶然因素对自然现象的影响,认为自然现象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三、自然界的规律性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遵循一定的规律,这些规律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人们可以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来发现和揭示这些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来预测和控制自然现象。
四、机械论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主张用机械的观点来看待自然界和其中的一切事物。
它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可以被简化为由各种基本粒子所组成的运动体系,这些基本粒子按照一定的规律相互碰撞、相互作用,形成了各种复杂的自然现象。
五、无机自然界的决定论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无机自然界的发展变化是受因果律支配的,即每个状态都有其原因,任何事件都有确定的必然性。
它否认自然界中存在着任何偶然性和自由意志,认为一切都是必然的、确定的。
六、自然界的无目的论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中没有任何目的或意图存在,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无目的的。
它反对将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归结为某种神秘的目的或意图,主张用科学的方法来揭示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
七、自然界的简单性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简单的、确定的,可以用数学语言来描述。
它反对将自然界复杂化、神秘化,主张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揭示自然的本质和规律,简化对自然的认识。
八、自然的可预测性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可以被预测的,只要掌握了足够的资料和科学原理,就可以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来预测未来的自然现象。
论机械自然观之起源
论机械自然观之起源机械论自然观渊源于古希腊的原子论,肇始于文艺复兴时期,勃兴于近代科学革命中,19世纪后半叶受到挑战,20世纪初渐趋衰微,在西方思想史乃至世界思想史上居于统治地位有年,其成就骄人其缺陋也尖锐。
机械论自然观认为人与自然是分离的和对立的,自然界没有价值,只有人才有价值,发展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这就为人类无限制地开发、掠夺和操纵自然提供了伦理基础;在西方文化中,自然和女性之间存在着某种历史性的、象征性的政治关系,因而当自然被工具化、遭受迫害的同时,女性也未能幸免,同样遭受着人格丑化和迫害。
生态女性主义从人性、价值和公正的伦理视角对机械论自然观进行了反思与批判。
大约在16世纪到17世纪,一种与希腊有机论自然观相对立的新的自然观开始兴起,并迅速取代前者占据主导地位。
正像希腊自然观借助“生命机体”的隐喻,新的自然观也建立于一个奇特的隐喻——“机器”的隐喻之上:自然界是一架机器,一架由各种零部件组装而成按照一定的规则、朝着一定的方向运转的机器。
和希腊自然观一样,在这个隐喻中,自然界的秩序、规律、目的也被认为是源于某种精神性的东西;所不同的是,希腊哲学家认为精神在自然之中,是自然界固有的,而新时代的哲学家则认为,精神是自然之外的“超越者”,即“上帝”。
上帝设计出一套原理,把它放进自然界并操纵自然界运动,而自然界本身完全是被动的、受控的,它仅仅是一架“机器”。
这种新的自然观被称作机械论的自然观。
一、牛顿力学的巨大辐射效应笛卡尔构筑了十七世纪科学的概念框架,但他把自然看作是一架受精确的数学法则支配的完善的机器的观点,还只是一种幻想,牛顿力学的巨大成功使其梦幻成真。
由此近代机械自然观不仅给人们提供了一套世界统一性理论,同时,也给人们提供了一套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在牛顿科学看来,物质的宇亩是被精巧地设计出来的巨大的机械装置,它服从于无比美妙的决定论的运动规律。
世界大机械由数量巨大的运转部件组成,所发生的一切都存在一定的原因,并会产生一定的后果,只要能够知道该系统在任何时刻的状态的所有细节,原则上就可以绝对地预言该系统任何一部分的未来;也就是说复杂的事物集合只要分解成自然的相互作用,人们就可以理解,这是一种典型的分析方法。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机械论自然观的主要观点: 1、物质观认为一切物体都可以还原为最小的粒子——原子,……一切物体都是由原子在粒子间力的作用下,按力学规律形成的,因而也具有原子的基本性质。
这种原子论的物质观是经典力学世界图景的理论基础。
2、时空观“绝对的、真正的和数学的时间自身在流逝着,而且由于其本性而在均匀地、与任何其他外界事物无关地流逝着,它又可以名之为‘延续性”’。
“绝对的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而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
”3、运动观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体具有匀速直线运动的固有性质,并以惯性运动作为全部理论的出发点4、因果观认为可以把经典力学的因果关系推而广之,用力学模型和规律描述所有运动形式和自然现象的因果关系5、相互作用观认为物质粒子之间或由它们构成的物体之间存在着万有引力,引力相互作用在空间中以直接的瞬时超距的形式传递,并支配着各种天体的运行。
6、人类统治自然一自然被当作奴隶来统治和压迫二人类企图代替上帝的地位,充当宇宙的统治者和创造者总体而言,机械论自然观提供了一幅关于自然界的存在图景。
在这幅图景里,自然界绝对不变,自然界的一切从来如此,并将永远如此;万事万物只是在时间上彼此并列着,没有时间上的历史发展。
机械论自然观的特点:1、唯物主义世界是物质的,从自然本身来理解自然2、形而上学恩格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陷入不可解决的矛盾,因为它看到一个一个的事物,忘了它们的相互联系;看到它们的存在,忘了它们的产生和消失;看到它们的静止,忘了它们的运动;因为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3、机械论浅薄的机械论:把万物都看成机器深层的机械论:一切现象都可以用力来解释4、决定论对于自然界中同一类结果,必须尽可能归之于同一原因5、还原论“在自然科学里,应该像在数学里一样,在研究困难的事物时,总是应当先用分析方法,然后才用综合方法。
用这样的分析方法,我们就可以从复合物论证到它们的成分,从运动到产生运动的力,一般地说从结果到原因,从特殊原因到普遍原因,一直论证到最普遍的原因为止。
第一部分第二讲1617世纪近代机械论自然观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解读ppt课件
太阳中心说与自然观的改变
1543年:《天体运行论》,引发自然观的科学革命。
(1)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各行星绕太阳运转; (2)地球在运动,绕太阳公转和自转,形成四季和昼夜;
意义:
1543年5月24日,已经双目失明的哥 白尼抚摸着刚刚出版的《天体运行论》
说:“我终于推动了地球。”
1、结束了长达1000年之久的地心说和日心说之争,使得天文学建立在科学的 基础之上,冲破了传统自然观;
1、文艺复兴
2、宗教改革运动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1、文艺复兴:14-16世纪末,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复兴古希腊,古罗 马文化,反对宗教神学,颂扬人文主义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
资本的原始积累,开拓新市场,获得劳动力——大规模远洋 探险——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首先,它证明地球是球形 的,又发现了新大陆,加深了人们对地球的认识。同时,它 推动了天文学、大地测量学、数学和力学的发展。推动了造 船技术等的进步。航海探险开拓了欧洲人的视野,向人们展 示了一种开拓进取精神。
• 远洋探险的代表国家:葡萄牙,西班牙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近代机械论自然观的形成
历史自然科学在欧洲大力发展 16-17世纪--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形成 18世纪--英国工业技术革命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近代机械论自然观
近代机械论自然观引言近代机械论自然观是指在近代科学革命及工业革命的背景下,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认识和理解的一种观点。
这一观点认为自然界的运行可以类比为复杂的机械装置,通过研究自然界中的物体运动和相互作用,可以揭示出自然界的规律和机制。
近代机械论自然观的提出和发展对于科学研究和工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机械论自然观的起源机械论自然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科学革命。
在这个时期,众多科学家开始以实验证据为基础进行研究,摒弃过去的观念和信仰,寻求自然界运行的理性解释。
伽利略·伽利莱的运动学理论和艾萨克·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为机械论自然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伽利略通过研究物体运动的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即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的状态。
这一观点打破了亚里士多德的“自然状态”观念,认为自然界中的运动是有规律可循的。
牛顿进一步发展了伽利略的运动学理论,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揭示出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力的作用。
机械论自然观的核心思想机械论自然观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自然界是一个巨大的机械装置,物体之间的运动和相互作用可以类比为机械装置的工作原理。
根据这一观点,科学家们开始研究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试图揭示自然界的规律和机制。
机械论自然观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可计算性。
机械论自然观认为,自然界的运行可以通过数学计算来描述和预测。
牛顿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理论提供了准确的数学模型,使得科学家们能够通过计算来预测物体的运动轨迹和相互作用。
这一思想为科学研究的发展和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方法。
机械论自然观的应用近代机械论自然观的提出对科学研究和工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基于机械论自然观的科学方法成为科学研究的主要手段,科学家们开始以实验证据为基础进行研究,通过观察、实验、计算等方法来揭示自然界的规律和机制。
机械论自然观的应用还体现在工业生产中。
工业革命的推进需要许多机械和设备来增加生产效率,而机械论自然观的发展为工程师们提供了设计和制造这些机械的理论基础。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征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征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观点是:自然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世界,物质的性质取决于组成它的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的数量组合和空间结构,物质具有不变的质量和固有的惯性;一切物质运动都是物质在绝对的空间和时间中的机械运动,都遵循机械决定论的因果关系,物质的运动来源于外力的作用;自然界的未来开展严格地取决于其过去的历史,不存在偶然性和随机性:人与自然界是分立的。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征主要表达在:第一,机械性。
成认自然界事物的机械运动及其因果关系,主张复原论和机械决定论。
第二,形而上学性。
成认世界的物质性和永恒不变性,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自然界,看不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变化开展。
第三,不彻底性。
虽然成认自然界的物质性,但仍主张“自然界的绝对不变性〞、神的“第一推动力〞和“合目的〞的上帝创造论,使自然科学又回到神学的怀抱中。
〔其他版本,仅做参考〕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观点:〔刘金玉老师课件〕(1)物质观:认为一切物体都可以复原为最小的粒子——原子,……一切物体都是由原子在粒子间力的作用下,按力学规律形成的,因而也具有原子的根本性质。
这种原子论的物质观是经典力学世界图景的理论根底。
(2)时空观:“绝对的、真正的和数学的时间自身在流逝着,而且由于其本性而在均匀地、与任何其他外界事物无关地流逝着,它又可以名之为‘延续性〞’。
“绝对的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而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
〞(3)运动观: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体具有匀速直线运动的固有性质,并以惯性运动作为全部理论的出发点。
(4)因果观:认为可以把经典力学的因果关系推而广之,用力学模型和规律描述所有运动形式和自然现象的因果关系。
(5)相互作用观:认为物质粒子之间或由它们构成的物体之间存在着万有引力,引力相互作用在空间中以直接的瞬时超距的形式传递,并支配着各种天体的运行。
(6)人类统治自然:自然被当作奴隶来统治和压迫人类企图代替上帝的地位,充当宇宙的统治者和创造者。
论机械自然观的产生
学号姓名
题次
一
二
三四五总分Fra bibliotek评卷人
分数
评分
论机械自然观的产生
机械论自然观渊源于古希腊的原子论,肇始于文艺复兴时期,勃兴于近代科学革命中,19世纪后半叶受到挑战,20世纪初渐趋衰微,在西方思想史乃至世界思想史上居于统治地位有年,其成就骄人其缺陋也尖锐。机械论自然观认为人与自然是分离的和对立的,自然界没有价值,只有人才有价值,发展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这就为人类无限制地开发、掠夺和操纵自然提供了伦理基础;大约在16世纪到17世纪,一种与希腊有机论自然观相对立的新的自然观开始兴起,并迅速取代前者占据主导地位。正像希腊自然观借助“生命机体”的隐喻,新的自然观也建立于一个奇特的隐喻——“机器”的隐喻之上:自然界是一架机器,一架由各种零部件组装而成按照一定的规则、朝着一定的方向运转的机器。上帝设计出一套原理,把它放进自然界并操纵自然界运动,而自然界本身完全是被动的、受控的,它仅仅是一架“机器”。这种新的自然观被称作机械论的自然观。
二.机械自然观的完整性
机械论自然观的经典表述是笛卡尔的二元论。笛卡尔认为,自然中同时存在着两个实体:心灵和物质。它给实体下的定义是:“所谓实体,我们只能看作是能自己存在,而其存在并不依赖别的事物的一种事物。”在笛卡尔看来,心灵和物质作为平行的实体互不依赖,互不决定,互不派生。物质的属性是广延,心灵的属性是思维。这里的物质不是具体的物体,尽管它可以涵盖物体。在这一点上,笛卡尔的二元论依然承袭着希腊自然哲学的知识范式,但两者的实质内容有着根本的差别。在希腊,心与物、形式与质料在自然这个生命机体的统摄之下是直接同一的,因而希腊哲学的主流始终是一元论的。但是,笛卡尔认为,只有上帝才算得上实体,物质和心灵都依赖于上帝。他称上帝为“绝对的实体”,称物质和心灵为“相对的实体”。这样,借助于“上帝”,笛卡尔从形式上保全了他的哲学的完整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论自然观一定的自然观念总是反映一定社会或一定时期人们对待自然的认识水平、态度和方式,自然观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和地位。
17世纪初,生态、商业、技术的发展催生出的一种机械论自然观取代了原来的“有机论”自然观。
在机械论自然观的指引下,人类认可了对自然及其资源的开发、掠夺和操纵,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危机。
女性是当今生态危机的最大受害者;科学和生产力的进步(以生产工具的进步为标志)的确不是与女性的心理、生理和思维习惯相一致;在当今的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方面,社会给女性提供的参与空间非常有限。
基于这样的事实,生态女性主义扎根于后现代主义的有机论自然观,从伦理的视角对机械论自然观进行了反思与批判。
一、对机械论自然观迫害女性、丑化女性人格的批判对自然的控制与对女性的控制密不可分。
机械论自然观摧毁了自然作为养育者和母亲的形象,而代之以机器隐喻。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这种隐喻不仅否认了女性和自然的主体地位,还贬低了二者的价值,使女性和自然成为某种比理性低级的、野性的、需要加以控制的对象。
自然作为养育者和母亲之形象的消失和作为机器之形象的确立,为近现代文明丑化女性、掠夺自然提供了伦理辩护。
生态女性主义强调西方文化中在贬低自然和贬低女性之间存在着某种历史性的、象征性的政治关系,她们特别研究了具有性别歧视主义的语言和具有自然歧视主义的语言之间的象征联系。
例如,有人曾把原子弹的爆炸说成是“失去她的童真”,在英语中,人们常常用表示动物的词语来描述妇女,例如,cow(母牛;肥胖粗笨的女人),bat(蝙蝠;妓女),bitch (母狗;淫妇)。
沃伦强调,当人们这样做的时候,妇女就被“自然化”了。
同样,自然也是被“女性化”的,当“她”被男性蹂躏、主宰、征服、开垦和采掘时;或者当人们把“她”作为万物最伟大的“母亲”来尊敬和崇拜时,自然也被“女性化”了。
机械论世界观占据统治地位时,女巫审判在欧洲和新英格兰风靡一时。
女巫就是缺乏理性的女人的典型,她具有超越科学理性的神秘力量。
因而,她象征着边缘的令理性主义者畏惧并试图将之征服的他者世界。
生态女性主义伦理学家麦茜特(Merchant)指出,在理性主义者看来,女巫作为暴狂自然的象征引起暴雨和疾病,破坏庄稼……无法无天的妇女如同混乱的自然一样需要加以控制。
控制和保持社会秩序以及妇女在其中的地位,是女巫审判诸多原因中的一个。
女巫审判威胁着欧洲各地妇女的生命,因为妇女构成了巫术起诉的绝大部分。
1644—1645年,在英格兰几百名妇女被认为有女巫标记而被英国律师马修•霍布金斯(Matthew Hopkins)处死,他在扑灭女巫的运动中获得“寻巫将军”的称号。
几个欧洲国家的近代联合统计表明,在总审判的大约10万人中,妇女大约占83%,而且这些人主要是社会底层中的人民,虽然巫术被认为是在社会所有阶层流行。
女巫审判同样被运用于自然。
培根认为大自然即女人,在科学上他用质问女巫的比喻来解释他从自然中提取“真相”的科学方法。
在他看来,“对待自然就要像审讯女巫一样,在实验中用技术发明装置折磨她,严刑拷打她,审讯她,以便发现她的阴谋和秘密,逼她说出真话,为改进人类的生活条件服务”[1]。
麦茜特认为审讯女巫是审讯自然的象征,正是在这一时期人们逐渐把女人与需要征服的自然等同起来。
妇女因与自然有某种历史的、象征性的联系而受到了丑化和迫害,这对妇女来说是极其不公正的。
但麦茜特已经无意于重新确立起自然母亲的形象,让妇女继续接受由历史派定的养育者的角色,而是要考察妇女与自然相关联的价值,考察现代妇女解放运动和生态运动对传统自然观的冲击。
机械论自然观推崇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故而为实现其目的,人类肆无忌惮地向大自然开战,由于自然和女性之间存在着这种语言、艺术上的联系,因而人们在贬低、征服掠夺自然的同时,妇女的命运也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
对此,麦茜特指出,“在自然为她羞怯的长袍撕碎而感到的悲哀中,强制地进入自然变成了语言上的赞许,使得为人类的善而剥夺和‘****’自然合法化。
……自然作为女性通过实验被控制、被分解的新形象,使得掠夺自然资源合法化”[2]189,208-210。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这种对女性自然化和对自然女性化描述的语言,反映了对女性和自然的支配和贬低,所以生态女性主义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颠覆这种话语体系,力图在理论建构和实践活动中不再使用这类具有性别歧视和自然歧视特征的语言。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机械论自然观使女性在人格方面处于与男性不平等的地位,因此,应该从人性完满的角度出发来建立一种不带性别偏见,相互爱惜、相互尊重的理想两性关系,它痛斥“男尊女卑”的陈腐思想,主张两性社会角色的重新定位和人格形象的重新塑造,呼唤妇女迅速觉醒,去追寻属于自己的自由和平等。
二、对机械论自然观二元论思维误区的反思生态女性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查琳•斯普瑞特奈克(Charlene Spretnak)认为,决定欧洲人自然观的二元思维或许是生态女性主义哲学的中心问题。
西方理性主义传统中有着强烈的二元论色彩。
二元论把世界上的事物分为两类分立的对子,并将之视为对立的、相互排斥的。
它把人/ 自然、理性/ 情感、男/ 女分裂开来,并认为前者优于后者。
按照这种观点,人与自然是分离的和对立的,有着两极化的倾向,并且它使人们逐渐相信人类实际上是最高的生命形式——宇宙的中心。
只有人是主体,只有人具有目的和主动性,只有人是积极的和有创造性的,只有人具有价值和智慧,人独立于自然界,而不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以外的自然界是客体,是对象,自然界没有目的和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价值和智慧。
由于这种自我拔高的观念,人们便自作主张,不仅自己决定何时保护和预防破坏环境,而且自己决定何时牺牲自然,为自己牟取更大的利益。
这种二元划分的理论构成了机械论自然观对自然进行掠夺的哲学基础。
机械论自然观否认人与自然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认为主客双方不是一种平等的关系,而是“主动—被动”的关系,“征服—被征服”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是“以我为主”、“以人为主”,“以物为对象”、“以物为客体”的关系。
机械论自然观在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发扬人的主体性的同时,发展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
人类所有的压迫形式归根结底是出自二分性的概念构想,它赋予双方中的某一方有优于另一方的特权。
生态女性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斯普瑞特奈主张,为了克服二元对立,仅仅像解构运动那样颠覆一切是不行的,那样并不能恢复我们对世界的真实感受。
一种积极的、建设性的思维方式不仅是我们生活所需要的,而且也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付诸于人们的实际行动。
斯普瑞特奈克主张一种生态学意义上的彻底的非二元论,不仅是非二元的,而且是彻底的。
在她看来,非二元论的最低要求是承认这样一个观点: 人与其他实在物从本性上讲是自主的实体, 他们以某种与他物相互依赖的关系而存在。
彻底的非二元论走得更远, 他们断言存在是统一的整体, 是形式、运动、空间和时间微妙一体的格式塔。
生态女性主义者对二元论的挑战不是要重新评价对立两极的优劣,提高被贬斥一方的地位,而是要重新评价建构二元论的范畴。
如针对人与自然的二元论,她们并非仅仅是要改变自然的地位,而是要重新评价自然、评价人,并给出双方关系的正确定位。
生态女性主义认为自然与人是有机的整体,其所欲构建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与非人类自然是密切联系的二元,二者相互影响、共同发展。
生态女性主义主张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要摒弃西方传统的二元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强调在一个多元的、千差万别的生态系统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应具有具体性、可变性和包容性。
认为这种二元论的思维方式没有被消除,女性和自然就不可能获得真正的解放。
三、对机械论自然观认可恶性掠夺自然的抨击麦茜特认为:“因为机械论观点把自然看做死的,把质料看做被动的,所以它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微妙地认可了对自然及其资源的掠夺、开发和操纵。
”[2]113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机械论自然观认为自然界是毫无知觉的,自然界作为人类之外的一个部分,人类可以为了某些可见的利益即经济利益去干预甚至破坏自然界的运行,鼓励人对自然的掠夺,它以自然环境的不可持续性为代价实现人的物质占有欲望。
这就为现代性肆意统治和掠夺自然(包括其他所有种类的生命)的行为提供了意识形态上的理由。
在机械论自然观的指引下,发展出工具主义的资源利用理念,即把自然仅仅视为一种可资利用的工具,认为自然的存在价值仅仅在于他能够源源不断地为人类经济活动提供资源,因而控制、征服和掠夺自然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
西方工业社会在机械论自然观的指导下,倡导基于个人主义的自由竞争,最大限度地消耗自然资源,生产最大限度的新产品,认为“消费更多的物资是好事”、“充分享受丰富的物质即为美”,发展了掠夺自然的生产方式,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实行了一种“反自然”的社会─经济─消费方式,“在自然的欲望方面,少数人犯错误都以同一方式,也就是说都是过多了。
随意地大吃大喝,它的量超过了自然的限度。
自然的欲望就是满足人的需要”[3]。
“在大量辉煌的向自然挑战的科学业绩深处,新苦难的种子就埋藏其中,现代历史已经显示了这一点。
”[4]这样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全球性的环境资源问题,导致整个“人—自然”系统的不可持续发展,使人类陷入困境之中,地球再也没有能力支持这种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世界的和谐宁静被永远地打破了,任何更好的发展可能都被压抑了。
似乎人本身力量永远都无力遏止这种追求物质利益、追求利润,进而追求人的各种各样无止境的需要的发展。
这便使当代生态危机问题凸现了。
生态女性主义反对这种穷竭资源机制的态度,正如罗斯玛丽•帕特南•童在她的著作《女性主义思潮导论》中所说的:“所有的生态女性主义者都相信,人类彼此是相互关联的,人类也是和非人类世界,如动物、植物和静态物质相互关联的。
不幸的是,我们并非总能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对他人的责任,更不用说我们与非人类世界的关系及其责任了。
结果,我们相互施暴,也对自然施暴,我们庆幸自己的利益得到保护。
而与此同时,我们每天都在地球上堆积垃圾,这是我们生于其地将来还要归于其地的星球;这样,我们杀害我们的兄弟姐妹,其实也是杀害我们自己。
” [5]生态女性主义极为赞成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它认为自然存在物像人一样,自身也拥有生存的权利,具有固定的“善”,也存在着内在价值,它强调,人类不应该有征服控制自然的企图,应该提倡谋求人类相互间亲和和保护自然环境的伦理观念。
四、对机械论自然观个人主义思维方式的反思机械论自然观的原子论个体主义思维方式只看到事物之间的机械联系,否认事物之间的有机联系,看不到关系和联系对于个体认同的重要性。
这种思维方式与伦理学中的个人主义思维方式具有同构性。
生态女性主义从整体主义角度批判了个人主义所包含的人类利己主义、集团利己主义和个人利己主义倾向,强调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倡导代内公正和代际公正。